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分类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4:20:25

信用分类监管

信用分类监管范文篇1

一、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的概念和作用

所谓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口约实现职能到位和达到有效监管得目的,利用市场主体得信用资料,区分各类市场主体信用类别,进而对其分别因“信”施“管”的科学管理方法。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参与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是通过建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系统”实现的。“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系统”的基本作用:一是对内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执法提供依据和有效手段,二是对外为社会提供市场主体基本信用信息。实行分类监管是建立“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系统”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采用科学规范的制度和运作程序,对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系统”的“收集”、“分类整理”、“存储传输”环节取得的信用资料,按诚信、基本守信、失信和严重失信的统一标准,划分为绿牌、蓝牌、黄牌、黑牌市场主体;对绿牌市场主体,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平原则的前提下,给予褒奖和重点扶持,对蓝牌市场主体进行教育和引导;对黄牌市场主体进行经常性巡查监督;对黑牌市场主体实行重点监控。通过把握重点,把有生力量主要投入监管信用不良市场主体中去,达到实现长效监管,维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分类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进行管理机制,管理方法创新的具体体现。

市场监管任务不断增加和人员不足、手段不强的矛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现阶段面临的基本矛盾之一。一方面市场主体群体日益扩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市场的领域不断拓展,工作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缩减,经费不到位,执法装备〈如办公设备、工具等〉不足和落后。在这种环境和执法条件下,如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改变监管思路,在监管对象中找出主攻方位,在监管方法和机制中找出长治久安之策,就会处于十分被动的窘境。

分类监管的实践活动,从本部门,从监管执法实践的实际出发,突出解决主要矛盾,以信用尺度、标准作为依据,区分和锁定重点市场主体群体,对其进行重点巡查、跟踪监控,对不良市场主体及时查处取,革除对市场主体监管良莠分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整顿而不能根治的弊病。

综上述,分类监管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指导监管工作,通过“信用”手段改善工商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是用《矛盾论》的哲学观点,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实践活动。它对促进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化解任务不断增加和人员不足、手段落后的基本矛盾,使管理方式向智力型、集约型转变,实现长效监管和职能到位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分类监管工作的基本内容及步骤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市场主体按信用度分类,二是分类实施监管。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两者是对立统一体。

分类监管的内容具体又可以分解成四个主要环节,其运作亦相应分四个基本步骤,即:从经济户口提取信用信息→按分类规则分组(取得四种不同类别市场主体)→按类别分别执行监管→执行机构向经济户口提供、反馈收集到的信用信息。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系统,其循环速度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执法水平和监管的质量成正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越高,管理手段越先进,其循环速度越快、循环频率越高。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采用电脑联网方式就会加快各个环节的处理工作和信用信息在各个环节间的传输:与市场主体的信用度成反比——市场主体发案率越高,各个环节工作量增加,信息流增加,循环亦加快。

(一)提取信用信息。提取信用信息是指分类监管工作中从经济户口把市场主体信用

记录抽取出来,以供下一步进行分类使用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人工抽取和电脑自动检索。

1、人工抽取——成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查阅经济户口台账登记取得市场主

体信用记录。

2、电脑检索——由电脑对经济户口数据库按信用记录标志(字段、关键字)检索(显示、打印)提取信用记录。

人工抽取适合于市场主体少、未装备电脑和联网的地区,其特点是劳动强度大、耗费人力多、速度慢、效率低,需要配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而电脑检索适合市场主体多,己装备电脑的地区,其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没有人为误差,不需要配备专人操作,由电脑按程序自动执行。

(二)信用信怠整理分类。信用记录整理分类是指根据提取和拥有的信用记录,按规定的标准区分每个市场主体所属信用类别。

1、市场主体信用类别。该类别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区分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也即管理等级)而分别对不同等级定义的名称,有特定的涵义和划分范围。目前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类的作法不一,比较多的有如下几种:

上述各种分类方面各有长处,可供参考。市场主体信用类别的分类方法要坚持科学、简明、操作便捷的原则。一是各级别名称要简要,最好与所属级别的信用度有联系,如严重不守信,被勒令停业,限期整改,或吊销执照,三年内限制进入的就取名于黑牌,顾名思义,很直观。二是类别数量(级数)多寡适当,太多繁锁,少而笼统,又达不到分类的本意。三是类别的定义要准确、严谨;各类别的定义既要准确揭示其内涵,又要严格划分其外延,有明显的界线,容易区分界定。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对工商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企业信用分类实行以下标准:

(1)绿牌(A级):即守信企业。划分标准是:具备法定条件;投资人的出资已到位;年检为A级;除不可抗力、对方当事人违约以及依法变更、解除的合同外,合同履约率100%:一年内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记录;同时参考以下信息:资产状况良好:一年内在有关行政部门无处罚记录、司法机关无违法记录;获得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信用类褒奖;银行信用良好。

(2)蓝牌(B级):即警示企业。划分标准是:具备法定条件;以非货币出资在企业设立后法定期限内尚未办理过户手续;除不可抗力、对方当事人违约以及依法变更、解除的合同外,合同履约率虽未达到100%,但无合同欺诈行为;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给予警告和3万元(含3万元)以下罚款记录:同时参考以下信息:经营上出现较大亏损;在有关行政部门有降低资质等级记录;持有其他企业股权被司法机关冻结尚未解除;银行信用等级较低。

(3)黄牌(C级):即失信企业。划分标准是:具备法定条件;投资人的出资已到位;年检为B级;利用合同欺诈;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给予3万元以上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记录;同时参考以下信息:出现严重资不抵债;在有关部门有3万元以上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有违反专项规定被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行政许可、取消资质但不构成吊销营业执照处罚记录;法定代表人有因违法经营被追究刑事责任记录,有严重骗贷行为记录。

(4)黑牌(D级):即严重失信企业。划分标准是:有严重违法违章行为被责令关闭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必须指出的是,“信用无小事”市场主体即使仅有一般轻微的违法违章行为都说明市场主体有不诚信倾向;即使非有意过失,亦说明市场主体不学法,不懂法,缺乏守法的基础和诚意,皆应得到监督和规诚。

2、市场信用的级别升降。与动态监管相对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应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并根据其信用度的具体变化,适时对其实施晋级或降级的调整。所谓晋级是指市场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出现违法违章(失信)行为,或在诚实守信方面取得良好的声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程序提升其信用类别。如某企业原属黄牌企业,经过处罚和教育,致力于信用修复转而诚信经营,观察三年无违法违章(失信)行为,可转为蓝牌企业。又如某蓝牌企业在诚实守信经营方面有较突出的表现受到表彰,应即转为绿牌。所谓降级指市场主体信用缺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视其行为的严重程度由原来的绿牌(蓝牌)改为黄牌,乃至黑牌。市场主体一旦有违法违章记录,应即时降级。

3、市场主体诚信及违法违章记录的分类。市场主体诚信记录及违法违章分类是划分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类别的基础,不同的记录,以及记录的多少,说明了市场主体信用的特征,信用度,所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分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性质分:被嘉奖记录、零记录(无记录)和被处罚记录;按诚信程度分:被嘉奖记录和零记录(无失信记录);按失信程度分:失信记录(一般案件)、严重失信记录(大要案件)和丧失经营资格记录(被勒令停业、限期整改,或吊销执照,三年限制进入案件);按市场主体资格和行为分:主体资格缺失记录和经营行为违法违规记录;按违法违章的定性(适用法律、法规)分:违反消保案件记录、违反商标法案件记录、违反广告法案件记录;按记录来源分:本部门产生记录和从外单位征集记录。还有许多种信用记录的分类方法,但上述几种分类方法及其结果已基本满足市场主体信用分类和分类监管的需要。

4、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标志。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标志是市场主体每一种记录的名称。如某企业假冒商标大案,失信记录可定义为:“Ⅱ02b1”。这组编号第一个符号“Ⅱ”(希腊字母)代表编号为Ⅱ的经营行为失信,第二和第三个字符代表编号为“02”违反商标法案件,第四个字符代表编号为“b”的大要案件,第五个字符代表编号为“1”的本部门查处的案件。依此类推,每种信用记录都设定相应的标志。每个标志由登记、查案等经办人以第一时间编制,并与相关资料存入经济户口。

记录标志是信用记录特征的浓缩和高度概括,是区分不同信用记录的符号。

5、信用类别划分的方法。信用类别划分方法分手工操作和电脑操作。电脑操作方法中,可以编制相应程序,由电脑直接在经济户口中扫描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标志,并按设定的条件检索、辨别和划分市场主体的信用类别。电脑的使用在检索、分辩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划分信用类别这一个环节,有极其强大的功效,不但能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加快分类速度,而且能避免于工分类可能出现的故意或无意过失。

(三)分类信息的传输。市场主体信用分类信息一旦产生,便需要有容器和途径辐射传送到各监管执法单位。按手段不同,可分为手工台账记载分发传递和电脑联网存储传递。

手工台账记载分发是指把市场主体信用分类资料记录在传统的手工编制的台账中分别发放给业务监管执法机构和咨询机构待查。

电脑联网存储传递是指电脑自动把市场主体信用分类资料自动存储传递到业务监管执法机构和咨询机构的查询检索平台和警示平台。

手工台账记载分发方法已很难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与开辟电子政务工作相适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尽快应采用电脑传递存储方式,把信用分类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查阅方式传递给监管执法人员,包信用类别和信用记录。

(三)分类监管执法。分类监管执法是监管执法机构针对不同信用类别的市场主体分别采取不同形式、不同力度的扶持和监管方式。通过科学调配资源,取得较佳的长效监管执法成果。对绿牌市场主体不进行日常检查,并重点扶持,加强其商标、品牌的保护力度,促进其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对蓝牌市场主体实行较低频率的巡查监控,并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其向绿牌转化;对黄牌和黑牌市场主体、调集使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实行高频率的巡查监控,在日常巡查、突击检查、抽查及年检中,做为重点对象,通过属地工商所、基层经检队伍、举报网络等,把他们盯紧、盯死。

对绿牌市场主体的监督扶持应依法,有理有节制。法律法规规定登记管理的条件和程序是不能减免的。如年检事项和程序。市场主体的信用不是一成不变的,放任应有限度,日常减免巡查,但年检要进行较全面的审查。对市场主体的扶持要限制于职权范围内,不要错位行政,影响行政执法大局。

在这一环节,各监管执法机构还要把在巡查监管执法活动中掌握的市场主体新的信用信息资料及时报告、反馈,以更新经济户口资料和对信用状况已改变的市场主体重新划定类别。

三、信用分类监管的几个基础条件

分类监管需要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完善的软硬件环境。

(一)信用记录收集及分类编码。哪些资料能做为划分的市场主体信用类别的信用记录,一般而言,凡能说明和反映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及其变化的记录,都是市场主体原始信用记录。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而言,凡市场主体违反有关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被查处的记录、对市场主体信用给予褒扬的专项认定、评定记录(如守合同、重信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都是市场主体原始信用记录。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外其他方面确定的信用记录,也可以作为原始记录供划分监管类别使用,但现实是这方面信息来源不稳定,可供量少,供应渠道不畅。可以分两步走,目前划分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类别只以本部门采集的记录为依据,或本部门产生的原始记录为主要依据,适当利用一些供应稳定质量可靠的外部门的记录,将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后,再利用或扩大利用外部门的记录来划定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类别。

市场主体信用记录要以制度的形式编制成编码目录,以供编制信用记录标志使用。编码目录包括分类方法、记录内容定性、记录编码等。

信用记录的收集及编码是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机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制订科学的原始信用记录收集、编码规范,才能使分类监管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否则分类监管就没有可靠的依据,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完善份经济户口管理系统。经济户口是承载、管理市场主体信用记录的有效工具,这是因为经济户口的功能和作用适合于承载信用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浪费资源另外建设一个专门承载管理系统。为了实现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要建设和完善强大而性能稳定的经济户口,经济户口的设计开发要满足信用分类监管的需求,把经济户口的建设和分类监管的建设有机结合,通盘考虑,统筹设计开发。

(三)软件开发及信息传递网络化。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在信息传递处理方面,用手工操作其效能低下,无法适应形势的需求,只有开发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应用软件,操作便捷的管理平台,使信息存储、归类自动化,纵横传递网络化才能极大地提高信用分类监管的效能。

(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上下左右联动监管执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要求。不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各地区的信息不对称,不能联网共享,左右上下联动监管执法机制就受到影响和制约。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制订统一的信用记录采集分类标准,监管类别划分标准,计算网络识别、存储和传递标准以及分类监管的管理规范。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对上一级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进行有益的补充,但不能与上一级制订的标准和规范有冲突。

四、对市场主体信用类别认定与使用的两点看法

当前系统内对市场主体类别是“认定”(划分)还是“评定”对该类别是否对社会公布有不同意见,它反映出我们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信用体系中的定位,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依法行政、为所应为,对信用监管类别的产生形式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认为:

信用分类监管范文篇2

建立在经济户口基础上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寻找一条以治本为主的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效机制。要制止住不讲诚信肆意违法的势头,单靠加重处罚是有限度的,只有使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付出二次成本,甚至是长期的成本,丢掉部分或全部市场份额,才能让各类经营者视诚信为生命。

一、企业信用监管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企业信用监管的主力军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主要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作用、行使广泛的监督职权。通过支持引导守信行为,及时惩戒失信行为,保障基础信用的健康发展。1998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局“三定方案”中明确规定监督管理市场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职责。长期以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从而掌握了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大量原始材料和数据,形成了完整准确的市场主体身份信息记录;通过各种专项管理、巡查、年检等措施和办法,对企业的市场交易行为和竞争行为进行了全过程的监控,对市场主体的商标使用、合同履行、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予以全面监管,积累了丰富的监管信息;由于逐年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工商队伍的文化素质、执法素质、业务能力均有所提高。特别是“管办脱钩”、省以下垂直管理和机构改革以来,整个系统的机动性和权威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政府机关相比,企业经营行为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职能紧密相连,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多年的执法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是参与市场交易的最基本因素,因而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主要方面,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监管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同时,入世、深化改革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也对创新监管模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实践证明,企业信用监管是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可以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信用体系建设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着独特的、难以替代的地位。

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实施

北京市工商局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根据北京市的实际情况,自20**年起在推进企业信用监管、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建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12315投诉系统、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经营者的诚信机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监督管理者的责任机制(经济户口分类分级、“网格”化责任),搭建了对企业实施信用监管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

企业信用监管的内容包括三类信息:一是企业身份信息,企业登记注册情况、日常监管记录和年检情况;二是良好行为信息,包括企业被市级以上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奖励表彰情;三是企业不良行为信息,分为企业不良行为预警信息和企业不良行为警示信息,预警信息主要记录企业一般性违法行为,但未达到向社会公示的程度;警示信息主要记录企业严重违法失信行为,除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要限制其登记行为和行政审批外,还要提示社会上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在同该企业进行经济往来时提高警惕。

北京市工商局建立的良好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警示系统为政府信息的公开搭建了平台,2002年建成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与45个政府职能部门联通,为消费者和经营者了解市场主体情况提供了畅通的渠道。

(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

实施分类监管是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创新监管模式的要求,也是科学解决目前人员少、任务重矛盾的有效途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市场信用水平,依法将所掌握企业的市场准入、经营水平、市场退出等活动信息,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内部信用评价,按照企业信用状况划分不同的监管类别,实行分类管理,并进行信用奖惩、公示、修复的监管方式。我局2003年6月始,按照风险度和信誉度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分级,结合辖区内地区、行业和市场主体的不同风险类别和信誉级别,分别予以重点监管、适度监管和一般监管。对风险程度高、信誉等级低的密切关注,实施重点监管,对风险程度低、信誉等级高的的地区、行业和市场主体以行政指导和服务为主,减少或免予巡查、年检中可以实行免审,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对重点监控对象加大了监管力度,防范了风险。

在《关于深化企业监管方式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制定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指标的量化标准,具体如下:

A类:从事文化娱乐、互联网上网、中介服务和经营洗浴、美容美发、小煤窑、非煤矿山、化学危险品、石油存贮销售等以及未取得专项许可或审批(包括后置许可或审批)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地告知的异地经营企业。

B类:位于主要街巷、学校和党政机关周边、旅游景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C类:一类、二类以外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我局将企业信用标准依据信用度分为四级,但具体指标的设置与国家局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I级(黑牌企业):严重失信警示企业——有不良行为警示信息,且在限制、记录期限内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II级(黄牌企业):失信提示企业——有不良行为提示信息,且在记录期限内以及登记注册不满两年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III级(蓝牌企业):一般企业——无不良行为信息或虽有不良行为信息,但已超过限制、记录期限且近两年年检结果为A级或验照为合格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IV级(绿牌企业):守信企业——有良好信息(含推选的“优秀信用企业”),且无不良行为信息,近两年年检结果为A级或验照为合格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国家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中将企业信用标准分为守信、警示、失信和严重失信四个级别,但未对无劣无优的一般经营企业进行信用标准划分。这类企业在市场主体比例中占大多数,若简单将其列入守信企业则对具有良好信用的企业有失公允,起不到激励守信的作用。在此,我们建议暂时保留我局的企业信用分级标准,待国家局《意见》全面实施后,再进行对接。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方式的建立直接推动了政府信用立法的进程。我局牵头起草《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和《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它们的出台为推动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提升了制度信用体系建设的水平。与之相配套的是我局依据上述市政府规章制定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实施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试行)》及《关于深化企业监管方式改革的若干意见》,对企业信用激励机制、预警机制、失信惩戒机制、严重失信淘汰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具体操作的方法和途径。

(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实施和保障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提出过“看不见的手”理论,即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促使经济趋于均衡的理论,让市场对那些违法者、失信的企业给予有利的惩罚。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正是前人理论的具体实践,它集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规范功能为一体,从源头上完善国家市场监控体系,及早发现、及时纠正和制止市场违法行为,从而实现市场秩序监管的良性循环。

20**年以来,我们逐年对经济户口进行普查与清理,使经济户口的户数接近实际。随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理念的提出以及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实施,对执法巡查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规范,并根据企业信用类别,分别确定了“适时、定时、及时、随时”的巡查周期,建立企业分类分级识别系统,结合动态监管情况自动调整类别升降和确定巡查周期,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加大了对高风险、低信用企业的监管力度。在对市场秩序实施全程监管中,建立了约见法定代表人、行政执法建议、信用预警、公示披露和警示限制、信用修复等制度,以完善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引导和促使经营者加强自律管理。同时,实施辖区经济户口管理责任“网格”化,通过分局、工商所、巡查干部三级责任人,层层分解监管责任,并引入绩效考核和效能监察,保证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全面实施。

全面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尤其需要强大的信息化技术来支撑。当前,我们正积极响应国家局“金信”工程,尽早开发已运行的“金网”二期和弥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以满足基层繁重的业务工作需要,使我们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更加稳固。今年,各区县分局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县级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正在建设之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引导、创建辖区诚信企业。相信不久将形成国家局、市局、分局三级信用信息网络平台。

2003年10月,按照国家总局创建“百万守信企业”活动要求,我局与北京市社团管理办公室共同在全市开展了“守信企业”公示活动。凡符合申报标准的企业均可自愿参加,经所属行业协会考核推荐,通过四家有影响的网站向社会广泛征询意见后,对符合“守信企业”标准的,记入《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良好信息系统”,并通过各种媒介向社会公示和宣传。“守信企业”可免予日常检查、年检中免予审查,并享有办理行政事项的优先权;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组织招投标、举办各种商事和展览活动时,将优先选择“守信企业”。这样,由“守信企业”构成的“绿名单”与失信企业构成的“黑名单”相互对应,完善了企业信用激励机制和失信企业惩戒、淘汰机制。

此外,我们在信用修复、“守信企业”公示中引进行业协会建立业内诚信制度,强化了其信用管理的职能。对于行业协会来说,通过对申报企业的审核、推荐,提高了在业内中的威信和地位,以及对整个行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推动了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当前信用分类监管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在取得明显成果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一)企业信用监管的法律依据不足。信用管理是涉及社会多个行业、多个部门连锁式反应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与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并进行规范化运作,才能使之健康发展。就当前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而言,在现行的工商法律、法规中我们只能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司法》对违法当事人的限制性规定做参照,因此急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作为行政保障,包括披露、公示违法失信企业时出现的不当行政的法律救济措施。

(二)企业信用评价奖惩机制不健全,相应措施不到位。在以信用为本质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信用评价对促进资本市场的形成、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维护资本和交易的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运行中国家政策、政府管理、法律环境、行业标准、征信手段、评价方法等等,都有着一套成熟的理论和长期的实践。我们目前企业信用评价奖惩机制实际上是从信息归集、信息评价、信息工商局一家在包打天下,这种状态必将导致工商承担不当行政的后果。

(三)企业信用信息监管平台仍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建立,需要具备监管功能的各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但由于“各自为政”观念的根深地固,各政府部门交流信息主动性不够,导致当前企业信用监管信息较单一,未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信用联动、联防机制。

(四)企业信用管理的网络技术保障问题。企业信用信息的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政府部门就涉及几十个,除此之外还有银行和众多的信用评估、咨询机构,需要一个公用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和与此连接的多个部门和单位局域网。因此,网络技术保障和与之相关的专门人才问题至关重要。

(五)区域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的局限性问题。国家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规定了具体的分类管理的标准,但各地情况不同,若“金信工程”实施后就存在如何有效对接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不能真正发挥信用分类监管的巨大作用。

四、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建议

(一)建设企业信用体系必须立法先行,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制定一部完备的企业信用法律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要求我国马上出台一部《信用法》是不现实,而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客观上又需要法律体系作为保障。从北京市的实践,在立法条件尚未成熟时由工商局起草并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106号令《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先以部门规章对企业信用行为进行规范。各地可否以此为鉴,制定信用监管的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为今后国家正式法律的出台积累经验,待条件成熟时再上升为法律层次。此外,近期在修改《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应考虑适当增加一些相关条款。

(二)国家总局要征集各地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和补充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同时加快“金信”工程的建设,尽早开发一套能够基本满足各级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需要的示范性、框架性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应用软件。各地通过与其对接实现企业信用监管信息的全国共享,发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最大效能。

(三)各地区在具体制定企业分类监管标准时,不应将分类标准过于细化、统一。要考虑到辖区企业不同分布状况适当粗化,不要搞一刀切,给具体执行部门充分的调整度和操作空间,以便基层依据辖区实际情况对照企业分类标准,制定各自监管重点并具体实施。

(四)保证监管数据的准确性,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基础。从全系统整体来讲,目前数据的质量还不够高,数据库中废数据、错数据、漏数据还不少。要在工作中加强采集、维护的管理,坚持“谁管理、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严格数据管理的制度落实和责任追究,为信用分类监管作用发挥提供基础保障。通过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数字化、网络化,要使工商信用管理系统成为各地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借助政府专网将各相关部门的信息纳入该系统中,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职能互补和工作的互动,形成“一入黑名单,各部门亮黄牌”的联动机制,从而扩大工商机关在打造社会信用监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五)信用修复,是为违法失信企业纠正过失、恢复信用提供的重要渠道为了完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引导违法失信企业纠正过失、修复信用,重新参与市场竞争,2003年7月制定了《北京市工商局关于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的实施意见(试行)》。在利用信用公示手段加大信用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的同时,对确有悔改表现的企业,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将“信用修复”的概念引入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中。对信用缺失企业通过在一定期限内实施主动整改,自我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减轻和消除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提前解除信用警示限制,重新建立企业社会信用的目的。目前,尝试性地引入信用中介机构参与信用修复工作,充分发挥信用评价的社会性,减少行政干预。体现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人性化管理。

信用分类监管范文篇3

一、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出发点是什么?着力要解决的问题何在?

什么是企业信用?可以这样认为企业信用就是关于企业外部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状况的信息集合。企业信用分类就是对企业信用状况评估后作出不同的评价和归类,以便于实施企业监管的一种行为。我们认为,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出发点在于当前经济活动秩序中信用缺位、诚信缺失的状况比较严重。从工商行政管理的领域表现出来的现象有虚假登记、消费欺诈、制假售劣、虚假广告、合同欺诈、走私贩私及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着力要解决的是如何从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出发,利用工商行政管理的手段来弃恶扬善,形成守信经营的市场秩序。由此我们认为,要保证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有一个正确的走向,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只是一种监管方式上的变革,而不是一项新的职能或者任务。

市场经济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伦理现象,需要我们对企业的“信用行为”给予更多的关注,并根据“信用程度”的不同分门别类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对企业进行信用分类既不是行政命令、行政许可,也不是行政裁定和行政处罚,更不是商业信用评级,所采取的监管措施都是现有的手段和方法。认清这一点,才不至于在实践中无所适从,避免走入忙于“认定”、“评估”的工作误区,把握不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精神实质。

2、企业信用行为具有两重特征和一种衡量尺度。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监管的企业行为贴上“信用”的标签话,事实上我们面对的企业行为既有民商性质的信用行为,如单个的消费行为、多数的合同行为,也有针对不特定对象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信用行为,如虚假登记、虚假广告、走私贩私、垄断等等。所谓一种尺度,也就是说,如何判定上述信用行为的“信用程度”就目前而言,只能是工商行政管理活动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3、企业信用分类必须科学严谨。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将企业行为按照不同的“信用程度”来进行划分,显然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工作。因为我们除了“一种尺度”外,没有一个正式的经得住推敲的标准。而要找到这个标准,必须能够兼容两种不同类的信用行为,同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更严格的来讲,它必须具备合法性。否则,我们对各种“信用”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不同的监管手段,必将在法律层面上受到企业和社会的质疑。这样一来就会违背我们进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初衷。由此看来,分类指标也好,量化标准也好,仅从部门角度,部分人偏好出发来制订,并由此将企业分为三六九等,从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从实践上看也是难以经得起检验的。

4、进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显而易见,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标准是前提,分类是基础,监管是落脚点。确立标准,划分类别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即使标准再科学,分类再自动化,一是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这需要更新,需要维护,二是企业信用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也需要分类工作及时进行,及时更新,随之而来就是对应的监管措施也要跟着调整。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既然我们的工商职责有法定的依据,监管手段有法定的规则,在依法行政这个目标还没有很好实现的时候,花费大量的成本进行信用分类监管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令人怀疑。

5、法律是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唯一利器。

我们认为,相比建立所谓的企业信用激励机制、预警机制、惩戒机制、淘汰机制而言,法律才是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唯一利器。原因在于建立机制要靠成熟的手段、合理可行的方式和相对固定的制度等要素,这些就现阶段而言,还是不完全具备。如果现在还需建立“惩戒(按一般理解就是处罚手段)机制”、“淘汰(责令关闭、吊销等)机制”,只能说还没有做到依法行政这一基本要求,否则进行所谓惩戒、淘汰,就有滥用行政处罚权的嫌疑。至于我们设想的一些案后回查、重点审查、随时检查、“依法限制”等预警、惩戒、淘汰手段,不仅没有法定依据和制度规定作保障,而且有“秋后算帐”的嫌疑。而所谓的免检、免查、免等候等激励手段,姑且不论它对企业的信用激励作用有多大,是否有失公平,一旦这些“守信”企业“东窗事发”,是否会被认为监管不力甚至行政不作为呢?由此看来,离开了法律保障谈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二、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到底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必须稳步、扎实,从基础建设抓起,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抓紧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监管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监管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是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认定是否公平、公正,从而影响工商部门对企业的监管效果和权威。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工商企字(2003)第131号],对企业信用监管指标和分类标准提出了框架性指导意见,但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认为还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明确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企业信用评价的区别。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为了推进企业信用建设而实施的监管方式创新,对企业进行信用分类,目的是对工商监管起到内部指导作用和面向社会公开的个性化企业信用评价有本质的区别,信用评价作为一种民事委托性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信用评价,是不符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要求的,超越了作为市场“裁判员”的职能,因此,在建立企业信用监管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时,应该准确区分一般商务性信用信息和行政监管信用信息,将一般性商务信用信息和工商部门根本就无法或很难掌握的企业商务往来中产生的信用信息剔除出指标体系。否则工商部门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采集分类数据,走入为分类而分类的误区的市场服务行为,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应由市场自行调整,工商部门作为。二是要避免陷于建立量化指标分析和数据分析模式的泥潭。目前,国家局的指导意见只是一个框架性体系,在具体实施中,大家都有不少困惑。我们认为指标体系宜简不宜繁,分类标准宜粗不宜细,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否则会带来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我们建议是否能按无失信记录企业(守法)、有轻微失信记录企业(指需要责令改正或免于处罚等)、有严重失信记录企业(指需要施以经济处罚等)进行企业分类,这样在依法公示的同时,也能为具体监管人员采集录入相关信息、有效分析归类、进行相应的动态监管提供可行的路径和方式。三是明确内部各部门责任,确保信用监管指标及信息不超、不漏、不遗。在制定指标体系时,各职能部门必须通力配合,对各自负责的信用指标要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以保证信息的对称及一致性,

并认真梳理各项职能和业务,根据职能提出具体信息目录。

2、加强依法行政,强化企业属地管理。

信用一定依赖于信息,所以怎么提供信息就变得非常重要。要确保企业分类监管的公平、公正、有效,首先要求我们的信息来源是准确、及时、合法的,信用信息不完整、不及时,直接影响监管的效能,其地位和权威将受到质疑,而一些关键信息的谬误,甚至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信息来自对企业的日常管理,最后又用于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因此,要保证其及时、真实、规范、权威,首先就要保证我们行政行为的规范,规范的登记行为、规范的检查行为、规范的处罚行为,只有进一步吃透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的精神的前提下,加强依法行政,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保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从依法行政中来,到依法行政中去;其次,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属地管理,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企业分类监管工作稳步高效运作。

3、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信息化建设。

作为一种全新的监管方式,必然要用全新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因此要顺利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就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从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方面全方位推进,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及信息的互联互通。在软件开发上,要以经济户口管理系统为基础,整合各项业务管理软件,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监管工作计算机流程化管理,保证监管信息及时生成、及时汇集、及时分析、及时处理。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必须根据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指标体系的要求制定信息目录,首先保证工商部门管理信息的完整、准确录入,有条件的地区要考虑和政府征信系统、税务、海关、银行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及时获取外部信息作为参考。并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的披露和制度,使得社会各个层面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用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促使社会各个层面和消费者对企业的外部经营行为进行监督。这就有必要使有关信息内容全面、准确,同时使一般消费者能以低成本获得有关信息。

信用分类监管范文篇4

谭小英主任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新的要求;国家工商总局于20*年8月提出了“两项改革”的工作要求,下发了《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并将20*年确定为“诚信建设推进年”。国务院研究室与总局联合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大问题及对策”课题研究已历4年,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研究。谭主任强调,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方式的重要创新,是建立市场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好这次研讨会、将这项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会议过程中,与会的北京、内蒙古、江苏、浙江、贵州、河南、广东、福建、成都、沈阳、深圳、济南等省(区)、市工商管理部门的代表,联系本单位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会议中心议题展开研讨,畅所欲言,全面、深入地反映了本系统在探索和实践分类监管工作中的基本认识、主要做法和所遇到的问题及障碍,探讨了做好这项工作的新的思路,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材料。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4篇,规范性文件(草稿)7件,为下一阶段推进该项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现将会议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完善制度、继续全面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方式方法改革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下发以后,北京、江苏、浙江等条件较好、起步较早的省市工商部门按照文件精神认真部署,系统推进,收效显著。它们分别从经济户口管理、企业合同信用工程、市场巡查制等不同的环节切入和强化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为全面推进信用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研究确定建立企业信用分类标准的原则。江苏省工商局提出企业信用分类要以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定职能为主线,以企业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的信用记录为基础数据,以总局提出的分类标准为基准,以有关部门的信用信息为参照,对企业信用科学分类。确定“依据法定职责、信息来源合法、标准相对统一、系统联动便捷”四项原则,按照企业信用分类的具体标准,将企业划分为a、b、c、d四类,再因“信”施“治”。目前,江苏省工商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已形成了省、市、县、所四级联网,为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二)按照风险度和信誉度实施对企业分类监管,进行企业信用奖惩、公示、修复的监管方式。自2001年起,北京市工商局从经济户口分类分级管理入手,开始了企业信用监管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搭建了包括企业良好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警示系统在内的企业信用监管系统的基本框架;20*年6月,开始按照风险度和信誉度实施对企业的分类分级监管。对风险程度高、信用等级低的密切关注,实施重点监管,对风险程度低、信誉等级高的地区、行业和市场主体以行政指导和服务为主,年检中免审。在监管实施中,建立了约见法定代表人、行政执法建议、信用预警、公示披露和警示限制、信用修复等制度,完善了分类监管制度,提高了监管效能。

(三)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开展企业信用监管。浙江省工商局确定了工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企业信用信息这一核心、基于经济户口和信息化建设两个基础、抓住征信、评价、监管三个环节、实现工商监管职能到位和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两个目标。经过不懈努力,以经济户口为基础的信用监管工作平台基本搭就,建立了企业信用反馈制度,有效规范了市场主体行为,强化信用监管和日常检查相结合,实行了对企业的动态监管。

二、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

随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实践的不断推进,工商系统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经过充分交流和认真研讨,与会代表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

(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本质是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方式的变革,并非一项新的职能或任务。监管任务不断增加和人员不足、手段不强的矛盾,是工商部门现阶段面临的基本矛盾之一;分类监管依靠“矛盾论”的哲学思维方法试图解决这一矛盾,必将对工商部门实现职能到位和长效监管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依法行政是实施“分类监管”的起点和归宿。在分类监管工作中,我们建立企业信用激励、预警、惩戒、淘汰等机制都不能脱离现行法律、法规的范围,更不能错入“行政不作为”或“滥用行政权力”的误区。

(三)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从目前工商部门实施分类监管的情况来看,构建一个参数体系庞大完整、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数学模型,难度过大,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把握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原则,便于一线执法人员操作。

(四)完善的经济户口管理系统、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以及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基础性条件。

(五)企业信用分类不是最终目的,应以工商监管职能到位为目标开展工作。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内涵和外延极其广泛,工商部门征集的信息主要是反映市场主体遵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根据这些信用信息对企业做出分类,是以更加高效地实施监管为目的;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评级是行业协会或中介组织的工作,政府不宜参与。分类监管中,工商部门可向社会公布市场主体违法的客观记录,不宜公布信用分类监管等级。

(六)建立分类监管长效机制的重点之一是逐步实现政府导向、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为主管理。应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和社会中介组织的成熟程度,逐步实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从现在的政府大包大揽,向政府导向、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管理的方向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因素对企业的干扰。

三、对全面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建议

研讨会上,代表们分析了在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一是实施企业信用监管的法律依据不足,监管措施难以落实,包括监管中采取的公示企业信用信息、限制企业经营行为等措施有可能引起行政诉讼;二是缺乏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政府各部门拥有的数据库之间互相封锁,信息共享难以实现;三是不同地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在指标内容、技术标准、数据格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与总局“金信工程”对接存在障碍;四是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进展较快,欠发达地区资金缺乏,信息化水平较低,经济户口管理尚未起步,距实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更加遥远。与会代表们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法律制度。信用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配套法律、法规很少,工商部门缺乏实施分类监管的法律依据和手段。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健全,明确信用行为的概念、范畴、分类和信用信息披露、失信行为行政惩戒等内容。国家工商总局可根据各地经验先行制订部门规章,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作出全面、规范、统一的规定。

(二)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建设。建议国家工商总局尽快开发出一套能够基本满足各级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需要的示范性、框架性应用软件,各地工商部门通过这套软件系统实现对接,从而逐步实现企业信用监管信息的全国共享。

信用分类监管范文篇5

一、企业信用类别的认定原则

科学认定企业信用类别是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信用监管的效果,为保证企业信用类别认定和监管的科学性,认定企业信用类别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内部认定的原则。企业信用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整个信用监管工作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承担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的职能部门之一。在社会法制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级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问责追究更加严肃的新形势下,对认定企业信用类别这项工作的定位,必须慎之又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监管,不能囊括“天下”,必须从职能实际出发。企业信用类别的认定和应用是为监管工作服务的,企业信用类别认定情况,仅限于内部掌握,不能向社会公布。济南市工商局通过落实区域经济监管责任制,将工商行政管理职责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以细化,分清独立职责、为主职责和配合职责,将企业信用监管的定位严格限定在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范围之内,然后根据业务实际,设定信用分类监管指标,确保不越位、不缺位,使企业信用监管的外延范围更加明晰,有效把握了加强企业信用监管的总体方向。

(二)依法认定的原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管执法部门,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同时,认定企业信用类别,必须在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为分界点,充分考虑企业在现实阶段以前的守法经营情况,以及在现实阶段以后的守法经营表现,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对企业在一定阶段内的信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把握,避免主观臆断。济南市工商局在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把企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立案处罚的情况,全部纳入企业的信用档案作为失信信息,并按照《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罚种的轻重程度,确定企业的信用程度,为企业信用分类提供了比较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

(三)统一认定的原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企业信用监管,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的具体职能部门很多,如果各个具体的职能部门都对企业信用类别进行认定显然是不科学、不现实的,因此,对企业信用类别的认定,必须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统一指定的内部职能部门,根据统一的标准具体实施,承担企业信用类别认定的部门,不但要对企业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而且要具备综合职能,便于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及时把握。济南市工商局根据推行区域经济监管责任制、企业按照工商所管辖区域,统一建立经济户口,实行经济户口属地监管的实际,明确规定工商所是认定企业信用类别的部门,对企业信用类别的认定实行归口管理,有效保证了认定企业信用类别的统一性。

(四)动态认定的原则。企业的信用变化情况是具有动态性和规律性的特点,因此对企业信用类别的认定,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当设定一定的信用认定周期,依据企业在一定周期内信用状况的实际表现,对企业的信用类别进行更新。济南市工商局充分认识到市场主体信用变化的动态性,确定企业信用等级周期为一年,企业最后一次违法违规满一年后,如没有新的违法违规行为,信用类别相应上升一个档次,反之,则降低一个档次,使企业的信用类别处于动态与静态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增强了认定企业信用类别的客观性,使认定企业信用类别这项工作更加符合企业信用发展变化的实际。

二、企业信用分类指标设置

(一)企业信用类别的存在形式

认定企业信用类别是为促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服务的,因此,信用类别的存在形式也应当充分考虑日常监管工作实际,便于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灵活运用。济南市工商局在推行区域经济监管服务责任制的过程中,将企业信用类别的划分列入经济户口信息的内容之中,在建立经济户口时,将企业的经济户口信息分为身份信息、优良信息和不良信息。其中,身份信息是企业信用分类管理的基础信息,主要是指企业设立登记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负责人、经营地址、组织形式、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经营期限等内容。优良信息是指企业在守信经营过程中取得的荣誉,它是认定企业信用类别的重要参考依据,主要包括企业被工商部门以及挂靠工商部门的协会等对企业评先评优的情况,主要包括何时被认定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文明诚信企业等内容。不良信息主要是指企业违法经营的情况,它是认定企业信用类别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企业违法经营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罚的情况。企业信用类别是基于上述三类信息基础之上,对企业信用状况的综合评价。企业信用类别依托经济户口而存在,分为书式和机读两类,将企业信用类别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为守信企业,用绿牌标识;B级为警示企业,用蓝牌标识;C级为失信企业,用黄牌标识;D级为严重失信企业,用黑牌标识。

(二)认定企业信用类别的具体指标

根据《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实施的行政处罚罚种包括:警告、责令改正、责令停止销售、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这些罚种的轻重程度是有一定区别的。企业违法情节的轻重与信用程度的高低应当是一致的,一个企业违法行为发生率高,其信用程度必然低,认定企业的信用类别必须以这些罚种实施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济南市工商局在认定企业信用类别时,根据实际,分别适用以下指标:

1、守信企业的认定条件。守信企业主要是一年内未发现违法行为的企业,其中包含一年内未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处罚,且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挂靠工商部门的协会等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文明诚信企业荣誉的企业。

2、警示企业的认定条件。主要是指一年内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以一次(含一次)以上、三次以下(含三次)警告、责令改正或者责令停止销售行政处罚罚种的企业。

3、失信企业的认定条件。主要是指一年内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以三次以上(不含三次)警告、责令改正或者责令停止销售行政处罚,或被处以一次(含一次)以上、三次以下(含三次)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没收非法财物行政处罚罚种的企业。

4、严重失信企业的认定条件。主要是指一年内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以三次以上(不含三次)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没收非法财物行政处罚;被处以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行政处罚的企业。

(三)认定企业信用类别的具体方式

认定企业信用类别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在当前企业总量不断增加,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任务加重,监管力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靠工商人员人工对照条件逐户认定显然是不现实的。济南市工商局在推行区域经济监管责任制,研究开发经济户口管理软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将相关的处罚决定书归纳为便于输入、查询和微机识别的简短语言文字信息,输入企业的电子经济户口,由管理软件自动识别信用类别,使企业信用类别的认定时刻处于滚动更新的过程中,有效减轻了认定企业信用类别的工作量,使认定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三、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机制的应用

认定企业信用类别的目的是为了对企业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通过信用监管这种外因的作用力,促进企业经营理念的内因发生变化,激励企业守信经营,最终实现对企业信用管理的标本兼治。因此在监管工作中必须实行有利于促进企业守信经营的宽严有别的监管机制。济南市工商局在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中根据企业的信用类别实施以“强化、弱化和转化”为特点的动态监管,对信用状况发生变化的,在监管力度上则相应的由强变弱或由弱变强,确保了监管能力的用足用活,降低了监管成本,提高了行政效能。

(一)建立守信企业激励机制

对守信企业除专项检查、根据申诉举报检查外,每6个月进行一次回访;对获得荣誉的守信企业,年检验照时给与免检待遇,申请办理工商行政管理相关事宜,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利;对企业获得荣誉的情况通过有关媒体或其它适当方式公开,重点向消费者推介。例如去年抗击非典之初,为确保公共消费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济南市政府要求实行消毒液、消毒器械指定销售。济南市工商局便责成142个工商所对各自辖区的机关经营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筛选,150家守信经营单位名单如期公布,深受市政府和群众的好评,同时守信企业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二)建立警示企业预警机制

对警示企业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后2个月内进行回查;除专项检查和根据申诉举报检查外,每3个月进行一次日常检查。

(三)建立失信企业惩戒机制

将失信企业列为重点监控对象,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后,通过媒体曝光违法经营行为,一个月内回查;除专项检查和举报外,随时进行日常检查、巡查。

(四)建立严重失信企业淘汰机制

对严重失信企业每半个月一次或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回查。于责令关闭的,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属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吊销公告,并实施后延监管,检查是否停止经营活动,以及有无新的违法行为。如:去年以来该局对6家从事“抵押销售”金融诈骗的公司、用“消费储值”的方式欺骗消费者,涉嫌扰乱金融秩序的众旺公司等企业入严重失信企业,密切监控其经营动态,及时向上级报告,引起上级高度重视,果断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了违法后果的扩大蔓延。

四、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主要方式

企业信用监管涉及面广,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必须针对企业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管方式,才能够增强企业信用监管的效果。济南市工商局在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落实监管责任。为增强工商执法人员强化日常企业信用监管的责任心,济南市工商局在推行区域经济监管责任制的过程中,把信用监管的任务全面落实到基层,使工商所明确了监管的对象和信用监管的责任内容,并细化落实到内勤服务室、市场巡查队和监督检查队三个内设机构以及各位经济片警,形成了片区管理、守土有责的格局。

二是强化市场巡查。对辖区内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由经济片警按照管辖区域和信用分类监管确定的监管巡查频率,强化日常监管巡查,随时发现和查处各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将查办违法违章案件情况随时录入企业的“经济户口”,充实不良信息的内容,促进企业信用类别的不断更新。

三是强化行政指导。在对企业进行日常巡查监管的过程中,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守信经营意识,充分运用警示、预警等行政指导手段告诫企业守信经营。针对承担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责的实际,督促企业加强商品质量内部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在商品流通企业中建立质量查验、特殊商品进货报告、不合格商品退市、商品质量承诺四项制度,促进了企业信用自律水平的提高。

四是开展“争信”活动。立足职能实际和指导各级协会组织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争创“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活动、文明诚信个体私营业户评选活动、消费者满意单位活动等,通过开展活动,增强企业的守信经营意识,营造了守信经营光荣的良好氛围。

五是强化部门协调。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对工商行政管理信用监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例如:今年,为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提高商业企业的信用水平,该局积极争取农业、质量、卫生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以会签文件的形式明确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有效促进了商业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保障机制

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必须要有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作为保障,济南市工商局通过推行区域经济监管责任制,为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是明确属地监管职能。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实行小局大所属地监管,在推行区域经济监管责任制的过程中,把工商所作为区域监管的主体,既可以依照《工商所条例》的授权行使职能,也可以受市局、分局的委托行使《条例》授权以外的职能。使工商所能够以分局乃至市局的名义,对违法行为进行检查、处理,为工商所履行区域监管职能提供支持和保障。为避免各级工商机关对市场经营主体重复、交叉检查,实行了案件调查备案制度。除工商所按照区域经济监管责任制履行日常监管职能外,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责范围内的案件调查,必须先到调查对象的所属工商所备案。对同一违法主体及其行为的调查,不得重复备案;对超越职责范围的调查,拒绝备案。

二是建立完善“经济户口”。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健全“经济户口”,确保“经济户口”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将市局和分局掌握的市场主体综合信息统一整合传输到工商所,经市局和分局登记新设立的经济主体信息及时传输到相关分局,再由工商所认领,由其全盘掌握辖区市场主体的身份信息、监管信息和信用状况。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在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过程中,济南市工商局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如《济南市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暂行规定》、《区域经济监管服务责任制暂行办法》等,对信用分类、信用监管等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在制定其它各类工作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增加有利于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条款,如去年该局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制定了《促进环境优化服务保障发展四项二十五条措施》及其《补充意见》,其中就明确规定:对获得当年度市级以上“守合同、重信用”、“消费者满意单位”、“文明、诚信私营企业”称号,已列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诚信体系A类企业的,只要企业提交相关荣誉证书和年检材料,即免予审验并免收年检(或贴花验照)费,直接加贴年检标识。

四是提高办案质量。对市场主体依法实施处罚,并将处罚的情况及时列入企业失信信息的内容,是认定企业信用类别的根本依据,为确保认定企业类别的公正性,济南市工商局一方面抓好人员素质的提高,大力实施“以人为本,从严治队,规范管理,全员培训”的管理理念,实施“人才兴局”战略,深化培训制度改革,变应急型培训为素质型培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每月一法、以案说法以及集体审案、以审代训、案例交流等活动,深入推行执法资格制度,确保办案的公正性。

信用分类监管范文篇6

一、基本原则

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遵循客观、公平、公正、审慎的原则,坚持信用管理与行政监管结合、褒奖守信与惩戒失信并举、主体自律与社会监督共建。

二、主要任务

(一)制定完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基础规范和行业公共信用评价具体规范。依托省社会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主体身份、资本构成、知识产权、商业行为、合规记录等内容,从身份特征、行为偏好、创新资质、财务实力、守法守规五大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我市文广旅体行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基础规范。

(二)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信用信息包括基础信用信息和附加信用信息。基础信用信息由省社会信用综合服务平台自动采集,其包括市场主体基本状况、经营状况、守法守规、创新资质、行为偏好、规模体量、财务实力等维度的信息,涉及行政相对人身份、资本构成、知识产权、商业行为、合规记录等内容。附加信用信息由局属各科室各基层按照各自职责,根据行业监管服务的具体需求,负责附加信用信息的采集与管理,通过省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三)公共信用评价与分级分类。信用评价是根据平台采集的基础信用信息和附加信用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市场主体年度综合信用评分,分值范围为0-1000分(评价规范见附件)。市场主体年度信用等级设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级别。年度综合信用评分大于等于650分评定为优秀、大于等于550分小于650分评定为良好、大于等于450分小于550分评定为一般、大于等于350分小于450分评定为较差、小于350分评定为差。

(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年度信用等级由省社会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根据基础信用信息和行业信用评价规范生成。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与信用等级相结合,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信用风险一般的市场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

三、工作时限

10月中旬,形成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基本规范;10月底前,形成公共信用评价具体规范;11月底前,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文件要求,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就是要加强信用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的作用,推动新型监管机制的形成。

信用分类监管范文篇7

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贯彻藩实**精神,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切实履行好监管市场的职能做了大量的工作。国家工商总局专门于20**年10月下发了《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工商企字[20**]第131号)(以下简称《意见》),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技术指标、评价标准、监管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都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又把20**年定位为诚信建设推进年,将大力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作为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的具体措施。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围绕国家总局的文件精神和工作安排,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也稳步实施并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制约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深入进行,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法律依据不足,缺少“基本法”。

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一套完善的与企业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无法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进行科学的、规范化的运作。这使得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甚至有违法行政、侵犯企业合法权益之嫌。主要有以下具体体现:

1、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无法定依据。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因自身职能掌握着与企业信用相关的大量信息。除企业的登记注册信息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当公开外,其他有关企业经营者、企业日常管理、企业违法受处罚等方面的信息,能否对社会公开?可公开的范围有多大?这些都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导致企业无法从工商部门了解其交易对象的完整信息。

2、企业信用的评价无法定依据。

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企业信用的评价制度是最关键、最重耍的部分。评价能否做到客观、科学、公正,避免主观随意,直接关系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建设的成败。而且前法律法规对企业信用的状况如何评价、如何认定并作出正确判断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因此,不能保证对企业信用的评价认定做到合法、客观、科学、公正。

3、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奖惩措施法定依据不足。

奖惩制度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提升企业信用水平的重要制度保障。但由于尚无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如何给予奖惩、给予什么样的奖惩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很多奖惩措施因拘泥于现有的法律框架力度不大,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即使有些奖惩措施力度较大,却又于法无据,难以落实。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不明晰。

近年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如何强化工商监管职能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中究竟应该担当什么角色?管理哪些内容?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影响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效能的进一步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工商部门的市场“裁判员”角色易发生错位。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专司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其地位应是中立、公正的,向社会提供的信用信息不应包含部门的主观意识在内。而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后,一般企业会从认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出发,依据工商部门对企业信用的分类有选择地只同守信企业进行经济往来,这对被评价为警示或失信企业冲击是巨大的。由于信息收集的有限性,工商部门根本无法保证企业信用分类绝对真实准确,一旦企业信用分类出现失误,受损企业就会向工商部门追究法律责任。虽然对企业分类属于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但是分类失误仍会因侵犯企业的名誉权被提起民事诉讼。这必将导致工商部门丧失市场运行的“裁判员”角色,变成了市场中的“运动员”,公信力受到质疑。

2、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而过宽。

国家总局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视整合相关部门如税务、银行、海关、质检、外汇管理等部门产生的企业信用信息,将其纳入参照指标,以进一步充实信用信息。在实践中,不少地方工商部门从强化工商监管职能角度出发,也将公安、法院、税务、质检、卫生、银行等众多部门的信息进行汇总,纳入管理。毋庸置疑,这种探索是十分积极的。但在实践中,相关部门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且信息来源博杂,既有司法信用信息(法院、公安等)、行政信用信息(税务、质检、卫生等),又有民事信用信息(银行等)。这些参照指标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使用,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如果我们不分主次、不加区别地使用,有可能侵犯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权益,导致出现越权行政等不良后果。

3、信息采集的不充分产生的企业信用分类可信度失真。

企业作为市场体系的一份子,经济活动频繁,会产生大量的信用信息,工商部门仅掌握了企业涉及工商职能的一部分信用信息,即使综合了其他行政、司法、金融等部门提供的信息,仍会有大量的企业在日常商务活动中产生的信用信息工商部门难以掌握。各地企业数量庞大,单以工商部门一家之力根本无法完成企业信用信息的完整收集。信用信息采集的不充分必然导致企业信用分类评价的失真,使得企业信用分类缺乏公正性、科学性。

(三)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评价标准和奖惩机制有欠缺,操作性不强。

国家总局的《意见》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评价标准和奖惩机制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使各级工商部门在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中有章可循,更有针对性,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部分规定存有欠缺,可操作性不强,主要体现为:

1、《意见》中规定,守信企业的合同履约率为100%,警示企业要求无合同欺诈行为。正如前所述,信息的不充分性使我们无法证实企业的合同履约率是否为100%,也无法证实企业是否无合同欺诈行为。

2、《意见》把是否有违反工商法律法规记录及受处罚的程度作为企业信用分类的标准之一,这有利于强化工商部门的监管职能。但笔者以为从保证工商行政执法工作顺利进行的角度出发,应当把企业对工商部门正常监督检查的配合情况也作为企业信用分类的一个标准,而《意见》中对此没有作出规定。

3、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对企业能否做到守信经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管理约束,做到守信有奖,失信必惩是促进企业守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意见》中的奖惩机制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因守信或失信而应受到奖惩未作出明确规定。

4、信息披露公示制度不完善。

信息披露公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效力范围也有大有小。《意见》没有将信息披露公示制度与企业信用用分类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膨胀效用。

5、缺乏对警示或失信企业的救济措施。警示或失信企业,都是信用有一定程度缺失的企业。《意见》缺乏对这些信用缺失企业主动整改、自我纠正违法行为后应如何处理进行规范,限制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效能的发挥。

(四)工商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的一些不足,制约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工商部门充分整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付出极大的努力,方能取得成效。但目前工商部门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使得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难以发挥最大功效。主要表现为:

1、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完全建立。

工商部门内设业务机构的工作,基本上均与企业信用监管有关,各内设机构都掌握着部分企业信用信息。但目前这些信息还未得到有效的整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还停留在各自为战的阶段,尚未在全国范围内联网。因此,受区域限制,信用监管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基层工商所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工商所作为工商系统的最基层单位,直接面对企业,接触大量的企业信用信息,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工商所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建设还基本上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其作用远未得到发挥。

3、人员素质影响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水平。

目前,工商系统相当数量的工作人员对建设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这项新事物的意义和工作程序还不够理解,不能满足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需要。

4、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涉及到工商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有一个专门机构来协调各项与企业信用有关的工作,克服当前比较松散的状况。

二、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立法调研,尽快制定有关调整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的法律法规,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1、通过立法对企业信用信息的概念和范围作出明确界定,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录用和公开作出统一规范。

2、通过立法对企业信用评价的依据、标准,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机构等相关问题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3、通过立法对奖惩措施的种类、幅度及具体适用等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使得信用奖惩机制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更具权威性。

(二)强化职能,准确定位,促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建设。

1、应根据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实际状况,把工商部门的职能定位于管理工商行政执法范畴内的企业信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依自身职能产生的企业信用行为进行规范,对该行为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救济,教育、引导和鼓励企业诚实守信,依法对失信行为进行制裁,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向外公开掌握的未经评价的企业信用信息,企业信用分类仅作为工商系统内部强化监管的参考依据,不予公开。

2、对于相关部门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工商部门原则上不主动采集。对于主动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只提供载体,不做为信用评价依据,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承担责任。除非有法律法规或地方规章的明确授权,不予公示。经授权公示时,应为此类信息划出专门区域,注明来源。

3、对于从事信用评估服务的中介组织,工商部门只提供本部门信息,并对其评估行为依法进行监管。

(三)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失信成本,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评价标准和奖惩机制。

1、对于守信企业的合同守信标准可定为“获得同级或同级以上企业登记机关颁发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警示企业可定为“无合同欺诈投诉”。

2、守信企业的守信标准可加上“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工商部门的监督检查”;警示企业的标准可加上“两次以上拒绝工商部门监督检查的”;失信企业的标准可加上“两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罚三次以上(含三次)或拒绝工萄部门监督检查,妨碍公务受到公安机关处理的”。

3、对守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可规定“积极推荐、帮助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申报驰(著)名商标、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荣誉或称号”等奖励措施;对警示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可采取“不授予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有关荣誉或称号”的惩处措施;对失信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可规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及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股东在相应时期内不得兼任其它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董事、经理、监事,不得投资作为其他公司的股东。”

4、推行“两书一公示”制度。

两书即预警通知书、工商建议书。对于违法情节轻微、尚未造成社会危害的企业,及时采取措施,下达预警通知书,指出其违法行为并责令限期改正:对有违法行为拒不改正或受过较大数额处罚的信用缺失企业,向相关部门发送工商建议书:,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取消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荣誉称号或评选资格,或者降低企业的资质、资信等级等等。

一公示就是根据警示或失信企业信耳缺失记录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公示方法。对于违法情节轻微、当场即改正的或当场不能立即改正,但在承诺期内改正的不予公示:对于违法情节较轻的可通过企业登记机关的公示栏小范围公示:对于失信严重的,就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手段予以必要的曝光,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5、对信用缺失企业(警示或失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施主动整改,自我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减轻和消除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可在整改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经工商部门审核认可后提前解除信用警示限制。

(四)加强工商自身建设,提高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水平。

1、加强协调,多方争取支持,加大对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快信用信息的整合录入少尽快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全国联网,充分发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的作用。

2、强化对工商所的工作指导,确保市场巡查、日常监管到位。建立信用行为记录专报制度,使企业的动态信用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保证企业信用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信用分类监管范文篇8

一、关于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指标的设置问题

第一,企业信用指标的设置应使于基层理解和操作。众所周知,信用监管指标的设置是确定企业守信、警示、失信和严重失信的前提条件,是能否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的关键。国家总局在《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中对监管指标和分类标准作了明确的阐述,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中第一部分“企业信用监管指标体系”与第二部分“企业信用分类标准”在项目设置上联系还不够紧密,有些脱节,既设“指标项”又设“标准项”,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同时,具体项目也过于原则。如市场准入指标中的“年检申报材料”、经营行为指标中的“对外投资情况及广告行为”等表述不便于基层理解和运用,另外,“参考指标”在分类中的参考程度也难以把握,因此,可以考虑把一、二两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合并。在表述上,通过简捷易懂的格式化语言,将法规中有关市场准入、经营、退出的必要条款予以提炼和概括,统一并入企业信用分类标准中,易于基层理解和掌握,同时为编制计算机分类监管软件提供便利。

第二,企业信用指标设置应坚持以工商职能监管到位为目的。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最终目的,是使守信企业得到激励,失信企业受到警示、惩戒或淘汰。因此,企业信用分类指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和研究监管指标涵盖的自身行政职能,对市场主体的评价主要看它的守法程度,避免把企业的全部经营信用状况作为信用指标设置的条件,如果把企业的经营效益及风险程度等也作为信用指标设置的内容,就超出了工商职能范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工商部门对企业实行信用评价,目的是对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它与企业间的信誉评价以及社会公共评价是有区别的,行政评价是法律范畴,其他评价则属于经济和道德范畴。信用指标设置无限制的扩大化,就容易在企业分类监管中发生行政职能嬗变,由搞行政评比到干扰企业经营,限制企业自由发展。

第三,企业信用指标设置应增加企业负责人的信誉状况。人格信誉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作为一个企业而言,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信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信用状况,而且还会给整个社会的信用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设置企业信用指标时,要从长远考虑,借鉴发达国家建立个人信誉中心、设立个人社会安全号的做法,增加对企业信用行为起重要作用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经理乃至股东的信用记录,在对企业征信的同时,将其个人信用行为和在经济活动中的历史信用状况,如投资企业、纳税、守法、消费信用等一并作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参考指标,使信用指标设置更加完善。

第四,企业信用指标设置中守信企业分类应进一步细化。守信企业的基本条件是诚信准入、诚信经营、诚信退出,且在整个过程中无违章违法行为,这一基本要求在市场运行中,绝大部分企业均能做到,如果将占相当比例的企业都列入激励机制行列,势必削弱诚信度高的企业的积极性,使分类监管失去意义。以我分局辖区企业为例,如果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划分,具备法人资格、年内无违法记录并通过年度检验的企业将占到全局企业总数的94.2%,这些企业均符合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中明确的守信标准,对辖区如此庞大数量的A级企业均实行激励机制,享受年检免审、免于日常巡查、开辟“绿色通道”等待遇,就违背了建立激励机制的初衷。因此,对A级企业分类标准进一步细化,更加符合当前工商监管实际。我们在监管实践中,将A级进一步扩展为AAA、AA、A三个档次,并重点对AAA、AA企业实施激励措,给予重点扶持,体现了一般与重点的区别,比较客观一些。

、关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指标的量化标准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指标的量化标准,是在企业信用指标设置后,对指标中的具体项目按照一定方式进行量化,形成企业的分类等级。由于企业信用行为的多样性,用一种量化方式无法对其涉及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量化。因此,我们认为,应采取不同的量化方式,制定相应的量化标准,对不同的信用行为进行量化,如罚则量化、分级量化、据实量化等。

1.罚则量化。是针对企业有失信行为,受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相应罚则处罚的一种量化方式。实施罚则量化,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执法中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进行分类,归纳出适用于警示、失信和严重失信的相关罚则,形成企业的不同信用等级。去年,我们沈河分局对142部现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罚则进行了分类整合,依据罚则规定的违章违法性质和程度,对警示行为、失信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进行了量化,确定了轻微违法行为(B级)17条,一般违法行为(C级)905条和严重违法行为(D级)721条,共计1643条,作为企业分类监管指标的量化标准,划定企业信用等级。

2.分级量化。是针对企业获得不同级别的荣誉称号或资质等级采取的量化方式。如重守企业分为部级、省级、市级乃至区级几个档次,商标的知名程度、ABC级广告资质等级等,均可按照分级量化的方式实现信用分类。

3.据实量化。是针对企业违反相关行政法规中的行为规范或道德规范,又没有相应的行政处罚条款对其实施行政处罚而采取的一种量化方式。如企业未按《公司法》的有关条款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未按程序进行选举而产生的董事会、监事会等行为。

4.累计量化。是指对企业受到多次消费投诉、行政告诫及行政处罚采取的累计叠加的量化方式。

上述四种量化方式,是我分局在企业信用分类中的一些初步探索和尝试,还很不全面,很不完善,还不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指标的全部,如量化方式之间的系数关系、违法失信行为的界定等,还有待于采用先进可行的评价方法、聘请专家调研、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精确计算,在监管实践中进一步论证,以达到科学分类的目的。

三、建立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长效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除指标设置、量化标准、分类方式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外,还要在组织领导、监管模式和措施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现代监管理念。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大市场的客观需要,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必然要求,同时,又是与传统市场管理理念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为此,必须引导和教育全体监管执法人员进一步提高对信用分类监管的思想认识,认清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不是自己愿意不愿意、会干不会干的事,而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走出传统监管模式,树立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现代监管理念,已成为全体工商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把学习信用监管新知识、研究分类量化新方法、掌握分类监管新本领作为做好工商工作的必修课,为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打下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2.搞好人员培训,提高依法监管水平。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作为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监管模式,它的每一条量化指标和监管标准,都与相关法律法规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要求监管人员严格按照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分类,严格按照激励、警示、惩戒、淘汰四个机制的不同要求实施监管,变突击式监管为长效式监管,变被动式监管为主动式监管。因此,各级工商部门都要有培育大批信用分类监管骨干的紧迫感,把依法行政作为对监管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网上培训、法规集训、以会代训等不同形式,指导和组织全体工商干部系统地学习工商法律法规,学习信用分类监管的先进经验,努力掌握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监管队伍良好的执法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顺利实施。

3.抓好基础建设,保障分类监管落实。一是研制一套企业信用分类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解决信用分类监管的瓶颈问题。相关部门要对各地已经开发的各类信用监管软件予以整合、优化,扭转信用分类软件多头开发,层次低、浪费大现状,形成适合工商部门信用监管实际、便于管理人员操作的软件系统;二是出台一套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办法,解决信用分类监管有章可循的问题。要对实施《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加强调研,搞好论证,尽快出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办法》,并抓好试点,为全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提供依据;三是形成一套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制度体系,保障分类监管的有效实施。坚持着眼当前、立足长远、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如《信用监管系统管理制度》、《企业信用监管档案管理制度》、《企业信用监管员行为规则》等,保障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落到实处。

4.加强横向沟通,确保信用信息完整。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细胞,在经营中以创造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前提,其活动范围在时间和空间上远远超出工商部门的视野。要准确掌握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信用状况,并根据信用状况实现对企业的长效监管,就必须加强工商部门与其他监管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沟通,通过网络互动、联席会议、经济形势专题分析等形式,把辖区企业的各种不同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分析与整合,确保信用分类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信用分类监管范文篇9

一、出台试行办法,明确工作内容

××工商所为县工商局推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办法试点单位,先行启动此项工作。按照县工商局《××县工商系统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办法(试行)》,逐项细化各项制度,明确了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一是信用评级。根据《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评估计分标准》,对辖区内的食品经营主体进行信用评价,按照评出的不同分值由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四个类别,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等风险度较高的经营主体划分为t类风险监管对象,分别计为a(t)、b(t)、c(t)、d(t)类。二是汇总备案。工商所把信用评价情况摘要录入电脑,建立《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台帐》,由县局市场合同股汇总备案,建立全县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库。三是日常巡查。××工商所根据不同的信用类别确定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频率,拟定巡查计划,对不同类的食品经营主体按不同频率开展巡查监管。四是分类监管。对a类经营主体实行信用激励,予以重点扶持;对b类经营主体实行信用预警,予以引导规范;对c类经营主体实行信用惩诫,予以重点跟踪;对d类经营主体实行信用淘汰,予以严格责令整改或取消经营资格。

二、着力建章立制,明确工作规范。

××工商所全面实施县工商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办法》和《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评估计分标准》,落实《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评估计分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分类审核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类别调整审核表》、《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汇总表》、《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台账》、《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巡查评估记录》等各项配套措施,确保监管工作流程规范,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实施。

信用分类监管范文篇10

一、出台试行办法,明确工作内容

××工商所为县工商局推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办法试点单位,先行启动此项工作。按照县工商局《××县工商系统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办法(试行)》,逐项细化各项制度,明确了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一是信用评级。根据《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评估计分标准》,对辖区内的食品经营主体进行信用评价,按照评出的不同分值由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四个类别,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等风险度较高的经营主体划分为t类风险监管对象,分别计为a(t)、b(t)、c(t)、d(t)类。二是汇总备案。工商所把信用评价情况摘要录入电脑,建立《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台帐》,由县局市场合同股汇总备案,建立全县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库。三是日常巡查。××工商所根据不同的信用类别确定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频率,拟定巡查计划,对不同类的食品经营主体按不同频率开展巡查监管。四是分类监管。对a类经营主体实行信用激励,予以重点扶持;对b类经营主体实行信用预警,予以引导规范;对c类经营主体实行信用惩诫,予以重点跟踪;对d类经营主体实行信用淘汰,予以严格责令整改或取消经营资格。

二、着力建章立制,明确工作规范。

××工商所全面实施县工商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办法》和《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评估计分标准》,落实《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评估计分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分类审核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类别调整审核表》、《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汇总表》、《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台账》、《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巡查评估记录》等各项配套措施,确保监管工作流程规范,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