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控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21:06:34

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范文篇1

(1)焊接一次合格率低焊接一次合格率是长输管道质量控制的重点,同时也是施工当中造成成本增加的重要环节。焊接过程中出现返修口,为了返修焊口,机组势必要派遣若干人员和设备,这样就会影响主体施工的正常进度,特别是对山区施工的小机来说,人员和设备有限,返修施工时会造成整个机组的停工。焊接一次合格率越低,所造成的返修成本或割口成本就会越高。在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下,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及技术水平,做好焊口预热、焊条烘干及焊条保温等技术保证措施,努力提高焊接一次合格率,降低返修或割口造成的成本增加,是管道施工单位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之一。

(2)防腐层损伤防腐层损伤会造成极大的管道腐蚀风险,降低管道运行寿命,同时也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根据防腐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直径小于30mm,防腐层损伤深度小于总厚度50%的用补伤棒、粘弹体和补伤片补伤,直径大于30mm,防腐层损伤深度大于总厚度50%的损伤补伤除了上述材料外,上面还要包覆防腐带,这就相当于额外增加了若干数量的防腐焊口,由此造成了防腐材料、人员和设备等方面的损耗,直接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增加。防腐层损伤一般是在装卸过程、运输过程、布管焊接过程和管道回填过程中对防腐层的摩擦和磕碰造成的,因此怎样减少这几个过程中的防腐层损伤,就成为管道质量成分控制的关键所在。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经过研究制定了若干保护防腐层的管理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实行工序交接制度,明确责任划分。项目部根据工序交接单判定防腐层损伤责任所属单位,依据现场发现的防腐层损伤大小和数量,判定处罚金额数量,依据所有机组质量评比,给予优胜机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机组的积极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防腐层损伤,提高了企业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管道施工的质量成本。

(3)管道浅埋管道浅埋是管道施工中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管道浅埋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管道业主单位非常重视,在平缓的一般施工地段,管道埋深控制较容易,但是在一些特殊地段就不容易控制,例如:山区、河流、沟渠、沼泽地和鱼塘。出现管道浅埋,整改非常困难,需要重新投入大量人员、设备和财力,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质量成本。整改时有时需要二次征地,赔付大量的征地费用,河流、沟渠重新断流或截流,沼泽和鱼塘重新抽干水,管道要小心翼翼的挖出断管,增加弯头弯管或改变弯头弯管度数等措施增加管道埋深,施工难度有时比原来施工时的难度还要大,施工费用和施工工期耗费的质量成本更是巨大。因此减少或杜绝管道浅埋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之一。

(4)未满足安全距离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离也是施工管控的要点,如果施工中未按照图纸施工或与地方政府及村民沟通不畅,就会造成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重新调整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离,由此产生的整改费用,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5)防腐层漏点管道施工中并不上所有的管道防腐层损伤都能够在防腐补口补伤以及电火花检漏等工序中检测出来,这些“遗漏”的防腐层损伤需要在管道回填以后通过雷迪地面防腐检漏来查找,通过雷迪检测到管道防腐层漏点定位以后,在征地有效期内及时挖出该防腐层漏点进行防腐补伤,如果整改时间点超出征地有效期,还会产生二次征地费。由此看出,减少施工中防腐层损伤以及在征地有效期内利用雷迪地面防腐检漏及时找出“遗漏”的防腐层损伤并及时整改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6)管道变形管道严重变形俗称管道瘪管,也是一种严重的质量事故,一般是由于管道受到巨大外力使的管道产生严重变形引起的,另外管底存在巨大孤石,在管道上水试压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也会使管道与巨大孤石接触的部位产生瘪管。管道瘪管会严重影响管道通球,输送介质也会消减瘪管处的壁厚,影响到管道运行安全及寿命。管道产生瘪管必须要进行整改,把瘪管处进行切除更换,由此会额外产生巨大的进地征地费、误工费、人工费和设备费等,甚至会影响到企业声誉,因此防止管道瘪管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7)顶管施工,公路、铁路路基下沉管道施工中会穿越众多的铁路、省道、国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级公路,穿越这些铁路、省道、国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级公路,施工单位一般采用顶管穿越的方式通过,顶管穿越如果土层支撑性能不好,易塌方,技术保证措施不到位,就会造成路基下沉,路面塌陷。对路基下沉及路面塌陷处进行处理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因此管道穿越铁路、省道、国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级公路时,防止路基下沉及路面塌陷而产生的质量事故也是管道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8)管口不封堵管口封堵不及时也会造成质量事故,例如在山区沟下焊作业时如果管口封堵不及时,下雨会使大量的泥沙进入管道,使管道“灌肠”。清理管道内大量的泥沙会产生大量人工费用,如果泥沙进入管道较长,还需要把管道焊口割除进行清理,清理完毕以后再重新焊接,由此产生的费用更大。因此防止管口封堵不及时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2削减管道质量成本的主要措施

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经过多次调查研究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项目部配备足额的质量管理人员,结合本项目部工程管理特点,明确相关人员及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岗位职责细化到个人,避免出现“三不管”和“乱插手”现象。编制各工种作业指导书、各种程序文件和各种管理办法等指导和规范施工机组及员工的行为。明确项目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按照部门和作业机组,分解质量目标,下达任务,并使其具有可测度性,及时了解施工机组质量情况,当机组质量有下滑趋势时,组织机组召开质量问题分析会,查找问题原因,制定纠正和防范措施,使施工质量处于可控状态,避免施工质量失控而造成管道质量成本的升高。

(2)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如果没有好的、适宜的设备,再好的技术人员也不能保质保量地做出优秀的产品。对管道施工也说,如果没有好的、适宜的设备,再好的技术人员也不能保质保量地焊出合格的焊口,组对不出好的管口……。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和适宜的施工设备。例如:焊接方面,在多风季节,选择抗风性较强的焊条电弧焊+自保药芯半自动焊的焊接施工工艺;在少风季节,选择抗风性能差但焊接速度快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自保药芯半自动焊焊接施工工艺,这样选择适宜的工艺,既可以满足进度要求又能满足质量要求,同时也有效的降低管道质量成本。在资源配置方面,根据地形特点,在地形比较平缓,适宜大型设备行走的地段,使用移动焊车进行焊接;在沼泽地以及山势较陡的山区自制爬犁,配备发电机及焊机,这样的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满足沼泽地以及山势较陡的山区施工。选择适宜的设备,既可以满足进度要求又能满足质量要求,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管道质量成本。

(3)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人是活动的主体,施工要靠人去实施,质量要靠人去保证,另外质量管理不是某几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质量管理运行不畅,甚至质量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降低管道质量成本,必须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开展针对性的层次化质量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全员技术水平。

(4)注重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项目部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完善机组及分包商质量业绩考核制度,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制度,完善项目部质量绩效考核及奖惩管理办法,定期对机组、员工及分包商进行考核,机组奖金与质量成本挂钩,分包商考核与施工质量挂钩,奖罚分明,充分调动机组、员工及分包商的积极性,使质量管理健康有序运行,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质量事故发生,降低管道质量成本。

(5)加强施工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项目部从“人、机、料、法、环”方面加强过程控制,制定各种措施消减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消减“低老坏“的“质量通病”,重点关注关键工序、薄弱环节的质量管控能力。从事后整改,改为事前预防、指导,事中检查控制,事后验收的施工管理过程,减少质量事故发生,降低管道质量成本。

(6)开展月度质量成本分析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利用“3+N”网络化管理平台,每个月对所有施工机组的施工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施工成本投入的月度对比,可以较直观地看出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投入增大时,非一致性成本就会减少,甚至不发生。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投入减少时,“不合格品”就会出现甚至增多,直接造成非一致性成本增加。通过开展月度质量成本分析,可以总结质量缺陷的性质、类别,以及发现造成质量成本增加的原因,便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质量缺陷重复产生造成质量成本增加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开展月度质量成本分析也可以有效及时的降低管道质量成本。

3质量成本投入与效益平衡分析

谈到投入,很多人认为只要增加投入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收入和利润。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也是表面的。质量成本投入是一种企业发展良性的增益的投入,不应该是企业的负担,不是简单的成本增加。它是一种特殊的细分的专业的投资,短期内其产生的效益不像通常的成本控制那么明显,它只能直接体现在施工质量的提高上,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一对矛盾都可找到最佳平衡点;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质量成本投入也并非越多越好。投入一旦超过某个限度,就变成一种浪费,一种盲目的投入。因此我们倡导一种必不可少的合理的质量成本投入,质量成本投入要以满足施工质量或设计要求为目的,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优化和最大化。总的看来,企业进行合理的质量成本投入会起到四两搏千斤的作用。这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分析。

4结语

质量成本控制范文篇2

建筑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成本、工期的竞争,建筑生产管理的过程是进度、质量、投资在建筑生产周期内的控制过程。但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或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过程中,都忽视了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不能正确处理质量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是要么强调工程质量,而对成本却不太关心,使工程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荣获优质工程奖少,而经济效益却低下的被动局面;要么强调工程成本而不顾及质量,从而使“豆腐渣工程”频频曝光。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建筑企业中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只占少数,而在这少数企业中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地就更少了。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1)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2)质量损失成本源归集不明确。

(3)质量成本核算失实、失效。

(4)质量成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不当。

本文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从以上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质量所花的费用与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之和。质量成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质量成本总和最低的一点如图1.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可以求得质量成本的最佳点。内外部损失成本,一般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之和,随着质量的提高呈上升趋势。这两条成本曲线的交点,同质量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在同一条垂直线的位置上,即为最佳质量成本。

1、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

为了系统而有效地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建筑企业首先必须根据自身的组织状况,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各自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以及与其他各部门的分工、协调关系。

(1)首先质量成本管理应纳入总会计师的职责范围,由财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负责。在企业内部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归口分级控制。由各项目部负责内部损失成本、用户回访部门负责外部损失成本、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鉴定成本及预防成本。另外,总会计师还要制定质量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设立责任中心,明确财务部门和质管部门的责任,根据财务部门和质检部门的报告和改进计划,在掌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技术革新设备等决策。

(2)财务部门和预算部门要负责编制质量成本计划,设立质量成本科目,搞好对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报告工作,设立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考核各质量成本部门计划完成情况兑现奖惩。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最优先成本决策,监督考核各部门质量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根据质量成本数据提出分析报告及切实可行的改进报告,具体组织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

(3)各项目部根据下达的质量成本计划,提出本部门的执行措施和相应意见,编制责任预算。记录实际执行情况,定期报送真实的质量成本数据。各项目部还要将预算与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以便管理阶层据以进行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产品质量,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2、加强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

所谓质量损失成本源就是指造成质量损失的岗位和原因。探究质量损失成本源主要不是为了追究某个人的责任,更主要的是为了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2.1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模式

建筑产品生命周期长,质量影响因素多,无论是纵向的损失成本源历史分析还是横向的损失成本源责任关系分析,都十分复杂。主要思路是建立在两张对照分析明细表、一组分析原则与一张组织关系对应表的架构上,即组成“二表一原则一对应模式.

(1)从公司层面建立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如表1所示。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纲要性强,是系统方面全面的统筹;是从公司层面对质量损失类型及其原因的概要性罗列。质量损失类型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损失、安全质量损失、合同质量损失及工作质量损失。损失原因只列出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应作进一步的细分以便将损失源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个人。

(2)从项目层面建立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十分详细,便于具体操作,是按照具体的分部工程将质量问题通病及其原因进行罗列,并根据具体原因找出相应质量损失成本源。

(3)在项目组织结构与公司组织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对应性,明确这种组织对应关系,就可以将施工中的质量损失成本源通过对应关系由项目层归集到公司层面。应理顺建筑企业的公司组织与各项目部组织的对应关系。

(4)为了避免在使用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时生搬硬套,使质量源的分析僵硬化,

需要制定如下分析原则进行指导:

①材料问题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责任是质检员和材料员。

②由于具体操作出现质量问题,主要责任是工长,施工员与质量负责人也要负一定责任

③已按交底施工出现质量问题,技术负责人是第一损失成本源。

④在施工过程中,该复检而未复检出现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施工员。

⑤重大施工安全问题,找项目经理。

⑥形成产品后查处的质量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质检员。

⑦技术负责人应针对实际工程具体情况,提出全面方案,具体执行者为施工员、工长、质检员、安全员。若不按要求做,必追究其相应责任;反之,技术负责人对问题不提出解决方案、措施,任期盲目施工造成损失,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⑧施工方案经过审批论证,一旦成立,则不属于个人行为。

2.2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过程

首先,依据会计科目与质量记录,将施工质量损失归入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在项目部层面上寻找质量损失成本源。其次,结合质量损失分析原则将项目层面损失成本源通过组织对应表向公司职能部门层面归集,寻找施工质量的公司层面的损失成本源。再次,将其他质量损失归集进入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最后,按照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将各类损失成本源归集至公司层面。

3、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3.1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科目设置

为了以货币价值的形式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成本问题,企业应该设置“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并下设5个二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质量费用调整。其中,质量费用调整科目核算实际并没有支出,但应计入其他二级账户的隐含成本,以保证质量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能够完整地反映企业所发生的质量成本。各二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如表2所示。

3.2质量成本核算体制的建立

由于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属于管理会计体系范畴,不能纳入企业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建立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第一步工作是填写相关原始凭证,包括返修单(内外部)、返工单(内外部)、停工单(内外部)、材料降级处理报告单等,把当期发生的质量费用通过原始凭证归集质量成本明细科目中。其次,每期期末把当期质量成本科目中归集质量费用按发生原因和发生地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分别结转到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科目。最后,编制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说明书,分析产品质量成本总额、构成、单位产品质量成本。具体运作流程如图3.

4、重视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即根据质量成本核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共包括4个分析内容:质量成本总额分析,构成内容分析,构成比例分析和质量损失率分析。

4.1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构成内容分析

首先,计算出本月(或本期)的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构成内容,然后,分析比较本月(或本期)质量成本与上月(或上期)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据此找出质量成本的发展趋势。

4.2质量成本构成比例分析

所谓质量成本构成比例分析,就是在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例,即内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率、鉴定成本率和预防成本率。然后,分析比较质量成本项目构成与最佳质量成本指标,找到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其中,最佳质量成本指标可借鉴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而得。将质量总成本曲线划分为质量改进区、质量成本最佳区和质量成本过剩区,如图4所示。

在质量改进区域,损失成本高于质量总成本的70%,预防成本则低于质量总成本的10%,在此区域应加强质量管理,采取突破性措施予以改进,以降低质量总成本。在质量成本最佳区域,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50%,预防成本低于质量总成本的10%,处于此区域时应将质量管理活动的重点转向控制。在质量成本区域,损失成本小于质量总成本的40%,鉴定成本则大于50%,处于此区域应降低质量标准中过定标准,减少鉴定成本支出,从而使鉴定成本降下来。

4.3质量损失率分析

控制内外部损失成本是质量成本管理中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的关键项目,因此,可以质量损失率的分析寻求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所谓质量损失率,就是指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之和与施工总产值之比,是质量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性指标,其大小反映了企业质量管理效,其值应该越小越好。同时,还可通过分析比较本月份质量损失率与上月份质量损失率,来衡量管理是否有效。

参考文献:

[1]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质量成本控制范文篇3

建筑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成本、工期的竞争,建筑生产管理的过程是进度、质量、投资在建筑生产周期内的控制过程。但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或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过程中,都忽视了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不能正确处理质量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是要么强调工程质量,而对成本却不太关心,使工程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荣获优质工程奖少,而经济效益却低下的被动局面;要么强调工程成本而不顾及质量,从而使“豆腐渣工程”频频曝光。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建筑企业中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只占少数,而在这少数企业中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地就更少了。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1)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2)质量损失成本源归集不明确。

(3)质量成本核算失实、失效。

(4)质量成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不当。

本文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从以上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质量所花的费用与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之和。质量成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质量成本总和最低的一点如图1.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可以求得质量成本的最佳点。内外部损失成本,一般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之和,随着质量的提高呈上升趋势。这两条成本曲线的交点,同质量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在同一条垂直线的位置上,即为最佳质量成本。

1、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

为了系统而有效地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建筑企业首先必须根据自身的组织状况,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各自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以及与其他各部门的分工、协调关系。

(1)首先质量成本管理应纳入总会计师的职责范围,由财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负责。在企业内部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归口分级控制。由各项目部负责内部损失成本、用户回访部门负责外部损失成本、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鉴定成本及预防成本。另外,总会计师还要制定质量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设立责任中心,明确财务部门和质管部门的责任,根据财务部门和质检部门的报告和改进计划,在掌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技术革新设备等决策。

(2)财务部门和预算部门要负责编制质量成本计划,设立质量成本科目,搞好对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报告工作,设立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考核各质量成本部门计划完成情况兑现奖惩。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最优先成本决策,监督考核各部门质量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根据质量成本数据提出分析报告及切实可行的改进报告,具体组织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

(3)各项目部根据下达的质量成本计划,提出本部门的执行措施和相应意见,编制责任预算。记录实际执行情况,定期报送真实的质量成本数据。各项目部还要将预算与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以便管理阶层据以进行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产品质量,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2、加强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

所谓质量损失成本源就是指造成质量损失的岗位和原因。探究质量损失成本源主要不是为了追究某个人的责任,更主要的是为了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2.1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模式

建筑产品生命周期长,质量影响因素多,无论是纵向的损失成本源历史分析还是横向的损失成本源责任关系分析,都十分复杂。主要思路是建立在两张对照分析明细表、一组分析原则与一张组织关系对应表的架构上,即组成“二表一原则一对应模式.

(1)从公司层面建立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如表1所示。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纲要性强,是系统方面全面的统筹;是从公司层面对质量损失类型及其原因的概要性罗列。质量损失类型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损失、安全质量损失、合同质量损失及工作质量损失。损失原因只列出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应作进一步的细分以便将损失源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个人。

(2)从项目层面建立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十分详细,便于具体操作,是按照具体的分部工程将质量问题通病及其原因进行罗列,并根据具体原因找出相应质量损失成本源。

(3)在项目组织结构与公司组织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对应性,明确这种组织对应关系,就可以将施工中的质量损失成本源通过对应关系由项目层归集到公司层面。应理顺建筑企业的公司组织与各项目部组织的对应关系。

(4)为了避免在使用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时生搬硬套,使质量源的分析僵硬化,

需要制定如下分析原则进行指导:

①材料问题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责任是质检员和材料员。

②由于具体操作出现质量问题,主要责任是工长,施工员与质量负责人也要负一定责任

③已按交底施工出现质量问题,技术负责人是第一损失成本源。

④在施工过程中,该复检而未复检出现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施工员。

⑤重大施工安全问题,找项目经理。

⑥形成产品后查处的质量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质检员。

⑦技术负责人应针对实际工程具体情况,提出全面方案,具体执行者为施工员、工长、质检员、安全员。若不按要求做,必追究其相应责任;反之,技术负责人对问题不提出解决方案、措施,任期盲目施工造成损失,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⑧施工方案经过审批论证,一旦成立,则不属于个人行为。

2.2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过程

首先,依据会计科目与质量记录,将施工质量损失归入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在项目部层面上寻找质量损失成本源。其次,结合质量损失分析原则将项目层面损失成本源通过组织对应表向公司职能部门层面归集,寻找施工质量的公司层面的损失成本源。再次,将其他质量损失归集进入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最后,按照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将各类损失成本源归集至公司层面。

3、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3.1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科目设置

为了以货币价值的形式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成本问题,企业应该设置“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并下设5个二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质量费用调整。其中,质量费用调整科目核算实际并没有支出,但应计入其他二级账户的隐含成本,以保证质量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能够完整地反映企业所发生的质量成本。各二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如表2所示。

3.2质量成本核算体制的建立

由于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属于管理会计体系范畴,不能纳入企业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建立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第一步工作是填写相关原始凭证,包括返修单(内外部)、返工单(内外部)、停工单(内外部)、材料降级处理报告单等,把当期发生的质量费用通过原始凭证归集质量成本明细科目中。其次,每期期末把当期质量成本科目中归集质量费用按发生原因和发生地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分别结转到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科目。最后,编制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说明书,分析产品质量成本总额、构成、单位产品质量成本。具体运作流程如图3.

4、重视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即根据质量成本核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共包括4个分析内容:质量成本总额分析,构成内容分析,构成比例分析和质量损失率分析。

4.1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构成内容分析

首先,计算出本月(或本期)的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构成内容,然后,分析比较本月(或本期)质量成本与上月(或上期)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据此找出质量成本的发展趋势。

4.2质量成本构成比例分析

所谓质量成本构成比例分析,就是在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例,即内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率、鉴定成本率和预防成本率。然后,分析比较质量成本项目构成与最佳质量成本指标,找到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其中,最佳质量成本指标可借鉴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而得。将质量总成本曲线划分为质量改进区、质量成本最佳区和质量成本过剩区,如图4所示。

在质量改进区域,损失成本高于质量总成本的70%,预防成本则低于质量总成本的10%,在此区域应加强质量管理,采取突破性措施予以改进,以降低质量总成本。在质量成本最佳区域,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50%,预防成本低于质量总成本的10%,处于此区域时应将质量管理活动的重点转向控制。在质量成本区域,损失成本小于质量总成本的40%,鉴定成本则大于50%,处于此区域应降低质量标准中过定标准,减少鉴定成本支出,从而使鉴定成本降下来。

4.3质量损失率分析

控制内外部损失成本是质量成本管理中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的关键项目,因此,可以质量损失率的分析寻求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所谓质量损失率,就是指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之和与施工总产值之比,是质量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性指标,其大小反映了企业质量管理效,其值应该越小越好。同时,还可通过分析比较本月份质量损失率与上月份质量损失率,来衡量管理是否有效。

参考文献:

[1]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质量成本控制范文篇4

一、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构成

建筑施工质量成本是将建筑产品质量保持在设计质量水平上所需要的相关费用与未达到预期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它是建筑施工总成本的组成部分。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由施工过程中发生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构成。其中:预防成本是致力于预防工程质量不合格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包括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费、质量信息费、专门质量培训费、质量技术宣传费及管理活动费等成本项目。鉴定成本是评定施工项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所需的费用,包括建筑材料检验试验费、工序监测费和计量服务费、施工质量评审活动费等成本项目。内部故障成本是在工程竣工前工程未满足设计要求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返工损失、返修损失以及质量过剩增加支出、技术超前增加支出造成的损失等成本项目。外部故障成本是竣工后由于工程质量未满足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所发生的费用。

二、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方法

建筑施工质量成本控制是对建筑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全面控制。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施工项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的情况下,使其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即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采取措施、及时纠偏,以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

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控制是一项涉及到施工生产各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质量成本的四大构成以系统的思想进行整合,对工程项目的材料、人工等成本项目进行五个方面的事前和事中目标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的质量成本在工程进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

(一)建筑材料费的质量成本控制

材料费是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的控制重点。材料(含构配件)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的质量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建筑工程质量也不可能达标。由于材料费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3%,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一定要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建立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台账,实行材料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二)建筑人工费的质量成本控制

施工人员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要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的共同劳动的限制,其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7%,这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质量成本控制,应从人员费用支出方面入手,注重促进建筑质量和人工效率的综合作用。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从确保质量的前提出发,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成本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并且实行施工质量报酬挂钩制度,将建筑施工质量、效率与人员的薪金报酬相挂钩,用合格施工质量为主导来考核人工的劳动量与支付人工费用,以促进施工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三)机械费的质量成本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现代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机械费的开支约占建筑成本的7%,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选用方面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特别考虑到施工质量成本的要求,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始终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使施工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四)施工间接费支出的质量成本控制

施工间接费支出一般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1%左右。它包括建筑施工企业故障成本中的罚款、诉讼费用等项目。工程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工程质量成本的控制涉及到施工安全问题,绝不能因控制费用开支而减少安全措施的投入。要实施质量成本控制,就一定要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真正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检验、反馈信息的有机结合,将施工间接费用控制在公司质量标准成本要求的范围内。

1.施工前要对施工的项目逐项分析,可借助鱼刺图等工具,寻找在施工中可能或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质量预控措施降低返工、返修率等可避免的损失,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成本控制。

2.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安全关。在整个质量控制中,施工项目的安全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避免由于安全问题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质量成本损失。

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分项、分部工程施工的建筑成品以及半成品的质量保护,避免后续施工造成质量损失,这也是严格控制质量成本的有效手段。

质量成本控制范文篇5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建筑业

0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视。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刻不容缓,但是,一味地追求质量而不计代价是不现实的。质量差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同样,超过实际需要不计成本地生产过高质量,也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开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理论的缺陷性,在实际推行中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管理成效不显著。

1XYZ公司质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园林古建筑一级资质,集房地产开发、建筑科研、建筑装饰、钢结构制作安装、速成墙安装、工程技术咨询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对XYZ公司实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容易发现,尽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经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事后检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太大;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职责不明确;高层管理者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去,质量意识不强;现有管理体系不健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还是问题的焦点,这在结果上集中表现为现有体系没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些缺陷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互为依存的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不仅是XYZ公司目前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该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在结合XYZ公司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如何正确的实现公司质量成本源归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科学的应用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1.1XYZ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技术方案

1.1.1XYZ公司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XYZ公司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可通过设置以下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并下设4个三级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各三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四级明细目,以便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1.2XYZ公司质量成本分析

由上图1.2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结论是:降低质量成本必须从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由表1.1的结论可知,2009年XYZ公司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是质量损失成本。下面.图1.3分别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从上图1.3可以看出,XYZ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几乎全部由内部返工损失和内部返修损失构成。其中内部返修成本占有绝大部分。根据ABC理论知。如果将内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化将有很大的改观。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①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不应该是以高的内部损失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这是对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发生的费用。如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修复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构件、机械等费用,这些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②2009年XYZ公司停工损失费为0。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内部的责任或外部的责任而引起的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如起重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内部责任。2009年XYZ公司的内部损失成本结构不科学,加固成本、质量故障分析处理成本、材料降级处理损失的数额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没有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在一味地牺牲质量成本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提高。

从1.4图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构成有为外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修损失。这两者之和超过外部返修损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主要对象是外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主要因机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应联系项目实际,从管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减少外部停工损失。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质量成本结构很不合理,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点要放在对内部返工损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较合适的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质量成本优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应该重视对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2结论

质量成本控制需要质量成本数据,质量成本数据显示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合理化的潜力。

质量成本数据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器,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改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寻找突破口。

一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非货币性数据不敏感,而对货币数据非常敏感,因此质量成本的货币形式能够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呢?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构建一个可靠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各个组织保证。

2.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既要注重施工质量,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企业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减少质量控制失效成本。2.3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防成本投入。必须要提到预防成本。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

2.4建筑施工企业应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2.5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2.6企业应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质量成本,并开始尝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理论与实践并进,将质量成本管理推向前进。此文仅是笔者学习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此只想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企业的关注,唤起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希望质量成本管理能真正走进我国企业,为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奋,王效俐.浅论质量成本特征曲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8):80-83.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2-5.

[3]于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中外建筑,2007(6).16-18.

[4]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房屋建筑工程成本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丁春红.工程质量控制和成本浅谈[J].科技信息,2007(10):29-21.

[7]黄春金.工程监理中质量成本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7-9.

[8]李正权.质量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中国质量报,2006.4.12.

[9]李卫东.企业质量始于质量工程师.人民政协报.2002.11.14.

质量成本控制范文篇6

关键词: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策略

对生产企业而言,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是管理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内容。质量成本管理作为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的交叉点,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而产生的新概念,其是指与企业质量管理相关的一系列成本管理活动,在企业质量控制与成本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药品属于特殊商品,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质量控制是药品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药品的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成本投入,已成为企业提升利润,实现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此,质量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构成

质量成本是药品生产企业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表现,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预防成本。指预防不合格药品而产生的费用,是质量成本控制的先导内容。预防成本的构成较为多样,比如,药品企业为加强质量管理,在制定质量方针、计划中所产生的成本;又如药品企业针对员工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而产生的成本等。第二、检验成本。药品的产品鉴定是生产中的重要程序,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开支。鉴定成本包括原材料、辅料的检验成本;药品中间体的检验成本;药品生产完成后的验收成本;此外,鉴定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也属于鉴定成本的范围。第三、损失成本。损失成本由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内部损失成本指发生在企业内部的损失成本,比如产品在出厂前发生质量问题,难以向市场销售而导致的损失;又如产品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费用等。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销售后,因故障而产生的成本,比如因医药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使用的患者生命财产损失的赔偿费用等。

二、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1.强化药品生产质量。质量作为产品的生命,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更是如此。药品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对象的特殊性,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为药品任何环节的瑕疵都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随着药品企业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全面质量管理日益成为药品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内容,而质量成本管理正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成本管理活动,其在成本管理中不仅从财务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将质量控制作为成本管理的中心,质量控制在前,成本控制在后,成本控制围绕质量控制开展,能够强化药品的生产质量。2.压缩企业成本开支。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国,药企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不少药物更是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就以7ACA为例,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在产品质量以及功能相同的情况下,价格就成为产品争夺市场的利器。对此,质量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质量成本管理围绕质量控制开展成本管理活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力图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开支,在优化企业经费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策略

1.完善成本管理体系。质量成本作为成本构成的重要内容,强化质量成本管理,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严格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药品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质量成本管理中,最为主要的任务便是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对此,药品生产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完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当前,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在管理中存在空白点,导致管理效果长期得不到提升,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质量成本管理机构,从质量管理部门以及成本管理部门选派专业化的人士,全面负责质量成本管理的任务,以提高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其次,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流程。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质量成本管理的特殊性出发,紧扣质量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剔除管理中重复、冗余的环节,提高质量成本的管理效率。最后,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中,制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制度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制度的周密性、细致性以及可执行性三个角度出发,加强制度建设。2.明确成本管理责任。权责不明确是当前药品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对此,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质量控制与成本压缩的角度出发,明确成本管理的主体责任,在组织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推行岗位责任制。要点如下:第一、明确管理机构的责任。如前所言,构建高效统一的管理机构是质量成本管理得以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管理机构需要肩负起质量成本管理的主体责任,深入到质量成本管理的各个流程、各项环节,以明确的管理责任书作为管理机构工作开展的参考依据。第二、推行岗位责任制。质量成本管理的范围比较宽泛,凡是质量控制中的成本支出,均属于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因此,药品企业需要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以及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将管理任务进行分解,以岗位为中心分解管理任务,确保定岗定责,有效克服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人浮于事的现象,以提高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第三、严格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制度是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充分发挥岗位责任制度作用与价值的有效形式。药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的指标,根据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开展绩效考核活动,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薪酬、晋升等关联起来,激励员工更好地履行岗位责任。3.适度提高预防成本。药品企业质量成本的构成较为复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显性成本、隐性成本,而从成本支出的实际范围而言,又可以细分为多种形式。此点前文已经言及。质量成本的构成要素共同形成了质量总成本,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构成要素的成本控制,自然也就成为总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式,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便是适度地提高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提高看似会增加总成本,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质量成本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关联性,预防成本的增高会导致其他成本的下降,最为典型的便是鉴定成本、故障成本等。预防成本属于前期投入成本,以预防医药产品质量为目标,预防成本的提高可以增强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尽管前期的投入会增加,但后期质量成本会出现显著下降的态势,且质量成本的控制实践表明,在特定范围内,增加预防成本会导致鉴定成本、故障成本的显著下降,同时,二者下降的幅度要高于预防成本的增加幅度,从而实现总成本的降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防成本占比越高越好,药品生产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质量成本管理构成的特点以及管理活动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为适宜的成本要素构成比,以此作为质量成本管理的出发点、立足点。

四、结语

成本控制是企业确保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而对制造业企业而言,质量成本控制则是成本控制的中心内容。药品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远高于一般企业,质量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相对也更高。药品生产企业要强化质量成本的管控,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定军.立华制药药品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2]白洁.对制造企业质量成本控制和优化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3):306.

[3]宫平.质量成本管理在制药企业的应用[J].科技市场经济,2016,(3):54.

[4]陆新颖.医药企业在TQM基础上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方式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116-117.

质量成本控制范文篇7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建筑业

0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视。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刻不容缓,但是,一味地追求质量而不计代价是不现实的。质量差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同样,超过实际需要不计成本地生产过高质量,也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开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理论的缺陷性,在实际推行中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管理成效不显著。

1XYZ公司质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园林古建筑一级资质,集房地产开发、建筑科研、建筑装饰、钢结构制作安装、速成墙安装、工程技术咨询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对XYZ公司实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容易发现,尽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经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事后检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太大;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职责不明确;高层管理者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去,质量意识不强;现有管理体系不健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还是问题的焦点,这在结果上集中表现为现有体系没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些缺陷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互为依存的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不仅是XYZ公司目前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该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在结合XYZ公司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如何正确的实现公司质量成本源归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科学的应用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1.1XYZ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技术方案

1.1.1XYZ公司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XYZ公司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可通过设置以下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并下设4个三级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各三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四级明细目,以便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1.2XYZ公司质量成本分析

由上图1.2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结论是:降低质量成本必须从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由表1.1的结论可知,2009年XYZ公司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是质量损失成本。下面.图1.3分别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从上图1.3可以看出,XYZ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几乎全部由内部返工损失和内部返修损失构成。其中内部返修成本占有绝大部分。根据ABC理论知。如果将内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化将有很大的改观。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①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不应该是以高的内部损失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这是对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发生的费用。如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修复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构件、机械等费用,这些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②2009年XYZ公司停工损失费为0。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内部的责任或外部的责任而引起的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如起重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内部责任。2009年XYZ公司的内部损失成本结构不科学,加固成本、质量故障分析处理成本、材料降级处理损失的数额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没有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在一味地牺牲质量成本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提高。

从1.4图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构成有为外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修损失。这两者之和超过外部返修损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主要对象是外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主要因机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应联系项目实际,从管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减少外部停工损失。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质量成本结构很不合理,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点要放在对内部返工损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较合适的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质量成本优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应该重视对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2结论

质量成本控制需要质量成本数据,质量成本数据显示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合理化的潜力。

质量成本数据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器,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改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寻找突破口。

一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非货币性数据不敏感,而对货币数据非常敏感,因此质量成本的货币形式能够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呢?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构建一个可靠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各个组织保证。

2.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既要注重施工质量,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企业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减少质量控制失效成本。2.3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防成本投入。必须要提到预防成本。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

2.4建筑施工企业应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2.5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2.6企业应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公务员之家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质量成本,并开始尝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理论与实践并进,将质量成本管理推向前进。此文仅是笔者学习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此只想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企业的关注,唤起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希望质量成本管理能真正走进我国企业,为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奋,王效俐.浅论质量成本特征曲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8):80-83.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2-5.

[3]于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中外建筑,2007(6).16-18.

[4]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房屋建筑工程成本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丁春红.工程质量控制和成本浅谈[J].科技信息,2007(10):29-21.

[7]黄春金.工程监理中质量成本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7-9.

[8]李正权.质量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中国质量报,2006.4.12.

[9]李卫东.企业质量始于质量工程师.人民政协报.2002.11.14.

质量成本控制范文篇8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建筑业

0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视。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刻不容缓,但是,一味地追求质量而不计代价是不现实的。质量差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同样,超过实际需要不计成本地生产过高质量,也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开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理论的缺陷性,在实际推行中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管理成效不显著。

1XYZ公司质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园林古建筑一级资质,集房地产开发、建筑科研、建筑装饰、钢结构制作安装、速成墙安装、工程技术咨询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对XYZ公司实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容易发现,尽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经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事后检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太大;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职责不明确;高层管理者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去,质量意识不强;现有管理体系不健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还是问题的焦点,这在结果上集中表现为现有体系没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些缺陷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互为依存的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不仅是XYZ公司目前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该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在结合XYZ公司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如何正确的实现公司质量成本源归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科学的应用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1.1XYZ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技术方案

1.1.1XYZ公司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XYZ公司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可通过设置以下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并下设4个三级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各三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四级明细目,以便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1.2XYZ公司质量成本分析

由上图1.2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结论是:降低质量成本必须从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由表1.1的结论可知,2009年XYZ公司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是质量损失成本。下面.图1.3分别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从上图1.3可以看出,XYZ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几乎全部由内部返工损失和内部返修损失构成。其中内部返修成本占有绝大部分。根据ABC理论知。如果将内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化将有很大的改观。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①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不应该是以高的内部损失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这是对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发生的费用。如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修复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构件、机械等费用,这些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②2009年XYZ公司停工损失费为0。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内部的责任或外部的责任而引起的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如起重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内部责任。2009年XYZ公司的内部损失成本结构不科学,加固成本、质量故障分析处理成本、材料降级处理损失的数额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没有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在一味地牺牲质量成本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提高。

从1.4图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构成有为外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修损失。这两者之和超过外部返修损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主要对象是外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主要因机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应联系项目实际,从管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减少外部停工损失。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质量成本结构很不合理,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点要放在对内部返工损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较合适的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质量成本优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应该重视对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2结论

质量成本控制需要质量成本数据,质量成本数据显示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合理化的潜力。

质量成本数据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器,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改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寻找突破口。

一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非货币性数据不敏感,而对货币数据非常敏感,因此质量成本的货币形式能够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呢?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构建一个可靠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各个组织保证。公务员之家

2.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既要注重施工质量,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企业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减少质量控制失效成本。

2.3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防成本投入。必须要提到预防成本。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

2.4建筑施工企业应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2.5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2.6企业应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质量成本,并开始尝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理论与实践并进,将质量成本管理推向前进。此文仅是笔者学习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此只想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企业的关注,唤起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希望质量成本管理能真正走进我国企业,为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奋,王效俐.浅论质量成本特征曲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8):80-83.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2-5.

[3]于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中外建筑,2007(6).16-18.

[4]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房屋建筑工程成本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丁春红.工程质量控制和成本浅谈[J].科技信息,2007(10):29-21.

[7]黄春金.工程监理中质量成本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7-9.

[8]李正权.质量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中国质量报,2006.4.12.

[9]李卫东.企业质量始于质量工程师.人民政协报.2002.11.14.

质量成本控制范文篇9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建筑业

0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视。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刻不容缓,但是,一味地追求质量而不计代价是不现实的。质量差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同样,超过实际需要不计成本地生产过高质量,也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开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理论的缺陷性,在实际推行中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管理成效不显著。

1XYZ公司质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园林古建筑一级资质,集房地产开发、建筑科研、建筑装饰、钢结构制作安装、速成墙安装、工程技术咨询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对XYZ公司实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容易发现,尽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经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事后检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太大;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职责不明确;高层管理者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去,质量意识不强;现有管理体系不健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还是问题的焦点,这在结果上集中表现为现有体系没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些缺陷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互为依存的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不仅是XYZ公司目前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该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在结合XYZ公司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如何正确的实现公司质量成本源归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科学的应用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1.1XYZ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技术方案

1.1.1XYZ公司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XYZ公司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可通过设置以下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并下设4个三级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各三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四级明细目,以便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1.2XYZ公司质量成本分析

由上图1.2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结论是:降低质量成本必须从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由表1.1的结论可知,2009年XYZ公司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是质量损失成本。下面.图1.3分别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从上图1.3可以看出,XYZ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几乎全部由内部返工损失和内部返修损失构成。其中内部返修成本占有绝大部分。根据ABC理论知。如果将内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化将有很大的改观。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①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不应该是以高的内部损失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这是对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发生的费用。如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修复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构件、机械等费用,这些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②2009年XYZ公司停工损失费为0。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内部的责任或外部的责任而引起的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如起重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内部责任。2009年XYZ公司的内部损失成本结构不科学,加固成本、质量故障分析处理成本、材料降级处理损失的数额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没有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在一味地牺牲质量成本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提高。

从1.4图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构成有为外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修损失。这两者之和超过外部返修损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主要对象是外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主要因机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应联系项目实际,从管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减少外部停工损失。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质量成本结构很不合理,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点要放在对内部返工损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较合适的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质量成本优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应该重视对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2结论

质量成本控制需要质量成本数据,质量成本数据显示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合理化的潜力。

质量成本数据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器,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改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寻找突破口。

一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非货币性数据不敏感,而对货币数据非常敏感,因此质量成本的货币形式能够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呢?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构建一个可靠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各个组织保证。

2.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既要注重施工质量,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企业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减少质量控制失效成本。2.3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防成本投入。必须要提到预防成本。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

2.4建筑施工企业应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2.5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2.6企业应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质量成本,并开始尝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理论与实践并进,将质量成本管理推向前进。此文仅是笔者学习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此只想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企业的关注,唤起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希望质量成本管理能真正走进我国企业,为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奋,王效俐.浅论质量成本特征曲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8):80-83.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2-5.

[3]于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中外建筑,2007(6).16-18.

[4]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房屋建筑工程成本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丁春红.工程质量控制和成本浅谈[J].科技信息,2007(10):29-21.

[7]黄春金.工程监理中质量成本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7-9.

[8]李正权.质量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中国质量报,2006.4.12.

[9]李卫东.企业质量始于质量工程师.人民政协报.2002.11.14.

质量成本控制范文篇10

关键词:质量管理;成本控制;质量成本管理

一、引言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企业更加重视成本控制,期望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企业降低成本的方式变得更加难寻,寻找合适的降低成本方式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客户对产品种类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产品需求。因而,企业纷纷将注意力转到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借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同时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但是,在产品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很可能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致使成本大幅增加,最终导致企业无法保持原有的优势。倘若企业只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维持自身竞争优势,那么很可能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基于此,企业会陷入降低成本与保证质量两难的困境,无法实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因此,寻找平衡二者关系的途径,将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实现融合,成为企业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分析

(一)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的辩证关系。(1)二者的矛盾关系。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然而,企业为了利润一味减少生产经营成本,会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企业声誉受损,长久下去会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使企业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营状态,在保证产品质量基础上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利润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需要支出一定数额的费用,因此很可能会陷入两难的困境:一是当企业竭力想要提高产品质量时,很可能会导致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产品质量过剩的问题,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二是当企业竭力想要减少产品成本时,很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出现,致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出大量无法使用的次废品,最终导致企业无辜增加更多成本,与其初衷计划相悖。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之间存在着矛盾,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由对立向统一转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2)二者的平衡关系。随着当前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企业逐渐增强对质量管理的关注。一般情况下,随着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但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当客户购买力增长速度无法跟上价格的上涨速度时,产品价格增长就会停滞,此时企业一味提高产品质量,只会增加产品成本,不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另外,由于质量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大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把质量货币化,实现了将质量与成本以统一的方式进行计量。因此,当企业将质量成本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并且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认证标准,而产品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水平时,企业就能够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合理性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最佳的获利空间,一定程度上使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实现平衡。(二)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的切入点。为了能够实现既保障质量,又降低成本的目标,企业需要找到能够将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相融合的结合点,使二者能够有效连接起来。长期以来,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一直得到广泛关注,因此在同业竞争者中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成为取胜的关键。由于企业产品质量及其成本存在着联系,企业要想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就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佳的质量点,形成一种最佳的质量水平。其中,由于质量成本管理是以降低质量作业投入成本,并且保障质量水平为目标的,作为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着产品质量和成本两个因素,因此在将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融合时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质量成本主要分为外部失败成本、内部失败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四类。其中,外部失败成本主要来源于客户对产品的不满意、产品出售后发现为残次品等方面,主要包括销售额下降、召回、处理客户投诉、退回等方面的成本;内部失败成本主要来源于公司产生的不合格产品,主要包括返修、再次测量和校验、残次品等方面的成本;鉴定成本主要来源于公司为检验产品是否合格、是否满足客户需求所耗费的资源,主要包括第三方检验、产品验收、检验器具和药剂、质量检验等方面的成本;预防成本主要来源于为预防产品生产不合格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市场调研、质量水平计划、为提升质量开展的培训活动等方面的成本。

三、案例分析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神华”)成立于2004年,公司主营煤炭、电力的生产和销售,是一家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煤炭为基础的一体化能源公司,公司坚持以“建设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为发展目标,跻身国际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综合能源企业行列。公司H股和A股分别于2005年6月和2007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1088。(一)企业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现状。(1)质量管理现状。当前,中国神华的质量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其体系相对完善,各层次之间已经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反馈机制(见图1)。其中,该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可以借鉴的内容有:一是公司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较为细致、明确,员工责任划分比较清晰,质量管理目标从个人、班组、车间、科室职责清晰,每个人都能清楚地做好工作定位。此外,明确的责任制和对应的奖惩机制,为公司实现良好的质量管理创造了条件;二是公司非常重视质量数据管理,其数据按照管理目标进行分类管理,并且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将来自生产活动的数据,在保障质量和数量基础上及时记录,以便于为公司质量决策、评价员工工作提供依据。虽然中国神华在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上述优点,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公司的质量管理自成体系,未将质量成本因素考虑在内。由于公司不重视将质量成本数据加入到质量管理活动当中,使得公司在提升产品质量过程中,由于缺乏质量成本因素的指导,致使总成本增加,导致成本难以控制,使得成本控制目标与质量目标无法融合。第二,质量管理过程中未引进专业的成本控制人员,使得质量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当公司事后对总成本进行核算,发现总成本超过预期标准时,很可能会影响未来质量管理活动中资源的投入,致使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第三,公司现行质量管理考核系统未加入成本核算内容,使得公司无法对质量管理责任人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体系无法起到激励相关责任人降低成本的作用,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2)成本控制现状。中国神华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强调全过程、全体成员、全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使成本控制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公司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成本控制,制定了针对成本控制的责任机制和相应奖惩措施,使企业成员严格执行成本任务。此外,为了考察公司成本控制效果,公司还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总结工作中的成功之处并分析存在的不足,及时对成本控制方向进行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但是中国神华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由于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降低成本,而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产品质量,一味减少成本很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其无法达标,进而浪费企业资源,因此需要针对二者目标不融合情况进行改进。第二,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无法得到有效沟通,使得成本控制人员无法将质量管理过程涉及的成本进行控制。由于质量管理人员最清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产品的资源消耗情况,能够更好地找到质量成本中的非增值项,因此要想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就要帮助两个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确定非增值的质量成本。第三,成本控制系统未将质量因素加入到考核指标当中,使得公司无法对成本控制责任人的质量保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体系无法起到激励相关责任人重视质量管理的作用,提升了企业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二)企业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面临的挑战。(1)融合的管理基础。当前,中国神华在技术支持、人员架构、管理理念等方面已经为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中,在技术层面,中国神华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质量数据管理体系,包括产品质量测控、台账、数据记录等内容;在成本控制体系当中,也实现了对经济业务的账务记录、清算和对账等工作。在人员架构层面,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均是在厂长领导下开展,不同的是前者工作是由总工程师负责,后者是由总会计师负责。因此,在将二者进行融合时,可以在原有质量管理体系下(图2所示),增加成本控制工作相关负责人,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基于原有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由厂长领导,各车间、各科室、总会计师和总工程师负责人共同组成质量成本管理小组,将质量管理办公室与财务科相结合,共同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体系;在管理理念方面,由于厂长对于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方面均比较重视,且在这两个方面公司均遵循全过程、全体成员、全企业参与的原则,因此为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融合奠定了基础。(2)融合的适应性分析。一是借助质量成本,实现管理目标的统一。由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为了竭力提高产品质量,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使得企业竞争力下降,亦或为了竭力降低成本,使得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出现次废产品情况的发生。因此,为了防止企业偏重于质量和成本控制其中一方情况的出现,企业可以借助质量成本融合质量与成本,从而帮助企业达到所需的经营管理目标。二是借助质量成本,建立质量与成本两系统的联系,实现管理过程的融合。一方面,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将质量作业中涉及的产品批次、检验次数、产品质量信息、设备参数等数据信息传递给成本控制系统中的相关财务人员;另一方面,成本管理体系中人员可以利用质量管理中涉及的数据信息,核算出产品质量成本,将二者信息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将两个系统中的人力资本、各项资源进行共享、整合,达到保障质量、降低成本的目标。三是识别质量成本动因,达到激励责任人的目的。由于成本控制人员受自身专业和工作经验等的影响,在掌握质量成本的来源、控制质量成本等方面需要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因为只有质量管理人员才能清楚知道质量成本作业中的成本是如何产生的,并且找到哪些质量成本是不必要的。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人员需要借助质量管理人员,帮助自身寻找质量成本的动因,从而实现对两个体系中相关责任人权责的分配,有针对性地控制质量成本,并且通过建立相应的权责考核标准,激励责任人开展相关工作,确保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标切实实现。(3)融合的弱点。中国神华虽然在管理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融合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的基础,却仍旧存在以下几个弱点:一是公司还未建立完善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系统自成体系,二者无法实现联通,因此管理过程无法融合。二是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采用的评价指标不相同,成本控制是依据财务数据指标进行管理,而质量则是依据技术指标进行管理,公司当前的核算体系无法实现将成本控制与产品质量的联通,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三是公司的成本责任制与质量责任制不统一。公司在对两个系统中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时,由于质量作业过程中需要涉及多个环节,且每个环节产生的质量成本都存在联系,而公司成本数据是由财务科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将质量成本责任归结于某一责任主体是不正确的。另外,某一责任主体需要对成本负责,并不表示要对质量问题负责,由此可以看到该问题也是成本与质量未能融合的一个弱点。融合弱点存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质量成本数据难以有效获得。由于公司未设置质量成本科目,在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时,很多质量成本无法被发现,并且隐藏在各类间接费用当中,因此获取有效质量成本数据,进行质量成本核算,是实现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融合必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管理系统,使得公司资源无法得到最大化利用,企业质量成本在没有借助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指导情况下,财务科是无法准确对其进行核算的,因此要想将二者管理过程实现融合,就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第三,员工未能理解并重视保障质量与降低成本之间的关系,认为公司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必然会增加相应的成本投入,而对于降低成本也只是关注于对办公用品、水电等方面的节约,不重视对产品成本的节约,正是由于员工对保障质量与降低成本之间关系的认知不足,导致二者融合的难度增加。

四、企业质量管理与成b本控制融合的实现途径

(一)建立质量成本体系。通过分析中国神华质量管理体系发现,该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得相对较好,拥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因此,本文以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入成本管理,以质量成本为切入点,以成本控制为手段,将二者结合并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在原有质量管理体系下,公司只能对产品质量做到控制,无法实现降低成本,因此改进后的公司质量或管理体系将质量成本引入到体系中,将质量以成本的方式反映出来。此外,还对质量成本的管理架构以及会计科目进行了调整。在管理架构上,成立新的质量成本管理办公室,在原质量管理办公室基础上增加成本控制体系中的总会计师和财务科两个,原质量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质量数据收集、核算质量成本、监督和执行质量计划;总会计师的工作是指导财务科开展相关工作,并对质量成本内部报告进行审核;而财务科主要负责汇总核算全公司的质量成本,并生成质量成本内部报告,质量成本管理办公室会依据报告内容指导公司开展各项工作。经过上述改进,新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既保障了公司对质量的把控要求,也保障了公司管理者利用质量成本信息开展经营决策的需要[1]。在会计科目上,将相应的质量作业科目增设在成本费用中。根据质量成本的分类(包括外部失败成本、内部失败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进行科目设置,例如:在外部失败成本分类中,增设“客诉赔偿成本”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下;在内部失败成本分类中,增设“产品降级成本”在车间经费或生产费用科目下;在鉴定成本分类中,增设“样品检验成本”在“制造费用”科目下;在预防成本分类中,增设“质量活动计划费”和“员工培训费”在“管理费用”科目下。清楚划分好质量成本科目后,所有隐藏的质量成本便会显现,并以数据的形式体现。公司管理者在制定战略决策时,便可以以该值作为依据,制定相关的管理计划。(二)编制质量成本内部报告。企业质量成本报告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查找质量成本来源和具体数值,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企业要充分重视质量成本报告的作用。当质量成本发生时,企业不应一味地将其归为费用类科目,而是应该依据各科室提交数据,详细将质量成本进行划分,录入到相应科目,从而保障所有质量成本均能够体现出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计算结果[2]。此外,质量成本报告编制可以按照公司不同的需求进行编制,既可以根据时间进行编制,也可以根据管理目的进行编制,其中,在编制短期的质量成本报告可以借鉴如表1所示方式:(三)加强部门间沟通。为了能够快速、精准地核算质量成本,公司各部门必须共同协作,为质量成本核算提供数据支持。首先,各车间、财务科、煤质科、生产科等部门可以定期对质量成本进行初步核算,并将核算结果集中转给财务科,然后财务科在综合整理这些数据信息之后,制定出能够有效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的质量成本内部报告,公司管理者利用该报告信息便能够有效制定利于公司发展的策略。其中,设计的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流程如图4所示:(四)形成质量成本责任人激励机制。为了达到激励相关责任人更好开展工作的目的,在质量成本报告编制之后,管理者需要依据报告内容以及公司的实际生产控制情况,确定目标质量成本的数值,以该数值为依据对责任人工作进行考核,形成激励机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公司可以通过对责任人负责工作产生的质量成本实际值与目标值相比较,采用记分制准则对责任人业绩进行考核,并且要求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挂钩,以此对相关责任人实施奖惩,从而保证员工对工作负责,达到激励质量成本管理相关责任人的目的,促进各相关责任人对质量与成本关系的理解,切实落实质量成本管理目标。另外,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发现实际质量成本值与目标值相差较大时,要着重对造成该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思考,追根溯源,逐步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进而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家杰.房地产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5(1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