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蒲壳栽培秀珍菇技术分析

时间:2022-08-29 09:19:12

山核桃蒲壳栽培秀珍菇技术分析

摘要:食用菌生长可分为人工培育和自然生长,当前人工培养秀珍菇主要是以果壳、蒲壳、山核桃树枝为营养原料,对含水量及微量元素的要求较高,而以山核桃蒲壳为原材料进行培养可以弱化此类问题。文章主要是对以山核桃蒲壳为主要原料的秀珍菇栽培技术进行探析,经过多年实践发现,山核桃蒲壳可以为秀珍菇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其吸收更多营养物质,如果配比适宜,将使其有更高的锁水性,进而提高秀珍菇的产量。利用山核桃蒲壳生产秀珍菇是一种创新型技术,不论是秀珍菇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是对其长势,亦或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都会带来积极影响。在生产应用过程中要合理配比营养成分,调节适宜秀珍菇的酸碱度,严格规范操作秀珍菇,创造适宜秀珍菇生长的环境,切实提高栽培产量及品质。

关键词:山核桃蒲壳;秀珍菇;人工培养;栽培技术;生态环境

以山核桃蒲壳为原料可以培育出高产量的菌菇,同时还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促使农业生态发展平衡。在栽培秀珍菇时,应以农业生态化理念为基础,保证栽培的秀珍菇拥有极高品质、绿色健康,且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环境。现就山核桃蒲壳为主要原料栽培秀珍菇技术加以总结。

1山核桃蒲壳培养方法

在新栽培技术出现以前,人工培养食用菌使用的培养基同样与自然生态契合,涉及的原料有原木、稻草、木屑等。新栽培技术主要以山核桃蒲壳为营养基原料,属于全新的技术领域,具有创新意义。据研究,山核桃蒲壳不仅可以提高秀珍菇的产量,还可以保证其健康生产,因为山核桃蒲壳具有杀菌能力,这与其自身碱性性质有关,也是防止病虫滋生繁殖的有效手段之一[1]。为保证以山核桃蒲壳为原料提高秀珍菇产量及产菇效率,同时有效延长山核桃蒲壳的产菇时长,栽培时需合理搭配比例,制定严谨的方案,以供菌菇生长繁殖。经过多次试验,安徽省绩溪县徽菜宝生物有限公司研究出产菇效果较好的配方,该配方使用的材料有山核桃树枝屑、蒲壳、菌渣等。公司运用晒干、浸湿、发酵、灭菌等流程来栽培秀珍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为提高秀珍菇的生存率,确保秀珍菇产出率大于96%,将配料与水的比例控制为1∶1。在开展灭菌工作之前,调节环境的酸碱度,使pH在7.2~7.5,使得秀珍菇产菇时期延长2个月,产出的秀珍菇个小肉实,均匀秀美,达到了栽培技术应用效果。

2秀珍菇栽培技术

2.1正常栽培技术

2.1.1秀珍菇栽培材料配比在栽培秀珍菇时,需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根据相关步骤进行培育,在不同的栽培环境下运用不同的方式。安徽省绩溪县徽菜宝生物有限公司在栽培秀珍菇时,原材料主要采用山核桃树及蒲壳,其中桃树枝屑为8.5%、蒲壳屑为10.8%、果壳屑为44.3%、菌渣为19.6%、米糠为15%,而过磷酸钙与轻质碳酸钙均占0.9%,配比之和为1[2]。2.1.2制作方法1)晒干材料。在开始搅拌前,需将配比完成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晒干处理。将原材料置于阳光下暴晒2h以上,定期对其进行翻整,保证材料都能全面接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确保原材料中潜藏的杂菌被充分杀灭,同时有效抑制材料内部的营养物质分解。2)浸湿处理。把在太阳下暴晒且经过紫外线照射处理过的部分原材料进行翻拌,尤其是山核桃枝屑、蒲壳屑、果壳屑,这3种原材料要在保持干燥的前提下进行翻拌,使三者混合均匀。然后用水浸湿这些原材料,直至所有原材料完全浸透。3)堆置材料,使其发酵。在前2个步骤完成之后,将完全浸湿的原材料堆积,建成梯形堆,使其长、宽、高分别为50、30、130cm,适宜的高度便于随时检查材料发酵程度。在建成梯形材料堆之后,要做夯实处理,轻拍梯形堆外表面,保证梯形堆的稳定性。为提高原材料的发酵速度,需要挑选1个半径为8cm的木棒在梯形原材料堆的上方竖直插气孔,并且该气孔的深度应保持130cm,使其全面贯穿到材料堆底端,每隔1m3应设1个气孔,适宜的气孔可以使发酵速度加快,并保证原材料堆的稳定性。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可覆盖草苫,让其自然发酵。4)定期翻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测量草苫下原材料的温度。原材料发酵过程中的最佳温度为60℃,当发酵材料达到最佳温度后,需要保持24h,然后对其进行翻堆处理,此后每天都需要翻堆1次,全过程共需翻堆4次。在开展最后1次翻堆工作时,需要加入其他准备好的辅料,按照先菌渣、后米糠、过磷酸钙以及轻质碳酸钙等材料的顺序进行添加。同时还要对原材料发酵堆内部的含水量进行测量,加入辅料时适量添加水分,确保材料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最后1次翻堆需要保证6h以上,并确保培养材料的含水量在61%~65%。5)湿料装袋。在对发酵后的湿料进行处理时,应选择聚丙烯塑料袋,规格为18cm×34cm×0.006cm,且装湿料为1.1~1.15kg/袋,全部装好后,一定要先套上套环后插入塑料栓,以保证塑料袋内湿料的浓度及密度,确保其有更好的活性。6)杀菌灭活处理。在上述5个步骤全部完成之后,需要对塑料袋开展灭菌工作,一般情况采用标准大气压进行处理。灭菌处理之前需要排放出内部的冷气,然后放入常压下沸腾的锅内(此时温度为100℃,这是标准大气压下的最高温度,加压后温度会是此时的3.5倍以上),并使该物料静置锅内10h以上,以达到高温灭菌的效果。之后去除塑料袋,使其自然冷却,温度保持在24℃以下即可。当配料与秀珍菇菌种接触后,塑料袋口的活塞应使用棉塞,确保秀珍菇栽培料正常接触空气。然后将该栽培袋置于养菌房,养菌房应建设于避光处且不能出现一丝阳光。养菌房的温度应保持在23℃左右,湿度保持在63%以上,第25天时发现秀珍菇的菌丝已经布满培养袋,此时应立即出菇。2.1.3出菇管理菌丝长满料袋之后,继续培养7~10d,等到袋口菌丝吐黄水时,表明菌丝要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此时需要不断移至菇房上架排袋。菇房要提前开展增湿和消毒工作。出菇管理时期应对通风、湿度、光线及温度等要素进行严格控制,这是实现高产的关键。自然环境下栽培秀珍菇时,需开展夜晚保温与白天降温的措施,温差以10℃以上为宜。高温条件下菌包要被运输到4~8℃的冷库内进一步实施降温处理。菇房的空气湿度应尽量维持在85%~90%,同时需要增大温差,强化通风,扩增散射光照,促进原基分化与菌丝扭结,几天后出现大量原基。为了促进子实体不断生长,此时需缩小温差,增加棚内温度。菇营产生时,不要向菇体喷水,因为这时主要是增加场地空气湿度,防止菇体积水。等到菇体稍大,可适当喷少量的水。如果在高温环境下栽培,应该在晚间或者早晨通风,促使菇房持续降温;如果在低温环境下栽培,要在午间通风换气,促进菇房持续升温。2.1.4病虫害防治在秀珍菇的生产过程中发生最普遍的病害是毛霉、木霉、青霉及链孢霉等,虫害是螨虫、蚤蝇及菇蚊。病虫害会对秀珍菇的综合质量与产量带来极大的影响,一定要强化治理与预防策略。在预防及治疗时,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经过精细化管理与合理化栽培,为秀珍菇的生长进一步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充分提升抵抗力,进而全面降低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在防治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用药时应先降温,然后合理选药,实时、有效地控制危害。同时,应强化病虫的全面调查,实时掌握病虫的发生动态。防治病虫害的策略:1)将清洁工作落实到位,定期开展大扫除,完全清除垃圾、烂菌包以及废料,且用石灰水对空间与地面进行喷洒。2)对污染源进行实时清理。一旦发现污染的包袋,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感染。每次收菇之后要立即清除菇屑与菇蒂,并且在地面撒石灰粉。3)出菇期要采用杀虫灯与防虫网等措施来防治害虫。4)要充分调控水温,减少病害,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2反季节栽培技术

绩溪县徽菜宝生物有限公司通过调查发现,不同气候类型及不同地理位置对秀珍菇的栽培有一定的影响。如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条件下,雨水充沛,温度变化明显,温、湿度皆适宜,并且霜冻时期较短,秀珍菇等菌类对此类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为确保反季节也有秀珍菇,需要进行人工栽培。通常情况下,秀珍菇种植到排放要耗费1个月,4—5月是最佳的种植排放期,秀珍菇生长周期为1年,所以在其生长期间要做好喷水、降温等工作。大棚栽培菌类时,采取贴地条状平布,这是降低秀珍菇自身温度的有效手段。夏季应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控制:1)在大棚顶端安装喷水装置,一旦某段时间出现高温现象,可采用喷水降温的手段来调节秀珍菇棚内的温度。2)在大棚外部种植一些阻隔阳光、吸收紫外线的水果或植物,如葡萄、猕猴桃等,以此达到降低菇棚内部温度的效果。种植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是设置贴地条状来栽培,协调搭配使用喷水装置与水果树藤,将起到有效预防阳光直射种植秀珍菇大棚的作用,进而使大棚内部的温度保持恒定。此外,公司对生态循环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废棒堆积是导致秀珍菇减产的根本原因,应对其进行杀菌消毒再利用处理[3]。

3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以山核桃蒲壳为秀珍菇生长的主要原材料进行探析发现,山核桃蒲壳可以为秀珍菇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其吸收更多营养物质,如果配比适宜,将使其有更高的锁水性,进而提高秀珍菇的产量。利用山核桃蒲壳栽培秀珍菇是一种创新型技术,不论是秀珍菇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是对其长势,亦或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该技术都会带来积极影响。当然,在生长应用过程中如何配比、调节酸碱度及高产栽培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秀珍菇高产安全栽培关键技术提升项目成效与创新性成果[J].福建农业科技,2021,52(4):80.

[2]杨爱玲.罗源县秀珍菇规模化高产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9,41(5):51-54,57.

[3]山洞食用菌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9(8):71.

作者:胡在进 张媛 单位:安徽省绩溪县种植业服务中心 安徽省绩溪县扬溪农业农村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