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9-22 17:10:18

科学技术教育

科学技术教育范文篇1

当代职业教育职业性人文价值

1新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生在我国思想界的有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大讨论,在教育界主要集中在有关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的大讨论,其实,这正是我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面对、正视和解决的新问题之一。而这一讨论已经形成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就是整合论。所谓整合,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协调、统一。一般来讲,整合论反对具有片面性的科学技术教育或单纯的人文学科教育,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应该进行整合。

整合论的观点也得到了职业教育界很大的认可和赞同,就其最简单的原因而言,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走向社会,用自己的适用性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社会现代化对教育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从教育理念的层面看,在职业教育中进行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两方面整合的观点无疑也是非常正面、积极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学生既学习科学技术,又学习人文学科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具有补偏救弊的功能。面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紧张和对峙,职业教育界对整合论的认可和赞同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一种方向性的、前瞻性的意义。

但是,新问题也产生了,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往往认为整合就是表征科学技术的专业学科和表征思想文化价值的人文学科的简单相加,或者在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时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的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倾向性的角度分析整合论的观点,就会发现它存在着内在的局限,没有充分熟悉到当代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因而没有充分发掘这种特性所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价值。

2当代职业教育本质特性

这里所指的职业教育,是狭义的职业教育即学校职业教育,就是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预备。现在往返顾教育史上有关职业教育内涵的界定摘要:杜威在《民主主义和教育》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预备的教育;斯内登认为,凡是为生活做预备的教育都可以称为职业教育;梅斯在《职业教育的原理和实践》中指出,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预备的教育;《国际教育辞典》指出,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这些界定虽然大都是从广义上展开的,但是都紧扣“职业性”这一特性。因此,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它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尤其是学校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能够把握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专业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为满足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职业教育在强调人文学科教育的同时,对科学技术的教育也进一步加强,和学术性课程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当代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更加突出,必然推动当代职业教育中科学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我国近现代教育是植根于封建主义及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土壤之上的,没有西方国家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深厚的人文主义背景。长期以来,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存在着极为功利的熟悉,片面地追求职业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强调科教兴国,凸现的主要还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发展价值,而忽视了职业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使得凸现职业教育特性的职业性教育即在很大程度表现出来的科学技术教育处于一种技术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层面,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仍然停留在为谋生而把握一技之长的层次上,不利于促进学生的终极性发展。科学技术不是缺乏人文价值,而是缺乏对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的发掘。因此,从更高的层面上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的科学技术教育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能促进人多方面的精神发展。科学技术本身和它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资源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教育中,除了要加强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来为社会发展服务外,还应该发掘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来为人的发展服务。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和技术日渐走向融合;科学日益呈现出技术化的趋向,技术更加自觉地以科学为指导。凸现当代职业教育职业性的科学技术教育原本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这种价值来源于科学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科学技术活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理性精神是其灵魂,更是人的本质,富有理性精神的科学技术活动能促进人的理性思维的发展,逐步养成科学的理性精神,如谦逊的态度、进取的心理、理智的怀疑等,而人的这种理性精神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拥有科学理性精神的人运用科学技术对迷信、日常生活经验、已有陈旧科技进行批判的过程,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创新的过程,也是激发人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意识的过程,它彰显了人超越现实和自我一种本质力量,这种促进人的终极性发展的人文价值是难以替代的。

3发掘当代职业教育的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肯定的是人的价值、地位、尊严、个性发展、幸福和命运,体现的是人性在社会中真、善、美的完美融合。善和美能给人以终极性的关怀,真同样能给人这种关怀;善和美给人的关怀主要由人文学科的教育来实现,而真给人的关怀则要由科学技术教育来实现,并且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人善和美的关怀,因为真、善、美是统一的。因而,充分发掘当代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对于凸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使职业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

在教育理念上,应该兼顾职业教育为社会和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两大基本功能。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工业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逐步实现现代化仍然是当务之急。这就决定了在职业教育中加强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但是,不应该把加强职业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教育停留在工具和技术的层面上,只是通过科学技术教育来加强学生的工具性和技术性而忽视学生作为人的目的性和人文性的熟悉,是非常肤浅的,而应该站在教育理念的高度去充分熟悉和发掘职业教育中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只有在教育理念上完成这种改变,才能带来职业教育的思想、价值观、功能观、制度和课程编定等方面的改变,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加强科学技术教育的时代要求下,去实现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文价值,而不只是科学技术教育在工具和技术层面的价值。

在教育实践上,职业教育应该进行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教育,才能实现科学技术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在科学技术教育的教的层面上,应该把教学为学生实用的思想变成教学为学生求真的思想,树立开放的课程观念,开展探究性教学。科学技术是整体,科学技术教育也是整体,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教育除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外,还应该包括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精神和科技美的教育。只是停留在教学为实用的思想上,教给学生的就只是科学技术知识,而缺乏科学思维的练习、科学方法的把握、科学精神的熟悉和科技美的体验,而这四个方面正是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文价值的核心所在。科学思维有着严密的逻辑,能促进人的思维前后的连贯性、一致性,减少错误。科学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前提。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求真除了探究世界客观存在的功利价值外,也具有人性的价值,很难想象人性中没有了真正的存在意义。科技美则是科学技术教育的更高层面。相应地在科学技术教育的学的层面上,也应该教育学生把求知为实用的思想变成求知为求真、完善自我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摘要: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科学技术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当代职业教育职业性人文价值

1的提出

20世纪90年生在我国思想界的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思想大讨论,在教育界主要集中在关于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的大讨论,其实,这正是我国走向化的进程中,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面对、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这一讨论已经形成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就是整合论。所谓整合,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协调、统一。一般来讲,整合论反对具有片面性的科学技术教育或单纯的人文学科教育,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应该进行整合。

整合论的观点也得到了职业教育界很大的认可和赞同,就其最简单的原因而言,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走向社会,用自己的适用性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社会现代化对教育现代化和人的全面的要求。从教育理念的层面看,在职业教育中进行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两方面整合的观点无疑也是非常正面、积极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学生既科学技术,又学习人文学科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面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紧张和对峙,职业教育界对整合论的认可和赞同具有很强的意义,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一种方向性的、前瞻性的意义。

但是,问题也产生了,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往往认为整合就是表征科学技术的专业学科和表征思想文化价值的人文学科的简单相加,或者在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时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的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倾向性的角度整合论的观点,就会发现它存在着内在的局限,没有充分认识到当代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因而没有充分发掘这种特性所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价值。

2当代职业教育本质特性

这里所指的职业教育,是狭义的职业教育即学校职业教育,就是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现在来回顾教育史上关于职业教育内涵的界定: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准备的教育;斯内登认为,凡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都可以称为职业教育;梅斯在《职业教育的原理和实践》中指出,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国际教育辞典》指出,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这些界定虽然大都是从广义上展开的,但是都紧扣“职业性”这一特性。因此,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它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尤其是学校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能够掌握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专业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的型人才。

职业教育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为满足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职业教育在强调人文学科教育的同时,对科学技术的教育也进一步加强,与学术性课程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当代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更加突出,必然推动当代职业教育中科学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我国近现代教育是植根于封建主义及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土壤之上的,没有西方国家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深厚的人文主义背景。长期以来,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存在着极为功利的认识,片面地追求职业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强调科教兴国,凸现的主要还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发展价值,而忽视了职业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使得凸现职业教育特性的职业性教育即在很大程度表现出来的科学技术教育处于一种技术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层面,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仍然停留在为谋生而掌握一技之长的层次上,不利于促进学生的终极性发展。科学技术不是缺乏人文价值,而是缺乏对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的发掘。因此,从更高的层面上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的科学技术教育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能促进人多方面的精神发展。科学技术本身和它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资源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教育中,除了要加强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来为社会发展服务外,还应该发掘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来为人的发展服务。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和技术日渐走向融合;科学日益呈现出技术化的趋势,技术更加自觉地以科学为指导。凸现当代职业教育职业性的科学技术教育原本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这种价值来源于科学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科学技术活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理性精神是其灵魂,更是人的本质,富有理性精神的科学技术活动能促进人的理性思维的发展,逐步养成科学的理性精神,如谦逊的态度、进取的心理、理智的怀疑等,而人的这种理性精神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拥有科学理性精神的人运用科学技术对迷信、日常生活经验、已有陈旧进行批判的过程,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创新的过程,也是激发人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意识的过程,它彰显了人超越现实和自我一种本质力量,这种促进人的终极性发展的人文价值是难以替代的。

3发掘当代职业的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肯定的是人的价值、地位、尊严、个性、幸福和命运,体现的是人性在中真、善、美的完美融合。善和美能给人以终极性的关怀,真同样能给人这种关怀;善和美给人的关怀主要由人文学科的教育来实现,而真给人的关怀则要由技术教育来实现,并且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人善和美的关怀,因为真、善、美是统一的。因而,充分发掘当代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对于凸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使职业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教育理念上,应该兼顾职业教育为社会和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两大基本功能。对于当代来说,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逐步实现化仍然是当务之急。这就决定了在职业教育中加强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大量的型人才是的要求。但是,不应该把加强职业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教育停留在工具和技术的层面上,只是通过科学技术教育来加强学生的工具性和技术性而忽视学生作为人的目的性和人文性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而应该站在教育理念的高度去充分认识和发掘职业教育中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只有在教育理念上完成这种改变,才能带来职业教育的思想、价值观、功能观、制度和课程编定等方面的改变,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加强科学技术教育的时代要求下,去实现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文价值,而不只是科学技术教育在工具和技术层面的价值。

在教育实践上,职业教育应该进行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教育,才能实现科学技术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在科学技术教育的教的层面上,应该把教学为学生实用的思想变成教学为学生求真的思想,树立开放的课程观念,开展性教学。科学技术是整体,科学技术教育也是整体,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教育除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外,还应该包括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精神和美的教育。只是停留在教学为实用的思想上,教给学生的就只是科学技术知识,而缺乏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精神的认识和科技美的体验,而这四个方面正是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文价值的核心所在。科学思维有着严密的逻辑,能促进人的思维前后的连贯性、一致性,减少错误。科学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前提。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求真除了探究世界客观存在的功利价值外,也具有人性的价值,很难想象人性中没有了真正的存在意义。科技美则是科学技术教育的更高层面。相应地在科学技术教育的学的层面上,也应该教育学生把求知为实用的思想变成求知为求真、完善自我的思想。

1黄济.教育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科学技术教育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加强全员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全体干部职工科学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目标提供良好的价费环境。

二、工作方针

我局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坚持“领导推动,全员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基本方针。

三、工作目标

到2020年,物价局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大幅度提高,其中100%以上为大专以上学历(大学本科占60%),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公民素质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组织实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体系。

到2010年,全局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加大对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力度,每年至少要选派5-6名同志参加各类培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上升。

(一)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二)拓宽科学技术教育、传播的渠道,将科学技术的相关内容,纳入干部职工培训教育体系,为全系统干部职工科学素质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三)强化对干部职工的科学技术的教育与普及,制订科学技术教育与普及的计划,坚持把科学技术的教育与普及贯彻于学习活动中,坚持在自学的基础上,抓好集中辅导和交流,确保干部职工的科学素质在全市位居前列。

(四)制订完善科学技术教育与普及的规章制度,探索实施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途径与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干部职工科学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

四、主要任务

(一)建设学习型机关,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充分调动干部职工提高科学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终身学习和科学学习的能力。

(二)大力培训教育干部职工,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素质,注重构建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干部职工科普教育体系,通过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全局人员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三)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培训和技能竞赛,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职业技能大练兵比武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和弘扬,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制。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的领导,物价局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科、所、中心要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全员科学素质建设。

科学技术教育范文篇4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热潮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开设至今,学生的互联网引入课堂教学的利弊争论从未停止,正反双方观点多不胜数。在此,我以严谨客观的观点论述多媒体网络引入高中课程的作用:教师在讲学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这篇文章时,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引入使得文章教学内容更生动、文章背景更鲜活等,全面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者,网络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入对于高中生日后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都占据头角;所以,应用多媒体网络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讲学手段[1]。网络是科学技术进步、信息发展的产物。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引入多媒体网络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科学教育大潮引导下,网络对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已十分强大,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也逐渐走出学习课时少、形同虚设、不重视的尴尬局面。高中作为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链条顶端、踏上大学或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教师和学生教育有着深远的指导价值。网络在高中信息教育的引入不仅满载着学生在科学技术发展时代的知识渴求,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认识、开发潜能保有光荣使命。学生学习上的疑问、应用、知识扩展等各种海量素材几乎能在多媒体网络中得到解答;对处于源源不断汲取知识的高中阶段学生来说,来源于互联网网络上知识的未知领域以及学生知识扩展、储备都让学生形成了直接的感官刺激,这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提供机遇。

(二)扩宽学生实践主动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引入多媒体网络,不但方便学生展开生活化软件的主动学习,丰富学生的日常学习内容。在网络试论网络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及价值任春燕(张家口市第六中学,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当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措施在进一步改善,计算机在每家每户中得到普及,使得我国高中生不仅有网络信息技术理论的积累,还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相应实践。这就要求在我国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引入网络的应用教学,实现教材理论教学与基础网络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因此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引入多媒体网络的作用以及价值本文进行了分析和论讨。关键词:高中;网络;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5)01-0255-0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和掌握能力,选择某些生活常用软件进行课程授教,亦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网络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创新;为此,学生不仅提高一定量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而且丰富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学习内容,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学生在了解office软件中引入网络的强大共享资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喜好浏览和频繁应用网页制作软件、图片编辑软件、音视频制作软件等,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水平[2]。

(三)实现教师教学多样化。

科学技术教育范文篇5

一、中职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校、教师方面

学校领导不重视新技术的引入,对相应课程认知不足等,都让信息技术在职校的全面深入推广比较困难。另外,很大一部分职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要的配套设施方面的资源欠缺,硬件不足也是阻碍信息技术教育顺利推行的一大要素。没有硬件资源,教师讲课就缺少实际操作步骤,学生听课也感觉只是“纸上谈兵”。大多职校老师的资历较老,相应的,教育理念也较为陈旧,对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认知不足,甚至自身也懒得再去学一门新的技术,这就从一开始就拒绝了信息技术教育全面走入职校教育。中职教师一般工作较为繁琐,他们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所以,职校年轻教师的补充就显得迫在眉睫,只有人力资源跟上了,才能在教学生有所革新。

2、教材、机制方面

我们的社会每天都在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是日新月异,而职校教育的另一大问题就是教材常年不更新,且内容已很陈旧,有的内容甚至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这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课程和教学理念来说已经脱节。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知识与现代技术很好的契合,这样才能保证所学知识与所学技术很好的结合起来,如果不能,这无形中会减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缺乏相应的机制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推进的规则,领导不重视、老师们也没有有效的施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就形同虚设,因此,作为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职学校,急需制定相应的机制来健全学校的考核标准和衡量准则,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

二、解决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中职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相应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真正的培养起一批批职业技能过关的应用型人才,职校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

1、转变教学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陈旧的教学思想必须摒弃,只有树立正确的、现代的教育理念,以此推行教育,职校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学校领导的事,先进的、有远见的教学理念,事学校领导和老师需共同具备的职业素养。同时,教师们要学习先技术,掌握先进的教学设备,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教育发挥特有的作用,培养具有新技术操作实力的学生。同时,要加快引进年轻教师的步伐,年轻教师的加入无疑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教育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学得真正的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保证,所以,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过硬的专职老师,以此保证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

2、更新教材内容,硬件设备跟上

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内容都是比较陈旧甚至过时的,与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设备的更新都有一定的差距,简单来说,就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学生操作现代技术设备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先进技术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相关部门或出版机构对教材的更新和出版要紧密结合时下的现代技术发展情况,只有教材内容与技术发展取得同步,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学生不断的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职能素养。同时,政府、相关机构、学校等单位,应在经费上加大投入力度,用以更新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需要的教学设备,对一些已经过时的、老旧的设备进行回收再利用等。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对职校来说是非常实际的需要,因为当下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异常的快,如果不能跟上脚步,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所以,中职学校在硬件设备上要跟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当下先进的、最重要的科学技术。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到学校不是被动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自觉竞争意识,才可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上取得优势,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极为重要了。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专业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强,且能灵活应变,因此,教师除了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性课程和机会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一些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和专业技能,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利用生动形象的讲解,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探究未知领域,积极操作电脑、多媒体设备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主动、积极的学习、探索,是学生取得实战经验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能不断突破自己,开发自身潜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侧重其对高新技术的掌握情况,中职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教学机构,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正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教学前提,强化师资力量,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同时,更新教材内容以及相应地硬件设备,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和机制,科学的设计教学环节和课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中职技术学校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中职学校才可以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何德明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中捷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教育范文篇6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英文字母的缩写。它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其特点主要有:(一)在理科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二)重视技术教育。技术是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桥梁,进行技术教育可使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三)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明确的直接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四)重视素质教育而不是片面强调精英教育。科技发展需要精英,但精英毕竟是少数的,只有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更好的利用,使经济得到振兴和发展。(五)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和扩展能力的培养。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参与者,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

二、实践

几年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上级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STS教育主要采取如下做法:

1.改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加强应用科学的教育,使学生能认识到科学的价值,使教学的目的具有直接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应用知识的增加,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看到了科学知识在生产及生活各方面的应用,认识到学好化学知识是进行和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了自觉渴求新知识的意识。

2.加强技术教育,提高学生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讲述作物根外追肥技术和农作物增长素的使用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了一些劳动生产技术,提高了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

3.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看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和价值,为社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l)加强知识和技术应用的实践。

(2)针对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参与解决的决策。

科学技术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STS教育理念;生活元素

兴趣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的内驱力[1],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模式的初衷。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STS教育理念后,不断加强对这种教育理念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先后将其应用于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科技应用能力。STS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组合,这种教育理念突出了科技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是一种从实用角度出发的教育理念。它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其本质是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感官体验过程,是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重要教学途径[2]。将STS教学理念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攫取生活元素,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是教育的土壤,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作为21世纪重要的生存工具,计算机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体验科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感受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真正认识信息技术及其功能。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从生活元素的攫取出发,并巧妙运用生活元素来增添教学的趣味性。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已大量运用生活元素作为教学资料。以福建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小学六年级下册主要介绍了LOGO语言的应用,涉及海龟、粮仓、冰箱、动画、积木、机器人等日常生活元素。这些元素都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有些甚至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学生对其的熟悉度与兴趣度不言而喻。教师在教授这类课程时,很容易找到教学切入点,便于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从而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代入感,激发学习兴趣。

二、注重能力培养,革新教学方法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信息技术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而并非只限于理论知识或个别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革新教学方法。所谓“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一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二要充分展现知识的多元化和技术的专业性。对信息技术教育而言,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一方面,教师应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环节的配合,使二者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适应性,即学生能否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Word软件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以“用Word设计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牌’”这一课题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多种信息技术能力,笔者以教材要求的知识技能为基础进行纵横教学改革。横向改变,即将教材中零散的自选图形拼图活动整合为设计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牌”的生活化主题教学活动;纵向改变是将原来培养单一的Word软件设计图形的能力改进为培养多种能力,即多渠道搜集和获取喜欢的“交通标志牌”图形的能力、利用Word模仿处理和创意设计“交通标志牌”图形的能力、网络小组创意设计和交流评价的能力。整个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学习前测的结果,采用了示范难点法、自主学习重点技巧法(微课为辅)、小组协作探究创意设计法、网络展示和互动评价法。修改后的教学内容更生动,生活气息更浓,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切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科学技术对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大大改善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当然,革新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知识,加速对知识的消化与应用。学生在主动参与生活化主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与整合。

三、设定教学任务,激励自主探究

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规定,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任务的设定来达成,而教学任务的设定既需要充分地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必须符合教学对象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诉求,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较高,其教学任务的设定也应围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一主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更需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才能彻底地为学生所用。如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毕业纪念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采取分层设定教学任务的方法。学生能完成纪念册、制作静态PowerPoint演示文稿,即达到教学要求。对于更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可设置拓展任务,如制作动态演示文稿,在动态文稿中加入声音、图像等。当然,在布置教学任务时,教师还需注重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公布教学任务后,不急于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完成作业,并要求学生将制作步骤详细记录下来,参加评选活动。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意识,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案例中,极为关键的一点是教师在提出教学任务后,不急于指定操作方法,而是先由学生自由发挥,当学生遇到困难主动求助时,教师再适时提供方向指导和建议。在最后的评比环节中,教师将成品质量、制作方法、合作探究过程一并纳入评比范围,切实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四、强化学习体验,感受科学魅力

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应用技能,还需要开拓学生眼界,使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海龟画冰箱”这一课将强化学习体验、感受科学魅力的教学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冰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什,但要运用抽象的图形将这个生动的物体绘制出来,对学生来讲还是一件新奇的事。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中输入简单的程序命令,即在屏幕上显示绘成的相应尺寸的图形。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学生掌握海龟转角与正多边形的关系,并理解转角的概念,体会转角在绘制图形中的作用,进而学会海龟绘制“回”字形图案的方法,最终掌握冰箱动画图的绘制方法。由脑海中的图形到计算机屏幕上的程序命令,再到屏幕上抽象的图形图案,最后生成一个冰箱,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体验了视觉刺激,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美妙体验。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的生存能力的重任。今天,尽管信息技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对小学生来说,要理解抽象性、符号性的语言,还有一定难度。因而,将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体验的ST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使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兴趣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逐步提高。

作者:易姗娜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小学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教育范文篇8

一、明确目标任务

(一)增强“科教提升”意识,把教育工作列入我局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措施。

(二)积极组织科技培训,协同有关部门在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开设科技讲座。

(三)组织指导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四)对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对教育教学科技成果进行鉴定和奖励。

(五)按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要求,认真履行了相关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履行教育职责目标责任制的重要性,明确本部门教育工作职责,一是制定年初计划,把教育工作职责列入全年科学技术工作计划中,加强检查督促,保证工作落实;二是加强领导,建立了局机关落实教育工作目标任务领导小组,局长担任组长,明确此项工作由分管农村科技工作的副局长文楚江同志分管,具体工作由科技发展股负责;三是落实工作经费,两年投入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经费10万元,积极支持学校开展工作,使我局教育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成人教育,搞好科技培训。一是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14-2015年举办培训班355期,培训农村成年劳动力35000多人次,发放资料52000多份,使农村成年劳动力接受科学技术的教育和启发;二是组织“科技之春”、“知识产权月”、“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2015年集中宣传活动12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多份,2015年完成3月“科技之春”、4月“知识产权月”、5月“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集中宣传活动10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0份。三是督促久凌化学有限公司、欧圣化工有限公司、省普什铸造有限公司。普什铸造有限公司、中电福溪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县天顺建材有限公司、纬络纺织有限公司、县长信线业有限责任公司、百家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完成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生产技能、操作技术培训任务,培训企业员工6000多人次。

(二)积极参与指导,支持学校科技创新。2014-2015年我局安排相关人员,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结合“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活动,深入全县中小学校,指导青少年和学生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两年深入指导中学5所,小学13所,参加和指导小发明活动近20次,通过上下连动,共同参与,激发了青少年热爱科学的积极性。

(三)重视学校科技,支持学校科技项目。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我局将职业教育集团作为“县职业技术教育星火学校”加强建设。一是把“县职业技术教育星火学校”作为县级重点科技项目安排,安排资金支持学校按照科技部星火学校建设标准加强建设;二是加强科技信息和科技服务,促进“县职业技术教育星火学校”建设;三是在建设方案上给予建议和指导,加快“县职业技术教育星火学校”步伐,“县职业技术教育星火学校”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2014年我局安排科技项目经费支持县中学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其申报的《生物钟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项目利用生物钟指导中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普及生物钟知识,增强教师的认知能力,让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生物钟变化情况,并即使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科目做出合理的调整,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共同促进,达到最佳水平。

科学技术教育范文篇9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英文字母的缩写。它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其特点主要有:(一)在理科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二)重视技术教育。技术是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桥梁,进行技术教育可使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三)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明确的直接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四)重视素质教育而不是片面强调精英教育。科技发展需要精英,但精英毕竟是少数的,只有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更好的利用,使经济得到振兴和发展。(五)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和扩展能力的培养。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参与者,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

二、实践

几年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上级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STS教育主要采取如下做法:

1.改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加强应用科学的教育,使学生能认识到科学的价值,使教学的目的具有直接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应用知识的增加,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看到了科学知识在生产及生活各方面的应用,认识到学好化学知识是进行和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了自觉渴求新知识的意识。

2.加强技术教育,提高学生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讲述作物根外追肥技术和农作物增长素的使用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了一些劳动生产技术,提高了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

3.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看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和价值,为社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l)加强知识和技术应用的实践。

(2)针对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参与解决的决策。

科学技术教育范文篇10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英文字母的缩写。它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其特点主要有:(一)在理科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二)重视技术教育。技术是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桥梁,进行技术教育可使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三)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明确的直接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四)重视素质教育而不是片面强调精英教育。科技发展需要精英,但精英毕竟是少数的,只有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更好的利用,使经济得到振兴和发展。(五)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和扩展能力的培养。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参与者,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

二、实践

几年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上级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STS教育主要采取如下做法:

1.改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加强应用科学的教育,使学生能认识到科学的价值,使教学的目的具有直接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应用知识的增加,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看到了科学知识在生产及生活各方面的应用,认识到学好化学知识是进行和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了自觉渴求新知识的意识。

2.加强技术教育,提高学生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讲述作物根外追肥技术和农作物增长素的使用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了一些劳动生产技术,提高了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

3.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看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和价值,为社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l)加强知识和技术应用的实践。

(2)针对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参与解决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