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趋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9:21:13

政策趋势

政策趋势范文篇1

关键词货币政策汇率变动稳定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发达的货币信用基础上的,将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常规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货币政策一般应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及政策效应等诸方面内容,其中目标的选择是首要问题。1995年央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定位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谓币值稳定应该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的含义,对内要力求货币供需总量长期均衡,对外则要保证汇率基本稳定,所以汇率政策应当视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又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只有妥善处理两者关系才可能使得政策顺利执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1我国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极不平衡,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背景之下。与这种宏观经济不均衡状况相适应,我国只能施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出现巨大转变,但是由于改革过程中某些矛盾没有得到恰当处理,也是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使然,1997年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市场需求不足态势,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得这一矛盾日益突出,通货紧缩的迹象初步显现:1997年下半年我国GDP增长率开始下降,物价指数持续下跌,国内市场萎缩,失业增加。为了防止经济滑坡,政府适时地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从1997年10月份开始在坚持适度从紧的前提下,采取了一些灵活微调的松动性措施;1998年3月央行合并准备金账户,并先后两次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适当增加了货币供给量;从1996年起央行8次下调利率,优化了利率结构和利差水平;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8年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保证了国内及亚洲经济的稳定,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西方国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的必然后果是经济滞胀。中国实行扩大内需政策之后并没有出现严重地滞胀,但近年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往往过于依赖少数部门,高增长、无通胀的背后掩藏了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诸多迹象表明,虽然现实的通货膨胀没有出现,通货膨胀预期却开始上升,比如2002以来的住房信贷的持续扩张,2003年以来难以控制的局部“投资热”。在此情形下,央行及时作出调整,2003年以来采取多种措施以期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缓解通胀压力。

(1)法定准备率的调整。2003年9月起央行两次决定将存款准备率提高,以抑制投资过热造成的信贷扩张,并降低由于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带来的流动性增长;同时根据金融体系不良贷款率高而资金充足率低的状况,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以强化其风险防范作用。(2)再贴现率的调整。2004年1月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扩大到1.7倍,农村信用社扩大到2倍;此后,2004年10月央行又决定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区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2.3倍,并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下浮。

(3)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剧烈波动和投资过热、信贷增长过快等情况,2004年央行共开展110次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6690亿元。全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

9742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43次,收回基础货币3330亿元;开展逆回购5次,投放基础货币1490亿元。这些政策的施行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可能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央行始终将保持币值稳定放在第一位,追求的是国民经济长期均衡地增长。

2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所谓汇率即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说是以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单位的价格。汇率是一种特殊的价格,之所以说它特殊,一是在于它的表现形式特殊,它是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的货币;二是在于它作为一种价格指标,对于经济社会中其他价格变量有着特殊的影响。

作为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价值联系的桥梁,汇率在本国物价和外国物价之间起了一种纽带作用,它首先会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本国的国民生产结构产生影响。因为汇率的高低,会影响到资源在出口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分配。此外货币领域也会因为汇率的变化,大量资金相应地从一种货币流向另一种货币;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则可以看到汇率随着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变动,反过来汇率对国内货币状况也会产生极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走过了一个先贬值后升值的过程。

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至汇率改革时期,此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5∶l(元/美元)下滑到8.6∶l(元/美元)。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外汇储备不足、物价大幅上涨,而国内又急需扩大出口。在实施贬值后,缓解了国内工资水平大幅上涨的压力,也吸引了更多国外投资,为我国这一期间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巨大贡献。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今,这一阶段人民币币值基本保持稳定。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取消官方汇率,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此后的几年里,人民币汇率一直在8.72-8.27(元/美元)之间浮动。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依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由于人民币稳定,我国出口减少、经济增长放缓,但却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并促使亚洲金融危机尽快结束,避免了世界性金融危机,这一行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我国将货币政策目标定位于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而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了其对外价值,所以在国际经济波动不大的条件下,保持汇率稳定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的要求;从我国近年汇率政策实践和实际汇率变动状况来看,基本上也与我国的货币政策相一致。

3我国稳健货币政策下汇率的变动趋势

1994年以后,我国实质上施行的是单一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而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及固定汇率的维护措施限制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利于短期和中期内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克鲁格曼进一步提出固定汇率、资本流动与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不可兼得,即著名的“三元悖论”。所以从理论上看,我国汇率的任何变动将可能影响国际收支的均衡并导致原有货币政策的失灵,汇率政策的调整需要特别的谨慎。

影响我国汇率形成的因素众多,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美元近来数次加息,一直以来盯住美元的人民币由于需要保持币值稳定,升值预期增强;多方国际势力因为其切身利益需要,指责中国政策操纵人民币汇率、输出通货紧缩,要求人民币升值,要求中国政府解除外汇管制;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供应压力增大;中国对欧美贸易长期的顺差也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当前的宏观经济过热也需要货币当局采取类似升值等紧缩性政策。

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判断汇率问题的主要标准应该是国内经济状况,关键是看国内经济在现行汇率制度下的运行状态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将更为重要:汇率稳定将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一个内外一致的稳定的货币环境;稳定的币值也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周期也主要表现为投资周期,稳定的投资有利于我国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缓解就业压力,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经济中的可信任度,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一作用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已得到充分表现;当今世界金融市场充斥着投机行为,人民币贸然改变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将有可能引发中国甚至是世界的金融危机,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巨额增长就与国际金融投机行为不无关系。

所以,一直以来力求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和稳定的政策在现实中也显现了良好效应。

但是汇率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首先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了其对外价值;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一国经济和贸易迅速发展,其货币几乎无一例外地趋向升值。中国经济经过近20多年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将是必然的趋势。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度必然提高,适度提高人民币估值,也有助于多吸收外部资源并减轻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从制度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固定汇率制在资本自由流动的环境下,其维持成本是相当高的,有时甚至是不现实的。目前美元持续贬值,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波动频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承受了更大的风险,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也异常艰辛;再者,我国现行的结售汇制是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性货币的,这将必然导致货币投放的结构性失衡,不利于我国经济全面均衡地发展。所以,弹性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也将是大势所趋;只不过,这个变革过程应当是谨慎和渐进的。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行货币政策下,人民币升值在中长期内是可以期待的,但短期内应当保持汇率水平的相当稳定。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必须的,应当积极推动汇率的市场化进程,尽可能快地形成合理、均衡而又具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但是这一进程需要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完善和金融体系的健全作保证,就目前而言,一次性改变人民币平价是缺乏科学和理性的,扩大汇率浮动幅度或者是改变钉住目标将更加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唐立新,郭素贞.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4(8)

政策趋势范文篇2

本文作者:孔令刚工作单位:安徽省商业经济学会

(一)商贸流通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商贸流通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结生产、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先导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城市化进程。1.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催生流通业在社会生产循环中从末端变成先导发达的服务经济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流通业是服务业的现实主体,流通业必然要挑大梁。随着总体上买方市场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流通业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凸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呈现流通业决定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新的重大变化。已经实现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这种状况催生了生产与流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这就是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而不再是生产决定流通和消费,流通业在社会生产循环中从末端变成先导。2.不断完善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将加速推进安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对安徽来说,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条件相对依然薄弱,二元经济结构依然表现明显,极大地影响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重生产、轻流通造成的农村流通业发展滞后,使得农产品流通市场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农村日用工业品消费市场发展滞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混乱。城乡流通效率低下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所以,在加快我省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过程中,通过商贸流通业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市场建立起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使农产品能真正实现货畅其流;同时,还可以推动农业生产在市场导向下,使农户与其他市场组织结成利益共同体,整合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使农业生产走向产业化经营之路,大大提高农村市场中的经济发展水平;此外,通过市场导向的作用,农产品适销对路了,农业生产实现了产业化,又可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广大农村对城市日用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促进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3.不断增强的商贸流通业引导、发掘和创造需求的功能推动安徽产业结构优化当今国际发达国家的经济之所以具有强大竞争力,关键在于有效地把“创新、制造和服务”三者有机结合,他们的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纯粹的生产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技术创新和物流服务等两端环节的比重越来越大,增值获利越来越高,流通业已经成为价值链中最为重要的增值环节之一。从国际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已经达到了经济腾飞的物质基础,这一时期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旺盛,社会消费需求明显扩大,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出现新的转移。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完整性、产业发展速度的均衡性和产业之间的协调性三方面;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变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扩大、产业结构更新周期的缩短等方面。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能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供应链的调整的最终动力,而商贸流通业又在供应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能把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市场信息快速高效地反馈到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促使这些部门资源的重组和转换。现代流通业引导需求、发掘需求和创造需求的功能的增强,也会不断地推动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合理化。4.逐步降低的流通成本和逐步提高的流通效率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批发业和零售业等商品流通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提高、物流业中流通方式的改进带来的物流成本的节约及流通现代化带来的流通效率的提高等方面。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商贸流通业在带动就业也具有重大作用。由于商贸流通业点多面广、比较分散、门槛较低、进人比较容易,可以吸纳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发挥带动社会就业的基础性作用。随着安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商贸流通业将成为解决这部分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场所。并且就业率提高了,人们收入增加了,就会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二)顺应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安徽商贸流通业发展将迎来加速发展期1.商贸流通业将进入发展壮大的加速期扩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内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迎来新契机。“十二五”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扩大内需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安徽商贸流通业将进入发展壮大的加速期。2.现代新兴商贸流通业态创新将进入加速期“十二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有望进入消费拉动主导阶段。从消费的阶段性特征看,安徽经济己经进入耐用消费品主导阶段,非耐用消费品进入品质提升期,服务性消费加快兴起。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大型购物中心、品牌连锁店、仓储式卖场和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流通业态将在这一阶段蓬勃发展,现代新兴商贸流通业态创新进入加速发展期。零售业态异彩纷呈,网点类型丰富多样,传统的百货商店、专业店、杂货店等得到了升级改造,新兴的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店、无店铺零售等蓬勃兴旺,而且这些业态之间还相互渗透、创新组合。特别是代表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连锁经营更是快速发展。3.商贸流通业进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应用的加速期信息技术革命深入推进,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迎来新契机。当今世界正迎来以物联网开发、互联网创新应用以及信息智能处理等为主要特征的新一波信息革命浪潮。信息化技术应用将带动商贸流通技术和管理革命。基于物联网互联网交互平台,商贸流通业有望形成新业态、新形式。基于供应链信息资整合共享,加强上下游联动,推动实系统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商贸流通业将进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应用的加速发展期。

1.创新政策,强化规划引导近年来安徽商贸流通业发展经验表明,政府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加强规划引导。规划的失败是最大的工作失误。随着我省城市改造力度加大,城镇化推进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这都给我们流通业发展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争取立法部门对流通产业布局规划的支撑。要提高规划刚性,少走弯路。少交学费。近年来国家和我省研究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我们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政府部门要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将流通产业政策列入最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和最高的决策层面,从体制、政策、主管机构、审批权限、企业经营范围等诸多方面提供保证。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流通业的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为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更好宽松、有利的环境。建立政府对新建大中型流通企业的行政听证制度,确保大型商业企业的数量、购买力水平、消费结构与城市规模相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按照流通企业数量适度、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和结构合理的原则,做出相应的中长期规划,通过规划并配合有关政策来引导商业网点的合理发展;规模经济为特征的经营方式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如政府应对连锁经营企业在规模上进行适当管制,除规定最低的门店数量外,对其最高数量也应进行合理测定,防止因门店数量的盲目增加而导致过度竞争。二是广大流通企业要吃透政策,利用政策,用好政策。要充分利用现阶段各级政府支持流通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争取产业政策支持、争取投资项目支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同时政府亚需制定企业进入或退出政策,促进产业集中度的稳定上升,大型优秀企业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2.加大特色商业街建设力度,发展城市社区商业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按照规划优先、市场取向、便民利民、网点连锁的原则,依托城市社区,重点开展社区商业示范区创建活动,实现城市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生活需求在社区内得到基本满足,促进社区商业网点配套和服务水平升级。创建和培育商业示范社区,积极培育社区商业骨干企业。建议修改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发展政策意见》,特色商业街的建设将充分发挥各城市和集镇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继承传统商业街的历史文脉,积极引导商家举办具有民俗传统的主题商业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特色商业街区的文化品位。设立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特色商业街区的前期规划、基础设施配套、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工作,并要求各市县根据工作实际,设立引导扶持配套资金,对辖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制定发展目标,3年时间,在全省培育一批集聚效应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基础设施完备、街区管理规范、拉动消费作用明显的特色商业街区。设立全省特色商业街建设专家委员会,依托学会智力资源,对商业街建设的指导和认证评选工作,促进商业街建设规范化和特色化。3.加快城乡空间融合,城乡商贸统筹,建立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在空间布局上,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内外贸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流通渠道网点。重点组织实施针对广大农村网点缺失的“覆盖战略”;针对二三线城市商业资源小、散、差的局面,重点组织实施提高市场集中度的“补强战略”;针对国内外影响力巨大的特大城市,重点组织实施能够引领商贸流通业未来与发展方向的“创新战略”。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应以统筹城乡商品场发展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功能分类的双向流通的城乡商贸流通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商品流通体系,促进城乡市场的相互融合、互促共进,实现城乡商贸业良性发展。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沟通城乡的交通、物流配送及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和农工商一体化流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市场分散、农民买难、农产品卖难与城市市场拥挤、工业品大面积滞销积压的“双重不对称滞销”难题。而城乡交通及物流配送设施和信息网路平台配置失衡或供给不足是造成城乡市场通路堵塞难题的根本原因。因此,规划和布局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物流配送设施和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网络设施,将有助于以新兴零售业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尤其是服务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等为依托的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在农村的快速成长壮大。培育联结生产和流通,具有较强专业化水平的经营性实体,组织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鼓励农产品直接进入大型批发市场,逐步建立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和规范,建立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对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购物中心进行直接配送;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重点支持农产品物流企业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加快标准化连锁农家店建设的步伐;推进“三绿工程”建设。在继续推进以减免通行费和植物检疫费,保证畅通为主要内容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建设的同时,着力构筑绿色市场体系。按照政府推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整合、重点扶持、规范发展的原则,重点抓好市区农贸市场改超市和绿色市场创建认证工作,建立和完善流通环节食品检测体系与无害化处理制度;推动优势农产品进入城市和国际市场。鼓励和引导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支持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大中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与现有超市建立产销、配送关系,推动优势农产品进入国际大型零售企业采供体系,进入国际市场。分层次推进乡镇商业网络建设,做到“货畅其流”。通过组织化规模化提升,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工商联手、农商对接,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带动农产品流通;必须培育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规模化程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城乡商贸流通中的核心主体作用。建立“两级配送、三级销售”流通渠道体系和“县、乡、村”三级农业生产资料连锁供销渠道体系。通过“经营连锁化”、“销售超市化”和“配送集中化”,实现农村流通业态创新;通过在农产品领域逐渐采用拍卖、仓单、远程合约、期货交易等方式实现流通方式创新。建议各级政府应把农村流通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农村商业网络与商品流通基础设施体系。4.构建合理的市场主体结构,加快推进传统流通业现代化培植大企业集团,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市场主体结构。加快推进流通业规模化发展。做大做强流通业是实现流通业规模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从全球范围来看,提高流通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济是大势所趋,这是产业发展自身内在的规律所决定的。国际经验表明,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与壮大都离不开优势企业的带动。确立商贸流通产业优先发展战略,要把培植大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合并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规模大、机制新、效益好、实力强的商业骨干企业,提高流通主体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民营经济与国有、集体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上结合,机制上对接,经营方式上取长补短,继续提高民间资本在商贸经济中的比重。中小流通企业是流通企业的主体和扩大消费的主要渠道。加快推进传统流通业现代化。加快传统流通业现代化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严格地来讲,没有传统的产业和现代产业之分,传统产业可以现代化。现在我省传统流通业的比重还比较大,关键是业态传统、服务方式传统、服务产品传统,必须要用现代的先进经营理念引导企业家,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信息化,产业的信息化程度是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服务业要向现代的服务业转变,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武器。推进中小流通企业体制创新,引导中小流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技术、营销方式及管理经验,全面提高中小流通企业现代化水平。5.培育发展特色市场,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当前安徽市场建设工作中,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综合性大市场与专业性市场建设并举,专业性市场特色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市场细分、产业分工、专业化经营所决定的。要根据这一新的发展态势,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市场、专业市场,要把市场与本地区产业特色、区位优势和其他比较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加快批发业的稳步发展。按照“改造提升现有专业市场、规划建设新的专业市场、促进市场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合理确定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职能分工,推进商品交易市场组织、经营和管理的创新。采取散户经营与公司制经营相结合的模式,优化市场交易主体,提高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探索利用专业市场的优势,增加会展功能,培育知名会展;延伸服务内容,增强配送功能,推动商品交易市场从商品集散地向物流配送中心转变,带动市场升级。6.推动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建设,加快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电子认证体系、电子支付体系和电子交易安全体系等服务系统的建设,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安全、畅通、高效的服务系统。建立网上虚拟市场,积极开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BZB)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网上销售(BZC)业务。推广应用电子认证证书,实行电子银行结算、第三方物流配送,逐步采用统一、快捷、方便的结算方式,推动有形的实物交易向集信息、交易、结算、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实现有形市场与网上虚拟市场的结合,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无时空性的特点,扩大商品市场的对外辐射能力和知名度。推广电子商务,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增强配送功能,扩大网上消费。要在零售企业中大力推广数字终端设备、条形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和电子订货系统,进一步推广供应链管理技术和批发业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加快批发零售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进而带动批发零售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7.引导企业实施从“价格战”向“创造新市场”转变战略,创新消费服务方式一直以来“价格战”是批发零售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行业发展日趋成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批发零售企业要确保利润空间,立足不败之地,必须实施由“价格战”向“创造新市场”转变的战略。创新消费服务方式,改善商贸流通服务功能,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市场”就是要开拓农村市场,将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设施不断往郊区、中心镇延伸;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大型零售企业要勇于走出国门;开拓特殊人群市场,更加注重人性化营销,对零售市场细分,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居住社区、不同消费人群、不同时间节奏人群的消费需求。断创造新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8.建立健全商业信用体系,开展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商业领域的诚信危机加深已经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致使经济运行中直接间接、有形无形的防范成本剧增,必须高度重视,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诚信首先是一种信仰、理念。培育诚信难度极大,要付出巨大代价和艰苦努力,而失去诚信却十分容易,稍有闪失即可前功尽弃。新情况是,在商贸流通领域,诚信状况在两极分化:有实力、并从讲求诚信中尝到甜头的企业,更加看重诚信;没有实力、破罐破摔、得过且过的企业,对培育诚信形象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耐心,更加不在乎,更加乱来。需要进一步完善讲诚信、守契约、反欺诈、重规范的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伪劣假冒,严厉制裁商业欺诈,提倡、鼓励“诚信促销”,信守合同,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购物安全”和企业的交易安全。其中,要切实改变违法犯罪“成本过低”、打击违法犯罪“成本过高”,“事前规范不足,事后惩处不力”的被动局面,坚决制止“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受罚一下子、享受一辈子”侥幸心理所诱发的种种挺而走险举动(这种局面等于放任、鼓励商业欺诈)以强化信用意识、促进诚信经营、防范交易风险为目标,引导各类流通企业建立起以信用状况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信用档案管理和信用信息互通为主要内容,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加以完善,逐步使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鼓励公众参与,完善举报制度,降低索赔成本,抓堵欺诈源头,从严细化法律,确保打击有力、防止回潮反复。支持和鼓励各行业协会(商会)制定信用方面的行规行约,强化会员的守信意识和诚信自律。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内部开展信用活动,对失信行为进行评议。支持行业协会配合政府制定行业信用发展规划,开展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

政策趋势范文篇3

一、我国税务稽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税务稽查在税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我国现行税务稽查工作仍停滞于以查增收或以查促收的阶段。国家为了应付财政支出的高速增长,将税收任务指标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下达给税务机关,税务部门不得不在完成收入任务上狠下功夫,税务稽查围绕收入任务转的现象大量存在。大量的稽查对象是针对那些易于查出问题的有利可得的企业,而对那些隐蔽较深,有严重偷逃税现象的企业却没有进行有效查处。税务机构分设以后,国、地两税机关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联系,加之纳税人存在缴纳税款时划分税种不清、申报资料不全等原因,造成大量重复稽查。此外系统内部征收与稽查为了完成各自任务发生磨擦,出现征收不能及时给稽查提供线索,稽查出来的问题也没有反馈到征收工作中去的现象。

2.税务稽查模式的改革不彻底,实施起来不到位。

随着1997年我国征管体制的全面改革,新的税务稽查模式也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但是现行税务稽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由于税务稽查职责在范围上划分不够明确,使得上下级稽查机构之间相互争夺范围,抢夺税源,甚至出现两份稽查通知或处理决定下达同一企业,使得纳税人无所适从。这既造成了纳税人对税务稽查机关依法行政认识上的误解,有时又使稽查出来的问题因下达处理决定的不同而扩大化或者缩小化;(2)由于目前稽查的收入型模式和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稽查不深入,力度不够大,为收入而稽查,从而出现了对一些违法行为查而不清、决而不刚的现象,执法的严肃性、公正性受到极大地削弱;(3)由于多级稽查格局的原因,一个年度内企业接受二级稽查十分普遍,部分企业甚至接受三级稽查,乃至更多级的税务稽查,从而造成了重复稽查的问题,如果再加上地税部门的稽查,企业确实不堪重负,生产经营难免不受影响;(4)由于现行税收征管整体模式中征收、管理与稽查三者之间职责划分不清,征管也搞稽查、稽查又兼征管,相互混淆,又相互脱节,从而出现税收工作“盲点”。加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法律仍不够健全,社会上“拜金主义”等不良影响。目前在税务系统内部仍存在个别腐化堕落者,他们大肆利用手中的税收执法权力,以税谋私,索贿受贿,贪污挪用税款,乱征滥罚,擅自减免各项税款,甚至与纳税人内外勾结,代开、虚开、盗卖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巨额损失。

3.税务稽查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一部分纳税人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有所滋长。现在一些纳税人逃避税收的方式十分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税务稽查人员具备反偷避税收的能力。但目前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少青年干部经验不足,岗位技能差,不能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有的稽查人员不会查帐,不善于从帐实上查找蛛丝马迹,挖掘隐蔽的深层次的问题,做出的稽查决定缺乏实在的内容,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4.稽查工作规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扭曲。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作为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实施税务稽查工作的规范,是每一个税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但是在很多基层征税机关,他们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税收任务的目的,人为地对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进行调整,以达到以查增收,以查促收,完成税收任务的目的,人为地对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进行调整,以达到以查增收,以查促收,完成税收任务的目的。比如在稽查选案阶段,由于税收收入任务重,税务机关强调稽查查补收入的责任目标,以致选案不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科学选案,而是急功近利地瞄准那些经济运行较好的企业为重点稽查对象,重复稽查同一企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经济情况较差的企业却很少去查去管。5.税务稽查的正常执行受到执法环境的制约。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滞后,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强,加之“拜金主义”、“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仍然存在,从而出现税务机关在对纳税人开展税务稽查时,经常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干扰,各种说情接踵而至,更有甚者,部分单位的领导直接给稽查人员施加压力,致使稽查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不良社会风气,严重破坏了税务执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此外,税务稽查经费投入不足,装备落后,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缺乏,直接影响到税务稽查的进度、深度和广度。

二、关于我国税务稽查改革的政策建议

1.规范稽查工作程序,严格按照规程执法。

(1)科学地开展稽查选案工作。建立以计算机选案为主、人工选案为辅的科学选案体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建立税务稽查选案信息系统,将重点行业,异常申报企业,重点税源户的纳税申报资料输入该信息系统,从而科学地挑选税务稽查对象,从根本上避免纳税人的重复选案。(2)认真做好稽查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稽查工作要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施法治管理,防止人为变通了结。关键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稽查程序要合法。第二,稽查取证要合法。(3)严格逃选审理人员,充分发挥税务稽查审理工作的把关作用。稽查审理工作承前启后,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税务机关最后执行税务处理决定是否准确合法,因此审理人员在挑选上必须具备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特点。他们必须对稽查文书的格式制作是否规范,引用法律条文是否准确完整,相关数据是否真实准确,附属材料是否齐全真实等具体事项进行严格认真审核把关,从而防止稽查决定出现不必要的差错和失误,尽可能避免税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的发生。(4)加强稽查执行工作力度,捍卫税务稽查的权威性。稽查执行工作是税务稽查工作流程的最后一环,也是稽查成果得以实现的关键步骤,要充分体现税法的刚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已做出的税务处理决定中涉及纳税人的有关补缴税款、处以罚款、加收滞纳金和调帐等事宜,一一贯彻落实到位。改变对偷税漏税处理查得多补得少,征纳双方讨价还价的作法,督促纳税人将相关税务处理决定落实到位。必要时,税务稽查执行部门可依法采取税收保全、强制等措施,维护税法的尊严。

2.理顺稽查管理体制。

理顺的稽查管理体制应符合几个有利于:(1)有利于加强稽查工作的规范领导,掌握工作主动权,摆脱单纯任务观点的束缚;(2)有利于稽查组织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摆脱地方不适当干预和说情风干扰;(3)有利于发挥当地税务机关对征收、管理、稽查、复议四个系列的综合协调作用和监督作用,减少稽查组织内部非业务性机构,节省人力物力,集中搞好稽查。现行稽查管理体制改革,要突出稽查机构能独立行使执法权及掌握规范性工作主动权,可考虑对稽查机构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即人事经费及业务上实行垂直领导,在各项征管综合协调、实务、工团、纪检、监察等方面由当地税务局领导。

3.培养高素质的稽查队伍。

税务稽查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会计、审计、法律、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和税收征管工作全过程,客观上要求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稽查队伍。(1)从稽查力量上予以保证。各级稽查组织人员的配备要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各地税务机关还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备稽查人员,从数量上保持稽查队伍的稳定。(2)保证稽查队伍的质量。稽查人员应该是集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于一体的优质人才,政治上事业心强,为政清廉、拒腐防变、有高度的责任感;业务上精通税收政策,懂法律,会查帐,办案能力强。作为领导,在选人用人上要把好关,要建立一套稽查干部队伍管理制度,把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到稽查工作岗位上来。(3)建立业务学习和培训制度,着重在现代会计实务、检查技巧和计算机技术上进行强化训练,每个稽查员要掌握多种形式偷逃税行为的稽查办法。(4)把鼓励竞争机制引进稽查管理,实行稽查人员等级制和稽查主检官制,坚持奖罚分明,坚持个人收入与稽查业绩挂钩。充分调动稽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政策趋势范文篇4

一、2004年中国的国有银行改革的明显加快

1、适应中国加入世贸之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挑战

到2006年,中国将按照加入世贸的承诺,全面放松对于外资银行进入银行市场的限制,中国的银行业如果不能抓住剩余的2年的过渡期的机会,对国有银行进行大规模的重组改革,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银行难以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2、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持续增长:需要一个高效率的金融体系的支持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但是,由于中国的银行体系承担了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巨大成本,同时也由于银行体系的低效率,使得中国的银行体系在转轨过程中积累了较大的不良资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障碍之一。下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更为强劲,如果不对银行体系进行全面的市场化改革,就有可能为中国下一步的改革累计新的不良资产包袱。

3、提高中国金融结构的稳定性

中国经济的增长十分强劲,中国金融业是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其风险状况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目前中国的金融业总资产20多万亿,17万亿贷款余额,如此大的金融总量对经济运行来说举足轻重;如果银行体制中积累的不良贷款如果规模过大,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的稳定也会形成潜在的威胁。

4、中国把国有银行改革作为金融改革的重点

从目前的银行改革趋势看,2006年全面开放银行业之前是迅速改革国内银行体系的最后机会。较之1998年的资产剥离,这一次的注资是实质性的资金注入,而不仅仅是名义上的剥离,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于在2006年之前全面改革银行体系的决心。反观一些国家,长期以来因为对银行体系累计的高额不良资产等问题犹豫不决,导致经济一直缺乏活力,而到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政府也开始痛下非常之举和多次的增资扩股,使得一些国家的银行体系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上已经恢复了它的活力和生机,这给予中国的银行改革同时以正面和反面的参考和借鉴。长期以来,金融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相对来说较为滞后,而金融改革中又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最为滞后。如果说中国在改革的早期尝试新设一些市场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增量的改革来触动国有银行的改革、施加“外部压力”的话,那么,现在看来,这种改革思路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事实证明并不能真正有力地推动国有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因之,此次中国决定注资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资金对两大国有银行进行改造,主要是具体考虑到了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银行体系中一直仍占有支配性、主导的地位,所以必须还要从内部、从治理结构上加大力度全面改革和完善。

二、当前中国的国有银行改革的主要内容

1、全面的资产重组和财务重组:主要是注入资源进行不良资产的清理

根据中国银行2002年年报,到2002年底,按五级分类法统计,其不良贷款总额为4085亿元,最后损失类贷款高达1874亿元。建行至2002年底不良贷款总额为2680亿元,其中损失类为569亿元,但可疑类亦有1289亿元之多。两家银行的损失类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这应该算是其不良资产的底线。用于核销不良资产的资金主要包括准备金、拨备前利润和资本金。目前中行的准备金覆盖率为22.09%,即有近900亿元的准备金。建行的准备金覆盖率为13.4%,即有350亿元的准备金。但是,这部门准备金尚不足以弥补损失类贷款,因此需要动用近两年的银行利润来核销不良资产。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下,2002、2003年中国的两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经营性利润均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左右。在此基础上,按照财政部的最新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将财政部原来持有的所有资本金全部用来核销不良资产。经过初步的框算,经过准备金、新增利润和资本金以及其他形式的举措,基本上可以核销历史上的不良资产。

2、注资

经过大规模的不良资产清理之后的国有银行在不良资产比率方面看是一个比较“干净”的银行,但是也是一个没有资本金的银行,此时以外汇储备注入资本金,则起到了在新的银行框架下补充银行资本金的作用。

2003年,受到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了1600亿美元,因此即使去掉450亿美元,到2003年年底还有403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仍然高出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最优规模。实际上,从1994年中国出现汇率并轨以来,外汇储备就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从央行的角度来说,尽管减少了外汇储备,但是投资科目增加了,过去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所得到的收益率不过2%,现在将外汇储备投资于国内的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专门负责向试点银行注资、并监督注入资金的运营。中国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派员组成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国中央汇金公司今后将以中行和建行的最大股东的身份,督促银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力争股权资产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3、产权结构的重组

主要是强调引入具有国际水准的战略投资者,通过技术转移、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等,促进银行的治理效率的提高。

4、上市

这主要是指通过促进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市,改进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引进市场的约束,促使国有银行改进经营管理水平。

5、改革的重点在于促进国有银行治理机制的转换

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改革,此次注入的各种公共资源有8000多亿元人民币,为了促使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不再制造新的高额不良资产,此次改革的重点在于转换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也就是所谓“花钱买机制”。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看,这属于强制性的制度创新。

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在这两家银行的内部治理方面提出了10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制度;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实现利润最大化;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整合业务和管理流程,实现机构扁平化和业务管理垂直化;建立市场化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审慎的会计原则,加强财务管理,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科技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化优势,积极推进重组上市进程;加强人员培训和公共关系宣传,做好综合改革的相关工作。

同时,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还参照全球经营管理水平较好的商业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对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制定了包括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回报率等在内的7项财务考核指标,督促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经营绩效方面达到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水平。

三、客观看待中国的银行体系积累的不良资产及其发展趋势

此次中国政府对中行和建行的注资,动用了较大规模的公共资源,显示中国政府支付了中国的国有银行因为承担转轨成本形成的不良资产。

长期以来,国有银行实际上支付了经济转轨的成本,如何处置这个成本,直接影响到银行未来的改革方向。如果通过全面的不良资产清理和注资,就可以切断历史包袱对两大商业银行改革的制约,在银行市场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实际上中国政府以前曾经尝试也期望国有银行靠自己内部管理完善,靠内部的经营能力慢慢消化历史形成的包袱,但事实上庞大的不良资产包袱不但拖累四大银行,还使得难以在客观上对国有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考核。通过注资和一系列的改造,可以使中行和建行先行一步,同时在中行和建行的改革改组中证明行之有效的举措,也完全可能在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中借鉴实施,从而对整个国有银行的改革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1、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历史形成分析

根据初步的统计,在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中,30%不良贷款的形成来自于各级政府干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干预;30%的不良贷款来自于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的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国有银行超过50%的贷款是向非国有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助学贷款和个人汽车信贷)发放的。10%的不良贷款是由于国内部分地区法律环境较差、法制观念薄弱所导致的。15%来自对部分行业如军工生产的转型所导致。

因此,总的来看,仅有20%的不良贷款是由于国有银行自身管理经营不善所造成的。因此,虽然不良贷款总体规模较大,但是比较而言,国有银行自身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比重并不高。

2、中国当前具备了解决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有利条件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于银行体系稳健经营重要性和金融体系脆弱性所可能带来的巨大的金融风险的认识,推动了中国的决策层下定决心改革国有银行体系。

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已经基本放弃了对国有银行的行政干预。

中国的政府部门已经从法律角度明确了商业银行决定贷款的自主性。

中国的政府已经逐步放弃了对国有企业的贷款义务。

中国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为改革创造了条件。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利用现有资源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成为可能。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上市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也为商业银行解决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的问题带来了可能。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监管机构和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关注降低不良资产比例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比危机之前下降了近50%.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法律法规,包括《破产法》、《证券法》和《公司法》等均在进一步的完善修订之中。

新增贷款质量相对优异,近几年的新增贷款的不良资产比率在2%以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

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的贷款资金需求,为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创造了积极条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于:快速推进的城市化效应;国际投资向中国转移的世界工厂效应;以汽车和住房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品升级效应;民营经济主导效应;以及重化工业化带动效应。

另外,中国的监管机构制定了相当严格的不良资产考核办法。以2004年颁发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为例,该办法一是强调“对银行风险进行全面监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监测和考核包括对不良贷款、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风险的全面监测和考核。二是加强“对不良资产余额和比例的双重考核”。三是体现非现场和现场监管的有机结合。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分别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设立“派驻监管小组”,收集、分析四家银行总行经营管理和综合改革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

四、中国政府对中行和建行的率先改革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初步归纳起来,此次中行和建行率先启动改革,可能产生以下5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可以切断历史包袱对两大商业银行改革的制约,在银行市场形成新的竞争格局。

二是可以促使中国的国有银行更有效地、自主地配置金融资源,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通常来说,不良资产的下降会带来银行贷款投放能力的上升。这次通过大规模注入资金,再配套相应清理不良资产的措施,对于增大国有银行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正是国有银行积极调整资产结构的机会。

三是意味着探索出一条多元化、高效率地利用外汇储备的新的途径。

四是随着这样注资改造国有银行,与其说政府是花钱为这些不良资产“买单”,不如说是花钱给国有银行买了一个新的机制。

政策趋势范文篇5

摘要:其他货币调整将会十分艰难,欧洲和日本将会相对稳定,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瑞郎等经济体将会有所加息,政策调节性平缓。大宗商品价格指标是货币政策反转的标志性数据,全球以美元贬值和大宗商品高涨带来的结果就是货币政策的反转,这一数据的不确定性是货币政策的关键。

笔者从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独特的判断,2011年风险将面临爆发危机与局面失控的可能,对此不能掉以轻心。根据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态势,笔者预计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前景将充满风险压力,甚至有新金融危机的可能,但是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冲击力度将与当前的金融危机截然不同。

危机爆发点可能在欧洲

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缓解并不意味全球已经度过危机,恰恰是真正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发生,未来将会有真实的金融危机爆发,其爆发点将发生在欧洲,而不是现在的美国。理由在于三点:

理由一:欧元价格泡沫在积聚。一方面是市场价格因素,另一方面是货币制度因素。价格因素在于美元贬值带来其他货币,尤其是欧元货币升值明显,欧元实际价值超标已经十分严重,因此市场可以看到的事实是欧元区经济在走下坡路,但欧元价格在走上行路,价格泡沫因素必然导致危机因价格破裂的危机。制度因素在于欧元合作至今一直没有财政政策的合力,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更没有模式,更缺少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合理处置,进而欧元问题集中在制度上更多,欧元缺少有效的执行力,主要原因就是欧元区没有有效的制度约束和制度保障。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处置停留在数字和资金层面,并没有制度和结构的修补或改进。

理由二:欧元区国家向心力不足。目前欧元区国家的向心力明显不足,尤其是主要成员国的民众60%以上不愿意持有欧元的态度,这将使欧元面临崩溃的风险。一方面是德国作用突出。德国经济已经明显率先优于欧元区经济复苏,尤其是德国出口增长局面,这与年内的日元升值具有关联,是美元一箭双雕的重要对策。实际上日元升值是在帮德国摆脱经济僵局,给予德国出口竞争力,从而推进德国出口大国地位恢复。而此时国际舆论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日趋高涨,这些表面现象和组合因素表明的美元战略已经十分清楚,即美国和日本货币合谋帮助德国,最终是推进全球化和打击区域化,美元和美国舆论合力打击人民币出口竞争力,扶持德国恢复出口大国地位,既可以提携德国摆脱欧元区,又可以制衡我国竞争力。可以说美国是一箭双雕的多元化战略组合。当前欧元区的合作态势十分严重,3年多新型金融危机使得英国彻底不加入欧元区,德国出现退出欧元区的意识,以及更多欧元区国家意见对立和矛盾分歧扩大。去年至今的冰岛、希腊以及爱尔兰问题的接二连三,并非是简单的欧洲和欧元区独特问题所在,而是一种规划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市场进程,目标则是摧垮欧元。

理由三:时间已经临近危机的边缘。虽然至今美联储一直在量化宽松舆论中调整,但是美元利率的快速反转,甚至快速上升将难以抵挡,甚至将会快速呈现和超出预期,高利率时代的快速来临必将导致金融市场措手不及,欧元更加难以驾驭,失控风险将导致欧元金融危机爆发。另一个时间点是欧洲自身原因。欧元区面对问题的政策协调将由僵局变为僵持,最终可能适得其反,所有国家将不得已开动各自印钞机发行原来的货币,进而导致欧元消失和崩溃的时间临近,双币并行的欧元区将必然导致欧元瓦解。

国际金融市场将呈新趋势

未来2011年的焦点在欧洲,而非北美。但是美元主线依然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所有市场价格指标的参数在于美元汇率走向。综合分析预期,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将呈现新趋势。

趋势一:外汇市场美元贬值继续扩大。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继续以美元主线调整为风向标,美元整体政策将会继续以贬值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美元贬值将会是全球汇率基点和价格基础调整的关键指标。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将会出现90点高位和70点低位的巨大反差走势,美元将会分阶段有周期的升值或贬值,快速和灵活是美元走向的焦点,美元贬值周期和速度将长而快,美元升值阶段将短期或暂时性灵活调节。预计美元兑欧元汇率区间将在1.15-1.5美元之间,甚至有1.6美元的可能,这种价格并非是欧元有投资魅力,相反未来市场将积淀和累积欧元崩溃的速度与程度。我国人民币将面临两难趋势,人民币贬值可能将明显,价格水平的双向走势和弹性将扩大,汇率区间在6.5-7.2元之间。

趋势二:黄金市场或延续高涨走势。2011年的国际黄金市场将继续前两年的高涨趋势,黄金价格上涨幅度依然有可能达到20%以上的水平,价格指标将会从2010年高位的1400美元上涨到2011年1700美元左右。黄金价格上涨趋势的动力在于市场流动性的基础,货币政策转变的心理追逐,尤其是全球高通胀预警和政策效应紧缩等带来的紧张和恐慌性,这都将可能推进黄金价格继续上涨。预计全年黄金价格回落调整也将存在较大空间,尤其是2010年的黄金价格回调不足,价格技术性修正紧迫,进而将直接导致2011年黄金价格的下跌性趋势空间扩大,预计国际黄金价格指标下跌到1100美元左右,跌破1000美元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但幅度和时间有限,短暂修复突出。

政策趋势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政策;农村学前教育;研究趋势

1问题提出

为重视和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国家出台全方位学前教育政策体系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1]国家相继出台了宏观层面幼儿园规划和改革、中观层面的制度和体系、微观层面的教师发展和幼儿园教学等20余个学前教育政策。这些政策覆盖了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农村幼儿园等,关注了学前教育全环节,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的飞速发展。“由于各地政策资源的不同,中央相对单一的政策工具使用并不能够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建立起长效发展机制”;[2]加之,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型、农村家庭学前教育观念的缺失和支持学前教育能力的不足等现实困境,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停滞不前。[3]为有效研究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政策问题,以广元市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政策内容演化规律、价值取向变迁规律、政策实施效果三维框架形成广元市学前教育政策研究趋势,继而为广元市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政策有效执行提供思路。

2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研究现状

学前教育政策直接影响着宏观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和效益,又间接影响着微观教育活动的质量。[4]因此,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研究现状有助于厘清国内外相关研究问题和趋势,丰富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和指导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实践。在CNKI期刊数据库中,以“学前教育政策”为篇名,搜索到120篇论文,关注内容主要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英国、美国、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外学前教育政策问题,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执行策略,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两岸三地”学前教育政策、我国民办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回顾,山东省、福建省等省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现状等;以“幼儿教育政策”为主题词,搜索到22篇论文,关注内容主要为新疆幼儿教育政策发展、社会文化对幼儿教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幼儿教育政策对幼教师资的发展影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体系回顾及思考、我国幼儿体育政策分析等。以“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农村幼儿教育政策”为关键词,搜索到78条记录,关注内容主要为农村教育政策回顾、变迁、价值取向、变革、创新、进展、启示等,覆盖我国江苏、海南等地,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后30年、近10年、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等时间段,形成丰硕的理论成果,丰富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理论。

3我国广元市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研究未来趋势

政策趋势范文篇7

关键词货币政策汇率变动稳定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发达的货币信用基础上的,将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常规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货币政策一般应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及政策效应等诸方面内容,其中目标的选择是首要问题。1995年央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定位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谓币值稳定应该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的含义,对内要力求货币供需总量长期均衡,对外则要保证汇率基本稳定,所以汇率政策应当视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又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只有妥善处理两者关系才可能使得政策顺利执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1我国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极不平衡,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背景之下。与这种宏观经济不均衡状况相适应,我国只能施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出现巨大转变,但是由于改革过程中某些矛盾没有得到恰当处理,也是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使然,1997年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市场需求不足态势,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得这一矛盾日益突出,通货紧缩的迹象初步显现:1997年下半年我国GDP增长率开始下降,物价指数持续下跌,国内市场萎缩,失业增加。为了防止经济滑坡,政府适时地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从1997年10月份开始在坚持适度从紧的前提下,采取了一些灵活微调的松动性措施;1998年3月央行合并准备金账户,并先后两次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适当增加了货币供给量;从1996年起央行8次下调利率,优化了利率结构和利差水平;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8年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保证了国内及亚洲经济的稳定,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西方国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的必然后果是经济滞胀。中国实行扩大内需政策之后并没有出现严重地滞胀,但近年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往往过于依赖少数部门,高增长、无通胀的背后掩藏了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诸多迹象表明,虽然现实的通货膨胀没有出现,通货膨胀预期却开始上升,比如2002以来的住房信贷的持续扩张,2003年以来难以控制的局部“投资热”。在此情形下,央行及时作出调整,2003年以来采取多种措施以期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缓解通胀压力。

(1)法定准备率的调整。2003年9月起央行两次决定将存款准备率提高,以抑制投资过热造成的信贷扩张,并降低由于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带来的流动性增长;同时根据金融体系不良贷款率高而资金充足率低的状况,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以强化其风险防范作用。(2)再贴现率的调整。2004年1月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扩大到1.7倍,农村信用社扩大到2倍;此后,2004年10月央行又决定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区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2.3倍,并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下浮。

(3)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剧烈波动和投资过热、信贷增长过快等情况,2004年央行共开展110次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6690亿元。全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

9742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43次,收回基础货币3330亿元;开展逆回购5次,投放基础货币1490亿元。这些政策的施行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可能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央行始终将保持币值稳定放在第一位,追求的是国民经济长期均衡地增长。

2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所谓汇率即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说是以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单位的价格。汇率是一种特殊的价格,之所以说它特殊,一是在于它的表现形式特殊,它是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的货币;二是在于它作为一种价格指标,对于经济社会中其他价格变量有着特殊的影响。

作为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价值联系的桥梁,汇率在本国物价和外国物价之间起了一种纽带作用,它首先会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本国的国民生产结构产生影响。因为汇率的高低,会影响到资源在出口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分配。此外货币领域也会因为汇率的变化,大量资金相应地从一种货币流向另一种货币;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则可以看到汇率随着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变动,反过来汇率对国内货币状况也会产生极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走过了一个先贬值后升值的过程。

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至汇率改革时期,此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5∶l(元/美元)下滑到8.6∶l(元/美元)。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外汇储备不足、物价大幅上涨,而国内又急需扩大出口。在实施贬值后,缓解了国内工资水平大幅上涨的压力,也吸引了更多国外投资,为我国这一期间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巨大贡献。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今,这一阶段人民币币值基本保持稳定。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取消官方汇率,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此后的几年里,人民币汇率一直在8.72-8.27(元/美元)之间浮动。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依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由于人民币稳定,我国出口减少、经济增长放缓,但却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并促使亚洲金融危机尽快结束,避免了世界性金融危机,这一行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我国将货币政策目标定位于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而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了其对外价值,所以在国际经济波动不大的条件下,保持汇率稳定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的要求;从我国近年汇率政策实践和实际汇率变动状况来看,基本上也与我国的货币政策相一致。

3我国稳健货币政策下汇率的变动趋势

1994年以后,我国实质上施行的是单一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而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及固定汇率的维护措施限制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利于短期和中期内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克鲁格曼进一步提出固定汇率、资本流动与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不可兼得,即著名的“三元悖论”。所以从理论上看,我国汇率的任何变动将可能影响国际收支的均衡并导致原有货币政策的失灵,汇率政策的调整需要特别的谨慎。

影响我国汇率形成的因素众多,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美元近来数次加息,一直以来盯住美元的人民币由于需要保持币值稳定,升值预期增强;多方国际势力因为其切身利益需要,指责中国政策操纵人民币汇率、输出通货紧缩,要求人民币升值,要求中国政府解除外汇管制;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供应压力增大;中国对欧美贸易长期的顺差也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当前的宏观经济过热也需要货币当局采取类似升值等紧缩性政策。

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判断汇率问题的主要标准应该是国内经济状况,关键是看国内经济在现行汇率制度下的运行状态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将更为重要:汇率稳定将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一个内外一致的稳定的货币环境;稳定的币值也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周期也主要表现为投资周期,稳定的投资有利于我国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缓解就业压力,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经济中的可信任度,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一作用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已得到充分表现;当今世界金融市场充斥着投机行为,人民币贸然改变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将有可能引发中国甚至是世界的金融危机,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巨额增长就与国际金融投机行为不无关系。

所以,一直以来力求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和稳定的政策在现实中也显现了良好效应。

但是汇率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首先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了其对外价值;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一国经济和贸易迅速发展,其货币几乎无一例外地趋向升值。中国经济经过近20多年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将是必然的趋势。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度必然提高,适度提高人民币估值,也有助于多吸收外部资源并减轻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从制度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固定汇率制在资本自由流动的环境下,其维持成本是相当高的,有时甚至是不现实的。目前美元持续贬值,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波动频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承受了更大的风险,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也异常艰辛;再者,我国现行的结售汇制是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性货币的,这将必然导致货币投放的结构性失衡,不利于我国经济全面均衡地发展。所以,弹性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也将是大势所趋;只不过,这个变革过程应当是谨慎和渐进的。

政策趋势范文篇8

一、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及金融监管定位面临着困难的选择

(一)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与金融监管力度不适应,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近年来,人民银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强化监管的措施已收到了相应的效果,如加大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和盈利水平考核的力度,但是这种做法却使信贷活动的交易费用倍增,在客观上起到了体制壁垒的作用。在人民银行的严格监管下,防范金融风险受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各金融单位普遍加强了风险控制,把贷款风险与个人利益挂钩,加大了信贷人员的责任。但是在风险约束机制加强的同时,未建立起相应的比较完善的利益激励机制,责任与利益不对称,信贷人员镇贷、畏资压力沉重。同时,人民银行把建立金融安全区作为首选监管目标,把风险监管放在首位,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盈利水平的考核,并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层层把关负责,从金融机构外部形成风险抑制机制。在此情况下,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重越高,其降低不良贷款的任务就越大,放款的意愿就越不足,目前商业银行关心的是贷款的风险,而不是贷款的盈利。这种状况形成了金融机构的“镇贷”,制约了总需求的扩大。总需求相对不足,企业销售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企业还贷能力下降,金融机构正常贷款转化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上升,其盈利水平就会下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使其在发放贷款时更加保守,将进一步加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困难。由于监管与整顿规范的力度在增强,而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工作力度没有相应加强,资金从金融部门进入产业部门的通道变窄了,只得在现有的金融体系内循环,使货币信贷的扩张作用难以实现。

(二)人民银行对利率实施严格监管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所需的利率市场决定机制之间的不适应,影响了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作用。目前,在人民银行对利率实施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可能太高,货币政策工具配置的市场化仍处于较低水平,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效应。人民银行虽然扩大了利率调整及浮动的范围,并对外币利率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但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从总体上还是一种管制体制,在这种管制体制下,利率水平并不能完全反映资金的价格和供求状况,也难以有效发挥对资金的调节作用。单纯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利率浮动范围来影响金融机构贷款行为的效果不明显。当经济景气状况不佳、企业效益下降、信贷风险上升时,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将自动减少贷款,资金供给下降。如果利率由市场决定,资金供给减少会推动利率上升,从而使金融机构预期收益增加,会相应增加一部分贷款,相反在利率仍未开放的条件下,资金供给下降并不能推动资金价格上升,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难以有效激发。加之我国货币市场虽已初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但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票据市场发展缓慢,使人民银行通过再贴现调控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的作用受到限制。

(三)人民银行没有树立起督促金融机构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威,货币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作用难以真正落实。基层人民银行在督导金融机构实施货币信贷政策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手段。“窗口指导”只是一种道义的劝告,是一种软约束,贷款程序、贷款投向和数量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各金融机构手中。基层人民银行虽然强调了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资金引导,但忽视了对其执行货币信贷政策效果的监管、检查,即督促的多,检查的少,“软约束”多,“硬措施”少。由此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线路发生了反向变化:一是商业银行正在自下而上集中资金、集中权力、集中客户;二是中央银行正自上而下放权力、下拨资金。商业银行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扩大响身生存空间,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调整就不再步步紧跟了。目前,基层人民银行比较有效的手段是再贴现和支农再贷款,可以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但总、分行对再贴现实行额度管理,控制较严,难以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四)过分强调防范和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忽视了其在货币政策传导上的应有作用,中小金融机构游离于货币政策传导之外。由于内外部原因,中小金融机构资金融通遇到困难,出现一些支付风险,引起各级政府和人民银行高度关注,在对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政策上采取综合治理,过分强调防范和化解风险,而对其在货币政策传导上的作用没有给以足够重视。这就出现了两种状况:一是信贷重新向国有银行集中,与此联系,中央银行“窗口指导”主要面对国有银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全面传导。二是存款向大银行集中,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增长缓慢,为防范流动性风险保持了较高的备付金率,金融体系的货币衍生能力受到抑制。

二、强化金融监管,促进货币政策发挥效能的构思

(一)明确金融监管根本宗旨,正确处理好金融监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当前,从严监管,防范风险,促进金融机构合法经营、稳健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但若监管失当,金融机构经营困难,货币政策的传导就会失去稳健的金融基础,从而给国民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监管必须把握好力度。要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促进其发展,又可抑制其发展。因此,一方面金融监管要为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创造公平、有序、稳定的竞争环境和发展空间,积极鼓励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又要对金融创新加强监管,并把金融创新纳入法制和规范的框架内,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增强与被监管者的沟通,形成互动式监管,事实上,监管是互动的、双向的,沟通与交流是监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监管人员要正确理解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关系,加强沟通与交流,掌握被监管者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使得被监管者进一步了解央行的政策与标准,自觉接受监管。

政策趋势范文篇9

关键词: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趋势

Abstract:DozensofagriculturalsubsidylawshavebeenissuedintheUnitedStatessincethefirstsystematicagriculturallawwasimplementedin1933.Alotoflong-termsubsidiesforagricultureareconductedandthesubsidysystemwithcharacteristicsisformed.

Keywords:theUnitedStates;agriculturalsubsidypolicy;changingtrends

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政府对农产品市场基本采取自由放任不干预的政策,但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自3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正式通过农业补贴政策,直接干预农产品市场。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大多是通过法律形式规定的。1933年大危机期间,为拯救农业,美国出台了第一部系统的农业法。此后,随着农业发展要求、市场行情、甚至政治因素的变动,美国又对农业法进行了多次修订。可以说,美国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是在不断调整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自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以后,经过70多年的调整和充实,发展成了一个相当完整而又复杂的政策体系。

不同的农业法中农业补贴政策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每一部新农业法的出台都意味着美国的农业补贴在作相应的调整。专家认为,总体看来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33~1995年,可以称为价格补贴政策阶段。农业补贴政策以限制农产品播种面积、政府建立农产品储备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扩大农产品出口为主要特征,农业补贴直接与市场价格相挂钩;

第二个阶段是1996~2001年,可以称为收入补贴政策阶段。补贴与当年市场价格脱钩,直接计入农民收入;

第三阶段是2002年以后,可以称为收入价格补贴政策阶段。既保留了收入补贴,又保留和创造了一些价格补贴手段。

一.1933~1995年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类型

(一)直接补贴

1.灾害补贴。灾害补贴,是联邦政府向遭受干旱、洪水、冰雹或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财政援助,即对农业灾害给予直接的补贴和成本补贴。

2.目标价格与价格差额补贴。目标价格,是美国政府实施农产品价格干预时采取的一种支持性价格,它的高低由生产成本和生产者利润来决定。它与市场平均价格之差乘以销售量的积,即是差额补贴。差额补贴主要提供给与政府签订休耕计划和销售合同的农场主,在合同面积之内生产的农产品可以获得价格支持。享受差额补贴的农产品,主要是占收获面积绝大部分的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及乳制品等基本商品。这是政府对生产者实行的目标价格保护,当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或规定价格)时,生产者可以得到差价补贴。

3.休耕补贴。休耕补贴是美国农业限产计划的重要内容。限产计划始于1933年(包括播种面积配额和销售限额)。根据1956年农业法制订的土地银行计划,确立了耕地面积储备和土壤保护储备。前者是允许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者短期停耕土地的计划;后者是农场把一部分土地长期退出耕种,用于植树和保护土地的目的,而每年都可以获得补贴。实施土地银行计划初期,尚未达到削减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的目的。1960年又转向一种新的自愿生产控制计划,在1961年的紧急饲料谷物计划中,明确规定农场主应停耕至少20%的耕地,且必须将这些耕地用于土壤保护目的的情况下,农场主才可获得停耕土地正常产量50%的现金或实物补偿。以后陆续通过的一些农业法对休耕计划作了一些修订,但基本目的都是一个,就是把耕地面积减少的额度和结构,同某种或某几种重要农产品的期末库存与消费量之比的高低联系起来,以达到即控制农产品供应,又保护农产品价格的目的。

尹凤梅: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趋势分析4.储藏补贴。美国农业的问题在于农产品过剩。为了减少收获季节农产品的上市量,美国政府建立了农产品储备计划。其基本内容之一,就是由政府向农场主支付一定的储存费,使农场主暂时把农产品储存起来,等待有利的销售价格。凡参加自我储藏项目的生产者,可以得到长期贷款,同时可以就其储存的产品得到一定比率的补贴。

5.土地转产的实物补贴,这是对参加土地转产项目的农场发放的实物补贴。

6.奶制品转产补贴,1984~1985年美国政府对于放弃出售牛奶的生产者给予补贴。补贴按生产者往年出售牛奶数量的5%~10%发放,每50公斤补贴10美元。

(二)投入品补贴

1.农场储藏设施补贴。对于农场储藏设施建设,政府给予低息贷款作为支持,利率与商品信贷银行贷款利率相同。这种补贴主要给予作物生产者。

2.农场贷款补贴。农场主家庭管理机构提供生产者低息贷款,包括农场经营、防灾和救灾、处理经济危机、保持所有权、放牧、土地改良、水资源保护和灌溉设施建设所需贷款。

3.作物保险补贴。为了减轻因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美国联邦自己对农业或农牧场主提供作物保险。1938年,美国国会授权拨款1亿美元,建立了联邦作物保险公司,为农场主提供全风险作物保险。联邦作物保险公司对由于气候和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险,农场主支付保险费。目前,美国的作物保险补贴分为三类:一是全风险保险补贴,对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而减产的作物提供政策性保险。二是“区域—单产”保险补贴,即向单位面积产量接近的地区提供作物保险,保险费和赔偿费都按统一的标准支付。三是“气候—作物”保险补贴,这是一种对具有某些特殊气候因素地区提供的保险补贴。从1980年起,政府对这部分保险费给予补贴,补贴额占保险费的40%~60%。

4.燃料税补贴。1983年前,政府对农业生产者在所有非高速公路上消耗的柴油和汽油免收联邦税;1983年后,政策有所改动,农业用油完全免税,其它用油则部分免税。

5.紧急饲料补贴。在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牲畜饲料损失的情况下,一定比例的外购饲料的费用可由商品信贷银行支付,最高可达50%。

6.放牧费补贴。林业管理机构和土地管理局对西部16个州在公共草场上放牧收取的放牧费低于一般市场价,这一补贴主要用于牛肉生产。

(三)市场价格支持

1.不归还贷款收益。当商品信贷公司(CCC)提供的无追索权贷款到期后,生产者可选择不归还贷款和利息,而以抵押作物偿还。若贷款的本息高于当时作物的市场价值时,这相当于政府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收购农产品。

2.液体牛奶补贴。美国许多地区对牛奶实行价格支持,例如最低价格政策、多余牛奶收购政策等。这些政策导致液体牛奶价格居高不下,牛奶价格甚至高于加工后的奶制品。

3.牛肉收购补贴。由于某种原因,政府在一些年份指定商业信贷银行以一定的价格办理收购牛肉事项,这时的收购价有利于生产者。

(四)营销环节支持

1.运输补贴。联邦政府对于内陆水路和铁路的运行、维修和运输系统的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2.检查补贴。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均需接受检查,检查费用包括联邦粮食检查机构、食品安全机构、包装管理机构的开支。政府对这类机构的开支给予政策支持。

(五)长期性补贴

1.农业科研推广补贴。美国注重构建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完整的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体系。联邦政府拨款成为农业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美国用于农业科研的公共拨款占农业GDP的百分比,从1960年代的1.6%上升到1980代前期的2.4%。同时,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也予以资助。1977年联邦预算中,与州合作的农业推广经费为2.4亿美元。

2.农业资源保护和保护性利用的补贴。1934年的干旱和1935年春季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尘暴”,促使美国开始注意土壤破坏的灾难性后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和支付财政补贴予以保护。美国从1930年代的土壤资源保护、1970年代初开始的治理水资源污染,逐步发展为综合保护农业资源。包括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有机物和耕地的生产能力,积蓄、合理利用天然降水和天然湖泊,保护森林等等。

3.研究支持、咨询支持、病虫控制支持、营销支持。这部分经费用于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具体运用在农产品营销服务、农业研究及推广服务、经济研究、国家农业统计上作、动植物卫生检查等项目。

(六)促销补贴

1.农产品出口补贴。为了降低农产品出口价格,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实施农产品出口补贴。其中,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出口时都有政府的补贴。1985年“粮食保障法”规定,补贴10亿美元用于增加美国谷物的出口,夺回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此外,美国还扶持建立不同产品的行业团体、协会,开发世界市场。1953年,联邦政府成立了农产品外销局,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开发市场。为实现这一目标,农产品外销局极富创造性地与有关行业团体、协会合作,并给予财政援助,以充分调动其销售农产品的积极性。到1980年,与农产品外销局合作的各类团体、协会已达50个以上。

2.食品补贴。为扩大国内需求并实现社会公平,美国尝试过许多针对“目标人口”的营养补贴计划,如食品券计划、妇女、婴儿和儿童的特别补充食品计划,学校的早餐和午餐计划,直接食品分配计划等。1988年,这些计划花费了212亿美元。因为低收入家庭粮食需求的弹性较大,所有这些计划都有助于提高对粮食的需求。

(七)其它支持

1.税收补贴。联邦所得税法规定对一些收入实行减税和免税政策。在计算PSE时,这部分补贴按各种农产品的产值分配。

2.州立项目支持。州政府对农业科研、推广、信息、营销和检查等服务给予经费支持。

就具体农业补贴政策而言,无追索权贷款政策、液体牛奶补贴、目标价格与价格差额补贴、作物保险补贴比较典型。

二.1996~2001年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内容

WTO农业协定生效后,美国对其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体现在1996年克林顿总统签署的《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修改法》(以下简称《1996年农业法》)中,主要调整如下:

(一)取消目标价格和价格差额补贴,实行多种收入支持措施

美国《1996年农业法》规定,从1996年起取消长期实行的农产品目标价格和价格差额补贴,2002年后将停止向农场主提供农产品价格和收入支持方面的补贴,使美国农业“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政府将引导农场主参加期货交易和农业合作组织,并推行作物收入保险计划,通过社会环节来化解和分担农民的市场风险,以保证农民收入稳定。

(二)设立过渡性的弹性生产合同补贴,以直接固定收入支持替代国内价格支持

为了弥补“农产品口标价格和价格差额补贴”取消后对农民收入造成的损失,作为过渡,在1996~2002年间设立“弹性生产合同补贴”。只要农场主自愿执行政府制定的环境资源保护计划和沼泽地保护条款等法规,并一次性签订7年“弹性生产合同”,即可得到补贴,其补贴额按平均补贴基准和农民种植合同面积计算。此外,美国已经将补偿性支付与谷物种植者脱钩,进而使“黄箱”价格支持转变为“绿箱”对农民直接固定支付。

(三)土地休耕保护计划

土地休耕保护计划最早是根据1985年的“食品安全法案”提出的,当时的目标是休耕4500万英亩耕地。“联邦农业发展与改革法”延长了这项计划,计划到2002年,休耕保护土地3640万英亩。按照这项计划,农民可以自愿提出申请,与政府签订长期合同,将那些易发生水土流失或者具有其他生态敏感性的耕地转为草地或者林地,时间为10~15年。该计划对每个农民的补贴数额在50~50000美元之间,平均全国为5000美元。这项政策的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鱼类和动物的栖息地,改善水体质量,保护十壤,改善农村景观等。进入计划的土地一是要体耕,退出粮食种植,二是要采取植被绿化措施,包括种植多年生的草类、豆科草类、灌木或林木。

(四)取消对农场主储备的补贴

美国以前的政策形成了存粮于民的体系,但国家财政补贴负担很大,于是,《1996年农业法》仅保留用于国际人道主义食品援助的400万吨粮食储备,而取消了对农场主储备的补贴。

(五)导入市场丧失补助政策

1998年美国农业收入,受国际市场谷物价格持续下落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比美国农业史上农业收入最高的一年1996年减少了21%。美国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于1998年10月实施市场丧失补助政策。1999年市场丧失补助支出28.57亿美元;2000年农业支持计划中用于市场丧失补助的支出为55.4亿美元,约为1999年的2倍。

(六)解除大部分农作物的种植限制

农场主若不参与政府的农业计划,他一直拥有完全的种植自由。但对参加政府计划的农场主而言,其种植自由曾受到种种限制。实施1996年农业法之后,只要耕地不被非农业占用,农场主有权在其所有的耕地面积上种植除水果蔬菜以外的任何农产品,却不影响其获得收入补贴的权利。农场主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自己决定种植什么和种植多少,但市场风险完全自己承担。

(七)终止农产品供给管理

艾德温·扬(E.Young)认为,美国1996年农业法案的主要调整之一是取消小麦、稻米、饲料粮与棉花种植休耕计划,从而结束了长期实行的农产品供给管理政策。

(八)修正无追索权贷款率的确定方法

《1996年农业法》保留了基本的无追索权贷款,但要求农场主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作为从政府那里取得贷款的抵押。对小麦,饲料粮、棉花、大米、油料等各种农产品的贷款率作了具体修改,确定了最低保护价的上限,此标准低于1990年农业法案的水平,政府的用意是不承担大量库存。

三.2002年以后的美国农业补贴政策

(一)2002年美国农业法规定的主要农业补贴政策

美国2002年5月出台的农业法名称为《2002年农业保障和农村投资法》(以下简称《2002年农业法》),实施期为2002~2007年的6年,有10个部分组成。其中规定的主要农业补贴政策大多集中于“商品补贴”、“资源保育补贴”和“农产品贸易补贴”条款之中,其中“商品补贴”条款中,主要通过“贷款差额补贴”、“固定收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等措施,对种植小麦、饲料谷物、棉花、大米、油籽的农民构建“三级收入安全网”,提供巨额收入补贴。对乳制品、食糖、花生生产者继续提供价格,贷款补贴和进口保护。

1.商品补贴。商品补贴也叫农业补贴,是美国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农业补贴。依据《2002年农业法》,今后10年的年均补贴将主要通过直接补贴、销售贷款差额补贴、反周期波动补贴3种形式进行。

(1)直接补贴。直接补贴是一种与农产品生产、价格不挂钩的固定补贴。农民可以自愿参加,政府以农民预先确定的作物面积和产量为基础对具体商品提供一个固定的补贴。《2002年农业法》将大豆、花生和其他油籽纳入了补贴范围,扩大了对农民收入的支持范围。同时,还将羊毛、水果、蔬菜等纳入补贴范围,这是前所未有的,极大地扩大了补贴的范围。

(2)销售贷款差额补贴。销售贷款差额补贴是政府保证农民顺利出售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即政府预定一个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并以此价格贷款给农民。农民收获后如能在市场卖到这个价格,政府就不给予补贴。如农民卖的价格低于预定价格,二者之差就是政府给予农民的补贴。《2002年农业法》将花生、羊毛、蜂蜜、杂豆等品种纳入了销售贷款差额补贴范围。

(3)反周期波动补贴。反周期波动补贴是《2002年农业法》新设计的一种补贴制度,即农民在收获后的10月份可得到上限为35%的计划支付,待翌年2月份可再得35%的支付,到12个月的市场运销结束后结账。当农产品的实际有效价格低于政府确定的目标价格时,政府向农民提供反周期补贴。该补贴与市场价格成反向运动。当农产品价格下跌时补贴增加,反之则减少。反周期波动补贴保证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意味着政府为农民分担了生产风险,刺激农产品出口。《2002年农业法》将大豆、其他小品种油籽、花生纳入了反周期波动补贴的范围。

2.资源保育补贴。根据《2002年农业法》,美国计划在2002~2007年再投资220亿美元用于农业资源保育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土地休耕计划、农田水土保持、湿地保护、草地保育、农田与牧场环境激励项目等。此外,美国联邦政府还提供自然灾害救济补贴,用于自然灾害发生后的非保护农作物灾害援助计划、农作物灾害支付计划、紧急饲料计划、青饲料援助计划、牲畜赔偿计划及树木援助计划;提供用于生产结构调整的投资补贴,以优惠利息给农民提供短期或长期贷款,给各州拨款,帮助偿还贷款有困难的农民。

3.农产品贸易补贴。根据《2002年农业法》,美国计划在2002~2007年,投资8.75亿美元用于提高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机会和拓宽国际市场;每年投资4.78亿美元用于援助那些因国外有关农产品实施出口补贴而受到损失的美国出口商;每年对新增生物技术项目投资6的万美元,用于商签双边动植物和转基因议定书及快速对付非关税措施对出口造成的影响。此外,美国农业部还将向美国出口商免费提供国际农产品综合信息服务。

除直接的出口补贴外,美国还实施了规避出口补贴的间接出口补贴,即出口信贷。美国每年提供的额度约为30亿美元。依据《2002年农业法》,美国在2002~2007年将继续提供出口信贷,以促进加工品和高价值的农产品出口,同时还将还款期由180天延长为360天。

由此可以看出2002年美国农业法规定的主要农业补贴政策呈现出大幅度提高农业补贴水平、调整补贴方式、扩大补贴范围、补贴分配相对集中等特点。

(二)美国《2003年农业援助法案》规定的农业补贴政策

2003年2月20日,美国总统签署了《2003年农业援助法案》,向遭受与气候有关的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损失的生产者提供补贴,包括作物灾害计划、牲畜补偿计划和牲畜援助计划三种农业补贴政策。该法案再次扩大了农产品补贴范围,及时修补了《2002年农业法》执行中的一些漏洞,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2002年因气候反常等原因导致美国受补贴农产品减产,价格上扬,使许多农产品的贷款差价补贴和反周期补贴悬空,资金节余,而遭受产量损失的生产者却不能尽享高价的收益,于是美国通过该法案把节余的资金用于救灾补贴,以保证美国农民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农业补贴。这样会使美国农民形成“农业收入稳定”的预期,从而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为了做到与WTO规则相一致,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更是朝着WTO规则所规定的方向调整,从总体趋势来看,其调整呈现出了主张取消一切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补贴方式逐渐由价格支持向收入支持转移,逐步削减农业流通补贴额度,把流通领域和中间环节的补贴改为农民的直接补贴,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持力度等。

参考文献:

[1]张桂林,宋宝辉,MichaelReed.美国联邦政府农业补贴上[J].世界农业,2003(11).

[2]李平.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支持力度[J].中国农村经济,2002(6).

[3]张时霖.美国农业保险制度[J].世界农业,1999(11).

[4]周建华,胡跃红.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及启示[J].求索,2006(2).

[5]陈亚东.美国农业补贴立法与我国的对策选择[J].农村经济,2005(7).

政策趋势范文篇10

一、基本形势

近年来,社会上的“失业人员”往往是指国有或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日益壮大的失业群体,即新失业群体的存在。尽管这部分失业人员与下岗失业人员具有身体、年龄等方面的就业优势,表面看来,他们的就业问题个对比下岗失业人员容易解决,但实际上,“新失业群体”就业问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水平较低。新失业人员大都是初中或高中等较低学历毕业甚至辍学。文化水平不高,又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当中,吃苦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二是职业素养不高。新失业人员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中没有学到多少专门的职业技能,很少有机会参加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更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历,也就没有系统的从业经历,也就没有什么自身特长。三是社会经验不多。这部分人年纪不大,涉世不深,社会阅历尚浅,价值观混乱,可塑性极强,而这部分人员也同样面临着成家和生存需求,失业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这也是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四是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由于“新失业群体”在参与市场就业竞争的过程中一没经验,二没专长。毫无优势可言,属于社会就业弱势群体,大部分人又长期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造成了这部分人群的数量的大量增加,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失业人群中的主要成份。据统计,长春市每年各类失业人员达20余万人,其中新增长的失业人员就达6万多人,且每年正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可想而知,社会就业形势因新失业人群的增加而愈发显得严峻。因此,如何解决好“新失业群体”就业困难,帮助其实现就业愿望是我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乃至于全社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要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

二、就业对策

“新失业群体”就业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根据其就业形势,结合我市实际,我们拟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制定出台政府促就业政策,实施“新失业群体”就业工程

结合目前国家和省、市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援助的相关优惠政策,制定出台适合我市实际的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政策促就业。

一是综合运用再就业优惠政策,实施目标管理。我们要将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适用范围拓展到“新失业群体”就业当中,市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在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方面给予税费减免、落实各项补贴及其他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政策,综合运用国家政策促进就业工作。同时,将这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纳入到我市社会就业目标责任体系中予以高度重视,成立由主管就业市长亲自挂帅,由劳动和社会保障牵头,工商、税务、公安、城建、民政、社会保险等部门联合组成的长春市“新失业群体”就业领导小组。同时,将具有社会安置能力的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确定为就业目标单位,每年制定详实的就业目标,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实施就业目标宏观调控管理,将此项工作开展的情况作为政府考核其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同时,调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新失业群体”的就业工作,举全市之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就业氛围。

二是实行政府扶持,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首先,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有关创业小额贷款扶持政策。简化贷款申请程序,放宽借贷条件,通过建立信用社区担保和个人信用档案体系,加强小额贷款的安全与实用性。为一部分有创业愿望,具备经营能力和创业条件但苦于资金不足的新生劳动力实施创业小额贷款资金帮扶,鼓励其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建立全市创业项目库,收集投资小、见效快,风险相对小的适合“新生失业群体”从事的各类创业项目,组织专家对好的创业项目在投资风险、市场潜力、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论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公社会公布,鼓励立志创业的新生失业人员行动起来自主创业。同时,要对正在创业的人员从事的项目实施方面加以正确引导,鼓励其创业成功。其次,建立长春市青年创业者基金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相关银行一起,建立青年创业基金会,每年要对创业人员的项目运行、经济效益、安置能力、企业信用等创业情况进行严格审核,评选出全市在创业促就业活动中表现突出且成功带动了一部分失业人员就业的有为青年创业者,给与一定数目的创业基金奖励和支持。同时,对每户自主创业的中小企业要给与一定的税收及各项开办费用的减免等政策上的扶持,以调动其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创业促就业的重要作用。

三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鼓励其招聘新生劳动力。政府要出台相关法规,为民营经济发展拓展广大空间,发挥民营企业在就业安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同等条件下,鼓励民营企业尽可能多地吸纳新生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对安置人数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在贷款申请、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与更多、更好的政策上优惠和扶持。以提高民营企业招聘新生劳动力的积极性,改善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形势。

四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新生劳动力就业保障机制。总结就业转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运作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将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新失业群体,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拨付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建立专项新失业人员基金,专门用于保证新生失业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工作所涉及到的前期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岗位补贴、社会保障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多方面支出,同时与市民政部门协调,将长期失业且生活困难新失业人员纳入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帮助解决其就业和生存困难,为做好新失业群体就业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

五是建立职业见习制度,提高就业安置能力。由市政府出面在我市选择一些经济益好、社会知名度高的企业作为新生就业人员的见习基地。如一汽,客车厂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等企业,同时为了保证见习的含金量,邀请一些有一定职业介绍资质的中介机构参与见习活动,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组织下,通过这些就业人员与企业的亲身实践与交流,把职业见习与社会新兴产业、急需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开拓"蓝领"岗位的职业见习领域。从而建立起"政府搭台,中介推广,企业参与,个人实践"的运作模式。职业见习人员与企业双方要签订《见习协议书》。职业见习补贴所需费用由政府通过财政给付:一是给予见习学员见习期间的生活补贴;二是给予见习基地的实训见习补贴费;三是为见习学员参加“见习综合保险”。通过以上措施提高青年人包括职业经历,动手能和敬业精神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使其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帮助新生失业人员树立就业的信心和方向,同时又为企业选择人才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实现求职者与企业以及社会的多赢的就业局面。

(二)实施就业援助行动,拓展就业领域新空间

第一,发挥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中介作用。目前,新失业群体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部分人更是成为新时期我们劳动就业部门援助的主要对象之一。为此,全市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充分发挥公益事业的职能优势,积极参与就业服务和援助行动。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以人力资源市场为载体,全力开展针对新失业群体的免费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信息查询、用人登记等就业服务,开通“新失业群体就业绿色通道”,实施专门化服务。定期组织招聘单位,举大型专场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针对这部分人群开展就业援助活动,扩大其就业机会,帮助其实现就业愿望。

第二,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安置力度。首先,要以就业责任单位为重点,根据新失业人员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发出适合其从事的技术含量要求不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如以2007年举办亚冬会为契机,利用我市的冰雪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建立属于我市自己的产业品牌,开拓相关产业,随着品牌效应的形成将带动服务业、商贸、零售业等相关产业的长足发展,进而增加就业岗位平衡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其次,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跟进我市一些大的、好的、重点的项目特别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企业,为其做好招聘用人、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用工手续等劳动就业服务工作,形成我市就业安置的新增长点。

第三,加快人力资源输出步伐。我们在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要运用劳务输出渠道,开发出外省、外市人力资源需求市场,将新失业群体纳入人力资源输出范畴,开展有组织、有规模的输出工作,从而减轻我市的社会就业压力。同时,我们更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将人力资源输出工作作为一项促就业、保稳定的重要产业做大、做强。建立良好的输出信誉,将输出后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用工需求的人力资源及时更换,重新为企业配置合格的人力资源。创造我市人力资源输出的品牌,使此项工作能够得以良性循环,通过加强人力资源输出工作,来促进“新失业群体”实现就业。

(三)建立培训体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第一,提高失业人员素质,开展专业化培训。我们要将全市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整合,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优势,形成以全市工科院校为依托,以技工学校、职业学校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学和企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面向“新失业群体”开展旨在提高其专业技能的职业培训,具体是:社会办学机构主要开展初级工、劳动预备制、外埠劳动力培训;各类职业技工学校开展中级工培训;高级技工学校着重开展高素质、高技能工人的培训。同时,鼓励广大用人企业开展针对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及岗位技能的内部短期培训。创造具有我市特色职业教育品牌,扩大知名度,使我市职业教育的就业率大幅提高。

第二,运用社区就业基地,开展家政服务培训。针对一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新生失业人员,发挥社区就业与培训主渠道作用,就地就近开展技术含量较低的保姆、保洁、保绿、保安、物业管理与服务等社区家政服务培训。由社区调查本社区内新生劳动力的就业意向和个人基本情况,制定相应培训项目,同时与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联系,收集人力资源市场最新的就业信息,为本社区的新生劳动力寻找适合的就业岗位。通过人性化的贴心服务,使更多的新生失业人员得到培训,掌握简单技术特长,寻找适合自己从事的就业的机会。

第三,建立人力资源召回制度。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要积极与企业取得联系,开展“新失业群体”的职业介绍工作,同时,要及时了解及掌握企业用人之后反馈信息。时刻关注新生劳动力就业后的表现,对那些不能胜任或不适合本职工作的人员要实行召回制度。然后,针对其不足之处给与培训,以提高其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打造我市的人力资源的品牌,提高新生失业人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进而提高广大失业人员的就业率。

第四,建立青年创业与就业培训机制。市政府要选择一部分有资质、有条件的培训机构作为青年创业与就业培训基地,实施创业援助行动。对青年创业者在创业方法、创业项目、创业知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给与全面培训。使其树立起科学的创业理念和思维,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去创业自救,从而降低青年的创业风险,减少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