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价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7:35:07

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范文篇1

中药中地道药材概念的形成主要与产地、质量相关。在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产地评价是甘草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古代医籍论述了甘草的产地,有些明确指出何处出产甘草为优。如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甘草“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乃西羌地名(考为今甘肃河西一带)”,说明南北朝时所用甘草以甘肃所产抱罕草为优。明朝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中称甘草“以山西隆庆州者最胜”。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是甘草主产、丰产的故乡。伊克昭盟杭锦旗甘草的开发与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东汉(公元25~220年)以来传统认为地道优质甘草产地。据《绥远通志稿》记载:“绥西蒙地自古为产草之名区。今仍以杭锦旗境所产为多,附近贫农赖采甘草为业者逾万。每年包头聚销可一百五六十万,多至二百万斤,绥产药材最多而甘草外销之数为第一”。

2基源评价

不同品种甘草质量有别,利用基源的不同可对甘草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中国药典》2005版认定的甘草药材原植物有3种,即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俗称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及根茎[1]。其中以乌拉尔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民间也有采用其他品种作药用,如云南常用黄甘草入药。现代许多科学工作者研究了不同种属甘草某些成分含量的差异。林寿全等[2]对中国甘草属6种甘草的甘草次酸含量测定后发现,以乌拉尔甘草含量最高,其次为光果甘草,再就是胀果甘草和黄甘草,粗毛甘草含量最低。

3性状评价

3.1古代性状评价古代从性状上对甘草优劣有一定的论述,性状评价是古代用于甘草质量评价最重要的手段。《本草经集注》载:“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虚疏。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不复好。……又有紫甘草,细而实,乏时亦可用”。《图经本草》道:“今甘草有数种,以坚实断理者,为佳;其轻虚纵理及细韧者,不堪,惟货汤家用之”。《本草纲目》云:“今人惟以大径寸而结紧断纹者,为佳,谓之粉草;其轻虚细小者,皆不及之”。

3.2现代商品等级甘草的药材甘草的商品规格主要以性状判断。商品规格、品名,各地略有不同。如宁夏分出口、内销两大类。出口品有分为红粉、白粉两种,等级有特、甲、乙、丙、丁、大小节子、疙瘩头、毛条。内销品分大、一、二、三等和毛条、大小节子、疙瘩头7个等级。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曾制定甘草的药材规格标准,甘草分为西草、东草两个品别,西草5个规格,8个等级,东草2个规格,4个等级。西草分大草、条草、毛草草节、疙瘩草。其中条草分一等、二等、三等;草节分一等、二等;疙瘩草,统货,干货。如条草一等的性状特征描述为:干货。呈圆柱形,单株顺直,表面红棕色、棕红色或灰棕色,皮细紧,有纵纹。斩去头尾,切面整齐。质坚实、体重、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长25~50cm,顶端直径1.5cm以上,间有黑心,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例如:东草分条草和毛草,其中条草又分一、二、三等。如毛草的性状描述为:统货,干货。呈圆柱形弯曲小草,去净残茎,间有疙瘩头。表面紫红色或灰褐色。质松体轻,断面黄白色。味甜。不分长短,芦下直径0.5cm以上。无杂质、虫蛀、霉变。

4形态组织学方法

形态组织学也可作为药材质量的鉴别方法。刘宝玲等[3]对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形态组织学进行了研究,发现性状方面栽培甘草1~2年生的表面纵纹明显;3~5年生的表面纵纹明显,皮紧纹细,质地坚实,粉性强;6~8年生的表面纵纹粗糙,栓皮易剥落,质地硬,纤维性略强。显微方面栽培甘草1年生木栓层较薄;2~8年生木栓层逐渐增厚;6~8年生的栓皮易脱落。栽培甘草1~2年生的韧皮纤维束环数较少,3~8年生逐渐增多。栽培甘草1~8年生木质部所占比例无明显区别,1~2年生导管较少,木化程度较低,3~8年生导管较多,木化程度强。粉末方面栽培甘草1年生与8年生的晶纤维极少;2年生与7年生晶纤维较少;3~6年生晶纤维较多。

5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是目前在甘草质量评价中广泛采用的方法,根据检测成分的种类,可分为单一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与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5.1单一成分含量测定方法2000版及以前的《中国药典》通常规定检测生甘草的一种成分即甘草酸来控制甘草的质量,规定甘草酸含量不少于2.0%,这种方法在《中国药典》2005版发行之前被广泛采用。如米慕真[4]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进行了考察,发现甘草酸的含量差别非常大,从0.20%~9.61%。同一种乌拉尔甘草甘草酸含量分布在2.44%到8.47%之间。也有采用其他成分如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作为质量评价指标的。如刘金荣等[5]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在490nm处测定多糖含量。比较不同生长期甘草中多糖含量发现,不同生长期栽培甘草中多糖含量:1年生含量11.75,2年生含量11.07,3年生含量7.88。从而说明1年生的甘草是含甘草多糖最适宜采收的生药。

5.2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由于单一成分在体现质量上的明显不足,人们逐步尝试用多种成分含量来评价甘草质量。《中国药典》2005版开始规定生甘草的两种成分含量用于质量评价与控制。规定生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不少于2.0%,甘草苷含量不少于1.0%。一些研究人员还从多方面进行了多成分含量用于甘草质量评价的尝试。曾路等[6]曾运用高效液相法对国产15个产地的8种甘草中12个化合物,即甘草酸、乌拉尔甘草皂苷甲、乌拉尔甘草皂苷乙、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香豆素等进行了含量测定,以化学成分为指标对国产甘草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山西临县和甘肃敦煌两地乌拉尔甘草甘草酸含量相差3倍以上。郝心敏等[7]对内蒙古包头的栽培甘草从外观性状、甘草酸含量、药材灰分、元素分析、浸出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王树瑞等[8]以甘草酸、甘草次酸、淀粉及胶质、水分等为指标对甘草栽培品进行了质量研究。王巧娥等[9]提出甘草中水溶性有效物质群的概念并建立了甘草GAP过程中的快速质量检验方法,为甘草药材的快速质量检测提供方法依据。另外《中国药典》对甘草水分及杂质限制含量进行了限制性规定,作为有效成分含量的补充。

6指纹图谱

近年来出现了指纹图谱用于中药质量评价的热潮,也成为中药质量评价的一种发展趋势,甘草的指纹图谱研究也方兴未艾。王月辉等[10]建立了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以乙醇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波震荡30min,制备甘草药材样品溶液;采用RP-HPLC(DAD)法,色谱柱KromasilKR100-5C1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用流动相为乙腈和乙酸体积分数为1%的乙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对10批甘草药材进行测定,以甘草酸为参照物,标定了27个共有峰;通过方法学验证,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并对10批药材进行了相似度评价。段天璇等[11]筛选适当提取方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1%磷酸水-乙腈梯度洗脱,对不同色谱峰采用不同紫外波长检测建立甘草甲醇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同时对其中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了不同产地野生甘草及同一产地不同年限和部位栽培甘草的指纹图谱和甘草酸、甘草苷含量;该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甘草的质量研究和控制。邹华彬等[12]以各甘草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其他样品相对于标准样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序列,从而建立一种符合甘草自身特点的红外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以对2个或多个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甘草样品进行方便可靠的鉴别。

7评价与展望

综合目前出现的各种甘草质量评价方法,主要从产地、基源、性状、形态组织学、化学成分含量、指纹图谱等方面进行。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产地评价简单易行,特别是甘草地道药材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甘草的质量。但同一地区由于采收年限与季节、生长方式、加工方法、局部环境差异等均能导致甘草质量的差异。基源评价只能保证种的真伪,但对同种药材的优劣区分却无能为力。性状评价从古到今被广泛采用,至今依然是甘草药材流通中质量评价重要的方法。形态组织学实际上是利用药材的微观性状进行质量评价。这些历来认为较好的性状是否一定意味着良好的药效却不得而知,如前所述,一等条草的性状特征描述为:干货。呈圆柱形,单株顺直,表面红棕色、棕红色或灰棕色,皮细紧,有纵纹。斩去头尾,切面整齐。质坚实、体重、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长25~50cm,顶端直径1.5cm以上,间有黑心,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当一等条草在晾晒过程中遭受一定程度的雨淋导致部分有效成分流失,晒干后仍可维持一等条草的性状,但质量显然下降了。含量测定方法是目前常用的质量控制手段,也是法定手段。本方法简单易行,为目前甘草质量评价所常用,但一个或几个指标性成分很难反应整体甘草的药效。生甘草采用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作为质量检测指标,但《中国药典》却没有给出炙甘草的含量测定质量评价标准。事实上生甘草炮制后甘草酸含量会明显降低[13]。甘草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它的每种功效究竟由何种成分发挥作用还很不清楚。指纹图谱中很多峰对应的化学成分还不确定,指纹图谱与甘草功效或药理作用的关系更不清楚。甘草质量的核心在于药效,探索药效评价方法是甘草质量评价的一种趋势。在目前指纹图谱研究基础上更多地确定指纹峰,同时研究谱效关系,建立真正能反映甘草药效的指纹图谱也应是甘草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9.

[2]林寿全,童玉懿.国产六种甘草资源的利用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1977,15(2):47.

[3]刘宝玲,王英华,刘晓芳.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形态组织学研究[J].中国药事,2005,19(7):431.

[4]米慕真,张莅峡.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考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64(3):214.

[5]刘金荣,赵文彬,江发寿,等.不同生长期栽培甘草中多糖的含量测定[J].中成药,2005,27(6):708.

[6]曾路,楼之岑,张如意.国产甘草的质量评价[J].药学学报,1991,26(10):788.

[7]郝心敏,王德军,杜建喜,等.栽培甘草的质量考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2,1:40.

[8]王树瑞,刘雁清,宋爱萍,等.栽培品甘草的质量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4,14(3):49.

[9]王巧娥,王文慎,黎先春,等.甘草GAP研究中的快速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1):37.

质量评价范文篇2

【关键词】祁连山;湿地生态;质量评价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资本环境之一,在其整个环境中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安全。对其进行质量评价能够为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统一完整、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是用来评价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指标,在评价过程中需要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特定时间以及特定空间的环境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以此来反映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能够为湿地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以便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的湿地生态环境管理水平。

2研究概况

祁连山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边缘,海拔2388~5254米。祁连山地由内陆河祁连山水系和黄河区大通河流域组成,是伸向荒漠干旱区的绿岛,具有较为重要的生态地位。2.1研究内容。在调查研究区内所有面积为8.0hm2(含8.0hm2)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0米以上、长度5000.0米以上的河流湿地以及其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湿地资源类型、分布范围等内容的基础上,开展湿地生态质量评价。2.2研究方法。以中巴卫星资源CBERS-CCD为主要数据源,中巴环境卫星影像为辅助数据源,在数据获取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3S技术”,即遥感(RS)为主、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对遥感的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并获得较为准确的湿地面积、类型分布等信息。基于Delphi专家咨询法和AHP分析法确定湿地生态质量各评价指标权重及其指数,区域湿地等级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n1×W1+n2×W2+n3×W3+…)/(n1+n2+n3+…)其中,P为湿地等级指数,ni为区域各湿地类型面积,Wi为各评价因子权重。湿地资源单位指数计算公式如下:Z=(x1+x2+x3…)/M其中,Z为湿地资源单位指数,xi为区域各湿地类型面积,M为区域国土面积。湿地生态质量评定指数计算公式如下:T=P×Z×Ti其中,T为湿地生态质量评定指数,P为湿地等级指数,Z为湿地资源单位指数,Ti为湿地监测站点质量系数。

3祁连山地湿地生态质量评价分析

3.1湿地类型与面积。祁连山地的湿地面积94054.73hm2,包括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两种,按照其面积大小可以分为沼泽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湖泊湿地,在以上湿地中,祁连县占84.31%,门源县15.69%。祁连山地河流湿地面积为31099.17hm2,分为永久性河流湿地、季节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其中祁连县河流湿地面积为20357.03hm2,占65.46%,门源县河流湿地面积为10742.14hm2,占河流湿地面积的34.54%。3.2湿地生态质量评价。祁连山地湿地等级指数范围为0.5183~0.7520,平均为0.5549,区域湿地等级指数由大到小顺序为:门源县、祁连县,如表1所示。祁连山地湿地资源单位指数范围为0.0206~0.0583,平均为0.0282,区域湿地资源单位指数由大到小顺序为:祁连县、门源县。祁连山地湿地生态质量评定指数范围为14.5138~28.3497,平均为14.6724,区域湿地生态质量评定指数由大到小顺序为:祁连县、门源县。根据评定指数值划分标准可以发现,门源县、祁连县湿地生态质量指数都不高,质量一般。因此,总的来说,祁连山地湿地生态质量为一般。

4讨论

经上文中分析,可以发现祁连山地湿地生态质量评定指数范围为14.5138~28.3497,平均为14.6724,按照区域湿地生态质量评定,其指数由大到小为祁连县、门源县,总体上来说,两县的湿地生态质量均一般,因此,也可以判断祁连山地湿地总体上质量一般。基于此,在祁连山地湿地的保护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其实际发展状况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与管理协调机制,并严格划定湿地生态红线,保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理工程。一是要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地方法规体系,相关部门在湿地的保护与治理过程中严格依法进行,同时,在湿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也能够有法可依;二是应该健全湿地补偿机制,进一步拓宽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提高补偿形式的多元化,以便给予湿地保护与治理足够的资金支持,提高其保护与治理效果;三是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湿地保护与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加强对湿地保护人员的培训工作,真正落实湿地资源及其功能价值监测、评估及预警工作,同时也能够为祁连山地湿地的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环境的恶化也会低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中对祁连山地湿地进行质量评价后发现其生态质量较一般,这就要求青海省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治理,并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湿地治理工程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祁连山地湿地的生态质量。

参考文献

[1]燕守广.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概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4.

质量评价范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期间的护理人员21名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例、女20例,年龄20~45岁,平均(31.11±0.58)岁,文化程度:中专5例、大专10例、本科及以上6例;同时选取2016年11月前本院未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期间的护理人员21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例、女19例,年龄21 ̄46岁,平均(31.20±1.00)岁,文化程度:中专4例、大专10例、本科及以上7例。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控制过程中。方法如下:(1)体系建立方法:医院可根据《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应法律法规,结合本院的手术室护理现状,建立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将环境质量、护理安全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沟通质量、护理文件管理质量,共同纳入到质量评价体系当中。分别计算其权重,得到最终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质量评价方法:手术室可根据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当中各因子的权重,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可以以1个月为一阶段,采用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要求其为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判断本院手术室护理质量是否达标。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的对比情况。1.4疗效判定标准。采用调查问卷法评分,总分100分。环境质量、护理安全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沟通质量、护理文件管理质量各20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高。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的对比情况,见表1。

3讨论

环境质量及护理安全性差、消毒隔离制度未有效落实、护患沟通水平低、护理文件管理不严格,属于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1]。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因素的权重,将其纳入到体系当中,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可有效提高评价内容的完善性,提高评价方法的合理性[2]。本文研究发现,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后,手术室环境质量得分(18.95±0.20)分、护理安全(19.00±0.59)分、消毒隔离(19.21±0.40)分、沟通质量(18.47±0.20)分、护理文件(18.66±0.59)分,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以体系的要求为基准,积极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应严格控制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落实消毒与隔离制度、面带微笑的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同时,妥善记录并保存护理文件,以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以提升。综上所述,医院应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到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价过程中,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院的信誉与形象。

参考文献

[1]敬洁,顾凤娇,蒋文春.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体系[J].护理研究,2017,31(29):3659-3662.

[2]陈伟萍,陈敏,李雪玲.手术室护理流程质量管理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5,37(06):76-78.

质量评价范文篇4

1.1国外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基于单项污染的技术治理已难以有效阻止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从20世纪4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学者在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开展了诸多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始应用到环境科学领域。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以荷兰、捷克、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都很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查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景观生态的设计、规划和管理,例如荷兰实行的景观对策计划、德国对农村景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的研究、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的土地生态分类调查、美国对新泽西州海岸平原松林景观和对西部山地花旗松景观的研究等。总的来讲,国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起步早,手段先进,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定量化特征比较明显。

1.2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城市环境污染现状调查评价和工程建设项目影响评价。之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领域逐步由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发展到水体、农田、旅游等诸多领域,研究内容及研究深度则由单要素评价向区域环境的综合评价过渡,由污染环境评价发展到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或整体环境评价,逐步涉及到土地可持续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进而到县域尺度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从总体上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多是全国性、大区域的定性描述,依然处于初始探索阶段,表现为环境问题的简单罗列,或者环境问题没有考虑区域分异规律。

2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由于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各种类型生态系统千差万别,为充分体现云南省特点,开展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建立更适合西部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能为国家和其他省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考核提供借鉴。

2.1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1)云南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云南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和云贵高原,为高原山区省份。境内河谷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良好。地处长江、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江河上游或源头,是世界10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区系关键、生物种类丰富。云南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生态建设具有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重要地位。

(2)云南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4%为山地高原,约40%的土地坡度在2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7.8%,岩溶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石漠化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坡地过度开垦、草地超载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依然繁重。云南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初期,经济基础薄弱,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和任务。云南省经济成分中低端资源输出型和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技术水平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状况,仍在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

2.2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

(1)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云南省生态环境的真实情况。“县域生态环境”即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生态环境,县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单元。由于云南省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各地生态环境质量基底不一,以县域为单位,通过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较为科学真实地反映云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实践。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地区所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进行经济补偿的依据。补偿县域由于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经济发展导致的财政收入减少,同时为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可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会由于生态环境保护而受到影响,保持当地社会经济与国家整体发展一致,避免出现由于过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而限制或阻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

(3)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为财政转移支付提供技术支持。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挂钩,调动当地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地方政府明白保护环境不仅关乎国家或者全省整体利益,而且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贡献,会得到相应的财力补偿。可从生态补偿性转移支付、生态保护性转移支付、区域引导性转移支付、政策性补助等方面施行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基础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争取国家对云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

(4)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作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估的依据。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作为资源环境统计和核算的依据,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识别生态环境问题,体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效果。一方面能够评估资金使用的效果,另一方面能为下一步财政转移支付测算提供依据,调节县域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同时,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还可以用于以生态保护、环境要素质量等指标为主的政绩考核。

(5)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外溢价值。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督促县级政府加强县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大环境监测投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提升县级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水平,保护好生态系统,维护国家及区域生态安全,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3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指标体系设置的几点思考

(1)指标体系设置要符合云南省实际,体现区域差异性。由于生态环境自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表征生态环境的指标非常多,所选指标要具有代表性,使用最能反映云南生态环境特征的指标。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重点关注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饮用水安全、大气和水体质量等生态环境问题。

(2)指标的设置要与生态环境质量紧密相关,不涉及经济类和社会类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农产品生产、工业、投资、财政收入、城镇化率等指标不应纳入评价体系。不设置经济社会类指标,可以让地方政府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价值,避免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起到较为明确的导向作用。

(3)指标的设置要能体现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既是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年度的现状评价,又是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年度间的变化评价。由于云南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县域之间的生态环境质量本底有一定的差异,甚至差异较大,因此,体现变化情况很重要。以不同年份或年际间的动态变化来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是科学合理的,能通过变化值来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4)指标体系要体现县域环境管理方面的成效或措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不仅仅是质量评价,同时也是管理考核,是对生态环境绩效的管理考核。其考核县级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是否真正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和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是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基于增强环境管理的需要和对地方政府的引导性,指标的设置要将技术指标与管理指标相结合。

3.2指标体系构建

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要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质量的背景;二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三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生态环境是由环境要素(如水、空气)与生物要素(如植物群落)经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因此表征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既需要环境要素指标,又需要生物要素指标。同时还应加入污染物排放、污水垃圾处理等指标综合体现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或污染治理的效果,采用环境管理类指标评价地方政府为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和做出的贡献。指标体系应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的方法,全面、科学、合理反映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特征。

3.2.1生态环境质量

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森林面积1818万hm2,居全国第3位;活立木总蓄积量17.12亿m3,居全国第2位;森林碳汇量居全国前列。空气环境质量好或较好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湿地众多,云南省国际重要湿地占全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的10%。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62个,其中部级21个,省级38个,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云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要关注以下方面: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植被恢复,推进“森林云南”建设,提高森林生态效益,促进草原植被的休养生息,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推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改善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和六大江河流域为主的水环境质量;对自然湿地和重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因此,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可以通过自然生态和环境状况来表征。自然生态情况可重点采用林地、草地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水域湿地覆盖率,受保护地面积比例等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能够指示县域生态系统整体的服务功能状况以及具备的绿色生态空间。环境状况主要考量县域水体和空气质量,重点评价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情况、地表水水质达标情况、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等。

3.2.2环境保护

云南省工业结构不尽合理,过度依赖矿产、冶金、化工、电力等资源型产业,能耗强度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万元GDP综合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实现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好工业企业、农业面源等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电力行业烟气脱硝,冶金、建材、有色、焦化等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污染物排放强度及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能够体现县域产业结构以及环境治理成效,指示县域是否建立生态友好的产业结构。因此,云南省县域环境保护状况重点考量节能减排情况和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可采用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重金属排放强度、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单位GDP能耗、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指标来表征。

3.2.3环境管理

质量评价范文篇5

1.什么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因子

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因子是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中对具体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后所提取的主成分的重新定义,即二级指标。模型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为目标层,所含指标为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主因子所在为第二层,所含指标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二级指标。第三层为指标层,所含指标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三级指标。主因子是构建模型的关键,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何确定主因子的指标数及其包含的具体指标还有它们所占的权重。

2.黑龙江省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因子内容

目前黑龙江省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由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4个主因子、15个具体指标组成,4个主因子权重为15:25:30:30。教学态度包括教学纪律、个人仪表、爱学生,教学准备、教书与育人结合等四个具体指标,权重比为5:3:4:3;教学内容包括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符合度、信息量与深浅度适合度、教材选用适当度、理论联系实际等四个具体指标,权重比为10:5:5:5;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现代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能力等四个具体指标,权重比为5:10:10:5;教学效果包括课堂氛围、学生受教认可度、能掌握当堂教学内容的70%以上等三个具体指标,权重比为10:10:10。设定A、B、C、D四个等级,等级差为1-2分,满分100分。

二、评价主因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评价主因子的正确认识

由于目前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观念较为落后,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在设置时,被评价管理部门看成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条框,忽视了教师作为评价主的话语权。构成主因子的具体指标的评价结果作为审核结论被用于人事考核、评奖评,导致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因子沦为考核内容。质量评价部门因评而设、抄袭兄弟院校、所有专业千篇一律,教师为评而教,学生为评而学,没人真正关心主因子及其指标内涵,造成整个质量评价体系效用缺失。实际上,主因子设置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应充分听取教师与学生意见,纠正对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认识的偏差,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

2.评价主因子设置不全面

评价主因子设置应涵盖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的管理水平三个方面,但目前仅反映在教学行为的课堂教学上。评价主因子设置不全面,导致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完整,造成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脱钩。黑龙江民族预科教育区别于高中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但它的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的通用性过强,缺失了特色,忽视了人才培养目标差异,从而使评价的可信度降低。

3.缺乏对评价主因子的不断修订

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不健全,会导致评价结果与评价体系建设目标偏离。这种不健全既表现在评价内容方面的缺失,还表现在不能及时跟上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的步伐。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紧跟时代的脉搏,促使评价主因子的不断修订。而现在黑龙江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却是几年不变,即使出现了有别与省内一年制本科预科的两年制新疆预科生。如果评价主因子不能不断自我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不会真正建立起来。

三、构建黑龙江省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

1.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重新认识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评价的理念,评价的主因子更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关注教学活动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在看重学生的毕业率、能力证书率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的设置不能以考评和竞争为主要目的,在衡量和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时,应当注重考察教师、学生的成长。

2.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主因子

质量评价范文篇6

(一)评价综述

德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其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按照类别,大致分为外部评价、质量分析和学校审查三类。其中6成以上州使用外部评价,“质量分析”和“学校审查”方法是在外部评价的基础上分别强调学校质量现状的分析以及学校现场巡查,其本质与外部评价相同。外部质量评价是德国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和工具,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被列入各州教育法中。外部质量评价的优势在于:协助职业院校全面地评价其工作绩效,认识其优劣,明确改善需求,陈述具体建议并形成评价报告,并由学校与学校督导达成目标协议。

(二)评价特点

1.评价目标的导向性

外部质量评价立足于职业学校的自身发展,由其他学校的领导(被称为“净友”)组成评价团队,基于尊重、欣赏、支持学校长远发展的目的,辩证地审视学校,分析办学条件,对其工作的过程进行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而非对人进行评论或控制。评价目标的这种导向性使得学校愿意赤诚相见,袒露自身的缺点和困难,积极接受外部质量评价。

2.评价主体的协同性

一般由2到5人组成外部质量评价的主体,各州不尽相同,但评价团队均小而精,极具代表性,且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协同性。他们有的是来自于学校的评价者,有的是学校以外的评价者;有的是学校督导的代表,或是州学校质量开发研究所的代表。评价的结论是团队的智力成果,团队成员地位权利平等,技能高度互补。

3.评价标准的全面性

外部质量评价的标准均涉及“过程质量”和“绩效质量”。“过程质量”层面包括5个维度:学校管理,考查领导行为的质量、教师的专业化和学校文化;学习与工作条件;教育与培训过程;质量开发;合作。“绩效质量”考查学校工作绩效1个维度。评价标准的全面性体现在两结合上:一是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在评价中会考查不同课程专业教学法以及课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评价深入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过程的运行、教学对象的描述、教学效果和教学环境等;同时,学校工作绩效这一维度,又以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学生的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等为重要指标;二是软件与硬件相结合,高度重视学习与工作环境等硬件水平,对于职业院校的领导力、质量开发战略、校园文化和广大师生的学习氛围等软件水平也十分关注。

4.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外部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通过观察、访谈,结合文本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广泛收集数据;二是评价方法的客观性,问卷的设计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设计了学生、教师、企业和家长等问卷;三是评价方法的人性化,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文化多样性提供多语种问卷。

5.评价报告的实用性

评价报告对所有评价标准都有细致分析,内容详实,主要分为学校优势和成就、存在问题与不足、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三大部分。评价理据充分、佐证材料充实、评价方法清晰,评价报告还用于全州职业教育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为促进学校质量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美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特点

(一)多样化

首先,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自评、同行评议和学生评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其次,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课程的不同类型等因素,导致了不同类型评价量表及其指标的产生。以华盛顿大学为例,其学生课程评价表多达11种,分为大班教学、实验教学、大班讨论等。对不同的评价主体和不同课程使用不同的课程评价表,充分体现评价多样化的特点。

(二)人性化

人性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定量指标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语言,又在细微处折射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二是评价量表指导语以生为本,除了学生与教师的基本信息,还设有与学生相关的问题。如对课程的兴趣、是否主修、选课原因、课程投入时间、期望得分等。

(三)系统化

评价内容覆盖教学全过程。全面评价教师课堂表现,注重课前准备、课后辅导等全方位评价。尤其注重考查教师的课后表现,如是否为学生安排足够答疑时间、是否及时回应课业咨询、是否合理布置作业、是否及时评定学生作业等等,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评价均涉及此类问题。

(四)向生性

教学评价内容的向生性,是指评价项目不但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行为,而且充分了解学生通过教学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美国著名大学教学评价特别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关心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希望等。如哈佛大学的评价问题涉及:教师的授课对你理解学科内容有帮助吗?加州理工学院问道:你愿意上这门课吗?斯坦福大学的评价问题涉及:教学内容能否引起你的创作灵感?

三、对我国高职教育评价体系的启示

外部质量评价是德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秘密武器,美国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世界顶尖级的创造型人才,离不开先进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国高职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借鉴德国和美国的先进经验,双管齐下,内外兼修。

(一)完善我国高职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体系

1.实现评价目标的鉴定性向导向性转化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并非以学生成功为目的,学校发展为本位,缺乏对学生及其学业质量的关注,主要还是以鉴定性评价为主,奖惩色彩明显。由于外部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否,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了顺利通过评价,有的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来应对,有时甚至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导致有的高职院校抵触外部质量评价,想法设法隐瞒问题与困难,避重就轻,自评报告离客观公正相距甚远,使得评价难逃形式主义,偏离了改进的宗旨。国际上最新的第四代评价理论认为“共享责任胜于分配责任”、“赋权胜于剥夺权利”,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责任,不能单纯地将责任归于学校。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德国的外部质量评价经验,注重学校的自身发展,重视评价报告的指导作用和激励作用,使评价报告内容详实、理据充分;制定目标切实可行、可持续;所提建议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评价报告的导向性、实用性也便于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从宏观层面掌握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2.实现评价主体的评价组向评价团队的转变

我国高职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主体也注重多样性与代表性,一般由熟悉职业教育的其他学校领导、专任教师以及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大约5到8人。评价人员构成的并非团队,而是评价组。其区别在于:一是追求的目标不同。团队注重协同合作,评价报告建立在所有成员的共识之上,是集体智力成果;而评价组的评价报告一般是单个成员意见的集合;二是互动性不同。团队成员讲求互动配合,在评价过程中权利相同、地位平等,积极发表意见和看法;而评价组的成员缺乏发表意见的积极性,往往只是例行公事的配合;三是技能不同。团队成员专业性强、与时俱进、技能高度互补,而评价组成员其技能可能是随机的。

3.实现评价标准向挖掘高职院校特色转变

从评价标准上来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往往遵循预先设定好的高度统一的质量标准,评价以标准为纲,容易导致千篇一律办学模式的负面效应。而评价是为了改进和激励,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满意度等外在表现通过教学理念、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内在微观层面和校园文化、学习氛围等软实力产生效用,得以体现。但我国高职教育外部质量评价对微观教学层面和软实力并未关注。因此,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引导高校将工作的重心由宏观转入微观,将评价的重点由硬实力转为软实力,挖掘高职院校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发挥不同评价方法的长处

我国高职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也注意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和现场巡查,但问卷调查法主要对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等主体进行实施。第四代评价理论认为,评价主体间权力平等,共同参与评价。可向德国学习,为不同评价主体设计独具特色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增加教师。因为教师对教学过程和学校现状有着亲身感受,设计科学的调查问卷,有效收集信息和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能弥补其他评价方法的不足,也能凸显评价人文化的特征,有利于克服管理主义倾向。

(二)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表主要分为理论类和实践类两种,难以满足多种类型课程的需求。而美国著名大学是先由学校层面制定评价指南,再由各院(系)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编制评价表。如哈佛、斯坦福大学除了每个学院的评价表不同以外,他们每个专业的评价表也不尽相同。教学评价还考虑到教师的类别,在评价实习教师、助教等人员时所使用的评价表就与正式授课教师的表格不同。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在结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使评价既能体现学校的共性要求,同时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克服一张评价表评价多门课程的弊端。

2.注重由课堂评价向教学全过程评价的转变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往往只评价课堂教学,忽略对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施尤其是课后辅导的评价,与美国的教学全过程评价差异明显。容易误导教师认为“只要把课上好就行,不必在其余时间花费精力”。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则离不开课前的精心准备与课后的辅导和讨论。美国著名大学之所以能够培养出世界顶尖级的创造性人才,就是因为他们一直严格坚持“师生交流,共同探究”的教学原则,强调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态度。]

3.注重由关注教师表现向向生性转变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对于学生在教学中取得的进步甚少提及,评价内容仅仅考查教师的教学表现。2010年高职版《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仅有1条“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关,分值小于5。在美国大学里广泛持有的评价观点是,只有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明显进步,才能判定教师的教学是成功的。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借鉴美国这一做法。

4.注重评价内容的语言描述贴近师生

质量评价范文篇7

缜密,理论基础夯实任何研究如果离开理论的支撑,必将失去生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信息质量基本内涵及其概念模型是信息质量研究、尤其是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与核心。而《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构建形成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概念模型,为该书构筑夯实了理论基础。作为具有多维属性的概念,信息质量概念界定及其内涵阐释依据学者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特征[1],经历了由以数据生产开发者为主体、站在信息系统角度审视信息资源,到以用户为主体、站在用户角度审视信息资源的信息管理理念转变过程[2]。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用户地位日益凸显,能够伴随用户信息需求而持续不断改进的信息才是高质量信息[3],信息对信息消费者(用户)的适用性及满足程度成为衡量信息质量的重要标准[4]。在网络环境中,如何更为全面地界定与描述信息质量概念内涵成为信息质量理论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以信息质量内涵的演变与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为基础,重新诠释了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内涵,即信息质量是对信息产品满足信息消费者需求程度的衡量,是信息用户对通过信息搜索与获取过程所获信息内容固有特性(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系统功能和服务性能的主观特性、信息需求或期望满足程度的一种全面、综合评价[4]。该概念站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信息体验与感知视角,既包括用户对信息产品基本特征、功能和价值的客观评价,又包括用户对信息服务、系统交互效果的体验与感知与其期望值之间比较结果的主观评价,既关注到信息的使用价值,又体现信息的社会价值,是对网络环境信息质量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拓展性分析。由此可见,该书是从信息交互过程和信息用户相交融的角度对信息质量内涵所进行地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分析,是网络环境信息质量认知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该书构建形成由信息内容质量、期望质量、交互质量和感知质量4个维度构成的信息质量概念立体模型。在该模型中,刘冰教授强调指出,信息内容质量和信息交互质量是基础,信息期望质量是关键影响变量,信息感知质量是核心构成要素[4]。4个维度彼此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概念整体。由此可见,该模型涵盖了从用户需求与期望到信息获取、再到最终获取信息价值收益全过程的信息客观价值属性和用户主观价值感知,更为全面地揭示了信息质量概念的基本内涵,更进一步反映出信息质量多维度、多层次特点,弥补与拓展了基于用户视角信息质量内涵的广度与深度。不但为该书的整体研究奠定并夯实了理论基础,也为信息质量领域的相关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将为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以信息质量概念模型为基础,运用规范实证研究方法,该书进一步剖析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与信息质量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和感知与信息质量的内在关系,构建形成网络用户信息期望构成体系和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模型。以上诸方面研究既包括整体关系的宏观构建,又包括内在关系的微观探析,改变了已有研究中分段式、截面式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系该研究领域对网络环境中用户心理与行为和信息质量内在关系的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由此可见,从概念模型到内在关系结构,再到影响因素模型,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彰显出该书坚实的理论基础,打造形成了该书的理论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思维逻辑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2内容观点新颖,逻辑结构缜密,打造形成完整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

《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从网络环境中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概念模型构建与内涵阐释入手,在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与信息质量内在关系系统分析基础上,在对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全面揭示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形成由信息价值属性、系统技术功能、服务交互品质、感观心理体验等4个维度所构成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提升机制。从概念模型到内在机理,从评价模型到应用机制,构建形成完整、系统的网络环境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如前所述,信息质量概念模型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基石。《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从用户需求与期望的渐进满足过程、从过程中用户的心理与感知角度、从过程中用户对信息价值认知与判断的逐层深入,对信息质量概念的界定和内涵阐释。并强调指出,信息质量不仅取决于信息产品与信息系统的客观属性,还取决于用户交互的期望与主观体验感知[4]。该阐释突破了以往以数据和产品为中心的局限,突出了用户视角的连续性,既强调信息的使用价值,又强调信息的社会价值,是信息质量研究视角的重要转折与突破。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及评价体系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该书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中,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网络环境中,虽然信息效用价值是信息质量的核心构成,但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的认知和动机、用户对网络系统的技术功能及界面设计、信息特征、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情感和观感等心理因素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用户偏好、习惯、素养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质量评价。由此,该书提出网络用户对信息质量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理性层面,更多的感性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最终评价结果[4]。围绕此核心内容,该书所构建的由多维角度、多项指标因素构成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既包括基本的信息产品价值特征属性维度,又包括信息交互过程中从网站各项技术功能、交互过程和服务品质、交互界面和网站设计等方面反映用户体验与感知角度的评价维度。在此基础上,该书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从主观、客观和过程角度,将用户需求、用户情感、用户体验、用户认知等因素有机融入到以信息价值属性、信息服务品质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之中,构建形成的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指标要素基本涵盖了量与质两个角度。这些指标彼此联系、有机融合,全面、透彻地揭示了用户心理、用户行为等主要因素与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机联系与影响机理,既反映出信息质量评价中理性层面的考量,也反映出感性层面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较为全面、系统反映与涵盖了用户视角信息质量概念的基本内涵。较好地突出网络环境中用户视角信息质量评价的动态性和交互性特点。搭建形成的全新信息质量评价框架,是对网络环境信息质量现有评价体系的大胆突破和尝试。与信息质量评价领域视角全面、应用广泛的MIT数据质量研究项目提出TIQM(totalinformationqualitymanagement)模型相比[5],该模型在其固有信息质量、可达性信息质量、环境信息质量、表象性信息质量等4个维度基础上[6],不但在主观标准中引入了用户角色、用户体验与感知等要素,更从主观、客观、过程3个角度突出体现出全方位、多层面、全流程等特点,主观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理性与感性因素相融合,同时兼具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并着眼于用户未来需求的变化和发展。由以上几个角度的评析可见,《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构建的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将用户信息心理、信息行为理论有机融入到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之中,标志着信息用户、信息产品、信息过程相融合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理论的确立形成,成为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拓宽了信息质量理论的研究内涵,拓展了信息质量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该书概念界定清晰,理论层次清晰,逻辑结构缜密,是国内该领域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信息质量评价的创新性之作。

3将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现实价值凸显

随着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如何将理论研究与社会问题有机结合,解决社会各个领域中信息质量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成为信息质量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是该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成功之作。《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构建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与适用性的评价体系,极具实用价值。一方面,该书所构建评价体系各维度、各指标均来自于实证研究结果,是用户网络信息选择与评判实际行为的体现。与此同时,该书还对各维度指标释义及来源做了详细的阐释,为网络信息生产机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站在用户角度,对其所生产或提供的信息的质量的客观评价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与工具,也为网络信息用户选择评判高品质的网络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另一方面,该书中为评价体系构建所研究获得的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和期望、信息体验和感知、信息质量三者间内在关系,所揭示的交互过程中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也为网络信息生产者与服务机构全面透彻地理解、有效把握信息用户情感认知与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机联系和影响机理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构建的以提升信息用户满意度为目的的信息质量改善机制,提出的用户体验与感知优化途径、信息质量综合提升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一方面,该书在分析外动力与内动力在信息质量综合提升中不同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形成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综合提升动力模型,系统分析了信息质量提升动力建设结构、提升路径。另一方面,以动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网络环境中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优化、信息价值属性提升、网络系统功能提升的研究,根据网络环境的现实特点与用户需求未来发展变化趋势,阐明了基于交互视角的网站系统优化、基于用户信息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综合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以上模型与策略是以该书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用户信息需求与期望、信息体验与感知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而提出的。该书所提出的信息质量改善机制和具体策略,全面系统地剖析了信息质量提升的内在机理,同时也全面、均衡地考虑到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力,彼此协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着眼于用户未来需求变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网络信息生产者与服务者以用户为中心改进与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改善与优化系统设计和功能、制订提升信息质量策略措施提供可资借鉴、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法。由此可见,该书将研究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一脉相承,既凸显其学术贡献,更加突出了其实践价值与意义,这也是该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对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导向作用。

4结语

纵观刘冰教授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研究思路严谨,研究方法规范,既重视研究的规范化,又突出研究中思辨特色,以创新的视角、大胆的探索,围绕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展开研究,是信息质量管理领域的一部佳作。该书的出版,为我们深入透彻地了解与把握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本质提供了有力工具,为我们科学、全面地评价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利器,是我们在网络环境中从用户角度优化信息质量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当然,该书所构建完成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基于共性的研究。如果在研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取不同类型、不同用户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可以在本著作成果基础上做出更有力的推论,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提升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与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在本书所获成果基础上,选取若干具体的、典型的不同类型网站,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获取真实的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结果,则可以对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适用性做更一步验证,也可以通过对各类型网站信息质量所做出的总体性评价,发现所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该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规范、多样的研究方法,保证了研究数据的科学、有效,提升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但是,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研究,其核心对象是信息用户。因此,如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进心理与行为研究中的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如眼动实验法、行为实验方法、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等,在现有研究发现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会有更新的研究结论。同时,如果能够采用从网络平台(网页)截取或抓取客观内容数据,再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则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全面地获取用户信息心理与信息行为特征,有效提升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有效性。瑕不掩瑜,相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将大大推进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服务创新,为实现网络信息质量的优化与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毕强 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KNIGHTSA,BURNJ.Developingaframeworkforassessinginfor-mationqualityontheWorldWideWeb[J].Informingsciencejour-nal,2005(8):159-172.

[2]宋立荣,李经思.从数据质量到信息质量的发展[J].情报科学,2010,28(2):182-186.

[3]CROSBYPB.Qualitywithouttears,theartofhasslefreemanage-ment[M].NewYork:McGrawHillInc,1995:62.

[4]刘冰.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质量评价范文篇8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实践研究

水作为我们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来保护其不受污染。但是,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导致地表水,如江河湖海,遭到严重的破坏,地表水的面积逐年减少,同时,现存的地表水也时刻遭受着污染的袭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环境部颁布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系统管理措施,在其中详细的提出了几种方法,以便我们能够将其应用在实践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保护中。由于我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晚,造成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缺乏经验,所以我们的评价标准也不能够准确核实地表水质量是否达标,所以我们要在原有的方法上进行总结,得出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1现阶段我国地表水质量评价方法水平较低。由于我国地表水质量评价需要检测多项指标,其中包括水温,水体基本感官指标,还有测其化学中PH值,氨基等,物理指标中有像大肠杆菌这样的病毒或者是像铅,砷这样的有毒金属,可以说,我们的质量检测是一项庞大工作量的任务,一旦我们的在地表水质量评价中出现失误或者漏洞,那么将会给饮用地表水的人和动物带来健康危害,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而我国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对于地表水中的有害物质检测不出来,导致质量评价不能作为参考依据。比如说,我国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往往会用到水质的物理化学参事的实际的测量值为参考依据的评价方法,由于所取的目标较为单一,忽视了地域的差异性,与其他的环境不能形成统一的条件,使得我们的评价标准不具备科学性与客观性。总而言之,我国的地表水质量评价方法过于单一,评价水平较低,在实际的参考中发挥不了重要的作用。1.2我国地表水分类不同,造成质量评价也不相同。尽管根据我国颁布的相关条例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但是针对我国的地表分类不同,导致质量评价标准也随之而改变。比如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以及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所划分的保护区,这些都需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根据某个地区地表水周围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地表水的水量分布,如河流与湖泊在制定标准时就会有所差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为了减少监测的范围和次数,导致质量标准统一化,不利于我们对质量评价进行参考。同时,在进行质量评价标准时,根据不同的水体及水域环境,取个平均值就直接作为时候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我们常称这种方法为“一刀切”最后却使这个标准不具有参考价值。1.3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次数少,质量标准评价达不到参考目的。要想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质量评价系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通过对地表水质量进行实时监督,比如说,我们在测量湖泊的含氮量与含磷量,需要对我国境内的多处湖泊都需要进行一个阶段性的监测,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来判断,我们所制定的质量评价标准是否可作为参考内容,对以后湖泊含磷与氮的数量有一个清楚科学的分析。所以,增加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次数,使得我们的质量监测更加准确,可以为我们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一个有效的模版,让我们可以有效的保护地表水环境。

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2.1合理使用均值法和断面法,选择有效的单因子评价法。在我国所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的指标有100多种,有些地表水域超过了其中某些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并不会对水域中生物动物生存会产生影响,比如说氮或者磷,但是有些指标例如汞,铅这样的重金属,一旦超出水体自我净化的能力,就会造成水体的修复等功能遭受到破坏,一旦被人和动物误饮,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质量评价过程中,不能将单因子作为我们参考标准,而是要采取均值法,将不同水域下的平均指标含量作为单因子评价法中有效的测量方法,这样会大大的提高我们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参考价值。同时,我们针对一些较长的地表水流域和也可以采用断面法,区别于之前的“一刀切”,而是在同一片水域中,将几个不同的位置划分区域,随机抽样,对每个区域都进行质量检测,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计算,或者是在不同的水域建立比例法,在统一的数据下,根据不同的比例求得我们所要的指标规定数据。从而得出我们一个有效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可以科学的去保护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2.2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尽管我国的地表水分布的范围较广,种类较多,但是,我们在其中也发现,在不同的水域中也有着共同点,将不同水域的因素以及发展的趋势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出相同点或者不同点,以便我们进行参考,所以我们根据这种相关因素的联系得出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于两个不同水域的水体质量,随着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产生量度,称为关联度。在进行水域质量评价时,如果两个指标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就是二者的相同点较多,即可谓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因此,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2.3提高地表水质量监测标准,实施多次监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地表水在我国的分布范围较广,同时涉及的流域可以横跨两到三个省,所以,我们就更需要实施监测工作,对于不同区域的地表水的水体特征进行分析,采取一个大数据统计的方法,可以保证我们的监测结果更加准确,这样一来,我们建立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有了科学的支持,作为具有说服力的参考依据,让我们的其他水域可以进行比对,根据上述方法,进行地域性的分析,避免出现地表水环境污染的问题。

3结语

地表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尤其,我国还处于水资源不丰富的阶段。所以,做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构建与完善对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我们通过多年经验与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需要面对许多问题,所以,针对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研究,我们要坚持根据实际水域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用一个标准来量化我们的质量标准。同时,要对不同的水域及时进行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有物质超标,就要立刻解决,避免造成我国地表水环境的污染,防止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险。最后,我们要坚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水资源更是要爱惜,可以真正的保护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干净的水源环境。

参考文献:

[1]姜明岑王业耀姚志鹏刘延良孙宗光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环境监测,2016,32(4).

[2]毕媛媛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与进展[J].低碳地产,2016,2(17).

质量评价范文篇9

1.1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原则

1.1.1科学性原则

在构建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时,应客观地遵循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抓住主次因素及不同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保证评价体系结构的合理性。

1.1.2普遍性原则

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必须是一套适用性较广的体系。由于高校间创业教育的实施时间、重视力度大相径庭,为了使评价体系适用于多层次,在评价体系构建时重点将差异降低至最小化。

1.1.3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学生因素是构建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因素。

1.1.4学科交叉研究原则

创业教育是融合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构建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例如应用层次分析法、统计学分析方法等

1.2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

1.2.1直接评价法

它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通过测验、问卷、访谈等形式广泛搜集社会各界对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评估。

1.2.2间接评价方法

主要通过受教育质量影响的因素和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间接得出评价结果的方法。例如毕业生的创收、企业创办率等间接推断创业教育质量。

2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确定

本文在前期调研结果基础上,构建4个1级指标、10个2级指标、40个3级指标,见表1。

3体系权重的确定

3.1.1判断矩阵标度选择

本文采用Satty提出的1~9的离散尺度,其重要性等级及等级含义[4]见表2。

3.1.2构建两两比较矩阵

先请专家给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打分统计,获初始平均分值。再根据打分结果的平均值准照表2所示的评分标准给判矩阵Bij赋值,构建成对比较矩阵

3.1.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本文采用Satty给出的一致性比率CR作为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或不一致性可以接受。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一致性指标CI为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以外的其余特征根负平均值。当CI=0时,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当CI>0时,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CR=CI/RI。Satty给出的RI值见表3,当CR<0.1时,矩阵不一致性可以接受。本文采用方根法计算,计算结果CR=0.0596,通过检验。

3.1.4指标权重计算

在AHP模型中,若A为AHP对应准则Bk的一致性判断矩阵时,其对应最大特征根=n的特征向量W=(W1,W2,.......,Wn)T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即为该层元素的排序权重向量。结果见表4。

4讨论

质量评价范文篇10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价体系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本身具有施工简便、节能环保等优势,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推广,但从施工质量评价体系方面来看,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形式的施工质量评价已经难以科学、准确的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进行验收,必须推动该体系的改革升级。BIM技术实现了对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数据、信息的数据化、智能化管理,所构建的施工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了现有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具有较高的研究现实意义。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1施工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建筑工程本身存在周期长、工序多、涉及施工人员多等特点,任何一个项目都可能存在数百个对应的施工工序,且均是由不同施工人员协作完成,极易产生施工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评价体系,明确具体评价指标来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下:1)真实性:所谓真实性,特指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价所需的各项数据、材料等必须真实、有效,能够准确的反映工程的现状。同时在整个质量评价过程中,所有的评价流程、标准等均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确保最终的评价结果真实反映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2)持续性: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而言,施工质量评价并不完全是在竣工完成后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它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全流程当中,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个工序节点以及分布工程节点都需要进行质量评价,不同评价结果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形成一个持续的评价结果输出,推动最终施工质量的提升。3)标准性: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评价体系都是参照同一个标准规范,且每一个阶段的评价标准、流程都是统一的。这不仅符合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且保障了装配式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施工质量评价的一致性。4)动态性原则:随着时间的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呈现动态性的变化,且新技术、新设备等应用,也改变了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因此,BIM技术下施工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应保持动态性的变化,不断创新发展,适应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未来发展。1.2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的流程。1)信息采集:该阶段是整个施工质量评价的开启阶段,完成了对评价项目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工作。而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等都会对最终的评价结果产生深邃的影响。2)指标转化:指标转化的目的在于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标准化的指标处理过程。这一阶段,应尽可能的消除指标设定对最终评价结果的误差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定性类的指标,尽可能的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将其进行量化处理,降低主观因素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干扰。3)综合评估:该阶段主要是运用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完成对不同指标的评判,可采用模糊评价法、专家评估法等,通过量化的手段完成对定性指标的准确评估,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2基于BIM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BIM技术能够借助数字信息仿真手段,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所有施工相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形成相对专业、细致的模型,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了可视化的、标准化的、动态化的质量监控管理措施,帮助相关工作者从整体的角度去监督、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2.1施工质量评价整体框架。利用BIM技术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进行施工质量评价时,首先可以运用该技术完成对整个工程施工方案的规划设计,并输出对应的BIM模型来实现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动态监督管理。然后在施工阶段借助移动终端采集设备将施工的相关信息同步至BIM数据库当中,完成对施工质量数据的采集,最后利用BIM系统中的施工质量评价体系,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转化,输出施工质量评价结果,并完成分析输出对应的管控措施,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具体流程框架图如图1所示。2.2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策划。结合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可以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项目信息、施工团队等信息运用BIM技术进行建造流程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可以划分为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制构件工程等不同的分项工作流,并结合每一个分项工作流输出对应的BIM模型,完成对整个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信息采集。以预制构件工程为例,具体施工方案如图2所示。2.3施工质量评价阶段。1)信息采集:传统的工程施工质量评价资料大多为纸质资料,不容易保存且很容易损坏、丢失,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利用BIM技术,通过构件BIM模型,实现了对施工相关信息的电子化采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将相关信息上传至BIM系统当中,形成电子化的文件存储在对应的数据库中,在施工验收时,只需要对这些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检验,就可以完成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评价。而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只需要利用PDA手持终端,就可以扫描对应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完成对某装配式部件信息的采集(如图3所示),包括装配式构件的设计图纸、属性信息、模型定位、材料追溯及对应的文档资料等。数据库质量监控信息进度信息PDA手持终端RFID标签工程监控人员PHC安装质量规程进度情况2)施工质量评价数据的获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进行施工质量评价时需要施工过程中的验收资料、合同资料、图片资料、施工记录等信息,这些信息在前期的施工过程中均存储在了BIM的数据库当中。为了优化施工质量评价的流程,在BIM数据库中将这些资料分为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前者可以利用逻辑化的表达方式来关联对应的资料、信息,而后者特指一些相对独立的有关施工质量的验收记录、图片、视频等类型的资料。这些资料均可以通过导出、索引等手段来进行查找(见图4)。评价数据结构化非结构化参数评价数据评价结果定量建模定性参考质量验收记录图片视频音频图4BIM技术中施工质量评价数据分类3)施工质量分析:根据输入到BIM模型当中的相关资料,施工管理企业及相关工作者可以重点关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区域和工序进行颜色标记,相关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企业进行整改,直到验收合格后输入对应的合格信息,消除BIM数据库中的颜色标记。以上信息的输入、标记以及消除均可以实现信息回溯,提升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管理质量。

3结语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在建筑工程领域,装配式建筑解决了传统现浇建筑存在的工序复杂、高污染排放等问题,但也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有效的保障了整个施工质量评价的真实性、规范性,提升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当前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柄静.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可视化评价方法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2]张莉.基于BIM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567(6):127-128.

[3]林建国,叶嵩.基于BIM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监管能力评价和提升的研究与设计[J].工程质量,2015,33(11):115-117.

[4]徐照,李柄静,张星.结合BIM与BP神经网络的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BIM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