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学习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0:56:50

远程学习者

远程学习者范文篇1

论文摘要:学习的动力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及实践关注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传统教育方式受教育者直接面对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学习动力的维持相对比较稳定。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借助远程教育资源来进行学习。远程学习者大部分都是利用工作之余,并且学习者的层次和特点相差较大。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效率的原因颇多,其中学习动力的维持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和研究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远程学习者因在时空上和教师的准永久性分离特性加大了分析和研究的难度。近几年,远程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远程教育工作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远程学习者及其学习特征方面,其中受关注程度比较高的是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维持问题。传统面授教育形式中,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人员处在同一个时空之中,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维持或提高具有诸多有利和方便之处;而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情形就相差很大。远程学习者自身特性非常复杂,如年龄、知识水平、专业背景、工作背景和学习动机等方面差异明显,不同的因素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学习动力,也就带来了不同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未来必将是一个以传统面授教育和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混合教育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并且不断维持和提高学习动力。

一、学习动力阐释

动力,顾名思义是促使或维持运动所需要的力量。引申后可以理解为做某件事情时思想意识方面甚至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驱力。学习动力是使学习者进行学习或者维持学习行为不间断或者连续进行的力量。学习动力属于人类非智力因素的范畴。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之中,对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非智力因素,也可窥见学习动力的重要。学习动力的产生对于一个有机体来说需要借助于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动力系统。学习动力系统由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基础、学习信心、学习动机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支持而构成。同时远程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对学习动力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几个方面

1、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我们人类之所以整天忙忙碌碌,永不停歇,主要原因是人有自身需要。在种种需要中间首当其冲的是人的生存需要。这种需要出自于人的本能。另外的含义是人只有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才能谈其它的问题。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去努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的工作实现特定需要。学习需要属于最基本需要之一。因为它是实现其它需要的基础。人们通过学习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就能为实现其它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

学习需要首先源于人对自然界和客观事物的未知。人有对未知对象探索和学习的本能,正是在这种先天的本能的驱动下人会产生学习的需要。其次,当学习者对自已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或者不能胜任时便也有学习需要。再次,当学习者想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以求得到别人的赞许或者表扬时也会有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是一种主观体验。其表现形式是学生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远程学习者从学习需要来讲和其他的学习者没有过多的区别。

2、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基础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水平对后续的进一步学习起着很大的影响。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把新的认知对象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这就说明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先前的学习基础对继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否发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就决定于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有多少。根据调查和统计,远程学习者其年龄一般界于18—40岁之间,他们的文化知识、职业背景差异很大。年龄小的学习者,基本上是刚刚走出学校不久,以前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忘记,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难。而对于年龄偏大的学习者而言情况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走出学校的时间相对较长,原来所学的知识基本上忘记了。因此进一步学习困难就很大。对于开设像高等数学这类课程的专业来说,真是难之又难。甚至有相当多的学习者在继续教育阶段选择了与自己先前所学专业丝毫没有关系的其它专业。

学习基础薄弱,跟不上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进度,又得不到成功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体验,学习的动力逐渐就会减退以至最后消失。如果远程学习者能像一个旅游者,花钱了,身体累但心里又很快乐,那学习的动力就不言而喻。

3、远程学习者的自信心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信心的支持。所谓自信心是人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与其说自信心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更不如说它是完成特定任务的动力。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他们的自信心就是通过远程学习拿到相应文凭或者学到一定知识技能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大,自信心就强,可能性小,自信心就差。学习的基础是影响自信心的一个方面。此外,工作的特点以及单位的性质对自信心也有影响。比如工作很忙,经常还要加班的人就很难有自信心。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否也影响到学习的自信心。远程学习看似是一个人的事情,而实际上是家庭成员大家的事情。不仅需要给予他们学习时间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不断的鼓励和帮助。

4、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能激发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使行动朝着预定的目标进行。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个体是否维持这种活动,同样受动机的支配和调节。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正如奥苏贝尔所说的:“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动机可以增强行为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两类具有明显代表性。第一类与社会评价机制有很大关系。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崇尚学历的社会,各个用人单位都把文凭标的成能否录用的第一个门槛。为了能找到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收入,改变生活质量,不得已通过远程教育手段进行学习。具有这类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动力看似强大,实则不然。他们把心思不会真正用在学习上,而是想方设法以通过课程考试为目的。第二类动机基本上是这样的人群所拥有:他们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通过远程学习以求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其目的是能够更好的驾御工作或者寻求更好的工作状态甚至享受工作。个人学习动机从大的方面来说源于社会需求。不过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5、远程学习者的情绪和情感因素

与学习动力有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绪情感。所谓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另一种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表现为表情、生理以及体态方面的变化。从情绪方面来讲,如果远程学习者处于快乐的体验状态,其学习动力就强。反之当他处于愤怒、恐惧和悲哀的情绪中时就不可能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从情感方面来讲如果他的学习与社会需要紧密相联,学习动力也就强大。

三、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维持策略探讨

按照唯物辨证法原理,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维持也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即主观和客观方面。就主观方面来讲,主要是学习者自身因素,包括动机、学习时间、家人和单位的支持、学习基础和条件、学习者心理状态等;而从客观方面来讲则离不开远程学习资源建设,交流和沟通渠道,远程教学管理等。

1、满足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是重要基础

满足需要最简单的理解可能是学习者要什么就能给他什么。其基本含义如下:一是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别需要,二是满足同类学习者的多种需要。个别需要主要指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远程教育环境已经能够满足学习者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来进行学习。例如,出差在外,只要学习者身边能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就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工作告一段落的间歇也能如此。远程学习者碰到的学习困难或者障碍要远远多于在学校接受学习的人。学校中的学习者能够得到帮助的途径比较多,而远程学习者更多的是靠自己进行思考和理解。如理解某一个概念、他需要获得大量的相关知识进行辅助,有时仅仅有一类媒体资源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远程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才能满足他们才行。而现在的远程学习网站建设就这方面来说还是不够理想,基本上以文字材料和大头像视频为主,,不具备教育技术手段应有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特点。本来,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力维持是个棘手的问题,要他们面临新的枯燥环境或者不能给予更多帮助的环境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远程学习资源是维持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很重要方面。因为远程学习者花了各方面的努力,目的就是要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如果学习资源有问题,形式单一,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学习动力就会慢慢消退。

2、学能致用是维持和提高学习动力的有效诱因

无论是持什么样的学习动机的远程学习者,都希望自己的所学能有所用。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远程学习者在接受继续教育时需选择和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关联的专业。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学而时用之”,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给自己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可以及时了解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尽而解决这些问题;其次,学习者工作单位的领导要为他们提供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工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为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远程学习者的心理需求。让远程学习者学能致用是远程教育的目的。反之,如果仅仅是为了能拿到一张文凭而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既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违背了远程教育的目的和初衷。

3、加强远程教育的人性化管理是必要保证

远程教育的管理者不仅要管自己的队伍,而且要管理环境,更要管理学习者。管理务必做到科学、高效、准确和人性化。管理的一切内容以及行为和方式都要以保证学习者有效学习为出发点。远程教育管理更多体现在对远程学习者的服务方面。我们可以跟随一个学习者决定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开始来看一下都需要做哪些事情。首先,他要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来实现自己的远程学习计划。一般来说,名牌院校比较容易被选中;远程学习者还会考虑最终拿到学历或文凭的难易程度。其次,他会去网上进行登记注册。这时候,远程教育单位提供的网络环境就比较重要,必须是简单、畅通和充满人情的。接下来就要真正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了。课程设置是远程学习者相当关心的问题。作为一门专业,必须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系统性。而远程学习者的出发点和远程教育组织者有一定差别。前者主要了解哪些课程好学,哪些又不好学,哪些更加对自己有用等等。最重要的是对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要做到课程内容丰富,媒体表现形式多样,咨询释惑方便快捷。尽量把远程学习者从严重的学习孤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感觉到集体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事实上,教师或管理者通过课程学习以及一些活动建立自己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彼此之间的熟悉感、亲近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维持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不可缺少的。

综上,我们不能说让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曲线成为一次函数不断递增,至少也要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需要远程教育工作者、远程学习者和其他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第2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82-84.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31-333.

[3]董奇,周勇.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1)26-28.

[4]陈更海.论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2,(10)15-17.

[5]陈平.论学习动力.课程•教材•教法[J].2001,(6).46-48.

远程学习者范文篇2

论文摘要:学习的动力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及实践关注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传统教育方式受教育者直接面对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学习动力的维持相对比较稳定。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借助远程教育资源来进行学习。远程学习者大部分都是利用工作之余,并且学习者的层次和特点相差较大。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效率的原因颇多,其中学习动力的维持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和研究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远程学习者因在时空上和教师的准永久性分离特性加大了分析和研究的难度。近几年,远程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远程教育工作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远程学习者及其学习特征方面,其中受关注程度比较高的是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维持问题。传统面授教育形式中,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人员处在同一个时空之中,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维持或提高具有诸多有利和方便之处;而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情形就相差很大。远程学习者自身特性非常复杂,如年龄、知识水平、专业背景、工作背景和学习动机等方面差异明显,不同的因素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学习动力,也就带来了不同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未来必将是一个以传统面授教育和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混合教育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并且不断维持和提高学习动力。

一、学习动力阐释

动力,顾名思义是促使或维持运动所需要的力量。引申后可以理解为做某件事情时思想意识方面甚至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驱力。学习动力是使学习者进行学习或者维持学习行为不间断或者连续进行的力量。学习动力属于人类非智力因素的范畴。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之中,对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非智力因素,也可窥见学习动力的重要。学习动力的产生对于一个有机体来说需要借助于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动力系统。学习动力系统由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基础、学习信心、学习动机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支持而构成。同时远程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对学习动力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几个方面

1、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我们人类之所以整天忙忙碌碌,永不停歇,主要原因是人有自身需要。在种种需要中间首当其冲的是人的生存需要。这种需要出自于人的本能。另外的含义是人只有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才能谈其它的问题。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去努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的工作实现特定需要。学习需要属于最基本需要之一。因为它是实现其它需要的基础。人们通过学习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就能为实现其它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

学习需要首先源于人对自然界和客观事物的未知。人有对未知对象探索和学习的本能,正是在这种先天的本能的驱动下人会产生学习的需要。其次,当学习者对自已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或者不能胜任时便也有学习需要。再次,当学习者想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以求得到别人的赞许或者表扬时也会有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是一种主观体验。其表现形式是学生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远程学习者从学习需要来讲和其他的学习者没有过多的区别。

2、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基础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水平对后续的进一步学习起着很大的影响。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把新的认知对象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这就说明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先前的学习基础对继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否发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就决定于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有多少。根据调查和统计,远程学习者其年龄一般界于18—40岁之间,他们的文化知识、职业背景差异很大。年龄小的学习者,基本上是刚刚走出学校不久,以前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忘记,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难。而对于年龄偏大的学习者而言情况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走出学校的时间相对较长,原来所学的知识基本上忘记了。因此进一步学习困难就很大。对于开设像高等数学这类课程的专业来说,真是难之又难。甚至有相当多的学习者在继续教育阶段选择了与自己先前所学专业丝毫没有关系的其它专业。

学习基础薄弱,跟不上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进度,又得不到成功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体验,学习的动力逐渐就会减退以至最后消失。如果远程学习者能像一个旅游者,花钱了,身体累但心里又很快乐,那学习的动力就不言而喻。

3、远程学习者的自信心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信心的支持。所谓自信心是人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与其说自信心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更不如说它是完成特定任务的动力。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他们的自信心就是通过远程学习拿到相应文凭或者学到一定知识技能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大,自信心就强,可能性小,自信心就差。学习的基础是影响自信心的一个方面。此外,工作的特点以及单位的性质对自信心也有影响。比如工作很忙,经常还要加班的人就很难有自信心。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否也影响到学习的自信心。远程学习看似是一个人的事情,而实际上是家庭成员大家的事情。不仅需要给予他们学习时间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不断的鼓励和帮助。

4、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能激发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使行动朝着预定的目标进行。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个体是否维持这种活动,同样受动机的支配和调节。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正如奥苏贝尔所说的:“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动机可以增强行为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两类具有明显代表性。第一类与社会评价机制有很大关系。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崇尚学历的社会,各个用人单位都把文凭标的成能否录用的第一个门槛。为了能找到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收入,改变生活质量,不得已通过远程教育手段进行学习。具有这类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动力看似强大,实则不然。他们把心思不会真正用在学习上,而是想方设法以通过课程考试为目的。第二类动机基本上是这样的人群所拥有:他们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通过远程学习以求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其目的是能够更好的驾御工作或者寻求更好的工作状态甚至享受工作。个人学习动机从大的方面来说源于社会需求。不过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5、远程学习者的情绪和情感因素

与学习动力有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绪情感。所谓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另一种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表现为表情、生理以及体态方面的变化。从情绪方面来讲,如果远程学习者处于快乐的体验状态,其学习动力就强。反之当他处于愤怒、恐惧和悲哀的情绪中时就不可能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从情感方面来讲如果他的学习与社会需要紧密相联,学习动力也就强大。

三、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维持策略探讨

按照唯物辨证法原理,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维持也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即主观和客观方面。就主观方面来讲,主要是学习者自身因素,包括动机、学习时间、家人和单位的支持、学习基础和条件、学习者心理状态等;而从客观方面来讲则离不开远程学习资源建设,交流和沟通渠道,远程教学管理等。

1、满足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是重要基础

满足需要最简单的理解可能是学习者要什么就能给他什么。其基本含义如下:一是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别需要,二是满足同类学习者的多种需要。个别需要主要指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远程教育环境已经能够满足学习者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来进行学习。例如,出差在外,只要学习者身边能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就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工作告一段落的间歇也能如此。远程学习者碰到的学习困难或者障碍要远远多于在学校接受学习的人。学校中的学习者能够得到帮助的途径比较多,而远程学习者更多的是靠自己进行思考和理解。如理解某一个概念、他需要获得大量的相关知识进行辅助,有时仅仅有一类媒体资源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远程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才能满足他们才行。而现在的远程学习网站建设就这方面来说还是不够理想,基本上以文字材料和大头像视频为主,,不具备教育技术手段应有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特点。本来,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力维持是个棘手的问题,要他们面临新的枯燥环境或者不能给予更多帮助的环境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远程学习资源是维持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很重要方面。因为远程学习者花了各方面的努力,目的就是要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如果学习资源有问题,形式单一,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学习动力就会慢慢消退。

2、学能致用是维持和提高学习动力的有效诱因

无论是持什么样的学习动机的远程学习者,都希望自己的所学能有所用。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远程学习者在接受继续教育时需选择和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关联的专业。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学而时用之”,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给自己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可以及时了解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尽而解决这些问题;其次,学习者工作单位的领导要为他们提供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工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为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远程学习者的心理需求。让远程学习者学能致用是远程教育的目的。反之,如果仅仅是为了能拿到一张文凭而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既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违背了远程教育的目的和初衷。

3、加强远程教育的人性化管理是必要保证

远程教育的管理者不仅要管自己的队伍,而且要管理环境,更要管理学习者。管理务必做到科学、高效、准确和人性化。管理的一切内容以及行为和方式都要以保证学习者有效学习为出发点。远程教育管理更多体现在对远程学习者的服务方面。我们可以跟随一个学习者决定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开始来看一下都需要做哪些事情。首先,他要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来实现自己的远程学习计划。一般来说,名牌院校比较容易被选中;远程学习者还会考虑最终拿到学历或文凭的难易程度。其次,他会去网上进行登记注册。这时候,远程教育单位提供的网络环境就比较重要,必须是简单、畅通和充满人情的。接下来就要真正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了。课程设置是远程学习者相当关心的问题。作为一门专业,必须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系统性。而远程学习者的出发点和远程教育组织者有一定差别。前者主要了解哪些课程好学,哪些又不好学,哪些更加对自己有用等等。最重要的是对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要做到课程内容丰富,媒体表现形式多样,咨询释惑方便快捷。尽量把远程学习者从严重的学习孤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感觉到集体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事实上,教师或管理者通过课程学习以及一些活动建立自己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彼此之间的熟悉感、亲近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维持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不可缺少的。

综上,我们不能说让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曲线成为一次函数不断递增,至少也要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需要远程教育工作者、远程学习者和其他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第2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82-84.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31-333.

[3]董奇,周勇.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1)26-28.

[4]陈更海.论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2,(10)15-17.

[5]陈平.论学习动力.课程•教材•教法[J].2001,(6).46-48.

远程学习者范文篇3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策略

1前言

我国的远程教育发展的时间已经有十几年,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现代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远程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终走向现代的网络教育。

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

2.1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优势

我国现代的远程教育主要进行的是网络教育,以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作为教育的核心技术,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空间无形扩大,便于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远程教育以优质资源课和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获得人们的关注,远程教育的优势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2.1.1教学模式

远程教育使教学的模式发生转变。传统的教育是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习,远程教育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在网络上观看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进行自主的学习,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进行网络学习,现在有很多的社会工作者接受网上教育,为了获得学位证进行网上学习,只要在网上定期的修完培训的课程获得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就能获得相应的毕业证、学位证,这种教育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节省了人们的学习时间,使学习更加自由,打破学习的空间、时间的限制,有利于终身学习。

2.1.2教学管理

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双方分离的教育,在教学管理上,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的状况进行管理,由于学习者不会大量的聚集在同一地域,就能减轻管理的负担。在教学评价上,也会减少时间,对于学习者的状况进行评价,主要依据学习者的作业状况,评价的标准单一,评价进行顺利。

2.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由于学习者与教育者处在双方相互游离的状态,教育者对学习者的实际的学习状况不了解,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具体地分析解决。另外,远程学习考验学习者的自学能力,由于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策略的应用状况不同,所以无法掌控教学的效果。远程教育还对学习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考验,学习者的适应能力强,效果就好。

3我国远程教育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3.1远程学习策略的分类

对于远程教育的研究,很多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将学习策略分为几类。有的认为学习策略实际上是一种关于学习的理论知识;有的认为学习策略实际上是学习的过程;还有的认为学习策略实际上对学习的规划;另外,有的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的技能、能力。这些认知实际上都离不开学习策略是个体进行学习时习得的方法,习得的过程是可控的。

3.2学习策略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策略的应用也获得较多的关注。在远程教育中,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在进行远程教育学习时,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是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内容相联系的。例如在对中国人民大学的远程教育者使用学习策略的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当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实际需求的吻合度越高,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越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主动性越高,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越高。在学生进行远程教育时,相同的学习策略的使用,在进行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时,获得的学习效果不同。

4我国远程教育下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分析

4.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策略的实现

现代远程教育实际上就是网络教育。学习者在进行远程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多种的学习软件进行学习。还可以建立网上学习日记,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习进行规划,教育者可以建立教学计划,方便学习者进行查讯,学习者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进行超前学习,在对旧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可以建立学习论坛,对于学习的问题进行交流,还可以在论坛上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使远程学习者进行主动学习。在网络上学习,学生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教师可以使用聊天工具与学习者进行交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主动引导学习者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策略,将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调到最好的状态。

4.2专门培训学习策略,提供专业的学习支持

远程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培养。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的游离状态,在进行学习时,无法监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会出现不合理运用资源的状况,所以应该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系统的学习策略。教育者应该将培养的过程穿插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设置课程导引,将课程的框架展示给学习者,让学习者主动培养架构意识,能主动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架构,提高学习效率;接着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专业的学习支持、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引导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5结语

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新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人们的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挑战,远程学习的策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培养学习者的远程学习策略,对于学习的状况不断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远程教育的学习效率。

作者:杨萍爱 单位:甘肃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崔巧红.现代远程教育中混合式学习的实施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4.

远程学习者范文篇4

1.婚姻状况

根据近三年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的数据统计,远程教育学习者中有47%学员的婚姻状况为已婚。由于家务对成人继续教育学习者的影响,特别是对有抚养孩子、照顾家庭等负担的女性学员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大部分已婚的学员每周只有极少的时间能够用在学习上。但因宁夏广播电视大学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特殊关系和教育模式,在校学生占远程教育学习者总人数的比例较大,故未婚人员仍占多数。

2.工作状况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习者中在职人员占总数的75%,剩余待业的学员均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没有待业的社会人员进行远程教育学习。在职人员来参加远程教育学习都有来自工作的压力和动力,绝大部分是为了取得成人本科的毕业证,抱着提升学历或职称晋级的目的。而在校生选择远程教育的原因,除了为入职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当然还为了提升自身的学历。学习者工作年限分布图。

3.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促进成人学习者在工作后再次返回学校进行学习活动的直接原因,激励、引领着成人学习者进行自觉的学习。在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是符合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包括提高入职率、缓解就业压力和增强晋升竞争力等;二是符合个人价值提升的需要,成人学习者需要通过远程教育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从而能够在社会中寻找立足之地;三是物质需要,提升学历可以带来更好的工资待遇;四是知识的需求,学习者可以通过重回学校深造而获取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五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活到老学到老,希望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或是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这五类学习动机分别由高到低地决定了成人学习者选择远程教育的初衷。学习者学习动机分布图。

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及学习障碍

1.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活动的方法、规则、技巧和过程的综合性方案,以达到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学习策略可分为资源管理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从资源管理策略方面看,文字教材和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学习者的主要学习途径,在职的学习人员对VCD教材、PPT课件、CAI文献及网络资源等媒体视听学习资源的运用手段相对偏弱。原因是学习者的学习自觉性较差,除了教师规定的学习范围,几乎不去涉及范围之外的学习资源。事实上,95%的学习者遇到学习问题时会采取向教师求助的方式,这说明学习者还是能够较好地运用他人支持策略来帮助自己完成学习任务。但是仅有15%的学习者会采用BBS论坛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求助,大部分学习者仍采用面谈或电话的方式进行求助。从元认知策略方面看,接近82%的远程教育学习者更倾向于考前临阵磨枪,其中在职学员这一比例高达96%,这说明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功利性较强。接近82%的学习者只是考试前依据教师的讲述在书上画出考试重点,没有制定切实的复习计划。由此可见,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功利性和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是教育的薄弱环节。

2.学习者的学习障碍

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障碍主要有学习精力和时间不足、计算机应用水平较弱、课程内容理论性强等方面。首先,学习精力和时间不足是学习者最主要的学习障碍,因为远程教育学习者大多为在职成人,家庭、婚姻生活以及工作上的琐事和应酬占用了学习者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另外,尽管各大高校的远程教育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学习信息和资源,但社会上年龄偏大的学习者由于自身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极其有限,多数学习者不知道或者无法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学习资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远程教育学习者因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前提知识掌握程度、计算机水平、年龄层次、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力等不同,遇到的学习困难和障碍较多,需要教师和管理者们多对他们进行交流和指导。

三、改善宁夏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现状的对策

1.提高准入门槛,迫使学习者珍惜学习机会

由于当下宁夏区内成人高考录取分数普遍较低,多数有高中学习基础和知识功底的学习者都可在短时间内通过突击复习顺利考入成人教育学院。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学习者进入学校后不珍惜学习机会,不重视学院的各项课堂考勤规定和考试纪律,抱着熬日子的态度进行学习,从而造成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现状不佳,态度松散。若能适当调整成人高考录取分数,令其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然会呈现出较为积极的学习态度。总体来说,利用略低的入学率来换取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校良好的口碑,是利大于弊的。

2.大力支持远程教育学院与企业的合作

远程教育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目前是以不耽误自己工作为前提的,一旦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发生了冲突,学习必然会被搁置。而现今绝大部分的在职学习人员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工作压力,这就导致远程教育学习者会将自觉学习搁置在工作、家庭之后。如果能够实现远程教育学院与企业的结合,加强成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使企业管理人员重视员工的二次进修,得到了单位领导的支持,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3.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增强智能化的服务意识

目前远程教育平台已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但对于多数年龄偏大的学员来说,课本和教师仍是单一的信息来源。这就要求远程教育学院应按照更广大学员的需求,在远程教育学习平台上提供更加便捷、易操作、智能化、人性化的知识获取模块。管理者也应该增加智能化服务意识,不能仅靠面谈和电话来解决学员出现的各种学习问题。

4.对日常教学和考试加强监管,提高证书含金量

如今远程教育的日常教学平台仍存在较多漏洞,学生依靠平台的管理漏洞获得较高的平时成绩和更好的课堂考勤,导致多数学员在临近毕业时都深感自己并没有学到多少有实质性的知识。这需要中央电大加强对地方电大管理技术的支持,各地方电大自身也应加强对本校日常教学和考试活动的监管,不能单纯为了提高入学率和毕业率而对学习者的投机取巧行为置之不理。毕竟,学校教育的口碑和证书的含金量才是引导远程教育不断兴旺发展的最有利保障。

四、结论

远程学习者范文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

一、核心概念理解

1、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指的是将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经由电脑程序处理的电脑应用技术。在计算机行业里,媒体有两种释义:其一,信息传播的载体,比如我们常说的文字、图形、图像及音频与视频等;其二,信息存储的载体,比如磁带、光盘、ROM等。我们所说的多媒体技术是仅今年新兴出现的技术概念,偏向媒体的第一种释义。即多媒体技术是利用电脑,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与视频等信息进行数位化处理与整合,并将结果呈现在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其逐渐蔓延至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学校教育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多媒体技术涉及数据压缩、处理、存储、检索等内容,其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信息载体多样性;多媒体交互性;集成性;数字化;实时性。2、远程教育。远程教育亦被称为远距教学或网络教育,因为远程教育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依赖电视或互联网展开,所以,远程教育又被称为网络教育。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与空间壁垒,学习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或电视广播等媒体渠道随时随地获取知识或进行课堂互动。换言之,远程教育就是对教育资源进行收集、开发与设计,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传送至各时间或空间的学习者面前,为其提供信息与交流服务。就远程教育而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教学主体被重置,在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习者分离,学习者成为教学主体,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与辅助作用;其二,教学环境立体化,在远程教育中教学环境由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转变为集课堂、电脑与网络为一体的立体教学环境;其三,教学手段多元化,在远程教育中教学手段中传统的板书教学由电子讲义、多媒体课件及网络交互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代替;其四,教学方法得以丰富,在远程教育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逐渐拓展为主动式、探索式、协作式及研究式等多种样式。3、个性化学习。我国于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文件中明确指出,教学关注点要落实于每一个学生,基于每个学生的教育与身心发展规律,为其提供适切性教育,以此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的发展。基于此文件,我们可以发现,个性化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范式,其基础是反映学生个性差异,手段是基于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潜能设计适切性教学方法,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比个性化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归纳出个性化学习的六大特点:其一,强调学生自主性而制定的学习目标存在明显差异化;其二,基于学生个性及其发展目标而设计的学习内容呈现定制化;其三,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教师成为辅导者,由此学习方法的设计方向偏向自主化;其四,依托于电视与网络的个性化学习,其教学环境不再局限于校内,还包括校外或线上等多种途径,由此,教学环境呈现泛在化;其五,学习成果作为个性化学习的最终呈现,学生个性的差异化导致学习结果的多样化;其六,基于学生个性差异,随时对其学习活动进行针对性判断或激励。4、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原则。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中,我们应理性看待其运用与价值,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一,遵循经济性原则。目前,虽然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不可否认,我国仍存在明显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区域间的教育经费投入差异问题突出。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个性化学习,无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此,各地区应以经济、实用与节约为原则,基于本地实际情况,理智设置发展目标,分层次、分阶段的对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中的新媒体技术进行引进与更新。其二,遵循适用性原则。对任何技术而言,其要充分发挥效用,必然要有使用者的支持,对于新媒体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而言,其必须要得到学生于教师的支持,所以,对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一定要考虑到办学机构特色、学生与教师的特点与能力等,以此提升多媒体技术的实用效率。其三,遵循理论性原则。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我们应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其应始终以教育理论发展规律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

1、多媒体技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打破了多项壁垒,具有多项优势:其一,基于教师与学生的空间错位,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切实打破了学生与教师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换言之,学习者的学习空间得到解放,其教育选择被拓宽。其二,基于教师与学生的时间错位,在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中,教学与学习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学习者基于自身时间条件或其他实际情况,对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等进行自主安排,这极大的提升了学习的自由性与灵活性。由此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育对象的开放性,即接受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的学习者不受年龄、地区、职业或身份限制,这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其二,学习者的教学主体地位被放大,这与以往教师全权决定教学的进度、内容、方式、计划等有明显区别。2、多媒体技术发展现代化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学生情感缺失问题。就远程教育师生分离这一特点而言,其一方面给予学习者充分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另一方面,远程教育中的自主学习可能会转变为孤立学习。对于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的学习者而言,其学习环境中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脱离,主要依靠虚拟环境进行人际交流,在这种情境下,学习者的非理性情感可能会被理性工具所淡化,其生存乐趣被冲淡,对部分本就内向的学习者而言,其情况会更加严重。由此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发展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可能会导致社会虚拟化。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化与孤独化。其次,就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而言,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差是其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多媒体技术交互性不强,就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3、多媒体技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对学习者提出的新要求。基于远程教育特点,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以学习者自学为主;其二,大部分时间内,学习者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是分离的。由此,脱离教室的泛在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氛围薄弱,因此,学习者在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困境,对此,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背景下的学习者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其一,自发的学习动力;其二,较高的自律能力。具体表现为,学习者在接受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律能力而言,其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学习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这种能力往往与学习者年龄成正比,所以,一般而言,成人的自律能力强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其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其学习动机会比较强烈,由此,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就更强,这能强化学习者的自律能力。综上所述,相较于成人,年龄较小的学生或文化基础较低的学习者,其学习动力及自律能力不足,由此,其利用多媒体技术接受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以实现学习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时空限制,有效帮助学习者自主、高效实现学习目标。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是顺应时展潮流,已然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这一改革趋势虽然具有诸多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也衍生出一些负面作用。所以,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问题进行探讨具有必要性,有助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平.多媒体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8):216-217.

[2]王萌.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1):193-194.

[3]张海洋.论现代远程教育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11):29

远程学习者范文篇6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远程教育;教学方式

我国教育部已经为远程教育做出了清晰的定位,在颁发的一些文件当中,也将远程教育称为网络教育,将其定位为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许多社会上的在职人员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学校开展学习,但是又想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获得所需的学历。远程教育应运而生,它可以为更多的在职人员提供业余的学习机会。由此,远程教育受到了社会上许多在职人士的广泛欢迎。远程教育模式的主要受众是社会上的业余进修者。在1996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王大中先生,最早提出了远程教育的理念。在1998年,我国教育部批准了开展远程教育的计划,开始选择几个试验点开展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推广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对传统教育方式的突破,为我国今后的网络教学等提供了基础的范例。从广义上来说,远程教育就是通过媒体方式等手段,将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建立教学联系。从狭义来讲,我们所说的远程教育主要指的就是现代化的远程教育。也就是通过现在化技术设备,如计算机、网络等,将教学知识转化为音频、视频等,传送到校园外进行传播。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面授、函授、自学等。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媒体优化组合的教学服务当中,获得专业知识,提升自身学历水平。远程教育的发展目的并不是为了取代传统教育,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传统教育的发展。

1“互联网+”的核心特征分析

“互联网+”主要具有四个方面核心特征:第一,“互联网+”采用了当前较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较为先进的基础设备。如云网端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基础设施。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传统行业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基本设备条件。第二,“互联网+”采用了新的生产要素。在传统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数据和信息资源是促进发展变革的重要资源。“互联网+”的背景下所提供的数据资源,转变了传统行业的工作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各个企业单位等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模式等都会发生相应转变。第三,“互联网+”是新的社会空间。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等的加入下,人们的社交范围和`社交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虚拟时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加强,同时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第四,“互联网+”是新的业态体系。我国的传统行业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加入下,实现了内部体制、机构制度和分工合作等方面的创新和改革。新的网络媒介的增加,电子信息传播手段的扩展,使各个行业信息创造和`信息传播都在加速。

2“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2.1互联网促使远程教育创新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同时也是信息科技时代下产生的教育技术,是在终身教育体系下的一种教育体系。由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独特的个性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使它可以为各种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满足学习者的要求。由于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教育形式,它可以与许多类型的教学相融合并能够提供便利的教学手段并提升学科教学水平。“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与传统的面授教育、网络教育和函授教育等特点相结合起来。通过现代媒体技术手段配合开展教学。在互联网与各种类型的教学相配置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充分突出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和多功能性。这些特性可以让远程教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当中,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保障现代教育的价值在每个学习者身上都能得到体现。2.2“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对教育产生新要求。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之下,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教育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社会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各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较大。为此,已经入职的工作人员要想做好工作,就必须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是保证工作人员工作有效性的基础,同时也是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在这种状况下,校内提供的教学就无法满足社会人员的要求,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开展校外的教学。为在职人员提供终身学习和专业知识更新的机会,让每一位社会在职人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职业、教育背景的限制获得专业学习的途径。这都是现代远程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2.3远程教育需要学习者转变学习观念。在我国传统的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教育者占据教学的主动地位,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学习者所学的内容和学习进程,都由教育者直接参与并决定。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提出学习者占据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教育者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习者获取专业知识,培养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远程教育可以有效满足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学习者学习的身份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需要深入考虑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水平等。在学习的时间上,需要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选择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时间来开展教学。而在教学的技术上,学习者必须要掌握互联网学习的操作方式和功能应用,可以独立运用远程教育平台,获取自己想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从这些方面来看,远程教育有效维护了学习者学习的主体地位,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因此远程教育不是单一的知识传输,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渠道。学生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主动获取知识、使用信息、辨别信息,最大限度地开发了远程教育的价值。2.4远程教育需要与现代的教育制度相协调。从当前我国远程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它对现代教育改革的进行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远程教育主要采用的是计算机、互联网、媒体技术等工具展开知识传播。从客观上讲,教学的交互性和沟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远程教育具有受众面较广的特点,同一个教学视频供多人使用,就不能对学习者的性格特点等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与实际教学相比缺少了人文性。由于远程教育是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产物,远程教育具有互联网产业的通病,如对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隐私保护不到位。同时由于互联网管理有较大的困难,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言论自由等无法清晰界定。因此,在远程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也有待跟进。保障远程教育与现代教育制度相协调,为学习者和教学者营造一个良好的远程教育环境。

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远程教育的发展策略

3.1转变教育观念。从入学形式上讲,“互联网+教育”的远程开放教育采用的入学形式是测试入学。采取测试的方式其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当前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再结合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为学生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对象上来讲,“互联网+教育”的远程开放教育主要是终身教育对象。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对象可以不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只要有学习需求,就可以成为远程开放教育的对象。这些教学对象的主要学习目的在于提升专业素养、学历水平等。“互联网+教育”的远程开放教育就从教育对象的需求出发开展针对性教学。从教学模式上来看,“互联网+教育”的远程开放教学采用的是“时空分离”教学。与传统的教育不同,它采用的不是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的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有较大的区别。我们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目标导向性更强的教学理念,以获取知识、提升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建立弹性学分制度,为学习者提供更高的教学服务。3.2运用大数据学习行为分析技术。在“互联网+教育”的远程教育当中加入智能化手段,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的多媒体互动空间。因此,“互联网+教育”的远程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提升学生在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流程规划当中的参与度,深入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了解学习者当前的学习需求,以及个人专业知识水平的变化趋势,为学习者推送最适合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不断优化教学流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扩展教学资源。除此之外,通过大数据的显示对学习者学习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平台的创建、课程资源开发、支持服务等提供基本依据。3.3采用“点+线+终结性考试”的考核评价。当前“互联网+教育”的远程教育应当转变传统教育当中单一的评价模式,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价。“点+线+终结性考试”的考核评价模式在“互联网+教育”的远程教育当中使用面积较广。当前我国一些开放大学、网易公开课等,大多采用了“点+线+终结性考试”的考核评价模式。他们需要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需要对学习者开展综合性的学习评价。“点+线+终结性考试”的考核评价标准除了关注学习者最终的考试成绩以外,还将学习者在教育平台上的活跃度作为重要的考评对象,将学习者的学习记录为“点”,以学习者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为“线”,最终的学习考试成绩作为终结性考试结果。从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为学习者作出综合考评。

4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推进下,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在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同时,还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当前我国远程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它与互联网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要存在一定的差距。“互联网+教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线上教育,而是一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变革的思路。因此,我们需要对远程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改革道路,进一步提升远程教育的服务供给方式和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孙永娟.互联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探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1):83-84+139.

[2]王运涛.“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8(22):13-16.

[3]刘华,张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大学教育,2018(12):150-153.

[4]“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亚太教育,2018(05):11.

[5]李维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思考———以清水江流域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8,10(05):108-112.

远程学习者范文篇7

关键词:开放教育;自主学;教学改革;师生互动

一、国外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模式概况

发达国家远程开放教育技术条件普遍优于发展中国家,教学多以网络环境为主;发展中国家的远程开放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此外,发达国家的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能力上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上相对较强,其学习目的多为提高能力和充实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学习者多是考虑现实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和深入探究的精神。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益的学习指导并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国外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学习分析技术帮助下,通过跟踪、记录、分析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学习行为数据,掌握学习者学习特征,进行学习行为预测与干预,提供学习者评价反馈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

2.远程开放教育将更青睐于“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正向情感化人际网络的互动关系发展,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学习者参与学习、主导学习。

3.远程开放教育将变得更加开放和灵活,努力为全社会营造宽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将赋予学习者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在多元可选的学习机制下,进行参与式、探究式学习,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与活动,让学习者体验自主学习成就,实现学习价值。

二、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模式探索

1.我国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我国诸多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定义较为一致:学习者的学习不直接受到教师的控制,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鼓励学习者离开教师的控制走向自主。我国教育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己主宰的学习,其实质是独立学习,他们的根本分水岭是学习者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的确立与否。汤敬安教授等学者通过对自主学习定义与理论研究,认为“学习者自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自主管理、自己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2.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实践成效。1999年,教育部为批准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国家开放大学注重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以自主学习网络环境创设为主要内容,旨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十余年,国家开放大学统领各地方电大(开大)创建了宽进严出、面授与远程教学相结合、八年学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成人自主学习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①全国电大(开大)办学系统完善,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和设备。目前全国44家省级电大3175个分校及办学点组成的网络,同步为学习者提供课程资源、导学助学等学习者自主学习支持服务。②全国电大(开大)系统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自主学习模式改革的原动力,强调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着重于提升教师职业导学能力和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针对性教学和个性化教学要求。③全国电大(开大)系统形成了“以多种媒体教材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相互补充,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④国家开放大学建立起现代化远程教学平台,并开通了微信和微博功能,不断探索师生互动形式,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3.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实践启示。成人学习者在职学习具有明显不同于全日制学生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社会经历、工作经验、感性认识都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学习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渴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尊重和认可。教师如能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有利于自主学习背景下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成人教育束缚,遵循人与人之间知识传承和心智教化的规律,发挥成人学习者学习灵活性、生活性、创新性乃至创造性,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改变接受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从被动性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三、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师生互动性差,缺乏教学设计。目前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仍未脱离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教学中处于“教师单向讲授知识,学习者被动学习”的低互动状态。对于面授课堂,大部分教师仍根据教材按照章、节对知识内容进行压缩性的讲授,少有讨论环节或情景化教学设计,不仅内容枯燥且形式单一,抑制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网络学习与面授内容雷同,缺乏互补性教学衔接。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混合型教学的优势并未发挥出来,仅作为教学结构安排。大部分网络资源都是把面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电子化处理后直接搬到网上,处于简单的“机械式搬家”状态。而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活动形式也雷同,很多面授课堂知识单向传递和低互动讨论复制,变为网络单项发帖式讲授点评和极少的往复贴应答,缺乏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造成重复学习和资源浪费。

3.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欠缺,学习活动和心理引导不足。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依然处于传统单一的答疑式阶段。从教学实际来看,教师往往忽略学习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引导,缺少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学习交流与知识碰撞,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性。另外,对于工作生活压力大而产生学习焦虑的学生,缺乏专门的沟通交流或定期心理疏导,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支持服务措施,这将诱发学生滞学或退学。

4.课程资源内容形式单一,陈旧枯燥利用率低。目前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资源以印刷教材和网络课件为主。这些资源大部分沿用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材思路与模式,知识体系严谨、理论性强,学生很难从中抓住重点。另外,开放教育课程资源大部分是以印刷教材、电子课件、三分屏视频为主,以电子文档居多,资源设计和表现形式单一,缺乏能吸引学习者教学设计,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资源整理利用率明显偏低。

四、基于自主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改革建议

1.改革师生互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式、探究式的合作学习。面授课堂主要是面对面的案例分析与情景体验活动为主,加强知识内化,在网络课堂可进行讨论,分享经验,拓展知识。线下组织资源利用和分组活动,与面授、网络课堂有机衔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以及实施个性化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学习跟踪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改变形式单一、答疑式的学习支持服务,增强师生互动。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特征,建立学习全程跟踪式支持服务新机制及电子学习档案。学习跟踪服务在学生入学时即启动,由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会在线学习技术,对学生开展网上学习行为数据监测分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或关键词设定要求,实现课程资源的匹配与推送,学生可加以分类并保存在不同学习模块中,增强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利用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课程资源的供给结构,优化课程资源的内容与形式,改变线上与线下资源割裂的状态,形成衔接互补的关系,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将教材转向为“模块化、专题化”结构,增加相关网络资源配套学习的内容,以实操技能和解决问题式的内容贯穿资源。开发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课程,加强资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学生情感支持,保持良好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教师应从关注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出发,将情感交互设立为远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加强对远程学习者的情感支持。教师要经常组织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讨论氛围,增强学习者的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要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和疏导,通过人文关怀、情感支持培养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保持学习动力。

5.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建立以学生学习过程测评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将考试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为导向,将学习者从应付考试这一束缚中解放出来。注重对学习者日常学习的引导与考查,重点是针对学生讨论互动、合作解决困难、课后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来进行测评,采取针对性辅导措施,达到“以评导学,以测督学”的目的,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五、结束语

目前正值我国开放大学探索试点期,教学改革关乎新型开放教育的整体办学运行和发展趋向,是一个解放思想,创新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以国际视角和改革发展的眼光,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互动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上述提出的五点建议力求改善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推动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改革。这是一个不断摸索、认识、改进的过程,相信通过改革创新,远程开放教育事业会不断向前迈进。

作者:郭伟 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余文森,王永,张文质.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9

[2]汤敬安,吴玲英.“自主学习”的定义与理论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

[3]陆东梅,孙辉.基于混合学习的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和对策[J].成人教育,2015

远程学习者范文篇8

关键词:数字教材;远程学习;情境性;交互性;学习资源

一、全媒体时代远程教育对数字化教材的需求

(一)全媒体时代远程教育学习者的特点。1.学习过程的交互性。任何学习过程都有交互过程,相对于传统教育在教室中师生面对面的交互,远程学习通常是学习者与各类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是一种间接的交互形式,特点是教师从台前到幕后的过程,是通过学习资源将教师与学习者进行连接的过程。2.学习场景的泛在性。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远程学习不局限在某一个物理的学习空间,而是在一个更加广泛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因此,远程学习是一种泛在学习,即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下完成学习的形式。学习场景的泛在性特点,要求远程学习资源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在不同学习环境下对教学内容和学习形式的需求。3.学习媒介的多样性。由于远程学习更多依赖于学习资源,同时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差别很大,因此,远程学习媒介的形式必须多种多样,既要有适合不同学习终端的学习资源,同时还要有适合不同学习场景的学习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方便学习者在任何环境下进行学习。(二)数字化教材在远程学习中的作用。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在各类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远程教育也不例外。通常而言,网络学习课程是远程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和资源,学习者各种学习行为都是基于网络来完成。与之相适应,数字化的教材也应该是远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目前的情况是,网络课程已经在远程教育中得到普遍应用,但是数字化教材还处于探索过程中。学习者在远程学习时,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纸质教材,这也与远程学习的特点不相适应。数字化教材在远程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泛在学习环境下,使学习者摆脱了传统纸质教材携带不方便的弊端,充分利用各种移动端设备的灵活性,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目前的数字化教材建设,已经引起了业内各界的重视,中小学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相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后文中统称为传统教育)都在纷纷研究数字化教材出版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还很少有专门针对远程教育中的数字化教材的建设。实际上,从数字化教材在学习中的重要程度而言,数字化教材在传统教育中发挥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在远程教育中则起到“雪中送炭”的功效。

二、数字化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数字化教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交互性设计。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数字化教材,就是将原来的纸质教材进行数字化,即通过大量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将学习内容进行呈现。实际上,数字化教材的设计,不仅是一种资源呈现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改变。突出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方式。然而,目前的数字教材还停留在纸质教材内容搬家的阶段。具体表现在教材的设计过程中,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与教师交互的过程。尤其在远程在线学习的环境下,这种设计结果就是学习者学习的热情大幅下降,学习者在通过数字化教材学习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孤独感,缺乏学习过程中的陪伴感。2.缺乏情境性设计。作为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时空隔离情况下完成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恰当的情境必不可少。但是目前的数字化教材,缺少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带入感,其结果是学习者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增强,短时间内很难进入学习角色。由于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学习者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学习的连续性相对较差,这些都会使学习者的学习集中力降低。如果数字化教材缺乏情境化设计,则学习者很难进入学习角色,有效的学习活动难以真正实现。(二)数字化教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数字化教材的设计和应用都是数字化教材建设中的问题,而且二者是相互关联的。在传统教育中,数字化教材的应用问题不是重点,因为它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然而,在远程教育中,数字化教材是各种学习资源的一种,与其他学习资源一起共同为学习者服务。数字化教材的应用问题涉及数字化教材与其他学习资源如何配合,在学习者学习中扮演什么角色,适应什么类型的学习者等问题。现实中,人们往往重点关心数字化教材的设计问题,但是忽略了数字化教材的应用问题。往往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由于没有考虑到将来如何应用,所以教材在设计时目的性不强,最后使用效果也不理想。

三、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一是强调够用性,切勿过度开发。数字化教材过度增加的内容,无形中加重了学习者的学习负担。最后的结果是不仅不能减轻学习者的学习难度,反而会增加学习者的学习负担。防止数字教材的过度开发,其实质在于数字化教材不是原来纸质教材的内容搬家,而是对原来纸质教材形式的再设计和内容的再加工,是原有纸质教材的精炼和升华。二是强调实用性,切勿哗众取宠。数字化教材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形式,目前还在摸索中。由于缺乏固定的设计形式,所以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各具特点的数字化教材。无论何时,都要以实用性为最重要的目的,否则,只会华而不实,成为供人观赏的“花瓶”而已。三是强调有用性,切勿一厢情愿。数字教材和传统纸质教材的不同点在于从教师为中心的讲授过程变成了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数字化教材的建设者就不能“一厢情愿”,而是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如何提升数字教材的有用性,使学习者能够非常方便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2.多种学习媒介相融合原则。作为众多学习资源的一种,数字化教材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它不是远程学习的唯一方式。因此,要结合远程学习各种学习资源的特点,进行课程学习的一体化设计,使各种学习资源发挥自身特点,且彼此之间相互融合,构建一个完整的学习资源体系,构造一个数字化学习的生态体系。(二)数字化教材建设中注意的几点问题。1.注意不同角色人员的相互协同。数字化教材涉及从设计到开发再到应用的多个环节,要由教师、教学设计、媒体设计、技术以及策划等不同角色人员共同参与完成。不同角色的人员之间要相互协调,组成一个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将整个教材的建设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关联系,共同提升数字化教材的质量。2.保持数字化教材开放性的特点。数字化教材无论在设计还是在后期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开放性的特点。所谓开放性,既要吸纳不同类型的人员甚至包括学习者参与其中,同时还包括评价体制的开放,后续要不断进行内容反思和不断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教材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众,骆力明.数字教材关键要素的定位与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13(4).

[2]雷鸣,裴琳琳.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出版广角,2016(5):26-28.

远程学习者范文篇9

关键词:课程改革;远程教育;学习需求

《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提出:“顺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求,向社会最大程度开放教育资源,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1]以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机构、院校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第一步应是开放教育资源,目标是提供满足各种教育需求的教育服务。从教学资源到教育服务,其生长点即为课程。课程是教学的依据,课程的设计与改革是远程教育的基本要素和核心资源,是使远程学习有效发生并达成教学目标的保障性条件。远程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远程教育的学习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代化的内涵,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变化,各种变化有无可控的规律和趋势,在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呈现是趋同的还是矛盾的,与之相应的远程教育课程需要怎样改进以适应学习需求的发展变化,这是远程教育机构、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对于不同群体基于不同学习内容、教育情境下的学习需求的调查和研究,探讨并不少见,一些探讨基于一定的社会学理论,颇有建树。关于远程教育课程改革,随着远程教育理论的不断成熟,教育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不断有新的成果与进步,但由于我国远程教育发展时间短,且在理论上多借鉴国外相关研究,与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实际并不完全相符,尚有许多领域和问题亟待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如课程教学不成熟,教学的有效性不高,等等。其中,容易被忽视的是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及其背后更为广泛的社会需求。认真分析和思考远程教育课程如何实现从任务驱动到需求推动,从教育本位到学习需求本位,从单向行动到双向互动的转变,如何从满足学习需求的维度重新审视远程教育的“教”与“学”,教师与学习者,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支持服务等构成就显得尤为必要。以此构建远程教育课程建设内涵,从而为社会和学习个体服务并使远程教育实践得到相应发展。

一、学习需求与远程教育课程

对学习需求的满足程度不仅是评价现代远程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且是组织教学、建设课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实施远程教育必须着重于了解远程教育学习和发展需求,关顾学习者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分析学习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远程教育课程如何适应和引领需求,研究如何从学习需求出发,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机制,从能满足单一需求发展到满足多元需求,从能满足部分现实需求到满足更多层面的需求,最后达到满足学习者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双重目的。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以在职成人为主,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学习的目的性明确,往往对本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更有兴趣,重视提高实践能力,学以致用的期待很高,一般对课程内容的编排、学习和考核形式等有较多的个性化要求[2]188。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3]。远程教育学习置身于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整体性的活动过程,包含学习理念、学习途径、学习需求、学习动力等内容,因而远程教育课程的建设要求更是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课程范畴,尤其强调课程设计。以学习需求为纬,即以学习需求的实质性内容为导向,厘清远程教育课程要解决的问题,遵照教学和学习者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的一般规律,以具体的一门、一门课程为解决问题的单元和路径,回答目前远程教育课程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解决问题的向度、有效度是什么,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等等。远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价值取向应是避免重蹈低水平复制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模式的覆辙,改变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能力结构,致力于适应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教育思想、学习理论及教学经验视角的课程改革

虽然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所有问题,教育研究也无法解答所有的教学问题,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如终身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反思性教学理论等,可以为远程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指导、参考和依据,尤其对课程建设中有关教学思想和方法策略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如,在世界范围内已渐成共识的开放学习、灵活学习、自主学习的教育理想。再如,从成人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看,远程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重于实行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解决式教学,实行多样性、个别化的合作学习。强调按照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以动态、开放的观念对课程性质、功能和目标等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多样化的设计。又如,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有言:“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应根据高等教育与有关社区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重新审视和安排高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授课方式……课程设置不应局限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而必须包含多元文化条件下学会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分析以及独立思考、协同工作的能力。”[4]此言对于远程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同样具有普适性的指导意义。从教学经验看,我国远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经过几十年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基本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而有所调整,总体上未能突破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框架结构,因而存在较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如以学科为本位,忽视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具体要求,忽视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个体发展需求,课程内容陈旧且偏于艰深,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分量较重,不能较好地匹配与体现培养目标的内涵,不能满足远程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和自我发展的需求,导致学习者社会适应性不强,自我期许的预期目标失落。基于远程教育课程实践,通过远程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实例,针对社会各类学习者特别是远程教育机构、院校基层学习中心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对课程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和判断,从丰富的课程实践中汲取营养,也是达成远程教育课程改革目的的有效途径。如,面向学习者的专业知能结构和学习状况,将两者结合起来;注重与学习者智能发展、生活经验、工作经历的相关和衔接;以学习需求为先导,融会贯通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让个性化的学习者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培养积极的态度和多种能力等。

三、基于教师、学生、内容和媒体之间关系与结构视角的课程改革

普通高等教育大学课程的建构是以教师、教材与教室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模式,而在远程教育环境下,教与学相对分离的现实决定了以课程为核心的任何远程教学活动必须借助各种媒体,由师生交互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的复杂过程。教师、学生、内容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摆布,四要素以怎样的结构呈现才是合理和有效的?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如远程学习者的特征、需求与媒体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与远程教育服务之间的差异等。远程教育课程建构的基本点是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内容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与结构,注重发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各要素的整体功能。目前,我国远程教育课程建构仍具有一定的实验性和研究性,是富有创新特色的教育活动。弗莱雷曾提出双向度教学模式,即运用对话、讨论等方式来实现师生的交互参与,形成批判思维,进而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远程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具有教育民主化的属性,因此远程教育课程建构有条件同时也必须激发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关注远程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通过激发学习者的潜在兴趣与参与的主动性,在动态而非一劳永逸的教学活动中凸显课程对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匹配度,促进主体性构建。如,远程教育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实现学习者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交互,可以预先设计这种交互,也可以将一届届的学习者与教师的教学交互资源积累、择优、整合,分享于后来的学习者。实践表明“建构型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取向更深层,有相对开放的教学观,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更强”[5]。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以本专业的未来社会需求和学习者个体的自我发展为旨归,不再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为核心,将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知识、技能训练与品格培养,创新精神与合作能力,社会要求与个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课程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性,增加个案分析,使学习者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值、学有所用,激发学习者的信心和学习兴趣;教学设计不脱离远程学习者的成人特点、地域分布、职业影响等复杂因素,最大限度地使学习者发挥社会实践丰富、学习需求明确等优势特点,在积极正向的社会实践中强化所建构的知识。现代远程教育拥有众多技术媒体,而且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对技术媒体的选择、整合及应用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习需求,适应远程教育教学需要。每一种媒体都有各自适用的条件和环境;每一门课程对技术媒体都有不同的要求;个体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对媒体技术的功能性要求不一样;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的远程学习者对多种媒体技术元素的选择也有差异。重要的问题是,推动远程教育发展的实质性动力是借助技术媒体,使远程教育突破时空分离的局限,凸显开放灵活、交互性强的特点和优势,实现课程的深刻变革,即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远程教育课程教学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创新,彻底革除传统教育积习的弊端,最大限度地贴近学习需求,实现以课程群为支撑的专业、学科的实质性演进。

四、基于网络教学环境与资源支持视角的课程改革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种媒体教学代替了传统的课堂面授,远程学习的主基调是学习者基于网络教学环境与资源的自主学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远程教育就是基于网络教学环境与资源的教与学的过程[6]。由于远程学习者比之传统教育学生会遇到更多困难,因而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必须的,服务的类型、方式等因人而异。远程教育教学实质性、关键性的工作就是通过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以及学习支持服务,将分离的教和学活动的有机整合完成,强调将分离的教和学“再度综合”[2]191-192。其中,网络教学环境是否能够保证远程教学的传递通畅、强势并多元化,学习资源是否丰富、适合学习需要,是影响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建设高质量的、适合学习需要的学习资源,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对优化教学环境与资源支持的持续性探究,必将有利于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远程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是远程教育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也是相对传统面授教学的优势之一,必须坚持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负有高度责任的指导思想。从课程的最初设计、开发过程以至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都必须明确课程的学习群体构成,学习者有哪些学习习惯上的特点,课程的类型以及采用的多种媒体呈现形式是否与学习者的实际相适宜,远程教学系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组织了与远程教育相应的其他教学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等等。其次,根据远程学习者的背景和特征,有系统地策划、准备、分配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让远程学习者在学习、思考、互动、反馈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增长知识和才干,引导和激发内在的生命力。课程设计既适合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又能促进互动学习,课程结构设计符合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设有适当的学习单元和单元目标,拓展课程实践范围,使学习资源发挥整体效应,为课程目标服务。再次,根据远程学习的特点,利用已有的教学技术成果改善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在学习环境中的建设作用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学习环境改善的指标内涵包括:一是使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时空得到延伸,学习模式、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减少学习成本;二是充分考虑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条件和学习心理,注重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应用,关顾可选择性;三是注意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体现课程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形成有交互的教学,注重人文精神在教学环节中的渗透与浸染。

五、基于课程教学评价视角的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远程教育课程评价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校的做法,考核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远程学习者多是在职、成人的特点;评价维度单一,与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相联系、相照应;考核评价主观性强,忽视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习者个体的成长需求,“自言自语”式的自我评价体系不能发挥课程教学评价的正向功能;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没有体现远程教育的优势,缺乏考核办法和标准,也较少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实践评价难以达到经常化、规范化的程度。相对传统教育,远程教育的课堂物理边界更宽广,课程评价的边界也应适当延伸,将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纳入考核范围;建立多维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包括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学习者等,内容包括课程培养目标实用性评价,课程管理与支持服务评价,课程实施与学习效果评价,课程实践评价等;构建以行为能力为基础的综合性教学评价,构建合理、恰切的评价标准与多元化的发展目标。首先就是要明确服务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须将远程学习理解为成人学习者贯穿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因此,远程教育课程须增加社会性评价维度。即扩大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增加大型公司、行政和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评价主体,充分了解并合理汲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定位、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的评价与建议,科学分析和预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确定学科本位与社会发展本位相联系的课程建设原则,构建以知识的实践需要为核心的评价标准[7];远程学习者应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课堂的灌输对象,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远程教育课程改革还必须注重学习者发展本位,加强对学习者的发展性评价;远程学习者学习基础差异较大,社会身份较为复杂,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多元,对其学习行为、学习过程的价值判断必须关顾学习者个体自身的学习起点、条件、实际需要、学习适应度、利益、情感体验等,增强对学习者的竞争意识、探究能力、态度人格、合作精神等隐性知识的评价。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本身和实施效果进行的测度,其功能在于督导、激励、评价和反馈。基于课程教学评价的视角,远程教育课程改革一是需要了解各专业人才的社会定位,了解职业标准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通过学习者反馈和追踪调查进行远程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价,按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整合,根据成人的认知特点和背景经验,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调动远程学习者主动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与适应性。二是作为人才培养基本途径的课程,必须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能力,为学习者能够独立解决无法预见的问题做准备,在课程知识建构的完整性与社会需求之间保持良性互动及张力,课程内容与不断变动的生产与生活实际之间始终形成有效衔接。三是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拓展课程教学中职业技能培训的空间和渠道,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形成职业技能训练的完整性,使远程学习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得到综合提高。无论宏观、中观还是微观,我国当前远程教育教学都还存在许多理论难题和现实疑问,对其中核心问题,如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究是不容回避和停滞的,应系统地认识、解析和研究远程教育课程,从不同维度持续地考量远程教育课程改革,以有效缩短远程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探索历程,使远程教育课程更贴近学习需求和基本规律,远程教育教学日趋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EB/OL].(2016-01-21)[2018-03-02].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726/201602/t20160202_229322.html.

[2]丁新.见证省思践行———丁新远程教育研究文选[G]//张德明.中国远程教育学者文丛.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

[3]靳玉乐,李森,沈小碚,等.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203.

[4]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1-8.

[5]丁锐,张爽,马云鹏.建构主义课堂环境研究———’课程评价与课堂教学改进的有效工具[J].外国教育研究,2013(8):94.

[6]张亚君.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论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109-110.

远程学习者范文篇10

关键词:远程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宣讲

我国远程教育事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远程教育向纵深发展,学习者群体更加多样化。面对教育背景、学习经历、社会阅历差别较大的学习者,在远程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通过专题形式的理论宣讲,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政治理论素养,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远程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思想政治工作要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在新时代,远程教育承担着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由于传统教育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巨大压力,各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并对远程教育规模效益优势产生了高度认同[1]。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我国远程教育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满足大众高等教育、推动教育公平的重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远程教育又积极融入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需求。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前提,在远程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中,更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增强学习者的理想信念,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二)在新时代,远程教育要抓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教育课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特别强调青年学生要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远程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也要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质量开展符合远程教育的思政教育课以及课程思政,切实将远程教育作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主阵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学生“拔节孕穗期”,培养学生能够自觉把个人的追求主动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把个人的发展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二、理论宣讲在远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2]因此要在远程教育中用好宣传教育这一手段。

(一)理论宣讲是做好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渠道

理论宣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执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论宣讲能够发挥凝心聚力,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作用。在开展远程教育教学中,要抓牢立德树人根本目的,通过理论宣讲手段,将大政方针、时事政治、国史党史、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习者[3],进而引导学习者能够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正确认识”。达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目标。

(二)理论宣讲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知识架构和课时要求,主要面向的是学生群体。而理论宣讲是针对某一时政热点,或某一理论内容进行宣讲。如精神宣讲、四中全会精神宣讲等。宣讲是比较独立、比较灵活的,面对的群体更加广泛,既可以是学习者群体、教师群体,又可以是工厂职工、社区群众等等。理论宣讲要帮助学习者明白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问题等,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在远程教育中对加强学习者思想政治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理论宣讲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抓手

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远程教育是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开展。立德树人,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立德”,结果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树人”。理论宣讲就是要对国家的治国理论、国家的大政方针、国情世情社情、规则规范等进行宣传讲解。因此理论宣讲对广大的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供了一种很有针对性的教学渠道。通过抓好立德树人这个核心,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持久提升。

三、提升理论宣讲的路径分析

现在远程教育不再局限于学历教育,已经覆盖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开放大学,既发展面向成人的学历教育,又发展面向社会不同群体的非学历教育。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逐渐多元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理论宣讲要注意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处理好统领性和多元性的关系,处理好及时性和稳定性的关系。

(一)理论宣讲内容要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要求

理论宣讲与思想政治工作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论宣讲是体现思想政治内容的宣讲,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理论宣讲来表现。因此在理论宣讲内容建设与呈现方面要与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紧密结合,培养学习者的家国情怀,提升学习者主动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4]。1.理论宣讲内容要通俗。理论宣讲的内容既要有理论的高度性,也要有一定的内容亲和性。也就是,理论宣讲在确保理论准确性上,使宣讲内容更加“接地气”。远程教育面对的群体比较复杂多样,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理论宣讲内容不能太过高深,不能让学习者听后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理论宣讲内容既能帮助学习者透过现象看本质,又能帮助学习者通过学习成果进一步分析遇到的问题。在理论宣讲中要主动为学习者呈现社会上或者学习者身边存在的各种现象,这里现象的分析就是“接地气”,容易被学习者所理解和接受。2.理论宣讲内容要新颖。理论宣讲内容要紧跟时政,向学习者呈现最新的理论成果,帮助学习者及时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比如,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带领我们国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就需要讲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后,国家的施政方略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如何实现国强民富。比如,四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国家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对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理论宣讲及时将国家的施政方略、发展目标向学习者讲明白、讲清楚,进而激发学习者立足长远,奋斗当下,主动融入社会的发展建设中。3.理论宣讲内容要广泛。理论宣讲内容要广泛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能够围绕一定的主题,向学习者传达他们没听过的、不明白的、不了解的、没掌握的,或者一知半解的知识。宣讲内容应该是围绕一个主题或者一个知识点成体系的讲授。既可以追本溯源,通过介绍古今中外的相关理论,从纵向上帮助学习者对这个理论发展有一个深入系统的了解;也可以讲关联紧密的知识,讲解与之相互联系的其他理论,触类旁通,从横向上帮助学习者掌握“举一反三”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宣讲内容广泛,能够进一步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能力提升,达到高等教育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进行培养的要求。

(二)理论宣讲形式要符合远程教育特点

远程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这就带来了师生互动性不强、课堂归属感不强、学生深度思考不强的问题。要结合远程教育的特点积极创新理论宣讲形式,提升理论宣讲效果。1.要及时转变理论宣讲理念。教育是一种事业,也是一种服务。对于远程教育实践来讲,教育的目标群体是成人学习者,开展的教育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非学历教育。因此,教育教学也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他们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服务。远程教育面向的学习者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远程教育不能采取“大水漫灌”“填鸭式”“无差别对待”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教育背景、学习特点、个人喜好,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的宣讲,进一步提升远程教育环境下理论宣讲的效果。2.要符合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远程教育的组织形式有集体组织模式,也有个人学习和班组学习。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者的工学矛盾决定了大规模的学习者不能像传统的班级授课一样同时参加理论宣讲活动。因此在理论宣讲方面要处理好理论讲授和师生互动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学习者参加统一理论宣讲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程度。在互动方面,可以将宣传互动环节前移或后置[5]。在理论宣讲前,使学习者参与到理论宣讲的话题确定、内容准备中,对理论宣讲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或者通过互动后置,在理论宣讲完毕后,及时解答学习者问题。3.恰当融入最新教学技术。传统教育是老师、学生“面对面”的教育,远程教育则是老师、学生隔空的“背对背”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老师、学生隔空的“背对背”教育逐渐加入了更多能够实现师生互动的技术,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师生的及时互动与“面对面”互动。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已经突破了自身领域的发展,渗透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交互式网络电视、宽频、移动手机电视,已经成为新媒体的重要载体。手机移动端的普及,激活了远程教育的课程,扫码签到、线上随机提问、匿名投票、课堂测试、表现计分、直播视频及时生成,大大提升了线上教学的效果。因此在理论宣讲中,要加快使用新的信息技术,主动融入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课堂教学新技术等,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课堂及时呈现给学习者。

(三)加强理论宣讲结果测评应用的效度

“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远程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对于理论宣讲的效果,要进行及时测评。通过测评,及时修正理论宣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理论宣讲育人质量。1.确保测评手段方便使用。测量手段复杂,不易及时得出有效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要及时使用既方便教师又方便学习者的测评手段,提升测评的时效性和有效度。在效果测评中可以使用大数据手段,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及时捕获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通过理论宣讲满意度调研、学习者学习过程状态分析、学习者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分析,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反馈意见,确保教师及时掌握理论宣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理论宣讲课程设计,及时做到宣讲内容调整。2.确保结果统计及时应用。要做好理论宣讲测评结果的应用,使理论宣讲前的准备、开展的过程、效果的测评、测评结果的应用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为下次的理论宣讲质量提升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测评结果的应用不仅是满意度效果的简单应用,更要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学习者的关注点、兴趣点以及深层次的学习需求,结合多维度的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理论宣讲的设计。3.确保反馈结果及时应用。测评结果不仅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更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及时反馈测评结果,带动学习者及时参与到理论宣讲的实施中。及时反馈、及时交流、及时呈现,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关注度,提升学习者在远程教育教学中的主人翁意识,打破教育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习者单向接受知识的局面。让学习者充分体会到他们也是理论宣讲的参与者、设计者、推动着,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开展研究的能力。

四、结语

理论宣讲是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对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拓宽思维视野、加强知识积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思政”的背景下,面向远程教育的学习者,要充分用好理论宣讲这个手段,培养理论素质过硬、理想信仰坚定的高素质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黄立坚.开放与远程教育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9.

[2]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9-08-23.

[3]宇文利.努力掌握并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规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

[4]冯刚.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