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5:32:43

亚健康

亚健康范文篇1

【关键词】亚健康;未病学;养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的变化,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人类的健康理念发生了转变,健康被赋予新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1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临床上存在有一组以疲乏无力、精力不够、肌肉关节痠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为主诉来就诊的人群,通过运用现代的仪器或方法检测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西医学疾病的诊断标准。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自80年代被前苏联学者称为“第三状态”这个新概念以来,得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重视,并将其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出现各种不健康的问题,有可能向疾病发展的一种过渡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人体生命活力和功能的低下状态,不仅表现在生理功能或代谢功能的低下,也包含了心理状态的不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低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尚无确切的病变的客观指征,但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亚健康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和多方面不良影响,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中医药历来重视治未病,对亚健康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医疗过程中显示了肯定的疗效优势。

2中医学的“未病”学说

中医学的健康观念是“天人相应”和“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及外界社会之间及其体内阴阳和谐的动态平衡。受时代所限中医学的术语中虽无亚健康一词,但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中医学经典《内经》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未病”的概念和“治未病”的观念,如《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未病”、“未乱”就是产生疾病前之状态或征兆,是质变成为疾病的量变过程,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亚健康则应属“未病”、“欲病”层次。中医“未病学”的医学思想,其主要体现于治病之未成、治其未传、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可见中医学是极其重视养生的。

3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未病观的异同

“未病”的概念是与“已病”的概念相对而言,即非已具有明显体征的疾病,亦非无病,而是指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前态或征兆。因此未病学主要讨论的是疾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及疾病的转变或转归期等的机体变化。其宗旨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中医“未病”的内涵应当是包括了亚健康状态在内的所有机体阴阳失调但尚未至病的状态。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形成的主要机理与中医“三因”学说密切相关,其成因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正气耗伤。而现代医学则认为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和社会压力加重、饮食不规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睡眠不足和自然衰老等,并指出人类疾病的50%是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由此可见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亚健康产生的认识是相近的。

亚健康范文篇2

引语

在传统的目光里,歌舞厅一度被看作是藏污纳垢的色情场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电子游戏被冠上了一顶另类的帽子---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电子海洛因”;打击盗版的呼声越来越高,盗版却依然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姿态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当下,关于网吧的争论,更是到了白日化的程度。可以说,我国文化市场的勃兴与快速发展,始终处于一种前进与“发烧”的“亚健康”状态。面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的巨手对文化市场的“亚健康”进行把脉并开出处方,已成为当务之急。

1994年,世界上第一家网吧在英国诞生。作为提供价格低廉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中国网吧从民间自发兴起并飞速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网吧在中国,世界上最好的网吧在中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网吧的数量像中国这样庞大,但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对网吧的争议像中国这样巨大。毋庸置疑,网吧的诞生和发展,在启蒙国民网络意识,推动互联网普及,带动整个中国信息产业、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与此同时,网吧违法接纳未成年人也引起了家长、老师的强烈不满,成为近年来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第一问题。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网吧难道真的这么恐怖?网吧究竟网住了谁?谁又该为网瘾者买单?

当前,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部分青少年上网游戏和聊天时间过长,从而沉迷于网络甚至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诱导导致犯罪,是网络和网络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除了青少年自身心好奇心强、心智不成熟等客观存在的外在因素,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其监护人、在于社会、在于教育制度本身的责任缺失。

网络聊天反映了青少年现实生存的心理负重和难以倾诉的苦闷,他们非常渴望在“别处”得到心理释放。有些青少年在现实里因为性格、家庭、教育等原因,感觉和身边人特别是长辈无法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不善于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而是更多地归咎于客观原因和他人,并逐步形成逆反心理。网络聊天的出现,无疑为他们部份解决了这个苦恼。在网络聊天中,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大的自主权和随意性,你想给自己起什么名字就起什么名字,想多酷就有多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需象现实中那样小心谨慎地做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

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网络游戏的趣味性以挡不住的诱惑契合了青少年无所不在的好奇心。华师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冯增俊教授曾经对网络暴力的问题做过相关的研究,他说:“网络游戏是一种敞开式的游戏,它以丰富细腻的场景设置、逼真的音响效果、血腥的射杀场面,使青少年体验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和刺激感,使得学生一旦沉湎就欲罢不能。”十多年前,街机、任天堂、学习机等一批电子产品的推广,引领了一个让无数青少年入迷上瘾并沉溺其中的电子游戏时代。而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网络时代的来临,则又让电脑远远超越了简单的电子游艺时代的电子游戏机,它们能提供更多的游乐性及趣味性,各类电脑游戏本身的复杂精彩程度,也非昔日的电子游戏可比拟。一方面,网络游戏的升级和积分(虚拟财富游戏币)极大了满足了青少年的征服欲、成就感和虚荣心。另一方面,在很多游戏中,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在游戏中扮演、设计或控制一个“半真实”的个体。在这层虚拟空间里,游戏者仿佛回到了侠客英雄时代,“仿真”地体验着只有影视里才会出现的英雄豪情和快意恩仇,轻易地做几件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男子汉”事迹。可以说,各类网络游戏能变相地让游戏者做一些在现实里想做却不敢做或难以做的事,实现一些在现实里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目标,寻获一些在现实里寻获不到或难以寻获的刺激。这样虚拟的成就感,连成年人都难以抵挡,对于那些尚未经世的青少年而言,其诱惑力之大可想而知。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游戏折射出的部分现实心理,与小学生渴望当上班级干部一样同出一辙。

2002年北京蓝极速网吧的一场大火之后,国务院紧接着出台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并明确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营业场所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从此,关于网吧与青少年问题“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与争论,越演越烈。

我们毫不怀疑“禁止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这一规定的良苦用心。我们同样承认,一些网吧经营者确实存在着惟利是图的阴暗心理和违法行为。但是,当我们在抨击网吧的同时,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又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对于孩子的行为又给予了多少关注和引导呢?陶宏开教授在总结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的原因时曾指出:“孩子上网成瘾,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家长的爱多表现在物质的慷慨,而忽视了精神、情感上的关爱。”如此,即使关闭所有的网吧,也并不能保证孩子们就不会在家中上网玩网络游戏,浏览色情网页。

现在回头看看,仅从法律的层面而言,仓促出台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无疑存在着一些明显的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剥夺未成年人自由选择网络、接受网络学习和教育的宪法性权利;人为地限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时间;在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是网络游戏,什么是非网络游戏的前提下,做出了禁止经营非网络游戏的规定等,所有这些,显然都是违反《宪法》精神的。

另一方面,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在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很大差异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廉便捷的网吧,无疑是未成年人尤其是广大农村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感触网络的最佳启蒙场所。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网吧在中国的兴起,开启民众通向互联网世界的大门,恐怕也不会有现在活跃于互联网各个层面的从小网虫发展而来的网络精英,更谈不上网络产业的迅猛发展。

居里夫人说,科学是无罪的,有罪的是滥用科学的人。因为孩子失足落水而死,就将罪责归于河,无疑是一种可笑而可悲的幼稚心理。作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营业场地,网吧承载的是网络这种新的技术,这种技术对于任何人都是中性的,危害来源于不同的接触者自身。我们没有理由扭住网吧行业的局部负面影响不放,并将其无限放大,更不应该让网吧对未成年人说不。而应该在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在加强对网吧行业实施有效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引导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担负起教育未成年人、矫正其心志的重任,让网吧成为未成年人进行信息化启蒙教育和开发思维的“阳光”阵地。

首先,加强家庭、学校的教育责任感,解决责任缺失的问题。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孩子远离伤害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家长要在改变对网吧不正确认识甚至盲目敌视的基础之上,洞察孩子的心理世界和游戏世界,加强和孩子的平等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同时,提高“数字”水平和素质,及时学习充电,了解电脑、网络的一般常识,掌握其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另外,在使用习惯和内容选择上,家长还要注意自律。如果自己就不能抵挡数字世界的诱惑,沉湎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活动,甚至频繁登陆色情网站,必然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是孩子最为集中的地方,老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二责任人。在学校的教育中,应该根据青少年的知识需求,提高电脑的各种软硬件配置,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培养适合现代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学实践的投入。同时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教学课程,教育孩子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不断培养他们对网络积极作用的开发、利用能力,对网络消极作用的防范、排除能力,以及对网络内容的分析判断和辨别抵制能力等。

其次,加强对网吧的常规性监管,解决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积极使用高科技实施日常监管,及时屏蔽各种有害未成年人的信息,加强网络游戏出版审查和内容审查,使体现传统文化的、积极的、寓教于乐的游戏始终占据未成年人的娱乐主流。发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舆论造势,形成合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网吧业主的培训教育,引导守法经营。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倡导开辟未成年上网专区。

最后,要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对网络的内容进行分级。自从电影普及以来,许多国家都针对电影、电视、电子游戏、网络等新生事物制定了以年龄为基础的内容分级,这样既保证了成年人接触新事物的权利,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未成年人与不适合他们的内容相隔绝。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高层的一种态度和决心,也看到了一种新的希望。

亚健康范文篇3

关键词:中等生;心理问题;亚健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贺卡如雪片般飘飞而来。信手打开一张,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老师,或许您已不记得我。我是许婷婷,一直都特别喜欢您的语文课。可是,初中三年来,课余时间您从未找我聊过天。每次考试结束后,看着您和颜悦色地抚摸着优等生的头,语重心长地与后进生交谈,我却只有羡慕的份儿……老师,您为什么不能分一点爱给我们中等生呢?”读完此信,不由得心潮迭起: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成绩较好或特差的,对大部分中等生却连名字也想不起来了。

静心细想:中等生们智商虽不算太高,但有相当的理解、分析能力;功底虽谈不上扎实,但有一定基础;成绩虽不优秀,但学习态度还算端正。所以老师们大多认为他们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用不着太过费心。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中等生们一直无法进一步突破“围城”、提高自己,改变那种“原地踏步”的局面,说明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亚健康”心理状态,正是这些“拦路虎”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下面我针对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中等生的几个典型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中等生常见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

中庸心理――不为最先,不敢最后

中庸心理是中等生最普遍的心理特征,它显示出来的最大的劣根性就在于不思进取,不敢做“出头鸟”。他们性格内向,成绩中等,没有令人羡慕的辉煌的成就,也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成绩令老师忧心忡忡;没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特长,也没有“冲锋陷阵”或“出风头”的胆识。“默默无闻”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正因为如此,中等生总是成了被人遗忘的对象。他们习惯于埋头读书,习惯于墨守成规,习惯于思维呆滞,给老师的感觉永远似平静的湖面一般。仔细反思,中等生常常跟在优等生的屁股后面转,在许多问题上都只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基本上没有个人的主见。“不为最先,不敢最后”的随波逐流式的人生态度便是他们的处世哲学。

二、矛盾心理――欲进还退,欲说还休

“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波涛汹涌”是中等生心理最真实的写照。在中等生不动声色的背后,往往有一股急流如春笋一样地萌动,有时甚至潜滋暗长了“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花开花落无人怜”的幽怨情绪。如在回答教师提问时,虽然希望自己能口齿清楚地把问题回答好,但又表现得战战兢兢、目光游移不安、说话结结巴巴,盼望老师尽快让其坐下。内心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时不时要为一时的小事而生闷气。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也想参与进来,却又担心别人嘲笑。其实,中等生除了“默默无闻”外,骨子里也“蠢蠢欲动”,时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处境。放任自己退一步,也许就会沦为差生,那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前进为优秀生的行列,那是他们所期待的,但由于基础、能力有限,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常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境地。为什么我的努力总不见成效?为什么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某某同学多,而我的成绩总是不如他?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困扰着中等生。

三、自卑心理――低人三分,破罐破摔

在学习中,“我不行”这句话经常挂在中等生嘴边,它体现了中等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偏低,以致产生轻视自己的情感。比如开展一个简单的活动,在小组内选个负责人,如果叫中等生负责,他就会说:“老师,我不行,我们这几个人一直都是某某负责的。”暗地里,他们也会将自己与优等生比较,越比较,越自惭形秽,样样事情变得杯弓蛇影,就算再有尝试的机会也裹足不前,士气、勇气、志气皆化为乌有。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把所有的工作都让他的得力助手――优等生去做,殊不知这种策略是使不少中等生完全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从而加深了他们的自卑感。自卑心理的存在是建立自信的最大屏障,这样一来也会造成这部分中等生在学习生活中持消极态度,遇事瞻前顾后,做事优柔寡断,成少败多。这种心理导致的后果是他们更加没有底气,最终出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现象。

四、烦躁心理――失落怅惘,忧心忡忡

中等生学习比较努力,对自己的要求也还算严格。但他们由于受到长久的漠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是把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肯定当成奋斗的目标。由于心情迫切,稍有不顺就自责不已,甚至还有负罪感。中考迫在眉睫,我读到一篇学生的随笔:“老师,我觉得自己很尽力,为啥成绩不见起色?我现在都不敢回家,不敢面对爸爸期望的眼神。我真恨自己,为什么笨鸟先飞这样的好事不能落在我的身上呢?老师,我该怎么办?”虽然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焦虑感对学生的学习是必要的,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比较高的觉醒和紧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但焦虑指数过高则会抑制学习积极性,导致自信心不足、自暴自弃,甚至严重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中等生由于总是处于一种对自己能力怀疑的苦恼状态,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很容易产生烦躁心理。

五、闭锁心理――紧闭心扉,固步自封

不声不响、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轻易表露,这是中等生很常见的外在表现。中等生很少与父母交流,不敢与老师亲近,也不会到办公室主动找老师谈话,他们只喜欢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里或日记里,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默默地咀嚼生活,品味孤单。比如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想想平时,答题的机会大多数属于差生,上黑板的良机几乎被差生包揽;好不容易有个公开课,差不多又成了尖子生的专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没我的份,进步奖、鼓励奖更是被差生所垄断。反正对我来说怎么也不可能得到老师的爱和关注,倒不如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中等生”。正是由于中等生长期承受着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烦恼等,因此很容易引起不良的情绪,加上得不到适当地排解,日积月累,他们就干脆修筑起了“心灵城墙”以保护自己。

六、抑郁心理――怨天尤人,自轻自贱

经常听到中等生这样的抱怨――“烦死了,烦死了”,他们这样长期的抱怨易形成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中等生产生抑郁心理的概率,严重程度以及对学生造成的危害程度要高于优等生和后进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受到的关注少,缺少发泄不良情绪的空间。相对于后进生,他们有较高的自我期望,更多的劳动付出,更大的学业和精神压力;相对于优等生,他们智力平平,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逊色不少。中等生由于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地位,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失败感、无力感,经常陷入自轻自贱的抑郁情绪中。

中等生的这些心理现象很容易被人忽略,因为它们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经常把鲜花样的微笑、阳光般的温暖毫不吝啬地给了尖子生,个别辅导的机会和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又毫无保留地给了差等生,而忽略了这群“不上不下、不饥不饱”的中间阶层。法国作家圣?埃克休帕里说过一句值得我们深思的话:“也许你一生下来就具有成为诗人、音乐家或天文学家的才能,但在时间还不算太晚的时候,没有人拉你一把,时机一过就再也无法唤醒在你身上沉睡着的这些才能了。”这表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定位,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如果得到悉心培育,就能收获丰硕的成果。教师应擦亮自己的双眸,用真诚的心去唤醒曾经被我们冷落在一旁的中间阶层,用无声的爱去抚摸一度被我们忽视的中间阶层。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将爱的阳光和雨露撒遍班级每一个角落,多亲近这批同样有梦有诗的中等生,掀开他们那神秘的“盖头”,了解他们的心理,走进他们的世界,让他们也有“破茧成蝶”的一天。让我们牢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参考文献:

[1]钱兰英《“中等生”的几点表现》[J]《中国教育报》2003年第(6)期.

[2]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亚健康范文篇4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长期超负荷工作带来思想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原因导致人们、尤其是女性的身体状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同时由于女性运动不当、营养不均衡、心理失衡等因素,加上诸如天气、工作和生活环境及女性非凡的生理特征,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精力不济、情绪低沉、性格急躁、困倦乏力,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头晕头痛、性欲冷淡的现象。随着人们对女性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已成相关人员的探究内容。

一、亚健康和女性亚健康

“亚健康”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体征,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衰退趋向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又叫慢性疲惫综合症或“第三状态”。

女性亚健康主要出现在一些职业女性尤其是白领职业女性身上。由于众多职业女性外表坚强而内心柔弱,长期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得不到宣泄;有的在生殖、哺乳过程中体力透支,造成健康隐患。女性亚健康是指现代女性由于承受着工作、生活压力,缺乏必要的锻炼和调理,出现的身体不适、而临床医学检查各项体征指标又正常的一种生理状态。

目前世界各国医学家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探究,但至今未发现特异的致病因素,因而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而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善,女性的健康状况和心情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因此探索亚健康女性的生活调理、注重其饮食保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女性亚健康的现象及其起因

1.精神焦虑、孤独忧郁。这大多是由于职业女性长期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造成的精神紧张,对未来布满忧虑,对他人缺乏必要的信任,无法和他人正常地交流,显得孤独无助。长期以往会明显感觉精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心情烦躁、轻易激动,懒于和别人正常交往。

2.腰酸背痛、易患感冒。这是由于多数职业女性平时工作和家务繁忙,加上追求矜持端庄的形象,平时很少运动,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有的长期生活在空调环境中或使用电脑,影响了身体素质,机体免疫功能衰退。

3.肢冷畏寒、头晕目眩。现代女性一味追求身材苗条,不科学地节食瘦身;有的则奢食零食、冷食,忽略正常三餐的膳食摄取;还有的偏食忌食,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

4.经行不律,性欲冷淡。行经不规律,时间忽早忽迟,数量忽多忽少,有时甚至带有乳房涨痛;对爱人缺乏热情,性欲冷淡。这可能因少女时期经期来临时缺乏保健知识,遇骤冷或劳累;也会因长期工作压力太大,生活不规律;还有的感情遭受过挫折,或是发生过危险性行为造成心理障碍;或因生产和哺乳期保养不好,体力透支导致的。年轻时或许感觉不到,等年龄日增后方感受到当初之害,形成亚健康状态。

5.困倦乏力、面色灰暗。很多职业女性由于工作和社会交际的缘故,饮食不能定时定量,膳食不能平衡合理;休息不遵守生物钟,每晚都很迟才睡,第二天却又懒起,导致白天精力不足;还有的女性平常身体出现一些小新问题不去看医生,而是乱用药品,兼之人体自然衰老的规律,就导致了职业女性困倦乏力、面色灰暗无光泽。

三、女性亚健康的日常调理

1.注重自我减压,保持良好心情。当工作或生活碰到压力时能正确对待,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和解决实际新问题;平时抽空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学会忘记烦恼,保持良好心情。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主要做好两点,一是养成定时休息和坚持午休的习惯,天天中午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的功能。二是每晚坚持10时前休息,因晚上10时至凌晨2时是人体一天中物质合成最旺盛、分解最少、人体疲惫恢复的最佳时段,也是人体内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生长最旺盛时间。这两大细胞有助于人体抗病能力的加强,提高免疫机能。因此,天天坚持休息7到8小时是非常重要的。

3.坚持科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适宜的运动是保持体力和脑力协调,预防、消除疲惫,防止亚健康,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待运动的科学态度是“贵在坚持,重在适度”,切忌疲惫到极点时去运动。

4.饮食科学、规律。对职业女性而言,科学规律的饮食是身体健康的前提。饮食包括“饮”和“食”两个方面,前者是液态饮品的摄入,饮茶是主要形式。茶是国际上公认的三大健康饮料之一,含丰富生物活性物质,有生津解渴、消食解腻、解酒安神、防癌益寿等很多功能。有人认为饮茶是男人的专利,其实女性饮茶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要注重不喝浓茶,饭后不马上喝茶。另外聪明的女性应该经常少量饮酒。乙醇具有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解除疲惫、增进食欲功能。但女性应选择葡萄酒、黄酒等低度酒,且要注重适量,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后者是常规食物的摄取,这里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不吃零食,尤其不能将零食取代主食;二是保证早饭的质量,尤其不能不吃早饭;三是多食粗食杂食,保证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四是多食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维生素供给。

5.和谐适度的性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熟悉到性压抑会带来许多疾病隐患。性交时可使内啡肽分泌增加,自然杀伤细胞和巨细胞活力增加,延缓性器官衰退,有益健康。另外性交时高度兴奋的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功能,有助于美容健身。所谓和谐性生活,是指夫妻双方在性交过程中都获得快感,达到性满足。性生活的次数因年龄、健康状况而异,一般以第二天不感到疲乏为原则,此外还应该注重性生活卫生,反对性乱交、性滥交。

6.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首先考虑光照要充足,阳光具有调节温度、湿度、清洁和净化空气、杀菌等功能,还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其次要注重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再次要注重环境幽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甚,好的环境可使女性身心愉悦,心情放松,减轻工作和生活压力;最后要注重装潢宜简,因为这些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甲醛、酚和石棉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人吸收后会引起失眠、过敏等,严重的还会导致疾病发生。

四、女性亚健康的饮食保健

1.孤独忧郁、急躁易怒。压力太大食菠菜、芝麻、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大脑疲惫时多吃花生、核桃、松子、榛子等,补充卵磷脂、胆碱等键脑成分;脾气急躁者应多食安神、顺气的食物,牛奶、小鱼小虾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具有安宁情绪的功效,枸杞、桂圆等具有安神益智的功能,萝卜、人参、黄芪、橘络等具有益气补中的功能。

食方一摘要:太极安神补脑羹

原料摘要:菠菜50g,鲜牛奶100ml,熟松子50g,熟芝麻20g,桂圆肉10g,精盐适量。

制法摘要:将菠菜洗净切碎,放入适量开水锅中,投入熟芝麻,用精盐调味后勾芡装在盆子一边;将牛奶烧沸,投入熟松子,勾芡后装在盆子的另一边,注重造型成太极八卦;用桂圆肉点缀即可食用。

功效摘要:安神补脑、益气养中。

食方二摘要:橘皮橘核橘络饮摘要:

原料摘要:橘皮30g,橘核50g,橘络10g,蜂蜜30g。

制法摘要:先将橘皮、橘络分别洗净,橘皮切成细丝后和橘络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待用。再将橘核洗净晾干后敲碎,倒入沙锅拌和均匀,煎煮半小时,过滤后调入蜂蜜调匀,上下午分服。

功效摘要:疏肝解忧、理气通络。

2.肢冷畏寒、体弱多病。要注重不要偏食奢食,尤其要多吃牛、羊、鸡肉和鳝鱼、核桃、荔枝等。有些女性由于长期减肥节食,造成营养不良,应该注重摄取高蛋白食物,必要时可补充进食蛋白粉。

食方摘要:鸡肉荔枝粥

原料摘要:大米250g,鸡脯肉150g,荔枝100g,青菜100g,井盐少许。

制法摘要:将鸡脯肉切成小丁,荔枝取肉斩碎,青菜洗净斩碎备用;大米淘洗后放适量水焖煮,待米粒酥烂时投入鸡脯肉丁、荔枝丁、青菜末,煮匀煮透即可。天天早、晚食用。

功效摘要:温中驱寒、温补脾肾。

3.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宜多食补血类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龙眼、甲鱼、海参、乌骨鸡、红糖等,饮食应该注重铁、蛋白质、维生素的补充。

食方一摘要:当归生地烧羊肉

原料摘要:当归15g,生地黄15g,羊肉250g,干姜10g,酱油、精盐、红糖、黄酒适量。

制法摘要:羊肉洗净切成3厘米长、2厘米厚的块,放入沙锅内加当归、生地黄、干姜等,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小火将羊肉炖烂,调味后即可。

功效摘要: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食方二摘要:乌鸡猪肝汤

原料摘要:乌骨鸡500g,猪肝150g,野山菌10g,精盐少许。

制法摘要:乌骨鸡剁块,猪肝切片,野山菌洗净,加适量清水煲至鸡肉酥烂、汤汁浓纯,调味即可。

功效摘要:补血养颜、养生滋补。

4.经行不律,性欲冷淡。对性生活有影响的食物主要有芦笋、牡蛎、韭菜、蜂蜜、海产品以及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麦芽油、坚果、小麦、小米等,另外红辣椒、巧克力、乌骨鸡、芹菜以及红酒等也对女人的性欲有直接的影响。对经量过少甚至有闭经现象的女性可适当添加藏红花入馔。

食方一摘要:鸡肉首乌当归汤

原料摘要:鸡肉250克,首乌15克,当归12克,枸子15克,生酱5g,精盐少许。

制法摘要:将鸡肉洗净切块,和当归、首乌、枸杞子同煮,肉熟后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摘要:补肾滋阴、补血益气。

食方二摘要:芦笋炒牡蛎

原料摘要:芦笋150g,牡蛎300g,枸杞10g,姜10g,葱10g,蒜10g,精盐、红酒、淀粉、烹调油等。

制法摘要:芦笋洗净,切寸长段;牡蛎取净肉上浆,滑油;少许底油将葱姜蒜炸香,放入牡蛎和芦笋爆炒,调味勾芡即成。

功效摘要:滋阴补肾、有助性欲。

参考文献摘要:

亚健康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教师亚健康干预措施

亚健康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我国于1996年5月正式提出。是指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3种状态,也称潜病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状态、灰色状态等[1]。进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主要表现为失眠或睡觉障碍、心理疲劳、便秘、性功能障碍、时差综合征、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多种心身障碍。除了这些不适外,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往往没有异常发现,这就是亚健康的危险所在,使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身体的不适。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疾病。如果对亚健康状态给予及时、恰当的干预处理,身体则可以向健康方向转化,这正是重视亚健康状态的意义所在。

1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具有普遍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研讨会有人指出:中国人口中健康人群占15%,非亚健康者占15%,亚健康人群占70%。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不同人群的亚健康状态率不同,最高达到96%,且与职称成正比,正教授为95%,副教授为89.4%,其中40~50岁组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4%。暨南大学医学院对广东省19所高等学校教师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3]: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组亚健康发生率为79.17%,小于40岁组发生率为男性为71.3%,女性为82.4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更令人吃惊:近5年中,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为53.5岁。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笔者2007年曾对河池学院226名教师亚健康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4]:有77.50%的女教师和69.81%的男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有34.96%具有5种以上亚健康症状。

2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分析

2.1身心过度疲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加大;在各种任职、科研与职称评定等硬性指标不断提高的压力下,工作负荷普遍增加,导致教师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身心疲惫,造成健康透支,结果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引起机体各系统产生不良的反应,如睡眠质量下降,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紧张性头痛,心动过速等症状。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大多数人期望值较高,过分追求完美,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压力。

2.2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中膳食不平衡、吸烟、酗洒、过少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状态主要的原因。此外,滥用药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2.2.1膳食不平衡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均可引起疾病。一些教师工作和科研任务较多,时间紧,对一日三餐安排得不合理,饥一顿,饱一餐,有时不吃早餐,有时暴饮暴食,一些教师应酬多,高脂肪、高盐、高热量、高蛋白质食物摄入量过多;也有部份女教师追求苗条,有意节食,这些都是导致肥胖或营养不均衡的原因之一,也是亚健康状态的隐患。从我院教职工体检结果显示:血脂异常和血脂水平不断上升及脂肪肝、糖尿病、、胆石症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2.2吸烟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少量的尼古丁虽然可以使大脑兴奋性提高,但同时降低了大脑的抑制过程,使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受到破坏。短暂的兴奋过后,取而代之的是超限抑制和疲劳。长久吸烟,尼古丁直接损害大脑细胞,使大脑皮质发生退行性改变,使智能衰退,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工作和学习效力下降。

2.2.3酗酒洒精对人体的直接作用为中枢抑制。少量饮酒出现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兴奋等现象,大量饮酒后可导致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也会降低人们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还会损害肝功能。

2.2.4运动不足随着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人们常常以车代步,用于运动的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负担沉重,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长期运动不足,使得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迟钝,协调性差,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久而久之会出现新陈代谢减慢,思维迟钝,大脑功能退化,免疫功能降低,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或导致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2.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水源、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3亚健康的干预措施

引起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行为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亚健康是机体在功能状态下降时发出的信号,但亚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它极不稳定,易于转化,随时可以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恢复或由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恶化。究竟向哪一方面转化,就要看人体自身采取的措施和自身的免疫水平。针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普遍性,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亚健康知识。学校应针对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年龄,亚健康类型分别进行集体与个人的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工作,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方向转化。(2)调整个人心态,减轻工作压力。要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恰当的社会定位,学会自我调节身心状态,寻找最佳的,合理的休闲方式来摆脱压力。(3)加强教师食堂管理,均衡营养,合理膳食。(4)遵循生物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足够的睡眠是预防和消除疲劳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严格作息时间与生物钟同步,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5)合理科学运动,增强免疫功能。(6)定期健康体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维护高校教师身心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和愉快的工作环境,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劳动,努力为教师解决生活各方面困难,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生,降低亚健康状态对高校教师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于智敏.走出亚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3.

[2]林顺治.国民亚健康状况之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9-111.

亚健康范文篇6

在相关的调查中,北京市的公务员中有四成体重超标;江苏省直机关公务员有四成患有临床疾病;河北省直某机关的公务员中“亚健康”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七;浙江省温州市三万名公务员中也有七成处在“亚健康”状态。

我国公务员亚健康者众身体素质不容乐观

案例1:

体检结果堪忧惊动省长河南:强制公务员休年假

一份令人堪忧的省直机关公务员体检报告惊动了河南省省长李成玉。河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文,要求从今年起各级干部职工的年休假制度要切实落到实处,要分期分批地安排好干部职工的年休假,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休假,并积极鼓励、支持其他同志休假。

河南省2003年和2004年各进行了一次体检,体检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公务员有不同程度的身体疾患。多数公务员都不同程度患有颈、腰椎病,发病率高达32%,居首位;其次为脂肪肝,发病率为18%;占位性病变32例,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6例。2004年体检,将颈、腰椎检查调整为丙肝检查。从统计汇总结果来看,亚健康人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脂肪肝、前列腺增生、丙肝等尤为突出,占位性病变增加到41例。

案例2:

温州公务员七成亚健康政府出规定强制锻炼身体

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温州市三万名公务员中也有七成处在“亚健康”状态。温州有关部门认为,亚健康不仅影响公务员生活质量,还将直接影响其公务行为的质量和效果,对其服务的公众产生消极影响。

日前,温州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人事局和体育局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公务员健身工作的意见》,强制规定公务员必须接受体质监测,且必须选择一种以上健身项目坚持长期锻炼。争取在三至五年内,使该市市直机关公务员整体身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基本消灭不合格率。

案例3:

广州市公务员多患“机关病”缺少运动营养过剩案例4:

北京:公务员体重超标突出妇科疾病高发

公务员身体素质欠佳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合适吗

南方都市报:谁的健康不是问题?公务员健康是个伪问题

公务员健康问题,越来越让人觉得是个伪问题。颈、腰椎疾病,属非体力劳动者伏案工作的常见病,对一般的体力劳动者来说,想得也得不了这种病;脂肪肝是吃得太多、太好,吃出来的病;体重超标,更是吸收太多、消耗太少的结果……如果说,伏案劳作,还有辛勤工作可言,那么说,吃得太多,动得太少,若也作为令人同情的理由,实在牵强得有些可笑。至于工作任务是不是重,加班加点是不是多,特别是竞争的压力是不是大,得看跟谁比。——比较而言,公务员的生存状态是最好的。

公务员应属中国目前特殊的既得利益者,从事着目前最令人钦羡的职业,除了少数确需予以特别关爱的以外,对大多数公务员来说,只需调节好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在公款吃请的场合,忌点口,要保持身心健康,实在不必当作一个真正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公费强制健身是否表示对公务员“疼爱有加”

亚健康状态的公务员达到70%以上,就出台措施强制健身,并公费解决。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下来评价,显得十分偏颇,给人的印象是政府对公务员“疼爱有加”。政府机关,不是公务员的政府机关,而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机关,一举一动应围绕公众服务。对身体健康问题,不应只关心公务员群体,而应对辖区全体公众一视同仁或关怀最需要关怀的。

健身,首先是公民的私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健身或如何健身。政府鼓励或提倡公务员健身可以,强制就不合理。政府机关对公务员有管理权,但是范围仅限于“公事”,公事之外,公务员是自由的,有权决定个人事务。温州市通过出台文件强制公务员健身的做法,是以公权干预私权。虽然出发点是善意的,但也不能成为强制的理由。

解放日报:站在全民角度看公务员之累多少有失公平

在带薪休假对全民来说尚且还是“稀有之物”的时候,一定要扯上“公务员之累”,并试图以此来得到民众对公务员带薪休假的理解,其客观效果也许适得其反。

当我们把看问题的视角扩展到全民角度时,“公务员之累”在“全民之累”中其实并不算最显眼的板块。每年公务员招考时的热火场面,还有37:1的录取比例,足以说明这一切。当并不算最严重的“公务员之累”被突出提及,并且作为强制休假的理由时,在广大民众看来,多少有些不公平,难免会引起一些误解,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推进。

国际在线:政府强制公务员休假是越俎代庖

政府要保护公务员的休息权,就要保护一切公民的休息权——这是防止出现利益冲突的唯一办法。同时,即使为了实现保护休息权的目的,政府也不应强制任何人(包括公务员)休假。休息权即享受闲暇的权利,不是公务员的专利,而是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是否享受、如何享受、何时享受,这是公民自由选择范围内的事情。对于这种特殊的权利,政府的态度应该是消极的;因为,每个公民对闲暇的估价都不同。

公务员的休息权,政府需要做的并非下文强制休假,而是应该构建一个维护公务员权益的内部机构(如公务人员福利仲裁委员会),保护公务员不会因享受闲暇而受到领导的“另类对待”——这才是治愈现实问题的良方。

“亚健康”源于工作重、加班多?给公务员把把脉

“机关病”是从哪来的?

首先,病是“坐”出来的。这与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工作任务重、加班加点多、长期伏案工作、生活习惯单一,日常活动量小等密不可分。长时间坐位工作,特别是长时间坐着伏案书写,容易形成脊柱侧曲或驼背。且可影响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促使腹腔和盆腔静脉淤血,易招致消化不良及痔疮发生。女性长期坐位工作,会使盆腔器官长期处于充血状态,易发生月经不调和痛经,此外,长期坐位工作骨盆底部的肌肉缺乏锻炼,久之,可导致肌肉松弛无力,易发生便秘。除此而外,久坐办公室的人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

其次,竞争压力大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公务员的身心健康。譬如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被降级、下岗;怕工作不好被同事、社会轻视等。依据最新观点,压力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元凶。压力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当人的心理调整出现问题,人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惧、气愤等负面情绪使身体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人体内抗体减少,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减弱。这种紊乱便成为亚健康的物质基础。

第三,很多公务员,特别是公安等许多直接面向群众的岗位人员,他们确实非常辛苦。然而也有一些公务员,并不是因为群众的事情而忙,而是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比如领导太多,不知道该听谁的好而累;还有一些是因为工作之外的事,比如千方百计想升官而累;更有一些闲着没事干,天天打游戏而累……

第四,不良的生活习惯损害了公务员的健康,如公款大吃大喝、抽烟喝酒样样都来、公车出入运动量过少等。

给公务员支支招

一、改善生活习惯,注意适当运动。每天可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除有意的锻炼外,每天还应该尽量增加活动量,比如尽量以步行代替坐车,到远一点的地方买东西,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工作间歇适当运动,多做家务等。

二、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特别是在公款吃请的场合,忌点口,尽量减少抽烟、饮酒的次数,避免不良习惯诱发其他疾病。学理吃饭的“三条标准”: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如果公务员们都向温总理学习,脂肪肝、丙肝、“三高四高”一类的“亚健康”疾病一定会大大减少。

三、调节好心态。对个人发展空间重新审视,以认清升职是自己真正的梦想还是社会附加给你的理想。发展业余爱好,让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压力、生活、事业要平衡,调节好妻子、丈夫和孩子的关系,让生活增加更多的情趣。调整好心态,告诉自己坦然地工作、开心地生活是最重要的。

四、实践“三贴近”,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产生活实践第一线。过去经常号召干部到下面去,还要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如果公务员们每年拿出一定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并且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既可以缓解长期伏案工作的颈、腰椎,起到休养生息和按摩的保健作用,还有利于体察民情,增进干群关系呢。

五、蛛丝马迹别放过,别把假条揣兜里。对于办公室一族来说,只要对身体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不讳疾忌医,许多疾病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对已经出现的健康预警信号不要置之不理,要及时休整,以免小病拖成了大病。

网友观点

★强制公务员休年假应大力提倡。从媒体所报道的一些优秀公务员和模范人物来看,有几个是长寿的?他们大都英年早逝,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撼。当我们为他们的英雄行为所感动,甚至于落泪时,我们是否想到过,这些模范人物也是一个肉身凡胎,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生命能量极限也都是有限的,他们也是需要休息的。因此,河南省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尊重人的生命,尊重公务员休息权利的一项必要措施,值得大力提倡。

★省长应该是全省所有人民的省长,不能只对省直机关官员关心。用同等的体验,对工人、对教师、对各个阶层的群众,都检查一下,了解一下各阶层群体的健康状况,比较一下谁最苦,谁最需要关心。呼吁省长们,执政为民,要为全省所有的民。

★医公务员的体质差的良方:一是多下乡(运动)。二是戒公款吃喝。三是戒贪。四是戒色。五戒赌,六是心术正。七是办事公道、与人为善。心安理得、吃得、睡得、跑得跳得。身体自然好得。

★强制公务员休年假,我们不反对。但我们强烈要求,调查河南省所有工业企业,看看一周工人能休息两天的企业有几家?看看节假日能按国家规定休假的企业有几家?看看在国家法定假日上班能发双工资的企业有几家?看看夜里上班能发夜间补助费的企业有几家?

★为什么不让工人、农民也进行体检呢?说不定他们的身体状况更差呢★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各自特点,公务员队伍中确有有争气的,有损公务员名称的,但你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相当多的公务员生活是艰辛的,工作量大,压力大,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别对公务员队伍产业误解,都难,都不容易!

★有些人是不敢去休假。有的岗位比较有油水,休假后,怕别人知道了这个岗位的好处。有的人有一个好的岗位,与领导打交道的机会多,休假后怕人顶了这个岗位。还有一些人心中有鬼,怕自己在休假时被人发现问题,有许多犯罪线索,就是在工作移交过程中被发现的?如一些人财务人员挪用资金,现金和银行账对不上,就是在这个时候露出的尾巴。

亚健康范文篇7

[关键词]中医亚健康学;大健康;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课程思政在中医亚健康学教学中的实践

1.1注重课程目标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制定并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是促进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关键。中医亚健康学在课程思政目标设定上,针对健康中国战略需要,遵循立德树人、价值塑造的原则,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中增加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例如,在亚健康学基础的课程目标中,加入“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健康促进、亚健康预防调理,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医学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亚健康的中医辨证,提高学生正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注重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1.2.1抓住时代契机,树立责任意识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构建大健康格局成为了我国人民共同的目标。本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国家政策为契机,通过对“健康中国”战略内涵实质、时代背景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解读,使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明确其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后备人才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例如,在讲授“亚健康的流行病学”章节时,从我国亚健康人群的高发率体现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指出“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并根据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客观现状,让学生意识到“健康中国”建设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明确学好本学科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1.2.2结合实际生活,提升思辩能力针对中医亚健康学的学科特点,挖掘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活内容,并有机融合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本学科知识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例如,在“亚健康的中医辨证”这一章中,在讲授亚健康的辨证与调摄时,可以从运动、饮食、起居等生活方面来干预亚健康,并引导学生运用中医四诊来收集家属和朋友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其亚健康状态形成的原因,再运用所学知识为其制定生活干预方案,帮助家属和朋友改善亚健康状态,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学习兴趣。1.2.3突出中医优势,坚定文化自信中医药传承千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源头活水。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突出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例如,在讲授“亚健康的中医辨证”章节的内容时,可通过例举教师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有效的案例,说明中医药在预防与调摄亚健康的独特优势,引导学生去领悟中医之妙;还可通过例举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案例,如中国人发明的人痘接种术,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优势,促进医学生本土文化自觉,培养学生对中医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自信心。1.2.4感悟大医之德,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教育始终是医学教育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铸造医学生健康饱满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2]。例如,在“亚健康与健康管理”等章节内容的讲授中,通过讲述健康管理有效案例,激发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探讨,让学生认识到关心尊重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是高效健康管理的前提,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通过讲述亚健康不仅仅是局限于躯体上的功能性改变,还包括心理、社会交往和道德方面的改变,说明在关注“病”的同时也要关注“人”,强调在医疗过程中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1.3注重教学方式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1.3.1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中医亚健康学教学的案例选择方略是:1)选择与临床实践相关的案例,使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2)选择古今名医优秀精神风貌案例,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3)选择与教材内容相互关联的案例,实现知识传授与育人的有机融合。通过选择合适的案例素材承载思政元素,能够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效途径,达到“育人无声”之效。1.3.2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应用于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4-6]。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搜集、梳理学生关注的各种热点与焦点问题,并布置课堂研讨课题,将课题分配给班级各学习小组,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调研等方式对课题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研讨。课题完成后,每个小组指派一名成员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进行课题汇报展示,其他小组共同进行评论。在学生展示和讨论的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查漏补缺,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指导。课题研讨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学生此次的小组汇报展示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翻转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探索和实践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1.3.3“理论+实训”教学模式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联合教学是医学生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在实训环节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例如,在讲授“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章节内容时,指导学生设计心理亚健康问卷调查表,并在校内开展心理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从而锻炼学生的科研素养。在讲授“九种体质学说”内容时,结合九种体质测评软件,指导学生实操测评自身体质,并针对自身体质特征制定体质调养方案,观察调养疗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带领学生到“我校某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实地学习亚健康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前往“中国亚健康产业总部基地”参观实训,进行现场零距离的学习与体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做到学以致用。1.3.4“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将传统教学方式和互联网教学方式进行融合所形成的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提升了传统教学的灵活性、自主性,还能充分发挥两者在教学中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因材施教[7]。中医亚健康学线上课程采用“智慧树”平台,教师课前通过平台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平台观看视频、完成习题来自测学习效果、阅读知识扩展资料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线下课程教学主要对学生线上学习所反馈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并引入相关领域的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课后再围绕教学内容定期进行线上研讨交流,引导学生巩固复习教学知识点,从而完成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1.4注重课程考核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课程考核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中医亚健康学课程的考核性质为考查,注重过程考核和学生情感态度考核,考核方式由课前、课堂和期末考核组成。课前考核包括线上课程在线学习时长、在线测验、在线讨论和在线作业四部分,这部分成绩反映了学生课前学习的完整性和主动性;课堂考核包括个人课题表现、小组表现和实训环节三部分,把学生的团结协作、实践能力、理想信念、政治素养等融入评价模式中进行考核;期末考核方式为课程测试(包含思政论文),检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

2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亚健康学基础是中医亚健康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以该课程思政教学为例,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健康与亚健康的内涵、亚健康评估、亚健康中医辨证与干预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具备专业思维和一定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融入思政教学,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了提升、精神上得到了升华,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参与性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团队意识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辩证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在教学实训环节,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实训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新的认知和领会,了解了社会需要,实践技能得到了提升。从学生提交的思政论文中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自我职业素养、大健康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更加了解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政策和要求,明确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立志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做一名优秀的医师,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学生对中医药事业也更加热爱,表达了作为中医学子的自豪、作为中医人的幸福,树立了中医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3结语

大健康背景下,需要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中医亚健康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教学效果明显。教学内容以健康与亚健康知识为核心,结合社会时政、课程特点等合理规划,使教学内容丰富、鲜活。教学方法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多种教学模式相辅相成,提高教学效率,再通过全方位考量学生线上学习、课堂互动、实训环节、小组表现、期末考试等环节的学习情况,最终培育出勇担历史使命、符合国家需求的医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冀东,王丹,马继,等.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4):2165-2168.

[2]阳林.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科技资讯,2010(32):186.

[3]杨剑,陈相春,等.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8):1-3.

[4]鄢雯,李囡,古同男,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6):433-435.

[5]周玉中.中医院校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5):158-159.

[6]李锋利.翻转课堂运用于中医药课程教学的研究进展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8(33):77.

亚健康范文篇8

[论文摘要]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女性群体的关注程度也不断增强。女性的健康问题,对其家庭、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预防女性疾病的发生,避免和预防女性亚健康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长期超负荷工作带来思想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原因导致人们、尤其是女性的身体状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时由于女性运动不当、营养不均衡、心理失衡等因素,加上诸如天气、工作和生活环境及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精力不济、情绪低沉、性格暴躁、困倦乏力,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头晕头痛、性欲冷淡的现象。随着人们对女性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已成相关人员的研究内容。

一、亚健康与女性亚健康

“亚健康”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体征,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衰退趋势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

女性亚健康主要出现在一些职业女性尤其是白领职业女性身上。由于众多职业女性外表坚强而内心柔弱,长期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得不到宣泄;有的在生殖、哺乳过程中体力透支,造成健康隐患。女性亚健康是指现代女性由于承受着工作、生活压力,缺乏必要的锻炼和调理,出现的身体不适、而临床医学检查各项体征指标又正常的一种生理状态。

目前世界各国医学家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未发现特异的致病因素,因而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而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善,女性的健康状况和心情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因此探讨亚健康女性的生活调理、注重其饮食保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女性亚健康的现象及其起因

1.精神焦虑、孤独忧郁。这大多是由于职业女性长期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造成的精神紧张,对未来充满忧虑,对他人缺乏必要的信任,无法与他人正常地交流,显得孤独无助。长期以往会明显感觉精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心情烦躁、容易激动,懒于和别人正常交往。

2.腰酸背痛、易患感冒。这是由于多数职业女性平时工作和家务繁忙,加上追求矜持端庄的形象,平时很少运动,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有的长期生活在空调环境中或使用电脑,影响了身体素质,机体免疫功能衰退。

3.肢冷畏寒、头晕目眩。现代女性一味追求身材苗条,不科学地节食瘦身;有的则奢食零食、冷食,忽略正常三餐的膳食摄取;还有的偏食忌食,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

4.经行不律,性欲冷淡。行经不规律,时间忽早忽迟,数量忽多忽少,有时甚至带有乳房涨痛;对爱人缺乏热情,性欲冷淡。这可能因少女时期经期来临时缺乏保健知识,遇骤冷或劳累;也会因长期工作压力太大,生活不规律;还有的感情遭受过挫折,或是发生过危险性行为造成心理障碍;或因生产和哺乳期保养不好,体力透支导致的。年轻时或许感觉不到,等年龄日增后方感受到当初之害,形成亚健康状态。

5.困倦乏力、面色灰暗。很多职业女性由于工作和社会交际的缘故,饮食不能定时定量,膳食不能平衡合理;休息不遵守生物钟,每晚都很迟才睡,第二天却又懒起,导致白天精力不足;还有的女性平常身体出现一些小问题不去看医生,而是乱用药品,兼之人体自然衰老的规律,就导致了职业女性困倦乏力、面色灰暗无光泽。

三、女性亚健康的日常调理

1.注意自我减压,保持良好心情。当工作或生活遇到压力时能正确对待,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平时抽空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学会忘记烦恼,保持良好心情。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主要做好两点,一是养成定时休息和坚持午休的习惯,每天中午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每晚坚持10时前休息,因晚上10时至凌晨2时是人体一天中物质合成最旺盛、分解最少、人体疲劳恢复的最佳时段,也是人体内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生长最旺盛时间。这两大细胞有助于人体抗病能力的加强,提高免疫机能。因此,每天坚持休息7到8小时是非常重要的。

3.坚持科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适宜的运动是保持体力和脑力协调,预防、消除疲劳,防止亚健康,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待运动的科学态度是“贵在坚持,重在适度”,切忌疲劳到极点时去运动。

4.饮食科学、规律。对职业女性而言,科学规律的饮食是身体健康的前提。饮食包括“饮”和“食”两个方面,前者是液态饮品的摄入,饮茶是主要形式。茶是国际上公认的三大健康饮料之一,含丰富生物活性物质,有生津解渴、消食解腻、解酒安神、防癌益寿等很多作用。有人认为饮茶是男人的专利,其实女性饮茶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要注意不喝浓茶,饭后不马上喝茶。另外聪明的女性应该经常少量饮酒。乙醇具有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解除疲劳、增进食欲作用。但女性应选择葡萄酒、黄酒等低度酒,且要注意适量,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后者是常规食物的摄取,这里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不吃零食,尤其不能将零食取代主食;二是保证早饭的质量,尤其不能不吃早饭;三是多食粗食杂食,保证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四是多食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维生素供应。

5.和谐适度的性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性压抑会带来许多疾病隐患。性交时可使内啡肽分泌增加,自然杀伤细胞和巨细胞活力增加,延缓性器官衰退,有益健康。另外性交时高度兴奋的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功能,有助于美容健身。所谓和谐性生活,是指夫妻双方在性交过程中都获得快感,达到性满足。性生活的次数因年龄、健康状况而异,一般以第二天不感到疲乏为原则,此外还应该注意性生活卫生,反对性乱交、性滥交。

6.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首先考虑光照要充足,阳光具有调节温度、湿度、清洁和净化空气、杀菌等作用,还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其次要注意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再次要注意环境幽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甚,好的环境可使女性身心愉悦,心情放松,减轻工作和生活压力;最后要注意装潢宜简,因为这些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甲醛、酚和石棉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人吸收后会引起失眠、过敏等,严重的还会导致疾病发生。

四、女性亚健康的饮食保健

1.孤独忧郁、暴躁易怒。压力太大食菠菜、芝麻、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大脑疲劳时多吃花生、核桃、松子、榛子等,补充卵磷脂、胆碱等键脑成分;脾气暴躁者应多食安神、顺气的食物,牛奶、小鱼小虾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具有安定情绪的功效,枸杞、桂圆等具有安神益智的作用,萝卜、人参、黄芪、橘络等具有益气补中的作用。

食方一:太极安神补脑羹

原料:菠菜50g,鲜牛奶100ml,熟松子50g,熟芝麻20g,桂圆肉10g,精盐适量。

制法:将菠菜洗净切碎,放入适量开水锅中,投入熟芝麻,用精盐调味后勾芡装在盆子一边;将牛奶烧沸,投入熟松子,勾芡后装在盆子的另一边,注意造型成太极八卦;用桂圆肉点缀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补脑、益气养中。

食方二:橘皮橘核橘络饮:

原料:橘皮30g,橘核50g,橘络10g,蜂蜜30g。

制法:先将橘皮、橘络分别洗净,橘皮切成细丝后与橘络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待用。再将橘核洗净晾干后敲碎,倒入沙锅拌和均匀,煎煮半小时,过滤后调入蜂蜜调匀,上下午分服。

功效:疏肝解忧、理气通络。

2.肢冷畏寒、体弱多病。要注意不要偏食奢食,尤其要多吃牛、羊、鸡肉和鳝鱼、核桃、荔枝等。有些女性由于长期减肥节食,造成营养不良,应该注意摄取高蛋白食物,必要时可补充进食蛋白粉。

食方:鸡肉荔枝粥

原料:大米250g,鸡脯肉150g,荔枝100g,青菜100g,井盐少许。

制法:将鸡脯肉切成小丁,荔枝取肉斩碎,青菜洗净斩碎备用;大米淘洗后放适量水焖煮,待米粒酥烂时投入鸡脯肉丁、荔枝丁、青菜末,煮匀煮透即可。每天早、晚食用。

功效:温中驱寒、温补脾肾。

3.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宜多食补血类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龙眼、甲鱼、海参、乌骨鸡、红糖等,饮食应该注重铁、蛋白质、维生素的补充。

食方一:当归生地烧羊肉

原料:当归15g,生地黄15g,羊肉250g,干姜10g,酱油、精盐、红糖、黄酒适量。

制法:羊肉洗净切成3厘米长、2厘米厚的块,放入沙锅内加当归、生地黄、干姜等,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小火将羊肉炖烂,调味后即可。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食方二:乌鸡猪肝汤

原料:乌骨鸡500g,猪肝150g,野山菌10g,精盐少许。

制法:乌骨鸡剁块,猪肝切片,野山菌洗净,加适量清水煲至鸡肉酥烂、汤汁浓纯,调味即可。

功效:补血养颜、养生滋补。

4.经行不律,性欲冷淡。对性生活有影响的食物主要有芦笋、牡蛎、韭菜、蜂蜜、海产品以及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麦芽油、坚果、小麦、小米等,另外红辣椒、巧克力、乌骨鸡、芹菜以及红酒等也对女人的性欲有直接的影响。对经量过少甚至有闭经现象的女性可适当添加藏红花入馔。

食方一:鸡肉首乌当归汤

原料:鸡肉250克,首乌15克,当归12克,枸子15克,生酱5g,精盐少许。

制法:将鸡肉洗净切块,与当归、首乌、枸杞子同煮,肉熟后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补肾滋阴、补血益气。

食方二:芦笋炒牡蛎

原料:芦笋150g,牡蛎300g,枸杞10g,姜10g,葱10g,蒜10g,精盐、红酒、淀粉、烹调油等。

制法:芦笋洗净,切寸长段;牡蛎取净肉上浆,滑油;少许底油将葱姜蒜炸香,放入牡蛎和芦笋爆炒,调味勾芡即成。

功效:滋阴补肾、有助性欲。

参考文献:

亚健康范文篇9

[论文摘要]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女性群体的关注程度也不断增强。女性的健康问题,对其家庭、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预防女性疾病的发生,避免和预防女性亚健康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长期超负荷工作带来思想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原因导致人们、尤其是女性的身体状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时由于女性运动不当、营养不均衡、心理失衡等因素,加上诸如天气、工作和生活环境及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精力不济、情绪低沉、性格暴躁、困倦乏力,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头晕头痛、性欲冷淡的现象。随着人们对女性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已成相关人员的研究内容。

一、亚健康与女性亚健康

“亚健康”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体征,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衰退趋势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

女性亚健康主要出现在一些职业女性尤其是白领职业女性身上。由于众多职业女性外表坚强而内心柔弱,长期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得不到宣泄;有的在生殖、哺乳过程中体力透支,造成健康隐患。女性亚健康是指现代女性由于承受着工作、生活压力,缺乏必要的锻炼和调理,出现的身体不适、而临床医学检查各项体征指标又正常的一种生理状态。

目前世界各国医学家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未发现特异的致病因素,因而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而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善,女性的健康状况和心情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因此探讨亚健康女性的生活调理、注重其饮食保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女性亚健康的现象及其起因

1.精神焦虑、孤独忧郁。这大多是由于职业女性长期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造成的精神紧张,对未来充满忧虑,对他人缺乏必要的信任,无法与他人正常地交流,显得孤独无助。长期以往会明显感觉精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心情烦躁、容易激动,懒于和别人正常交往。

2.腰酸背痛、易患感冒。这是由于多数职业女性平时工作和家务繁忙,加上追求矜持端庄的形象,平时很少运动,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有的长期生活在空调环境中或使用电脑,影响了身体素质,机体免疫功能衰退。

3.肢冷畏寒、头晕目眩。现代女性一味追求身材苗条,不科学地节食瘦身;有的则奢食零食、冷食,忽略正常三餐的膳食摄取;还有的偏食忌食,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

4.经行不律,性欲冷淡。行经不规律,时间忽早忽迟,数量忽多忽少,有时甚至带有乳房涨痛;对爱人缺乏热情,性欲冷淡。这可能因少女时期经期来临时缺乏保健知识,遇骤冷或劳累;也会因长期工作压力太大,生活不规律;还有的感情遭受过挫折,或是发生过危险性行为造成心理障碍;或因生产和哺乳期保养不好,体力透支导致的。年轻时或许感觉不到,等年龄日增后方感受到当初之害,形成亚健康状态。

5.困倦乏力、面色灰暗。很多职业女性由于工作和社会交际的缘故,饮食不能定时定量,膳食不能平衡合理;休息不遵守生物钟,每晚都很迟才睡,第二天却又懒起,导致白天精力不足;还有的女性平常身体出现一些小问题不去看医生,而是乱用药品,兼之人体自然衰老的规律,就导致了职业女性困倦乏力、面色灰暗无光泽。

三、女性亚健康的日常调理

1.注意自我减压,保持良好心情。当工作或生活遇到压力时能正确对待,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平时抽空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学会忘记烦恼,保持良好心情。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主要做好两点,一是养成定时休息和坚持午休的习惯,每天中午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每晚坚持10时前休息,因晚上10时至凌晨2时是人体一天中物质合成最旺盛、分解最少、人体疲劳恢复的最佳时段,也是人体内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生长最旺盛时间。这两大细胞有助于人体抗病能力的加强,提高免疫机能。因此,每天坚持休息7到8小时是非常重要的。

3.坚持科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适宜的运动是保持体力和脑力协调,预防、消除疲劳,防止亚健康,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待运动的科学态度是“贵在坚持,重在适度”,切忌疲劳到极点时去运动。

4.饮食科学、规律。对职业女性而言,科学规律的饮食是身体健康的前提。饮食包括“饮”和“食”两个方面,前者是液态饮品的摄入,饮茶是主要形式。茶是国际上公认的三大健康饮料之一,含丰富生物活性物质,有生津解渴、消食解腻、解酒安神、防癌益寿等很多作用。有人认为饮茶是男人的专利,其实女性饮茶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要注意不喝浓茶,饭后不马上喝茶。另外聪明的女性应该经常少量饮酒。乙醇具有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解除疲劳、增进食欲作用。但女性应选择葡萄酒、黄酒等低度酒,且要注意适量,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后者是常规食物的摄取,这里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不吃零食,尤其不能将零食取代主食;二是保证早饭的质量,尤其不能不吃早饭;三是多食粗食杂食,保证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四是多食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维生素供应。

5.和谐适度的性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性压抑会带来许多疾病隐患。性交时可使内啡肽分泌增加,自然杀伤细胞和巨细胞活力增加,延缓性器官衰退,有益健康。另外性交时高度兴奋的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功能,有助于美容健身。所谓和谐性生活,是指夫妻双方在性交过程中都获得快感,达到性满足。性生活的次数因年龄、健康状况而异,一般以第二天不感到疲乏为原则,此外还应该注意性生活卫生,反对性乱交、性滥交。

6.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首先考虑光照要充足,阳光具有调节温度、湿度、清洁和净化空气、杀菌等作用,还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其次要注意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再次要注意环境幽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甚,好的环境可使女性身心愉悦,心情放松,减轻工作和生活压力;最后要注意装潢宜简,因为这些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甲醛、酚和石棉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人吸收后会引起失眠、过敏等,严重的还会导致疾病发生。

四、女性亚健康的饮食保健

1.孤独忧郁、暴躁易怒。压力太大食菠菜、芝麻、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大脑疲劳时多吃花生、核桃、松子、榛子等,补充卵磷脂、胆碱等键脑成分;脾气暴躁者应多食安神、顺气的食物,牛奶、小鱼小虾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具有安定情绪的功效,枸杞、桂圆等具有安神益智的作用,萝卜、人参、黄芪、橘络等具有益气补中的作用。

食方一:太极安神补脑羹

原料:菠菜50g,鲜牛奶100ml,熟松子50g,熟芝麻20g,桂圆肉10g,精盐适量。

制法:将菠菜洗净切碎,放入适量开水锅中,投入熟芝麻,用精盐调味后勾芡装在盆子一边;将牛奶烧沸,投入熟松子,勾芡后装在盆子的另一边,注意造型成太极八卦;用桂圆肉点缀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补脑、益气养中。

食方二:橘皮橘核橘络饮:

原料:橘皮30g,橘核50g,橘络10g,蜂蜜30g。

制法:先将橘皮、橘络分别洗净,橘皮切成细丝后与橘络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待用。再将橘核洗净晾干后敲碎,倒入沙锅拌和均匀,煎煮半小时,过滤后调入蜂蜜调匀,上下午分服。

功效:疏肝解忧、理气通络。

2.肢冷畏寒、体弱多病。要注意不要偏食奢食,尤其要多吃牛、羊、鸡肉和鳝鱼、核桃、荔枝等。有些女性由于长期减肥节食,造成营养不良,应该注意摄取高蛋白食物,必要时可补充进食蛋白粉。

食方:鸡肉荔枝粥

原料:大米250g,鸡脯肉150g,荔枝100g,青菜100g,井盐少许。

制法:将鸡脯肉切成小丁,荔枝取肉斩碎,青菜洗净斩碎备用;大米淘洗后放适量水焖煮,待米粒酥烂时投入鸡脯肉丁、荔枝丁、青菜末,煮匀煮透即可。每天早、晚食用。

功效:温中驱寒、温补脾肾。

3.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宜多食补血类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龙眼、甲鱼、海参、乌骨鸡、红糖等,饮食应该注重铁、蛋白质、维生素的补充。

食方一:当归生地烧羊肉

原料:当归15g,生地黄15g,羊肉250g,干姜10g,酱油、精盐、红糖、黄酒适量。

制法:羊肉洗净切成3厘米长、2厘米厚的块,放入沙锅内加当归、生地黄、干姜等,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小火将羊肉炖烂,调味后即可。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食方二:乌鸡猪肝汤

原料:乌骨鸡500g,猪肝150g,野山菌10g,精盐少许。

制法:乌骨鸡剁块,猪肝切片,野山菌洗净,加适量清水煲至鸡肉酥烂、汤汁浓纯,调味即可。

功效:补血养颜、养生滋补。

4.经行不律,性欲冷淡。对性生活有影响的食物主要有芦笋、牡蛎、韭菜、蜂蜜、海产品以及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麦芽油、坚果、小麦、小米等,另外红辣椒、巧克力、乌骨鸡、芹菜以及红酒等也对女人的性欲有直接的影响。对经量过少甚至有闭经现象的女性可适当添加藏红花入馔。

食方一:鸡肉首乌当归汤

原料:鸡肉250克,首乌15克,当归12克,枸子15克,生酱5g,精盐少许。

制法:将鸡肉洗净切块,与当归、首乌、枸杞子同煮,肉熟后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补肾滋阴、补血益气。

食方二:芦笋炒牡蛎

原料:芦笋150g,牡蛎300g,枸杞10g,姜10g,葱10g,蒜10g,精盐、红酒、淀粉、烹调油等。

制法:芦笋洗净,切寸长段;牡蛎取净肉上浆,滑油;少许底油将葱姜蒜炸香,放入牡蛎和芦笋爆炒,调味勾芡即成。

功效:滋阴补肾、有助性欲。

参考文献:

亚健康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教师亚健康干预措施

亚健康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我国于1996年5月正式提出。是指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3种状态,也称潜病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状态、灰色状态等。进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主要表现为失眠或睡觉障碍、心理疲劳、便秘、性功能障碍、时差综合征、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多种心身障碍。除了这些不适外,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往往没有异常发现,这就是亚健康的危险所在,使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身体的不适。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疾病。如果对亚健康状态给予及时、恰当的干预处理,身体则可以向健康方向转化,这正是重视亚健康状态的意义所在。

一、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具有普遍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研讨会有人指出:中国人口中健康人群占15%,非亚健康者占15%,亚健康人群占70%。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不同人群的亚健康状态率不同,最高达到96%,且与职称成正比,正教授为95%,副教授为89.4%,其中40~50岁组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4%。暨南大学医学院对广东省19所高等学校教师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组亚健康发生率为79.17%,小于40岁组发生率为男性为71.3%,女性为82.4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更令人吃惊:近5年中,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为53.5岁。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笔者2007年曾对河池学院226名教师亚健康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有77.50%的女教师和69.81%的男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有34.96%具有5种以上亚健康症状。

二、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分析

2.1身心过度疲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加大;在各种任职、科研与职称评定等硬性指标不断提高的压力下,工作负荷普遍增加,导致教师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身心疲惫,造成健康透支,结果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引起机体各系统产生不良的反应,如睡眠质量下降,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紧张性头痛,心动过速等症状。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大多数人期望值较高,过分追求完美,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压力。

2.2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中膳食不平衡、吸烟、酗洒、过少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状态主要的原因。此外,滥用药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2.2.1膳食不平衡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均可引起疾病。一些教师工作和科研任务较多,时间紧,对一日三餐安排得不合理,饥一顿,饱一餐,有时不吃早餐,有时暴饮暴食,一些教师应酬多,高脂肪、高盐、高热量、高蛋白质食物摄入量过多;也有部份女教师追求苗条,有意节食,这些都是导致肥胖或营养不均衡的原因之一,也是亚健康状态的隐患。从我院教职工体检结果显示:血脂异常和血脂水平不断上升及脂肪肝、糖尿病、、胆石症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2.2吸烟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少量的尼古丁虽然可以使大脑兴奋性提高,但同时降低了大脑的抑制过程,使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受到破坏。短暂的兴奋过后,取而代之的是超限抑制和疲劳。长久吸烟,尼古丁直接损害大脑细胞,使大脑皮质发生退行性改变,使智能衰退,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工作和学习效力下降。

2.2.3酗酒洒精对人体的直接作用为中枢抑制。少量饮酒出现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兴奋等现象,大量饮酒后可导致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也会降低人们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还会损害肝功能。

2.2.4运动不足随着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人们常常以车代步,用于运动的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负担沉重,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长期运动不足,使得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迟钝,协调性差,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久而久之会出现新陈代谢减慢,思维迟钝,大脑功能退化,免疫功能降低,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或导致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2.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水源、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三、亚健康的干预措施

引起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行为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亚健康是机体在功能状态下降时发出的信号,但亚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它极不稳定,易于转化,随时可以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恢复或由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恶化。究竟向哪一方面转化,就要看人体自身采取的措施和自身的免疫水平。针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普遍性,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亚健康知识。学校应针对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年龄,亚健康类型分别进行集体与个人的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工作,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方向转化。(2)调整个人心态,减轻工作压力。要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恰当的社会定位,学会自我调节身心状态,寻找最佳的,合理的休闲方式来摆脱压力。(3)加强教师食堂管理,均衡营养,合理膳食。(4)遵循生物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足够的睡眠是预防和消除疲劳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严格作息时间与生物钟同步,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5)合理科学运动,增强免疫功能。(6)定期健康体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维护高校教师身心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和愉快的工作环境,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劳动,努力为教师解决生活各方面困难,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生,降低亚健康状态对高校教师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于智敏.走出亚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3.

[2]林顺治.国民亚健康状况之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