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研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16:51: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础科研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础科研技术

基础科研技术范文篇1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6号),为进一步推动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向企业及社会开放,提出以下意见。

1.政府投资建立的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属于国家公共科技资源,非涉密或国家无特殊规定的,均应向企业及社会开放。

2.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网站和公共信息交流服务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向企业及社会开放工作信息。

3.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要积极为企业及社会使用科学仪器设备提供服务。符合条件的科学仪器设备应纳入全国或区域性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

4.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拥有的种质资源、标准物质、标本和样品、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信息等要向企业及社会开放,实现共享,并应有相应的管理办法。

5.有条件的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应面向企业及社会设立开放课题并予以经费资助。

6.鼓励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根据企业及社会需求开展技术人员培训,有条件的机构要积极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博士后工作站。

7.具备条件的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要加强与企业研发中心的联系与合作,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

8.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开放,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9.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可以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但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10.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的开放应纳入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新建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应明确开放措施。

基础科研技术范文篇2

摘要: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五个基本要素,即人才、项目、资金、设施、成果等,分析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的科研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供启示。

一、引言

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将人、财、物、时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重组,消除管理资源、体制和目标的相互分歧,使一切人员和机制配合行动,和谐一致地实现政策目标(张铁铮,2003)。对资源整合各细分内容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都关注文化整合、信息资源整合、创新资源整合等。如罗海涛(2000)将文化整合分为四种模式;王爱林(2002)则认为有三种模式;KimD·Johnston和Phil-ipW·Yetton(1996)对IT系统的整合进行了研究,指明理解IT系统层面上的组织和战略匹配问题能够有效地管理IT整合;李炼(2007)则主要探讨了整合创新资源健全创新主体体系,以及整合思想文化资源、发展创新文化的相关对策;姚国章(2006)从江苏信息资源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了促进“十一五”期间江苏信息资源整合的十项对策。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科研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笔者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主要基本要素:人才、资金、项目、设备、成果,分析了我国当前科研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对策建议。

二、我国科研资源整合失衡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的配置现状

当前我国科研人才(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统计数据)总量规模比较大,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很小。据统计,2005年我国科研开发(R&D)人员总量为136.18万人年,超过日本(89.62万人年,2004年数据)和俄罗斯(95.16万人年,2004年数据),除了美国(美国没有该指标数据统计)外,位居世界第一。但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较少,2005年仅为18人年,约为日本2004年的1/7、韩国的1/5。

另外,由于部门所有制的限制,科研人才缺乏适当的流动性,导致配置不合理。我国的各类科研机构是按国家、省市、地县的行政级别和各部委及部委企业所属研究机构的建制设置的,因此,在科研人才管理体制上,单位所有、部门垄断、条块分割、静态封闭的特征十分突出,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科研人才难以进行横向协作和集合使用。

(二)资金投入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经费支出总量一直不断的增长。2001~2005年,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3%,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16.5%)高出3.8个百分点,增速明显。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科研经费状况却仍不容乐观。2006年OECD的《主要科学技术指标2006/1》显示,虽然我国R&D经费总额位居世界第六位,但2006年的经费总额仅相当于美国2004年的1/10,日本2004年的1/4。

2、我国的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相对狭窄。据统计,2004年我国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的比例是22.0%,而在发达国家,该比重几乎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在10%以下,如美国2003年这一比例为9.1%,日本为9.3%。

3、我国研发支出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经费过低。美国2004年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9.1%,日本2003年为13.3%。相比之下,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严重不足,直到2005年这一比值仍只有5.4%。

(三)项目建设的现状

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型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各个环节虽都有所改善,但还是没有摆脱粗放管理的局面,各自为政的现象还很突出。

1、立项审批。长期以来,我国科研项目立项组织方式只有一种,即“自上而下”,后逐渐被“自下而上”的组织方式所取代。但这种组织方式要求有完备的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而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该顶层设计,这就使得相同的科研项目能够在不同的部门通过。

2、分配机制。当前我国各级行政部门几乎都有所属科研机构,且各级机构专业设置都很全。因此,在项目课题分配方面,容易造成和各级行政部门支持的重点计划项目在内容或指标上相互重叠。

3、监督控制。在我国,存在着很多项目无法按期完成,但也不愿退出,这就使得本该退出的项目在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下成了一个个“黑洞”,吞噬着大量的人、财、物。

4、结题验收。由于我国科研机构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部门所有制,这使得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审批、验收等主要由各自所属部门决定。“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导致许多粗制滥造的科研项目最终也能通过,甚至评奖,导致了更多的科研投机。

(四)设备利用的现状

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我国各个单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特别是价值昂贵的大型仪器,有些甚至盲目购进后又因管理不善一直得不到合理使用。同时,由于科研设备分属不同的部门主管,相互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仪器设备没有共建共享。资源重置、零散、使用率低,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瓶颈”。有资料表明,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而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比欧盟15国的总量还多,但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到25%,甚至更低。

(五)成果转化的现状

我国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少,但成果转化所产生的效应较低。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技术有8万多项,获得省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有3万多项,然而专利实施率长期徘徊在10%左右,科技成果转化商品率约20%,转化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比例大约在5%~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具体表现在高校、科研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R&D的参与度比例较低。据统计2004年这一比例只有10%左右,这就容易导致科研成果的供给与企业市场的需求相错位,无法顺利实现商品化、产业化。

三、科研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的对策

(一)人才整合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科研人才整合失衡的现状,一方面要构建科研人才分布的信息平台,动态掌握科研人才流动情况。可在各个层次的科研人才数量资源统计中建立信息平台,对本单位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增减及流动去向进行实时掌握。在此基础上,国家通过各级信息平台汇总的资源信息全面掌握科研人员的分布及流动状况,并保持各类信息的实时更新,实现全方位的资源管控。另一方面,要建立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尝试采用多种薪酬方法来激励,如固定薪酬与变动薪酬、短期薪酬与长期薪酬、普通薪酬与特殊薪酬等,并要重视制度建设,如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消除科研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二)资金整合对策

资金整合,实质上是经费的投入和管理问题,是如何使用最少的经费产生最大的效用。

1、要优化经费分配、加强资金监管。一方面,要在政府科技经费的支出结构中提高企业研究机构的经费支持比重,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协调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三个领域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具体而言从中央到地方可成立技术立项审查小组和经费审核委员会,两个机构均由科技界相关专家组成且互不重叠,由国家科技部赋予其审核权威,以加强相关科研资金的有效投入与使用,达到经费整合的目的。

2、要实现科研经费投入的社会化。整合科研投入资金,要善于疏通资金投入渠道,建立社会化的科研经费投入制度。因此,要不断完善科研机构自我创新与自我发展机制,通过技术交易会、委托中介机构、发行证券、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强与企业、银行、社会的业务合作,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完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分散投入风险。

(三)项目整合对策

项目整合是对众多项目的综合管理,是以优化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的,实现资源间的合力,发挥资源的最佳绩效。

1、要不断完善科研课题申报制度。一是要拓宽课题申报主体的范围,把科研实力强大的民营科技研究单位和企业纳入到申报主体中;二是要在课题申报立项中,成立由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并确保其独立性,尽可能地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在课题评审与立项后,要采取公示、听证会和动态监督等形式加强科研立项的科学性与透明度;三是要改革课题经费拨付程序,把课题实施程度与经费拨付联系起来,并实行过程审核。

2、要建立项目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各个层次的项目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的逐级管控,加强系统内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国家科技主管部门也应定期科研项目审批及实施的相关信息,增强科研立项的透明度,保证各研究单位洞悉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减少项目开发的重复性和盲目性。

(四)设备整合对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融合,很多科研项目仅靠单一的实验设施难以完成,必须依赖大量的设施同步展开。因此,首先要实现各科研设施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注重加强国内的科研仪器的共享与开发,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一定数目的拥有先进仪器设施与专业化管理队伍的中心,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用。其次,要建立科研设备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健全数据汇报汇总制度,实时掌握各设备数据参数的变动和增减情况,实现科研设备的动态管理,并可借助该系统对全国科研设备的总体和单个利用效率进行评估,从而为资源整合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五)成果整合对策

1、要完善风险投资与交叉融资制度,带动科技成果开发利用。科研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其风险性,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存在风险,即便在成果形成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倡导建立科研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和支持民间闲散资金参与科研活动;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成果转化的风险及利益分配,实现国家和各类民间资本的交叉融资,尤其是一些基础性、投资回报预期较长的成果项目。

2、要不断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建立和规范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完善技术市场体系,这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环节。目前,我国技术市场主要形式有科技信息交流会、技术交易会、技术成果拍卖会、技术难题招标会等。实践证明,这些形式仍不能完全满足交易的需要,客观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创新技术市场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如通过网络平台,技术供求信息等。在此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建立和规范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通过建立高效率的科技成果信息咨询机构,疏通科技成果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通道,加快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促进科学技术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基础科研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科研;策略研究

科学技术研究是体现国家强盛的重要方面,在经济不断进步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林业经济在之前的发展中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发展速度上比较缓慢,其中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比较低。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之前的林业科技发展中对于社会产生的贡献率只有25%左右,这样的发展形式严重限制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步,近几年对于林业发展在重视提升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研究也在逐渐成熟,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步。

1.林业科研战略发展下的资金投入

1.1加大科学研究成本的资金投入

科学研究资金的投入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加强我国林业发展的步伐,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是一种高效的投资方式,需要转变林业发展资金投入的传统观点,将消费的观点进行改善。其实对于林业资产上的投入,并不会消耗很多的资金,相比之下的工业或是农业等投入资产数量更加庞大。

1.2投资与研究项目来源以及应用等详细审查

在进行资产的投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建设项目与用途等进行详细的审查与研究【1】。现在很多的林业产业经常使用公共资助的资金等进行公款私用现象,不仅会严重影响林业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还对我国公益资金等造成严重的伤害。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现在的林业企业在建设与加工或是砍伐等方面经常出现违反商业性或是建设性的行为,需要在进行资金的投入中对其中涉及的项目建设以及应用等进行详细的审查。

1.3提高民营部门的参与度与研究力度

我国林业的发展在相关企业中的参与度非常低,其中最低参与度不达2.5%。林业发展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企业在林业发展中也就应该贡献自身的力量。现在的公益性林业研究逐渐在缩小,转而向民营部门过渡,林业发展逐渐成为民营企的研究内容。民营部门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林业研究中的重要体系,很多的民营企业中都会设置专业部门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2.林业科研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推动,林业发展逐渐呈现出不同的变化【2】。首先在森林的重视上不断加强,特别是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与加强,在发展林业的同时还兼顾生产以及环境、生态等各种社会功能,其次是在经营观念上的变化,不断加强对林业经营的参与,积极做到民营企业与林业发展的共同进步的目的,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目的的基础上改善林木科学研究力度,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最后是将林业发展与科研等逐渐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积极增加科学研究中的多样性或是循环性等方向发展,在林业发展的接触基础上为其表上生态环境建设的标签,提高相关经济政策与生态政策的完善。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需要重视林业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方向的变化与制定,首先在生产的民营或是其他企业单位以及类型中重视对实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其次是在管理部门上的决策制定以及公众等提供的相关改善措施。其中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限制性因素,其一是相关科技人员在政策上的制定与研究,经常出现自我封闭的现象发生,其二是在技术上的创新与研究力度不够,森林的管理以及信息技术之间的结合不够密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对于目标的制定与发展方向等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的发展需要进行制定,才能更好的促进林业的发展与进步。

3.林业科研模式以及机构

林业发展中的科研方面非常重视,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对于林业科研模式的建设以及机构的建设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更好的将人民发展的利益结合起来进行林业的发展与进步,是林业科研发展的主要问题。将林业发展中的特定知识与地区之间的不同特点相结合进行研究与分析,从其中来不断寻找研究问题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林业研究模式中对于其中的研究机构以及开发方式等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这样的基础上需要对其制定科学的研究模式,防止林业科研的发展与林业的生产等脱离【3】。在近几年中我国的林业科研的形成一种专业的科研模式,其中包含对于科研、生产以及管理三种内容,针对这样的科学管理模式进行科研管理能够保证林业发展的进步以及机构专业性的提升。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的实验研究以及成功案例,特别是其中的八五与九五等科研项目研究非常成功,在这方面林业科研研究中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经验等,并且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针对我国成功与国外关于林业相关的成功案例研究发现,在进行科学研究模式建设与创新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对科研机构的建设以及专业人士的培养上进行提升,在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对于工作人员以及科研人员的科学性需要不断进行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林业科研的进步,其次在于科研机构兴办的关于林业相关的科技产业。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会遇到很多的发展或是技术问题等,加强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科研机构在发展科研的工程中积极举办或是推动科研竞赛等,在不断竞争中发现自身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不断加大对于科学研究的力度。在研究制度与科研机构上进一步的加深资本的投入与优化,保证林业科研技术在不断上升的基础上大步的推动林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完成与实现。

4.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针对实际的生态发展状态提出的社会发展战略措施,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对我国林业科研方面不断加强研究力度以及支持,保证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完善以及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实现。

作者:李春艳 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北联林场

参考文献:

[1]马兴华,李树民,洪新.辽西半干旱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Ⅲ)[J].辽宁林业科技,2014,06:1-6.

基础科研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农业领域;技术创新方法;科技平台;仪器共享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的讲话指出,“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要求,“对于通用科学仪器设备,通过建设仪器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方式,集中集约管理,促进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农业领域科技平台体系需要结合科技创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数学、信息、物理、化学等的学科辐射融合为方向,搭建聚焦试验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平台[1],进一步提升重大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大型设施设备管理使用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性能装备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效能,集聚要素、协同攻关,助推其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与创新高地[2]。

1技术方法创新平台建设的背景

1.1贯彻国家大型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精神的基本要求。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其应用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5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7.3万台(套),年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157小时,利用率为72.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000多小时、187%的利用率[3]。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虽然已经建立了基本的科研平台体系,购置了千余台(套)5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但与院外单位之间、院内不同研究所之间、同一研究所不同平台之间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率有待提升,大型仪器的年均有效工作机时仅为1204小时,利用率75.3%[4]。因此,要加快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开放共享水平。1.2应对农业学科“后发”属性的创新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科学和技术高度融合,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革命性突破、高水平科技论文的发表越来越依赖于大科学装置、重大工程设施等科技基础平台支撑,依赖于先进的实验手段和科技基础数据信息观测、计算等综合分析处理能力。农业科学作为交叉学科和“后发”学科[5],越来越受到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等“先发”学科通过仪器设备等带来的辐射影响。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大多采取“公共平台+预备实验室”的模式[6],高度重视仪器公共平台建设,并对仪器设备进行集中管理。1.3深入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开放要求。农业科研工作既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前沿和农业农村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也要强化科研管理,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集中和网络化管理,提升研究所的主体责任意识和专业化服务能力[7],大幅度提高设施平台的利用率,为农业科研的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批技术方法创新平台,并以此为核心,集聚传统农业科学领域之外的专业人才,构建专业型支撑人员团队[8-9],加强设施设备功能开发与全流程解决方案构建,强化技术、方法、标准等研发。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精神,提升科研机构大型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开放共享水平,有必要启动建设技术方法创新平台[10]。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研机构必须紧跟引领国际农业科技发展前沿,打造一批水平高、装备强的学科公共实验室,缩短与世界先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差距,支撑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跃升国际一流水平。

2技术方法创新平台建设的任务要求

农业领域中的作物、园艺、畜牧、兽医等一级学科以及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业机械等学科,要通过技术方法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设施设备使用效率,推进全面共享,建设支撑团队,开展试验方法学研究,统筹学科发展与科学探索,为一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依据科研机构学科设置,建设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功能单元:一方面,提高科学研究效率,降低创新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提升科学研究工作水平,在机会成本和边际效益核算上取得先机,夯实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基础。2.1提升设施运行效率。以科研机构已有的大型设施设备为依托,辐射带动其他低单价的仪器设备,搭建功能专业化的设施群、操作流程化的仪器序列,完善前期材料处理和后期数据分析等环节,全试验链条部署,全面提升平台运行机时、使用效率,提高测试化验处理能力。2.2推进全面开放共享。落实国家开放共享要求,搭建基础法人级物联网,并与国家大型设施设备共享网络对接,原值在50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全部对外开放,50万元以下的设备依据高效自愿的原则进行择优共享,为机构内外的科研与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测试化验等技术服务。2.3完善均衡人员体系。组建由专业从事化学分析、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支撑类人员构成的技术创新团队,设计系统性测试分析流程,有力支撑全院各科研团队的科学创新,与科研类、管理类、转化类人员形成有机互补、均衡发展的人员体系。2.4支撑领域科技发展。明确中长期试验技术研究的方法学科体系,引进培育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技术,强化方法学研究,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可能性,提升整个学科集群的创新效能。

3技术方法创新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落实国家文件要求,充分利用大型科研仪器设施资源,在学科的科学方向和技术手段两个交叉维度,建设技术方法创新平台体系。一方面,完善开放共享机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升设施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的使用率、开放率,为农业科研机构乃至社会提供高水平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开展方法学研究,持续拓展设施设备测试功能和应用范围,持续提供新方法、新技术,有力服务机构自身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提升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为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基础支撑。3.1统筹布局,梯次推进。对于作物、园艺等学科,统筹农业科研团队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技术分析需求,“十三五”,主要依据优势单位已有大型设施设备、共享类平台建设等基础,部署功能单元;“十四五”乃至中长期,主要依据学科体系布局及科研机构发展方向,调整完善平台的系统性布局。3.2定位清晰,试点先行技术方法创新平台立足。设施设备特别是大型通用仪器的集约化管理,建设专业支撑人员队伍,开展方法学研究与服务,以试验技术进步支撑和引领科技创新,其建设应优先选择一批设施设备相对集中、共享基础好、人员梯队较稳定、机制建设较为完备、具有一定优势特色和引导示范效应的科研机构进行,待模式与机制运行成熟后,再逐步推广。3.3科学管理,务求实效。对标康奈尔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试验技术研究服务先进平台,技术方法创新平台在仪器设备购置上享受优先权、在支撑队伍建设上强调专业化、在技术研发服务上强化引领性,以建立特色考核指标体系为核心,完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通过通用类设施设备开放共享,避免固定资产重复投入,提升科研工作效率;通过大型、专用设备功能开发与技术服务,推进学科交叉,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4加强技术方法创新平台建设的建议

基础科研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职院校;科研团队

一、引言

高职院校是服务地方经济、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体[1]。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专业建设是主体,学科竞赛是亮点,校企合作是重点,科研是点缀,直接结果就是在高职院校没有紧密意义上的科研团队。在国家推进创新创业和产教融合等政策的指引下,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在赋能本地产业发展上的作用逐渐凸显,企业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和人才培养都与科研团队息息相关,培养紧密型、创新型科研团队在高职院校建设中逐渐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探索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如黎明职业大学陈婷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韦清提出的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2,3],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胡海林等人提出的多元化和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措施[4],以及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袁霞提出的教师、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混合科研创新团队模式[5],上述文章都对科研团队建设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和措施。但深入研究发现,目前高校的科研团队建设还是基于松散型模式,更多从考核和机制等方面进行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探索。为了赋能产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双创中心”、孵化器、开放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和研究院等。研究院侧重于前瞻性和基础性技术研究,以本科类院校为主,其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贴近产业,侧重应用型技术研发和产业服务,适合高职类院校建设,作为产教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本文结合自身团队建设经验,在深入研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属性和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基础,解决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建难、发展难和考核难等问题。

二、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现状

高职院校的建设重心是专业建设。通过建设高质量的专业,促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产业发展,是职业院校一直以来建设的重心。在“双创”和产教融合政策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的重要性开始显现,没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双创”和产教融合都难以推进,或者流于形式。以研促教、以研促赛、以研促产才能够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同时培养高质量的教科研团队。科研团队建设不再是高职院校的点缀,而是高质量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一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受师资水平限制,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比较松散,基本以项目式科研团队存在。纵向项目申请前临时拼凑科研团队,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少有团队成员参与,基本上拼凑出来的团队成员只负责签字,很少参与具体科研工作,项目负责人独自申报,独自研发,独自结题[6]。在横向课题研发中,由于必须做出具体科研成果,团队成员参与度比较高,但项目结束也会自行解散。高职院校的另一种科研团队是平台式,即校内的研究所和研究院,这种类型的科研团队属于紧密型,属于高职院校内的科研中坚力量。高职院校的科研缺乏政策支持,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科研时间无法保障,学校的考核主要是教学、学科竞赛和课程建设[7]。教师科研缺少激励机制,多数是为了完成年度考核,为科研而科研,不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或技术问题而进行研发,直接的结果就是科研成果较少,项目质量无法保障,服务产业功能弱化。破解高职院校科研问题,首要任务破解科研团队建设,包括项目经费保障、科研考核机制、科研条件(仪器设备和时间等)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作为科研团队建设的途径之一,破解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科研难题。

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赋能作用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为政府支持下技术和产业服务机构,其功能定位非常明确,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契合高职院校的定位。开放实验室和研究院专注于创新性研究和企业技术难题研发,在研发过程中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及学生的职业技能;“双创中心”和孵化器搭建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协同创新中心是校企合作的桥梁,也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平台。通过校地合作,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利用校地两方的政策支持,破解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保障紧密型科研团队建设。(一)科研团队建设的保障校地共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能够获得政府资金支持,为科研方向和科研目标的设定给予保障,解决科研团队松散,以及科研成果碎片化问题;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结合研究基础,申请各类纵向项目容易获得认可,摆脱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无法完成科研项目的已有认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公共技术服务性质,如帮助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知识产权等服务,替代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保障教师的科研时间;高职院校设备投入主要是实训设备,以学生培养为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由地方政府投入资金购置研发设备,为教师的科研创造条件。(二)校企合作的保障不论产教融合,还是现代学徒制等政策,企业的积极主动性都比较低,从利益层面思考,他们没有看到高职院校的技术服务能力,仅仅看到了学生的劳动价值。相对而言,企业对校地共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认知度较高,企业愿意把项目研发委托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而不愿意给临时搭建的松散科研团队。另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能够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带来政策支持,如联合项目申报和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等。校企高质量合作能够为紧密科研团队建设提供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地方产业的发展。(三)人才培养的保障科研团队建设的核心是科研人才的培养。松散的项目式科研团队无法让教师持续参与项目研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难以获得持续提升,借助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教师能够开展自有项目的研发,以及纵横向课题的研发,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学生参与教师的项目研发,借助平台参加学科竞赛,或借助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体现在产学研,即服务产业、培养学生和技术研发,产业服务和技术研发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同时要兼顾学生培养。最优的建设方案是以高职院校的二级教学单位为主体与地方政府共建,教师的考核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主,兼顾教学和学科竞赛,真正实现“以研促产、以研促教和以研促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在于促进科研团队建设,同时带动产业和教学,其功能应包括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利用平台资金培养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利用纵横向课题锻炼教师的技术研发能力,同时搭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产业服务能力。以平台促科研,以科研建团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多元性有助于破除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中的障碍,是高质量紧密型科研团队建设的途径之一。(一)优化人才引进和团队组建机制。基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职院校需要根据院校本身的科研服务发展目标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标,明确科研团队组建的目标。结合行业的技术发展、企业的基本需求优化人才引进和组建机制,以全职和兼职的方式引进科研团队人才,让教有余力的教师进入科研团队,充实科研团队的人才流动机制。高职院校本身需要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根据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服务宗旨设立特聘岗位,引进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分层次选拔不同专业的技术人才,在组建团队之后通过培训活动整体提升科研团队的创新水平。(二)完善人才培养和团队管理机制。高职院校需要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实施各类型的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科研团队的优秀学者、骨干,提升团队的整体科研能力。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科研人员的专业需求建立技能工作室,培养能够解决技术难题的人才,还可以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强化团队成员的综合职能。科研团队可以与企业展开合作,制定标准化培养体系,让教师以职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在学习实践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理论成果,提高科研教师的应用研发能力,在企业中进行技术交流。培养一批实践能力较强的专家,让高职院校成为学术交流汇集的中心,保证学校骨干教师的管理职能。(三)实施团队评价与激励措施。高职院校在构建科研项目团队时,需要根据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考核要求,建立属于团队本身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课题创新度、重大科研项目成果、高层次科研奖励等进行量化管理,考核和验收各阶段项目任务的完成度。根据各任务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验收,修改团队激励措施,对创新性较强的科研团队提出资金资助、研究条件更新和薪酬津贴奖励,在给予科研团队大力的支持下,让科研团队提升对科研活动的使命感和热情。

五、高职院校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

(一)定位科研服务。目前国家和省市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科研服务,推出相关政策,鼓励高职院校构建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科研团队。因此,高职院校也需要高度重视科研服务工作,在校内针对各项科研服务制定措施,加大对各项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鼓励各类优秀教师运用专业能力,开展基于平台的科研服务,组建多种形式的科研团队。基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报多层次的科研项目。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根据科研服务的目标和服务对象,精准定位科研项目的层次、专业范围、科研方向,集中能力攻克科研难题。不同于本科型院校,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围绕职业技能,因此,科研项目也应以实际应用为主,贴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人才需要。在开展各类科研服务时,高职院校需要瞄准企业的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研发,根据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服务。高职院校在定位科研服务中,还需要利用专业优势为各类型的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形成良好的科技服务形象。(二)科技服务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在构建科技服务管理制度时,首先需要明确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在开展各类型科技服务中,主要将计划实施、组织协调、监察监督纳入管理制度中。良好的科技服务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科技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高职院校可以从领导层面和实际工作层面构建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执行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促进科研团队创新性的完成科研任务。(三)科技服务经费投入。科研经费的投入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是否能顺利进行,科研项目的资源、科研项目的实际工作内容都需要产生一定的科研经费,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在科研工作的各个阶段投入经费。在前期投入设备仪器的经费,在中期和后期将资金投入到人才培养方面,定期培训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不断根据科研项目的进度,购置先进的科研设备、图书资料,打造一流的科研软硬件设备,并根据科研项目的可执行度和创新度,加大启动经费投入,建立与企业接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中心,有效保障科研服务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科技形象,改变社会对高职院校固有的态度。在投入科技服务经费时,高职院校需要先审核科研项目的可执行性,避免科技服务经费投入无效,让科技服务与科研经费成正比。(四)科技服务人才。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主体是专业教师,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院校的办学情况,了解专业教师开展科技服务的积极性、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操作水平的高低、专业前沿动态的了解程度、企业实际生产与发展的了解程度。不断调动专业教师开展科研项目的积极性,通过定期培训、科技交流、制度激励等打造一流的科研服务团队,并根据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断促进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过共享行业数据促进专业教师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五)与行业企业的关系。高职院校在开展科技服务时,需要掌握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也就是说,无论哪种科技服务都需要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以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构建基于企业的科技服务。着眼于企业的实际问题,瞄准企业的产业链发展,与企业接轨。在研究科研项目之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实际操作,实现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效果。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企业实时沟通和共享产业发展情况,建设协同创新、共同科研的体系,及时准确地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科技服务平台的合作,利用共享设备、共享人力等资源更好地展开创新性研究,将专业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企业实际中去。

六、总结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现状是松散的项目型团队,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偏弱,企业认知度低,其原因是缺少体系化的科研,成果碎片化,在纵向课题申请中无法与本科类院校竞争,横向项目合作质量偏低,破解上述原因的办法是增加科研经费和提升项目质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科研和公共服务属性能够获得社会认知,申请到更多的纵向和横向项目,锤炼教师的科研能力,平台的支持经费增加教师的科研自由度,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结合社会服务考核,定能够建立高质量紧密型的科研团队。

参考文献

[1]成林.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12):95-96.

[2]陈婷.协同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研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9(3):8-11.

[3]韦清.协同创新视阈下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织模式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3):11-14.

[4]胡海林,尚云峰.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2(6):44-47.

[5]袁霞.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建现状与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3(8):41-42.

[6]郑小燕.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研究[J].高教学刊,2015(16):27-28.

基础科研技术范文篇6

正确认识科学研究及水利科研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科学研究概念

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但它起源的问题包涵两个方面:一是经验问题。关注的是经验事实与理论的相容性,即经验事实对理论的支持或否证,以及理论对观察的渗透,理论预测新的实验事实的能力等问题;二是概念问题。关注的是理论本身的自洽性、洞察力、精确度、统一性,以及与其他理论的相容程度和理论竞争等问题。科学研究提供的对自然界作出统一理解的实在图景,解释性范式或模型就是“自然秩序理想”,它使分散的经验事实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公理和原则,是整个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根据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不同,通常划分为三种类型:

1.基础研究,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2.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

3.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它们在一个国家、一个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协调一致地发展。科学研究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如需有一支合理的科技队伍,必要的科研经费,完善的科研技术装备,以及科技试验场所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一是观察到一种特殊现象;二是提出假设去解释这个现象。水利科学研究就是运用这些方法和原理,以水物质和水工程为载体,通过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的因果关系,作出科学判断或结论。鉴于水科学研究特点和客观条件,基层水利科研单位主要应倾注于应用研究及开发研究。

(二)水利科研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这不仅对水利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我们水利科研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等措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水利科技的重大研究载体,内容丰富,任务艰巨。坚持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水利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使科学研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也为我们水利科学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水的问题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远没有解决,化解我国四大水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任务十分艰巨。只有坚持不懈地用高新技术改造水利传统行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水利科技工作新局面,为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积极探索基层水利科学研究新思路新途径

根据基层水利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现状,必须“坚持一个方针,打牢二个基础,加快三个转变,加强四个创新”的工作格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科学研究,使之成为广大水利科研人员的自觉行动。

(一)坚持一个方针

科学治水方针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水利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当前,尽管基层水利科研单位在人力、财力、能力上都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是一定要按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探索和围绕科学治水方针,制定科学研究任务、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加大科技推广与创新,进一步发挥水利科学技术对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紧密联系本地区实际,对科学治水实践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等进行研究探索,统筹解决水的问题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统筹处理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水土流失等问题,提出科学的见解、办法和成果。

(二)打牢两个基础

科学研究涉及面广复杂,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适度为原则,做好两个基础工作。一是科研人才培养。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人,没有人才,一切工作都是纸上谈兵,一切都无从谈起,一切事情都做不成,搞科研也是一样。只要创造优良的人才环境,建立合适的人才制度,科学研究和发展就有了生机和活力。近几年,我们针对所里编制小、人员少,引进难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请进来,聘请老专家、老科研,进行传帮带,帮助科研人员提高科研技能;另一方面鼓励岗位自学,所里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和经费,让他们通过自学、函授或专业培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论,了解行业前瞻研究动态,提高自已科研水平。目前,全所本科毕业由原来30%达到了85%,中级以上职称由原来的25%上升到45%,人均有两门以上从业研究资格,摆脱了一度技术人员穷窘的状况。去年以来,有8篇科研论文,在部、省级水利刊物上发表或交流。二是科研经费投入。科学研究需要必要物质基础作保障,特别是科研仪器设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台科研设备动则几万、十几万元,少则也是上千元。基层科研机构却没有国家固定的科研经费保障,全靠自己想办法解决。这几年,尽管我们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依靠行业项目,用科研服务微薄收益弥补了部分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去年所里投资近20万元对试验室设备仪器进行了更新和维修,今年还将按照水利部要求进一步完善。但是,科研经费问题始终制约基层科研单位的稳定和发展,毕竟微薄的科研服务收益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国家不从体制机制上加以解决,基层科研和科技推广将举步维艰。国家应增加基层单位科研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政府补助、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多元化科研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基层科技投入体系。

(三)加快三个转变

水不仅仅是一个利用问题,而且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否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等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为水利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必须加快转变步伐。

一是加快从传统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过去一贯就工程谈工程,水利科研人员结构单一,学科面窄。现在要由过去单个研究水利工程技术方案转向除了研究技术方案外,还要研究生态、环境问题。水是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不能简单谈钢筋混凝土、谈工程造价,还必须考虑生态和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原水利部长汪恕诚早就指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旗帜自己要举起来”。水利科研人员应义不容辞地加快转变,优化人才结构,优化专业配置,不断引进社会学、生态学、环境学等方面人才,以适应这种转变的人才优势。

二是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就是要从单个工程的研究(包括工程技术、生态、环境),转向把工程放在整个流域、整个系统工程中进行研究。每一个水利工程都是整个流域管理的一部分,不仅要注重单个工程的研究,更要注重从整个流域、系统角度上进行思考,高度重视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若干个工程建下来,水资源利用率是多少,要从整个流域来考虑,只有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才符合现代水利的要求。因此,水利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宏观观念和全局意识,多从宏观上思考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和评价。

三是加快从水利工程利用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转变。要从着重研究水利工程建设,转向综合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配置,包括水资源管理技术。水利工作不仅仅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而应该是整个水资源管理工作。水利科研人员应把自己看大一点,站在国家、地区全局上看问题,站在水资源整体角度上看问题,眼界才能开阔,思路才会清晰。要有意识地从工程建设转到水资源综合管理,把水的问题纳入生态环境中统筹研究分析,不仅要有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意识,而且要这样去开展工作,才能使自己的优秀科研成果,更好地满足于事业的要求、满足于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四个创新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大力倡导科学探索和勇于创新精神的同时,必须注重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

一是思想理念创新。“98大水”为科学治水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素材,如何从中得到教诲和启示,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正确处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关系,正确处理水利科技不适应水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关系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维,创新理念,解决好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正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广大科研人员必须以之为已任,努力实践,努力跟踪前沿,不断探索新事物、新理论。

二是体制机制创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将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基层科研单位小、人少,势单力薄,依然是影响水利科技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几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总体上看,基层科技计划经济色彩仍较明显,创新活力不够,“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必须建立以激活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内容和前提的体制机制,既符合水利科技特点和本单位科技发展需要,又有利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需要和发展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三是方式方法创新。改进科技管理方法和手段,健全管理制度,促进水利科技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事而立,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要以激活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特别是基层公益科研单位,搞科研难,搞大科研更难,往往片面地以科研成果多少去评价科研成绩,而忽略了基层实际工作中又需要一定科研人员去完成一定的应用研究和推广,比如岩土、岩石、混凝土、沙石等材料检测、试验,节水灌溉、防汛抗旱等课题设计与研究,都需要一定专业技能的科研人员按照《规程》去完成,科技含量虽不一定很高,但必不可少,这种科研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事务化的过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实际上也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应得到尊重和肯定。

四是拓宽领域创新。水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经济属性,21世纪的水利科技问题不仅涉及水利工程技术范畴,而且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范畴。水利科研工作必须充分考虑水的多元化属性,改变脱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就水论水”的研究方法,把水问题放到大自然中去考察、去研究,放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去探索、去思考,不断拓宽水的应用范围研究,优化配置理论,向生态水利、城市水利、环境水利、人文水利等新领域拓展,加强行业、跨行业、跨领域联合攻关研究,促进学科交叉和渗透,共享水资源丰富成果。

三、正确处理基层水利科学研究中的相互关系

地市基层科研单位与省以上大型科研机构相比有不同的特点,就是单位小设备简,人少事多分工难,学科单一类别多,科技含量低,规范要求高,过程要简单,经济要实惠,科研成果难,专业需求全,经费少误解多等等,矛盾交织无时不有,关系复杂无处不在。

第一,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基础研究是应用技术创新的源泉。重大突破性科技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新的方向。基层科研人员不仅要掌握基础研究理论和方法,加强前瞻性的重大基础性问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有机结合,在处理实用技术和基础研究的关系中以实用技术为主,基础研究为辅。基础研究要搞,但要有自己的特色。要重视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本所“大坝电测技术”的研究和使用,就是在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完成的,在*“11.26”地震重建中对长江大堤受损情况检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硬课题研究与软课题研究的关系。要从只注重硬课题研究向硬课题、软课题研究并重转变。硬课题主要是研究一些技术方案、技术产品,软课题则主要是研究一些带有宏观性的问题。基层科研单位不能只研究钢筋混凝土,还要研究软课题。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如何科学防灾减灾研究等软课题,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社会效益显著,它提供了一种思维,值得去研究去探讨,即使是反面教训的软课题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又如病险水库这么多,除了病险水库加固技术外,到底采用什么样的管理体制好?采用什么样的机制运行下去?这也是软科学要研究的范畴。不要认为科研人员是研究技术的就不能搞软课题研究,基层科研人员有经常深入第一线情况熟悉的优势,在研究纯技术基础上,还应多研究些管理方面的东西,从机制、体制上做点软课题,有时软课题起的作用更大,尤其对上级有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信息和帮助,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提高研究层次。

基础科研技术范文篇7

一、强化政府科技领导和支持,政策扶持科技创新

进一步坚持党和组织的领导,对科研队伍的领导班子实行思想教育和改革,从领导层面加强单位对创新性研究的重视程度,带动整个科研单位的积极性和信心,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只有管理层拥有积极的创新性动力,才能带动整个单位的创新性氛围。同时,政策方面也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对科技的进步和研发制定一套可行性策略,对有应用前景的研究项目出台相关倾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应当吸取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对科研单位实行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规范,使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完整,从而加强和强调单位制度的权威性,使单位内部管理系统保持最佳状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学习,也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学术讲授,扩大科研人才学习平台,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鼓励技术人员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等,并不断吸取高新技术人才,如与有实力的高校签订就业协议等,招贤纳新,为科研单位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二、加大科技投入,为科技创新打好基础

加大科技投入,为创新性科研提供基本的保障,是加速科技进步的有效手段之一。单位内部的技术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供给,只会拖延科研前进的脚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资金支持,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研究国外流行的科研模式并加以改进,转化成适合自己的研究策略,勇于学习并引进国外的相关技术,突破传统,从而进行技术层面上的融合和提升。对于较闭塞的专业技术,可以引进最先进的网络系统、多媒体系统等实行技术支持,最大化避免科研人员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集体性的技术学习和参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前来进行讲授,为科研人员提供最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鼓励科研人员积极进行研究成果分享。创新性突破不是狭隘的,需要整个单位的多方配合和紧密合作。对于单位资金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指派专门的管理人才和经济人才进行妥善管理,定期进行资料督查和备份,对于单位内部不合理的开支应当实行严格控制、强制性制止,对于创新性科研应当积极给予最大化支持和鼓励,为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提供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软硬件支持。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科研人才自我创新

积极与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或者科技研发中心进行人才和技术的对接,主动形成以事业单位为中心、以专业需求为风向标、与高新产业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系统,在自我提升中取得高新的研发成果,努力提升科研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准。同时,实行合理性规划指导、基础硬件系统先行,利用现代的发展模式以及优异的发展环境吸引单位集中化、研究中心化。紧紧抓住人才建设这个发展重心和要点,采用各种有效办法吸纳高新技术人才或者科研队伍,努力壮大科研团队的技术力量。在此基础上,坚持科研技术专业的研究方向和产业成果定位,优化项目队伍和力量,将项目进行实质化分工和研究,设立一个处处从实际出发、时刻保持高速运转的工作效率的项目科研模式,把我国的科技振兴和科教兴国作为基本方针和原则,努力创造一个最具实力和效率的科研队伍。同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自我创新,形成独特的自我创新能力。单位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带动和鼓励,也需要创新性技术的支持和推动,所以应当鼓励科研人才进行大胆的自我创新和实践。在团队的帮助和自我独立思维的环境下,创造出最具价值的科研成果。

四、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学习和科研氛围

不论在任何单位,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腐败风气,这是科研单位应当避免的问题之一。在单位内部,应当对每个人实行思想教育,重视企业文化,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气氛。创新性科研需要的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氛围,它对于改变思维惯性、形成创新思维习惯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所以管理者应当强调单位的创新性学术气氛,杜绝任何形式的学术腐败,培养科研人员良好的个人素养和思维习惯。在纠正单位风气方面,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实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对于不良的风气和习惯应当及时制止甚至惩罚,严禁形成恶性循环或者影响科研的创新氛围,切记形式化管理,会造成单位内部创新能力的松懈。同时也应当重视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性,对于科研人才的技术突破实行保护制度,任何政策和制度的出台都应以人为中心,使单位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使科研队伍时刻保持在积极创新的工作状态。例如树立典型性任务形象,或者奖励有创新性突破的技术人才,打造技术榜样,鼓励科研人员进行自我激励和提升,进而在自己的领域形成科研突破。

基础科研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科研基地;管理方法;创新途径

农业科研基地是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是科技成果的孵化器,也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场所[1]。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下称“基地”)隶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是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孵化及现代农业展示的重要平台,先后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为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持。近年来,基地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相关配套管理措施未能及时跟进,阻碍了农业科研基地功能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基地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

1农业科研基地的重要性

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地处黄河北岸新乡市平原示范区,107国道和郑焦高速西北方夹角处,占地383.73hm2,总投资12亿元,包括农业科学试验区、科技成果孵化和现代农业展示3大功能区。

1.1农业科研的实验室

农业领域科研成果的实践都需要试验基地,如蔬菜产业的物种收集、保存与评价、新品种繁育、现代农业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及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等工作都需要高水平的试验基地为支撑[2]。基地为高校与农科院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平台,基地农业科学试验区囊括了植物保护、农作物育种及动物胚胎工程等多学科的实验研究,是沟通科研和生产的桥梁,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1.2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器

基地科技产业孵化区占地90hm2,为科研成果提供了展示平台。基地可以向外界展示科研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科技成果的孵化器[3]。例如,农业新技术、作物新品种都是先在农业示范园区使用和种植,再得到推广与利用。加强农业示范园建设可以吸引不同层次的农业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到基地参观学习,并可以提供中长期培训,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种植模式,整体提高当地农业发展水平。

1.3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发动机

长期以来,基地都把科技创新、科研成果展示及技术推广作为主题,以培育新品种、研究新型种植技术与新型设施为目标,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含量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基地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与标准化种植,利用农业生产经营、科普宣传及农业观光旅游等形式使基地成为集产业化、信息化、科技化与生态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并通过新品种的展示、推广及新技术的培训等活动,带动基地附近的农民提高种植水平、增加农业收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2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受历史遗留问题和内部运行机制落后等的影响,基地部分农业科研人员“等靠要”依赖思想仍然存在,在基地科学研究中未能完全贯彻执行科技创新、为基地创造效益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新的科研理念,部分科研目的带有较大的功利性,以获奖为目的,而不考虑是否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及能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科研思想有待更新,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发展与创新的要求。

2.2成果转化率低

农业科技研究要紧密联系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做到生产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研发出符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的科学技术,但当前基地在科技创新时未详细了解当地的农业实际情况,导致生产与实践脱节,研发出的科技成果未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浪费了大量的科研经费,缺乏实用价值;部分科研项目未根据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立项,导致项目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实用价值;部分科研成果研发后长期难以转化到市场上,更不能得到大规模推广,造成了一定的科研浪费,因此进一步完善从研发到市场环节的转换机制非常必要。

2.3管理机制落后

农业试验基地承担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及生产任务,是实际的生产经营部门,其经营及管理体制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基地的发展。11)基地科研项目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基地是根据课题内容或专业需求开展工作的,对科研成本与经济效益等实际问题考虑甚少,尽管也开始尝试采取企业化管理方式,但从根本上来说,管理机制与传统管理模式大同小异,存在服务和生产错位、吃大锅饭的现象,影响基地经济效益的提高。2)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不到位。目前经过多次改革,基地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收入分配与其贡献度并不匹配,与科技人员的期望也有一定差距,科技人员在外出培训、晋升等方面的机会也较少,出现了高素质人才流失的问题。

2.4设施更新缓慢

进过几十年的运行和发展,基地内积累了大量基础设施,如水力、排渠、电力、建筑等,面临基地设施损毁和升级改造的问题。但基地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缺乏融资渠道,无力对大量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升级。可以说在融资渠道堵塞和内部运营资金匮乏的双重压力下,基地基础设施维护与设备更新都难以及时进行,影响了实验项目的准确性,甚至造成项目难以进行下去。

2.5相关人员水平偏低

基地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所种植农作物的品种及特性、肥力与土壤质地等,熟练进行整地、定植、做畦、授粉、落秧、插架及绑蔓等农事操作,并掌握农作物对水肥的需求规律与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但当前部分基地工作人员来自于基地周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文化水平及农业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他们也未接受过常规的农业技能培训,生产经营及管理都凭传统经验,不会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种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严重影响了劳动效率与劳动质量。

3策略

3.1革新思想观念

新形势下,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研基地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革新思想观念,主动纠正传统理念的弊端,树立科学前瞻的发展理念[4]。基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创新思维,突破传统的经验型思维、封闭型思维及被动型思维等,破除陈旧僵化的思想观念,破除浮躁、不实事求是、怕担责任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务实、积极作为及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基地工作人员要运用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拓宽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围绕乡村振兴、农民教育及三农问题开展科技创新,通过创新理念构建先进的组织体系,进而培养新型科技创新队伍,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与先进的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加速成果转化

1)提高科技成果的研发质量,基地科研选题要符合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科研的方向,确保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与配套性,构建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产业。2)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同时带来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反过来又带动科研产业做大做强。3)农业科研基地可以借鉴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采取股份制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科研院所这块金字招牌,依托技术优势解决资金与技术匮乏等问题,形成成果保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好模式[5]。

3.3创新管理机制

1)创新农业科研基地的管理机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定岗定责,构建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探索新形势下的薪酬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能者多劳,收入分配向在科技创新中有成果、对产业发展有贡献、经营中经济效益突出及管理中卓有成效的人员倾斜,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在做好源头创新的基础上,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开发,在知识产权商品化过程中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构建适应现代农业科研基础的新型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体制结构,促使农业科技水平快速提高,促使科技成果得到大规模推广。3)积极引入高水平管理人才,并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进行革新,在增加基地科研人员待遇的基础上,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加大对高级别成果及论文的奖励力度,健全知识产权应用、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

3.4加大经费投入

农业生产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农业科研基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的农作物品种与新型农业技术都离不开基地的田间实践,所以各级财政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在资金、设备及人员等方面向农业科研基地倾斜,更新基地基础设施,购置先进的实验器材,确保实验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农业科研基地也要转变“等靠要”思想,与农产品及农技公司合作,寻求其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3.5加强人员培训

科研成果的田间实验质量与农业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有直接关系,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地的健康运转,尤其是那些对试验要求高及烦琐的试验项目更是如此。农业科研基地要通过专业会议、专题培训及课程讲座等形式,全面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农业技术水平,使其熟悉农作物生长习性,全面掌握农作物田间管理等知识,确保科技成果基地实验的顺利进行。

4结语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科研基地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基础管理体系,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使农业科研基础真正成为科研的实验室、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发动机,为农业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郑萌,李兴荣.农业科研基地的运行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区域治理,2018(7):148.

[2]巩文红,郑梅玉,张燕,等.现代农业科研基地管理创新与服务效能提升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8(3):21-24.

[3]王启现,位运粮,吴晓磊,等.典型发达国家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管理的几点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18(1):52-55.

[4]马江.中国农业科研试验站管理应用情况及展望[J].农学学报,2019(8):69-73.

基础科研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取得了不少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服务大众,因此,除了要关注基础科学的理论研究外,还要关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指出,科研成果转化能够为社会带来技术和工艺上的突破、产品和服务上的革新进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基地,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设备以及资金,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并不高[1]。探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分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化效率的优化对策,既是高校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论文、专利等形式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现方式[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通过内部转化、外部转化、合作实施等多种方式实现。据此,可以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为校办产业、技术转让、校企合作和科研计划四种模式。(一)校办产业模式。校办产业模式是指高校依法组建公司,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并参与市场以追求经济利润的模式,该模式要求高校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充裕的资金以及有效的融资渠道[3]。校办产业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转化路径直接高效,有较强的技术支持能力和后续优化保障能力;缺点则是校办企业中的科研人员缺少市场开发经验,相对于企业而言,高校的市场开发能力处于天然劣势。校办产业模式在许多著名大学中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实践,比较典型的代表诸如清华紫光和北大方正,两者均是高校的特色学科在科学地经营管理下成长起来的著名企业,并且极大推动了高校内部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二)技术转让模式。技术转让模式是指高校(出让方),通过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方)与企业(受让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将科研成果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给企业以获取经济收益的模式[4]。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高校和企业可以实现技术、资金和需求的“对话交流”,从而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资源。缺点是技术转让的过程较为繁琐复杂,不仅如此,技术转让后的产品更新和后续服务优化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部分欧洲发达国家具有十分成熟的技术转让市场,例如德国、瑞典等国家存在许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科技中介组织,能够为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便利和服务。(三)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指高校和企业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来成立专门的项目团队对科研项目进行攻关,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5]。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点在于其具有敏捷、高效的转化过程,高校和企业的直接对接保证了产品或转化成果的供需统一,同时,长效的合作机制保证了产品的后续优化和改进服务。缺点则是校企合作的项目攻关团队在运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头领导、管理成本增加等负面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学院等校企合作是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式。(四)科研计划模式。科研计划模式是指政府制定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时部署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科研成果转化方式,这些科研成果涉及基建、军工、航空航天等关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科技需要,转化过程由政府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科研计划模式的优点是其具有制度保障、执行力强、目的性强,在特殊时期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国家整体的科技战略规划而言,意义重大。缺点是由于科研成果转化终点不是市场,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该模式缺少经济活力,短期回报不明显。

二、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不过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我国建立了庞大的科研人才队伍和多渠道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以视为一种市场交易行为[6],不论上述提及的校办产业、技术转让、校企合作、科研计划哪种模式,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基础研究阶段,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立项和项目研发等内容;二是中试阶段,主要包括科技成果的试产和运作等内容;三是市场开发和产业运作阶段,即科技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等内容。基于上述认知,本文将从上述三个阶段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存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一)基础研究阶段。1.课题制主导的科研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从2002年开始,我国开始施行课题制管理的科研计划管理模式,财政拨款是高校科研资金的主要来源。然而,高校科研团队的课题申请多是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来进行的,某一项课题结题工作完成就相当于任务完成,课题中申请的专利很难进入商品化和产业化操作阶段[7],导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课题少之又少。2.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在我国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中,公开的数量和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但科研成果转化则未被量化为单独评价指标。因此,科研人员的主要精力在于以为目标的基础科学研究上,这导致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被极大的忽视了[8]。(二)中试阶段。1.中试环节薄弱。中试阶段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体产品或服务的准备阶段,是产品从高校走向市场的过渡。然而,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的各方主体并未足够重视中试环节,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中试现象,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没有做好中试基地的建设。2.科研成果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数据表明,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不低[9],这说明我国高校中存在着大量的科研成果“潜力股”待发掘,但多数情况下,企业通常无法详细了解这些科研成果是否可以为自身带来价值,高校也没有针对性地向外界开展宣传推广。(三)市场开发和产业运作阶段。1.科技中介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欠缺。科技中介机构作为衔接高校和市场的桥梁,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科技中介机构不但可以为高校提供最新科技进展动态,还可以为高校提供市场需求前沿讯息。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多是政府出资设立的非盈利性事业单位,仅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的信息、技术、咨询等基本服务,没有进一步发展出个性化推荐、创业培训等服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多数科技中介机构中缺少既懂市场需求又懂科研动态的复合型人才。2.缺少科研成果产业化资金支持。根据国际经验,一项科研成果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的资金投入比例相差数十倍量级,这意味着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在产业化阶段将被大量消耗。虽然我国近年来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到科研项目中,但并不足以支撑结项科研成果商品化运作对于资金的需求。

三、国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借鉴

科技成果转化在国外通常被称作技术转移,国外高校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或者科研院所,其技术转移体系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具有特色的业态。本文以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四个国家为例,分析其高校科研成果的具体转化模式,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共性特征分析和凝练,获取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借鉴。(一)美国模式。美国的科研实力雄厚,其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也居世界前列。以往研究认为,美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美国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但事实上美国政府才是其成功的主要推手[10]。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美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美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公共政策环境。美国著名的《史蒂文森-怀勒技术创新法》与《拜杜法案》充分调动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陆续颁布的《小企业创新开发法》《国家竞争性技术转让法》也促使美国大小企业持续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此外,美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不但降低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风险性,还极大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潜力,计算机、半导体、生命科学等产业的崛起都受益于此。(二)德国模式。德国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其科研创新体系经历较长时间变革同样变得十分具有特色。德国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强劲,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也十分出色,两者每年可以带来高达1900亿欧元收益。德国著名的四大国立科研机构均十分重视科研的转化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此外,德国高校内部普遍成立的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可以直接将高校的科研成果高效对接企业需求,市场上存在许多独立科技中介机构则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市场化运作,有效畅通了校企之间的沟通渠道。(三)日本模式。日本的“官产学研”科研创新模式也十分值得借鉴。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便号召日本高校设立“共同研究中心”与产业界进行对话交流,以开展产学合作。此后,为了有效促使高校科研成果向产业界转化,日本国会陆续通过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研究交流促进法》《产业技术力强化法》等法律法规,并给予产学合作企业一定政策倾斜,同时放宽科研人员的任职限制。此外,日本的技术转移机构(TLO)在科研成果转化中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TLO的员工包括技术专家和职业经纪人,前者主要在知识产权评估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后者则主要负责信息传递和法律事务办理等。(四)以色列模式。以色列坚持科技立国战略,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教育和科技研发投入,高等经费每年投入占GDP比例基本维持在10%左右[11],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也极具特色。首席科学家办公室(OCS)是以色列创建的一种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其主导的技术孵化器不但可以通过引入私人资本增加孵化效率,还可以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法律服务。此外,以色列的风险投资体系较为完善,风险投资活跃度位居世界首位,这为以色列高校开展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加之以色列高校普遍设立技术转让组织(TTO)专职负责高校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运作,因而其科研成果转化模式极为成熟。

四、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案与对策

借鉴其他国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成功实践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校企合作渠道、绩效评价体系、中试基地建设、中介服务市场、风险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畅通校企合作渠道。同等重视面向应用科学和面向基础科学的项目研究,鼓励企业参与项目联合申报,适当加大应用科学项目资助比例;政策出资筹建信息对接平台,同步完善企业需求数据库和高校科研成果数据库,降低参与各方的信息搜寻成本和对接成本。(二)变革高校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对高校现有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完善,强化考核过程中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数据指标衡量,构建一套能够涵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绩效考评体系[12],激发高校科研工作者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三)推进中试基地建设。重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环节,鼓励各方主体结合自身需求开展中试基地建设,特别对于开展中试基地建设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支持、金融贷款、资本融资、土地政策等扶持,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顺利实现转化。(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市场。相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我国营利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数量相对较小,因此需要在机构数量方面寻求进一步突破,鼓励更多企业开设相关服务。此外,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方面,鼓励企业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提高现有服务能力,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基础保障。(五)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建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引导投资者关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强化各类风险资金对于高校科研成果的扶持作用;健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风投基金退出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参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风投机构以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1]戚湧,朱婷婷,郭逸.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模式与效率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6:184~192

[2]李文涛,段珺,高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66~67

[3]周训胜.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1):104~107

[4]杨栩,于渤.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2,8:106~108

[5]常旭华,李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导模式、共性问题及对策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8,40(5):519~527

[6]邵华,许耀东.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机制与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4,1:58~59

[7]林.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瓶颈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4,11:202~206

[8]徐国兴.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6:27~33

[9]杜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症结及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70~76

[10]栾春娟.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实证分析与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3):265~273

[11]刘祯,程子玲,郭俊峰.以色列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9,3(5):1~5

基础科研技术范文篇10

大数据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体现为规模超大、密度低、种类众多、结构复杂、价值巨大等特点的科研数据集,由分布在高职院校各个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科研成果、科研统计、科研报告等数据库组成。科研数据涉及到学生、人事、财务处、后勤、教务等各个部门产生的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地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优化,高职院校为了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提升竞争力,越来越重视科研工作,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研究工具也越来越先进,给科研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良好平台的支撑下,高职院校所开展的研究范围不断得到拓展,围绕交叉专业学科所做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维度在高度、深度、长度、宽度上都得到伸延,由此获取和汇聚的科研数据急剧增大,具备了大数据所特有的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的4V特征,高职院校科研领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需要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来对待。

2大数据对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大数据驱动下的科学研究称之为科研信息化,整个科研信息化活动过程中包括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和展示数据。数据密集和数据驱动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科学管理的特点,对于科研信息化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科研行为等方面都存在重大影响。2.1在管理方式上,由原来精细化的单项管理方式转变成全局化的复合管理方式大数据时代,科研数据都成为了多方位、多结构化的海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够得到大数据所反应出来的特为特征,这些特征能够从全局性化的高度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在大数据的驱动下,科研管理行为将会变得越来越全面,信息化手段会贯穿整个科研过程,管理工作有可靠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管理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2.2在管理手段上,由原来单一低效率的手工管理手段转变成以数据分析为背景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大数据时代,科研信息化管理会遇到文本、图像、声音等非结构化数据,这些低密度的大数据,给管理与决策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将大数据技术中的可视化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于管理手段上,从这些结构化数据中挖掘出对科学研究有价值的知识,可以提升管理水平。2.3在科研行为上,由原来的校内行为转换成社会行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科研管理有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不再只是某个学校的单一行为,而是转变成为全社会的群体化集体行为。浩瀚无边的网络空间,可以获取很多零成本的专业技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各种各样的研究资源,在经费、设备上都有广泛的选择权和使用权,研究成果与市场实现了零距离接触,成果转化更加快捷方便。

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对策

3.1从全局角度出发,做好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整体规划

在科研数据大幅度增长的大数据时代,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任务显得更加艰巨和复杂,成为了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科研信息化建设规划涉及到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建设目标、人员用户、管理模式、组织流程和系统资源整合等几个方面。需要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保证科研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完成了数字校园建设,正处于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在这个基础上,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充分考虑学院信息化建设目标和科研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与校园基础设施条件相适应的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首先明确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为建立由学术交流、科研数据管理、技术成果转化、资源整合等功能模块组成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科研工作情况,全盘考虑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基础和用户需求,与智慧校园建设实行统一的标准,从而与校园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一起形成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其次,科研信息化建设要充分避免信息孤岛,科研工作涉及到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系统,需要通过大数据共享中心实现与其他业务平台的数据对接,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科研大数据的采集与汇总。第三,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者来自于一线基层教师和职能部门的教职工,他们是科研信息化建设的主角,同时也是整个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实施者,因此,科研信息化建设需要对这些用户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建立统一的门户,实现“一用户全网通”的功能,保证科研信息化建设有实效。

3.2坚持以为人本,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科研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高效的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决定管理水平的高低,构建高效的科研信息化管理管理模式,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是根本,目前各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管理能力而又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才缺乏,高职院校要实现全方位的科研信息化管理和科研大数据的应用,需要加大科研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第一,根据科研管理信息化要求制定科研部门岗位职责,优化人员结构,加快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管理信息化流程的适应程度,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信息化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引进和选拔科研管理信息化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信息化人才队伍,特别是科研管理领域大数据应用人才。第二,从领导层面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将信息化人才培养纳入到全院教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中,出台相关的激励制度,将信息化水平的考核纳入到员工考核和录用范围,使科研工作者和管理人员树立全新的信息化管理理念;第三方面,积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鼓励教职员工通过继续教育、网络学习、交流培训进行科研信息化学习,提升自身的科研信息化操作水平、科研大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对于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要花大力气推动使用,并编写详细、操作性强的帮助手册提供给教职员工查阅,使科研工作全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

3.3夯实建设基础,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数据时代,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有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做支撑,高职院校在现有的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整合现有的包括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在内图1科研管理信息化管理规划示意图时,针对存在的各个业务子系统并行工作的现状,对如教职工基础信息、科研项目信息、学院基础信息等内容的定义和描述实行统一、规范的基础信息标准。

3.4引入大数据技术,开展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

大数据技术由数据库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结合而成,其先进性体现在从海量数据中找出数据的关联性,挖掘出尚未发现的知识。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应该包括项目管理系统、成果管理系统、学术交流系统、成果转化系统、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应相互关联、数据共享,通过大数据技术将科研管理数据库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挖掘出来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科研信息平台,采用面向服务和分布式体系架构,实现高速的科研管理业务处理、云端存储和数据访问功能。科研信息平台系统架构分为用户层、SaaS(软件及服务层)、PaaS(平台及服务层)、DaaS(数据即服务),平台集合了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共享等功能,具有超强的开放性、数据融合能力、共享性,用户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数据、整合数据、共享数据、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跨专业学科、跨地域的高效研究模式。大数据环境下建立的科研信息平台,其核心功能是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科研数据仓库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创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科研资源整合模式,首先对由科研人员库、成果库、项目库、经费库、基础设施库等组成的资源数据库进行数据采集和清洗,在海量数据中将有效数据收集分类,将无效、冗余数据删除,得到关于科研项目信息、人员信息、经费信息、科研成果信息、成果转让信息等各类集成数据;然后运用挖掘算法、聚类算法、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等技术进行挖掘与分析,分析得出项目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方便科研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可通过分析结果预测出未来几年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制定出科学、有持续性发展的科研发展规划。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