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6:59:41

中考

中考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政治;中考改革;点滴思考

兰州市自从把原来初中统考中的政治科目(新课程曾改为思想品德,现改为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调整到统一考查科目中且道法成绩不再计入中考总分后,决定学生命运的中考成绩就主要集中在语数外、理化这五门功课上。对此,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教学改革且一直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科学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道法这门德育主导课的设置,正是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新课程培养目标。

只要翻阅过初中道法课本的人都知道,道法课本设专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情趣、创新能力、遵纪守法意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等,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显而易见,这门课能够真正为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发挥最大化的作用。改变道法课在中考中的地位,笔者认为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其一,这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众所周知,这些年的中考竞争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尤其是省级示范性高中。这些集中了全市或全省优质教学资源的学校,让许多学生望尘莫及。要进入梦寐以求的示范性高中,最有发言权并能代表自己实力的就是中考成绩。道法科目的取消、语数外分值的提升,不仅为火爆的英语、数学等科的课外培训市场火上浇油,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考竞争的激烈程度,而且并没有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要知道,在历届的中考中,道法科目就是采取开放性的考试,这并未给学生增加太多的负担,反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二,这会严重挫伤道法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将使多年来形成的一大批高素质、精业务的道法骨干教师流失或闲置,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这也会加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偏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试想,一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可以不要的科目,有谁会重视?也许有人会说以等级为评判结果的会考也能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但是,这种会考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只能导致“主课越主,副课越副”。在实际教学中,道法课可能“名存实亡”。

其三,中考道法科目的取消使得它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承担的普法教育,理想、信仰教育等职能的实现大打折扣,严重削弱了它所承担的教化功能。初中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低,可塑性极强。在这种背景之下,把贴近学生生活、侧重学生性格心理养成、学生普遍喜欢的道法课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中考科目,有利于中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护党的领导,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目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也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懂法,缺乏责任意识及理想、信仰,而道法课的有效教学正是避免这种问题出现的良药之一。可以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道法课发挥着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作用。

的确,改革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改革需要付出成本与代价,但怎样才能使其更科学化、理性化,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符合实际教学情况,不妨听听处在教育一线的道法课教师的心声。

参考文献:

中考范文篇2

2006年中考英语模拟试题

I.听对话及问题,根据对话内容选择能回答所提问题的图画。(5分)

II.听句子,选择适当答语。(5分)

6.A.Yes,youcan\''''t.B.Sure.C.No,thankyou.D.No,youneedn\''''t.

7.A.Yes,MissWu.B.No,Idon\''''t.C.Sorry,Idon\''''tknow.D.No,Idon\''''tknow.

8.A.Pleasego.B.Seeyoulater.C.Goodidea.D.Bye-bye.

9.A.No,ofcoursenot.B.Yes,I\''''dloveto.C.Yes,please.D.No,I\''''mnotsure.

10.A.IwentformyholidayinAugust.

B.IwenttoHongKong.

C.Iwenttoplayfootball.

D.Iwenttoschoolat6:30.

III.听对话和对话后的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5分)

11.A.Atthecinema.B.Inashop.C.Inalibrary.D.Inaschool.

12.A.Sandy\''''saunt.B.Sandy\''''sfather.C.Sandy\''''suncle.D.Sandy\''''smother.

13.A.It\''''ssunny.B.It\''''swindy.C.It\''''swet.D.It\''''srainy.

14.A.Becauseit\''''stoohot.

B.Becausethereistoomuchnoise.

C.Becauseit\''''stoowet.

D.Becausethereistoomuchrain.

15.A.Hewantstobeadoctor.

B.Hewantstobeateacher.

C.Hewantstobeapoliceman.

D.Hewantstobeaworker.

IV.听短文,判断下列句子的正(T)误(F)。(5分)

16.MarkTwainlikedtoplayjokesonhisfriends.

17.MarkTwainwentonthetrainwithhisfriend.

18.MarkTwainonlyboughtoneticketforhimself.

19.MarkTwain\''''sfriendlikedlyingonthefloorundertheseat.

20.MarkTwain\''''sfriendwaspoor.HeaskedMarkTwaintopayforhisticket.

笔试部分

I.选择填空。(共15小题,每题1分,计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21.-________?

-Itisquitecold.

A.What\''''stheweatherliketoday

B.How\''''stheweatherliketoday

C.Whatdoyouthinktheweathertoday

D.Howaboutistoday\''''sweather

22.Ofthetwopencil-boxes,theboychose________one.

A.lessexpensive

B.theleastexpensive

C.thelessexpensive

D.themostexpensive

23.Ican\''''tdecidewhichcoat________.

A.IbuyB.tobuyit

C.IboughtD.I\''''llbuy

24.________ittakes________torepairacar.

A.Sometimes;sometime

B.Sometime;sometime

C.Sometimes;sometime

D.Sometimes;sometimes

25.-Wouldyouliketogoswimmingwithme?

-________.

A.IwouldlikeB.I\''''dlove

C.I\''''dliketodoD.I\''''dloveto

26.Thereisgoingto________asportsmeetingnextweek.

A.haveB.holdsC.hasD.be

27.Didanybodystophimfrom________ontothetrain?

A.gettingB.gotC.togetD.get

28.Hehas________fortwoyears.Twoyears________alongtime.

A.lefthome;areB.lefthome;isC.beenawayfromhome;isD.beenawayfromhome;are

29.Ican\''''tfindtherightsize.Theshoesintheshopare________toobig______toosmall.

A.neither;norB.either;orC.both;andD.not;or

30.Myglassesarebroken.Iwillhavetobuy________.

A.anewoneB.newones

C.anotheroneD.anewpair

31.Ifyoulikethetrousers,please______.

A.tryitonB.tryonit

C.tryonthemD.trythemon

32.Thatshopsells________shoesandclothes.

A.women\''''sB.women\''''C.womens\''''D.womans\''''

33.________yourhelp,wefinishedtheworkontime.

A.ThanksB.Thanksof

C.ThanksforD.Thanksto

34.-Imissedthefootballmatchlastnight.

-________

A.SoIdid.B.Itdoesn\''''tmatter.C.Whatapity!D.NeitherdidI.

35.-Couldyoutellme________?

-Yes.They________tothelibrary.

A.wherearethetwins;havebeen

B.wherethetwinsare;havegone

C.wherewerethetwins;havebeen

D.wherethetwinswere;havegone

II.完形填空。(共15空,每空1分,计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短文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AtfirstIcouldn\''''tbelieveit!Therewereno__36__inrows,andnobellsrang.Noonehadtogoto__37__althoughwealllivedintheschool.__38__madeusgotobedatacertaintime.Therewasno"lightsout".

The__39__thingwasthatpracticallyallthestudentswenttoclass,__40__veryfewpeoplestayeduplateatnight.Onlythenewpeoplestayedupor__41__class.Thenewonesalwaysmissedclass__42__,butthisneverlastedlong.

Thesubjectswerethesameasthoseina__43__school,butdifferentintheapproach(方式)!Forexample,inbotany(植物学)wehad__44__classesinspringorautumn.Weplantedavegetablegardenandaflowergardeninstead.__45__inwinterweeachstudiedafew__46__thingsaboutwhatwehadgrown.Inmathsthestudentsbuiltthreedifferentkindsofstorerooms(储藏室)insteadofhavinglessonsintheclassroom.Theyreallyhada__47__timetoo,designing(设计)everything,anddrawingtheblueprints.

OnthewholeIthinkIama__48__personforhavinggonetotheschool.Icanreadandwriteaswellasanyoneelseofmyage,andIcanthinkbetter.That\''''sprobablythebig__49__betweenthefreeschoolandregularschool-theamountof__50__youhavetodoforyourself.

36.A.desksB.windowsC.studentsD.buildings

37.A.homeB.bedC.classD.work

38.A.AnybodyB.NobodyC.TeachersD.Parents

39.A.sadB.lastC.goodD.strange

40.A.andB.forC.notD.there

41.A.attendedB.tookC.missedD.studied

42.A.fromthenonB.atfirstC.oncemoreD.justthen

43.A.nightB.regularC.smallD.real

44.A.allB.shortC.noD.indoor

45.A.StillB.ThenC.YetD.Next

46.A.wildB.successfulC.usualD.particular(特别的)

47.A.badB.greatC.convenient(方便的)D.thoughtful

48.A.carefulB.betterC.busierD.lovely

49.A.problemB.chanceC.differenceD.change

50.A.readingB.listeningC.teachingD.thinking

III.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Afterreadingsomeofthelettersprintedinthisnewspaper,I\''''mbeginningtobelievethatthecarbonmonoxide(一氧化碳)inthiscity\''''sairduringthepastyearhasalreadyaffectedsomepeople\''''sabilitytothinkstraight.

Thesuggestionforlimiting(限制)theuseofcarsseemsfairandreasonabletome.Idon\''''tfeelthatitwillproduceanyrealsufferingonthepartofmotorists,whosometimesseemtoputtheirrighttodriveaboveeveryoneelse\''''srighttobreathe.

Surelyeveryonecanunderstandthatitwouldbeworsetohavetoweargasmasksinourcitythantotravelbybusortrain.Afterall,breathingisnecessary,andwemightallbreathemoreeasilyifwecouldreduce(减少)theamountofpollutioninourair.

51.Thelettersreferredtointhefirstparagraphmusthave________.

plainedthatcarbonmonoxidehadaffected(影响)theirownabilitytothink

plainedthatcarbonmonoxidehadaffectedotherpeople\''''sabilitytothink

C.disagreedtotheideaoflimitingtheuseofcars

D.thoughthighlyoftheideatolimittheuseofcars

52.Thewriterthinksthat________.

A.carsdonotpollutetheairasmuchassomepeoplethink

B.carbonmonoxidecanactuallyaffectpeople\''''shealth

C.motoristshavetherighttodriveasmuchastheylike

D.publicvehicles(车辆)aremoreharmfulthanprivatecars

53.Themotoristsputtheirrighttodrivetheircarsaboveeveryoneelse\''''srighttobreathecleanairbecause________.

A.theyarebraveB.theylikedriving

C.theydon\''''tappreciate(完全了解)theharmthey\''''vecaused

D.drivingdoesnoharmtootherpeople\''''shealth

54.Tobeabletobreathecleanerair,thewritersuggests________.

A.wearinggasmasks

B.reducingairpollution

C.limitingtheuseofbuses

D.punishingthemotorists

55.Inwritingthispassagethewriteris________.

A.disagreeingwithasuggestion

B.criticizingasuggestion

中考范文篇3

观望与期待、调整与适应、焦虑与不安之中度过了二个多月时间,从今年开学以来。不知不觉中这二个多月时间就悄悄溜走,现在离六月份中考只有20天时间,留给我自学和复习的时间已经不多,这有限的时间内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中考总复习,这就是摆在全体师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两千多年前,一位哲人立于河边,面对奔腾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间与事物,发出了千古流传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人今天不同寻常,因为今天距离中考只有20天了;不同寻常,因为你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这次选择不同寻常,因为这次选择将决定你否能坐在重点中学的教室里学习,否能顺利升学,甚至决定你能否进入象牙之塔,进而决定你将来的人生发展。也许我会对你要求更严格一些,言语更唠叨一些,但我相信,大家会理解,也一定能理解,或者将来会理解,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为了不使你十多年汗水白流,为了不使你父母失望,为了不使你将来后悔!

六月沙场试锋芒”中考对你来说不同寻常,十年寒窗磨利剑。因为你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或许有的同学正在因为自己效果不理想而彷徨,或许有的同学会因为时间的短暂而叹息,或许有的同学还不以为然逍遥的数着日子。可是同学们知不知道,父母正为你即将到来的中考心急如焚,老师在接受着巨大的压力,全县其他学校的4000余名竞争者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中考,容不得我有一丝迟疑,中考,容不得我有片刻停滞!中考,必需胜利!!!也许你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但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影响个人胜利的因素有五个:第一位的自信,第二位的胸怀,第三位的勇气,第四位的坚持,第五位的才是聪明。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所以我必需自信有些同学或许现在效果不够理想,就不思上进,浑浑噩噩,虚度时日。效果一时不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丧失了信心,可怕的没走上战场就倒了下来。只要掌握这宝贵的20天,就足以能够发明奇迹!当然,对于有些效果较好的同学,一定要做到戒骄戒躁,沉下心来,做起学问,做到更规范、更严谨、更刻苦,这样才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说到目标,也许有同学会说那是好同学的事,反正不能都考上重点,谈什么目标不目标,座的每位同学都必需有一个明确的升学目标,即使你做不到最好,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是完全有可能的为此我希望在晨曦中多一些学习背诵的身影,走廊上和教室里少一些疯狂打闹的现象说到胸怀,关键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如山的学习任务和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都要热情地拥抱它!调整心态把压力变成动力,如今如果还存在不喜欢哪个老师、不喜欢哪个学科的心理,那就不仅是有害的而且是非常危险的说到勇气,就想到兵书上的一句话:两军相遇勇者胜,面对看得见的招生指标,多上一个别人就少上一个,他人多上一个我就少上一个。说到坚持,实质就是毅力的较量,今天动员会后全体同学坚持一个周的旺盛斗志估计没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免不了会有人打退堂鼓,对此我想请同学们记住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很多生活中的失败,人们没有认识到当他放弃努力时,距离胜利是多么的近!

实在太紧,亲爱的同学们20天时间。甚至太可怕,不然怎么会有人把中考所在六月,形容成黑色的六月呢?但人生就是这么一个线段,从这头走到那头,痛苦着走也得走,满怀信心地走也得走,与其放松要求满腹叹息地走,不如充溢信心脚踏实地地走。不收获就想收获的事情是找不到要知道懒散受到惩罚不只有自己的失败,还有对手的胜利。最后预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圆满胜利!

代表学校对在座同学提出以下具体要求:综上所述。

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狠抓自己的单薄学科。上课要集中注意力,1提高课堂效率。认真上好每一堂复习课,已经搞清楚的问题,老师讲解时同学们可以钻研后面的内容,不要浪费有限的时间。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协助和指导下,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自学时间。现在年级上出台了一个早晚自习自学指导意见,同学们一定要依照意见去一步步落实。白昼的正课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上课,早晚自习时间要用来查漏补缺,要保证每个主要学科每天都有规定的时间自学。

一鼓作气的努力直到中考结束。每位同学要把自己的奋斗制作成小卡片张贴在自己的课桌上,2务必制定明确的升学目标。随时提醒自己向目标奋进。

颗粒要归仓”要适时整理自己的学科资料,3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特别是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丰产要丰收。做到规范、好用。

问老师、问同学一道题不要超过5分钟,4学习上的疑问。自己钻研一道题不要超过10分钟,要讲究覆盖面和效率。平时讲会不讲对,考试讲对不讲会”

形成自己较为固定的生物钟,5不要盲目延长学习时间。切忌简单横向对比,从而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或者心理压力太大。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学科考分高,6突出主科意识。属于基础学科或工具学科,今后的工作和实践当中用得最多,所以一定要在自己的头脑中牢固树立主科意识。除时间上保证外,还要注意不懂就问。几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总结了这样一句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同学现在怕问”而不是好问”所以我每一个立志考上高中的同学,一定要做到不耻下问。

合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要想取得事业胜利,7劳逸结合。仅靠死拼硬整是不科学的效果也是不好的所以我还要学会调剂自己的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要在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基础上,室外参与必要的体育锻炼,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睡眼时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睡眼是最好的休息,希望同学们牢牢记住。每天的晚寝和午休时间,同学们一定要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认真的休息,不要在寝室内搞一些违反校纪班规的事情,这样你就会有充沛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中考范文篇4

语文考试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这里仅就考试命题的改革谈两点认识。

一、命题内容应体现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准则。上海《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试用)》指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传授语文知识,并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等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多元化的复合体,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品德、审美情趣、方法习惯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中考命题应该以能力立意而非以知识立意。

教学中,适当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但是有知识不等于就有能力,因为从知识到能力还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需要进行扎实的训练,而能力强则必然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因而,从考查角度讲,就应该着重看他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像判断一个木匠的水平如何,要看他能不能做出既美观又牢固的家具,而不是看他懂得多少做家具的知识。以能力立意既能检测出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又能引导知识教学走上为能力服务的正途。

由此看来,试题中过多的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及阅读理解部分许多非能力题的设置,是造成一些学生语文“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某些阅读试题,很短的一段阅读材料,意思并不难懂,但可以出十几道题目,做对一两题同做对全部题目没有实质性区别;有的一篇文章后面七八道题,大多是些跟阅读能力无多大关系的知识性题,或是些外在于文章实质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全做对了,结果却是连文章写什么还没读懂。这就是以知识立意,把文章作为考查语文知识的材料,将阅读能力的考查异化为语文知识的考查,是把能力知识化,而不是把知识能力化。这就难怪许多具有很强语文能力的学者、作家,因为不熟悉语文教学的那套“概念”“术语”,闹出语文考试不及格的笑话。

以能力立意,就基础知识的考查来说,就是要强调实用。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做到“精要、好懂、有用”,不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系统,强调运用。而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应该强调实用性,不应纠缠于名词、术语、概念,尽量避免孤立地、静止地检测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而应结合具体语境从阅读理解角度考查,以及通过写作考查知识的运用。同时,要精减内容,降低权重,减轻负担,在检测知识中考查能力。

阅读能力的考查,要突出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整体理解是阅读的规律。考查应着眼于整体,向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方面侧重。即依据文章的特点,抓住文章的主旨、思路、篇章结构及表现方法这些全局性的问题设计题目;即使咬文嚼字,也要不离段篇,争取“牵一词(句)而动全身”。不能死扣片言只语,设计些零零碎碎的枝节问题,任意肢解文章,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否则,不仅难以有效地检测实际的语文能力,而且对教学将会产生误导。

要加强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语文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看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反映,既体现了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最能代表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因而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作文教学和作文考查。据介绍,1986年,当时的苏联高考工作方面,采取了一个大的举措:由过去文理分科考多门,改为所有考生只考三门。第一门是所有考生必考;第二门是分类别考;第三门是分专业考。第一门所有考生都必须考的是什么?出人意料的是作文。当时的苏联教育部长在回答记者问的时候说:作文不仅能代表语文能力,而且也反映人的综合能力。原苏联的这一改革举措,与我们“”前语文高考只考一篇作文的思路不谋而合,是很令人深思的。因此,我认为语文考查,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应逐步加大作文考查的力度。至于作文评分误差的控制,是可以想办法逐步完善的。闵行区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已于去年在中考作文阅卷中采用三人独立评分,并引进计算机进行评分质量监控,较好地解决了中考“中考一篇作文”的评分难题。

二.试题形式应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考试该不该用标准化试题,人们的意见不一。赞成者认为标准化试题有许多优点,如客观性强,知识覆盖面大,易于评分操作,很适合大规模的考试。全国语文高考选择题至今仍占较大比分。反对者则认为标准化试题有明显不足,认为这种题型只适合考查求同思维,不适合考查求异思维;只能考查思维的结果,不能考查思维的过程;经常运用符合标记代替操作,很难反映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其实,两种意见都不无道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皆有利弊,关键在于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某种做法如果利大于弊,就该积极采用;弊大于利,就该摒弃。选择题是否该用,判断的标准应该看它是否符合学科特点,是否有利于有效检测实际能力,以及能否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至于操作上的困难,并不是判断的主要依据,因噎废食是不足取的。

关于这一点,教育部关于语文中考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控制客观题的题量”。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是正确的导向。我认为,选择题尽管有某些优点,但仅是操作上的,它的缺陷和弊病远远大于它的优点。首先,它不能从本质上最大限度地检测语文能力,即不能有效地反映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理解角度看,选择题的选项给出了思维的结果,它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思维的方向和过程。也就是说,考生即使选出了正确的答案,也不以说明是他正确思维的结果。从运用角度看,选择题更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看不出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换句话说,如果改用简答题之类的文字表述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会看得一清二楚。有人或许会说,选择题在检测基础知识方面还是有效的吧。其实也未必。举个简单的例子,读拼音写汉字,用选择题的题型,检测出的只是认读能力,不能检测出他是否真正会写。如改为填空,他就可能写错。所以,即使是考查基础知识,其功能也是很有限的。然而目前,许多省市和地区的语文中考,不仅用大量选择题考基础知识,削弱了阅读和写作能力考查的力度,在阅读理解部分也采用选择题型,这是难以实现考试的检测功能的。

其次,大量采用选择题,对教学的导向是不利的。有考试就必然有应试。这样考,平时就会这样练。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学生不是把精力放在多读多写和体验感悟上,而是把时间大量花费在打钩画圈,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加上选择题的编制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而目前大多数的选择题的编制水平较低,猜谜式、游戏式的现象很普遍。学生对这类题目实在难以把握,大量时间花在了对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的推敲上,长此以往,真正的阅读训练得不到加强,语言表述能力就越来越差。而这类非此即彼的操练被反复强化,就会逐渐内化为他的思维方式,导致思维的单一化和机械化,个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发挥。

中考范文篇5

关键词:中考策略复习迎考

最近几年,中学社会政治中考逐渐由闭卷形式向开卷形式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面向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迎考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复习。本人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初中毕业班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社会政治中考迎考的方法和策略,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端正复习思想和态度

针对目前宁波地区初中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一现状,家长和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轻视心态。他们认为初中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很容易,可以翻书的,随便学学就可以了。在这里,我想作为初三的政治老师,首先应该给家长和学生进行洗脑,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端正他们对本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应该告诉他们开卷考试的要求,告诉他们开卷考试重视对基本观点的理解以及应用基本观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同时,还重视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的难度要大得多。现在的政治课要学好,已经不是简单的记忆再现,而是要通过学习课本知识,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自如地应对中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

二、制定好中考复习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践复习计划

本人认为,在复习中实施三步走战略效果较好。

1.第一步,全面复习,系统掌握,打好基础。

初中社会政治课中考复习,要牢牢抓住基础训练,即知识点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实。通过知识点的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点,这是搞好迎考复习的前提。

由于中学社会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要全面、系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系统,而后进行巩固训练。

2.第二步,专题复习,抓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

所谓专题复习,就是把最近一年来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按照专题形式逐个列举出来,然后依据每个时政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意思设计成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翻阅大量的资料,找准一年内的社会热点,把每个热点材料所涉及的各种题型都考虑周全,逐个列举出来,进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住问题的答案。

3.第三步,综合训练,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准确率。

综合训练就是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热点专题训练的前提下,运用已掌握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训练。通过这项训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进一步熟悉时事政治材料与基本理论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此,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前边训练的专题进行重新组合,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新颖多样,尽量达到中考水平;二是要做到教师讲解与学生自练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的能力;三是进行查漏补缺,弥补空缺的知识,纠正错误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三、研究分析中考题型,整理和归纳解题策略

目前,宁波地区社会和思想品德中考只有两种类型题型,一种为客观题,一种为主观题。针对这两种题型,本人归纳出以下解题方法:

1.客观题的解题策略

客观题一般而言比较简单,但是想要得到满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做客观题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和策略。客观题一般有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要么是一句话,要么是组合式选项。在做客观题的时候,我一直向学生强调,要注意观察,多使用排除法。先看选项中的句子本身观点有没有错误,假如有,那么先将此选项排除掉,然后对剩下来的选项作进一步筛选,哪些选项不符合题意,就把这些选项排除掉,最后剩下来的选项一般就是此选择题的答案了。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解答客观题的方法,现举例说明。(宁波市2007年社会思想品德中考题目)2007年5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宁波市象山县公安局民警、共产党员何利彩的事迹。她爱岗敬业,十几年帮助下岗女工、照顾重刑犯之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新业绩,两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荣誉获得的关键是靠媒体的宣传

②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③共产党员一心为民才能得到人民信任

④要弘扬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观察此题,我们采用排除法,只要排除一个选项就可以了。第一步,先看选项观点本身有没有错误的,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很清楚就看到选项①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省去第二步——对选项是否符合题意进行判断,得出答案为D。

2.主观题的解题策略

主观题的解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细读材料,审清问题。

见到试题以后,很多学生都忙着动笔,这是一种不好的答题习惯。良好的答题习惯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认真阅读试题的内容,认真分析材料内容,归纳材料重点,做到读懂材料大意,并能概括出材料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其次,认真审清材料所给出的问题,准确把握“提问”的意思,弄清问题的限制条件,指向范围,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去理解,明确题意。再次,要找出问题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读明材料,审清问题,这是做好材料分析题的前提。

第二步,推敲问题,寻求与教材的结合点。

通过前面对所提问题材料的分析,积极发散思维,在明确解题思路后,找出“材料”和“提问”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即“材料”或“提问”体现了教材上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紧扣教材知识点,用教材的知识解答各类问题,这是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关键。切记,寻找的知识点要多点,答案要完整一点。切忌,只泛泛而谈,结果既花时间又失分数。

第三步,细致阐述原理,针对性进行分析。

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全面性和逻辑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回答。在阐述原理时,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观点要鲜明。在涉及多个知识点时,要考虑其主次先后,做到条理清楚,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最后,答题时还要做到语言规范,字迹工整,卷面干净。细致阐述原理,多角度地并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是做好材料分析题的保证。

以上是我对初中社会和政治课中考迎考策略的几点看法。我坚信只要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搞好中考前各个环节的训练,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中考范文篇6

一、保持愉快心境,增强自信心理。

1、考试的前夕,考生必须要保持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这正是为了收到“退一步,进两步”的效果。保持大脑皮层中等的兴奋度(既不过分放松也不过分紧张),要避免和他人进行无谓的辩论和争吵,不搞剧烈的问题活动。这样,就能在考试前夕,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

2、一般来说,中考前几天时间,应主要用来抓知识的主干,进行强化记忆。不必要也不可能再把每一科详细地复习一遍。到如今,作为复习,可以说大局已定了。因此,最后十天的复习更应该缩到教材上来。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重点等,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地补习一下,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还可以看自己整理的提纲、图表、模拟卷,重温重要的公式、定理等。这几天的复习就像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或适应性训练一样,通过这几天的“收缩复习”“强化训练”,为中考进一步打下坚实而又熟练的知识基础,以便能在中考答题中,根据主干线索迅速地回忆,熟练地掌握知识的框架,在答题中做到“八九不离十”。不钻牛角尖,不要过于轻信所谓“信息题”。

3、保持“自信”十分重要。临考前学生情绪多半不稳定,其实,压力亦非突如其来,而是持续存在的。所不同的只是程度差异而已。有些考生临考前一周就感到极度恐惧:有些考生考试前一天才有些感觉;有些考生因为过度紧张而变得惊慌失措了;有些考生只是稍微有些压力而已。

应该靠增强自信心来抵御消极的压力。考生应该认识到,人的一生难免会遇见一些挫折,这时只有肯定自己的价值,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困难中开创新局面。

二、学会放松克服焦虑

越临近中考,考生的心理越来越焦虑,很多人都为此感到苦恼,究竟怎样来调节考前的紧张情绪呢?

1、考前导致考生只要心理恐惧的因素有:一是自我心理上的压力。怕试题难、怕考差了丢人,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等等。内心忐忑不安,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惧心理;二是客观上造成的紧张情绪。临考前的家长总是对孩子前途加以超越的关心,千嘱万咐,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等等,这样恰给自己孩子施加无形的压力。同时,在生活上加强营养,限制活动,几乎只允许孩子读书,不准参加任何其他活动,如临大敌,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紧张气氛。

2、要如何消除考试前所导致心理恐惧?一要正确评估自己。大部分的心理恐惧,大体来源考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这样,作为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帮助孩子增强信心。用说理的方式,使自己的孩子减轻心理压力;还可以用鼓励的方式等。因此,使其认识考试并不是难于登天,只要自己正确认识,认真的对待,结合自己的实力,一定能事半功倍。这样才能消除恐惧心理;二是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首先要使自己的生活规律化,生活有规律,心心理塌实。复习功课时,要适当地调整好各科的次序,以便在调换中使自己的心智得到休息。学习时间不要过长,不使自己疲劳过度。其次是做放松训练,默坐5—10分钟,以使紧张的情绪有所放松,对营养也应该作到充分保证。

三、调整睡眠、养精蓄锐

紧张地学习、复习,迎战中考,是九年来总结,也是第一次挑战人生抉择,正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临考前,突发疾病或体力不支、头昏脑涨,将会造成终生的遗憾。所以,考前要注意“养精蓄锐”。一要注意用脑“卫生”,不搞疲劳战术,不开夜车,不再演算那些偏、难、怪题,以免搞得筋疲力尽;二要注意饮食起居,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的突发,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品富于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和记忆力。

考试前夜有的考生可能会因兴奋而失眠。在此,必须提醒考生在睡前应该不喝咖啡、茶之类的刺激性饮料,也不应看紧张、扣人心弦的故事片。到了正常睡觉时间或是稍早一点(大可不必早早上床等着入睡),躺到床上,全身放松,争取迅速入睡。若一时睡不着,千万不能着急,不要责备自己或胡思乱想,只管保持平和心情,重复放松技术,其实只要全身非常放松。大脑不兴奋,完全可以获得身心的休息。

调整生物钟,坚持晚上9:30睡觉,早上6:00起床。开始时怎么也睡不着,不过也没关系,睡不着就看书,但第二天早6:00,铃一响一定起床,起床后头昏昏沉沉,因为头天晚间没睡好。这时一定不可赖在床上,坚持起床,到附近公园,街道上跑跑步,边跑边背些单词。几天过后,就会慢慢适应早睡早起的习惯了。临考前一周应按考试时间安排作息,早6点起床、运动、吃饭,8点种准时开始复习,上午中间休息20分钟,最好按考试科目时间复习。这样经过一段适应训练,临场考试就不会有异常感觉了。

四、必要的物质准备是中考成功的重要条件

1、要备齐考试用品。考试前一两天,要仔细检查一下中考时必备的文化用品(如手表、钢笔、三角板、半圆仪、圆规、铅笔、橡皮等)。中考的前一天晚上,临睡前要将包括准考证在内的所有必备品,装在一个袋子里(最好是厚而透明的小塑料袋),放在容易见到的桌子上,这样就不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2、考前考生最好要先应该熟悉考场。在通常情况下,考生都要到另一个学校所设试场、试室。在陌生的试场、试室中,会给考生一种担忧!所以熟悉考场尤为重要。否则,一些意外情况可能会让你陷入混乱迷茫,破坏你的注意力集中和思维的灵活性。如果这些考前准备充分,那么就减少出现不必要的麻烦。熟悉考场、早作准备,会给考生带来信心和安全感。

五、考试的策略与技巧

考试的策略及技巧直接关系到考生已有知识、能力水平的发挥。在往年的升中考试中,许多成绩优秀的考生却靠不出好的成绩。要考出优秀的成绩就是很好地掌握考试的策略和技巧。

1、认真了解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特别重要。进入考场后,考生应认真学习监考老师宣读有关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有关考试内容的说明。

2、先易后难,小小的成功可以使人的心理需要和期望得到满足,产生愉悦和良好情绪,使人受到鼓舞。因此,在答题时,先易后难,可以使自己在不断满足、不断鼓励中愉快地做完全部试题。3、答题的另一要点是稳扎稳打,这就是说要求准,争取一遍成功。处理好准与快的关系,最重要的一条应试策略。

4、科学使用时间,是临场发挥的一项重要策略。许多考生在重大考试中的失误都是因为时间掌握不好造成的。他们毫无时间观念,或者慢条斯理地答题,一味精雕细刻,或者着眼于局部,被某一道缠住了而无法脱身。科学安排时间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丢分的地方争取得分。许多有关考试的考试表明,在标准考试中,“勇于猜测的人”比“谨慎小心的人”更易于取得较好的分数。当然,猜测也不是凭空瞎猜,只要有一点线索,都尽可能利用。

5、掌握检查的技巧。答完考卷后必须认真检查,一些考生虽然有时间检查,并且检查多遍,以免出现漏题,以及知识性的错误。

六、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中考范文篇7

【关键词】中考;初中英语;复习方法

学生与教师辛苦了初中三年,能否获得满意的回报,中考前的复习辅导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用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复习效果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中考英语复习谈一些个人方法。

一、研究题型,归纳总结

初中三年的英语知识涵盖范围广,单项选择题中考查知识点多。复习阶段切忌对所有的知识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近三年本地市的中考题分析,总结各种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归纳答题技巧,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纵观往年的中考试卷,“宾语从句”是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同时由于其考查的多样性,也是中考失分率较高的题目。而在研究宾语从句的考试题目后,也可以归纳出它的考查目标。因此练习过程中的研究与总结,能发现问题的异同点,归纳出普遍性,在多次练习中把握知识。

二、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教材是中考命题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教材是“源头”。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依据课本,复习教材要充分体现以下四性:“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透彻性”。(1)目的性,即做到复习什么心中有数,这是前提。所以教师首先应在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明确的复习目的。(2)针对性,这是关键,复习前教师要研究学生,找出薄弱环节,引导学生事先预先,明确目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复习。(3)系统性,复习过程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的综合总结过程。通过复习,将学会的知识分析、综合、概括、抽象,上升到理论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复习应讲究系统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教材时,要全面,包括句型、课文、词汇、语法等等,对相关知识点要广泛的联系,以care为例,可以复习care的形容词careful、副词carefully、及其比较级morecareful/carefully。最高级mostcareful/carefully;复习被动语态时,应与各种时态紧密结合,全面掌握。(4)透彻性,“透”要贯穿在复习教材的始终,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要吃透,弄清各个知识的重点、难点,弄清重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四会”要求的知识点要深入充分掌握,不能“蜻蜓点水式”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弄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区别,进行系统有序的总结归纳,使之成为知识网,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为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三、专项训练——分类归纳,掌握技巧

尽管在第一轮复习时已经接触了大量的语言点,但给学生的印象还是零散、不系统的。这时教师应带领学生把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归纳,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例如,语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中,我们在专项复习时就将它们进行综合归纳,把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八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提醒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的时间状语。例如:Hereadsbookseveryday;Heisreadingbooksnow;Hereadbookslastweek;Hewasreadingbookswhenhismothercamebackhome;HewillreadaninterestingbooknextMonday;HesaidhewouldreadaninterestingbookthenextMonday;Hehasreadabout200booksbynow;Hehadreadabout200booksbytheendoflastmonth。这样归纳,不仅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实践的兴趣,使他们容易了解中学阶段的各种时态,哪些自己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复习,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这一轮复习时,同时应侧重解题技巧的归纳指导,让学生看到什么题就知道做这种题的要领,并能举一反三。针对中考题型,分别就每类大题的解题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并配套发放练习进行训练。教师通过批阅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易出错的地方,及时进行反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穷根溯源,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四、加强听力训练,提高语言的反应能力

听力考试不但是应试需要,也是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需要。听力也是能在短时间内最容易突破的技能。当然突破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所以,每天坚持听说英语20~30分钟,给自己营造一个语言氛围,保持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和熟悉程度,以便考试时尽快进入状态。因为听力的题型和分值有变化,所以在冲刺阶段的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讲究针对性。另外,还要坚持天天与英语有约,坚持每天阅读两篇文章,坚持每天练习写5~10句话(既要练习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型,也要练习并列句和复合句;还可以围绕纲要上的某个话题来练习写作);坚持每天背20个单词,弄清意义、搭配和用法;还要坚持背诵一些优秀的、热点话题的范文,既积累了语言知识,又培养了语感,还能应对考试,何乐而不为呢?

五、考前指导与综合性训练复习

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因为有了前面的扎实的基础复习和专项训练,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要求教师全力投入到综合性的复习。具体做法是(一)根据今年中考考点和要求自编中考复习试题。对学生进行适应性的操练,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二)对以前考生易做错的题,再次以试题的形式出现,让考生再做再练。(三)在后阶段对考生进行心理培训和调节以及答题时应注意的细节。

六、查漏补缺、反思提升

中考范文篇8

一、拼音、字词(10分)

(一)下面红色字注音、拼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

a.诧异(chà)坚韧(rèn)蓦地(mè)蜕皮(tuì)

b.阴晦(huì)暂时(zhàn)匀称(chèn)温馨(xīn)

c.肆虐(nüè)贮满(zhù)凝滞(zhì)戳穿(chuō)

d.希罕(hǎn)刹时(shà)脸颊(jiá)嶙峋(xún)

(二)按拼音写出汉字。(4分)

1.芳chún______2.jīng______旗

3.wǎng______然4.狼jí______

5.千jūn______一发6.坦荡如dǐ______

7.耳闻目dǔ______8.负yú______顽抗

(三)给下面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入该词语后面的括号内。(3分)

1.阅历[]

a.阅读历史

b.经历的年代

c.社会实践经验

2.葱茏[]

a.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b.形容长势好

c.比喻草木青翠茂盛

3.愕然[]

a.害怕的样子

b.不知所措的样子

c.吃惊的样子

4.豁亮[]

a.宽敞明亮

b.豁达

c.心胸开阔

5.白杨礼赞[]

a.对白杨树高度赞扬

b.对白杨树的歌颂与赞美

c.对白杨树的崇敬与赞美

6.惟妙惟肖[]

a.比喻形象

b.形容描绘的十分精妙逼真

c.形容描绘的细致

(四)从后面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构成词语,然后解释这个字。(2分)

1.安然无______(a.样b.漾c.恙)

解释:

2.永______不朽(a.锤b.垂c.捶)

解释:

3.不能自______(a.已b.己c.巳)

解释:

4.一年之______在于春(a.季b.际c.计)

解释:

二、填空(5分)

(一)在表格的空白处填出作者、作品和体裁。(2分)

(二)在横线上填空(3分)

1.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们学过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以__________变换为序运用对比写法进行记叙的。

2.在初一语文课本中,有三篇文章是以鲁迅先生的事迹为题材的(不含鲁迅作

品)。这三篇课文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3.《皇帝的伦啊肥莀_________(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除本篇外,

他写的童话还有《海的女儿》和《____________》。

4.吴晗同志在《谈骨气》一文中,引用了战国时代孟子说的

中考范文篇9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含卷面分4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上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卷面

(4分)

一,积累

与运用

二,文言文

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作文

(50分)

附加题

(10分)

(14分)

(10分)

(一)

(14分)

(二)

(11分)

(三)

(17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行路难》中写诗人展望前景,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4)默写崔颢《黄鹤楼》前四句.(4分)

,.

,.

2.请找出下面一段话中划线句子的错误,并在原文上改正.(4分)

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①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相近现实生活,②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梦里也可能在做数学;白天搞技术发明,梦里可能搞同样的工作.③甚至有时自己也察觉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④这就是大脑里抑制程度更深.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3至6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布衣:②卑鄙:

③驱驰:④不毛:

4.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2分)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6.第2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7至24题.

(一)嗅觉的奥秘(郭振海)(14分)

诗人王冕在《咏梅》的佳作中曾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此,我们不是要研究此诗写得如何高超绝妙,而是要探索人是怎样闻到梅花散发出的诱人的清香的.

人和动物为什么能闻到各种气味气味与化学有什么关系苍蝇和狗的鼻子为什么比人的鼻子还灵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使人类感到迷惑不解.虽然有许多人对此进行过研究,也提出过许多学说来解释,但至今仍是谜底深深.

从前,聪慧的古希腊人曾对嗅觉做过解释,认为鼻子里存在有网眼的黏膜,气体分子只要能钻进去,人就可以感到气味.显然,这只是一种主观想象.不过,上述假想在人们研究苍蝇的嗅觉时还是得到了一些证明.科学家在解剖苍蝇的嗅觉器官时,发现其嗅觉细胞的细胞膜有着渗透离子的功能.当此膜受到外界气味的刺激时,膜就会自动破裂,并产生微弱的电流信号,使苍蝇能立即嗅到气味.然而,对于哪些物质能引起电流信号,又是怎样引起电流信号的则不清楚.

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发现,对物质的气味辨别,不仅与嗅觉器官有关,也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溶解状况,分子量的大小等有关.例如,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酸,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叫做"羧基"的基因,所以一般有酸味,如醋酸,柠檬酸等;酯类物质一般都具有浓郁的香味,如乙酸异戊酯有香蕉味,异戊酯异戊脂有苹果香味……也就是说,气味是由化学物质微粒决定的,它能在空气中散发飘逸.

进入20世纪后,苏格兰科学家蒙克里夫于1994年提出了一种气体主体化学理论,认为气体分子的形状如同我们常见的物体那样,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有球形,船形,椅形等.

气体立体化学理论认为,在人和动物的鼻子中有感觉灵敏的鼻窦,在鼻窦的细胞中有专门接受外界气体分子的受体,它也是一种分子.当外界气体分子和鼻窦受体分子像模具和模型一样相互吻合并发生生理反应时,产生的信号便刺激大脑,就可以使人闻到气味.如果外界气味分子和鼻窦受体分子不吻合,不反应,人就闻不到气味,例如,樟脑分子是球形,而鼻子中受体分子是碗形,两者吻合,所以人才能闻到樟脑味.后来,美国的阿尔莫对此理论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嗅觉化学机制,但两者大同小异,观点基本相同.

不过,这种理论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例如,有的物质化学结构虽不同,却有相同气味;有的物质结构非常相似,却具有不同的气味;也有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两种气味……这些问题用上述理论都难以解释.

现在,人类对嗅觉的认识还在步步深入,在步步逼近真理,但还有许多问题至今仍不清楚.作为一门正在悄然兴起的新科学——香味学,但愿能像王冕诗中描写的那样,早日"散作乾坤万里春."

7.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1分)

8.文章开头第(1)段引用诗人王冕的《咏梅》诗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答:

9.文章第(3)段"不过,上述假想在人们研究苍蝇的嗅觉时还是得到了一些证明"中加点的词语"一些"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10.文章第(6)段中运用了,的说明方法.(2分)

11.这篇文章是运用什么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有哪些标志性的词语(3分)

答:说明顺序标志性的词语

12.纵观全文,人们对嗅觉奥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2分)

13.自然界中的奥秘无穷无尽,未解之谜也还有很多很多.请你列举两个未解之谜.(2分)

答:

(二)不为什么而读(11分)

①你看到本文的题目也许会感到奇怪.大凡人读书,都是为了求知需要和感情上的满足,________谈论读书的文章都教人读好书,提倡有目的地读书.这"不为什么而读书"似乎不近情理.________这里所说的也许不无道理.

②知识和智慧在很多情况下有触类旁通这样一种机制,行为心理学上叫做"突然诱发"或"偶然诱发".牛顿看到苹果下坠,突然悟到了地心吸力,乃至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水壶沸腾冲动壶盖,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他们都"不为什么而看"苹果落地,水滚的,但收到了比有心要看什么更大的效果,这和"不为什么而读"却能得到意外收获的机制相同.

③这是说日常生活中的触发.再说"不为什么而读"却从书中得到了益处的轶事.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拍摄过一部著名的影片《大独裁者》,是讽刺希特勒的.其中把希特勒变形为理发匠,希特勒耍动着地球仪,象征这个恶魔征服世界的野心,这些都是很富匠心的精彩场面.据卓别林自述,他一次在旅行中偶尔翻一本杂志,看到一篇讽刺小品,其中写一个理发匠因为技术不佳,用一个皮球在家练习刮胡子,一边转动皮球,一边用剃刀在球上刮.这篇无意中读到的小文章给了他启发,在拍片时有了上面这些精彩镜头的灵感.

④有句谚语叫做"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知识和智慧这玩艺,有时确实常在你并不存心追求它的时候进入你的记忆库,一旦碰上时机,突然触发,就能比你有心去寻找它们还管用.

⑤大部分时光,读书当然要讲求目的,要潜心于你所学的专业;但是,不等于读任何书都必须怀有功利目的.与本身业务无关的书也应该读,兴趣越广泛越好,不要在一棵树上栓死.有些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不读书就感到是苦事;有些人把读书当作疲劳工作中的一种休息,并不是读一本书就预先想定读它要派何种用场,即"不为什么而读".但日积月累,确实可以长知识,广见闻,有收益的."不为什么而读"实在正是在为什么目的而读,为一个广义的人生目的而读.这大概就是"开卷有益"的话头吧!

14."不为什么而读"的含义是什么(用文中的话作答)(2分)

答:

15.本文是属于(A.立论B.驳论)文章,中心论点应是

.(3分)

16.在第①段中画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17.这篇文章主要运用的是_____的论证方法,"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谚语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作者是提倡还是反对"不为什么而读"呢作者提倡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联系文中语句具体回答.(写出两个即可得分)(2分)

答:(1)

(2)

(三)叙利亚的卖水人(17分)

到位于沙漠地带的叙利亚去旅行,最不能忍受的,是它气候的干燥与闷热.喝下去的水,顷刻间便化成成串的汗,从额上淌下.

因为这样,叙利亚境内,不论大街小巷,不论白天晚上,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卖水人.他们卖的,不是糖浆冰水,而是新鲜的水果汁.最常见的,有橙水,柠檬水和萝卜水.

这些新鲜果汁,价格便宜得叫人难以相信.比方说:一杯用4只鲜橙榨出来的果汁,才卖新币7毛钱,一杯以5条萝卜压成的萝卜水,才收新币9毛钱.据当地人告诉我:这些都是叙利亚盛产的水果,因为生产得多,价格也就贱了.

令我念念难忘的,倒不是这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卖水人.

为了吸引顾客,叙利亚的卖水人都出尽奇招地来装饰他们的摊位.记得有位卖橙水的,把浑圆的橙堆得好像一座小山一样高,"橙山"上面,满满地插着制作精巧的塑胶花,远远看去,五彩缤纷,橙与花相互争艳.另有位卖萝卜水的,把他又肥又大的萝卜叠成一个奇特的图案,惹人驻足而观;这一观,当然便得"破财而欢"了.

最最可爱的,是一些吹笛子的卖水人.他们或站在购物中心,或站在马路旁边,身上挂着一个形似葫芦的巨型铝制水壶,手执笛子,放在嘴边,"咿咿唔唔"地吹出一支又一支幽幽怨怨的曲子.当你经过他身边时,他会用眼睛向你说话:"来吧,来吧,这么热的天气,来喝一杯水吧!"试问,你能抗拒这样的诱惑吗浸浴在笛子柔美的声音里,喝着从铝壶里倒出来的冰冷的酸柑水,你会觉得,整颗心都凉了起来.喝完以后,把杯子递还给他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说:"再来一杯."

卖水人浓厚的人情味,也叫人感动莫名.离我所下榻的旅舍不远处,有一摊卖柠檬水的,摊主是个脸上稚气尚未脱尽的年轻人.他卖的柠檬水,一杯4毛钱,够酸又够浓,确是解渴妙品.早晚经过那儿时,我总要停下来喝上两大杯,一天两趟,4杯,加上外子的,总共8杯.喝到第三天时,他竟对我们说:

"你们晚上喝的,不必付钱.反正,我也要收摊了!"

听了这话,我恍惚间以为错误地闯入了《镜花缘》里的"君子国"了;但定睛一看,站在眼前的,却只是现代的一位卖水人——叙利亚一位笑口常开的卖水人……

19.这篇游记题为"叙利亚的卖水人",但文章前三段都没有直接写到"卖水人",作者这样写有何意(3分)

答:

20.第四段文字在结构上起到了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有个词还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这个词是.(2分)

21.第四段说"令我念念难忘的是那些卖水人",那么我"难忘"的是"卖水人"的什么呢请结合全文回答.(3分)

答:

22."你会觉得,整颗心都凉了起来",能让整颗心都"凉"起来的,既是"",也是"______"(4分)

23.文章最后一句中"笑口常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答:

24.你认为这篇游记的主旨是什么(3分)

答:

五,附加题(1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6分)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3)薛谭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请简要回答.(2分)

答:

2.依照下面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4分)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仿写:人生是,.

四,作文(50分)

25.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后作文.

题目:成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个人姓名.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字数500以上.

200

40044400

5005500500

600

700

2006年中考模拟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说明:

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包括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卷面分4分

分值

4分

3—2分

1分

0分

评分

标准

字体端正

卷面整洁

字体清楚

卷面干净

字体潦草

卷面杂乱

字体难认

卷面脏乱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10分

(1)2分出淤泥而不染

(2)2分沉舟侧畔千帆过

(3)2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4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以上每个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4分⑴"相近"改为"接近".

⑵句号移到引号外.⑶"所以"改为"但是""但".⑷在句末补出"的缘故".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3.⑴平民⑵卑微鄙野⑶奔走效劳.(4)不长草木的地方.4.A

5.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6.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三,现代文阅读(42分)

7.嗅觉(1分)

8.引出说明对象(2分)

9.不能.因为删去"一些"则表明古希腊人对嗅觉的解释已经得到了全部证明,与原意不符,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0.举例子,打比方.(2分)

11.时间顺序从前,进入20世纪,现在(3分)

12.对嗅觉器官的研究和对嗅觉化学机制的研究.(2分)

13.示例:宇宙黑洞,恐龙灭绝等(2分)

14.不是读一本书就预先想定读它要派何种用场(2分)

15.A,"不为什么而读"实在正是在为什么目的而读,为一个广义的人生目的而读.

16.由此,但

17.举例论证,充当道理论据

18.提倡.(1)知识和智慧在很多情况下有触类旁通这样一种机制日积月累.(2)无意读书日积月累,确实可以长知识,广见闻,有收益的.

19.交代了当时当地的环境,为卖水人的出现做铺垫(3分)

20.过渡,念念不忘(2分)

21.各如出奇招装饰摊位,浓厚的人情味.(2分)

22."冰冷的酸柑水""笛子柔美的声音".

23.不能表现卖水人的热情好客和浓郁的人情味

24.怀念叙利亚卖水人质朴,热情无私的品质.(3分)

四,作文(50分)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50—45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4—4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9—30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29—15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4—0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23.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重1—5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4.有个性.

附加题(10分)

l,6分

中考范文篇10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宁可(níng)干涸(hé)窥见(kuī)满腹经纶(lún)

B.惬意(qiè)阴晦(huǐ)褴褛(lǚ)沽名钓誉(gū)

C.迄今(qì)坎坷(kǎn)歼灭(qiān)斗转星移(dǒu)

D.会计(kuài)谦逊(xùn)憎恶(wù)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痴心妄想络绎不绝雷历风行闻名遐尔

B.行云流水欲擒故纵五彩缤纷星罗棋布

C.不屑置辨心驰神往怨天忧人汗牛充栋

D.如愿以尝依山傍水赫然在目名负其实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事物的色彩射进来。

②平凡的人,好像都是一个铸成的,太类似了!

③舜在继位人时,十分注重接班人的群众基础。

A.反映模型考察B.反应模型考查

C.反应模样考查D.反映模样考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浪高过一浪的涨价风潮,使杭州房地产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B.“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的真面目暴露得淋漓尽致。

C.在美伊战争中,最让全世界文史专家痛不欲生的是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惨遭洗劫。

D.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很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文章来。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经验告诉我们,。海洋的情形也不例外。这是因为植物能依靠太阳光来合成有机物,动物只能以植物生产的现成有机物作为燃料,来开动自己这部生命机器。

A.哪里森林成荫,哪里就百鸟齐唱;哪里牧草丛生,哪里便牛羊成群。

B.哪里百鸟齐唱,哪里就森林成荫;哪里牛羊成群,哪里便牧草丛生。

C.哪里百鸟齐唱,哪里就森林成荫;哪里牧草丛生,哪里便牛羊成群。

D.哪里森林成荫,哪里就百鸟齐唱;哪里牛羊成群,哪里便牧草丛生。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熟悉周公历史的人,应该记得“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这些典故。

B.我想知道你是没听到我说话呢?还是故意装做没听见?

C.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

D.10月19日,黄龙体育中心上演了主题为《梦想天堂》的大型文艺晚会。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3小题)(3分)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④,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意表达更通畅。(3分)

汉字真的落后吗?说在七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们,那些“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斗士们对这一问题还不能慨然回答的话,,作为他们的子孙们,我们可以理直气壮而又毫不迟疑地回答:汉字并不落后。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文字之一。

A.如果那么则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却不只并且

C.如果那么则不仅而且

D.即使然而却不但也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今天又是周末,一个愉快而使人心情抑郁的周末。

②我和好友杨丽躺在人民公园的草坪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我们畅谈理想、人生。

③通过交流,更加了解对方,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①。

②。

③。

10.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如果我是一棵大树,我就为人们撒下一片绿荫;如果我,;如果我,。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⑴山城以手工精细的油纸伞知名。

⑵小小的、家庭式的制伞工厂,半悬在湖水之上,是一座诗意弥弥的小竹屋。

⑶青碧如线的垂杨,总倾倒似的,半覆在竹屋靠岸这边的矮檐下,临水的那一方,推窗一望,即是一汪翠琉璃似的湖水。湖水之外,有郁郁如林的果园、成顷的稻田和零星的菜畦,交互回环,形成一幅有趣的织锦;更远的地方,则是线条柔和的山峦,在淡紫的烟雾中,迤逦成一扇摺合有致的屏风。

⑷晴天,老师傅临窗做伞,就当着天地之间,这一整幅鲜活流丽的透明水彩画;潋滟的波光,往往自盈盈水面反射上来,汇成一小块游移不定的莹然,促狭似的在他脸上忽忽摇漾。然而,专注凝定的老师傅,却总一动也不动地,全无旁骛,只微俯的下巴和鬓边短且洁白的胡渣,在水波静寂无声的反照下,时泛历历可数的银光。

⑸那样一张被金灿灿的太阳,晒得笃实棕褐如丹桂皮一般的脸孔,生活与工作时一样——永远有着庄稼人的诚恳,和艺术家忠于良心的执著。

⑹一天只完成一把伞的坚持,那是宽蔼随和的老师傅,在这世上唯一严守不变的铁则;因此,雪片一样自世界各地纷飞涌自的订单,以及大量生产之后唾手可得的厚利,便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他安详笃定的眉目,瞬动一下了。

⑺习习清风之中,逝者如斯,守住那一扇临湖小窗,和窗外辽阔温馨的田园大地,微笑的老师傅,安于他每日只完成一件精品的澹然。

⑻多么从容宁静的湖畔岁月。这悠长美丽的做伞生涯,一枝枝修长光润的棱骨,一叶叶刷上清香桐油的伞纸,一件件精工富丽、套色准确的图案,都是在这样不起波纹的止水心境下,细细经营琢磨,才展现出那样扣人心弦的圆熟之美的。

⑼一柄柄典雅细致的伞,是一朵朵开阖自如、永不凋萎的花,次第绽放在老师傅朴素单纯的生命世界里;一天只开一朵的慎重,一天只开一朵的严肃,一天只开一朵的浪漫啊!于是山城的油纸伞,遂与别地之伞不同地,有了她所独具的珍异气质。

⑽雨中乡野行走,或碎步穿过古木拱桥,轻轻撑起那灵秀清逸、仿佛被赋予生命的山城之伞,一种妩媚婉约的感觉,便油然而生,走着走着,竟恍若以为自己是闲行在江户时代,古色古香的日本浮世会中了。在那圆满一如蓬顶的庇荫之下,你总隐约觉得,这山城的油纸伞,除了致密精绝的手艺之外,似乎总是多了一点什么。

⑾然而,究竟是多了什么呢?

⑿亭亭如盖、雨珠垂落成帘的伞下,却是谁也说不清楚。

11.第⑶段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2.第⑻段中“不起波纹的止水心境”具体指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3.第⑽段说“这山城的油纸伞,除了致密精绝的手艺之外,似乎总是多了一点什么”,那么,究竟多了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4.有人说,像文中这样的老师傅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下太背时,你赞同这一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二)

光污染主要是由近年来流行的新型建筑材料——玻璃幕墙引起的。在现代都市里玻璃幕墙正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豪华写字楼、大型商厦、星级酒店的外装饰所采用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反射光、聚集光,对人体产生异常影响。在此环境下生活,让人感到热得难受,眼睛受到刺激,使人头昏目眩、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玻璃幕墙反射的强光常常使室内温度急剧升高,焦点温度甚至可达70℃以上,可引燃易燃物品,酿成火灾。

挺拔的玻璃大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享受现代文明的自豪感,伴随而来的闪烁的反射光也给邻的居民带来诸多不便。1996年5月上海四川中路的30户居民向环保部门投拆,他们居民楼西面仅30米处的一幢高28层的金融大厦,由于采用玻璃外墙结构,不仅使民居室内温度升高,而且不能向外远眺,不得不挂上厚厚的窗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更加严重的是临街玻璃幕墙的反射光还会影响车辆行驶和人们的正常通行。本来光洁的路面、清晰的交通信号灯,现在变得斑斑驳驳、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分不清哪里是真实的交通信号,严重影响驾驶员视线,成为事故隐患,甚至酿成交通事故。

据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介绍:强光可对视力造成严重危害。长时间在强光环境下生活,由于受紫外线强烈反射,使角膜和虹膜都受损伤,导致视觉模糊,视力下降,白内障发病率增加。可见光污染的危害是不能忽视的。

令人欣慰的是光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人们的关注。建设部正在制定设计安装玻璃幕墙的标准,有关法规将正式颁发。专家们认为,可以采用低辐射的玻璃,其反射率在10%以下,不会影响交通安全。国内目前玻璃幕墙光反射率最高的是37%-38%,银灰色镜面玻璃反射率比较高。一般的镜面玻璃反射率为20%-30%。标准中规定,某些地区某些情况下应少用或禁止使用高反射率的玻璃幕墙。此外,还可通过工艺技术使高辐射玻璃不产生光线的干扰。

玻璃幕墙是现代科学的产物,美观、隔热、重量轻,特别适合高层建筑。对于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光污染,正在用提高技术含量降低反射率的方法加以解决。玻璃幕墙还要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在文明进程中减少、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其中也包括科学合理地解决光污染问题。

15.根据文章内容,给“光污染”下个定义。(2分)

16.光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概述。(4分)

17.文章第四段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说明它的作用?(4分)

18.文中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玻璃幕墙还要发展,不能因噎废食”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三、(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15分)

越王使其大夫子余造舟,舟成,有贾人求掌为工①。子余弗用。贾人去之吴,因王孙率②以见吴王,且言越大夫之不能用人也。

他日,王孙率与之观于江,飓作,江中之舟扰,则收指以示王孙率曰:“某且覆,某不覆。”无不如其言。王孙率大奇之,举于吴王,以为舟正。

越人闻之,尤子余,子余曰:“吾非不知也,吾尝与之处矣。是好夸,而谓越国之人无己若者。吾闻好夸者,恒是己以来③多谀,谓人莫若己者,必精于察人,而暗自察也。今吴用之,偾④其事者必是夫矣。”越人未之信。

未几,吴伐楚,王使操余皇⑤浮五湖而出三江,迫于扶胥之口⑥,没焉。越人乃服子余之明,且曰:“使斯人弗试而死,则大夫受遗才之谤,虽皋陶⑦,不能直之矣。”

[注释]

①求掌为工:要求掌管舟船的工作。

②王孙率:吴国大夫。

③来:招致。

④偾:败坏。

⑤余皇:大船名。

⑥迫于扶胥之口:迫,拥挤;扶胥之口,地名,即三江之口。

⑦皋陶:舜时掌刑法的官员,传说中的贤臣。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2分)

A.飓作,江中之舟扰(兴起)

B.而暗自察也(暗中)

C.越人闻之,尤子余(告诉)

D.王孙率大奇之(认为……是不寻常的)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且言越大夫之不能用人也某且覆,某不覆

B.越人闻之王孙率与之观于江

C.而暗自察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越人乃服子余之明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21.下列句子,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出的省略部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贾人)且言越大夫之不能用人也。

B.(吴王)以(贾人)为舟正。

C.迫于扶胥之口⑥,(余皇)没焉。

D.越人未之信(子余)。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好夸,而谓越国之人无己若者。

(2)使斯人弗试而死,则大夫受遗才之谤。

23.这个故事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4分)

(二)古诗词诵读(5分)

暮春归数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24.综合全诗,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2分)

25.刻画了“幽竹”什么样的形象?(3分)

四、(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