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7:13:22

新闻资源

新闻资源范文篇1

在新闻史上,有过对已发新闻的事实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和开掘,一般以另一种体裁形式再一次报道的先例。如曾经影响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此前已有了相关报道,记者是通过已发新闻获得线索和信息,再进行广泛深入地采访然后写作完成的,也就是说是对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成果。

在当今新闻实践中,随着媒体形式的现代化和多样化,新闻资源的再度开发更为普遍。例如,凤凰卫视周六晚八时的“一虎一席谈”和周日晚七时四十五分的“文涛拍案”等节目,就是对已发新闻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和开掘,做成受众喜闻乐见的谈话节目。

关于什么是新闻资源的再度开发,彭菊华在《新闻发现学引论》一书中指出:“新闻再度开发就是再度开发新闻,既相对于所要开发的新闻事实而言,又相对于已然发出的新闻报道或评论而言。”①《人民日报》记者段存章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深有感触地说:“从别人写过的新闻里发现新闻线索,进一步深入采访也会写出好新闻。”②他本人就有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实践体验。1986年的一天晚上,段存章在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看到报道崇文区委、区政府领导改进作风千方百计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新闻。第二天,他赶到区委机关办公楼采访,发现办公楼是50年代盖的,墙皮脱落,地板打了补丁。区领导坐的小车是老上海牌。他们手里有了钱,不是先打扮机关,而是把钱花到教育、卫生、体育事业上,花到绿化、美化环境上,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体化了。段存章采访了近七年三任区委书记,他们以这样三句话共勉:“生活在群众之中,酸甜苦辣一齐尝”;“老百姓受冷,我们也感觉凉,他们热了,我们也暖和,群众生活有什么问题,我们也知道那种滋味”;“我们不高明,但我们离群众近,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马上能知道”。经过深入采访,撰写了通讯《时刻想着为群众办实事》,发1986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编辑部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③这是段存章新闻采写实践成功的经历,也是新闻资源再度开发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可见,所谓新闻资源的再度开发,是对已发新闻的事实进行广泛深入采访,在内容上以超前的广度和深度且一般以新的形式再一次表现。

二、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人的认识规律的揭示,是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科学依据。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与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一样,也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是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在事物发展和认识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不断发现新闻事实新的价值,并据此对新闻资源进行再度开发。

一是新闻工作者在认识发展的基础上发现新闻事实在广度上有拓展的必要。例如,1983年12月9日《黑龙江日报》发王华兵采写的通讯《〈辽宁日报〉一条消息引起的采访》,就属于这种形式。这篇通讯是根据《辽宁日报》发的一条短讯蕴涵的新闻资源进行再度开发而采写的。对此,作者在通讯的第一段就做了明确交代:“11月24日,《辽宁日报》一版发表了一则短新闻:‘来自北大荒的汇款’。说的是我省林口县五户社员(文中没说名字和详细住址)偿还16年前在辽宁宽甸县欠下的债务的事。作者在末尾作了这样的推断:‘他们主动偿还欠了16年的贷款,毫无疑问,他们在那里也富起来了。’我履着这条新闻提供的线索,在林口县柳树公社双河大队找到了新闻中的主人。他们是申永发、林凤生、周永贤、申永林和周伟。”王华兵通过对已发新闻资源的再度开发采写的这篇通讯,与原发报道比较,在广度上拓展了新闻事实,从而提升了新闻价值,深化了新闻主题,获得1983年度全国好新闻奖。正如罗玉琳为这一通讯撰写的赏析文章《贵在追踪》中所说:“这篇通讯通过几位为穷困所迫背井离乡的农民,终于在时隔16年后主动偿还陈欠这件事,体现了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人看到农民对党的深厚感情和时代赋予他们的精神风貌……新闻工作者要具有新闻敏感性,要有发观、鉴别新闻的能力,才能善于捕捉、挖掘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向读者提供最好的新闻。这篇通讯的产生就是一个例证。”④

二是新闻工作者在认识发展的基础上发现新闻事实在深度上有开掘的必要。例如,1964年5月14日,42岁的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患肝癌逝世。11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发人物通讯《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不久,河南省委指示将焦裕禄事迹作重点宣传。1965年1月7日,《河南日报》发长篇通讯,详细介绍焦浴禄的事迹,并开辟“学习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专栏。1965年4月,《河南日报》又发《焦裕禄啊,我们怀念你》。可是上述报道影响都不大。穆青等人在上述报道的基础上对新闻资源再度开发,采写的着力点在于开掘新闻题材的深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发出后,新闻人物在世人面前呈现出此前所有报道未有的光彩,因而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史的名篇力作。正如潘堂林在《怎样发现新闻》一书中所说:“焦裕禄不仅是一名好党员、好干部,更典型的是一名灾区县的县委书记,是一位领导干部,是党的—级组织的‘班长’。再次重笔写他,不是要写令人感动的好人,而是要树一位县委书记的榜样。这是穆青一行对这一典型再发现的‘灵魂’,是超越《河南日报》报道的根本所在。不反映这一‘灵魂’的材料,再感人也是苍白无力的。”⑤可见,穆青等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原有报道的基础上在深度上进行了开掘,由于深化了新闻主题而提升了新闻价值。三、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表现形式

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表现形式虽然也有与原发报道相同的,但是绝大多数还是转换为与原发报道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转换方式。

一是在新闻体裁内转换,即从消息转换为通讯。如上述《〈辽宁日报〉一条消息引起的采访》,就是从消息到通讯的转换。这是最常见的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表现形式。

二是从新闻体裁转换为新闻与文学的边缘体裁——报告文学。如梁衡根据采访材料首先撰写了《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的通讯,然后对同一新闻资源再度开发撰写成报告文学《路,该这样走》。这也是一种比较多见的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表现形式。1980年春,梁衡到山西省忻县采访,听说一个叫岳安林的青年养猪专业户的事迹。他采访发现岳安林由于是“地富子女”,考上大学后又被退回,1979年担任大队养猪场场长,严格管理,科学养猪,年底结算全场六人共育成上市肥猪104头,人均生产猪肉3201斤,高出全国平均出栏率一倍多,用料与产肉的比例为3:1,而当时全国平均数是5:1。梁衡根据采访材料写了篇幅为1800字标题为《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的通讯,《光明日报》在1980年11月14日发稿后,在读者中引起极大反响,评为1980年度全国好新闻,成为梁衡的成名作。岳安林也由一名普通的农民破格转为国家干部,担任地区科委副主任,还选为省政协委员。此后,作者再一次去采访,也就是对同一新闻资源进行再度开发,写了一篇30000多字题为《路,该这样走》的报告文学作品,刊发于1982年第1期《青年文学》,由此在社会上掀起了“岳安林”热,作品先后获得“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⑥

三是从新闻体裁转换为文学体裁。这也是新闻资源再度开发非常多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2007年7月20日,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平山县沕沕水风景区开机拍摄的故事片《嫁给大山的女人》,是对2006年5月21日《燕赵都市报》发、祁胜勇采写的通讯《被拐女子曲阳书写园丁传奇》的新闻资源进行再度开发之作。《燕赵都市报》记者祁胜勇在对曲阳山区贫困孩子的调查中,偶然认识了当地一名叫郜艳敏的教师。她是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化行村人,1993年初中毕业后到河北一家毛线厂打工。1994年准备回河南看望父母,在石家庄火车站排队买票时,被两个花言巧语的妇女以招工为诱饵,骗至河北省曲阳县。当时年仅18岁的郜艳敏就这样由人贩子以2700元的价格,卖给了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一个比她大6岁的羊倌做了媳妇。为了解脱痛苦,她曾三次自杀,幸被人发现救起。后来有了女儿、儿子,伤痛才渐渐有所平淡,但与文盲丈夫仍然没有共同语言。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担任了村里的代课教师。为了村里孩子们期待的眼睛,在这个给她屈辱与绝望的山村里扎根奉献。她的事迹经《燕赵都市报》披露以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等2000多家国内媒体转载报道,并被《燕赵都市报》百万读者评为2006年度感动河北十大人物,还引起影视界的关注。⑦于是,文学艺术界对这一新闻资源进行再度开发,将原发新闻报道转换为文学艺术作品,即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

注释

彭菊华:《新闻发现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段存章:《独家新闻这样采写》,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67、66—67页。

首都新闻学会等编《好新闻:1983年全国好新闻受奖作品集(报纸、通讯社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8—171页。

潘堂林:《怎样发现新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梁衡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卷4,第124页。

新闻资源范文篇2

在新闻史上,有过对已发新闻的事实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和开掘,一般以另一种体裁形式再一次报道的先例。如曾经影响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此前已有了相关报道,记者是通过已发新闻获得线索和信息,再进行广泛深入地采访然后写作完成的,也就是说是对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成果。

在当今新闻实践中,随着媒体形式的现代化和多样化,新闻资源的再度开发更为普遍。例如,凤凰卫视周六晚八时的“一虎一席谈”和周日晚七时四十五分的“文涛拍案”等节目,就是对已发新闻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和开掘,做成受众喜闻乐见的谈话节目。

关于什么是新闻资源的再度开发,彭菊华在《新闻发现学引论》一书中指出:“新闻再度开发就是再度开发新闻,既相对于所要开发的新闻事实而言,又相对于已然发出的新闻报道或评论而言。”①《人民日报》记者段存章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深有感触地说:“从别人写过的新闻里发现新闻线索,进一步深入采访也会写出好新闻。”②他本人就有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实践体验。1986年的一天晚上,段存章在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看到报道崇文区委、区政府领导改进作风千方百计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新闻。第二天,他赶到区委机关办公楼采访,发现办公楼是50年代盖的,墙皮脱落,地板打了补丁。区领导坐的小车是老上海牌。他们手里有了钱,不是先打扮机关,而是把钱花到教育、卫生、体育事业上,花到绿化、美化环境上,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体化了。段存章采访了近七年三任区委书记,他们以这样三句话共勉:“生活在群众之中,酸甜苦辣一齐尝”;“老百姓受冷,我们也感觉凉,他们热了,我们也暖和,群众生活有什么问题,我们也知道那种滋味”;“我们不高明,但我们离群众近,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马上能知道”。经过深入采访,撰写了通讯《时刻想着为群众办实事》,发1986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编辑部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③这是段存章新闻采写实践成功的经历,也是新闻资源再度开发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可见,所谓新闻资源的再度开发,是对已发新闻的事实进行广泛深入采访,在内容上以超前的广度和深度且一般以新的形式再一次表现。

二、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人的认识规律的揭示,是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科学依据。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与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一样,也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是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在事物发展和认识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不断发现新闻事实新的价值,并据此对新闻资源进行再度开发。

一是新闻工作者在认识发展的基础上发现新闻事实在广度上有拓展的必要。例如,1983年12月9日《黑龙江日报》发王华兵采写的通讯《〈辽宁日报〉一条消息引起的采访》,就属于这种形式。这篇通讯是根据《辽宁日报》发的一条短讯蕴涵的新闻资源进行再度开发而采写的。对此,作者在通讯的第一段就做了明确交代:“11月24日,《辽宁日报》一版发表了一则短新闻:‘来自北大荒的汇款’。说的是我省林口县五户社员(文中没说名字和详细住址)偿还16年前在辽宁宽甸县欠下的债务的事。作者在末尾作了这样的推断:‘他们主动偿还欠了16年的贷款,毫无疑问,他们在那里也富起来了。’我履着这条新闻提供的线索,在林口县柳树公社双河大队找到了新闻中的主人。他们是申永发、林凤生、周永贤、申永林和周伟。”王华兵通过对已发新闻资源的再度开发采写的这篇通讯,与原发报道比较,在广度上拓展了新闻事实,从而提升了新闻价值,深化了新闻主题,获得1983年度全国好新闻奖。正如罗玉琳为这一通讯撰写的赏析文章《贵在追踪》中所说:“这篇通讯通过几位为穷困所迫背井离乡的农民,终于在时隔16年后主动偿还陈欠这件事,体现了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人看到农民对党的深厚感情和时代赋予他们的精神风貌……新闻工作者要具有新闻敏感性,要有发观、鉴别新闻的能力,才能善于捕捉、挖掘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向读者提供最好的新闻。这篇通讯的产生就是一个例证。”④

二是新闻工作者在认识发展的基础上发现新闻事实在深度上有开掘的必要。例如,1964年5月14日,42岁的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患肝癌逝世。11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发人物通讯《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不久,河南省委指示将焦裕禄事迹作重点宣传。1965年1月7日,《河南日报》发长篇通讯,详细介绍焦浴禄的事迹,并开辟“学习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专栏。1965年4月,《河南日报》又发《焦裕禄啊,我们怀念你》。可是上述报道影响都不大。穆青等人在上述报道的基础上对新闻资源再度开发,采写的着力点在于开掘新闻题材的深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发出后,新闻人物在世人面前呈现出此前所有报道未有的光彩,因而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史的名篇力作。正如潘堂林在《怎样发现新闻》一书中所说:“焦裕禄不仅是一名好党员、好干部,更典型的是一名灾区县的县委书记,是一位领导干部,是党的—级组织的‘班长’。再次重笔写他,不是要写令人感动的好人,而是要树一位县委书记的榜样。这是穆青一行对这一典型再发现的‘灵魂’,是超越《河南日报》报道的根本所在。不反映这一‘灵魂’的材料,再感人也是苍白无力的。”⑤可见,穆青等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原有报道的基础上在深度上进行了开掘,由于深化了新闻主题而提升了新闻价值。

三、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表现形式

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表现形式虽然也有与原发报道相同的,但是绝大多数还是转换为与原发报道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转换方式。

一是在新闻体裁内转换,即从消息转换为通讯。如上述《〈辽宁日报〉一条消息引起的采访》,就是从消息到通讯的转换。这是最常见的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表现形式。

二是从新闻体裁转换为新闻与文学的边缘体裁——报告文学。如梁衡根据采访材料首先撰写了《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的通讯,然后对同一新闻资源再度开发撰写成报告文学《路,该这样走》。这也是一种比较多见的新闻资源再度开发的表现形式。1980年春,梁衡到山西省忻县采访,听说一个叫岳安林的青年养猪专业户的事迹。他采访发现岳安林由于是“地富子女”,考上大学后又被退回,1979年担任大队养猪场场长,严格管理,科学养猪,年底结算全场六人共育成上市肥猪104头,人均生产猪肉3201斤,高出全国平均出栏率一倍多,用料与产肉的比例为3:1,而当时全国平均数是5:1。梁衡根据采访材料写了篇幅为1800字标题为《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的通讯,《光明日报》在1980年11月14日发稿后,在读者中引起极大反响,评为1980年度全国好新闻,成为梁衡的成名作。岳安林也由一名普通的农民破格转为国家干部,担任地区科委副主任,还选为省政协委员。此后,作者再一次去采访,也就是对同一新闻资源进行再度开发,写了一篇30000多字题为《路,该这样走》的报告文学作品,刊发于1982年第1期《青年文学》,由此在社会上掀起了“岳安林”热,作品先后获得“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⑥

三是从新闻体裁转换为文学体裁。这也是新闻资源再度开发非常多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2007年7月20日,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平山县沕沕水风景区开机拍摄的故事片《嫁给大山的女人》,是对2006年5月21日《燕赵都市报》发、祁胜勇采写的通讯《被拐女子曲阳书写园丁传奇》的新闻资源进行再度开发之作。《燕赵都市报》记者祁胜勇在对曲阳山区贫困孩子的调查中,偶然认识了当地一名叫郜艳敏的教师。她是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化行村人,1993年初中毕业后到河北一家毛线厂打工。1994年准备回河南看望父母,在石家庄火车站排队买票时,被两个花言巧语的妇女以招工为诱饵,骗至河北省曲阳县。当时年仅18岁的郜艳敏就这样由人贩子以2700元的价格,卖给了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一个比她大6岁的羊倌做了媳妇。为了解脱痛苦,她曾三次自杀,幸被人发现救起。后来有了女儿、儿子,伤痛才渐渐有所平淡,但与文盲丈夫仍然没有共同语言。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担任了村里的代课教师。为了村里孩子们期待的眼睛,在这个给她屈辱与绝望的山村里扎根奉献。她的事迹经《燕赵都市报》披露以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等2000多家国内媒体转载报道,并被《燕赵都市报》百万读者评为2006年度感动河北十大人物,还引起影视界的关注。⑦于是,文学艺术界对这一新闻资源进行再度开发,将原发新闻报道转换为文学艺术作品,即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

注释

彭菊华:《新闻发现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段存章:《独家新闻这样采写》,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67、66—67页。

首都新闻学会等编《好新闻:1983年全国好新闻受奖作品集(报纸、通讯社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8—171页。

潘堂林:《怎样发现新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梁衡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卷4,第124页。

祁胜勇等:《被拐女教师郜艳敏事迹搬上银幕》,《燕赵都市报》2007年7月21日。

新闻资源范文篇3

大家好!

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前来参加全省“五线两资源”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新闻会,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们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们邀请各位来到这里,就是要把全省正在开展的“五线两资源”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的情况,向各位通报一下。

为更好地服务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打造平安辽宁形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根据公安部等有关部委部署,针对目前我省铁路线、电力线、通信线、输油管线、金融战线及矿产资源、海洋资源(以下简称“五线两资源”)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报请省政府批准,从2005年7月份开始至2006年6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五线两资源”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

一、“五线两资源”在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五线两资源”是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动脉和命脉。目前,我省铁路线路已达3939公里,日运输旅客25万多人次,货物1.3亿吨,日均装卸车8400辆;全省电力线路覆盖14.8万平方公里、线路总长30119公里,年输送供应电力778.6亿万千瓦;电话用户1418.5万户,互联网用户273.6户,长途和中继光缆98.8芯公里,主干电缆20.8万芯公里,年主营收入90亿元;输油气管道12452公里,辽河油田一家企业年上缴利税就达70亿元;全省有金融营业场所9185个,本外币存款余额10268.1亿元,贷款余额7801.3亿元;全省有矿产资源110种,其中71种已探明储量(不含地下水),现已开采92种,有矿山企业6653家,矿业产值、产量、利润均位于全国前列,2004年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363.27亿元;全省有港点520多个,渔船38000余艘,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约为22940万吨,已开发利用滩涂、近海养殖140余万亩(请登陆政法秘书网),总产量15万吨,总产值80余亿元。

从以上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五线两资源”是全省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的重要动脉和命脉,如果它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企业不能正常地生产经营,那么我们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后果不堪设想。

二、当前影响全省“五线两资源”安全的主要问题

1、影响、危及铁路安全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拆盗铁路器材设施案件多发,严重危害列车安全运营;二是关、提、击、摆、拆、盗和破坏防护网,严重威胁人身安全;三是道口发生的交通事故,严重威胁人身及财产安全。

2、影响、危及电力安全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力设施遭受人为外力破坏不断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二是偷窃电问题比较严重,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三是农村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被盗割问题突出,严重危害线路安全和农业生产。

3、影响、危及通信安全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盗窃、破坏通信线路问题突出,损失重大;二是违章作业损坏通信线路问题屡有发生,对通信畅通威胁严重。

4、影响、危及输油管道安全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打孔盗油案发频繁,直接危及输油管道安全,并给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二是打孔盗油、非法收购、非法运输炼制、销售一条龙犯罪的专业性、隐蔽性更强,破坏的危害性更大;三是非法占压管线问题仍然相当严重,输油管道安全隐患重大。

5、影响、危及金融营业场所安全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盗窃、抢劫金融营业场所和运钞车案件仍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二是侵害金融营业场所犯罪手段日趋多样化、智能化,给防范带来严重挑战;三是部分金融营业场所、金库的防范设施达不到标准,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四是金融营业场周边治安秩序复杂混乱,严重影响了运营安全。

6、影响、危及矿业安全的主要方面表现在:一是非法、无序开采矿产资源现象比较严重,有限资源遭受重大破坏和损失;二是国家资产、资源流失现象严重,造成国家和地方税收大幅减少;三是因抢夺矿产资源而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不断,涉黑涉爆违法犯罪突出,矿界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

7、影响、危及海洋资源安全方面主要表现在:滩涂、近海养殖纠纷不断,严重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

当前“五线两资源”周边及其内部潜在性、隐患性、危险性、犯罪性问题有增无减,对“五线两资源”安全畅通运营和全省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五线两资源”治安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不可低估,进一步加强“五线两资源”保卫工作,建立起安全、有效的“屏障工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五线两资源”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的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政府执政能力为目标,以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根本目的,按照整合力量、调整布局、理顺思路、强化对策、形成屏障、长治久安的总体工作思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从严打击和整治侵害“五线两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改善“五线两资源”周边治安环境,建立和完善各项治安防范措施,提高线两资源”,物防和技防能力,形成内外互动、部门互动、专群互动、齐抓共管的新型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五线两资源”安全保卫—工作,打造平安环境,构建和谐辽宁。

—行动中,要破获一批侵害“五线两资源”违法犯罪的大案、要案,整治一批影响“五线两资源”的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整改一批影响“五线两资源”安全的重大隐患,建立一支新型“五线两资源”企业保卫队伍,形成一套适应“五线两资源”形势发展需要的保卫工作长效机制。

通过开展“五线两资源”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有力地打击、遏制犯罪,确保国家资财安全,使企业内外部环境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增强,企业生产秩序正常、运营安全,保卫队伍更加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初步形成“五线两资源”的“屏障工程”。

四、“五线两资源”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和摸底排查阶段(2005年7、8月份)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省政府闫丰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张小普、夏道虎副秘书长、省公安厅李文喜厅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管领导及“五线两资源”有关企业、单位的领导为成员的“五线两资源”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协调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市、县(区)也要按照省里模式成立相应协调小组和办公室。

2、摸底排查相关情况。各市要对本地区“五线两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认真的梳理和排查,确定开展治安集中整治行动的重点案件对重点案件和重点治安整治地区,确定打击、整治的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3、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各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要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的原则,详细制定行动的方法、步骤,并将本市制定的实施方案报省“五线两资源”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办公室。

4、做好动员部署工作。认真做好参战人员和职工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各市相关部门要积极与有关企业沟通,做好治安集中整治行动的组织协调准备工作。要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动员职工群众积极参与,鼓励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提供犯罪线索,形成“五线两资源”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的强烈舆论氛围。

(二)破案攻坚和治安整治阶段(2005年9月—2006年3月)

破案攻坚,就是公安机关集中优势兵力,破获一批侵害“五线两资源”安全的大案、要案,全力攻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以打击促防范。治安整治,就是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的重点地区、重点问题,特别是对废旧金属站点,小炼油点、黑加工点、小熔炼点、选矿点等进行清理整顿,净化“五线两资源”周边治安环境。在破案攻坚和治安整治的基础上,做好隐患整改,根据排查中发现的各种可能危及“五线两资源”安全运营的情况,逐一进行立项整改,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各参战单位要与新闻单位密切配合,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其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级专项行动协调小组和政府职能部门,都要设立举报电话,认真受理群众举报的各类刑事案件和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对查实的举报信息要给予重奖。

(三)建章立制阶段(2006年4、5月份)

通过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特别是要研究危害“五线两资源”案件的规律、特点,认真查找防范措施、反应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进一步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齐抓共管、内外互动、专群互动、信息联网、力量联合、问题联治、治安联勤、机制联动的新型“五线两资源”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投入和参与“五线两资源”保卫。

(四)检查验收和总结阶段(2006年6月份)

各级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协调小组要按照工作目标要求,对本地区的治安集中整治行动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对领导组织不利、整治行动迟缓、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的地区、单位领导和部门,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对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作法,认真总结。省协调小组届时将组织有关部门对重点市的治安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在治安集中整治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新闻资源范文篇4

可以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媒介融合,数字化技术是主要的支撑技术,在媒介融合时代,人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字化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媒介融合可以实现跨媒体的人才培养,媒体行业的发展,媒体人的专业化水平、能力将得到较大的提升。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社会的快节奏发展,新闻信息量的不断增加等,都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需求,为了适应社会和媒介融合的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的需求,新闻信息需要吸引受众。媒介融合后新闻媒体间的竞争规模扩大,为了提高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受众,就需要满足受众的需求。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即时报道、传播等功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实现新闻的传播,实现人媒结合。媒介融合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媒介融合发展,让人们感受到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在媒介融合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融合,促进了新闻媒体的发展,当前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新闻产生经营管理模式和方法发生着转变,本文针对媒介融合时代媒体新闻经营、管理方法以及模式的转变进行研究。

2融合时代媒体经营管理方法的转变

媒介融合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的形式、观念上,还体现在新闻的经营、管理上。在媒介融合时代下,媒体的新闻经营方式发生着转变,由传统的新闻报道,转变为媒介融合时代下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在新闻经营中,信息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对信息的产生、搜索、整理、储存、转化、传播等进行信息的重新开发。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经营分为不同的形态:

第一,品牌下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经营。随着网络技术、新闻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传统媒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新媒体技术,进行品牌下的新闻信息资源开发经营,增强品牌新闻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如,纽约时报公司针对《纽约时报》的新闻信息进行开发,形成数据库,结合新媒体技术向网络上延伸。

第二,人力资源下的新闻资源开发经营。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下,通过网络掌握新闻信息的深度和定向研究,在新闻资源的开发经营中有重要的作用。利用人力资源和网络终端,针对新闻经济运行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控,并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交易系统等,为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经营提供帮助。

第三,提供个性化新闻信息服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对生活中的各种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新闻媒体需要从个性化服务上入手,为人们提供个性化新闻信息服务。媒介融合是一种新的运行模式,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新闻媒体进行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经营,需要开发服务市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信息服务,促进新闻媒体经营实力的提升。

第四,在用户信息的基础上开发数据库。在用户信息的基础上,开发受众数据库并将数据库作为一种营销、盈利的手段,对用户自身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用户信息的基础上开发数据库的经营模式,有四种类型分别为为广告客户制定精准的广告投放方案和策略、为广告客户以及潜在客户提供营销服务、构筑用户体验式网络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智力服务等。新闻媒体技术性能的提升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加,促进了新闻媒体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发展。媒介融合可以取长补短,实现新闻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可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对新闻信息进行多方式的传播等等,在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媒体只有转变经营模式、管理方法,才可以取得显著的发展成绩,进行创新发展。

3融合时代媒体经营管理方法的转变

媒介融合发展,对传统媒体的管理和发展,是一种挑战。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的管理将从编辑中心发展为集成管理,新闻媒体也将实现跨平台、媒介的合作,进行多媒体新闻交流,实现新闻信息的重组和整合等。从新闻媒体管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其转变创新主要体现在:

第一,制定新闻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从新闻媒体管理的角度,媒介融合下的新闻媒体管理,采用的管理方法有很多种,对新闻信息实施资源整合,需要将传统新闻媒体管理中的局限性打破,以媒体为中心,对新闻信息进行报道、传播,这个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媒体的特点和优劣势,对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全方位的进行梳理,制定新闻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促进新闻信息的提取、传输。使用新媒体等,对新闻信息资源管理战略、管理技术、资源整合、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制定新闻信息管理标准。为了在媒介融合时代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根据新闻信息的特点、新闻信息的质量等,制定新闻信息管理标准,为新闻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提供一个制度保障。在新闻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按照新闻信息的特点,从数据标准、信息分类标准、用户视图标准等,将日常新闻信息管理的规范、准则等完善,在这些制度、准则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源进行准确的控制、划分,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

第三,对新闻信息进行组织集成管理。基于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管理,可以实施组织集成管理,按照新闻信息资源的不同目标,进行媒体组织间的信息资源沟通。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等过程中,进行新闻信息资源开发,进行新闻信息的深度挖掘。媒介融合时代,各种信息的管理,都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策略,所以传统的新闻管理需要发展为多元化的管理,组织集成管理,按照新闻信息资源的不同目标进行管理,为新闻媒体行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四,新闻内容多元化管理。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管理,需要对新闻内容自身出发,对新闻内容实施多元化、多重开发,提高新闻信息的管理质量,以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数字化技术支持的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管理也需要有数字化技术作为支持,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新闻内容进行创建、保存、分析等多元化的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经济价值。

新闻资源范文篇5

2007年,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在接受一新闻媒体采访时,向记者提出报酬的要求,记者认为孙道临是“公众人物”,其要求不能接受。而孙道临则认为演员的经历经验不应该是无偿的,在新闻媒体采访时,应该有权利要求一定的报酬。这就涉及到采访权与索偿权的关系问题。新闻传播活动中采访权与索偿权关系是新闻管理和规制的一个重要对象,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法规来加以确权和规范。对此,笔者查阅了《广播电视行业管理手册》,发现有关的法规不下125种,却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因此,采访权与索偿权的确权和关系规范,目前在我国仍然是一个空白。采访权新闻传播活动中能体现采访权与索偿权关系的方面比较多,但主要还是体现在支票新闻、广告新闻、有偿新闻等几个方面,我们对其作一认真分析,找到平衡两者关系的有效措施和办法,这是新闻规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作。

一、“支票新闻”中的“两权”分析

“支票新闻”是西方新闻活动中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所谓“支票新闻”是指新闻媒体利用金钱或其它物质利益等手段让知情者为其提供资料,以获得重要新闻的行为。这类现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英、美相当泛滥。如英国一个奸杀13位青年女子的罪犯之妻就收到了许多家报社寄来的信函,出价购买单独采访权,少则5万英镑,多则上百万英镑。也有一些媒体出高价聘用明星主持节目,一些西方国家对此持反对态度。例如,1984年,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聘用明星主持节目,就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法院也以滥用公款罪传讯了该台的全体董事。也有一些媒体以重金购买有关设施、条件和资源,去做深入的调查,以获得有用的信息。由于这样的做法也涉及到了资本和金钱的投入,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支票新闻”的变异形式。“支票新闻”在其产生之初。就有很多人怀疑它的正当性。但在新闻媒体商业化程度很高的西方,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媒体为了生存。必须讨好和拉拢消息来源,所以,以金钱购买新闻就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对于“支票新闻”,许多西方国家并不持明确的反对态度。但如果不加以规范、引导,它对社会风气和新闻传播秩序的损害还是存在的。例如:美国报业理事会对支票新闻的管理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它认为,支票新闻应当同一般新闻一样,必须符合公正、准确的原则,购买的新闻在刊登时物超所值应声明。美国报业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是经营性企业。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新闻来源的渴求可想而知。美国各界是认可“支票新闻”的。但是,“支票新闻”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有许多的新闻界人士对“支票新闻”的做法表示了反对的意见,他们认为:一,官员是公众雇佣的公职人员。每个公民有权被告知官员的公务活动;二,记者采访均等;三,“支票新闻”可能妨碍批评报道;四,“支票新闻”可能鼓励“煽情”。新闻界人士的这些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对于上述提醒我们应该加以注意,以防患于未然。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支票新闻”有很大的社会需求,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考虑新闻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态度和传播对新闻采访权的不良影响。在传媒高度市场化的今天,我国的媒体也陆续参与“支票新闻”的竞争,“支票新闻”现象也是不少见的。比如,许多市场化报纸大量采用“征购新闻线索”的做法,这正说明了采访诉求和索偿诉求的同步扩张。实际上,征购新闻线索的做法也是“支票新闻”的一种。它是一种公开进行的“支票新闻”。一般来讲,“征购新闻线索”由于公开了征集方,其产生的负面作用比秘密的“支票新闻”要小,这种“支票新闻”形式应予承认,但对此现象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我国现行的新闻体制下,媒体是真正的“公共设施”,公开征集的内容是关键,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项,公开征集是应大力支持的。国明先生认为新闻线索征集属“信息有价征集”。这点到了新闻线索征集的实质和要害。不过要注意新闻线索征集的费用应该合理,应接受社会的监督,不可成为私下交易的工具。例如,对于与公共利益明显有关的消息,应给予各媒体平等的报道权,对消息来源的自由选择权应加以适当的限制。在必要的时候。消息来源也无权选择媒体。另外。对于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人物的索偿权要进行严格的限制。喻国明先生对此曾评论道:如果一个人把其公共事务上的特殊信息优势,转变成个人获得利益的渠道,则是不正当的,比如公职人员。大众媒体的采访权实际上就是公众的知情权。的确,公共信息是一种不能随便交易的权益。为防止间接贿赂和传播偏见,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规定了“媒体主办人身份证明规则”,这是一项比较有效的管理措施。在西方国家,新闻线人比新闻记者还多,很成体系,这也说明社会和新闻事业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我们对合理的新闻征集行为应加以保护。

上面所谈的是公众与新闻媒体的权利关系。近年来,团体和机构也参与了“支票新闻”市场,这一现象可能涉及到权力寻租和地方保护。应引起特别重视。1999年10月,陕西省率先有偿转让“考古独家追踪报道权”。后来湖北省九连墩考古中也转让了“考古独家追踪报道权”。这次转让的主体是湖北省文化厅。2002年12月底,负责发掘江苏泗阳大型汉墓考古工作的南京博物院作出决定:将发掘报道权进行有偿转让,江苏卫视和《南京晨报》各以10万元(人民币)买断。此前,南京博物院曾向《南京晨报》以版面广告费冲抵的方式转让该报道权,其转让的力度有了扩大。于是,对于对于考古资源是否可以转让其报道权这个问题社会上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可以允许其转让独家报道权,有人却认为考古资源属于国家资源,明确反对其转让该权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呢?对于类似事件,我们不妨先简单地顺推一下,就是如果每个单位和部门都将自己管理的资源行使其采访准入控制权,那么许多新闻媒体的采访权会怎样呢?国家的权益会怎样呢?新闻监督的权益又会怎样呢?答案是比较容易得出的。如果任由各地、各部门行使其独家报道采访控制权的话,上述各权利都有可能遭到损害。对于新闻报道利益而言,它会严重破坏公平报道权,形成报道权的垄断。不利于新闻监督。对于其它公共利益而言,还可能产生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腐败。上面的案例实际上涉及了地区、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问题,具体讲是涉及到了部门利益与媒体利益、部门利益与其它公共利益的问题。要处理好这种多关系参与的复杂问题,还是要依据如后的“黄金规则”,那就是:在双方都是自然市场化主体、并在不危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双方可就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平等交换。像考古文物这样的自然物应归国家所有,所有权归国家,国家就有一定的处置权,包括对其独家报道的控制和处置权。所以,地区和部门单独出售独家报道权是不合适的。

在这些案例中,国家、地方和媒体并不是完全自然的市场主体,而都是关乎公共利益的主体,公共利益的一定保障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将公共利益置之度外。所以,在这些关系中还要考虑到公共利益的协调问题。由于考古资源是国家资源,考古资源所在的地区和单位也履行了一定的管理责任和义务,所以,要求一定的收益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国家和地方有没有权利向媒体要求报酬权。这样问题就来了,就是媒体对考古资源的报道是不是公益报道,如果是公益报道,那么国家和地区的索偿权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失效。如果不是公益报道,那媒体就应视具体情况给予国家和地方一定的报酬。现在看来,考古资源虽属国家资源,但它是可以增益的资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应当将这些资源加以利用,这同纯粹公益的报道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上述案例的冲突实质上又是社会增值利益与新闻采访权的冲突。对于这一冲突的处理,还是要采取短期平衡和长远平衡的方法。即:既要有个案的倾斜(向某一方倾斜或直接支持某一方),又要考虑长期的平衡(保持倾斜的不确定性),以维护社会社会增值利益与新闻采访权关系的平衡。所以,上述个案倾向于谁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确实应该考虑对国家和地方索偿权的限制,以防止利益垄断和利益输送。例如,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参与采访报道的媒体数量。以减少对新闻采访权的伤害,还可以引进外来采访者,形成竞争。对于那些关乎公共利益的单位和个人(如公共人物),对其独家报道权或寡头报道权应加以限制。因为如果不对此加以限制,就会直接损害媒体的新闻利益和监督利益,还会导致地区和部门保护,损害整个公共利益。当然,限制的方式和平衡的方法应做认真的分析。首先要严格控制报道的范围。并不是所有的考古资源都享有独家采访准人权,对于有较大增殖价值的考古资源,比较适合规定其寡头采访准人权,一般不应该认可其独家采访准人权。能享有独家采访准人权的情形只能是很少的情形,这些情形是:1、关乎国家秘密的;2、政策和法律规定应控制报道力度的;3、特殊时期应做特别处理的情形。其次,对于可行使索偿权的情形,还要注意利益的平衡分配。这些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社会利益。

当然,在完全符合上述“黄金规则”的情况下,其采访报道权与索偿权就是平等民事主体间的公平交易行为,在考虑社会重要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办事。

“支票新闻”现象近年来也更多地反映在了“名人”市场。其采访权与索偿权的关系又应该如何看待呢?如:2001年,姜文接受网站专访后,获得了该网站支付的1万港币稿酬。对此,姜文表示,这种付费采访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笔者没有看到姜文接受网站专访的具体内容,所以不好妄下断论,如果果如姜文本人所言,此采访属于单纯的商业行为的话,那么姜文是应该得到一定报酬的。但如果姜文谈话的内容涉及到公共利益,那么。可行使索偿权的人就不仅限于姜文本人,国家也有权参与分配。在这里,内容涉及到公共利益并不能完全排除姜文的索偿权,只有姜文在履行法定无偿采访义务的时候,姜文的索偿权才能消失,如在关乎公共事务但采访又不会产生增值利益的时候。

采访权和索偿权关系的调整近年来也反映到了新闻行业自身当中。2002年,第3届金鹰电视艺术节在举办前向全国记者发出通知,前往采访的媒体必须交纳1500元注册费。对此,如果举办者向记者收取必要的、合理的费用,如管理费、会务费、住宿费是可以的,但如果对媒体的采访活动索费,就是不合理的。因为新闻业内的“盛会”,关乎重要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知情权,媒体平等采访权利益处于优先地位,所以。这样的情况举办者是没有权利向记者索取采访费的。当然,如果举办者提供了可以接受的增值服务和安排的话,举办者还是有权向与会各方收取一定费用的。如举办方邀请了国外著名的媒体学者、媒体运营者的参与。就可以适当向采访者收取采访费。

总体上讲,“支票新闻”中的“两权”关系是:新闻来源方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媒体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所以应注意对新闻媒体权益的保护,适当限制其他利益。

二、“广告新闻”与“有偿新闻”中的“两权”分析

所谓“广告新闻”,简单地说就是新闻媒体以新闻之名行广告之实的新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中明确规定:“新闻报道和经营活动要严格分开。新闻单位不得用新闻形式做广告……。”西方国家也看到了新闻与广告相混淆的危害性,规定媒体在播放广告时,一定要加注广告标识。即实行强制标识制度,将新闻与广告分开,对防止新闻广告的泛滥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由于“广告新闻”是社会组织和个人主动买新闻的变通形式,其采访和沟通的私密性很强。很难监督其采访和沟通过程。在广告向“新闻”转化的过程中。其中的编辑手法也会混淆广告与新闻的界限。所以。“广告新闻”这样的活动也是难以禁绝的。由于“广告新闻”中媒体强势的特点,使媒体很容易集采访权和索偿权于一身。并且会使这些权利得到比较顺利的实施。所以,对于“广告新闻”的管理除了实行严格的标识制度外,还要实行严格的事后追惩制度,将其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和程度内。

有偿新闻是指新闻传媒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售版面、播出时段和录制机会,以向刊播者索取一定费用的新闻。有偿新闻的盛行,污染了社会风气,败坏了新闻传媒的声誉。因此,各国都致力于对有偿新闻的治理。1997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强调并重申:新闻单位采集、编辑、发表新闻,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借用、试用住房、汽车等物品;新闻工作者参加新闻会和企业庆典等会议不得索取和接受各种形式的礼金;新闻工作者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要求他人为自己办私事;严禁利用“公开曝光”、“编发内参”来要挟他人以达到个人的目的;新闻报道与赞助必须严格分开,不得利用采访和发表新闻报道拉赞助;新闻报道与广告必须严格区分,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做广告等等。

西方许多国家对有偿新闻现象也不是听之任之,他们对“有偿新闻”的治理多采用综合性的手段。首先是新闻业内自律。其次是将其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必要时还通过新闻政策来加以约束。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基本上都是私有化的企业,他们对“有偿新闻”的态度要更温和一些。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有偿新闻”都对社会利益和媒体利益有害,像媒体公开征集新闻线索的行为大多是公平、透明和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对此应该保护和利用它。

新闻资源范文篇6

媒介生态学是中国的原创概念,是指以媒介为中心展开,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问题的学说。它试图将媒介领域理解为一个永无止境的相互作用系统,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想象媒介与媒介、媒介与媒介生存环境的关系。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同样,媒介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是“媒介生态系统”,对于媒介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亦秉持生态学的基本观念,多从媒介与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着眼,如王炎龙认为,媒介生态系统是“在特定传媒时代传媒系统内部结构之间,传媒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要素、结构、功能的相互影响与调节机制”;许永认为,媒介生态系统是“媒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这种状态包括媒体之间所形成的平衡结构和整个媒体群落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并进而认为,媒介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子系统:“媒介之间的竞争和制衡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媒介内生态,而把媒介群落在社会大系统中的运动状态称为媒介外生态”。据此,我们可以将媒介生态系统分为内外两层,一是媒介经又竞争而形成的媒介群落,一是媒介生存环境。因此,所谓媒介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代、地域条件下,不同生态位的媒介之间的竞合所组成的媒介群落及其与生存环境通过信息、能量和物质的流动而构成的具有特征性的结构形态和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基本结构如图1)

从上述结构图来看,媒介生态系统的内层——媒介、媒介与媒介竞合所组成的媒介群落——是新闻史的烛照中心,媒介根据其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的方式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占有一个生态位。

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生存环境中,能满足媒介生存的资源是恒定的,在资源数量不能满足需要时,个体间所发生的资源争夺现象,即是竞争。在一个特定的媒介生态系统内,竞争是媒介生存交往关系的核心,媒介通过竞争所组成的媒介集合体就是媒介群落。

媒介生存所需的资源是由媒介生存环境提供的,“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个事物有关的周围的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所以我们理解环境,它一定是先确定中心。”媒介生态以媒介生态为烛照中心,将环绕媒介的周围事物都视之为媒介的生存环境,它包括国家作为公权力持有者层面的制度环境,作为社会层面的资源环境、受众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国际环境和非常态下战争环境。简言之,即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所组成的集合体。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媒介通过竞合所组成的媒介群落与媒介生存环境相互作用所组成的整体就是媒介系统,它是一个以媒介为生命有机体,以地域环境为依托,以服务受众为旨归,以法律制度为经络,以资源流动为命脉,以媒介竞争为机制的人工生态系统。

二、媒介生态学的资源观与新闻史研究

媒介生态主要是研究媒介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从生命有机体的假设出发对媒介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照。它为新闻史研究提供了如下解释假设:媒介生存需要资源,资源占有只能从环境中获取。因此,媒介与生存环境之间进行信息、能量与物质的交流是媒介生存的前提,如此,媒介才能生存发展,新闻史才能绵延不息。

1信息资源

作为社会巨型系统的子系统,信息传递是媒介安身立命的根基,是其最基本、最本质的属性。媒介是新闻信息传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从事“新闻信息”工作的专业组织,其所生产的产品也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物质产品,而是信息产品。“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媒介的产生、发展即源于人们对社会生产、生活信息的需要,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媒介的职能在于对新闻信息进行采集、筛选、加工、处理和传播,使得这些信息真正能够达到受众的面前。受众通过新闻信息的传播,从而不断地改造世界。因此,丰富而又能自由流动的信息环境是媒介生存的要素之一。

2能量资源

媒介与生存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主要是指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新闻人来看,新闻人在其自身的新闻实践中,要消耗能量,作为专业的社会分工,新闻人只有通过新闻信息的生产,以新闻为商品与外界进行交换,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其后代的繁衍;二是从媒介本身来看,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产物的大众传播媒介,都是以能源的消耗作为其运转基础的,从蒸汽动力到电力的运用,其消耗的能源都需要从生存环境中得到补充,才能维持媒介的生存。

3物质资源

媒介与生存环境的物质交换,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人才,媒介是现代分工的产物,是一项具有相当智力要求的专业活动,其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新闻专业的训练,才能适应新闻媒介工作,人员素质是影响媒介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闻人的老化与死亡使得媒介必须从其生存环境中获得人才资源的补充,因此,媒介生存环境能够为媒介提供何种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人才,以及规定了媒介通过何种方式来录用和淘汰人才,这是基于媒介生态的新闻史研究新范式的分析要素之一。

二是技术,媒介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生存发展对媒介技术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另外,邮政与交通技术的发展也是影响媒介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此,有学者认为,传播科技是传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之所以说传播科技是传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因为传播科技的进步决定了传播媒介的更新,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且导致了传播观念的进化和高能记者的养成。”

三是广告,现代新闻媒介其产品销售与其他商品销售的区别就在于,新闻作为商品要经历两次销售,第一次是将新闻销售给受众,第二次是将版面、时段销售给广告主。大众媒介通过广告获得销售收入,维持大众媒介的生存并扩大生产。

在媒介生态学看来,媒介的生长状态是由环境所提供的包括经济因素在内的各项资源状况决定的,它决定着媒介的新闻生产、媒介组织与媒介观念,而这各种因素是以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态势对媒介生存与发展产生作用的,同时,这诸多因素又具有不等价性。在诸因素中必然有起主导或决定作用的因素。媒介生态学视域中思考物质,才是与媒介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才是具体的物质,而不是仅仅为演绎一个历史的刚性规律所必须设定的逻辑前提,才能如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日致布洛赫的信中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把这个说法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因此,在媒介生态中,资源观体现了物质的观点、结构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的统一,和唯物辩证法关于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结构是物质的空间分布、内容决定形式等观点完全统一起来,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的认识,同时,它也要求我们在考察媒介现象时必须摒弃既往的机械决定论思维,而是运用过程论思维、关系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来思考媒介问题。

媒介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资源的流转是维持其正常运转的命脉,法律制度对媒介控制,往往就是控制其资源的流转,因而最终得以控制媒介。媒介的生存方式——通过何种方式获得满足其生存的信息、能量与物质等资源——深刻地影响到新闻的生产、管理与观念,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媒介状貌。媒介生态演替的实质是媒介系统内部产生了一种新的稳定的资源流动方式,媒介的组织结构方式的变化是媒介内部的资源流动方式变化的表现,媒介的资源流动方式的变化创造了新的媒介生态。在媒介生态学视野里,新闻媒介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自己开辟历史。

三、媒介生态学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启示

以媒介生态为理论资源的新闻史研究视角,以媒介与其生存环境关系为烛照中心,把新闻媒介的发展历程看作是对其生存环境适应的自然过程,在一个如布罗代尔所说的长时段上思考中国的新闻史,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启示。

1在地的新闻史

新闻事业作为一种文化事业,它必然受文化母体的影响,有其很强的传承性,由地理环境和人的行为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在新闻事业上反映出来,简言之,新闻媒介是在一个个“文化非同质”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媒介生态”所秉持的“生态哲学是后现代哲学世界观”,它在时间和空间的历史叙述中纳入了地域这一范畴,新闻史不应外在于地域,视媒介现象、新闻实践是大众媒介对其生存环境的一种生态性适应行为,“媒介现象”与地域独特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它放弃了普世话语的冲动,解构中心主义的历史话语,视世界历史为一分支过程而不是一线性过程,它坚持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与生存地域密切相关,媒介生态理论认为,媒介在组织新闻生产时,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相当地方化的、具有很大差异性的地域资源作为背景,对媒介的描述不能脱离其地域进行抽象的演绎,认为历史叙述应该走向地域化和多元中心,它对本土经验的重视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进入路径。

因此,媒介生态作为分析新闻史的方法和视角,主张回到中国新闻史的感性经验,把中国新闻史视为一个具有其历史连续性的整体,媒介的落脚处——“中国”——这个媒介的生存地域中来提炼出我们的问题意识与发问方式,探究中国新闻媒介的源头活水,提出符合本身历史脉络的诠释,重新中国新闻史的书写。正像恩格斯在《(论俄国社会问题)跋》中所指出的:“每种特定的经济形态都应当解决它自己的,从它本身产生的任务;如果要去解决另一种完全不同经济形态所面临的问题,那是十分荒谬的。”简言之,媒介生态式的具有“在地感”的中国新闻史研究可以了解新闻媒介的生存环境——中国国情,揭示被显在的媒介现象所遮蔽的历史,让历史变得“澄明”,逐渐使我们从多方面去认清中国新闻媒介乃至中国文化的基本型态及其发展过程;同时通过这种对过去的了解可以照亮我们今天的历史处境。

2整体的新闻史

基于媒介生态学的新闻史研究范式从“生态隐喻”出发,坚持一种整体的研究视野,正如萨克塞所言:“生态学的考察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媒介生态的整体观为我们研究新闻史提供了新的分析途径,一方面,它考察媒介与媒介因为竞争生存资源而形成的媒介群落;另一方面,它考察媒介生存与其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两者都统一与媒介基于生存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所构成的媒介生态系统,凡是同媒介生存与发展有关的各种因素,都是新闻史研究分析对象。整体的新闻史放弃了本质主义式的思维原则,它以“新闻媒介”为历史主体,以“新闻实践”为观照中心,将“新闻媒介”与其不在场的“存在者整体”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关联起来,综合为“共时性整体”。新闻媒介的历史演进不是纵向的线性决定,而是横向的多维影响,把单一的经济决定的历史演绎转向横向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媒介生态视野下的中国新闻史研究,既有纵向的发展,又有横向的展开;既看到媒介自身的演变和发展,又看到媒介的演变、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由是形成了对中国新闻史的整体、全面、系统的观照,一方面,我们既关注了媒介自身生存发展的经过,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了媒介在与其生存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其对社会的作用和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对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在对新闻史的分析过程中,必然会将其放置到整个大的社会系统中,以一定时代、地域条件下,媒介与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所形成的具有特征性的结构形态为研究对象,揭示出社会系统中与媒介关系密切,对媒介自身的决策和运作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在剖析要素对媒介产生制约作用并达到相对平衡的基础上。显示出中国新闻媒介的独特发展历程,探寻其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整体的新闻史研究,才能如黄旦先生所说:“认定报刊为报刊史的主体,当然不意味着报刊史是封闭的和绝缘的,不需要研究报刊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比如政治、文学、经济、文化甚至政治派别与政党等等,不能使用除了报刊以外的诸种资料,不必了解其他学科对历史报刊之研究”,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描绘出一幅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画卷。

3生成的新闻史

媒介生态学从生命有机体的假设出发思考媒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媒介生存设定为新闻史的研究本体,媒介的生存实践创造了新闻史,所以,一部新闻史就是媒介生存实践活动的历史,就是新闻媒介如何同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历史,从根本上讲,就是一部媒介生长史。

媒介生态学从“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生命性出发,把政治、文化、经济作为媒介整体的生存环境来加以理解,媒介基于生存与外界的生存环境交往,因而不断向外开放,永远保持生命活力。新闻媒介的历史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媒介在生存中开辟着自己的历史,并且不会完成于某一状态,而是向未来、向新的可能开放,而新闻史研究,就在于通过揭橥源头活水的“本真存在”,使被机械的物质决定论所遮蔽的历史得以呈现。从而显示出历史的全部丰富性。在这样的维度内,“由于新闻事业的特殊性,新闻史的研究和各时期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新闻史,离不开各时期的阶级斗争史、政治运动史和政党史,这是因为各时期的新闻事业都和当时的阶级、政党、政权机关和各派政治力量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新闻史也离不开各时期的生产斗争史和经济发展史,这是因为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新闻事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媒介的生境因素才能与媒介相通相融,才能内化为媒介自己的本已属性,既往对新闻媒介考察,放弃了媒介生存来思考媒介的发展,对于外在环境的考量,总是与媒介扞格,很难与媒介联系成一个整体。缺少生命的属性,外在的客体如何融入媒介?

新闻资源范文篇7

摘要:“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如此评价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或许用这句话来描述2008年的中国也颇有几分贴切。2008年,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喜悲,年初的南方暴风雪冰冻灾害、4•28胶剂铁路撞车悲剧、5•12汶川大地震、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实体经济,如此等等,是为“最坏”;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两岸实现大三通,改革开放30年成就梳理,如此等等,是为“最好”。如果新闻也有大小年之分的话,2008年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闻大年。大时代酝酿大事件,大事件成就大新闻,大新闻造就大媒体。在这一年,各级、各类的新闻媒体绝对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在全国、区域乃至同城的范围内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新闻竞争,但无论这种竞争在何等范围的物理空间进行,在具体操作上都需要从以下四个层面来展开,即资源竞争、深度竞争、视角竞争以及品质竞争。

第一层面:资源竞争

就操作手法而言,资源竞争也许是媒体之间一种最低层次的竞争状态,但它却是一种最基础层面的竞争,因为资源竞争的胜负几乎可以决定整个媒体竞争的成败。新闻资源竞争的目的在于,在资源获取的时间上领先别人,在获取资源的质量上优于他人,而这种时间和质量上优势的确立主要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

其一,新闻信息采集技术的先进性和采集渠道的便捷性。做到技术上的先进和渠道上的便捷是为了让新闻媒体在资源竞争中赢得时间,领先他者。自新闻作为一种媒介产品诞生以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和第一”,就成为每一个媒体无不为之奋斗的目标。谁能够率先获取新闻资源,谁就赢得了新闻竞争的主动权。新闻的资源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技术和渠道之争,但随着微波和卫星通信技术在传播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新闻渠道的几何梯级式增长,媒体在新闻获取时间上的差距逐渐被抹平,“独家新闻”日渐成为明日黄花。当媒体间的这种技术和渠道优势趋于对等时,新闻的资源竞争则开始依赖于“人”。

其二,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敏感及其对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不仅要通过自己的“新闻鼻”及时地捕捉到事件信息,而且还能对事件的核心价值做出精准的判断。以“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为例,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空前发达,“问题奶粉”终见天日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首揭弊者选择了上海《东方早报》的记者简光洲却是一个偶然。虽然简光洲并不是国内报道问题奶粉事件的第一人,但他却是第一个勇于“点名道姓”、并直接将问题奶粉送上“断头台”的新闻人。问题奶粉事件说小了,它涉及的只是一个行业商业道德缺失的问题,说大了它关乎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乃至一个民族的未来。而为什么这样一个大事件却只有简光洲和《东方早报》有勇气第一个站出来予以深度曝光?毋庸置疑,正是简光洲个人及其团队对事件价值的准确判断,让他们在此次新闻竞争中率先赢得了优质资源。

然而,当下既是一个信息获取渠道过剩的时代,又是一个信息公开空前透明、舆论监督空前加强的时代。新闻资源的共享性日渐增强,而新闻资源的差异化却在日益缩小。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媒体要想在新闻的资源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不仅越发困难,而且需要支付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于是,新闻媒体开始自觉进入一种成本较低但层级较高的竞争层面

第二层面:深度竞争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在面对海量资讯时已经不再简单满足于“知其然”,而是要“知其所以然”,新闻媒体之间的深度之争由此应运而生。一般而言,新闻的深度竞争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新闻事件的各构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因果)上比拼功力,选取一点打一口深水井,而不是面面俱到抑或浅尝辄止;二是通过“链接”等方式将同类信息进行有效“缝合”,形成一种集纳式的新闻信息洪流,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新闻策划参与其中。应该说,深度竞争是新闻媒体在资源竞争之后的又一战略高点,谁能够在新闻的深度竞争中脱颖而出,谁就能最大化地利用信息资源、节省制作成本,谁就能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进而为自身赢得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关注。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不期而至,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无非是由媒体传播的各类浅表的、碎片化的现象拼贴而成。然而,诸如“中小企业倒闭”、“农民工返乡潮”、“公司裁员”等表象事件,只能说是对经济危机的一种浅层次的反映。如此种种语焉不详却耸人听闻的报道却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想象,集体的无意识的想象让经济恐怖大行其道,但是究竟经济危机严重到何种程度却无人深究。于是,在媒体营造的种种危机表象之下,人们普遍陷入了一种传染性的危机焦虑当中。此时迫切需要有责任的新闻媒体能够挺身而出,为社会群体解疑释惑、消除焦虑,为身处经济寒潮中的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行为参照和指导坐标。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场经济危机,央视经济频道(CCTV-2)迅速出击,重磅打造《直击华尔街风暴》直播特别节目,全方位地记录了风暴所及的每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场景和人物,同时荟萃国内外经济界、金融界数十位一流的专家,不仅第一时间向人们展现最快、最新资讯报道,而且通过提供一流深度的见识和判断,向人们阐释了经济危机的来龙去脉及其对我国经济实体和人民生活各个层面所产生的可能性影响。在媒体深度阐释的协助下,人们对济危机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心理恐慌也在逐渐消解,并且能够以更加坦然的心态从容面对危机。

新闻的深度之争,就是要用新闻的深度去搭建一个理性的、客观的世界,并将其投射到受众的个人观念中,这个观念中的世界进而影响个人行为,从而最终影响到外部真实的世界。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个搭建观念世界和影响个人行为的过程中,领先他者的新闻媒体逐步确立了自己作为“意见领袖”的地位,并由此俘获了观众的注意力,提升了自身的社会美誉度。

第三层面:视角竞争

如果说新闻的资源竞争是为了做到“人无我有”,新闻的深度之争是为了做到“人有我优”,那么新闻的视角竞争则是为了做到“人优我特”。或者第一,或者唯一,是新闻竞争的两个首要目标,而当“成为第一”不再可能实现,“成为唯一”就成为当下各种媒体唯一的新闻追求。应该说,新闻信息本身所蕴含的核心价值是相对单一的,但是新闻报道对信息价值的呈现视角却可以是多元的,这种视角的多元性则为新闻报道的“唯一”追求提供了空间。

2008年的中国有两件大事最为让人刻骨铭心,一是5•12汶川大地震,另一个则是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于媒体的新闻报道而言,这一悲一喜两大事件在意识形态领域几乎是不设防的。但是,面对如此公开的同一新闻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有媒体都面临这样一个挑战,即如何在新闻的同题竞争中做到与众不同。在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有多少房屋倒塌,有多少人受灾以及抗震救灾的进展状况不应该是媒体关注的全部,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累积的数字报道不重要,也不是说抗震救灾的概况不应该为人们所广泛关注。只是因为这些信息不具有差异性,不能成为受众之所以在众多媒体中选择关注你的理由。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媒体都将目光锁定在同质化的新闻信息上,那么大量的重复性报道不仅浪费了渠道资源,而且还削减了信息的传播总量、削弱了信息的传播力度。因此,在一个宏大的事件背景下,新闻媒体应该在反映事件全貌的基础上选取一个独到的视角,从而确立自己新闻报道唯一性。

那么,汶川地震报道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报道视角呢?构建和谐社会倡导“以人为本”,新闻报道也应如此。因为“人”始终是新闻事件的报道主体,只有关注“人”的报道才是最富有张力和感染力的。那么,我们又应该关注哪些人呢?当然,亲临一线指挥救灾的国家领导人需要关注,大力援助灾区人民的社会各界人士也需要关注,数十万为灾区人民浴血奋战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同样需要关注。但是,作为一个有独到视角的媒体,仅仅关注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人物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是任何一个媒体都可以轻松获取的新闻资源。而新闻媒体要想实现真正的差异化报道,就必须将视角放在那些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小人物身上,用小人物的命运拼贴来共同构建地震报道的宏大叙事,而只有这样的报道才更具时代感和命运感,才能在记录历史中唤醒未来。

以独特的新闻视角呈现大事件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乃至波澜壮阔,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方式也是大体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关注事件中的“人”只是新闻竞争在视角层面上的一种选择,而基于对新闻价值多元判断之上的多元视角,则为新闻报道的差异化竞争提供了无限可能。

第四层面:品质竞争

品质之争是媒体新闻竞争的最高层面和终极目标,它不局限于资源、视角、深度等其他某一个具体的战术层面,而是一种宏观上的、整体性的战略竞争。较之于资源竞争、视角竞争以及深度竞争,新闻的品质竞争力才是媒体最为核心战略资源,因为品质竞争力是新闻媒体持有的一种无形的软实力,它既不可触摸,也不易模仿,更不能复制。

应该说,新闻品质竞争力的打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将新闻竞争其它层面的优势要素集合于一身,比如,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做到不缺席、不失语;在对新闻事实做出评判时做到不唯官、不唯上;在新闻价值的目标追求上做到不庸俗、不市井;在新闻报道的呈现手法上做到不跟风、不盲从;在新闻信息的内容表述上做到不失实、不偏倚;在新闻话语的表达方式上做到不矫情、不做作,等等,唯有如此,一个媒体才能在纷繁复杂、风云变幻的社会气候中,始终保持自己特立独行的新闻品质,才能在海量的传播渠道中做到独树一帜。

对于受众而言,新闻品质不是一种具象的、可以描摹的实体,而是他们在接收新闻信息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或者说是他们在主观上对新闻信息质量的一种价值评判。而这种感受的好坏和评判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受众是否对媒体的品格产生认同。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说话人的品格是一切劝服的手法中最有说服力的。”因此,增强新闻的品质竞争力对于提升媒体的品格至关重要。只有当媒体真正成为一个值得信赖、可以托付的“社会公器”时,受众的收视选择才会对该媒体形成路径依赖,并保持强大而持久的收视惯性。公务员之家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闻品质竞争力的打造也远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新闻人始终以客观、独立、公平、公正的职业操守作为行动纲领,需要一个新闻团队数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一个媒体能拥有挫败一切不利外在因素的勇气和力量。而一个媒体一旦铸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新闻品质,那么它就具备了笑傲群雄的资本,从而能够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闻资源范文篇8

融媒体是指通过媒介载体,对广播、电视、报刊等有着共同点与互补性的不同媒体进行人力、宣传、内容方面的全面整合,从而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⑴简而言之,它就是将新老媒体进行资源方面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与其他功能。在融媒体时代,与新媒体有关的要素也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新闻采编工作者而言,在这一背景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个人职业素养,才能满足融媒体时代的职业需求。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者面临的形势

(一)信息载体日益丰富化。融媒体时代使得新闻行业的信息载体更加多元化。通过各种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新闻采编工作者能够以手机、电脑作为信息载体,完成对新闻信息的采集与全方位传播,同时,也能实现对文字、图像、视频等不同形式新闻内容的编辑处理,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信息载体日益丰富的同时也对新闻采编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采编工作者能够借助各种技术工具进行新闻采编与传播工作,提高新闻产品的生产效率。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应从不同信息载体上搜集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最后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信息传播。(二)信息资源呈复杂化发展态势。伴随着媒介的不断融合,很多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出现在公众身边,极大地拓展了新闻信息传播范围。基于此背景,越来越多的信息阅读者利用手机、电脑成为信息制造者与传播者,进而使得信息资源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网络上每天都会形成数以亿计的新闻事件,其中含有大量虚假信息,极易误导公众。那么,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如何从中筛选出真实新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也对新闻的权威性与客观性带来直接的影响。⑵对于大多数群众来说,他们是很难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加以鉴别和判定的。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应从这些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的新闻,并传递社会正能量。(三)信息应用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信息应用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采编人员还需对新闻进行合理的策划与有效的挖掘,进一步提升信息的适用性。与以往不同,媒介平台打出“独家”的字眼已难以吸引受众的目光,为突破这一困境,新闻媒介必须深入挖掘新闻信息资源,对新闻进行深度策划,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受众。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与良好的政治理论水平。作为新闻采编工作者,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水平与较高的政治素养。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既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有积极向上的,也有负面消极的。对此,一名合格的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能够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与分析。坚持对群众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分析鉴别信息的真伪,保证及时察觉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针对负面消极新闻,要尽量消除这些消极信息的影响,引导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尽量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要达到上述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政治思想理论,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主要由其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决定,可以说,“三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与认识追求,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方向。⑶正确的“三观”对个人与社会来说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对个人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新闻采编工作者肩负着反映社会客观事实,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因此,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当前,国家正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涌现,新闻采编人员一定要正确认识到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境与问题,坚持以国家和人民群众为中心,运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公众,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正面的导向作用。(三)具备良好的业务综合能力。融媒体环境的形成促使传统新闻媒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也让媒体传统的独立运营机制面临较大的挑战,这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者具备良好的综合业务分析能力。具体来讲,新闻采编人员要全面了解当地各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熟练掌握传统新闻传播技能,并积极学习各种新媒体技术,不断强化个人的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确保新闻能够以多元化的模式加以传播。除了要熟练掌握新闻采编、编辑、摄像、播报等业务能力外,还应熟悉一些录制工作。⑷同时,采编人员要掌握新闻传播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对图片、文本、视频等不同素材的处理加工技巧。(四)强化新闻信息捕捉能力。融媒体时代促使新闻媒体的播放模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以全时性播报模式为主,展示较为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才能有效满足新闻实际播报需求。因此,新闻信息具有海量化、规模化的特点,采编工作者应具备更好的新闻信息捕捉能力与发掘能力,可以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挖掘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加以播报。对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应熟悉更多的信息传播渠道,善于利用微信、微博、QQ等信息传播平台,搜集更多的信息。同时,熟练掌握各种媒体资源共享技术,从而满足广播、电视、手机等不同用户的新闻需求。(五)强化新闻信息策划能力。在融媒体背景下,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对新闻采编工作者的新闻策划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能让新闻信息在短短数分钟内迅速扩散,“独家”“首发”等字眼已经无法吸引受众的目光,也不再是新闻媒体的侧重点。目前,新闻媒体更重视新闻策划的深度与速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新闻信息进行二次挖掘,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深度评价分析。同时,根据受众需求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独家评论报道,从而尽量提升新闻附加价值。⑸这需要新闻采编工作者在获取价值新闻后,立即以独特的评价视角去挖掘新闻素材的深度价值,并精心进行新闻策划,抢先完成独特而深刻的新闻报道,这样方能变被动为主动,也能提升新闻节目的知名度。四、结语新同融工作者要清楚意识到媒介融合这一趋势,把握好机遇,从容应对挑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用先进的理念与新技术武装自我,掌握更多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从而策划岀更多高质量的新闻,提升新闻节目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吉敏剑.论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J].传播力研究,2018,25(3):70-71.

[2]蔺虹.融媒体时代如何提高广播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J].传播力研究,2017,18(5):5-6.

[3]杨榜志.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提高[J].新媒体研究,2016,2(13):175-176.

[4]仲昱峰.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0):158-159.

新闻资源范文篇9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能力素质

随着融媒体的崛起,也使更多人喜爱、接纳、参与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收集、整合、互动的氛围中。与传统媒体相比,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能够拓展生存空间、改变传统报导的渠道和形式,促进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性、多元化发展。因此,还需要在提升采编人员能力与素质的基础上,发挥融媒体对于新闻工作发展的作用。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面临的工作挑战

1.日趋丰富的信息载体与传统独立媒体的资源结构相比,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资源内容变得丰富多样,人们接受新闻的方式、新闻的方式也发生改变,进而逐渐形成一个自媒体平台。互动性是融媒体时代的主要发展特征之一,在多个媒体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也给电视行业带来很大机遇。受众可以通过多个媒体融合的平台进行意见反馈和发声,主持人也可以通过换屏幕的形式与受众进行互动和交流,提升新闻内容和信息内容的影响力。在网络平台中,包含很多与民生新闻事件素材有关的信息内容,新闻采编人员可以与网络平台之间进行合作,不断为电视新闻节目收集更多的信息资源,还应采用传统媒体制作与新媒体同步运作等形式,不断将真实的信息内容、网络内容,通过大众喜爱的媒体平台传递出去,比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人们对于新闻的内容需求存在差异化,为增加人们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新闻采编人员也可以结合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和网络,以计算机和手机为信息载体,加强新闻的有效收集和编辑,进而达到信息内容全面传播、全面收集的目的。融媒体平台也能将不同形式的新闻内容呈现出去,更好地吸引大众的眼光和视野,比如可以采用视频、图像、文本等形式,让其更好的呈现出时代新闻传播特点。融媒体日益丰富的信息载体,不仅给新闻采编工作带来很大机遇,但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强调新闻采集和编辑人员要具有使用各种技术工具完成工作的能力,还要具有信息及时采集、编辑、分发工作的能力,进而才能强化日常工作效率,实现相关工作的发展。2.复杂多变的信息资源在媒体不断整合与发展背景下,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也再一次将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拓展开来。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新闻采编人员结合复杂图片的信息资源,引导信息阅读者通过手机和计算机中去获取信息、了解信息,进而才能避免信息资源向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给新闻传递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互联网中数以亿计的新闻信息不仅有积极、正能量的一面,还包含很多虚假广告、虚假信息,一些虚假信息容易误导公众,使公众对信息内容缺乏正确认知和理解。目前提升新闻采编人员综合能力,让其更好地应对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提升真实信息与新闻传递的效果,成为当前业绩关注的焦点。一些虚假的信息内容还会降低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而且许多人缺乏虚假信息辨别、分析等能力,进而很难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长期如此,不仅会降低社会积极正能量的传播效果,还会影响新闻行业信息传递和发展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正确筛选有效的新闻,采用及时报导、真实报导等形式,为新闻传递和传播等工作提供良好保障。3.多样化信息应用方式在多元化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应用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具有有效新闻挖掘能力,从而强化信息的普适性和传递效果。与传统媒体工作相比,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采编工作转变独家媒体使用的工作方式,新闻采编人员通过深入挖掘信息内容、融媒体信息资源等形式,有效做好新闻策划的发展工作,进而也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光。在多个媒体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新闻采编工作的信息化应用变得丰富多样。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网络平台、公众号传递新闻内容,还会通过网络化制作新闻信息、新闻视频等形式,更好地通过自媒体平台或者网络平台传递出去。在结合自媒体平台进行新闻采集、制作的过程中,也能及时了解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观点和意见。此时,新闻采编人员也可以将受众的观点和意见融入到新闻制作、传递的工作中,进而也能更好地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人民性、大众性特点。此外,在多样化信息的应用中,新闻采编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大众互动,这种互动模式是双向的、多元的,充分转变以往新闻采编工作单一的互动方式,进而也能促进新闻采编工作与受众之间的多样化互动发展。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素质培养策略

1.健全基础培养的机制不断强化新闻采编人员培养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细节,进而推动新闻采编人员能力和素质的有效发展。首先,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吸纳力度,不断优化新闻采编人员在招聘、管理等方面的公信力、名誉度,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人才参与到新闻采编的工作中。加强对信息技术掌握能力较好,新闻采编工作基础扎实的人才进行引进,才能不断为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队伍注入新鲜活力。其次,在现有的新闻工作者培养中,可以完善基础能力培养的机制,提升训练的力度,结合系统化、多样化的培训课程,促进新闻采编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相关单位也可以聘请新闻专家开展讲座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等,提升新闻采编人员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的教育能力和水平,进而让现有人员的发展与融媒体发展趋势相融合。最后,相关单位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提升工作人员的热情,通过绩效激励、奖惩等形式,促进新闻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2.优化新闻采编的方式在改革与创新传统新闻采编工作模式,实现相关工作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广播电台可以与网络媒体平台之间融合,两者共同创建融媒体采编中心,并且要求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结合录音笔、数码相机进行采访工作,进而才能将新闻采编的工作内容,全面地提供给广播品牌和网络媒体品牌。这样也能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升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性。所创建的融媒体采编工作中心,必须具有真实客观的新闻稿人、稿件,提升内容原创度等,进而才能达到资源上融合的发展目的。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的媒体传播具有便捷、快速的特点,新闻采编工作可以与互联网空间、时间、受众之间融合,通过新闻采编沪蓉模式,及时了解互联网网民、广播听众对于新闻采编工作的需求,强化新闻行业的心理和公信力。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发展中,需要有效掌握网络新闻采编内容,还要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此来保证新闻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高。最主要的是通过融媒体平台与受众之间进行互动,定期挖掘大众喜好、需求,进而才能全面扩大新闻采编范围,创新构建特征、优化采编内容等,提升采编内容的客观性、完整性,还能让稿件信息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此外,从而提升采编稿件和信息内容的质量。为了保证新闻采编工作的数量和时效性,还需要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流行的背景下,与各大短视频平台之间进行合作,对新闻舆论进行正向导向,也可以结合短视频编辑软件,提升新闻文字讲解、画面特效、以及滤镜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水平。3.明确能力培养的要点在采编人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中,还需要培养采编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以此强化新闻信息的客观性、权威性。当前还存在部分新闻者,为了提升新闻信息的影响力,省去对相关事件调查、分析的工作环节,通过自我主观臆测的观点来分析整个事件过程,以此来达到瞩目的传播效果。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还有部分新闻编辑人员直接选用网络中不实的信息内容,这给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培养中,必须树立新闻采编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单位还要提升采编人员的新闻敏感度,正确分析、研究新闻内容,还可以通过对社会基层进行实地采访、掌握新闻,切入点等形式,不断将新闻背后的深刻内涵挖掘出来。此外,需要加强采编人员内容挖掘能力的培养,只有充分挖掘新闻内容的完整性、丰富性,才能引发人们的深刻思考分析,充分了解其中的信息内容。

结语

为提升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还需要在融媒体时代充分分析新闻特征、大众需求、培养机制问题等,进而具有针对性地创新自身人才培养方式和机制,有效解决以往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不足。还要优化新闻采编的方式、明确能力培养的要点,提升采编人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欢:《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职业素养研究》,《采写编》2016年第6期

[2]蒋飞宇:《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职业素养研究》,《记者摇篮》2019年第12期

[3]白焱:《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西部广播电视》2020年第6期

[4]李芬:《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能力提升策略》,《记者摇篮》2020年第10期

[5]吴青奋:《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能力提升策略》,《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1期

[6]朱娜:《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记者摇篮》2021年第2期

新闻资源范文篇10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建设中具有头等的重要地位(哈贝马斯:1999)。笔者认为,进入21世纪之时,也是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大家庭、努力成为国际社会有影响和负责任的成员之际;电视新闻事业作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新闻事业,应积极地与国际通行的新闻传播原则及其高效益的运作方式接轨,反映世纪之交国人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监测、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

新闻是尚未被国人充分认识的一种融精神与物质为一体的生产力,它既关乎社会健康发展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社会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这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水准。

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电视场的场效应(布尔迪厄:2000)。电视新闻媒介聚焦社会发展的热点,提供帮助人们理解显示变化的意义参照,因此传播者应当向公众提供平等的机会,以同样的报酬条件取得传媒的使用权,包括通过收受媒介获得同样数量的资迅,在媒介上自由发表负责任的意见,对政府与官员实行监督与批评,对传媒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批评。近年的实践表明,对执政党和国家的重大议题经常实行电视直播,能够提高人民群众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加强执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新闻频道是专门播出新闻节目和具有新闻属性的节目的专业电视频道。它兴起于1980年代初,是随着受众对新闻信息快速、连续索取的需求以及有线和卫星技术的运用而出现的分众化、专门化的传播能力的提升,在19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

二.当代国内外电视媒介对新闻资源的争夺和新闻频道的昌盛

1940年代后期,电视新闻媒介首先在传播发达国家兴起,到1980年代之前,大致有两种体制:私营与公营,前者的代表是美国,后者的代表是西欧的英国和德国(张允若:1996),当时并不存在现在意义上的新闻频道,只在早中晚(尤其是晚间)集中播出专门的新闻节目。1980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创办,打破了美国广播电视界名宿爱德华·默罗所谓的商业电视的新闻、娱乐、广告的三位一体(本·巴格迪坎:1986),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电视新闻传播样式,引领了全球电视新闻传播的变革潮流。

进入1990年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普遍开办电视新闻频道,24小时不停地向全球播出新闻,使当代重大事态的发展与电视传播的有机运动基本实现同步,使人类对社会、自然环境的监测水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欧美国家,在中国大陆的周边地区,日本公营的NHK电视网和私营电视台先后实现了全天候新闻滚动播出。在弹丸之地台湾,东森、民视、TVBS、三立、真相新闻网等多家新闻频道展开激烈的竞争。在香港,凤凰卫视于2001年开办准新闻频道“凤凰资讯台”。从娱乐立台到新闻立台,从创名牌新闻栏目到筹划准新闻频道,凤凰卫视的这两次战略性转变值得研究。这个顺应当今世界电视新闻传播潮流之举,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电视对传播资源的开发上,新闻资源的大量、实时和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CNN率先大量运用现场采访的手法报道全球突发事件。采访小组利用地面的流动卫星站即时报道世界各地的新闻,目前已在世界上2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1亿观众。老牌世界性通讯社路透社和美联社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11月创办电视部(ReutersTV和APTV)(张允若:1996),为世界各地新闻频道的发展推波助澜。到1990年代中后期,美国又相继出现鲁珀特·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FoxNews)、“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和CNBC等新闻频道,对CNN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张允若:2000)。

继美国之后,英国BBC于1997年11月开办了24小时新闻频道,全天滚动播出世界各地新闻,通过卫星站发来的同步现场报道将新闻触角伸向全球每一个角落。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强调使用冷峻和超然的手法,大量提供“事实性新闻”和“平衡性新闻”的报道。西班牙、瑞典和意大利等国近年也已开办24小时新闻频道。瑞典电视台和意大利广播公司的新闻频道的工作人员都不到40人,它们像拥有60多个成员的欧广联其他成员一样,每天可以从欧洲电视节目交换网得到成员台之间交换的大量新闻,彼此免费使用(温飙:1999)。

三.新闻频道:新世纪CCTV新闻运作命途所系

1.CCTV新闻改革历程回顾对于CCTV而言,创建新闻频道也是其历年新闻改革的必然归宿。出于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CCTV一套节目新闻改革走的是一条以栏目为单位,在保住既有阵地的同时,不断开拓新领域,单点突破,分层次整体推进的路子。具体,晚7点《新闻联播》是CCTV适应官方政治宣传需要建立,并依托现行体制而推广的。尽管这一栏目22年面孔不变(也缘于至今不变的现实体制需求),尽管它占用了晚间的黄金时段,但它的存在客观上为CCTV在其他时段进行市场化创新创造了条件。即将构建的新闻频道不妨也借鉴这种思路,但改为以频道为单位,在维持一套节目现有受众群和适应官方政治宣传需要的前提下,开设新闻频道,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综艺娱乐内容为主到新闻节目为主,是近10年来CCTV内容发展的基本脉络。两类内容主次位置的互换是从1990年代开始的。《焦点访谈》崛起,正点新闻亮相,《晚间新闻》、《新闻30分》和《现在播报》三档栏目相继推出,直到目前的《东方时空·早新闻》和《国际时讯》等,形成了不同时段、不同层面的新闻栏目体系。这也是CCTV适应新闻传播新形势确立并实施“新闻立台”战略的结果。尽管还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但这一过程为CCTV谋求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显然,这一初步发展仍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新闻竞争的需要。在新闻价值观念、新闻信息总量、传递速度和播出形态上,与CNN、BBC等国际大台相比,代表中国国家形象并以国际化大台为目标的CCTV还差距甚远。

2.急需解决的几大问题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在传播手段和技术装备上,CCTV与诸多国际性大台的差距几乎为零。显然,建设新闻频道的硬件条件已经完全具备。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加强软件建设,特别是采编人员新闻观念急需更新。急需解决的几大问题包括:1)转换视角,真正以受众为中心;2)重点开掘突发事件报道,与境内外媒介展开竞争;3)以统一的标准整合时效新闻,反对新闻栏目化、个性化;4)尊重法律意义上的新闻事实,反对新闻节目的主观化和娱乐化。

四.我们要创办什么样的新闻频道?

1.境外新闻频道的几种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在国民经济的统计指标中已属于不同的门类,这主要是两者获取经济来源的方式不同,前者主要依赖广告,后者90%以上的收入来自用户付费。总体来看,有线电视处于上升时期,发展空间广阔,无线电视黄金时期已过,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这表现在有线电视扩大用户的机会较大,而无线电视增加广告的市场份额机会较小。由于有线电视播出广告的时间严格受限,相对来说,新闻频道的新闻信息纯度较高,节目形态容易得到观众认可,而无线电视由于广告播出量较大,对不良广告的抵御力较差,因而媒介形象不如有线电视(美国传统三大电视网与CNN的差别就是明证)。尽管中国的有线电视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尚需时日,但是作为无线电视的CCTV如何面对未来、扬长避短,从现在起就要未雨绸缪。

(1)按播出内容分,有纯动态新闻频道(如台湾的TVBS、三立新闻台东森新闻网)和动态综合新闻加分类(专题)新闻频道(如CNN、BBC世界台);

(2)按经营方式分,有完全不带商业广告的公营新闻频道(如BBC世界台)和带商业广告的私营电视频道;

(3)按技术类型和经济来源分,有有线新闻频道和无线新闻频道;前者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用户付费(占90%以上),广告播出受到严格限制,后者几乎全部依赖广告。

2.新闻频道的特征、意义和优势

(1)新闻本位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真正确立打破了商业电视台新闻、娱乐和广告的三位一体(至少驱逐了娱乐节目),改变了电视主要是娱乐工具的社会认知,大大减少了由这三者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引发的在发达国家受到广泛批评的冲突。如能创办有线新闻频道,荧屏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这方面的成功者以CNN为典型。

(2)专业化频道大大延伸了新闻传播时段,新闻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将有急剧扩张,适应了信息时代社会和公众对最有即时价值的信息——新闻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3)滚动播出意味着现场直播等实时(real-time)报道方式的大量运用,理论上讲,观众与新闻已经不会脱节一个小时(这是一种传播革命),并满足了公众追踪、了解新闻事件连续和相对完整过程的需求,与此相应,突发性新闻的插播由非常态变成了常态;

(4)上述特征加上明确的传受关系、可靠的经济运营确保了电视频道在与互连网新闻的竞争中优势不减。

3.CCTV—新闻频道基本模式构想

(1)在内容上,这是一个动态综合新闻加分类(专题)新闻频道。它适应于权威性的大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单元里,时效性突出的动态新闻在前,时新性突出的趋向新闻在后,辅之以分类和专业新闻,对新闻资源的整合脉络清晰,轻重缓急安排有序。

(2)在经营上,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潮流的国有商营的道路。CCTV—新闻频道既要有别于西欧的公营(政府拨款)模式,又要有别于美国、台湾的私营模式,而要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媒介实行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借鉴公营电视的公共性(公益性)和私营电视善于配置传播资源的长处。

(3)在技术类型上,建议有条件时办成有线频道。在基本不依赖广告收入的情况下进一步净化荧屏,降低喧闹、恶俗广告的干扰。

五.CCTV新闻频道的宗旨和定位

在传播竞争时代,一切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以“观众本位”来整合传播内容(喻国明:2000a)。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00年5月的调查,对于吸引观众非常重要的节目的4个“卖点”依次是:内容实用、贴近生活;能反映群众呼声和意见;内容重要、接触现实;报道及时、时效性强。可见人民要求电视新闻传播所呈现的内容必须是“实用贴近”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是“群众喉舌”的而不是“官样文章”;是“重要”的而不是“琐碎”的(喻国明:2000b)。

1.对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实现实时和准实时传播,使观众能充分及时地获知任何时间内发生的新闻一般综合性频道由于只能在固定时段设置新闻栏目,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往往因播出时段的延迟而受到影响。而24小时大密度报道新闻甚至不间断滚动播出的电视新闻频道,可以将这种因播出造成的迟延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实现新闻现场的同步直播,从而聚集人气,拥有更大的受众群。

2.全天候报道新闻,整合最大量的受众就任何一个时段特别是正点时段来说,都是报道这一时段或相邻早些时段发生的最新新闻。这样,时段与时段之间、栏目与栏目之间内容定位与形式风格的区别不复存在。或者说,这种以报道动态新闻为主的单一定位、单一风格更能迎合现代社会各种层次各种类型受众的需要。

3.新闻播报时间和海量信息除正点播报新闻或半点播报新闻外,按目前国外一些电视新闻频道通行的做法,在一些非新闻时段或非黄金时段,穿插安排各种专题报道或分类新闻节目。这些节目涵盖了财经、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影视、娱乐等专项领域的新闻,甚至包括心理咨询、旅游休闲和气象服务等方面的实用信息。在服从于对突发事件及时报道的前提下,这种符合信息传播规律和受众收视习惯的做法更能吸引各种特定的受众群。

六、新闻频道的设计原则

1.公器性原则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当代电视新闻媒介肩负着反映世纪之交人类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监测、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传承文明、普及教育科学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在当今中国利益集团和价值观现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要坚持为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服务的宗旨,反对公器私用,反对商业团体、社会上的小集团和个人利用新闻谋私。

2.市场化原则在传播竞争时代,一切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以“受众本位”来整合传播内容,配置新闻资源,将坚持正确的新闻取向与尊重观众、尊重收视率和尊重传播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3.法制化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中国的既定国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新闻频道一方面需要享有法定的报道权、评论权、监督权,新闻处理要符合法制要求,一方面必须在法律法令政令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新闻业务和经营活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尊重公民个人的基本权益,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与此同时,在新闻频道内也要形成依法和遵守科学的规章制度的习惯。

4.国际化原则在国情和社会环境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与国际通行的新闻传播方式接轨,认真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避免低水准、低层次的重复摸索。在新闻业务上奉行新闻与宣传分离、报道(呈现事实)与评论(发表意见)分离两个基本原则,实现常规新闻的通借和互用。

5.整体性原则欲实现经常的新闻直播并能保证随时开展新闻直播、插播和作现场同步报道,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闻管理机制,即新闻资源的整合机制。只有实现全台新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才能有整体的新闻频道意识,才能提高快速报道和直播的能力,统一协调各新闻栏目对重大事件作连续跟进追踪报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锁定频道”。具体而言,可将台内9个频道的新闻力量凝聚到新闻频道上来,可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一台摄像机采访的新闻,各频道各栏目如需要都可以使用,实现新闻共享,还可以建成立统一的新闻选题策划系统、新闻资料管理系统、新闻采访传送网络。新闻频道还可以把台内外的力量合到一起,中央台及各地方台遇有重大新闻事件,可以通过微波、卫星、转播车、移动卫星站、电话以及互联网络等各种传送手段及时地把新闻插到新闻频道播出,实现全国电视新闻网的联合。

(1)整合和合理配置新闻资源,打破部门所有制;

(2)统一全体采访、编辑、制作、播出人员的新闻评价、选择和播出标准,实现真正的专业化;

(3)高效能的新闻生产与规范的市场运作有机结合;

(4)调动和储备与新闻生产相关的其他资源,建立和完善新闻选题策划系统、新闻资料管理系统、新闻采访传送系统。

6.全天候原则

(1)在新闻编播标准统一的前提下形成新闻生产的24小时高效流水作业;

(2)建立便于统一新闻标准和内部交流、衔接的“大平面”(即新闻编辑室Newsroom)。

7.有序性原则

(1)动态新闻优先、突发新闻优先、现场直播优先;

(2)科学划分时段,配置相应的新闻和节目资源:

(3)标准时段(小时)划分:正点新闻优先

8.开放性和互动性原则

(1)节目与节目之间的互动: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2)新闻生产与经营创收的互动:节目内容和时段与广告资源的有机配合;

(3)与观众的互动:创办每日专门节目反映观众的理性和建设性意见;

(4)与其他媒介的互动:1)交流;2)交换;3)买卖;

(5)与制作公司的互动:形成规范的商业关系。

9.最优化原则根据已经确定的频道宗旨和基本定位,在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七.CCTV—新闻频道编辑方针

未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是一档体现纯正新闻性和鲜明电视特征的全新频道,其新闻价值观和新闻处理应当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因此,传播者应当向公众提供平等的机会,以同样的报酬条件取得传媒的使用权,包括通过收受媒介获得同样数量的资迅,在媒介上自由发表负责任的意见,对政府与官员实行监督与批评,对传媒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批评。

新闻频道在整个编辑方针上奉行新闻与宣传分离,事实与评论分离两个基本原则,回归国际通行的“客观报道”(“objectivereporting”)理念,要义如下(黄新生:1990;彭家发:1994;展江:1998):

1、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准的舆论方向,但要用事实说话,避免单向宣传灌输式的主观报道

2、忠于事实(1)事实与评论分离;(2)重要事实应以当事人的表述呈现出来,避免报道者主观臆断;(3)呈现的新闻应不含报道者的感情色彩;(4)平衡而公正地呈现问题的全貌,防止倚轻倚重;(5)监督性报道必须采访到被监督当事人;(6)给予报道所涉及的双方回应的机会。

3、正确性与可靠的消息来源在事实与评论分离的基础上,保证所报道事实的正确性以及有助于实现正确性的可验证性,将可以看到的、有实际证据支持的、而且又是经过认可的事实传递给公众,因此人的心理活动一般不能直接报道。

4、平衡处理信息编辑和记者有义务去除记者的个人好恶与偏见,与新闻事件保持一定的专业距离,对事件或议题的各种不同立场,应该妥善作出衡量和比较,避免呈现一面之词。

5、反对报道偏见在不违反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恪守“客观、公正”原则,抵御私利政治集团和商业集团对新闻传播的干扰,凸显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第一新闻媒介的社会公器形象。

结语:2001年9月发生的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以及世界性的关注,凸显了新闻频道的价值(美国多数电视网连续直播数十小时,创下空前纪录);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CCTV—新闻频道的创办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从发展中国的精神交往事业,适应21世纪的挑战和需求和快速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出发,创办新闻频道应是迫在眉睫之事,而再也不能把新闻传播的主动权轻易地交给包括综合实力远远底于我泱泱大国的撮尔小邦在内的竞争对手了;显然,CCTV对此是责无旁贷的。笔者提出上述构想,意在引发学界、业内人士和主管官员的关注、讨论和付诸行动,促成新闻频道化这一电视新闻事业终极目标在21世纪来临之际在中国大陆得以实现,为实质性地深化新闻改革和提升中国新闻传播的国际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本·巴格迪坎(1986):《传播媒介的垄断》,北京:新华出版社。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2000):《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3)[德]于尔根·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

(4)[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2001):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5)黄新生(1990):《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6)彭家发(1994):《新闻客观性原理》,台北:三民书局。

(7)温飙(1999):“欧洲盛行24小时新闻频道”,载1999年第12期《世界广播电视参考》。

(8)喻国明(2000a):《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9)喻国明(2000b):“北京居民电视新闻类收视情况及收视意愿调查分析报告”,载2000年第8期《电视研究》。

(10)展江(1998)主译评:《新闻与正义》(1、2),“导言”,海口:海南出版社。

(11)张允若、高宁远(1996):《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