失业保险制度在战“疫”的作用

时间:2022-04-30 03:21:03

失业保险制度在战“疫”的作用

加快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织密织牢就业保障安全网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是使更多劳动者在遇到失业风险时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有效途径。截至2019年底,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05亿人,占城镇就业人数4.42亿人的46.3%。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依然偏低。为了有效抵御疫情造成的失业风险,切实保障遇到失业困扰的劳动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并使得更多企业能够享受到援企稳岗政策的支持,应下功夫在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上取得突破。一是加紧扩大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覆盖面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吸纳了80%以上就业人口,是稳就业的主体。但这类企业的失业保险参保率不高。受疫情冲击,一些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稳岗难度明显加大,倒闭和裁员企业显著增加。民营企业参保率低意味着许多企业及其从业者无法得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的支持和帮助。鉴此,当前迫切需要大力推进失业保险覆盖面向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扩展,并使新参保企业能够按照现行的稳岗返还政策及时得到政策支持。二是大力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参保率目前我国有2.9亿农民工,他们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但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的比率很低。事实上,许多农民工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通过外出务工获得的。在疫情冲击下许多企业停工歇业,大量农民工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岗位,这也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在此期间,失业的农民工迫切需要失业保险的支持与帮助,但未参保就难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因此,当前急需大力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使他们在遇到失业风险时能够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帮助。这也是兜牢民生底线、保护产业大军和开发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三是加快探索和建立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制度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即三新经济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鼓励和支持劳动者以新的就业方式参与社会劳动,对于稳经济、稳就业、稳民生非常重要。但许多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无单位、无雇主、无劳动关系”而难以参加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许多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骑手积极接送医护人员、配送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做出了可贵贡献。同时,还有许多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人员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基本生活面临很大困难,他们亟需失业保险的支持和救助。鉴此,根据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方式和工作特点,加快探索和建立适合他们的失业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建立和完善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从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既能够有效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又能够鼓励和支持劳动者以多种方式自主灵活就业,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并保持市场的动态均衡。

强化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

通过失业保险主动预防失业是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在疫情冲击下,要实现稳就业目标,就必须大力强化失业保险预防失业的制度功能。当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失业保险防失业功能的力度:一是加大实施参保企业稳岗返还政策力度对于因受疫情严重影响、生产经营困难、但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加大实施稳岗返还的政策力度并精准施策。对于坚持不还裁员的企业,给予上年缴纳失业保险费全额返还;裁员低于20%的,给予80%的返还;裁员低于50%的,给予50%的返还。同时,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和不同地区疫情影响程度,考虑适当延长政策实施时限。还应允许各地根据本地就业形势、企业困难,酌情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政策,进一步降低稳岗返还的政策门槛、增加返还额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二是支持和鼓励企业、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开展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减缓疫情对就业冲击、避免规模性失业并使劳动者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有效手段。失业保险制度应在支持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应加大支持受疫情影响参保企业组织员工开展在职技能培训的力度,根据培训的规模、内容、时间、成本等,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拨付资金给予培训补贴。支持职业技能院校或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对因受疫情影响停工歇业企业员工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根据培训院校或机构培训的培训效果及费用支出情况酌情给予补助,对于参训的无收入员工给予基本生活补贴。支持受疫情影响停工歇业企业员工主动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根据证书等级给予培训补助。三是适当增加预防失业保险支出项目,增强预防失业功能在《失业保险条例》中增加防失业支出项目对于强化失业保险防失业的制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增加转岗培训、技能提升补贴支出项目,支持企业组织和员工参加技能培训,有助于使受疫情影响的员工更好地适应新岗位的技能要求;增加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支出项目,有助于企业降低用人成本,减轻财务负担,保留就业岗位,减少裁员;增加对主动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创业补贴,有助于激发受影响员工自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公益岗位补贴,有助于在失业压力较大形势下更多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困难职工。

强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

通过运用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是就业优先政策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抗击疫情对就业冲击的迫切要求。现行《失业保险条例》规定:“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制定本条例”。换句话说,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促进其再就业。为积极主动地应对疫情冲击形成的失业风险,按照《条例》精神,应大力增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进而努力实现稳就业目标。一是允许受疫情严重冲击的困难企业中主动离职转岗转业或创业的职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也就是说突破现行制度中关于“非自愿”失业的规定,对于自愿离职、寻找新的就业岗位或创业的职工给予失业保险待遇支持。这样,有利于激发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困难企业职工主动转岗转业或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促进劳动者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向新兴产业转移流动,从而有效避免规模性被动失业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于企业间通过“共享员工”方式协商互助流动的企业和员工,组织或参加岗前培训的给予培训补贴,工资收入过低的给予工资补贴。二是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对失业青年给予支持和帮助青年是促进就业的重中之重。在疫情冲击下,许多失业青年的求职和生活更加困难,重点帮助失业青年就业,对于稳定就业大局、兜住民生底线十分重要。应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对就业困难的失业青年给予支持和帮助,重点为贫困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和长期失业青年创造就业机会。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对失业青年给予支持和帮助,意味着突破现行制度只对参保人员给予失业保险待遇的规定,对于尚未参保失业青年给予失业保险待遇支持。如此规定并非放弃了“权力对义务”原则,而是将先尽义务再享权利,改为先享权利再尽义务。为了更好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对于就业困难青年应主要给予免费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等求职补贴支持,有关生活补助待遇的给予应严格掌握,只限于基本生活确有困难的失业青年。三是增加促进就业的项目支出为有效应对疫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应加大对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支持力度,根据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数量,提高工资补贴、社保补贴的额度;对于接纳失业人员就业见习的给予见习补贴。增加失业人员的促进就业支出项目,对于所有失业人员均给予与促进就业相关的补助支持,如给予培训补贴、求职交通补贴等。与此同时,对于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等群体还应采取公益岗位、实名登记、一对一就业服务、困难生活补助等多项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供就业保障支持。

作者:刘燕斌 单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