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2 10:01:11

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制度范文篇1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创新

在当今全球化趋势的大发展背景之下,单位要想克服重重障碍,有所突破和发展,在这个社会站稳脚步,更好地立足于市场,就必须大力改革经济管理制度,认真分析原有经济管理制度,保留合理之处,对于不足之处要及时摒弃,并制定合理的应对对策,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用新式的管理理念来管理企事业单位,同时完善各项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合理分配资金、杜绝铺张浪费现象,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分析总结,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1.管理理念落后。众所周知,一家企事业单位拥有良好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但是如今的企事业单位中明显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的现象。企事业单位中的在职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在位多年的“老人”,他们在自己的职位上工作了很多年,思想观念落后,对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甚了解,还在用他们的老一套工作方法管理着单位,导致企事业单位在竞争大流中错过了诸多发展机遇,这对于单位的发展无疑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只会导致单位的发展停滞不前。2.管理制度不完善。波兰作家莱蒙特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我国古人也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更是掌管控制企事业单位的命脉。而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并不尽如人意。就比如很多企事业单位内部都存在形式主义作风,制定的计划很是完美,但是当要真正落实到实际中去时,又都唯唯诺诺,推三阻四,行动跟不上言语,明显的形式主义作风。在项目及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有效地监管作用,如果管理制度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的整体发展将会因此驻足不前。3.责任分工不明确。在当今的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中,存在着很严重的责任分工不明确现象,当一个问题要落实到具体某个人身上时,相关人员经常是互相推卸责任,找各种理由推脱责任,而由于责任分工不明确,企业也并不能很针对性地把问题具体定责到某个人身上,导致企事业单位办事效率低下,企业内部的职工人员思想涣散,行为懒散,认为反正不会是自己的责任,态度消极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没有一种为单位主动奉献的精神。4.资金分配不合理。资金对于一家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运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金链的正常运行关系着一家企事业单位的存亡。但是经过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内部都存在着资金不合理分配的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来可能是企业内部人员对项目工程的考察力度不够科学全面,浮于表面,马虎了事,导致这些实际意义不大的项目反而成了重点投资关注的项目,二来可能是这些项目工程是面子工程,企事业单位为了“面子”进行大力投资,导致投资大却收效甚微。5.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说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永远也不会过时,不仅对于一个人来说要勤俭节约,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也要勤俭节约。在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存在很多不必要的开销,比如两家企业在洽谈合作事宜时,往往会选一些比较高消费的餐厅或咖啡厅进行合作交流,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洽谈合作完全可以选在会议室,这样不仅显得正式而且也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销,诸如此类浪费的现象还有很多。

二、针对不足所应采取的合理对策

1.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活动都要有一个根本的原则,一切的管理都需围绕一个根本的核心思想进行。这个核心思想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管理理念。针对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中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单位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在职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他们灌输当代新式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可以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因为这些人才相对来说接受到的教育和理念还是比较先进全面。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对于企事业单位的长远持续稳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内部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认真剖析以往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起适合企事业单位发展的一套完整且切实可行的经济管理制度,并把这套制度落实到的日常管理中去,确保企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和提高。3.落实明确的责任制。由于现在企事业单位中很多人都缺乏强烈的责任心,一旦发生什么问题时,都互相推脱,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导致相关人员办事效率极其低下,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该单位在业界的口碑不是很好。所以,应该在经济管理制度中落实明确的责任制,具体职责明确到个人,这样当有问题需要解决时,也能很快地对症下药,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4.建立完善的资金分配监督体制。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资金分配体制,确保资金流向的透明化和合理化。企业工作人员也应该尽职尽责,对每个项目都应该做到实地考察,具体分析,然后再投入相应的资金额度,而不是盲目地不负责任地胡乱定案。在确定好具体项目工程之后,根据每个项目的工程量来分配资金的多少,当把资金分配下去之后,还应该对这笔资金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督,即资金流向的透明化,杜绝腐败。5.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杜绝铺张浪费。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中,应该把每一笔开销都详细地记述清楚,这样才能知道支出多少收入多少,这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百利而无一害。钱要用到实处,对于必要用的绝不克扣拖欠,对于没必要用的能省则省,防止造成不必要的铺张浪费。

三、结论

以上内容即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合理化的探讨,不难看出,企事业单位要想稳固持久地发展,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明确的责任制,建立完善的资金分配体制,同时要杜绝铺张浪费现象,只有做到这些,企事业单位才能在如今这个强手如云的社会中披荆斩棘,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以获得高效稳定长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春潇.国企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探究[J].中国经贸,2014(19):92.

[2]王慧敏.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合理化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25):243.

经济管理制度范文篇2

自有史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就成为中国政府管理中难以理清的重大问题。

东周时期,中央政权衰落,诸侯纵横凌驾。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一天下后,建立了中央高度集权的皇朝制度,这种政府制度为历代所采用。秦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央和地方矛盾与协调、分裂与统一的演变史。

中央和地方的紧张关系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继续保存。孙中山明确提出创立美国式的联邦政府。但直至上台后一直没有实现真正的国家统一。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实行了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制度,中央政权集中统一的问题解决了,但地方政府的活力却没有很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依然困扰着政府管理体制。解放后,虽然一度在中央和省区之间设立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除华北外,其他各区设有行政机构,形成了相对分散的管理体制。但这很快就被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所替代:1950年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财政金融经济行政体制;1954年大行政区正式被撤,同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了中央政府的高度统一。

不过,中央集中的管理体制也很快暴露出固有的弊端: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讲话,其中一大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至于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也或多或少牵涉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1957年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和《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和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权限的规定》;1958年在浪潮中中央权力全面下放。自1959年,中央下放的权力渐次收回;1962年以后,集权与分权之争再起。十年,整个国家形成无数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中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极度混乱。邓小平1975一1976年复出后,进行了整顿与集中工作;1977一1978年,权力继续趋于集中。实现改革开放政策后,市场化、分权化虽然是体制改革的主旋律,而集中势头也曾几度出现。

在机构上,1953年,中国政务院(后来的国务院)所属部门中主管经济活动的部门有24个,1959年上升到35个,1965年为52个,十年中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曾有所减少,国务院行政人员从前的6万人减为1970年的1万人,1981年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又高达60多个,其中仅工业主管部门就有冶金、电力、煤炭、石油、第一至第七机械工业部、电子计算机、化学、轻工、纺织等30多个,这还不包括各种非常设机构。1982年,五届人大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机构改革,将国务院各部委局办从100个减为61个,工作人员从51000人减为30000人。1988年,七届人大将国务院部委从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为44个,减员9700人。1993年,八届人大将国务院部委局办从86个减为59个,非常设机构减为26个,减员20%。

目前,中国财政供养的人员共有3300万人,其中800万是各级党政机关干部,2500万是各类社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行业分割、部门林立、职责交叉、效率低下的政府组织机构显然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8年,九届人大再次将国务院部委机构由40个减为29个,其中经济主管机构约占一半。

2003年,设立国资委、银监会,组建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局,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组成部门变为28个。2008年3月巧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巧个,正部级机构减少了4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

财政体制方面,建国之后,大的变换至少四次。从建国初期实行的统收统支体制到1953一1979年实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从1980--1993年实行的分级包干体制,到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①从上述较为粗糙的历史脉络中我们不难发现,自古以来、尤其是共和国建国以来,以“央地关系”为核心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从来没有间断,也始终“促进一阻碍一促进”着大国经济的前进与发展,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思考。

二、一个简要的理论分析

全面地总结分权式改革的收益与代价是极为重要的,这将有利于思考中国是否可能成功地走出一条可借鉴的“大国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可能形成的“大国发展道路”,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建立一个一以贯之的理论逻辑来理解中国获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在这里我们将提出:中国前期改革的卓然成效和近期改革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分权式改革有关系。

中国是一个在疆域和人口双重意义上的“大国”,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面临着极高的成本,因此,经济分权是大国治理必须采取的模式。迄今为止,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分权式改革。从这种分权式改革中得到的更一般的经验是:对经济转型而言,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做对价格”(gettingpric。Sright),因为在市场不完备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正确的价格;更重要的可能是“做对激励”(gettingin。entivesright),因为激励机制是经济发展中更为深刻的主题,价格机制不过是激励机制的一种方式而己。

与俄罗斯等转型经济相比,中国的分权是在大的政治架构不变、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地调整它们的财政关系的过程中实现的。但经济分权还不足以构成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全部激励,其实中国还有着特殊的政治激励。之所以出现财政分权的趋势是因为财政分权能够带来了福利收益。这首先是因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具有了解管辖区内选民偏好和当地公共产品提供成本的信息优势;其次,宪制约束和政治压力限制中央政府向一些地区提供比其他地区更高水平的公共产品,从而只能向所有地区提供同一水平的公共产品,考虑不到地区间的差异。最后,财政分权条件下管辖区之间的财政竞争有利于地区公共产品的提供达到有效水平,而不会出现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下降的现象。经济计量研究表明,地方性公共产品的需求典型地不具有价格弹性。因此,财政分权所潜在的福利收益可能很高。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对财政分权的合理性、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其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将各项财政职能及相应的财政工具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核心观点认为: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那么通过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从而加强对政府行为的预算约束,相当程度上改变中央政府在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不倾听地方公民意见的状态。

蒂布特(1956)首先从公共品入手,假定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具有相同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居民会自动聚集到某一地方政府周围,居民的流动性会带来政府间的竞争,一旦政府不能满足其要求,那么居民可以“用脚投票”迁移到自己满意的地区,结果地方政府要吸引选民,就必须按选民的要求供给公共品,从而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奥茨及布鲁克纳(BrueCkner)等人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理性的居民的确要比较享受居住地公共服务的收益与履行纳税义务的成本,在居民的约束下,地方政府有最有效提供公共品的动力。

马斯格雷夫(1959)从考察财政的三大职能出发,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认为:宏观经济稳定与收入再分配职能应由中央负责,因为地方政府对宏观经济稳定实施控制缺乏充足的财力,另外经济主体的流动性也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尝试;而资源配置政策则应根据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适合,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他还指出在公共品供给效率和分配的公正性实现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必要的分权是可行的,这种分权可以通过税种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固定下来,从而赋予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权力。

奥茨(0ates)在《财政联邦主义》(1972)一书中,通过一系列假定提出了分散化提供公共品的比较优势,即奥茨“分权定理”:对某种公共品来说,如果对其消费涉及全部地域的所有人口的子集,并且关于该公共品的单位供给成本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相同,那么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他们各自的选民则总是要比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的任何特定的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率得多。因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自己的公众,更了解其所管辖区选民的效用与需求。也就是说,如果下级政府能够和上级政府提供同样的公共品,那么由下级政府提供则效率会更高。

由于奥茨分权定理的证明是建立在偏好差异和中央政府等份供给公共品的假定上,这些限制性条件似乎有点强加于人,很难使人信服,后续的研究对此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Oates(1999)指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央政府就很可能根据各地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出,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此时也就无财政分权存在的必要性,但现实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地方政府对其辖区内居民的偏好、公共品提供的成本比中央政府了解的多,更具有信息优势;迫于一些政治压力也限制了中央政府对某地提供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更高的公共品和服务,这些因素使得中央政府等份提供公共品的假定可以成立。另外,分权与地方政府之间对公共品的需求差异以及供给成本的差异有关,即使政府供给公共品的成本相同,只要需求不同,中央政府统一供给带来的福利损失将随着公共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下降而增加,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公共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恰恰很低。

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在分权框架上引入了激励相容与机制设计学说,是当代微观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在财政学中的运用,这种新的分权理论是以钱颖一和罗兰(QianandRoland)、温格斯特(B。Weingast,)与怀尔德森(D。E。Wildasin)近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为代表,他们在财政分权问题上更关注的是如何设计出一套机制以实现对公共政策制定者的激励。

钱颖一等人(1997)借助新厂商理论打开了政府这个“黑箱”,从而构建了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他们认为传统分权理论只从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说明了分权的好处,但没有充分说明分权的机制,特别是对政府官员忠于职守的假设存在问题。事实上,政府和政府官员都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和企业经理人相类似,政府官员只要缺乏约束就会有寻租行为,所以一个有效的政府结构应该实现官员和地方居民福利之间的激励相容。

在市场化问题上,政府应该用某种承诺来提供“正的”和“负的”激励,前者用来防止政府的掠夺性行为,后者用来惩罚预算软约束。在分权状态下,放弃事后的信息使用权,减少底层决策者与高层领导者过渡的信息传递,以及对上层权威的限制,将对地方政府产生正的激励,另一方面,权力的分散也有助于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的硬化。在“保持市场化的联邦主义”下,银行控制着信贷,地方政府却无权干预,因此政府不能通过无限度地借钱来保护落后企业,从而带来预算约束的硬化。另外,政府间的竞争还对地方政府随意干预市场构成约束,区域政府间的竞争限制了官员的掠夺性行为,因为要素(特别是外资)是可以用流动的方式来躲避地方政府的过渡管辖,要素的流动还增大了地方政府补助落后企业的成本。

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还对财政联邦主义的可持续性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成为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钱颖一等人指出,财政分权有助于政府可靠的维护市场,但要达到这种效果,联邦主义政策的实行必须是可持续的,这种可持续性的产生需要政府具有自我强制机制予以保证,政府官员必须有遵守联邦主义规则的激励。并指出,若要使财政联邦主义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两点:即必须给中央监督下级政府逃避责任的充分资源;同时地方政府必须具有通过一致反对中央政府滥用权力的监督手段。

奥茨(Oates)、钱颖一等人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分权式改革迄今为止取得的成就,但是这个理论更多地强调了中国分权式改革的好处,却没有分析分权式改革的代价。一个完整的分权理论应该既能够分析分权式改革的收益,也能够分析分权式改革的代价。这些代价集中在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大扩大、地区市场分割、公共服务不均等。在缺乏充分统计量的政绩考核体系下,相对的GDP增长可能是一种次优的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具有信息量的指标。但是,这种财政分权加相对绩效评估的体制正在日益显现它的弊端。

从世界范围来看,分权已成为了一种大趋势,当然对分权理论的研究已超出了财政领域,越来越关注其对其他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地方政府对于环境、收入差距、教育和医疗服务质量这些问题的忽视。

三、一个简要的政策分析

如果说中国的前期改革正是充分利用了分权式改革的好处的话,那么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则是如何减少目前的分权体制的弊端。未来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科学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财权、课税权的边界,减少直到消除财政“缺位”、“越位”和“错位”的现象;中央政府应逐步建立各级政府间的有效协调机制,也就是建立政府间合理规模的公平补偿机制;确保中央政府具有提供纯公共品和进行宏观调控所需充足资源前提下,应不断弱化上级政府行政命令干预,逐步做到各级政府决策的经济结果内部化,同时,逐步增大地方政府在中央的代表性,不仅允许下级政府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权利,更有下级政府抵制上级政府掠夺能力的机制。

制定《国家宏观调控法》,规范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节行为,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调节权限,在地方层面,放松管制。同时,减少地方政府所掌握的社会经济资源,削弱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企业家”地位,从而降低它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在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筹融资权限的同时,限制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创造功能。

经济管理制度范文篇3

关键词:新经济;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正在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也正在从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营向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型经营转型,科学发展、民主发展、和谐发展,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已经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有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作保障。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是适应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适应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要求、适应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要求建立的。既然现在发展转型了,制度也需要转型,转型意味着创新。

虽然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种制度的惯性,它的创新必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系统的工程。从目前的创新起点看,为了顺利启动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必要的思想前提必须先行创新,在旧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改变,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确立之前,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系统创新难以起步。

一、从本质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理念的创新。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是促使微观主体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财富,达到宏观层面物质财富供给与物质财富需求的均衡。为了达到这种均衡,国民经济管理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生产资料供求均衡、消费资料供求均衡、进出口供求均衡等要素均衡中进行宏观调控。这种以社会物质财富供给满足物质财富需求为职能的国民经济管理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会造成严重的管理缺位,因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生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表明人们的经济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层次上升到了社会和精神需求层次。合格的国民经济管理,就不能只是关注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在物质产品供给与物质产品需求均衡公式的基础上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去建立社会与精神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公式,要像了解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了解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像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需求管理比传统工业经济时期具有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嵌入性。

从供给角度看,因为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将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理念转化为现代经济产业和产品成为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传统工业经济时期不被列入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闲暇、娱乐、学习、健康、运动、咨询、时尚、创意、安全、满意、幸福、和谐等社会和精神产业逐渐被国民经济供给管理所关注。主动而有序地创造满足新的需求的新产业、新产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多地具有了社会和文化内涵,甚至文化创意本身就成为主导产业。当然,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中除了满足人们社会和精神需求的产业外,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农业、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还是大量存在,还要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但是,即便是农业和制造业等各种传统产业,也必定通过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自动化改造,被新型产业主导、连接、提升到一个新的运作水平,传统产业因此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传统产业想固守在传统产业结构中止步不前就会失去生存的可能。在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以目前中国传统产业依然存在、依然落后为理由,否认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职能创新的必要性。产品从原材料和资金的投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其最钟情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为了GDP的增长,各级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致力于抓投资,搞引资,上项目,扩规模,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绩以GDP的多少来衡量,GDP增长得快,得到上级政府的表扬,干部的提升也快;GDP增长得慢,受到上级政府的批评,干部的升迁也慢。这种国民经济管理评价理念必须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行政特征,国民经济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行政等级管理系统。宏观行政主体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行政上下级关系构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主要关系,国民经济管理多半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行政指令成为宏观调控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这种行政惯性在我国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既和我国传统的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粗放式经营相吻合,又与我国原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转型,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惯性特征。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集约经营模式,现代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等级型特征转变到法治契约型特征。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法治管理,不是等级管理而是契约管理,这并不是说新的国民经济管理没有行政管理,而是指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只能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是依法行政管理。所以在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立法、执法、司法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主体。在宏观管理特征变化的同时,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宏观管理主体不再简单地用上级的行政权威控制下级的经济行为,而是在尊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微观主体权利与宏观主体意图在协商谈判中达成统一,形成契约,用法律规范微观主体行为。也就是说,宏观主体对于微观主体的权威首先来自于法律而不是来自于行政,法律权威先于行政权威,法律权威导致行政权威。过去基本上靠行政权威进行的宏观调控不再简单地是行政调控,而是依法调控,所谓依法调控,指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调控行为一定是通过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进行,是以法治为依据的调控,即便是紧急情况下的行政干预,也一定是通过立法特别授权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法治特征的更深层的含义是,宏观管理主体的权力是微观主体宪法意义上的授权,微观主体当然是宏观主体的管理对象,但是由于宏观主体是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是受人民委托的人的宪法内容,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的关系从人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看,有一个委托人与人的法律授权关系,微观主体作为社会民众对宏观主体具有委托人意义上的监控权利。过去以为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关系只是行政等级关系,现在则要在行政层面上再进一步看到宪法层面上的关系,宏观主体是为全体人民进行宏观管理。这样一来,宏观管理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在内本质上是宪法意义上的服务型管理,是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条件下的有限管理,是社会自治合作基础上的和谐管理。鉴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权特性,我国当前阶段尤其要强调微观主体可以监控宏观主体,宏观主体的行为首先受到法律的约束,微观主体对宏观主体有监督的权利。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行政单向关系变成法治双向关系。宏观主体必须依法办事,宏观主体违法必究,这样一来,国民经济管理自然构成新时期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体制的改革实践也证明,如果只强调宏观管理主体的绝对权力,忽视微观主体的权利,极有可能出现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侵权,过多的行政审批、过多的收费罚款扰乱微观主体正常的经济活动。更严重的是,在有利可图时,宏观主体直接把持经济领域形成的行政垄断,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等竞争形成阻碍。目前中国出现的房地产热、投资热,垄断中体现的官商勾结,以及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政府部门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经济活动的谋利主体。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如此普遍的政府谋利行为呢?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只把国民经济管理当作行政问题看待,严重忽视了法治层面的特征,忽视了全体人民对于政府职能、政府行为的监控,造成目前的调控困境。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法治层面,光靠中央政府用行政强制控制地方政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民经济管理是全体人民都依法参与的管理,是全体人民授权政府的管理,人民有权管官,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程序保障人民及时校正政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这是目前将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化特征转到法治化特征的关键。

二、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习以为常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以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为主线,从宏观上掌握全国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开采,全国物质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全国货币资金的存贷总量与结构、全国资本市场的流量与存量,致力于如何调动物质资源,如何进行货币投放。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是围绕物质资源和货币资金的投入产出而配置,劳动力是作为与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源同样的生产要素对待的。这种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物流和资金流为主线。在传统产业结构运作中,在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主的物质财富生产中,这种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可厚非。但是,在以知识和信息的投入产出为主线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中,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不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过去考虑的是如何开采自然资源,将现有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源转化为产品,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开采人们的思想,开采人们的知识和潜能,如何将人们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用符合人力资本投入产出要求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能量,围绕人力资本的创造潜能配置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主线。国民经济管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国有多少物质资源,多少货币资源,而是我国有多少人才资源,有多少具有创新潜能的知识资源,从这条主线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的运作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把国民经济管理的着力点从物资流、货币流转变到知识流、信息流。围绕知识流、信息流组织物资流、货币流,必须从宏观上改变产业结构的原有排序。从物质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医疗并不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属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但是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列入国民经济管理的范围。因为教育是否能够生产出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运行的起点,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所以教育构成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知识型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同样,从物质资源的管理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也不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构成的新的技术周期对旧的技术周期有替代作用,而企业一般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形成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从直接的物资流看产业结构,就无法容纳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但是从人力资本管理的角度看,科技研发就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因为科技研发是将人力资本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在科技研发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离开科技研发,人力资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潜在状态下,无法转化为现实获利。过去我们只是把科技转化当作科技部门的事情,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通过科技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果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内在工序,所以科技研发和转化中介也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此外,直接用社会和文化元素生产服务以满足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的软产业构成新的主导产业,如创意产业、广告业、休闲业等。所以,看一个产业是否具有主导性,不再看它投入的物质和资金的多少,而是看它投入的人力资本的知识的多少,人力资本投入越多从而创造价值越多的产业,越能成为主导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排序。公务员之家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是依附在人身上的生产要素,进行人力资本为内容的国民经济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的管理,如何用高效的制度系统,将人身上处于潜在状态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状态的人力资本,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的核心层面。那种把钱看得比人重的国民经济管理观念必须抛弃。国民经济管理用制度保障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包括人力资本的财产权、人力资本的竞争权、人力资本的交易权、人力资本的组织权、人力资本的创业权、人力资本的创新权、人力资本的流动权。国民经济管理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的权利的管理。围绕人尽其才,关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财产权落实没有,是否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是否可以与货币资本所有者谈判交易,是否可以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否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创业创新,是否有与人力资本能力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格局,经济效率与公平是否统一,收入增长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否统一,那种单纯以GDP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管理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管理,以人力资本投入产出为主线的国民经济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

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空间视野和国民经济管理的时间视野。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视野从空间状态看,是以国内范围为主;从时间状态看,是以现在时态为主,视野还是比较狭窄的。从空间状态看,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虽然也有进出口贸易,但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还大多在国内从事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内自我循环的生产销售运作。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虽然也有国际关系,但高度集权的行政指令性计划主要是国内的制度运作。但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大批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也大批走出国境。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初步具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经济网络中。中国进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也使中国的经济制度运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进入了国际市场体系。产业的开放度和体制的开放度决定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开放度。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本身就是国与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的较量,从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的国民经济管理必须从单纯的国内视野扩展到国际视野,将国民经济的运作放在全球背景综合规划,目标定位在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国际创新力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思考国民经济的管理,如何提高科学技术的原创性,如何创建国际品牌,如何打造胜任国际竞争的企业,如何与世界各国形成和谐的具有民族自尊的国际经济关系。

从时间状态看,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的管理,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传统产业结构的体制运作效率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管理或者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物质货币循环,或者是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改良,在国民经济管理的时态模式上处于跟进式、引进式。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具有了空间状态的全球化视野后,在时间状态上应具有未来时态视野。就是国民经济管理不是仅仅着眼于现在的技术状态,现在的资源状态,现在的品质状态,现在的制度状态,而是着眼于开发未来的技术状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原始性创新,争取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寻找未来的资源状态,就是不单纯地看到现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更要通过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再生出新型的经济资源,更要将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潜能当作财富生产的首要经济资源,从而创造在传统模式中不可思议的生产力;创造未来的品质状态,改变给外国品牌打工、贴牌生产的状态,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用自有品牌去占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探索未来的制度状态,着眼于从成为世界创新型强国的要求构建制度系统,将不利于创新的制度改造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将动态地提供鼓励打破常规、鼓励创新的制度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工作,宏观管理主体是创新引导型而不是固守传统型。不是简单地用战略规划,用长期计划,框住微观主体的活动,而是规划计划本身对于微观主体的创新具有弹性和包容性,承认规划本身的非规划性、非预见性。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够不断被宏观主体认可扶持,宏观主体的规划计划本身就包括对创新的预见、对创新的激励,宏观主体能够在微观主体充分参与基础上创新战略,这是新国民经济管理的特点。

三、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一是政府组织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另一种特点是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适度分离,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要退位、正位、到位。退位,就是政府组织从直接经济活动领域退出,让民营企业最大限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竞争,为民众创业、创新在组织上扫除障碍,提供方便。特别是政府组织的一把手通过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打破行政垄断。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政府组织到位。当政府过多地在经济领域活动,甚至与民争利时,国民经济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职能没法尽到,退出民众可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进入需要政府直接扶持的经济领域,创建政府的社会公共经济组织,比如扶持公共消费的公立组织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园,扶持公共创业平台的公立生产组织,例如,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基本建设的引导投资、战略产业的前期起步投资。

经济管理制度范文篇4

(一)生产经营的技术含量比较低。目前,国有林场的发展比较迅速,在经营速丰林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较为先进,但是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在林场生产的经营和管理思维也开始落伍,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进行造林更新的时候,仍然有部分单位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在营林生产面积核算、积蓄量测量等方面采用“人工勾图”测绘;在进行一些精品林业示范区建设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工程的管理中仍是采用较为传统的营林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这导致一些先进的林业经营和管理模式并没有充分利用。(二)林场生产成本费用较大,经营效益较低。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得出结论,2015年以来每年采伐商业林木的蓄积量都在3000万立方米以上,但是采伐期都在4-5年之间,相对来说比较短。这造成木材的出产规格相对来说比较小,且木材材质的质量也并不是很好,导致市场的价格也比较低。在实际的林业生产的过程中涉及的环节比较多且比较繁琐,一些人工费用和成本费用消耗比较多,造成国有林场的营林费用成本比较大,导致了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中经济效益整体来说比较低,甚至有一些国有林场还出现了亏本的情况。(三)林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管理人才短缺。目前,国有林场形成了以速丰林、经济林、花卉苗木、林下经济为主的第一产业,以人造板加工、林产化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以及森林资源、森林康养、园区经济、仓储物流等土场地综合利用开发为主的第三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林业产业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从林场营林生产岗位转岗而来,产业项目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特别懂林场、会经营、能协调、善策划的产业项目管理的跨界经营人员奇缺。经常造成林业产业项目策划和管理的失效,反过来影响林场营林主业的资金流,严重的制约林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国有林场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注重林场经济发展思维引导,加强经济政策运用。为了保证国有林场的发展,要超前谋划了改革后国有林场发展思路,科学合理编制国有林场的的产业发展利用规划,要注重林场经济发展的思维引导,林业主管部门要制定专门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政策,针对不同林场的发展情况制定合理有效地措施。对于国有林场的发展情况以及利用的现状进行摸底调研,按照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进行合理规划,将林场的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共同发展生态林业、生态产业。在国土的绿化和营林质量提升上,一定要精准的提升森林的质量。现阶段,国有林场改革后,林场建设资金面临很大的缺口,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适当增加地方政府一般性转移支付基数,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或将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天保工程费、停伐补贴等专项资金列入地方政府一般性转移支付基数,专门用于保障国有林场人员和机构经费。(二)注重信息化技术学习应用,加强林场经济管理水平。在国有林场的改革发展过程以及产业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信息化技术学习的应用。国有林场的负责人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组织外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能够加强林场经济的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林地一张图”系统应用,推动无人机在林地面积测量、蓄积量测定、森林病虫害防治上的运用,推动机械化备耕造林和林木机械化采伐等新技术的实践和应用,提动信息化和数字化在精细化营林和精准化施肥等具体生产实践和应用等等。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计划,并且要将经济发展计划落实到位。不同的国有林场有不同发展需求,在进行信息化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场的经济管理水平。(三)注重专业化的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实现林场高质量发展。加强林场的领导班子建设好的林场领导班子就相当于好的火车头。首先是在林场经营中要加强林场的领导配备。要进一步完善林场的领导管理的政策和制度,积极推行竞争上岗相关机制,在确定林场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招聘和选拔的时候,坚持严格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择优录取。有效地提升林场领导班子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切实落实一些管理岗位和服务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采用经营承包责任制度进行管理,可以保证实际的工作职责能够落实到每一位职工身上,在后期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责任到人,为后期的管理提供了便利。另外,还可以指定一些奖惩制度,对于一些表现比较好、绩效和责任达标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一些在工作中经常犯错并且不及时改正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不断地提升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最后,要全面做好林场的人才培养工作,林场的现有改革中,对于现阶段存在的一些人员的编制比较模糊、人员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可以不断地健全编内编外人员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林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不断地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实现林场的高质量发展。(四)加强林场的生产经营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为了加强国有林场的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就要加强林场的生产经营管理,积极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首先,在营林生产的过程中,坚持适地适树和良种壮苗的原则,推动林场综合效益的提升。在林场的发展中,在进行森林保护和相关的培育的时候,摒弃传统的单一品种的经营模式和单一树独大的纯林种植形式,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来优化树种的结构和种植的结构,主动发展桉树以外的速生树种和油茶等具有特色的高经济价值树种;其次,全面地提升林场的综合利益,就要实行林场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营造林集约度。推广良种壮苗造林、推广生态整地、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成果让林场的经营更加的专业化;最后,打牢林场的经济基础,提高林场的经营管理能力。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林场的建设资金,从经济上争取支持林场的改造和管理资金。科学利用政策性贷款,合理平衡林场经济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对于一些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配置。科学制定林场经济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明确具体产业项目的阶段性目标,逐渐地完善产业项目的管理措施和制度,确保项目策划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扎实做好每一个产业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林场改革经济管理制度对于国有林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有林场改革后,明确了林场公益性质和生态功能定位,林场既要提升森林培育和森林管护能力,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同时也要保障民生,改善林业职工生活水平。要促进国有林场的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要保证林业产业生态化发展方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国有林场的经济制度改革,从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韦存瑞.广西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及林业文化建设研究[J].绿色科技,2019(03):190-191.

[2]陈薇,周健培.在国有林场改革之际,浅谈林下经济发展[J].经贸实践,2018(22):56.

经济管理制度范文篇5

论文摘要:为适应新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中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制度理念需要系统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职能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特征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理念的创新。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正在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也正在从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营向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型经营转型,科学发展、民主发展、和谐发展,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已经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有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作保障。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是适应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适应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要求、适应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要求建立的。既然现在发展转型了,制度也需要转型,转型意味着创新。

虽然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种制度的惯性,它的创新必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系统的工程。从目前的创新起点看,为了顺利启动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必要的思想前提必须先行创新,在旧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改变,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确立之前,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系统创新难以起步。

一、从本质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理念的创新。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是促使微观主体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财富,达到宏观层面物质财富供给与物质财富需求的均衡。为了达到这种均衡,国民经济管理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生产资料供求均衡、消费资料供求均衡、进出口供求均衡等要素均衡中进行宏观调控。这种以社会物质财富供给满足物质财富需求为职能的国民经济管理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会造成严重的管理缺位,因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生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表明人们的经济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层次上升到了社会和精神需求层次。合格的国民经济管理,就不能只是关注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在物质产品供给与物质产品需求均衡公式的基础上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去建立社会与精神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公式,要像了解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了解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像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需求管理比传统工业经济时期具有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嵌入性。

从供给角度看,因为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将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理念转化为现代经济产业和产品成为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传统工业经济时期不被列入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闲暇、娱乐、学习、健康、运动、咨询、时尚、创意、安全、满意、幸福、和谐等社会和精神产业逐渐被国民经济供给管理所关注。主动而有序地创造满足新的需求的新产业、新产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多地具有了社会和文化内涵,甚至文化创意本身就成为主导产业。当然,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中除了满足人们社会和精神需求的产业外,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农业、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还是大量存在,还要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但是,即便是农业和制造业等各种传统产业,也必定通过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自动化改造,被新型产业主导、连接、提升到一个新的运作水平,传统产业因此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传统产业想固守在传统产业结构中止步不前就会失去生存的可能。在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以目前中国传统产业依然存在、依然落后为理由,否认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职能创新的必要性。产品从原材料和资金的投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其最钟情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为了GDP的增长,各级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致力于抓投资,搞引资,上项目,扩规模,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绩以GDP的多少来衡量,GDP增长得快,得到上级政府的表扬,干部的提升也快;GDP增长得慢,受到上级政府的批评,干部的升迁也慢。这种国民经济管理评价理念必须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行政特征,国民经济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行政等级管理系统。宏观行政主体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行政上下级关系构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主要关系,国民经济管理多半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行政指令成为宏观调控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这种行政惯性在我国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既和我国传统的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粗放式经营相吻合,又与我国原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转型,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惯性特征。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集约经营模式,现代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等级型特征转变到法治契约型特征。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法治管理,不是等级管理而是契约管理,这并不是说新的国民经济管理没有行政管理,而是指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只能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是依法行政管理。所以在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立法、执法、司法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主体。在宏观管理特征变化的同时,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宏观管理主体不再简单地用上级的行政权威控制下级的经济行为,而是在尊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微观主体权利与宏观主体意图在协商谈判中达成统一,形成契约,用法律规范微观主体行为。也就是说,宏观主体对于微观主体的权威首先来自于法律而不是来自于行政,法律权威先于行政权威,法律权威导致行政权威。过去基本上靠行政权威进行的宏观调控不再简单地是行政调控,而是依法调控,所谓依法调控,指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调控行为一定是通过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进行,是以法治为依据的调控,即便是紧急情况下的行政干预,也一定是通过立法特别授权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法治特征的更深层的含义是,宏观管理主体的权力是微观主体宪法意义上的授权,微观主体当然是宏观主体的管理对象,但是由于宏观主体是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是受人民委托的人的宪法内容,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的关系从人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看,有一个委托人与人的法律授权关系,微观主体作为社会民众对宏观主体具有委托人意义上的监控权利。过去以为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关系只是行政等级关系,现在则要在行政层面上再进一步看到宪法层面上的关系,宏观主体是为全体人民进行宏观管理。这样一来,宏观管理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在内本质上是宪法意义上的服务型管理,是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条件下的有限管理,是社会自治合作基础上的和谐管理。鉴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权特性,我国当前阶段尤其要强调微观主体可以监控宏观主体,宏观主体的行为首先受到法律的约束,微观主体对宏观主体有监督的权利。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行政单向关系变成法治双向关系。宏观主体必须依法办事,宏观主体违法必究,这样一来,国民经济管理自然构成新时期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体制的改革实践也证明,如果只强调宏观管理主体的绝对权力,忽视微观主体的权利,极有可能出现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侵权,过多的行政审批、过多的收费罚款扰乱微观主体正常的经济活动。更严重的是,在有利可图时,宏观主体直接把持经济领域形成的行政垄断,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等竞争形成阻碍。目前中国出现的房地产热、投资热,垄断中体现的官商勾结,以及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政府部门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经济活动的谋利主体。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如此普遍的政府谋利行为呢?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只把国民经济管理当作行政问题看待,严重忽视了法治层面的特征,忽视了全体人民对于政府职能、政府行为的监控,造成目前的调控困境。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法治层面,光靠中央政府用行政强制控制地方政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民经济管理是全体人民都依法参与的管理,是全体人民授权政府的管理,人民有权管官,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程序保障人民及时校正政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这是目前将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化特征转到法治化特征的关键。

二、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习以为常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以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为主线,从宏观上掌握全国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开采,全国物质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全国货币资金的存贷总量与结构、全国资本市场的流量与存量,致力于如何调动物质资源,如何进行货币投放。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是围绕物质资源和货币资金的投入产出而配置,劳动力是作为与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源同样的生产要素对待的。这种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物流和资金流为主线。在传统产业结构运作中,在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主的物质财富生产中,这种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可厚非。但是,在以知识和信息的投入产出为主线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中,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不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过去考虑的是如何开采自然资源,将现有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源转化为产品,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开采人们的思想,开采人们的知识和潜能,如何将人们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用符合人力资本投入产出要求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能量,围绕人力资本的创造潜能配置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主线。国民经济管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国有多少物质资源,多少货币资源,而是我国有多少人才资源,有多少具有创新潜能的知识资源,从这条主线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的运作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把国民经济管理的着力点从物资流、货币流转变到知识流、信息流。围绕知识流、信息流组织物资流、货币流,必须从宏观上改变产业结构的原有排序。从物质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医疗并不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属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但是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列入国民经济管理的范围。因为教育是否能够生产出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运行的起点,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所以教育构成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知识型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同样,从物质资源的管理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也不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构成的新的技术周期对旧的技术周期有替代作用,而企业一般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形成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从直接的物资流看产业结构,就无法容纳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但是从人力资本管理的角度看,科技研发就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因为科技研发是将人力资本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在科技研发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离开科技研发,人力资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潜在状态下,无法转化为现实获利。过去我们只是把科技转化当作科技部门的事情,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通过科技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果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内在工序,所以科技研发和转化中介也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此外,直接用社会和文化元素生产服务以满足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的软产业构成新的主导产业,如创意产业、广告业、休闲业等。所以,看一个产业是否具有主导性,不再看它投入的物质和资金的多少,而是看它投入的人力资本的知识的多少,人力资本投入越多从而创造价值越多的产业,越能成为主导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排序。公务员之家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是依附在人身上的生产要素,进行人力资本为内容的国民经济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的管理,如何用高效的制度系统,将人身上处于潜在状态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状态的人力资本,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的核心层面。那种把钱看得比人重的国民经济管理观念必须抛弃。国民经济管理用制度保障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包括人力资本的财产权、人力资本的竞争权、人力资本的交易权、人力资本的组织权、人力资本的创业权、人力资本的创新权、人力资本的流动权。国民经济管理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的权利的管理。围绕人尽其才,关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财产权落实没有,是否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是否可以与货币资本所有者谈判交易,是否可以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否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创业创新,是否有与人力资本能力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格局,经济效率与公平是否统一,收入增长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否统一,那种单纯以GDP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管理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管理,以人力资本投入产出为主线的国民经济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空间视野和国民经济管理的时间视野。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视野从空间状态看,是以国内范围为主;从时间状态看,是以现在时态为主,视野还是比较狭窄的。从空间状态看,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虽然也有进出口贸易,但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还大多在国内从事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内自我循环的生产销售运作。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虽然也有国际关系,但高度集权的行政指令性计划主要是国内的制度运作。但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大批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也大批走出国境。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初步具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经济网络中。中国进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也使中国的经济制度运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进入了国际市场体系。产业的开放度和体制的开放度决定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开放度。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本身就是国与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的较量,从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的国民经济管理必须从单纯的国内视野扩展到国际视野,将国民经济的运作放在全球背景综合规划,目标定位在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国际创新力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思考国民经济的管理,如何提高科学技术的原创性,如何创建国际品牌,如何打造胜任国际竞争的企业,如何与世界各国形成和谐的具有民族自尊的国际经济关系。

从时间状态看,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的管理,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传统产业结构的体制运作效率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管理或者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物质货币循环,或者是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改良,在国民经济管理的时态模式上处于跟进式、引进式。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具有了空间状态的全球化视野后,在时间状态上应具有未来时态视野。就是国民经济管理不是仅仅着眼于现在的技术状态,现在的资源状态,现在的品质状态,现在的制度状态,而是着眼于开发未来的技术状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原始性创新,争取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寻找未来的资源状态,就是不单纯地看到现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更要通过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再生出新型的经济资源,更要将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潜能当作财富生产的首要经济资源,从而创造在传统模式中不可思议的生产力;创造未来的品质状态,改变给外国品牌打工、贴牌生产的状态,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用自有品牌去占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探索未来的制度状态,着眼于从成为世界创新型强国的要求构建制度系统,将不利于创新的制度改造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将动态地提供鼓励打破常规、鼓励创新的制度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工作,宏观管理主体是创新引导型而不是固守传统型。不是简单地用战略规划,用长期计划,框住微观主体的活动,而是规划计划本身对于微观主体的创新具有弹性和包容性,承认规划本身的非规划性、非预见性。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够不断被宏观主体认可扶持,宏观主体的规划计划本身就包括对创新的预见、对创新的激励,宏观主体能够在微观主体充分参与基础上创新战略,这是新国民经济管理的特点。

三、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一是政府组织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另一种特点是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适度分离,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要退位、正位、到位。退位,就是政府组织从直接经济活动领域退出,让民营企业最大限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竞争,为民众创业、创新在组织上扫除障碍,提供方便。特别是政府组织的一把手通过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打破行政垄断。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政府组织到位。当政府过多地在经济领域活动,甚至与民争利时,国民经济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职能没法尽到,退出民众可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进入需要政府直接扶持的经济领域,创建政府的社会公共经济组织,比如扶持公共消费的公立组织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园,扶持公共创业平台的公立生产组织,例如,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基本建设的引导投资、战略产业的前期起步投资。

经济管理制度范文篇6

关键词:新经济;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正在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也正在从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营向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型经营转型,科学发展、民主发展、和谐发展,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已经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有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作保障。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是适应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适应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要求、适应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要求建立的。既然现在发展转型了,制度也需要转型,转型意味着创新。

虽然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种制度的惯性,它的创新必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系统的工程。从目前的创新起点看,为了顺利启动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必要的思想前提必须先行创新,在旧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改变,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确立之前,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系统创新难以起步。

一、从本质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理念的创新。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是促使微观主体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财富,达到宏观层面物质财富供给与物质财富需求的均衡。为了达到这种均衡,国民经济管理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生产资料供求均衡、消费资料供求均衡、进出口供求均衡等要素均衡中进行宏观调控。这种以社会物质财富供给满足物质财富需求为职能的国民经济管理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会造成严重的管理缺位,因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生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表明人们的经济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层次上升到了社会和精神需求层次。合格的国民经济管理,就不能只是关注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在物质产品供给与物质产品需求均衡公式的基础上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去建立社会与精神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公式,要像了解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了解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像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需求管理比传统工业经济时期具有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嵌入性。

从供给角度看,因为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将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理念转化为现代经济产业和产品成为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传统工业经济时期不被列入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闲暇、娱乐、学习、健康、运动、咨询、时尚、创意、安全、满意、幸福、和谐等社会和精神产业逐渐被国民经济供给管理所关注。主动而有序地创造满足新的需求的新产业、新产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多地具有了社会和文化内涵,甚至文化创意本身就成为主导产业。当然,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中除了满足人们社会和精神需求的产业外,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农业、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还是大量存在,还要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但是,即便是农业和制造业等各种传统产业,也必定通过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自动化改造,被新型产业主导、连接、提升到一个新的运作水平,传统产业因此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传统产业想固守在传统产业结构中止步不前就会失去生存的可能。在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以目前中国传统产业依然存在、依然落后为理由,否认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职能创新的必要性。产品从原材料和资金的投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其最钟情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为了GDP的增长,各级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致力于抓投资,搞引资,上项目,扩规模,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绩以GDP的多少来衡量,GDP增长得快,得到上级政府的表扬,干部的提升也快;GDP增长得慢,受到上级政府的批评,干部的升迁也慢。这种国民经济管理评价理念必须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行政特征,国民经济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行政等级管理系统。宏观行政主体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行政上下级关系构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主要关系,国民经济管理多半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行政指令成为宏观调控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这种行政惯性在我国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既和我国传统的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粗放式经营相吻合,又与我国原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转型,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惯性特征。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集约经营模式,现代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等级型特征转变到法治契约型特征。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法治管理,不是等级管理而是契约管理,这并不是说新的国民经济管理没有行政管理,而是指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只能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是依法行政管理。所以在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立法、执法、司法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主体。在宏观管理特征变化的同时,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宏观管理主体不再简单地用上级的行政权威控制下级的经济行为,而是在尊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微观主体权利与宏观主体意图在协商谈判中达成统一,形成契约,用法律规范微观主体行为。也就是说,宏观主体对于微观主体的权威首先来自于法律而不是来自于行政,法律权威先于行政权威,法律权威导致行政权威。过去基本上靠行政权威进行的宏观调控不再简单地是行政调控,而是依法调控,所谓依法调控,指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调控行为一定是通过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进行,是以法治为依据的调控,即便是紧急情况下的行政干预,也一定是通过立法特别授权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法治特征的更深层的含义是,宏观管理主体的权力是微观主体宪法意义上的授权,微观主体当然是宏观主体的管理对象,但是由于宏观主体是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是受人民委托的人的宪法内容,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的关系从人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看,有一个委托人与人的法律授权关系,微观主体作为社会民众对宏观主体具有委托人意义上的监控权利。过去以为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关系只是行政等级关系,现在则要在行政层面上再进一步看到宪法层面上的关系,宏观主体是为全体人民进行宏观管理。这样一来,宏观管理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在内本质上是宪法意义上的服务型管理,是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条件下的有限管理,是社会自治合作基础上的和谐管理。鉴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权特性,我国当前阶段尤其要强调微观主体可以监控宏观主体,宏观主体的行为首先受到法律的约束,微观主体对宏观主体有监督的权利。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行政单向关系变成法治双向关系。宏观主体必须依法办事,宏观主体违法必究,这样一来,国民经济管理自然构成新时期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体制的改革实践也证明,如果只强调宏观管理主体的绝对权力,忽视微观主体的权利,极有可能出现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侵权,过多的行政审批、过多的收费罚款扰乱微观主体正常的经济活动。更严重的是,在有利可图时,宏观主体直接把持经济领域形成的行政垄断,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等竞争形成阻碍。目前中国出现的房地产热、投资热,垄断中体现的官商勾结,以及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政府部门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经济活动的谋利主体。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如此普遍的政府谋利行为呢?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只把国民经济管理当作行政问题看待,严重忽视了法治层面的特征,忽视了全体人民对于政府职能、政府行为的监控,造成目前的调控困境。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法治层面,光靠中央政府用行政强制控制地方政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民经济管理是全体人民都依法参与的管理,是全体人民授权政府的管理,人民有权管官,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程序保障人民及时校正政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这是目前将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化特征转到法治化特征的关键。

二、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习以为常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以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为主线,从宏观上掌握全国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开采,全国物质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全国货币资金的存贷总量与结构、全国资本市场的流量与存量,致力于如何调动物质资源,如何进行货币投放。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是围绕物质资源和货币资金的投入产出而配置,劳动力是作为与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源同样的生产要素对待的。这种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物流和资金流为主线。在传统产业结构运作中,在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主的物质财富生产中,这种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可厚非。但是,在以知识和信息的投入产出为主线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中,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不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过去考虑的是如何开采自然资源,将现有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源转化为产品,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开采人们的思想,开采人们的知识和潜能,如何将人们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用符合人力资本投入产出要求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能量,围绕人力资本的创造潜能配置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主线。国民经济管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国有多少物质资源,多少货币资源,而是我国有多少人才资源,有多少具有创新潜能的知识资源,从这条主线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的运作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把国民经济管理的着力点从物资流、货币流转变到知识流、信息流。围绕知识流、信息流组织物资流、货币流,必须从宏观上改变产业结构的原有排序。从物质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医疗并不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属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但是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列入国民经济管理的范围。因为教育是否能够生产出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运行的起点,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所以教育构成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知识型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同样,从物质资源的管理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也不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构成的新的技术周期对旧的技术周期有替代作用,而企业一般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形成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从直接的物资流看产业结构,就无法容纳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但是从人力资本管理的角度看,科技研发就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因为科技研发是将人力资本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在科技研发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离开科技研发,人力资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潜在状态下,无法转化为现实获利。过去我们只是把科技转化当作科技部门的事情,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通过科技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果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内在工序,所以科技研发和转化中介也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此外,直接用社会和文化元素生产服务以满足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的软产业构成新的主导产业,如创意产业、广告业、休闲业等。所以,看一个产业是否具有主导性,不再看它投入的物质和资金的多少,而是看它投入的人力资本的知识的多少,人力资本投入越多从而创造价值越多的产业,越能成为主导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排序。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是依附在人身上的生产要素,进行人力资本为内容的国民经济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的管理,如何用高效的制度系统,将人身上处于潜在状态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状态的人力资本,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的核心层面。那种把钱看得比人重的国民经济管理观念必须抛弃。国民经济管理用制度保障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包括人力资本的财产权、人力资本的竞争权、人力资本的交易权、人力资本的组织权、人力资本的创业权、人力资本的创新权、人力资本的流动权。国民经济管理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的权利的管理。围绕人尽其才,关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财产权落实没有,是否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是否可以与货币资本所有者谈判交易,是否可以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否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创业创新,是否有与人力资本能力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格局,经济效率与公平是否统一,收入增长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否统一,那种单纯以GDP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管理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管理,以人力资本投入产出为主线的国民经济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

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空间视野和国民经济管理的时间视野。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视野从空间状态看,是以国内范围为主;从时间状态看,是以现在时态为主,视野还是比较狭窄的。从空间状态看,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虽然也有进出口贸易,但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还大多在国内从事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内自我循环的生产销售运作。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虽然也有国际关系,但高度集权的行政指令性计划主要是国内的制度运作。但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大批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也大批走出国境。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初步具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经济网络中。中国进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也使中国的经济制度运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进入了国际市场体系。产业的开放度和体制的开放度决定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开放度。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本身就是国与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的较量,从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的国民经济管理必须从单纯的国内视野扩展到国际视野,将国民经济的运作放在全球背景综合规划,目标定位在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国际创新力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思考国民经济的管理,如何提高科学技术的原创性,如何创建国际品牌,如何打造胜任国际竞争的企业,如何与世界各国形成和谐的具有民族自尊的国际经济关系。

从时间状态看,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的管理,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传统产业结构的体制运作效率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管理或者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物质货币循环,或者是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改良,在国民经济管理的时态模式上处于跟进式、引进式。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具有了空间状态的全球化视野后,在时间状态上应具有未来时态视野。就是国民经济管理不是仅仅着眼于现在的技术状态,现在的资源状态,现在的品质状态,现在的制度状态,而是着眼于开发未来的技术状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原始性创新,争取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寻找未来的资源状态,就是不单纯地看到现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更要通过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再生出新型的经济资源,更要将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潜能当作财富生产的首要经济资源,从而创造在传统模式中不可思议的生产力;创造未来的品质状态,改变给外国品牌打工、贴牌生产的状态,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用自有品牌去占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探索未来的制度状态,着眼于从成为世界创新型强国的要求构建制度系统,将不利于创新的制度改造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将动态地提供鼓励打破常规、鼓励创新的制度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工作,宏观管理主体是创新引导型而不是固守传统型。不是简单地用战略规划,用长期计划,框住微观主体的活动,而是规划计划本身对于微观主体的创新具有弹性和包容性,承认规划本身的非规划性、非预见性。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够不断被宏观主体认可扶持,宏观主体的规划计划本身就包括对创新的预见、对创新的激励,宏观主体能够在微观主体充分参与基础上创新战略,这是新国民经济管理的特点。

三、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一是政府组织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另一种特点是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适度分离,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要退位、正位、到位。退位,就是政府组织从直接经济活动领域退出,让民营企业最大限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竞争,为民众创业、创新在组织上扫除障碍,提供方便。特别是政府组织的一把手通过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打破行政垄断。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政府组织到位。当政府过多地在经济领域活动,甚至与民争利时,国民经济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职能没法尽到,退出民众可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进入需要政府直接扶持的经济领域,创建政府的社会公共经济组织,比如扶持公共消费的公立组织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园,扶持公共创业平台的公立生产组织,例如,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基本建设的引导投资、战略产业的前期起步投资。

经济管理制度范文篇7

【摘要】:在人类社会经济变迁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总是管理和制度变革相联系的。自1978年以后,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也都是以改革开放为前提的,而改革开放正是典型的管理和制度创新过程。管理和制度能够而且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进程,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而且确实会导致管理和制度的变迁。经济发展无止境,管理和制度创新亦无止境。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政策也必需要得到不断调整与完善,否则就难以适应新的实践需要。农村经济政策的发展需要好的管理工作和不断的制度创新。

一、进一步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和制度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管理和制度上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面临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强化对农村经济管理和制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和制度创新,是实现农民增加收入的需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我们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以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它是指导我们做好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和制度创新,是进一步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完善农民负担监管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实现“三个确保”的最终目标的工作要求。

3、强化和创新农村经济管理,不断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必然会推进基层廉政建设和组织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4、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和制度创新,是强化政府管理职能的需要,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农村资产管理、农村审计监督,这些工作都是直接与很多部门相互交叉,直接涉及到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这些经济的、法制的、行政的都不是单纯的业务部门的职能行为,而是政府行为,所以一定要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保证政府职能的有效实施。

5、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和制度创新,是目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现状所决定的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现状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不断强化管理,完善措施,才能扭转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不利的局面。

二、管理和制度创新的重点

这里所指的管理和制度,包括具体的体制机制、组织形式权利关系行为规则等,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人类社会经济变迁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总是和制度变革相联系的。

当前,农经工作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面对落实中央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新机遇,要求我们必须扩大视角,要从战略高度研究问题,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破解问题,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农经工作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全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文章。

1、围绕农民增加收入做文章中央1号文件,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2、围绕农村农民的难点做文章当前,各地农村农民的最大难点问题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债务链久解不开、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等。

3、围绕农经工作“三大创新”做文章一是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就是建立起投资主体多元,产权界定清晰、权责关系明确、管理方法科学的现代合作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要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在短时间内,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在发展新型合作经济、推进农民专业协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二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就是要建立起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承包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多种形式,参与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三是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方法,就是利用网络、计算机等科技手段,对农村资产、财务、合同、负担、统计、审计等各项农经工作实行电算化管理,全面提升农经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4、围绕服务做文章,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农经工作面越来越宽、任务越来越重,在强化管理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服务。

三、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

1、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必将带来法律框架下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使土地的集中经营成为可能,既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农村生产力,又可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还可以带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商业的转移,增加农民在非农领域的收入。

2、我国现行的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亟待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解决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难于适应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农业产业化应运而生。

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学理论,还是从现实实践看,都反映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这就是如果不能根本地改变农村劳动力仅仅依附土地或依附公司的现状,就势必难以积蓄和形成为农村市场经济提供相应生产技术基础和产品基础的能力。农民这一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农业产业化组织,要实现历史赋予的使命,想要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真正有所作为,恐怕就只可能是力不从心了。而要根本地解决上述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创新就只能是空谈。现实表明,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所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都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去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禹峰,郭超.强化各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势在必行[J].吉林农业,1999

经济管理制度范文篇8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研究,经济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危机虽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对中国的经济形势产生影响,中国的企业发展也必定受到影响。而为了保持企业在这个风暴中的地位,不被时代大潮“拍死”在沙滩上,本文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提出创新型发展策略并展开讨论。

1.经济环境中企业创新的紧迫感

1.1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趋向性。当前时代,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发展带来的好处很多,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加强日益显著,这其中的每一员国内经济发生波动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而由于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就更加不易,大型企业也逃不过魔爪。当下也是知识发展的时代,知识助力发展,知识创造经济,故创新成为知识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为企业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提供经营经济发展策略。企业不创新就意味着一个企业不发展,企业不发展就无法生存。以诺基亚为例,它并没有顺应当时智能机的时代大潮,而是固执己见,一味发展自身原有品牌,没有看清当时全球手机市场是何状况。由于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诺基亚不懂得通过自身创新发展来顺应时代,缺少了创新,其品牌也只能是一时火爆,而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企业就丧失了生命力,最终被三星收购。1.2企业内部发展活力不足。目前,由于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者经验不足并没有形成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只顾到了眼前利益而没有为公司长远进行打算。由于经营管理者没有一个良好的带头发展作用,所以公司内部的员工也很少有为公司之后发展有献言荐策之意,即使有经济管理创新制度的存在在公司内部运行也是会存在困难的。且部分企业虽认识到了企业经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但却未制定出合理的方案,这使得所提出方案与自身公司内部发展情况严重不符,导致了资金与人力资源的浪费,变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更加不利于自身企业的未来发展。这使得各类企业发展时要懂得因情况制宜,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经济管理创新制度,为企业增添活力。1.3创新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及发展的重要性。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活力,在社会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一家企业的发展也必定离不开创新,企业内部不断创新为企业带来生命力。而经济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内部重要的一项制度,涉及企业产品采选购买,产品流水线生产,产品后续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是贯穿于企业产品生产销售的管理制度,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发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用企业用于生产发展的资金,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收增加动力。同时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但凡企业固守一种发展模式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淘汰,所以在正确企业在正确定位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要不断地创新发展自身,这样才不会与市场脱节进而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制度创新要在准确定位市场背景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模式创新,产品设计创新,销售模式创新,来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要经济制度的创新对企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行企业内部人员管理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积极性,也可以进行设立奖金的奖励来激励广大员工的创造力。只有对企业各方面都做到不断创新发展,才可做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才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比如,中国本土产业“卫龙食品”,早期在大超市根本无立足之地,但其抓住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机会,不断对自身的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改变产品的生产过程,加大对外包装的投入,改进销售环节等,最终做成一个远销欧美国家的零食品牌,由此可见,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2.当前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1企业管理者管理观念落后。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者,只有良好的管理者才可为企业内部人员做好带头作用,俗话说“一个好的带领者顶一百个优秀的兵”,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者是离不开的。目前在一些企业中管理者没有带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管理理念,导致企业发展迟缓,且许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在现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如上文提到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贯穿于企业经营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是不小的,且规模越大的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越大,这就导致一些生产管理者只顾贪图自己的利益,而舍弃了公司的利益,这也滋生了不少贪污现象。有一些生产管理者虽然作风廉洁,但当他看到当前产品所获得的巨大收益时便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来提高收益,这将会导致过量产品滞销而导致整个生产链断裂。因此在企业发展时一定要招收有远见、有经验的管理者,这样才会在考虑企业当下发展情况下同时做出企业之后发展的长久打算,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2.2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一个企业要想良好发展必然需要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来约束。虽然说在每个企业中都有一套经济管理制度,但这个制度的合理性就有待考证了。一些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并不符合企业内部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度体系过于僵化,照搬照抄的痕迹明显,所以经济管理制度的存在也只是有名无实,并不能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且在我国一些传统大型企业,有些是家族传承企业,虽有改进但依旧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小幅度调整,依旧是传统中国人的思想,对于老一辈的东西只懂得传承却不敢大幅度改进创新。确实,之前的商人所流传下来的经济管理制度确有可取之处,但毕竟当下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变,之前的不实用了,所以要敢于弃旧迎新,不断摸索出新的,适合公司内部发展环境的经济管理制度。

3.当前企业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的策略

3.1企业生产管理者观念创新。生产管理者是领导一个企业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生产管理者理念创新必不可少。为了进行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者要不断吸收先进的国内外经济管理制度,自身积累经济管理经验。同时管理者要敢于创新,在找准当下市场定位的局面下,创新公司的原有经济管理制度,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来带动公司经济发展,在当下经济社会立足。3.2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和配套的监督机构。公司内部要想良好发展一定要有一套自身独特的经济管理制度,且适合公司发展,不论是对当前经济态势的分析还是之后公司发展方向,所有的经济管理制度都应该是全面的。企业要想发展一定要不断创新,且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要做到因情况制宜,探索出符合企业发展最具生命力的经济管理制度。且一套制度的实行,要有专门的监管组织或机构来进行监督。第三方监督是一套最合理且最客观的,一套制度是否合理需要在运行之后才知道,所以要在公司运行一段时间后,由第三方机构来评判,这样不会出现由于某些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的获得而固执的执行某一项经济管理措施。3.3创新经济管理组织。一个企业拥有完善的内部经济管理机构是企业发展的桥梁和支柱。在当下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下经济管理组织架构要不断更新,改革原有的经济管理组织管理制度以及为经济管理组织增添优秀的人才。首先企业要将经济管理组织内部各级人员进行分工并实行分层管理,同时也要裁减不必要的人员负担,为企业减轻经济负担;其次在招聘与经济管理工作有关的人员时要不仅要注意到人员的学历还要了解从业人员是否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在当下变化莫测的经济形势下,实践经验越丰富的经济管理组织内部人员在面对跌宕起伏的经济环境下在处理问题时才会更加稳定沉着。还要考察人员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个企业要想创新,靠的不仅仅是管理者还有组织内部人员,需要各个员工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来助力企业发展。同时当下互联网发展迅速,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市场方向进而来改进经济管理内部组织的框架,适应更好的创新结束语本文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后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发展创新的方向和当前所面临的阻碍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得出结论。企业要想发展一定要不断创新,且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要做到因情况制宜,探索出符合企业发展最具生命力的经济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郭雪峰,张世禄.当下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的难点[J].赤峰经济学院学报,2005(01)

[2]刘本娜.运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经济管理制度范文篇9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意义;问题;创新对策

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依旧采取传统方法,就很容易在实际发展中出现问题。企业为保证未来发展稳定,就要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以此获得更好发展。

1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意义

1.1更新经济制度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企业的经济管理也要满足新时代下经济发展趋势。企业通过创新经济管理,才能帮助企业革新,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随着时展,我国社会主体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完善,各企业的经营性质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开放式的市场经济使企业竞争压力增大。很多企业因受以往传统理念的影响,大多数的经济管理较为粗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严重。因此,企业应吸取经验教训,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经济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不断创新,帮助企业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1.2满足发展要求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不断更新,才能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为充分体现人的作用,企业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作为经济管理创新主导。企业要能重新制定工作流程和制度,加强内部组织管理,利用现代技术和制度来加强信息传递,减少管理人员对信息流动的影响。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企业必须重新调整人员管理,才能满足时展要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2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下,引入新的经济模式对各行业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因我国很多企业在以往发展中不够完善,并且缺少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导致我国很多企业发展缓慢、经营困难。要改变现状,就要从经济管理角度入手来优化各个环节,不仅能从中节约资源,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当今,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有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很多企业都十分重视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通过合理应用经济管理才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经济管理方法,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大隐患。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会出现两极分化,一些企业在发展中抓住了经济管理重点,从而合理应用经济管理来有效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这些企业不仅有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而且也充分了解自身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在重要环节上做好决策,才能在发展中获取动力,稳定发展。一些企业因为在开展经济管理上较为片面,过于想要从中获得经济效益,缺少从自身实际入手,这就导致企业的管理内容混乱,资金管理没有正确流程,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两极分化问题较为明显,这是因为新形势下企业采取不同经济管理方法所致,一些企业失败是因为所应用的方法不正确。

3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企业基础薄弱

因为我国经济建设上的体制较为特殊,所以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也比较特殊。再加上改革发展缓慢,很多企业都是在改革后建设,持续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有些还没有积累充足的资源。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各部门制度仍不完善,工作效率低下。与此同时,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上没有足够经验,无法针对市场变化来作出相应对策。一些企业虽然按照国际标准完善自身,但因理论知识不足,不能有效将先进经验和自身结合,因此,无法有效地整合各类资源,导致新型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3.2管理理念落后

很多企业在发展上,人员的理念不足,并未及时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优势,针对企业的管理认识不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只采取单一的管理方法来开展管理,没有相应理论知识,只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建立流程。很多情况下,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会直接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如果依旧按照传统的理念,不仅会影响企业发展,还会阻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优势。

3.3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在竞争上经济管理制度是保证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也是确保企业内部始终保持稳定的关键。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经济管理体系,才能有效监督企业的经济情况,了解企业的未来发展,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导向作用。但是,经济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制度,在我国很多企业建设上都没有得到重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对应模式。所以,我国很多的经济管理制度建设依然还停留在层次较浅、没有明确发展制度的情况下。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经济管理制度需要能以灵活的状态存在于企业中,这样才能应对外界变化,然而实际上很多企业都不能满足此要求。

4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对策

通过对我国企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必须加强经济管理创新。通过制定完善经济管理制度,能帮助企业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在企业发展中建立导向,为企业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虽然,在实际应用上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只要能从中建立完善的理论知识,就能很好地帮助企业的经营发展。

4.1提升企业基础

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完善组织部门和管理制度,这是企业开展经济管理的基础,也是在实际发展中需要重视的内容。只有能从根本上改正以往企业所存在的组织工作不完善问题,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经济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经济管理更好地开展。为更好地提升企业基础,可以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来完成。在整合资源上,首先要将传统理念和新理念结合在一起,企业以往的管理理念无法满足当展要求,而新理念有可能会与企业实际发展相悖,所以可通过将两者的结合,打好企业基础。其次,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调整自身,加强经济管理,并实现对经济管理的有效监督。

4.2更新理念

我国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市场管理结构的变化,并根据市场要求来对企业中各项规定加以调整。针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应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及时解决,明确经济管理在企业整体管理上的作用,并在日常工作上能做好协调。与此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应改变以往对员工的管理方法,及时采取激励制度,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完整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在创新经济管理上,创新管理理念是关键,应从企业的管理层入手,针对企业多方面合理规划,进而推动经济管理创新。在创新理念上,管理层要能改变以往的传统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将现代化理念应用其中,这样才能正确指导日常经济管理,让管理层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意识。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带领员工能从上而下的创新理念。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从整体角度制定发展战略,让企业能在实际竞争中获取优势。企业在积累市场环境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应对各种变化。企业的管理层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树立风险意识,做好产品和管理的双重控制,帮助企业向前发展。

4.3创新制度

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就要及时更新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而确保企业各项制度和部门职能有效吻合,满足时展要求,帮助企业合理分配各类资源,形成内外部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将管理制度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中,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好地帮助。有效的创新管理制度模式是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自我结构的升级,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在创新管理制度上,必须根据发展类型和市场环境加以明确,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发展,才能获得理想效果。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应不断创新,让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市场变化调整企业管理制度,所有部门都应执行这一制度,才能确保企业的灵活运转,在市场环境出现变化时,及时作出调整。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在管理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内部通过管理可以市场为基础,实现自身发展。但是,要想真正达到此目的,就需要建立完善制度。管理制度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基础稳定,才能取得理想效果。企业应从自身情况入手,针对自身存在问题及时改正,形成一套良好、灵活的管理制度。针对管理制度创新要明确不能过于死板,而且要从中引入人性化理念。与此同时,这一制度过于笼统,要具备操作性,满足现代企业发展要求。企业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上,也要关注市场发展,以市场为基础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企业可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制度,并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细节,从而制定出满足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

4.4利用资源

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就要将先进的理念、模式进行有效整合,并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发展理论体系,融入自身的发展建设中。未来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不仅是在市场争夺和经济效益获取上,人才、管理模式等都是竞争手段。针对这些资源来获取并整合,才能借助多方力量,以此来使企业完成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4.5构建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要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自身经济管理的实际作用,并有效优化现有管理制度。在实际调整上,必须保证制度落到实处,去除其中的不必要内容。增加风险评估、预防等相关制度内容,针对企业自身发展趋势加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合理调整。其次,企业管理人员应明确不正确的管理制度会导致员工抵触。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员工在顺利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主动思考工作内容,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融合绩效考核制度,管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员工工作情况,也能根据员工发展需求来制定发展方案,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工作质量。最后,企业要融入风险管理制度。利用这种方法来应对在实际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风险,充分体现风险评估作用。企业在引入风险管理制度的同时,应为其配备人才,特别是企业在进行重大决策上,应该邀请专业人才来对企业实际情况做出评估,制定具体应对措施。与此同时,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利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市场,避免出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问题。

4.6完善组织结构

新形势下,企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应让经济管理落到实处。管理人员要具备创新意识,并针对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在构建组织结构上,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充分了解经济管理内容,了解创新经济管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企业要注重培养经济管理人员,努力提高其素质,确保经济人员在掌握经济管理内容的同时,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在这其中应专门成立经济管理部门,让经济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然后,要能明确各岗位责任需求,形成管理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应分析经济管理所取得的效果,针对遇到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只有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才能带动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更好地提升发展水平。

5结语

综上所述,不管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应有效学习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内容,才能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与此同时,也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充分意识到管理理念、制度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学习先进理念、知识,并利用制度来构建正确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宫萍.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1(18):32-33.

[2]邹云良.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2020(15):112-114.

[3]杨洋.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0(17):33-34.

[4]邱靖涵.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论,2019(4):144-145.

[5]张丽琼.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2(2):55-57.

[6]朱景皓.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究[J].商业观察,2021(9):93-96.

[7]刘华春.目标管理视角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研究[J].商展经济,2022(8):141-143.

经济管理制度范文篇10

关键词:经济管理;企业;实施

在这个新的时代,经济的发展速度愈加迅猛,目前我国的企业在国际上大多还缺乏竞争力,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出口低成本小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经济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好办法。但是很多企业现行的经济管理制度已经很难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扩大经营规模,因此根据企业状况加强经济管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势在必行的一件事。

一、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在一个企业中,领导人的观念会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在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中,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落后,他们大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生产、销售环节,注重企业的短期收益最大化,由于传统管理理念的根深蒂固,很多企业领导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管理理念的落后以及管理理念变革的重要性,而对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意识却不强,未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组织形式也不断的发生变化,长久不变革的管理理念会让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从长远角度看,企业就会逐步的落后于时代,最后被行业所抛弃。2.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展。经济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与保障,有了制度的制约,相关人员才能按章办事,发生问题也可以找到相关的责任人。制度不健全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制度的落后和监管力度的问题。首先,企业原先存在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管理人员对制度的不重视并且多年未经修改,企业经济管理的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从而导致了经济管理制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适用。除此之外,就是企业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忽视了监管的作用而使制度形同虚设,企业的一些规章制度大部分都是敷衍了事,并不能具体的落实,而且业绩考核流于表面,并没有实际效用。这就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进程偏离了预计的方向,难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3.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内控不足。现代企业的各个部门往往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工作,不与其他部门发生联系,完成自己部门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任务,几乎独立运行,致使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较为松散,无法使企业形成良好的凝聚力,这样当企业在面对外部的挑战时也不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来维护企业的利益。在有些企业中,即使部门之间存在着利害关系,但是现代企业各部门和个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想法分歧,出现各种矛盾也不可避免,而且管理人员对经济管理的效果也不够重视,部门分歧不能得到有效的沟通解决,使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的结构更加趋于松散状态。

二、加强经济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的方法

1.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观念。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革新,互联网经济、知识经济等新兴经济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具有发展潜力,新时代迫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变革更加的艰巨,逐渐的处于迫在眉睫的状态。企业必须要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然后创建良好的创新管理机制,这是确保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创新是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所在,一个企业想要得到突破和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创新才能够保证经济管理的与时俱进,才能保障企业生产、销售产品的与时俱进,创新可以让企业长远发展,从而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2.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保证员工的积极性,促使管理者在管理公司相关事务时有章可循,并对企业的科学、高效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全面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需求,并且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制度的相关内容。制度确定后也要重视监管的作用,令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3.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加强内控。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关乎整个企业的经济利益与长远发展。现阶段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较为松散,这将会使企业难以面对市场的巨大竞争力,表现为企业适应风险变动的能力降低,各部门独立工作效率低,这样企业既不能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又不能加速企业适应市场的需要,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严重对企业经济管理发展产生制约。因此,对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刻不容缓。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柔软化的管理组织,有效地实现企业组织自身管理的多样化,让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整体,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对各级人员分层管理,使管理人员层次分明,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发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关经济管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营经验,增强企业经济管理意识,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改变经济管理的落后观念。企业也应跟随时代的要求,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能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规划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激烈竞争中及时抓住机遇,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红,贾晶晶.我国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统计分析[J].金融经济,2012(2):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