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06:01

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范文篇1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明显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章总则第5条对教育总目的的阐述中明确地提出: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把这样一些系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写进教育目标,并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发展,它是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除了有强健的体质作保证之外,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形成健康行为方式,已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他们像是温室中的花朵,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造成生活习惯差、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弱等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下面的两个镜头:镜头一:某幼儿鼻子流血了,吓得只会破着嗓子哭叫着:“妈妈,不好了,快来呀,流血了,快……怎么办?”镜头二:医院里,医生正在给某幼儿看病。原因是某幼儿在家玩积木,无聊间把积木塞进鼻孔玩耍,造成呼吸困难而大叫大喊。诸如此类的镜头在幼儿周围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二、问题产生的原因1、家长意识的淡薄。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成人的爱多倾注于他人身上,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他们有太多的优越感,要什么,买什么,想什么,给什么,碰到难题就大哭大闹显得束手无策。平时逛街过马路时,不管红灯、绿灯,家长驮着孩子一起过,不教孩子遵守规则。去医院打针时,孩子哭叫着,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勇敢点,反而在孩子面前怪罪医生。乘车时,孩子把头探出窗口,家长只好奉陪着,不教孩子认识一些主要标志,而只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只要不哭则行,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会自然习得。2、孩子依赖性强。独生子女在家里处于“独特”的位置,扮演“独特”的角色,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特和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有些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怕自己的孩子会被人欺侮,怕自己的孩子受委曲。孩子每天面对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和玩具,渐渐地便不愿意与别的孩子交往,自我保护的机会也渐渐减少,只知道做什么都要依赖父母,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保护自己?该怎样避开危险?如:不随便拨弄各种设备(电线、开头、煤气灶……),也不学习处理一些常见外伤的简单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如果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呢?三、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1、设计主题游戏,训练自我保护的行为。如我校设计了游戏《大马路》,准备了红绿灯标志,场地布置出人行道、快车道、十字路口。游戏一:红绿灯。当教师亮出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幼儿就不能再前进了;当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在人行道上自由行走。游戏二:过马路,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起过马路,比一比,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看信号走和反应能力,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训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又如:设计游戏活动“小小消防员”,让幼儿扮演消防队员进行灭火,使幼儿了解火的用处、害处及救火的一般常识。游戏“我是一个小医生”则通过让幼儿扮演医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消毒、包扎、止血、的简单技能。我们在班中还设置了“电话亭”,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拔打电话,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2、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分析讨论问题。3~6岁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十分重视给幼儿创设情境。如:运用木偶表演创设了《狼和小羊》中羊遇难寻求帮助的游戏情境,幼儿各抒已见,绞尽脑汁想办法,有的请大象帮忙,有的打电话给黑猫警长,有的设计陷阱……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昂,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了知识。另一方面,让幼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活动中,我创设了“旅游途中幼儿跟父母走失了”的情境,让幼儿分析这时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到以下方案:(1)拨打110电话,寻求警言帮助。(2)给家里拨打电话。(3)给父母打手机或BP机。(4)寻找旅游团的标记。可见,孩子已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以自我保护。3、抓住偶发事件,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特别是一些偶发事件,更应随机把握,灵活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对绘画、写字姿势不正确,游戏时大喊大叫的幼儿可随时提醒,使其改正不良习惯。又如:一幼儿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关心,但显得畏畏缩缩,也特别紧张。我马上让幼儿先回到座位,找来药棉帮幼儿细心地止血,并安慰他。我见缝插针,让幼儿讨论:“**鼻子出血,你心里觉得怎样?假如老师不在,你会怎么做?”由于幼儿亲眼目睹了刚才的观察体验,幼儿大多有了办法:(1)让出血者不要害怕,先坐好把头向上抬。(2)用药棉止血,休息。又如一次下雷雨,我便带领幼儿展开“打雷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正确的答案(1)下雷雨不在马路上玩。(2)不在树下躲雨。(3)不在河边避雨。(4)做好防雷电措施。日常生活的偶发事件很多:六一体检验血,肚子突然很疼,操场上摔跤……教师都应随机进行教育。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多且范围广,而幼儿平时接触的知识却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因此,精心设计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精彩、生动的活动中接受自我保护的知识。在常识课《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中,通过学习,幼儿知道碰到敌人黄鼠狼会放臭屁保护自己,乌贼会喷墨汁保护自己,小壁虎会拧断尾巴保护自己,从面也得出小朋友碰到坏人该怎样保护自己,逐渐增强幼儿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教给幼儿如何保护眼睛时,我设计了“认识眼睛”“画眼睛”“眼球操”“眼睛生病了”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这样,既增加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又使幼儿获得了具体的操作技能。四、几点建设1、更新教育观念,是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大胆实践的接班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是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因此西文国家的精华我们要不断地吸收且改善。我们要收进美国注重幼儿独立性培养的教育观念,吸取日本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的教育观念。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为护花使者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这种观念,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负效果。只有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实践、体会,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2、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活动的基础。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同幼儿之间的桥梁工作,幼儿园的活动与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们应转变家长的观念,从包办代替到独立实践,从害怕孩子遇到困难到主动教孩子遇难该怎么办,邀请专家给家长举办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讲座,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使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3、让幼儿充分活动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关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克服困难的好品质。但幼儿年龄尚小,一系列的活动需要反复练习、实践、强化,使其习以为常,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在活动中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如: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放烫的饭菜菜等,让幼儿深深懂得该怎样保护自己,珍惜自己。

自我保护范文篇2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明显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章总则第5条对教育总目的的阐述中明确地提出: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把这样一些系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写进教育目标,并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发展,它是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除了有强健的体质作保证之外,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形成健康行为方式,已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他们像是温室中的花朵,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造成生活习惯差、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弱等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下面的两个镜头:镜头一:某幼儿鼻子流血了,吓得只会破着嗓子哭叫着:“妈妈,不好了,快来呀,流血了,快……怎么办?”镜头二:医院里,医生正在给某幼儿看病。原因是某幼儿在家玩积木,无聊间把积木塞进鼻孔玩耍,造成呼吸困难而大叫大喊。诸如此类的镜头在幼儿周围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二、问题产生的原因1、家长意识的淡薄。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成人的爱多倾注于他人身上,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他们有太多的优越感,要什么,买什么,想什么,给什么,碰到难题就大哭大闹显得束手无策。平时逛街过马路时,不管红灯、绿灯,家长驮着孩子一起过,不教孩子遵守规则。去医院打针时,孩子哭叫着,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勇敢点,反而在孩子面前怪罪医生。乘车时,孩子把头探出窗口,家长只好奉陪着,不教孩子认识一些主要标志,而只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只要不哭则行,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会自然习得。2、孩子依赖性强。独生子女在家里处于“独特”的位置,扮演“独特”的角色,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特和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有些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怕自己的孩子会被人欺侮,怕自己的孩子受委曲。孩子每天面对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和玩具,渐渐地便不愿意与别的孩子交往,自我保护的机会也渐渐减少,只知道做什么都要依赖父母,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保护自己?该怎样避开危险?如:不随便拨弄各种设备(电线、开头、煤气灶……),也不学习处理一些常见外伤的简单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如果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呢?三、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1、设计主题游戏,训练自我保护的行为。如我校设计了游戏《大马路》,准备了红绿灯标志,场地布置出人行道、快车道、十字路口。游戏一:红绿灯。当教师亮出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幼儿就不能再前进了;当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在人行道上自由行走。游戏二:过马路,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起过马路,比一比,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看信号走和反应能力,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训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又如:设计游戏活动“小小消防员”,让幼儿扮演消防队员进行灭火,使幼儿了解火的用处、害处及救火的一般常识。游戏“我是一个小医生”则通过让幼儿扮演医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消毒、包扎、止血、的简单技能。我们在班中还设置了“电话亭”,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拔打电话,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2、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分析讨论问题。3~6岁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十分重视给幼儿创设情境。如:运用木偶表演创设了《狼和小羊》中羊遇难寻求帮助的游戏情境,幼儿各抒已见,绞尽脑汁想办法,有的请大象帮忙,有的打电话给黑猫警长,有的设计陷阱……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昂,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了知识。另一方面,让幼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活动中,我创设了“旅游途中幼儿跟父母走失了”的情境,让幼儿分析这时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到以下方案:(1)拨打110电话,寻求警言帮助。(2)给家里拨打电话。(3)给父母打手机或BP机。(4)寻找旅游团的标记。可见,孩子已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以自我保护。3、抓住偶发事件,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特别是一些偶发事件,更应随机把握,灵活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对绘画、写字姿势不正确,游戏时大喊大叫的幼儿可随时提醒,使其改正不良习惯。又如:一幼儿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关心,但显得畏畏缩缩,也特别紧张。我马上让幼儿先回到座位,找来药棉帮幼儿细心地止血,并安慰他。我见缝插针,让幼儿讨论:“**鼻子出血,你心里觉得怎样?假如老师不在,你会怎么做?”由于幼儿亲眼目睹了刚才的观察体验,幼儿大多有了办法:(1)让出血者不要害怕,先坐好把头向上抬。(2)用药棉止血,休息。又如一次下雷雨,我便带领幼儿展开“打雷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正确的答案(1)下雷雨不在马路上玩。(2)不在树下躲雨。(3)不在河边避雨。(4)做好防雷电措施。日常生活的偶发事件很多:六一体检验血,肚子突然很疼,操场上摔跤……教师都应随机进行教育。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多且范围广,而幼儿平时接触的知识却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因此,精心设计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精彩、生动的活动中接受自我保护的知识。在常识课《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中,通过学习,幼儿知道碰到敌人黄鼠狼会放臭屁保护自己,乌贼会喷墨汁保护自己,小壁虎会拧断尾巴保护自己,从面也得出小朋友碰到坏人该怎样保护自己,逐渐增强幼儿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教给幼儿如何保护眼睛时,我设计了“认识眼睛”“画眼睛”“眼球操”“眼睛生病了”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这样,既增加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又使幼儿获得了具体的操作技能。四、几点建设1、更新教育观念,是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大胆实践的接班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是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因此西文国家的精华我们要不断地吸收且改善。我们要收进美国注重幼儿独立性培养的教育观念,吸取日本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的教育观念。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为护花使者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这种观念,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负效果。只有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实践、体会,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2、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活动的基础。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同幼儿之间的桥梁工作,幼儿园的活动与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们应转变家长的观念,从包办代替到独立实践,从害怕孩子遇到困难到主动教孩子遇难该怎么办,邀请专家给家长举办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讲座,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使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3、让幼儿充分活动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关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克服困难的好品质。但幼儿年龄尚小,一系列的活动需要反复练习、实践、强化,使其习以为常,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在活动中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如: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放烫的饭菜菜等,让幼儿深深懂得该怎样保护自己,珍惜自己。

自我保护范文篇3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明显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章总则第5条对教育总目的的阐述中明确地提出: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把这样一些系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写进教育目标,并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发展,它是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除了有强健的体质作保证之外,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形成健康行为方式,已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他们像是温室中的花朵,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造成生活习惯差、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弱等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下面的两个镜头:镜头一:某幼儿鼻子流血了,吓得只会破着嗓子哭叫着:“妈妈,不好了,快来呀,流血了,快……怎么办?”镜头二:医院里,医生正在给某幼儿看病。原因是某幼儿在家玩积木,无聊间把积木塞进鼻孔玩耍,造成呼吸困难而大叫大喊。诸如此类的镜头在幼儿周围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二、问题产生的原因1、家长意识的淡薄。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成人的爱多倾注于他人身上,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他们有太多的优越感,要什么,买什么,想什么,给什么,碰到难题就大哭大闹显得束手无策。平时逛街过马路时,不管红灯、绿灯,家长驮着孩子一起过,不教孩子遵守规则。去医院打针时,孩子哭叫着,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勇敢点,反而在孩子面前怪罪医生。乘车时,孩子把头探出窗口,家长只好奉陪着,不教孩子认识一些主要标志,而只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只要不哭则行,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会自然习得。2、孩子依赖性强。独生子女在家里处于“独特”的位置,扮演“独特”的角色,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特和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有些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怕自己的孩子会被人欺侮,怕自己的孩子受委曲。孩子每天面对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和玩具,渐渐地便不愿意与别的孩子交往,自我保护的机会也渐渐减少,只知道做什么都要依赖父母,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保护自己?该怎样避开危险?如:不随便拨弄各种设备(电线、开头、煤气灶……),也不学习处理一些常见外伤的简单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如果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呢?三、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1、设计主题游戏,训练自我保护的行为。如我校设计了游戏《大马路》,准备了红绿灯标志,场地布置出人行道、快车道、十字路口。游戏一:红绿灯。当教师亮出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幼儿就不能再前进了;当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在人行道上自由行走。游戏二:过马路,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起过马路,比一比,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看信号走和反应能力,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训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又如:设计游戏活动“小小消防员”,让幼儿扮演消防队员进行灭火,使幼儿了解火的用处、害处及救火的一般常识。游戏“我是一个小医生”则通过让幼儿扮演医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消毒、包扎、止血、的简单技能。我们在班中还设置了“电话亭”,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拔打电话,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2、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分析讨论问题。3~6岁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十分重视给幼儿创设情境。如:运用木偶表演创设了《狼和小羊》中羊遇难寻求帮助的游戏情境,幼儿各抒已见,绞尽脑汁想办法,有的请大象帮忙,有的打电话给黑猫警长,有的设计陷阱……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昂,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了知识。另一方面,让幼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活动中,我创设了“旅游途中幼儿跟父母走失了”的情境,让幼儿分析这时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到以下方案:(1)拨打110电话,寻求警言帮助。(2)给家里拨打电话。(3)给父母打手机或BP机。(4)寻找旅游团的标记。可见,孩子已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以自我保护。3、抓住偶发事件,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特别是一些偶发事件,更应随机把握,灵活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对绘画、写字姿势不正确,游戏时大喊大叫的幼儿可随时提醒,使其改正不良习惯。又如:一幼儿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关心,但显得畏畏缩缩,也特别紧张。我马上让幼儿先回到座位,找来药棉帮幼儿细心地止血,并安慰他。我见缝插针,让幼儿讨论:“**鼻子出血,你心里觉得怎样?假如老师不在,你会怎么做?”由于幼儿亲眼目睹了刚才的观察体验,幼儿大多有了办法:(1)让出血者不要害怕,先坐好把头向上抬。(2)用药棉止血,休息。又如一次下雷雨,我便带领幼儿展开“打雷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正确的答案(1)下雷雨不在马路上玩。(2)不在树下躲雨。(3)不在河边避雨。(4)做好防雷电措施。日常生活的偶发事件很多:六一体检验血,肚子突然很疼,操场上摔跤……教师都应随机进行教育。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多且范围广,而幼儿平时接触的知识却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因此,精心设计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精彩、生动的活动中接受自我保护的知识。在常识课《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中,通过学习,幼儿知道碰到敌人黄鼠狼会放臭屁保护自己,乌贼会喷墨汁保护自己,小壁虎会拧断尾巴保护自己,从面也得出小朋友碰到坏人该怎样保护自己,逐渐增强幼儿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教给幼儿如何保护眼睛时,我设计了“认识眼睛”“画眼睛”“眼球操”“眼睛生病了”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这样,既增加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又使幼儿获得了具体的操作技能。四、几点建设1、更新教育观念,是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大胆实践的接班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是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因此西文国家的精华我们要不断地吸收且改善。我们要收进美国注重幼儿独立性培养的教育观念,吸取日本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的教育观念。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为护花使者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这种观念,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负效果。只有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实践、体会,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2、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活动的基础。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同幼儿之间的桥梁工作,幼儿园的活动与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们应转变家长的观念,从包办代替到独立实践,从害怕孩子遇到困难到主动教孩子遇难该怎么办,邀请专家给家长举办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讲座,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使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3、让幼儿充分活动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关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克服困难的好品质。但幼儿年龄尚小,一系列的活动需要反复练习、实践、强化,使其习以为常,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在活动中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如: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放烫的饭菜菜等,让幼儿深深懂得该怎样保护自己,珍惜自己。

自我保护范文篇4

一、犯罪现场勘查中常见的潜在危险因素

(一)传染性生物检材随着DNA技术的发展成熟,作案人或被害人遗留在犯罪现场的生物物证成为了勘验技术员寻找发现案件“蛛丝马迹”的重要检材,生物检材的提取率逐年大幅提升。现场常见的生物检材包括:血液、唾液、精液(斑)、毛发、骨骼及人体组织等。在提取这些生物检材的时候,如果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生物检材很容易直接与勘验人员的皮肤接触或沾染在勘验人员的服装工具上,而未能及时清洗消毒,就有可能透过皮肤的伤口或开放部位渗入勘验人员体内,使勘验人员感染上诸如艾滋病、乙型、丙型肝炎、梅毒等严重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勘查涉嫌吸毒人员的住所时,用于注射的针头,往往被吸毒人员随手丢弃在住所的各个角落里,在勘验现场时一定要小心,看不清的角落不要随便用手摸,以免皮肤被针头刺破感染。

(二)各类有毒有害气体在一些犯罪案件现场,出于某种目的的考虑,作案人在逃离犯罪现场时,有纵火行为,以期毁灭罪证。实践中,室内建筑装修中所使用的材料相当一部分在燃烧毒性上未能达标,在燃烧时会248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氧硫化物、氢卤化物、氰化物、醛以及碳氢化物等。在地下室或一些通风不好的密闭环境中,这些有毒气体会大量聚集,当勘验人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入这样的现场工作,待发现身体不适时,往往已无力独自行走,极有可能造成身体的伤残甚至牺牲生命。

(三)检验分析所用到的器材或化学试剂为了提高指纹、足迹、生物检材的提取利用率,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的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及一些商业公司开发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其中所用到的一些耗材试剂中就可能包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原来常用于显现血指纹的联苯胺,效果虽好,但后来发现其具有严重的致癌危险性,技术人员就改用四甲基联苯胺取代了它。另外,犯罪现场显现指纹最常用的金粉、银粉,过去使用喷显法,效果也比较好,但技术人员发现这种方法会促使大量的金银粉粉末飘浮在空气中,容易随呼吸进入人体,对人身有极大伤害,后来技术人员就改用羽毛刷每次粘取少量粉末来刷显指纹,即用刷显法取代了喷显法。

(四)工业放射性物质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一些具有极强放射性的物质如钴一6O、铯.137、铱.192等被一些工业企业购置并存放在自已的厂区内,这些放射性物质的辐射极强,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即使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近距离接触,都可能造成人员的大量脱发、出血、白细胞急剧减少,难以救治。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对这些物质的保存使用虽然有着极其严格的管理规定,但仍有部分放射源由于管理不当而丢失或泄露,造成接触到的人终生残疾的例子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大陆从1988年至1998年共发生放射性事故332起,受照射总人数966人。其中,放射源丢失事故约占八成,丢失放射源584枚,有256枚未能找回i。如某省市曾发生过一起案件,某检测工程公司工人见公司领导对一台金属探伤机极为重视,便误以为它很值钱,夜晚便将其偷走,但不知如何打开,便又将其弃于郊外,其实这台机器里装有一种放射性极的物质硒一75,一旦打开密封罐,近距离接触便会造成人员伤亡。故在接到放射源丢失案件的报警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防范,以免给勘验人员造成伤害。

(五)未解除引爆装置的爆炸物在近年的一些重大抢劫、敲诈、杀人等暴力犯罪案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是,作案人多采用炸弹在现场制造混乱、逃避警察追捕及伤人。由于我国对枪支爆炸物管理极为严格,作案人无法获取制式炸弹,往往会自己动手制作一些遥控或延时的爆炸物。这些装置的安全稳定性极差,部分爆炸物在作案人使用时未按时引爆,便给勘查人员留下了安全隐患。

(六)藏匿在犯罪现场的作案人一些案件特别是入室盗窃案件由于受害人报案比较及时,作案人没来的及逃离作案现场,往往会在现场找个隐蔽的地方隐匿起来。勘查人员在现场如果仅专心于寻找物证材料,没有防范意识,当检查到作案人躲藏的位置时,与作案人正面相遇,有可能会受到作案人的伤害。如某地发生的一起盗窃案,被害人发现家中房门被打开,室内物品凌乱,便迅速拨打了l1O报警电话,同时看到一个作案人跳窗逃走,待警察赶到现场,进行询问了解后也误以为作案人都已经逃离,便开始作常规勘验,事主发现床板有移动过的痕迹,怀疑作案人曾打开过,民警便打开床箱检查,床板刚一上抬,民警便发现床箱藏有一人,迅速盖上床板,所幸其他民警闻讯赶来共同制服了歹徒,避免了一起事故。

(七)犯罪现场复杂的地理环境实践中,许多待勘验的犯罪现场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尤其在勘验民警对当地的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民警在工作时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寻找作案的痕迹物证上,往往容易忽视周边环境中的风险,因脚下打滑而失足伤亡的例子层出不穷。此外,在勘查中现场建筑物倒塌的危险也应格外注意。例如,在一起盗窃案中,勘查民警推测作案人在房顶活动过,便来到房项查看作案人留下的痕迹,没曾想房顶的石棉瓦年久失修,当时就断裂了,勘查民警从房顶坠落,落入室内一盛满沥清的大锅内,所幸的是,沥清已经冷却凝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勘查中危险因素产生的原因分析

犯罪现场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之所以能够对公安民警造成为现实的伤害,固然是由于这些危险因素的隐蔽性,不易被查觉,同时也与公安机关内部的管理机制、装备、培训教育等因素直接相关。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看,危险因素产生破坏性的根源可概括为以下几几个方面。

(一)基层公安机关警力配置不尽合理、技术民警少,工作量大目前各县区公安机关的刑事技术室承担着现场勘查的主要任务,日均出警次数约一、二十起,但受制于警力的限制,每天的值班技术民警才1到2个班组,平均每天每班组要在整个辖区内勘查十多个现场。因此,有人把勘查现场戏称为“跑现场”,不仅现场勘查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民警疲于奔命,吃不好、睡不好,严重影响身体素质和精力。现场上一些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疲惫,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才酿成事故。

(二)用于人身防护的技术装备较差相当一部分市县公安局往往以经费紧张为由,只为刑事科学技术室配备乳胶或棉手套,缺少应对复杂现场的诸如连体防护服、防毒面具、排爆设备等现代化的勘查装备。一旦遇到境况危险但又紧急的现场,民警们就是凭着一种精神冲锋在前去完成任务,但给我们的优秀民警带来的人身伤害却是无法挽回的。

(三)民警缺少教育培训,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基层民警的流动性较强,很多入警时间不长的年轻干警从派出所或交巡警等其他警种调配到技术部门,经短期培训后即上岗工作。由于缺乏系统的安全防范知识的教育,对犯罪现场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缺乏认识了解,警惕性不高往往易受到伤害。

三、针对危险因素的防范对策

针对现场勘查实践中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出于提高技术民警人身安全系数和现场勘查质量的考虑,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刻不容缓。

(一)加强民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都应将保障民警的人身安全作为从优待警的最高责任来抓,保障经费,购置现代化的保障全面、科技含量高的。

(二)建立一支稳定的刑事技术民警队伍由于技术民警的专业性强,培养周期长,公安机关应在职级待遇上给予一定的照顾,使这支队伍稳定下来,安心从事技术工作,满足应对日益严峻刑事犯罪现状的需要。同时,成熟稳定的技术员在长期的勘查中会积累丰富的自我防护经验,这也会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自我保护范文篇5

所谓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就是指人民警察在执勤当中,如何正确运用好法律法规、掌握好本职业务技能、发挥好自身体能素质,积极主动地完成好上级交付的工作任务,准确有效地打击犯罪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合法利益免受到不法侵犯。据统计,2005年度全国共有49名民警被授予一、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48个集体荣立一等功;还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在取得这些政绩的同时,却是409名民警因公牺牲,4078名民警光荣负伤的残酷事实。尤其是近年来,一线警察在依法执行公务中,受到推搡、殴打、辱骂、刁难、诬陷等袭警、扰警、诽警事件经常发生。

在上述问题中,除有的违法人员被依法处理外,大部分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之下只能忍气吞声,感叹当前执法之艰难。据调查资料中显示中国警察人数仅占总人口数的万分之七左右,多的地方超不过万分之十,少的地方则达不到万分之五,警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若按此比例计算,假如一个警察倒下了,岂不就等于把1000甚至2000个公民置于危险之中吗?每牺牲一位民警,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人民群众的深切缅怀,但是,并没有因此有效遏制民警在正当执法时遭遇侵害受伤甚至牺牲的势头。一个民警牺牲了,再隆重的追悼,再深切的缅怀,也挽不回警察的生命,毕竟社会的稳定、百姓的平安需要更多活着的人民警察。警察是人民的警察,保护人民警察,其实就是保护公民自己。分析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源,表现:

其一:法治建设的“滞后”、行政权力的“干预”: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在袭警、扰警、诽警现象,它们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转型期心态。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更多地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现象产生的背景,他认为这是社会转型期多种矛盾集中,很多人的心态不够平和的表现。社会法治环境和公民法治心态的不完善。个人权利意识增长过快,拒不服从管理,围攻殴打暴力威胁伤害警察,这是对公共权利的一种蔑视。其产生的主要根源还是政府滥用警力,激起民愤。维护社会秩序、保持治安稳定,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天职,但前提必须是依法执行公务。只有依法执行职务,才能受法律保护。可是,有些地方政府官员把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当作为其“平事”的工具。比如:在城市开发中,政府既不征求群众的意见,也不能按政策足额给予经济补偿,一道拆迁令下去,到期没有动作就让居民强行拆除自己的住宅,怕居民“闹事”,就动用警察来“震压”,群众本来因为拆迁吃亏了心里就对政府有意见,再用警察来压制,不是火上交油吗?还有上工业项目强行征用农民承包地、农民工要求政府帮助讨要拖欠的工钱、下岗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等等原因引起的群众到政府上访,政府官员为了“平事”,习惯于采取动用警力强行“震压”来息访。要是遇到听话的,也就被“震”回去了,遇到不听邪的,管你警察不警察,照样敢于动武。从而转移了矛盾,使奉命行动的警察成了“替罪羊”。按理说警察是来对付犯罪分子的,但是现在很多时候一旦地方政府出现搬迁“钉子户”,更有甚者计生工作中有超生的不愿意交罚款都要叫警察压阵,难免让老百姓产生抵触情绪。

其二:过份“人性化”管理,强调无原则“照顾”: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人性化”管理认识上的误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从已发生的袭警典型事件看,有的群众把“人性化”管理视为警察的软弱,或理解为群众的要求不受法律和规范的约束。少数公安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表现在对“人性化”管理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把它理解为对群众要求的无原则的“照顾”,对袭警事件缺乏法律的对应措施。“人性化”管理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严格的执法本身就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体现。公安机关担负着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职责,其内容与具体程序都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如果在法律规定之外推行过多的所谓“人性化”管理措施,有可能造成规范体系本身的不确定性,不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提高执法活动的社会效果,必须把“人性化”管理纳入到法律规范体系中,强调规范的统一性与权威性,使执法者的活动获得规范的支持。以人性的关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法治力量既表现为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同时也表现为对侵害民警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的严厉惩处。对执法者权益的侵害,不仅是对执法者权利的侵害,更重要的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亵渎。三:自身执法“素质”低、业务处置“技能”差:犯罪升级、警务条件及其装备落后等因素固然存在,但从袭警、扰警、诽警案件的侵害对象——被害民警来看,在绝大多数被害者中,其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疏忽或失误也是使袭警者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民警执法过程中方法简单、执法不规范、处置不恰当,不善于在突发事件中自我保护。尤其一些民警对新形势下的刑

事犯罪,特别是对暴力案件(如武装走私、贩毒等)的恶性程度及其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工作中习惯于拿“我是公安”或凭一身警服,从心理上来震慑对方。殊不知一些歹徒,尤其是那些铤而走险的暴徒,一旦与民警遭遇,往往会不择手段拚个“鱼死网破”。为了少惹麻烦,干脆“刀枪入库”,执法时不带枪支警械。在这种情况下,民警常常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据统计,在全省遇袭受伤的民警中,防暴、特警等警种仅占1,其他均为刑警、派出所民警等。

其四:极少数民警“违法”,极个别案件“违规”:在经历了广州孙志刚案、河北聂树斌案、湖北佘祥林案、河南胥敬祥案和成都火车站警匪勾结案之后,警察的职业声望跌入谷底。发生在我们当中的衡阳市珠晖公安分局东风路派出所副所长王晓东因涉嫌强奸罪被衡阳市检察院批准逮捕。祁东“12•22”聚赌案中,祁东县公安民警涉赌的4名民警给予禁闭。这一桩桩事实极大地损害了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加突出了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袭警、扰警、诽警案件的频频发生,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不仅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而且使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产生了疑虑,甚至还影响了民警执法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严重损害国家与法律的尊严。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民警依法执行公务,损害的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的是社会的公共秩序,妨害的是国家机关对社会的正常管理。举目而望,被老百姓视为“保护神”的人民警察屡屡被伤害。让我们来共同注视几组镜头:(镜头之一):2005年9月21日,吉林农安县交警大队哈拉海中队中队长徐国辉在办公室遭到犯罪嫌疑人持刀袭击,颈部、腹部被刺伤。(镜头之二):2005年9月9日,湖南常德市民警谭建新遭30余名村民围攻报复,被非法拘禁7小时。(镜头之三):2005年9月5日,陕西西安市民警王军亮、王峰等在处理斗殴时被犯罪嫌疑人袭击,背部、头部12处受伤。(镜头之四):2005年5月30日,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民警袁冬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拦车检查时被犯罪嫌疑人刺伤,因流血过多而牺牲。(镜头之五):2005年4月22日,安徽巢湖市民警彭和平在处理殴斗时,被犯罪嫌疑人殴打,后经抢救无效牺牲。

事实上,近年来人民警察在抓捕犯罪嫌疑人、处理群体事件中受围攻殴打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的现象明显增多。面对呈上升趋势的形形色色的妨碍公务甚至袭警案件,面对一位位倒在血泊中的公安民警,我们不禁要问:谁来为人民警察撑起生命“保护伞”?造成执法难办,警察难当的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警察本身来说,应该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怎样预防和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各种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和体会我认为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堂堂正正做人,严格依法办事:民警在执法中既要注意熟练掌握、正确运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又要以理服人、以法论理。严格用“五条禁令”和各项纪律约束自己,就不会授人以把柄。特别是法律要求我们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不优亲厚友,不挟私报复,不贪财贪色,不冷横硬推,就会大大减少摩擦机会。常见有这样的问题,民警根本不存在徇私枉法,就是因为业务水平低造成差错,结果让人家抓住不放,长期上访。还有的在办案中粗枝大叶,把材料、证据丢失,甚至丢失扣押物品等。再如乱扣押、乱罚款等更是屡见不鲜,这都是造成警察声誉下降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当牢记,作为一个执法者,要明确你的职责,精通本职业务。依法该你做的事情你不做就是“不作为”,依法不该你插手管的你去管,是滥用职权或超越职权。

其二,注重警力协同,快速策应处警: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员不能光凭一腔热血,呈匹夫之勇。香港的警察发现一名歹徒正在实施暴力犯罪时会怎样做?首先观察分析是否真的发生了犯罪?如果确是犯罪,首先报警。然后看歹徒几个人,如果是一个人,还要看对方的身体状况,是否带有凶器,一个人能否对付得了、、、。在做出一系列判断后,再确定自己怎么办。我们并不是倡导大家效仿香港警察。在必要时警察为国流血牺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警察也是血肉之躯,警察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特别是我们内地警察多数没有配枪,蛮干和毫无价值的去面对噬血的刀枪同样是不可取的。确实需要一人面对歹徒时,也要讲究策略,以智取胜。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一个人办案,不然既违法又不安全。有时一个人办案,发生点问题连个证人都没有。一旦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发生被殴打、侮辱、推搡,要注意留下证据;特别是着便衣时要大声喊出自己是警察,及时出示警官证。这样做一是震慑对方,二是便于群众作证。

其三,加强防范措施,讲究工作方式:警察应该是很干净的人,除公务外,什么“洗、拿、嫖、赌”的地方千万不能涉足,饭店也要少去,稍不小心你可能就被人盯梢、跟踪、拍照、录像,最后轻者被当作笑料,损害我们的形象,严重的还要受处罚甚至被砸饭碗。亲朋的一些“烂事”少出面,尤其是严重违法犯罪;黄、赌、毒等受世人唾弃的事,要少掺和。这些事掺和进去最容易让人指控充当“保护伞”了。确实是受冤的,通过正常渠道照样能够解决。何必低三下四地开我们的尊口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通过电话、录音笔、暗藏摄像头等对民警录音录像,然后对民警进行要挟。因此对没有把握的人尽量不要在电话中谈事;当面谈话时,要留心窃听窃照设备,以免授人以柄。

其四,提高执法水平,依靠法律维权:应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的不断健全,我们的执法环境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但是,不容否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对公安民警的正当执法采取消极应付、抵制甚至恶意阻挠的态度,致使对抗、围攻、报复执法民警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在目前公安机关的执法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就使得民警在正当执法过程中受到伤害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人民警察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正常履行职责的行为将依法受到更充分、有效和规范的保护;并将以此为契机,通过进一步加大对侵犯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惩处的力度,营造知法、守法,自觉支持配合公安机关执法的社会氛围,从而使我们的执法环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的执法人员,也应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执法水平,以公正的执法,让人民群众信服和满意。

自我保护范文篇6

同学们大家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很高兴来到第××中学,今天我来给同学们讲授一些通常的法律知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作用。

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今天在坐的都是学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

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案例:一个是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某中学的张某将自己买来未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再给同学们讲一个2004年发生在我们油田的案件,被告人刘某年仅15周岁,原是初中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进网吧玩了一下,觉得挺好玩,以后就经常到网吧玩,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网吧和游戏机,但父母不给钱,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敲钱,一天,他在操场玩时,看见同学方某,刘某就走上前要方某给他钱,并威胁方某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自己认识许多社会上的人,不给钱就叫人来打死你,方某很怕,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刘某,以后刘某陆续向方某要了三次,共计六十余元,其中有一次,刘某逼方某带他到方某父亲那骗借了三十元,最后一次,被告人刘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给,刘某便将方某带到一偏僻地方,用玻璃刮方某手掌,用烟头烫方某,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钱交到刘某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方某才将这件事告诉其父亲,方某父亲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刘某抓获归案,刘某在接受审判时说道:“我以为只是敲点同学的钱好玩,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刘某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再就是一个发生在前年夏天的案例:杜某十四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成绩一直很好,在他小学毕业就要升入初中的那个暑假,在与同学玩时认识了在社会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他见李比自己才大两岁,却比自己潇洒得多:李某出手大方,经常带杜到网吧、游戏室等地方玩,他很羡慕李某,于是天天跟着李玩,但是出去玩必须要有钱,李某口袋中的钱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对杜说:“我们现在没钱玩了,要玩就必须搞钱”,他们一合计杜某决定到一个他认为有钱的同学家去抢钱,杜某带着李某等三人趁同学的父母上班、同学一人在家之时闯入同学家实施抢劫,同时还将该同学打成重伤。公安机关很快就破了案,将李某和杜某等人抓获归案。到了9月1号,杜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开学的日子,我多么想背着书包去上学呀,当时我只是想到好玩,我没想到我的行为是犯法的,我后悔呀。”但是法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处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件,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玩进班房。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特别是马上暑假就要到了,什么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我们办案实践中发现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就被带坏,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下面,我再同学们讲一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如舒某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我们油田某中学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另外一所中学读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对于这一点,一件案例中的作法对同学们很有借鉴作用,那天住在某小区的小女孩娟娟放学后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往家里赶,犯罪嫌疑人王某看见娟娟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往家赶的样子,王某心想:这个小女孩家可能大人没在家的,我就跟着她待她开开门后就冲进她家抢点东西。于是王某就一直跟着娟娟,走了一段路后娟娟发现后面有个男青年一直跟着她,心里很害怕,在走到自家房子门口时,她心想:如果我现在开门进房间的话,这个坏蛋一定会冲进我家干坏事的,我不能开门。娟娟一直在家门前马路上逛来逛去,王某见娟娟没开门就躲在马路对面等,过了一会儿,娟娟看见隔壁的张阿姨走了过来,就立即凑着张阿姨的耳朵把她遇到的情况告诉了张阿姨,张阿姨叫娟娟去开门,她立即打110报警。在娟娟开门后,王某就冲上前将娟娟逼进一个小房间里反锁起来,并威胁娟娟不准喊叫,他自己就到娟娟父母的房间里翻东西,在王某翻东西时,由于张阿姨报了警,公安人员及时赶到将王某抓获。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方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自我保护范文篇7

【摘要】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栏目,主要讲述了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同,如今感冒药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药,而且往往不止一种。但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一旦患感冒后急于求成,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错误地认为“多吃一点无妨”。殊不知最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若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加大药物剂量,不...。本文重点关注感冒药不良反应服用引起等内容进行讨论。

【关键字】药学;感冒药;不良反应;服用;引起;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同,如今感冒药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药,而且往往不止一种。但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一旦患感冒后急于求成,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错误地认为“多吃一点无妨”。殊不知最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目前治疗感冒的药物品种繁多,如:康必得、康得、力克舒、感冒通等。但因药物组成类似,所以药物作用也大同小异。若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加大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成倍增加。所有抗感冒药只是缓解感冒症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对流感病毒和细菌不起丝毫作用。滥用则适得其反。

1速效感冒胶囊是常用的一种抗感冒药,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性和肝肾功能损害。文献报道,严重者可诱发肝细胞坏死、止痛剂性间质性肾炎、急性乳头坏死等病变,最后导致肝肾功能不全,乃至发展成肝坏死、肝硬变、肝癌和尿毒症等。所以,使用该药应遵医嘱,根据病情按规定剂量服用,不可随意加大服用量和任意延长服药时间,尤其是患有慢性肝脏疾患和肾功能低下及有过敏体质的人。临床实践证明,该药在感冒早期,即患病第1天~2天服用疗效最佳。

2阿斯匹林为家庭常备解热镇痛药,但过量服用,可导致血液pH值下降,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可刺激呼吸中枢和呕吐中枢,引起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并因第8对脑神经受刺激而引起耳鸣、耳聋。尤其是儿童应慎用阿斯匹林,避免引起阿斯匹林肝脏毒性或肝炎。还可引起肾脏毒性、造血功能障碍等毒性反应。

3扑热息痛也为常用的解热药,但过量或长期使用可引起急性肾炎或肾小球坏死等肾病综合症,甚至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儿童可能发生支气管痉挛、鼻炎和荨麻疹等,所以湿热儿童患者应禁用此药。另据文献报道,过量使用扑热息痛(每日6g,常用剂量为4g)或长期服用时,常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尤以肝细胞坏死为常见,10g可导致死亡。目前,国内含有扑热息痛的复方感冒药,达三十余种,致使临床不易掌握含扑热息痛的复方制剂,无意中导致病人过量服用,特别是感冒患者自己急于缓解症状,自行服用几种均含扑热息痛的抗感冒药,很可能造成严重的肝损害

4去痛片、APC除含有咖啡因之外,尚含有氨基比林和非那西汀(此药已淘汰),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多例服用去痛片致死的药源性事故。此外,滥用此类药还可致肾乳头癌、肾盂癌和尿路癌症。美国20%的慢性间质性肾炎,5%~9%的终末期肾病是因滥服解热止痛药所致。(编辑:pulp)

自我保护范文篇8

关键词:安全教育;自救自护;健康成长;自我保护能力

一、幼儿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这里先介绍发生在本幼儿园的一个真实案例: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一个惊险的场面出现在眼前。只见一辆封闭式的电瓶三轮车冲过来撞上幼儿园的电动大门,顿时大门的栏杆断了三四根,车子因被电动大门拦住才停止了前进。大家闻声冲过来一看,原来是洋洋(化名)私自发动了三轮车,好在洋洋没受伤,只是受到惊吓。当天是开学报到的第一天,洋洋的爷爷早早地开着三轮车带他来到了幼儿园,因为没到开门时间,他就将车停在家长车辆停放区等待,自己下车去了。调皮的洋洋爬到驾驶室,发动了车,制造了惊险的一幕。万幸的是当时大门口还没有别的家长和孩子,没碰到人。通过上面的案例,本园进一步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须注重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不足,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极易发生意外伤害。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他们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安全教育和指导,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这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日常规范趣味化,渗透安全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是紧密结合的。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王子、小公主,家长非常疼爱,很少对他们的日常行为提出相应的规则要求,因此良好的班级日常规范的建立是对本园教师的一大挑战。本园小班刚开学时,孩子们如厕、洗手、喝水的场面一度很拥挤,时有摔倒现象,非常不安全,教师们喊破了嗓子也无济于事。经过讨论,大家想出一个好办法,制作了许多小脚印儿,分别贴在幼儿的小便池、洗手池、保温桶旁。教师耐心地交代规则后,孩子们马上明白了,只有踩上小脚印才能如厕、洗手、接水,没有了小脚印儿就要在旁边等一会儿。后来,拥挤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在一次洗手时,教师发现小朋友甲在等待时对前面的小朋友乙说:“等你洗完我再洗,好吗?”小朋友乙高兴地说:“好的。”并且洗手的速度明显加快,很快就轮到小朋友甲了。集体谈话时,教师及时表扬了这两位小朋友。此后,幼儿如厕、洗手时教师常常能听到他们说这句话。这样做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同时也让幼儿的行为规范养成了一种习惯,安全隐患自然也消除了。为了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还可将幼儿生活及活动中的安全事项编成朗朗上口、易于识记的儿歌。如《上下楼梯歌》:“小小楼梯像山坡,上下楼梯注意多,上上下下不蹦跳,左顾右看我不要,排队慢行靠右走,不推挤,不打闹,安全第一最重要。”另外,还有吃饭之前的《吃饭谣》《小小剪刀歌》《奔跑游戏谣》等。通过这些儿歌,孩子们在说说玩玩中快速养成了良好的安全卫生习惯。

三、利用游戏活动渗透安全教育

1.区角游戏

创设一定的游戏活动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悟如何来保护自身的安全。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车子叭叭叭”时,教师可开设交通安全角,利用展板做一条长长的道路,包括隔离带、十字路口、红绿灯、护栏,还有大转盘等,道路上的各种交通安全标志也比较齐全。玩具柜内摆有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汽车玩具,包括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幼儿通过玩开车游戏既掌握了交通安全知识,又知道了遇到交通事故及紧急情况如何求救和逃生的方法。角色游戏孩子们很爱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教师要充分挖掘角色游戏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强化蕴含其中的安全行为,发挥其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幼儿在玩“贝贝医院”游戏时,教师一方面要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充分享受医院游戏的乐趣,另一方面可有意识地发展出“吃坏了肚子怎么办”“为什么牙齿发黑”“耳朵进虫了”等游戏情节。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吸收了丰富的安全知识,得到了自我保护行为的锻炼。

2.体育游戏

曾经有人说过:“孩子们活动得越多,就对自己的把握越大,也就越安全。”也就是说,运动经验有助于减少危险,幼儿能从中获得处理危险的知识。从另一方面来说,幼儿的运动能力如果增强了,那么他们自身本能的防御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就增强了。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幼儿的运动能力,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浅显性、趣味性、综合性等特点。本园教师按照“健康、安全、简便、有趣”的原则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进行了改编。例如,幼儿在用雪碧瓶子自制的抛接器玩抛接纸球的游戏时,刚开始他们只顾躲闪不敢去接球。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孩子们的反复练习,玩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纸球越抛越高,而且接得也越来越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但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发展了动作的灵活性,而且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强化了自我保护意识。

3.特色游戏

本园以“乡韵童谣”为园本特色课程,充分挖掘多种形式的童谣教育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童谣游戏教学活动。教师在语言特色游戏活动中,渗入了大量的安全教育知识,让孩子们在说说玩玩中轻松掌握安全知识。如大班的《特殊的电话要记牢》:“119,我知道,看到着火我报告。消防队员来得快,生命财产才能保。120,我知道,有人生病它快到。急病就要抢时间,治好病人开口笑。110,我知道,发现坏人快报告。警察叔叔来得快,坏人个个跑不掉。121,我知道,天气情况它来报。根据天气穿好衣,这样才能保健康。特殊电话真不少,小朋友们要记牢,遇到危险别惊慌,打准电话来报告。”中班的《不把异物带上床》:“小小床儿真漂亮,闭上眼睛入梦乡。小纽扣呀小纸片,不把这些带上床。一双小手放放好,保证睡眠精神爽。”小班的《保护眼睛》:“小眼睛,亮晶晶,读书写字看得清。看电视,不能近,半个小时停一停。大家都来爱眼睛,眼睛才会亮晶晶。”这些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的童谣,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提高了语言发展水平,而且提高了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

四、安全主题活动突显安全教育

本园每年都按计划开展“安全教育月”和“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主题活动,要求各班根据幼儿的特点和班级安全教育重点,制定班级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学会区分“对与错,好与坏”的行为。例如,中班在“交通安全”主题中,开展了“安全过马路”“有用的交通标志”“走人行道”等交通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图片展览、讲故事、朗诵儿歌、观看动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及交通安全常识。在大班“消防安全”主题中,开展了“我们不玩火”“灭火器本领大”“着火了怎么办”等活动,同时还聘请消防叔叔来园讲授消防安全知识,并进行实地演练。按照幼儿园的统一指挥,随着警报声鸣响,幼儿在各班教师的带领下,依据所掌握的逃生要领,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弯着腰,沿着指定的安全疏散路线,分别从不同的安全出口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小班孩子年龄小,可开展“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志”“特殊的电话号码”“走丢了怎么办”等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及自救自护能力。

五、主题课程活动融入安全教育

本园每周计划中都要求教师围绕一个主题内容来开展系列活动,如果在活动中渗入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就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如在主题教育活动“我们的身体”中,通过讲述故事《动物诊所》,依次出示各种动物把瓜子、黄豆、硬币、纽扣等这些小东西塞入五官后痛苦求医的各类危险图片。通过观察图片,与孩子展开讨论交流,教育孩子不要把这些小食品、小玩具放入五官。这些东西误入鼻腔、食管、气管会造成窒息,后果是很危险的。在主题活动“我长大了”中,教师设计了“受伤的懒羊羊”的故事。孩子们通过认真观看图片,大胆想象懒羊羊受伤的原因,并讨论说出怎样做才不会受伤。刚开始幼儿看到满身贴着创可贴的懒羊羊时都哈哈大笑,但一会儿就被故事情节吸引了,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懒羊羊是怎样受伤的,受伤后他是怎么做的,让幼儿从故事中了解受伤后的自救方法。再如,在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中,孩子们接触了许多的食品,通过图片及实物介绍,幼儿了解了一些食物方面的安全卫生知识,知道不能吃变质、过期的食物,并知道了从食品包装袋上找QS标志、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懂得如何鉴别安全食品,懂得哪些食品属于健康食品,哪些属于“三无食品”。环境教育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每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及时布置主题墙,可以把收集到的一些安全教育的图片布置在墙上。教师可利用吃饭后散步时间,带孩子一路看看说说,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六、家园共同合作推进安全教育

家园合作是推动幼儿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血缘、亲情使其拥有教师所不具备的特殊的教育影响力。家长具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并积极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不断向幼儿灌输安全知识,能够很好地弥补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不足。如果家长安全意识提高了,上面案例中那惊险一幕就不可能发生。教师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平台、家校通、家园联系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各类安全知识,引导家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适时、随机地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例如,家长让幼儿熟记父母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以防走失;告诫幼儿在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吃饭的时候要安静,不随便讲话,避免饭菜呛进气管;不能乱吃或乱喝过期的食品;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吃甜食,不含着东西睡觉;开关门时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抽屉里;学会辨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不乱吃药;不触摸电源插头、插座,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等等。通过这些教育能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不断丰富其生活经验,使之主动避开危险。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成人要为孩子提供保护更要提供指引,让幼儿获得终身有益的自我保护经验,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安全真正得到保障。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要让幼儿自己撑起安全的保护伞,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莉莉.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D].鲁东大学,2016.

[2]李灵,刘伟伟.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2007(11).

[3]谢佩娜.杭州市幼儿家长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06).

[4]顾荣芳.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6(21).

[5]张健忠.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健康关心程度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

自我保护范文篇9

强化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安全的行为方式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尚未完善,幼儿的可塑造性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生命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新《纲要》要求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在幼儿园必须受到充分的保护和照顾,同时强化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同样重要。强化安全意识要着眼于幼儿的内化程度,培养正确的态度要着眼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形成安全行为方式要着眼于幼儿的自觉主动。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养成安全的行为方式呢,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与途径:一、整合各科教育内容,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整合各科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接受较为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的自我保护知识,是我们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在教给幼儿如何保护眼睛时,我设计了“小小眼睛真有用”、“眼睛里的世界”、“摸人”、“眼球操”、“眼睛生病了”“我看不见了”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体验眼睛障碍的害处,教育幼儿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又如:在认识危险的火时,我设计了“灭火小实验”、“消防灭火队”、“失火了怎么办?”等系列活动。这样,在系列活动和游戏中,小朋友动手动脑,亲自参入活动,愉快的获得了自我保护的感性知识,并得到了具体的操作技能。二、设计情景活动,获得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知识和方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认识“119”、“120”、“110”等电话号码时,其中有一项活动设计是“神奇的电话号码”,我通过木偶表演,创设了森林小动物遇到困难和险竟寻求帮助的游戏情景,幼儿情绪高昂,积极参入分析讨论,主动的获取了知识,并且印象特别深刻。另外,让幼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次活动中,我创设了“爸爸不在家,妈妈晕倒了”这一情境,让小朋友分析讨论这时你怎么办?通过讨论,幼儿得到以下答案:1、寻求邻居帮助;2、给爸爸、爷爷奶奶打电话;3、拨打120电话;4、拨打110请警察叔叔帮助。这说明他们已具有了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三、创设环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是迁移默化的,幼儿能自然的接受,印入脑海,增强意识。物质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墙角和各区活动角,如绘制图片:走人行道、不碰电线和开关、不把异物塞入五官等,将这些图片布置在墙上,定期更换。教师可随时引导小朋友观察:图上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道理?另外在班内设“小药箱”,里面备些棉花、纱布、创可贴等,让幼儿认识名称,知道用法。心理方面,教师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做危险动作,不放置危险物品在幼儿触到的地方,组织活动时,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让幼儿深深感到老师时时在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自己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四、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自我保护教育活动的基础。通过各种活动,让家长逐渐改变旧的观念,减少包办代替,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这是我们进行自我保护活动教育的基础。五、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训练自我保护行为一)、参观活动。如:带幼儿参观消防队,请消防员叔叔讲灭火的知识和着火了如何保护自己;带幼儿参观马路交通,在活动中,小朋友会发现“那个人不走横线”、“那辆自行车闯红灯了”、“那个叔叔怎么跨越栏杆?”这说明他们能明辨是非,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这种形象的现场教育,更易被幼儿接受。二)、游戏活动。如:游戏《大马路》,我事先准备红绿灯标志,场地上布置出大马路:有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人行横道、十字路口。游戏一:红绿灯,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以在人行横道上自由行走,;亮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小朋友不能再前行。游戏二:过马路,我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过马路,看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整个游戏,训练了幼儿看信号走和反应能力,更让幼儿清楚得了解到基本的交通规则,训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三)、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随机教育、有针对性的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如:一小朋友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关心,也很紧张,我马上让出血者坐下,细心的给他止血,并安慰他:“不要怕,血马上就会止住的。”全班小朋友都看了我处理这件事的全过程,于是事后讨论中我提出问题:“某某鼻子出血了,你心里觉得怎样?如果老师不在,你会怎样做?”因为有了刚才的观察,幼儿都有了办法:1、让他别怕,坐好别动;2、用绵球止血;3、用毛巾冷敷。一个偶发事件,让幼儿学到了处理外伤的方法。这类的事情很多,如滑滑梯、玩大型活动玩具时,怎样做才能安全,再如怎样入厕才安全、怎样安全的用笔写字画、、、、、、在一切活动中我们都要随时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只靠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幼儿时时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形成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建立安全行为的动力定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更好的保证幼儿的安全。

自我保护范文篇10

1、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2、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时应该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今天,一件不幸的事地我们班发生了。凌华宇同学的手指被剪刀剪到了,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要知道,这是多么重大的一件事,直接关系到一个同学的手指啊!今天在上音乐课下课后,只听“啊”的一声,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凌华宇的身上,一只手不停的流血,一些女生也叫了起来。还没等我们转过神来,几个同学就扶他到校医务室,他们走一路,血就流一路。当时,我们的心情深重极了,都想着凌华宇会不会出事,他的叫声时时在我的耳边回想。说罪魁祸首还是剪刀的主人,如果不把这么大的剪刀带来,今天的事情就不会发生。第二个有罪的就是拿这把剪刀的人,如果他不是一剪一剪的,那也不会剪到凌华宇的手指。剪掉了一半的指甲。虽然大家都很看后悔,但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同类错误。

二、记一记

第一: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看到危险来了,可以躲一躲。这样,被弄伤的可能性就不大。

第二:我们要学会劝阻,看到危险了,上去阻止,如果自已的力量不够,可以请老师、同学、家长来帮忙。只要做到以上两点,我们受伤的可能性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