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4:48

科技管理创新

科技管理创新范文篇1

关键词:科技管理;创新性;策略分析

科技管理创新是以科技活动的特点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对科技活动规律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的认识,通过对科技管理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使之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科技管理的创新工作是我国很长一个时期内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实现科技管理的创新,首先要构想并提出一种经济发展思路;其次,针对构想进行方案设计,实现国家、社会和组织的高效运转或者提出一种新型管理方法,进行科技管理新方法的研究和实施,最终实现对科技管理的创新。

一、科技管理的创新作用

科技管理创新是我国在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科技管理理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当前我国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市场的变化,管理者必须积极转化自身的发展方式与管理模式,实现创新性发展。科技管理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加强对科技管理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以下将从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地位以及科技管理创新的双重特性两方面对科技管理的创新作用进行具体阐述。

(一)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地位

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地位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科技管理创新的目标是实现组织内部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资金运转速度的加快和内部生产效率的提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科技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实现企业科技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为企业寻找自身管理的有效方法提供了依据,可以加快企业发展的速度;第三,科技管理创新过程中对科技管理阶层制度的创新,可以加快管理者管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企业科技管理体制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第四,在市场方面进行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扩大。由此可见,科技管理创新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企业要加快自身科技管理创新的步伐。

(二)科技管理创新的双重特性

科技管理创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主要是指在进行人才选拔和资源配置过程中,解决人、物、财的问题,属于生产力的内容。而体制的确定、分配方式以及社会生产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调节属于生产关系,这体现了科技创新管理的社会属性。由于科技管理创新具有双重特性,因此在进行管理创新过程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在科技管理工作中,旧的生产关系即科技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则必然要创新科技管理方式,使之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科技管理的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催化剂,科技发展促进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环境下,要想实现科技管理创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刻把握科技管理创新中的几个重要问题。针对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问题进行自身实际分析,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科技管理创新方法或者体制。经过国内外大量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科技管理创新要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重视管理工作中人的作用。以下针对这两个方面详细说明解决好两者对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一)以实际为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我国也强调任何决策的制定都要根据我国的实际,这就启示我们在科技管理创新过程中不要脱离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不符合实际的创新。科技体制的改革要与科技管理相结合,这个结合过程就必须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实际这个结合点。只有正确认识实际状况,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管理创新。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根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世界发展的新方向的准确判断,制定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开放大连、上海、天津、烟台、青岛等沿海城市以及设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闽南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等一系列政策,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进行科技管理创新工作要切实从自身实际出发,形成适合自身的管理方式,以提高科技创新质量。

(二)管理工作中人的作用

管理活动的人是主要参与者,也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在管理活动中要注重发挥管理工作人员的作用。科技管理中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科技管理创新工作能否高质量完成主要在于管理者能否有效发挥自身职能;科技管理创新制度的建设和实施需要管理者的积极参与。一方面管理者自身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科技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科技管理者要实现自身职能必须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管理者通过对科技发展以及管理现状,结合科技创新管理的成功事例进行具体分析,进行科技管理创新方案的提出和制定以及实施,并针对管理创新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对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这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实现都离不开人的作用,由此可见,管理者在科技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科技创新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管理工作中人的作用。

三、科技管理创新的策略

为了适应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实现我国科技活动从长期以来模仿式的科技管理模式向创新式的科技管理模式的转变,本文将针对科技管理创新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科技管理创新策略的探讨,即管理者角度的创新途径、国家社会的创新方法。

(一)管理者角度的创新途径

科技管理活动要实现创新,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管理者自身的管理能力的创新。科技管理者要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世界上众多知名企业都鼓励管理者进行创新,不要因为畏惧失败就止步不前,这既阻碍了自身能力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科技管理的发展。

1.加强管理者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技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管理者只有提高自身对科技管理的认识、拓宽知识面、了解当今的先进科学技术,才能完成对科技管理理念的创新。针对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方法,从问题根源中寻找解决方法,强化自身创新意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管理效率的提高。

2.管理者要加强相关科技管理知识和理论的学习

科技管理者要想实现管理的创新必须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储备,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关注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认真学习最新的科学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3.管理者要明确自身定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科技管理者是为企业或者组织服务,更是为了实现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科技管理者要明确自身定位,严格禁止以权谋私问题的发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国家社会的创新方法

科技管理的创新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国家政策的支持是使得科技管理创新能够有效开展的催化剂,国家在科技管理方面的资金支持大多都是针对一些重点领域,国家打破行业和部门的界限,设置部级研究中心或者重点实验室,针对科技管理创新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以提高我国科技管理创新的整体水平。同时社会良好的科技管理创新氛围可以极大程度上加快科技管理创新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各项科学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这就对我国的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管理工作者要从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国家和社会要对科技管理的创新工作给予相应的支持,不断促进我国科技管理的创新实现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作者:胡小雪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徐苏涛,曹和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原理——思路、基础、内容、特点与方法[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07):87-88.

[2]林友华,李华峰,张宪法,等.农业科技管理在服务我国现代农业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管理,2012(05):28-30.

[3]孙斐,黄卉.演化范式下中国自主创新导向型公共科技管理制度框架思路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8):25-32.

[4]李刚.对科技管理创新问题的探讨[J].管理科学,2010(10):290-291.

[5]王川,赵俊晔,张峭.擦混更新驱动我国科技发展的作用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3(08):121-122.

[6]胡萍.关于政府科技管理机制创新的若干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4):108-111.

[7]周利贤,刘芸.关于科技管理的创新思考[J].管理创新与应用,2015(03):290-291.

[8]蔡蔚,孙景明,浅析大型综合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科技信息,2015(25):5-8.

科技管理创新范文篇2

关键词:知识经济化;科技管理;企业管理

1知识经济、企业科技管理的定义

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经济时展的三个阶段;在知识经济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知识、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科技管理创新指企业在知识、科技技术支撑下,结合自身发展方向,运用科学化、创新化的手段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化管理。将科技管理和创新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对帮助企业运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经济化、知识化、综合化、多元化企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科技管理创新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唯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只有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新模式、采用科学管理新技术,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和创新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企业科技管理的不断推进,企业科技管理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知识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愈来愈大。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不断进行科技管理创新,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进步,借助科技的力量,解决长期存在老、大、难管理问题。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改善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加快企业的发展。将多种技术创新资源、大数据信息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有利于企业优化内部资源,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2.2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后备力量和规范的科技管理手段。那么,当代企业要可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加强科技管理与创新,实现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最优配置,有效降低成本。并伴以人本化的管理理念,积极响应社会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以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创新,引入科技进步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3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来说,效益才是科技管理的最高目标。在企业科技管理中,要按照企业经营规律和科学技术工作自身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科技力量和资源,让科技实力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效益越来越明显。2017年,厦门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4241.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1.7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93%。依靠科技进步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经济中引领作用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张已经行不通,依靠科技进步将是企业取得自身发展和良好效益的根本途径。

3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科技管理现状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化管理引领当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3.1企业科技管理与战略规划结合不紧密。近年来,社会信息化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企业生产、办公、销售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管理创新上取得的进展较小,特别是在企业进行全局性战略规划上,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分析与决策较少,更多的还是依靠领导个人的“全局观”,通过“拍脑袋”进行决策,事实证明,把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命运,仅仅系在少数领导者的主观判断上,这种战略规划具有很大的风险性。3.2企业科技管理氛围不够浓厚。科技引领未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科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尝试将科技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前期积累不多,一些制度不符合时代要求,不能有效形成管理效能,达不到管理效果。企业的有关制度与现实问题产生冲突,这就直接造成了企业科技管理效果整体低下,比如说一些重大项目的审批程序多、时间长,导致一些项目审批时间超过了项目预期,影响了企业科技管理的良性发展。3.3企业科技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不足。企业在管理运作时通常需要各种数据、技术和经验支持,传统的手工和纸质资料已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求。市场上开发了一些大数据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高效的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然而,引入大数据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部分规模以上的企业选择性的引入,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承担昂贵的价格,故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企业在进行科技管理分析和决策时,缺少相应的管理信息技术支撑。3.4企业科技管理人才队伍配置不足。知识经济离不开人才,企业管理也离不开人才。企业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只有知识丰富、技能娴熟、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够胜任。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是人才竞争最激烈的时代。谁能够长期稳定培养和吸引科技管理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然而大多数企业在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也略显不足,一方面,现有科技管理人才储备不够;另一方面,科技管理人才流动性较强。导致企业不能充分发挥科技管理人才队伍的效能,帮助企业向管理要效益。

4知识经济时代下,对科技管理创新的分析与建议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以人为本、以知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是实现企业综合价值的一个新途径。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管理,对经济、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分析和相关优化。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科技管理创新提供一定的价值。4.1企业科技管理要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相结合。企业科技管理是技术超前性和管理前瞻性的结合。进行科学技术预测、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是企业科技管理的第一步。企业要研究、预测好哪些技术是行业领域内未来的发展方向、哪些技术是本企业未来必需的,然后制定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最后是组织力量去实施。企业科技管理应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考虑要项,但同时企业科技管理要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内进行规划、实施。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将资金、技术、人才等各项要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从战略的角度对这些要素进行整合,优化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科技管理要服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但由于科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在企业的战略制订与实施、战略规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报酬制度、资源配置、竞争战略、合作战略等多个环节中也都必须要考虑科技这一因素。4.2创建良好的企业科技管理氛围。首先,企业管理观念要转变。对于企业建设而言,科技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对管理观念、手段有着新的认识与改革。企业的管理需要在知识化经济发展下认清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通过不断的学习认知、掌握新的科技管理技术、创新实践,才能为企业在新时代知识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重视科技管理对自身企业发展观念的影响,将企业的发展和学技术创新管理对自身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建立企业科技管理制度。合理的科技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产生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和竞争力的基础。知识化经济的背景下,成立相关的科技创新管理项目小组或者流动小组,积极鼓励创新人才参与和交流,并设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例如,在生产型企业设立精益改善小组,通过精益手段的科学分析与运用,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科技化的管理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氛围能够实现创新科技管理,达到实现更多企业效益的目的。4.3加大企业科技管理信息技术建设投入。知识经济时代是以数据为支撑的时代,企业在管理运作时候需要在大数据以及模拟管理实践中为企业自身发展寻找最快、最有效的发展途径,帮助企业实现科学决策。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这一需求,例如办公系统———OA、财务共享系统———远光、财务资金系统———拜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K3、项目管理系统———BPM、企业管理系统———ER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系统———SAP等,各系统分别能满足相应模块的业务需求,提升各模块工作效率,实现数据化、信息化管理。

5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管理技术的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把企业科技管理与战略规划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并配之以先进的信息技术,辅之以人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不断促进企业科技管理的创新实现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工作汇报[J].管理评论,2018,30(02):2.

[2]张宝生,祁晓婷.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科技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7):243-251.

科技管理创新范文篇3

根据专家多年研究,概要而言,“项目是创造独特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的一次性工作任务。”;“项目管理是为了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从开始创意到结果完成,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管理”。旗滨集团重点项目立项,是根据企业内部机制,设置了一套垂直管理模式,以承上启下的方式,由旗滨集团组织发起、全体技术人员参与、各个玻璃企业互动、带动整个项目立项活动顺利进行。通过科研项目立项,可以深入到企业基层,把研发、生产、技改和大修理等企业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设备创新和节能减排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提案等挖掘、提炼、分解出来,为申报项目做好储备库。具体做法:每年年底,由旗滨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发放通知,组织各企业及相关部门,开展科研项目立项的申报活动,填报《年度研发项目立项申请表》,进行初审、中审和科技委专家的终审,从中遴选出一批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自主科技项目。被列入旗滨集团年度重点科研项目的开发计划,签订《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经审批后下拨研发经费,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额3%的科研经费,用于推动项目研发、实验、试产和工业化生产和科研人员工资福利等。被列入旗滨集团重点项目,由各企业技术部指定1~2技术员进行研发项目跟踪、信息反馈,并提供项目试产记录和研发过程的质量检测报告;同时企业做好每月研发费用归集、采购发票、试产和直接投入费用凭证等管理工作。对于按照计划完成的重点项目,按照项目技术分类,及时向国家各级政府申报各类成果。由于成果申报,国家政府部门有着一套复杂而又严密的程序,明确规定:项目实施须有改进研发管理创新、实现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具备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选择申报项目,须符合政府通知的精神,否则,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申报的成功率。旗滨集团设立了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和导向,密切关注政府部门网站和相关信息,对照企业储备项目,积极地撰写申报材料。针对玻璃企业内部情况,我们重点倾向于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发明项目,竭尽全力去帮助企业员工撰写申报材料。经领导审批同意后,提交上报。由此我们也看到,经过政府层层筛选出来的项目,其承担的科研项目对实现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推动社会技术进步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同时,科技成果申报,可以及时把企业员工创造发明的智力劳动成果归集起来,进行法律保护,不让企业无形资产白白流失。短短几年来,通过重点项目立项申报,企业科技成果丰硕,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的诞生,为企业科技发展推向了新天地。

2重点项目实施,加速人才脱颖

企业要发展,科技是先导,人才是关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种开发使用度与其价值成正比关系的可再生资源。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旗滨集团始终坚持一流队伍创建一流企业的经营理念。一方面采用多种方式和途经,引进各种高层次优秀人才。在技术上,充分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惜代价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在生活上,以事业、感情和待遇留人,运用了灵活独特的绩效机制;另一方面,针对玻璃企业现状,加强企业内部员工技术培训,加速生产技术岗位人才的脱颖而出,以点带面带动科技队伍全面发展。当前,旗滨集团正处于企业转型升级、筹建高端浮法线、技术研发和生产改良的高峰时期,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加盟并承担培养和带领引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疑难问题和提高团队整体水平。在项目建设工程中,也是优秀人才锻炼技能和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通过重大项目平台的实战,加速了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是刚从大学校园毕业出来的青年员工,在师傅带领下,参与了几条浮法线的筹建,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得到了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也是我们从事玻璃行业工作中最难得的宝贵经历。因此,通过项目建设和企业规模扩大,加速实现了企业“人才完成工程”、“工程成就人才”双赢丰收。企业和个人荣誉接踵而来:如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工作者、工程项目立功竞赛优秀团队、青年先锋队、劳动模范和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团队等;同时一批技术人员被提拔到中高层领导岗位,提前肩负企业重任。

3科技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突破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众多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旗滨集团不断地践行了科技管理创新之路,加强科研项目管理、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国内、国际竞争力,不断开拓国内外高端玻璃市场,在进军玻璃行业的征途中,实现了六大突破:一是,集聚高端人才突破;二是,筹建浮法玻璃生产线所需时间突破。创造了玻璃行业“旗滨速度”的里程碑。三是,浮法玻璃升级换代突破;四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突破;五是,企业经营金融资本化突破;六是,玻璃市场竞争理念突破。因此,科技管理创新,为“旗滨玻璃”企业打造了一个新的引擎,带领企业跨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可以预见,通过“引擎”不断地发力,“旗滨玻璃”必将成为中国玻璃行业乃至世界玻璃行业的一颗璀璨之星,深受人们关注和青睐。

4结束语

科技管理创新范文篇4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

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爆发之后,物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依据,社会也逐渐发展到一个最新的阶段和最新的模式。因此,社会中存在的所有“物体”在大数据背景下都会成为数据的重要来源。在面对较为庞大的数据时,其整合方式成为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云计算的出现为改善这种情况提供了合理的条件。随着我国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不断出现和使用,人们能够获取的数据逐渐呈现出爆炸式的增加情况,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大数据的阶段,数据所呈现出的特点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对大数据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的新特点

现阶段,对于大数据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标准的定义,但却有很多不同的表述。其中,最普遍的一种观点就是“大数据”的概念和“海量数据”与“大规模数据”的概念有着相同之处,但是“大数据”方面其数据的复杂性和出现的速度却远远超出其他两个概念,并且现有的技术处理能力也和其他两个概念不相同。而科学技术管理指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且其中还包括对科学研究整个过程的管理以及对科研人员的管理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之下,科学技术的管理也出现了如下新特点。

1.1科技实验的数据量大、复杂性高

与传统的数据情况相比,随着各种各样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物体都能够成为大数据情况下数据的主要来源,并且对于科学实验来讲,这种情况会产生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而不是抽样的数据。“大数据”作为科学实验中最真实的数据保证,能够有效促进科学实验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却对很多非结构化的数据提出了最新的科学性分析要求,并且提出了很多的挑战。“大数据”时代所呈现出的体量非常大,同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实验数据所呈现出的最新的特点[1]。

1.2科技设备需求量增加、成本高

随着我国“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抽样时间逐渐被“大数据”时代的分析情况所取代,同时针对科学技术中相关研究人员来说,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也会更加追求数据所呈现出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得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还需要在数据采集设备以及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采集设备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需求,这一点也会从根本上增加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本。因此,科研人员在研发新技术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经费不足出现研发障碍。

1.3科技管理多样化

在“大数据”的发展过程中,科技资源和科研人员会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且科研技术的设备、科研软件的开发以及科学数据的使用等,也能够很好地保证科学技术设备的快速发展,并且会提高科技管理的多样化。此外,“大数据”环境的出现及产生,会对所出现的最新科技研发以及科技发展中主动参与的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针对同一种类型的数据所产生的或者对这种应用感兴趣的不同类型的人群都能够对最新的数据产生一定的联系。

1.4个性化研究需求量加大

在“大数据”时代下,科研主体所呈现出的多样化也会导致数据个性化科研需求的出现。现阶段,很多科技工作者都会在科技的全过程不断地进行研发。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很多研究人员出于自身的爱好和兴趣,逐渐开始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这些人员关注的仅仅是科技研发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是数据的采集、数据分析,还有设备的制造等,这种情况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研究者的热情,同时促进科技创新的产生,因此,个性化需求在科技管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2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的构建

在大数据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的内容,还需要在“大数据”和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终端的基础之上,构建出一个比较完善的科学技术管理的创新平台。同时,在平台的创新过程中,需要把多元化的原则贯穿在始终。因此,还需要从四个维度出发,分别为科学技术战略、科学技术政策以及科学技术的转化和研发等,在这四项内容中,最为关注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研发平台。因此,在平台的搭建过程中,还需要借助大数据中“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技术,要保证构建完整体系之后,科学技术管理平台能够实现自主选择的目标。同时,随着“大数据”的到来数据来源会逐渐变得广泛,并且数据也会逐渐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之下,科学技术管理呈现出很多更新的特点,但也给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想要构建最新的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平台,还需要有效地降低科研成本,这样也能够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3结束语

根据上述内容能够看出,纵观我国历史的发展,近现代社会中所出现的每一次重要变革都与科学技术的革新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科技是实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动机,科学技术管理效果已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指引。社会中的变革是没有止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科学技术的管理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变革才能够跟得上时展的脚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的“大数据”时代到来,科学技术管理的数据来源不断变得深入、复杂和广泛,也逐渐呈现出科学技术资源需求的增加,因此,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特点也呈现出来。要构建多元化的科学技术管理平台,还需要不断对“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技术进行改变,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于振新 单位:阜新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单凤儒.论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者社会资本培育机制创新———以生活为媒介的“双网”渗透培育机制探究[J].中国软科学,2014,6:81-97.

[2]李莉,顾春霞,杨雅楠.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基于消除“隐性壁垒”问题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4,8:63-69.

[3]蔡宁,王节祥,杨大鹏.产业融合背景下平台包络战略选择与竞争优势构建———基于浙报传媒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5:96-109.

科技管理创新范文篇5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建设以来,就定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先后投入近1.5亿建设了浙江创意园、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和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三大产业园区,并与各大名校、社会平台和政府部门合建有包括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温州轻工研究院、温州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等9所市级以上科研创新服务平台。2012年还有温州先进材料与激光应用中心、温州装备数字化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等5个平台被认定为温州市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同年,浙江省特色工业设计基地也落户学院浙江创意园。这些科技服务平台的运行有效整合了企业、行业和学院科技创新资源,增强了温州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集“信息集散———市场预测———决策支持———技术研发———技术评价———技术转化———风险投资”为一体的学院特色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产业及研究领域涉及电子信息、物联网、风险投资、产权交易、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等多个领域,各独立平台又以市场化行为运作,组织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领域逐渐成熟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1)信息集散。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重要支撑载体的温州市知识产区服务园,集知识产权(专利)信息服务、知识产权展示交易服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服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等六大功能服务中心为一体,建设有专利信息查询、展示及交易平台,2012年新增国内外专利数据200多万条,国内专利信息累计达770多万条、国外3500多万条,并自主开发“温州泵阀行业专利数据库”等。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的高校,201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温州服务外包论坛,开发了温州服务外包网并上线运行。以网络平台和专业技术构建信息集散中心,并建设信息交流、展示和交易的产业园区,为政府、高等院校、行业企业提供了市场化平台,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与市场的结合,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市场预测与决策支持。依据已掌握的有关市场信息和资料,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从而预测行业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学院和科技中介公司通过走访市场、调研企业行业,承担政府咨询任务、进行软科学项目研究立项,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市场发展、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的决策支撑。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结合当前经济条件下温州行业产业转型特点,开展了结合温州重点行业和新兴行业发展战略研究,2012年完成“温州激光产业集群专利战略研究”和“温州泵阀行业专利战略研究”。浙江创意园全年成功举办温州•帕累托公共政策沙龙、温州“三生融合”的城市遐想、温州工业设计产业化沙龙等20余场活动,汇集政府智囊、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为温州城市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浙江创意园也成为温州创意产业发展风向标,2012年全年就接待各类参观、考察学习100余批次,计3万多人。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联合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温州市政府等连续举办了二届中国(温州)民间资本发展高峰会,为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服务。2012年还开展“温州市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座谈会”等高端论坛,调研科技金融结合试点路径,为探索科技金融城市试点提供决策支持。

(3)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是科技中介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承担科技创新到应用转化的中间重要环节,能够促成高新技术在各类行业企业中得到推广与应用。学院所属的独立法人的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整合了学院信息、电子专业等的科研力量,新建了物联网智能家居研发团队,与电信温州分公司、温州市创力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和推广高校能源管理系统应用项目。2012年,还为企业开发了自动化视力测试仪、视功能检查仪、电子白板书写软件等市场化的产品。浙江创意园园区总产值9000多万元,税收800余万元。学院全年科研经费1100多万元,其中仅学院教师专利申请量200余件,专利授权26件,公开授权发明专利10件。

(4)技术评价。技术评价是对某种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定性定量的全面研究,从而对其利弊得失作出综合评价。技术评价是技术与经济转化的一个计算器,也是促进知识成果转化的一个核心点。现有的知识产权服务园入驻的科技中介公司承担知识产权成果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等工作。2012年全年专利申请量达5000多件,商标3500多枚,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8笔,促成发放贷款总额达2.2499亿元。全年累计知识产权纠纷等办案133件,列全省第一,成为温州技术展示、评价和交易的平台。

(5)技术转化。依托科研院所及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园中介交易机构建立的合作关系,累计转让专利、商标1700多件,金额达2亿多元。2012年,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牵头联合5家单位成立温州市知识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并在温州金融改革广场设立窗口,温州知识产权交易现已成为温州金融改革的亮点。学院师生的科研成果通过知识交易的平台参与展示,并与市场直接对接,2012年转让的知识产权成果9项。

(6)风险投资。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创建的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已与温州奥光集团、温州格鲁斯特、温州创力电子、浙江凌凌漆科技有限公司和温州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和机构进行了合作洽谈,融资额度超过一个亿人民币。入驻风险投资研究院的投资机构、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协会达到18家。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在非省会和特区城市设立的风险金融投资研究机构。学院吸引奥康集团、吉尔达集团等多家企业风险资金750万元,资助了一批批大学生创业。

2科技管理创新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发展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先行先试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形成是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公益目标最大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价值追求所决定的。学院特色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学院科技管理创新和发展。多年来,学院以提升自身服务社会能力来发挥学院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了以科研平台的建设带动和科技管理的创新服务学院师生创新创业的发展。

2.1积极参与社会大平台建设

通过政产学研市要素良性互动机制,发挥校企一体优势,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温州市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并与学院所在鹿城区共同谋划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以科技园区建设整体推动入园企业转型发展,加大科技研发力量,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目前入驻在学院各科研机构平台和三大园区的企业行业协会等等已超过50家,其中师生创业注册的企业接近10家。学院发起成立了温州市艺术品投资研究会、温州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温州市文化创意协会等一批新型产业行业协会等机构,促进产业集聚,营造了学院独特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创新创业文化,使得学院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2012年,作为温州市部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的温州激光工程技术联合研究院(筹)和院士工作站落户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并专门设置符合激光应用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

2.2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发展

通过与入驻学院三大园区的行业协会、企业等机构签订契约,从制度上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了诸如校企一体开展师生创新创业教育、合编工学结合专业教材、开展知识产权、广告等专门性人才培养班,由校内外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等多种合作形式。另外学院牵头整合社会资源成立了包括20家中高职学校、20家龙头企业、14家行业协会在内的浙江工贸职教集团,建设了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建立了完善的职教集团运作机制,开展关于在当前特殊经济背景下行业协会和高校如何发挥自身组织、协调和服务的职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的问题、重视和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校企合作依托学院科研平台、行业服务平台等开展产学研结合等主题研讨会等,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创新发展,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双方技术研发成本和人力成本,取得了很好的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2.3积极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

结合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创业就业教育等,加强教学与科研平台项目对接,实现师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依托专业和学院科研机构,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如温州名购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依托温州市知识产权园和风险投资研究院开展科技金融试点项目调研、依托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开展3G校园手机平台和信息化校园项目建设、依托浙江创意园建设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开展台湾产业结构和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促进温州对接海西经济区等。根据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统计调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创业率、薪酬率均高于全省高职院平均水平。每年毕业生中有45%的同学在校期间有过创新创业的经历。十年来,学院主办的温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平台就先后培养了近20名成功的全国、省、市级“创业之星”。学院各类科研机构平台科研经费近五年累计近5000万元,先后承担各类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80余项,各类专利163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发明专利数量居于省高职院校前列。

3科技管理创新有赖于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通过政产学研市一体化资源整合,谋划集“信息集散—市场预测—决策支持—技术研发—技术评价—技术转化—风险投资”为一体的学院特色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学院科技管理水平的不断增强,全院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成绩斐然。但是就目前学院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而言,如何通过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做好资源的统一协调,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对于高职院在科技管理创新与发展方面还是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3.1进一步做好顶层机制设计与配套制度建设

科技部于2002年召开了全国科技中介机构工作会议,了《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若干意见》,并将2003年确定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积极推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全国各地市均开展了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并探索出一些建设的路径和经验。浙江省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件,连续3年开展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的评选工作。但是作为高职院校建设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发展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需要有开放的办学机制、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对于通过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平台来建设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创新科研管理模式,从而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而言,需要做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确保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各科研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经营规范,标识统一,信用体系。同时出台有利于学院人才培养、企业行业技术发展和社会科技应用三者之间协调运行的管理制度。

3.2进一步提升资源集聚效应与信息化管理水平

学院要积极支持各类科技平台、科技中介企业公司的入驻与建设,建立健全共享机制,实现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人力资源及先进仪器设备等各类共性技术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积极发挥入驻园区的中介机构作用,对科技中介服务能够承担的工作,积极委托有条件的中介机构组织实施,同时利用中介机构为学院提供专业化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环境,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组织、科技成果应用和科研投入计划等提供服务。依托科技中介机构构建校企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校企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同时逐步通过科技成果信息化公开、交流与展示,逐步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大程度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转化效率,促进多方共赢。

3.3进一步丰富科技中介服务内涵与技术交易项目

科技管理创新范文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化;科技管理;企业管理

1知识经济、企业科技管理的定义

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经济时展的三个阶段;在知识经济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知识、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科技管理创新指企业在知识、科技技术支撑下,结合自身发展方向,运用科学化、创新化的手段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化管理。将科技管理和创新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对帮助企业运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经济化、知识化、综合化、多元化企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科技管理创新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唯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只有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新模式、采用科学管理新技术,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和创新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企业科技管理的不断推进,企业科技管理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知识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愈来愈大。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不断进行科技管理创新,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进步,借助科技的力量,解决长期存在老、大、难管理问题。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改善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加快企业的发展。将多种技术创新资源、大数据信息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有利于企业优化内部资源,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2.2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后备力量和规范的科技管理手段。那么,当代企业要可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加强科技管理与创新,实现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最优配置,有效降低成本。并伴以人本化的管理理念,积极响应社会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以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创新,引入科技进步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3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来说,效益才是科技管理的最高目标。在企业科技管理中,要按照企业经营规律和科学技术工作自身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科技力量和资源,让科技实力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效益越来越明显。2017年,厦门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4241.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1.7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93%。依靠科技进步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经济中引领作用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张已经行不通,依靠科技进步将是企业取得自身发展和良好效益的根本途径。

3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科技管理现状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化管理引领当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3.1企业科技管理与战略规划结合不紧密。近年来,社会信息化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企业生产、办公、销售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管理创新上取得的进展较小,特别是在企业进行全局性战略规划上,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分析与决策较少,更多的还是依靠领导个人的“全局观”,通过“拍脑袋”进行决策,事实证明,把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命运,仅仅系在少数领导者的主观判断上,这种战略规划具有很大的风险性。3.2企业科技管理氛围不够浓厚。科技引领未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科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尝试将科技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前期积累不多,一些制度不符合时代要求,不能有效形成管理效能,达不到管理效果。企业的有关制度与现实问题产生冲突,这就直接造成了企业科技管理效果整体低下,比如说一些重大项目的审批程序多、时间长,导致一些项目审批时间超过了项目预期,影响了企业科技管理的良性发展。3.3企业科技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不足。企业在管理运作时通常需要各种数据、技术和经验支持,传统的手工和纸质资料已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求。市场上开发了一些大数据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高效的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然而,引入大数据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部分规模以上的企业选择性的引入,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承担昂贵的价格,故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企业在进行科技管理分析和决策时,缺少相应的管理信息技术支撑。3.4企业科技管理人才队伍配置不足。知识经济离不开人才,企业管理也离不开人才。企业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只有知识丰富、技能娴熟、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够胜任。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是人才竞争最激烈的时代。谁能够长期稳定培养和吸引科技管理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然而大多数企业在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也略显不足,一方面,现有科技管理人才储备不够;另一方面,科技管理人才流动性较强。导致企业不能充分发挥科技管理人才队伍的效能,帮助企业向管理要效益。

4知识经济时代下,对科技管理创新的分析与建议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以人为本、以知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是实现企业综合价值的一个新途径。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管理,对经济、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分析和相关优化。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科技管理创新提供一定的价值。4.1企业科技管理要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相结合。企业科技管理是技术超前性和管理前瞻性的结合。进行科学技术预测、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是企业科技管理的第一步。企业要研究、预测好哪些技术是行业领域内未来的发展方向、哪些技术是本企业未来必需的,然后制定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最后是组织力量去实施。企业科技管理应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考虑要项,但同时企业科技管理要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内进行规划、实施。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将资金、技术、人才等各项要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从战略的角度对这些要素进行整合,优化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科技管理要服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但由于科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在企业的战略制订与实施、战略规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报酬制度、资源配置、竞争战略、合作战略等多个环节中也都必须要考虑科技这一因素。4.2创建良好的企业科技管理氛围。首先,企业管理观念要转变。对于企业建设而言,科技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对管理观念、手段有着新的认识与改革。企业的管理需要在知识化经济发展下认清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通过不断的学习认知、掌握新的科技管理技术、创新实践,才能为企业在新时代知识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重视科技管理对自身企业发展观念的影响,将企业的发展和学技术创新管理对自身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建立企业科技管理制度。合理的科技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产生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和竞争力的基础。知识化经济的背景下,成立相关的科技创新管理项目小组或者流动小组,积极鼓励创新人才参与和交流,并设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例如,在生产型企业设立精益改善小组,通过精益手段的科学分析与运用,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科技化的管理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氛围能够实现创新科技管理,达到实现更多企业效益的目的。4.3加大企业科技管理信息技术建设投入。知识经济时代是以数据为支撑的时代,企业在管理运作时候需要在大数据以及模拟管理实践中为企业自身发展寻找最快、最有效的发展途径,帮助企业实现科学决策。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这一需求,例如办公系统———OA、财务共享系统———远光、财务资金系统———拜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K3、项目管理系统———BPM、企业管理系统———ER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系统———SAP等,各系统分别能满足相应模块的业务需求,提升各模块工作效率,实现数据化、信息化管理。

5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管理技术的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把企业科技管理与战略规划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并配之以先进的信息技术,辅之以人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不断促进企业科技管理的创新实现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工作汇报[J].管理评论,2018,30(02):2.

[2]张宝生,祁晓婷.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科技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7):243-251.

科技管理创新范文篇7

1.1管理模式落后

在目前大部分的基层科技管理依旧在沿袭那套老旧落后的工作模式,尽管在这方面我国也在大力投入,倡导发展,并进行不断探索,在部分方向上取得了突破,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老旧的模式过分关注科技褒奖、科研实施和组织调研任务等方面的管理,但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同时,由于管理模式的陈旧和管理技术的不科学化,造成了信息堵塞,使得科学调研的进度缓慢,效益始终得不到提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1.2缺少管理机构和人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级及以下电力公司均没有设置科技管理的有关部门来进行管理工作,就算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科技管理机构的职能部门对相关管理工作也并不十分明确,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清晰的认识。科技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联系混乱,没有起到管理作用。另外,管理人才的缺失也是重要问题。许多企业虽然人才济济,但是在管理人才选拔方面缺乏重视,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人才微乎其微,导致整个科技管理工作止步不前,更谈不上制度的创新。

1.3缺乏创新动力

由于市场压力不足和对生产效益的过度追求,导致基层电力公司缺乏创新动力。压力创造动力,但是,由于电力公司以服务大众为主,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加之国家对电力行业大力扶持,提供资金帮助,这一特殊性质导致电力市场压力不足,致使创新动力的缺失。另外,对于基层电力公司而言,上层干部更加关注企业的生产情况,没有制定好的绩效考评制度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这对员工创新意识是极大的遏制。

1.4缺乏创新条件和环境科

技创新工作一般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大众创新以及专利和论文的发表。但是,对于基层电力公司而言,每年在科技研发和创新上,实现突破和有自己作品的人乏善可陈。科技研发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全和技术掌握得不到位,技术人员没有处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之中,创新火苗也会逐渐熄灭。

2加强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措施

2.1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完善科技管理体系,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定位,加强职能建设。第一,加强协调管理。通过通过科技管理手段的改变,进而改变环境氛围,组织参加各项活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统筹协调,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识。第二,加强服务。有关部门和人员要主动担负起科技创新的宣传工作,拓展创新知识,将服务职能挑在肩上,发挥全面高效的监督和引导工作,解决员工在科技研发和创新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第三,加强参谋。基层单位的上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科技研发现状,对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计划做出宏观把控,理清发展思路,确定良好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创新提供意见和支持。第四,完善支撑体系。现在大多数的科技研发或创新以个人为主,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团体。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围绕创新工作展开,将员工分开管理,使其负责不同的创新管理工作。将公司的骨干力量分批组建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创新研发工作。各二级部门横向交叉,加强合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创新网络,承担上级的指示和下派任务。基层优秀骨干由公司直接管理,自主研发,将每一个创新的点子进行实验验证。

2.2发掘人才骨干,建设人才队伍

以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为基础,分层次组建人才队伍。一是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培养。以重大科研成果为依据,有计划地加强部门联系,造就一流顶尖人才,创造精英队伍。二是基础队伍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各基础部门建立创新团队,围绕日常基础工作,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工作能力。三是建立创新研究小分队。在新青年中组织和建立小分队,使他们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培养实践经验,让青年员工也参与到科研论文和项目的研发中,扩大技术人才的覆盖面,打造科技创新的后备军。

2.3建立激励制度

调动行业内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需要更好的激励制度,这是当前管理制度改进最应着手改变的方面,也是提升员工积极性的根源所在。公司应该制定学术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和绩效薪酬分配制度,对学术领军人物和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与技术进步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另外,对于有关的科技创新机构和部门要实施考核,对于任务指标的完成度进行统计,完善动力激励机制。

2.4引进科学设备,营造创新氛围

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为创新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形成管理创新环境。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强化员工创新意识,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技创新培训,搭建创新平台,解决员工在创新中的困境,使科技创新广泛被人们所接纳。另外,还要为青年员工提供创新环境和技术支持,注重人才培养,将能力高、责任意识重的有为青年委以重任,通过部分带动全体的方式,引导整个行业创新意识的提高。还要将创新成功的典型案例通过宣传等方式加以传播,搭建资源共享的桥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结语

如何充分发挥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职能,是整个电力行业正面临的难题,亟待解决。要改变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模式,就要从制度、手段、思路和人才上做出调整,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强内部沟通,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为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基层电力公司要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未来创新方向,做好基础保障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基层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激发国家电网的创新实力。

作者:阿依努尔•努尔艾合买提 麦迪娜•热吉甫 单位:国网疆南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

参考文献

[1]高雅,赵淑伟.科技与管理双轮驱动创新发展——访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博[J].国家电网,2016(8):46-48.

[2]李琳,隋博.新时期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对策研究[J].管理方略,2015(18):68.

科技管理创新范文篇8

1992年,D.W.Choi在《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台到病床(frombenchtobedside,BtoB)”[1];1993年开始出现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一词;1996年,GeraghtyJ.在著名医学杂志Lancet上首次提出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2]概念;2003年,时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院长E.A.Zerhouni在NIH路线图(Roadmap)中正式提出,转化医学具体内容是指将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可用于临床实用的治疗技术和手段,在实验室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点[3]。转化医学应该说是一种理念或者是一项研究策略,转化医学理念强调临床和基础研究间的深度相互融合、实验室研究源于临床实际需求,进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是双向互动、不断循环并持续上升的过程,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有机结合和整体协同,是医学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随着转化医学在医学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

2国内外转化医学的发展

2003年,美国在NIH路线图计划中提出建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时设立转化医学方面科研基金给予经费资助。2006年,又继续推行临床转化医学奖励计划(ClinicalandTranslationalScienceAward,CTSA),在全美范围内资助发展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目前,已投入25亿美元资助建立了60个临床和转化医学中心。2012年初,NIH重组国家研究资源中心(NationalCenterforResearchResources,NCRR),成立了NIH国家促进临床和转化科学发展中心(NationalCenterforAdvancingTranslationalSciences,NCATS)[4]。同时与转化医学相关的专业杂志相继创办,学术论文已达万余篇。转化医学中心的建立及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在国外已经初具规模。我国转化医学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2009年4月,湖南湘雅医院成立了“中南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立“分子与转化医学研究所”;2010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宣告“东北临床与转化医学中心”成立,9月北京协和医院“协和转化医学中心成立”;2011年2月,我国医药行业首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广药集团成立。目前我国已成立各级转化医学研究所、中心达30多个。2010年12月,香山科学会议第S13次学术峰会“加快医学模式转换,促进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科学问题”在北京隆重召开[5];2011年国际转化医学大会在温州医学院举行;2012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我国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及相关学术会议的陆续召开,标志着我国已开始全面推动和发展转化医学。

3我国推进转化医学发展的必要性

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在“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用“井喷”向与会者描述中国慢病防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6]。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已对社会和病患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因而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必然。通过利用国内丰富的临床资源,引进转化医学先进理念及推进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可有效解决我国临床实际问题和切实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从而能够解决当前基础医学、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及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4科技管理创新推进转化医学发展

转化医学的发展需要科技管理的创新。通过树立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和团队、相关政策的支持及财政经费投入、成立转化医学研究院以及搭建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来进一步推进转化医学稳步和健康的发展。

4.1树立转化医学理念

目前“转化医学”这个新理念,许多人还很陌生,对其在国外的飞速发展更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要在宣传上、管理上及临床工作中树立转化医学意识、强化转化医学理念。我国推进转化医学发展要借鉴发达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及转化理念,走出传统的思维方式,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性,因此推进转化医学发展更是一种概念、理念的升华。在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中要以转化医学的理念作为指导,有效地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预防医学研究等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兼顾生物信息学等学科交叉,组织跨单位、跨学科联合攻关,进而推动我国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

4.2推进协同创新、培养转化医学学术团队

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及转化医学研究中涉及的生物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理学、信息计算学等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深度融合,依托高等院校的优势学科群,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组织建立深度合作等机制,在现有已建立转化医学研究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培养一批创新型基础、临床两用转化医学学术团队,填补基础和临床间人才的鸿沟[7]。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跨专业的创新型转化医学人才和学术团队能为转化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性改变。

4.3强化政策引导和加大经费支持

目前,转化医学业已成为国家在医学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转化医学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中也提出:“推动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9]2011年11月,科技部下发《关于印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已成为医学科技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通过国家在上述各方面政策引导外,贯穿转化医学理念,将其理念列入《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及各种科研基金的申报指南中,加大了经费支持力度[10]。规划重点支持转化医学以及整合医学研究,关注转化医学,预期在疾病早期预警、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4成立转化医学研究院和研究中心

科技管理创新范文篇9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规模化的企业必须要突出战略性,为企业的未来赢得生存发展空间。相对于成熟的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快速诞生又快速消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决策凭经验随意决策的成分较大或者企业行为随意性较强,根本谈不上科学的战略管理”[1]。任何科学技术都是有超前性的,企业科技管理是技术超前性和管理前瞻性的结合。进行科学技术预测、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是企业科技管理的第一步。企业要研究、预测好哪些技术是行业领域内未来的发展方向、哪些技术是本企业未来必需的,然后制定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最后是组织力量去实施。企业科技管理要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科技管理应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考虑要项,但同时企业科技管理要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内进行规划、实施。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将资金、技术、人才等各项要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从战略的角度对这些要素进行整合,优化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科技管理要服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但由于科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在企业的战略制订与实施、战略规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报酬制度、资源配置、竞争战略、合作战略等多个环节中也都必须要考虑科技这一因素。

2、创新

科技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创新。失去了创新性的科技就是“伪科技”,就是古董。人类历史上多少伟大的发明、创造,在今天看来都再通常不过、已经不再具有科技的意义。科技需要在动态中保持创新活力。企业科技管理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通过企业科技管理要让企业科技具有先进性、让整个企业具有创新能力,从而突破传统束缚、打破现状的局限。企业在具有稳定利润的前提下,为了保持现有的利润,经常会遵从保守的原则,让企业的各种要素遵从现有的发展惯性。比如,一些垄断性的、传统型的企业集团经常会这样做。虽然美国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没有人知晓,但是从企业诞生至今一百多年来配方始终没变。可口可乐公司算是一个独特的例子。一般情况下,企业保持技术惯性时间一久,自身的发展就会出现瓶颈。企业科技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不断打造本企业的创新性。在具体实施上,突出表现为“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开展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主要的项目有: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设备更新、新产品设计,试制新产品等。这些是贯彻科技创新的途径,也是科技创新的表现。

3、效益

从政府的角度来开,公益是科技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对企业来说,效益才是科技管理的最高目标。在企业科技管理中,要按照企业经营规律和科学技术工作自身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科技力量和资源,让科技实力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效益越来越明显。在2011年度颁发的北京科技奖中企业占七成,创造的经济效益明显。例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获得2011年北京科技奖的“面向无线城市信息应用的融合业务平台”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2.4亿元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张已经行不通,依靠科技进步将是企业取得自身发展和良好效益的根本途径。

4、安全

科技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但科技上的失误也是最容易导致生产事故的。特别是在从事尖端科技的企业,企业科技管理必须要到位,确保企业不因技术问题出现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2011年的日本核泄漏事故虽然有天灾的成分在里面,但电力公司在核电站上的技术设计与管理方面也是有诸多不足的。比如,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就是核电站抗震能力不足和设备老化所致。②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为因素作祟,不重视技术管理,如果能从技术上采取有力措施,好多重大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企业要依靠科技管理手段,制订和执行技术标准、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健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防范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5、人本

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人是根本。企业的科技进步需要科技人员的努力,企业的科技管理需要懂得现代企业运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双料管理人员。从根本上说,企业的发展最终是为社会造福,为企业所有员工谋取实际的利益。因而,企业的科技管理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要管理好科技,也要以宏观、全面的视角管理好人,“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管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3]。知识员工与普通员工的管理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管理应该是服务和引导为主要的手段,让科技的创造者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来自企业的温暖,感受到自身在企业里的重要性。知识员工的劳动难以形成流水线,要让知识员工发挥出创造性,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就应该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性。当个人得到个性满足和发展的时候,也正是企业收获最大的时候,企业的科技水平必然也会上一个新台阶。

6、结论

科技管理创新范文篇10

就如智能化电网综合管理就是为响应低碳化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改进电力生产和管理;另外,科技项目具有风险性,科技项目的原创性决定着这样的研究是创新的、从未有过的,即结果不可预见,该科技项目也有面临失败的风险。

2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

科技项目这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科技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验收以及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申报作为科技项目这个过程中的第一步,决定着这个项目立项成功与否以及接下来项目发展的方向。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要保证申报内容的质量。为提高项目申报内容的质量,首先,要确保项目有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选题。选题作为科技项目的主题和灵魂决定着整个项目进行的意义和目的。作为与电力企业相关的科技项目,好的选题须与电力企业的现状密切相关,主要解决电力行业面临的问题,可以是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经济、卫生、环保等方面相关,具有针对性,且围绕着电力企业中长期发展计划,依托现有的技术基础,具有实现可能和实现意义。其次,高质量的申报书也是科技项目在申报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申报书的高质量,一方面体现在研究项目目标、成果预期的价值和吸引力,如所选项目跟踪国际电力科技发展水平,3~5年内在某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利于我们电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选题,则是电力企业科技项目评比十分有吸引力的选题;另一方面,体现在项目申请书的质量,若申请书在项目意义、理论依据、现实依据、成果预期、实施经费等方面没有准确有效表述,即使再有意义的选题也会被踢出局。所以,项目编写者在编写项目书时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表达能力,准确地将项目内容进行描述,突出重点,这样才能最终获得评审者好评,通过申报审核。

3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立项管理

科技项目申报阶段过程之后,需要项目评审者对项目进行公平有效的评审,而申报的单位则需要准备相关评审答辩,加强申报有效性。若项目申报通过则接下来则是项目立项阶段,在该阶段需要做好两方面管理:第一是科技项目合同的签订。在接到项目申报通过审核的批准后,申报单位需要根据自己申报的内容填写项目合同书,再单位法人签字以及单位盖章连同申报附件一同递交国家电力公司,若通过审核,盖章寄回申报单位。在正式签订合同后,法律效力就开始生效,项目合同的签订不仅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研究单位院校科研行为的约束,也是项目实施结束,验收阶段评审作为项目质量评估的一个评估依据;第二是需要做好经费管理。项目经费的有效管理与科技项目能否正常运行密切相关,所以在立项阶段做好预算工作十分必要。而且通常项目申报中的预算经费与通过评审的预算经费不大一致,会有所调整,这就需要在立项阶段对预算进行重新规划,细致到每个项目实施阶段需要花费多少经费,项目部门可能会涉及的经费等,做好精确控制,并且考虑到预算外的支付。另外,还需要做好专款专项,保证项目资金利用的有效性,防止浪费。按国家电力科技项目财务管理办法要求,若项目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中途撤销、更改重大的科技项目,在国家电力公司科技管理部门作出撤销或更改决定后一个月内,必须作出经费决算,连同固定资产购置情况一并报送国家电力公司科技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核批,剩余的项目费用应全额上缴国家电力公司财务部门,由国家电力科技管理部门用于安排其他科技项目,可见项目的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4电力企业科技项目实施管理

首先,科技项目在立项完成后,即进入实施阶段,也是科技项目的主要阶段。对于实施过程有效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科技项目管理规范,即对项目的责任分工有清晰界定、对项目进度分成几个阶段的考核检查机制、对项目实施的阶段成果质量建立评价标准等。其次,就是实时跟进项目进展。根据国家电力公司对科技项目管理的要求,科技项目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将项目的阶段性进展以阶段报告形式进行展现和回报,这个需要体现项目实施到预期目标的哪个程度,包括技术进展方面、物资采购方面、人力资源方面、装备购置和使用情况以及与其他单位合作进展方面。针对实施的进度,项目单位要求及时对项目的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与项目组成员或其他相关科研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对项目实施进行及时的改进。而作为项目管理者,除了关注项目实施的方方面面外,更需要抓住项目实施的重点,有效分配时间、人力、物力,提高项目实施有效性,确保关键性研究得以实现。最后,成本控制需要与项目实施进展同步。项目单位除了对项目具体科技研究成果、进度进行回报外,还需要对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项目经费充足,可以保证项目的执行。国家电力公司根据项目合同也会每年对科技项目进行检查,通过每年年底对项目执行情况描述的报告以及实地检查,参考合同执行情况来做下年度的经费拨款计划。

5电力企业科技项目验收管理

电力企业科技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需要经过认真总结,作出项目结题报告正式提交国家电力公司,提出项目结束的申请。作为一般形式的验收,其鉴定依据为项目单位与国家电力公司所签订的项目合同书。在此环节,需要将以下三点做好:第一是确保项目的完成是实现了项目申请时所预期的技术成果,即关键技术的各项指标符合项目合同书内所规定的技术标准,才可符合上报项目结束的基本标准;第二是要根据科技项目的验收规范,做好验收报告准备。验收报告通常包括技术验收报告、项目进度报告、项目全过程的经费使用报告、审计报告等等,要求这些报告在验收时递交,并且确保格式正确、描述清晰;第三是需要对项目中研发的科技成果进行保护,一方面可以迅速进行专利申请,保证技术的原创新不被盗用,另一方面可以尽快将技术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价值。另外,在验收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听取鉴定人员的意见,对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汇报和修正,保证科技项目最终质量。

6知识成果转化管理

在科技项目验收之后,并非是科技项目的完结,恰好相反,却是科技项目现实领域实现价值的开始。尽管项目单位不会像项目申报、立项、验收时受到国家电力企业项目部门的约束,需要相关的项目书、报告书来作为项目成果的展示。在项目验收之后,更重要的是将在科技项目中得到的科技成果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加以应用,将科技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它可以体现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维护、电力生产、环境保护、员工综合管理、电网管理等方面,实现提高效益、降低能源的作用。作为项目单位可以通过与电力企业具体合作的方式,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中,电力企业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科技项目成果,而不是停留在技术验收表面。不仅如此,电力企业还将知识成果转化管理作为科技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即在科技项目验收之后,还关注项目成果是否成功应用于实际领域。在以后的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申报中,项目单位之前所做的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成效或作为其其他科技项目评审的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