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福利机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20:51:04

养老福利机构

养老福利机构范文篇1

一、高度重视我市老龄化现状,加快养老福利体系建设

目前,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5.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57%。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具有数量大、增长快、“未富先老”等特点;另一方面,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空巢老人”、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断增多,对社会福利的需求日益加大;同时,我市的老年福利设施数量少、功能单一,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求。截至20**年,我市共有各种类型的养老福利机构20家,入住老年人1560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0.62%,低于全国0.9%的水平。加快养老福利体系建设步伐刻不容缓。

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并将做好老龄和社会福利工作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通过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加强公共服务,体现以人为本、全民关怀,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有效减轻养老为家庭带来的负担。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扩大社会参与,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有利于解决下岗职工尤其是“4050”人员的再就业,实现不同群体的互利共赢,促进社会稳定。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养老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总体发展目标

以国家兴办养老福利机构为示范,努力构建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养老福利机构为骨干的养老福利网络。目前,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9.6张,力争到2010年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15张床位以上,之后以每年增加3—5张床位的速度增长。

三、鼓励和促进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的优惠政策

(一)对经市民政部门确认的非营利性养老福利机构,市国土部门可根据《划拨用地目录》的规定,以划拨方式供地、并减半征收城镇国有土地补偿费。对营利性养老福利机构,市国土部门应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出让方式供地。

(二)对非营利性养老福利机构,市规划部门可给予减免5%—10%规划设计等费用的优惠。

(三)对非营利性养老福利机构,市建设部门可给予减免3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的优惠。

(四)经市民政部门批准设置的养老福利机构享受政府补贴,补贴资金包括开办经费和运营经费两部分,从市财政、福利公益金和社会捐助款项中解决。

1.市民政部门根据养老福利机构的规模给予下列开办经费补贴:

(1)规模在30—80张床位的,给予一次性补贴1000元;

(2)规模在81—100张床位的,给予一次性补贴2000元;

(3)规模在101—1000张床位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贴5000元;

(4)规模在1001张床位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贴30000元。

开办经费补贴最高限额为30000元,补贴款项专款用于购买炊具、健康器材、文娱器材等养老服务设施。

2.符合下列条件的养老福利机构,可以申请运营经费补贴:

(1)有《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

(2)开业满半年以上的;

(3)床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含80%)的。

市民政部门根据养老福利机构核定的床位数,对床位利用率在80%以上(含80%)的,给予每名本市户籍人员每月10元的运营经费补贴;对床位利用率在90%以上(含90%)的,给予每名本市户籍人员每月20元的运营经费补贴。

养老福利机构于每年1月向市民政部门提出开办、运营经费补贴的书面申请。市民政部门对养老福利机构申请开办、运营经费补贴的书面申请进行审批。对同意给予补贴的,市民政部门应当与提出申请的养老福利机构签订补贴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养老福利机构在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的同时,仍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国办发〔2000〕19号)规定,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

四、工作要求

养老福利机构应当依法保护被收养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开展捐赠活动,不得接受任何带有政治性等附加条件的捐赠。

享受补贴的养老福利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民政部门有权终止补贴,必要时可追回补贴资金:

(一)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养老福利机构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合并、设立分支机构或解散养老福利机构的;

(三)补贴资金挪作他用的;

(四)年度检查业务考核不合格的;

(五)财务帐目混乱的;

(六)服务质量差,送养人意见较大的;

(七)违反《**市养老服务机构基本规范》,经批评教育不改正的。

养老福利机构范文篇2

1984年民政部“漳州会议”提出“社区服务”的概念,提出要使社会福利事业从单一的、封闭的国家包办体制转变为国家、集体、个人协办型福利事业单位。即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逐步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福利型向福利经营型、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民政部明确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服务对象的公众化、福利资源的社会化、服务队伍的社会化、服务设施的社会化、社会福利事业管理的社会化)的口号,同时国家了颁布《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民办公助、公办民营”,规定个人可以向民政部门提出筹办福利机构的申请,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相关政策的积极扶持。发展公办民营福利机构,使之成为有自我“造血”功能而非单靠“输血”的实体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福利事业的客观要求,是应对福利机制滞后这一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福利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以徐州市养老福利机构为例:据徐州市民政局相关部门人员介绍,徐州在20世纪90年代就逐步贯彻我国福利机构改制的相关方针政策。目前徐州市养老福利机构共有32家,床位2483张,入住老人998人,6家为国办,占总数的18.75%;4家为集体所办,占12.5%;22家为民营性质,占68.75%。其中民营性质的福利机构基本上自求生存、自谋发展、自负盈亏,入住率有所提高,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就目前徐州市社会福利院现状而言,大体上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由政府开办的国营福利性社会福利院;二是私人承租,同时由徐州市民政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的民营性养老机构;三是集体共有,同时由徐州市民政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的公营性养老机构。

目前政府经营的国有福利性社会福利院和集体共有性福利院,基本上只接收“三无”老人、五保户老人,只有极少数福利性社会福利院开展了自费代养项目。而由私人竞标承租的民营性质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充分借鉴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采取承包、联合、兼并、租赁、托管、合资合作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调动多方面的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和兴办养老事业,逐步实现新的经营方式。社会福利院的人事管理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实行法人实体化管理。把福利事业作为产业来办,普遍建立起公平竞争机制和规范化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当前我国养老福利机构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改制后的民营性福利机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已逐渐步入正轨,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这些“瓶颈”限制了民营性福利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阻碍了其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延缓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进程。

2.1护理员工素质普遍不高

(1)缺乏专业化技能。总体来看,员工工作岗位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即对工作有些责任心,对老人有一定耐心即可。在民营性社会福利院工作的人员大多是非专职人员,其中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她们以前从事的都是其他方面的工作,转行从事养老服务业后,所能提供的服务只能是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照顾,专业方面的知识很不健全。另一方面,院长仅做必要的信息传达及各部门关系的简单协调工作,平时对护理人员缺乏特别规范的管理。

(2)缺乏对工作的热爱和积极性。护理人员中普遍存在一种对工作的厌倦情绪。他们对自己的待遇略有抱怨,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职业道德的积极引导,缺乏个人职业规划,不能自我调节以缓解工作压力。这些消极因素直接导致他们与老人们之间缺乏沟通,产生隔阂,也会导致护理员工之间矛盾时有发生。

(3)缺乏对老人心理方面的专业指导。据统计,当前徐州市福利机构大多只关注老人身体上基本的食宿,但缺乏相关心理护理方面的人员或专家,这也是老人家属比较担忧的。尤其是一些高龄老人,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抑郁情绪较为普遍,亟待人们进一步关注。

2.2组织结构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

民营性福利机构大多由私人踩点承租或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构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和设备力量分散,因此很难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更难合理设计与适时调整科学高效的组织结构。徐州大部分福利院组织结构过于单一,内部管理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调查显示,大部分福利机构院内管理层一般仅设两层:院长和护理人员。院长独当一面,兼管财务会计、人员调配、保健卫生等各方面。而相关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无法参与院内民主制度的管理,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的协调性、同步性、系统性及整体性,致使沟通不够顺畅,分工不够明确。组织结构的不完善进一步导致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人员管理与调配的不合理、竞争意识的匮乏。这样的管理模式又会使其陷入过去一些国营福利机构“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的怪圈,无法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无法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获得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2.3资金运作缺乏效率

养老服务业属于新兴的公益性服务行业,投入大、收益薄,收效慢,初期基本处于亏损状况,投资回报率不高,自然难以对社会资本形成很强的吸引力。一旦机构经营状况生变,民办养老福利机构就将面临严重生存危机,因此大多数潜在的福利民间力量对此持有想做又不敢做的迟疑态度。

目前大部分民营福利院只能提供最基本的食宿条件,老人一般为4~7人一间。除条件较好的部分福利院有电视、供老人们消遣、娱乐,其他福利机构由于资金限制暂时还无法提供如健身、医疗保健等较完备的硬件设施支持。以徐州市FH福利院为例,该福利院于1998年成立,地处徐州市QS社区,隶属徐州市泉山区民政局,占地超过1000m2,是泉山区规模较大的养老福利院。床位110张,入住80多位老人,入住率较高,属民营性福利机构。该福利院的启动资金全部由私人踩点投资,开展自费代养等相关项目。院内设施相对比较匮乏,福利院1年的运作租金需要5~6万元,还有房屋的日常维护、设备的添置及20多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等花费开销,加在一起是笔不小的负担。另外,一些民营福利机构缺乏对民间捐款的系统筹资,资金运作效率不高,资金用途的相关信息披露也徒有其表,更加剧了资金流通运作的紧张。

2.4养老市场结构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养老观念普遍落后于城市地区,认为在家庭中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再加之经济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及小城镇家庭大多不会选择入住养老院。因此,在福利事业中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运营模式的变革在农村一些较为偏远的地方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贯彻,农村的民营福利市场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开拓。

市场调查是福利院改革经营最薄弱的一环,管理者往往只知道对自己内部的设施和组织进行建设和调整,对外部的反应、市场的需求不够重视,也不知道怎样去把握市场需求,往往盲目发展,造成资源的局部浪费,养老机构供需匹配矛盾突出。就目前现状来看,50~70岁的老年人年龄段的养老福利市场依然空缺。据笔者的实践调研统计,徐州市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接收的都为80岁以上、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但实际上,仍有许多50~70岁左右、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他们需要的不单指物质方面的照顾,他们寻求的大多是精神的慰藉,但很少会有福利机构设计并论证投资此年龄段的老龄福利项目。一般来说,社会的养老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帮助的人群身上,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社区政府和福利机构必须考虑的一个原则性问题。

2.5组织文化宗旨不明确

机构文化是指一个机构内部全体员工所保有的一些特殊的意识、行为和物质产品,包括机构环境、价值理念、模范人物、仪式、文化网等要素。目前,民营老人福利机构尚缺乏机构良性文化的氛围和市场营销理念。民营福利机构的意识文化并未为其机构员工所普遍接受和认同,院内护理人员对机构核心精神理念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不少福利机构仍对品牌文化毫无经营意识,几乎未曾关注其品牌意识所能带来的良性效益,这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笔本可以充分利用的潜在资源。另外,组织宗旨不够明确,对组织的未来没有长期的远景陈述和规划。这些被忽略的隐性因素也就告诉了我们民营福利机构无法持续而长久地走下去并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

3完善我国养老福利机构改革的对策思考

3.1提高人员素质,关注老人心理

(1)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技能。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加强养老护理员的应知应会培训,使他们掌握基本保健、护理、康复知识和技能,包括先进的护老思想和观念和专业化眼光(如医疗保健、紧急救护、科学饮食、文体娱乐),还应适当懂得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老年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医学的一般理论;借鉴教师等职业资格证制度的经验,尽快建立起养老机构管理者的资格证准入制度,养老机构管理者必须经过相关专业学习,取得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从中、高等院校和社会招聘各类人才,充实到福利院管理与服务队伍中,形成专业人才梯队。

(2)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采取适当激励措施,如加强员工培训,根据工作绩效增加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员工福利水平等,树立其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员工与老人及家属的互动,进一步深化尊老、敬老、爱老、服务老人的观念。

(3)积极引导护理人员关注老人心理健康。给予老人足够尊重和理解,做到富有耐心及同情心,使之解除心理压力,进行自我心理修养,加强自我积极暗示,克服消极暗示,让老人真正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积极开展文体娱乐活动,鼓励老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识新的朋友,同龄相嬉,乐而忘老,避免偏激与固执的心理倾向;定期邀请相关专家与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帮助老人建立科学价值观、满意感,引导其运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对待衰老现象,改变自以为老的观念,确立新的老年意识。

3.2引入现代机制,完善绩效管理

首先,改革组织结构。在考虑福利院扩建过程中,逐步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按照管理职能及服务功能合理规划,实行院长负责制领导下的“三层四级”负责制(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和院长级、科级、区主任级、员工级),形成阶梯形的领导与被领导体系。其中管理层可以下设财务会计部、人力资源部、后勤支持部、公关宣传部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同时又相互协调沟通。其次,完善绩效管理。在体制上实行经济技术管理责任制承包;在岗位设……全科论文中心置上坚持因需设岗,一岗多职;在岗位责任上推行百分考核制,在工资分配中实行现行工资制度与岗位工资或效益奖金相结合并与岗位考核挂钩的合理激励机制;在人员使用管理上全部实行聘用合同制,从而较好地实现责、权、利分工明确,管理体系规范科学,定编、定岗、定责、定标准、定流程、定考核细则,修改管理制度与规范(包括院内质量管理“三级查房”制度、“每月考评”制度、年终考核制度),同时实行民主管理,推进政务公开,建立行之有效且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绩效评估体系。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引进ISO质量管理体系。将贯彻体系标准与福利院实际相结合,与院内现有制度相结合,与服务特性和要求相结合,积极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反馈并解决工作中老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管理服务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加强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实行科学化、行业化、专业化管理。增强透明度,扩大对外开放能力,接受各界监督,不断推进福利事业单位正规化、标准化建设。

3.3多方筹集资金,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福利院可以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相关资金的支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和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大力宣传社会福利社会化,向社会开放,广泛筹集由社会各界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人士、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志愿参加组成,依法登记注册的社会福利基金会所提供的资金,谋求一些相关慈善机关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志愿者资源,努力造就相对稳定的专、兼职义工服务队伍。其次,完善社区照顾的支持网络。借鉴国外经验,挖掘和利用社区的资源。并且现代社会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资源共享,要实现资源共享政府可以明文规定社区内的各个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和社区实行共建,资源共享,社区工作者也可以动员社区内的单位实行资源对外开放,达到资源共享。第三,走以副养院的路子,建立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降低投入期成本,控制长期运作成本,降低用人成本,降低风险成本,同时进行严格的投资论证,选准项目,加强管理,为福利院增加额外收入,努力实现“养老服务质量的最优化和服务成本的最低化”。第四,进一步完善资金监督机制。福利机构收到的公益性捐赠财产,利益归属上的复杂性,所涉利益主体的多样性,还有其目的的公益性,都决定对其监管的必要性,而且决定对其的监管必须是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并重的双督模式。

3.4深入市场调查,完善养老结构

(1)利用各种传媒和现代化手段加强宣传、舆论鼓励,逐步更新人们的养老观念和旧有体制。大力宣传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把国家鼓励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支持、参与和兴办养老机构的号召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和全社会自觉的行动。

(2)细分市场,根据老年人群不同层次的困难和需求来设置社会养老保障项目的对应点,使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特殊需求,从而赢得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养老机构的规划设计要遵守科学化、多层次、人性化的原则,为适应不同收入群体的社会养老需求,跟上社会发展步伐。由于老年群体的收入存在差异,所以在建设养老机构时要在收费标准、设施投资上加以区别和考虑,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标准、高档次。

建立养老机构市场化运行机制必须以充分保障原有的最基本保障为前提,对政府必须保障的“三无”对象和收入有限的老人仍应予以基本保障服务,大力建设普及型、收费低的养老机构,吸纳大量中低收入老年群体。

尝试建造少量设备先进、服务一流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养老机构,以满足经济条件较好、支付能力强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可以考虑在机构的统一管理下,根据不同生理、心理情况,合理划分出低龄健康老人区、高龄和病弱老人护理区及临终关怀区。

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需要多样化的服务项目来满足,增加适合老人需求的新兴服务项目,限制或取消一些不适合现代老人生活方式的服务项目。

3.5树立组织文化,强化品牌意识

第一,建立机构文化。努力营造良性的机构文化,使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措施能够为机构员工所接受和认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创造力,建立以人为本的养老福利文化,树立一种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观。同时充分利用好机构文化这一潜在资源,适当加大福利机构公益宣传的投入,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将品牌优势转变为推动福利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资源和前进动力。第二,实现观念更新。由于养老机构长期以来是政府办的福利事业,所以福利性、计划性已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建立养老机构市场化运行机制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市场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危机观念和以人为本的质量观念。第三,民政部门应积极和引导各福利院逐渐树立起本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运用这些隐形的因素,充分调动院内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工作自豪感、工作满足感和归属感,从而进一步推动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获得长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史铁尔.国有老人福利机构市场营销策略[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2严浩.中国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趋势与展望[J].社会福利,2004(4)

3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发挥窗口示范功能[J].社会福利,2005(7)

4魏建军,钟杰.浅谈福利院养老人员心理问题与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2)

5胡先进.社会福利院建立ISO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思考[J].中国民政,2003(5)

6马威,高媛.目前我国小城镇社会福利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乡镇经济,2005(11)

7宋海霞.中英城市社区照顾体系比较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8)

养老福利机构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营造有利于养老福利机构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养老福利事业,逐步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老年社会福利体系,为构建和谐长沙和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通过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大力新建、改建和扩建市、区县(市)和乡镇三级社会福利机构,形成以养老服务为主要功能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办社会福利服务体系;通过政府主导,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每1000名老人30张以上,民办养老福利机构床位数和服务的老人数分别达到总床位数和入住养老福利机构老人总数的50%以上。

(三)基本原则

1、整体布局科学化。综合分析全市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依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等情况,编制全市养老机构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指导。

2、城乡发展一体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要求,促进城乡养老服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利用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以及引进外资,推广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经营模式,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形成养老机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4、运作机制市场化。鼓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参与养老福利机构的运营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二、工作措施

(一)市本级养老福利机构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行业示范性窗口单位,增加床位,完善设施,改进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典型辐射作用,全面带动并提升全市养老服务行业整体水平。

(二)各区、县(市)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设好区、县(市)级社会福利中心,面向社会为城乡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收(寄)养、康复等福利服务,充分发挥其基层民政工作平台功能、社会救助功能和养老服务功能。

(三)积极完善乡镇敬老院的服务功能,扩容提质,将其建成集院舍住养、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

(四)大力引导、扶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慈善机构、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三、扶持办法

凡依照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举办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编制部门等依法注册登记的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老人护理院、老年活动中心(站、室)、社会福利中心、敬老院、托老所等城乡非营利性养老福利机构,均可纳入扶持范围。

(一)政策扶持

1、资质审批:凡新办事业单位性质的养老福利机构,应到编制部门进行登记;凡新办社会办非企业的养老福利机构,应到民政部门办理有关登记;凡新办营利性质的养老机构,应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

2、规划立项:对符合城市规划和用地条件的新办福利机构项目,规划、发展改革部门应依法优先核准、备案、审批、立项。

3、建设用地:国土资源部门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用地。对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地。养老服务机构用地不得改变用途,不得变相进行商品房开发。因城市规划确实需要改变用途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乡镇、村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可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由公共财政投入且闲置的房产等公共设施,经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可按政策规定改造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将闲置厂房、民用服务设施按政策规定改(扩)建成养老服务机构设施。

4、医疗服务:鼓励福利机构开展老年人护理、康复、医疗服务,支持养老机构申办护理院、康复院等医疗服务机构。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可以申报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达到定点资格标准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5、税收规费

(1)按照国家现行有关税收政策,对经民政、财政、税务部门审查认定的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暂免征收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免收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白蚁防治费、房屋产权登记费、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及职业病防治检测检验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各类证照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防洪保安资金、价格调节基金以及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的社会公共文化设施资金等收费和基金。养老服务机构确有困难,依照《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可以到所在地残联申请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府主办和特许经营的供水、供气、通信、有线(数字)电视等经营单位,应为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和收费优惠,其中用水、用气(燃料)等与居民用户实行同质同价,用电按当地最优惠的价格收费。免收有线电视开户费、城区普通宽带一次性连接费,优惠收取采用光纤接入或者接入距离较远等成本较高的宽带一次性连接费,通信费、收视费按当地最优惠价格收费。

(2)养老福利机构可按规定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捐赠款物必须全部用于改善收(寄)养人员的生活和设施,并接受捐赠人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对养老机构等进行捐赠的,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

(3)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物价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养老福利机构强制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各种赞助或接受有偿服务。

6、培训用工: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职业标准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职业的技能培训,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符合条件的人员可按照规定申请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持证上岗的就业困难人员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享受就业补贴。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工资水平,实行岗位津贴制度,落实社会保障待遇,促进养老服务队伍稳定。

7、金融信贷:金融机构要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在符合市场原则的前提下,对养老服务机构及其建设项目积极提供融资便利及优惠利率。对经论证前景好、规模大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项目,财政部门要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

(二)资金补贴

1、建设补贴

市级社会福利院:由市财政(福彩资金)投入。

区、县(市)级福利中心:对新建成200张床位以上,经验收合格的,在积极争取中央、省等上级部门投入的同时,市财政(福彩资金)给予每个福利中心100万元的资助。

乡镇敬老院:对改扩建新增100张床位的乡镇社会福利中心,由省市县三级共同安排资金予以补助(市级财政在福彩资金中安排)。

社会办养老福利机构:为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对新建成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养老福利机构,经验收合格投入运营后,按每张床位一次性给予最高4000元的建设补助,补助总额限额为200万元;对利用原有设施改建的养老福利机构,按每张床位一次性给予最高2000元的建设资助,补助总额限额为100万元。养老福利机构建设补贴专项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各区、县(市)按1︰1予以配套,有条件的区、县(市)可适当增加配比。

2、运行补贴

(1)为稳定养老福利机构的运营和持续发展,对我市社会办非营利性养老福利机构(敬老院除外),经相关部门评估后,按入住满3个月以上本市户籍实住60周岁以上老人数,每月分别给予全护理100元、半护理80元和自理60元的日常运行补贴。市本级公办自收自支的养老福利机构和经市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所需经费由市财政承担,其他福利机构由区、县(市)财政承担。

(2)社会办养老福利机构接收城镇“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对象的,财政按政策给予补助。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其享有的政府购买服务可在养老机构使用。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与运行补贴不重复使用,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给予补贴。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1、未经依法登记的;

2、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机构名称、地址、负责人的;

3、未经批准,擅自合并,或改为他用的;

4、年度验审不合格,在限期内不予以整改的;

5、管理服务质量差,入住老人及亲属投诉率高的;

6、屡次违反养老服务行业规定和职业道德的。

四、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

(一)加强对社会福利事业的领导。各级政府要从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合理制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将福利机构的数量、布局、规模、用地等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把扶持福利机构发展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根据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安排一定的养老服务工作经费。要建立政府领导牵头,财政、发展改革、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卫生、国土资源、税务、老龄等部门参加的养老服务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制定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努力形成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建立健全养老福利机构的管理体制。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研究制定养老福利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中介组织参与的管理体制。要成立养老福利机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管理等职能。逐步实行对社会福利机构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年检制度和等级评估制度,提升养老福利机构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三)强化养老福利机构的监管。要严格按照规划和福利机构建设标准建设养老福利设施,养老福利机构建成后,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对擅自改变福利机构的使用性质,或利用福利机构房产从事核准服务范围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的,有关部门有权中止、收回其享受的优惠政策,违反法律的,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养老福利机构范文篇4

一、抓住机遇,提升养老福利机构硬件水平

2006年以来,为改变我城乡养老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服务水平落后的状况,我们以实施“幸福家园”工程和“5.12”灾后重建等为契机,加大了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推进力度,全养老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突破。

(一)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政府提出了“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养老福利机构建设指导思想。在建设设计上,力求达到省一级敬老院和城福利机构的标准;在建设规模上,力求达到满足本地农村五保对象和城“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70%以上的需要;在基础硬件上,力求达到有标准化卧室、健身娱乐室、医疗卫生室、休闲庭院等配套设施完善的要求,将养老福利机构建成集生活、娱乐、休闲、康复等为一体的高标准福利设施。先后筹措投入资金4.2亿多元,新(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26所,城国办福利机构13所,床位数由2007年的由3560张增加到目前的14120张,实现了县县有国办城福利机构的历史性突破。城乡养老福利机构的快速发展,为农村五保对象和城“三无”人员实现“老有所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提升素质技能,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我们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办法,将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选入养老福利机构领导班子,并按照工作人员与供养对象1:10的标准配备了工作人员,将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全额纳入了财政预算。积极组织养老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鼓励到省内外养老机构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服务经验。2010年5月,全集中举办两期福利机构院长培训班,对全136名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7天的全面培训,极大地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三)发展院办经济,加强造血功能建设。发展院办经济既是改善供养对象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补充,也是丰富院内生活内容的重要内容。耕地问题是养老福利机构发展院办经济的重要基础,我们在规划新建养老福利机构时,要求各地为其调剂提供发展院办经济所必需的土地。目前,全城乡养老福利机构共有耕地面积达628亩。养老福利机构组织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供养人员利用耕地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在院前院后荒山荒坡上种植瓜果,在院内发展养殖业。目前,近40所养老福利机构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蔬菜、水果、肉类等自给率达60%以上。院办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养老福利机构的资本积累,为促进养老福利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强化管理,提升养老福利机构管理水平

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管理模式是推进养老福利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按照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积极探索,以社会福利院为示范,切实加强养老福利机构管理,着力提升养老福利机构的管理水平。

(一)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日常管理

2009年,民政局制定了《城乡养老福利机构管理细则》,完善了院务公开、请假探亲、财务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生活管理等16项规章制度。建立了从业人员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质量管理考核、老人评议服务质量等工作机制。同时,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实行按照生活类、保洁类和医护类分类管理的模式,三类从业人员各司其职,促进各项管理服务工作更加细致到位,不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实行院民自治,创新管理方式

供养老人是养老福利机构的主体,要提高养老福利机构的管理水平,必须充分发挥供养老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在养老福利机构中普遍建立了“一委三组”自治组织,即建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下设后勤服务组、生产组、卫生组。院务会主任和各组成员由院民大会选举产生。院委会负责组织院民大会,决定院内重大事项;后勤服务组负责伙食管理、安全保卫、资金监督;生产组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参加生产劳动;卫生组负责环境卫生、组织检查。通过建立院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使在院老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为”。

(三)推进科学管理,促进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工作直接体现养老福利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我们在加强养老福利机构管理中,积极推进养老福利机构后勤管理科学化、社会化。社会福利院将食堂、保洁、保卫、绿化等后勤保障工作通过政府采购,统一交由物业公司管理。物业公司以劳务派遣的形式提供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接受物业公司和院方的双重管理,避免了现有国办福利机构普遍存在的聘用临工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的用工风险,解决了福利机构院门由临聘人员值守、环境卫生无专业保洁人员的状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经验将在全养老福利机构中推广。

三、创新理念,提升养老福利机构服务水平

提升服务水平是养老福利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我们要求养老福利机构以“为民解困,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一)开展亲情服务,营造和谐氛围

针对养老福利机构中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缺失精神慰藉的情况,我们在全养老福利机构中开展了亲情服务,要求从业人员做到熟悉服务对象的出生年月、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用孝心和爱心全方位地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服务、医疗保健、学习娱乐、自我价值实现等多样化的亲情服务,共同创造美好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创新文娱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是陶冶老年人情操,增强老年人对养老福利机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形式。我们在养老福利机构中组建了“歌唱小组”、“时事小组”、“太极小组”、“书画小组”、“诗歌小组”、“种植小组”等兴趣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了在院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老人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使老年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

(三)整合医疗资源,保障康复需求

针对老年人体弱多病的特点,我们积极推行在国办养老福利机构中为收代养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对城乡养老福利机构中收养的城“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的门诊、住院治疗费用全额纳入政府保障范围。定期组织专家到养老福利机构进行老年养生保健、常见老年病防治等健康讲座,组织医护人员到院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康复理疗,保障了入住老人“老有所医”。

(四)引入社工机制,促进良性运行

养老福利机构范文篇5

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明确直属养老机构的定位

在社会福利领域,我们按照政、事、社分离的原则,明确直属养老机构的工作定位。实行“管办分离”,局职能处室主要加强宏观管理、行业监管;组建市社会福利中心,将原先由局职能处室直接承担的市属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职能剥离出来;成立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强化行业指导,行业自律。各区县和街道(乡镇)也按此思路逐步实现了“三分开”。

同时,我们对直属养老机构的定位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要求其注重质量,强化内涵,坚持把市属养老机构建设成为全市养老服务的品牌,为各类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示范,在行业协会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为养老福利的国内、国际交流提供平台。各区县的直属养老机构也为本地区的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提供示范。这一职能定位为直属养老机构引领示范作用的发挥创造了体制和机制条件。

二、强化标准化管理,改进直属养老机构的运作方式

我们强调福利机构要改变行政化封闭管理的状况,借鉴和采用企业管理的成功管理手段和经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等,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在社会福利领域导入ISO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推行目标化、定量化、指标化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并结合日常三级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行业的各项工作标准,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塑造,使管理和服务质量获得了显著提升。经过2年多的普及推广,全市直属养老机构实现了全覆盖。在直属养老机构的示范引领下,许多街道、乡镇办养老机构和社会办的养老机构也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随着直属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名牌”效应,等候入住的老年人众多,以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例,常年等候老人一直保持在200多名。

为保证服务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2003年起,我局借鉴国际理念,在直属养老机构率先探索养老需求评估机制。经过一年多的攻坚克难,2005年,我们开发出符合市情、较为规范的《**市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标准》,通过对老年人身体、精神和经济状况的评估,让资源向身体不能自理的经济困难老人倾斜,尽可能使公共养老资源发挥最大效应。

三、引入社工专业化服务理念,提升直属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准

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直属养老机构的示范辐射作用,我们从2000年起开始了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介入养老服务的探索。我们在直属养老机构推广运用专业社工方法指导老年人在思维认知、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调适,增强其适应性、满足感和幸福感。目前,市社会福利中心系统有注册社工74人,并被列为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试点单位之一。在直属养老机构的率先探索带动下,各类社会办养老机构也开始广泛引入专业社工力量,提升服务水平,目前,我们在养老服务理念渗透、服务手段创新、外部资源整合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养老福利服务本土化的专业工作方法。

此外,直属养老机构还积极为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壮大,据统计,全市共有1.5万名为老服务志愿者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结对,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欢迎。

四、增强辐射功能,有效延伸直属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

近几年,直属养老机构在做好内部管理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管理经验和服务优势,拓展功能,延伸服务,塑造品牌,切实做好行业辐射指导工作。

一方面,为社区养老机构提供委托代管,输出专业培训。市、区县级养老机构积极做好各类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实操培训、带教实习工作;通过签约形式,对管理薄弱的养老机构实施委托管理和代行管理,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效能。

养老福利机构范文篇6

目前,我区有养老服务机构十四家,其中一家为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区社会福利院,拥有养老床位150余张,建筑面积达4700平方米),其余十三家为民办养老机构(享受*市政府的一次性新增床位补贴和每月床位运营补贴)。截止目前统计总床位数90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26张,超过*市“养老事业十一五规划”要求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2张的标准),入住老人632人(其中自理341人、半自理205人、全护理86人分别占入住老人总数的54%、32%和14%)。参照20*年底*市实行的社会福利机构等级评定和收费标准的相关文件,我区福利机构的主要分级为二级四家(区社会福利院、*慧恩老年公寓、颐和老年公寓和南山园老年公寓)、三级四家、四级(含无级)六家。三个级别养老机构每月对自理、半自理、全护理老人的收费标准平均定格在1050元、1250元、1450元,850元、950元、1200元,700元、800元、1050元,基本符合全区老人和社会老人的收入状况和养老需求。截止20*年底的粗略统计,赢利机构有8家、年利润平均在5—15万,微利机构(稍有结余)3家、年利润平均在1—3万的,亏损机构有3家(主要原因是新建、改扩建、宣传和交通等因素)。

我区养老机构的发展和规模,客观地说比不上本市的玄武、鼓楼、白下和秦淮等兄弟城区。但近六年来,区政府随着*市河西开发建设的步伐,及时准确定位机构养老的工作目标和相关举措:用好政策、鼓励民办、三先三后(先办后规范、先办后扶持、先办后示范)、善借东风(主要是紧跟全市建设步伐和借市福利服务协会之智获得支持)、区域特色(主要标志是以迁址到江心洲后的区社会福利院为特色,打造了以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品牌服务为一体的六家养老机构:区社会福利院、*慧恩老年公寓、颐和老年公寓、江心之家养老院、康良养老院和祥和养老院)。突出实践了“政府主导、民间组织操办、市场化运作”工作思路,基本实现了我区机构养老多样化服务的工作目标。

二、我区机构养老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土地政策制约着养老机构的持续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已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在这种背景下,民办养老机构无疑迎来巨大的机遇。2000年,国家就颁布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但由于这些政策涉及发改、国土、税务、电力等多个部门,又没有出台相应的具体实施细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实,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土地政策。在我区打造河西新*、新城区的背景下,民办养老机构用地实行划拨是不可能的,优先供地同样也是不现实的。自2006年至今的近四年中,已有近五家较大规模的投资商因用地问题,取消了在我区兴办养老机构的计划。

2、管理体制上应做到归口管理。作为日溢壮大起来的民办养老机构队伍,有其自身的政策和发展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归口管理。笔者建议,市级民政局应设养老机构管理处、区级民政局应设养老机构管理科或者说最起码的也要配有专职干部,改变目前老龄和社会事务(处或科)齐抓共管的局面。来实现对养老机构管理的队伍上做到专职专用、专业对口,提高机构养老工作的针对性。目前我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已从局老龄科调到社会事务科,同样也是没有做到专职专用。

3、传统的养老观念仍然影响着养老服务的全面推进。据20*年抽样统计,受传统养老----“养儿防老”的影响,我区有近四分之一的老人不愿进养老机构养老,说是这样对对子女没面子;有近四分之一的老人,虽然有进机构养老的想法,但老人的收入达不到机构养老的能力和水平;还有近一半的老人在思想上还没有形成花钱购买服务的观念,因此不愿意去机构养老。这些观念需要在我区新城区、新社区的建设中加以更新、宣传,才有可能营造出适合和谐社会发展的敬老养老氛围。

三、迎接我区机构养老事业春天的举措

养老福利机构范文篇7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

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各敬老(福利)院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坚决防止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人员认真进行了各敬老(福利)院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安全排查工作,做到不留死角,并与各敬老(福利)和社会福利养老服务机构院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使我区敬老(福利)院和社会福利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到一实处。

二、全面排查,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5月中旬,我局全面开展全区5敬老院1所福利院和10所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安全大排查。重点是做好各敬老(福利)院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检查防范及整改工作”。检查养老福利机构消防器械设施配置是否完整,消防器材是否过期损坏,有无使用大功率电器,消防应急灯和疏散指示灯标志是否配备,用电、用气设施设备是否规范,完好无损,有无外露、外泄,防火灾。岗位人员管理,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值勤值班执行情况。要求各养老福利机构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按时巡查,及时掌握安全动态。从源头抓起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养老福利机构供养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对存在问题的整改

养老福利机构范文篇8

为了推进全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维护福利机构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9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政发〔2**4〕1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在我市依法审批登记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扶持意见:

一、扶持对象。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主要包括:养老院(敬老院)、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含老年护理院、康复中心、托老所)、福利院、孤儿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

二、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要优先划拨用地;应当采取出让等有偿方式供地的,可参照工业用地相应标准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若改变土地使用用途,则需按新用途补足土地使用费用;对征用或者使用集体所有的非耕地建设社会福利设施的,免收土地权属调查费、地籍测绘费。

三、规划部门在编制城市(城镇)总体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应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有关规定,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福利设施纳入公共设施统一规划。市政府酌情减免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

四、减免社会福利机构城市建设和房屋建设的有关费用;免收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

五、对养老院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营业税,对各类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自用房产的房产税和自用土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六、用电、用水、燃气、供暖等价格与居民用户实行同价(其中用电价格须经省民政厅和省电力公司认定后执行);其相应配套费的减免采取一事一议办法解决;减半收取有线电视初装费。

有关部门对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发生的生活垃圾、粪便清运和排污等费用,应予以减免。

七、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壮大福利性、非营利性民办社会福利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发展养老产业,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相关部门要及时审批、加强管理。各级政府对民办养老机构按照床位数安排启动资金。对接收三无、低保、低收入困难老人的民办养老机构,政府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按照收养老人数给予补贴。

鼓励金融机构按有关规定,积极为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提供信贷支持。

八、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按税法规定税前扣除。

养老福利机构范文篇9

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论点,有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的支持。考察当代西方福利国家政府角色的变化以及相关理论的进展,不难发现,政府的社会福利角色虽从过去的直接提供者变成了支持者,但政府是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础的力量这一点并没有改变。政府仍然是社会福利支出中最大的资金渠道,并对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我国的实践也证明,改革以来,政府不断从社会福利领域中退缩责任,已经导致了诸多经济社会失衡问题,付出了巨大的社会代价。现在倡言和谐社会,某种意义上是对前一阶段政府角色缺位进行反思的结果。

当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些政府部门以社会福利社会化为借口推卸社会福利责任尤其是财政投资主体的责任。其实,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国办发[2000]19号),本意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完全由国家包办包管社会福利的状态,绝无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来达到保障资金社会化,进而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目的。《意见》明确把社会福利社会化界定为“四化”(即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服务队伍专业化)就是例证。

具体到养老服务领域,在今日之中国,服务对象公众化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一方面,目前已步入老年的亿万社会成员虽毕生贡献社会,但由于当时实行的是低工资、低消费的社会福利政策,这部分老人到退休时基本没有积累,领取的退休金也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如果他们的养老需求完全交给市场解决,政府不给予援手,可以肯定,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将会因无法承受现有的养老费用而被排除在社会养老行列之外。另一方面,导致老龄化程度加速和社会养老问题突出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长期执行的“一孩”的计划生育国策。据了解,首批响应计划生育国策的公民目前已进入老年,日后也将会有一大批人陆续进入这一行列。然问题是,因政策引致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这批老人已无法享受传统多孩家庭带来的养老福利。在此种背景下,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这一重任。进而言之,政府在确保国家供养的“三无、五保”老人等特困群体的养老需求外,还要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服务,这既是回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职责使然。

二、全面承担起老年特困群体的福利养老责任

福利养老是政府维护社会公正的底线。从现实需要和未来政策走势看,福利养老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类老年特困群体: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老人(传统民政对象),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孤寡老人(社会底层老人)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计划生育国策衍生出来的特殊人群)。若依此推算,北京市福利养老需求与现实供给之间严重脱节。以北京市为例,从福利床位需求看,如表1所示,若按第一方案推算(低标准方案),北京市三类老年特困群体需要15905张养老床位;若按第二方案执行(中标准方案),共需养老床位24719张。从福利床位供给看,据2004年年检资料,北京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共收住传统民政对象(包括“三无、五保”老人和孤残儿童)2989名,占全市总数的33.4%。进而言之,以2005年为基准年,按第一方案推算,北京市福利养老床位的缺口为12916张;按第二方案推算,北京市福利养老床位的缺口是21730张。

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市老年特困群体的福利养老需求并非未来愿景,而是即时的现实压力。以北京市农村“五保”老人为例,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北京市各区县政府目前正在草拟落实《条例》的实施细则,并力争近期出台。如若全面施行,由政策形成的政府福利养老压力短期就会出现。这是因为,国务院新修订的《条例》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由集体福利转变为国家福利,取消村级基层组织对五保对象的经济供养责任。然问题是,与全国情况类似,北京市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同样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部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应保未保”。如果按全国40%左右的“应保未保”率(2004年)推算,北京市潜在的农村“五保”老人不是小数,目前这部分人大多隐藏在农村低保制度中。二是集中供养率低。如通州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不足半数,与浙江省高达92%的集中供养率(2005年)相比,显然过低。造成北京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低的原因,除了农村“五保”老人入住意愿不足、基层政府组织动员工作不到位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设计不合理。调查反映,通州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标准为年人均6000元,村委会须承担4800元,占供养总经费八成。为了减轻经济负担,村委会要么长时段不审批新的五保老人,要么有意减少集中供养人数。如果新政策免除村级基层组织的五保供养经济责任,农村五保老人总量和集中供养人数势必会快速增长,农村“五保”老人福利养老需求也会有一个明显提升。

表3北京市2005年福利养老床位数估计

人数

(人)方案一方案二2004年入住老人数

入住率床位数入住率床位数

城市“三无”人员455460%273280%36432989

农村“五保”对象438260%262980%3506

享受农村低保孤老937130%281150%4686

享受城市低保孤老1855330%556650%9277

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721430%216450%3607

合计15903247192989

注:1.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的数据源于北京市2004年年鉴。2.享受城乡低保待遇的孤老数的推算方法是:据北京市民政局统计,截止到2005年12月底,全市享受城市和农村低保待遇的人员分别为154606人和78095人。根据课题组在通州区的了解,调查时点,该区共有农村低保对象8400人,其中孤老1000余人,约占农村低保总数的12%。若以此作为经验值推算,2005年,北京市享受城乡低保待遇的人员中,孤老人数大体在27924人左右。3.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数据源于北京市计生委2005年的统计。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政府要全面承担起老年特困群体的福利养老责任,显然不能一蹴而蹴,而应统筹规划,探索多元化的解决途径。

建议一:进一步确立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福利养老的主渠道地位。一方面,确保农村特困群体尤其是“三无、五保”老人的福利养老需求,是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目前在养老服务机构推行的内部管理、用人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和“公办民营”试点,目的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僵化的运营机制,盘活国有资产,并不意味着政府想从福利养老责任中逐渐退出。另一方面,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有潜力和能力,事实上也一直是福利养老的责任主体。据2005年年检资料,北京市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拥有床位总数18243张,基本能满足第一方案福利养老床位的需求;全市已入院的传统民政对象95%以上住养在政府办的养老服务机构。

进一步确立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福利养老主渠道地位,至少可以产生两重政策效应:一是回归社会福利的核心价值。为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相当部分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把目光聚焦在城区离退休的社会老人,而不是创造条件解决本区域特困老人的养老需求。如果政府有意使其回归核心价值,就能大大缓解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焦虑行为和经济取向。二是解决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空置率高企的问题。据2005年年检资料,远郊区县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使用率和老人入住率仅为59.2%和53.7%,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3.5%和57.3%)。进一步分析表明,占全市养老床位总数45.7%的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空置率高,现行体制机制是主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真正影响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资源有效利用不足的因素是市场没有真正开发出来。如果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把本区域内的特困老人全部纳入服务视野,相信上述难题会得到有效缓解。

建议二:赋予“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更多的福利养老责任。为确保“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目前政府主要采取两种监管措施:一是在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收住本地区传统民政对象的人数;二是要求社会经营者上缴一部分租金或承包费。然实地了解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明确把辖区内有需要的“五保、三无”老人集中供养作为生存发展目标的机构并不多。在受访的4间“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中,政府委托合同中明文规定须承担“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任务的,仅有通州区宋庄1家。即便如此,宋庄收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也只有15人,不到政府规定人数(40人)的半数。诚然,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如辖区内有多家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传统民政对象自然减员等,但问题是,一旦政府勇于承担起上述三类老年特困群体的福利养老责任,唯一的方式只能是修改政府的委托合同,到时势必引起现有“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反弹。为此,政府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过程中,应用发展的眼光慎重研究政府的委托合同,确保此类养老服务机构向政府规范的方向发展,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赋予“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更多福利养老责任的第二种方式是调整监管方式,由社会经营者上缴政府租金或承包费改为资助特困老人入院住养的政府补贴。好处有两个:一是资金直接补贴到人,可以使更多特困老人有条件入住养老服务机构。二是预防社会经营者上缴费用的流失或被滥用。

建议三:全面实施特困老人居家养老政府补贴制度。鉴于城区养老服务机构严重匮乏,发展空间有限,以及走社会化道路的要求,城区老年特困群体的福利养老主要通过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以解决。在此过程中,政府主要扮演的角色是通过财政资助帮助有需要的特困老人能够享受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西城区政府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把辖区内有需要的“三无”老人、低保孤老等特困老人全部纳入了政府补贴范围,实施效果也较为明显。政府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是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市尤其是城八区推广,并把所需经费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

三、努力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规划设计工作

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深受广大老年人欢迎。正因如此,居家养老服务一直是中外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渠道。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都超过90%,日本则高达96.9%。而在我国,构建“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格局,已成为各地政府的普遍共识。

由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仍处在起步阶段,政策规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国际国内经验和北京市市情,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值得参考。

1.确保全市老年人得到所需支持与照顾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目标。当前,政府政策支持的重点应是以下三类群体:一是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有研究显示,75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占全部不能自理的半数以上,实际上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二是家庭收入不足于支付社会养老费用的老人。主体是享受城乡低保待遇的老人及其边缘户。三是政策类对象,如优抚对象和具有特殊贡献的老人。

2.把居家养老服务重点放在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上。我国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界定较为全面,包括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和精神慰籍等三项内容,基本涵盖了老有所养的诸方面。受此定义的影响,北京市正在大力推进的居家养老,其服务内容主要是上述三项。这与境外或国外的情况有不同。至少在香港和英国,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定义相对较窄,或者说更为实际,养老服务内容主要是提供社会照顾和健康照顾。养老需求概念的差异反映的是政策理念的不同。在境外或国外,认定养老服务对象时除注重年龄因素(如65岁及以上者)外,更多地考虑的是老年人的身体和健康状况,他们往往把服务对象定位在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人身上,由此提供的服务也主要是社会照顾和健康照顾。而在我国,现行政策覆盖面广、服务项目全虽是一大优势,但在具体操作中难度很大。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例,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精神慰籍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找到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为此,我们建议,在现有财力、专长等条件不足于做好精神慰籍工作的情况下,不如先集中资源用于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若果真如此,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也就应作相应的调整,重点定位在基本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尚不需要全天候照料的老年人。

3.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是社区最具竞争力的服务队伍。理由有二:一是低收费、低补贴、低成本是居家养老服务的生命力所在,选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充实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因为,低保对象都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津贴,选择其作为护理人员,就等于借用了政府低保政策给予的基础补贴,从而使得护理人员领到的政府补贴具有在低保津贴之上的叠加效应。较低的上岗补贴就可吸引护理人员上岗。低补贴的结果不仅直接降低了政府购买的养老服务成本,而且形成了居家老人公共服务市场的基础价格,从而对整体居家老人服务消费起到了政策引导作用。二是由于低保对象多生活在老人所在社区,护理人员直接服务成本(不发生交通等直接费用)为零或很低,社区管理难度也不高,更为重要的是,护理人员和老人容易亲近、亲密,便于情感交流。

4.组建区域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协调机构,提高资源效能。该机构功能有二:一是对申请政府补贴的老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经济收入核定和特殊贡献身份审定,以使政府补贴资金切实用到最需要关爱的老人身上。二是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各种资讯,如政策答疑、护理咨商等。为使协调工作更具规范化、专业化,我们认为,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实属必要。

四、稳妥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

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是我国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社会福利服务的主流趋势。然调查了解到,北京市在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过程中,明显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1.部分社会经营者追逐经济利益的行为明显。极端的表现是:养老服务机构“既不服务本地的老人,也不服务没钱的老人”。从对象选择看,“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主要瞄准的是市区老人而不是辖区内的老人,是收入较高且稳定可靠的老人而不是经济拮据的老人。调查显示,通州区受访的3家“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收住的老人,绝大部分来自城八区。从资源分布看,“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一方面个别社会经营者把机构内原有的健身室、娱乐室等设施撤销,改成老人住房,以达到增加收住数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普遍采取“包房”的形式,以减少服务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部分“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背离福利性质、单纯追求营利、忽视困难群众需求倾向的原因主要有二:

(1)社会经营者的资质不理想。养老行业作为一种公益性较强的行业,委托对象的爱心、责任、专长远胜于“有经营头脑”。然调查显示,受访的4家“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承包人均是个人,他们原职业情况分别是:小车司机2人,个体工商户1人,个体办养老服务机构院长1人。我们无意质疑他们的身份和能力,事实上,与改革前相比,受访的“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经济社会效益有了较大改善。但客观地说,“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存在的损及社会公平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社会经营者的资质不理想有关。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不外乎两个:一是合格的社会经营者不容易找到。在养老服务中介组织不发达的今天,政府可委托的对象十分有限。在此背景下,政府趋向于选择有一定经济实力或经营头脑的个人,也就不足为奇。二是社会招标程序不规范。为确保委托经营者的资质,政府也倡导采取社会招标的方式。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的社会招标存在诸多缺陷:一方面政府仍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规范的委托合同,造成各地、各机构之间政府限定性条款差异很大。如有的机构必须承担一定比例的福利养老责任,有的则没有此要求。政府扮演的角色模糊不清,委托对象的资质也就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基层政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使部分招标过程流于形式。据反映,“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竞标成功率为零”和“拎着提包进来就成了个院长”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

(2)政府的监管手段待完善。为确保“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福利性质,目前基层政府主要采取两种监管措施:一是在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收住本地区传统民政对象的人数;二是要求社会经营者上缴一部分租金或承包费。从执行效果看,成效明显,问题不少。首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合约明确规定须收住本辖区内有需要的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老人的机构并不多。在受访的4间“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中,仅有通州区宋庄镇敬老院有此要求。即便如此,宋庄镇敬老院收养的农村五保对象也只有15人,不到政府规定人数(40人)的半数。其次,社会经营者上缴租金或承包费应以何种科目出现,多少为宜,如何处置,目前政府尚缺乏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2.基层政府普遍抱持“一包了之”的消极心态。在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过程中,作为产权所有者的基层政府对应该如何履行职责、保障服务颇感困惑。他们普遍认为,实行“公办民营”后,养老服务机构如何经营、经营好坏是社会经营者的份内事,基层政府无须干预,“甩包袱”的心态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则是: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后,基层政府不再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扶持和帮助,不在后续基建上投入资金,不出面为机构协调有关事宜,只管收取社会经营者上交的利润作为分红,等等,采取类同于经济组织的改革方式,放弃了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福利服务的功能。由此导致的后果有二:一是在政府未提供足够的委托费用和行政支持的背景下,为缓解经费紧张问题,社会经营者只得千方百计开辟“增收”渠道。二是由于政府责任意识不明确,甚至过于强调减轻财政负担的目标,大大削弱了政府对“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实施有效监管的能力。

要把“公办民营”模式引向健康发展轨道,可行之策有六:

对策一:准确把握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的精神实质。“公办民营”的基本精神在于政府和社会“优质互补”,即政府和社会各尽所长,各蒙其力,以有限的福利资源,扩展无限的福利效应。就养老服务机构而言,推行“公办民营”模式,目的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僵化的经营机制,盘活国有资产,为养老事业新的更快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福利职责和财政主体地位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职责实现方式和资金筹措机制。当前,要着力扭转的是,政府试图以经济组织的改革方式,从福利养老责任中逐渐退出的想法和做法。

对策二:清醒认识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的阶段特征。“公办民营”模式只是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途径之一,不是唯一途径,现阶段在部分地区也可能不是最好的模式。如,地处远郊的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并不适宜采用这一模式。如果一味强求推行,效果有限。事实上,部分受访的政府官员和养老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对现行“公办民营”模式喜忧参半,甚至是忧多于喜。进而言之,“公办民营”试点改革既要考虑改革产生的巨大能量和带来的巨大动力,也要考虑与改革相配套的政策环境和外部条件,把锐意改革创新的态度与扎实稳妥的务实精神结合起来。当前,在推进这项工作中,政府切忌搞一刀切,要结合每个机构、基层政府的实际情况,确定改革还是不改革,以及如何改革等问题。

对策三:高度重视政府委托对象的遴选工作。公开向社会招标是实现委托方式制度化和透明化的重要举措。目前的工作重点应是完善社会招标程序尤其是政府委托对象的资质审查程序。有效的措施有三:一是对委托对象的组织健全性、财务健全性、服务绩效与专业能力进行评估;二是成立政府委托项目评审委员会,人员构成除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外,外聘专家、学者的人数应不低于三分之一;三是委托项目和评审结果应及时在政府网页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鉴于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中介组织欠发育、部分基层政府存在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政府委托对象的重点应放在现有的具资质、实力强、信誉好的养老服务机构上。运作的方式是以品牌养老服务机构为龙头,开办分院,连锁经营。可预见的效果有两个:一是整合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化结构配置;二是发育养老服务集团,推进集团化运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至于具体委托对象,可考虑以下两类养老服务机构:一是现有的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养老服务机构,此类机构在服务经验、技术和品牌方面堪称一流。二是区级养老服务机构。区级养老服务机构不仅是辖区内软硬件环境较好的机构,也被政府赋予了培训、辐射等导向和示范功能。如政府培育和引导得当,能极大带动和促进区域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对策四:慎重研究政府委托合同的文本结构。委托合同是政府基本立场和努力方向的展示。政府的委托合同不一定强求统一,但受人民之托,精明“购买者”的身份在委托合同中必须充分体现。具体而言,政府的委托合同必须能有效达致以下目标:一是养老服务机构的福利性质必须确保;二是养老服务机构承担的福利养老责任必须明确;三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必须保证;四是委托对象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应有的保障。

对策五:继续加大政府财政的扶持力度。主要措施包括:对委托的服务事项,政府应根据评估标准及时提供足额的费用,不能推卸责任;对经营者收取的租金、承包费等应该合理,尽量以机构折旧费为基础,金额不能过高,避免经营者压力过大;对经营者上交的经费,要专项管理,应作为养老服务机构再建设及扩大福利服务使用;合理确定经营者的承包期,承包期不宜太短,应给经营者留出发展的时间。

五、积极研究民间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动力和活力问题

鼓励、扶持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和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是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基本方略。然调查了解到,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民间资本进入难、进入后运营难的问题依然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动力不足。突出表现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相对迟缓。从增幅看,2001年至2005年,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床位数分别由60所和7293张增加至85所和12024张,五年年均增长8%和13%。而人口规模、老龄化程度相仿的上海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从1997年的20家发展到2005年的231家,养老总床位从1276张增加到25567张,八年年均增长132%和238%;从结构看,截至2005年底,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机构数、床位数分别占全市的27.2%和39.7%。而同期的上海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机构数、床位数分别占全市的48.7%和51.6%。同期的天津市,其比例分别为92.3%和83.3%,均明显高于北京市。

2.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活力不够。明显反映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经营业绩欠佳。有研究表明,要达到收支平衡,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率一般需要达到70%以上。而调查显示,2001年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平均入住率仅为40.6%,其中个人办养老服务机构只有27.7%。本次调查的受访机构,其平均入住率(68.3%)虽有明显提高,但仍有半数左右未达到上述水平。总体判断是:目前,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状况是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基本持平,三分之一亏损。

导致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陷入发展困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产权不明。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多登记为社会非企业单位。而《社会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会非企业单位的资产。进而言之,社会非企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产权归社会所有、经营收入不能分红。然现实是,除个别基于信仰、独特个人经历出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士外,大多数社会投资者或多或少都带有营利的目的。更何况养老服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也有赖于民间资本的注入。应当说,政府要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注册为社会非企业单位,有其自身的逻辑。如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是“养老使命”而不是“利润”。但问题是,政府现阶段优惠扶持政策均不足于维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转,更不用说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基于生存和福利,采取“自负盈亏”方式营运甚至部分机构选择市场组织的道路,可谓是迫不得已。如果政府一味坚守养老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而不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不容乐观。事实上,目前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的运营急功近利、投入畏首畏尾的现象正是上述问题的极端反应。

二是融资困难。一方面,养老行业属于规模性行业,养老服务机构要步入良性运行轨道需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而新建或改扩建基础设施需要巨额投入。即便是租借院舍,要想形成一定的规模,院舍租金也很昂贵。调查显示,租用一所能容纳150张床位的院舍,年租金约在10-20万元左右。另一方面,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多是在居民楼、幼儿园、工厂等设施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完善服务功能(如增置更新设施设备等)需要一定的资金。一般来说,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途径有三条,即自有资金、亲友借款和银行信贷。由于前期资金投入(主要是房租、基本建设/设施设备改造)较大,在利用前两项融资方式上,养老服务机构基本上尽其所有,机构未来滚动发展最现实的融资方式只有银行信贷。银行信贷需有质押物,而养老服务机构现有的房屋、土地、设备是其最大的资产。然《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养老服务机构不得以该机构的房屋、土地、设备等作其他用途的抵押。”这一政策排除了养老服务机构以房屋等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的可能。在举债无门的情况之下,大多数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凸现资金运转问题,经营陷入困境。

综上所述,解决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难、产权界定不清的问题,事关民间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动力和活力,事关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进程,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其他省市的政策实践,以下政策措施较具有激励效应。

建议一:产权处置方案。第一、非营利性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在核准执业许可之日起5年内其产权按照“谁出资、谁所有”的原则界定。第二、非营利性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5年后自愿继续保留非营利性性质的,其产权按如下方式界定:养老服务机构资产小于或等于原始投入的,举办者按原始投入比例所有;养老服务机构资产大于原始投入的,原始投入部分按举办者的原始投入比例所有;超过(增值)部分(包括受赠部分)属于养老服务机构法人所有。第三、非营利性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产权转让时的资产处置:5年内转让,其转让所得无论是否增值,均按举办者的原始投入比例所有;5年后转让,如养老服务机构资产小于或等于原始投入的,举办者按原始投入比例所有;养老服务机构的资产大于原始投入的,原始投入部分按举办者的原始投入比例所有,超过(增值)部分(包括受赠部分)的40%归原始投入者按比例所有,60%原则上以捐赠的形式,纳入政府养老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对发展公益性养老事业的投入。

对策二:财政资助政策。第一、政府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给予一次性开办补贴。形式有两种:一是对用房自建、提供一定规模养老床位的(如60张以上),按核定的床位数给予一次性开办经费补贴。该措施已经体现在北京市“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有待市委市政府的审定和落实;二是对用房属租用、且租用期在一定年限以上的(如5年以上),按核定的床位数分年限给予相应的租金补贴。第二、政府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营运补贴。方式有二:一是对已接收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按床位数和实际收养人数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二是对入住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福利养老对象,政府按当地标准支付其生活、照料服务等费用。上述政策北京市民政局2005年就规划完成并已付之实施,深受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欢迎。第三:政府设立专项贷款基金。政府在鼓励金融机构按规定为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专门筹集一笔资金用于解决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资金周转困难时银行贷款的担保。基金应根据机构不同用途规定相应的贷款额上限和最长贷款期限,并对按期还本付息机构酌情给予奖励。

六、高度重视政府财政资助政策的导向功能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已成共识。事实上,北京市“民办公助”的实践探索和部分国家的发展经验都表明,建立合理的财政资助制度是促进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迅猛发展的重要诱因。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政府财政资助资金的支出结构与方向。如果财政资助资金瞄准的对象精准,水平适度,福利效果势必彰显。

政府财政资助政策的本意主要有两个:一是降低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门槛”。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向政府规划的方向发展。从北京市民政局2005年出台的《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实施细则》和规划中的开办费补助政策看,财政资助政策的第一个目标基本实现,至于财政资助的导向功能,目前仍看不出端倪。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政府准备把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导向哪些规划的区域或领域。从调查情况看,政府规划的方向有两个:一是鼓励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城区的发展。二是重点发育普通档次、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

鼓励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发展,首先要面对的是远高于其它区域的前期建设投入或房舍租金,如果政府不适度调整财政资助比例,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有意进入城区养老市场的兴趣索然。目前,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密集于北京近郊区,在一定意义上很能说明问题。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通档次、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则需要面对另一类型的问题,即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也大。如果政府财政资助方式不作相应的改变,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总的意见是: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应分级分类给予不同数额的开办费补助和营运补贴。具体建议如下:

建议一:一次性开办费补助依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所处的区位不同而有别。如机构设置在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县,符合相关设置要求(如60张床位以上),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分别按每床5000、4000、3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机构租借在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县,符合相关设置要求(如租用期5年以上),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分别按每床120、100、80元的标准分5年期限给予资助。至于区位的划分,可根据行政区划确定,也可参考土地市场价格认定。但原则是:区划必须明确具体。

建议二:营运补贴按自理、半护理、全护理三种类型设置不同的补贴标准。如机构为自理、半护理、全护理,符合相关设置要求,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分别按每床每月50、80、100元进行补贴。至于机构的具体类型,由政府职能部门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区分。如果此政策运行良好,有可能产生另一个政策效应:引导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分级分类,并重点向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转型。

建议三: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可行的方案是:市、区县按上年度户籍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以每人100元的标准安排养老服务事业经费(不含各级政府原来对“三无、五保”老人的保障经费),列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今后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市政府重点支持远郊区县,适当兼顾城八区养老任务较重的区域。养老服务事业资金主要用于政府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养老补贴等。

七、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公平竞争、一视同仁,既是目前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普遍诉求,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调查分析表明,养老市场竞争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制定的政策没有一视同仁。如政府投入多集中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造成了公办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起点的不公平。二是政策落实有区隔。如“星光计划”、慈善捐助的雨露很少滋润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剧了两者事实上的发展不平等。三是政府官员或部门某些行为产生的潜在影响。在普罗大众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印象总体不佳的大背景下,政府道义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如政府官员的探视、慰问,业务主管部门的评比奖励,被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视为向社会宣示地位进而获取民众认同的有效途径。然现实情况是,在上述诸方面,目前政府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说支持和关心不够,他们对此颇有怨言。

客观地说,随着公平公正日益成为政府执政理念,新出台的社会福利政策基本消除了明显的不公平因素。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歧视行为和政府一直未给予充分重视的道义和精神上的支持。

建议一:在全市广泛开展行业评比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行业评比活动,目的不仅在于提升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降低民众因选择养老服务机构带来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一常设机制,可以为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了一个向政府和社会充分展示自己爱心、责任和优质服务的公共平台,其激励和促进作用尤为明显。评比活动应充分考虑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先天不足(如硬件设施相对较差等),在评比指标的设定上可适度调低机构硬件设施的分值比重,突出管理服务品质。评比结果首先在行业内公示,条件成熟后应向社会公布。

建议二:在政府工作中注入精神和道义因素。常言道,于无声处显真情。政府官员尤其是主要领导应率先垂范,在相关活动或讲话中,应多集焦于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表达政府的谢意,传递政府的关心。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宣传媒体的力量,向社会大力推介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尤其是加强对知名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宣传,逐步改变人们对养老服务机构认识上的刻板化印象;要鼓励和发动社会各界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捐赠,并对捐赠人予以政策优惠。

八、对养老服务行业实施最严格的政府监管

国际经验表明,养老服务业是各国政府管制最严格的行业之一。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前提是政府是社会养老产品的主要“买单者”。具体到北京市,随着政府财政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政策的出台和资助力度日益增强的态势,政府有条件和责任对所有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包括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以提高财政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

1.严把行业准入关。严格行业准入是政府对养老服务机构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一环。近几年,北京市政府组织或促进制定了包括建筑设施、卫生条件、人员配备、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等养老服务行业多项地方性准入标准,大大促进了该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然调查了解到,标准制定与标准执行之间仍存在不小的落差。在养老服务机构现存的诸多问题中,不少是由于行业准入不严而衍生出来的。以养老服务机构建筑设施为例,有的机构选址在河滩地上,无法长远投资;有的院舍设计有问题,冬天太冷,影响老人入住;有的机构没有无障碍设施,老人一旦健康状况变化就需要转院住养。

2.强化质量控制关。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养老服务机构也不例外。要确保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政府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期间的评估监控是有效手段之一。事实上,许多国家设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对此进行监控。

建议一:组建专责巡察机构。该机构类似劳动部门的劳动监察大队,主要职能是:对所辖各类养老院实施现场视察,测定其是否达到最低质量运作标准;调查处理养老服务机构的投诉。视察考核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护理程序、人员配备、设施设备等涉及服务质量的诸方面,采取的方法有定期考评和可不定期抽检。对有不良记录的机构,可视情况适当增加视察次数。

建议二:建立信息披露机制。为了提高监察效率,政府应在官方网站上定期公布各家养老服务机构最新监察的主要结果。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市场的透明度,方便消费者甄别、选择适合的养老服务机构,也有利于促进整个养老市场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3.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在视察中,一旦发现养老机构存在严重的服务质量问题(如侵犯老年人权益等),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实施惩治,如罚款、限期整改、终止财政资助等。若该养老机构仍是屡犯不改,则可以取消其执业资格。

九、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中介组织

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行业的中介组织,对加快推进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意义重大。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迫切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组织”。社会投资者多是基于爱心、责任踏入养老行业的。一旦进入,他们往往发现自己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组织”。理由主要有三:一是相对于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社会投资者在资讯、专长和资源动员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他们渴望互相切磋经验、学人所长。虽然业务主管部门有意为院长们提供了一些交流平台,但多局限于某一区县内,且交流时间、交流内容不固定。二是公众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尤其是个人投资的养老服务机构缺乏基本信任,如认为个人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唯一动机就是盈利等,严重制约了这些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为了扭转社会的刻板印象和歧视行为,仅靠个体是无法实现的,养老服务机构期望借助集体力量来消解社会的去权行为,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三是养老服务机构有了自己的组织,也可以优化养老行业的“小生境”。一方面可以规范行业行为,防止因机构之间协调不足引发的恶性竞争,如价格之争导致得调价困难,相互“挖墙角”导致得住养老人和护理人员不必要的流动。另一方面,可以共同应对行业自身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住养老人意外事故的处置,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第二、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亟需有专长的中介组织参与。承包人的资质既是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的关键因素,也是此项改革成功与否的最大风险源。这是因为,养老行业作为一种公益性较强的行业,承包人的爱心、责任、专长远胜于“有经营头脑”。而现实的情况是,受访的5家“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承标人均是个人。我们无意质疑他们的身份和能力,事实上,与改革前相比,受访的“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经济社会效益有了较大改善。然如前所示,“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存在两大隐忧:部分社会经营者追逐经济利益的行为明显,有可能损及社会公平;社会招标干扰因素较多,有可能流于形式。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因素较为复杂,有招标程序不规范问题,有基层主要领导干预问题,但最根本的则是社会缺乏有专长的社会中介组织。如果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发达,不仅能扩大发标单位甄选的范围,提高招标质量,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中介组织的非营利特征有助于确保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性、公益性方向。

第三、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大难题是有能力承接服务的中介组织匮乏。居家养老服务的推进方向无疑是建立社会化运行机制。然问题是,目前社会上,社会团体和产业组织虽然不少,但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社会中介组织匮乏。在此背景下,部分基层政府尝试通过建立专责队伍和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辐射的办法,以求突破瓶颈。但调查结果显示,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也是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中介组织的过程。

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中介组织的主要责任在政府。一方面,投资于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就是投资于社会福利,投资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中介组织的发育,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监督,完全通过自己的能力“自负盈亏”,很可能演变成为个人利益团体或市场组织。根据调查所掌握的情况,培育和发展以下中介组织,乃政府当务之急。

建议一:尽早组建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具体名称可商榷,但组织形式大体有两种:一是组建全市性的行业公会。该组织为全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自愿组成的自主、自律的会员制单位,实行民主决策。好处是养老服务机构利益表达全面快捷,行业规制和集体谈判能力强等,潜在的问题是如果公会过分强调会员利益,滥用集体力量,有可能影响政府决策和公众利益,进而妨碍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二是组建区域性的行业协会。该组织以区级养老服务机构为核心,由全区县养老服务机构自愿组成,负责人经民主选举,由区养老服务机构院长兼任,办公地点设在区级养老服务机构。好处是区级养老服务机构既是辖区内软硬件环境较好的机构,也被政府赋予了培训、辐射等导向和示范功能,一方面容易向协调机构自然衔接,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履行上意下传、下情上达的双向沟通职责。缺陷是区级养老服务机构作为独立的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具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如果再赋予它半行政的职能,在性质上容易发生冲突与矛盾。不论上述行业组织以何种面目出现,以下议题应给予优先考虑:一是制定行业守则,实行行业监督,维护行业利益,增强行业自律;二是成立老人意外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三是积极研究符合国情、市情的老年人护理保险。

建议二:重点发育居家养老社会服务团体。居家养老社会服务团体的培育和发展,较现实的途径是鼓励现有民间组织向养老服务行业转型。在北京,民间组织资源丰富。以西城区为例,据统计,西城区辖区范围现有民间组织3273个,其中在西城区登记的社会团体7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05个,备案的社会团体2371个。如此众多的组织之所以在养老服务行业表现不活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资金和自主性不强。西城区调研资料显示,在受访的75个社会团体中,近三成当年活动支出为零,实际上处于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如果政府能在政策扶持、业务指导和财政投入等方面给予适当安排,相信会有一批民间组织投身到养老服务行业。

十、力求在落实优惠政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养老福利机构范文篇10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截止2009年底,全县人口总数387330人,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63803人,占人口总数的16.5%;65岁以上40936人,占人口总数的10.66%;80岁以上7117人、90岁以上751人、100岁以上6人。全县空巢和独居老人21299人,占老龄人口的34.4%;基本生活有保障或受到救助的老人13310人(享受农村低保3037人、城市低保1414人,五保2120人,领取养老金6100人,享受新农保老人639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医疗保险的老人53696人。根据现状推测,我县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的比例快速增长,到2015年可达76250人。我县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日趋高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即“未富先老”及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明显特征。

(二)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状况。近几年通过抢抓“福星工程”建设机遇,城乡福利院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五保集中供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县建有福利院21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060人,入住率50%,现有床位1375张,电视机210台,健身器材8套,沼汽池18个,洗衣机50台,冰柜60个,太阳能12组,空调2台,电脑1台,投影仪1台。福利院建筑总面积18.6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达到5.1平方米。现有生产基地465亩,其中经济林95亩,年饲养出栏牲猪500多头,折合经济收入25万元,年人均增加收入200元。部分福利院还办有柑橘厂、茶厂、养猪厂,所有福利院基本实现了蔬菜和肉食自给。

(三)政府扶持和投入情况。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初步建立了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障体系。截至2009年底,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58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978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3万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300元,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800元。百岁老年人长寿补贴金每人每月200元。在资金投入上,2006年至2009年,省、县级财政累计投入养老服务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其中,养老机构房屋和设施建设经费800多万元,新农保养老金300多万元,“五保”老人供养经费1415.7万元。

二、当前我县社会养老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空巢留守老人养老十分困难。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逐年增多,使得一些老人只得独居。经过调查,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子女有59.89%的人给父母生活费,但同时将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抚养,所给生活费,大多数还不够第三代生活、教育费开支,还得由老人补贴。有40%在外务工子女不给付老人养老费用。老人患病,身边需有人照料时,能回家照顾老人的只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3%。调查中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忧虑经济困难、生活无助,怕看病难、看病贵,怕精神感情孤独寂寞等问题。可见,农村空巢老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存在“缺位”与“错位”的现象,养老十分困难。当前对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而言,保障温饱、有基本的经济收入应对养老和疾病显得尤为迫切。

(二)集中供养入住率偏低。现阶段我县养老服务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通过对杨林桥镇天鹅、响水洞、杨林桥三个村空巢老人调查显示,120人中有111人不愿意去福利院,占94.1%;因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或工作繁忙难以照料日常生活,有选择机构养老愿望的仅有5%。绝大多数老年人,特别是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目前还没有形成选择机构养老或社区生活照料的自觉意识。其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守旧,认为到福利院养老给子女丢面子。一部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养老新模式不适应而不愿“走出家门”;一些子女因怕背“不孝之名”也不同意老人进入社会养老机构;还有部分“五保”老人认为在家住习惯了,入住福利院属异地搬迁难以适应,怕受约束,还担心死亡后回不到本村本地,成为孤坟野鬼。这些守旧观念,导致老人社会化养老参与率较低。

(三)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公办养老机构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落后和服务质量不高两个方面。我县福利院中,除县福利院配套设施标准较高以外,农村福利院有19所是通过原有学校、厂房以及乡镇合并后闲置房屋改、扩建而成,房屋设施设备陈旧,配套设施落后,养老服务设施、床位数依然较少,福利机构服务对象仍然以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为主,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据统计,2009年底,全县养老服务床位数仅达到每百名老人2.1个床位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只能基本满足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老年服务设施尤其是各供养机构的功能用房十分紧缺。同时全县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医疗服务设施、村(居)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及公共娱乐、健身设施都严重不足。福利院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在社会上临时雇请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现有101个管理人员中,50岁以上的有39人,占管理人员总数的3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5人,仅占管理人员的14.8%,其余为文盲半文盲状态。精通老年心理学、护理学等专业知识的人员极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二是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尚未起步。目前我县老年福利设施主要由国家包办,依附行政部门特别是直办直管的做法没有根本改变,政府负担十分沉重。而有巨大潜力的社会力量还在观望徘徊,没有加入到养老服务行业中来,养老服务行业缺乏生机和活力。三是社区养老服务力量薄弱。基层社区目前普遍存在着服务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窘境,既要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自治,又要协助政府工作,工作上往往顾此失彼、流于形式。据统计,全县7个城镇社区,从事社区专职工作人员6名,平均每个社区的工作人员还不到1人,但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平均达9项之多。四是社区养老经费不足。社区资源有限,办公经费捉襟见肘,人员工资待遇低,难以吸引专职人员和专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尚未启动。

三、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必须认真对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积极应对。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的养老氛围。尊老、敬老、爱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各类政策法规和孝亲敬老模范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认识到“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尊重今天的老人就是尊重明天的自己”。要以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意识。各乡镇要以司法调解中心为依托,建立老年人维权保护工作站和老年人司法援助公开宣判机制,引导群众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养老意识。村级组织要通过《村民自治法》,完善村规民约,将不尊敬赡养老人纳入村规民约的范畴进行自治约束。

(二)努力构建多层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加大城乡公办养老机构投入建设力度。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方争取资金,加快城乡公办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的建设步伐。要加大城乡福利院维修、改造力度,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积极探索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有效途径,努力提高供养水平,基本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以集中供养为主、分散供养为辅的养老格局。二是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兴办养老机构,增强社会养老服务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床位补贴、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税费减免等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利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集体组织闲置土地、场所、设施等,开办各种模式的养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服务机构。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一方面要按照省、市文件落实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逐步推行养老服务ISO质量体系认证,确保社会养老机构健康发展。三是探索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和特殊群体社会福利服务。把城乡社区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阵地,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养老的服务形式,努力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家政服务、物业公司以及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福利服务工作,探索建立机构福利服务、公共福利服务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特殊群体服务体系。

(三)建立健全县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行业管理和指导。一是依托现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或构建相应的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具有组织、指导、服务、培训等功能的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的行业管理和指导,加强对老年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二是要切实提高基层老龄工作者的待遇,确保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能安心工作。三是要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