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4:14:59

移动技术

移动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移动终端;云计算;迁移技术

现阶段,互联网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产业。虽然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但是也会出现相应的弊端,最直接的就是移动云端中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垃圾,这些数据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式不对都会导致系统崩坏,而云计算迁移技术的开发和完善在云服务器中完成,可实现低耗能的目标。

1移动网络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见移动网络的应用,比如交通智能系统、各类文体活动和GPS定位等都在使用移动网络。在定位系统中,移动网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移动网络,人们可以短时间内在定位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目的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使用快捷性和便利性。我国移动网络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设备之间已经实现信息共享,同时整个系统中的垃圾数据也越来越多,为了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就要对垃圾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垃圾数据的卸载处理对云计算移动网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移动终端云计算迁移技术的系统模型

移动终端和云计算共同组成了云计算的迁移技术。其中,移动终端主要负责将信息传递到云端的服务器当中,这一部分由云计算逐渐分解,进行无线信号的评估以及本地执行的计算等,主要流程就是在移动终端输入内容对应的代码,然后由计算机的组件接收,并对代码进行分析,然后逐步进行计算,最后进行评估并计算出实际的资源状况,移动决策计算出最后的结果,再明确是否进行二次分解,最后将本地原有的结果和云计算的结果进行合并输出[1]。

3云端数据的访问和存储

3.1数据存储技术

为了节约成本,就要考虑采取减少服务器数量的措施。实际研究中,我们运用数据处理技术减少服务器的数量,节约下来的资金就用在了系统中其他更加重要的部分。此外,系统的平稳运行也离不开数据存储技术,也是靠着这种技术,系统才有高效的存储效率。当然,在实际的存储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数据存储技术采用分布式存储,并且构建副本,做好备份,防止数据出错丢失。这样一来,用户的体验就比之前好了很多,平台也得到了更好的优化[2]。

3.2数据管理技术

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融合发展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我们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最主要的优点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全面加强企业内部的融合,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整合效率。但是也会出现系统运作过程中数据较多、无法存储、导致系统出现堵塞等一系列问题,数据管理技术在这时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管理技术能够根据数据类型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然后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现在我国运用的数据管理技术主要就是谷歌的GFS和亚马逊公司的DYNAMO,这些技术详情如表1所示。

3.3数据安全技术

线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网络,数据的存储在信息化网络时代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数据的安全性。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主要从两点进行分析,其中一点就是客户在使用系统的时候浏览是否无痕,客户端当中存储的数据是否能被别人看到,数据安全技术保证了数据更加安全,降低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4云计算迁移技术的架构分析

云计算迁移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云计算将计算分为多个技术进行,通过服务器完成客户端的命令。云计算规模逐渐壮大,不再是单一的分布计算,有效计算和并行计算同步进行促进了云计算的飞速发展。虚拟机实时迁移三个类型,将数据迁移到云平台,在迁移的过程当中需要按照迁移决策模式的构建和支持迁移的软件设计机制进行。

4.1按需迁移决策模型构建

在云计算的迁移中要考虑网络性能、终端特点性能等因素,最核心的就是网络性能。迁移是否成功直接由网络性能决定,当然也要考虑自身的因素,包含宽带、延时,还需要考虑设计判断的标准量,以及构建相应的模型。

4.2支持任务迁移软件设计

客户端和平台共同构成云计算的资源调度平台,主要的流程如图1所示。

5移动终端高效计算迁移技术算法分析

5.1计算迁移最优化求解

计算迁移技术的过程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资源,在整个迁移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毕竟移动终端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还需要不断优化。优化的时候除了考虑成本、计算效率以及客户的体验需求外,如果将数据迁移到云端进行计算,我们就要参考决策变量、发射数据和发射功率这三个自由度。终端要想成功迁移,迁移过程中的数据量就要小于本地的数据量。

5.2控制算法以及压缩算法

想要达到显示和内容分离,就要求在移动终端云计算的过程中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算法体系,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是通过压缩算法和控制算法相结合,在这其中,控制算法的应用较为广泛,部分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如表2所示。

6云计算迁移技术的仿真分析和性能评估

通过对技术的仿真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出云计算迁移技术对各方面性能的提高程度在什么范围内,其中对于不同计算迁移技术的能耗对比如下:当应用程序的代码容量为5MB的时候,各个方面的消耗量是完全相同的;当应用程序代码提高到30MB的时候,执行迁移算法可以达到节能60%的目的和效果[3]。迁移算法当中,时间分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迁移算法经研究分析得出,程序代码的实际容量提升的时候,时间的分配也具有正相关的模式,出现一定的增加趋势,容量超过30MB的时候,分配达到峰值。对于应用程序的代码容量为20MB的时候,实际计算需要的时间和本次预测迁移算法当中计算出的时间几乎是一致的,差异非常小,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本次的仿真分析和计算评估试验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在云服务体系的构建当中,云迁移技术具有巨大的优势,值得大范围推广。

7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移动云计算终端以及云计算迁移技术进行了研究。云计算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信息化网络的发展以及平台的建设,云计算全面开发能够降低信息化网络的建设成本,特别是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开发成本,也实现了数据共享,让用户可以随时访问,最主要的是有效解决了CPU运行中的负荷,减少了终端卡顿延迟。移动终端云计算迁移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应该加大资金和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翠敏.新基建下云网融合需求及关键技术架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2):33-34+39.

[2]卢东.中小型企业组网的需求分析和总体架构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6):100+99.

移动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实景;移动测量技术;智慧城市

1引言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以及与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实景智慧城市即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实景智慧城市是在传统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基于移动测量系统获取的可量测实景三维影像数据源,通过集成软件平台与应用系统构建一个可为政府、部门、企业、公众提供更全面、真实、直观、方便且可视化的实景智慧城市信息应用与服务平台。利用在行驶的机动车上装配的全球卫星定位、惯性导航、摄影测量与图像处理、地理信息集成控制等传感器和设备,在高速行进过程中采集空间位置数据、可量测影像数据及其属性数据,形成基础地理信息、点云、三维模型、实景影像、兴趣点、地名、地址、行业专题数据库等多种可测量、全要素、可视化的实景三维数据平台。实景数据不仅可以进行可视化标注、查询和统计分析来满足管理与决策上的高层次应用;还可以对公众提供客观世界最直观和最真实的实景三维影像,建立无需专业知识判读、最易理解的智慧城市,可直接回答与直观展现公众有关衣、食、住、行等工作和生活的应用需求,将智慧城市从展现形式、专题应用和社会大众需求等多方面提升到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1.1移动测量系统。移动测量系统(MobileMappingSystem,MMS)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种快速、高效、无地面控制的当今测绘界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1]。移动测量技术集成了全球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图像处理、摄影测量、地理信息及集成控制等技术,通过采集空间信息和实景影像,由卫星及惯性定位确定实景影像的位置姿态等测量参数,实现了任意影像上的按需测量[2]。它综合了动态定位快速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信息量大的特点,在加快测量速度的同时还提高了野外空间数据获取的效率,降低了数据获取成本,丰富了数据品种,实现了一次测量,多种产品、多方应用的按需测量。1.2实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与高级形态。传统的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不能表达城市最重要的三维数据和可视化信息,不能实现智慧城市的可视化应用,不能满足地理信息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需求。实景三维影像数据不仅具有地理参考的空间信息,还能反映智慧城市建设中大众需求的、与之生活环境实地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等多方面的信息,是集成了专业地理信息数据,可实现全面空间信息社会化服务的新型地理信息数据源。实景智慧城市通过遍布城市的传感器网络将它与现实城市关联起来,通过云计算平台将运用测绘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移动测量技术采集到的地理数据、可量测实景影像数据和行业专题地理数据等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和决策,并按照分析决策结果对城市设施进行自动化的控制与管理,为政府、部门、企业的决策管理和日常运行提供信息服务,并为大众带来更多工作和生活便捷。1.3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1999年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0年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燕郊高新区)。燕郊高新区建成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位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核心,是全国距离天安门最近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首都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规划,燕郊高新区位于“东部发展带”的关键区位,基本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体系完备的城市规划、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和健全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区内有中省直单位40余家,其中科研机构逾20家,大专院校10余所,高素质人口密度达到33%。聚集了一大批装备制造、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信息电子产品制造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现代制造业和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商务服务、休闲服务业、科技研发成果孵化等现代服务业。随着燕郊高新区土地利用、城市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管理、环境整治、公共安全等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对基础空间信息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燕郊高新区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建成并逐年更新运行,但基础空间信息提供方式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目前各项工作需要。因此,加强基础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建设实景智慧燕郊不仅能大幅提升基础空间数据的利用水平,而且能够为区内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丰富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并能够逐步实现高新区各职能部门空间数据紧密贯通及横向互联,实现智慧管理,对于推动区内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总体设计

2.1总体建设目标。将实景智慧燕郊建成面向政府、各专业部门、企业和公众的统一的、权威的、唯一的以空间信息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平台体系,通过地面移动测量技术获取实景数据,在实景模式下规划、部署与管理整个开发区,使之更加形象、逼真,准确度更高,通过实景的分析与直观再现,满足燕郊高新区建设发展、城市运行监控及各业务部门应用系统对基础空间数据的需求,提高燕郊高新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应用水平。建设主要目标:以基础地理信息技术为主、地面移动测量技术为辅,整合燕郊高新区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资源,建设燕郊高新区基础空间信息实景“一张图”,实现以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政府各部门数据共享与交换为核心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各层次的信息化应用提供公共数据和功能服务的基础,实现燕郊高新区的实景与智慧管理。2.2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在已经建成的燕郊高新区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依托统一的云支撑环境实现向实景智慧城市时空基准、时空信息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提升,建成实景智慧燕郊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并开展智能化专题应用系统,为实景智慧燕郊的全面智慧管理提供支撑。建设“实景智慧燕郊”,以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服务技术框架为基础、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核心建设地理信息支撑云平台,为业务应用层面的各种系统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服务、交换服务和共享服务,奠定“实景智慧燕郊”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服务技术框架。构建管理部门互联、互通的系统软件和硬件环境,创建信息资源共享等应用支撑环境;采用集群式基础数据库以及行业分布式数据库相结合的方法,建设需求业务部门信息资源数据库集群,开发建设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在数据采集与更新方面,采取常规信息日常采集和重点专项业务信息及时更新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充分挖掘、处理、集成、开发利用与深度分析现有数据资源,及时汇总和处理分析动态信息流,确保和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与更新维护建设。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标准、统一、规范的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实景智慧燕郊”的安全运行。2.2.1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实景智慧燕郊,除控制成果数据库、二维地形数据库、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数字栅格数据库、政务地理底图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地下管线数据库、卫星影像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库扩建、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等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信息之外,还需要重要的可量测实景影像数据库。2.2.2实景影像数据。以拓普康IP-S2Lite移动测图系统(图1)为例,简要说明实景数据的采集。在机动车上装配GNSS全球定位系统、IMU惯性测量单元、360°全景数码相机、激光扫描设备等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来完成实景测量工作、对街道等信息密集地区进行快速数据采集与更新。在行车过程中采集视频影像和空间信息,通过软件处理将采集到的影像数据集成到GIS数据库中。通过在数字地图上点击进行解析量测、获取位置、属性、影像等综合信息,实现实景影像管理模块对实景数据、点云数据、兴趣点数据实行动态、科学管理,方便查询、缩放和漫游。移动测量系统采集与处理过程简单、减少工作量降低,提高建模精度,成果丰富、直观、具有多样性,在降低了作业成本和缩短工程工期的同时,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3平台建设内容

3.1高新区实景三维影像地图建设。实景三维影像地图以地面影像直接反映制图物体,同时包含二维的线划图和三维的可量测影像。包含符合人类视觉和记忆习惯的地面微观影像数据全要素、全纹理的空间特征的大量、可供深度挖掘的信息。通过移动测量技术获取可量测实景影像,搭建实景三维影像地图。移动测量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中的基础设施层、物联层、框架层和应用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有:(1)数据管理:对矢量、影像、缓存、目录、元数据、三维模型数据的管理维护、更新及,提供地图浏览、查询统计、定位、标注、空间分析以及三维显示等功能。(2)运维管理:提供权限管理、服务的注册运行、维护管理运行状态、并进行监测,保障平台运行的安全和稳定。(3)信息服务:以在线的方式提供地图、影像图、元数据、空间分析等各类标准空间信息服务,支持各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和运行。(4)智慧应用:提供国土、市政、交通、公安、测绘、房产、规划、电信等部门空间数据一体化应用及智能化互联互通,信息交换与共享。3.2实现技术与总体结构。城市的建设发展运行都是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交织的四维环境中进行的。时间、空间是能够描绘记录城市发展轨迹的唯一、最有效的载体。离开了时空,历史的发展就无法展现了。而测绘地理信息是提供时间、空间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随着地理空间框架升级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相应要实现四个提升,即空间基准提升为时空基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升为时空信息大数据,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升为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环境有分散的服务器集群提升为集约的云环境[3]。地理空间框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分别部署在不同网络环境,信息交换需跨网摆渡;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中时空信息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部署在同一云环境中,信息交换依托服务总线。3.3运行服务。建设实景智慧燕郊(图2)就是建设面向服务的实景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与综合管理平台。提升政府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同时,通过规划、国土、城管、旅游、交通、应急、安全、公众等重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整合,推进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

4结论与讨论

实景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要经过漫长的发展经历和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并且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未来,随着移动测量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发展,新的需求也逐渐不断产生,移动测量技术将会向着多数据源方向发展,应用必然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移动测量数据处理技术向全自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也将对移动测量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未来,移动测量技术在实景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及地理信息服务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

参考文献

[1]李德仁.移动测量技术及其应用.地理空间信息,2006,4(4):1-5.

[2]陈炜,李瑞锋,张晓东.地面移动测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测绘科学与工程,2007(3):51-54.

[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CH/T9003-2009[S].北京:测绘出版社,2009.

[4]杨伯钢,冯学兵.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技术体系研究[J].测绘科学,2007,32(1):36-37.

[5]易延光,黄洪彬.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构成与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3):284-285.

[6]伍百发.移动测量技术及其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导刊,2011(6):90-91.

[7]曾浩.“数字城市”三维建模技术[J].地理空间信息,2013,11(3):26-28.

[8]张健源,李志刚.浅谈移动测量技术及其应用[C].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2009.

[9]熊伟.智慧城市背景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测绘通报,2015(3):125-128.

移动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MSS移动模架,主梁拼装,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D2合同段位于南引桥区,起迄点桩号为:K21+967.00~K23+617.00。上部构造采用跨径50m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梁高2.8m,单箱单室。单幅共分三联,每联11孔。箱梁顶面设有2%的横坡。桥位处于水陆两地,陆地30孔,水上3孔,最大水深3米,由于地处长江河道入海口,受潮水影响非常大。墩身高度13.725m~48.344m。根据现场工程实际及投标承诺,该工程上部结构采用与挪威NRS公司联合开发研制的移动模架施工。

2.移动模架概况

移动支撑系统(MSS)主要由牛腿、主梁、横梁、后横梁、外模及内模组成。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或机械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结构功能如下:

1.托架:托架俗称牛腿、三角结构。通过墩身预留孔(孔径:80cm*100cm)插入墩身,附着在墩身上。它的作用是支撑主梁,把主梁上的荷载通过牛腿传递到墩身上。每个牛腿顶部滑面安装有天车。并配有两对20t横向自动移动液压千斤顶。一个450t竖向自动液压千斤顶,一个纵向移动液压千斤顶。主梁嵌在天车上。为减少主梁在纵向移动时与天车接触的摩阻,天车上装有聚四氯乙烯滑板,通过三向液压系统使主梁在板桥向、顺桥向及竖向高度上正确就位。

2.主梁:滑模主梁为一对钢箱梁。钢箱梁的断面尺寸为1.824×3.438m,长度63m,分为六节——8.5m+11.5*3m+11m+9m))。节间由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为使主梁在顺桥向由上一孔滑移至下一孔,主梁前、后两端配有桥架式鼻梁,长21m。主梁是整套滑模的承重部件,重约360t。主梁上开有窗口,横梁由此置入主梁,窗口内设有竖向液压千斤顶、机械千斤顶及横向千斤顶。钢横梁通过压力系统与主梁铰接,主梁承受由横梁传递来的外模、内模及上部结构的施工荷载。

3.横梁:整套滑模共有18对横梁,横梁为“H”型,钢结构尺寸为35cm*90cm*900cm,每对横梁为销连接,横梁间距3.6m,横梁上没有销孔,以便安置外模支架。横梁通过主梁内的压力系统,可进行竖向、横向调整。

4.外模:外模由底板、腹板、肋板及翼缘板组成。底板直接铺设两相邻横梁间与横梁相对应。每对底板沿横梁销接方向由普通螺栓连接。连接外模板缝实为外模中轴线。底板总宽6.5m。腹板、肋板及翼缘板也与横梁相对应,并通过在横梁设置的模板支架及支撑来安装。

5.内模:本工程模架内模自行设计加工。

3.滑模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

MSS滑移模架的滑移及模板的安装调整是以"液压"为动力,以液压千斤顶为工作机具,在液压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通过液压千斤顶的顶推,从而完成主梁的就位、横梁的调整及内外模的安装和调整。施工前,首先编制好施工技术方案。购置专用设备、机具,租赁大型吊装设备。滑模按如下工序进行施工:托架(牛腿)的组装,主梁的拼装及有关施工设体机具的就位→托架吊装→主梁吊装及主梁就位→安装横梁→铺设底板、安装模板支架→安装外腹板及翼缘板、底板→内模施工。

滑模现场组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箱梁施工的工程质量、进度及施工安全。其中移动模架主梁作为系统的主要应力支撑系统,在整套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十分的重要,但是由于移动模架主梁为大截面箱型钢制构件,具有体积大,重量重等特点,对于拼装施工机械设备的要求及现场安全作业的影响相当大。因而选择一种最佳主梁拼装施工方案尤为重要。

本工程所采用移动模架主梁、前、后鼻梁的分节长及分节重如下表所示:

图3.1-1移动模架主梁及前、后鼻梁分节拼装平面布置图

图3.1-2后鼻梁、主梁、前鼻梁分块重心布置示意图

主梁及前、后鼻梁加的重心位置距后鼻梁端部54.59m,与其中心位置相差6.61m。

图3.1-3主梁及前、后鼻梁拼装完成后重心与中心相差示意图

主梁截面尺寸为1.824×3.438m,前鼻梁截面尺寸为1.992×3.494m,后鼻梁截面尺寸为1.812×4.52m,如图3.1-3所示。

图3.1-4主梁及前、后鼻梁截面示意图

主梁各梁段之间用高强螺栓连接,前鼻梁各梁段之间用高强螺栓连接,主梁、前、后鼻梁之间用销子连接。

牛腿托架加推进小车高5.766m,全长7.822m,托架单个重22.75t,推进小车单个重5.25t。

4.方案比选

针对此套滑模特点及现场工程实际,MSS移动模架主梁的拼装初步拟有三个方案:方案一(支架法)为现场搭设贝雷支架,采用2台50t履带吊分节段拼装主梁、前后鼻梁,然后采用4台100t千斤顶调整到位,牛腿托架在前、后鼻梁及主梁拼装前采用吊车吊装就位;方案二为用精扎螺纹钢整体提升前、后鼻梁及主梁到位,牛腿托架采用支架拼装然后横移就位;方案三(卷扬机提升法)为用卷扬机整体提升已在地面拼装好的前后鼻梁及主梁,牛腿托架采用支架拼装然后横移就位。

三种施工方案优缺点分析表4-1

优点缺点

方案一

(支架拼装法)1.一次性安装到位,工艺简便。

1.支架材料消耗多;施工时间长;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2.需要大型起吊设备配合作业;台班费用支出大;

3.高空拼装作业,施工困难,安全性较差。

4.牛腿安装受支架搭设位置影响较大

方案二

(千斤顶顶升法)1.地面拼装,操作方便安全;拼装质量有保证;1.液压千斤顶吨位要求比较高,设备不易获取,工作过程中各千斤顶同步性较难把握,且千斤顶行程有限,主梁安装到位需顶升多次,安全性低;

2.横向对拉精扎螺纹钢刚性较大,摇摆或震动都可能造成断裂损坏以及支架系统的倾倒。

3.施工时间长;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方案三

(卷扬机提升法)1.地面拼装,操作方便安全;质量有保证;

2.整体一次性吊装就位,有利于缩短工期;

3.利用钢管桩支架设精轧螺纹钢做提升保护装置,安全有保障;

4.牛腿采用滑移法就位,避免了与吊装空间位置冲突;

5.支架材料可重复利用。1.由于重心偏位,起吊时有前后摆动现象,施工安全性较低;但准确计算重心位置可以缓解。

2.需另行加工扁担梁、吊架

3.起吊同步性较难控制。

5.现场拼装施工

最后通过对以上三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之后,我部确定采用第三个方案进行主梁的拼装及吊升。

5.1场地布置与基础处理

⑴地基处理

在113#、112#、111#墩墩身两侧进行地基处理,地基沿墩身两侧分块处理用于放置贝雷支架,单个分块平面尺寸为1.5×3.4m。地面用推土机推平并铲除表面土,用碾压机压实后铺10cm厚二灰土做垫层,再在硬化后的二灰土上浇注5cm厚C15号混凝土做基础。

在处理好的地基上铺设贝雷桁架用以支撑梁段以便于梁段连接施工,每两片贝雷用90cm花架组成一组,每段梁下面安放两组,贝雷花架距离梁端距离除前鼻梁第一段为4.5m外,其余为1m。

⑵钢管桩吊装平台搭设

在112#、113#墩两侧打设φ630×8mm钢管桩,作为整体吊装主梁的平台基础。每个吊装平台有四根钢管桩,沿横桥向距墩身0.5、4.5m,沿纵桥向间距为4m,对称布设在墩身中线两侧。距墩身0.5m的钢管桩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承台上,另外两根钢管桩打入土内。每根主梁设两个吊点,则需要搭设两个吊装平台,其场地处理如图5.1-1,吊装平台平面布置及立面布置分别如图5.1-2和图5.1-3所示。

图5.1-1贝雷支架布置图

图5.1-2钢管桩吊装平台平面图

在钢管桩顶沿横桥向布设两排2H450型钢,单根长5m;2H450型钢与钢管桩之间焊接,其中一排2H450型钢用于安放2台卷扬机的吊勾,另一排2H450型钢中间留一定空隙,用钢板联结,其中间能通过精轧螺纹钢以便吊装前、后鼻梁及主梁,以作为卷扬机吊升过程中的保险措施;2H450上铺设I32做分配梁,单根长5m,间距0.5m;在I32上铺设6mm厚钢板,用于布设卷扬机和便于人员行走,注意钢板铺设时让出2H450型钢上的操作空间。

钢管桩沿顺桥向打设[16剪刀撑及平连,剪刀撑及平连竖向为2道,间距5m。

图5.1-3钢管支架布置立面图、侧面图

5.2主梁安装

主梁组装时,应根据沿模设计图纸,严格按照《钢结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对于高强螺栓连接面,仔细检查,逐一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达到应有的摩阻系数。高强螺栓连接,采取初材、终抒,循环重复操作,使每一高强螺栓都达到设计扭矩值,并对扭矩扳手定期进行标定,保证连接面的受力强度,防止工程事故隐患,对质量和施工安全有影响的构(配)件必须剔除或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具体步骤如下:

⑴安装第一节主梁到贝雷支架上;

⑵在靠近连接点的滑轨下分别布置一个10吨的千斤顶,共计4个;

⑶调整第一节主梁到正确的标高;

⑷用楔块楔住主梁,放松四个千斤顶;

⑸再次检查第一节主梁的标高确保还处于正确位置;

⑹在贝雷支架上安放第二节主梁,与第一节间距10mm;

⑺用千斤顶调节第二节主梁的标高,安装两节主梁间的连接板,先不必拧紧;

⑻用楔块楔住第二节主梁,放松四个千斤顶;

⑼检查第二节主梁的标高,确保相对第一节处于正确位置;

⑽使用转角法拧紧第1、2节主梁间的螺栓设计扭矩值。顺序为从连接板的中间向外侧依次施拧;

⑾重复6-10步骤将每两节主梁连接在一起。

5.3前鼻梁安装

具体步骤如下:

⑴使用2台吊车吊装第一节前鼻梁,易于调节角度完成阴阳连接处的安装;

⑵正确使用垫片,安装销栓,连接主梁与鼻梁的下弦;

⑶插入衬板,使用36mm筋扎螺纹钢紧固上弦连接法兰,共5根筋扎螺纹钢;

⑷第一节前鼻梁松钩,吊装第二节前鼻梁;

⑸插入销轴,连接第一、二节鼻梁的下弦;

⑹插入衬板,使用36mm筋扎螺纹钢紧固上弦连接法兰,共4根筋扎螺纹钢;

⑺第二节前鼻梁松钩,吊装第三节前鼻梁;

⑻插入销轴,连接第二、三节鼻梁的下弦;

⑼插入衬板,使用36mm筋扎螺纹钢紧固上弦连接法兰,共4根筋扎螺纹钢;

⑽第三节前鼻梁松钩,通过增减上弦连接处的垫板来调节前鼻梁的纵向坡度。

⑾安装张拉工作平台。

5.4后鼻梁安装

具体步骤如下:

⑴使用2台吊车吊装后鼻梁,易于调节角度完成阴阳连接处的安装;

⑵正确使用垫片及安装销栓连接主梁与鼻梁的下弦;

⑶调解后鼻梁的纵坡与主梁一致;

⑷将连接板焊接到主梁的顶部,即完成后鼻梁与主梁的连接;

5.5牛腿托架安装

牛腿托架加推进小车高5.766m,全长7.822m,托架单个重22.75t,推进小车单个重5.25t。由于托架呈三角形且有一定高度,拼装放置不稳定,现场在113#、112#墩身两侧搭设牛腿托架安装三角支架进行支撑。按图纸要求将牛腿托架在支架上安装好,支架中心同墩中心,支架位置避开主梁拼装架位置。在支架底部安装滑船和滑移轨道,用于牛腿托架就位,支架搭设高度应严格控制,以免牛腿托架不能准确在墩身预留孔内就位。牛腿托架安装及滑移支架见图5.5-1、图5.5-2所示。

图5.5-1牛腿托架安装及就位支架、轨道立面图

图5.5-2牛腿托架安装及就位支架、轨道侧面图

托架置入墩身预留孔时,应对托架顶面用水准仪抄平,以便使天车在板面上顺利滑移。为防止墩身两侧托架在受力时倾覆,两侧对穿精轧螺纹钢拉紧,以防失稳。

5.6主梁和前、后鼻梁整体吊装

在每个钢管桩顶平台上布设2台卷扬机,用于提升前、后鼻梁及主梁,卷扬机吊勾放置在焊接在一起的2H450型钢上。主梁提升吊架由I32、[32型钢和扁钢吊带组成,布置形式见图5.6-1。在中间留缝隙的2H450型钢上布设由2I16型钢加工成的扁担梁,每个平台上放置4个扁担梁,用于穿布Φ32精轧螺纹钢,作为主梁和前、后鼻梁整体吊装时的保险装置。精轧螺纹钢吊在主梁和前、后鼻梁上的扁担梁亦由2H450和2I16型钢组成具体布置形式见图5.6-2。

主梁吊装高度超过拼装设计标高30cm以上,然后安放在2I36型钢上,2I36型钢临时焊接在已经焊接好的牛腿上,以便牛腿托架安装就位,牛腿托架就位后,用卷扬机起吊前、后鼻梁及主梁,割除钢管桩上的临时牛腿,下放至牛腿托架上,然后将前、后鼻梁及主梁横移就位,及时安装横梁连接。

4.结束语:

采用卷扬机提升法进行移动模架主梁拼装,利用企业自身拥有的常规设备,降低了施工难度。具有施工平稳,安全可靠,拼装时间短,使用辅助设备少等优点,减少了人力物资的浪费,在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同时,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同类型的现场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⑴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公路施工手册(桥涵).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移动技术范文篇4

目前4G移动通信技术国际标准主要有FDD-LTE、FDD-LTE-Advance、TD-LTE以及TD-LTE-Advanced,其中,TD-LTE、TD-LTE-Advanced是中国主导制定的4G国际标准。

1.1LTE

LTE(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技术,LTE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TD-LTE)或150Mbps(FDD-LTE)、上行50Mbps(TD-LTE)或40Mbps(FDD-LTE)的峰值速率。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FDD-LTE制式,FDD-LTE是主流的4G标准,也是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4G标准。TD-LTE是我国主导的4G国际标准,TD-LTE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国际标准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中国移动就采用了TD-LTE。

1.2LTE-Advanced

LTE-Advanced后向兼容LTE,LTE-Advanced针对室内环境进行了技术优化,并采用了载波聚合等技术,载波聚合技术能够弹性分配频谱,可以获得更宽的频谱带宽,能有效地支持新频段和大带宽应用。LTE-Advanced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在10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Gbps、上行500Mbps的峰值速率,LTE-Advanced也分为FDD-LTE-Advance和TD-LTE-Advanced。

1.3WiMax

WiMax即IEEE802.16标准,能够提供最高接入速度70Mbps,IEEE802.16的工作频段范围为无需授权的2~66GHz频段。WiMax的优点有:(1)有利于避开已知干扰。(2)有利于节省频谱资源。(3)灵活的带宽调整能力有利于运营商协调频谱资源。(4)WiMax能够实现无线信号传输距离可达50km,非无线局域网或3G网络所能比拟。WiMax在移动性能方面存在缺陷,无法满足≥50kmph高速下无线网络的无缝衔接,并不能算作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只算是无线宽带局域网技术。

1.4WirelessMAN-Advanced

WirelessMAN-Advanced是WiMax的升级版,即IEEE802.16m标准,IEEE802.16m具有高速移动下无缝切换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WiMax的移动性能问题。IEEE802.16m兼容4G无线网络,它可能成为4G标准,其优势有:(1)提高网络覆盖,实现网络无缝衔接。(2)提高频谱效率。(3)在漫游模式或高效率/强信号模式下可提供1Gbps无线传输下行速率。(4)提高数据和VoIP容量。(5)低时延,增强QoS。(6)节省功耗。

24G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2.14G网络结构分层

4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结构分为物理网络层、中间环境层、应用环境层三层。物理网络层提供网络接入和网络路由选择功能。中间环境层提供QoS机制、地址转换和安全管理等功能。应用环境层提供各种应用编程接口。

2.2OFDM技术

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OFDM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信道干扰能力,可以消除或减小信号波形间的干扰,对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不敏感,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支持高速率、小时延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各子载波并行传输。OFDM的主要缺点是功率效率不高。

2.3调制与信道编码、信道传输技术

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以及单载波自适应均衡调制技术,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可延长用户终端电池的寿命。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比3G系统更高级的信道编码方案以及自动重发请求技术和分集接收技术等,在低Eb/No条件下可保证系统具有足够的性能。

2.4高性能的接收机

4G移动通信系统由于数据速率很高,所以对接收机的性能要求也很高。按照Shannon定理,对于3G系统,如果信道带宽为5MHz,数据速率为2Mbps,则所需的SNR为l.2dB。对于4G系统,要在5MHz带宽上传输20Mbps数据,所需的SNR为12dB。

2.5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智能天线技术既能改善信号质量,又能增加传输容量。智能天线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可实现充分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消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

2.6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又称为多天线技术,是LTE移动通信系统为了提高吞吐量而应用的一项关键技术,MIMO技术是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的技术,能够有效地将通信链路分解成许多并行的子信道,能够提高系统抗衰落与噪声性能,提高系统通信容量、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

2.7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将标准化、模块化的硬件功能单元经过一个通用硬件平台,利用软件加载方式来实现无线电通信系统功能的一种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新技术,各种功能和信号处理尽可能利用软件实现,包括各类无线信令规则与处理软件、信号流变换软件、信源编码软件、信道纠错编码软件、调制解调算法软件等。软件无线电技术使无线电通信系统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和接口,能支持不同接口的多模式手机和基站,能实现各种不同应用的可变QoS。

2.8基于IP的核心网

4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是基于全IP的开放式移动网络,IP兼容多种无线接入协议,便于灵活设计核心网络,可以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无缝互联,能允许各种空中接口接入核心网,不必考虑无线接入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和协议,能够提供端到端的IP业务。

2.9多用户检测技术

多用户检测技术是宽带通信系统中抗干扰的关键技术,传统的检测技术完全按照经典直接序列扩频理论对每个用户信号分别进行扩频码匹配处理,因而抗多址干扰能力较差。多用户检测技术抗多址干扰能力较强,解决了远近效应问题,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链路频谱资源,提高系统通信容量。

34G移动通信技术优势

3.1通信速度更快

4G移动通信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传输速度,TD-LTE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达到下行100Mbps峰值传输速度,是3G移动通信传输速度的50倍。

3.2网络频谱更宽

要使4G移动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速度,通信运营商必须使4G网络的频谱带宽高于3G网络的频谱带宽,每个4G信道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

3.3通信更加灵活

4G手机可以算得上是一台便携式电脑,4G移动通信使用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信,还可以双向下载传递资料、图画、影像,4G终端还可实现定位、告警等功能。4G移动通信系统会在不同的固定和无线平台及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运行中提供无线服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速移动无线信息存取技术、移动平台的拉技术、安全密码技术以及终端间通信技术等。

3.4智能性能更高

4G移动通信的智能性能更高,4G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对菜单和滚动操作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4G手机能够根据设定适时地提醒手机主人此时该做什么事或不该做什么事,4G手机还可以当作一台手提电视机,可以用来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

3.5兼容性能更好

4G移动通信系统接口开放兼容,能与多种网络互联互通。4G终端多种多样,支持全球漫游。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接入4G系统,4G系统支持将各种不同的接入系统结合成一个公共的平台,4G系统可成为多行业、多部门、多系统用户沟通的桥梁,实现在任何地址宽带接入互联网。4G移动通信可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网络,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到无线蜂窝网、移动地面广播电视网和移动卫星通信网,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网络标准漫游到另一个网络标准,并能自适应资源分配,能在信道条件不同的环境下处理变化的业务流。在移动卫星通信方面能够提供信息通信、定位定时、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

3.6可实现各种增值服务

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空分多址(SDMA)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业务容量达到3G的5~10倍,可以实现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值服务。

3.7可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

4G移动通信能够满足3G移动通信尚不能达到的在覆盖范围、通信质量、宽频带上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高分辨率多媒体服务要求,4G移动通信提供的无线多媒体通信服务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4G移动通信堪称多媒体移动通信。

3.8频率使用效率更高

4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天线可以发送更窄的无线电波波束,可以处理数量更多的业务。4G移动通信技术对无线频率的使用效率比3G系统要高,且抗信号衰落性能更好,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使用更多、更快的应用。

3.9通信费用更加便宜

4G移动通信兼容3G移动通信,可以让现有3G用户轻易地升级到4G移动通信。4G移动通信容易部署,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营商和用户的费用。4G网络与固定宽带网络的使用费用差不多,且4G网络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4G移动通信的无线即时连接等服务费用会比3G便宜,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借助各种各样的4G终端随时随地享受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44G芯片及4G手机

4.14G芯片

4G芯片目前已经具备高度集成、多模多频以及强大的数据与多媒体处理能力,目前全球4G手机大多数采用高通芯片。中国移动2013年度支持的TD-LTE终端中采用高通芯片的比例高于60%。高通的LTE芯片强调高集成度和支持多模多频,目前高通所有的LTE芯片组均同时支持TD-LTE和FDD-LTE。博通、Marvell、英特尔、联发科、联芯科技、创毅视讯、展迅、海思等芯片厂商也已推出4G基带芯片产品。

4.24G手机

4G手机目前主要有三星、索尼、天语、酷派等品牌,多模多频是LTE智能终端的发展方向,中国移动将重点建设发展支持5模10频、5模12频及Band41等LTE智能终端的TD-LTE/FDD-LTE融合网络。

54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及4G牌照

5.14G网络建设

2013年中国移动启动了4G网络工程集采招标,4G网络建设正在抓紧进行,2013年中国移动4G网络将覆盖超过100个城市,将建设完成20万个基站,4G终端的采购将超过100万部。中国移动在频段上主要采用1900MHz(F频段)、2600MHz(D频段)、2300MHz(E频段),其中F频段以升级为主,D频段以新建为主。

5.24G牌照

4G牌照是指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的经营许可权,运营商必须获得由工信部许可、发放的4G牌照,才可经营4G业务,我国已在2013年12月4日发放4G牌照。

64G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难题

4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复杂,4G移动通信网络存在的技术问题大多与互联网有关,需要花费几年时间才能解决,要顺利、全面地实施4G移动通信,将会面临一些难题。

6.1标准难以统一

4G标准难以统一,如果没有统一的或兼容的国际标准,将会给4G手机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开发4G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首先解决通信制式等全球统一或兼容的标准化问题。

6.2技术难以实现

要实现4G移动通信的下载速度还面临着如何保证楼区、山区及其它有障碍物等易受影响地区的信号强度等一系列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6.3容量受到限制

4G移动通信从理论上说具备100Mbps的宽带速度,但手机使用速度还受到通信系统容量的限制,手机用户越多,速度就越慢,4G手机很难达到其理论速度。

6.4市场难以消化

整个移动通信市场正在消化吸收3G技术,对于4G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受还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而5G技术随时都有可能威胁到4G系统的赢利计划,所以4G系统漫长的投资回收和赢利计划可能变得异常脆弱。

6.5设施难以更新

要向4G通信技术转移,全球的许多无线基础设施都需要经历大量的变化和更新,这种变化和更新势必减缓4G移动通信技术全面进入市场和占领市场的速度。

6.6其他相关难题

移动技术范文篇5

1.1定位通信技术

移动GIS中定位通信技术,是指以GPS技术为核心的定位系统,其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准确的导航与定位,确保移动GIS的精准定位。基于GPS的定位通信技术,首先要在移动GIS中设计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器接收定位信息,全面收集定位的数据信息,GPS能够准确地处理接收的信息,对照相关的参数要求进行设定,包括通信参数以及用户信息设定,优化收集的数据信息;然后是稳定的连接GPS的接收设备,便于存储接收的信息,保存重要的数据,重新定义GPS的通信结果,符合移动GIS的需求;最后是按照移动GIS的指令,规划GPS内的通信信息,按照系统的时间段接收通信信息,同时采取Ge-tData的方法,优化GPSData的变量,保障移动GIS内通信数据的真实性。

1.2GPRS通信技术

GPRS通信技术在移动GIS中,表现出了数据与移动通信的融合应用。在原有GSM的基础上,增加系统通信的节点,接入数据网络,组成系统的GPRS通信,为移动GIS通信提供高效率的数据服务,同时还能准确地掌握通信资费,用户利用GPRS,实现移动式的通信,随时随地都可接入数据网络,同时保障移动GIS通信的服务性。移动GIS中的GPRS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比较常用的是3G和4G制式,促使移动GIS通信能够适应现代通信的领域。GPRS通信技术中的数据传输速度非常快,其可以分组的形式实现数据连接,确保移动GIS数据在GSM覆盖的领域内传送,能够灵活地接入到互联网内。GPRS通信技术使移动GIS进入了无线传输的时代,依赖于分组交换技术,最大化地传输移动资源,而且基本不会延误移动GIS中数据传输的效率,具有全时在线的优势。

2移动GIS中的端口服务技术

移动GIS中的端口服务技术,主要体现在服务端口和移动终端两个部分,支持移动GIS的通信运行。服务端口的通信技术,用于处理客户端传入的数据,包括数据申请、即时消息等,同时利用服务端口实现数据通信的功能,如:动态数据服务、数据分发、即时消息等,根据服务端的通信协议,安排数据信息的有序进行,防止移动GIS服务端出现数据堵塞或漏发的问题,服务端通信有对应的分区,不同属性的数据在传输后会自动进入到对应的存放区,如:Data→Preload→User039、User100、User190……此存放区代表了数据预装目录,每个移动GIS用户均对应有固定的服务通信存放区,维护数据通信的路径。移动终端及移动GIS的客户端,客户端通信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因为移动GIS客户的需求不同,所以通信属性存在多样化的差别,客户端通信采取多项并联的方式,其可在同一时间内实现申请、发送与接收等多个通信模式,满足了客户对移动GIS的通信需求。

3移动GIS应用中的通信发展

(1)移动GIS中的通信发展,应该解决通信硬件的制约问题,促使硬件能够满足移动GIS的需求,保障硬件能够承载移动GIS中的通信技术,全面落实先进技术的应用。由于移动GIS所处的数据环境十分复杂,所以硬件成为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设备,其可维护移动GIS通信的稳定性,优化移动GIS的通信环境。

(2)通信技术在移动GIS中提出了智能化的建设,按照不同标准的通信模式,研发具有智能特性的通信技术,满足移动GIS中的多制式需求,促使移动GIS通信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监督数据传输的路径,防止数据被盗取,还能杜绝数据恶意更改的行为,加强通信数据安全控制的力度。

(3)移动GIS通信技术受到无线网络的影响,限制了通信的范围,导致移动GIS依赖于无线网络的空间位置。移动GIS在未来通信的过程中,应该打破空间限制,不能仅限于无线网络覆盖的位置,尝试不同的通信方式,安排操作系统的实践应用,由此既可以优化移动GIS的通信条件,又可以保障移动GIS的灵活性,适应复杂的互联网环境,消除通信中的固定性以及环境差异,提高移动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

4结语

移动技术范文篇6

关键字移动IP;多协议标签交换;转发等价类;邻居发现

1引言

未来的移动Internet是支持移动性管理和服务质量保证的网络,因此,移动性管理和服务质量保证机制需要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够更好地为Internet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目前的移动IP网络拥有许多支持移动性管理的新特性(如地址自动配置,邻居发现机制,动态归属地址发现机制),这些新特性使Internet的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与其他网络一样,移动IP网络也面临着安全威胁,尽管已经采用了源路由技术,IPsec和AH(AuthenticationHeader:认证报头)技术,提高了移动数据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但仍旧缺乏令人满意的QoS保证。MPLS是当前固定网络上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最好的技术。目前已经被推广为GMPLS,在下一代网络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MPLS是IP网络中非常有前途的一项技术,它以可扩展的方式将路由与交换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性能,便于实施流量工程(TrafficEngineering)和服务质量保证。MPLS是一个主流的2.5层技术,移动IP是一个3层的重要技术,二者同为下一代移动Internet的重要协议,可以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未来IP网络上移动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保证。近年来,两种技术的融合已经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2移动IP技术

移动I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技术和市场两方面推动的结果。移动IP技术是为了支持节点在IP网络中移动时的连接性而提出的,它实际上反映了移动通信和Internet技术的融合,体现着IP技术向无线通信领域的拓展。具体的说,就是当移动节点(MN:MobileNode)在网络中移动时,总是用移动节点的归属地址来标识,不因为所访问的外地网络不同而有所改变。

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两种主流技术包括:①以3GPP和3GPP2为核心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②以IEEE802系列无线接入技术为主导的无线个域、局域、城域和广域网络技术。这两大技术的融合,引导着无线通信技术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潮流。

2.1移动IP技术的特点

移动IP技术使得移动节点(MN)在离开其归属网络时仍能保持与Internet的连接,这是因为移动节点在Internet上的连接点发生改变时,移动IP技术总是通过固定的归属地址来识别每个节点,移动节点离开归属网络时向其归属链路上的归属发送其当前位置的信息,归属截获发送到该移动节点的数据包并用隧道将数据包转发到移动节点当前的位置。这一过程对于IP层以上的所有网络层次是完全透明的,只是改变数据包的选路,不影响TCP/IP协议栈的其他部分。

移动IP技术在制定之初就考虑到要解决移动性问题,因此,它的许多基本理论就是为解决移动性问题而提出的,这就使得移动IP网络具有很多适应节点移动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⑴地址自动配置:移动IP有足够的全球网络地址,而且实现了一种称为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机制,任意节点可以根据当前所在链路的网络前缀以及自己的网络接口信息(主要是切入点的链路层地址)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全球IP地址。这种地址自动配置机制使得移动节点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转交地址,不需要人为参与,提高了节点在不同网络间的切换效率。

⑵邻居发现:邻居发现机制规定,路由器应该定期广播发送其前缀消息,移动节点根据这些前缀消息能够快速地判断自己是否发生了移动,若发生了移动则通过地址自动配置机制得到转交地址;邻居发现机制还定义了宣告(ProxyAdvertisement)的概念,使得归属(HA:HomeAgent)可以通过发送邻居宣告消息截获发送到MN归属地址的数据包,并通过隧道将这些数据包转发到MN的转交地址。

⑶黑洞检测:移动IP网络中的移动检测机制提供了MN和它的当前路由器之间的双向可到达的确认机制,即MN可以随时知道当前路由器是否继续可达,同时路由器也可以知道节点是否继续可达。如果MN检测到当前路由器不再可用,它就会去请求另一台路由器。

⑷路由报头:移动IP网络中定义了路由报头,报头中指定了数据包在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过程中应该经过的节点的地址。大多数发送到MN的数据包都要使用路由报头,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MN的转交地址,并且包含一个路由报头,路由报头的下一跳就是这个MN的归属地址。

⑸动态归属地址发现机制:移动IP网络定义了一种称为任播(Anycast)的地址,它也是一个地址组,地址组中的所有的机器都会收到发往这个任播地址的数据包,但是只会有一台机器对这个数据包做出响应。MN链路上所有的路由器都配置为任播地址,MN把归属地址发现请求消息发到这个任播地址,所有的归属都收到了这条消息,但是有且仅有一个归属响应这条消息。

⑹透明性的实现:节点的移动对MN和CN上的应用程序是透明的。对于对端节点(CN:CorrespondNode)来说,MN发送数据包时使用归属地址选项,可以使其不必知道MN的转交地址;对于移动节点MN上的应用程序来说,CN发送数据包时采用路由报头,仍旧可以继续使用已启动的应用程序而不必知道MN的转交地址。

2.2移动IP技术的缺陷

尽管移动IP网络有很多的优点,在未来移动网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切换性能不尽人意、数据包传输速率较低和低QoS保证的安全性通信。

⑴节点在移动IP网络中的切换性能无法满足Internet用户的需要。当移动节点从一个网络进入到另一个网络的时候就要发生切换。整个切换过程需要依次经过链路层切换、移动检测、配置转交地址以及对该转交地址的唯一性检测、发送绑定更新消息并注册新的转交地址等阶段,在新的连接建立前,通信对端发往移动节点的数据包被家乡截获,然后通过隧道转发到移动节点。这种切换机制延迟较大,有大量的数据包丢失,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需求,切容易被中间人攻击。

⑵数据包在移动IP网络中的传输延迟较大。路由器采用的是非连续的逐跳转发机制,对于接收到的每一个数据包都要对IP分组头部进行解封,根据其中存储的目的地IP地址,并利用特定的算法获得下一跳的地址,从而决定用哪个出口将数据包传出。因此,使得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延迟相对较大。

⑶移动IP网络中的节点缺乏有效的身份验证,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针对移动IP网络的典型网络攻击主要是拒绝服务攻击(DoS)。恶意主机通过向服务器发送大量数据包,使得服务器忙于处理这些无用的数据包而不能正常响应有用的信息。或者是直接对网络中相互通信的两个节点进行干扰,采取重定向的方法使合法的用户无法获得所需要的服务。

3MPLS技术

3.1MPLS的网络结构

MPLS起源于IPoverATM的思想,是分组交换网中通用的标签交换协议,是一种结合了二层交换与三层路由的具有良好可扩展性与广泛兼容性的转发技术。当分组进入MPLS域时,在入口处被分配了定长的标签,而分组在MPLS域内转发时只使用标签信息即可,无需再在每个节点处进行路由表查询等操作。在理想的情况下,只要在入口处根据分组所归属的FEC(转发等价类)分配一次标签,则在整个MPLS域内转发时只需要根据标签转发表进行简单快速的标签交换。图1MPLS网络结构示意图

3.2MPLS网络中重要的技术原理

(1)路由协议:路由协议(如RIP,OSPF)是一种机制,是网络中的每台设备都知道将一个分组送向其目的地时,决定从哪个出口可以把分组传送到下一跳。路由器使用路由协议构建路由表,当它们接收到一个分组而必须进行转发判决时,路由器用分组中的目的地IP地址作为索引(Index)查寻路由表,再利用特定算法获得下一跳的地址。路由表的构造和它们在转发时的查寻基本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操作。

(2)转发部件:转发部件执行分组转发功能。它使用转发表、分组所携带的IP地址等信息以及一系列的本地操作来进行转发判决。在传统路由器中,最长匹配算法将分组中的目的地址与转发表中的条项进行对比,直到获得一个最优的匹配。更为重要的是,从源到目的地的沿路节点都要重复这一操作。在一个标志交换路由器中,(最佳匹配)标志交换算法使用分组的标志和基于标志的转发表来为分组获取一个新的标志及输出端口。

(3)路由转发表:路由转发表包含若干条项,提供信息给转发部件,执行其交换功能。转发表必须将每个分组与一个条项(传统条项为目的地址)相关联起来,为分组的下一跳路由提供指引。

(4)转发等价类:转发等价类(FEC)定义了这样一类分组,从转发的行为来看,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属性。一种FEC是一组单目广播分组,其目的地地址均与一个IP地址前缀相匹配。另一种FEC是分组的源及目的地地址都相同的一类分组。FEC可在不同的级别上进行定义。

(5)标签:标签的长度固定且无结构标识,可在转发进程中使用。标签通过一种绑定操作与一个FEC关联起来。标签的格式如图2所示。

正常情况下,对于一个单一的数据链路来说,标签仅具有本地意义,不具有全局意义。在某种事件驱动下,标签与FEC进行绑定,这种事件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①数据驱动绑定:在数据流开始产生时进行绑定。标签绑定仅在需要时建立,在转发表中只存在很少的几个条项。标签被分配给不同的IP数据流。②拓扑驱动绑定:在控制平面激活时建立绑定,与数据流的产生无关。标签绑定可能与路由的更新或RSVP消息的接收有关。拓扑驱动绑定较数据驱动绑定更易于扩展,因此,在MPLS中较多采用拓扑驱动绑定。

(6)标签交换转发部件:在MPLS骨干网络边缘,边界标签交换路由器(LSR:LabelSwitchroute)对进来的无标签分组(正常情况下)按其IP头部进归类划分(Classification)及转发判决,这样IP分组在边界LSR被加上相应的标签,并被传送到目的地地址的下一跳。

在后续的交换过程中,由LSR所产生的固定长度的标签替代IP分组头部,大大简化了以后的节点处理操作。后续节点使用这个标签进行转发判决。一般情况下,标签的值在每个LSR中交换后才改变,这就是标签转发。

如果分组从MPLS的骨干网络中出来,出口边界LSR发现它们的转发方向是一个无标签的接口,就简单地移除分组中的标签。这种基于标签转发的技术,其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多种交换类型只需要唯一一种转发算法,可以用硬件来实现,以达到非常高的转发速率。

(7)标签交换控制部件:标签由标签交换路径(LSP:

LabelSwitchedPath)的上游LSR节点来附加至分组中,下游LSR收到标签分组后进行判决处理,这由标签交换的控制部件来完成。它使用标签转发表中条项的内容作为引导。

标签交换控制部件除了基本的转发表的建立和维护外,还负责以一种连续的方式在LSR之间进行路由的分布以及进行将这些信息生成为转发表的操作。标签交换控制部件包括所有的传统路由协议(如OSPF、BGP、PIM等等)。这些路由协议为LSR提供了FEC与下一跳地址的映射。

(8)标签转发:标签转发表中条项的内容最少应能提供输出的端口信息和下一个新的标签,当然也可以包含更多的信息。例如,它可以为被交换的分组产生一种输出队列原则。输入分组必须在转发表中有唯一的条项与之对应。

每一个分配的标签必须与转发表中的一个条项相关联起来。这种绑定可以在本地LSR执行也可以在远端LSR执行。目前的MPLS版本使用下游绑定,这种情况下,本地关联的标签用作进入分组标签,而远端关联标签则用作输出标签。另一种方式为上游绑定,与下游绑定相反,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在MPLS技术中,转发表又称为标签转发信息库(LFIB),LFIB的每一个条目中包括输入标签、输出标签、输入接口和输出端口MAC地址,由输入标签对条项进行检索查找。另外,LFIB既可以存在于一个标签交换路由器上也可以存在于一个接口上。

(9)标签交换路由器:MPLS的设备按其在MPLS路由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边界标签交换路由器和中间标签交换路由器。边界LSR除对分组的标签进行附加或移除外,还负责对流量进行分类。标签的分配除了基于目的地IP地址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边界LSR判定流量是否为一个长持续流,采取管理政策和访问控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普通业务流汇聚成较大的数据流。这些都是在IP网络与MPLS的边界处所要具有的功能,因此边界LSR的能力将会是整个标签交换环境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对于服务提供者而言,这也是一个管理和控制点。

MPLS技术是将第二层的交换与第三层的路由结合起来的一种L2\L3集成数据传输技术。它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将业务分类与FEC映射在网络的边缘进行,而在核心网络部分只进行简洁快速的标签交换。FEC的映射规则可以基于路由信息,即目的网络的前缀,也可以基于其他信息,如QoS信息等,这样使得MPLS能够非常灵活地支持QoS保证机制。

在核心网络中进行的标签交换操作,因为使用了定长的标签,便于高速交换技术的优势,转发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MPLS因此而成为一种将ATM技术与IP技术融合的杰出代表。MPLS的交换过程独立于路由协议,它将路由和交换独立开来,使得路由和交换技术可以各自灵活发展,并及时将二者的先进之处结合起来。MPLS对底层网络技术透明,即可以用于支持多种协议的网络。因此它被视为下一代骨干网络的主流技术。MPLS的标签交换路径可以方

便地支持资源预留,因此可以有力地支持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流量工程和QoS保证机制。MPLS可以用LDP、RSVP或者路由协议来进行标签的分发,而目前最主流的是RSVP。这主要是因为RSVP已经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原理

MPLS与移动IP技术结合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宏观移动性管理时,在HA和CN之间、HA与移动节点之间建立LSP,来进行数据包的传输。第二个层次是基于MPLS来提供微观移动性管理。

4.1基于MPLS的移动IP网络体系结构

移动IP技术与MPLS技术进行结合,如图3所示。图中不再有FA(外地)这个实体,隧道的终点一般是移动节点本身。此时,移动节点具有两个地址:一个是归属地址,一个是转交地址。MPLS骨干网可以用来构建大范围的移动IP网络。移动节点可以通过边缘标签交换路由器(LER)与其他任何固定节点或者移动节点进行通信。LER能够转发和封装IP数据包。带有标签的分组可以根据其标签信息,在已经建立好的带有QoS保证的LSP上进行传输。MPLS面向连接的特点能够改善移动节点上应用程序的服务质量。

4.2基于MPLS的移动IP绑定更新

在MPLS基础上,运用移动IP的绑定更新程序缓存了MN的归属地址与转交地址的绑定信息,并且在移动IP网络中,入口LER和出口LER之间可以直接建立LSP,完成MN与CN之间的分组转发。图4清晰地展示了这一过程。

当MN向CN发送数据包时,将源地址设置为当前的转交地址,同时在归属地址选项中填入其归属地址。MN发送一个带有QoS对象的绑定更新消息给CN,当入口LER收到该消息时,将发起标签请求消息来建立LSP。建立LSP后,数据包将不需要再进行逐跳的IP地址转发而直接采用标签交换。

图5和图6分别为MN发起数据传输和CN发起数据传输的流程图。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由入口LER发起并建立LSP。

4.3基于MPLS的分级移动IP隧道

将分级的思想引入到基于MPLS的移动IP网络中,能改善网络的传输性能。相应的移动也位于分级的MPLS节点上。此时,MN进行移动时不需要向家乡(HA)进行注册,只需要向区域(LER/MAP)注册。

图7即为基于MPLS的分级移动IP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MPLS固有的面向连接,可以建立具有QoS保证的LSP等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业务流的服务质量。MPLS能够支持面向连接的应用。在MPLS网络上支持面向连接的应用非常容易实现,同时,LSP是一个虚连接,链路的带宽可以在多个LSP之间共享。LSP可以支持区分服务或者集成服务,并且,数据包的分类在MPLS域的边缘进行,网络核心只进行简单的、快速的标签交换。MPLS支持汇聚功能,通过为不同类别的业务设定DSCP和PHB,可以实现区分服务的功能。同时,在MPLS网络中支持VPN也很有前景。由于数据包的转发采用2.5层标签,在不同的VPN数据流之间能够提供较好的隔离,因此MPLS-VPN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同时带有QoS保证。这些优点都可以被移动IP网络很好地利用。

在MPLS网络中支持移动IP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①支持QoS保证;②支持平滑切换;③便于建立双向LSP;④在MN上不会有额外的信令,同时也不需要增加新的MPLS信令。目前,使用RSVP-TE携带标签分发消息,比采用LDP更为广泛。

4.4移动IP技术与MPLS技术相结合的优点

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MPLS的技术特点,实现许多性能的改进。

⑴MPLS能够有效地支持路由优化,从而,更好地解决了移动IP网络中存在的三角路由问题。

⑵提高了数据包的传输性能,并提供了QoS保证。移动IP在MPLS机制下,无论是归属节点的处理时延还是整个传输过程的传输时延,都比传统移动IP网络中的时延小。

⑶基于MPLS的隧道机制,相比其他的隧道机制具有简洁高效的优势。MPLS架构下的移动IP技术集成了移动IP技术的高移动特性和MPLS技术的高速交换特性,使得这些技术在未来的核心网络中协调工作,并为MPLS提供移动性支持。

⑷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能够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各级均具有LER的功能,且工作在同一个MPLS域内。这种机制使得隧道技术中不再需要以IP-in-IP的方式传送数据包,取而代之的是通过LSP传送数据包的MPLS交换方式。整个传输过程都是在MPLS交换层进行,并且归属的处理过程也不涉及IP层的路由协议,从而提高了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移动IP的可扩展性,为网络的QoS提供了保障,并且网络的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5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讲述了移动IP网络的特点以及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接着叙述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网络结构以及所采用的新技术,然后介绍了移动IP与MPLS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网络体系结构,以及新网络体系结构下的移动IP绑定更新和隧道技术。在新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转发采用MPLS标签转发,而不是基于IP头的转发。标签转发相比传统的IP头转发具有更高的速率,且标签头比IP头短,这就减少了传输延迟和对分组的处理开销,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性能。另外,MPLS通过LSP传送数据包,整个传送过程都在MPLS层进行,并且归属的处理过程也不再涉及IP层的路由协议,这也提高了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并支持了移动IP的可扩展性,为网络的QoS提供了保障,并且使网络的安全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MPLS和移动IP技术都是发展不久的新型网络技术,相应的标准和协议还不完善。目前,MPLS机制下的移动IP技术还不是很深入,大都处在实验阶段,并且相应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也比较困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讨论。

移动IP网络被认为是构建移动信息社会和未来Internet的重要基石,而MPLS为骨干网提供了具有快速转发能力的、QoS保障功能的和良好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因此,移动IP与MPLS的结合是适宜的,有着美好的前景的。IETF的SG13工作组正在抓紧进行MPLS支持移动IP的标准化制定工作,MPLS与移动IP的整合研究是MPLS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参考文献

[1]蒋亮,郭健.下一代网络移动IP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孙利民,阚志刚,郑健平.移动IP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裴珂.移动IP路由优化性能分析及仿真.电子学报,2002年第四期

[4]李庆,曾志纯.IPv6协议对移动性的支持[J].微机发展,2003,13(11):90-92

[5]汤利民,徐德平.移动IP的关键技术[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3

[6]BinWangandJenniferHou.MulticastroutinganditsQoSextension.IEEENetwork,January2000

[7]JimGuillet.ATMinMPLSbasedonconvergedcoredatanetworks.IEEEComm.Mag.June2004

[8]PERKITLSC.MobileIP[J].CommunicationsMagazine,2002,40(5):66-82

[9]WeeSengSohandHyongSKim.QoSProvisioningincellularnetworksbasedonmobilitypredictiontechniques.IEEEComm.Mag.January2003

移动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移动通信移动采购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而逐渐向移动电子商务倾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移动电子商务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用户、更多的交易将会通过移动客户端产生。

1移动电子商务的含义

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无线上网笔记本等设备进行的各种商务模式的商务活动。它将移动通信技术、因特网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结合,使人们进行各种商贸活动时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线上线下、随时随地的购物与商务活动。

2移动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

2.1移动因特网技术

无线应用协议是一项全球性的网络通信协议。用户可以借助无线手持设备,如掌上电脑,手机,呼机,双向广播,智能电话等,通过无线应用协议获取信息。无线应用协议支持绝大多数无线网络。目前来看,无线应用协议的应用主要涉及到三方面(1)商业应用:无线应用协议在商业领域主要应用于移动办公、股票交易、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采购、机票预定、酒店预订等。(2)公众服务:给用户提供实时的气象、新闻、休闲、交通、股市等信息。(3)个人信息服务:为个体网民提供网页浏览、收发电子邮件、移动休闲、移动游戏等服务,让个体网民享受网络服务和网络应用,并实时的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2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第一代,2G,3G,4G几个时期。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4G,能够传输高质量且与电视在图像清晰度不相上下的技术。4G系统无论在上传还是下载上都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4G在计费方式上更加灵活,并没有显著的提高收费标准,而且各运营商都在采用各种促销手段来大力推广4G。所以在短时间内4G就达到了快速的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2.3移动客户端软件

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同步开发有自己的移动客户端软件,供用户下载,而且商家为了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普遍采用的促销方法是通过移动客户端订购即可以获得更大的优惠。例如,价格更低,售后服务周期更长等等。这样使得移动客户端被广泛采用。同时商家的行为会改变着用户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2.4移动支付技术

移动支付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物件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形式。将移动终端、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结合。移动支付能有今天的规模和在用户中的广泛普及,很大原因得益于互联网公司对移动支付的大力推动,比如2014年快滴打车和滴滴打车的价格战,实际上是阿里和腾讯的价格战,深层次讲是二者在为网民进行移动支付的扫盲。这次价格战使得更多的网民已经习惯于移动支付。另外第三方支付工具业务的拓展使得支付进入移动时代,如:支付宝,在银行卡间转账、还信用卡等。另外现阶段这些第三方支付工具还处于培育市场、培育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的阶段,如打车、实体店购物都引了移动支付,其可以以较大的优惠力度吸引用户的广泛参与。

3移动电子商务的业务

3.1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程和远程两种,所谓近程支付,就是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采买等。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进行的支付方式。如: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第三方支付软件等等。

3.2移动交易

移动交易具有实时性,比较适合股票类型的交易活动,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股票信息的在线查询,管理以及实时下单。

3.3移动票务

移动票务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比如,“铁路12306”是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推出的手机购票应用软件,并且与www.12306.cn共享用户、购票订单和火车票的票额等信息,而且使用相同的购票规则。移动票务还可以通过携程网等的移动客户端进行定酒店、机票、火车票以及旅游线路。目前各种移动票务服务机构不断增多,各种团购网同时都在大力发展移动票务业务。尤其是在旅游淡季,本项业务的推出大大的促进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客户群。移动消费习惯的培养,对客户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3.4移动采购

移动采购与PC端相比,移动设备具备携带方便、时间碎片化、休闲娱乐化明显,可方便的满足用户的即时性消费需求,并且有很好的身份认证基础,因此,移动客户端日渐成为用户网上采购的重要选择。同时,移动采购和生活息息相关,冲动性消费和偶发性消费快速滋长。移动网络购物增涨速度远远高于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整体增涨速度。移动电子商务也正成为电子商务的未来。

3.5移动休闲

移动休闲是移动电子商务中发展较早的一块,一般指移动游戏、移动音乐、移动电视等。同时具备娱乐性和实时性的特点。移动休闲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断丰富。中国移动休闲发展迅速,产业规模逐渐壮大。尤其是移动游戏发展最为迅速。3.6移动医疗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比如:手持设备、智能手机、卫星通信等,具体到应用领域,一般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的医疗类健康类的终端手机软件为主。它的诞生为医疗设备短缺、人员不足以及技术不够先进的国家或者地区很好的解决了有关医疗问题。

4总结

移动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分析;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整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起初,我们访问因特网需要借助计算机等PC设备,但是,PC设备往往体积较大、不便携带,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因特网技术的需求增大,从而使得因特网访问技术逐步趋向轻量化、便捷化,比如说现在流行的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使得手机、笔记本电脑、机顶盒、PDA等小型设备访问因特网得以实现,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办公。

1移动IP

移动IP是近年来最为主流的一种科技技术,这种技术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又被我们俗称为行动IP,本质上其实指的是一种网上传输协议标准,需要由专门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进行详细的制度和谋划,以此来让移动设备用户可以借助移动IP实现网络系统的转变,同时,还可以保证自身的IP地址不变。并且,移动IP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保持相当的连接稳定性和不同网段的漫游功能,这也是我们现在可以使用手机就进行网络访问的主要技术导向因素之一[1]。

2移动IP的发展原因

其实移动IP技术在较早之前一段时间就已经被提出和研究,但是,由于科技技术的限制,使得传统IP技术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比如说,传统IP技术在进行移动设备的网络访问时,有时会出现接入点不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传统IP技术首先需要对主机进行识别,而主机的IP地址往往是固定的,再加上移动节点自身特有的移动性,使得互联网接入点会不断的变化,一旦出现问题,传统IP技术就会相应的出现分离现象,从而无法保证移动设备的正常访问网络。其次,传统IP技术还有一个极大的限制,那就是移动节点在进行网络访问时需要一个唯一的机制来对自己进行标识,但是这种标识有一个极大的缺陷,那就是这种传统标识是无法被用作路由,再加上移动IP技术的初衷就是为了将移动节点进行IP地址分离,这样就会使得移动IP技术最基本的用途很难正常运行,以上种种原因,从而使得传统移动IP技术的改革迫在眉睫[2]。

3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应用分析

3.1点对多点的应用。该种应用方式,主要是指在组播中,包含多个接收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具体应用方面如下:其一,是应用到媒体广播中,如一些事件,会议、演讲等。广播和电视是传统媒体的分发手段。该种应用方式下,一般需要保证有相应恒定速率数据流,对多个数据流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流同步,或是有一定的优先级。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带宽较高、延时抖动较小,对于绝对延时要求较少。其二,应用到媒体推送中,具体为一些动态变化的信息,如天气变化、运动比分等,对不同方面要求都相对较低。其三,在信息缓存中应用,包括如执行代码、网站信息等,对宽带、延时的要求不必过高,但也有一定的要求。其四,应用到事件通知中,包括配置更新、密钥、网络时间等,该应用对宽带要求也相对较少。其五,应用于状态监视,包括安全系统、生产信息、传感设备、股票价格等方面,该应用功能需要注意结合采样的精度和周期,明确带宽的要求,有时会需要恒定速率带或是突发带宽[3]。3.2多点对多点。该形式下,主要涉及多个发送者与多个接收者。一般情况下,一个接收者可以对多个发动者的数据有效接收,同时反过来也同样可行。具体应用方面如下:其一,在音频、视频和白板应用构成多点会议中。在该情况下应用,需要确保不同数据流分一定的优先级。应用传统多点会议,主要是一个发送者对所有接收者发动信息。其二,资源同步中应用,包括信息、日程等方面分布数据库的同步。其三,远程学生中应用,即是借助媒体广播,并支持上行的数据流。3.3多点对点。该种形式主要是指包括多个发送者,对一个接收者发送相应的信息。该种应用下,一般需要双向请求响应。具体应用如下:其一,应用于资源查找中,包括定位服务等,对时延、带宽等方面要求都较低。其二,网络竞拍,即是借助网络拍卖产品。其三,数据收集中应用,主要是指多个传感设备将信息汇聚到同一个数据收集主机中。对于带宽要求而言,需要依据采样的精度、周期,其中可能对出现恒定速率宽带。其四,信息询问中应用,是指询问者发送相应问题,其他被询问者回答,该种放下对带宽、延时要求也都比较低。因此在对组播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对用户的需求有效满足,促进人们生活便利性提升。同时,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相应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促进相关技术进一步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是我国当下极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对此,为了加强移动IP技术在我国各领域的应用成效,就需要针对该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来有效的推动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的发展应用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建生.移动IP网络组播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魏谨谦.基于WMN的专用移动综合通信系统技术设计与实现[D].南京:东南大学,2017.

移动技术范文篇9

一、移动通信切换技术概述

移动通信切换技术主要指的是在通话过程中,由于用户所在位置处于基站覆盖的重复区域,或者用户所在地区不利与移动通信信号的传播,用户的通话因此而受到影响,原有的通话质量因此而下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用户带来了众多的困扰。面对这一问题,移动通信公司改变原有的语音信道,在一条语音信道受到影响时使用新的语音信道进行通话,保证信号的传输与用户的通话质量。切换技术就是为了改变语音信道而存在的,但是在切换过程中难免会对用户的正常通话造成影响,因此,移动通信公司需要降低应用切换技术的次数,当出现必须应用这一技术的情况时,就需要更好的完成相关工作,减少用户所受的影响。

二、移动通信切换技术的种类

(一)软切换技术。在频率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即为软切换,在切换过程中,用户可以和原来的基站联系,又与新的基站建立的连接关系,这样的联系可以维持到终端的检测,只有用户与新基站建立的联系达到一定标准后,才会断开与原有基站的联系。软切换需要一定的辅助设备,在切换开始之前,移动台需要对相关信号进行搜索,测试相关信号的频率与强度,只有信号的频率与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切换工作才能够正式进行;在切换工作开始前,需要与原基站取得联系,报告交换中心,交换中心会告知移动台相关信息,允许其进行切换工作,在切换工作开始后,移动台与两个基站都需要对自身进行调整,切换工作完成后,将相关结果告知移动台与基站。(二)硬切换技术。硬切换技术在用户进行通话时应用,在硬切换过程中,移动台会暂时断开用户的通话,系统会自动选择信号通道,建立与新频道之间的联系,完成切换过程,当整个切换过程结束后,用户才能够恢复通话。断开通话进行切换是硬切换技术的标志,但是这样的时间并不长,由于新的信号通道与原有信号通道不同,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因此会出现通话中断的现行。硬切换过程需要频道交换中心介入才能够顺利完成,用户在与他人进行通话时,最为接近用户的移动台会分析自身所接到的参数,对是否需要进行切换作出判断,如果需要进行切换,就会向频道交换中心发出相关请求,交换中心就能够以移动台发出的参数作为基础,联系新的频道,进行转换核准,最后完成切换过程。(三)接力切换技术。这一切换技术是目前较为新颖的切换技术,其中包括上运行步骤,即测量、判决以及执行。在测量过程方面,其步骤与要求和硬切换技术具有一致性,同样需要频道交换中心对信号在质量以及强弱程度进行检测,保存相关数据,但是与硬切换相比,接力切换对设备设施影响较小,如果信号质量与强度满足条件,就可以进行接力切换;判决过程是接力切换独有的过程,它需要无线网络控制器对移动台发出的报告进行检测,对其中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做出判决,信号强度是最为常见的标准,但是当前的判决标准存在一定问题,移动通信公司需要对判决标准进行优化与完善;执行过程在无线网络控制器发出命令后进行,通过对目标位置、信号频率等信息的对比,控制相关功率,完成最后的切换。(四)三种切换技术比较。硬切换技术与接力切换技术在资源利用率上要明显高于软切换技术,这二者对信息通道造成的负荷较少,但是接力切换技术不需要切断用户通话;软切换技术与接力切换技术是成功率最高的切换技术,软切换技术对信息通道造成负荷较多,所使用资源较多,而且资源利用率较低。目前,软切换技术与硬切换技术使用率较高。

三、移动通信使用切换技术的条件

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切换技术应该减少对用户通话的影响,但是由于切换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准备工作较为复杂,因此不到一定条件下建议不要使用切换技术;在使用切换技术之前要进行判断,减少在切换过程中对相关资源的浪费。进行切换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信号通道的质量,在进行前对信号强度进行判断,在保证用户通话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切换,让用户的移动设备能够在完成信号切换的同时,保持通话状态,让切换技术起到其应有的效果。

作者:田爱芹 单位: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希湘,刘益成,沈孝科.移动通信中语音编码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电信快报,2005,(8):110-111

移动技术范文篇10

国外近年来对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环境下协议的研究比较活跃,典型的项目有Monarch(美国CarnegieMellon大学),Daedalus/BARWAN(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hoshin(加拿大Waterloo大学),EXODUS(欧盟)等;国际电信联盟(ITU-R和ITU-T)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FPLMTS;Internet工程工作组(IETF)也成立了移动IP和Manet工作组研究和标准化移动/无线网络中的路由问题。

在传统的网络协议中,主机地址既是端系统的标识又是路由的依据,如Internet中IP地址分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路由协议根据分组中目的IP地址的网络标识将该分组转发到相应的子网,当主机移动到另外的子网时,其IP地址与子网标识不再对应,因此如何把分组路由到移动主机(特别是当主机边移动边通信时)是网络协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在Internet中支持主机移动的问题,IETF提出了移动IP协议,通过在移动主机的本地子网上设立来中转发往移动主机的分组,移动主机移动到新的子网时必须向其本地注册以通知其当前位置,这种中转方式增加了本地及其邻近网络的负担和分组传输的时延;于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Johnson等人提出了移动IP的路径优化扩展,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分组直接发送到移动主机;为了在主机移动时维护其网络连接的完整性,减少移交(主机移动时路由的改变过程称为移交)的时延和分组的丢失,提出了一些快速移交方案,它们充分利用了移动行为的本地特性从而减少移交时与远程结点的控制信息交互,如层次移交方案和基于多点投递的移交方案。与支持主机移动不同的另一种情况是支持基站(路由器)的移动,这种情况下,随机移动的路由器(和相关主机)通过无线链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自治系统,传统的“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在这种低网络带宽,高度动态的环境下效率不高,因此提出了一些新的路由算法,如保证无环路的逐跳“距离-向量”算法DSDV,基于“链路倒转”的分布式算法TORA,缓存路由信息的动态源路由算法DSR,以及将DSR和DSDV相结合的AODV算法等,然而这些算法都基于它们各自的假设,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性能。

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环境对运输层协议的最大影响是协议的“端-端”性能,如在固定有线网络中分组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拥挤,当TCP检测到分组丢失时执行拥挤控制和避免算法,减少拥挤控制窗口大小,限制重传;而在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环境下,分组丢失的主要原因是链路的高误码率和移交过程,TCP检测到分组丢失时还执行类似的过程,因此降低了网络的吞吐量,影响了“端-端”性能。针对此的改进有:“端-端”方案,如使用选择应答(SACK)来加快重传,或通过显式丢失通知(ELN)来通知发送方分组丢失的原因;“分裂连接”方案,如间接TCP法将一个TCP连接分裂为从发送方到基站和从基站到接收方两个连接;可靠的链路层方案,通过纠错方法来屏蔽无线链路的低质量,如AIRMAIL。

二、对策

经分析认为,在移动无线网络情况下,主机的移动模式和特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若能根据主机的移动历史预测其未来位置,做到服务预连接和资源预分配,则会显著提高系统的效率。例如在主机移动的情况下,若能预测主机的下一移动位置,则移交的效率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又如在基站移动的情况下,如果移动频率非常快,唯一可行的路由算法就是“泛洪”(flooding);如果移动频率相当慢,则现有的协议也能满足需要。

对于运输层协议的性能问题,上述方案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只考虑到分组丢失原因的转移对协议性能的影响,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如连接RTT的剧烈变化、链路的带宽和时延不对称对协议性能的影响;二是当用户移动时网络环境变化,影响协议性能的因素也不断变化,因此单一的改进并不能满足所有情况的需要。由XTP协议机制和控制策略相分离认为: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环境下的运输层协议也应该采用协议机制和控制策略相分离的方法,协议机制给出完成特定协议过程所需的协议支撑,控制策略关心如何利用协议机制完成满足特定需要的协议过程,当主机在网络中移动时,动态调整控制策略以满足协议性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C.Perkins.IPmobilitysupport.RFC2002,1996,(10).

[2]A.Myles,DavidB.Johnson,etalAMobileHostProtocolSupportingRouteOptimizationandAuthentication.IEEEJSAC,1995,(6).

[3]R.CaceresandV.Padmanabhan.FastandScalableHandoffsinInternetwork.InProc.1stACMConf.OnMobileComputingandNetworking,1996,(11).

[4]S.Seshan,H.Balakrishnam,etal.HandoffsinCellularWirelessNetworks:TheDaedalusImplementationandExperience.KluwerJournalonWirelessPersonalCommunications,1996.

[5]C.Perkins,PravinBhagwat.HighlyDynamicDestination-SequencedDistance-VectorRouting(DSDV)forMobileComputers.SIGCOMM’94,1994,(8).

[6]VincentD.ParkandM.ScottCorson.AHighlyAdaptiveDistributedRoutingAlgorithmforMobileWirelessNetworks.INFOCOM’97,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