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灵芝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4:29:08

栽培灵芝技术

栽培灵芝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吊瓜田;套种;灵芝;栽培技术

近年来,随着灵芝保健品的相继投产,且需求量逐年增多,对灵芝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笔者近2年在吊瓜地进行套种灵芝生产试验,效益显著,现总结如下。

1培养料选择

筒袋选用高压聚乙烯筒袋,规格15cm×55cm,厚度0.045cm;杂木屑主要采用壳斗科、杜英科、金梅科等树种,加工后杂木屑粗细约0.3~0.5cm,加工后晒干贮存备用;麦麸要求普通小麦加工后的麦麸,新鲜无霉变;糖选用红糖或白糖均可;石膏粉以青海产的较好;玉米粉要求新鲜无霉变;钙镁磷肥达到农用标准即可;酒精为药用酒精,浓度75%。

2培养料配方

配方1:杂木屑75%,麦麸18%,糖1%,石膏粉2%,玉米粉4%;配方2:杂木屑72%,麦麸25%,糖0.5%,石膏粉1.5%,钙镁磷肥1%。

3生产季节

合理安排灵芝菌棒的生产季节,充分利用吊瓜田空闲时间,菌棒出芝霉烂后可变成有机肥供吊瓜生产,既有利于提高灵芝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又有效防止吊瓜田杂草滋生,提高吊瓜产量。具体生产时间:生产菌种为1~2月,制棒培菌为2~3月,覆土养菌为4月中下旬,出芝管理为5~6月。

4配料至灭菌

拌料前先将糖溶解于水配成母液。将麦麸、玉米粉、石膏粉干料混合均匀,加入杂木屑中拌匀。再将事先溶解好的糖水母液按所需水量稀释,均匀洒在料内,边拌料边浇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60%。接着装袋,装袋要求上下松紧一致,擦干净袋口扎袋,上灶灭菌,要求料温达到100℃再继续保持10~12h,取出冷却后接种。

5接种

可选用接种室或开放式接种,即将灭菌冷却后的料袋集中堆放在培养室中央或一角,用农膜紧密覆盖,用气雾消毒剂2~3g/m3(1000支菌棒约用60~80g)密闭薰蒸2~3h,然后于接种室接种或揭开农膜开始接种(注意雨天不能接种)。接种后要求将接种孔朝上或侧放,绝不可朝下,以免水分过高,引起菌种不恢复,从而降低成活率;同时控制好菌龄。

6菌棒菌丝体培养

菌棒接种时间一般在2月底。此时气温较低,培菌初期,主要以培养室保温为主,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接种1周后温度可逐渐提高24~28℃。当菌丝长至料面6~8cm后,主要做好换气和适当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70%;当堆温超过32℃时,要及时通风散热。一般接种后约经6~7周培养,菌丝可长满全袋,并逐渐完成营养生产阶段,要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的管理,此时可适当增加光照,促进菌棒成熟。

7场地选择、整理

选二年生、5~6月遮荫度在70%左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通气保湿性较好的吊瓜田套种灵芝较为理想。3月底4月初结合给吊瓜施肥,施肥后整平地面,在吊瓜植株两边挖南北向平行排行,倾斜5~10°,宽80~90cm,深18~20cm,长度不限,坑底及四周稍加压实,洒些石灰粉,约375kg/hm2,在南北向埂道上开浅水沟,东西向的走道上挖排水沟。

8地下养菌

坑畦做好后,便可用刀片划破菌棒已培养好的筒袋。脱去筒袋后,将菌棒弄成碎块,均匀压实在浅坑内(厚约7~10cm)。用木板轻轻压平料面,喷少量水湿润表面,而后用报纸覆盖料面,再用簿膜拱形覆盖(拱形中央高度约60cm),簿膜四周垂地压平,保湿数天。当菌丝布满菌床表面后掀起簿膜,揭去报纸,再在菌床上覆盖约1cm厚的干净细土,重新盖上簿膜,防止水分蒸发;白天早晚掀畦床头簿膜通风,夜间封好,同时做好防雨水流入畦床,有强光时畦床上面可增加遮荫物。

9出芝管理

约经15d的养菌,便进入出芝阶段管理,此时应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80%~90%,促使芝蕾形成。当芝盖分化出菌盖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同时,注意喷水时仅少量喷到子实体菌盖上,防止菌盖积水而长成畸形芝,以及不要有其他硬物或手触碰芝盖而导致畸形。平时做好排水和防白蚁工作,以防出芝场地浸水和被白蚁危害。

栽培灵芝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吊瓜田;套种;灵芝;栽培技术

近年来,随着灵芝保健品的相继投产,且需求量逐年增多,对灵芝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笔者近2年在吊瓜地进行套种灵芝生产试验,效益显著,现总结如下。

1培养料选择

筒袋选用高压聚乙烯筒袋,规格15cm×55cm,厚度0.045cm;杂木屑主要采用壳斗科、杜英科、金梅科等树种,加工后杂木屑粗细约0.3~0.5cm,加工后晒干贮存备用;麦麸要求普通小麦加工后的麦麸,新鲜无霉变;糖选用红糖或白糖均可;石膏粉以青海产的较好;玉米粉要求新鲜无霉变;钙镁磷肥达到农用标准即可;酒精为药用酒精,浓度75%。

2培养料配方

配方1:杂木屑75%,麦麸18%,糖1%,石膏粉2%,玉米粉4%;配方2:杂木屑72%,麦麸25%,糖0.5%,石膏粉1.5%,钙镁磷肥1%。

3生产季节

合理安排灵芝菌棒的生产季节,充分利用吊瓜田空闲时间,菌棒出芝霉烂后可变成有机肥供吊瓜生产,既有利于提高灵芝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又有效防止吊瓜田杂草滋生,提高吊瓜产量。具体生产时间:生产菌种为1~2月,制棒培菌为2~3月,覆土养菌为4月中下旬,出芝管理为5~6月。

4配料至灭菌

拌料前先将糖溶解于水配成母液。将麦麸、玉米粉、石膏粉干料混合均匀,加入杂木屑中拌匀。再将事先溶解好的糖水母液按所需水量稀释,均匀洒在料内,边拌料边浇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60%。接着装袋,装袋要求上下松紧一致,擦干净袋口扎袋,上灶灭菌,要求料温达到100℃再继续保持10~12h,取出冷却后接种。

5接种

可选用接种室或开放式接种,即将灭菌冷却后的料袋集中堆放在培养室中央或一角,用农膜紧密覆盖,用气雾消毒剂2~3g/m3(1000支菌棒约用60~80g)密闭薰蒸2~3h,然后于接种室接种或揭开农膜开始接种(注意雨天不能接种)。接种后要求将接种孔朝上或侧放,绝不可朝下,以免水分过高,引起菌种不恢复,从而降低成活率;同时控制好菌龄。

6菌棒菌丝体培养

菌棒接种时间一般在2月底。此时气温较低,培菌初期,主要以培养室保温为主,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接种1周后温度可逐渐提高24~28℃。当菌丝长至料面6~8cm后,主要做好换气和适当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70%;当堆温超过32℃时,要及时通风散热。一般接种后约经6~7周培养,菌丝可长满全袋,并逐渐完成营养生产阶段,要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的管理,此时可适当增加光照,促进菌棒成熟。

7场地选择、整理

选二年生、5~6月遮荫度在70%左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通气保湿性较好的吊瓜田套种灵芝较为理想。3月底4月初结合给吊瓜施肥,施肥后整平地面,在吊瓜植株两边挖南北向平行排行,倾斜5~10°,宽80~90cm,深18~20cm,长度不限,坑底及四周稍加压实,洒些石灰粉,约375kg/hm2,在南北向埂道上开浅水沟,东西向的走道上挖排水沟。

8地下养菌

坑畦做好后,便可用刀片划破菌棒已培养好的筒袋。脱去筒袋后,将菌棒弄成碎块,均匀压实在浅坑内(厚约7~10cm)。用木板轻轻压平料面,喷少量水湿润表面,而后用报纸覆盖料面,再用簿膜拱形覆盖(拱形中央高度约60cm),簿膜四周垂地压平,保湿数天。当菌丝布满菌床表面后掀起簿膜,揭去报纸,再在菌床上覆盖约1cm厚的干净细土,重新盖上簿膜,防止水分蒸发;白天早晚掀畦床头簿膜通风,夜间封好,同时做好防雨水流入畦床,有强光时畦床上面可增加遮荫物。

9出芝管理

约经15d的养菌,便进入出芝阶段管理,此时应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80%~90%,促使芝蕾形成。当芝盖分化出菌盖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同时,注意喷水时仅少量喷到子实体菌盖上,防止菌盖积水而长成畸形芝,以及不要有其他硬物或手触碰芝盖而导致畸形。平时做好排水和防白蚁工作,以防出芝场地浸水和被白蚁危害。

栽培灵芝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吊瓜田;套种;灵芝;栽培技术

近年来,随着灵芝保健品的相继投产,且需求量逐年增多,对灵芝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笔者近2年在吊瓜地进行套种灵芝生产试验,效益显著,现总结如下。

1培养料选择

筒袋选用高压聚乙烯筒袋,规格15cm×55cm,厚度0.045cm;杂木屑主要采用壳斗科、杜英科、金梅科等树种,加工后杂木屑粗细约0.3~0.5cm,加工后晒干贮存备用;麦麸要求普通小麦加工后的麦麸,新鲜无霉变;糖选用红糖或白糖均可;石膏粉以青海产的较好;玉米粉要求新鲜无霉变;钙镁磷肥达到农用标准即可;酒精为药用酒精,浓度75%。

2培养料配方

配方1:杂木屑75%,麦麸18%,糖1%,石膏粉2%,玉米粉4%;配方2:杂木屑72%,麦麸25%,糖0.5%,石膏粉1.5%,钙镁磷肥1%。

3生产季节

合理安排灵芝菌棒的生产季节,充分利用吊瓜田空闲时间,菌棒出芝霉烂后可变成有机肥供吊瓜生产,既有利于提高灵芝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又有效防止吊瓜田杂草滋生,提高吊瓜产量。具体生产时间:生产菌种为1~2月,制棒培菌为2~3月,覆土养菌为4月中下旬,出芝管理为5~6月。

4配料至灭菌

拌料前先将糖溶解于水配成母液。将麦麸、玉米粉、石膏粉干料混合均匀,加入杂木屑中拌匀。再将事先溶解好的糖水母液按所需水量稀释,均匀洒在料内,边拌料边浇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60%。接着装袋,装袋要求上下松紧一致,擦干净袋口扎袋,上灶灭菌,要求料温达到100℃再继续保持10~12h,取出冷却后接种。

5接种

可选用接种室或开放式接种,即将灭菌冷却后的料袋集中堆放在培养室中央或一角,用农膜紧密覆盖,用气雾消毒剂2~3g/m3(1000支菌棒约用60~80g)密闭薰蒸2~3h,然后于接种室接种或揭开农膜开始接种(注意雨天不能接种)。接种后要求将接种孔朝上或侧放,绝不可朝下,以免水分过高,引起菌种不恢复,从而降低成活率;同时控制好菌龄。

6菌棒菌丝体培养

菌棒接种时间一般在2月底。此时气温较低,培菌初期,主要以培养室保温为主,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接种1周后温度可逐渐提高24~28℃。当菌丝长至料面6~8cm后,主要做好换气和适当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70%;当堆温超过32℃时,要及时通风散热。一般接种后约经6~7周培养,菌丝可长满全袋,并逐渐完成营养生产阶段,要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的管理,此时可适当增加光照,促进菌棒成熟。

7场地选择、整理

选二年生、5~6月遮荫度在70%左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通气保湿性较好的吊瓜田套种灵芝较为理想。3月底4月初结合给吊瓜施肥,施肥后整平地面,在吊瓜植株两边挖南北向平行排行,倾斜5~10°,宽80~90cm,深18~20cm,长度不限,坑底及四周稍加压实,洒些石灰粉,约375kg/hm2,在南北向埂道上开浅水沟,东西向的走道上挖排水沟。

8地下养菌

坑畦做好后,便可用刀片划破菌棒已培养好的筒袋。脱去筒袋后,将菌棒弄成碎块,均匀压实在浅坑内(厚约7~10cm)。用木板轻轻压平料面,喷少量水湿润表面,而后用报纸覆盖料面,再用簿膜拱形覆盖(拱形中央高度约60cm),簿膜四周垂地压平,保湿数天。当菌丝布满菌床表面后掀起簿膜,揭去报纸,再在菌床上覆盖约1cm厚的干净细土,重新盖上簿膜,防止水分蒸发;白天早晚掀畦床头簿膜通风,夜间封好,同时做好防雨水流入畦床,有强光时畦床上面可增加遮荫物。

9出芝管理

约经15d的养菌,便进入出芝阶段管理,此时应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80%~90%,促使芝蕾形成。当芝盖分化出菌盖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同时,注意喷水时仅少量喷到子实体菌盖上,防止菌盖积水而长成畸形芝,以及不要有其他硬物或手触碰芝盖而导致畸形。平时做好排水和防白蚁工作,以防出芝场地浸水和被白蚁危害。

栽培灵芝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灵芝;梅州;精准扶贫

目前,精准扶贫已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实施精准扶贫,利用各贫困地区的产业资源助推扶贫,促进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促进广大贫困地区彻底脱贫致富,我国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均在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产业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是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梅州市地处粤东北山区,在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梅州市属于贫困地区。截至2016年8月24日,录入电脑系统的相对贫困户梅州市占6.47万户,相对贫困人口18.21万人,约占全省176.5万相对贫困人口的10.3%。其中,省级认定的349个相对贫困村共有相对贫困户1.99万户,相对贫困人口6.33万人[1]。梅州市不少贫困村地处边远山区,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匮乏,帮扶难度大。如何完成梅州市贫困人口脱贫,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灵芝产业是新兴绿色产业,也是梅州市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见效快,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突出等特点,将灵芝产业与精准扶贫对接,探索灵芝产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及有效途径,为梅州扶贫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对推进精准扶贫,促进广大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1灵芝产业概况

灵芝(Ganodermalucidum)是著名的食药用真菌,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其具有补中益气、扶正固本的药用功效,一直被中医列为“上药”[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灵芝具有多糖、三萜类、核苷酸、多种氨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癌、抗氧化、调节免疫、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肝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3],《中国药典》(2015版)也将灵芝收录其中[4]。同时,灵芝也被国家卫计委认定为保健食品加工原料,从中国食药监网上查询可知,目前,药品登录系统中以灵芝为主要成分的药品共35类175种,而以灵芝/灵芝孢子粉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种类超过600种。可见,灵芝是业内热门的药源和精深加工原料,市场需求量大。中国是灵芝及灵芝孢子粉生产第一大国,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灵芝产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5],灵芝栽培已经成为部分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山区,农林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地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灵芝等食药用菌生长。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梅州市生产菌棒总量达600多万袋,年产灵芝孢子粉约60t,灵芝子实体约100t,总产值6700多万元。灵芝产业已成为梅州地区增加农村、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

2梅州市灵芝栽培技术概况

梅州市栽培灵芝有近30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以采收孢子粉为主的室内灵芝袋料栽培模式,具有投资少、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非常适合粤北山区农村地区应用[6]。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是广东省科技厅批准的梅州市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特派员团队单位,有专门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及栽培技术指导的科技人员,经多年的试验研究,从场地选择、培养料筛选、菌种制作、栽培种生产、出菇管理、上架弹粉、采收干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结合梅州实际,制定出一套《赤灵芝优质高产室内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用于指导规范梅州及周边地区的赤灵芝生产栽培。同时,研究团队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建立长期产学研关系,共同开展研究试验,选育出适合梅州及周边地区生产的赤灵芝优良品种,解决制种、育种方面的许多技术难题。选育出3个优良品种‘ML1号’‘ML2号’‘ML3号’[7]。3个品种在生产中均表现良好,灵芝子实体灵芝孢子粉产量高,品质好,是梅州及粤北山区主要推广应用品种。经过多年的普及推广,在梅州及周边地区建立有灵芝生产栽培示范推广基地17家,其中,年生产栽培赤灵芝25万袋以上的基地7家,20万袋以上的基地5家,10万袋以上的基地5家,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新增农户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栽培基地示范推广的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提升梅州灵芝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灵芝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灵芝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是要确保扶贫对象实现精准脱贫、永久脱贫,没有具体产业的支撑是不可持续的[8]。梅州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产业必然是新时期产业扶贫、长效脱贫的第一选择。而灵芝产业是新兴的绿色产业,在我国栽培时间长,栽培范围广,栽培技术已趋成熟,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灵芝栽培可利用农村空余的旧瓦房、旧学校课室、砖瓦房、简易大棚等进行栽培,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可利用农村果树枝条、杂木屑、玉米芯、花生壳、花生麸、米糠、石灰等农业下脚料,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灵芝种植技术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一般农村劳动力经过简单培训、指导均能掌握,特别适合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一对普通夫妇,每年可利用杂木屑和废置的旧房舍等种植1万袋灵芝,每年可增收3万元,若栽培量进一步扩大,效益更高。栽培后的基质可用作有机肥循环利用,生态环保优质,符合精准脱贫《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中绿色、生态、共享的发展理念。将灵芝产业化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在贫困地区进一步发展灵芝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进行培育和扶持,改善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当地特色优势区域农业,引导和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生产种植,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拓展增收途径;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进而激发农民脱贫的强大动力,带领农民走脱贫致富的康庄之路,达到扶贫的经济功效与社会功效。

4梅州灵芝产业精准扶贫的对策

4.1制定扶贫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制定灵芝产业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梅州灵芝产业精准扶贫顺利开展的重要措施。如在贫困区的项目建设、设备购买、加工销售、技术培训、技术扶持、精准扶贫规划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和加快资金投入、融资贷款等财政保障。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如加大对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保证交通便利。4.2精准识别扶贫对象。选择好扶贫对象是开展梅州灵芝产业精准扶贫的首要条件。要对梅州各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特产、经济状况、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条件进行调研,做好开展灵芝产业精准扶贫的可行性研究,对乡村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的贫困村作为优先扶持对象,并选择有主动参与意愿,具备劳动能力和栽培场所的贫困户作为灵芝扶贫的主要目标人群,使梅州灵芝产业精准扶贫得以有效开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现状。此外,在开展灵芝产业精准扶贫时,还要对扶贫工作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如加强对驻村干部的选派和考核,强化其业务培训,建立起干部联系贫困村的长效机制。4.3加大灵芝产业扶贫的科技投入。建议政府加大灵芝产业科技投入,协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梅州市灵芝行业协会等单位,重点加强对梅州野生灵芝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建立梅州地区优质灵芝菌种供应中心,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严把灵芝菌种质量,加强灵芝良种选育和推广体系建设,重视对灵芝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为梅州灵芝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县镇两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各镇村农技人员对灵芝栽培技术的培训,定期开展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灵芝栽培技术水平,培养造就一批有远见、懂管理、懂技术的灵芝产业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为发展梅州灵芝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人才储备与技术保障,全力助推梅州灵芝产业精准扶贫。4.4开展多种模式结合的精准扶贫带动模式。通过对梅州市各县村灵芝产业调研发现,各贫困村在灵芝产业扶贫上主要依托各县及镇的宣传,带动农户发展灵芝种植,经营主体以分散小农户为主,造成经营方式粗放、风险较大、利益机制不紧密。笔者认为,针对梅州现有灵芝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思路,根据梅州灵芝产业扶贫基础和客观自然条件,可因地制宜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对口扶贫单位+农户”的多种模式发展灵芝产业精准扶贫,推动有劳动能力和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4.4.1龙头企业带动模式(“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投资,建立灵芝栽培示范基地,对种植、加工和销售实行一体化经营,有针对性吸收农户以劳力、资金等要素在任何一个环节灵活加入参与分成。发挥龙头企业统一计划、供种、技术、收购、加工、销售、质量、品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与农户劳动力、土地、附属设施等资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由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小生产到“抱团”对接大市场的转变,全面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确保龙头与农户的共同利益[9]。4.4.2专业合作社带动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即扶贫资金帮扶灵芝产业大户在贫困地区成立灵芝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力等资源灵活入社,或与合作社进行租赁经营或承包经营,合作社对农户加强引导、规范管理,强化指导培训,互惠互利,社员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4.4.3对口扶贫单位引导模式(“技术部门及对口扶持部门+农户”模式)对口扶贫单位以社会帮扶为主要方式,积极发挥技术部门的专业化作用,由技术部门支持指导统一规划建设栽培场所,对生产加工、销售分红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8]。“龙头企业+合作社+对口扶贫单位+农户”的多种模式,在灵芝产业精准扶贫实践中可根据贫困地区不同情况不同阶段使用。在对贫困户进行扶贫时,可针对各县镇村的具体情况选择单一加,双加或三加四加多种模式开展,通过多种模式结合的灵芝产业精准扶贫带动模式,加强对梅州贫困地区灵芝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逐渐形成一批灵芝栽培专业大户、合作社和龙头加工企业,促进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稳定的货源基地,协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9]。4.5加强品牌建设,拓宽灵芝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利用梅州贫困县的地域优势和基础资源,努力让资源变为灵芝产业发展的助推剂,打造具有梅州特色的灵芝品牌,积极开发灵芝的延伸产品,提高灵芝产业的整体效益。梅州市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可通过组建灵芝产业发展专家库和技术研究团队,加强对灵芝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研究,不断开发灵芝食品和保健品,拓宽灵芝产业链。此外,要重视灵芝品牌和产品的宣传,拓展灵芝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市场,促进梅州灵芝产业更好地发展。

5小结

栽培灵芝技术范文篇5

论文摘要吊瓜田套种灵芝,可充分利用吊瓜田的空闲时间,菌棒出芝霉烂后还可变成有机肥供吊瓜生产。介绍了灵芝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套种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灵芝保健品的相继投产,且需求量逐年增多,对灵芝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笔者近2年在吊瓜地进行套种灵芝生产试验,效益显著,现总结如下。

1培养料选择

筒袋选用高压聚乙烯筒袋,规格15cm×55cm,厚度0.045cm;杂木屑主要采用壳斗科、杜英科、金梅科等树种,加工后杂木屑粗细约0.3~0.5cm,加工后晒干贮存备用;麦麸要求普通小麦加工后的麦麸,新鲜无霉变;糖选用红糖或白糖均可;石膏粉以青海产的较好;玉米粉要求新鲜无霉变;钙镁磷肥达到农用标准即可;酒精为药用酒精,浓度75%。

2培养料配方

配方1:杂木屑75%,麦麸18%,糖1%,石膏粉2%,玉米粉4%;配方2:杂木屑72%,麦麸25%,糖0.5%,石膏粉1.5%,钙镁磷肥1%。

3生产季节

合理安排灵芝菌棒的生产季节,充分利用吊瓜田空闲时间,菌棒出芝霉烂后可变成有机肥供吊瓜生产,既有利于提高灵芝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又有效防止吊瓜田杂草滋生,提高吊瓜产量。具体生产时间:生产菌种为1~2月,制棒培菌为2~3月,覆土养菌为4月中下旬,出芝管理为5~6月。

4配料至灭菌

拌料前先将糖溶解于水配成母液。将麦麸、玉米粉、石膏粉干料混合均匀,加入杂木屑中拌匀。再将事先溶解好的糖水母液按所需水量稀释,均匀洒在料内,边拌料边浇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60%。接着装袋,装袋要求上下松紧一致,擦干净袋口扎袋,上灶灭菌,要求料温达到100℃再继续保持10~12h,取出冷却后接种。

5接种

可选用接种室或开放式接种,即将灭菌冷却后的料袋集中堆放在培养室中央或一角,用农膜紧密覆盖,用气雾消毒剂2~3g/m3(1000支菌棒约用60~80g)密闭薰蒸2~3h,然后于接种室接种或揭开农膜开始接种(注意雨天不能接种)。接种后要求将接种孔朝上或侧放,绝不可朝下,以免水分过高,引起菌种不恢复,从而降低成活率;同时控制好菌龄。

6菌棒菌丝体培养

菌棒接种时间一般在2月底。此时气温较低,培菌初期,主要以培养室保温为主,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接种1周后温度可逐渐提高24~28℃。当菌丝长至料面6~8cm后,主要做好换气和适当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70%;当堆温超过32℃时,要及时通风散热。一般接种后约经6~7周培养,菌丝可长满全袋,并逐渐完成营养生产阶段,要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的管理,此时可适当增加光照,促进菌棒成熟。7场地选择、整理

选二年生、5~6月遮荫度在70%左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通气保湿性较好的吊瓜田套种灵芝较为理想。3月底4月初结合给吊瓜施肥,施肥后整平地面,在吊瓜植株两边挖南北向平行排行,倾斜5~10°,宽80~90cm,深18~20cm,长度不限,坑底及四周稍加压实,洒些石灰粉,约375kg/hm2,在南北向埂道上开浅水沟,东西向的走道上挖排水沟。

8地下养菌

坑畦做好后,便可用刀片划破菌棒已培养好的筒袋。脱去筒袋后,将菌棒弄成碎块,均匀压实在浅坑内(厚约7~10cm)。用木板轻轻压平料面,喷少量水湿润表面,而后用报纸覆盖料面,再用簿膜拱形覆盖(拱形中央高度约60cm),簿膜四周垂地压平,保湿数天。当菌丝布满菌床表面后掀起簿膜,揭去报纸,再在菌床上覆盖约1cm厚的干净细土,重新盖上簿膜,防止水分蒸发;白天早晚掀畦床头簿膜通风,夜间封好,同时做好防雨水流入畦床,有强光时畦床上面可增加遮荫物。

9出芝管理

约经15d的养菌,便进入出芝阶段管理,此时应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80%~90%,促使芝蕾形成。当芝盖分化出菌盖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同时,注意喷水时仅少量喷到子实体菌盖上,防止菌盖积水而长成畸形芝,以及不要有其他硬物或手触碰芝盖而导致畸形。平时做好排水和防白蚁工作,以防出芝场地浸水和被白蚁危害。

栽培灵芝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食用菌营养深加工

食用菌是指可被食用的一类大型真菌,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兼具食疗价值的食品,其食用部分为具有产孢结构的子实体。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特殊食物,在我国被誉为“山珍”、“灵丹妙药”。在日本被推崇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在罗马被视为“上帝的食物”。[1]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栽培特性与产品深加工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使人们了解它的加工必要性;综述了食用菌的加工现状,使人们认识到它市场生产的可行性。

1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1.1食用价值

从营养角度而言,食用菌类食品是一类高营养价值的保健食品。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鲜重的3%-4%或干重的20%-40%,介于蔬菜和肉类之间,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多种维生素。其矿质含量也较丰富,尤其含磷质较多,不仅滋补脑力,而且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功效。

表1几种主要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分析[2]

品种水分粗蛋白

(N×4.38)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能量

(焦耳)

总碳无氮化合物

双孢蘑菇78.3-90.523.9-34.81.7-8.051.3-62.544.0-53.58.0-10.47.7-12.01373-1415

香菇90.0-91.813.4-17.54.9-8.067.5-78.059.5-70.77.3-8.03.0-7.01620-1632

金针菇89.217.61.973.169.43.77.41582

美味侧耳92.225.01.159.2---12.09.11093

草菇89.125.92.4---45.39.38.81156

木耳89.14.28.382.263.019.84.71470

1.2药用价值

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其中记叙了365种药物,就有十几种是大型真菌,并且详细记载了这些菌类的形态、颜色和功用等。随着科技的发展,食用菌的药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食用菌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

1.2.1抗肿瘤的效应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对细胞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20多年的研究证明,食用菌的抗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据日本的石川久雄报道,食用菌热水浸出液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效果很显著。见表2

表2几种食用菌对肿瘤抑制效果[3]

食用菌种类香菇金针菇平菇松口蘑长柄侧耳滑菇银耳猴头茯苓猪苓黑木耳

抑癌效果%80.781.175.391.872.386.580.891.396.999.542.2

在试验中发现食用菌中抗肿瘤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体。这些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是因为其活化了宿主的免疫系统,而不是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

1.2.2降低血液胆固醇有效成分是“腺嘌呤核苷衍生物”。据报道,从木耳的水浸物中分离出来破坏血小板凝聚的物质,它可以抑制血栓形成,后来证实这种物质是腺嘌呤核苷。亚洲人经常食用毛木耳,因此粥样动脉发生率低。

1.2.3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体内的自由基可破坏正常细胞而导致机体老化,并破坏机体的抗病、防御能力,导致可能诱发各种疾病。食用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

总之,食用菌具有抗癌、降血压、降糖、调节机体代谢、健胃、保肝等多方面的医疗保健功能,每一种食用菌都可称为保健佳品。

2食用菌食品的开发

近年来,随着真菌学、遗传学和生理、生化等学科的发展,把食用菌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推进到科学化阶段。1978年产量仅为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1994年产量约达26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8%,2004年已达103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食用菌生产正以15%的年增长速度发展[4]。食用菌产量的大幅提高。为食用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我国,菌类保健食品的较大规模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处已逐渐成为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领域。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近百家科研单位从事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有近200家企业从事菌类保健食品,其中约半数为专业性生产厂家,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或尚停留在中试阶段的产品约有500种,尚有近200项产品已通过省级以上成果鉴定或已获得专利发明认可。在对菌类保健食品的开发研究中,迄今为止,灵芝、虫草是国内开发热点[5]。目前,我国菌类食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系列:

2.1食用菌菌丝体的加工

食用菌菌丝体含有同子实体同样丰富的营养物质。采用食用菌深层液体发酵技术制得的菌丝体,能够经胶体磨使细胞壁破碎后进行酶解,加工成营养饮料。如饶绍信食用真菌营养饮料的研制,高庆初食用菌发酵饮料的研制,宁超美等以香菇层发酵液为原料,采用乳酸菌发酵制得的香菇营养保健可乐饮料,王沁等香菇发酵饮料的研制等。饮料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新型营养保健饮料,符合现代饮料健康营养的需求。菌丝体培养也可以用以提取营养和风味物质。香菇菌丝体来提取香菇鲜味成分。据分析,所提取的鲜味成分有14种氨基酸,能够作为调味品或食品添加剂使用。国内菌丝体的加工只见报道,市场上未见成品。食用菌的深加工仍以子实体为主。

2.2食用菌子实体的加工

2.2.1食用菌休闲食品利用食用菌的独特风味,制成各类休闲食品。例如,胡志和以银耳为原料,研究试制即食银耳食品。产品色泽洁白,甘甜宜人,既可干食,又可冲饮。李文香利用植物油萃取法分离香菇中的异味成分,生产出无异味香菇脯等。

2.2.2食用菌饮料食用菌饮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食用菌果肉饮料,例如邓勇的带肉平菇饮料,赵国华等香菇带肉保健饮料;另一类是食用菌复合饮料,这饮料品种较多,大体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食用菌植物蛋白复合饮料,主要是食用菌大豆复合饮料,例如,萧红的金针菇大豆复合饮料、食用菌大豆酸奶等。一类是食用菌果蔬复合饮料,大多以食用菌为原料,制成食用菌原汁后和果蔬汁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进行均质杂菌处理,例如张金水报道的芦笋银耳蜜汁的生产、陈辉报道的银耳果汁饮料的研制等。从总体上看,根据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的原料特点,以一种食用菌或与其它营养物质复合,加工成营养更均衡更益吸收的方便快捷的产品,市场开发潜力大。

2.2.3食用菌药酒主要采用灵芝等名贵食用菌为原料,经食用酒精浸提后得到的具有保健作用的药酒。例如赵帜平报道的灵芝酒剂的制作技术是把灵芝的子实体干粉置于提取容器中,加入食用酒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抽提,把提取液过滤后真空浓缩除去食用酒精,最后用白酒勾兑成酒度为25度左右的酒剂等。食用菌药酒即将食用菌子实体内可溶于酒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能滋补强壮,扶正培本,并且工艺简便,便于推广。

2.2.4食用菌提取液这是将食用菌自溶或外加酶作用,将食用菌中的有效成分抽提出来,经过滤、浓缩制得一类产品。例如,赵谋明等草菇抽提工艺,朱培根等原木灵芝提取浓缩工艺等。

3存在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食用菌加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食用菌加工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体现在三个方面:

3.1名优产品少,加工者质量意识淡薄,加工过程缺乏规范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导致名优产品比例偏低。

3.2高附加值产品少,先进加工设备利用率低,加工设备简陋、烘干技术落后等,导致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比例低。

3.3市场推广少,缺乏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理念,许多产品停留在开发阶段,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食用菌产品多样性、多层析的需要。

4发展策略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应着眼新技术,如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超细粉体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使食用菌行业更快的方展起来。

4.1生产规范化。食用菌产业的开发应推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主,按照产销一体化的要求,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生产经营体系,从品种选育、栽培、加工、包装、贮运、销售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生产管理规范,实行规范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市场要求[8]。

4.2加工增值化。一方面,应加速先进食用菌加工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改造粗放的加工设备,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加强对加工工艺条件的控制,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食用菌制成品的品质和规格。另一方面应加速食用菌深加工、精加工的研制和开发力度,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丰富的营养物质、生理活性物质和药用成分,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种营养食品、保健品和药品,进一步使产品增值增效。

4.3市场需求化。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尽快淘汰,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增加科研力量与资金投入,尽快使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当前食用菌深度开发做了大量工作,但形成规模效益的范例不多。因此,选择有条件的企业,以当地有代表性的大宗品种和传统优势产品入手,瞄准市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联合攻关,开发有影响有自主产权的系列产品。

参考文献

[1]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梁敏,邹东恢.食用菌的功能性与产业开发.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04):99-101

[3]肖林榕,林莉.菌类草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0

[4]陆中华,陈俏彪.食用菌贮藏与加工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

[5]赵义涛,唐玉琴,刘萍.食用菌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开发.中国农学通报.2003(02):109-110

[6]张志军,刘建华.食用菌类食品的开发利用.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01):19-21

[7]向敏.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蔬菜.2006(6):1-3

[8]吴清平,吴军林,韦明肯.食用菌深加工和质量安全技术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04(06):72-75

[9]饶绍信,熊大维,范贵增.食用真菌营养饮料的研制[J].江西科学,2000,(4).

[10]魏善元.猴头菇大豆复合饮料的研制[J].食用菌,2000,(1).

[11]宁超美,范贵增.香菇营养保健可乐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1997,(2

[12]胡志和,戚忠利,吴芸芸.即食银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J].食品科学,1996,(8).

[13]李文香,李经道,张华云.香菇异味成分的分离及香菇脯加工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1998,(4).

[14]邓勇,陈旭明.带肉平菇饮料的加工技术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1994,(1).

栽培灵芝技术范文篇7

一、创业的艰苦道路

合作社的社长叫,1983年,高中毕业后的因家境贫寒回乡务农,但几年的辛苦耕耘,都未能让走上致富的道路。1987年,他南下浙江开始了艰辛的打工之路。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电视上播出的当地农民靠种植食用菌发家致富的节目,联想到家乡麻栎等适合香菇种植的硬杂树木面积达5万多亩,年采伐量可达2万吨,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不正适合香菇的生产种植吗?萌生了依靠家乡丰富的林木资源发展香菇产业致富的想法。虽然有了明确的致富方向,但是还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为此,毅然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开始了漫漫“取经”之路。他首先通过参加哈尔滨第五届全国食用菌产业博览会的机会结识了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分会名誉会长张寿橙教授并拜其为师,起先张教授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并没有太多的关注,随着频繁的跟随着张教授上山“蹲”蘑菇点,观察蘑菇的最佳生长环境并随时请教,时间长了张教授开始留意起这个年轻人,他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有毅力、爱学习、有闯劲,所以把他毕生所积累的知识毫不保留的传授给。除了跟着张教授学习外,还密切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食用菌培育种植的报道;还积极向有经验的农户学习请教香菇的品种、培育种植等相关知识;先后自费到山东寿光、浙江龙泉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向当地的食用菌种植大户“取经”。转眼间到了2008年。镇政府确定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在资金、政策方面重点培育扶持。得知消息的迅速返乡,投入到火热的创业中。他首先以香菇为首个试验品种,可刚种出来的香菇,个头总是小不点儿,像发育不良似的,“难道还能让小香菇把我难倒了不成?”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在经过仔细分析,数次试验后,他终于成功培植出了个头饱满、口感鲜嫩、营养丰富的香菇。成功了!当年的4个大棚为其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成为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食用菌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但是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抗击突如其来的市场风险是很不利的。将所有菇农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合作社的想法渐渐在脑海中成熟起来。在他的积极推动下,2008年12月,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当年有8户农民报名入社。合作社按照分户生产管理、统一加工木屑原材料、统一购买菌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运输销售的运行模式,为农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支撑,并按市场价回收、销售,形成了“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模式,促进了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合作社现有20多户,50多人,拥有固定资产约200万元,有办公楼6间,接种室、培菌室1000㎡,配有高温锅炉输送机、木屑加工机、装袋机、超净工作台等设备。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合作社生产基地约120亩,香菇钢架大棚100栋,年生产菌棒30万棒,年总产量约30万公斤,销售额300万元,年利润150万元,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制作菌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运输销售、分户生产管理、分户结算、生产运作良好。该合作社2011年被授予省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示范单位,是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科技示范点。

二、技术上的新发展

在种植香菇的基础上,技术上不断有新的突破。

一是在大田种木耳。2011年,在镇华严庵村选址13亩,投资20多万元,尝试木耳种植并大获成功,当年就获利10万元。

二是制作灵芝盆景。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还采用先进的有机化栽培管理技术,实现了仿野生环境下大棚培育灵芝,当年收获的灵芝孢子粉又为其带来了10万元的可观效益。

三是反季节种植香菇。一改过去只有在冬季才能吃到香菇的做法,2012年生产反季节香菇10万棒,从而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本地香菇供应。

三、几点建议

会长胡成功看后,非常欣慰,他对合作社的发展也提出了几点希望。

一是标准化问题。

他要求要把香菇、反季节香菇、大田木耳、灵芝盆景等要很好的总结,搞出标准化的东西,其它地点照这个标准去做就可以了。你写的标准化的书,我们可以给你印刷。露天木耳,效果很好。稻茬种木耳,是很好的结构,比经营好,种子问题是大事。可以先做成本低的,一家一亩,2万多的收入。以后再上其它的,家前屋后都可以做。

二是共同富裕问题。

2009年12月23日,我们把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分会名誉会长张寿橙教授请到市镇来给区的同志讲课,目的是振兴山区经济,大家共同富裕。不能光想到自己,大富后要想到济贫。你发大财,周围发小财。期望不要辜负市、区领导的期望。

栽培灵芝技术范文篇8

一、充分认识食用菌产业的地位和优势。

食用菌产业是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各级要正确认识食用菌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把食用菌产业的升级发展摆上“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明确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品牌与市场、科技与推广、生产与加工、集约与节约、人才与机制、产品与文化等方面破题,寻找对策,落实措施,全面提升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

食用菌具有较其他产业的明显发展优势:一是面积潜力。食用菌可发展立体栽培、林下栽培,而且种植食用菌后的土壤有机质增加,有利于后茬作物生长。当前,国家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发展循环农业、有机农业、节约型农业和现代农业。食用菌生产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能把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成为可供人类食用的优质蛋白与健康食品,培养废料(菌糠)又是良好的农业有机肥料,还可用来生产沼气,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和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原料优势。食用菌生产可利用资源多,生产原料丰富。大量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下脚料、树木枝条、动物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均可用来生产食用菌。随着科技进步及栽培方式的优化,这些资源可进一步得到转化利用。三是效益优势。食用菌产业具有较高的效益。据调查,食用菌效益十分突出。而且生产蘑菇后所形成的菌渣作为优质肥料使用,能节省化肥,增加农作物秸秆的附加值,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四是政策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把食用菌作为一个单独的产业进行规划,并且成立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强化了科技支撑作用,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食用菌发展的积极政策,扶持力度明显加大。省政府把食用菌列为农业振兴的重要产业,5年内逐渐加大扶持力度。五是基础优势。我市食用菌栽培历史较长,具备一定的人才、技术和设施优势。在国内、外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2012年食用菌生产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管理为保障,强化行业服务,坚持“市场拉动、行政推动、科技带动、部门联动”为手段,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地域特色,稳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打造知名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使我市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二)发展目标:力争2012年我市食用菌发展面积达到2200万平方米左右,总产55万吨,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确定优势产区,形成区域产业优势;转变经营方式,实行集约经营,推进规模化生产,提高食用菌产业化水平;加大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食用菌生产经营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增强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真正把建设成为江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三、2012年食用菌生产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发展规范四大食用菌生产基地。重点是东昌府区平菇生产基地、莘县双孢菇生产基地、冠县灵芝生产基地和茌平金针菇生产基地。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规范管理,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使食用菌产业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强化标准化生产,保证食用菌质量安全。全市各级要高度重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修订和完善现有的各类食用菌生产标准和栽培技术规范,各县(市区)也要根据生产实际印发各类食用菌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同时加大对高毒、高残留等违禁药品禁用的宣传和查处力度,引导农民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自觉进行无公害生产。

(二)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继续依托基地,培育和扶持一批生产、加工和销售型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确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引导菇农发展食用菌生产。要重点发展以洁净包装、分级筛选、储藏保鲜为主的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抓好一批龙头企业,提升我市食用菌产业化经营水平。扶持市内龙头企业创建优质食用菌品牌。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要通过发展干制、速冻、盐渍等初级加工产品,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要提升其产品科技含量,促使它们面向国际市场,发展高档精深食用菌产品。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和种子生产部门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对农户逐步实行统一供种、技术服务和订单收购,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又促进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发展,推进我市食用菌生产的产业化经营。

(三)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和作用,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把单家独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投入到食用菌产业发展中,重点针对“小、散、低”的生产形态,加快发展食用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中介经济组织,连接菇农、基地和企业,提高食用菌生产的集约化生产水平,标准化生产的水平,无公害和品牌化生产的水平,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加快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以农业网为平台,整合全市食用菌产销信息,搞好特色优势产品的信息采集、分析及。建立与各主要城市农业信息网、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客户的关系网络,及时向农民提供价格、市场需求预测、优良品种供应、栽培技术等全方位信息服务。四大食用菌基地县应筹划建立专业食用菌批发市场,并且由各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建立象深圳,寿光一样的信息交易网。

(五)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一是要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密切合作。继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教育培训广大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和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常规菌棚与多层架高标准大棚同步发展。一般农民可发展常规菌棚,有资金条件的或通过招商引资的大企业要紧跟国际发展潮流,发展多层架高标准大棚,实现由一季生产向周年生产转变。三是常规菌棚大力推广食用菌反季节栽培。重点推广高温品种、遮阳网、栽培时机等优质高效配套新技术,积极做好试验,解决好茬口衔接问题,尽快实现食用菌设施化、工厂化和周年化生产。

(六)积极发展以食用菌现代示范园为主题的农业休闲旅游产业。进一步响应国家、省关于发展食用菌示范园的政策,利用我市现有条件积极发展食用菌示范园。示范园区建设要科学规划,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效益优先、突出我市特色、突出可持续发展,不能盲目贪大求洋;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园区规划、产业布局、机制创新等方面,要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同时,我市优势明显的双孢菇、杏鲍菇、平菇、灵芝等著名品种产区,要建立以食用菌为主题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开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

(七)培育知名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我市是江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双孢菇、灵芝、平菇等产品特色明显,要利用好这些“金”字招牌,大力进行品牌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招商洽谈会、经济论坛、蘑菇节等机会,宣传推介产品,宣传推介,扩大我市食用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高度重视食用菌销售工作,把开拓食用菌市场、搞活销售流通作为提升产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建设、终端销售市场开拓。依托现有的加工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农村经纪人队伍,引入更多的客商来我市食用菌主产区收购,把更多的优质产品源源不断的推向国内外市场,实现“引进来、走出去”,大大提高食用菌的知名度。

(八)加大补贴力度,提供政策扶持。为促进食用菌产业的提档升级,市县两级要不断加大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政策,同时也要制定扶持发展食用菌的相关政策,对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销售、养殖大户、专业村等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和补贴。以促进食用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栽培灵芝技术范文篇9

旅游业的升温为武夷山土特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土特产品的优势正日益凸显出来。然而,有的土特产已走进各大超市及土特产专营店,甚至延伸至海外市场;有的却只能流落街边摊。还有些曾名噪一时,却最终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土特产缺少品牌支撑,且开发商对品牌的理解存在误区。

(一)土特产不需要品牌

不少人认为,只有经过加工后的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才配有品牌。而在手工作坊制造出来或田间地头的产品,如莲子,笋干等,成品加工无需过多的技术要求,对品牌塑造显得多余。这些都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实力。武夷山是山水森林城市,闽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依托武夷山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土特产品的优势越加明显。加之中国正进入奢侈消费时代,绿色环保生态型的土特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商务部预计,到2014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因为资源稀缺所以才显得珍贵,正因为绿色环保生态型资源越来越稀缺,所以土特产成为奢侈品也不足为怪。

(二)土特产不需要做广告

很多人认为土特产就是“土”,再多广告也没有用。其实不然,国外发达国家对产品品牌的关注度相当高,例如一则蔬菜的广告,一片普通不过的青菜叶和两根胡萝卜的搭配,俨然变成了一个穿着绿色短裙,露着两条纤细长腿的美女形象。蔬菜拟人化的有趣造型,让人在微笑的同时,也爱上了它。从这个案例看出品牌意识在国外已十分普遍。国外卖的是产品的趣味,而我们卖的是产品,有趣味才是产品附加值的体现,这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三)土特产同质化程度高

让消费者能在众多同类产品中接受您品牌和产品的理由,最有效区别的方法就是“差异化”。土特产品同质化程度非常高,例如福建盛产竹笋的地方就有永安、武夷山等地,盛产白莲的地方有建阳和武夷山。如何使同类产品拥有品牌的个性,让消费者铭记于心,就必须找出差异化,避免同类产品之间的“跟风”。一种方法是可以从产地、口感、风味、质地、健康价值等方面提炼;另一方法是通过标志来识别商品。这个前提是该产品消费者无法用肉眼识别的,且不能够品尝。

(四)包装两极化过于讲究或过于粗糙

包装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品牌的外在表现和直接载体。一个好的包装不仅有助于储存和运输,更有助于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用作识别的标志。因此,包装必须以塑造品牌形象为目标,打造特色视觉形象。目前武夷山市场上存在的土特产包装要么包装设计过于讲究要么包装简单,或者干脆没有包装。土特产的包装设计,首先要有卖点吸引消费者。比如武夷红茶“正山小种”,是英国女王最喜欢喝的红茶。英国诗人拜伦在其长诗《唐璜》中深情地写道:“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在包装设计上,我们就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在包装文字部分予以体现,在包装上用感性手法呈现最有魅力的卖点,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冲动。其次,土特产的包装,要符合人的感官刺激。例如食品类的要勾起人的齿间欲望,产品类的要满足人的视觉享受,只有符合感官的刺激,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包装。从这个意义上讲,包装成就了产品形象。再次,包装始终要站在消费者使用的角度考虑,比如熏鹅的包装,除了满足基本的造型和视觉上的需求外,在消费者提携或食用过程中如何更方便,更卫生,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武夷山土特产的大包装也可以衍生出的一些精致的小包装。一方面便于携带,另一方面适合特定的人群,比如少年儿童。

二、武夷山土特产与品牌建设

(一)关于品牌

“品牌”这一名词源出古挪威文Brandr,意思是“烧灼”。在现代主要用于区分不同生产者,不同企业所形成的产品或特征。品牌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不仅仅代表产品的质量,功能或造型上的优异,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在于心理上的消费。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品牌效应已经波及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武夷山作为部级的旅游胜地,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它的地方品牌,其土特产品作为稀缺的产品形态,会因为稀有而个性突显,成为一种时尚,若再配以品牌,将会成为一种更高端的时尚。笔者认为,武夷山土特产若要打造成为土特产中的“奢侈品”,需具备两个因素,一是产品的品质,二是产品的文化。

1.品质是品牌的根基。品质是品牌形成的基础。倚靠世界双遗产地的武夷山,土特产自身的优势就凸显出来,加之对产品苛刻的挑剔精神,成就了产品的品质。武夷山茶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生长在高山茶区,有肥沃土壤和湿润气候的滋润,有500克精茶需数千甚至上万颗茶青的制作。这就是品质的体现,从育种、栽培到制作均体现了精益求精的态度。

2.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品牌若要做强做大,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融文化于品牌之中,用文化推动品牌发展。例如五夫镇的通心白莲,如何挖掘它的文化价值,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首先通心白莲生长在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因此可以赋予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朱熹在《咏红白莲》中曾描述“红白莲花共一塘,两般颜色一般香。宫娥梳洗争先后,半是浓妆半淡妆。”;其次白莲作为无污染的产品,营养价值丰富,且隐含着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再次从养生角度分析,白莲又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的功能。

(二)武夷山土特产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1.区别同类商品,抵御外来品牌。如果说扶持武夷山土特产发展,不如创造一些土特产品牌。只有赋予土特产以品牌,武夷山土特产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改变。武夷山作为旅游景区,土特产销售也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土特产种类繁多,且夹杂有外来商品的涌入,土特产市场面临混杂的局面。就茶叶为例,生产厂家大到公司企业,小到手工作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的现象比比皆是,若为食品,那么安全问题就引人思考。同时,外来商品纷纷看好这个市场,给当地企业造成很大压力,特别是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就显得尤为激烈,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只有加快推进企业的品牌建设,才会更好的抵御外来品牌带来的市场冲击。

2.提升产品竞争力,创造利润最大化。武夷山土特产品仅仅依靠产品自身力量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与抗衡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强品牌的实力建设、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提高品牌知名度。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竞争。一旦品牌做好并被消费者认可,那么土特产品的“土”将真正成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品牌的精心演绎,创造出土特产品的高端化的发展道路,在解决销售问题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规范企业生产管理。土特产加工企业作为土特产供应链上的中间环节,是连接零售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起着衔接土特产生产和销售的重要作用。因此,武夷山土特产加工企业对品牌的建设,势必会对产品自身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规范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货源。

4.满足消费者需求。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了武夷山土特产品的发展壮大,到旅游区购买土特产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但是近些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选购显得日益突出,认为品牌产品代表着优质、健康、安全,甚至购买品牌产品即是身份的象征。作为当下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在无形中推动了土特产品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三)品牌建设以武夷山“灵芝”为例

品牌最大的制高点是占位。在产品品类中坐拥第一位,比任何推广和营销都有意义。武夷山有一些有资格的品牌,却没有认真去占位,比如灵芝。武夷山的地理生态,不仅养育了大红袍,也养育了灵芝。可以创造武夷两宝之说。将我们武夷山顶级灵芝说成是跟大红袍并肩的奢侈品。武夷山良好的原始森林生态,足够可以让我们占有有机原生态灵芝的产品位置。但是一些生产灵芝的公司该如何去占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民间传说灵芝有长生不老、起死回生之功效,更把它当做一种神仙的灵丹。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灵芝慢慢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不再是一种只供神仙享用的的仙草,而变成一种昂贵的商品,没有真正的进入寻常百姓家,大众接受程度低。武夷山灵芝企业该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下面是笔者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1.品牌建设需要文化做支撑。首先,灵芝一旦服用就能长生不老的传说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这与道家养生思想所吻合。道家思想强调“返朴归真”、“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贵柔”等主张,企业可以选择性的与灵芝相结合,提高灵芝的产品内涵与产品价值。以武夷山的企业为例,灵芝品牌的建设还可以将老子与武夷山灵芝典故或武夷山的灵魂人物彭祖长寿的传说进行演绎,推广养生文化,打造灵芝跟道教文化的结合的品牌灵魂,从文化的源头抢位。

2.品牌建设离不开高品质的产品。随着野生灵芝资源的过度开采,真正的野生灵芝已经越来越稀少,然而消费者恰恰注重的是灵芝的天然品质,所以公司在灵芝的销售中,必须要突出所售灵芝的原生态和天然性。

3.品牌建设需要寻找产品的新功能。首先,若要扩大灵芝的消费群体,就不能仅仅把它当做药品去使用,企业可以在饮料领域里面开出一片天地,弥补这个领域里的空缺,抢占先机。其次,企业可以推广该品牌特有的灵芝菜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养生也愈加追求,比如可以尝试推出一些大众化的菜式,如灵芝麦片粥、灵芝枸杞牛肉汤等。作为菜品来推广更的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栽培灵芝技术范文篇10

为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使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知识的探索性、直观性和实践性。

学校的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密切结合,体现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开放性和性。

学校与科研单位联合搞课题试验,不断深化研究性学习,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根据国家基础课程结构革新的精神,我校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学科课程教学教研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它既是一门暂新的课程,又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进行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探索,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进行和可持续地,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主要有三个方面:

1、提高干部教师的课程认识。研究性学习课是必修课,不是可有可无的随意课,保证课时,每周三节,排在课表中,按时实施课程计划。

2、提高干部教师的职责认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是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学校先后两次派出领导干部到上海参加研究性学习培训班,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上海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经验。学校制定了研究性课程指导教师工作职责10条,要求教师认真执行工作职责条例,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指导能力。学校付给教师一定课时费。

3、提高学生的主体认识。师生必须明确在研究性学习的全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主要的研究人员,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当放手叫学生去研究,真正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保证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加强三级组织管理:校级领导小组负责对研究性学习宏观规划和全面领导;班级领导小组由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对班级各课题组的组织和指导;课题组的组长负责组织本课题组同学的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实施三全管理:全面、全员、全程的管理。研究性学习整个过程多是分散的、开放的、变化的,所以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学管理,既是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由统一管理到分散管理,由整体管理到局部管理,也是由教师管理为主到学生自己管理。

二、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各有各的价值,它们根本不可能相互替代。学科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是学科教学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反映。当前研究性学习方式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为此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是:

1、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课堂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交替使用,教材中基本概念、基础(定理、法则、原理),教师必须给学生讲解清楚,有些教材,教师可以叫学生通过观察、试验、调查、讨论与交流等自主学习方式获得新知识。数学教师刘世烈老师,在所任的两个差班教学中,面对学生基础知识较差的实际,调整教学方式,降低教学起点,通过五步教学,即读、议、讲、练、结,进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教与学:边读边议,鼓励学生提问题;讨论交流问题,教师精讲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争议的问题;讲议结合、讲练结合,一题多解;学生争议非常热烈,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做出小结。在实践中刘老师感悟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数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高一、四班李鹏同学,初升高的成绩是299.5分,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今年高考获得395分成绩,考入三本沈阳建工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在语文学科作文课堂教学上,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写作情感,激发作文的兴趣,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王瑞祥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中,运用各种方法创设多种诱发兴趣的情境。通过参观访问、组织实物观察、展示图表图片、放映幻灯等方式,增加大量感性材料,诱发学生的情感变化,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写出有真情实感、富有创意的好文章。同学们会在生活中想题材,在指导中选题材,在联想中写题材。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校园文化节、科技节、中秋赏月、节日游园、学科知识竞赛、军训生活等活动都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为了使同学们写出有创意的文章,王老师适时介绍了主要文体的好文章。在《绿叶》校刊“创意写作”和“文学广场”专栏中发表了132篇文章,其中有16篇先后在《半岛晨报》、《作文报》等刊物上发表。今年五月份校刊编辑部收集整理了学生作文、习作共400多篇,从中精选了160多篇优秀习作,编辑出版了一本近20多万字的习作《一枝一叶总关情》,此书被中语会创新写作研讨会评为一等奖,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创新写作的热情,推动了我校创新写作实验开展的全局工作。我校在最近被“第二届全国创新写作教学观摩研讨会”评为“创新写作实验学校”的先进学校,并有四名教师的创新写作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杯大赛,我校学生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8名。

2、专项课题研究和学科内容相结合。结合地理教材内容,师生共同精选的专题是“大连的广场”。在此专题里研究了大连广场的类型和特点,同时也研究了大连广场的和发展的状况。解放前大连有6个广场;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又建设4个;1978年改革开放后,由于大连地区实力的增强,广场建设协同房地产开发迅速增建到60个广场。广场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来,不同场景照片是指导教师姜忠智参与同学们自己拍摄的,课题组长是高中一年级于治洲同学。此项研究成果荣获第十八届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大连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结合大连城市的特点,研究了大连港的区位优势,使更多的人了解大连港的地位,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是全国对外贸易第二大港。大连港与世界六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业务,因此说大连港是一座综合性国际化的大港,以港通的化、国际化,说明大连是美丽的国际化城市。此项课题研究荣获第十八届大连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结合语文学科教材内容筛选了下列课题:“关于创新写作的探讨”、“文学的兴起与发展”、“话题作文赏析”、“诗词曲的鉴赏”、“研究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广告语言的研究”、“关于古文译讲的探索”等内容。结合数学教材内容选取的课题有:“探索不等式证明的几种方法”、“研究数学常用的解题方法”、“通过顺向逆向变形运用公式进行求值、化简和证明”、“诱导公式化简的研究”、“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研究”、“关于和差公式解题中技巧探讨”等诸多问题。结合生物教材内容精选的课题有:“谈饮食和肥胖的关系”、“睡眠和健康关系的研究”、“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校园的绿化美化设计与实施方案”;结合教材生物代谢的类型研究有:“灵芝草的生活条件和简易栽培方法探索”、“北冬虫夏草的生态和简易栽培的方法研究”。总之,各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选择研究课题的重要依据。当然还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现象筛选研究课题。

三、性和活动相结合

当前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课程的已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专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科技创新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等内容。而科技活动又是研究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活动中能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性、主体性、灵活性、开放性和性。沙兴峰等三名同学,在刘晓雯老师的指导下,对“平抛实验架”进行了改革。原实验教师一点一点地描,得到的抛物线不精确,为此对这个实验进行多次的改进,终于获得成功。这是一台可以直接演示平抛物体运动,能直接获得平抛运动轨迹,而且能获得数值的教具,即直观又精确,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师生又做了“浓硫酸脱水新法实验”,浓硫酸的脱水性是用蔗糖与浓硫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此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既污染环境又同学身体健康,通过新法吸收了二氧化硫,加强了环境保护,提高了同学们的环境质量。上述两项研究成果已荣获辽宁省第十八届青少年创新发明大赛一等奖。机网页课题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之下,积极主动探索。包斯科同学精心设计制作的“打造美观的个人网页”,达到了理想要求。胡继恒同学研制的“电脑绘画”精品画面的绘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上述两项作品均荣获大连市计算机作品大赛一等奖。航模小组同学研制的滑翔机和线操纵飞机模型的制作和飞行的表演训练,都是同学们亲自一刀一刀刻制而成的。通过飞机模型的制作和飞行的表演训练,手脑并用,积极探索,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使物理力学知识得到了实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扩展了知识范围。

四、校企联合搞试验深化研究性学习

为了深化研究性学习,建立定点的科学实验基地,提高科技活动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培养综合型人才,我校和国营大连秋丰食用菌开发中心联合进行药用真菌(灵芝草和蛹虫草)栽培技术的研究,正式挂牌,并确立该中心为我校的科学实验基地,组织师生进行科学试验研究。技术合作的共同目标:菌种的提纯和复壮,共同选育高产的菌种,通过控制生活条件综合因素和对照组的试验,探索出最佳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生活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简易培植和应用药用真菌,探出新路子。灵芝草的简易培养已经获得成功,双方研究的成果共享。这项研究活动已使一般的科技活动转化为正规的科研活动,不仅有教师的辅导,还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范指导。通过参观实践,同学们在看到药用菌大批量规范化程序性的生产的同时,也在积极思索设计简易栽培的技术方案,使栽培技术逐渐简化,使每个办公室和家庭都能进行培植,把神秘化的栽培变成群众化、简易化的技术。

我校研究型课已经开设了四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尚存在以下几个:

1、和家长对研究型课程认识不高,认为可有可无,与升学关系不大。怕影响学习,不准叫学生参加研究性活动。

2、有些教师对研究型课程重视不够,对边缘相关学科知识准备不充分,对课题研究指导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