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4:05:06

质量技术

质量技术范文篇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国家进行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监控威慑作用。当前国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仍然存在着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中时有弄虚作假,试样做假、漏检、少检的行为发生。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市场行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势在必行。信息化管理方法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公正性、可靠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化管理是指在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等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其所属各部门的检测业务进行综合管理,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目前,全国较发达地区已经相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检测机构信息化监管系统,对涉及建筑结构安全的力值检测参数如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力学性能指标等必须实时上传试验结果,对于非力值检测参数的检测报告必须上传关键页面。除此之外,某些地区如广州市正在推行混凝土试块芯片植入技术,对于混凝土试块一律要求植入混凝土芯片,检测机构不得接收无芯片的混凝土试块,试块必须进行扫描识别之后方可进行试验,无芯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不得作为验收报告采用。然而目前检测机构的信息化管理运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网络传输不顺畅,导致数据无法实时上传;存储设备容量不够,导致部分数据丢失;监管系统安全性不足,数据被他人利用等。其中,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信息化管理仅仅停留在对试验数据的监控,疏忽了对试验流程与过程的监管,即无法保证样品的真实性或试验过程的规范性,容易出现“偷梁换柱”等问题,即试样制假或试验作假等现象。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试验流程与试验数据进行“双控”,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检测报告的有效性,为真实评价工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设计原理与系统架构

2.1技术原理

根据检测监管业务需要,对试验流程进行全过程监控,包括收样、样品制备、数据采集等过程。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第一方面,通过高清摄像枪对样品接收和样品制备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另一方面通过在试验机电脑上安装视频采集卡,自动采集试验机电脑屏幕的数字信号,通过图像处理器转换成与摄像机信号一致的模拟信号。最后利用现有的CATV技术,将电脑屏幕数字信号与摄像机信号整合在一起,通过光纤传输至硬盘录像机,实现实时的监控、存储功能,通过录像回放功能实现对历史记录的查询。通过登陆客户端软件或ip登录访问服务器电脑,可以实现在办公室对检测过程的动态监控。本部通过现有的vpn网络,连接到检测中心服务器后浏览视频、回放录像,实现远程监控。

2.2系统架构

本系统主要有前端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高清摄像枪和视屏采集卡,数据传输介质(光纤),数据接收与存储设备(硬盘录像机)、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电脑以及客户端软件组成。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1)高清摄像枪用于监控样品接收与存放、样品制作、抗压试验等过程,对试验过程规范性与样品的真实性进行实时监管,避免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2)视屏采集卡自动采集试验机电脑屏幕的数字信号,并通过内置转换器转换成与摄像枪信号一致的模拟信号,对试验参数、试验数据、以及曲线的形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试验过程的规范性和数据真实性。(3)光纤作为信号传输介质,将高清摄像枪与视频采集卡的信号传输至硬盘录像机,相比同轴电缆,光纤传输速度快,降低信号延迟;传输损失少,保证视屏质量。(4)网络交换机实现与局域网内的电脑及服务器电脑互联,可以通过局域网访问硬盘录像机。(5)硬盘录像机数据接收和存储终端,实时接收光纤传至的信号并存储,并可以对历史记录按时间进行查询。(6)服务器将若干硬盘录像机通过网络交换机串联至服务器电脑,通过访问服务器电脑可以同时访问局域网内所有的硬盘录像机,实现一机多控。本部通过现有的vpn网络,连接到检测中心服务器后浏览视频、回放录像。(7)客户端软件除了通过ip访问服务器电脑以外,可以通过安装客户端软件对局域网内的硬盘录像机进行访问,相比于ip访问,使用管理更简便。

3系统实施

图2和图3是分别利用客户端软件和iP登陆访问,对试验过程和试验环境进行的全方位监控。以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检测详细阐述监控流程,具体如下。

3.1样品安全管理监控

委托方完成登记委托后,将样品放置于芯样样品存放区集中保管,在存放区安装高清摄像枪,配合大门口的监控信号,对样品进行全面安全监视,如下图4、图5所示。

3.2样品制备流程监控

芯样的制备流程主要包括芯样接收、开箱验样、盲样编号、芯样切割、芯样打磨、芯样补平等6个阶段,对上述6个关键节点布设视屏监控,如下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杜绝芯样制备环节的不正规操作,保证样品真实性、试验过程规范性,确保试验结果可靠性。

3.3抗压试验“双控”

“一控”是对样品的真实性进行确认,避免试验人员调换样品,高清摄像枪可以清晰捕捉样品编号,确保是真实样品,如图12所示;对试样的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是否正常进行判定,如试样偏心受压导致提前破坏或样品未完全破坏而试验机误判试验终点等现象;“二控”是对试验机电脑屏幕的监控,监控试验数据采集是否正常,试验曲线走势是否正常,是否发生试样尚未破坏而试验机停止采集数据、曲线下落时间与试样的破型时间不一致等现象的发生,如图13所示。

4结束语

质量技术范文篇2

一、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的现状

**期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强化质量建设与治理,确保经济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及人身财产安全,实施名牌战略,强化标准化和计量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不断深入。对1140家企业(百万元以上资产规模)建立了质量电子档案,100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909家企业取得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71家企业取得国家“3C”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8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85个产品获得“新疆名牌”产品称号,17个产品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4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石河子市、奎屯市被评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通过贯彻以质取胜工作方针,开展质量月活动,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不断深入,在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淘汰落后产品、保护自然资源、推进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质量监督力度明显增强。制定重点产品质量监控目录,建立质量“红黑榜”曝光制度,采取分类管理、跟踪检查等方式,加大了对食品、建材、农资、棉花、强制认证和许可证管理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生产领域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企业生产产品合格率由64%提高到74.89%。通过监督抽查,对生产或经销不合格产品的企业提出了整改措施,督促企业确保产品质量。

3.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推进。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形成自治区、地州市、县乡监管体系。通过对7609家食品企业(包括小作坊)建立质量数据库档案,确定了质量安全等级,实行了动态监管。强化申请、核查、检验三个环节管理,完成了“15类食品”(米、面、油、酱油、醋、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的市场准入,启动了啤酒、茶叶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1139家生产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书。通过对米、面、油、酱油、醋产品的监督抽查,产品合格率达到91%,比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前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小麦粉和酱油的合格率分别提高了31个和40个百分点。

4.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由工业和农业向环境保护、信息产业、服务业等领域拓展,从单一标准的制定,向构建产业群标准体系的方向发展;制定环保、卫生、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地方标准499个,备案企业产品标准6359个(其中:自治区备案企业产品标准1057个),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基本完成“消灭无标准生产”目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产品数达501个,加快了与国际接轨步伐;制定了《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发展规划(**—2010年)》和《自治区主要农产品目录》;实施国家和自治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2个,地、州、县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09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达20%,不断地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完成了乌鲁木齐“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国家专项课题,7家企业通过“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验收。

5.强化法制计量,企业计量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量值传递体系,83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4个授权专业计量站通过考核,122家社会公用计量行(站)通过了计量认证,971家企业获得了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和计量合格确认证书,25家企业获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依法强制检定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计量器具531.76万台(件)。加大对电表、水表、燃气表计量器具的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对定量包装商品量的监督检查,规范了市场计量行为,为促进企业加强计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增加效益等发挥了作用。

6.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状况明显好转。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职能以来,开展了特种设备的普查与整治,建立健全了特种设备数据库和动态监管体系,以及自治区、地州市安全监察预警报告制度,安全监察网络初步形成。定期检验锅炉3.6万台、压力容器3.78万台(辆)、气瓶149.81万个、电梯1.65万台、起重机械1.92万台、厂内起重车辆0.79万辆、游乐设施1915台。实现了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检验/检测和使用7个环节的有效监管,使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基本杜绝了特大或重大事故的发生。

7.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开展了查食品及消费热点产品保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查农资产品保春耕生产、查建筑材料保工程建设的“三保”活动,加大了对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和对“地条钢”、“土炼油”、“黑心棉”等专项打假的力度。累计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77781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4.64亿元,端掉制假售假窝点1000余个,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77.89万元,基本遏制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猖獗势头,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8.质量技术监督法规体系基本建立,行政执法水平明显提高。以加强法制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为重点,创建行政执法案件三级审理制度,建立质量、标准化、计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四位一体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执法案卷评查等制度,行政执法水平及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9.检验/检测技术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建立了全疆质量检验/检测技术体系,重点组建了“石油化工”、“棉花”和“果蔬”等部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303家检验/检测实验室(含授权的技术机构)通过了计量认证,其中:101家检验机构通过了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县级质检机构45家、地州市质检机构和授权检验站56家),22家汽车安全检测机构通过了计量认证。完成了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试点及检测实验室布局工作,对建筑、公路、水利工程实验室进行了检测能力验证等,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管理和检测能力明显增强。

10.基础设施与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实施《县级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三年规划》、《技术机构改革与发展三年规划》和《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全系统固定资产总额达到了4.76亿元,与**时期末相比,增长2.86倍。可用于事业发展的资金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综合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通过实施《质量技术监督教育培训三年规划》,全系统干部职工知识结构及专业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及依法行政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同**时期相比,全系统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行政管理部门由60.4%提高到89.1%以上,事业单位由53.3%提高到63%以上(含工人身份),高级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列由4.8%提高到了5.6%(含工人身份)。

(二)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中央关于“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总体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新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重要能源及石油天然气和重化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生产加工、特色农牧产品及纺织和无公害绿色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及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民族旅游产品生产和特色旅游、向西出口加工及现代物流等六大支柱产业体系,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牧产品四大基地建设,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大化,必须坚持以质取胜的方针,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强化质量建设与治理,发挥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技术基础作用,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发展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面向中亚、西亚乃至东欧国家重要的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国际商贸中心,必然要求建立标准化、计量和认证认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产品质量贸易技术措施体系,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和检测市场的开放,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在履行《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3.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执法统一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新体制。实现从生产源头抓质量,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性;从基层抓落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为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出口,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未建立从生产源头抓质量的机制和科学的质量分析、质量信誉评价体系,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距。不少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监督抽查合格率低,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直接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企业标准化总体水平低,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工业标准化工作落后于科学技术发展,农业标准化未完全形成体系,服务业、旅游业标准制定的较少,企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偏低,满足不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发展要求。标准化技术基础功能作用还没有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中得到充分发挥。

3.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长期投入不足。技术机构专业化程度低、科技创新和服务于经济的能力较弱。产品质量检验、特种设备检验、标准化研究、计量技术和装备水平及执法装备配置等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特别在棉花、食品质量安全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检测能力等方面,满足不了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期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从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入手,大力实施以质取胜和名牌战略,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化、计量和认证认可技术基础作用,加强检测技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能力,强化食品和特种设备的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全民的质量意识,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促进新疆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通过实施“人才强检、科技兴检”战略,做到人力资源开发与事业的发展相一致。

2.坚持“全面履行职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全面履行质量技术监督在质量、标准化、计量、纤维检验、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使质量技术监督各项工作在加快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健康水平上体现其服务的主动性、超前性和有效性。

3.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积极推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加强履行职责的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按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规律调节行政行为,以公正、公平、科学和优质的服务实现高效管理。

4.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做好规划实施的组织、工作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论证等条件准备,开展技术机构用人制度的改革试点,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使各项工作全面协调推进。

三、总体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从产品生产环节抓质量的监管工作机制,努力转变管理模式、监管方式和工作作风,建立精简高效的综合管理体系、公正廉洁的行政执法体系、科学规范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完善周到的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人才强检、科技兴检”战略,加强质量建设与质量治理,发挥标准化、计量在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中的技术基础作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及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能力,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整体实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质量信誉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确保重点监控产品关键质量指标接近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根本上促进新疆主要支柱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新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四、主要任务

(一)抓质量建设,以质取胜促经济发展

加强宏观质量调控,从生产源头抓质量,从基层抓落实,把工作机制从具体的事后监督把关,向引导企业自律、加强政府监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围绕质量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的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以质取胜和名牌战略实施为重点,扶优扶强,优化经济结构。从“四大基地”和“六大支柱产业体系”建设中筛选拳头产品,作为培育“中国名牌”和“新疆名牌”的重点,会同有关部门和企业组织制定自治区《名牌产品培育规划》,以发展名牌产品,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新疆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围绕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向产品名牌延伸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资金和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流动,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示范、拉动和辐射作用,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期间,力争实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5个、新疆名牌产品150个、国家免检产品30个的目标。

质量建设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工业产品质量为重点,提高服务质量和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创新质量管理机制,加强质量工作体制和制度建设。鼓励和推动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质量认证或名牌产品认定、节能降耗、降废减损活动、缺陷产品召回、工程设备监理、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和“质量月”活动等,使质量与效益全面提高。通过全面推行“质量兴市(县)”工作和实施政府质量奖制度,完成企业质量普查与建档,加快质量诚信体系与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建设,开展宏观质量状况分析,为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降低或消除质量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二)抓质量治理,规范市场质量秩序

坚持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线,认真组织好食品、农资、建材等三个重点专项整治,建立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活动,营造良好的消费、竞争和投资环境。制定新疆《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以“12365”打假举报电话、各级申诉处理机构、网上申诉举报受理中心和自治区打假举报指挥中心为核心的质量安全处理网络;建立全疆联动、上下互通、层级负责的监督检查新体制,形成齐抓共管打假治劣工作的新格局,规范市场质量秩序,注重社会公平。

进一步完善质量治理方面的预警制度、快速反应机制、奖励举报制度、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和制假“黑名单”等五项执法打假制度。整合监督资源,搭建监督抽查工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期间,行政执法案件结案率、案卷抽查平均合格率和责任制考核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生产领域监督检查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生产领域中重点监控产品的监督检验合格率由**期间的79%提高到90%以上。

(三)抓标准化及计量和认证认可工作,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积极发挥标准化对经济建设的技术基础作用和规范社会的管理作用。在围绕“四大基地”建设中,以工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谋划现代农业发展,制定和实施先进农业标准,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走农业品牌之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组织实施《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发展规划(**-2010年)》,制定种植业标准390项,畜牧业标准260项,林业标准250项,水产标准200项,农机等其它标准400项;按照一个产品一个体系的原则,建立主要农产品标准体系40个;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力度,实施部级示范区41个,自治区级示范项目20个,地、县级示范项目100个,使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种植面积)提高到40%以上;建立农产品标准化批发市场20个,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

拓宽标准化服务领域,做好环保、节能节水、旅游服务业、食品安全等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加强标准化研究,从单一标准的制定,向围绕产业群体构建标准体系方向发展。加强自治区标准化信息中心和WTO/TBT通报咨询中心建设,加大采用先进标准的力度,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走高标准之路,增强市场竞争力。**期间,采用国际标准的主要工业产品数达到900个以上,90%以上规模生产企业实现标准化动态信息网络管理,80家以上企业成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建立企业标准审查监督制度,重点清理企业制定的食品标准,提高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水平;认真做好新疆地理标志产品的申请及受理工作。

在配合“六大支柱产业体系”建设中,加强纤维、纤维制品,特别是棉花质量监督工作,保护和开发纤维资源,建立纤维质量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农业和纺织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的建设速度,按国家部署完成棉花质量检验体制的改革,建立起先进的检测体系,使新疆棉花检验手段和检验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为棉花产业有效应对技术壁垒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保障。完成国家毛绒纤维质量检验中心、国家麻类纤维质量检验中心和新疆纤检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任务。

加强计量对社会和科技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完善新疆的计量法规体系、量传溯源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改革计量监管方式,规范市场计量行为,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大群众关心的计量热点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全面实施计量放心工程、计量安全工程、计量能源工程和计量服务工程,加快计量信息化建设。全面贯彻国务院《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建立起现代科学计量体系,维护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发挥计量是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和技术基础作用,培育和发展校准市场,加强原材料、能源的计量管理,为建设节约型经济和社会作贡献。促进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实现“设备管理”与“数据管理”相结合,使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得到计量保证。认真组织企业开展计量检测体系认证。**期间,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强检计量器具周期受检率达到95%以上,完成新疆行政区域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的构架研究,70%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5项达到国际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90%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通过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获得“C”标志使用权;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通过国际标准ISO10012:2003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借助国际通行的认证认可手段,提高检测技术机构的工作质量与技术管理水平,通过制定强制性标准、招商引资中的标准化审核、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制性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等法制和技术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淘汰质量低劣和技术落后的设备与产品。积极推进质量体系认证,帮助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使更多的产品通过认证和合格评定,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加强实验室资质管理,规范认证机构的行为,推动检测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善认证市场准入、退出和淘汰机制。**期间,自治区级的法定技术机构、自治区级授权建立并经考核合格的技术机构和3-4个地、州(市)级的检测/校准实验室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达到国内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通过国际标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重点、特色和优势产品通过产品认证。

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围绕加快优势资源转换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打造标准、计量和认证认可支持技术平台,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研究WTO有关规则和对策,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并组织、协调和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为减少贸易摩擦和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抓食品安全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把好食品与生产安全关

认真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全面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大力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进一步探索建立“统一管理、层级负责、分类监管、重心下移”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为各族群众铸造好食品质量安全放心工程。坚持监管和发展并举的方针,加快推进食品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控制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完成“28类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制定新疆《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力争将“企业自律、市场引导、行政监管、群众监督”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到城乡的基层单位居委会和村一级,做到快速应对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将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完成功能齐备、保障有力、管理规范的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为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提供技术支撑。

从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和生产运行安全入手,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加快建立安全监察的法规、动态监管和评价体系,严格动态监管。认真落实安全监察责任,特别是现场安全监察,将主体安全责任制、技术把关安全责任制、监管安全责任制和协调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提高特种设备的检验率和检验质量,积极推进行政许可、规章体系、现场监管、检验机构和科技的改革创新,力争做到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大事故,杜绝特大事故。**期间,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和事故结案率基本实现100%;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指标的万台事故起数控制在每年0.5起以下,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每年0.8人以下。

(五)抓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事业发展基础

建设符合国际发展趋势,满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检测研究与服务的检测/检验实验室,解决加入WTO后,技术壁垒、经贸、科技、以质取胜和名牌战略、社会公共事务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问题。**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

1.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为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工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以及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提供技术保证。根据新疆的实际,建设1个部级食品检验实验室、14个地州(市)级食品检验实验室、30个重点县级食品检验实验室和40个一般县级食品检验实验室。能够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要求,进行全项目检验;能对有毒有害及不明物质、国内外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和食品安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具备较强的检测与分析研究能力。

2.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建设

根据国务院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合理分布,新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棉花检验实验室15个,形成年公证检验皮棉150万吨以上的能力,为服务企业,提高棉花质量,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质量技术监督检测基地建设

为满足“东联西出、西进东出”全方位开放战略的需要,立足新疆、辐射周边国家和服务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检测/检验的需求,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基地的建设,征地150亩,建设40000m2实验大楼和10000m2的配套建筑。项目完成后,具有计量检定、产品质量检验、特重设备检验、检测/校准、样机试验、基础性能(环境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能、电磁兼容性能等)试验、产品鉴定、设备监理、检测技术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等,多学科公共技术服务功能。

4.特种设备检验(测)能力建设

落实《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建成国家A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机构、14个地州(市)锅检所(锅特检所)建成国家B或C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机构,能够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覆盖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各领域,在特种设备设计、生产、安装、使用、改造、维修、人员培训和咨询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技术服务。

5.产品质量检验(测)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质量法》和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加快产品质量检验(测)能力建设。自治区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重点开展“六大支柱产业体系”的产品、名牌产品和生产领域中重点监控产品的检验,检验能力提升到3000个产品及参数以上;地州(市)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提升到500-1000个产品及参数,满足当地主导、优势或特色产品质量检验(测)需求;县(市)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提升到100个产品及参数以上,满足当地主要产品质量检验(测)需求。

6.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

根据《计量法》和国务院《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的要求,结合新疆实际,完成行政区域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的构架研究与建设。新建20—25项最高等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填补急需的计量检测空白;新建400项以上的其它等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提高地、州(市)、县行政区域内计量检测能力;对已建809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实时进行技术改造,满足国家技术规范更新后的要求。项目完成后,全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达到1200项以上,可开展“十大计量”的500种以上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工作,全疆年检定/校准计量器具数达到130万台(件)以上,计量技术水平基本实现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7.标准化体系建设

根据《标准化法》和《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发展规划(**-2010年)》,满足技术发展、市场变化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新制定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地方标准1800项(其中:农业和农产品标准1500项;工业、环保、节能节水、食品安全和旅游服务业标准300项),发挥标准化对经济建设的技术基础作用和规范社会的管理作用。

8.节水器材产品等10个国家质检中心建设

新建节水器材、矿产品、珠宝玉石、毛绒、亚麻、煤炭、压力管道、低温罐箱、起重机械和气体监测产品等10个部级质检中心,满足新疆地域特色产品、节水器材、安全环保和特种设备等质量的检验与监督需求。

9.信息化建设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金质工程”项目规划,推进电子政务和产品质量电子监管,建设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信息中心网站、地州(市)行政机构局域网和县行政机构局域网,实现质量技术监督各项业务在网上实时、高效和便捷办公,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的整体水平。

10.行政执法保障能力建设

全面落实“从源头抓质量、不断提高质监工作有效性,全面推进从基层抓落实、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解决基层单位无执法办公用房、无执法特种车辆及应配备的执法装备等问题,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基本硬件保障。

五、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构建服务型质量技术监督

在新的形势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工作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健全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建立起长效机制,将有效监督和优质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把关服务能力和工作有效性上下功夫,使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切切实实为政府需要,为企业欢迎,为群众信任,为社会赞誉。

加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科学公正、廉洁高效、服务人民”的良好行业形象,为规范市场质量秩序恪尽职守,当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动力的技术推进器,全系统迈入自治区“精神文明行业”。

(二)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紧紧围绕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适应加入WTO等重点,加快质量技术监督地方法规和规章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法规体系。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坚持把关与服务相结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宣传工作体系建设,搭建覆盖全疆、沟通上下、联结社会各层面的质量技术监督宣传平台,强化名优企业、打假治劣、依法维权和质量诚信的宣传报道。引导消费,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三)实施人才工程,打造高素质质量技术监督队伍

开发人力资源,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实现人才的科学管理,创造人才辈出的新格局。抓好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突出重点和分类培训、构筑终身教育体制、创建学习型组织和设立人才工程基金,为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加快检测技术机构改革与发展,提升科技水平

在体制上,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确立检测技术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使其享有内部管理和经营自主权。在用人制度上,实行竞聘上岗,建立分配激励机制,加快走市场化道路的步伐。打破部门、行业、地区行政分割,整合检测技术机构。进行检测资源优化配置,使检测技术机构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通过实验室的认证认可、授权考核,加强资质建设,切实保证第三方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建立科技信息平台和科技创新人才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水平。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建设适应市场运作、符合政府要求、具有综合实力的检测技术机构。

(五)积极开展交流,加快同国际接轨与合作步伐

积极鼓励技术机构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积极组织参与国际或地区的双边或多边标准化、计量、质量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等交流活动,开发国际或地区合作项目;通过同国外权威机构与实验室的互认,努力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全面提升技术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充分发挥技术机构的各种优势,走出国门、拓宽服务领域和扩大服务项目,提高国内外知名度,加快同国际接轨与合作的步伐。

(六)坚持垂管体制,确保经费供应,增强事业发展能力

妥善解决实行省以下垂管后出现的问题,按预算管理原则,确保经费供应。事业发展所需基本建设投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解决,同时争取中央加大对新疆扶持和投资力度的特殊政策与自治区的配套资金,使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协调、持续和健康发展。**期间,坚持“经济合理、效益优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安排事业发展建设规模,积极筹集资金力争完成十个重点建设项目。

质量技术范文篇3

大家好!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2016年的美好时光。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首先要祝愿大家新春快乐,愿各位在新的一年里事业腾飞,身体健康。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参加此次的竞职演讲。我能够参加此次的竞职,离不开上级领导的信任与鼓励,更离不开各部门同事的帮助与支持,对此,我表示十分的感谢。今天我所竞聘的职位是技术质量部主任一职,对此职位,我具有充分的认识和极大的自信心,我相信我能够胜任这一职位,并且担任这一职位的我将会为公司的质量监督工作带来更大工作成效。

一、竞聘岗位的认识

我认为技术是一个公司发展与前进的必要前提,作为一家企业,拥有高超以及高质量的技术力量,更是公司与同行业企业竞争的必要条件。而我技术质量部正承担着这一重大责任。作为一名技术质量部主任,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超的专业基础与较高的素质基础,还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待工作能够细心、主动,时刻考虑到同行业的发展前景,结合工作实际带领技术质量团队发展创新,并且还要求具有极强的管理能力等等。(客户可自行对岗位认识进行补充)我认为,在以上几方面,我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胜任技术质量部主任一职位。

二、主要工作成果

我于年进入公司工作技术质量部工作,至今已有年的时间。在这年里,我一直恪尽职守,勤勤恳恳,细心积极的工作,为公司的技术发展奉献出自身的力量。在2010年1-12月,我被公司安排从事车间副主任职位为期一年。在年度至2015年度之间的3年期间,我担任着我公司技术质量部负责人一职位,在此期间,我坚定自身岗位职责,做好相关岗位工作,严格做好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主动进行市场技术质量交流,及时解决质量异议处理,积极带领我公司技术质量团队进行生产工艺优化与新产品开发工作。在2015年度,我组织技术质量团队开展了有关于新产品项目共计11个,实现了我公司产销量4245吨,突破了公司的产销量的平均线,为公司2015年以及今后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维持了我公司新产品质量市场基本稳定效益;此外,在我的积极带领下,2015年我公司的市场退货降价损失率约0.1%,达到了历年来的最好水平;此外,在2015年以来,我主动带领公司技术质量团队,完成国家标准的挂网稿起草工作2项,完成专利申报工作2项,促进了我公司的进一步开拓与进步,为我公司今后的各项技术项目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竞聘优势

在我工作的年间,我从事了多项职位工作,具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在此期间的工作业绩与工作效益均呈良好状态。尤其是在从事技术质量部负责人职位工作的3年期间,我更是积极奋进,努力进取,带领公司的技术质量团队不断向前发展,为公司的技术质量工作,与公司的专项产品与技术带来了良好的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与经验,我深刻的了解了公司的技术质量工作,明确了行业以及公司的发展形势,并练就了较高的管理能与较强的专业技能。此外,我还坚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主动进行研究与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公司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力量。

四、三年工作目标及主要工作措施

质量技术范文篇4

推进质量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我们清楚地记得,在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中,我市质监系统的两组数字引人关注:20*年度群众满意度在全市36个执法部门中倒数第一;20*年度群众满意度在全市8个垂直管理部门中位于第5名,群众满意度大为提高,该系统一举摘掉了连续两年在评议中倒数第一的帽子。数字的背后,是全市质监系统广大职工忠于职守、克勤克俭,为*发展做了大量好事实事。

20*年,我市质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市培育发展了省名牌产品两个、省名牌农产品1个、省优质产品4个、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3个,获得国家免检产品3个、省免检产品5个,并帮助6家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我市为430家食品企业建立了监管档案,实行分类监管,使我市获取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突破135家,证后合格率90%。市质监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开展定检工作,巩固了我市工业产品质量;开展了食品、农资、建材、棉花等专项打假行动,整顿和规范了我市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了*产品的整体形象。另外,在市质监系统的努力下,我市标准化、计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许可证管理及条码、代码工作均取得了良好成绩,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打造一支优秀质监队伍

如何打造出一支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质监团队?刘道星如是说——

一是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监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二是加强法制教育,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建立健全“定岗定责,评议考核,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大力提高队伍素质。

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建立一支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专业技术队伍,更好地承担起*复兴的技术责任。

唱响服务之歌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刘道星这样说。当前,*处于经济复兴的关键时期,质监部门要从服务入手,发现问题,认真整改,达到监管的目的;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要尽量用服务的方式解决,突出服务主题,努力做到在强化监督中搞好服务,在注重服务中促进监督。

质量技术范文篇5

一、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组织实施。

2、宏观管理和指导全县质量工作;组织实施《质量振兴纲要》;研究拟订提高全县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

3、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组织协调依法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质量违法行为。

4、统一管理全县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组织标准的实施;管理全县组织代码工作。

5、统一管理全县计量工作;执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依法监督管理全县计量器具,组织量值传递;组织计量仲裁检定,调解计量纠纷;规范和监督商品计量行为。

6、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对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检查。

7、负责食品安全监察工作;对食品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实施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

8、负责辖区内生产许可证申报初审和年审工作。

9、承办自治区质监局、银川市质监局及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服务承诺

1、企业的产品标准审查备案:在企业提交完整的资料后,企业产品标准审查备案时限为6个工作日。(承办部门:综合业务科,电话:

2、申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在申请人提供完整的申请资料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赋码发证。(承办部门:代码办,电话:

3、投诉受理:12365质量投诉举报中心在工作日内随投即受,工作日以外电脑值班。(承办部门:12365投诉举报受理中心,电话:1

4、举报出查:稽查举报在工作日内即报即受理,核实基本情况后立即查办。(承办部门:稽查队,电话:

5、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调查: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并按规定上报。(承办部门:稽查队,电话

6、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并按规定上报。(承办单位:综合业务科,电话:

7、生产许可证审查:对辖区内获证企业进行年审和无证生产的查处。(承办单位:综合业务科、稽查队,电话:

8、计量检定:接到被检定单位申请后,即接即办,检定费严格执行自治区财政、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承办部门:计量所,电话:

三、监督投诉

1、对工作人员的投诉监督拨打电话:

质量技术范文篇6

本人*,现任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科科长,我科工作职责是组织和管理全市质监系统的行政执法工作,对具体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受理行政相对人的听证和行政复议,对市局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2007年执法打假工作被评为全国质监系统先进单位;查处的巧园假劣化肥案被国家质检总局通令嘉奖;2008年,行政执法工作被评为全省“十佳执法单位”;我科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最佳文明科室”;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被市政府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现述职如下:

一、积极学习、充实自我。连续两年我在科内组织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提高全科人员政治修养及技能素养。先后组织了《行政许可法》《食品安全法》等宣贯、执法人员春季培训,案审人员封闭训练,组织执法人员学习新颁布的质监法规、规章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提高执法人员的权责意识和用法能力。撰写《我市液体中电阻起动业的的生产质量现状及思考》受到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的好评,《论行政执法的艺术性一文》被国家质检总局收录到优秀质检论文文集汇编,同时被xx省政府法制办列为优秀法制论文参加展评。08年我在各类报刊、杂志、新闻报道120多篇,被市局评为宣传报道先进个人。

二、加强依法行政意识,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一是强调监督与服务相结合,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协调发展,突出行政执法对行政管理的推动作用。实行执法检查报批制度,要求稽查机构除确有证据的投诉、举报外,不再实施日常监督检查,提高执法针对性。二是进一步完善“一主多协”的监管体制,减少多头进企业,交叉检查、重复检查的发生。三是进一步加大执法打假力度,对于拒不整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以及严重安全隐患的,集中整治,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企业的欢迎。2008年,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0470余人次,查处各类案件1015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284万元。

三、落实案件集体审理制度,不断提升案件质量。一是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集中案审制度,要求所有立案案件必须由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案审意见一旦表决通过,必须无条件执行。确需减免缓的必须由案审会决定。拒不履行的,一律提交法院强制执行。二是改善案件审理流程。将以前通读调查报告的案情汇报方式,改变为先简介案情,重点突出证据展示及分析,不仅大大缩短了审理时间,同时突出了证据的重要性,提高了案审效率。三是现场督办,提高案审质量。08年,我组织各级案审人员持续一周对各县(市)召开的案审会进行实地观摩、当场点评,并就怎样开好案审会进行调研,并因地制宜的提出意见及建议。四是积极推行阳光案审,对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大的案子邀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法制办及法院人员参与案件审核,对特别有影响的案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报道。近两年有21起案件通过阳光案审的这种形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四、作好指导工作,规范执法行为。一是对案审会形成的每一类案件的审理意见进行总结,针对各类案件执法思路、取证要求、自由裁量权适用等形成统一的指导意见,引导、规范执法行为。在此基础上,对日常法制管理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及措施,形成行政指导,在各县(市)进行推广。二是规范自由裁量权适用,确保全市系统执法尺度统一。08年,我组织专人对质监系统常用的法律法规中处罚条款进行细化,界定每种违法行为的处罚阶位,形成了《xx市质监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细则》。强化了自由裁量权的实际操作性,行政处罚进一步规范。三是组织制定出台了《xx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试行),对技术监督行政行为和执法用语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步骤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确保依法行政。《自由裁量权实施细则》、《行政执法工作规范》的出台受到了xx市人民政府法制办的高度肯定,在对我局的规范执法调研后,形成材料,上报省政府法制办和国务院法制办,材料在《xx法制》和《中国政府法制网》上刊出。

五、执法监督形式更加多样,针对性更强。一是从2008年6月起,我组织在全市质监系统开展执法文书评优大赛,将提高政府执行力大讨论及文明执法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切实将优化经济环境的理念贯彻下去。该项工作收到了市政府法制办的好评,并在《xx法制》上作为经验进行推介。二是根据我局出台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实施细则》要求,通过备案审查、督查督办、行政检查、案件评查、行政复议等执法监督手段在执法工作中的使用,对执法流程管理、案件质量、票据管理、案件质量等方面实行季度检查、抽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有针对性的下达执法监督意见书及整改通知。2008年,共组织开展定期执法监督检查、案件清查、集中案审执行情况检查和案件评查工作8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对出现错案的相关人员进行追究。08年,共有2家执法单位被通报,1人调离执法岗位,2人受到戒勉谈话,对迟报漏报执法信息的2人分别处以100-200元罚款的处罚。

六、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律法规,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和省政府《xx省行政复议实施办法》的规定,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复议相关法规规章的通知》,我要求执法人员充分认识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法律法规的新要求,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做到当天受理,当天下达受理通知及行政复议案件权利义务告知书,并积极组织有争议的双方进行复议听证。三是对符合调解要求的复议案件进行积极调解。2008年,我科共受理各类复议及诉讼案件4起,其中复议案件2起,1件终止,1件撤回,2起诉讼案件,1件撤诉,1件维持。

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对下级执法管理及法制监督工作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首先,各执法机构在按照市局制订的各项监督制度进行有效的执法监督及法制管理上有欠缺;其次,督查督办力度不够,不能引起执法机构足够的重视。

(二)行政执法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不能形成有效的执法创新共享机制。县(市)局执法各自为阵,执法信息不能有效共享。

质量技术范文篇7

湘西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举报投诉中心情况介绍

一、工作职责

⒈受理个人、单位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举报及案件的前期调查;

⒉受理消费者的产品质量申诉;

⒊受理消费者、仲裁机构、司法机关、有关社会团体以及政府

有关行政部门申请的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⒋负责调解处理各种产品质量纠纷;负责将举报的违法案件移送相应的执法机关查处;

⒌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州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产品质量的举报投诉工作。

二、处理产品质量申诉原则

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

⒊行政合法性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⒋行政高效和便民原则。

三、举报投诉中心工作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⒋《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

⒌《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

⒍《广东省人民政府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条例》

⒎《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⒏《移动电话机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⒐《微型计算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⒑《部分农机具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四、受理举报投诉的方式

举报投诉人可以选择电话、传真、来函或者来访等任何一种方式举报投诉:

⒈热线电话:;

⒉传真电话:;

⒊通信地址: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大楼举报投诉中心。邮政编码:。

五、举报投诉方法

不论采用何种举报投诉方式,举报投诉人均应提供以下内容:

⒈举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被举报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地址、违法产品名称及其数量、违法事实、举报人的联系方法等。

⒉产品质量申诉:

申诉人的姓名、电话、联系地址及邮政编码;被申诉人的姓名、电话、联系地址及邮政编码;申诉请求、理由和事实经过,相关证据以及产品数量和价值、申诉日期等。

六、热线电话

为方便举报投诉,我们向社会开通了热线电话,全力为举报投诉人服务。

这个热线电话能实现自动语音咨询、录音举报投诉、传真举报投诉和人工接听举报投诉等热线服务功能;系统通过语言提示和人工接听,完成双向交流;系统保密性好,方便快捷。

七、不受理的举报投诉

以下举报投诉本中心不给予受理:

⒈法院、仲裁机构或者有关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

⒉对存在争议的产品无法实施质量检验、鉴定的;

⒊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

八、办理申请人的产品质量仲裁检验、产品质量鉴定事宜

⒈受理以下单位或者个人的产品质量仲裁检验,产品质量鉴定申请:

()司法机关;

()仲裁机构;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他行政管理部门;

()处理产品质量纠纷的社会团体;

()产品质量争议双方当事人。

⒉负责指定符合条件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承担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并由申请人与之鉴订仲裁检验委托书。

⒊负责指定符合条件的单位承担产品质量鉴定工作,并由申请人与之签订产品质量鉴定委托书。

举报投诉电话一览表

举报投诉电话

电话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传真

联系人

彭胜勇

举报投诉须知

是湘西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向社会开通的举报投诉热线电话,受理个人、单位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举报;受理消费者的产品质量申诉;受理消费者、仲裁机构、司法机关、有关社会团体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的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负责调解处理各种产品质量纠纷,负责将举报的违法案件移送相应的执法机关查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州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产品质量的举报投诉工作。

您可以选择以下任何一种方式举报投诉:电话:;传真电话:;还可以写信到湖南省吉首市环城路号湘西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举报投诉中心,邮政编码。

您的举报投诉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得到以下的处理:如果是无需追究刑事、行政责任的产品质量申诉,的工作人员会以调解方式处理,自接申诉之日起日到日内终结调解,并发《产品质量争议调解书》;如果是需追究行政责任的案件,则转送到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查处;如果是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则移送到司法机关法办。

质量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计量技术;质量检测体系;作用

经过对世界先进计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总结,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新的国际标准ISO10012:2003),随后我国将其及时进行新的国家标准转化,如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以此确保该标准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计量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与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在此基础上,应不断提高计量技术水平,为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检测体系提供可靠保证。

1计量的概况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力度,以此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在一切服务于监管原则下,必须建立与健全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作为单位统一、量值有效合理活动,计量技术水平的提升,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指标。作为现阶段我国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途径,计量主要是通过先进技术方法与管理途径的综合利用,合理制定质量检测制度,并对工作、生活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加以处理,这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均有重要作用。计量是指质量监督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时所选取的检测方式,以此对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进行分析,并确保产品质量。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中,以计量为主,利用统一标准提高工作资料准确性。计量价值是否准确,对产品使用价格、质量具有决定作用。

2质量检测体系内计量技术的作用

在生产、生活中如何贯彻计量检测,如何根据国际标准规定与产品特性进行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对企业、计量单位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对质量检测体系内计量技术的作用进行全面分析确保产品质检的准确性。

2.1计量技术对企业产品质量起到监控作用

在产品质量标准不断提升的今天,计量技术是否高效、精确,对企业产品质量尤为重要。计量检测是产品出厂检验、产品施工质量评估的前提,如计量检测评价不科学,则无法作为产品质量确认的依据。伴随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其结构成分也愈加复杂,进而增加了计量检测的难度。基于此,必须重视计量技术的合理运用,才能为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按照《测量设备质量保证要求》相关规定,由质量管理方面分析计量技术,得出计量技术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技术保障,是提高企业计量工作水平,实现规范化、科学化计量的前提。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达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企业计量检测技术水平能够对企业生产技术能力、产品质量进行充分反映。

2.2计量技术是产品检测的技术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企业能否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对企业高速发展极为重要。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质量如产生量变,为达到质变要求,必须做好定量分析工作,为此,企业应重视数据信息的正确性。原材料-成品过程为企业生产活动整体环节,各个环节的发展都需要参数信息的参与,这就对计量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计量技术作为产品检测的技术保障,在计量单位制统一、量值精确的前提下,应利用校对、传递及调整试验设备,对量值精确性进行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为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应将计量检测工作贯穿于企业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动态信息的有效提供。

2.3计量技术是产品活动的法制监督

作为代表国家行使计量监督权的职能部门,计量单位拥有监督权力。于企业而言,应严格按照《计量法》相关要求,积极接受上级计量标准、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传递,建立与健全企业的技术规范、计量检测体系,根据相关标准,监督、协调、控制企业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参与企业运营活动。通过检测仪器,结合产品检测目标,进行质量检定、测试与校对,以此保证计量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2.4计量技术是完善质量检测体系的保障

为完善质量检测体系管理制度,企业应从计量点工作完善的角度分析,组织内审员审核各个部门,将不合格项向相关部门及时反馈,在限期内完成修正工作,并指派专业人员跟踪验证修正状况。利用检测、调研与指导,对各部门计量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利用完善计量点,可起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与集约化生产,应不断对计量检测水平进行有效提升,通过计量管理与计量检测体系的完善,可通过数据对生产加以控制,并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指导作用。只有做好计量检测工作,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3结语

作为质量检测体系的重要构成,计量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对产品检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项基础性技术工作,在产品质量提高与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计量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在生产、各项科学技术研究中充分融入计量工作,对建立与完善质量检测体系极为重要。现代化生产要求做到专业化、社会化、机械化与自动化,在计量工作准确一致的前提下,应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慧丽.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作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163-164.

[2]丁叔丹.学习ISO标准研究计量检测工作对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J].工业计量,2014,(03):94.

质量技术范文篇9

1.1监督环节多

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业务流程通常为:接受客户委托→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制定方案→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出具评价报告,与通常的实验室检测业务相比,多了现场调查、制定方案、现场采样和出具评价报告等流程。为了使工作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质量监督工作必须覆盖所有领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质量监督员对其进行充分地监督。无论在哪个流程,一旦发现不符合或潜在的不符合,质量监督员即可采取适当的处置方式,有权或直接纠正,或报告科室负责人甚至质量负责人以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2对监督员能力要求高

要求质量监督员“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因此必须具备高于一般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由于多学科交叉融汇的工作性质对质量监督员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熟悉职业卫生各项方法标准和技术依据,熟悉标准的适用范围、目的、原理;熟悉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检测步骤和熟悉结果计算、分析和评价等。其次,质量监督又是一项管理工作,要求监督员必须熟悉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并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和沟通能力。只有两者都具备,质量监督员才能在其各自授权的范围内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3监督难度大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在现场完成的,因此,现场的质量监督至关重要,是技术服务工作能否准确高效、公正科学的关键一环。对检测实验室内部的质量监督已经有了许多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对脱离实验室控制的外部现场的质量监督工作,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各种人为因素影响,不确定因素较多,监督难度大大提高,相关文献也比较少见。因此,质量监督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因地制宜地确定质量监督的依据、内容和结论。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监督的计划与实施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中心的主要业务之一,与其它业务一起被纳入到中心的质量体系进行统一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因此其质量监督的计划与实施流程依照中心的规定有序进行。

2.1编制体系文件

规范完整的体系文件能够明确职责与权限,使各项质量活动有章可循且按要求规范进行,以此满足客户和自身的需要。中心质量手册4.1中对质量监督员的岗位职责做了细致的描述:

(1)协助技术负责人实施专业检验/评价工作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2)监督所管辖人员的关键性操作,对本科所采用检验/评价方法、标准、规程等的合法性和现行有效性进行经常检查,确保正确使用有效的技术标准、指导性文件;

(3)监督检验/评价环境条件和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状态、实验环境和标准品、试剂的来源和有效期限等进行必要的了解、检查并记录,保证检验/评价活动在符合规定的状态下进行;

(4)独立行使监督职权,有权停止不符合规定检验/评价项目和检验/评价报告的发出;

(5)负责管辖区域内不符合工作的发现、识别及纠正措施的追踪、验证、记录等。中心质量手册中根据质量监督员的要求对其任职资格做了详细的规定,要求质量监督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检测/评价工作3年以上,对质量管理体系及检测/评价各过程的工作较熟悉,能全面了解所监督范围内的工作内容、方法及技术,具备正确检查检测/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能力。质量监督员由各科室负责人提名,质量负责人审核,中心最高管理者任命,目前中心共有7名质量监督员,覆盖了涉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各个科室。同时,一套适宜、符合的质量监督程序是质量保证的前提,是实验室结果科学、客观、公正的重要保证,同时更是质量监督员的工作依据和准则,因此中心还制定了《监督管理程序》,对质量监督的目的、方法、职责和要求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规定。

2.2制定质量监督计划

质量监督是有计划的质量管理活动。为了更有效地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每个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在监督定位、质量、数量、时间、实效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行为规范。中心每年年初都会由质量监督员协助质管科制定年度质量监督计划,主要是按照《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素、以往年的质量监督情况作为参考,针对某些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对检测结果影响大的关键环节、新项目和新方法的开拓等方面,统筹安排年度质量监督的内容、项目、对象、频次和要求等,确保质量监督计划能够覆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更具有可操作性。中心要求每位质量监督员定期监督抽查,至少每月1次。

2.3设计质量监督记录表

质量监督笔录是实验室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也是内审、管理评审、实验室监督评审和复评审的重要参数。中心质量监督记录表的格式比较开放化,监督员可按某个监督要素填写单项监督内容,也可根据一整套工作流程涵盖多项监督内容,但原则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和可再现性。监督记录最基本的内容包括被监督科室、被监督人、被监督事实的描述。同时,需填写监督结果评价和不符合工作处理意见。

2.4实施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员根据监督计划的要求,对重要的检测业务、采样/检测过程的关键点、薄弱环节,如在培人员、某些易出现不符合工作的技术操作或质量活动进行重点监督。当发现问题时及时予以纠正和制止,并责令其改正。同时,加强与被监督人员的沟通,确保质量监督工作到位、持续和有效。

2.5编制质量监督报告

《实验室认可准则》4.15管理评审要素中明确了质量监督报告是管理评审的主要输入之一,因此,中心质量监督员每年都会形成质量监督工作总结报告,分析年度质量监督的工作情况,提交管理评审会议进行审核。同时,质管科也会每季度收集、检查和指导监督员的日常监督记录,使质量监督员工作同样受到管理和控制,以便随时发现监督员工作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和提高。

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监督的内容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监督的内容很广,各相关科室质量监督员应从本科室实际出发,监督影响最终结果正确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设施与环境、检测方法及确认、测量溯源性、采样、样品处置、试剂和消耗材料、仪器设备等方面。只有形成由质量负责人、质管科、各职能部门、检测部门和评价部门的质量监督员组成的周密质量监督网络,全面铺开监督,才能确保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质量满足各方要求。而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要被监督的各项因素中,需要被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有:

3.1人员《实验室认可准则》和《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都对质量监督有条款要求。《实验室认可准则》第4.1.5条规定:“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的监督”;第5.2.1条规定:“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第5.2.3条规定:“在使用签约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监督”。《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4.1.10条规定:“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地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第5.1.1条规定“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第5.1.4条规定“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由此可见,人员整体素质是保证检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人员的监督是质量监督工作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现场检测/采样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和评价人员按规定都必须经过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格培训和考试。对他们应重点监督现场检测/采样人员是否了解相关有害因素的特点;是否熟练掌握和应用相关有害因素现场采样、检测的规范,是否熟练掌握现场采样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是否熟悉职业接触限值;实验室检测人员是否熟练掌握和应用化学有害因素实验室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是否熟练掌握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操作;评价人员是否能全面准确地识别与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能科学地评价危害程度和健康影响;是否能准确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否能提出有效可行且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建议等。新上岗人员和在培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容易出现失误,也是需要被重点监督的对象。

3.2仪器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仪器”包括采样仪器、现场监测仪器和实验室检测仪器及相关的辅助设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评价的项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就不同,因此使用的仪器设备也不同。对仪器设备监督的重点主要有:是否选用合适的经过计量检定合格或校准的仪器设备,是否使用前后对其功能进行了严格检查以确保处于最佳使用状态,是否建立了仪器设备台帐;是否健全了责任人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和期间核查制度等。对于长时间样品的采集,采样人员是否在样品采集前后分别进行流量校正;在采样过程中流量调节是否准确;现场使用的设备由于脱离了实验室控制,其领用和返回中心时是否均进行了功能性检查,质量监督员也应给予重点关注。

3.3材料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材料”主要有标准物质、化学试剂和采样吸收液等。质量监督重点检查是否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并严格检查验收和正确合理使用;是否建立了管理台帐,进行标准物质和试剂材料的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严格管理;吸收液是否随用随配以保证其有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等。

3.4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法”是指在实际工作中依据的各种技术标准,包括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以及相关作业指导书等。对技术标准监督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为现行有效的版本并受控,相关人员能正确地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操作。当标准方法变更或开展新项目时,应进行必要的确认或验证。如果使用非标方法或产生偏离,应经过客户同意和技术确认等。

3.5环境

影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对环境设施的监督主要分二方面,一是对现场采样、检测的环境进行监督,是否满足采样仪器和现场检测仪器正常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二是对实验室内务管理、环境设施的配置、运行和记录情况等进行检查。相邻检测区域之间存在不利影响时,是否采取了有效隔离措施,也是监督的基本内容之一。

3.6采样

在职业卫生服务过程中,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是技术服务工作能否准确高效、公正科学、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的关键一环。采样方案的正确制定要考虑很多因素,如生产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杂质及理化性质等,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设备完好程度等,工作地点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化学物质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工作地点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防护设施及使用、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因此要保证样品采集的代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必须监督好每一个关键点;包括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是否充分,是否调查了项目位置、项目范围、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岗位设置和定员、产品名称及相应的年产量、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和辅料、生产过程中产生中间产品和副产品、生产设备的名称用途和布局、化学室试剂和年使用量、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和职业病防护情况等内容;采样对象是否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采样点是否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真实浓度的地点,是否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地点,是否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侧,采样高度是否尽可能靠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采样时段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重点采样季节是否控制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是否选择在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和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采样时间是否根据评价目的不同而定,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采样的时间都有不同要求;样品的数量及频次是否满足检测和评价要求等。质量监督员的监督依据为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该规范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检测的采样方法,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由于职业卫生样品的特殊性和检测条件的严格性,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必须正确采样,对空白对照和采样效率等也要进行质量监督。

3.7样品管理

职业卫生样品由于不可能复测,因此在运输、接收、处置、存储、保留和前处理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也至关重要,可以防止样品被污染或样品中待测物的损失而导致的检测结果失真。核查样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唯一性标识,样品保存条件和运输工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现场采集样品的编号和记录是否相符等。

3.8检测/评价报告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最终产品包括检测报告和评价报告,它们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利益,是企业降低职业风险、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需要被重点监督。检测报告的质量监督主要包括:数据是否完整准确,是否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使用实验室资质认定(CMA章)和实验室认可(CNAS章)是否符合规定,报告信息是否齐全,报告是否有唯一性标识,分包项目是否注明等。评价报告对建设单位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意义重大,需要认真细致的监督,以防止有问题的报告出现。监督员应重点监督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的齐全性、企业工艺流程描述的准确性、评价报告中现场调查记录的真实性以及对企业提出建议的合理性等方面。

4结论

质量技术范文篇10

一、加强对生产人员的质量技能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对质检员、技术人员进行强制培训,使他们熟悉掌握工程质量方针、目标、标准、规范和方法,减少工序判废,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进度与质量情况均处于受控状态,实现技术质量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加强出厂关的质量把控,严格控制和执行好产品出厂的质量把控流程,针对产品的出厂的每一道工序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要求操作员工做好一个产品首先进行自检,再由管理人员检验,然后由质检专员或巡检进行抽检,杜绝不合格品出现,做到不漏检、不移交不良品、不接受不合格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有效确保下半年无批量工序质量缺陷退货。

三、加强对涂层工艺质量的监控,在涂层设备改造完毕后,要针对涂层工艺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制定质量检验计划。严格控制每道工序,认真履行工序交接单制度,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流入下一道工序。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落实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防止因新的质量隐患造成批量质量事故。

四、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放在企业意识首位,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努力做到隐患不增“新量”、逐步减少“存量”。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要配齐消防器材,落实防火措施。确保全年部门无安全消防事故发生。

五、与销售一起做好市场服务工作,注重用户反馈问题的整改和效果的跟踪,切实达到改进质量、提高服务的效果,达到顾客满意。对于用户反映强烈,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果断做出处理,必要时研讨解决方案,确保工程、产品一次合格率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