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9 16:57:40

课程建设理念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篇1

关键词:博雅教育;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建设

一、博雅教育理念

博雅教育,即“博”和“雅”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教育理念。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以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深刻地认识世界,对待事物有更深刻的思考。从博雅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作为一个框架对学生的学习积累进展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指导作用[1]。而优雅的内在修行和美好的品行心灵可以让一个人摆脱庸俗、表现卓异,在生活中时刻能发觉幸福感。博雅教育并非一个刻板的教学理念,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学会一个技巧,而是一种从外到内关注人全面发展、人格养成的全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课教育不同,博雅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宽度和高度,培育学生具备优雅的生活品质、审美才能与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思维的能力为目标,是使学生发展成通才者的高等教育,并赋予不同需要的学生以自由和多元发展的多重选择[2]。从社会角度而言,博雅教育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有使命、有担当、有作为。从自身角度而言,博雅教育的目的在于:一要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生活,乐观向上,坦然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小插曲;二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不惧风雨,不怕陌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和户外运动;三要培养学生拥有让自己获得幸福感、从生活中寻找快乐的能力,并且能够养成自律、健康的生活方式。西方的博雅教育来源于“自由七艺”,这“七艺”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学、天文、声乐,反映了知识与人在精神、心理上的紧密联系,被认定为智力的柱石[3—4],是自由教育[5]。在中国产生的博雅文化,与中国古代的“六艺”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数千年来,博雅教育理念始终影响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21世纪,社会转型和变革对人才的多元化提出了新需求,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中,普遍重科技轻人文、重学识轻智力、重物质轻思想、创新动力不足、学生缺乏探索精神、没有足够的知识宽度、专业教育太窄、全面素质培养受到局限等。为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部分院校逐渐开展了将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与大学本科课程相结合的研究和尝试,将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写进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书院通识教学系列、复旦大学的复旦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以及全国独立学院中率先推行博雅教育的晋中信息学院远景学院等。

二、基于博雅教育的“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以晋中信息学院“四位一体”教育的办学思想为指导,立足于远景学院博雅教育理念,“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重新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形成特色。把博雅教育、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努力营造自主思维、自主探究、勇于开拓创新的环境气氛,并全面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秀个性潜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心理与智慧双向发展。因此,作为远景学院自然科学板块的通识课程之一,基于博雅教育理念,对“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建设有了新的探索与实践。

1.基于博雅教育的教学内容建设

以国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远景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为基础,“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在以往基于地球科学学科专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于博雅教育的远景学院个性的通识课程标准。例如,“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中有一部分关于地球专题的内容,以往该专题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的物理性质与圈层结构、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的演化及地质时代,这些内容分别是不同的章节内容,也是不同的章节题目,教学内容专业、严肃、死板、有棱有角,但是在融合博雅教育理念后,课程的教育内容设计成了一门有想象空间、有“温度”的通识课程。现在的“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中关于“地球”模块的知识设计成了一章的内容,题目是“地球的自述、演化与未来”。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地球的自述,包括地球的家谱、地球的构成、地球的运动。二是地球的演化,包括宇宙层次、星系层次、恒星层次、行星层次的演化。在地球的演化部分,着重从地球的时空两个维度分别介绍地球“四宙三史”的演化。在这一节内容的讲解中,带领学生畅游地球46亿年的历史,跟着时间线逐步梳理地球从形成之初到最原始的生命诞生直到人类出现进化史;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分析古生物的生活习性甚至性格特点,与生物链的顶端人类又有哪些相似之处;设计讨论环节,让学生小组讨论地球板块在几亿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等等。三是地球的未来,包括宜居地球的未来和地球的终极未来。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加入了与本节知识有关的经典阅读之《文明的冲突》,让学生从经典阅读中获得知识、获得力量,能从书籍中获得更深刻的思考,最后提交读书报告。纵观“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内容建设的前后对比不难发现,在博雅教育理念下,本课程无论从章节题目还是教学内容本身都变得有“温度”,既“博”又“雅”,知识点变多变广,课程内容生动有趣,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除此之外,基于博雅教育,课程密切追踪实时前沿,可以在课堂中加入地球科学领域的一些热点话题,例如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神舟十三号等航天知识。还可以密切追踪学术前沿动向,及时汲取本学科发展的优秀成果,例如,在讲到化石的部分时,结合地球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带领学生回到数亿年前,拨开层层面纱,一探究竟古生物是如何获取对方芳心的。合理设计课程,正确处理课程的专业性、综合性与探索性的联系,秉持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的指导原则,贴近新时代社会、文化对环境人才的需求,保障教学内容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地球沉积史部分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地球历史上海平面的几次上升和几次下降,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海平面的变化对社会、环境的重要影响,从而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承担起为美丽中国做贡献的社会责任。综上所述,基于博雅教育,“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在教育内容上知识点更广博,能让学生对待事物有更深刻思考,形成有远景学院特色的新教学大纲,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2.基于博雅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钻研知识,结合博雅教育,“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堂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不同的学生特征,有针对地选用与不同章节相对应的、适合的教学方式,并根据不同章节、不同内容,灵活选择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分组讨论、探究式教育、协作性学习、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例如:在地球的家谱这一部分内容时会讲到探月工程,教师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提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搜集“嫦娥系列”探月工程和国外的探月工程资料,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融入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中;在风化作用的讲解部分,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风、河流、湖泊、冰川、海洋等外动力因素的风化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会选择“桂林山水甲天下”、新疆魔鬼城、张掖七彩丹霞等典型地貌带领学生畅游中国美景,从而学习到风化作用的内容。每学期本课程至少会举办一次完满进课堂活动,教师采用探究式教育、协作性学习、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几组,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话题,让小组学生协作、钻研、探索研究,最后形成一个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与教师的接触和交流更多,学生得到的关注与训练的机会也更多,学生可以自由地深入探究学习资料,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机会在台上展示、分享他们理解的“地球那些事儿”。因此,将现代教学理念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乐于探索,从而增强教与研的实效性。除此之外,深入研究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高效调度,合理、充分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正确处理好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传统教育技术手段关系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质量,注重教学效率,促进教学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习通”平台,通过“学习通”可以线上进行抢答、问卷、随堂练习、主题讨论、分组任务、章节测验等,线下进行内容讲解,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呈现给学生有“温度”的博雅教育。

3.基于博雅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

除了健全与课程有关的课程要求、教学大纲、课件资源库、习题库、试题库、资料库之外,为了让学生能学到更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知识,可以在课堂和网络学习平台上引入“大学慕课”、“TED演讲”、中国各大名校的公开课等网络教学资源。同时,在“学习通”上建立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上课程平台,把全部教学资源都上传至网络平台上,以便于学生主动、沉浸式地在互联网中自由学习,从而多方面提升自己。

4.基于博雅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

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把价值理念养成、生活品质形成等基础的思想教育和课堂中固有的知识有机结合,做到育才和育人有机统一;深度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可以实质性地参与到学生个人生活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全过程育人功能,全面履行好教书与育人的职能。博雅教育的初衷是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有使命、有担当、有作为。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荣誉感和社会担当意识。例如:在讲解生命演化史时,学生可以从生命演化的过程中意识到保护环境、防治自然灾害的重要性;在讲解海平面变化时,让学生意识到减少碳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讲解“嫦娥系列”探月工程时,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探月精神、航天精神,使其深深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在讲解地球的未来时,涉及到文明的冲突,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针政策。

5.基于博雅教育的考核模式建立

基于博雅教育,“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不再是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而是提倡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勇敢地去质疑各种假说。因此,本门课程不以成绩论成败,以对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综合素养考评为宗旨,研究发展出适应课程特色、适应学生的考核模式,既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考试的反馈功能,又能够通过考核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以强调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意识养成为核心内容的教学考核目标。由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考核内容也应多样化。例如,学生平时要写论文,做课堂陈述、课堂报告,写读书报告等,考核内容就应包括平时课程的参与度、课堂表现、课堂展示、讨论效果、课题调研、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方面,最终形成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的成绩构成模式,这是对以往传统考核方式的一种彻底变革。

6.基于博雅教育的双语教学建设

“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还构建了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PPT等教学资源以英文制作;二是课堂教学用英文授课;三是邀请具有留学背景的教师进行中英文双语授课。双语授课可以只讲授本门课程,也可以在同一课堂中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跨学科多元观点的交汇与碰撞。基于博雅教育理念,远景学院要培养“完整的人”,除了教授学生通识教育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7.基于博雅教育的教科研工作

在课程建设中,除了注重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之外,还要多钻研基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学术研究,将博雅教育理念深刻贯穿到科研中,将博雅教育与科研工作有机融合,边研究、边建设,以建设带动研究,以科研推动建设。着力形成专属于本课程自有的特点,凝练优势,通过探索、深化本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优秀的、高水平的教研教学成果。

三、总结

经过基于博雅教育的初步探索与实践,“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课程思政、双语教育、考核模式、教科研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专业知识领域和综合能力方面,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可以掌握90%以上的本课程以及该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够涉猎甚至掌握其他学科更具广度和深度的知识,知识面有所拓展;在兴趣方面,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认识到本门学科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并对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以及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在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门学科发展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开展个别或有组织活动的探索型及创新型学习;在文化积累方面,本课程加入了经典阅读,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让学生更有内涵,知识积淀更为丰富。除此之外,学生的思辨力、沟通力、领导力等方面在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也获得了长足的锻炼与提高。

参考文献:

[3]杨福家.博雅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2.

[4]徐志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6(3):94—100.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哲学通识教育的关键,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基础性作用。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哲学通识教育需要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着眼于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变革、知识创新能力的养成等方面。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应用型地方高校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探索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内容和路径,以期创新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共识、优良道德品格、传统文化底蕴、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一、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问题聚焦、素养导向、理念遵循、方法创新、资源整合、内容改革”为整体思路,顺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奠基性作用。第一,聚焦四个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不健全、功能定位不准确。高校将通识课定位为公选课、知识普及课,课时安排零散,学分比重低。二是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脱节。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固化。三是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分离。专业教育在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时有天然的优势,但塑造德行则是短板。通识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在人文素养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和批判思维训练等方面出现问题。四是教学方法不灵活、考核方式不科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考核形式单一,教学质量整体偏低,有的课程甚至沦为“水课”。第二,明确一个导向。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共识、优良道德品格、传统文化底蕴、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第三,遵循一个理念。遵循大通识理念,打通文史哲,实现人文科学内外联通,促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通以及文理交融。强调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并融入信息化新技术新方法,突显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第四,突出两个重点。以经典阅读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法改革为重点,构建经典阅读“四步法”和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并以此为动力推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第五,整合三大资源。整合哲学通识课、哲学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三大课程资源,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第六,改革四大内容。以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考核的改革为主要内容,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来开展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二、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

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基于目前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着眼于转变课程建设理念、变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第一,转变课程建设理念。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为依托,尝试转变高校哲学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探究能力,从而真正把学生领进哲学的思想殿堂。第二,变革课程教学内容。在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尝试克服目前高校哲学课程教学内容源于权威教材的确定性预设弊端或选自经典原著的实用性缺失,精选重大的哲学问题、重要哲学人物、经典的哲学观点、现实的人生或社会问题,结合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特别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力图回答现实的重大哲学问题。第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在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坚持采用专题研讨式、经典阅读式、案例汇报式、哲学家介绍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模式,并尝试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效果。第四,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在哲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上,尝试改变传统单一的标准化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制定过程性考核、小组合作学习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一体化考核方案,考核成绩分别占课程成绩的30%、30%和40%,并且在考核中增加学生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案例汇报等环节的比重,并在期末终结性考试中选取多样化的考试内容,突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征。

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

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应以现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口,从课程体系构建、大通识大思政大人文理念确立、通专结合以及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课程建设路径。第一,通识核心+通识拓展: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人文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分制改革为契机,依托学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以本科生的哲学、伦理学、逻辑学以及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通识核心课为主干,以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中国传统文化等通识拓展课为辅翼,并依托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等若干门网络通识拓展课,构建分层次、分类型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第二,通识教育+思政教育: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坚持将思政课当中的哲学内容贯穿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始终,充分挖掘哲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哲学和伦理学的内容,发挥思政课的通识育人功能,贯彻大思政理念,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哲学通识教育的全过程。同时,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将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比如,突出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通识课程具有的培育道德品格、涵养人文精神的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第三,理念变革+内容融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和内容。遵循大通识理念,打通文史哲,促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通以及文理交融。通专结合,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引领哲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以大通识理念指引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发展,以创新实验班改革促进哲学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发展。在专业教育中贯穿大通识理念,通过哲学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的相互融合及其向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以及专业技术手段的融入,发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势。第四,方法创新+考核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通过研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为基本形式,改变传统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满堂灌”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思考、感悟和体验人文精神。以经典阅读这一哲学通识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为抓手,通过开展文本选择、阅读教学、学生参与、课后活动等环节,对哲学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同时,改革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将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经典阅读、网络教学平台的参与和使用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变革。

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

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应树立以人文通识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着力创建经典阅读“四步法”和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第一,树立以人文通识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将哲学通识教育界定在人文通识的概念上,实现哲学内外联通,把新技术融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同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哲学、逻辑学、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设置哲学智慧等通识教育拓展课,以及志愿服务等通识实践环节,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在哲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海洋文化、海洋伦理等内容,促进学生海洋文化观、海洋道德观、海洋国土观等海洋价值观的形成,深化学生海洋人文底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核心素养的培育,推动哲学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第二,创建哲学经典阅读“四步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创建“课外经典阅读、读书笔记整理、读书报告撰写、课内小组汇报”的哲学经典阅读“四步法”。从经典阅读这一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切入,对《论语》等哲学经典著作进行解读,建立经典文本与学生当下生活的关联,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衔接,把学生带入经典文本所在的历史语境和生活世界。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反思、自我检讨和纠正,实现道德体验的自我完善。第三,探索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探索和构建“选取研讨主题、设计研讨内容、小组主题报告、课堂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总结”的研讨式教学“五步法”,贯彻“互联网+通识教育”理念,利用APP、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手机作为学习工具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在课程考核上,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强化过程性考核,将主题研讨、经典阅读、小组合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利用、课后活动开展等过程性环节纳入考核体系,通过小组学习报告、网络学习成果、经典诵读活动等方式体现课程考核的多样性、开放性与灵活性特征。广东海洋大学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人文创新实验班课程教学和思政课教学、研究生通识课程建设、哲学通识课程团队建设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自2010年以来,学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在本科生人文创新实验班的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中逐步实施和推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尤其是实施小班教学,开展研讨式教学和经典阅读,贯彻哲学通识理念。同时,将文史哲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在研究生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然辩证法概论等哲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中,贯彻了整体改革理念。特别是实施了专题研讨式教学和哲学经典阅读的改革和实践,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查找资料、完成主题汇报和学习报告。这深入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一流课程;内涵建设

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国家实施了一流课程“双万计划”[1]。地方高校积极应对,对少量建设基础较好的课程,加大投入,重点培育,力争在“双万计划”中取得一定份额。这样,可以在一个相对较短时间内用较少的投入获得一些省级以上标志成果,这些教学建设成果的确可以彰显自身的本科教育水平,但对于整体课程建设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改变。因此,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究竟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应该秉持什么样的课程建设理念去推动实施本校课程建设与改革,这将最终关系到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整体建设成效,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质提升,关系到高校能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建设一流课程的本质:是高水平建设还是内涵建设

这个讨论有助于解决地方高校在一流课程建设上的思想认识问题。地方高校在面对高水平建设时其实内心是充满矛盾的。从高水平的一般意义上来理解,更多的是指学科建设水平、科学研究层次等,从长远来看,一些地方高校肯定能实现高水平的发展,但在短期内学科建设水平、学校综合实力难有跨越式发展。地方高校对高水平建设既期待,同时又信心不足。在国家“双一流”高校公布以后,很多地方高校并没有放弃自身追求高水平建设的愿景,而是结合实际,把自己的“双一流”目标调整为一流学科与一流本科教育。高水平本科教育一定要体现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建设一流课程,就是为了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成高水平本科教育。从建设这个角度来说,一流课程是学校走向高水平、建设高水平的重要内容。一流课程从课程建设水平层次以及立项建设门数(双万)来看,是高水平建设;从建设目的来看,是要全面解决课程质量低下(“水课”)的问题;从建设标准来看,赋予了课程建设新的内涵即“两性一度”[2];从改革动机来看,是抓住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推进本科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综合分析,一流课程建设实质上是一种内涵建设。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发展进程中,课程同样经历了一个量的迅速扩增的过程,由几十、几百发展到现在几千门的规模。大家对课程建设的真正重视,源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专业认证真正实施之前,大家对课程的认识是肤浅的,设置是随意的,管理是松散的,建设是滞后的,质量是低下的,课程已经成为高校当前一个普遍性的短板。因此,国家号召建设一流课程,从根本意义上来讲,不仅仅是让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课程,而是按照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全面提升课程质量。“两性一度”是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同时亦是治疗“水课”的良方,它应该成为新时代所有课程的建设追求,成为无论是高水平大学还是一般地方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地方高校同样需要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提升自己内涵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二、一流课程目标:是少量标杆还是整体推进

在推进一流课程建设的管理理念中,地方高校一般理所当然地选择进行一些标杆建设。所谓标杆,就是把少量的课程建设成榜样示范课程。主要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容易出成果,二是整体推进有难度。而且,多年来大家采取的都是这样的一个策略,也获得了一些课程建设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彰显了本科教育水平。但整体课程质量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大家现在都认识到课程是高校一个普遍性短板,要想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大力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几门甚至几十门标杆课程,相对于高校总体几千门课程而言,所占比例极低,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是非常有限的。在以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的地方高校,一流课程建设不应是重点建设少量课程,不应是几门或少量“金课”的建设成果,应着眼提高整体课程建设水平。一流课程建设必须树立整体推进课程的建设理念,我们建设一流课程,是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内涵绝不是少数课程,只有课程整体质量提升了,那才是真正的一流。整体推进课程建设需要转变高校管理者的课程管理理念,在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上应摒弃急功近利思想,课程建设是个长期建设和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出成果,需要高校长抓不懈。应摒弃一贯以来重点建设思想,只投入建设少量课程,忽视大部分课程的建设。整体推进课程建设首先要在学校管理层形成共识,课程建设从整体来看,一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推进过程,决策层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建设成效是局部的、少量的还是整体推进的。

三、一流课程实施:是建设目标还是建设理念

建设目标分两种,一种是短期的,一种是长期的。短期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实现的目标;长期的建设目标,实际就是一种建设规划。从理论上来讲,似乎所有高校都应该建设一流课程,确立自己在课程建设上的高标准价值取向,把一流课程作为自己的建设目标,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建设目标不是一种建设愿景,是要对建设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在地方高校里面能达到一流课程建设标准的肯定是少部分建设基础较好的课程,国家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目的只是让高校建设几门或者少量一流课程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地方高校对课程建设,从表面看,似乎很重视,每年都投入建设少部分课程,或评选少部分优质课程,倡导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但这些投入建设的课程平均到每个专业,有多少呢?可能不到1-2门,相比每个专业40-50门课程而言,大部分的课程自设置以来,缺少主动或有意识建设,学校也较少开展整体课程评估。从改革动作看,似乎紧跟形势,从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到“金课”,高校都积极参与,但实质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理念上,只是一种对上级精神的简单跟从,开展一波接着一波的建设,看似忙碌不停,实际是少量课程的重复建设,因为有建设基础的课程不多,这种情况在地方高校尤其常见。那么,高校教师的课程建设理念改变了吗?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发生一些根本性变化了吗?高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尤其是整体水平提升了吗?应该说,有一些变化,但没有根本性变化;有一些提升,但没有整体水平的提升。原因在于高校缺少长期可以坚持的核心课程建设理念。高校应该把一流课程作为自己的长期建设目标,把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作为自己长期坚持的核心课程建设理念。一流课程标准就是“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这既是一种建设标准,同时也是一种建设要求,高校所有的课程都应该以此作为建设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解决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四、一流课程管理:是投入驱动还是制度驱动

投入在这里主要指课程建设所需要的经费支持。高校上下从管理者到教师现在都多多少少有这样一种思想观念,即教学建设必须要有经费支持,否则就推动或者建设不下去。课程建设肯定是需要一定经费投入的,但投入不能解决课程建设的质量问题、整体课程推进建设的问题以及课程建设动力的问题。通过这么多年项目建设实践证明,单纯投入导向的项目建设,其建设成效远远没有预期所想那么高,教育主管部门现在也逐步改变了立项就给经费的做法,强调产出导向,对建设好的项目进行追加性奖励。地方高校相对资源不多,一般只能采取重点立项、经费资助的办法对少量课程开展建设,如果坚持投入建设的管理理念,势必无法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同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影响课程建设、导致课程建设质量不高主要是因为投入方面不足吗?投入只是给予了课程建设本身的一个资源支持,课程建设主体(教师)并不能从学校对课程建设的投入当中获取到利益,激发他们投身课程建设的内驱力,因此,投入不能完全解决课程建设的动力问题。高校无法通过增加资源、单纯依靠投入来整体推进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3],真正影响高校课程建设的核心或者关键是课程建设的动力问题,即课程建设主体(教师)的投入度、积极性问题,而导致课程建设主体内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关激励制度。制度的作用是无形的,且能长期发挥作用,好的制度坚持下去就会逐渐成为一种大家共同遵守的文化,它对人的精神层面产生深远影响,能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从机制层面去推动课程建设尤其是更大层面课程建设远比经费投入效果要好。但最能影响课程建设的机制不是那些课程制度本身,而是教学科研激励机制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毋庸讳言,很多高校就是一种科研导向的激励机制和项目、论文的评价机制,教师把很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势必造成对教学投入不够,对教学建设的忽视。为此,建议从三方面着手改革,一是必须调整科研过度高于教学的奖励机制,使科研与教学的奖励额度处于大致相等的水平;二是建立一定级别的教学工作成果等同科研成果和相应科研分值的认定机制,使教师能真正丢下包袱,投入教学;三是加大教师职称、职务晋升中教学所占比重,构建取得教学工作成果的教师获得加分或直升高一级职称激励机制。

五、一流课程改革:是模式改革还是综合改革

众所周知,国家建设一流课程,主要评选五类“金课”。如果我们再把它细分一下,可以分为线上、线下、线上与线下混合等三类理论“金课”,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等二类实践“金课”。所有的“金课”都强调产出导向,倡导实行探究式、自主式、项目式学习,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起学生能够深度学习、培养运用高阶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新型教学模式。无论是从一流课程改革导向还是从当前高校课程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课程评价强调师生互动来看,似乎教学模式改革应该成为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很多高校和教师会认同这样一种思想和认识,可能还基于在国家一流课程实施意见未之前,国家已经开展了几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评选,其中,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很重要的观测点,占有较大比重。改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它关系到我们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关系到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成效。教学模式改革确实是我们当前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但一流课程建设指向不仅仅是教学模式改革这一方面,而是要重塑整个课程教学体系。首先,从目标上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涵盖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培养运用高阶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破除教学内容的陈旧性问题,与时俱进,注重前沿性与时代性,要革新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倡导探究性、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最后,教学设计要体现一定的挑战度,学生的学习要有一定的难度。不仅如此,要真正有效推进一流课程深入建设,还必须系统改革课程有关评价机制,如对课程进行质量评估,加强学生过程性评价,开展对试卷命题的分析评估,实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评价,等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部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EB/OL].[2019-11-22].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篇4

[关键词]教育资源;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支撑推动

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的统称。高校教育资源是高等学校拥有或者能够为其使用的,用于教育活动的组织、文化、信息以及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要素的总和。精品课程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优秀的教材为基础、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其中,教育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一、人才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教师队伍是人才资源最集中的体现。“一

流的教师队伍”作为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契机,在推进课程建设中寻求师资队伍建设新的有效途径。

首先,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可以说,没有名教师就没有名课程,名师是一所高校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精品课程建设,其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师,形成自己的名师团队。要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又是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任务安排、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该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

其次,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梯队建设是课程教学可持续性的保证。精品课程要保持持续的高水平,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师资梯队作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既要重视团队合作,又要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备师资队伍,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要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根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较好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要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把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派往高水平学校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优质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性[1]。

二、教材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载体。教材的特色与创新成为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的基础,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教材建设同样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第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就是课本,人们常说课本乃一课之本。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传道、授业和解惑"都离不开教材。一门课程的一本(也可以是几本或一个系列)好教材不仅要传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授业),还应析明学理、辨明事理,并尽可能兼及为人处世和行事的道理(传道),还要能从学术研究的新动态中引发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解惑)。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是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理所当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二,教材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一流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网络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

计算机网络是自主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的集合,其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其一,计算机网络是精品课程的技术支撑。由于当代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概括与反映其内容,特别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作技术支撑。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师生互相促进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学法与教法改革,也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精品课程只有上网才能实现课程资源跨时空不间断的交流,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没有可资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就没有真正的精品课程。

其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开放性无疑会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层次革命。这就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单位要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程还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自

主学习。

四、环境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观念、师资、内容、条件、方法和手段等于一身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环境,环境资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环境需要营造,资源需要发掘。环境资源既包括“硬环境”(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践教学等),也包括“软环境”(教育理念、教风学风、教学管理等)。目前,尤其是课程的建设理念、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立体化”环境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一是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成绩。特色缘于创新,创新是精品课程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守持创新理念,才能形成特色效应,才能成为示范性课程。我们所讲的“精品”中的“品”,主要是指富有特色,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它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精品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衡量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特色是精品课程独有的风格与不可替代的内涵,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水平的体现。看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其关键是“特色”二字。因此,高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整合教育资源,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以创新为抓手建设精品课程,就是要发掘潜在优势,拓展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先进的实践教学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三是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条件。教学管理是沟通教与学的中介。教学管理建设包括观念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精品课程建设是动态的,有一个建设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而完备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流的教学管理”,指的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了包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学保证条件的建设等。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2]。

总之,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教育资源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四种资源尤其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中,人才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教材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环境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篇5

课程的本质表明:课程在干部院校教育培训过程中处于一种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从微观看,没有课程就没有项目、没有培训。教育培训是存量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没有培训就没有人力资源的调整、优化和提升;培训项目是实施干部培训活动的载体,没有项目便没有培训,没有高水平的项目便没有高质量的培训。而培训课程是构成培训项目的主体要素和实现项目培训目标的主要手段,研发和实施项目主要就是研发和实施课程,没有课程便无所谓项目和培训。总之,项目是培训活动结构化的存在方式——办培训就是办项目;而课程是培训活动实体性的生命要素——办项目就是要组织教学双方开发、实施、评价课程;“培训课程建设”是“培训项目建设”的核心任务——建设高水平的项目,本质上是建设高质量的课程。从中观来看,没有课程就没有教学、没有学校。课程是整体性的“教育活动”,没有课程也就没有教学,因而没有服务学员、服务社会的基础,归根到底也就没有了干部院校。因此,课程对院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本体性意义——学校存在的意义和证明就是有教学双方在共同实施“课程”活动。干部院校可以没有学科和专业,甚至可以没有教师和教材,但决不能没有课程!由此也决定了: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课程的特色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课程发展的高度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广度。从宏观来看,课程质量决定干部队伍素质。课程“集中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目标”[4]。课程目标的不同,是教育层次、教育类别不同的主要标志——混淆干部培训课程与其它任何类型教育课程之目标的区别,将使干部培训和干部院校失去存在的必要和可能。干部培训的基本原则、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乃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师资建设等,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上。由此,培训课程关系到干部素质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提高、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上可见:课程始终是院校教育的核心。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本质上就是以课程为中心;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主要任务;课程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对课程管理的好坏是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决定学校发展前景的关键能力。如果说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那么课程改革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方面。我国于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叫“教学改革”而叫“新课程改革”,可谓切中肯綮。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决定了干部院校必须增强课程建设意识,提高课程领导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动、提升院校的整个教学建设。

二、干部院校的课程建设存在着若干偏差

在干部院校的培训实践中,课程建设工作还存在着某些偏差,主要表现为课程开发与管理的随意性和粗放性,教学管理还没有深入到课程管理这一内核。具体表现在:

(一)课程计划开发存在随意性

理念上,没有深刻认识到依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任务导向、问题导向)设置课程、确定课程计划的重要性,有意无意地还在依据学科系统化、知识系统化的导向来设置课程,整体的课程模式没有实现根本的变革。技术上,有的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严格、科学、实用的标准,随意讨论一下就可以确定一个项目的课程计划;有的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对其它同类院校、同类项目的课程设置计划进行直接拷贝;还有的采取“拼盘”方式制订课程计划,即将一个培训班的总课时数按比例分配给相关教研部(室),教研部(室)按分配到的课时数填入本部教师能够讲授的课程(少数课程可能是根据委培单位的要求新开发的课程),组装成一个项目的课程计划,培训的内容因此是“供给导向”而不是“需求导向”的,同一类别但不同层级的各个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方案基本上是雷同的。

(二)课程标准开发存在随意性

不少干部院校还没有意识到课程标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缺乏甚至根本没有规范的课程标准,由此导致教师“有什么就教什么”,“熟悉什么就讲什么”,因而出现了课程目标模糊不清,课程内容错位、缺失或交叉,教学方法单一、固化等现象。更有甚者,现在有一种极端的说法(现象):“干部到院校参加培训以后,思想不是更加统一而是更加混乱了”。其原因就是没有课程标准,或者虽有课程标准但未严格执行。例如:在门类课程的目标定位方面,显得简单、笼统和模糊。人们往往只从宏观角度去定位课程的目标,例如“增强(税务)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升(税务稽查)干部的(税务稽查)业务能力”,等等。这实际上是混淆了干部教育的“目的”与具体培训课程的“目标”之间的区别——在教育科学里,“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上述定位对于区分干部培训与普通教育的“目的”、确定干部培训课程建设的总体方向是有价值的,但对于干部培训具体课程的开发来说基本上是无价值的。因为课程开发更为关注的是“教育目的”在教学中的实现,即应当依据岗位工作需求(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一任务)来定义课程目标——岗位工作的需求能够给课程目标提供最为清晰和准确的答案,而不仅仅是理念、目的这样一些宏观概念本身。目标定位的笼统和模糊,是导致培训项目和课程方案与培训需求相脱节、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因素。在门类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不注重、因而不掌握课程的目的、意义和干部培训课程的特点,没有深刻认识到依据课程的需求和目标(任务导向、问题导向)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重要性;没有能够联系工作任务、依据能力提升来开发课程内容,知识导向、学科导向依然根深蒂固。再加上在课程研制开发过程中缺乏项目委托方和培训对象的参与,导致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授受、轻技能训练,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重“应知”目标、轻“应会”目标,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与工作任务的相关度低——多数情况下理论是以一种客观知识的形式被灌输到学员的头脑,而并没有与学员的工作实践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联结和交融,按需施教原则流于口号。在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同样缺少严格的管理要求,教师不是根据培训对象和课程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适切的教学方法,而是熟悉哪种方法就使用哪种方法;不少教师未能掌握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研究式等适合于干部培训的各类教学方法的内涵、外延与具体应用程序、操作要领,因而还未能做到娴熟运用。其结果,以语言、符号为主要媒介的讲授式方法基本“独霸”课堂。

(三)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粗放性

在不少干部院校,用于支持课程内容呈现、支撑教学方法运用、支持课程目标达成的课程资源,还主要限于教材及教师的课堂讲义,大量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普遍缺少行动导向教学所需的实验室、实训室、现场教学基地等,限制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空间;资源开发主体还仅限于授课教师,培训委托方和学员的作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老师们极少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甚至在没有任何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拼拼凑凑就编写出新讲义、新教材;提供给学员的讲义,有的就是简单的PPT,有的用政策、法规或领导人的讲话替代;教学案例、教学情境的设计,缺乏典型性、真实性,难以激发学员“身临其境”的情感。

(四)课程管理的粗放性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普遍缺乏对课程管理的研究,导致课程管理意识和管理技术薄弱。干部院校往往满足于课程计划的制定和教学秩序的稳定,管理重心还没有深入到课程的规划决策、实施监控、评价反馈等课程管理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即没有深入到课程系统这一教学工作的内核。在此背景下,老师们往往对课程专家提供的严整的课程开发方法及学校制定的管理要求不理解,认为只要课讲得好、学员听着高兴就行,其它都是次要的,何必认真、刻板?因此,作为既是课程开发者、又是课程实施者的教师,不少人提供的课程文件,要素不完备、格式不规范。存在上述这些偏差,究其原因,根本上说是由于专门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理论的缺失,对课程的本质、意义及课程建设理论与技术认识掌握不到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应该掌握关于课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探索构建符合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课程理论,用以指导培训课程建设。

三、干部院校课程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篇6

【关键词】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新思路

民族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体育公共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身体机能训练、审美意识发展乃至综合素质提升中都有着相当不错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涵盖校级、省级、部级三个不同层次,目前已经在高校各门课程中广泛开展起来,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是新时期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课程在育人乃至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此,就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民族体育舞蹈概述

舞蹈是一门以肢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与健身价值。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是西方学术语境下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舞蹈从传统的艺术领域中脱离出来,进入体育领域,具体的手段则是淡化舞蹈中审美韵味深厚的动作形式,同时,加入一些可视化的竞技性动作,使舞蹈具有体育的基本元素,这样可以最大地限度发挥舞蹈在健身与竞技中的作用与价值。体育舞蹈在舞蹈中赋予了体育运动所特有的运动性、竞技性、开发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提升以及健身需求的日益增大,体育舞蹈开始在我国流行,民族体育舞蹈,顾名思义,是在民族舞蹈的基础上加入体育元素而形成的舞蹈形式,是体育舞蹈中的重要类型。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舞蹈类型多元、种类丰富,这位民族体育舞蹈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民族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的开设也变相地为民族舞蹈的现代传承与传播创造了条件。民族体育舞蹈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开设有着多重价值意义,既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增强其体质,丰富其生活的具体形式。

二、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

1.深刻把握精品课程的内涵。民族体育舞蹈在高校教育中的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相关高校也已经着手将民族体育舞蹈纳入精品课程建设环节中,但当前的实际建设效果并不佳,这除了和民族体育舞蹈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有关以外,校方以及教师未能深刻把握作为精品课程的民族体育舞蹈课程应该具有哪些内涵也是重要因素。精品课程与普通课程既有关联,也有区别,与普通课程相似,精品课程同样由教育者、受教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基本元素组成,但精品课程对基本元素的质量要求更高。就以教育者而言,一般课程的教育者就是普普通通一线的教学队伍,而精品课程需要的则是一流教育队伍,无论在教育理念、教学组织乃至教学方法上都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主要依靠力量和生力军。2.细化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精品课程是教育部在新世纪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提出的课程建设任务,因此,在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根本目标就是提升民族体育舞蹈的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培养效果。目标的提出是一回事,实现目标又是一回事,宏大、空洞的目标虽然能够激发人的斗志,但却无助于目标的实现,对此,校方还要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对目标予以细化,从不同层面将目标分解,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明确可行的操作路径。比如,教学流程的优化。教学实践表明,繁琐的教学流程不仅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重要着力于精简教学流程,使之更为合理,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流程不同环节间的衔接,确保民族体育舞蹈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3.创新精品课程建设的手段。自精品课程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同时也形成了大量有益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的建设有着很好的启发借鉴作用。在目前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有些元素是所有课程都必须遵守的,比如信息化建设。精品课程必须以信息手段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撑点,因而,在民族体育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呈现舞蹈动作的要领,同时借助三维动画技术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民族体育舞蹈。当然,民族体育舞蹈作为一门动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场地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实践活动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教师也要注重实践活动在其中的作用,以之作为课程建设中的新思路。4.强化精品课程建设的考核。精品课程的建设与考核是一体两面的内容,只有具备了完善的考核体系,精品课程建设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精品课程在建设中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在民族体育舞蹈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中,也必须以强化效果考核作为重要保障。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好内部考核工作,根据预期的教育目标对实际的教育效果展开执行评价与量化评价,看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的契合程度,如果达到甚至超过教育目标,则表明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成功的,否则是失败的,同时校方也要给予教师的课程建设与公正合理的评价;其次,在省级以及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中,由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的考核同样是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了民族体育舞蹈课程是否能够纳入精品课程中。

三、结语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精品课程建设是方兴未艾的一项活动,各门课程都被纳入到精品课程建设之中,民族体育舞蹈也不例外。当然,不同的精品课程在建设路径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对民族体育舞蹈而言,从课程内涵到课程考核,采取好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是最为根本的建设路径,学校与教师需要以此为着力点。

作者:田应娟 单位:昆明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丰豪.在高校开设民族体育舞蹈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才智,2014(06):146.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篇7

[关键词]教育资源;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支撑推动

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的统称。高校教育资源是高等学校拥有或者能够为其使用的,用于教育活动的组织、文化、信息以及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要素的总和。精品课程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优秀的教材为基础、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其中,教育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一、人才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教师队伍是人才资源最集中的体现。“一

流的教师队伍”作为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契机,在推进课程建设中寻求师资队伍建设新的有效途径。

首先,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可以说,没有名教师就没有名课程,名师是一所高校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精品课程建设,其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师,形成自己的名师团队。要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又是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任务安排、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该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

其次,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梯队建设是课程教学可持续性的保证。精品课程要保持持续的高水平,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师资梯队作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既要重视团队合作,又要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备师资队伍,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要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根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较好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要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把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派往高水平学校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优质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性[1]。

二、教材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载体。教材的特色与创新成为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的基础,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教材建设同样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第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就是课本,人们常说课本乃一课之本。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传道、授业和解惑"都离不开教材。一门课程的一本(也可以是几本或一个系列)好教材不仅要传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授业),还应析明学理、辨明事理,并尽可能兼及为人处世和行事的道理(传道),还要能从学术研究的新动态中引发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解惑)。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是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理所当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二,教材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一流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网络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

计算机网络是自主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的集合,其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其一,计算机网络是精品课程的技术支撑。由于当代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概括与反映其内容,特别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作技术支撑。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师生互相促进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学法与教法改革,也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精品课程只有上网才能实现课程资源跨时空不间断的交流,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没有可资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就没有真正的精品课程。

其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开放性无疑会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层次革命。这就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单位要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程还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自

主学习。

四、环境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观念、师资、内容、条件、方法和手段等于一身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环境,环境资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环境需要营造,资源需要发掘。环境资源既包括“硬环境”(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践教学等),也包括“软环境”(教育理念、教风学风、教学管理等)。目前,尤其是课程的建设理念、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立体化”环境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一是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成绩。特色缘于创新,创新是精品课程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守持创新理念,才能形成特色效应,才能成为示范性课程。我们所讲的“精品”中的“品”,主要是指富有特色,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它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精品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衡量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特色是精品课程独有的风格与不可替代的内涵,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水平的体现。看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其关键是“特色”二字。因此,高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整合教育资源,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以创新为抓手建设精品课程,就是要发掘潜在优势,拓展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先进的实践教学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三是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条件。教学管理是沟通教与学的中介。教学管理建设包括观念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精品课程建设是动态的,有一个建设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而完备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流的教学管理”,指的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了包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学保证条件的建设等。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2]。

总之,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教育资源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四种资源尤其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中,人才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教材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环境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篇8

【关键词】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一流课程;课程建设

大学教育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现代社会塑造更多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是所有高校的基础职能,国家从2014年开展的一系列转型改革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进程。而转型升级必然会涉及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终落实到对传统课程的完善上,所以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发展以“应用”为核心的英语一流课程建设,确保高校课程设置满足社会对一线应用技术型高素质人才的发展要求。

一、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本身不同于普通的高校人才,其有自身固有的层次、知识架构、学术能力等,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的目标、全过程、路径以及最终的成效管控等,属于现代社会中全新的高等教育人才养成体系。其培养规格也是基于社会需求,培养非专业学术型的应用实践人才培养,主要从事服务、管理、生产等一线岗位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主要是从技术应用角度出发,设置学术、能力、素养等多方向发展的培养架构与方案,制定以应用为中心的教学课程机制,其本质就是为社会需求服务。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剧,使英语在新课改中占据位置越来越重,也促使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对传统课程进行优化,向现代应用技术型一流课程的变革,而这也是社会需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实现学校师资力量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能促使不少地方高校安排英语教师进行更高学历进修,或同其余院校英语教师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使本校英语教师的综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英语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支持;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具有更完善的学习环境,以及更主动的自我学习能力。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更符合现代对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需求,能满足新课改对学生素质、知识以及应用技术的标准,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引入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更自主地进行学习。

二、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的现状

(一)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教学思维模式等因素影响,部分地方高校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始终难以摒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不能真正认识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等内在因素,对教学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完成学校关于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翻译水平等教学要求,或主动或被动地采取了强制性灌输教学模式,导致整个课程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社会与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与实践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与英语一流课程建设目的相悖,很难真正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二)受教育空间、资源等限制,很难拓展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深度与广度。诸多地方高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在高质量教育资源、教学空间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与先进区域高校在教育师资力量、教学水准等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在教学中并不能有效实现课程深度与广度的延伸,导致地方高校在英语一流课程建设中很难严格遵循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无法有效地解决教育的公平性与针对性。(三)思想政治因素挖掘不透彻,对学生价值引领力度不够。大学英语本身属于公共必修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面对的学生规模较大、整体数量较多,所以应用型地方高校在进行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时,必须要充分重视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与思维体系的建立。但当前我国应用型地方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与英语一流课程建时,并不能很好地挖掘其中的思政因素,无法有效地发挥大学英语一流课程的良好育人职能。

三、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构建智慧型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是教育的重要阵地与主要依托,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课程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应用型地方高校进行英语一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的迅速普及,智慧教学、翻转课堂等先进教育教学名词,逐渐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使人们对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因此,地方高校在进行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社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适当引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探究式翻转课堂、实践性智慧教学等,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从根本上提高应用型地方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二)有效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最大限度保障教育的公平性。部分应用型地方高校受客观因素影响,在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方面受限较大,所以应用型地方高校在进行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时,就需要注重构建“优质网络教育资源”+“课堂教学互动”教学体系,实现线上与线下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大学英语一流课程教学内容在深度、广度上得到全方位扩展。如创建微资料、微练习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高校MOOC学习网站、雨课堂等,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扩展,增加教学内涵的深厚程度,尽可能地保障教育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三)关注价值导向,发挥课程思政育人职能。英语课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西方知识文化与价值观念,这也使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社会、教育等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应用型地方高校在进行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时,必须要能深入性地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因素。如在教学中学校可以让教师进行集体性备课,明确英语一流课程中如何融入马克思主义理念。同时,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将社会热点、思政聚焦点等引入到实际教学内容中,适当性地增加马克思主义理念,并组织专项话题讨论、辩论等对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性探讨、交流,提高大学英语一流课程的趣味性、德育性以及针对性。

四、结语

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的综合教学质量,为培养更符合现代社会需求与新课程标准的实践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在进行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构建智慧型教学新模式、有效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以及关注思想政治价值导向方面着手进行改进,确保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更高质量、高标准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业琪.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2):104~106

[2]陈升雅.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9:173~175

[3]雷盛燕.新时代背景下应用技术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18,22:4~5

[4]刘文娟.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研究[J].校园英语,2017,34:4~5

[5]郭文正.浅谈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的意义[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4:8~9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管理模式;探究

课程建设一直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门启动课程建设就是想要全面提升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贡献,全面提升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准以及教学水准。课程建设就是为了推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成效,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课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决定了高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对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建设管理的目的是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指导、服务与保障,促进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文章就此问题展开积极研究以及分析,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建设和管理,给出科学的改进措施,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并在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课程建设管理模式,希望对我省高职院校在保持各自课程建设特色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一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

高职教育目前正处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课程改革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主题,在这样特殊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建设涉及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方面面。1.1课程管理制度不规范。经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大部分学校没有出台课程建设管理及评估办法,对于课程建设其他环节的管理制度不规范,甚至缺失,整个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制度建设的不规范和无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对于课程管理的无意识。1.2课程管理机制不完善。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大部分学校只是将课程建设看作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项目向上申报,在课程建设时也只为了评定而建设,没有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且没有长远、统一的策划,没有一个标准的管理系统,课程管理主体过于单一、课程管理方式过于机械、课程建设的目的、任务、举措以及保障机制均比较模糊。1.3对课程建设指导力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将外观做得非常美观,并且还给出了很多新的想法以及教学改革中需要进行的教学计划。但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却缺少内涵的教学录像以及改革效果,再加之缺乏课程管理经验,致使学校在课程建设的管理层面上重立项检查,轻课程评估,导致建设效果不够明显甚至没有效果。1.4教学资源没有达成真正意义上资源共享。经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只是因为课程的评审对网站实施了简单的建设,却没有真正运用到教学工作当中,因此,此类教学资源都被闲置了起来。并且花费成本引进的网络授课平台没有真正意义上达成授课的网络化,导致此些教学素材库、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平台被浪费。

2课程建设以及管理方式

2.1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在强化高校课程建设以及管理时,首要工作就是实施课程建设责任制,将责任划分到每个人,建立课程领导小组。院校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能够在教学领导的带领下,由教务处及评估专家组成,教务处进行组织以及协调工作。课程建设小组将由系主任以及课程负责人参加,在实施的过程中重点由课程负责人进行安排。同时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由教学能力强、专业水准高且具有一定组织力以及领导力的教师担任,负责课程的监督工作,极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当中来,提升教师的踊跃性。2.2发挥二级学院的过程控制以及监督效用。学校的课程建设是为了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教学成效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了发挥出精品课程的积极效用,因此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及时展开追踪监督以及监管,但学校要是每年都对每项课程展开逐步审查工作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可以取消课程负责人年度“自查”的过程,变为由系组织有关教师对其展开年度审查,对审查结构不满意的课程要进行相关的点拨以及帮助,进一步强化系的监督职责,确保课程建设可以顺利发展。除此之外,在课程建设周期满的时候可以使用“预验收”的方法,只有系预验收符合的课程才可以以系名义向学校提交验收申请。2.3完善课程网站建设,实现网络平台互动的功能。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宗旨就是为了确保达成资源共享,促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就不能离开网络平台。要想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规范网络平台建设的要求,标准上网资源的规格,提升网站制作的水准。同时还要保证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在未来可以稳步地开展,防止出现为申报来建设课程的情况。服务学生就需要强化网络教学互动板块的建设,并且改进以及提升软件的功用,保证教师以及学生可以使用网络进行有关的教学以及管理活动,强化监督检查,监督课程负责人要对网上资源的内容展开不定期的改进以及完备。2.4加强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2.4.1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制订课程建设规划是课程建设管理重要的依据。学校课程管理部门要做好《课程建设的十三五建设规划》,指导各二级学院开展课程建设规划,做到五个明确:明确的建设理念、明确的建设目标、明确的建设内容、明确的建设方法、明确的建设保证。根据学校课程建设十三五规划,各二级学院制订本学院的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2.4.2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推动课程标准规范建设。课程的标准化建设是指通过全面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估,规范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促进课程的整合、重组、发展与创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原有课程进行标准化建设。通过对这些课程的检查与评估,促使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保证课程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完善,使其符合人才培养对课程的基本要求。2.4.3培育与筛选。课程培育是课程建设过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课程培育是指学校课程管理部门根据课程建设规划,依据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性质、实践教学等方面,从二级学院筛选一批重点课程,打造优质课程。2.4.4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按照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挖掘课程元素的关键指标,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实行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在课程建设上实行教学团队负责制;在课程考核上实行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方式;在课程质量上实行标志性成果下的多元评价机制。

3课程建设管理的保障机制

3.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课程建设组织管理,有效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程建设的指导作用,各二级学院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将建设成效作为教学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3.2健全评估机制。按照《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建设评估工作。不断完善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实行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促进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3.3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力量,要给予课程负责人课程管理的权限。课程建设负责人的主要权责是享有本门课程的授课、教改项目与精品课程或教材申报、学习考察交流的优先权,负责制定课程建设计划、组建课程建设团队、落实课程建设任务、制定学期教学的授课计划和实训指导书、确定教材并组织实施以及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3.4组织多元的课程建设团队。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功底,还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前沿的行业企业知识融入到课程建设中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实课程建设内容。课程建设团队成员也应采用行业企业人员、高级职称教师、中级职称教师,采用中青年结合的方式,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创造性。3.5完善课程质量管理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课、评教、督导、检查以及自我诊断等活动,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课程四级教学质量层级保障机制,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学校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二级学院等负责人对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常态化参与,有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使教学质量呈现螺旋式上升。3.6加强课程保障与激励机制建。课程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建立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将课程建设成效纳入教学业务考核,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人才称号等的重要指标。对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一定标志性成果或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课程,学校课程建设管理部门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4结束语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项巨大的任务。在学校领导、教务处以及各个系的紧密关注中,依照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展开高效的改进方式,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课程建设团队之间的一致努力,确保课程建设工作可以顺利展开。在建立实用、高效的课程的时候,有关工作者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精准的课程建设以及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可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进一步达成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以及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宗慧敏,康爱彬,王斌,等.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才智,2014(15):25.

课程建设理念范文篇10

一、前期准备充分,为课程建设打好基础

在前期准备阶段,我园组织了教师关于童装艺术课程的调查问卷,广泛征集教师对开展童装艺术园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形成第一手资料,使得教师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实施方向。同时,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利用多种渠道及家长资源,收集了大量的童装资源,成立了童装课程资源库,其内容、素材涉及广泛,而且多以图文并荗、课件、视频的形式呈现,为教师实施课程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童装艺术创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初步设想框架,为课程建设提供依据

为贯彻落实《纲要》《指南》精神,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首先,由学园课程管理小组的成员们初步拟出大致的课程内容框架,为老师们开展课程建设提供依据,再引导老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建构、完善课程网络。

三、创设课程环境,让课程与幼儿直接对话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我园教师倡导“向幼儿释放每一寸空间”的理念,挖掘环境的教育蕴涵,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我们的做法是:重参与、重实践、重体验。

四、扎实推进研究,提高教师课程建设意识

(一)以“走出去”参观的形式,丰富教师相关的知识经验。为丰富教师对本土童装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童装生产制作流程等相关的知识经验,我园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童装文化本土资源,组织教师分批前往石狮市“小野豹”童装有限公司参观。让老师们享受了一次视觉大餐,积累了丰富的童装艺术知识经验,有利于教师生成童装艺术课程内容。(二)以“请进来”的形式,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我园十分重视专家的引领作用,在研究过程中,先后邀请专家对我园的研究进行指导;同时,充分利用园本培训,开设讲座,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提高了教师的课程观意识,相信会有更多的教师带着问题、走近幼儿,在不断地追问和解读中生成智慧。(三)以“集中交流”的形式,反馈课程实施情况。老师们能以《指南》的教育理念引领课程建设的研究方向,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并紧扣幼儿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对童装艺术课程的解读,制作成精美的PPT参加分享交流活动。老师们在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困惑,如:如何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艺术区的活动以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如何向家长宣传课程建设的价值,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家园共育等等,确保了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四)以“活动设计比赛”的形式,促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是本园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他们的有效劳动能推动幼儿园的课程发展。为鼓励教师积极挖掘童装艺术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建童装艺术园本特色课程,我园开展了童装艺术活动设计竞赛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断充实童装艺术课程内容。(五)以“家园合作”的形式,引领家长参与课题。为了唤起孩子及家长的环保意识,深化幼儿园的绿色环保教育,同时深入地开展园本化课程建设,有效挖掘家长资源,进一步推进家园合作,我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家长进课堂向幼儿图文并茂地介绍服装的制作过程、各种辅料的类别等;真正实现了家园共育。回顾我园的课程建设实践,经过调整与反思,下阶段将引导教师以自己的课堂为研究主阵地,进一步提炼教材,丰富课程内容,同时,充分挖掘利用本土童装、面料、辅料资源,多渠道发动家长、孩子参与材料的收集,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努力构建、完善我园的童装艺术园化课程,夯实幼儿园的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