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7:20:16

英语文学

英语文学范文篇1

论文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消解中心”、“边缘化”等为特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对消解“欧洲中心”、“西方中心”,促使原来处于边缘地带的前殖民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移向中心,起了推动作用。近年来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等的崛起,更是从理论上支持了这种倾向。本文审视了这一背景下加拿大英语文学的发展,论述它如何继承、借鉴和超越宗主国文学——英国文学和强势文学——美国文学,并发展和繁荣具有鲜明加拿大特点的民族文学;特别关注因长期的移民政策和多元文化政策而产生的体现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学流派的一些优秀作品及其作者,如包沃林、克罗耶奇、小川、翁达杰等。

加拿大文学是在大西洋彼岸欧洲文学的历史性影响和近邻超级大国美国文学的强大影响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是法、英殖民地的加拿大很长一段时期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学。加拿大作家(这里指加拿大英语作家,下文同——笔者注)所写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整体,往往被视为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或美国文学的一种翻版。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加拿大知识分子就决心改变文学上这种令人沮丧的从属状况,不少作家和评论家从分析、归纳加拿大文学作品中有代表意义的主题入手,着意建立独立的加拿大文学。到了被称为“加拿大文艺复兴”的六十年代,他们更是孜孜不倦,把建立独立的加拿大文学、探寻和确定加拿大自己的民族特性视为已任。二十世纪中期,特别是一九六七年加拿大独立百年纪念以来,加拿大人思想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信心,加拿大文学才真正走向成熟,形成独立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开始作为一支生力军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来的二十年中,加拿大文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作家队伍空前扩大,新一代的作家脱颖而出;文学评论家的队伍日渐成熟;文学作品的题材日趋丰富多彩,创作手法也日趋多样化。由约翰·莫斯编著的《加拿大小说读者指南》(一九八七)就列举了诸如道德教育、哲理、社会现象评论、女权主义、老年问题、移民生活、历史、战争、科幻、心理分析、讽刺与幽默、荒诞与恐怖、地域风情等十余类。从创作手法来看,短短二十年中就涌现出一大批实验小说及先锋派小说。以前,诺斯洛普·弗莱几乎是惟一有国际影响的加拿大文学评论家。但六十年代末以来,一批年青的文学评论家脱颖而出,文学评论刊物数量激增,新增了如《加拿大小说杂志》、《加拿大作品评论》、《加拿大文学研究》等刊物,促进了作家间的交流切磋和加拿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九十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加拿大文学已进入成熟时期,它已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主要表现在:(一)加拿大文学不但已成为加拿大本国中学及大学的独立课程,而且还成了许多外国(包括中国)高等学府的外国文学专业的研究课题乃至独立课程;(二)加拿大不少著名作家不但为本国人民熟知,而且也享誉世界;(三)加拿大的优秀文学作品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加拿大英语文学较为突出的是其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倾向以及多元文化的特点。

一、加拿大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潮流

加拿大作家的主要写作风格在很长一段时期一直是现实主义的。二十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在美国和欧洲各国兴起,并代表了一个卓越的文学发展时期;二战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又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这种更新的文学潮流。加拿大在文学发展方面似乎总是比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慢半拍到一拍[1]。一方面,一些加拿大作家仍在摹仿别人已近尾声的现代主义;另一方面,加拿大人传统的反美情绪使不少人对发源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抱怀疑态度。尽管如此,加拿大文学界仍然出现了一些学者,他们从理论上、创作实践上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探讨、实验,写出了具有加拿大特色的后现代主义作品。他们中的突出代表有乔治·包沃林(一九三五—)、罗伯特·克罗耶奇(一九二七—)、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九三九—)、迈克尔·翁达杰(一九四三—)、达夫妮·马拉特(一九四二—)等。

乔治·包沃林是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关注点是加拿大开拓史。从这一题材入手,他实施了他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观。他的文章《画出来的窗户:关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几点想法》一直被视为加拿大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辩论中为数不多的有创见的论文之一。小说《燃烧的水》(一九八○)被加拿大当代文学评论家琳达·哈钦归于“首先解构英国的社会和文学神话,以重新确定自己作为殖民地的历史”[2]的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典型,也是包沃林实践自己后现代主义文学观的最好范例。他在小说的前言中意味深长地称自己的这本书是“一部真正的历史小说”。然而实际上,他是在借历史人物乔治·温哥华的探险来戏仿“大英帝国殖民主义英雄发现和征服世界”这类帝国主义神话。“通过使用戏仿,他们(包沃林等加拿大作家——作者注)还对欧洲和美国文学中典型的神话和形式提出了疑问……”[3]包沃林认为,小说的功用不是描述历史或解释历史,而是创造历史。他说:“加拿大惟一的历史就是书写历史。”[4]在此,他不仅暗示了加拿大历史的短暂和平淡,也似乎在间接说明,只有通过小说这面镜子,历史才成为历史。《燃烧的水》这一类小说被琳达·哈钦称为“编史元小说”,“这些作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因为它们在关注写作、阅读和理解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元小说的倾向,不仅自觉地表露出自身的虚构性,同时也公开地关注阅读和写作历史与小说这种行为(及结果)。”[5]

另一位有代表性的加拿大后现代主义作家是罗伯特·克罗耶奇。在加拿大和美国求学与工作的双重经历使他的小说创作也带上了双重性。一方面,他依恋自己的祖国,特别是家乡的西部大草原,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深深地植根于阿尔伯达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他所有的小说都以加拿大为主要场景,人物绝大多数也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同时他还勇于借鉴叙述学、魔幻现实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国际文学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疆界”。在其“西部草原三部曲”——小说《我的吼叫》(一九六六)、《养种马的人》(一九六七)和《沉沦的印第安人》(一九七三)中大胆尝试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创作手法,运用了文本的互文性、元小说、自我指涉、高度的不确定性等多种后现作策略和手法。更为重要的是,他与美国学者威廉·维·斯巴诺斯一起创办了著名的《疆界2:后现代文学杂志》,探讨和推广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激发了加拿大人对作为文学和文化运动的后现代主义的兴趣。克罗耶奇还被看成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在加拿大最早的表述者或代言人:在与玛格丽特·劳伦斯(一九二六—一九八七)的交谈中他说,“我们没有自己的身份,除非有人讲述我们的故事。虚构(小说)造成我们的真实”,这句话因暗示了加拿大的后殖民身份而成为经常被人们引用的语录。

包沃林关于“历史即虚构”、“发现即编造”的论点和克罗耶奇“小说使我们真实”的名句显然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小说传统背道而驰。这两位后现代主义作家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讲述”故事的重要性。为了重新找到一种独立的、真实可信的叙述声音,克罗耶奇认为,“加拿大(英语)作家必须摧毁那种一直使自己无法听到自己声音的、出于同源的美国语言和英国语言。”[6]

在这方面,还有一些加拿大作家态度更为激烈。如丹尼斯·李(一九三九—)就宣称,只有退回到沉默的状态,拒绝玩以说话为基础的摹仿性游戏,加拿大文学才能最终摆脱曾经作为殖民地的历史阴影,因为采用这种现实主义就意味着采用外国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法。李认为,只有通过倾听空间的“韵律”,加拿大作家才有可能寻找真正能表达自我的方式。他还宣称:“要在一个殖民地不假思索地说话……那就不得不借助反映异国空间的文字。思索意味着陷入沉默,意味着发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空间却没有文字。”[7]这是对人们的一种提醒:光用美学标准来评判、探讨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不够的,我们不应忽视它作为前殖民地身份的政治内涵。“政治是加拿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加拿大后现代主义作家们在背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传统的同时,还向欧洲/美国文化的主导地位或中心地位提出了挑战。他们中不少人在小说中记载、反映了加拿大作为殖民地的经验、人们对强大邻国文化殖民倾向的恐惧,以及这种经验和恐惧在当代加拿大人心灵上留下的阴影。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浮现》就是一例。女主人公对美国及一切与之相关的事物都有一种恐惧感和厌恶感。她走在回故乡的路上,满目都是被“从南方蔓延过来的病毒”毁坏的树木——暗喻美国对北方邻国加拿大的毁灭性影响;一路上,美国的阴影更是随处可见:美国人开办的电力公司为提高水位,破坏湖围,给森林和动物们带来了灭顶之灾;有美国人提出用高价购买主人公的家园,以便“从事一些狩猎或捕鱼的活动”。[9]然而,最令人不安的是美国文化对加拿大文化的侵蚀,包括女主人公的两位旅伴在内的许多加拿大人竞相模仿美国人的生活风格和语言,并以此为荣;到处都是美国游客,“他们的独木舟船头上插着一面满是星星的旗子,……这好像向我们(加拿大人——作者注)显示:我们正在一个被(他们)占领的土地上。”[10]

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们没有就此驻足,他们认为,加拿大文学的发展中没有完全成熟的现代主义运动这一阶段,这未必不是件好事,因为,这可以被看成建立独立自主的加拿大(英语)文学理想的起点。克罗耶奇宣称:“加拿大文学从维多利亚阶段直接发展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这个产生了马歇尔·麦克卢汉和诺思罗普·弗莱的国家,(对欧洲和美国的主导文化)作出抵抗的方法就是从来没有现代主义化过。”[11]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人并没有跟在美国和欧洲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在走自己的路。相对欧美“中心”而言,加拿大处于“边缘”或“”的位置。琳达·哈钦指出,“加拿大是一个不喜欢中心的国家,多元文化盛行”,那儿有极强的“反中心意识”和“地域意识”(regionalism);同时,“加拿大文学传统中妇女的声音特别强……她们一直就是文学主流”。[12]因此,加拿大当代文学又呈现出区域性、多元化、女性化等特点。以弗兰克·戴维(一九四○—)为代表的一些加拿大学者表达了更为激烈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当已被奉为经典的、代表了等级制度的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衰败了,加拿大的区域性文学和边缘/文学(如少数族裔文学、女性文学等)才有可能兴盛繁荣。因此,他们将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区域性文学和边缘/文学视为利益一致、同步兴盛的发展趋向。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并不是一场纯粹的文学运动,它应该是加拿大政治、文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含有后殖民主义、多元文化、女性主义等政治倾向,它的政治内涵使它有时成了“后殖民主义”和“后美国、欧洲中心主义”的同义词。

二、双重语境下少数族裔作家的崛起

加拿大是移民国家,种族构成十分丰富。二战以后汹涌的移民潮更使其然。为了保护少数族裔权益、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维护社会稳定,加拿大政府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通过立法,推动形成了以英法双语制为基础、以多元文化为特色的社会、文化和文学新格局。这一特色被称为“加拿大马赛克”,它如同一幅多彩拼贴画,其中每个族群都可以保留各自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它们既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性群体,互为彼在,同时又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中共存。

近年来,源于文化研究的反西方文化霸权和欧洲/美国中心主义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兴起,它也借助多元文化的浪潮迅速传遍全球。有关专家认为,凡受过英、法、葡、西等殖民主义者压迫的民族的文学,尤其是在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霸权撤出后所产生的民族文学,都是后殖民文学[13]。作为前法、英殖民地和英联邦的一员,加拿大的文学,特别是始于六十年代末、真正具有本国特色及独立文化意识的加拿大文学显然属于此列。与加拿大的后殖民文学一起发展、成长的,是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族裔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增添了鲜艳的色彩,也拓宽了加拿大文学创作的表现空间。由于受作家双重或多重种族文化背景的影响,他们的创作主题往往具有独特的冲突性和复杂性,而这种冲突性和复杂性往往使后现代手法运用起来显得更为贴切自然。他们将本民族的文化及语言特色带进加拿大英语文学,也丰富了传统的英语文学形式,增加了它的生气与活力。

在加拿大,不仅有被称为“立国民族”的英裔、法裔居民,还有被称为“第一民族”或“原住民族”的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等土著居民,更有来自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移民。与此相同,正在崛起的加拿大优秀少数族裔作家的种族构成也很丰富多彩,他们包括犹太裔作家伦纳德·科恩(一九三四—)、捷克出生的作家约瑟夫·斯克沃雷克基(一九二四—)、乌克兰裔女作家简妮丝·库利克、匈牙利裔作家乔治·乔纳斯(一九三五—)、印度出生的作家洛辛顿·米斯特里(一九五二—)、斯里兰卡出生的迈克尔·翁达杰(一九四三—)和日裔女作家乔伊·小川(一九三五—)等等。其中,乔伊·小川和迈克尔·翁达杰的文学创作分别体现了加拿大当代文学的两个重要特征——多元文化与后殖民倾向。

乔伊·小川生于温哥华,是日本移民后裔。尽管她是因诗歌成就成名,但人们普遍将其长篇小说《伯母》(一九八一)及其续集《总有一天》(一九九二)视为她的代表作。她的小说被看作了反映加拿大多元文化语境中少数族裔自我意识觉醒并不断成熟的经典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之后,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立法,强行将在温哥华附近沿海地区居住了好几代的日本侨民(约二万余人)撤离西海岸,并剥夺其财产。他们或被关入劳动营、集中营,或被驱赶到内陆地区,或被遣送到废弃的矿区;尚未取得加拿大国籍的日侨中则有不少人被赶回日本。这些远远超出军事必需的种族主义政策造成了大量家庭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战争结束后,这一政策仍在继续且变本加厉,直到一九四九年才终止。七年的种族歧视和迫害促使人们逐渐觉醒并进行了经过多年的抗争。一九八八年,加拿大政府正式宣布向受害者道歉并承诺向社团和个人赔偿经济损失。

二战期间,小川一家作为“敌侨”也被迫从西海岸迁往内陆。《伯母》及续集《总有一天》就是根据她和家人的这一亲身经历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作者用充满深情的笔调,描写了中根和加藤这两个日本侨民家庭在二战期间和战后的遭遇,反映了世界大战和种族主义给众多普通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叙述了他们逐步认清痛苦之根源并为在加拿大这个多种族共存的社会中争取民族认同而进行抗争和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伯母》一书既真实感人,但又避免了直接、过分地宣泄怨恨与悲痛,从而显现出一种哀而不怨、隐忍有力的风格。小说获加拿大作家协会一九八二年颁发的书籍奖,也成了反映加拿大多元文化语境中少数族裔自我意识日渐觉醒并在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中不断成熟的经典作品之一。为此,它被列入“加拿大英语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

少数族裔作家的另一杰出人物迈克尔·翁达杰出生在英属殖民地锡兰(如今的斯里兰卡),十一岁时随母赴英国,在伦敦读小学和中学;十九岁迁往加拿大,受大学教育并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定居加拿大,在多伦多约克大学教授英语文学,同时从事文学创作。特殊的身世和经历使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多元文化特色。他认为自己“既是亚洲作家,也是加拿大作家,也可能是二者的混合”。从种族上说,他本人就是多元混合血统的产物,其祖先中既有印度人,也有荷兰人和英国人。翁达杰是位多产的作家,迄今为止已出版了诗集、小说、回忆录、文学评传等十数部,还发表过文学评论文章等。这位很有天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早在七十年代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琳达·哈钦指出:“在文学中,我们对体裁的界限也持同样的怀疑。用克罗耶奇的话讲,‘现代主义文学限定了边界,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冲破这些界限的后现代主义文学’”。[14]翁达杰正是这样一位“冲破界限”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涉及的范畴主要是诗歌和小说,但他最大限度地对传统的文学形式进行了反叛和颠覆,打破了小说与诗歌以及其他文学体裁之间的阻隔,将诗歌、笔记、传记、医学档案、病史记录、新闻报道等融入小说,尤其重要的是,他颠覆了小说创作的传统套路。在他充满激情和诗意的笔下,虚构与事实、抒情与机智、反讽与幽默、诗歌与小说、新闻与笔记、访谈与想象,等等,完美地融为一体。翁达杰以其杰出的叙事艺术拓展了小说的疆界。他的作品给图书分类带来了麻烦,有些机构只能将他的作品粗略地分为“散文”和“诗歌”两类;不同的研究人员将他的同一部作品分列在“回忆录”、“小说”、“散文诗”等不同的目录下。他被誉为“风格的熔炉”,也被称为所谓“跨文体”或“跨文本”写作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还被赞为“兼顾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诗人小说家”。

翁达杰像小川等加拿大作家一样,也是先以诗歌创作成名。然而,使他跻身于国际知名作家行列的却是小说《英国病人》。《英国病人》也显示了上述“跨文体”创作风格的不少特点,而最为突出的,是它的后殖民主义倾向。

《英国病人》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前夕,地点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北部一幢被用作英军临时战地医院的别墅内。小说有四位主要人物:一位是印度锡克族工兵基普·辛格,在英军中任排雷专家,他出生入死为英军排除地雷受了伤,内心却对英国殖民统治深恶痛绝。第二位伤员卡拉瓦乔是英国前殖民地(加拿大)居民,战前曾是行窃高手,战争中任英军谍报员,被敌人折断拇指,失去了谋生能力。第三位是个全身严重烧伤、身份不明的神秘伤员,大家称他为“英国病人”,最后却被证实根本不是英国人,而是匈牙利沙漠探险家阿尔马希伯爵,他为救被困沙漠的女友而遭遇飞机爆炸、女友丧生、自己负重伤的悲剧。第四位则是照顾这些伤员的护士——二十岁的加拿大姑娘汉娜,她的生父和养父都在建设英国殖民地的劳作中受伤乃至丧生,母亲也死于养父所制造的炸弹的意外爆炸,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使汉娜心灵深受创伤。整部小说就写这四个人物在医院里的生活、交谈、回忆。最后,作者才简单交代男女主人公的结局:基普战后回印度当了医生,家庭幸福;汉娜回到加拿大,“很可能与另外一个她并不满意的人共同生活”。

《英国病人》被公认是“后殖民小说”的经典。小说的反殖民主义立场十分明显。基普、卡拉瓦乔和汉娜称阿尔马希为“英国病人”,其实他们三人的身世和经历却都在暗示: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英国(殖民主义的)病人”,因为他们多少都受过英国殖民主义的伤害;他们是后殖民时代的一代新人,是“生于此地却居于彼处的国际混血儿,终身都在为回归或离开故土而奋斗。”翁达杰本人也有强烈的反殖民主义意识,对欧美白人所写的历史著作有意忽视亚洲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做的贡献很反感,声称“在那场战争中,印度次大陆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我非常高兴基普·辛格的出现,在他身上有着我的经历。”[15]同时,《英国病人》以其对“历史”的戏仿、对小说创作过程的关注、对“真实”与“虚构”可疑界线的揭示等,又展现了典型的后现代文学特征。如同在其他作品中那样,翁达杰再一次把历史与小说、真实与虚构融为一体。小说的英国版和加拿大版都在封面上使用了一个头缠穆斯林头巾、双手攀沿的男子的照片,这是摄于一九三二年的阿尔马希伯爵。历史性和真实性在这幅照片中带着一丝嘲弄人的形式进入小说(虚构)的世界,令人深思[16]。书中不少情景虽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但事实上它不是历史而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只是这个虚构的故事给人造成了一个非常生动逼真的印象。

翁达杰已荣获无数国际、国内奖项和荣誉,包括四次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加拿大总督奖,《英国病人》(一九九二)是四部获奖作品之一。此外,《英国病人》还获当年的布克奖,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后还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九项大奖(一九九六)。

“后现代”、“后殖民”和“多元文化”成了当代加拿大英语文学,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中几个紧密相关的特点。正如琳达·哈钦在为一部多元文化题材的小说集《另外的孤独》所写的序中所说:“加拿大文学是一个由许多条河流汇入的海洋,这些河流中流动着七十来个文化群体的痛苦和欢乐,而这些河流的汇合使所有的水都发生了变化。……我这里引用了“后现代”和“后殖民”两个词,因为加拿大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可以被视为参与了这两种文化现象。”[17]

正是少数族裔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当代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移民为加拿大所带来的文化繁荣永远改变了我们关于‘加拿大文学’构成的观念”。[18]

参考文献

[1]黄仲文(主编):《加拿大英国文学简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0页。

[2]琳达·哈钦:《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国小说研究》,赵伐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3]同上。

[4]乔治·包沃林:《一本简短悲惨的书》,温哥华:塔伦布克斯出版公司,1977年。

[5]琳达·哈钦:《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国小说研究》,赵伐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29页。

[6]克罗耶奇:《一个加拿大问题》,载《疆界2》,1974年,第3期,第1页。

[7]丹尼斯·李:《韵律,国家,沉默:在殖民主义的空间写作》,载《疆界2》,1974年,第3期,第163页。

[8]琳达·哈钦:《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国小说研究》,赵伐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4页。

[9]王晓英:《生存回归真我——论<浮现>的多元化主题》,载《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0]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浮现》,蒋丽珠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31页。

[11]克罗耶奇:《一个加拿大问题》,载《疆界2》,1974年,第3期,第1页。

[12]同上。

[13]申慧辉:《寻回被盗走的声音——当代加拿大英语文学中的后殖民意识》,载《世界文学》1994年第5期,第199页。

[14]琳达·哈钦:《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国小说研究》,赵伐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17页。

[15]瞿世镜:《<英国病人>——“后殖民小说”经典作品之一=,载《文艺报》,1997年9月23日。

[16]梅绍武:《英国病人》(长篇选译·前言),载《世界文学》,1994年,第五期,第9页。

英语文学范文篇2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美学价值;艺术特征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可以更好的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传递出文学作品的精髓,所以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要着重注意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

一.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的含义

1.美学价值的含义。美学,就是对美进行研究,是一门关于美德学科,学科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美的价值意义和本质特征。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物,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评价观点和评价标准来对事物进行评价,这就是美学的形成基础。美学的研究对象时艺术,是通过个人角度和审美意识来对艺术进行判断的,通过人们的审美意识来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衡量,这就是美学价值。

2.艺术特征的含义。艺术特征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精神层面、活动过程层面以及结果层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进行解释。精神层面主要是指从精神的角度来分析艺术,把艺术作为一中文学价值的表现形态。活动过程层面是指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创作艺术的过程就是他对显示生活的模仿,是一种自我创造和自我展示的活动过程。最后结果层面就是说艺术创作的最终结果就是艺术品,是艺术的存在形式,可以供人们进行欣赏。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使英语文学作品得传播业越来越广泛,我国也也涌进了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英语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当代的英语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社会形态等内容。但是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语言差异,如果把英语文学作品按照一般直译的方法翻译过来势必会影响原著的艺术魅力,同时由于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因此无法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英语文学作品。因此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翻译人员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了解原著中所要表达的含义、思想和文化,同时也要遵守一定的翻译原则,例如忠实原著的原则,译文流畅性的原则以及尊重时代背景的原则等。追求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提高英语文学翻译的质量,促进国家之间友好的文化交流。

三.美学价值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艺术是没有国家之分的,所以英语文学作品也和中国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很多的语言形式,例如小说、诗歌、散文等等,并且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但是由于在众多的英语文学作品中,每个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以及作者本身的生活状态和文学素养都不同,所以哪怕是同一部英语文学作品,其翻译出来所体现的美学价值也是不同的。所以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者是翻译手段来展示原文中的语言环境,更好的表达原文中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从容方面读者进行阅读,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如果翻译者想要更好的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体现英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就需要在翻译之前对英语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环境、文化、政治等各方面进行了解,还要对作者当时的创作思想以及创作环境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翻译出来的作品不仅能过反映出作品的没学价值,同时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方便读者进行阅读。

四.艺术特征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比喻、双关、渲染、抒情等,在文学作品中运用这些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内容形象化、灵活化、具体化,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如果所处的分析角度不同,那么分析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即“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想要使译文体现出原著的精髓,就需要灵活运用艺术手法来进行翻译。因为无论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我们的目的是把原文中的意思表达出来,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翻译,应该顾全大局,对译文做一个整体的结构框架。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也是对艺术进行二次加工、创作的过程,因此翻译的译文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的,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尊重原文,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客观的反映,保证译文具有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符合读者的阅读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文学翻译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在译文中体现英语文学的精髓,就需要在翻译的时候最求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英语文学翻译的思想,方便读者可以更好的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陈超.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J].中国高新区,2017(06):144.

英语文学范文篇3

【关键词】茶文化视角;英语文学;构词风格

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诸国的上层社会从16世纪开始接触茶叶。当时,茶叶作被当做一种奢侈品,英国人称之为“MagicalLeaves”(神奇的树叶)。18世纪,饮茶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从宫廷礼仪推广普及到平民生活,成为英国人在早晚餐之间所钟爱的活动,英国茶文化也因此形成。不同于我国茶文化,西方茶文化在饮茶方式、饮茶礼节以及饮茶习俗等方面无不体现英国人独特的格调追求。在英语文学方面,许多西方文学大师受到茶文化的熏陶,在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众多形式的文学艺术中描绘茶具、茶点、茶会、茶舞的相关情景,展现了西方茶文化的魅力。从西方茶叶和具体的茶文化着手,可以窥见一个国家的艺术、文化,乃至精神理念的发展历程。

1西方茶文化的内涵以及传播发展状况

1.1西方茶文化元素。茶文化源于中国,走出国门后和西方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极具自身独特性的西方茶文化艺术机制。从当前西方茶文化体系的发展与传播状况来看,西方茶文化并非隶属于某一种文化机制的元素内容,而是形成了诸多与茶相关,带有地域特征并体现西方社会大众价值认同的文化元素。从许多英语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英式茶道可以看出英国人的饮茶习惯与东方差异显著。东方式的茶文化以体悟和品尝清茶为主,而在西方,茶本身要配以牛奶、糖甚至威士忌等佐料,一般还要与松饼、面包等一同食用。按照饮茶时间的不同分为早茶、午茶、下午茶。由此产生出英式下午茶文化,以及独特韵味的红茶文化。1.2西方茶文化艺术机制。西方茶文化对英语文学的构词风格的影响,则主要是部分有关茶叶词语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结合英语构词法,进行前缀或者后缀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茶文化语言机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英语文学中出现了大量体现西方茶文化影响的有关于茶叶的词汇,形成独特的文学语言构词方法。通过对独一无二的西方茶文化深刻内涵进行诠释,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该文化体系的具体形成背景。1.3茶文化的传播及发展特点。饮茶文化在茶传入后不久就走进西方大众视野,形成了普遍的饮茶风气,并逐渐开启了英国茶文化的源流。从西方本土的英语文学大师们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中,不难发觉英国人对茶的喜爱以及整个英国基础文化和认知对茶文化产生的热烈反映。在英国,由于茶是从贵族阶层推广开的,饮茶活动被赋予品质生活的象征。英国闻名遐迩的下午茶,在某种意义上就很能体现安逸、休闲的生活方式。且随着社会大众饮茶习惯的逐渐成熟,下午茶也成为娱乐、社交活动的优良载体,并遵循着严格的规范、流程。另外,西方饮茶文化的文化内涵还体现着英语系民族独特的浪漫情怀和认真严谨的处世哲学。因此,可以说茶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对其整个文化体系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2研究茶文化对英语文学构词风格影响的意义和方法

2.1突破传统的语言研究视角。在目前的茶文化机制对英语文学语言的发展影响的认知中,还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缺乏创新的切入角度。对西方茶文化内涵和英语文学语言相互关系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基础上的文化理念,只重视文化元素的驱动和影响的作用,而应该基于茶文化内涵的全面认知,加深对英语文学语言词汇本身构造的具体理解。这也意味着对传统的文化思维和语言切入视角的突破,因此,需要掌握和认知西方茶文化所传递的社会大众认同,借整个茶文化的具体认知和理解、应用过程,将多种资源要素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风格展现与诠释。2.2突出西方茶文化的应用属性。可以说,展现与诠释西方茶文化在英语文学语言的构词风格中影响作用,最核心的当属对整个茶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性和应用属性的认知。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从具体的文化传播过程中考察反映文化属性和大众理解习惯部分的构词风格,体会上述构词风格在现代社会中的理解效果,从而实现这种包含历史价值和审美意蕴的文化理念和思想的应用价值。而想要具体而有层次的了解与认知西方茶文化对英语文学语言的构词风格所产生的影响,就必须基于应用视角和发展视角,清晰认知到整个茶文化机制与词汇发展应用之间的实质性关联,从而去系统化的梳理和分析在茶文化融合这一具体的文化传播视角下,整个英语文学语言的构词风格状况。

3茶文化视角下的英语文学构词风格分析

整个文化机制的发展应用表现离不开词汇载体,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全面传承和发展也必将在整个词汇体系的成熟发展与具体诠释中有所体现。经过对大量英语文学作品中有关茶的语汇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基于茶文化视角下的英语文学语言的构词风格,主要包括音译借词和前后缀两种。从茶文化机制对英语文学构词风格影响的角度出发,就西方茶文化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体现进行分析,理解这两种构词风格,可以帮助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形成对英国文学语言体系的全面认知。3.1音译借词茶叶在英语中的发音与茶叶的起源有关。“tea”的发音与中国沿海地区,闽南方言中对茶叶的发音相似。而许英语词汇中多有关茶的专业词汇的发音都可以觅见这种吻合。这种对中国方言茶叶语汇音译借词的现象在文学语言的应用中也随处可见,可以说是文学作品对生活元素的合理应用。茶文化词汇创造中音译借词方法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英国文学的语言中外来词汇的本土化方法,增加了新词汇的创造方法,也为我们研究古西方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3.2前缀和后缀构词法西方茶文化机制所秉承的百变、包容但又严谨的理念为英语语言的构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英语语汇构词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在词干的基础之上,增加某些元素作为前缀或后缀构成派生词。这种构词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早期茶词汇的创造过程。在茶文化的影响下,英语词汇产生大量对茶的周边词汇的创造需求。在这些新词的创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前缀法和后缀法,即在有关茶的词干的基础上加入前缀或后缀元素。前缀法,往往是在词语本身意义上的内涵扩展,而后缀法则改变了词汇的词性、语法。

4结束语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正统的西方茶文化。这种文化有力地熏陶了英语文学,并对英语文学词汇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对享誉世界的西方茶文化机制的研判中,能够清晰的洞见到其中所具体承载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历史。突破传统的文化思维方式,在茶文化融合这一具体的文化传播视角下,对整个英语文学语言的构词风格状况进行探析,希望使更多地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之处,认识到西方茶文化独有的魅力,推动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张云岗,陈志新.茶文物语———论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6,38(12):386-387.

[2]宋河.中国茶对英国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J].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75-863.

英语文学范文篇4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言语交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语言交流,所以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的作用不仅仅只适用于现实生活,在英语文学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曾有人说,语言艺术是一个文学作品的重要灵魂。所以,想要真正的体会到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就必须从文学的语言艺术着手,只有一定程度掌握了作者在语言运用工程中的变现手法,就能够体会到作者渗透在文字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以及思想。

1.意象性

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就是能够通过或平凡或者激烈的言语,以及惊悚或紧张的故事情节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构建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世界,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为了使作品主体更加深刻,作者一般会通过借助背景描述以及环境氛围渲染,包括在故事情节中,塑造主人公的性格、心理以及外在形象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一系列效果来使读者产生快乐、悲伤等各种情感。与此同时,文学作品并不仅仅是用来简单的供人们拿来排遣时间以及感受虚构的世界这么简单,更为关键的它承载着某一阶段内的政治事实以及社会现象,作者通过文字来寄托自身的真实情感,批判政治现象。雪莱的著作《西风颂》中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现代至今影响深远,不断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西风颂》是一首长篇长诗,其一共分了五小节在这首诗中,雪莱是美国诗人,他通过绘声绘色的描写西风拂过平原山川、划过大西洋上空,进而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情。在这首诗中,他的语言文字表现的相对来说激昂,通过万物神圣灵来抒发自己积极、无畏的精神。又比如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一名丹麦国王的儿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高贵的品质,他始终相信世间的美好,直到父亲遇害、叔父篡位、亲母改嫁等一系列事宜最终让其彻底崩溃,他的内心充斥了满满的仇恨与复仇,从此哈姆雷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哈姆雷特人生发生巨大转变另一个关键原因是他的性格,他可谓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莎士比亚就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把一个高贵的王子呈现在读者眼前,随着王子人生的忽然转折,进一步吸引读者理解整个英语文学作品。

2.生动性

生动性也是英语文学作品中一大特点,文学作品中生动性会让不同的阅读者有不一样的感受,它能够达到一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当时的故事情节中一样,语言原本就是一门艺术,文学作品就是利用这一点借助语言的生动性特点,将想象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进而让阅读者感受到人物仿佛就真实存在一样,进而引领读者进行分析、思考。《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著作之一,在这篇著作中,巴尔扎克运用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视财如命、狡猾奸诈、的人物形象,此人叫葛朗台。其中,有一小段话是这样来描述葛朗台对金钱视财如命的,“Heknowshowtolie,squat,starehalfthenpounceontheirprey,openpurse,swallowedthepilesofgold,thenquietlylyingdown,likeastuffedsnake,quietly,quietly,slowlydigesttheeatintothebelly.”在文中,中文意思就是,他知道怎样捕获猎物,与此同时张开钱袋的大嘴,吞进更多的钱”。作者把他比喻成一条贪吃的蛇,然后不动声色的将突进嘴里的东西完全消化掉。借用蛇的贪婪以及阴毒来比喻葛朗台,是最合适也是最为贴切的了,他可以将葛朗台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3.含蓄性

通常在文学作品中,有的作者言语较为锋利,目的就是直接的抨击一些政治事件或不利于人们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社会现象。但是也有许多作者是间接性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即用有限的文字来表达较为深刻的内涵,读者在阅读过中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读者会一边读一遍进行思考以及回味。经过细细品味以及思考,就会发现潜藏在作者语言表面下的情感表达,或新喜、或愤怒、或惆怅、或无奈等等,这也正是文学语言的含蓄性在英语文学中魅力所在。海明威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作家,他的著作《老人与海》更是家喻户晓,该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含蓄,文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文中刻画的鲨鱼则代表着一种邪恶,它意指那些阻碍人们成功的带有毁灭性以及侵略性的事物。主人公是一名勇于挑战一切困难,不畏艰辛的硬汉老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描写老人在早上叫醒男孩的情景:“hetookholdofonefootgentlyandheldituntiltheboywoke”中文意思是:他轻柔地握住男孩的一只脚,直到男孩醒来。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对老人当时的神情以及心理做太多描述,而正是这种无声的效果让人们从心里感受老人对孩子的真实的温情以及爱。

言语传承文化的载体,也象征着社会的进步。英语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更是各位作家的内心情感表达,也是其思想主要的思想灵魂,正是由于言语艺术具备的这些特点,才能给予读者启发,让读者进行深思,本文主要从语言艺术的四个特点来对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后期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赵淑惠 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岩,张一凡.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J].才智,2016(8).

[2]吕程.解读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J].新校园:阅读,2015(6).

英语文学范文篇5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研究分析

伴随着思想的解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语文学作家,同时很多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被人们熟知,流传至今。英语文学的发展主要依靠其丰富精彩的语言艺术,人们通过对作品中语言意识的理解、欣赏,从而感受到英语文学的精髓及其传递的思想情感。

1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发展

英语虽然不是我们的母语,但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西方文化作品的分析就需要应用到英语。但是我们在英语学习时仅局限于语法、句式结构的掌握,对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研究较少。想要深入研究英语文学只通过简单得阅读是不可行的,要求研究人员有一定英语素养、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并应用,才能达到对语言艺术的深入了解,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学内涵。现如今,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重视,尤其是我国英语学习更加广泛,学生从学前班开始认识英语单词逐渐掌握语法、篇章结构,从而更好地应用英语交流表达。英语文学的学了掌握字面意思外更要了解作者思想意思、社会背景。英语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达到的艺术类型繁多,只能从特征上进行语言艺术分类。英语文学作为艺术形式之一,主要作用是将语言作为载体,以散文、诗歌的方式展现作者内心真实想法。英语文学发展中,不管是《贝奥武夫》还是《失乐园》都成为经典著作被广为流传。很多英语文学作品中展现的语言艺术不仅征服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区域,还得到了非英语地区读者的喜爱。

2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特征分析

不管是在文学作品还是生活中,语言都是思想情感的主要展现形式,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我们经过语言才能继承文明。英语文学作品就达到了作者情感的传输,读者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不只是了解字面意思,更是深入体会语言艺术,掌握文章中心思想。(一)英语文学语言艺术意象特征。文学作品艺术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想象的情境与吸引人的境界得到读者喜爱。在文学创造中一切事物都是可能发生,作者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进行无限放大使作品更具戏剧性,英语语言艺术的渲染塑造鲜活的角色,是非对错鲜明。简而言之,语言艺术意象性特征表现在:作者描绘的情境或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又难以感受得到。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英语文学作品都是在刻画一些形象生动的人物,折射出作者内心思想情感。其中,意象性主要用于英语诗歌文学。上世纪末出现了很多文学诗人,他们的作品都以准确、简单的意象形象的展示某件事物,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西风颂》中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至今都在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作者通过描述西风掠过平原山川、大西洋折射出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万物神灵诠释积极、坚强乐观的精神。又如《哈姆雷特》,从小哈姆雷特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高品质的生活,直到家庭的巨大变故让他崩溃,满怀仇恨的他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人们在阅读欣赏时首先出现的是一个高贵优雅的王子,然而王子人生的变化让读者深入了解整部英语文学作品。(二)英语文学语言艺术形象性特征。英语文学语言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事物生动的描述使读者彷佛置身其中,主动走进文学作品中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探索。一篇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不是单一的文字,而是能够在头脑中涌现的生动的人物形象,让人们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才是语言艺术中生动特征的真实写照。例如,在《欧也妮•葛朗台》中,作者通过形象的描述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爱财如命的葛朗台形象:“Heknowshowtolie,squat,starehalfthenpounceontheirprey,openpurse,swallowethepilesofgold,thenquietlyliesdown,likeastuffedsnake,quietly,quietly,slowlydi-gesttheeatintothebelly.”译为:“他懂得如何涉猎并张开钱袋的嘴巴,吞进更多的钱。”作者将其形象地比喻成贪吃的蛇,一点点地消化掉食物。(三)英语文学语言艺术委婉含蓄性特征。在汉语解释中,委婉含蓄指的是表达的委婉、耐人寻味,留给文章一定空白想象。在英语文学中也是如此,作者通过委婉含蓄的表达形式展现出丰富的内涵,只需要简单的言语将会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例如:《神曲》中以委婉的方式披露了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通过方言表达了古希腊、古罗马是人性最完善的阶段,而中世纪最为扭曲人性。尽管作者对拉丁文学有一定造诣,但作品中用大量意大利方言以十四行诗的形式抒情,得到了很多读者的青睐。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达出中世纪的陈腐愚昧,而是通过委婉含蓄的语言映射出来,更容易引人深思。这种语言形式的背景描述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发展和读者更加真切的走进作品中,这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四)英语文学语言艺术情感性特征。不同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不同,有的作品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有的作品表现出作者忧伤或快乐的思想情感、或是讽刺、或是思念,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折射出真实的情感,这些依靠语言艺术情感也是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作者通过其他事物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感受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这些感情对人具有促进作用、壮大内心世界。例如:《乡村教堂内的挽歌》中,作者没有直接用怀古伤尽的词语,但读者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空虚的情感。或《小镇畸人》中的的语言没有大小写之分,标点符号无序,从另一方面展现出了这个小镇的混乱。在《失乐园》中表达了作者对上帝的之一,斯宾塞创造的婚姻颂歌Areopagetica是寄托诗人对婚姻的期盼,沃兹华斯《独自云端漫步游》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就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注入文学语言中,以丰富的情感文学语言将他们想要说出的话表达出来。

3结语

总而言之,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多元化而不断改变的。英语文学作品中,语言更是一门精深的艺术课程,是作者真实情感、思想的释放与灵活的寄托。意象性、形象性、委婉性、情感性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紧密连接,是对语言的丰富和情感的折射,对读者有着很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英语文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深入分析语言艺术特点能够让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丹.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06):157-159.

[2]倪妮.提高英语文学理解有效性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7(23):24-25.

[3]蒲操.浅析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评《如何撰写英语文学研究论文》[J].新闻与写作,2017(11):118.

[4]赵科研.英语文学语言中艺术魅力分析[J].农家参谋,2017(24):174.

英语文学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华裔英语文学;后殖民性;后殖民文学批评方法;再现;中国性

华裔英语文学是主要在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具有世界性的新学术领域。它以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主导,迅速在英、美、加等国形成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学现象,并构成当代世界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华裔英语文学很难准确地界定,宽泛地说,它指的是由西方,主要是英美华人后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各种作品。虽说北美的华裔文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其在美国文学中的脱颖而出还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以后,彷佛雨后春笋般“冒现”而出,因此又被称作是“冒现的文学”。在英国,以毛翔青(TimothyMo)为代表的华裔英语文学虽然还难以与主流文学抗衡,甚至也无法与其他弱势族裔的文学,如印裔英国文学相提并论,作为当代英国文学的一个个性鲜明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却不容小觑。华裔英语文学作品涉及的题材丰富多样,与主流文学相比,它们在叙事方式、主题关注、修辞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因而也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的特点。

1.0后殖民理论与华裔英语文学研究

华裔英语文学创作虽然已有多年的历史,且种类繁多,对华裔英语文学的建制化研究,则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单德兴,2006:187),至今方兴未艾。华裔文学最初得到评论界较为广泛的关注是在美国文坛,随着汤亭亭的《女勇士》(TheWomanWar-rior)(1976)的出版和获奖,美国华裔文学开始在美国当代文坛占据一席之地。这时的评论者大多可分成两类,一是自己本身是华裔,他们多从作品的社会意义上来关注这些作品,如,多把《女勇士》看作是书写华裔移民生活经历的尝试,侧重其再现历史的真确性;另一类则可泛称为西方评论家,经常沿袭传统的东方主义视角来关注作品的“异国情调”(exoti—cism),聚焦东西方文化的对立和碰撞。后来,随着华裔英语文学的迅速发展,评论家开始更加认真地看待这一文学现象,有的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解读华裔文学,或是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华裔文本,还有论者从文学修辞研究入手,探讨这些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以及对当代西方文学所做的贡献。近年来,华裔英语文学研究更有纳入文化研究脉络的倾向,突出华裔文本的历史、社会和政治意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当代最新理论思潮之一的批评理论,也是华裔英语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视角。但是,虽有不少学者注意到华裔英语文学的后殖民性(postcoloniality),后殖民理论与华裔英语文学的关系还是鲜有人进行过深入、系统的探讨。主要原因是,作为当代英美弱势族裔文学的一个分支,华裔英语文学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后殖民文学范畴。简单地说,后殖民文学是指前殖民地国家的人们所创作的作品。不管是北美的还是英国的华裔移民,都很难说直接受到过殖民统治,他们甚至可以说是居住在“第一世界”的中心,享受着第一世界的优越和特权。然而,这些人却并不为主流社会所接纳、认可,他们与殖民地人民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如他们相对于主流社会的边缘地位,族裔历史的湮没、文化认同的危机、重写历史、再现“过去”的必要等等。西方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排斥和压迫,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殖民,也就是说,他们是被西方为中心的话语所宰制,成为被殖民者,而西方作为一个整体自然成为此意义上的殖民者。换言之,这些华裔移民同其他身处西方的少数族裔一样,被内在殖民化了(intemallycolonized)。在西方中心主义霸权话语前,华裔移民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文学实践可称作是发出自己族裔声音的渴望的表达,而他们反抗、揭露文化殖民的意图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加拿大华裔作者Laiwan,在其代表性诗歌《殖民化了的文化》(TheImperialismofSyntax)中,清楚地表达了对西方通过语言来统治华裔移民的愤怒和苦涩:

生硬的发音,成了让人奚落的笑料,

强咽舌上新文化的苦涩,

为了生存,得证明你的同化。

证实自我的消失。

(Laiwan,1991:58)

李健孙的处女作《支那崽》(ChinaBoy)也清楚地表达了反殖民主义的立场。这部自传色彩浓郁的小说,记录了一个年仅7岁的中国男孩在种族歧视和中美文化冲突之中寻求自我认识的过程。故事的主人公丁改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男孩,父母是二战期间从中国大陆来到美国的第一代移民。当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母亲去世、父亲再娶一个白人妻子之后,丁改的遭遇变得十分悲惨。继母艾德娜作为纯粹的美国人的代表,即美国文化的体现者,走进丁改母亲生前建立的充满中国色彩的家,“像德国人开进巴黎,确信能够征服,并充分准备好扑灭一切抵抗”。(Lee,1991:56)进门伊始,誓与“中国的”一切誓不两立。她焚烧了丁改母亲从中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带来的家庭相册,甚至装这些相册的箱子也不能幸免。她叫嚣着:“这是美国!她根本不存在!”(同上:85)。她把汉语看成是“敌意的语言”,不允许在家里与英语“并存”。像殖民者竭尽所能抹杀被殖民者的历史记忆一样,艾德娜残酷地毁坏了丁改和他的姐姐们赖以明确自己是谁的文化记忆,禁止他们使用传承中国文化的语言。“殖民者”的高压政策带来的是“被殖民者”的反抗和发愤图强。年幼的丁改决定改变自己弱不禁风的“支那崽”的形象,发愤学习拳击,终而一举击败校园恶少,对继母的欺压也不再忍气吞声。原为蔑称的“支那崽”被丁改变为具有尊严的称号。后殖民的研究视角无疑会更加突出作者反殖民主义的努力。

汤亭亭在《金山勇士》(ChianMen)中以类似编年史的叙述手法呈现华裔移民史。作者借着自己家族四代男性在夏威夷和美国大陆的经历,书写了一部华裔移民家族史,使小说的英文名字“ChinaMen”一词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很明显,这样的作品可以被视为作者重建华人移民史意图的反映。实际上,文学是华裔重建华人移民历史和文化、建立文化身份的根本途径。后殖民文学的典型特征都在华裔英语文学中有具体的体现,如后现代的立场、双重的视角、想象中的家园、文化的混杂性以及对文化和帝国主义的批判态度等等。况且,通常应用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后殖民理论,其矛头多指向文化殖民主义,聚焦文化再现的诸多问题。它与第三世界国家,或者说殖民地国家的人们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并无直接的联系。由此看来,后殖民主义本质上只是一种批评话语,是“新的跨文化批评”(Ashcrofteta1.,1989:2),它自然可以用来分析解读与后殖民文学有诸多一致性的华裔英语文学。后殖民文学批评中常常使用的术语,如族裔属性、文化身份、经济及文化生存策略、刻板印象、再现、异质文化、语言差异、挪用、混杂性等,都适用于华裔文学研究。

在对华裔英语文学的批评实践中,后殖民理论经常用来突出华裔作家解构文化殖民主义、建立崭新的族裔文化身份所做的尝试。作为来自香港的华裔移民,毛翔青经常被定位为后殖民作家,对他的作品的后殖民解读也就不足为奇了。他的代表作《酸甜》(SourSweet),多次被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进行探讨。如LauraHall在《新国家,新自我:毛翔青和石黑一雄的小说》一文中就从后殖民理论的基本点出发,指出了这两位作者在作品中对“英国性”(British.ness)的再协商,和对建立超越本质论的文化身份的呼唤。(Hall,1995)伍慧明的《骨》、梅恩格(MeiNg)的《裸体吃中餐》、李群英的《残月楼》等作品也因有力地再现了北美华裔个人、家族及族裔的历史和生存状况,经常被纳入后殖民批评的范畴。任碧莲在《典型的中国人》、《爱妾》等作品中对华裔身份混杂性的再现、后多元时代的描摹也不断得到后殖民解读。王索玲(SaulingCynthiaWong)在《从必需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一书中,也从后殖民方面探讨了一些重要亚裔美国作家的主题关注。(Wong,1993)她的解读策略基本上是后殖民主义的。书中属于后殖民文学批评的术语,如他者、异国情趣化、协商、挪用等可说是俯拾皆是。也有大量的评论者对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结合女性主义与后殖民文学批评进行了解读,强调了弱势族裔女性在主宰的白人文化和各自的族裔文化双重殖民下的的艰难处境,以及她们打破沉默、发出自己独特声音的不懈努力。这与斯皮瓦克所坚持的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活跃于该批评领域的常荆苛(CheungKing-Kok)和林英敏(AmyLing)等均属于此列。陆薇(2007)的《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则系统地采用后殖民批评策略来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这些研究工作证明,作为华裔英语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工具,后殖民理论是恰当而有效的。

2.0后殖民解读华裔作品中“中国性”的再现

在后殖民理论的语境下,“再现”是一个充满政治色彩的词。叙述(narratives)被看作是帝国主义及其“他者”必争的领地,双方为能够控制人们和地域的再现权殊死搏斗。人们对特定地方、特定人群的认识,往往基于他们所读到的文字叙述。正如HomiBhabha所言,国家本身即是叙述@。(Bhabha,1990)从这个意义上说,华裔英语文学体现了作家们对“中国性”(Chineseness)再现的关注。他们实际上是将文学再现作为身份建构的一种有效途径,试图粉碎西方文学传统中对“中国性”的刻板印象化(stereo—typing),并用生动、真实的叙述来重建自己的身份和族裔属性。虽然对于什么是“中国性”,目前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随着文化历史背景的变化,这一概念的含义在不断发生演变,而华裔英语作家其实是在用自己的作品对此进行商讨。他们的文学创作是对西方“他者化”中国的应答。用笔做武器,他们为自己和自己的族裔构建了新的动态的文化身份,使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在这些英语国家以崭新的姿态存在,并构成西方多元社会的一部分。

华裔英语文学的一个普遍的主题即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这与后殖民文学的核心关注是一致的。赛义德认为,文化身份不是自然形成的,稳定不变的,而是人为建构的(赛义德,1999),在后殖民理论的透视下,华裔作家为粉碎西方文学中对华人类型化的塑造、构建新的华人形象所做的贡献会更加突出。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里,认同并参与这样的工作,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塑造新的华人形象,这些作家致力于在作品中解构西方文学中所构建的华人族裔的刻板化形象,表现与之截然不同的“中国性”。这些作品里,既有叛经离道的女勇士的生动刻画,也有不同时代的金山勇士、中国小子等迥异于西方文学传统中女性化的华裔男性的形象塑造,还有在多元文化中成功找到平衡点、达到文化融合和混杂的华裔代表,如《爱妾》中的卡内基·王。通过在作品中探讨在这些西方国家作为华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作家呈现出不同境况下异彩纷呈的“中国性”。他们所再现的中国及其文化传统,因为缺乏亲身经历,很多是基于间接经验的“文化想象”,构建的是颇有争议的“文化中国”(CulturalChina)④,但无可置疑的是,这些个性化的创造“集体文化身份”的努力构成了“中国性”的不同层面,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文化认同的多元性也得到了体现。这一切都与后殖民地国家人民重述历史的文学策略殊途同归。因此,后殖民文学批评方法使这些作品的深层意义得到进一步开掘。

与“中国性”的再现有关的另一个方面,是真确性(auhtenticity)问题。华裔英语作家毕竟身处西方,用英语进行写作,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模拟”了主流文化的话语,套用了“殖民者”的价值观和评判事物的标准,并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族裔属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经常被批评为卖族裔的“他者性”而求荣了。他们的作品中,中国的故事、传说和典故遭到大胆的改动,经常变得面目全非。例如,受到赵健秀等人炮轰的《女勇士》里花木兰的传说,《喜福会》中的一些典故,都经过了作者看似离谱的改写。不过,依此为据谴责这些作者歪曲华裔文化、篡改华裔历史,却有失公允。华裔作家成长于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中,他们无法沿袭任何已有的文学传统来表现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这些经过改动的传统文化元素,实际上是他们文化混杂性的体现,反映了他们建立一种可以被称作是“华裔英语文学传统”的载体的企图。

然而,对华裔英语文学中“中国性”的再现应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IenAng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现在世界上有不同的华人群体,“中国性”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集体文化身份的构建也应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演变而增加新的内容。(Ang,2001)如何从后殖民的角度来解读日益繁荣的华裔英语文学,因而有着文学上和现实上的双重价值。

3.0后殖民理论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陷阱

使用得当,后殖民批评话语在研究华裔英语文学的过程中,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和武器,更好地凸现华裔作家争取(claim)真实的华裔移民历史、商讨动态的文化身份和建立华裔英语文学传统所做的努力。然而,基于后殖民理论本身的种种争议和局限,其在华裔文学批评实践中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是西方评论者基于东方主义假定对华裔英语文学的误读。他们把华裔英语文学看作是充满异国情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以东方和西方的二元对立来衡量和评价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们往往从作品中寻找符合或不符合这些假定的元素,并以此来判断作品是否真实地再现了中国文化。悖论的是,华裔文学评论家(包括中国大陆和港台学者)自己也容易深陷这种本质上是西方或东方中心论的泥潭:他们熟知华裔作品中涉及的典故、传说等中国文化内容,却以是否复制和传承了中国文化传统来衡量这些作品,因而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华裔英语文学虽与中国文学有着某些联系,它却是完全分离的另一种文学,作家们意在转化、改变中国的故事、传说,而不是简单地呈现。

与之相联系的,是某些后殖民学者倡导多元文化所可能布设的出人意料的陷阱。多元文化的主张,有的时候会导致对“异国情调”的过度追求,进而导致作家们出卖自己文化的“他者性”以求作为主流文化的点缀被接纳。这背后的逻辑是,“他者性”是永恒的,东方就是东方,应满足于自己的从属、边缘的地位,而西方仍是西方,没有必要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具体到华裔英语文学中,那就是要求华裔作者更多地关心如何写出自己族裔文化的异域色彩,为多元社会增添一种多样性,而不应该过多地着墨于揭露和批判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

最后,是在运用后殖民理论的实践中出现的对静态的族裔属性的坚持。在当前学术界针对再现的真确性以及谁更有权力代表华裔移民的激辩背后,隐含着这样的潜台词,即有一种特定的“中国性”的存在。显而易见,族裔属性是不断变化的,其再现也应该是各式各样的,因背景差异而各具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差异和不同才是最重要的再现内容。这种在后殖民理论不当应用中产生的本质论,恰恰违背了后殖民理论去中心化的原则。

英语文学范文篇7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探究

文学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以语言作为载体,通过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与读者之间进行交流。让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来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文学是每一种成熟语言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的一种形式,文学脱胎于语言,但又由于文学自身所具备的魅力,使得进行英文文学学习时,能够使阅读者对于英文本身也产生好感和兴趣,英文文学能够帮助英语收获更多的使用者。

一、英语文学研究现状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虽然作为一种外来语言,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却随处可见,无论是产品的介绍还是西方文化作品,英语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中国人都曾经经历过段时间的系统英语学习过程在该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最基本的单词音标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英语的语法,对英语世界的特殊句式进行掌握和记忆[1],达到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对更多以英语作为载体的资料和知识进行接触和学习。想要进行英语文学研究,首先需要研究者自身具有较好的英语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基本的英语知识,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频繁使用到英语,有较好的语感。只有达到这些基本要求之后,学习者才能够进行英语的文学研究通过对字面意思的深度思考,来感受作者在创作这些文字时内心的感情波动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学所独有的魅力。英语文学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沉淀出了太多文学巨著,其文学艺术的表达形式繁杂不输于任何一门语言[2],想要真正的对英语文学有一定的研究,仅仅通过阅读几本英语文学是完全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的,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研究,不是研究者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研究者能够掌握大量英语文学内容。

二、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特点

(一)英语文学中想表达的意象性特征。意象实际上是一种以物易物的类比表达方式,通过掌握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存在的微弱关系,经过作者的思想加工,通过对客体进行描述和表达来让读者联想到客体背后的主体内容。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来自于作者在生活中的实际经历,但作者在表达这些经历时,往往会通过艺术加工,让这种实际存在的生活内容文学化,给其赋予独特的文学魅力。一个优秀的文学,绝不仅仅是对具体事物进行简单描述,而是一定会赋予一定的思想感情在其中[3],需要读者去细致的阅读和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在阅读和经历的过程中产生与作者的共鸣。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阅读者所需要进行的前期准备很多,例如对该文学作品创作的特殊年代背景进行了解,或者掌握该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中出现了巨大变动,再或者是掌握该类型文学所共通的特点[4]。想要完成这些内容都需要研究者有深厚的语言学习功底,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历史发展脉络,英语世界的重要概念,不同时期其代表性作者的创作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均有涉猎,并在阅读文学时能够熟练灵活的调用该方面的知识储备。(二)英语文学中想表达的感性特征。与直观的语言描述相比,使用文学语言,能够将抽象的事物以更加具体感性的方式进行描述,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描述事物的基本特征,同时在描述过程中加入感性色彩,使对事物的描述过程中,增加对作者感情因素的添加,让读者在了解事物本质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该事物说投入的思想感情。在面对抽象性的概念,例如生命情感,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将这些抽象概念具象化为实实在的事物,通过联系两者之间类似的地方使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事物。很多时候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将事物写活,扣动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有的文学作品能够活用感官转移[5],将原本是视觉感知的事物,通过味觉触觉等形式来进行表达,使读者在阅读时整个感官能够被调动起来,有利于读者更加细致的品味文学作品的描述对象,并且通过感官转移的形式,能够使读者拥有奇妙的阅读体验,加深对事物某一特征的记忆和了解。英语文学作品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其文学流派之多,写作技巧是复杂,著名作者影响之深刻都见证了其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所占据的独特地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英语文学作者已经擅长使用目前已知的所有写作方式和表达技巧,在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时,不仅仅能够感受到英语世界独特的风采,也能够重温文学写作技巧。在文学作品中小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英语文学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长时间受到关注,英语小说的贡献不可忽视。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为了能够更好的带动读者情绪,也为了能够让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更加饱满,作者往往会为其中重要的角色单独设计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的记住这个人物。为了能够更好的塑造一个角色的特点,作者往往会为其设计具有明显标识的经典台词或场景,当这种场景给读者留下的印象达到一定程度时,在接下来的文学描述中,观众就会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将某些特定的语言风格和场景设置归类到某一个具体的人物中。(三)英语文学中体现的语言情感特征。每一个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是浸透着作者的心血,作者寄希望于通过作品的,能够将自己的思想与更多人进行交流,出于这样的基础,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很多时候作者都会无可避免的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波动影射到作品中,有的作者为了能够使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更具层次感还会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改编加入到作品内,由于生活经历的相似性,当读者阅读到这一段文字内容的回忆,两个情感之间产生的共鸣也是文学语言,情感特征的具体体现。在阅读情感描述较为丰富的文学作品,通过多种情感的冲突,能够使读者直观了解到作者此时的心理感受,而作为载体的文字在此时则显得空洞无力,作为载体语言的组成,仅仅是将作者想要表现出的内容,尽可能全面的展现给读者,但是当这个目的达成之后文字本身的存在重要性就会被大大的忽略,这也是文学作品中情感特征的一种高超表现手段。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同时作者想要体现出的情感,以植观的文字进行描述,在成功的描述之后当将读者带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之后,让读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依照进行独立思考,纯粹与读者的情感与作者情感进行交互,在这一过程中是不需要文字的铺垫,当然想要达到这一程度,作者的文字功底一定要达到相当水平,并且具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对具体事物准确无误的描述技巧。文字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是基础,构筑了文学作品的骨骼,存在一部分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能够将自己想要描述的世界和思想感情,通过文字的安排来进行具象的体现,例如《乡村教堂内的挽歌》,整篇文章的语言安排与常见的文学完全不同,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位,在文字描述上毫无章法。但是如果你知道这篇文章的内容是通过介绍精神病人对于世界的看法,那么这样矛盾特殊的文字安排就会显得相得益彰。这种通过对文字形式进行安排,进而表达出世界观描述的方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较为少见,但是所能表达出的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四)英语文学中语言的陌生化特征。由于英语文化中的一些习惯养成与中文不同,所以在阅读英语文学时,首先应该对该时代背景下的语言使用习惯进行了解,以防止在阅读时出现违背常规的情况,造成不能正确理解作者初衷的情况。一部分作者其创作特征与其他作家不同,如《尤里西斯》和《喧嚣与骚动》,就是通过将语言文字的陌生化进行应用,使文字表面上看似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但却能够契合小说中人物内心活动,使整个文学表现更佳。

三、结束语

语言文学作为一种情感上的载体,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高度浓缩表现,通过对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特点进行研究,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李倩茹.语言艺术在英语语言文学中的应用和体现[J].中外交流,2018(20):54.

[2]李江雯.英语影视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1):32-34.

[3]李丹.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6):157-159.

[4]李江雯.英语影视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1):16-18.

英语文学范文篇8

关键词:英语文学;文学翻译;艺术语言;处理原则

文学作品是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与民俗风情于一身的艺术作品,可以明确清晰地对西方文化进行表达呈现,因此,翻译人员应当在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在遵循处理原则的基础上着重处理作品中涉及到的文学艺术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应尽可能避免由于语言的差异性致使翻译作品的文学性消失或虽呈现中心思想但毫无文学美感的现象出现。

一、英语文学艺术语言翻译准则概述

优美的、富含情感的文学语言能够让阅读者与作者思想上产生一致的共鸣,让阅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意境和主旨。而英国文学作品的写作依据是将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社会作为大背景,利用词句来合理的表达生活情感和期冀[1]。阅读者可通过这些文章作品来对写作背景进行深入的理解探究。这就要求了英语文学翻译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在尊重且彻底了解作品的前提下,保障文章的可读性,不随意篡改作品内容,语法表述正确。语言翻译应当遵循严复提出的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遵循三个规范,即“信、达、雅”[2]。“信”指翻译工作作者需忠于原文,翻译作品有可信性;“达”则表示翻译成果应语法通顺,表达流畅;“雅”则需要翻译工作者翻译语言具有优美感和艺术感。只有做到这三个规范标准,结合作者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翻译作品的艺术性.除此之外,翻译工作者还应当调整翻译内容的顺序,对作品进行再次编排,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富有艺术性的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还应当遵循三点标准,且翻译工作者应当将这三点标准应用贯穿于整个作品的翻译中[3]。首先是翻译的目的性,即翻译这本英语文学作品的理由以及翻译后可以给阅读者带来的价值。其次是翻译的连贯性,即翻译工工作者在明确翻译的目的后,对作品的翻译应当通顺流畅,符合语法要求,避免出现断词断句的现象。最后是翻译的忠实可信度,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确保中心思想与作者表达主旨高度一致,不能按照自我思想来对作品填词加句,误导读者对原作的理解。

二、英语文学作品的艺术语言翻译原则

1.艺术语言翻译应遵循忠实感原则。英语翻译即用别的语种对原文的概念和思想进行复述表达,而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有关术语和行业常用词时,翻译工作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避免出现主观翻译的现象,比如我觉得或者我认为这样的语境,将原作作为衡量翻译是否表述合理恰当的标尺,不得随意篡改。许多翻译工作者认为对英语文学作品逐句翻译就是对原作品的尊重,能完整的表达原作思想,殊不知艺术语言的翻译成果是连接阅读者和原作的纽带。因此,翻译工作者应当做到对待翻译工作认真负责,遇到专业性的术语或不了解的风俗民情立即进行查阅或请教,而不是主观的判断后直接进行翻译,导致偏离文章思想或前后文章内容连接不通畅的现象出现。翻译工作者要想翻译出一篇富含艺术修养的英语文学作品,就必须有踏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了解所译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当时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4]。这样才能完整地展现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让阅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明白作者写作的用意。比如,翻译家严复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是因为他熟练地掌握了中英文字典的操作使用,不同的词句放在不同的意境中会有不同的解释,而文学作品博大精深,虽然翻译过程不能完全依赖于字典,但是字典对于翻译过程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就像是在完成一幅画作,翻译工作者必须根据环境即社会背景来对作品呈现的画面加以艺术性的修饰,且忠于原作思想,这样的画作才是成功的作品。2.艺术语言的翻译应遵循时代感准则。由于每个社会背景都会因为时代的转变而转变,导致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创作背景也各不相同。在特定的大环境下,文学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社会阶段的特征和时代演变的过程。因此,翻译工作者要想深入地理解原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文学底蕴,就应当就当前作品创作的背景进行挖掘和分析。时代的进步发展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诞生的基本前提,其演变过程会通过艺术语言在作品中展现给阅读者。阅读者可通过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去了解发现该时代人类的进步、社会经济情况、生产发展过程以及文化风俗习惯等等[5]。当然,翻译工作者在对原作品进行翻译时,为了确保留存作品的艺术感,应当在领略原作概念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该时代的物体产物或精神产物,选用该时代的语言风俗特点,融入语境,这样才能完整地表达出作品创作时代的语言特点。3.艺术语言的翻译应遵循流畅度和美学准则。由于文学类的英语作品中包含较多的文学语言,导致文学类的英语作品与其他作品的翻译差别较大,翻译工作者翻译难度随之上升。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有休闲舒适的感觉,常用于情感的抒发表达,一旦翻译内容不精准流畅,语言表达不贴近自然生活,就会让读者无法理解作品主旨和作者思想,让读者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甚至导致读者出现放弃阅读的现象。因此,翻译工作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在理解原文尊重原文的基础上,于字里行间加入合适的起程,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与此同时,确保翻译出来的内容所表达思想观念不会超越人们的一般思维[6]。翻译工作者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翻译经验夯实。另外,由于中英文在语句排序上存在较大差别,因此,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对文字进行重新编排,保障语句通顺,符合美学标准,避免出现语序混乱的情况。4.艺术语言的翻译应遵循合理规划原则。翻译工作者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是为了让读者可以了解西方文化,读懂作者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思想。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遵循艺术语言翻译的合理规划原则,将文学作品中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合理地转化成符合读者阅读的逻辑思维[7]。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是让能够完全不懂英语语法和文化风俗的人也能充分了解到作品表达的内涵。著名的翻译工作者傅东华先生,在翻译著作《飘》时,就完美地遵循了艺术语言翻译的合理规划原则。一般情况下,翻译工作者会将原作中出现的名字通过音译的方式直接翻译出来,但是傅东华先生是将自己对作品中角色性格色彩和魅力的解读融入到了翻译中,在尊重原著内容和任务的前提下,给予了主人公一个新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名字。5.艺术语言的翻译需要遵循的其他原则。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翻译的内容和意境与原作达到完整统一,还要体现中文文学语言的艺术色彩。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避免出现将英语语法的表达方式带到中文表达中的现象,确保翻译内容表达方式的精准度。与此同时,翻译工作者应当在保障原文表达含义和思想不发生偏离的基础上,适当地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删减或增添,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英国文学和国外作者写作的表达方式,另外还可以增添一些对文章写作背景解释的内容,以供读者参考[8]。在作品写作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方面,应根据翻译需求,做出相应改变,毕竟各地文化艺术语言的修辞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中文表达习惯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作品。

综上所述,英语文学翻译工作者为了正确的引导阅读者认识了解西方文化,开阔视野的同时,增加文学艺术素养,应当严格按照英语文学翻译的语言艺术处理原则来对作品进行翻译。因此,相关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选用的文学翻译方式和处理原则对翻译品质来说就至关重要了。翻译工作者应当以表达作者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意境为主,结合作品现世的时代文化风俗,在遵循合理翻译原则的前提下,将作品的艺术性、美感流畅且完整的呈现出来。只有符合阅读者需求的,且翻译的内容拥有翻译工作者自身翻译特色的作品,才能吸引大众视线。

参考文献:

[1]李丹.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6):157-159.

[2]李江雯.英语影视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2-34.

[3]李江雯.英语影视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6-18.

[4]晏开维.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速读(中旬),2016(9):140.

[5]关峰.试论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中国科技纵横,2015(18):244.246.

[6]陈思琦.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探讨[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3(9):22.

[7]卢依楠.论英语文学作品中含混表达的翻译——以《从此以后》英汉节译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7.

英语文学范文篇9

1.英语文学特征—意象性

文学引人入胜的关键所在是作者通过文字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既定的背景,但是在事情发生方面却有戏剧性的可能。在既定的时代背景下,丰满人物形象,字里行间显出表达的情感及态度。作为最普遍的艺术特征—意象性,具有很多种类型,如:听觉意象,嗅觉意象,视觉意象以及抽象意象等,一般一篇文学作品中运用多种意象,表达不同的情感或者同一种情感,如英国诗人托马斯?那什所写的一首描述春天的诗—Spring,theSweetSpring。Spring,theSweetSpringSpring,theSweetSpring,istheyearpleasantking.Thenbloomthing,thenmaidsdanceinaring,Colddothnotsting,theprettybirdsdosing: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本诗表现了对田园特有风光的赞美。运用六种意象完美结合构成春回大地、鸟语花香的和谐美景。运用多种意象将读者拉入作者创造的意境之中,进一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及情感。

2.英语文学特征—生动性

英语文学作品通过巧妙的语言将人物、所处环境生动的表现出来,并且运用生动的描述让读者感同身受,将作品与读者间距离拉得更近,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作品,并对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进行反思。如《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在得知女儿跟人逃跑时,竟为一点钱诅咒自己女儿,““她干出这种不要脸的事来,死了一定要下地狱。”“哎呀,糟糕!糟糕!糟糕!我在法兰克府出两千块钱买来的那颗金刚钻也丢啦!咒诅到现在才降落到咱们民族头上;我到现在才觉得它的厉害。那一颗金刚钻就是两千块钱,还有别的贵重的贵重的珠宝。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那些珠宝都挂在她的耳朵上;”这段描述生动的刻画出来夏洛克的吝啬,即使对自己女儿也不例外。运用生动的描述能让读者近距离体会主人公内心想法,体验他的喜怒哀乐。

3.英语文学特征—情感性

文学作品都有其一定的目的,每位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描绘百态人生,或喜或悲或忧或愁或兴奋或虚无,这一切情感都通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意图。比如美国作家安德森的著名小说《小镇畸人》,小说中作者通过精神病人的视角,观察整个小城镇的生活,并且结合凌乱的、不区分大小写、连标点都懒得使用的文字表达,表现整个小城镇的无助和混乱。这篇小说正是通过这些杂乱的文字与精神病人的视角进行讽刺,表达出人们对于爱和被爱的向往和渴望。同样诗歌中情感表达也非常丰富,读弥尔顿的《失乐园》能和诗人对上帝发起的质疑产生共鸣,读《独自云端漫步游》能读懂诗人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真挚的爱。文章中情感的合理利用,使读者和作者产生共鸣,更容易理解文章,升华思想。

4.英语文学特征—含蓄性

含蓄直白的说就是不要太直接,在英语文学中,语意含而不露,对于本要表达的含义进行加工处理,让读者尽情发挥自我想象力,从字里行间揣测作者想要表达的含蓄含义,就如《老人与海》中,作者对老人面对困难的硬汉形象进行大量描述,几乎没有提到鲨鱼的情况,就相当于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大困难,但是你仍然要坚持,直到最后的胜利。在老人叫醒男孩时,“老人轻柔的握住男孩的一只脚,直到男孩醒来”,虽然没有直接描述老人当时的内心活动,但是我们仍然能感觉到老人对男孩的爱,这就是含蓄表达的魅力。

无论何时何处,语言都可以包含说话者或者作者的自我情感、自我目的,日常生活中如此,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更是如此,在英语文学中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的构造文章背景,通过描写景物,人物的某些活动来烘托时代背景,历史背景,然后在细腻的描写人物时表达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这种载体承载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的思想。一部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中蕴含很多艺术手法,我们在阅读并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同时将会发现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正是由于这些才会吸引更多读者。

参考文献

[1]刘岩,张一凡.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J].才智,2016(8).

[2]吕程.解读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J].新校园:阅读,2015(6).

英语文学范文篇10

关键词:英语文学;英语技能;素质教育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大学英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大学英语课程基本分为基础英语课程(包括综合英语、听力、口语、阅读等课程)以及专业英语课程,即跟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如经贸英语、会计英语、管理英语等。而英语文学课不论在学生一二年级的基础阶段,还是在三四年级的提高阶段都没有作为独立的课程出现过。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英语教师觉得英语文学语言程度要求较高,英语专业学生上该课程尚嫌吃力,更别提英语水平差得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了。另一方面,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文学无用论盛行,用人单位瞄准所谓的“实用型”人才,文学课难免遭受学生的冷遇。难道文学课真的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毫无益处吗?本文试图从英语文学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具体实践来阐释这一问题。

一、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回溯英语教学和文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过去尤其是20世纪之前,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提供语言的形式,另一面则提供语言的内容。例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巨大帮助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就大量使用了文学作品里的引文作为例句解释单词。而我国解放前的学生英语学习材料主要来源于英语文学作品。但20世纪以来,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学界都认为文学在语言学习的作用正在减弱。许多研究者如JohnPovey,RuthSpack等就认为文学是不实际的,应该从英语学习者的课程表里剔除。但我们认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是语言工具,阅读文学作品并不会成为他们提高专业水平的障碍,相反文学对人生、社会及世界的微妙表现以及文学语言的精巧优美能锻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文学主要表现的是人类的生存境遇和情感,它能使我们有可能体验他人的生活,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使第二语言的交流更顺畅”。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中载教授在2006英国文学学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指出的:“英美文学课程在语言、文化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文学课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人文素质,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文学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实践情况。

二、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文学选读课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从2003年开始,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以及人文素养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在开设文学课之前,相关教师调研了文学课在本校和国内其他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反馈情况。我们发现,英语文学课在各高校都面临着困境与不足。大多数院校强调培养学生实用性的语言交流和具体的实践能力,英语文学课程的课时量和内容被大大压缩。同时,文学课因为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而不太受学生欢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英语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作了相应调整,以满足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英语文学选读课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的规定,为非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为期一学期的选修课。选择在三年级开课是因为我校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我们认为,在此阶段开设文学课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也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学、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同时,该课程还希望帮助学生较流利地运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后者是我们课程教学的重点。

2.教学内容

在一些学校的英语文学课中,往往在讲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讲文学史,这样的效果并不太好。因为我们面向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以,我们放弃了专业性很强的文学史,主要以作品选读为教学内容。在选择课本时,考虑到学生的非英语专业背景和实际英语水平以及课时长度,我们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课本,因此,在充分掌握学生水平和兴趣的情况下,授课教师自己编写了《英语文学选读》讲义。教材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文学课本以时间或文学流派为线索编写,而是分成不同的和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如selfidentity,spiritualgrowth,love,family,socialchanges等。每篇作品开始部分有作者简介,文本中附有生词解释,文本后有三类思考题,分为理解、阐释和延伸理解三部分。每单元结束前还有文学术语介绍。当然,为了让学生扩大文学的知识面,我们也选了一些著名戏剧或长篇小说的片断,但数量不多。对长篇的文学作品,我们主要列出了阅读书目,希望学生课后阅读。此外,我们在选择作品时虽然以英美作家的作品为主,也兼选了世界其他国家,如俄国、德国、尼日利亚、沙特等国的英语翻译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横向比较中引发较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们还特意选择了一些中国作家与各个主题相关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别国文化的同时,通过对比更清楚地了解本国文化,激发批评性思维。3.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传统文学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是因为教师通常采取“满堂灌”的“一言堂”式授课方式。为此,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造。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启发激励教学法。在每篇文学作品后都设计有由浅入深,从内容理解到主题探讨等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提倡个性的发展,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分散性思维,就各类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仅仅听教师的讲解或名家权威的解读。因为如果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所谓“正确”的观点,不会自主思考的话,久而久之思想就会僵化,更别提创造性了。同时,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受教师固有思路或权威的局限,他们也有更大的表达空间,觉得有话可说。

(2)小组讨论教学法。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要求和同学交流。通常我们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一句英语谚语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分析文学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发现自己没有想到过的新思路、新见解,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3)实践活动教学法。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文学实践活动,例如,文学创作、戏剧表演等,使原本枯燥、遥不可及的文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贴近生活,使纯知识、纯文本的课程成为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比如,诗歌创作让学生开动脑筋,创造性地用英语表现生活,表达思想。这不仅符合年轻人渴望表现个性的愿望,增强其自信心,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以便更好地表现自我。

(4)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使文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比如,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而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巨大魅力,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再如,每个单元我们都会精选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名画,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可引导他们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进行思考。

三、结语

通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我校的英语文学选读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和人文素质。这门课自开设以来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由学生打分的课堂教学评估中,这门课的得分一直在90分以上。而每年由学生组织参与的英语戏剧大赛更成为他们的节日,空前地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文学课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更体现在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从事跨国合作工作的毕业生的反馈也表示,文学课的训练使他们能很快理解跨国合作对象的风俗习惯和心理倾向,有助于领会对方的意图,从而更好地推动合作。这一特点成为他们和其他院校学生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其实国外的英语教育者也渐渐认识到文学在ESL/EFL教学中的重要,文学课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上。总之,我们的探索和实践证明,文学课不仅能在大学英语课中开展,而且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希望我们的实践能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Bay-Petersen,Ole."OntheLanguage-LiteratureRift,andtheCaseforUsingLiteratureinLanguageClasses."[J].Papersfrom

theSeventhConferenceonEnglishTeachingandLearningintheRepublicofChina,May1991:29-45.

[2]束定芳.外语教育往事谈——外语名家与外语学习:第二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