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0:10:57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范文篇1

选用优良品种是夺取花生高产的关键措施,俗语说“好种出好苗,好苗夺高产”。通过多次试验,适宜我区种植的花生品种有鲁花一号及海花一号,这2个品种增产潜力大,抗逆能力强,花多针多,生育期在130d左右,是当地花生种植的理想品种。播种前先果选,后粒选,其次用温水浸种和25%多菌灵拌种。同时进行土壤处理,用呋喃丹1.5kg与麦麸8kg拌成毒饵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不仅可以一播全苗,而且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有了良种,还要讲究适期足墒播种。就沿沙河流域来讲,春播花生面积较少,大部分都是在5月底、6月初种植夏花生,当时正值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干旱少雨季节,空气及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少,因此要搞好造墒,保证足墒下种,为花生整个生育过程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2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是高产攻关的决定性因素。在适宜播种期内,播期愈早,生育期愈长,籽粒愈饱满,产量就愈高。因此,在麦收后,要抢时抢墒播种,不要拖延播种期,一般6月5~10日播种结束。在做到适期早播的同时,还要掌握合理密植这一关键技术环节,一般种植22.5万株/hm2左右。

3加强田间管理

3.1苗期管理

花生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达到苗全、齐、匀、壮,促进花芽分化,花针期要确保植株生长稳健,及时查防害虫,花针下扎前,进行中耕培土2~3次或中耕不培土,用手压分枝,使分枝早接触地面,有利于花针早入土,提高有效果数,增加百果重量。培土时施二铵225kg/hm2,草木灰450kg/hm2。

3.2合理追肥

除了追施二铵和草木灰外,还要追施一定量的钙肥。钙是花生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花生施用钙肥不仅能提高光合强度,加速光合物的积累运转与分配,而且能促进荚果充实饱满,提高花生单产。据调查,施用450kg/hm2石灰比不施石灰的可增产荚果690kg/hm2,百果重增加21g。结荚期应促进营养生长,适时转移到生殖生长上来,稳住植株长势,如有旺长趋势,可及时喷B9或缩节胺1000倍液,控棵促果。

3.3科学管水

花生具有“喜涝天,不喜涝地”和“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的特点。要做到旱灌涝排,满足花生生长的需求,保证花生正常发育,获得花生高产。饱果期喷施磷酸二氢钾2.25kg/hm2,可喷2次,既能保持花生青秀不衰,又能增加籽粒的饱满度,从而提高花生产量。

4病虫鼠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花生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蛴螬等,并要防治老鼠,根据当地病虫鼠情测报及时做好病虫鼠防治工作。其主要虫害为蛴螬,幼虫在花生全生育期都能进行为害。在我地为害花生的主要种类是暗黑鳃金龟子,1年1代,基本上是1月下旬前后产卵孵化幼虫,3龄幼虫越冬。因此,要抓住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关键时期喷药防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用50%辛硫磷3.75kg/hm2拌土450kg拌匀后撒在田中,结合中耕培土,掩埋土中,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5适时收获

花生要达到丰产丰收,适时收获很重要。如果收获过早,籽粒干瘪,百果重量减少;如果收获过迟,籽粒在适宜土壤中会破壳发芽,不能达到丰产丰收效果,所以一般根据花生生育期的天数,观察植株成熟的特征,在荚果停止生长时,就及时收获,夏花生一般在10月5日左右收获。

参考文献

[1]桑荣生,周忠新.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J].丽水农业科技,2007(3):37.

[2]王圣力.夏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21.

[3]谢联,孙波,吕宝航,等.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07(8):30-31.

栽培技术范文篇2

1.1亚麻的形态特征

亚麻属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由根、茎、叶、花、蒴果等5部分构成。

1.1.1根。亚麻的根属直根系,主根较长,略呈波状,主根深1.0~1.5m。侧根短小细弱,主要分布在5~10cm土层中。

1.1.2茎。亚麻的茎呈圆柱形,表面光滑附有蜡质,茎长一般60~120cm,茎粗一般1~5mm。纤维亚麻适宜茎粗1.0~1.5mm,过粗的亚麻出麻率低,品质低。

1.1.3叶。亚麻叶全缘,互生。由于着地部位不同,叶的形状也略有差异,茎下部叶子较小呈匙状,中部叶片较大呈纺锤体,上部叶片细长呈披针形。每一植株生长叶片50~120枚,长1.0~2.5cm,宽0.3~0.8cm。

1.1.4花。为总状复伞形花序。每朵花有花萼、花瓣各5枚。花的颜色有蓝、紫、白,也有少数红色。亚麻是自花授粉植物,天然杂交率为1%。

1.1.5蒴果。呈球形蒴果,顶端稍尖,成熟时呈黄褐色,正常成熟时1个蒴果可结8~10粒种子。

1.2亚麻的生物学特性

纤维亚麻的生育期70~80d,共分5个时期。

1.2.1出苗期。即从播种到出苗,当土壤温度在20~25℃、土壤含水为20%左右时,一般9d就可以出苗。但在生产中由于土壤温度低,需15~20d才能出齐苗。当75%的幼苗出土、子叶展开时为出苗期。

1.2.2枞形期。在幼苗出土2~3周,幼苗具有3对以上真叶,形成叶片聚生在植株顶部,呈小松树状,故叫枞形期,一般20~30d。

1.2.3快速生长期。枞形期后,即转入旺盛生长阶段,植株的旺盛生长是靠节间伸长进行的,此时植株特征是生长点下弯,株高生长迅速,每昼夜植株生长达3~5cm。在快速生长期必须给予充分的水分、养分条件,才能保证亚麻得到充分的生长。快速生长期为30d。

1.2.4开花期。从出苗到开花约50~60d,花期为10d。

1.2.5成熟期。亚麻开花后25d左右即达到成熟期。工艺成熟期的主要标志是:茎下部表皮变黄色;植株下部叶子开始脱离;蒴果有1/3变黄褐色;少数种子变成褐色,种子坚硬有光泽,其他种子呈绿色。此时的纤维强度大,品质好,产量高。

2亚麻栽培技术

2.1选地选茬,合理轮作

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平岗地或二洼地。前茬主要以大豆、玉米为好,忌重迎茬。轮作年限5年以上。

2.2整地保墒

整地以秋翻春耙为主。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翻,待第2年春播前,采用耙、耢、压连续作业,整平耙细,压碎坷垃,减少水分蒸发,达到保水、保湿、保墒的目的,为适时播种抢墒夺全苗打下基础。

2.3合理施肥

亚麻每形成50kg干物质(茎、叶及种子),需从土壤中吸收氮650~755g、磷185~260g、钾310~685g。可见亚麻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亚麻不仅需要氮、磷、钾三要素,而且也需要铁、锰、硼等微量元素,缺少任意一种必需元素都能影响亚麻正常发育。

根据亚麻根系纤细、吸肥力弱而集中的特点,在耙地前施农家肥15t/hm2,种肥二铵75.0~112.5kg/hm2。

2.4选用良种

目前主要优良品种有:凡尼、双亚6号等。种子在播种前必须用专用亚麻种子精选机进行筛选,使其净度、纯度、发芽率都能达到国家标准。

2.5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2.5.1播期。一般气温稳定在7~8℃时即可播种,我县在4月25日至5月10日为最佳播期。

2.5.2播法。采用7.5cm条播或重复播;播深3~4cm,播量120kg/hm2,播后要及时镇压,确保1次播种保全苗,保苗1500~1800万株/hm2。

2.6防治病虫草害

2.6.1防草。亚麻除草以化学除草为主,并结合人工除草。在亚麻苗高10~15cm、杂草3~5片叶时进行药剂灭草,主要用拿扑净1.5~2.25kg/hm2、二甲四氯750~1125g/hm2,对水450kg/hm2防除杂草,采用人工喷雾,喷洒均匀,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后4h内遇雨要重喷。

2.6.2防病。用0.3%种子量的炭疽福美或多菌灵防治立枯病、枯萎病。

2.6.3防虫。用豆饼粉毒饵(或毒土)防治地老虎和蝼蛄。即用90%敌百虫7.5kg/hm2溶于67.5kg/hm2水中化开后,拌到375kg/hm2豆饼中。待豆饼把药液吸收完阴干,于傍晚顺垄撒在亚麻根际周围,用饼饵75kg/hm2。

2.7适时收获,妥善保管

亚麻收获最佳时期是在亚麻黄熟中期收获,收获标准:一是麻田植株有1/3变成黄色;二是蒴果有1/3变成黄褐色;三是下部叶片有1/3脱落。

收获时要做到三净一齐,即拔净麻、挑净草、摔净土、墩齐根,在靠近根部6~7cm的部位捆成拳头大小的小把平放或立放,晒至6~7成干,在田间垛成小园垛。要注意防雨。待种子充分成熟后,方可脱粒。脱粒时用木方搭成60~

70cm的架子,人工摔净粒,用两道绕捆成25~30kg的大捆,交送工厂。

栽培技术范文篇3

塑料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有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块,以东西走向为宜,长60m,宽9m,高2.7m。两端建三墙长9m,底宽1.2m,顶宽0.8m,中点高2.7m,两端高1.2m。预制水泥中柱长3.1m(埋深40cm),需用水泥中柱19道,水泥拱架长6.3m(埋深40cm),需用水泥拱架19道,水泥拱架每3m栽1道,拱架顶端与中柱顶端用Φ14﹟铁丝捆绑连接牢固。在水泥拱架两侧距地面1.4m处,用Φ14﹟钢丝拉第1道横拉筋,从第1道横拉筋向上每隔0.5m拉1道横拉筋,共拉19道。2道水泥拱架之间架设3道竹竿拱架,间距0.75m,每道竹竿拱架用3根竹竿孔扎成拱形,需用竹竿180根,竹竿接头处要用布条绑扎不能露出竹竿头,防止刮破棚膜。在塑料大棚东西的山墙外侧距墙30cm处挖长7m、深80cm、宽30cm的地锚坑,埋入直径12~15cm的水泥预制件或檩条,预埋件上绑6根长1m的Φ8﹟铅丝作为横拉筋固定端点(要求端点高出地面10cm),预埋件放好后填土时每20cm夯筑1次。在塑料大棚两侧每隔3m挖一地锚坑(长50cm×宽30cm×深50cm),共挖40个,在坑里埋入直径8~10cm的木棒,将长60cm的Φ8﹟铅丝绑扎在木棒上,铅丝露出地面10cm,作为地锚线固定端点,地锚线用Φ14﹟钢丝分别固定在每个地锚端点上。选择晴天无风的中午扣膜,先将宽幅10m的棚膜扣在拱架上铺展,用长1.5~2.0m的木椽5~6根,把棚膜两端卷起拉紧,固定在东西两端的山墙上,最后将大棚北侧棚膜压在土槽内,埋土压实,再将窄幅2.5m的棚膜扣在大棚的南侧,上边掺入宽幅膜之下,下边压在土槽内,埋土夯实。扣好膜后,在膜上每隔2m系1道压膜线,共拉29根,压膜线的两端固定在大棚南北两侧的地锚线上,拉紧压膜线防止大风揭膜。

2控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可在大棚内套中棚并盖地膜,力争棚温白天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但出现30℃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土壤湿度以保持40%~6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3肥水管理

塑料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基肥,及时进行追肥和经常喷施叶面肥。在施肥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生长弱时增施氮肥,结果多时增施钾肥)。一般基施腐熟栏肥30t/hm2,配施复合肥450kg/hm2,钙镁磷肥1500kg/hm2。中后期结合喷药,可喷叶面肥(200倍绿威18),以促进中后期果实的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草莓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求水分充足,开花期土壤可稍干些,在草莓生长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就较多。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将肥溶于水中配成1000倍左右溶液施用。在土壤湿度大不必灌水时,可将肥液直接通过管道施入土壤,在土壤干燥时,可将肥料稀释到4000倍,也采用管道灌水的方法,既省工又方便。翌年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产速度加快,为避免草莓果实酸化,应增施钾肥,施0.3%硫酸钾75kg/hm2左右。

4摘叶疏果

结果期及时摘除下部衰老叶,并及早去除匍匐茎。另外,在开花前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5综合防治病虫害

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即通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作及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田间发现病烂株叶和果实要及时清除,严防扩展蔓延。药剂防治要注意开花前后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选择残毒低的药剂,并且喷药后2~3d内停止采果,防止果实残毒影响人体健康。

6适时采收

塑料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参考文献

[1]冯琳,韩彩娥.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62,64.

栽培技术范文篇4

选择土层疏松、肥沃、深厚、富含有机质、通气性好、渗水好和保水力理想的砂壤土为宜,于pH值在6.0~7.5、地形开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捷的田块建园。

2栽前准备

2.1整地施肥

藤稔葡萄是多年生果树,根深叶茂才能达到早果、丰产、大粒、优质。因此,在栽植前要平整土地,开沟施肥。最好南北向开沟,挖深60~80cm、宽60~80cm的条状定植沟,沟与沟之间的距离依行距确定。开沟时,上层表土与下层底土分开堆放在沟两边,入冬后冻垡。开春后将表土和腐熟的鸡粪、羊粪、猪粪或厩肥等有机肥搅拌,填到沟的下层,拌腐熟有机肥37.5t/hm2,然后填入底土,做成“牛背式”垄,以备定植。隔2行定植沟挖1条深30cm、宽30cm的排水沟。

2.2苗木处理

定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枯根、霉烂根及过长的根,用5°Bé石硫合剂溶液速蘸晾干。嫁接口以上3~5个芽,用多菌灵加呋喃丹溶液速蘸晾干。处理时先处理根系,待根系晾干后再处理地上部分并倒置晾干,以免药剂流至根部。

3栽植

以春栽为主,南通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最佳栽植时间,宜早不宜迟。栽植行向的确定应考虑光照条件,一般以南北向为佳。株行距的大小应根据立地条件和架式来确定,土壤瘠薄可密些,土壤肥沃可稀些,对藤稔葡萄而言,一般篱架栽植的株行距为1.0m×(2.5~3.0)m,棚架栽植的株行距为(1.0~1.5)m×(5~6)m。为了增加土温,保持土壤湿润,抑制杂草生长,在垄上铺设地膜,挖好定植穴,选择根系发达、主侧根齐全、芽眼饱满、枝条粗壮、生长充实、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定植,定植时手握苗木放入坑内,使根系均匀舒展分布,将土层层填

入坑内踏实,并把苗木向上提一下,浇水、覆土。

4整形上架

葡萄是攀缘植物,枝蔓柔软,当年定植的小苗只留1个壮芽,其余全部抹去。当长到30cm时,应将竹竿插在葡萄苗附近,用塑料布条将枝蔓绑于支架上,引蔓向上生长,切不可让幼苗卧地生长。在每行葡萄间立1排水泥支柱,一般相距5~7m,支柱规格10cm×10cm,高2.5m,埋入地下50cm,在其离地面60~70cm处拉设第1道铁丝,并将插在葡萄苗附近的竹竿上部系在铁丝上,以防风吹摇动影响葡萄苗生长,距第1道铁丝以上每隔50cm拉第2道和第3道铁丝。当定植当年的葡萄苗长到50~60cm时(距第1道铁丝5~10cm)进行摘心,摘心口以下保留顶端2~3个副梢,其余的全部抹去。当第1、第2副梢长到50cm时,将其分左右两边绑在铁丝上,并进行摘心,摘心口以下顶端副梢抽生后留3~4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第3副梢留2~3片叶反复摘心,作为培养枝,在摘心去副梢的同时应及时除去卷须。

5肥水管理

在4月20日前后普施1次0.3%的尿素溶液,每株1.5~2.5kg,当幼苗长到5~6片叶时追肥,7月底前以氮肥、磷肥、薄水尿为主,8~9月以磷肥、钾肥为主。结果树,春季开花前进行第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适量配施磷肥,促进枝叶生长及花序分化;落花后幼果开始生长期进行第2次追肥,也以氮肥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促进幼果膨大;浆果开始着色进行第3次追肥,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果实和枝蔓成熟。9月下旬至10月初重施1次秋肥,施有机肥37.5t/hm2,复合肥750kg/hm2,在距葡萄根颈部50cm处顺行开沟(沟深、宽均约30cm)施入土中,充分灌水后覆土。另外,在花前对地上部分喷0.05%~0.10%的硼酸溶液或0.2%~0.5%硼砂溶液,有利于提高坐果率;若生长期较弱,叶色较淡,还可喷0.1%~0.3%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进入结果盛期的树全年应着重施好5次肥。9月底至10月初秋施基肥。2月中下旬施萌芽肥,施薄粪水15t/hm2加尿素75kg/hm2。4月上中旬施新梢旺长肥,施复合肥300kg/hm2,尿素75kg/hm2,或者饼肥1500kg/hm2加薄粪水7500kg/hm2。果实膨大肥施复合肥225kg/hm2,硫酸钾300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8月底施采果肥,施复合肥225~300kg/hm2,以恢复树势。在6~7月黄梅季节大雨过后应及时清沟理墒排除田间积水,做到雨止田干。

6疏花疏果

藤稔葡萄俗称“乒乓”葡萄,若长出乒乓球大的葡萄,必须严格控制产量,一般产量为22.5t/hm2左右,并进行花果管理。花前3~4d在花穗以上正常叶片1/3大小叶片处留3~4片叶摘心,顶端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每个强枝只能留1~2个花穗,弱枝不留穗,花前7d先疏去过多的花穗,始花期再掐除副穗和1~2cm的穗尖。花前7d和花后20d各喷1次果树促控剂PBO50~200倍液,盛花后15d用25mg/kg的GA3浸蘸花序3~5s,可促进果实果粒增大,改善品质。当果实长到黄豆大小时疏除畸形果、小粒果和过密果,用抑快净2000倍液混配40%福星6000倍液喷药后套袋。

7防治裂果

一是浆果生长期,久旱遇雨或灌大水,土壤含水量急剧变化,果肉细胞迅速吸水膨胀而果皮膨胀缓慢,从而导致裂果;二是偏施氮肥,造成碳氮比例失调,使树体营养供求不平衡,使果皮细嫩薄弱,缺乏弹性,导致裂果;三是盲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膨大剂、催熟剂等;四是病虫害,如白腐病、黑痘病、霜霉病、红蜘蛛的危害,导致裂果。防治对策:一是覆盖地膜,能防止降雨后园内积水,在干旱天气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

壤水分处于充足而稳定的状态。特别是浆果生长期要注意排水,干旱时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二是果实套袋,套袋前喷1次杀虫杀菌剂。一方面防止果皮吸水,降低裂果率,另一方面还可减少病虫的侵入。采前7d除袋,以增加光照,促使果实着色成熟。三是加强栽培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花前追施氮肥;结果后,氮磷钾配合施用,并适当补施微肥。加强夏季修剪,使果穗合理分布,减少病菌侵染,及时绑蔓、摘心、打副梢和适当疏叶疏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四是合理用药,综合防治病虫害。严格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时期、浓度和次

数。

8病虫害综合防治

夏季高温多湿,易发生病虫害。危害葡萄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白腐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一是冬季清园。秋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枝、枯叶、落叶和杂草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冬季清园用5°Bé石硫合剂加1%五氯酚钠喷洒枝干、架材和地面。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三是药物防治。花前以防治黑痘病为主,7~10d用1次药,主要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以上药剂应交替使用。梅雨季节低温多湿,最易发生霜霉病,可用72%杜帮克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进行防治,用药后如遇大雨,天晴后要及时补喷。果实成熟期以防治白腐病、炭疽病为主,可选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采果后为了保护叶片可喷1∶(0.5~0.7)∶200.0倍的波尔多液,同时注意对霜霉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栽培技术范文篇5

1.1温度

芝麻是喜温作物,一生需积温2500~3000℃,当积温指数低于85%时,种子产量和品质将受到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出苗的最适温度为18~22℃;苗期生长最适温度为20~24℃;芝麻开花后,温度要求在24℃以上,低于16~18℃,影响生长发育,造成器官发育不良;开花至封顶处在28~30℃的高温条件下,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

1.2水分

芝麻是怕涝耐旱的作物,尤其耐涝性差,渍涝危害是造成芝麻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种子发芽以土壤含水率15%左右为宜,超过24%发芽率降低。苗期和蕾期水分不宜过多,以防形成弱苗,降低植株抗性;开花结蒴期需水量最大,占整个生育期的53%,而且对水分十分敏感,怕涝怕旱,此期要做好防渍抗旱;封顶期需水减少,约占总需水量的19.7%,此期一般不需灌水。

1.3光照

芝麻是短日照喜光作物,整个生育期要求光照充足,短日照可以促进植株现蕾开花,缩短生育期。

1.4土壤营养

芝麻对土壤环境条件要求较为严格,要选择地势高燥、灌排良好、土壤肥沃、质地疏松的砂壤土和轻壤土,前茬无芝麻种植或轮作3~4年以上,pH值5.5~7.5,土壤10cm含盐量不超过0.3%,有机质含量1.5%以上,有充足氮、磷、钾肥供给,尤其磷钾肥能较好地提高产量和品质;对硼、锌、锰、钼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需求。

2栽培技术

2.1基地选择

选择远离工矿企业(5km以外)、无工业“三废”、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的基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

2.2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虫、抗倒伏、适宜当地的优质、早熟、丰产品种,如中芝、豫芝等系列品种。选用粒形显示本品种自然特征,纯度98%以上,籽大粒饱,均匀干净,无病斑、无虫眼、无霉变,发芽率90%以上的种子。

2.3整地施肥

芝麻种子小,顶土力弱,整地质量要求较高,必须达到精耕细耙、土壤细碎、耕层深厚、上虚下实、地面平整、墒情良好的要求。夏芝麻整地有“犁垡”和“铁茬”两种,可根据茬口早晚、土壤墒情和土壤质地灵活运用。结合整地撒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45t/hm2、过磷酸钙300~450kg/hm2和尿素75kg/hm2作基肥浅施。

2.4适时播种

在淮北播期以5月20日至6月10日为宜,一般不要迟于6月15日。麦收后要及时抢墒早播,以条播方式为主,用种量7.5kg/hm2,播种深度2~3cm,天气干旱,土壤缺墒,可适当深播,但不得超过5cm。播后需立即耱地盖籽,碎土保墒,以利种子迅速发芽出苗。

2.5合理密植

单杆型品种密度为15~18万株/hm2,行株距(23~40)cm×17cm的宽窄行或23cm×23cm等行距种植;分枝型品种9~12万株/hm2为宜,根据密度要求适当增大行株距。

2.6田间管理

2.6.1查苗补种。夏芝麻播后5~6d,如不能及时出苗或出苗不全,应立即检查原因,采取措施。对缺苗严重的,要及早重播;局部缺苗的,应用同一品种及时催芽补种;少量缺苗的,可移苗补栽。播后遇雨,应在播种后3~4d内,用钉耙横耙1~2遍,破除板结,助苗出土,破板时间要早,墒情要好,压耙要轻,以免造成人为缺苗。

2.6.2间苗定苗。齐苗后要及时间苗,一般在1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间苗距离以定苗距离的1/2为宜;2~3对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并预定苗,定苗时间不宜过早,特别在病虫害严重时,要适当增加间苗次数,待幼苗生长稳定时,再行定苗。间定苗时,要疏弱留壮,并按照计划的株距留足苗数

2.6.3中耕培土。一般在1对真叶、2~3对真叶期和分枝期各中耕1次,中耕深度应根据芝麻的生长阶段、土壤墒情和杂草情况而定,结合最后一次中耕,进行培土封根,以利排水和灌水,防除渍害和干旱。芝麻生长在高温多雨季节,地面遇雨易板结,杂草也多,还必须做到“雨后必锄,有草就锄”,直到盛花期时不再进行。

2.6.4科学追肥。初花期普遍重施1次花蕾肥,施尿素60~75kg/hm2或碳铵120~150kg/hm2,混合磷酸二氢钾15~30kg/hm2或复合肥60~75kg/hm2。另外,花期结合防病虫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和0.2%硼砂液2~3次。

2.6.5适时打顶。一般在盛花期后成熟前25~30d,于晴天上午摘除顶端生长点。

2.7病虫害防治

2.7.1病害防治。常年发生的芝麻病害主要是枯萎病、青枯病、疫病等。综合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合理轮作,适期播种。③清沟排水,防止渍害。④抓好3个时期药物防治。播种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g拌种子500g;出苗后现蕾前用70%甲基托布津或抗枯灵500~600倍液喷雾;盛花期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150g对水喷雾,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2.7.2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芝麻天蛾等。综合防治方法:①采取提早播种、铲除杂草、消灭虫源等农业措施。②黑光灯诱杀成虫等物理防治。③使用晶体敌百虫、吡虫啉、菊酯类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2.8适时收获

植株变成黄色或黄绿色,叶片几乎完全脱落,茎顶4~6cm呈青黄,最下部2~3排蒴果已经开裂,中部蒴果籽粒饱满,种皮呈现固有色泽时,即为适宜收获期。收后要小捆架晒,确保籽粒洁白,品质优良。

栽培技术范文篇6

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剪取野生枸杞的健壮枝条扦插繁殖。选背风向阳、灌排方便、远离污染的地块,1月中旬铲除杂草,深翻15~20cm,施入腐熟人畜粪15t/hm2、火土灰18t/hm2,并耙匀;2月中旬再耙1遍,按畦面宽1.2m、沟宽20cm、沟深20cm作平畦。2月中旬至3月上旬剪取野生枸杞一年生健壮枝,截成长15cm左右的短枝作插条,剪口平齐,按行距5cm、株距2cm斜插于苗床上,腋芽朝上,扦插深度为插条的3/4,密度为750~900万株/hm2。插后浇透水,每隔1m插1个2m长的竹弓,再用厚0.014mm、宽2m的聚乙烯农膜覆盖,以保温保湿。

2移栽

3月中旬将大棚内土壤深翻15~20cm,撒施生石灰1.5t/hm2消毒。然后施复合肥300kg/hm2、腐熟饼肥1.5t/hm2、腐熟人畜粪15t/hm2、火土灰22.5t/hm2,耕细耙匀后按畦宽1.2m、沟宽20cm、沟深20cm作南北向平畦,每棚4畦。4月上旬将长出新根和嫩叶的枸杞苗按株距20cm、行距40cm,每畦移栽3行,每棚栽4500~4800株,栽后淋足定根水。为了给枸杞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开7~9月的高温季节,常采用套栽丝瓜、苦瓜、扁豆等作物为其遮荫。具体操作为:3月初育苗,4月初移栽,在大棚两边各留40cm宽,棚中间按畦宽1.2m、沟宽20cm作畦,按株距60cm进行移栽,每畦栽1行遮荫作物。5月初搭架上大棚。既可生产家常菜,又为枸杞菜生长遮荫。

3肥水管理

枸杞移栽成活后,每30~40d追施腐熟人畜粪或火土灰22.5t/hm2,根据土壤墒情和枸杞菜长势每15~20d浇水1次,对生长势弱的田块,追施尿素75~150kg/hm2。

4温度管理

大棚枸杞菜为周年生产,一般10月下旬,当外界日平均气温下降至15℃以下时盖大棚膜保温,最初5~7d进行大通风,当枸杞苗慢慢适应大棚气候条件后,将大棚膜盖严。4月上旬当外界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掀开大棚四周薄膜,通风炼苗,1周后撤除大棚膜。7月上旬当外界日平均气温上升至25℃以上时,覆盖6m宽、遮荫度为70%的遮阳网降温,9月上旬撤下遮阳网。

5整枝修剪

枸杞生长后期,要重剪植株,保持高度50cm左右。通过修剪植株,可迫使侧芽、隐芽萌发,形成丛状多头矮化植株,使嫩头密集在一个水平面上,便于采摘,且嫩茎粗、嫩叶大、品质佳。

6病虫草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提倡实行轮作;选好母枝,用健壮枝条进行繁殖,培育无病虫壮苗;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生产管理,使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及时清园,将枯枝杂草集中销毁,减少田间病虫源。用黄板诱杀蚜虫;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推广使用生物药剂。枸杞菜的病虫害较轻,主要是蚜虫,为害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液、50%灭蚜净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防治。枸杞苗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做好除草工作。发现枸杞田中有杂草要及时拔除,以免杂草与枸杞争夺养分。

7采收

当新萌发枝条长到20cm以上,在基部叶片老化前,于基部掐取嫩梢。采摘包装时,应防止枸杞叶内混入泥沙、杂草等杂质。植株长至约55cm高时,将整个枝条剪下上市,剪至离地面5~10cm,采收间隔期45~55d。植株长至约35cm高时,可进行第1次叶片采收,每次采收保留12~15cm嫩梢,采收间隔期为14~18d。植株长至约30cm高时,可进行第1次嫩梢采收,将嫩梢部分5~10cm采下,采收间隔期为12~14d。

参考文献

[1]惠晓平,殷丽青,余进安,等.菜用枸杞的繁殖与种植技术[J].上海蔬菜,2005(1):50-51.

[2]尤春,周峰,孙高明.菜用枸杞无公害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8(6):20.

栽培技术范文篇7

玉米与小麦、水稻,被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玉米还是重要饲料和工业原料。从国内外市场来看,去年以来玉米市场呈平稳上升走势,价格一路看涨,达到近10年的最高价位。从国际市场看,去年全球玉米大幅增产,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但消费增长快于产量增长,全球玉米库存下降,国际玉米价格今年将继续上升。从国内市场看,玉米工业消费增长较快,玉米将由以往总体供需平衡有余向基本平衡至紧平衡转变,预计2008年国内玉米价格仍将保持上升态势,但和2007年相比涨幅缩小。当前能源价格高起,而且还在不断向上樊升,全球经济都在忍耐高油价的痛苦。在玉米消费中,虽然食用减少,但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增长速猛,玉米市场需求增长强劲。5月和7月仍有可能形成2个价格高峰,国内库存处于偏紧善状况,使玉米产需将保持产销两旺,所以近几年我国玉米市场价格总体上呈平衡上升态势。或者说种玉米仍有利可图,多种可以促进增收。因此应抓住当前玉米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高位运行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加之玉米是公认的高光效作物,其生产潜力非常突出,由于种玉米,特别是种植夏玉米,具有同期短、见效快、产量高、回报多、比较效益好等突出优点,山西省玉米蛋白质含量高,水分低,易销售,故全省各地近年来夏玉米种植面积有扩大趋势。为了提高夏玉米产量的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特提出今年存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夏玉米的栽培技术

2.1选用优种

种庄稼应树立以种为本的理念。一般选用优种可提高产量15%~20%以上。选择的品种必须是经过省级以上审定并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同时还要注意选择高质量的种子。即一要品种对路,二要种子质量好。当前晋南地区可选用通过国家审定的高抗矮花叶病的中科11号、出籽率高产品种先玉335、获国家科技进度奖的农大108、被誉为“六连冠夏玉米之王”的郑单958号和山西省审定的中科4号等。

2.2争早播种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一般要求处夏播不晚于6月20日。要吸取前几年玉米晚熟的教训,一定要争取及早播种。夏玉米只有种得早,才能产量高。播种迟,如秋季再遇阴雨天气,气温低,光照差,不仅影响玉米产量的品质,而且还影响下茬作物正常播种。要抢收抢种,早备耕、早灭茬、早浇水、早播种,充分利用夏季极好的光、热、水、气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量和效益优势。最好采用抢茬免耕直播玉米。

2.3合理密植

近几年来的新品种有了较大变化,特性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故合理密植应因各而异。耐密紧凑型品种如中科11号、先玉335、郑单958,留6.30~7.05万株/hm2为宜。大穗型品种如农大108、中科4号,留苗4.80~5.55万株/hm2较合理。一般要求播种量30~60kg/hm2,播深3~5cm。等行距为60~70cm,宽窄行的宽行距80~100cm、窄行距30~50cm。

2.4平衡施肥

严禁焚烧麦茬,杜绝掠夺式生产,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要在全面普及小麦留高茬和玉米鲜秆还田的基础上,多施农家肥,氮磷钾化肥平衡配合施用机械深施,基肥或苗肥的施用量:缓控复合肥(25∶10∶5)300~600kg/hm2,或复合肥(25∶10∶15)225~300kg/hm2,或尿素60~90kg/hm2、二铵60~90kg/hm2、氯酸钾120~150kg/hm2。大喇叭口期追尿素225~300kg/hm2。

2.5节水灌溉

玉米按需节水灌溉,是提高用水效率和产量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天气干旱尤要倡导节水灌溉。要大力推广畦灌、管灌、渗灌、喷灌,以及地膜覆盖等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科学保浇玉米全生育期关键水。可视降水情况选择灌溉播种期的保苗水、拔节期的保收水、抽穗期的保粒水、灌浆期的高产水。玉米一般要求抽穗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不能缺水。

2.6防治病虫

据病虫预报,今年玉米“两虫一病”,即玉米螟、红蜘蛛、丝黑穗病,可能中等以上偏重发生或流行,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治。最好的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虫品种、包衣种子和及时对症防治。三至五叶期用玉农乐茎叶处理或用克无踪水剂定向喷雾化学除草。苗期用氮化乐果750~1125g/hm2

防治粘虫。心叶末期用1%辛硫磷颗粒剂、3%广灭丹颗粒剂15~30kg/hm2对细沙75kg撒入心叶防治玉米螟。防治红蜘蛛和蚜虫可用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雾。

参考文献

[1]陈丽.玉米肥球育苗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5.

[2]王世兰.镇沅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75,177.

[3]史贤军.上半年国内玉米将先抑后杨[J].山西农业(畜牧兽医),2008(3):40-41.

[4]陈东杰,关西权,成林广,等.玉米新品种济丰96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8(4):64.

[5]赵登程.夏玉米的田间管理[J].甘肃农业,1994(6):29.

[6]李芳贤.促进夏玉米后期高产的五项关键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1999(5):20.

栽培技术范文篇8

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速效养分含量高,耕层深,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排灌方便,含盐量低的中性黏质壤土。为防止混杂,最好是连片种植,且与其他异类玉米实行空间隔离,隔离距离不低于400m。种植区要远离污染源,距主要交通干道200m以上。因大部分特用玉米(甜、糯、爆裂等)的籽粒秕瘦,种子自身营养不足,幼芽顶土能力差,幼苗比较瘦弱,所以应选择土质肥沃、不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种植。

2精细整地

整地质量应力求做到深、松、细、匀、肥、温。耕作层深厚而疏松是玉米庞大根系下扎和扩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支持根的下扎与固定,增强植株抗倒性。鲜食玉米中的甜玉米类型,其籽粒中淀粉积累的较少,种子干瘪皱缩,生活力弱,发芽拱土能力差,耕作层细碎、平整有利于种子顺利发芽出苗,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加速有机质、矿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及对土温的调节能力。

3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当地环境,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生育期适宜,皮薄无渣、口感好,甜度适中,粘性高的优质高产抗病甜、糯等适于鲜食的玉米品种。

4适时播种

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分级,仔细剔除霉烂粒、变色粒、破碎粒以及杂粒等,置于太阳光下晒1~2d,能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用种衣剂或50%辛硫磷乳油进行拌种(绿色农产品允许使用)以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等。当5~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辽沈地区的春玉米裸地种植大约在4月20~25日;地膜覆盖栽培在3月末4月初播种。播种深度3~5cm,视墒情好坏决定,墒情好的稍浅,墒情差的适当加深,株距要均匀,覆土要严实。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播期,可春播或夏播。为使鲜食玉米果穗错期上市,可采用分期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形式,促进提早成熟,可提前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密度为5.25~6.75万株/hm2为宜,实际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播种量,点播以每穴2~3粒种子为宜,精量播种每穴1~2粒种子为宜。因其种子瘦秕,发芽顶土能力差,要适当浅播,少覆土。以鲜食为主的特用玉米一般在乳熟期采收,因而应根据其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适当调整密度。

5严格隔离

鲜食玉米其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需要与其他玉米隔离,以尽量减少其他玉米花粉的干扰,否则将失去或弱化其原有特性,影响品质,降低甚至失去商品价值。生产上鲜食玉米要与其他同期播种的玉米空间隔离300~400m;或同其他玉米品种的花期相差25~30d;或利用山岗、村庄、树林等自然屏障隔离种植。

6加强田间管理

鲜食特用玉米幼苗长势弱,应在保全苗上下工夫;苗期应早追肥,促早发;加强开花授粉和籽粒灌浆期的肥、水管理;尽早去除杂株和分蘖;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减少秃尖,提高商品质量。

7病虫害防治

因鲜食玉米的籽粒和植株营养成分高、品质好,极易招致地下害虫及玉米螟、金龟子、蚜虫等害虫的危害,且玉米果穗受害后,会严重影响其商品质量和市场价格。对此要早防早治,以防为主。为防止食物中毒,鲜食特用玉米在授粉后采用生物和生物农药防治,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绝对不能使用残留期长的剧毒农药。可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防治玉米螟可使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配成毒土,3%克百威颗粒剂或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灌心叶。

8适时收获

鲜食玉米的收获,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以保证其最佳品质和适口性,获取最高经济效益。正常应于籽粒发育乳熟期(授粉后25d左右),即花丝变黑时为收获最佳时期。

参考文献

[1]刘淑君,高建军,候莉莉.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16.

[2]吴忠粱,茆文军,吴建中,等,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及配套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8):88-89,94.

[3]陈海洲.小棚西瓜套种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3):33.

[4]张爱莲,张金科,徐宝莲.菜用大豆、鲜食玉米、大白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J].山东蔬菜,2006(1):38.

栽培技术范文篇9

黄瓜是对营养元素需求较多的蔬菜,掌握好它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黄瓜,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极佳的经济效益。黄瓜的生长发育周期共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结果期。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黄瓜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是有所变化的。平均每生产1000kg产品需吸收氮2.6kg、磷0.8kg、钾8.9kg、钙3.1kg、镁0.7kg。根据植株样品测定,黄瓜叶片中的氮、磷含量高,茎中钾的含量高,当产品器官形成时,约占60%的氮、50%的磷和80%的钾集中在果实中。始花期以前进入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不多,仅占总吸收量的10%左右,绝大部分养分是在结瓜期进入植株内的。不同的栽培方式,肥料的吸收量和吸收过程也不相同。生育期长的早熟促成黄瓜,要比生育期短的抑制栽培的吸收量高;早春用地膜育苗后,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得到改善,可促进结瓜盛期以前干物质中的氮、钾的积累以及结果盛期磷素的吸收;秋季栽培的黄瓜,定植1个月后就可以吸收全量的50%,所以对秋后的黄瓜应施足基肥。当土壤中缺氮时,表现为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变黄,坐果少且发育不良;缺磷时黄瓜苗期叶色深绿、矮化,定植到露地后生长迟缓,甚至停止。缺钾时黄瓜早期叶缘出现轻微黄化,进而叶脉间黄化,生育中后期,叶缘枯死,叶片向外侧卷曲,瓜条短小,膨大不良。

2栽培技术

2.1地块选择

黄瓜栽培要求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弱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最适pH值在5.7~7.2,当pH值5.5以下时,植株就会发生多种生理障碍,黄化枯死;当pH值高于7.2时,易烧根死苗,发生盐害。

2.2品种选择与育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露地栽培,春季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可选择长势旺、结果能力强、瓜条大、丰产型的品种;夏季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高温高湿,可选择抗病、耐热品种;秋茬播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苗期遇高温影响长势和产量,宜选用抗逆性强、抗病毒、具有短日性的品种。春播气温及土温较低,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播前给苗床或营养钵浇透水,随后播种、盖土、覆棚膜。出苗后适时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4~28℃,夜温不低于12℃。定植前1周要常通风进行低温锻炼。育苗用种量为3kg/hm2,直播用种量为4.5kg/hm2左右。为防止黄瓜土传病害,应3~4年轮作1次。

2.3配方施肥

黄瓜是浅根性作物,要重施基肥,最好通过测土确定施肥量。确保菜园土有机质含量为3%~5%,全氮含量大于0.2%,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在200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30mg/kg左右为宜。有机肥料具有延缓黄瓜衰老、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特殊功效,但在施用前必须充分腐熟,严禁施用未腐熟的,腐熟时可添加麦秆、稻草等有机物,调节碳氮比,提高有机质含量,添加动物粪肥时适当喷洒辛硫磷等杀虫剂,消灭虫害。基肥施腐熟有机肥45~90t/hm2,饼肥750~1500kg/hm2,草木灰600~1500kg/hm2。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应多次追肥,采取少量多次和有机无机交替的原则,幼苗可适时追1次提苗肥,用尿素75.0~112.5kg/hm2,距植株5cm处开沟条施或环施,覆土浇水,或追人粪尿3000~7500kg/hm2。幼苗期适当增施磷肥,可增加侧根条数,加大根冠比值。提苗肥施后,植株生长逐渐加快,此期为黄瓜转折期,切不可追肥浇水,以免徒长而抑制坐瓜,应以中耕为主,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早衰。此后,每采收1~2次果实都要酌情补施肥料,盛果期要增加1%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以延长采收期;结果期要保持畦面湿润,无雨天每隔1~2d在傍晚浇1次小水。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禁止施用有害的城市垃圾或污水,采收期也不能用粪水追肥。

2.4定植

春露地栽培,断霜后旬平均气温在18℃以上,苗龄为5~6片叶时,选晴天进行定植。移苗时要浅栽,以土坨略高于畦面为宜。根据黄瓜属浅根系这一特性,浅栽易满足根系有氧呼吸,促进根系发育,是丰产优质的保证。夏、秋黄瓜当苗龄达3~4叶或播后30~40d即可定植。架黄瓜品种生育期长的或侧蔓结瓜的品种种植密度宜小,一般为5.10~7.95万株/hm2,株行距为(25~30)cm×(50~65)cm。每畦栽双苗。

2.5大田管理

定植后及时中耕,提高地温,春季雨水多时,要防止畦面和沟内积水;夏季幼苗蒸腾量大,应视苗情及时补水,其间中耕2~3次,收根瓜时停止中耕;抽蔓期距苗7~8cm处插根竹竿,搭成“人”字形,每3~4节绑1次蔓。主蔓结瓜品种要注意及时摘除侧蔓和卷须;当所留的主、侧蔓长满架时打顶,并除去病叶、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栽培技术范文篇10

1.1环境条件;适应于10度以上积温3000度以上,无霜期150-165天以上的露地春播区,产地内3公里内无污染愿,大气,灌水质量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大气,水质标准。

1.2选择土壤疏松的沙瓤土,具有保肥,保水能力,土壤ph值7.0左右,土壤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土壤质量标准。

2栽培技术

2.1播前准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抗病能力强,的红薯品种,在我镇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早熟品种白天草,晚熟品种红皮红瓤瓜。

2.2育苗;在3月12-20日开始育苗,选择薯块均匀,无病无伤,皮色鲜亮的红薯做薯种,在上苗床前进行消毒处理,方法可用50%甲基托布净500倍液侵种10分钟,防治薯苗病害,苗床架势3-4天后在进行放种薯,在种薯上床后3-4天内用30-32度的高温进行催芽,后降到25-30度继续催芽,苗高10工分后降低温度到25-28度中温长苗,拔苗前5-6天降低温度到20度进行低温炼苗,壮苗的标准是,茎要粗壮,节间短,剪口处多白浆,叶片肥厚而且大水要适中,顶叶要平齐,苗高20-25公分,苗龄25-30天。

3施足底肥,深根起垄

底肥一般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或料15-20公斤,均撒入垄底。起垄做到垄距,垄沟深浅一致,垄面要求。早熟品种垄宽60—70厘米宽。晚熟品种80厘米垄高20厘米。

4短期移栽,合理浇水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栽植,早熟品种每亩3600—3800株,晚熟品种每亩3200—3400株为宜,在栽植时应大小苗分开栽植,防止大苗欺小苗,移栽完及时浇透绶苗水。以后看苗的长势来浇水。

5加强田间管理

5.1及时杳苗补苗保证全苗。

5.2及时中耕除草,在载后及早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根系发育,一般进行2—3次。

5.3科学浇水和施肥红薯前期以促根分枝为管理目标,田间持水量为60%—70%为好,在伸蔓期亩追尿素5—10公斤。以促壮株生长。红署块澎大期,可喷施二氮钾2次,以促薯块膨大。

5.4茎蔓管理。在甘蔓茎时出现旺长的地块,用20%必壮喷施茎叶,可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间隔15天左右,共喷2—3次,甘著茎叶生长旺盛,易消耗养分,应及时提蔓1—2次,提蔓时应轻提轻放避免茎叶损伤,有利于提高产量。

6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