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艺术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8:25: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艺术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艺术文化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加强策略

摘要: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是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并流传至今,手工雕刻艺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独特的民族精神思想和文化内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在逐渐地提高,人们对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的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玉屏箫笛”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以独特而高超的传统工艺雕刻技艺被列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中。本文通过以“玉屏箫笛”作为案例,对现阶段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策略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历史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玉屏箫笛;手工雕刻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科技技术的飞快发展,现代化的机械工艺文明,与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在以科技化、信息化、技术化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机械制造领域当中,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雕刻制作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过去已经有大量代表作品的上一代工艺美术大师正在逐渐地老去,新一代的工艺美术大师还在成长过程中,甚至,由于现代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导致我国有一部分传统的民间工艺技艺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逐渐地意识到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正在面临着极大的失传危险,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展开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及时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人的智慧的结晶,代表着一个华夏民族的精神思想和民族文化内涵,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玉屏箫笛”又被称作是“龙箫凤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手工雕刻工艺极为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并且以其清凉的音色,雕刻工艺技艺精湛而闻名海内外,是贵州省玉屏侗族、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与“贵州茅台、大方漆器、玉屏箫笛”并列为贵州三宝。2006年5月,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现阶段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

(一)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流失缺乏重视

随着我国现代化市场经济和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正式的进入到了现代化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当中凡事都追求高速、追求科技含量、追求现代科技技术,对于传统的手工工艺缺乏保护意识,以及在面对极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传统工艺技术在逐渐流失的过程中,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尤其是一些基层乡镇的负责人在进行基层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了保护工作的不到位,保护态度的不积极,导致基层单位的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保护工作效率不高,进度上存在拖沓的现象。

查看全文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

摘要: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云南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在当地高校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中增加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有效传承民族文化与技艺;在美术、设计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中加入民族美术与传统技艺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使其将所学的造型、设计技巧与民族传统技艺相结合,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找到新的路径。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选修课

一、背景介绍

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技艺文化,保留了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样本。其中,云南地区各民族和地域因文化的差异,又拥有各具特点的传统文化艺术。如,傣族的剪纸、刺绣、竹编、象脚鼓、慢轮制陶,白族的银饰、染织,彝族的漆艺,建水的紫陶,玉溪的青花彩绘,临沧、曲靖、保山等地的土陶,等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技艺因自身的局限性而走向衰落,传承人逐渐老去,古老的技艺与文化面临着失传、消亡的危险。作为服务地方的高校,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将传承民族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的方向。近年来,学院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实践,从美术教育、雕塑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到校级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等,均涉及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内容。

二、实施过程

从2011年开始,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在教学团队发展规划中将提升专业技能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了解、调研当地特色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陶艺作为调整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专业教师将陶艺作为专业选修课实用美术的重要内容,从基础的陶艺教学开始积累教学经验,营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学院有针对性地增加了陶艺基础作为美术教育专业选修课,并借助学生作品中期展览的机会向全校宣传陶艺文化,向学校教务处申请了面向全校的校级公共选修课陶瓷艺术欣赏与制作。在学校的校级公选课教学中,美术设计专业学生与非艺术类学生同时在工作室学习与实践的方式,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相互指导、相互促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学院美术类专业在云南地区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从学生规模到教学设备的完备程度都难以与其他院校相比。在学院的实际教学中,传承民族陶艺文化需要的实训场地与设备是最大的限制条件。美术教研室通过五年时间,在2016年基本配齐陶艺实训室需要的教学实训设备。截至目前,陶艺实训室设备有拉坯机20台、0.3立方高温电窑炉一座、0.5立方高温气窑炉一座、真空练泥机一台、水洗喷釉台一台、烘干机一台、球磨机一台、泥板机一台。学院在开设陶瓷艺术课程的三年中,积累了一些教学与实训经验,又在此基础上申请开设了雕塑艺术设计专业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逐步在设计专业中开展剪纸、扎染、蜡染、木雕、泥塑等关于民族传统技艺的课程,并在2016年成功申请了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按计划于2017年开始招生,培养系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技艺的青年人才。

查看全文

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传承

一、研究意义

“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不乏“绝活”,如皮影、剪纸、编织、绣花、舞狮、糖人,等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物质丰富而重视高品质生活的今天,受到更多的青睐,为海内外人士所喜爱。政府和民间组织都以各种形式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各地民艺展示场所层出不穷,当代美术教育教学中也出现了更多相关民间艺术的内容,但由于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强、系统性差、组织形式繁多等特点,较少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系统呈现和传承,其应用与保护也鲜见于课程体系范围之内。研究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传承和发展,其意义首先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陶冶个人品格、修身养性的功能,如何在各类纷杂的现代艺术中得以保护和传承,是对当代美术教育课程的挑战。其次,对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发展较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专门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画院。19世纪末,由于中国社会转型、西方思潮冲击,中国美术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不断融合,民间艺术的内容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岌岌可危。研究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传承和发展,能促进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最后,应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民间艺术源于民间,是中华民族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艺术创作,研究民间艺术,合理设置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比例,使其在教学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丰富民众的艺术生活。

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态

“民间艺术”起源于民间,与乡间生活、风俗民情、地域特色相辅相成,表现形态随民间生活百态多变,智慧的民间人士在寻求生活的过程中总结创作出各色民间艺术,使其在历史的进程中凸显灿烂。民间艺术的样式因其功能性可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民间美术、民间建造、民间表演等形式,本文主要针对民间手工艺及民间美术进行探讨,追寻其起源发展及对当代美术教育课程中的继承与发展进行研究。《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中,涉及很多内容与本文研究相关,如: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2009.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2009.10)、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10)、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9.10)、热贡艺术(2009.10)、中国书法(2009.10)、中国篆刻(2009.10)、中国剪纸(2009.10)、中国雕版印刷技艺(2009.10)、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10)等,另外还有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如浙田的石雕、江苏的苏绣、江西的陶瓷、山东潍坊的风筝等,都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以下列举几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

1.以热贡唐卡为代表的手工绘画类

“唐卡”一词是藏文音译,《藏汉大词典》中的释义:画有图像的布或纸,可用轴卷成一束者。唐卡的绘制复杂,用料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物和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热贡唐卡以笔法细腻、匀净协调著称,画面给人以雄浑、博大之感,艺术效果非同凡响,画法上一般采用单线平涂略加烘染和色块填勾的手法,构图上都采用散点透视。画面上的神、佛、山水、花草、楼台亭阁、各种鸟兽等都绘得很细致、生动而色彩鲜艳,特别是一些被夸张变形的密宗造像,性格鲜明、形态各异,不同身份的神形态千变,姿态各异,各尽其妙。热贡唐卡在取景布局上视野广阔,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把同一主题而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一幅作品犹如一本连环画,使画面有咫尺千里之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热贡唐卡的这种独到之处,使其在同类艺术中别具一格,成为藏画艺术的一种风范,也为美术教育的各类课程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查看全文

试议女红艺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继承

一、构建民间女红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传承发展的探索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理论创新、科技传播和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具有学科综合、人才密集、技术先进、信息畅通等优势。因此,在服装设计教育中深入研究民间女红文化、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的女红工艺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将民间女红资源导入服装课程教学,增加地域文化优势,以教育的方式去传授传统民间女红文化,一方面可以使传统民间女红文化和技艺得以传承,另一方面能拓展原有的服装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空间,为学生的设计增加灵感资源。

(一)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我国的女红的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传承女红文化女红技艺的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造成我国民间女红理论教学研究流于局部缺乏宏观性和深度的局面。其实早在清末丁佩就完成了中国刺绣史上的第一本刺绣理论专著《绣谱》,而百年之后,由张謇亲笔、著名刺绣大师沈寿合著的《雪宦绣谱》,不仅补充了《绣谱》在针法应用上的遗缺,更在传统的刺绣基础上糅合西画的理论而自成体系。这本绣谱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第一部刺绣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的专门著作,也是中国女红文化教育传承的第一本教科书。反观当下,对女工技艺尤其是女工的现代技艺发展理论研究少之又少。受经济和地域等因素限制,目前我国民间女红理论教学研究多流于局部性的研究,缺乏宏观性和深度。为拓宽理论研究的范围,高校急需设立专门机构对我国的现存的女红工艺如纺织工艺、织锦、染织、刺绣等进行研究与保护,收集相关的实物作品、制作工具以及相关的声像资料,让中国独特的女红技艺得以传承。同时需要打破地域限制,将各地资料数据归纳整理建立资料库并在网上建立共享平台,将女红的资源分享给世界,让世界欣赏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值得欣慰的是一些院校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创办了设计工作室或研究机构,对民族服饰以及女红文化与工艺进行保护。北京服装学院就在“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基金会的支持下与武汉科技学院、清华大学服装设计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合作,对传统女红工艺中的冀鲁地区民间传统割绒纳绣手工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保护与开发、民间手工蜡染技艺的传承与应用、关中蒲城土布纺织工艺研究等项目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获得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二)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建立实践基地等形式,在服装设计课程中传承、开发传统女红技艺,使其散发出时代风采

1.通过校内工作室建立社会培训、职业培训开始培养现代绣女传统女红技艺传承多是口传心授”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理论性不够,传艺者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让学艺者领会其精髓。二是学艺者因缺乏系统的学习,成长非常缓慢。现在许多国内艺术院校建立了制作实验室和工作室,在教学上注重将设计思想变为现实产品,完成从理论讲授到具体实践的全部过程。这种重视实践与动手能力的课程理念,恰好与传统女红工艺中师傅与徒弟的传承模式类似。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从职业培训角度培养现代女红文化的传承人。共同拟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计划并设置课程,企业派出有经验的高级技师担任专业教师,经过绘画、刺绣等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传统女红技能,技艺掌握较好的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企业中,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鲜血液。

2.与当代设计理念融合,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吸纳学生参与到传统女红各类产、学、研活动中,提高学生服装创新能力受“闺阁文化”和女红技艺的代际传承和师徒传承方式限制,传统的女工作品用于家庭内部的自产自需或亲朋相赠,从产品形式到制作工艺都不适合产业化生产。学习女红文化与技艺,不能仅仅停留在泛泛的“数家珍”和简单的照搬上,而要将传统民间女红技艺与当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创新,使开发的女红作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首先,通过创建各类科研创新平台,研究民间女红工艺方法与现代服装设计、纺织方法的结合创新,吸纳学生参与各类产、学、研活动,让学生直接与企业对话,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最大限度地使女红的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生存和发展。教师将要将现代设计的理念、设计手法、新技术来引导学生探究女红工艺与现代染织、电脑绣花、彩绘图样的相互结合,通过“借用”和技能“转化”丰富创作素材,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例如传统剪纸、刺绣直接在服装设计中使用会显得土、旧、生硬,但运用电脑绗缝与刺绣等工艺手段对传统剪纸图案处理,与近年流行的波普影图案、卡通图案综合使用使得它在服装上独放异彩。其次,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可以与服装设计公司合作,进行概念性小样设计,如果效果理想,将优秀的学生的作品进行小规模试验性生产,然后投放市场或在学校的试验商场售卖。例如在一些大学的大学生创意园中,设计专业的同学就利用上课所学的手工编织、刺绣、染织等女红技艺制作设计服装、T恤衫、围巾、包袋等产品。这些产品既造型新颖又富于传统特点,在艺术市集上很受欢迎。这种方式多渠道培育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性。现在许多国内艺术院校建立了制作实验室和工作室,在教学上注重将设计思想变为现实产品,完成从理论讲授到具体实践的全部过程。这种重视实践与动手能力的课程理念,恰好与传统女红工艺中师傅与徒弟的传承模式类似。传统女红独特的服饰加工技术如:镶拼刺绣、扎染、编盘打结技术并不适应成衣大规模生产,可根据工作室教师的研究方向加入到课程中去,引导他们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概念性小样设计,如果效果理想,则对相关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室还可以与传统女红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实际设计与生产项目,保证设计工作室的教学贴近实际,落实“真题真做”,实现专业技能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在为学生掌握服装技能、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鲜血液。

查看全文

丝绸文化的教育价值与开发路径

摘要:丝绸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丝绸文化技艺与习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经验,更有助于幼儿的能力与品质培养。幼儿园应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发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筛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资源,开发丝绸文化课程,在区角活动、一日活动中渗透丝绸文化元素,借助家园共育的力量,开展丰富有趣的丝绸文化课程活动。

关键词:丝绸文化;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

丝绸文化是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集科技、艺术、文学等元素于一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和文化脉络,是民间艺术瑰宝。基于我国不断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大背景,推进传统丝绸文化与幼儿课程融合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丝绸文化课程能极大地丰富幼儿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来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创造性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另一方面,丝绸文化进课堂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丝绸文化不仅于中国文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丝绸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致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1]。我国关于丝绸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项,即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在已公示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扩展)中,关于丝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项,其中传统技艺类有12项,如蜀锦、云锦、宋锦、缂丝等,传统美术类有11项,如苏绣、湘绣、粤绣等[2]。其生产的趣味性,创作内容的生活性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契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以丝绸文化为基础开发的幼儿园课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1丝绸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丝绸文化是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表明,丝绸技艺与民俗活动的表现形式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具备促进幼儿发展价值的条件[2]。丝绸文化的生产方式及内容属性都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1.1丝绸技艺的独特生产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

查看全文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用研究

摘要:民族美术以其独特的民族性、艺术性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是多民族聚集区,一方面,优秀的民族美术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利资源,可以促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美术课程改革。另一方面,高校是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二者进行资源转化应用和相互发展,对艺术教育改革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西民族美术;公共美术课程;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艺术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与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与实施方式,也是艺术素质养成的高级阶段。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认识美术作品的根源、美术作品的形式及作品的形成过程构架美育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完善个性发展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高校调查可以看到,非艺术类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都不够重视,无完善的管理机制,存在艺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途径单一、资源匮乏、缺少特色等问题,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偏低,特别是审美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偏弱。然而,当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重视和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人才素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到:“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要因地制宜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探索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法,建立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中国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灿若星辰,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坚实根基。中国民族美术源远流长,多民族的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进步。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应构建在传统民族美术之根基上,开发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广西民族美术构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意义

以2010年广西区高教教改工程项目“高职高专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依托,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出了构建“三合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基于此,在公共美术课程的设置和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优秀的民族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域风貌的不同产生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这些不同恰巧构成了我国民族美术的多元性。多元的民族民间美术是集合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创造而形成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快速高效的电子化等技术不断取代传统的民族手工技艺,传统文化艺术生存的土壤日益嬗变。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6月1日,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四章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因此,把丰富多样的民族美术资源运用在高校的公共美术课程体系中,可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广西是个多民族的聚集区,有汉、壮、瑶、苗、侗等12个民族。浓郁的乡土情怀和多样的民俗活动孕育着巧慧的民族手工技艺,这些丰富的民族美术资源,对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的构建起到基础性作用。一方面,民族美术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美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觉和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高校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专业性的人才是社会行业的基本需要,而培养既有专业能力又有文化艺术素养,既有创新能力又有文化传承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是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需要在高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结果。因此,利用广西民族美术资源构建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广西民族美术的传承价值

查看全文

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

摘要:古筝为乐器的一种,所以古筝教学即为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其艺术形式也起源于音乐艺术形式,由古至今的所有音乐器材中,古筝最能够体现出经典,更加赋有古典音乐的韵味,弹奏出了各种动人的旋律,使弹奏者在表现音乐的同时也享受着音乐中的美。在古筝教学中中,教育者要求其气韵悠扬,曲调和谐完美,创造出无数具有审美意义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审美教育;古筝教学;探究

古筝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通过古筝所表现出的艺术形式,在净化人的心灵的同时也熏染着人的情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物质形态已不能完全丰满人们的生活,精神的升华正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古筝作为一门审美艺术而备受关注,审美教育是古筝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审美教育也是有关音乐教育方面的基础。对于平时的审美教学,要如何提升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能力呢?

一、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进行审美教育的核心是通过了解古筝教学在审美教育有何意义。通过培养学生鉴赏美和促进学生创造美,增强了学生对美的认识并充分发挥了相关人员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这些方式在提升学生技艺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古筝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理解。

(一)培养学生鉴赏美

查看全文

民间印染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

[摘要]民间印染是一种发展时间比较久远的艺术。在民间印染艺术中,既强调色彩,还包含了很多丰富的人文信息,具有很深远的文化底蕴,将一些文化的信息以及人文信息结合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展示,其中的艺术价值就这样表现出来了。民间印染艺术是给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视觉传达中包含的主要内容就是造型还有颜色,使用民间印染艺术创造出来的视觉效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把设计师思路以及服装特色充分融合起来,有助于提升设计的美感并且同时增加了设计的实际价值。文章主要对民间印染艺术做了简单介绍,并且对其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描述。

[关键词]民间印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呈现了不断发展的趋势,在这种形式下,我国人民的整体物质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物质生活方面的档次以及品味都有所提升。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和以往比起来有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服装方面,人们对于穿搭有了更高的品味,不同服装呈现出的效果也不同,服装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当前时代背景中,服装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在服装设计方面要求也不断提升,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民间印染这项艺术的深入研究,并且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进行应用,提升设计水平,促进民间印染技术的传承。

一、新时代下传承以及发展民间印染艺术

(一)民间印染艺术具体价值

在经济没有实现发展的时期,也就是生产力比较低的发展阶段,人们为了在服饰方面追求美,使用有限的服装原材料对基础的织物进行造型方面以及色彩方面的设计,结合研究可以得知,在古代秦朝的初期,民间印染这项艺术就获得了全方面的发展,当时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所有的人都能穿颜色不同的衣服,色彩各异,不同阶级之间衣服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使用的织物质量是不同的,达官贵人使用的织物更加高级一些,普通老百姓只能买一些普通的织物进行相应的制作。从以上这个分析可以得知,早在秦朝时期,民间印染艺术就已经很发达了,并且对于当时各个阶层的人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艺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勤劳的人民群众还结合地域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制作出了蜡染以及扎染等不一样的工艺形式,这就给民间印染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这种艺术的使用,让服装更加体现出浓厚的中国特色,并且还让服饰更加富有民族魅力。

查看全文

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研究

摘要:为了培养兼具非遗技艺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艺术系将非遗项目化教学嵌入传统专业教学中。文章主要研究曹州堆绣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系非遗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对曹州堆绣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服装系听障学生的特点,将曹州堆绣艺术体系与服装专业课程设置相融合。在开展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教学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和教学评价研究。

关键词: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特殊教育;服装专业

近年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系致力于中国传统服饰技艺和非遗文化方面的研究,多次组织师生考察和调研旗袍、泥塑、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课程教学中,已经开展了刺绣、扎染等相关非遗课程,逐步形成了“非遗+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1-2]。研究曹州堆绣项目化教学,前期已经对曹州堆绣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对师资培训、设备完善制定了初步的方案,具备了研究的基础条件。

1应用目的

研究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以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曹州堆绣的艺术特色,将曹州堆绣技艺传承嵌入相关课程,将当地非遗技能传承和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等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培养兼具非遗技艺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非遗项目化教学,要符合听障学生身心特点和就业特点,通过非遗项目化教学,培养“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提高听障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扩大就业的选择面[3-4]。研究曹州堆绣在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注重在非遗项目化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创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非遗成果转化,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地文化旅游贡献力量。

2应用方法

查看全文

新媒体视角壮锦的传承与发展

一、壮锦的历史背景

壮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的壮语中意译为“天被”,可见壮锦在广西壮族人民心中的地位之高。壮锦作为壮族人民长期实践劳动的结晶,是极富传统文化特征的美术织品,对壮族人民而言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壮锦承载着壮族人民历经千年的文化艺术结晶,它的诞生与发展和广西壮族的发展模式息息相关,融会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壮锦是壮族人民风俗习惯、信仰、仪礼、情感和价值观的产物,承载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记录着壮族人民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与文化状态。其次,壮锦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以文化地域来命名的名锦,存在着独特的内在文化结构,有着独立的织锦文化,至今却没有一本对其进行研究的相关学术专著。而像苏州云锦、南京云锦、成都蜀锦,以及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织锦都有研究专著,这对壮锦织锦领域而言是非常大的缺失。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科技的不断革新,给壮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壮锦的发展步履艰难。因此,作为新时代青年在新媒体的潮流下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传承和发展壮锦的重担。

二、壮锦的现代性困境

(一)缺少民族文化认同感

1.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推进,文化之间相互交融。新媒体时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带来文化的多元化和多视角的感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民族文化冲突促进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危机。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部分人开始失去对壮锦的兴趣,壮锦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面临着生存和发展难题。2.落后的壮锦生产方式首先,传统壮锦所依赖的生产方式限制了壮锦的传承与发展。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会因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丧失其发挥的社会功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趋弱化。据《广舆揽胜》载:“贺县壮人,男花巾缠头,项饰银圈,青衣绣绿,女环鬓,遍插银簪。衣锦边,短衫系纯棉,裙华丽。自喜能织壮锦及手巾帕。其男子所携必家织者。”[1]由此可见壮锦在传统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织壮锦是壮族女性生活中的必备技能之一,但由于近代生产方式的工业化、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和女性思想的解放,壮锦从广西壮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逐渐转变成了民间工艺品,就连壮族人民对壮锦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地减少,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让本来就极具本土化、地方特色的壮锦,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窘境,导致出现了“迈不开步子,赶不上时代”的情况,慢慢地失去了生存土壤,久而久之,就使得壮锦成为一种僵化的文化艺术标本。

(二)传承危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