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22:07:12

英语听力教学

英语听力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独立院校英语听力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化以及教育多样化的发展,独立院校成为教育系统中一个新的发展体。相比于传统的大学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独立院校更有其自生的特点。独立学院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主要开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招生时,独立学院通常要列入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在本科三批中进行录取。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认知程度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从事独立院校英语教育已将近五年,对针对此类学生的听力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从学生学习特征以及听力课程的教学方面来进行初步探索。

二、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征

2.1学习特征

2.1.1学生水平不高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基础水平对听力的理解影响较大。这其中就涉及到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文化底蕴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就拿英语发音来说吧。笔者所处的独立院校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珠三角洲,受到粤语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发音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普遍来说英语音标中的/r/和/l/,/s/和/θ/,/z/和/ð/等,经常就会出现学生把right写成light,把sick与thick弄混淆。这说明在学生除了要克服方言所造成的影响外,还要加强语音的练习。又如以下这篇听力材料:classinBritainandAmerica,在不理解英国和美国教育知道的情况下,就会对整个听力材料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多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等各种途经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充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1.2学生自主性不够

“元认知”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元认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元认知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元认知调控)。元认知知识主要有三类:1.个体元认知知识,即学习者关于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者之间的比较以及对人类认知心理的看法等方面的知识。2.任务元认知知识,即学习者对于学习任务的本质,学习任务的要求、标准及难度等方面的知识。3.策略元认知知识,即关于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及其有效运用的知识。元认知调控包括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价。在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元认知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学生是被动的来听英语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具备良好的心态,听力效果可见一斑。

2.1.3实际运用能力较弱

美国语言学家M.W.River指出,外语学习中45%的信息来源于听,30%源于说,16%源于读,9%源于写,可见听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听力教学的目的不是一味的听,而是在听力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说,让听和说想结合以达到交流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学生缺乏把听和说相结合的能力。在听力材料中听到的一些实用的俚语或者是日常交际过程中惯用的说法,学生不会现学现用,不能以听为依托,把说、读、写、译联系起来运用。

2.2针对此类学生听力课程的特点

2.2.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有几个方面。首先,要通过有效的途经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抓得好,就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相反,如果预习抓得不好,就会学得被动,课堂的效率就低。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查阅各种学习工具来获得有效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2.2.2课间操作

2.2.2.1选择难易合适的录音材料

听力材料选择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听力的效果。难度适中,即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难易程度适合的材料。材料难度太大,会让学生丧失信心、失去兴趣,产生厌恶感;过于简单,易盲目乐观、缺少压力,不利于提高。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难度:①语速快慢;②篇幅长短;③题材和体裁。在语速方面,可以从易到难,先从简单的英语对话开始,或者是从简单的数字听力开始,一步步有计划的加深难度。其次,学生如果一开始就接触非常长的录音材料,就会抓不到重点。因此,可以让试着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一段一段的练习,归纳出每一段的大致内容。同时,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一些谈到与他们日常有关的材料,在stepbystep这本书中,有些章节学生容易理解,但是有些学生就感觉到生疏。可以采取让学生做好充分课前准备的方式让学生慢慢了解。

2.2.2.2课堂组织和节奏的把握

一般的听力课程安排可能就会跟着教材的安排来安排,可是经过一些试验后发现,这种情况下老师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境地。如果让老师发挥最大的能动性?其实不妨把材料内容相关的录音放在一起,老师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材料衔接起来,让学生在某个时间段接触同一题材的内容,这样的话也便于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互动,也方便老师在听完这类材料和引导学生进行口语锻炼,达到听和说的结合。

2.2.2.3创造认知非母语的听力环境

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最佳途径是让他们直接置身于英语听力环境之中,多听勤练。用英语组织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以排除母语的干扰,以便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的反应能力。在经过这种忘记母语的短暂训练后,学生就会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2.2.4课堂模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听力课堂不是单一的听—对答案-反复听的一个过程,这中间必须结合一些其他的方法。模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听——答”:让学生根据听力材料作出正误判断或者进行性质判断。二是“听——重述”,即力求让学生将听到的材料一字不差地重述出来,从而训练学生听力的精确性。三是“听——复述”,就是让学生将所听到的材料内容较完整地表达出来。在内容方面,可以先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可以加强学习动机,增强记忆力,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选择丰富多彩的听力材料,例如听英语歌曲,看最新英语时事报道,欣赏经典外语电影片段,模仿英语演讲等方式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时候一些颁奖典礼也能让学生听的同时学习一下西方礼仪。英语小故事,对话,英美家庭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人物介绍都可以作为训练材料引入到课堂。同时,鼓励学生多说,增强他们的自信,这对语言学习者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三、结论

听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慢慢积累的过程。针对独立院校的

学生,应当采取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从培养理解能力入手,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以达到各方面能力的有机促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玮.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2]NidaE.Selectivelistening[J].LanguageLearning,1953,4/3-4,4/3-4:92-101.

英语听力教学范文篇2

一、影视英语听力教学模式面临的困境

(一)使用非常耗时

教师课前准备非常耗时。从片子的购买或下载、选材和问题的设计以及学生活动的组织,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需花费1~2个小时熟悉教材内容和把握教学重难点。而在试验组的教学中,从确定主题到正式上课,至少需要20小时。如果一个学期每两周要完成一部影视作品,那么17周需要准备8部影视作品的教学方案,每部20小时,8部就是160小时,这是比较繁重的备课工作。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非常耗时,由于影视作品的语速较快,使用“基于影视作品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时,学生要完成一项听力练习,至少要观、听三遍影视作品才能完成,这至少要花四个课时,比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多了近一倍的时间。

(二)寻找适合学生听力水平的影视作品较难

学生的英语水平影响着他们的理解和吸收。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选择影视作品时很难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另外,有的影片虽然有趣,但知识点不够连贯、口语化、语速较快,不适合作为听力材料。这就要求选材时,应选择更合适的影视作品,如科教片、记录片等,但这些影视作品学生不一定喜欢而且也较难找。如果影片选得不好,听力课就变成了影视欣赏课了。

(三)影片学习的课时有限

由于课时少、影片长,一学期下来,影片的播放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相对较少,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每周选用一部电影,至少需要1小时,每周两节听力课,仅播放电影就花费了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完成听力任务的时间很少。学生如果不进行听力练习,对所听到的内容就比较模糊,知识就得不到巩固。

(四)技术要求较高,难以实现教学设想

教师在对影视作品处理上往往会受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而无法达到理想的结果。如片子的字幕处理难,有些影视作品找不到DVD光碟,只能通过网络下载;有时插入的字幕与原声不一致。

二、影视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出路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相关技能

无论是已有理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还是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都涉及到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变量。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实现的[2]。为了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需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在影视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授课的基本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即“我是英语教师,我只要会教英语就行了”,还需要扮演多种角色:知识传授者、教学技术人员、课堂组织者、参与者及评估者[3]。虽然在影视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中,从片子的购买或下载、选材和问题的设计以及学生活动的组织,会耗费许多时间。但是教师可以让这些耗时间的事情有价值,即“做中学”———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中边学边用,这样就会成为“双赢家”———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学会了几种计算机软件的操作。

(二)充分发挥读写教程中各单元主题的作用

比起英语影视作品,课本上听力内容虽然是预先录制的,比较单调,有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然而,这些听力材料与精读的内容有关,有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知识点。“主题教学”指以主题为依据,选取与教材内容或者学生有关的校园和社会生活的语言最佳样本[4]。因此,课堂不可能完全脱离课本阅读的内容去使用影视作品,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所涉及的话题进行选择。通常,一部影片的长度在90分钟左右,加上必要的讲解、操练和欣赏等,大约需要4小时。通常英语听力课的课时为每周2个课时,为了避免“面面俱到”、“囫囵吞枣”的情况,从作品中截取有关片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每部影视作品最好能先播放一遍,让学生对总体的情节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相关的主题,从影片中截取适合听说训练的几个片段。每个片段要有相对独立的场景,要能设计与讲解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目,播完后,教师可让学生完成这些课堂练习,以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那需要截取多长的片段?李佳曾就“大学英语教学中视频片段播放的长度”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3%的学生认为长度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短片比较适合他们。因此,每个片段的长度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5]。

(三)播放影视作品的次数要适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影视作品播放的次数越多,学生的耐心就会越少,特别是听力水平高的学生;如果播放的次数少,很多学生又难以理解影视作品的内容。此外,课堂时间有限,播放次数多,教学任务就无法按计划完成。李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视频片段的播放不宜超过3遍。

(四)利用课余时间,构建走出课堂的教学模式

英语听力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听力教学

听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和学生高考的分数息息相关,还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听力是决定英文水平的要素之一,听力提高其实代表着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现在使用的新课标也对高中生英语听力发展水平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听力七级目标:①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②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③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④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抓住要点;⑤能听懂熟悉话题的内容,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⑥能听懂一般场合的信息广场,例如:天气预报。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目标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此可见,听力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在从事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听力往往是一个薄弱环节,有时甚至感到十分吃力。

一、听力理解能力障碍诸因素分析

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1)语音障碍。有些学生平时不重视单词的正确发音,导致辩认音素的困难。也有学生象学习数、理、化那样,只用眼不用口,平时没有养成开口朗读英语课文的习惯,以致朗读句子时,演变为读一个一个单词。对听力材料中一些常见的连续、失爆、同化、弱读、升降调等语音词调,感到无所适从。平时听惯的英语课文磁带语速较慢,听惯了老师讲课偏慢的语速,遇到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适应了。平时老师训练听力,可能教学形式手段单一,把听力课只是上成放录音,对答案,缺乏必要的指导。长此以往,影响了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和提高。

(2)词汇、句型和语法的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词汇的熟练程度、同音异义、一词多义现象,以及对句型和语法是否熟悉和掌握,都对学生听力理解大有影响。学生如果只凭听到的片言只语,不会用英语进行思维,当然不能做到听音会意,导致理解错误也就不足为奇了。

2.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高中学生虽然学了一点世界历史和地理知识,但对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知识知之甚少,学生在听力中对此类材料常会感到难以理解。

3.心理因素障碍。听是比读更为紧张的学习活动。因为听音磁带或说话者的话音瞬间即逝,故听话人在听的后面内容时,必须对前面的内容保持一定记忆,并将前后内容连贯,加以综合分析和整理。当学生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失去自信。如果学生带着这种压抑、消极的情绪听音,其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如何结合新教材,更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呢?

传统的外语教学思想认为语言学习就是学习一套系统的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只要一支粉笔一张嘴,把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以此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发展运用英语的能力。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将他们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最终发展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个实践过程必然以学生为中心。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学生活动的练习,如pairwork,groupwork,classroomdiscussion,等等,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降低教师的作用。相反,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需具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

具体地,我们可以考虑以下这些做法:

1.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既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增长语言知识,更要在听力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英语文化意识的发展。从培养人、发展人的高度以现代课程观为指导,注重教学的开放性,以及过程和评价的发展性。

2.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以便以其口语表达来增加学生的听英语机会,锻炼并提高其听力水平。语调、重读、弱读、连读、变音、失去爆破、语气、语流、语速等各方面都要准确表达,而且课堂用语力求丰富性。结构、用词和语言难度要注意层次性、变化性,用自己的实际运用让学生感知英语的节奏,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语言时不至于感觉“失真”,产生消极情绪,以至影响听力理解能力发展的实现。

3.教师在听力课堂教学中,要具体分析材料的内容和难度是否适合学生使用,教学材料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描述是否相适应,材料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据此对某些材料删减或通过适当的调整,降低难度和要求。

4.让学生精听和泛听结合,关注学生的感受,减少测试性练习,同时摒弃放音—做题—对答案的做法。在听力培养中要激发兴趣,渗透英语文化知识,注重技能和策略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听力中体验运用技能策略,了解信息,欣赏语言的成功快乐,而不是以应试为目的,抛却了听力体验中更具价值的东西:培养听力过程中的信息筛选、记忆、联想、推测、归纳、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调、语气、背景等非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满足人的发展中的求知需求和情感需求。

英语听力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计算机网络;商务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课教学方法单一是当今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听力课的普遍现象。在没有多媒体的年代,受到条件的制约,教师只能通过播放磁带进行听力教学。而今,有了电脑、网络和投影等多媒体设备,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实质上的进步,改变的只是播放工具而已。仅靠听觉获取信息的单一模态无法调动除听觉以外的其他感官,容易使学生感到听觉疲劳,无法集中精力进行之后的听力教学,当学生遇到生词或不熟悉的词或短语时,就更会增加他们的挫败感。如此,不但学生对于老师的提出问题无法做出积极的回应,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学生在听力练习上的积极性下降,听力水平提高缓慢。加之,许多听力教师面对的难点是如何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搜集大量且适合学生水平的课外听力素材,有关商务英语听力的书籍纷繁复杂,教师也不可能一一购来使其“一分高下”。如何改变以上现状,使学生得到各种感官的刺激以获得更加真切的商务英语情景体验,加深对商务英语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是商务英语听力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有关理论

张德禄(2009)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多模态话语的最合适的理论模式”,因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可以直接作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此框架的构成为: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和媒体层面。第一层面指的是作为文化的主要存在形式的意识形态和作为话语模式的选择潜势的体裁或者称体裁结构潜势;第二层面指的是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第三层面包括话语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第四层面指的是实现意义的不同形式系统,含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视觉性的、听觉性的、触觉性的表意形体和各自的语法系统以及以上各个模态之间的语法关系;第五层面指的是话语最终在物质世界表现的物质形式,包括语言的(纯语言和伴语言)和非语言的(身体性和非身体性的)的两大类。身体性的非语言是指面部表情、手势、身势和动作等因素;非身体性的非语言指的是工具性的物质形式,比如PPT、网络平台、投影、音响都属于非身体性的非语言。何克抗在《现代教育技术》(1998)一书中介绍到:赤瑞特拉(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五大感官都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同程度的作用,通过视觉获取知识比率为83%,触觉获取知识比率为15%,分别排在第一、二位,而传统听力课上主要调动的听觉感官只有11%,听力教学活动应该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多种模态依据需要融合使用,如果将听觉和视觉两种模态融合,记忆保持时间最长,为75%-90%。实验证明,多种模态应协同发展,将单一听觉模态转换成多种模态,特别是视觉、触觉和听觉模态的综合利用,使它们达到了高度统一,多种感官能力使听力素材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的语言语法的内化得到增强了,多方面能力得到了培养,如多模态知识捕捉能力、话语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二、构建基于网络的多模态商务英语听力教学

(一)构建基于网络的多模态商务英语听力教学。首先,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在美好便利的时代。有线互联网、无线Wi-Fi已经覆盖了全世界,只要有网络覆盖的地方,手机、电脑上网已是司空见惯。可以说,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国内外的网站、APP里都有素材极为丰富的视频和音频,其中大部分可以免费合法下载并使用。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下载所需材料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我们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其与多模态理论有机融合,切实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依据以上有关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商务英语听力教学多模态模式框架的构建,并探讨其对学习者的英语听力水平及其学习能力的影响。本课题组将听力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来进行。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将班上同学分为4人一组,通过任务式合作学习方式,小组轮流对将要讲授的单元进行背景知识介绍的准备。要求是组员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或音频,由其中的一个组员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现和介绍,必要时应进行生词、表达法或句型的讲解。组员也可以在对所搜集的视频或音频知识进行消化后,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如对话表演、短剧表演、英文歌、PPT等。在课中,即上课前十分钟用于小组通过以上建议的方式进行单元知识背景介绍。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进行以听为主导的教材学习,完成教材听力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穿插听力技巧的传授,如哪些信息需要速记、速记技巧、遇到不能及时反应的词该如何应对等。完成教材练习后,教师千万不要以为就此学生就完全掌握了相关听力技巧及知识点,一定要通过附加练习或活动进行巩固和加强。形式可多样,如朗读听力原文,对原文主要内容进行复述,通过情景表演再现原文主要内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原文内容提问/回答等。若时间充裕,教师还可利用互联网寻找难度稍大的相关视频,最好选择带字幕的,以免让学生产生挫败心理,打击其学习积极性。若听力过程中遇到合适的素材,教师也可据此偶尔安排学生进行辩论,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丰富、活跃了听力课堂,使学生对听力课有兴趣、有新鲜感与期待感。课后,教师要布置适量作业。作业的内容可以是让学生对课堂听力的任意内容写评论发表观点,或是进行命题作文。教师也可以先在互联网上搜索内容相关、难度相当的音频或视频,根据材料出题后,打包发给学生。以上作业均以Word电子版上交,学生的作业完成后,先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再打包发到教师的邮箱里。教师以批注的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再反馈给学生。在以上三个阶段中都适当运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并且借助了计算机网络的力量。如课前学生运用网络准备视频或音频及完成课后教师布置的视频或音频作业时,进行了文化层面和语境层面框架的构建;课中组员在课堂上将课前准备内容进行展现,在此环节中感受语言文字、感知视频颜色调动了学生视觉和听觉,并且环节中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触觉,也激发学生把先前捕捉的各种信息进行内化并转换成其他模态输出出来,如发音器官运动模态、文字模态、图像模态等。课中的教学安排,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从纯粹的听力理解和记录转换为语言表达、肢体表演等多种模态表现形式,也可以使学生在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方面得到充分了解。课后作业阶段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再一次构建了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和形式层面。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中,媒体层面都有体现在不同教学活动中,如网络平台利用、PPT展现、唱英文歌、情景表演、多媒体使用、复述内容等。五个层面的框架,让学生达到了知识的输入———消化——输出———再消化。(二)基于网络的多模态商务英语听力教学之研究结果。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院校2017级商务英语专业统招本科的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一为实验班,另一为对照班。在实验班实施基于网络的多模态商务英语听力教学,在对照班实施传统听力教学。首先,我们从实验班随机抽出10位同学,将其实施教学试验前英语专四听力成绩与实施教学试验后的测试成绩进行纵向比较。测试材料分别为2015年专四听力试题及2016年专四听力试题,平均正确率为55.3%及72.8%,采用t检验。t=2.635.t(17)00.01=2.567<2.635*<2.898=t(17)0.005.t=2.635*从统计学上来说,根据t检验统计决断规则,实验班分数试验前后差异已达到了显著水平。随后,我们将这10位同学的实施教学试验后测试成绩与对照班随机抽取的10位同学的成绩进行横向对比,测试材料同样为2016年专四听力试题,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2.8%和57.4%。计算出t=2.608*。t值同样在t(17)00.01=2.567<2.608*<2.898=t(17)0.005这个范围内,统计结论为达到了显著水平。无论是纵向对比还是横向对比,所得出的试验数据都说明课题组将研究发现运用于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三、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商务英语听力多模态形式改变了传统听力教学中学生仅仅用听觉来获取信息的单一模态,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外语课堂教学体裁,提高了外语学习者的商务英语听力能力及水平,对教学应用领域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意义。而基于网络的商务英语听力课堂的多模态模式可以增加师生互动交流的渠道,丰富的多感官接触有助于降低学生听力的难度,激发学生的英语听力兴趣,为学生提供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对所掌握知识的输入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马莉.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建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159-162.

英语听力教学范文篇5

一、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1、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1)语音障碍。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同一个音素,同一个词语,因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读法也因人而异。学习者由于受母语方言的影响,往往自身发音不准,又缺少必要的语音基础知识,重音、语调“自成体系”,难以辨别连读、重读、弱读和同化等语音形式。

(2)学生语法基础差。在语法结构方面,语言材料中的复杂句子结构以及与汉语不同的逻辑表达方式都会对听力认识产生干扰,造成理解障碍。这时要借助已学过的语法知识才能正确判断出所听句子的用词和含义。有些同学局限于汉语的思维方式,从而误解其意思。所以要在听的过程中很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就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3)词汇障碍。听力词汇量偏少是听力理解的障碍之一。高职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少,而能听懂的词汇量更少,常因听不懂部分生词而无法理解整个句子。学生大都能“读”懂以前“听”不懂的材料,这说明学生的听力词汇量少于阅读词汇量,这就造成了许多材料能看懂却听不懂的现象。

(4)文化背景障碍。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听力材料的内容广泛,题材多样,从新闻报道到名人轶事,从天文、地理到哲学、历史,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如果不了解所听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能听懂每个词的意思,也不可能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此外,非智力因素障碍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现有的高职听力教材难度过高,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的听力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凭借和手段,因此,教材的内容是否合理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的听力教材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听力材料难度普遍过高,高职学生在学习时有畏难情绪,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使大部分学生对听力失去了兴趣。

3、听力教学方法单一,“听”与“说”的环节没有很好地结合。在目前的听力教学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采取固有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听力教学中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英语听力训练基本都以测试题的形式来完成,教师先领读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再讲解其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播放几遍录音带,全班一起做练习,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核对答案,完成问题就意味着训练的结束。这一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不能达到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的措施

1、抓好语音的纠正,补充语音知识。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研究语音就形成了音位的概念。在听力教学中,第一步应该纠正学生的语音,这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基础,否则无论他们的英语基础多好、词汇量多丰富、语法掌握得多好,也只能看懂英语而已,是聋哑英语。此外,要求学生坚持多读,因为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时要掌握句子的重音、轻音等,在朗读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发现并纠正错误。对于好的文章,应一遍又一遍地读。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抓好课堂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强化听力训练。各院校都配有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和网络教室,这些语言实验室在训练学生的听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适合大班外语教学模式。师生配备的耳机和麦克风,消除了距离的差异,语音清晰,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另外网络型的语言实验室还具有音频视频点播、同步语音测试等功能,可通过教学软件实现人机对话,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耳、动嘴、动眼、动脑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平台,适宜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可减少两极分化。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听力水平的提高中,教师只是外因,关键是学生自己,他们才是听力水平提高的内因和关键所在。在听力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自觉地去纠正自己的发音,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学好语法,多听多练。

4、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听力课教学中时常会遇到涉及文化背景的短文,应该给学生补充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这也是突破文化听力障碍、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关键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以及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法律制度下的文化差异,充分利用广播、报刊、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工具,为学生提供最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英语听力教学范文篇6

1大学英语听力现状

综合分析目前大学英语听力现状,可以发现在现行的听力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由语言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引起的听力理解能力差

掌握充分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然而,当前英语听力教学中对诸如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句式等英语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学生所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量有限,出现辨音能力差、听不出单词前后缀、语速跟不上、语法逻辑结构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得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由背景知识匮乏引起的听力理解障碍

AndersonandLynch曾指出:对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史实、背景知识的缺乏会成为听力理解中的一个障碍,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传递文化的。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会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因此,要想学好一门语言,首先要对这门语言的背景文化有所了解。而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严重缺乏对英语背景文化知识的讲授和学习,造成学生由于不了解文化背景,在听力中出现大量的误解和混淆,形成听力理解上的障碍。

1.3由“应试教学”引起的听力学习兴趣缺失

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学习是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主要目的,所有的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的教学也只是围绕着如何通过考试来开展的。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很多企业也把通过四、六级考试当作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和社会氛围下,学生学习英语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必要的企业标准,使得以沟通交流等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语言学习,变成了以应付考试、满足要求为主导的机械性、任务性学习,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严重缺失。

2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必须从师生两端同时进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观念。运用自主学习、任务型教学、学习策略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注重应用,通过互动的方式使教学活动情景化、真实化、交际化,从而激发学生听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1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现代教学方法

根据“英语课程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语言学习能力、学习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分层教学的现代教育模式———制定详细的分级目标,以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首先是突破阶段,即针对大一新生,着重培养学生的辨音能力,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英语语音(即音素、语音特征、语调和句子重音等)的辨别能力和句子结构的判定能力,初步解决语音语调等语言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其次是巩固及强化训练阶段,即针对大二学生,着重进行英语听力技巧的训练和辨音、句子结构判定等方面的练习,并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听力强化训练,是学生具备充分的语言基础知识储备。最后,为提高阶段,即针对大三学生,主要训练学生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正常语速的会话,理解说话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初步学会听懂和分析英语新闻摘要的大意,掌握新闻要点。当然,在同年级的学生中英语能力的差异一定存在,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不同,因人而异地做适当调整。例如,对英语听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注意加强课外辅导工作,使之不掉队、不丧失学习兴趣;而对英语听力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适当补充一些难度较大的听力训练,以消除“吃不饱”的现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2知识扩充及其它技能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其它知识的补充,例如语言文化和跨文化背景知识讲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习惯、风俗等背景知识;而英美文学、语言学、文体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语义学、修辞学等应用语言方面的知识讲授,可以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另一方面,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既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有涉及到一个人所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听力技能。因此,我们应把听力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在培养学生听力技能的同时,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储备,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3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是需要大量实践的。而英语听力课的课时只是每周2小时,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听力实践需要。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自训条件,并加强课外自训、辅导,做到课堂内外结合,技巧和实践并重。课堂教学中以听力技巧的指点和引导为主,使学生养成语音、语法知识、常识、听力等多技能并用的听音习惯,也训练学生的速记能力、瞬间记忆能力,以及从文章结构来帮助理解篇章大意的能力。同时可以借助校园调频广播、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介为学生提供听力学习氛围,构建学生听力学习的第二课堂,并逐步形成学生课外自训及自主学习的平台。

3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储备、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逐渐深化听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作者:贺玉婷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英语听力教学范文篇7

在几年前的全国大学英语研讨会上,南京理工大学的井升华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与时代脱节,与实用脱节。”并明确指出:“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是一件工具,只要能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他学外语的目的就达到了。英语教学必须向实用转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井教授的发言博得了当时在座专家和外语工作者热烈的掌声。可见,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语言学家威尼兹赫里兹认为:“大量的事实说明,儿童学说话的过程是先听懂,然后说话”。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说”是“听”的能力的一面镜子,它们均需同样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听懂、理解得越多,大脑储存的语言信息就越多,口语就越强。这一原理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听力训练是语言教学任务的首要任务之一。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好坏与其精读课成绩的高低成正比关系。由此可见,搞好大学英语的听力教学意义重大。

1听力训练的特点

“听”是一种领会性的技能。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调、词汇、句子结构和篇章安排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听的时候,首先必须跨越这两种语言的差异,运用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去正确理解说话人表达的信息。其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即反复听一个对话或一篇文章,却总是抓不住主旨。而阅读相同内容的书面材料,感觉容易得多。这恰恰说明了听力理解与阅读理解的区别。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①听力训练是声音信号,具有不可重复性。阅读材料是视觉信号,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自由调整阅读速度,还可重复阅读。②听力内容的声音信号有很多特点。如句子有调势,单词在句子中有重读、轻读、连读,某些音节还存在清辅音浊化,失去爆破等语音现象。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往往对此知之甚少,导致理解失败。而对书面文字的理解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某些单词只要接触过,即使读音不准,也可根据上下文推出词义。③从心理学角度看,听力理解过程依赖大脑的短暂记忆功能。这种记忆是有容量限制的。

如果学生不注意开发利用这种功能,对连续的听力信号就会抓不住重点或是遗忘丢失。而在阅读理解中,学生可以对眼前的书面材料反复查阅,恢复忘掉的重要信息。

此外,许多新生听力训练的缺乏导致了他们在听力课初期基本上抓不到有用的信息。同时,许多偏远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师英语水平的限制也使学生在启蒙阶段无法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为以后的听说英语增加了难度。

针对以上情况,在听力训练中,我们注重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既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对语言自身的把握,又适度加强技巧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实施听力教学的多种尝试

2.1基本教学法

2.1.1英语纠音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最初几节课重点纠正学生的发音。帮助学生发现发音错误,提高必要的语音知识水平。否则,如果学生头脑中对英语的基本发音规律概念混乱,存在大量错误印象,那么,这些印象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正确的发音信号输入相匹配,就根本谈不上学生对有声话语的正确理解。

2.1.2单项技能训练与整体技能训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包括:辨别单词中的音素,辨别语流中的音素,辨别重音的类型,辨别语调的类型。以每项技能为一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并结合到句子中、简单的对话中以及段落中去。单项技能训练贯穿整个听力教学始终。进入整体技能训练阶段后,重点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所听材料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

2.1.3听说结合听和说是学习外语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种基本技能,把听与说有机结合起来,要比单纯进行听力技能训练能更快达到掌握语言、巩固提高听的能力的目的。通过听和说的结合,学生不仅提高听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听―重复―再复述等形式进行训练。

2.1.4灵活、创造性地调整和补充教材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听力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该教材内容充实,语言规范。但最明显的问题是:全书的录音主要为英国音,缺乏标准的美音训练;内容过于单调,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内容主要为公共英语,缺乏与专业英语的有机结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结合所学专业从外文广播中转录最新科学报道,给学生进行听、抄训练的办法。因为转录的科学报道均是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内容新颖,语音标准,既可以补充医学知识,又提高了英语听力,深受学生们的欢迎。除此之外,课余时间适当增加泛听的材料,内容涉及名人传记、趣闻轶事、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大大丰富了学生对英语国家背景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1.5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条件。在听力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全方位实施外语教学,将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综合起来,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的优势,达到看、听、说、写融合成一体的效果。图像资料、图片资料和声音资料交相辉映,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适度的听力技巧训练

2.2.1运用宏观预测法,增强对整体内容的把握美国著名教学法专家王士元曾说过:“理解语言过程是一种猜测、估计、预想、想象的积极相互作用的过程。”预测是提前获取信息的一种技巧,它包括听觉和视觉的预测。在听力训练中,我们鼓励学生对被输入的信息进行大概的整体猜测。根据具体试题内容对所输入信息不断地加以修正,同时提取头脑中相关的旧信息加以匹配,然后输出经过整理的信息。并以此为根据,分析和回答问题。在预测过程中提倡根据上文预测下文、某些习惯用语中的宏观预测以及想象图像预测法等。

英语听力教学范文篇8

1.通过基础词汇学习可巩固并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是学习听力的基础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必须巩固和掌握的基本词汇,这些基本词汇的掌握,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时,可以快速地了解英语句子的意思,而听到不认识的单词时,可以通过对基本词汇的掌握来有效地进行判断英语句子的意思,进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forexample”,这是一个基本的词汇,学生在英语听力的训练或者考核中,通过词块教学法,掌握了这个词组的意思,在听到这个词汇时,自然会将该词块后面的意思,理解为举例说明,自然可以很有效地将句子拆分为“总分”结构。在小学听力教学中,运用词块教学法,教师要注重合理地分析与归纳词块,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的词块。通过词块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练地巩固已经掌握的、学习过的单词,同时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新的单词。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单词的扩充,是词块教学法的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优势。

2.掌握高频搭配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学习听力的关键

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词块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扎实的高频搭配,扩充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小学英语听力中,高频搭配组合是比较常见的,通过词块教学法的运用,学生可以掌握丰富的高频搭配,在听力训练或考核的过程中,通过辨析高频搭配来拆解句子的意思。如“havearest”是指“休息一下,小憩一会”等,这类高频词汇组合在小学英语听力中非常普遍,这种日常的近乎口语化的英语表达,更像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学生如果没有较深的语感,没有掌握良好的高频词汇组合,那么在听力的过程中,学生大多一知半解,无从下手。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通过词块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扎实的高频词汇组合,这些英语基础的掌握,是学生学习听力的关键。而且通过高频词汇组合的学习,学生还可以从强化旧单词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学习旧的单词来衍生学习新的单词,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听力。如“pickupleaves”、“doanexperiment”等高频词汇组合,学生在学习这些基础的高频词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总结与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扩充新的高频词汇组合,进而逐步地丰富学生的词块数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听力的学习。

3.通过固定或半固定搭配的学习来加强单词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记忆单词

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通过词块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固定搭配,并且通过固定搭配的学习,来强化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可以说,运用词块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某个单词的基础上,通过以该单词为基点,来依附一些新的生词,让生词的学习不再是机械化的记忆,而是一种在运用中不断反复练习的过程。如“doanexperiment”可以通过转换成为“makeanexperiment”,学生在固定搭配的学习中,扩充了新的词汇量,在英语听力的学习过程中,有非常扎实的英语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英语听力的学习。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还有不少半固定的搭配,这种词块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单词的学习,从而为英语听力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相比固定搭配,半固定搭配是一种运用比较广泛的词块,如“droptheball”等,通过半固定搭配的学习,学生能够发掘英语学习中很多神奇的组合与变化,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运用词块教学法,通过固定搭配或半固定搭配的巩固与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英语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4.总结

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通过词块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充分发挥基础词汇、高频搭配、固定搭配等优势,不断提升学生的词汇量,有效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提升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趣味,提升英语听力的质量。

作者:汪晶晶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许李颖.词块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3(20).

英语听力教学范文篇9

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和技能,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英语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正进行着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其改革的中心就是把教学的目标从阅读教学转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听力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及相应的应用能力。然而听力也是最难掌握的一项语言技能,因为它受语音材料;语境;相关知识;汉语知识;语音、语法规则与词汇量的掌握;思维策略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实用为宗旨,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地听、说、读、写。听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体现,对高职学生尤为重要。因此,作为高职英语听力教师应思考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改变听力教学效果不明显,听力明显滞后于其它语言能力的状况。

一、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生的层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高专学生的听力基础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发音不准或根本无法开口读词句,导致对听到的英语材料分析加工费力或根本不理解;未能识别英音与美音的差异;记不得所听的内容,瞬时记忆(instantaneousmemory)能力差,遗漏信息导致对讲话的不正确理解甚至误解;词汇量小,句型结构不熟悉,常常跟不上教学内容的设置,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学生心理因素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不可忽视。多数高职学生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不成功,对英语信心不足,甚至排斥英语学习。很多人把这种自卑情绪带到了大学英语的学习中来,没听录音前,就认定自己听不懂。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对英语听力教学造成负面影响。听录音时,这些缺乏自信的学生就会被紧张情绪控制,整个听力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兴趣,进而开始放弃。

(二)应试教育及教师方面的因素。应试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公共英语、四级和六级英语考试、高职实用英语的A、B级考试,期中及期末考试,都让学生们应接不暇,奔波于各考场之间。为了使学生能及格并且得高分,大多数日常的英语教学都围绕英语考试展开,包括听力教学。在各种英语听力教程中,英语听力训练基本都以测试题的形式来完成,每篇听力材料后都设有问题,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把听力学习的重点放在答题上,不去做更多的分析和思考,答题成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答对问题就意味着训练的结束,教师未能帮助学生剖析听力训练中的成功及失误,及时总结经验,利用各种方法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熟悉相关的语境,让学生实现交际目的。这种应试的训练模式不能达到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即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对于高职学生尤其如此。高职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反复放录音、做题的应试训练很难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听不懂的下一次仍然听不懂,不理解的也还是不理解。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三)有限的听力设备和合适的听力教材的匮乏是制约英语听力教学的另一因素。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建有听力教室,但还做不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听力教室里上课。相当多的时候教师还只能是采用录音机+磁带的形式给学生播音。教师反复倒带,来回播放,杂音不断,使本来基础就差,信心不足的学生们更是无法集中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此外,合适的教材是搞好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前提,可当前市场上,面向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教材相对比较缺乏,教材的难度及课程设置难以适应高职学生的要求。

二、改进听力教学的措施

(一)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认知心理学家O’Malley&Chamot等根据学习认知心理过程把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他们认为元认知策略是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取得成功的自我管理行为。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确定和调整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等(O’Malley&Chamot,A,1990)。由于听力本身的特点,它不存在于空间,稍纵即逝,极其短暂,学生必须在很短的时间里对声音进行识别、理解、加工、连接、记忆存储等一系列的解码处理,同时还要不断把长期记忆唤醒以配合所听的材料,才能形成有意义的信息。英语听力理解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音、字、词、义的分辨和意义的重新构建过程。学习者若要成功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就必须把听力理解操作过程作为意识的对象积极地加以监控。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习者建立、审视、判断、更正他们的认知意识。教师应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在课上,教师要集中系统地培训学生在不同听力任务、不同的听力内容、不同问题条件下,如何使用不同的策略。教师应做好课上课下听力的过程监控工作,培养学生对听力策略使用的意识及对使用意识的评价和判断,培养学生对听力过程而不是结果的关注。此外,教师应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有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本。教师应迅速了解所教的每个高职学生英语的基础和水平、掌握的背景知识,根据他们的记忆力、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语言的感受力,兴趣设计听力课堂教学,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克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避免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心理因素成为听力教学中的障碍。

(二)处理好听与说的关系,以听带说,以说促听,听说结合。口语是有声的语言,是言语的输出或释放过程,听是理解和吸收所说的内容。说是在听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们是口语交际中密切相关,形式却截然不同的行为过程。英语说的技能大致包括语音语调正确、词汇运用合理贴切、语句结构符合表达习惯、言语反应和应变能力敏捷及语言表达简练等因素。培养学生的听力,可归纳为五点:第一、教给学生语音、语法的规则并让他们记住一定规模的词汇量;第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三、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教学,适当安排灵活有趣的互动教学,组织英语交流场景,进行现场的英语听说训练。鼓励学生课外利用各种条件多进行听力练习。让学生注意听,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它同学也要注意听;第四、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也就是英美人的语音、语调;第五、鼓励学生课余收听合适的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以说促听,听说结合。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听懂了,才能接着说。多题材、大容量的口语练习,师生间、学生间的对话操练都必须建立在听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进行会话操练,融听于说之中,用说来促听,让听说结合,相辅相成。

(三)把精听与泛听有机结合起来。精听与泛听是训练听力的两种主要形式。精听是基础。所谓精听是指力求把录音材料上的内容完全听透彻。精听的目的在于模仿英美人的说话,模仿他们的语音语调,对照改正自己的语音语调。可以从比较简单的句子开始,先慢后快,要有计划,有安排,根据自己的听力程度,找准起点。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听音模仿朗读。英语口语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一个人听力水平的高低。如果能够把要听的内容快速、准确、流畅地读出来,又怎么能听不懂呢?正确的读音与正确的听音密切相连的。应加强朗读训练,跟着录音来朗读,比照自己和原音的差别,达到模仿的最佳效果。自己有了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标准读音相近了,才能更好地听懂音带里的内容。第二,听音后复述。复述可分为口头叙述和书面复述,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听力记忆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其难度远远大于默写。为了强化听力记忆,可以要求听后详述;为了培养概括能力,可以要求听后进行概述全文大意。第三,边听边写,以写拉动听,听写结合。听写练习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一步。限时性强,输入量大的听写能充分调动与集中人的注意力。听写时只有完整地接受记忆所获得的信息,才能写下所听到的内容。如果学生能较完整地写下所听到的信息,那么在理解上肯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因此,以写拉动听,听和写结合同样不可忽视。

泛听是保障。除了精听之外,泛听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精听要求全神贯注来听,而泛听只需听懂大意,找到所需的信息或有时只是有意使自己浸泡在英语有声世界,领略语音的美妙就行了。泛听时选取合适的材料很重要。初级水平时可以听《新概念》第二册,英语九百句等。中级水平是可以选择《新概念》第三册,走遍美国。也可以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新闻或者VOA的慢速英语新闻。高级水平时可以听电影原声录音。另一方面可以多与外教接触,比如听听他们的讲座或是直接面对面交流。听的内容要杂,面要宽,可以不局限在一两本听力教材,最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程度来选择一些内容来听,一小段故事,一两条新闻,甚至歌曲都可以。总之,若能把精听和泛听结合起来,苦干加巧干,持之以恒,用心揣摩,就一定会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四)有效利用听力测试、促进高职学生的听力发展水平。设计听力测试题时,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三个层次:

首先是对语音的识别,从连续的话语中辨别语音,理解重音和语音语调。第二个要测试对句子的理解。在对语音进行初步的编码加工之后,学生要对字义,句义进行判断,必要时做出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理解句子间的关系,弄清句与句之间是表示比较、因果、程度、还是目的。在对单句理解的基础上,第三个层次要测试学生对语篇的把握。包括判断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从而找出材料隐含的意思,进而掌握所听材料的中心思想。以上这三项并非任何一次听力测试都要考到,比如针对初学者,就可以只对前两项进行测试。通常采用的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测试类别:新生入学的摸底测试,随堂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

新生入学的摸底测试。各科教师一般都会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摸底测试,目的是为了搞清楚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的类型,水平做到心中有数,相应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便因材施教。听力课的摸底测试也是一样,测试关心的是受试者目前的英语听力水平,测试的结果只要把学生分出几个大组就可以,不用区分得十分细致。因此在试题的选择上也不应该太难,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即可)。

随堂测试。听力教师在教完一个或相关的几个单元之后会在课堂上抽出一段时间进行一个小型测验。这种测试一般是为了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用时很少,形式灵活,题目也不很难。主要是为了总结归纳一下教学要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以便达到教学目标。利用随堂测试的形式检查教学计划是否实现。

期中期末测试。学期中间和学期末,都会有一次比较系统的测试。期末考试之前一般还有一周的时间停课复习。这样的测试是比较系统的测试,范围比较广,分量也重。期中期末测试应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各种听力技能联系起来,让他们认识到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是说设计的试题应该把教科书中出现的语言事实和各种规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认识它们。测试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很重要。作为听力教师,平时应多收集语言材料,以备不时之需。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和教学阶段,科学组织听力测试,跟踪反馈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同时应注意给高职英语教学更多的余地和自由,尽量减少各种考试带来的应试压力,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提供空间。

(五)恰当使用网络媒体资源,提供学生丰富有趣的听力材料,确保学生自主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因特网和各种媒体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学习素材,如:精彩英文电影,经典英文歌曲、绕口令练习、英语语音等,同时通过网站还可使用到多年的各类英语考试真题,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学生业余时间自学。媒体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选择媒体资源时,应关注三方面内容:所选媒体资源是否适合所教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言发展水平;所选资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否起促进作用;所选择的资源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结束语

提高听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时间的科学训练和掌握一定的听力应试技能、技巧。训练过程要遵循由浅如深,由易到难,由慢而快循序渐进的原则。听力训练的内容一般应按照从音素——单词——短语——意群——升降调——句子——短文的顺序进行,听力训练的训练方法一般逐步地采用:听音模仿朗读;听音后复述;边听边写。但无论是多么好的方式、方法,多么行之有效的技能、技巧,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去做才会有回报。总之,听力水平的提高要求高职师生克服听力教学中的各种困难,不断改革创新,尽力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多听、多读、多运用,真正提高英语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高职英语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英语听力教学范文篇10

关健词:大学生英语听力策略

一、当前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现状

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但从学生反映出的实际语言技能来看,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根据一份对大学生“初人大学的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和翻译等五种技能中最不适应的技能”的调查统计显示,被调查的300名大学生对大学听力课不适应的百分比为75.94%,是问题最集中的一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语音是听力的基础,由于地域、方言以及高考不考听力等因素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发音不准,对英语的发音规则也不太了解,缺乏对英语语音的连读、失爆、弱读、同化以及英美英语的发音差异等等方面的知识,一些一看就懂的句子听起来却不懂。对语法知识的一知半解,英语背景知识的知之甚少,这些都是影响听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从目前情况看,我院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偏低,“聋哑”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反央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最害怕听力”。针对这些现状,笔者提出了如下对策:

二、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1.让学生明确提高听力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语言是有声的,也就是说,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从上英语课开始,教师就必须向学生阐明听力课学习目标,讲明学习语言一开始就要从听力起步,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口头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只有听得准,才能说得对,因此,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开展日常交际,只有让学生明确听力课的目的,并有了听的愿望,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听力的活动。公务员之家:

2.注意基础知识的培养,听力训练由浅人深,泛听与精听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平日只注重语法教学,考前临时突击训练听力,很难收到好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关键在于平时的坚持。教师可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人手,由浅人深,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即:

(1)培养听力,突破语音知识关。

语音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完全爆破、意群、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方法是: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识记,并跟老师或录音机纠正,坚持反复训练和检测。确保学生发音准确后,方可进行词、句的训练,然后逐步过度到段落及篇章。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正确的发音及语调是顺利进行口头交际的基础,是听力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

(2)泛听、精听有机结合。

听力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即迅速地辨音解义的能力、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在为学生播放录音材料前,可根据所听内容,结合具体目标要求及检钡组题,设置问题,让学生心中有数,以利于听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具体做法是:播放第一遍录音时,要求学生泛听,针对问题捕捉有关信息,了解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对于一时听不懂的个别单词或句子,千万不能停留,要舍得放弃。同时,为了便于记住重要信息,有必要做到边听边记,把重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事由、原因、方式、数字等)的关键词记下来,从而迅速捕捉所听内容的主要信息。且精听应在泛听的基础上,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每个音节,然后再翻开书对照一下。接着合上书再从头至尾听一遍,直到完全听懂为止。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使学生提高辨音能力以及听力理解能力。当然,无论泛听还是精听,最好都不要先看听力材料。只有泛听与精听有机结合,才能使听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3.尽量多掌握有关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目前的英语教学比较侧重语言现象的讲解,对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和风俗很少介绍。而听力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并且英语听力教材中文章有很多是欧美人撰写的。如果学生知识面较窄或者跨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缺乏,不了解他们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常会感觉到听得懂单词却听不懂意思。语言的学习也应该是文化的学习,因此平时要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增强对英语国家的了解,从而便于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4.培养良好的英语听力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