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艺术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8 18:00:15

科技艺术文化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历史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玉屏箫笛;手工雕刻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科技技术的飞快发展,现代化的机械工艺文明,与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在以科技化、信息化、技术化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机械制造领域当中,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雕刻制作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过去已经有大量代表作品的上一代工艺美术大师正在逐渐地老去,新一代的工艺美术大师还在成长过程中,甚至,由于现代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导致我国有一部分传统的民间工艺技艺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逐渐地意识到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正在面临着极大的失传危险,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展开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及时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人的智慧的结晶,代表着一个华夏民族的精神思想和民族文化内涵,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玉屏箫笛”又被称作是“龙箫凤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手工雕刻工艺极为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并且以其清凉的音色,雕刻工艺技艺精湛而闻名海内外,是贵州省玉屏侗族、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与“贵州茅台、大方漆器、玉屏箫笛”并列为贵州三宝。2006年5月,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现阶段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

(一)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流失缺乏重视

随着我国现代化市场经济和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正式的进入到了现代化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当中凡事都追求高速、追求科技含量、追求现代科技技术,对于传统的手工工艺缺乏保护意识,以及在面对极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传统工艺技术在逐渐流失的过程中,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尤其是一些基层乡镇的负责人在进行基层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了保护工作的不到位,保护态度的不积极,导致基层单位的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保护工作效率不高,进度上存在拖沓的现象。

(二)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保护缺乏有效性

近几年,随着相关部门开始提出对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实施有效的保护政策,各地方和各基层职能部门,也积极的相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开始对当地的传统民间手工工艺进行积极的保护,但是,在一系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却逐渐地激化了更多的社会矛盾。一是,在进行民间手工工艺传统技艺保护的过程中,很难进行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界定,民族地区多民族共生杂居的情况,导致对传统工艺技艺的根源追溯存在极大的困难,每个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涉及到相关的民间工艺技术的传承,因此,在该项技艺的归类中,存在极大的溯源问题,二是,很多老一辈的民间工艺大师,他们是靠言传身教的形式学习并且掌握这项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没有系统性的文字记录和图像记录等信息,对于下一辈的传承依然只能通过言传身教的传统办法,难以提高传承的效率。例如,对于“玉屏箫笛”手工雕刻艺术作为例子来说,由于玉屏本地有苗族、土家族、汉族、侗族等多个民族杂居在一起,一是,对于“玉屏箫笛”的民间手工雕刻技艺,既有侗族的传统文化手工元素的缩影,也有土家族的编制工艺技术、同时也具备了苗族的镂空雕刻手法,属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民族杂居的社会环境,导致了“玉屏箫笛”的手工雕刻艺术融合了多个民族的传统的手工工艺制作技艺的融合;二是,针对当前“玉屏箫笛”的手工雕刻编制艺术,只有老师傅以语言的方式进行讲解,徒弟跟着师傅现场学习,然后在通过重复的练习逐渐的加强熟练程度,没有系统性的“玉屏箫笛”的传承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等。

二、当前加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核心策略

(一)加强政府主导性作用的发挥

基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技术的发展是基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文化、思想方面的智慧结晶,是为满足人类生活需要,以及精神享受方面的必然产物,随着现代化的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传统的工艺美术技艺和作品,既有无限的向往之旗,但是又基于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局限性,导致了无法进行规模性和批量性的产品制造。由此,政府要积极的发挥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加强政府主导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政府相关政策积极大力扶持下,不断地培养新一代的民间工艺美术师,创造出更多精美的手工艺作品,加强市场的规范化,以及市场资源的优化整合,给民间工艺品开设一条绿色的市场通道。形成产销结合的优化路线。从而激发更多的当地年轻人加入到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队伍当中。例如,地方政府和相关的文化部门可以加强“玉屏箫笛”的宣传活动,一是,针对本地市场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来加强“玉屏箫笛”的宣传工作;二是,通过政府资源的整合和协调能力,跟省外、甚至国外加强资源的整合,让“玉屏箫笛”被更多的人知道,可以组建当地的箫笛文艺演出队、或者箫笛工艺美术技术交流队伍,加强和其他地方和国家进行民间美术工艺的商业合作和文化交流。

(二)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发展

铜仁市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玉屏箫笛”可以依托梵净山旅游风景区打造文化旅游市场的旗舰门店,整合“玉屏箫笛”博物馆,加强当地其他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形成一条以参观了解箫笛传统工艺美术为主的旅游参观线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玉屏箫笛”的工艺美术发展历史、箫笛传统工艺制作过程、箫笛工艺纪念品等。例如,云南丽江古城,对传统的“东巴纸”手工制作进行了大力的扶持,给传统手工艺人提供丽江古城内的店铺,让他们向游客展示传统手工“东巴纸”的整套制作流程,并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传统“东巴纸”的相关发展历史故事和起源等,游客在店里,不仅可以通过讲解、观看视频和图片信息了解到“东巴纸”的传统手工工艺技术,而且还能看到形式多样、造型丰富的“东巴纸”纸手工纪念品,性价比较高,很多游客都会购买。实现了手工艺人既能通过旅游市场更好的宣传和传承传统手工工艺美术技能,又能实现经济利益。“玉屏箫笛”同样可以依托“梵净山”旅游景区的盛名,在玉屏当地积极打造“箫笛”文化旅游体验中心,通过数字化的设备和资源实现商业化的发展路线。

(三)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

随着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也越来越关注,并且对传统手工工艺美术品的购买需求也在逐渐地增加,但是,由于人才的制约,导致了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数量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玉屏箫笛”传统手工艺技术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玉屏箫笛”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一是,要积极加强老一辈手工艺人的深入挖掘,工作小组下沉到玉屏各个乡镇,挖掘出更多具有丰富经验的箫笛制作的传统手工艺人;二是,科学有效的进行新一代“玉屏箫笛”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人的快速培养,提高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例如,可以通过高等院校综合资源的整合,聘请一些专注于研究传统手工工艺美术的学术界专家和大学教授,结合玉屏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定期的学术研讨和培训,围绕“玉屏箫笛”的文化历史故事、传统手工工艺美术的发展前景、文化内涵价值、工艺美术艺术价值等对新一代的美术手工艺传承人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并且建立有效的奖励和晋升机制,从政府政策资源的层面积极的鼓励年轻人从事“玉屏箫笛”传统手工工艺美术的传承干工作。并不断地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建立一套有效并且完整的玉屏县箫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集中开发、集中培养、集中学习、人才选拔,对于优秀的人才加强给予政府政策上的扶持。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玉屏箫笛”无论是从其传统的工艺技艺方面而言,还是从其高水平的艺术欣赏价值和艺术品工艺附加值等方面来说,都是现阶段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当中极为夺目的一块瑰宝,“玉屏箫笛”精湛的手工雕刻技术是决定其音色以及外观艺术工艺价值的核心要素,这是机械工艺无法达到的艺术制作高度,但是,却面临着产量低的严峻市场经济问题。再有,越来越多的“玉屏箫笛”民间工艺雕刻大师正在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由于现代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再愿意从事箫笛手工雕刻艺术工作,导致“玉屏箫笛”的年轻一辈从业者越来越少,国家和相关部门要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让更多热爱传统箫笛手工艺雕刻艺术的年轻人,能肩负起“玉屏箫笛”手工雕刻的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豆豆,王伟臣.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版权保护的历史之维[J].金陵法律评论,2020(01):133-148.

[2]郭明晖.北京花市手工艺文化历史变迁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20.

[3]陈倩.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

[4]陈文苑.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9.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选修课

一、背景介绍

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技艺文化,保留了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样本。其中,云南地区各民族和地域因文化的差异,又拥有各具特点的传统文化艺术。如,傣族的剪纸、刺绣、竹编、象脚鼓、慢轮制陶,白族的银饰、染织,彝族的漆艺,建水的紫陶,玉溪的青花彩绘,临沧、曲靖、保山等地的土陶,等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技艺因自身的局限性而走向衰落,传承人逐渐老去,古老的技艺与文化面临着失传、消亡的危险。作为服务地方的高校,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将传承民族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的方向。近年来,学院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实践,从美术教育、雕塑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到校级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等,均涉及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内容。

二、实施过程

从2011年开始,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在教学团队发展规划中将提升专业技能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了解、调研当地特色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陶艺作为调整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专业教师将陶艺作为专业选修课实用美术的重要内容,从基础的陶艺教学开始积累教学经验,营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学院有针对性地增加了陶艺基础作为美术教育专业选修课,并借助学生作品中期展览的机会向全校宣传陶艺文化,向学校教务处申请了面向全校的校级公共选修课陶瓷艺术欣赏与制作。在学校的校级公选课教学中,美术设计专业学生与非艺术类学生同时在工作室学习与实践的方式,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相互指导、相互促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学院美术类专业在云南地区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从学生规模到教学设备的完备程度都难以与其他院校相比。在学院的实际教学中,传承民族陶艺文化需要的实训场地与设备是最大的限制条件。美术教研室通过五年时间,在2016年基本配齐陶艺实训室需要的教学实训设备。截至目前,陶艺实训室设备有拉坯机20台、0.3立方高温电窑炉一座、0.5立方高温气窑炉一座、真空练泥机一台、水洗喷釉台一台、烘干机一台、球磨机一台、泥板机一台。学院在开设陶瓷艺术课程的三年中,积累了一些教学与实训经验,又在此基础上申请开设了雕塑艺术设计专业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逐步在设计专业中开展剪纸、扎染、蜡染、木雕、泥塑等关于民族传统技艺的课程,并在2016年成功申请了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按计划于2017年开始招生,培养系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技艺的青年人才。

三、亮点特色

1.民族传统技艺研究学院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对民族传统技艺的研究与实践方面。以陶艺教学为例,学院从临沧市临翔区碗窑民间土陶工艺开始研究,在成型技巧上,从传统的手捏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开始训练学生,制作题材从生活日用器皿到艺术陶造型设计,不断扩展学生对陶艺的概念与欣赏范围。如:从朴素稚拙的民间土陶,到侘寂禅意的日式陶艺;从自由奔放的欧美陶艺,到精巧细致的中国传统陶瓷彩绘工艺;等等。学院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传统陶艺文化与其他陶艺流派美学的区别,作为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在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之后,学院的实践教学就有了方向。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学院开展了不同内容的实践教学。对于美术、设计类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将本专业的造型基础、设计表现能力与传统陶艺相结合,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陶瓷制作的装饰手法与作品的形式感,更新釉色、坯料、烧制方法,赋予这门古老的技艺新的活力;对于选修校级公选课的学生,让他们通过更多的实践掌握传统的陶瓷成型技巧,保持对陶艺文化的兴趣与热情,以自身的实际感受向周围的人推广陶艺,推广民族传统文化,从而扩大民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2.临沧土陶工程研究中心2016年,在整合五年的陶艺教学实践经验与实训条件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校级科研项目——临沧土陶工程研究中心立项成功。该研究中心以服务学校、服务临沧为出发点,从景观陶艺装饰、艺术陶瓷材料研究、日用陶瓷设计等方面,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与技术支持。目前工程中心的近中期目标为:开发出3至5款适合临沧本地土质的新型釉料和陶土品种;为本地企业提供土陶釉料的新工艺、新技术;承担起临沧地区土陶工艺产品设计行业的培训工作;开发出款式新颖、实用性与艺术性强的土陶产品,打造临沧本土的土陶品牌。目前工程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任务如下。其一,对新型釉料和陶土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充分利用临沧地区的土质,经过多种原材料的混合配制后,煅烧成新型土陶产品。其二,对土陶抗菌剂、抗菌釉的研究和开发。在临沧地区的土质中加入无机抗菌剂,采取稀土激活和纳米复合技术,研究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抗菌釉土陶制品。其三,对土陶色料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研究出的土陶色料的新工艺、新技术与相关企业合作、转化,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其四,对土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开发设计出实用性、艺术性强和市场潜力大的土陶产品,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助推临沧经济社会的发展。3.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大学生创业学校大学生创业街为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在引导学生的创业方向时,以学生所学专业技能、知识及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启发学生创业的切入点。如,装饰设计专业学生在陶艺方面申请的创业项目“艺陶陶舍”“绿鸽子”,以陶艺培训及陶艺产品设计、制作、销售为主要营业内容,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根据市场导向对传统陶艺产品进行创新与设计。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关于民族文化传承技艺的知识,一方面可以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的检验找到自己所学知识与民族传统技艺结合的可能性,为之后的发展积累经验。

四、运行成效

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学校的校级公选课陶瓷艺术欣赏与制作已连续开设9个学期,总计为450名学生成功开展了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教学实践。其中,为雕塑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开设陶瓷艺术造型与创意课程6个学期,实践培训人次73人;为美术教育专业开设陶艺基础与剪纸工艺课程5个学期,实践培训人次127人。部分学生参加了临沧市临翔区首届土陶艺术设计大赛,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14级雕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中,有6人在双江申活工艺美术品厂顶岗实习并承担起厂家的全部产品生产工作,从配土、配釉到拉坯成型、修坯、茶壶制作、陶器花活装饰、装窑、柴窑烧制,从产品包装与展示陈列到陶瓷产品展销等,得到了厂家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了自己的技艺,在与众多名家的交流中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在2017届雕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作品展上,有22名毕业生以陶艺材料为参展方向,他们设计的摆件、茶具、花器等毕业作品被学院教师购买收藏,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临沧土陶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正在为学校制作景观陶艺20余件,将结合学校的绿化环境,以临沧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为创作主题制作中型景观陶艺作品,美化校园环境,推广陶艺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营造更具人文关怀的艺术氛围。

五、发展展望

学校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在不断探索、实践中,之前取得的经验与教训都可以作为参考。今后,学校要继续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一是保持原有的校级公选课的覆盖面,并开设更多的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课程,如剪纸工艺、木工工艺、扎染与蜡染工艺、编织与刺绣工艺等,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使他们在在校期间可以体验到更多的民族传统文化。二是积极完成校级科研项目临沧土陶工程研究中心指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扎实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并组织教师、学生进行学习培训,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打造良好的实践平台。三是抓好新增专业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的教学建设,根据现有的师资与实训条件,及时完善相关师资培训与实训室的建设,为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技艺传承人,为云南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作贡献。

结语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篇3

“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不乏“绝活”,如皮影、剪纸、编织、绣花、舞狮、糖人,等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物质丰富而重视高品质生活的今天,受到更多的青睐,为海内外人士所喜爱。政府和民间组织都以各种形式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各地民艺展示场所层出不穷,当代美术教育教学中也出现了更多相关民间艺术的内容,但由于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强、系统性差、组织形式繁多等特点,较少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系统呈现和传承,其应用与保护也鲜见于课程体系范围之内。研究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传承和发展,其意义首先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陶冶个人品格、修身养性的功能,如何在各类纷杂的现代艺术中得以保护和传承,是对当代美术教育课程的挑战。其次,对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发展较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专门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画院。19世纪末,由于中国社会转型、西方思潮冲击,中国美术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不断融合,民间艺术的内容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岌岌可危。研究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传承和发展,能促进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最后,应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民间艺术源于民间,是中华民族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艺术创作,研究民间艺术,合理设置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比例,使其在教学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丰富民众的艺术生活。

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态

“民间艺术”起源于民间,与乡间生活、风俗民情、地域特色相辅相成,表现形态随民间生活百态多变,智慧的民间人士在寻求生活的过程中总结创作出各色民间艺术,使其在历史的进程中凸显灿烂。民间艺术的样式因其功能性可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民间美术、民间建造、民间表演等形式,本文主要针对民间手工艺及民间美术进行探讨,追寻其起源发展及对当代美术教育课程中的继承与发展进行研究。《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中,涉及很多内容与本文研究相关,如: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2009.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2009.10)、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10)、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9.10)、热贡艺术(2009.10)、中国书法(2009.10)、中国篆刻(2009.10)、中国剪纸(2009.10)、中国雕版印刷技艺(2009.10)、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10)等,另外还有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如浙田的石雕、江苏的苏绣、江西的陶瓷、山东潍坊的风筝等,都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以下列举几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

1.以热贡唐卡为代表的手工绘画类

“唐卡”一词是藏文音译,《藏汉大词典》中的释义:画有图像的布或纸,可用轴卷成一束者。唐卡的绘制复杂,用料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物和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热贡唐卡以笔法细腻、匀净协调著称,画面给人以雄浑、博大之感,艺术效果非同凡响,画法上一般采用单线平涂略加烘染和色块填勾的手法,构图上都采用散点透视。画面上的神、佛、山水、花草、楼台亭阁、各种鸟兽等都绘得很细致、生动而色彩鲜艳,特别是一些被夸张变形的密宗造像,性格鲜明、形态各异,不同身份的神形态千变,姿态各异,各尽其妙。热贡唐卡在取景布局上视野广阔,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把同一主题而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一幅作品犹如一本连环画,使画面有咫尺千里之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热贡唐卡的这种独到之处,使其在同类艺术中别具一格,成为藏画艺术的一种风范,也为美术教育的各类课程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2.以中国陶瓷为代表的手工制造类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器这一造物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地区、民族的差异,无论受其他何种条件的影响,无论其器形、装饰风格等有怎样的变化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它都始终反映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特质。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善,以及宗教、风俗、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人类在陶制器具的造型及修饰上,增加了许多使用功能以外的装饰处理,于是陶制器具除了实用的功能外,更表现出美观与抚慰精神的作用。美源自于生活,也反映了生活,陶工们正是从表现生活、表达美的观念的角度,直接描绘现实生活的风俗风貌,或间接地富有寓意地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从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陶瓷艺术文明。近年来,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各高等艺术院校纷纷开设陶艺相关专业或课程,陶艺人才大量涌现,陶瓷艺术成为发展传承较好的民间艺术之一。

3.以皮影戏为代表的大众娱乐类

皮影造型是中国最古老的动漫角色造型,它集绘画、雕塑、文学于一身,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玩具与游戏之一,现在的皮影已不仅局限于用于影戏操作的影人,更成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皮影戏,古时称为“傀儡戏”,也可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动漫”,是现今动画片的前身,这一传统形式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悲欢离合调,人间真美善恶”—皮影戏几乎集尽其能。

4.篆刻技艺、剪纸艺术、传统木结构营造等技艺类

篆刻以刻刀为工具,汉字为表象,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能够表现书法的笔法和结构,还强调刻法的酣畅自由,在方寸间表现技艺,抒发感情。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发展至今,篆刻技艺已有3700多年历史,印石、拓纸、刻法多变,集历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形成全国10余派别。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这种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延承至今。代表作有苏州园林、北京四合院、西递宏村、蔡氏古民居等。

三、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体现、传承和发展

中国自20世纪初开始,一直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冲击,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网络化、交通的日益快捷使得全世界越来越像一个村落,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织、冲突对抗在21世纪变得越来越难以分割且又越来越激烈。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多模仿西方,以学年制、学分制为主要体制,以分类课程为基础,其中贯穿教学实践。民间艺术因其地域性、系统性差、组织形式不系统等特点,较少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系统呈现和传承,其应用与保护也鲜见于课程体系范围之内。但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化保护和继承的重视,目前各类艺术院校已逐渐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相关内容或专业。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分析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传承和发展。

1.作为单独专业方向或课程在美术教育中体现

中国书法、篆刻等一直以来深受国内外文人墨客的喜爱,因此也成为民间艺术中保护和传承较好的一类。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作为全国重点美术类高校,肩负振兴民族艺术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注重理念传承,艺术创新。所设书法系是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唯一独立设置的书法系科,其前身是创设于1963年的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2001年正式成立书法系,目前已设立书法理论、书法与篆刻、书法与教育等多个专业方向。该系坚持弘扬传统精神,以“固本培元、借古开今”为方针,强调国学基础,重视文化修养,突出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个性、综合与专精相结合,以培养具有较高书法篆刻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富有学院特色的高等书法教育教学体系。以独立的专业设立,体现了美术教育对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视,也说明民间艺术本身在科技发展信息爆炸的当今,仍具有精神层面的重要意义。

2.在中西融合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深受西方影响,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而民间艺术中大部分艺术形式缺乏组织系统,讲究随性而为,师徒授受。两者一张一弛,互为影响,在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熟知的中国画,作为典型的传统民间艺术,在中国古代的美术教育中,并非正规的学校教育,即使曾出现专门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画院,其主要教育仍主要由民间自发进行。所以,古代中国画教育的评价标准、艺术理论、美术思潮、教育教学方法也是散落于从先秦到明清的画论、书论、印论及有关历史古籍中,以“评”“品”“断”“议”“赞”“录”“谱”“序”“跋”“记”“随笔”等形式记录下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中国画教育逐步由民间的非正规教育发展到以学校为中心的正规教育。相似情况在现代美术教育各专业或课程中都有体现,如传统印染技术、壁画艺术等。这类民间艺术在各美术教育院校既要求课程的系统性延续性,又强调传统教育中模仿、自学、领悟的教育方法,让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不仅内容得以传承,其涵盖的教育特性也发展延续;不仅自身得以传承,也为现代美术教育增色。

3.在新技术支持下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画龙点睛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五千年历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多种多样,民间流传许多经典的民间故事、传说和神话。现在技术发展迅猛,世界正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流量和流速,国内外各种传播媒介中糅合了大量本土内容的优秀产品,基本都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之上的。不仅产生了属于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而且还让我们更直观深入地了解民俗文化。近年来,因人们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出现了许多源于民艺的生活用品或艺术形式。陶瓷艺术最具代表,陶瓷本是源于民间生活中使用的器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陶瓷不仅可以制作碗碟器皿,亦可应用于室内装饰、汽车工业、精密仪器、甚至医学等领域。在现代技术引领的美术教育课程中,将民间艺术单独作为一门课程似乎小题大做,但其在课程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不容小觑。我们在利用新技术制作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时,不仅是对民俗艺术或者文学作品等丰富资源的利用,更多的是在内容上体现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民族文化、道德品质。要想让美术教育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统观全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技术引领下的美术教育课程。

四、结语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篇4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理论创新、科技传播和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具有学科综合、人才密集、技术先进、信息畅通等优势。因此,在服装设计教育中深入研究民间女红文化、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的女红工艺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将民间女红资源导入服装课程教学,增加地域文化优势,以教育的方式去传授传统民间女红文化,一方面可以使传统民间女红文化和技艺得以传承,另一方面能拓展原有的服装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空间,为学生的设计增加灵感资源。

(一)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我国的女红的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传承女红文化女红技艺的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造成我国民间女红理论教学研究流于局部缺乏宏观性和深度的局面。其实早在清末丁佩就完成了中国刺绣史上的第一本刺绣理论专著《绣谱》,而百年之后,由张謇亲笔、著名刺绣大师沈寿合著的《雪宦绣谱》,不仅补充了《绣谱》在针法应用上的遗缺,更在传统的刺绣基础上糅合西画的理论而自成体系。这本绣谱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第一部刺绣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的专门著作,也是中国女红文化教育传承的第一本教科书。反观当下,对女工技艺尤其是女工的现代技艺发展理论研究少之又少。受经济和地域等因素限制,目前我国民间女红理论教学研究多流于局部性的研究,缺乏宏观性和深度。为拓宽理论研究的范围,高校急需设立专门机构对我国的现存的女红工艺如纺织工艺、织锦、染织、刺绣等进行研究与保护,收集相关的实物作品、制作工具以及相关的声像资料,让中国独特的女红技艺得以传承。同时需要打破地域限制,将各地资料数据归纳整理建立资料库并在网上建立共享平台,将女红的资源分享给世界,让世界欣赏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值得欣慰的是一些院校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创办了设计工作室或研究机构,对民族服饰以及女红文化与工艺进行保护。北京服装学院就在“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基金会的支持下与武汉科技学院、清华大学服装设计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合作,对传统女红工艺中的冀鲁地区民间传统割绒纳绣手工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保护与开发、民间手工蜡染技艺的传承与应用、关中蒲城土布纺织工艺研究等项目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获得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二)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建立实践基地等形式,在服装设计课程中传承、开发传统女红技艺,使其散发出时代风采

1.通过校内工作室建立社会培训、职业培训开始培养现代绣女传统女红技艺传承多是口传心授”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理论性不够,传艺者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让学艺者领会其精髓。二是学艺者因缺乏系统的学习,成长非常缓慢。现在许多国内艺术院校建立了制作实验室和工作室,在教学上注重将设计思想变为现实产品,完成从理论讲授到具体实践的全部过程。这种重视实践与动手能力的课程理念,恰好与传统女红工艺中师傅与徒弟的传承模式类似。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从职业培训角度培养现代女红文化的传承人。共同拟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计划并设置课程,企业派出有经验的高级技师担任专业教师,经过绘画、刺绣等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传统女红技能,技艺掌握较好的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企业中,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鲜血液。

2.与当代设计理念融合,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吸纳学生参与到传统女红各类产、学、研活动中,提高学生服装创新能力受“闺阁文化”和女红技艺的代际传承和师徒传承方式限制,传统的女工作品用于家庭内部的自产自需或亲朋相赠,从产品形式到制作工艺都不适合产业化生产。学习女红文化与技艺,不能仅仅停留在泛泛的“数家珍”和简单的照搬上,而要将传统民间女红技艺与当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创新,使开发的女红作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首先,通过创建各类科研创新平台,研究民间女红工艺方法与现代服装设计、纺织方法的结合创新,吸纳学生参与各类产、学、研活动,让学生直接与企业对话,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最大限度地使女红的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生存和发展。教师将要将现代设计的理念、设计手法、新技术来引导学生探究女红工艺与现代染织、电脑绣花、彩绘图样的相互结合,通过“借用”和技能“转化”丰富创作素材,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例如传统剪纸、刺绣直接在服装设计中使用会显得土、旧、生硬,但运用电脑绗缝与刺绣等工艺手段对传统剪纸图案处理,与近年流行的波普影图案、卡通图案综合使用使得它在服装上独放异彩。其次,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可以与服装设计公司合作,进行概念性小样设计,如果效果理想,将优秀的学生的作品进行小规模试验性生产,然后投放市场或在学校的试验商场售卖。例如在一些大学的大学生创意园中,设计专业的同学就利用上课所学的手工编织、刺绣、染织等女红技艺制作设计服装、T恤衫、围巾、包袋等产品。这些产品既造型新颖又富于传统特点,在艺术市集上很受欢迎。这种方式多渠道培育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性。现在许多国内艺术院校建立了制作实验室和工作室,在教学上注重将设计思想变为现实产品,完成从理论讲授到具体实践的全部过程。这种重视实践与动手能力的课程理念,恰好与传统女红工艺中师傅与徒弟的传承模式类似。传统女红独特的服饰加工技术如:镶拼刺绣、扎染、编盘打结技术并不适应成衣大规模生产,可根据工作室教师的研究方向加入到课程中去,引导他们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概念性小样设计,如果效果理想,则对相关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室还可以与传统女红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实际设计与生产项目,保证设计工作室的教学贴近实际,落实“真题真做”,实现专业技能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在为学生掌握服装技能、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鲜血液。

3.通过艺术考察课、开设讲座和普及性鉴赏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些学生认为,民间女红艺术的乡土气息与现代时尚格格不入。为了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就要使学生认识民间工艺的历史,了解民间工艺生存的社会环境,明白它的来历与形成过程以及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等。要教育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掌握艺术品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了解民族文化的传统、价值和发展方向,提高文化创新的自主能力,提升人生的境界。在教学上,首先聘任本校教师或专家学者进行专业指导,定期开展民间女红讲座、学习、观摩和制作活动,增加学生兴趣。课堂上聘请专家及民间艺人来校进行实际授课,辅导老师和专业绣娘、艺人的亲手教授,可以让学生熟悉女红材料,了解并掌握女红的基本技巧及其要领,为之后的设计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成立学校民间女红学习的学生社团,同时有选择地收集和整理民间女红作品,定期在校园内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女红作品展览,多视角地展示民间女红的历史、制作工艺及现状。除了请专家、艺人进校,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采访,进行人文内涵的考察,了解民族民间服装设计的文化渊源、风俗礼仪和宗教信仰,通过感受环境、观察民情、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依托地域优势,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女红教学内容文化的传承是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工作的核心之一。目前,我国艺术类高校实行的服装设计教育理念多偏重于西方服装教学体系,而对我国民族传统服装的结构、材料、制作过程讲解运用却少之又少。即使是民族风格的服装设计作品多注重形式的美感表达,而对实质性的文化内涵的把握力度不够,导致服装设计作品中传统文化与形式的脱节。因此可以在服装设计教学内容上要增加如传统服装制作解析、传统服装结构分析、蜡染手工艺、编织、纺织、刺绣等女红课程等,让学生掌握传统女红文化精髓。特别是将一些具有地域优势的传统女红的特色工艺如:苗族的锡绣、贵州水族的马尾绣、冀鲁地区的割绒纳绣等工艺引入到当地高校的服装专业课程中,重点进行这些技术学习与传承,使得传统技艺在不离开本地土壤的情况下完成自我发展,达到文化传承的低成本、高效率。这也利于各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形成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传承文化技艺的双重效果。

二、结语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丝绸文化;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

丝绸文化是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集科技、艺术、文学等元素于一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和文化脉络,是民间艺术瑰宝。基于我国不断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大背景,推进传统丝绸文化与幼儿课程融合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丝绸文化课程能极大地丰富幼儿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来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创造性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另一方面,丝绸文化进课堂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丝绸文化不仅于中国文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丝绸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致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1]。我国关于丝绸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项,即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在已公示的五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扩展)中,关于丝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项,其中传统技艺类有12项,如蜀锦、云锦、宋锦、缂丝等,传统美术类有11项,如苏绣、湘绣、粤绣等[2]。其生产的趣味性,创作内容的生活性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契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以丝绸文化为基础开发的幼儿园课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1丝绸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丝绸文化是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表明,丝绸技艺与民俗活动的表现形式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具备促进幼儿发展价值的条件[2]。丝绸文化的生产方式及内容属性都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1.1丝绸技艺的独特生产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

丝绸生产技艺科学内涵丰富。从植桑、养蚕、剥茧、缫丝到工艺染织,制作丝绸需要繁杂的一道道工序和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桑蚕作为丝绸生产的重要变态昆虫,一个生命周期时间长达五十多天。由蚕变茧,再到破茧成蝶,巨大的身体形态变化对幼儿极具吸引力,可以引起幼儿持续性的关注。在亲自养蚕的活动中,幼儿也能体验生命成长的神奇与不易,也是幼儿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丝绸织染技艺复杂多变,不同染料的叠加使其焕发出不同的色泽,观察感受印染产生的奇妙肌理效果,能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与想象创造力。

1.2丝绸文化精神内涵丰富,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

丝绸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创造精神。将朴实无华的蚕茧原料变成一匹精美的丝绸是华夏儿女在丝绸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劳动的智慧与结晶。它更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且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从幼儿园开始接触这一极具独创性的文化,让幼儿从小开始熏染有利于幼儿的创造性培养。丝绸不只是商业产品,也是精神文化相互交流与传承的媒介。我国古代丝绸商人从戈壁沙漠到茫茫草原,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经商之路,他们把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倾注在丝绸上,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精神财富。丝绸也是一种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成果。在古代中国到亚洲乃至整个欧亚大陆上,都有近万里长的丝绸商人的足迹,其继承反映出我国在国家间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宽容友善的心态。丝绸文化蕴含了伟大的团结精神。精美的丝绸制作过程繁杂,需要工艺团队的团结协作。正是丝绸工艺团队的齐心协力,才能使精美的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亮眼名片。这种不畏艰难,精诚合作,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发展,有利于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1.3丝绸文化内容的丰富性有助于发展幼儿各项能力与品质

丝绸文化集文学、丝织技艺科技等多种学科形式。第一,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丝绸文化的养蚕环节,深受幼儿喜爱。全程参与养蚕的区角活动能让幼儿感受生命成长的不易,是幼儿接受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第二,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丝绸文化故事丰富,通过编演绘本故事,在良好的互动过程中,使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丰富幼儿的语言系统。第三,在社会能力培养方面,丝绸文化印染技艺,纺车缫丝等技艺需要儿童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学习与人共处的能力。第四,在健康发展方面,丝织品的印染可以发展幼儿手指精细能力,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第五,在科学领域方面,印染技艺,剥茧抽丝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环节和技艺,能让幼儿在兴趣中点燃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第六,在艺术领域,四大名绣技艺精湛,从构图纹饰到色彩图案都极具民族特色,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让幼儿从小接触这类丝绸制品,能提高幼儿的艺术美感和美学素养。

2丝绸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路径

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内容构建幼儿园丝绸文化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拓展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空间,有助于增强教师对丝绸文化内涵的理解。幼儿园可在对丝绸文化价值特征、表现形式及实践规律进行系统梳理的前提下,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学习规律及学习需要等因素,对丝绸文化进行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课程化改造,以实现其对幼儿学习及发展的最大支持及促进作用。

2.1精心筛选适合幼儿学习特点的丝绸文化资源

丝绸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有生产工具、丝绸制品等可移动的文物,还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工艺技术与习俗。丝绸文化包括具有丰富纹饰、工艺和色彩的丝绸产品,具有纪念价值的丝绸工具,丝绸文化平台等;丝绸产品装饰丰富,吉祥文字、植物花卉和奇禽动物相互穿插组合,风格多样;丝织品色彩绚丽,有“万紫千红”之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丝绸产品的技艺种类繁多,主要有织锦、刺绣和缂丝。我国三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和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都具有技艺精湛、纹样考究的特点[3]。古今中外学者关于丝绸文化的论著,关于丝绸的影视作品、歌谣、曲艺更是数不胜数。上述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学素材。而丝绸文化产业园、丝绸文化博览园,以及与丝绸文化相关的桑园、蚕种室、蚕房等都可以成为普及桑蚕科学知识的好平台。

2.2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编幼儿园丝绸文化课程

幼儿学习以直观形象为主,注重亲身体验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幼儿是学习的中心,幼儿的发展就是课程的目标。只有切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课程才能焕发活力,拥有持久的生命力。首先,通过采桑养蚕的自然角活动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受桑蚕文化,让他们对桑蚕产生兴趣;接着通过设置丝绸体育活动让幼儿在课堂中能锻炼肢体动作,促进感官发育,了解丝绸文化的中有关的桑叶的知识;再次,通过《马头娘娘的故事》《化茧成蝶》语言活动让幼儿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丝绸文化中丝绸这种物质的生产过程。最后再通过《我们来抽丝》《我们玩彩绸》两个活动来直观了解丝绸的制作过程。在家长的协助下将蚕一生的成长让幼儿通过音乐游戏表现出来,以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从丝绸文化课程的设计,活动人员的安排,环境的营造三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了改编创新。课程设计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在活动内容选择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出适合孩子参与的项目,如在活动中,让孩子了解到南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通过对丝绸服饰元素、建筑元素以及丝路风景元素的学习与体验,使他们感受到了传统的衣食住行所带来的丝路风情,从而激发其对丝绸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也提高了他们对丝绸文化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活动人员配备方面,一些丝绸文化活动开展可采用混龄游戏形式,比如在角色游戏《南充风味小吃》活动中,请大班孩子以豌豆粉做川北凉粉、以面粉做锅盔凉粉、再以绸带及其他丝织品做小吃店布置,以此营造丝路特色式,请中班孩子做南充小吃菜单、角色扮演小厨师、服务员、接待小班“顾客”尝鲜。再次,结合当下的汉服热,可以让幼儿家长和幼儿身穿丝绸汉服,参加幼儿园的丝绸之路风情街角色扮演活动,切身感受丝绸织品的独特魅力。最后,在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时,选取天然的、原生态的和半成品材料进行投放到区角,如桑叶、蚕茧、纺车、缫丝工具、印染工具等,营造宽松舒适、独立自主的环境,尊重幼儿自主选择,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动手,让他们在课下也可以充分参与丝绸文化课程活动,让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技能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2.3优化环创,打造良好成长氛围

神经生理学科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具有巨大学习潜力[4]。大脑的结构是因经验而引起的神经连接的增生和修删的结果,遵循用则废退的原则。良性的压力有助于大脑的健康发展。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重视良好的学习氛围作用。幼儿园应因地制宜,打造不仅要具有艺术性、开放性、教育性,还要充满探索性和实际操作性并且还要富有丝绸文化的环境,使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要会“说话”。老师首先可以在走廊墙壁悬挂或张贴丝绸文化中的各种祭祀蚕神活动图片、幼儿身穿汉服的照片,用丝带装饰园区以及在幼儿园各个角落张贴采桑缫丝的诗歌。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以采购四大名绣织品放置在丝绸文化展区,让幼儿能真实的感受丝织品的美,让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丝绸艺术文化的无限魅力,提升幼儿审美素养。

2.4整合资源,家园共育

俗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研究者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三者教育合力,三方充分协作不仅能挖掘更多的内涵丰富、优秀的丝绸本土文化资源,也能促进家园共育。首先在植桑养蚕活动中,在丝绸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区,农村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有丰富的养蚕缫丝经验。他们作为丝绸文化的传承人可以参加到幼儿园活动中来,一起来传承丝绸文化。此举不仅可以使课程实施更加顺利也能发挥隔代教育的优势。通过采桑养蚕的活动也可以让家长与幼儿一同成长,增强家园合作意识。幼儿园可以设置体育游戏《我们都是蚕宝宝》,通过这一课程让幼儿模仿蚕的爬行方式在赛道上进行比赛。这一趣味性强的亲子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肌肉,更能释放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传统祭祀节日如蚕神祭祀节日、蚕花节等开展家园亲子活动,如在开展“迎蚕神”祭祀活动时,幼儿园事先向家长发放主题调查问卷,并发送“一起迎蚕神”的调查问卷,幼儿与父母一起去祭祀活动现场感受古代桑蚕文化的魅力。最后幼儿园可以设计丝绸设计师类活动让幼儿戴着自己设计的绸制品和父母一起拍照。

2.5幼儿园主导,建立丝绸文化资源库

为了提高丝绸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丝绸文化课程资源的拓展丰富利用,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建立丝绸文化课程资源库[5]。因此,幼儿园可以建立丝绸文化课程资源库。在丝绸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教师首先根据当地丝绸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有效分类,并将其设置为网络资源库。创建资源库有两个主要优势。一方面,它使该地区的所有教师能够共享资源,减轻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它促进了网络范围内其他幼儿园和地区的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然而,为了有效地发挥作用,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库需要由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更新和维护,并以有效的方式使用。

3结语

综上所述,丝绸文化是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利用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要力争发挥家园,社区的教育合力,然后成立丝绸文化课程研发团队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精心筛选丝绸文化本土文化资源,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在课程实施环节,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自由、尊重、愉悦、平等的环境中,让幼儿有勇气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增强对中国传统丝绸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使各方面水平得到均衡适宜地发展。最终根据课程实施的情况建设丝绸文化资源库,使丝绸文化课程便于推广及循环使用,赋予课程动态活力。

参考文献:

[1]杨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J].知识就是力量,2018(05):86-89.

[2]王海红.“桑蚕文化”进课堂构建特色学前教育[J].家长,2021(03):59-60.

[3]刘鹤.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数字保护与管理平台创新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8(02):9-11.

[4]豆丽娟.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8,2(35):163-164.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民间印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呈现了不断发展的趋势,在这种形式下,我国人民的整体物质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物质生活方面的档次以及品味都有所提升。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和以往比起来有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服装方面,人们对于穿搭有了更高的品味,不同服装呈现出的效果也不同,服装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当前时代背景中,服装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在服装设计方面要求也不断提升,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民间印染这项艺术的深入研究,并且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进行应用,提升设计水平,促进民间印染技术的传承。

一、新时代下传承以及发展民间印染艺术

(一)民间印染艺术具体价值

在经济没有实现发展的时期,也就是生产力比较低的发展阶段,人们为了在服饰方面追求美,使用有限的服装原材料对基础的织物进行造型方面以及色彩方面的设计,结合研究可以得知,在古代秦朝的初期,民间印染这项艺术就获得了全方面的发展,当时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所有的人都能穿颜色不同的衣服,色彩各异,不同阶级之间衣服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使用的织物质量是不同的,达官贵人使用的织物更加高级一些,普通老百姓只能买一些普通的织物进行相应的制作。从以上这个分析可以得知,早在秦朝时期,民间印染艺术就已经很发达了,并且对于当时各个阶层的人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艺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勤劳的人民群众还结合地域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制作出了蜡染以及扎染等不一样的工艺形式,这就给民间印染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这种艺术的使用,让服装更加体现出浓厚的中国特色,并且还让服饰更加富有民族魅力。

(二)传承以及发展民间印染艺术

目前,在民间印染艺术里面使用的很多燃料都是通过纯植物进行萃取的,但是,同样的纺织物使用蜡染以及扎染这些不一样的印染工艺之后,就会在外观上有很大的不同。当前印染技术在实现了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的民间印染艺术也在原有继承基础之上结合时代进行了相应的创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并且获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的分支,比之前更加细致。最常见的蓝印花布这种简单的艺术也分为多个分支,主要有江苏南通以及山东兰陵等地,比方说白族的扎染技艺、苗族的蜡染技艺以及福建客家的彩印技艺这些传统技艺都显示了不一样的民族特点。民间印染这种艺术形式在实际发展历程中,更加注重图案构造以及色彩之间的合理结合,由原来单一的色彩形式发展为现在的多种色彩形式,在这种艺术中,在最大程度上考虑具体图案的实际实用性,同时也包含了各种不同民族的民族特色,这种艺术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是其他的织物不能相比的。

(三)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

众所周知,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每个人对不同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偏好,这是由民族文化的影响造成的。例如,我们中国人在一些场所忌讳穿白色,认为这是不吉利的,所以白色是葬礼的主要丧服。更有甚者,老人看到白色就觉得不吉利,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美国人眼里,这个国家的人民热爱白色的优雅和纯洁的美。因此,在西方婚礼中,白色经常被用作婚纱的主色调,并成为现阶段的主流,这就是色彩的魅力。不同的人群对同一种颜色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国,传统艺术色彩中,平面设计视觉传达的影响效果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使用民间印染艺术遇到的难点

(一)色彩方面比较单一

我国很多的服装设计人员在对民间印染艺术进行研究过程中就重点强调,一部分地区的民间印染艺术在色彩结构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重要体现在色彩结构很单一,这就导致了使用这种民族印染技艺进行服装设计时只能使用限定的几种色彩结构,这样会对导致设计的服装价值下降,长此以往会让这种技艺没有吸引力同时也不能达到艺术的实际效果。不得不说,因为受到不同地域以及民族文化方面的影响,我国很多的民族地区的民间印染颜色主要都是把蓝色作为主色调,并且将白色作为辅助颜色,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服装设计,长此以往使用这种基调,就会让观看的人们在视觉感官方面造成审美疲劳。并且一直使用这种设计基调也会让很多人们对于民间印染技艺产生片面的理解,认为这种技艺的使用会在色彩方面比较单一,不利于人们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正确的理解,对于这种技艺的实际传承以及使用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结构方面比较简单

人们日常穿的服饰大部分都属于纯棉的织物,并且结合手工进行相应制作,并且在上颜色时使用的人染剂都是通过纯植物进行萃取得出来的,因此,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强的使用基础。比方说,最常见的蓝印花布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就比较广泛,主要用在墙围子还有门帘子上使用,与此同时,还会在毛巾以及围裙上发现蓝印花布的影子。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把印染技艺合理地使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充分发挥了印染技艺的实际作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在花布的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印染织物结构比较单一,最常见的就是正方形还有长方形,都是这种比较规则的图形。这些结构形式很简单,容易在同一个平面中给人造成视觉方面的压迫效果,并且这种简单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印染艺术的广泛传播以及扩展延伸起到了限制的不利影响。

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使用民间印染艺术的具体应用

(一)通过单一色彩凸显民族艺术的价值

如果只是站在色彩的角度来看的话,民间印染这种艺术形式具有颜色单一的特点,这个特点在视觉传达的设计中会显现出来一定的弱势,但是如果站在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那就是考虑艺术价值方面,在这方面不管是使用蓝白相间的基调还是一些其他类型的颜色,都包含了很大的民族价值,民间印染这种技艺是一种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艺术形式,使用这种技术能够充分凸显设计的艺术价值。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合理使用民间印染技艺应该充分将两者结合起来,重点突出体现的是一个符号,这里的符号不能只局限在民间印染技艺中的色彩有这一个元素这猴子那个,还是应该在整体的色彩结构中重点突出色彩这个概念。使用印染技艺是一种艺术的传承以及应用,需要重点强调的是艺术价值。在我们看来,蓝白色的色彩结构是一种比较单调的色彩搭配,但是就是这种简单的色彩也可以通过构建不一样的线条结构进而组成具有不同特色的组合,这些组合各有各的特点以及优势,充分展示了色彩语言的强大。结合这个类型的色差结构可以设计出套系的服装,这些服装具有颜色相同但是设计风格不同的特点,这种设计可以在实际的消费市场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主要还是因为人民群众对于这里面传达的具体艺术信息能够充分解读出来,也就是这种设计代表的是民族艺术,通过激烈的反响可以得知,人们对于民族信息以及人文信息的额充分了解以及认同。因为制作能力以及生产能力与当前的消费市场出现了很大的供需缺口,当前有很多的民间印染服装离实用的理念越来越远,很多都是以艺术品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在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以及民族艺术文化价值里面,体现的是温婉以及清秀的文化特点,这种艺术形式完全和西方的文化有很大差异,不需要使用浓色浓墨以及粗线条的形式进行展现,使用简单、大方并且得体的形式将色彩结构自然地展示出来,这样才能将我国的民族特色进行更好的展示,充分表现出我国的艺术特色,对艺术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通过简单结构凸显艺术效果

艺术作品的关键价值重点是在于凸显,艺术作品的内涵需要着重渲染,艺术的整体结构需要重点突出体现。我国的民间印染技艺在进行传承的整个过程中,既需要吸收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人文方面的信息元素,同时,更加需要充分结合不断发展的时代特点,并且结合具体的时代需求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民族技艺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让这种民间艺术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并且让更多的人对这种价值进行认可。在这个流程的整体实施过程中,也许比较简单的机构不能将更多的特色信息进行直接地传递,但是却能让人们从心底里对这种民族艺术实现认同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民间印染技艺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提升人们对这项技艺的认同感。视觉传达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信息都是比较直接的,虽然民间的印染服饰基础结构大致都是一样的,并且结构都是比较简单的,结构简单的这种设计能够让印染技术在实际的传承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传承时可以加入更多的元素。一旦在视觉效果中出现了程式化饱和的情况,虽然个性化发展的空间看起来比较小,但是给受众带来的影响面实则是扩大了。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传统的印染技艺不用很复杂的印染流程,而是只要一些比较简单的形式以及结构就可以了,知道一些入门级的知识就能对这种技艺进行学习,并且可以获得很好的使用效果。比方说,在一部分民族的聚居地区,民间的印染技艺在实际传承中都会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作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对这种民间印染技术感兴趣,加强这种艺术在青少年中的宣传,并且给出充分的创作空间,这种活动的开展就是视觉传达应用于实践的做直接例子。民间印染艺术中需要传达的不只是民族的信息,更多的是将民族的文明文化进行更好的传达,让年轻一代的人们可以加强对传统民族艺术充分了解,并且可以提起兴致学习,在实践应用中进行传承,并且不断实现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民族艺术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三)在广泛的区域范围里面突破结构限制

事实上,在民族印染技艺发展过程中,存在一部分异形以及彩色的印染织物,这一部分的织物大多出现在少数民族的印染艺术中,这类色彩比较多的织物中出现了很多的各式各样的绚丽图案,在视觉的传达过程中,这些绚丽多彩的图案能够组合的信号有很多,只是对于艺术价值来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差异。因此,站在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大部分的人还是对民间印染技艺没有更加全面地认识,知识停留在比较片面的时期,对于这种艺术的形式处在比较狭窄的认知里面,认为印染技术只是起到了印染织物的作用,对其实际的艺术价值没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视觉传达基础设计里面和印染技艺的具体表现这两者之间有着很紧密地联系,这两者都有共同特点,就是在一个比较紧凑的空间平面中将色彩以及结构实现合理组合,并且完美地展示出来。彩色印染这种方式的价值可以更好地受到认可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这种印染方式表现的信息更加丰富,并且组合也比较多样,与此同时,也需要对结构的信息传递进行充分考虑,并且对使用印染技术的织物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进行合理考虑。综合来说,不管是彩印织物还是蓝色基调的织物,任何一种印染织物的主要地位都应该重点方面艺术主题方面,即使在线条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主题也不能轻易发生改变。除此之外,不管是静态的结构还是异型的结构,不管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其主要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将体现民族特色作为主要的设计目标,在这个基础之上,在进行印染技术的使用,要把想要传达的艺术信息都需要将民族特色以及民族色彩进行充分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民间印染的实际价值,并且促进了民间印染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发展,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这种艺术形式,并且在实际加强学习这种艺术的兴趣,让民间印染艺术可以获得更好的传承以及发展,并且可以发挥这种艺术在视觉传达整体设计中的基础作用,同时也能体现其本身的艺术价值。

四、结束语

民间印染是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中国艺术,在视觉传达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对印染技术深入了解,并且充分发挥其艺术价值,让更多的设计人员了解这种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印染艺术的艺术价值,并且给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世界离不开精神修炼,艺术效果带来的视觉冲击和人体的精神修炼有着非常鲜明的意义。虽然古代传统艺术如今大多被平面设计所取代,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我国的地位。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民族特征,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不断了解的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文贺贤.民间剪纸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6):90-92.

[2]董璐.论民间剪纸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6,29(7):363-412.

[3]程晓影.民间剪纸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6(8):103.

[4]邢立志.浅论民间剪纸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启迪[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05-106.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广西民族美术;公共美术课程;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艺术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与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与实施方式,也是艺术素质养成的高级阶段。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认识美术作品的根源、美术作品的形式及作品的形成过程构架美育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完善个性发展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高校调查可以看到,非艺术类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都不够重视,无完善的管理机制,存在艺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途径单一、资源匮乏、缺少特色等问题,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偏低,特别是审美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偏弱。然而,当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重视和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人才素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到:“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要因地制宜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探索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法,建立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中国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灿若星辰,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坚实根基。中国民族美术源远流长,多民族的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进步。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应构建在传统民族美术之根基上,开发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广西民族美术构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意义

以2010年广西区高教教改工程项目“高职高专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依托,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出了构建“三合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基于此,在公共美术课程的设置和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优秀的民族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域风貌的不同产生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这些不同恰巧构成了我国民族美术的多元性。多元的民族民间美术是集合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创造而形成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快速高效的电子化等技术不断取代传统的民族手工技艺,传统文化艺术生存的土壤日益嬗变。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6月1日,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四章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因此,把丰富多样的民族美术资源运用在高校的公共美术课程体系中,可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广西是个多民族的聚集区,有汉、壮、瑶、苗、侗等12个民族。浓郁的乡土情怀和多样的民俗活动孕育着巧慧的民族手工技艺,这些丰富的民族美术资源,对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的构建起到基础性作用。一方面,民族美术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美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觉和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高校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专业性的人才是社会行业的基本需要,而培养既有专业能力又有文化艺术素养,既有创新能力又有文化传承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是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需要在高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结果。因此,利用广西民族美术资源构建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广西民族美术的传承价值

广西世居的民族有十几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美术形式,其中不乏非遗保护的遗产。这些悠久的民族文化与各式的美术样貌相蕴相生,相容并进,世代传承。(一)地域文化价值。广西地处我国南疆,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与北方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不同,广西属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多山多绿植近海,气候多雨湿润。当地原住多个民族,在数千年的生活和劳作中,形成了独具风貌的八桂地域文化。这些文化在八桂人民的安居生养中勃勃生发,焕发出独特的民族活力。如地处桂北的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原生态吊脚楼群,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风雨桥、鼓楼,这些经典的木构建筑,它们的结构样式、空间布局、装饰手法与当地地貌、地域文化相生共存。观赏和了解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进一步研究和吸取传统文化的宝贵成分,有助于传承和建设更适于工作和生活的人居环境,让审美性与文化性在城乡建设中齐驱并进。壮锦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壮族文化艺术的手工产物。广西罗泊湾汉墓7号残葬坑内出土的橘红色回纹锦残片,有力地证实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宋代的壮锦已成为朝廷的贡品,它代表着地方民族的文化精神,起着文化流通的作用。壮锦可作衣裙、被面、背包、围裙和台布等居家用品,它精巧别致的花纹图案反映了壮族人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乐观精神。(二)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作品是对历史情境和文化生活最真实的记录和反映。今人要了解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研究民族传统艺术作品。广西出土铜鼓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壮族铜鼓为打击乐器,但它的外形以及鼓身上丰富的纹饰又属于美术作品。铜鼓作为壮族圣物珍藏供奉,作为礼器在祭祀时隆重出场。在广西左江花山崖壁画上,就绘有壮族先民跳铜鼓舞敬神的祭祀场面。鼓面上的图案及图腾雕塑,承载着壮族古代社会生活的众多信息。全州的民间剪纸起源于秦代大批北方农民的迁移与技艺的带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北方剪纸的豪放粗犷与南方剪纸的纤巧精致相结合孕育出全州剪纸的新风格。全州剪纸题材内容取材于桂北民众生活,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苗族蜡染技艺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代,《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苗族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苗族聚居区以蜡染技艺为主导制作织物等生活用品,蜡染技艺影响着人们的衣饰装束、婚姻节日礼俗、社交方式、丧葬风习等。铜鼓、剪纸、蜡染等传统民族美术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三)艺术文化价值。广西壮族、苗族、瑶族等民族的服饰,侗族等民族的刺绣,江草草编,博白毛南族的竹编,钦州坭兴陶,宾阳游彩架等民间技艺,形成了广西特有的民族美术资源,反映出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审美特征,在美术专业领域也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如坭兴陶制作将工艺设计造型与画面雕刻装饰相结合。壮族铜鼓的鼓面、鼓胸、鼓腰配有装饰性的物像和图案纹饰。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这些纹饰的设计巧妙运用了中国画的散点和焦点的透视构图原则。广西的民族服饰、壮锦上都有刺绣图案,这些图案样式有独立、对称、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其布局严谨,色彩斑斓且对比性强,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装饰性,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

三、广西民族美术在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完善公共美术课程模块,开发和运用广西民族美术资源。为了解决课程模块设置的不合理性,将课程重新调整为“三合一”即艺术鉴赏、技能训练、艺术实践三大模块,兼顾知识、赏析、实践三个层面,使学生在掌握艺术修养、艺术技能的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广西的民族手工艺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高校美术鉴赏课程可补充加入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如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广西少数民族刺绣、广西民族服饰、广西民族染织、广西民族民间编织、广西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内容。学生可以从美术的角度了解本地区的文化发展,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民族,从而树立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心。美术技能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创造力。一方面,技能训练模块可以把剪纸、编织、蜡染、刺绣等手工技艺放入训练中,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手工元素,比如把全州剪纸、毛南族花族帽、苗族蜡染等带入手工课堂,让学生发现劳动人民的双手可以创造美观实用的生活物品,让学生明白生活的美需要动手去创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社会生产技术的角度去转换和利用传统民族技艺。广西的民族美术资源就像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让学生走入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之美。校内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内艺术社团活动,比如剪纸协会、手工创作社、摄影创作社等。校外的艺术实践活动,可利用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有计划地参观民族展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作室进行参观和学习,并邀请传承艺人进入学校创业产业中心探讨技艺传承与创新;也可利用假期到少数民族村寨、学校开展民族技艺交流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二)打造公共美术教育实训室,传承和发展广西民族美术技艺。公共美术技能课程的开设,教师要具备专业的手工艺技能,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制作各种美术作品的特殊材料、工具,这些技艺的传授和制作需要专业的教学场所。为了跟进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常重视公共艺术技能训练,已建立“民间美术实训室”“民族手工实训室”“手工工艺实训室”等公共美术课程实训室。每间实训室都能够达到“三合一”教学的实训目标要求,并对学生进行考核,完成学分评价。实训室中设有多媒体网络教学,手工艺的简介与鉴赏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授完成。手工技能的学习和操作借助室内的手工材料和工具完成,先由教师示范,再由学生模仿制作。最后技能提升可加入创作环节,可单人创作,也可多人组合创作。实践环节作品可在实训室内进行展示完成评价。每学期手工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在校内图书馆、美术馆举办教学成果汇报展,一可以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豪感;二可以向全校师生宣扬民族艺术,展示艺术创作的魅力。比如把广西全州的剪纸纳入手工特色课程之一,教师可在手工实训室进行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学生利用实训室购置的剪刀、刻刀、刻板、大红纸、剪纸模仿品等工具进行操作。还有壮锦、苗绣的编织方法、编织色彩、图案组合的独特魅力,也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去探索学习。在专业的手工艺操作环境中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关注度,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模仿与创造的态度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地喜爱传统艺术,并深深地被民族瑰丽精湛的传统技艺所折服。(三)构建公共美术教学实践平台,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精神。构建“三合一”公共美术教学实践平台,一是在课堂内融入实践内容,二是通过校内的校园文化活动、艺术社团活动搭建教学实践平台,三是校内教学实践平台与校外实训基地、艺术展演活动对接,从而构架出“三合一”立体化公共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的美术教育部分。学生在课堂内的实践内容依托实训室,从中得到很好的实践实训。民族手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有剪、绣、贴、捏、画、编、染等技艺,在民族类特色手工课程中得以传授,学生在学习操作民技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民间手工艺人的无穷智慧,千百万的民族民间艺人的博大智慧凝聚成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代代相传承古开今,我们的国家才有信仰和希望。校内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由校团委举办开展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联协会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艺的的大舞台。展现民族特色的系列活动如民族集体舞大赛,各班参赛的同学身穿华美的民族服装,随着动听的民族乐曲,集体演跳民族舞蹈,华服与美姿跳跃出民族的活力与希望;摄影创作社的同学也以民族风为主题,开展了民族风情摄影比赛,同学们校内拍摄民族舞的华美服装,校外走入少数民族居住的村落,了解、记录、发现各民族不一样的文化风情,用一张张照片留下文化技艺的美。还有剪纸协会举办的剪纸印象等现场制作比赛,参赛者手中的一张张彩纸在刀口飞动下变化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让现场观看的同学为之折服与惊羡,感受到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深远。比校内更广阔的实践舞台是社会的舞台,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民族民间艺人工作室等场所参观访问,让学生直观地接触和了解民族美术工艺,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美术的好奇心和深入探索的愿望;让学生和手艺人面对面地交流,了解一件手工艺品诞生的过程、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情感希望,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及传承的意义。学生在校外的实践基地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在坚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艺术的魅力,体会和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积累与磨砺。所以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精神。

四、结语

优秀的民族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中,合理整合地方民族美术资源,有效地利用到公共美术教育中,以此促进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而优化人才培养。广西高校应遵循教育部对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意见与指导方案,将广西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族美术资源融入到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借助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手工技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德育素质和技能素质,这对达成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祁光伟.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资源开发探索[J].大众文艺,2017(1):230.

[2]王凡.基于四川民族美术资源构建公共美术课程体系的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36-139.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特殊教育;服装专业

近年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系致力于中国传统服饰技艺和非遗文化方面的研究,多次组织师生考察和调研旗袍、泥塑、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课程教学中,已经开展了刺绣、扎染等相关非遗课程,逐步形成了“非遗+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1-2]。研究曹州堆绣项目化教学,前期已经对曹州堆绣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对师资培训、设备完善制定了初步的方案,具备了研究的基础条件。

1应用目的

研究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以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曹州堆绣的艺术特色,将曹州堆绣技艺传承嵌入相关课程,将当地非遗技能传承和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等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培养兼具非遗技艺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非遗项目化教学,要符合听障学生身心特点和就业特点,通过非遗项目化教学,培养“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提高听障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扩大就业的选择面[3-4]。研究曹州堆绣在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注重在非遗项目化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创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非遗成果转化,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地文化旅游贡献力量。

2应用方法

应用方法包括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利用案例研究法,研究其他院校的典型案例,从中汲取经验,结合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方案;通过行动研究法,总结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规律,及时采取方法解决,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研究思路;利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复盘,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后进行总结,为后续同类研究积累的经验。

3基本思路

3.1调研

研究非遗项目,结合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专业课程设置和听障学生特点,将曹州堆绣与“面料再造”“图案设计”课程等进行融合。在前期,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到曹州进行堆绣调研,了解堆绣的演变和发展历史、工艺特点以及制作方法,论证曹州堆绣在项目化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将曹州堆绣教学纳入课程标准[5]。

3.2实施

曹州堆绣在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实施分为4个部分。3.2.1教学基础研究为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在这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基础,需要研究如何将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引进课堂;如何对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进行非遗培训;如何完善硬件设施配置并逐步创建非遗工作室。3.2.2教学内容研究曹州堆绣历史悠久,是刺绣技艺与唐代“堆绫”“贴绢”技艺的结合与发展,工艺精细、色彩绚丽、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图1)。如何将曹州堆绣技艺合理有效地“嵌入”课程教学是研究的重点。基于课程教学目标需要,学生需要掌握与课程相关的非遗传统技艺,在传承非遗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创新创作。图1曹州堆绣传人刘宪堂堆绣作品3.2.3教学成果研究利用教学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和创意手段,设计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契合时代审美的非遗衍生产品,通过参加非遗相关大赛、参加创意市集、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等渠道,推广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方文化旅游的发展,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作用。3.2.4教学评价研究非遗项目化教学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上更加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能否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是否热爱传统文化、是否具备工匠精神都应该纳入评价体系。

4应用研究实例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专业在“面料再造”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入曹州堆绣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化教学[3]。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以企业设计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对传统进行创新创造,设计生产出有创意并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图2)。图2创意堆绣作品在教学开展之前,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生负责设计和样品制作,企业负责生产和推广。前期组建由“非遗”传承人、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企业导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配备教学需要的设施,为顺利开课打好基础。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讲授“面料再造”理论知识,带领学生到曹州实地考察。在实践环节,曹州堆绣“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参与教学,面对听障学生,传承人存在沟通困难的问题,由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学生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教授,学会堆绣的传统技艺。企业导师根据企业需求,下达设计任务,由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结合市场需要和流行元素,与现代拼布艺术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传统拼布技艺的基础上,在色彩、图案等形式上进行创新,开发设计企业需要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企业在学生作品中挑选符合企业需求的文创作品进行宣传、生产和销售,既增加了企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又宣传了非遗文化,此案例有助于学校进行非遗传承教育和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5结语

将非遗课程体系与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专业课程设置相融合,打造“非遗+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实施中,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实际项目为导向,与市场接轨,推动学生设计产品的转化销售,培养实用型人才,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在教学中注重传统堆绣技艺的创新教学,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大胆创新,为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翁熙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J].艺苑,2019(6):101-102.

[2]宋泮涛,王秀娟,沈玉迎.特殊教育学校现代非遗手艺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艺术系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4(23):146-147.

[3]徐碧珺.云锦传统技艺在职业院校的传承与发展—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9-42.

[4]张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野,2019(30):147-148.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审美教育;古筝教学;探究

古筝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通过古筝所表现出的艺术形式,在净化人的心灵的同时也熏染着人的情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物质形态已不能完全丰满人们的生活,精神的升华正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古筝作为一门审美艺术而备受关注,审美教育是古筝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审美教育也是有关音乐教育方面的基础。对于平时的审美教学,要如何提升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能力呢?

一、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进行审美教育的核心是通过了解古筝教学在审美教育有何意义。通过培养学生鉴赏美和促进学生创造美,增强了学生对美的认识并充分发挥了相关人员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这些方式在提升学生技艺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古筝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理解。

(一)培养学生鉴赏美

培养学生鉴赏美,有利于对古筝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理解。在古筝艺术教育中,对于美的鉴赏可谓是一种入门课程,知晓以何为美,才能进行欣赏进而创作。鉴赏古筝艺术之美,只是审美教学中的一部分,虽然只是一部分,却也有尤为重要,所以应该增强人们对于鉴赏美的重视程度,在学习鉴赏美的过程中,应更为细腻,理解其内在情感和具体的表达形式[2]。在教学中,增加鉴赏美课程的课节,不仅在精神上进行重视,还需在实际行动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促进学生创造美

古筝艺术也可以认为是一门情感艺术,情感表达作为艺术展现的基础不但给艺术赋予了生命,还使得情感的表现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演奏者在技艺表现的同时,其情感也得到了共鸣,因此所创造出的美好艺术形象表达出了所要展示的特定感情,不仅给人们在视觉听觉上带来了美好感受,也使得演奏者的情感得到释放,身心更加愉悦,丰富了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生活。在古筝教学中,情感与艺术相互交织交融,完善了人们对美的理解,使得人们的心灵在美的触动下进一步净化,加强了人们在情感上意愿的表达[3]。所以,在古筝教学中渗入审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如何在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一)引导学生古筝音乐的相关文化背景的理解

如果要想成功演奏任何种类音乐时轻车熟路,那么就不能仅仅通过简单的教学所得的技艺表达,需要对音乐文化背后的相关背景进行了解。主要是了解音乐产生的背景,音乐在创作过程中的时代背景,文化创造者的相关简介。所以无论哪一种艺术创作都不是空像而来,艺术品中融入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如果不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多种必要背景,那么无论具有多么高超的文化技艺,也只能表现出单纯的曲调,远不能表达出音乐创作者想要表达出的内心情感[4]。例如在学习《寒鸦戏水》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首先介绍艺术作品背景的写作背景,对写作背景的完全掌握后再进一步阐释出其创作地点,潮州音乐的文化特点,基本掌握作品的写作方向与风格,表面并没有学习到想要学习的内容,但却为之后的学习和理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演奏《寒鸦戏水》时,演奏者通过情感控制所演绎出的作品,释放出了其独有的韵味,进而表现出了音乐最为本真的魅力。

(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

在所有教育中,尤其是古筝教育中,教学老师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教学老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学老师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技艺来教学,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文化理解,其中主要表现于教师在教学中演奏细节的准确度,示范动作的到位程度,演奏过程中情感的表达是否淋漓尽致,是否将古筝教学与审美教育完美结合。总而言之,在古筝表演中很大程度上考验了演奏者的技艺,因此教师示范教学演奏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技艺示范准确,情感表达丰富,给学生最好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全面体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情感的表现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古筝的热情[5]。如《渔舟唱晚》是是一首婉转悠扬,典雅而不乏风趣的曲调。在情感的烘托下,它描绘出了美轮美奂的湖面夕阳西下之景,描写了辛苦了一天的湖北襄阳渔民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在这首曲调的教学当中,应当标准的示范演奏出此曲并把这种境界讲出来让学生们进行理解体会,能够丰富情感的表达,达到教学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演奏出古筝的婉转悠扬,表达出其内在的丰富情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在教学老师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受教育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去学习,在教育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制造出更多婉转悠扬令人回味的经典曲目。在古筝教学的审美教育的教学模式之下,不断的传承并发扬古筝文化。

作者:张钰 单位:丹东市青少年宫

参考文献:

[1]王妮娜.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探[J].北方音乐,2015,35,13:118.

[2]罗燕.论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北方音乐,2016,36,6:141-141.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篇10

壮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的壮语中意译为“天被”,可见壮锦在广西壮族人民心中的地位之高。壮锦作为壮族人民长期实践劳动的结晶,是极富传统文化特征的美术织品,对壮族人民而言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壮锦承载着壮族人民历经千年的文化艺术结晶,它的诞生与发展和广西壮族的发展模式息息相关,融会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壮锦是壮族人民风俗习惯、信仰、仪礼、情感和价值观的产物,承载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记录着壮族人民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与文化状态。其次,壮锦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锦,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以文化地域来命名的名锦,存在着独特的内在文化结构,有着独立的织锦文化,至今却没有一本对其进行研究的相关学术专著。而像苏州云锦、南京云锦、成都蜀锦,以及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织锦都有研究专著,这对壮锦织锦领域而言是非常大的缺失。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科技的不断革新,给壮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壮锦的发展步履艰难。因此,作为新时代青年在新媒体的潮流下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传承和发展壮锦的重担。

二、壮锦的现代性困境

(一)缺少民族文化认同感

1.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推进,文化之间相互交融。新媒体时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带来文化的多元化和多视角的感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民族文化冲突促进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危机。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部分人开始失去对壮锦的兴趣,壮锦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面临着生存和发展难题。2.落后的壮锦生产方式首先,传统壮锦所依赖的生产方式限制了壮锦的传承与发展。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会因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丧失其发挥的社会功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趋弱化。据《广舆揽胜》载:“贺县壮人,男花巾缠头,项饰银圈,青衣绣绿,女环鬓,遍插银簪。衣锦边,短衫系纯棉,裙华丽。自喜能织壮锦及手巾帕。其男子所携必家织者。”[1]由此可见壮锦在传统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织壮锦是壮族女性生活中的必备技能之一,但由于近代生产方式的工业化、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和女性思想的解放,壮锦从广西壮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逐渐转变成了民间工艺品,就连壮族人民对壮锦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地减少,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让本来就极具本土化、地方特色的壮锦,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窘境,导致出现了“迈不开步子,赶不上时代”的情况,慢慢地失去了生存土壤,久而久之,就使得壮锦成为一种僵化的文化艺术标本。

(二)传承危机

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冲突中,壮锦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不仅面临着民族文化认同感被削弱的问题,还面临着传承主体上的断层。[2]一方面,缺乏传承人。现代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壮锦织锦工序繁杂,技艺精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学习,成本高,制造量少,周期性长,所投入的精力与收入很难形成正比,导致传统壮锦的手工艺人群在逐渐减少。因此,培养一个优秀的传承人难度很大,再加上传承人没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传承意愿不高,就容易导致形成半途而废的局面。另一方面,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古老的传承方式让壮锦较难向更广泛的群体传承技艺。第一,壮锦主要是采用师徒相传,或者通过民俗活动来传承。[3]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部分年轻群体普遍容易被外在事物吸引,这种通过言传身教、口头相传的方式来进行技艺传授的方法也正在渐渐消逝,传统的传承方法不仅没有系统的文字工序整理,更是容易被时代冲淡,成为阻碍壮锦发展的绊脚石。第二,广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壮锦在这里虽然有较好的文化根基,但在如今因其成本较高、工序复杂,已经逐渐走向工艺美术品的行列,成为一种艺术品,造价高,性价比低。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条件不够发达,在全国来说还相对落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性价比高的生活用品进入人们的生活,最后甚至连一些本族人民都普遍消费不起,也不愿意花高价钱去购买跟壮锦相关的产品。

三、新媒体视角下焕发壮锦生命力的新思路

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下,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被传承下来,丰富的文化艺术和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充分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壮锦亦是如此。为进一步提升壮锦的知名度,宣传民族文化传承思想,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融入壮锦保护与传承中是不可避免的一条路,此举可深入拓展壮锦的生存空间。在当前背景下,我国经历了几次传统工艺消亡的过程,想要避免这一现象继续发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告别传统的传播、传承方式,将传统民间艺术的优势与新时代特征相融合,自洽自衍,为传统壮锦注入新时代的新血液。

(一)建立深层次文化情感

壮锦的产生与壮族人民的生产实践紧密相连,有着群体性的特质。壮锦作为一种符号和载体,在更多时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群体的一种文化身份和价值认同的体现。培养深层次的文化情感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人们对壮锦的文化认同感。想让壮锦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就要培养壮锦文化的自觉精神,认识到壮锦的价值,给予壮锦一个有利的发展空间,为壮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条件。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如何对自身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关于如何建立文化自觉,其中的一个观点就是,要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以确立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4]认识到壮锦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加强本民族人民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上,需要政府的助力和企业的配合。地方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加强对壮锦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对壮锦的宣传和推广。[5]第一,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全民传播,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各大平台,多维度地向人们展示壮锦的价值与魅力,使壮锦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政府可以携手企业或者民间力量为壮锦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加强人们对壮锦的认识,从而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支持鼓励企业拍摄与壮锦相关的宣传片、广告、纪录片,并在各大商场、公交站台以及电影院等公共场所进行播放,对人们进行壮锦民族文化的全方位宣传,以加强人们对壮锦文化价值的认识。第二,壮锦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审美上得到了愉悦。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抖音、快手等不同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在国内外网站开启关于壮锦文化宣传的线上平台,在直播间直播壮锦的生产制作过程,让受众拥有即时评论、点赞、转发的操作,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壮锦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厚的内在寓意,形成文化自觉,同时可以达到寄托情感与共享资源的作用,将短期的新鲜感转变成一个长期的文化认同感。新媒体的多元性特质能够使壮锦迸发出强大的活力,使其创新更符合新时代群众的需求,建立深厚的情感链接,也能更好地实现壮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文化体系的目标。近年来,国家有意识地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举措的成果促使“国潮风”快速风靡,但这只是开始,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重构壮锦的数字化展示空间

壮锦来源于中华沃土,深受地域性文化的影响,在传播维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壮锦浓厚的地域特性被保留了下来,但是传播特性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往的壮锦传播途径主要以图片为主,展现形式相对单一。在新媒体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应当在影像技术与数字革新的推动下,重构壮锦的数字化展示空间。壮锦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DNA,新媒体时代给壮锦带来了数字化创新的机会,数字化将成为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与展示方式,数字化采集、三维场景重现等技术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还原壮锦整个生产制作的过程。[6]“艺术+科技”跨学科合作的兴起,给作为民间艺术的壮锦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第一,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壮锦的整个生产过程记录下来,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完成“记录—研究—展示—开发”的系统化工作,利用好新媒体服务于壮锦。将壮锦的传承系统化,告别仅停留在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师徒传授,同族相传的传统方式,采用数字媒体形成一个系统化、充满活性的传承模式。对壮锦技艺而言,没有明确的物质形态,而数字媒体就起到了重要的记录功能,更利于对壮锦织锦技艺的整合,利于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在不同学科与文化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对壮锦文化内涵多角度的立体分析。这样新媒体就不仅仅起到了一个记录的作用,更起到了开发创新,达到让壮锦“活起来”的效果。随着拍摄门槛的降低,也能让更多人加入壮锦的数字保护行列中来。相关部门可积极鼓励和培训人们掌握拍摄记录的基本技能,并举办比赛和活动来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在2004年就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项目——“乡村记录影像培训计划”,潜移默化地培养大众对壮锦的保护意识,并且自主加入宣传保护与传承壮锦的队伍中来。第二,利用新媒体平台作为传播载体,实现资源转化。现如今“虚拟”“沉浸式体验”这些词汇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近年来这些技术也广泛地运用在了文物行业,各种数字展览馆、数字博物馆、线上展厅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用数字保护为艺术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视频载体是壮锦融合传播的基础,在数字文化空间中拥有公开性、共享性、交流性的作用,载入大数据信息库,让全民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壮锦的全民同屏共享、共创,让壮锦文化得到更普遍的传播。采用数字建模AR展示、AI互动体验、全景视频等数字技术。只要人们带上VR眼镜,在这个场景里就可以通过全息影像的方式与壮锦进行沉浸式交互,切身参与到壮锦织锦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去。2015年底农业银行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猴年,发行了“金猴献瑞”贵金属的金钞、银钞(3D压岁金、压岁银),这款产品的外观设计以《大闹天宫》中齐天大圣为主题形象,设计了一本可以“动”起来的动画书,里面配有色彩丰富的卡片,客户通过软件(视频+AR)的扫描可以看到《大闹天宫》的立体情景剧场,既赋予了产品全新的表达形式,又将传统民间艺术很好地传承到了新一代青少年儿童的手中。用交互式、沉浸式、全景式的创新方式让壮锦的生态空间再次重构,用数字化的方式去传播、再记录,构成人、地域、艺术三者之间共生的生态文化空间。

(三)多途径培养、寻找传承人

壮锦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多途径地培养和寻找传承人。首先借鉴“非遗传承人”的方式,培养壮锦织锦技艺的传承人。对具有现代意识、系统知识和热衷壮锦织锦技艺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除重点培养本族群众之外,相关部门和高校可承办壮锦技艺的相关展示活动,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广泛接纳民间喜欢壮锦的年轻人。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大数据库,寻找壮锦的民间爱好者。借助大数据信息库,挖掘更多的人才,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将具有相同特点的个体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民族文化交流的群体组织。最后,充分利用好教育这个载体,培养新一代壮锦接班人。加强高校教育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度,对学生进行宣讲,启发学生对壮锦图案进行创新,充分利用好地域优势和丰富的美术资源,将地方学校与壮锦文化有效结合,实现壮锦的创新,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设置情景数字课堂让学生对织锦技艺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内心的传承感和责任感,在兴趣的基础上肩负起传承壮锦的重任,形成一代又一代年轻且富有责任感的传承群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壮锦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缺少民族文化认同感、传承方式落后和传承人稀缺的危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无限机遇,将前人遗传下来宝贵的文化财富继续发扬光大。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生产方式、生产手段的革新,壮锦是否能够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河中继续欣欣向荣,关键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及时革新,是否能够借助新时代的力量和机遇将自身优点保持的同时融进新的时代文化中,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环境下进行自洽衍变。相关部门要及时发现问题,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大众对本土壮锦文化的自信,建立壮锦与大众之间的情感联结点,在注重教育传承的同时,采用数字科技打破困境,冲出重围,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发展新道路。

参考文献:

[1][东晋]常璩.华阳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谢仁敏,司培.民间艺术的现代性困境及其传承路径创新[J].民族艺术研究,2021,34(2):9.

[3]陈小克.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的可行性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205.

[4]方李莉.“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阐释[J].民族艺术,2007(01):019.

[5]路琼.壮锦纹饰研究[D].山东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