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6:54:52

政务系统

政务系统范文篇1

1原有政务系统概况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原有政务系统基于统一平台的理念设计开发,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整合了内部办公类、日常事务类、业务管理类等各个信息系统,具备公文处理、文件传输、信息等政务办公基本功能,以及水资源管理、防汛指挥、行政审批等业务管理功能,并实现了政务应用和业务应用的高度协同,为全局各级各类用户基于PC端的日常办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总体设计思路和建设内容

2.1总体目标。在不改变原有政务系统总体架构的基础上,建设基于移动端的工作门户,为全局用户提供移动端的统一入口,实现与PC端的全方位业务汇聚和应用连接,做到信息多端同步、多屏互动、协同办公。2.2总体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原有政务系统的软、硬件基础,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以用户为中心,利用消息引擎等技术,通过对资源、数据、应用的连接、展现、推送、聚合、处理、分析,打造一个基于移动端的消息驱动型门户平台。2.3系统整体架构。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移动端门户系统搭建在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网络系统的互联网应用安全区,基于现有云计算平台的总体要求和技术规范,通过逻辑的三层架构:接入层、逻辑层和数据层,实现与PC端政务系统的交互对接。接入层:负责接受客户端的大量连接,处理客户端的高并发请求,提供登录认证以及数据转发和透传功能。接入层是对外的唯一服务器入口,只开放有限的端口,并对所有数据包实施非法检测处理。逻辑层:负责服务器的所有业务逻辑,是数据和逻辑运行的枢纽。逻辑层的服务采用通用组件开发,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快速搭建新的逻辑服务器,注入到集群中来。所有逻辑层的服务都由中央调度服务进行管理,采用N+N备份机制,保证逻辑层的高可用。数据层:是服务器的核心层,其中包括缓存和数据库。为了满足用户高并发的请求,所有数据都在数据库上层做了缓存,缓存层采用一致性哈希分布策略,可以动态添加服务节点进行系统扩容。同时系统设计了双层缓存,即使一层缓存的服务全部宕机,也不影响整个数据层提供高效服务的能力。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可根据分库分表规则进行扩容。同时采用Master+Slave方式进行数据备份。2.4建设内容及功能。2.4.1移动端门户建设。如图2所示,建设移动端登录入口,形成统一的移动门户,实现与PC端相一致的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为各类政务应用、业务应用提供移动端接入。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工作看板:将所有应用产生的待办信息都统一推送到工作看板,展现所有需要处理的工作。由待办可直接进入办公、业务系统进行操作,实现一个页面处理所有工作。消息推送:通过多种模式接入已有应用系统产生的消息,并将应用消息与沟通消息都推送至消息中心,统一提醒和展现,不仅要做到查阅,还可以实现快捷处理。应用中心:将各类政务应用、业务应用集中在同一页面展现,实现统一入口、单点登录,并与PC端政务系统实现流程协同、数据同步。组织架构:同步现有PC端政务系统的组织架构,以树状结构的形式在移动端展现,支持一人多职,支持姓名、部门、群组的精确和模糊搜索,满足快速找人的需求。即时通讯:基于组织架构的人员信息,提供点对点、群组的即时通讯,支持发送文本、表情、语音、图片、文件,每一条发送的消息都具有阅读状态,可实时查看消息已读/未读的状态。所有消息采用云端存储,保证消息多终端同步,满足多设备工作时对消息完整性的需求。2.4.2应用集成。将PC端政务系统中收文处理、会议通知、工作动态、一周安排、会议管理、行政值班、专报简报等常用政务应用,以及水资源管理、热线工单、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目标管理等业务应用进行适应性改造,在移动端进行集成。2.4.3PC端功能改造。针对移动端的应用需求,对PC端政务系统相应功能进行升级,对相关功能页面进行HTML5改造,开发API数据同步接口,在PC端嵌入文件传输客户端,实现组织架构数据、政务数据、业务数据的跨终端同步、多屏互动。2.4.4后台管理平台建设开发后台管理模块,支持账户管理、组织架构管理、应用管理,并提供完善的API及相关的SDK,支持后续其他应用的接入;同时提供运行统计分析功能,可支持管理员查看运行数据、应用使用数据,并对消息进行审计。

3改造成果及主要特点

按照上述总体设计思路,原有政务系统经过移动化改造,功能满足了用户的基本需求,并已稳定运行超过一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实践证明,该改造方案有以下主要特点。易实施: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要摘挂、组合,易于维护和扩充;采用标准的、统一的API接口,便于其它系统应用或服务调用;实施投资小,周期短。高可用:采用可靠的网络结构和数据库软件,以保证数据采集、录入、传输的合法性、准确性,能够承受多用户并发访问。高安全:私有化部署,充分考虑在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客户端和服务器通信实施加密处理,并实行基于角色和工作分工的权限控制机制,数据分级分层管理,保证信息安全。易操作: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与原有政务系统保持紧密的继承性,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易学易用,从而大大降低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基本实现“零培训”使用。

4结语

政务系统通过移动化改造,在不改变原有信息系统架构的基础上,采用简单易行的方式,以及较低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建设了基于移动端的统一门户,构建了围绕用户的工作闭环,实现了“移动办公”目标,达到了让工作更简单、更高效、更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倪雄,季乙玮,黄士力.上海市水务局政务协同系统设计与应用[J].办公自动化,2018(2):47-48.

[2]徐炜.政府移动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12):56-58.

政务系统范文篇2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要使各单位全体人员掌握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的操作方法,切实提高我区电子政务实际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服务。

二、培训对象

各单位系统管理员和文档员。

三、培训时间

年7月31日上午9:00——11:30,下午2:30——5:30。

四、培训地点

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东教学楼4楼机房。

五、培训内容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的具体操作。

六、具体要求

1、此次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培训是为今后无纸化、信息化办公打下的坚实基础,因此各单位参训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同时做好本单位内部培训工作,使本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的操作使用。

政务系统范文篇3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电子政务;政务服务;数据共享;政务联盟链

2008年11月份,一位叫中本聪的学者在密码学论坛(metzdowd.com)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APeer-to-PeerElectronicCashSystem)的论文后,区块链技术首先在金融领域掀起一股虚拟货币热潮。随着对区块链技术研究的深入,区块链逐步应用到供应链、数字资产、物联网、能源、电子政务等领域,迅速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2016年12月份,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中区块链技术被首次提到,将区块链技术与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认知分析等列入国家“十三五”战略性前沿技术,超前布局。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北京、广州、浙江等十几个省市也陆续出台了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应用落地的政策措施,为区块链技术深入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工信部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中指出,我国在公有链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大企业纷纷加入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区块链产业生态在我国已初步形成。2019年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的讲话,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政务服务工作中指引了方向。

1区块链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区块链?由工信部指导编写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白皮书(2016)》认为:“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简单地讲,区块链就是一种基于P2P网络技术和加密技术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以区块形式保存,使用哈希算法计算得到每个区块的哈希值,在后区块中保存前区块的哈希值,通过哈希值将前后区块环环相扣。区块链各节点有平等的记账权,在链上的区块会被平等的保存到所有节点。通过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拜占庭容错等共识机制保障整个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和正确性,确保即使有少量节点被攻击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仍然是安全可靠的。区块链本身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技术,但综合了P2P网络、加密算法、数据存储、共识机制、隐私保护和智能合约等技术,通过将这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组合和创新后,解决了当前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过度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不同单位之间数据共享信任问题等。依据区块链的定义和底层技术基础,区块链具有开放透明、防篡改、可追溯、安全可信、隐私保护特点。区块链按其应用范围可划分为公有链、联盟链、专用链三类。公有链具有真正地去中心化特点,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但公有链存在效率低、隐私保护差、需要激励等问题。如比特币系统产生一个区块要10分钟,且需要产生6个后续区块才能确认数据可信,因此在商业系统中难以应用。联盟链是根据行业应用需求在一个行业内的多个单位之间建立的区块链,是多中心的。联盟链的优点是每个节点的加入需要资格审查,交易速度快,处理能力达到几百至几万TPS。专用链是指只有一个具有读写权限的核心节点区块链系统,一般用于单位内部的专项业务管理工作。专用链具有速度更快、更安全的特点,但失去了多节点制衡机制。

2网上政务服务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部门逐步建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门户网站、办公系统、行政审批系统等各类政务服务系统,既提高了政府办公效率,又方便了群众办事。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政务”概念的引入,进一步拉近了政府与个人、企业和组织之间的距离,政府工作效率、为民服务能力、群众办事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在当前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模式下,电子政务系统应用水平到达了瓶颈期,遇到了新的难点。一是政务数据共享困难。随着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应用的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广泛,政府将各项业务都搬到网上后,单项业务办理方便了,但上下级政府间、同级政府各单位间,甚至一个单位内各部门间都存在系统对接难、数据共享难的问题,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类“信息孤岛”。二是政务数据缺少政府的权威性和可信性。由于政府的特殊性,政府产生的数据必须是权威的、可信的。以前,政府的数据通过红头文件、公章等确保政务数据权威可信。现在,虽然计算机技术提高了数据交流的便捷性,但通过网络传递的数据不具有法律效力,难以留作办事凭证。三是方便了群众但增加了政府工作人员负担,工作人员使用信息系统积极性不高。因政府工作严谨性要求,群众申请办理事项时,仍然需要提供大量纸质文件。在受理事项时,方便后期的各项办理工作,政府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将纸质文件转换为数字文件,增加了工作人员工作量。四是网上办事流程和办事方式照抄线下办事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困难。虽然各地政府部门建设的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功能很全面,但在网上办理事项的模式几乎照搬线下模式,群众办事需要提供的各种文件、证明等材料一件都不能少,内部办理环节一步都不少,有的还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增加了办理环节。在行政命令的强制下,有些办理相对简单事项虽然实现了“最多只跑一次”,但不使用信息系统也能做到“最多只跑一次”的目标。涉及多个部门的业务,一个部门跑一次,多个部门还是要跑多次,重复提交文件资料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政务服务系统,难以创新政府工作模式,难以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体验,难以将政务数据变为有价值的政务数字资产在各个部门流通,更难以对政府工作进行质的提升。

3区块链政务系统设计

华为区块链技术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领域应满足多方参与和写入数据需求、对数据真实性要求高需求和多个参与者间建立分布式信任需求三个条件,而政务服务工作中一项业务的办理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完成,每个部门都有写入文件的需求,对其他部门文件资料数据的真实性要求高,部门间需要依赖完全可信的环境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的政务服务系统等。因此,在政务服务领域完全适合应用区块链技术。3.1总体架构设计。结合政府部门工作和区块链技术特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务服务系统可采用多中心的政务联盟链模式建设。按照国家部委、省和省际间政务服务业务的耦合性,建立国家部委政务联盟链、省级政务联盟链和行业联盟链等多条区块链,采用侧链和公证人机制等跨链技术实现多个政务联盟链之间数据互联互通。1)国家部委政务联盟链每个国家部委建设一个节点,建立国家部委政务联盟链,解决国家部委间可信的业务协同需求。2)省级政务联盟链在省级区域内,省市县纵向、横向政务业务办理量大,以省为单位建立相对独立的省级政务联盟链。省级政务联盟链包括省级节点、省直部门节点和地市级节点等。因县级业务量相对较小、人才和计算资源有限,可并入所在市共同建节点。以安徽省为例,一共有16个市,较大的部门包括发展改革、国土、环保、公安、民政、税务等十几个部门,可建立一个数量级在数十个节点的省级政务联盟链。3)行业联盟链针对一些政府部门业务具有专业性强、行业内部跨层级流转量大的特点,建立从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到省市的纵向行业联盟链。如发展改革部门的投资项目审批监管链和税务部门的税务管理链等。3.2建设政务联盟链的意义。1)构建完整的可信政务数据共享模式有了区块链技术作保障,政府部门间信任壁垒将被打破,能够构建一个涵盖各部门、各业务的可信的跨层级、跨部门的政务服务系统,实现可信政务数据的交换共享,部门间业务的无缝协同等。基于联盟链的政务服务系统,在政府部门间交换的不仅是数据,还包含部门间的信任,解决以往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模式下数据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问题。2)创新政府工作模式当前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主要是对传统办公模式的模仿,并未彻底改变传统的办公模式。随着区块链技术在政务工作中的应用,在可信数据共享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了跨部门文件资料共享的法律问题后,政府将逐步优化配置政务资源,整合业务办理流程和方式,重构政府部门以适应新的业务办理模式等。3)节约计算资源和政府投资建设政务联盟链,首先需要做好政务服务系统顶层设计,规划节点布局、建设规模、服务能力等,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建设。通过政务联盟链建设,可有力推动政府信息资源的集约化,避免数据中心和业务系统遍地开花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块链更专注的是业务系统的开发应用,注重将政府资源变成政务数字资产,提高信息化项目投入产出比,达到节约政府投资、提升政务管理水平的目的。4)提高为民办事体验在联合了公安、税务、民政等部门的政务联盟链上,个人、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自身的数据成为链上数据的一部分,群众办事时不再需要向各部门提供大量的文件、证明等资料,甚至不再需要跑各个部门,真正做到提出的“最多跑一次”目标。政务联盟链的应用将政府为民办事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4结束语

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大型机、个人计算机、局域网和互联网应用的阶段,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也到了发展的瓶颈期。在电子政务中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政府网上数据的可信传输问题,保障了政务数据的权威性,实现了跨层级、跨部门的可信数据共享。随着对区块链技术的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将成为未来电子政务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将重构政府事项办理模式,创新政府工作方式,打破当前部门业务的条块化现象等,从整体上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真正建成一个各级政府、各部门互联互通,政务资源充分共享的网上政府。

参考文献:

[1]华为区块链技术开发团队.区块链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2]陈赛,狄前防,范秋辞,等.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R].北京:工信部,2018.

[3]周平,杜宇,李斌,等.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R].北京:工信部,2016.

[4]赵睿斌,杨绍亮,王毛路,等.基于商密体系的政务链解决数据安全共享交换的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8,16(5):83-88.

[5]崔葳.区块链在电子政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7):45-48.

[6]蔡维德,郁莲,王荣,等.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系统开发方法研究[J].软件学报,2017,28(6):1474-1487.

[7]肖自强,倪荣,陈慧.区块链的起源、原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4):283-284.

[8]杨慧琴,孙磊,赵西超.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信共赢型供应链信息平台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5):21-31.

政务系统范文篇4

关键词:电子政务运行信用具体策略

Abstract:Basedonthee-governmentsystemisrunningontheimportanceofcreditonthebasisof,respectively,fromatechnicalandmanagementaspectsofstartingtodevelop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fore-governmentsystemisrunningtoprovideacertainamountofcreditproposalsandviews.

Keywords:e-governmentruncreditspecificstrategies

前言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以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拉开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序幕。目前,电子政务运行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迎接信息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并且日益彰显出勃勃生机。面对各国日趋高涨的电子政务建设浪潮,面对大量社会资源的投入,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都不约而同地对本国政府提出了信用要求,各国政府也都主动地将电子政务运行作为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信用关系的有效途径。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也纷纷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信用要求,即要求电子政务提供优质的服务,又要求其实现政府的在线信用管理,从而带动整个政府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1]。为此,我国电子政务运行务必积极回应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所提出的要求,切实做好我国政府的在线信用管理,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竭尽全力。

在近20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的公民,对党派、政府、议会、高层行政机构、院军队、警察、工会等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和组织机构“完全不信任”或“不太信任”[2][3]。这一点也被其他民意测验所证实。由此可见,满足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所提出的要求,是电子政务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在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政务运行的实际状况,利用我国电子政务运行的后发优势,吸收保证电子商务运行信用的成功经验,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制定应对策略,以保证我国电子政务运行信用。

㈠技术方面

⒈建设各级政府网站,塑造电子政务的信用形象

要把各级政府网站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目前不同政府在电子政务运行重点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建内部网,有的搞办公自动化,有的搞互联互通,还有的建信息中心。因为网站既是政府网上的形象,也是对外服务的平台,如果各级政府忽视对网站建设,将会影响电子政务的总体运行。

要把政府网站建设作为推进电子政务的重中之重,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为切入点,整合政府服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应该是政府网站的目标,而使用才是政府网站建设的价值所在。那些只注重网站建设,而忽视网站使用的错误倾向,必然会影响电子政务运行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要亲自带头、身体力行,在技术与业务指导方面为政府网站提供发展机遇,并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当面对网站建设“意识不够、重视不够、知识不够”等问题时,各级政府应积极加强对政府网站的宣传和培训,如关于政府网站知识的普及讲座,使公民、企业和公务员清楚认识到历届政府网站的结构、功能,以及对自身的好处;当面对网站“管理和机制不顺,服务意识不强,效果不彰”等问题时,电子政务运行应着重加强政府网站的评估和检查指导,如建立政府网站的信息采集、编辑和机制,保证各部门的政务信息能够及时、通畅地;面对“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用户不够影响力差”等诸多问题时,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政府网站的存储空间、带宽和安全设施等,做好对公民、企业及公务员的宣传也是发挥网络效应,提高网站价值的重要措施,如可以通过当地媒体和政府的宣传材料、文件等多种宣传方式宣传网站,甚至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吸引公众访问政府网站[4]。

⒉确立多重审核机制,构建安全合理的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作为未来信息化社会中政府工作的主要形态,其管理者、服务者以及服务对象都必须明确其自身定位和责任,并采用统一的信用服务机制,以便确保不同业务类别的政府部门之间也能够正常运行电子政务。由于电子政务信用服务系统中的用户角色是与用户的权限相关的[5],因此在用户角色的分配过程中,一般需要建立多重的审核程序。对应到电子政务信用服务系统,则要求其证书申请流程应提供对多重审核机制的支持。这种增强型的审核流程是电子政务信任服务系统所特有的,也是与电子政务服务系统自身所具备的较高保密级别或安全等级相对应的。具体而言,确立多重审核机制应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⑴电子政务信用服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包括证书申请、证书更新证书撤销等基本的操作流程)都必须支持分布式的操作审核功能,允许不同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其职责分工,分别对服务请求进行审核,待各步骤的审核全部通过之后,常规的信用服务业务流程才能继续。

⑵必须对多重审核过程的所有操作提供痕迹保留和验证支持,以便将审核管理职能同相应的管理责任相联系,提供对责任的追查能力。

较之电子商务的信用服务系统,电子政务信用服务系统的信任域结构则要复杂的多,其服务与授权之间的关联性更为紧密。在电子政务运行中,电子政务信用服务系统的多元角色决定了其网络必须采用以具体的管理职能划分相对应的多信任域结构。只有这种结构的电子政务信用服务系统才能有效地降低电子政务信用系统的复杂程度,并可以实现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信用服务系统的业务关联。

㈡管理方面

⒈构筑诚实守信理念,促成电子政务的信用环境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诚实守信思想历史悠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实守信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我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看待具备了道德、社会、法律和经济意义的诚实守信[6]。

我国应凭借深厚的诚信底蕴,将信用文化教育当作全民的一项基础性教育,进而构筑政府信用理念,促成良好的电子政务信用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信用的资源观,将诚实守信作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树立信用的经济观,以此降低交易成本和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营造全民的诚实守信风尚,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此基础之上,还应该强化公务员队伍的诚实守信意识。这不仅对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起到表率作用,还对构筑全社会的诚信理念具有关键意义[7]。对公务员队伍来说,守信践诺是其基本素质。如果政策制定朝令夕改、说变就变、领导干部以言代法,必将造成整个政府失信于民的恶果,政府决策的信用度也会大大降低;如果公务员违法办事、赖账毁约、暗箱操作,必将增加公民对整个政府的不信任,进而影响到电子政务的顺利运行。

此外,政府还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如果连政府都缺乏诚信,就无法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企业和个人也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诚信。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地组织力量,编写现代信用知识的普及性教材,会同党校、行政学院(校)搞好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负责人和试点单位的人员培训。在全社会构筑诚信守信的理念,重视社会对自身的信用评价,增强对各类失信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形成“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的良好社会局面。

⒉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实现电子政务的信用管理

我国加入WTO后,强化电子政务的服务职能成为了公众的心理预期和要求,更是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总方向。其目标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治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七个方面强化电子政务的服务职能[5][11]:

(1)为电子商务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在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强化对电子商务的舆论宣传,提高社会和公众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大力培养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在公众中开展电子商务教育,使公众基本掌握电子商务的应用技能和相关知识;建立由国家授权的权威机构担任的安全认证机制及系统;积极推动电子资料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电子商务立法等。

(2)组建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政务运行通过建立各种资料库,收集政府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如政府信息、政务期刊、政策法规、信息公告、通讯录、新闻、大事记、政府机构简介、反腐倡廉信息、热点追踪、市场动态、网上论坛、在线调查等。整合信息资源创建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就是为了解决政府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问题,它不仅是电子政务运行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法律赋予公众知情权的有力体现。

完善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电子身份认证不仅可以保证电子政务运行的可*性和安全性,而且它也可以通过一张智能卡或其他形式集合个人的医疗资料、个人身份证、工作状况、个人信用、个人经历,收入及缴税情况、公积金、养老保险、房产资料、指纹等身份

识别信息,通过网络实现政府部门的各项便民服务程序。

(3)为社会保障事业提供技术平台。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职能卡等技术处理各种社会保障业务,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交付受益人。电子政务运行要完善电子支付功能,必须加强“网络银行”的建设。按照目前较为公认的评价标准,网络银行至少要提供五种业务中的一种,即网上支票帐户、电子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和网上个人信贷。此外,社会保障电子系统还应努力拓展更为广泛的功能[12]。

强化电子政务处理政府事务的能力。首先,电子政务通过建立整体性电子邮递系统,并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提高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效率;其次,通过运行电子公文系统,保证公文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无纸化;再次,电子档案管理也实现了电子文件案卷管理、目录管理、档案借阅、档案统计、档案销毁等整个程序;最后,政府数据处理系统服务为政府处理各种业务提供了便利。如海关保单、单位和个人报税、政府批文、政府文告的等,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进行业务申办,并在网上直接获得有关批文。

⒊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保证电子政务的廉洁公正

加快电子政务的法律体系建设,以维护电子政务的信用形象。电子政务运行不仅关乎我国政府的前途,还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为了确保电子政务不辜负公众的期望,就必须加速推进电子政务的法律体系建设。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加强电子政务法律体系建设就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4]:

第一,修改一些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健全电子政务法律体系铺平道路。

第二,实施电子政务的基础性法律法规。这主要是建立与政府一般信息行为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其中包括规范电子政务运行主体及其程序的组织法和程序法,主要是与实施电子政务的行政主体以及实施行政行为的程序有关的法律法规。第三,实施电子政务活动的核心性法律法规。这主要是有关政府信息网络、政府信息网站、政府无纸化办公等直接规范电子政务活动的法律法规。第四,制定具体的电子政务运作性法律法规。这方面的法律主要涉及电子签名、网上采购、网上申报、网上解答等活动。

电子政务应制定详细的方针政策,鼓励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积极地投入监督电子政务运行的活动中来,促成强有力的电子政务监督机制。以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得电子政务乃至整个政府都像鱼缸中的金鱼一样,无时无刻不受到公众的审视和评判。政府所制定的规范电子政务运行的各项方针政策事无巨细地“暴露”在公众面前,电子政务的运行程度、合法性、责任性都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监督。这些都避免了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和权钱交易等政府失信行为的出现。电子政务运行所带来的政务公开将增加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有效地抑制了各种腐败、徇私现象的滋生,使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更容易对电子政务及整个政府进行有效监督,从而确立完备的政府监督机制,保证公共

行政行为的廉洁公正。

参考文献:

[1]王惠岩.行政管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2]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张锐昕.电子政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张锐昕.政府上网与行政管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5]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

[6]吴爱明.中国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吴爱明.中国电子政务——法规与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吴爱明.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美]蓝志勇.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10]彭和平,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2]李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3]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政务系统范文篇5

我县政务网办公系统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三年多来的共同努力,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大大节约办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公效率。政务网经测试已完全适应网上办公要求。近期,市联通公司将对政务网办公网络进行割接,为了保证政务网办公系统的正常使用,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政务网办公系统即将正式投入使用,各部门要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确定一名熟悉工作程序和电脑技术的人员操作。各部门要为政务网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设备配置和运行经费等。

二、各部门政务网的网络线路已经全部布置到位,但还有个别单位没有接入。请及时与政府办机要科或县联通公司联系安装并办理相关手续。

三、这次政务网启动运行需要对各部门已经连接的办公电脑进行逐机重新登记,请各部门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政务系统范文篇6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模型

1引言

电子政务系统在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国家政府机构偏向于使用电子政务系统,在学术界和商业界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西方国家很早就一直在研究该领域,中国在电子政务系统技术上相对落后,为了更好的寻求发展,中国积极主动的向西方国家学习,但对电子政务信息的理解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学习系统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

2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信息安全是指用户对未授权的东西没有访问权限,只能在授权后才能使用该资源。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要保护信息的安全性,确保信息真实可靠,防止他人未经授权私自盗用资源。(1)保密性。对于电子政务系统来说,信息数据是需要高度保密的,一些资源是非常珍贵的,例如科学家研究的科学理论,临床上研究的新药数据,房地产商竞拍土地价格等。在这些数据为对大众公布时,人们是无权获取这些数据的。要做好数据的保密工作。(2)完整性。信息在存储和传递过程中有时会因为人为的因素,导致数据缺失,因此要做好数据的完整性工作,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如果数据被不良分子利用非法手段删除或修改,伪造虚假数据、打乱内容的顺序、重放、插入等。一个小数点位置的顺序会影响一份报告书的合理性,不要忽视小细节,每一步都至关重要。(3)可用性。数据一旦公布与众,就要确保数据能够被授权的人使用到,数据的正常使用能够确保人们日常工作顺利进行。(4)可记账性。电子政务系统能够真实捕捉到一个子实体的日常行为。可记账性可以为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及时监控。记录政府人员是否有违规操作等行为,察觉人为入侵的痕迹,可以隔离病毒,事后及时恢复。(5)保障性。保证电子政务系统信息的安全性,不仅做好预防工作,在事后还能及时处理故障,保障系统能够平稳运行。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系统不是依靠某一项技术就能实现的,它是需要技术人员在日常运行中的维护,这些目标是相互依赖的,彼此相辅相成的,每个目标都特别重要。而上述目标是需要人们平衡利弊的,找到他们的平衡点,规避风险。

3多层递阶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资产,我们从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记账性、保障性,而这五个方面的属性又与数据、软件、硬件、服务、人员其他等相挂钩,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在构建电子政务信息时要遵从一些原则。(1)有效性原则。设置的指标要有代表性,完整性、系统性。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每种指标之间要保持相互关联,层次分明,又要确保相互独立,避免重复。使各项指标能够彼此融合,彼此支持,更好的为电子政务系统服务。(2)可操作性原则。电子政务系统涉及的东西非常多,要求专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因此简单操作成了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过于复杂哦,那么系统的可实践性就不强,利用率就会大大降低。评价体系应该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要考虑指标的量化和数据的可靠性,要尽量选取一些方便统计、实用的、特征强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计算公式要科学合理,方便人们日常的使用。(3)合法性原则。在设计电子政务系统评价模型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以便查证和计算正确率。指定的体系要参照《党政机关信息系统安全测评规范》、《信息系统安全分级保护基本要求》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4层次分析系统信息安全

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通过专家打分得出判断矩阵,最后得到准则成的五大指标的权重:物理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保密、管理安全、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介质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备份与恢复、防止黑客入侵、人员管理、管理制度。其中管理安全最为重要。其实电子政务不是简单依靠技术就能实现的,而是要求人们在日常使用中要做好维护工作,遵循保密性和完整性原则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对使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办公的安全性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系统对于信息安全有着特殊的需求,需要我们进行慎重处理,我们从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这个系统在政务处理过程当中的应用以及其涉及到的网络结构这三个方面我们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了该系统运行时,在其物理、网络、系统、应用以及管理这几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政府需要重视电子政务系统信息的安全性,但是当前的现状却是信息系统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确保规章制度的实践性,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规范。实时监测信息系统,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立即解决问题。加强对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一些信息安全主题活动,专业人员做好信息的安全与保密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

5结束语

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办公是政府行使其决策,进行公众服务的一个重要工作手段,但是电子政务系统在政府进行信息交流时,必然会涉及到国家的一部分机密信息,而且一旦处理不慎,就会遭到我国的敌对势力和恐怖分子和捣乱集团的破坏,而且这种系统是基于互联网的处理系统,在网络上还存在有黑客等许多会导致信息不安全的要素在,所以在政府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办公时,虽然有便利,但也有挑战,所以要正确看待这一把双刃剑。

参考文献

[1]李军伟,姜学东.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7):74-77.

[2]冯平.基于威胁分析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17.

[3]彭泽伟.信息系统安全风险量化模型研究及风险评估系统的实现[D].重庆大学,2016.

政务系统范文篇7

一、近况

此次督导检查,我们共查阅公文档案112本,随机抽查公文370余份,听取56个单位办公室主任或办文人员的工作汇报,各单位之间进行了互动交流。总的来看,全区县政府系统公文运转效率有所提高,发文质量逐渐改良,领导指示件处理基本规范,印章治理和保护秘密工作不断增强。工作中涌现出不少亮点:

(一)领导注重水平进一步提高

绝大局部单位比较注重公文处理工作,将其作为保证政令疏通、提高本身形象的主要工作来抓,遍及坚持了首要负责人、分担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办文人员的层级负责制,积极组织办文人员参与各级举行的公文处理常识培训,不断加大办公主动化设备的投入力度。区民政局确定1名副局长专管公文处理工作,抽出两名具有必然实践程度和文字功底、责任心强的同志专门负责办文工作。区城管法律局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公文处理政策、法律和规章准则,增强办文人员的规范化、法制化认识。区信访局、人事局、林业局、审计局、质监分局、水产服务中心、旧街街等单位加大对公文处理工作的投入,增强阵地建设,推进了公文处理工作的高效运转。特别是区审计局先后投资近50万元,添加了34台电脑及扫描仪、投影仪、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初步完成了公文处理主动化。

(二)公文处理工作不断规范

大多数单位在认真贯彻执行公文处理规范的还,结合本职工作实践,坚持健全公文处理规章准则,促进了公文处理规范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一是坚持领导把关准则。区信访局、人事局、建设局等单位明确规则,但凡以本局名义下发的文件,都必需经分担领导对公文花样、公文内容等方面的审核把关后,才干报首要领导审签。二是坚持公文运转准则。大多数单位都明确规则了在公文草拟、报送、校核、印发各个环节,公文处理人员该干什么、怎样干、到达什么规范、与下一环节如何联接等。三是坚持责任追查准则。区信访局、人事局等单位执行公文处理工作目的责任制,将公文处理工作归入绩效目的审核内容,作为年度评先选优根据,然后加强了办文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三)办文质量进一步提高

区编办、林业局、镇等多家单位非常留意对文件花样、文件问题、文件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把关,有用提高了发文程度,从必然水平上节制了发文数目。镇在发文环节上做到了“三个不发”:无审核人和签发人签字,一概不发;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概不发;离开实践、内容繁杂的文件一概不发。多数单位的文件在花样方面大体可以可以遵照准确的行文关系,选择得当的文种,运用完好的文件花样。

(四)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

区房产局、劳动保证局、林业局、质监分局等单位采取多种办法,激起办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增强学习,苦练内功,提高本质。区劳动保证局把直接从事公文处理工作的人员从1人添加到2人,区信访局则从2人添加到3人。区房产局一方面屡次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约请市局办公室专家授课;另一方面积极选派办公室工作人员参与区县政府、市局组织的相关学习培训活动。

二、问题

(一)发文方面

一是文种运用禁绝确。“申报”、“请示”混用,以“请示”替代“函”。

二是文件花样不规范。发文用纸型号不统一,发文字号不准确,文号混用,多头主送,抄送机关禁绝确,缮印不规范等。

三是内容质量不高。言语不够精辟,实践程度不高,恳求事项不明或一文多事。

四是发文随意性大。某街镇办公室仅2007年就发文90多份,某局为应付市局检查,7月份补发3月份的文件。

(二)收文方面

一是签收不规范,存在多头签收、越级报送景象。

二是注销准则不齐备。很多单位都没有坚持收文注销的“流水帐”,办公室收文今后直接送交分担领导,然后就不再干预,大大降低了公文运转效率和落实结果。

三是审核把关不严。一局部单位负责收文处理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立场不严谨,对外单位报送的公文不审不看,把问题留在后续环节,给领导签阅形成必然坚苦。

四是公文运转不畅。特别是对领导指示件处理不实时、执行不到位,只需领导但是问就“杳无音信”。

(三)公文治理方面

一是文件外泄。一些单位保护秘密认识差,不严厉遵照公文传递范围,有的还将领导指示件传到无关人员甚至上访人手中。

二是印制治理紊乱。一些办文人员不在本单位内部或本单位指定的文印室复印打印公文,文件外泄、丧失景象时有发生。

三是公文清算销毁工作不严谨。

(四)公文归档方面

一是归档不实时。由于领导“揣文件”、文档遗掉以及档案治理人员自身工作不认真等多种缘由,一些单位文件归档存在不实时的景象。

二是归档不规范。很多单位没有严厉依照相关顺序进行归档,给后续的公文查阅形成不方便。

三、缘由

一是办文顺序得不到领导恪守。很多单位反映本部分公文之所以运转不畅,很主要的一个缘由就是领导个人未领先恪守公文处理顺序,欠亨过办公室承受公文,签阅今后直接转交责任单位或责任科室的负责人,招致办公室无法知晓文件流向,无法督导文件落实。

二是文秘队伍建设滞后。很多文秘人员从事公文处理工作十余载,勤勤恳恳,沉默无语,乐于贡献,甘当人梯。因为在政治待遇、经济待赶上不断被领导无视,工作积极性和自动性大打扣头,再加上办公室工作量自身就大,因而不免呈现为应付任务而不求质量的景象。

三是设备装备不全。近年来,虽然一些单位添加了一些办公用品,为公文处理工作供应了便当,但仍有一些单位、尤其是街镇由于财力不足、办公经费不多、领导注重不够,没有为办文人员装备专门的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

四是人员装备不够。绝大多数部分办文人员为1到2人,街镇多为1人,除公文处理外,他们还承当着其他方面文章的草拟任务,工作连轴转,压力大。

五是公文处理常识匮乏。很多办文人员是“半路落发”,未经由正轨的公文处理常识培训,对公文处理工作一知半解,干起工作来难以随心所欲。

六是办文程度不高。一些单位真正从事公文写作的其实是外聘人员,本质良莠不齐,实践深度不够,写作程度难以上去。

四、建议

(一)深化认识,改变观念,为做好公文处理工作供应思想保证

公文处理是辅佐决定计划的主要工作,不只可以表现出一个单位的工作程度,更主要的是影响到政令能否疏通,因而,各级领导要切实注重公文处理工作,带头恪守公文处理顺序,实时充分办文人员,实时完善办公设备,响应提高办文人员待遇,最大限制地激起办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他们的声誉感和骄傲感。

(二)完善机制,规范操作,为做好公文处理工作供应准则保证

一是领导把关准则,特别是分担领导要加大审核把关力度,对公文运转进行全方位检查督导;二是公文运转准则,要制订科学规范的公文处理工作机制并严厉按规则落实,切实提高公文运转效率;三是公文治理准则,要制订公文打印、复制、借阅方面的规章准则,谨防公文泄密;四是责任追查准则,执行工作目的责任制,将公文质量作为权衡工作实绩及年度评先选优的主要根据,不断加强公文处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三)增强培训,提高本质,为做好公文处理工作供应组织保证

一要增强司法法律常识培训,不断增强公文处理人员的规范化、法制化认识,防止呈现准则性的错误。

二要增强营业常识培训。一方面,区县政府办公室要按期组织开展公文处理常识培训,提高办文人员营业程度,规范办文顺序,改良公文处理质量,提高公文处理效能。另一方面,建议将公文处理常识列入区行政学校必修课程,增进各级领导干部对公文处理常识的知晓和了解,为公文处理工作高效运转打下坚实的领导基本。

三要增强写作程度培训。各单位应积极组织、支持办文人员参与学习培训,丰厚其实践常识,提高其写作程度。还发文人员本身也要增强自学,学习好的文章,学习好的经历,提高本身本质,提高办文程度。

政务系统范文篇8

一、“五个抓”:

抓保障基本民生。一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为全县城乡低保对象1850户3926人发放低保金410万元。城市低保户人均月领低保金128元,农村低保户人均月领低保金66元。二是积极开展医疗救助。为农村低保、优抚、五老等对象4360人统一交费9.8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4月份对县医疗救(补)助办法进行调整,由年救(补)助最高3000元提高到4000元。医疗救(补)助低保户、优抚、五老等对象516人次,救(补)助金额36.8万元。

抓救灾救济工作。一是开展自然灾害救助责任保险。与人财保险公司签定了自然灾害救助责任保险协议,投保人数114664人,每人每年保费1.5元,总保费17.2万元,每人人身伤亡责任赔偿限额10万元。二是规范农房统保运作。农村农房保险参保户数27988户,每户保费7.54元,总保费21.1万元,每户保额1万元,人财保险公司已赔付农房受灾户42户赔款33.28万元。三是组织开展支援台湾同胞遭受水灾捐赠活动。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为台湾“8.8”水灾捐款26余万元。

抓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全县9个乡镇112个村已全面完成换届选举,共选举产生村主任112名,副主任87名,委员147名。村民小组长867名。全县共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6名,委员24名。11月对全县118个村(居)委会主任进行了上岗培训。

抓重点民生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安排,第一期政府无偿保障设施建设部分(即县福利中心综合楼、2#楼工程)建筑面积共6200m2,设计床位200张,于今年9月29日动工兴建(含新建杉城镇敬老院)。新建开善乡敬老院床位都在40张以上。已向上级争取到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资金200万元。

抓优抚安置政策的贯彻落实,争创双拥模范县。一是贯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提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按上年度农民人均收入100%即5690元标准发放,城镇籍义务兵优待金按上年度居民可支配收入30%即3800元标准发放,发放优待金68万元。发放各类优抚补助金176多万元。二是浓厚双拥氛围。7月31日全省双拥模范县命名大会上,我县首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

二、“四个加强”:

加强民政队伍建设,聘用村级民政保险协理员。在全县112个村聘请了112位村级民政保险协理员。各村协理员普遍入户核实低保户情况、在乡参战人员情况、乱埋乱葬情况,指导代办低保、医疗救助、临时困难申请、出险理赔申请等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老区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争取老区项目扶持。争取到省、市项目29个,资金152万元。二是落实“五老”优待政策。发放“五老”及“五老遗孀”生活定补金3万余元,发放黄仲咸教育基金10万元,资助“五老”后代和老区贫困学生200人。

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一是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发展。重点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目前,我县注册登记社会团体15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家。二是做好区划地名设标工作。已完成设置村级地名标志碑26个。更新城区街路牌46个。三是加强婚姻和收养登记服务。全县共办理结婚登记1229对,离婚136对,收养登记17件。四是扎实推进殡葬管理。抓好“三沿五区”乱埋乱葬的清理整治工作。全县死亡683人,火化尸体683具,火化率100%。五是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为肖坑、余上挂钩村办实事项目8个,帮扶协调资金26万元。

政务系统范文篇9

根据中央纪委《关于在全国开展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的通知》(中纪发〔2006〕20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全省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7〕95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实施全市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设我市电子政务监察系统的重要意义

电子政务监察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行政监管模式,实现监察方式、监察内容、监察手段和政府运行机制变革与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建设电子政务监察系统,是我市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监管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行政监察由事后监察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的转变,有利于实现由个人行为监督为主向个人行为和行政程序监督并重的转变,有利于实现行政审批由内部运行向公开操作的转变,对于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机关廉政勤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我市电子政务监察系统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对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按时保质完成系统建设的各项任务。

二、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建设目标

根据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条件,我市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主要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实现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审批行为的(分级)全程实时监察监控;二是对全市各类监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供领导决策参考;三是带动部门内部审批业务办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推动全市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与实际应用。

我市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审批部门数据上报系统建设;二是市监察监控中心建设;三是市与省、市与县区监察数据联网。

(二)实施步骤

根据省政府要求,结合**实际,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在4月底前,实现对市行政服务中心主要数据的实时监控,与省监察系统进行数据联网。完成一个有条件的县电子政务监察系统与省、市系统的数据联网。

第二阶段,到2008年底,完成市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的所有数据采集和审批情况监控,与其他县区监察系统实现数据联网。建设内容主要是软件开发和建立接口。

第三阶段,完成市监察监控中心的建设,实现对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包含三县两区)的现场监督、监控;增强市监察系统的功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电子政务监察监控体系,实现对行政审批服务的全方位、全过程监察。

三、工作要求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市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区、各部门也要按照市里的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形成领导体系,明确工作责任,保证建设进度。市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各县区、各部门的系统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定期公布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

(二)明确职责,加强配合。市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责,合力推进。具体分工和工作安排如下:

1.市监察局负责提出系统功能需求,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协调工作。

2.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对现有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包括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和其他事项)进行清理与确认,按照“应进尽进”的原则,力争将所有事项都纳入监察范围;负责对市审批服务系统和指导各部门各分中心业务系统进行改进完善,按统一标准及技术要求开发接口,保证上传的数据稳定、实时传送。

3.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文广新闻局、市人事局、市安监局、市质量技监局、市外经贸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和吴兴区行政服务中心要根据省里数据采集标准,加快业务审批系统数据接口的开发,确保按时对接和数据联网。

4.市信息中心负责设备的采购和安装、调试等;负责项目建设的相关技术文档和技术保障工作,包括网络、设备、安全及系统建成后的运行维护工作;负责制订项目建设进度考核办法和行政效能考核办法,并实施相关测评工作。

5.市财政局负责经费安排。

政务系统范文篇10

按照中央精简会议、改进会风的要求,水利部将全国水利系统的政务公开与办公室主任会议合并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以及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全国水利系统推行政务公开进行动员部署;结合新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水利系统办公室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理解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务公开高度重视。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提出要推行政务公开。今年4月,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12号)印发,这是继*年12月《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下发后,中央出台的关于政务公开的又一个重要文件。《意见》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内容和形式、制度建设、组织领导,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做出了更具体的部署。我体会,在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中央提出“经过不懈努力,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推行政务公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是我国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当前,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新要求。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地知民情、解民意、集民智,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行政务公开,为人民参政议政进一步疏通了渠道,使政治参与由社会主义民主的一般原则变成了可以操作的程序和规则,有效保证人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行政务公开,有助于在法治的框架内实现政府、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

(二)推行政务公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体现社会和谐的本质所在。当前,我国正处在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现期。在这个阶段,社会分化加快,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在新形势下,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加强和改善对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应用"。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形成利益的协调与兼顾机制,促进政府决策更加公平地反映和协调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形成公众与政府间有序的利益表达与反应机制,为公众提供理性、合法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进一步完善解决矛盾纠纷的对话、协商和处理问题的程序。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形成公平的共享与保障机制,促进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使政府与社会和公众共享政府信息,共享改革成果,共担社会风险。

(三)推行政务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将“增强管理透明度”、“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目标。在国务院确定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中,明确提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保证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工作流程再造,避免政府职责的“错位”、“缺位”,保障政府管理的各个过程和各个环节高效协调运转。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工作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及环境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必须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水利系统的政务公开。水利部党组和汪恕诚部长对政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近年来多次强调市、县级水行政机关要实行政务公开。今年初,部党组在研究修订部机关司局“三定”方案时,专门研究水利部政务公开工作职能问题,将“管理协调部机关政务公开工作”确定为办公厅职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加强对水利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规划和指导,6月2日,水利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水办[*]210号),对水利系统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提出要求、作出部署。水利部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于5月成立,6月下旬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召开全国水利系统的政务公开会议,并对部机关近期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布置。

在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推行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全国水利系统也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政务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从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涉水法律法规及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到办事条件、程序、结果的公开,公开的内容日益全面;从内部事务到公共服务到机关政务公开,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对内公开到对外公开,公开的层次不断深入。二是在深化改革中推行公开制度,如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干部考核、任免情况公示;结合招投标制度改革,实行水利建设项目招标公告等。三是公开的途径日益多样。除了通过公报、公开栏、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公开外,绝大多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七大流域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不少单位推行了电子政务,有的还建立了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制度。上述工作在社会和机关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尽管各地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中央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水利系统政务公开工作还刚刚起步,存在不少差距:一是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单位和领导对政务公开的认识还停留在“要我公开”上,没有深刻领会政务公开的实质。二是政务公开的内容还不规范。如一些水利行政许可项目的实施还没有做到行政许可法所要求的公开程度;一些已公告的行政许可项目还没有实施;一些仅需要内部公开的事项在网上向社会公开等。究竟哪些事项应该公开,公开的范围以及公开到何种程度,还缺乏规范。三是政务公开工作制度还不健全。四是政务公开的操作办法和手段还较为传统,公开的质量不高。各地、各单位要切实提高对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把水利系统政务公开工作抓紧抓好。

二、统一认识,明确方向,全面推进水利系统政务公开

中办、国办《意见》要求省部级行政机关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对本系统、本地区政务公开工作的规划指导。《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第一次系统提出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如何贯彻落实好这两个文件精神,一会儿光和组长还要具体部署。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认识水利系统政务公开的内涵

政务公开与检务公开、审判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举措。中办、国办《意见》提出,要“经过不懈努力,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根据我的学习体会,结合水利工作,我认为,对水利系统政务公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关于水利系统政务公开的主体。*年11月28日,华建敏国务委员在关于加强政务公开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是实施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学校、医院以及水、气、电、公交等部门和单位要全面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政府的组成部门,是政务公开主体。流域管理机构是《水法》授权行使流域水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也是政务公开的主体。一些事业和企业组织受水行政主管机关和流域机构的委托,行使特定的水行政管理权力,如河道管理、水库管理等,也要实行政务公开。此外,一些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部门和单位,例如各类行业协会、技术协会、咨询机构、供水公司等,虽然并不行使行政权力,但是由于其所从事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也应纳入政务公开的范畴,全面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第二,关于政务公开的客体。政务公开的客体取决于公开的特定行政事务的性质。有些事务是向全社会公开的,有些只是向相关的特定对象公开,例如行政相对人、利益关系人。一般说来,有关抽象行政行为的事项,如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首先向全社会公开,然后在个案中告知或教示特定的当事人;有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事项,首先是对当事人公开,其次是对社会公开。因此,对于不同的事项,应该确立不同的公开程序和标准。

第三,关于政务公开的目的。政务公开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和形式。公开的目的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以公开促进水行政管理效能的提高,全面提升水利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没有公开,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就无法了解,也就谈不上参与;没有公开,人民群众对我们水利工作就无法监督。但是,如果仅仅将有关信息予以公布,不去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反馈,不去创造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与我们的工作产生互动与共鸣,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务公开。我们要推行的政务公开,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互动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

(二)切实规范水利系统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中办、国办《意见》强调,“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围绕行政主体基本情况和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程序、方法、结果等事项,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水利部门承担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很多,要依法规范政务公开,哪些应公开,哪些对外公开,哪些对内公开,应通过什么程序在什么范围以何种方式公开,都涉及到政策问题,而且在不同层级的机关要求也不相同,必须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做出规范。总的要求:一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项,如涉水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政许可实施依据、条件、程序、结果,水资源公报、水质公报、水土保持公报、汛情旱情通告,分蓄洪区分洪蓄洪人员转移方案、突发性灾害的应急预案等,应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开。二是只涉及少部分人和事的事项,例如行政执行、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等,要按照规定依照当事人的申请公开。三是应当民主决策、公开决策的事项,例如水利规划、项目审批、工程建设方案、水价改革等,应采取公示、听证、专家咨询、论证等有效形式公开决策程序和结果。四是机关和单位内部事务按规定需要公开的要在机关和单位内部公开。各地要按照这一要求,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清理、梳理、明确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政务公开需要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各地要因地制宜,按照便民、高效、务实的原则,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公开形式。要用好老办法,拓展新渠道,不断规范公开栏、公开电话、公开办事指南等形式,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适应行政许可法和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实行“窗口式”或“一站式”审批。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结合政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网上办公。

(三)加快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各项制度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各地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预先审查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决定任何事项,都要把能否公开、怎样公开、在什么范围公开等,作为必须的审核内容,不能公开的要说明理由。要通过预先审查,准确把握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程序、时限等,严格限制不公开事项的范围,保证政务公开的全面真实、及时有效、快捷便民。

二是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制度。水利工作中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和参与的事项,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暂时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要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公开事项如变更、撤销和终止,要及时公布并作出说明。

三是建立健全依申请公开制度。对于只涉及部分人和事、不必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事项,应按照规定程序向申请人公开。要根据法律法规,确定依申请公开的事项及公开的对象,明确受理申请的部门、方式及工作程序等,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公开的答复。确实不能公开的要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评议考核制度。要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水行政主管部门政风、水利行风的范围,在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合规,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方面,接受人民群众评议。要将政务公开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政务公开任务落实。

五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要在政务公开的各个工作环节明确各部门或单位的职责,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四)正确把握推行政务公开的工作方法

在水利系统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基本原则,也要掌握好工作方法和工作节奏,妥善处理整体与局部、内容与形式、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既要统筹规划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真正在推行政务公开中实现进度与质量和效果有机统一。

第一,要坚持整体推进。政务公开涉及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涉及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必须统筹规划、综合安排、整体推进。要把政务公开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结合起来,与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结合起来,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结合起来,与规范工作程序、再造政府工作流程结合起来,把水利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置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宏观环境中去谋篇布局,放在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实践中去落笔着色,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周密安排,全面推进。

第二,要坚持突出重点。水利部门政务公开的任务十分繁重,仅水利部机关,初步列出要公开的事项就有数百项。各地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求得整体突破。在政务公开的内容上,特别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涉水问题以及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滋生腐败的工作环节作为重点;在政务公开的形式上,特别要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重点。

第三,要坚持务求实效。政务公开要与水行政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既不能漠视形势的发展而依旧固守陈旧、我行我素;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匆匆提出过高标准,为群众许空头支票。政务公开要与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和机关内部管理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在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做到内容、形式和效果有机统一。

第四,要坚持循序渐进。各地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中情况不同、问题各异,因此,必须结合实际,结合自身的特点,坚持依法有序推进。首先从影响水利发展大局、群众关心、职工关注并且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做起,在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上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行。不论是否公开,都应于法有据;如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公开的,要尽快以规范的程序和形式公开。凡是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都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通过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推行,持续推进工作职能、工作作风、工作方式的转变,增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处在承上启下、联系内外、协调左右的位置,是机关运行的枢纽,也是一个部门和单位的窗口。近年来,全国水利系统办公室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兢兢业业、勤奋工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领导决策服务,为职能部门和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取得了很大成绩。在这里,我代表水利部党组和汪恕诚部长,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国水利系统办公室全体同志,向关心支持办公室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当前,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这些都对政府建设和水利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对做好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届政府组成以来,突出强调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和加强行政监督三项基本原则,加快了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近一年多来,国务院颁布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修订《国务院工作规则》,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修订《信访条例》,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建设廉洁、务实、高效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要求。近年来,全国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推进水利工作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已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节水型社会建设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取得了一定进展;生态问题在水利建设中得到高度重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水利部门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更加科学、统筹。

在新形势下,水利系统办公室工作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总结成功经验,发扬优良传统,改进工作,创新管理,继续推动办公室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是摆在各位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里,我提四点希望。

第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办公室工作内容广,头绪多。内容广就需要抓中心工作,头绪多就要有重点。水利系统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事业。水利系统办公室要紧紧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围绕中心强化服务。这就需要加强理论思考,加强调查研究,加强信息报送,加强舆论引导,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智囊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留声机”、“收发室”、“传话筒”,才能有为有位。办公室工作任务繁重,必须统筹兼顾,抓住重点。重点是什么?重点就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办文、办会、办事”。这三“办”,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是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执行能力的结合、是管理和服务的结合。无论制发文件还是准备领导讲话,都体现着政策,代表着单位,要高标准严要求,严谨、规范、清晰、明了。要改进会风,强调说短话、开短会、求实效。办事要讲政策、讲方法、讲效率。

第二,统筹兼顾,协调前进。办公室工作繁、杂、难,既是一个部门和单位的中枢,也是矛盾的焦点。如何从繁杂的事务中理出头绪,如何身处矛盾的焦点而能妥善解决矛盾,需要掌握高超的工作艺术。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注意摸索、体会、总结、提高。从办公室内部来讲,政务工作中体现了事务,事务工作中又有服务,服务反过来又体现政务,每个摊子的工作都很重要,每件事情都要精心做好。大家要学会“弹钢琴”,就像“十个指头”都要动,但是又不能都用力一样。既要突出主题音调,又要协调好和声。从办公室外部来讲,上下左右都要兼顾到,脑要早想一天,嘴要多说一句,腿要多动一步,把机关各项工作安排好,把各个部门的动作协调好,避免因为我们工作没想到、没说到,没做到而引起兄弟司局或处室的误解,引发兄弟司局或处室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管理有序、协调有方、运转高效。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办公室工作的领域在拓宽,管理、协调和服务的任务更重,如推行政务公开、贯彻新《信访条例》、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等新职责、新任务,都对办公室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些工作完成不易,做好更难,希望办公室的同志们进一步加强综合统筹,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

第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办公室工作质量如何,核心在于“实”和“细”两个字,一个细节的得失往往决定了整个工作的成败。要做到这两个字,光靠主观上的良好愿望不行,光靠决心和承诺不行,必须靠制度来约束、来促进作风转变,靠制度来推动、来监督任务落实。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制度、督查制度、报告制度、考核制度。要根据单位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建立和完善抓落实的目标责任制,落实到底,责任到人;要开展经常性的、制度化的督查工作,及时了解工作落实情况,发现落实过程中的问题;要围绕中心及时报告各方面的情况,报告必须真实而非虚假、客观而非主观、全面而非片面、本质而非表面;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促使人人动脑筋、出智慧、想办法,人人有任务、有压力、有动力。

第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只有自身强才能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战斗力,对行业有号召力。做好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关键在人。要以提高能力为中心,全面加强办公室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的高素质人才。一个干部的能力是干部政治思想水平、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办公室领导和干部来讲,突出表现在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等六个方面。提高能力,一靠学习,二靠实践,三靠奉献。要学理论、学政策、学技术,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同志学。我向大家推荐陈云同志的15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希望同志们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注重借鉴,注重比较,注重提高。

办公室工作十分重要,也默默无闻、非常清苦。从事办公室工作,就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辛苦,守得住清贫,受得起委屈,甘当无名英雄,乐于无私奉献。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也要重视办公室工作,关心办公室同志,多压一份担子,多给一份体贴,想方设法从政治上给予关心,从条件上给予支持,从生活上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