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7:38:01

新闻人才

新闻人才范文篇1

民族地区报社要加大投入,丰富、完善报社的资料信息库,改善内部学习环境,并采取补助,鼓励个人购买业务器材及有关的书籍,定期开展新闻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自1989年,《阿坝日报》每年有一、二篇论文参加中国少数民族新闻研究会年会,使新闻从业人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所深化,推进了采编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

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而要提高政治素质就必须以加强理论上的学习为依托。新闻工作有着极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新闻工作者如果对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或一知半解,就不能顺利完成新闻宣传的使命。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执行。这就要求他们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其中思想理论水平尤其重要。

三、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树立良好形象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通过责任心、职业良心、职业荣誉感、职业作风等体现出来,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针对性。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关键,是要通过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树立新闻从业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通过学习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要大力提倡新闻工作者苦练业务基本功,增强竞争意识,争当名编辑、名记者,为新闻事业造就更多的人才。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宣传任务,就必须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可以通过岗位练兵、安排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到基层锻炼、组织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等途径解决。四、改革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

一方面要形成立体化的人才格局,改变人才结构单一、经营人才缺乏的局面,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使人才能快速成长。新形势下,选拔和培养大批宽口径、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是不少新闻单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从战略上制定培养新闻人才的对策:一是增强树人意识,抓好基础教育;二是强化业务训练,提高业务技能;三是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人才。要通过实施“人才工程”,逐步培养造就一批面向新时期的新闻人才,以改善新闻队伍结构,提高其整体素质。要建立严格的新闻单位进人制度,严格标准,按需按质进人,这样才能为新闻竞争打好基础。要克服人浮于事的弊端,以实绩论英雄,要激活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制度,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生机,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阿坝日报创刊至今50多年,经历了5次大的飞跃:告别铅印,采用电脑激光照排;从请厂家代印到自己办厂印刷;从周二报逐步过渡到日报;从黑白报纸发展到每周六期彩报,这在民族地市报中首屈一指;从四开四版扩大到四开八版。在50多年中,采编人员从不足10名增至80多名,报纸质量逐步提高,充分发挥了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起到了新闻宣传的主渠道作用。

五、业务学习形式多样

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集思广益总结得失;请省报和毗邻地区地市党报的老新闻工作者现场指导、岗位练兵;向其它地市党报学习,同时参加易地采访、学术交流等;先后选送36名采编人员到新闻学院学习;鼓励和支持在职进修,一批记者、编辑参加高教自学考试或通过电大、函大、党校等院校进修。经过努力,全社现有4人获新闻高级职称、13人获新闻副高级职称。同时,在人才的使用方面,要突出合理性。所谓合理,就是从新闻人才的水平、专长、爱好等实际出发,量才使用,做到人尽其才。在安排岗位和指派任务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做到难易适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压担子。鼓励年轻采编人员向名记者、名编辑目标奋进,展示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争当新闻采编的“冒尖户”;对经验不足的年轻采编人员,在业务上加以指导、引导、辅导,使其尽快进入角色,通过锻炼成长为党报的生力军。

六、熟悉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步入民族团结的最好时期,但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并没有停止。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旗帜鲜明地同形形色色破坏民族团结、鼓动民族分裂的恶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

熟练掌握和运用党的各项民族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增强民族团结宣传力度,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掌握和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宗教意识和宗教活动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占着重要地位,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方面。因此涉及到宗教报道时,一定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掌握和运用党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民群众已经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成就时,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采取纵比、小中见大的方法,使受众能够从历史的脉络看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成就和党、政府对少数民族经济的扶持。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者,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真挚的民族情感和勇于吃苦耐劳的精神,多学一些民族语言,真心实意地把少数民族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做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用真情打开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灵,以深入的报道充分反映民族生活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新闻人才范文篇2

面对目前社会的急剧变化,市场需求凸显多层面多元化趋势,当前新闻教育的取向,须根据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这就必然要求大学新闻教学应有准确的专业定位。笔者曾在国内几所新闻院系执教,从学生毕业趋向来看,到媒体工作的毕业生越来越少,有些即使进入媒体也不是去做记者、编辑。此外更多的学生是到一些与新闻相关的部门就职,这其中包括去做各类市场的调研人员、节目栏目的策划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广告公关人员、政府机关的宣传人员以及新媒体的操作及营销人员等等。市场的变化要求新闻教学也必然随之改变。根据市场需求,大学新闻教育应调整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如广西一所大学的新闻学院给自己定下的培养目标是:重点面向地市级大众传播媒体单位,以及一些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为其培养所需的新闻人才及策划管理人才;学院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专业服务能力,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这所大学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其实我国许多新闻院校已经逐渐从“记者的摇篮”的角色中淡出,逐步与市场接轨,为市场服务。市场的多元化要求,必然导致我们在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过程中的多元化教学,现代社会新的人才需求与传统的人才需求相比,总量更大。因此,作为我们专门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院校,需要尽快调整、细化我们的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我们的教育,实施多元化、多方位与市场接轨。多元化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多元化复合新闻人才,这就需要更新我们的教材,调整我们的教学课程设置结构,加大我们教学的科技含量,甚至要重构我们的教学队伍。诚然,培养新闻复合人才绝非易事,有时也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倾向,四年本科教育转瞬即逝,稍不注意,就会使我们学生的学业杂而不专,学无所长。因此,我们要培养新闻宽口径复合人才必须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根据学生的专长和爱好,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从而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宽口径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二、新闻教育应技能与学养并举

笔者认为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人才,其支点有二:技能和学养,两者缺一不可。培养学生的各种现代科技技能是造就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基础。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没有一定的科技技能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没有现代科技技能,就不可能成为新闻复合型人才。第一,培养多种技能于一身的背包记者。早在2002年,国外著名记者简•埃伦•斯蒂文斯在网络新闻学评论网首次提出了“背包记者”这个概念。她宣称自己是报社记者,同时能为电视台和网站提供照片和视频新闻。她会使用各类设备,包括相机,笔记本电脑,录音器,麦克风,摄像机,各类编辑软、硬件等,这些设备都放在她随身携带的大背包里,“背包记者”由此而生。“背包记者”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已成为社会越来越需要的新闻人才。作为一名记者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之下,不再单纯地只为某一种媒介提供报道,而需要同时为纸媒、网媒、广播电视、手机等多种平台提供作品,这就要求记者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做单纯的文字记者,或是摄影、摄像记者,而应该是“背包记者”,其具备文字、摄影、摄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的操作技能,完成以多媒体融合为背景的新闻策划、信息采集制作、影像传播等工作。对于国内媒体来说,对这种多技能的“背包记者”的大量需求也正日益浮出水面。我们现以《宁波日报》为例,2006年8月随着《宁波日报》播报的正式开通上线,《宁波日报》作为单一纸媒的历史宣告终结,之后他们努力打造多个产品:互动多媒体报、手机报、电子纸报、户外电子屏、网站等,该报一个全新媒体时代诞生了。他们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其基本运作模式是一个编辑部,多种介质终端。这对于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记者,要能够创造出不同介质的媒体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他们都配备了较为齐全的采访“武器”: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移动、联通两种无线上网卡,一台照相机、一台摄像机、一部智能手机,可以同时满足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网站、户外视屏等多种信息需求。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锤炼之后,这些记者不仅熟练掌握各种数字设备、电脑软件的使用,还具备播音主持、编导等多种技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背包记者”。第二,注重跨学科的“知识学养”。注重学养,丰厚学生跨文化、跨学科的知识储备,是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必要条件。“背包记者”的身后除了一个装有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的背囊之外,必须还应有另一个背囊,那就是知识的背囊。

当今时代的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厚的学养,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天文、地理、科技、文学、外语、宗教及生活知识等都要涉猎,一个现代新闻人应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既是杂家通才,又是专家专才。可以断言,没有相当的跨文化、跨学科知识储备的新闻人绝对写不出好的作品。打好知识根底,丰富学生跨文化、跨学科知识的背囊是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必须,为他们以后能宽口径选择工作及接受在职教育、构建终身教育打好知识根底。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先驱、美国报业巨子普利策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论述,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而要做到这一点,自然需要敏感的神经、广博的学识、真挚的情感等,同时更重要的还要拥有一种实践性能力,亦即将多学科的知识和多背景的问题融会贯通,进而以普通人的视角与水平将其呈现出来的独到本领。[1]普利策强调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是新闻院系学生必须具有的。注重跨文化跨学科的学养,使一部分学生向学者型、智慧型新闻复合人才转化。目前我们新闻院系培养出的学生多上手快,而后劲不足,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储备薄弱,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知识背包囊中羞涩。香港大学的陈韬文教授认为:学生的知识面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信息科技冲击媒体的传统边界,工种变化多端,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需要培养适应力强,了解跨文化和具备跨境传播素养的人。[2]具备跨文化、跨学科的知识是对新时代新闻专业学生的更高要求。重思、重学、重科技的理念是新闻教育必须着重强调的,我们不少新闻院系只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忽视学养的教学方法是没有出路的。第三,在具备了一定技能与学养之后,还有一点也是应该强调的,这就是新闻精神。新闻精神是贯穿在新闻实践活动中的一条红线,是一种指导和支配新闻实践活动的总的观念。这种观念在新闻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具体的精神: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与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正是它们构成了新闻精神的核心内容和精神诉求———真实、公正、自由、和谐。新闻精神还包含着新闻人的新闻追求和传播方向,是新闻活动主体重要的精神动力,是新闻传播得以进行和展开的内在精神机制。它可以唤起主体从事新闻活动的热情,坚定从事新闻活动的意志,激励新闻人为实现传播目标做出努力。[3]确立正确的新闻精神,对履行新闻职责至关重要,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性中特有的理性精神。当一个新闻人有了纯正的心灵,有了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信念,他的新闻行为就会追求美好的境界,就不会过多地为己私利去煞费苦心。有位学者讲得很精到:“观念是关键,精神是灵魂,最严重的污染是心灵的污染。”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必须强调这种新闻精神,坚守自律和他律,有自己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底线,看重“职业操守”。只有强调这种新闻精神,才能使我们培养的未来新闻人在今后的各种新闻活动中不迷失方向和自我,在汹涌的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所向披靡。

三、新闻教学改革强调从实际出发

新闻人才范文篇3

民族地区报社要加大投入,丰富、完善报社的资料信息库,改善内部学习环境,并采取补助,鼓励个人购买业务器材及有关的书籍,定期开展新闻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自1989年,《阿坝日报》每年有一、二篇论文参加中国少数民族新闻研究会年会,使新闻从业人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所深化,推进了采编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

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而要提高政治素质就必须以加强理论上的学习为依托。新闻工作有着极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新闻工作者如果对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或一知半解,就不能顺利完成新闻宣传的使命。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执行。这就要求他们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其中思想理论水平尤其重要。

三、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树立良好形象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通过责任心、职业良心、职业荣誉感、职业作风等体现出来,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针对性。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关键,是要通过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树立新闻从业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通过学习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要大力提倡新闻工作者苦练业务基本功,增强竞争意识,争当名编辑、名记者,为新闻事业造就更多的人才。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宣传任务,就必须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可以通过岗位练兵、安排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到基层锻炼、组织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等途径解决。

四、改革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

一方面要形成立体化的人才格局,改变人才结构单一、经营人才缺乏的局面,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使人才能快速成长。新形势下,选拔和培养大批宽口径、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是不少新闻单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从战略上制定培养新闻人才的对策:一是增强树人意识,抓好基础教育;二是强化业务训练,提高业务技能;三是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人才。要通过实施“人才工程”,逐步培养造就一批面向新时期的新闻人才,以改善新闻队伍结构,提高其整体素质。要建立严格的新闻单位进人制度,严格标准,按需按质进人,这样才能为新闻竞争打好基础。要克服人浮于事的弊端,以实绩论英雄,要激活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制度,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生机,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阿坝日报创刊至今50多年,经历了5次大的飞跃:告别铅印,采用电脑激光照排;从请厂家代印到自己办厂印刷;从周二报逐步过渡到日报;从黑白报纸发展到每周六期彩报,这在民族地市报中首屈一指;从四开四版扩大到四开八版。在50多年中,采编人员从不足10名增至80多名,报纸质量逐步提高,充分发挥了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起到了新闻宣传的主渠道作用。

五、业务学习形式多样

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集思广益总结得失;请省报和毗邻地区地市党报的老新闻工作者现场指导、岗位练兵;向其它地市党报学习,同时参加易地采访、学术交流等;先后选送36名采编人员到新闻学院学习;鼓励和支持在职进修,一批记者、编辑参加高教自学考试或通过电大、函大、党校等院校进修。经过努力,全社现有4人获新闻高级职称、13人获新闻副高级职称。同时,在人才的使用方面,要突出合理性。所谓合理,就是从新闻人才的水平、专长、爱好等实际出发,量才使用,做到人尽其才。在安排岗位和指派任务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做到难易适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压担子。鼓励年轻采编人员向名记者、名编辑目标奋进,展示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争当新闻采编的“冒尖户”;对经验不足的年轻采编人员,在业务上加以指导、引导、辅导,使其尽快进入角色,通过锻炼成长为党报的生力军。

六、熟悉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步入民族团结的最好时期,但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并没有停止。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旗帜鲜明地同形形色色破坏民族团结、鼓动民族分裂的恶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

熟练掌握和运用党的各项民族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增强民族团结宣传力度,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掌握和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宗教意识和宗教活动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占着重要地位,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方面。因此涉及到宗教报道时,一定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掌握和运用党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民群众已经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成就时,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采取纵比、小中见大的方法,使受众能够从历史的脉络看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成就和党、政府对少数民族经济的扶持。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者,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真挚的民族情感和勇于吃苦耐劳的精神,多学一些民族语言,真心实意地把少数民族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做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用真情打开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灵,以深入的报道充分反映民族生活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总之,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应该在民族生活第一线熟悉各民族群众的社会实践,了解先进典型及典型的个性特征、细节、场景、气氛和心理等,选取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为人们所关心、最能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生动材料,使少数族地区的新闻富有个性特色,新鲜活泼,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新闻人才范文篇4

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国的新闻院系已经构成一套课程体系框架。高等教育的学科架构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其具体内容则落实在学科专业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安排上。

处理好同一学科框架下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间的关系。新闻传播学科作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在本科阶段具体的专业主要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以及出版等,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首先要处理好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问的关系,其实质则是涉及对通才与特色关系的理解问题。笔者认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重基础、宽口径”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其中的“口径”.则要体现在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间的交叉和融合上。

处理好专业课程体系内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关系。对于专业课程体系内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问题,美国的新闻教育界也一直有争论,产生了两种培养模式:

一是以语言文字等人文学科为基础。强调采写编评方面的技能课程:二是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哳闻人才的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并不矛盾,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在沿袭美国学院式新闻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寻求与职业训练模式之间的平衡。笔者对长三角地区几所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作了考察,各校的课程体系大同小异:公共基础课程约占40%: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实践等课程约占6O%。笔者认为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公共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程的比例,扩大专业课程比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知识的涉及面。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动态化。当前很多高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对不同课程的课时数整齐划一.但是媒介融合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的传播理念和模式、新的传播技术不断出现,因此高校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注意动态化,实现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设置。首先是主干课程的适应性调整,主干课程应该是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通用课程,既要突出技能型,又要在理论上注意与研究生阶段的衔接:其次是对非主干专业课程的调整,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对专业模块的课程设置加以定期的调整.加强跨媒体类的课程建设.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特定媒体类型。

致力于提升新闻传播的专业地位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在某种意义上来看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传播平台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同时新闻从业人员对媒介融合技术的依赖性也逐渐加强。那么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如何体现其专业性?如何在有效驾驭媒介融合技术的同时又不沦为媒介的奴隶?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在新闻人才培养时,应致力于提升新闻传播的专业地位。

加强职业理想教育。2005年11月,国际新闻教育界的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明确地认定和描述了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这一共识下。高校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培养其追求真相的执著精神,增强其法治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充分认识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他们应该是社会舆论的先导,是社会正义的坚定守望者,是教育人民的先生。

不断夯实基本的新闻专业素质。中国近代新闻教育的先行者黄远生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笔者认为这一要求在媒介融合的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能凸显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性。因此在新闻人才培养上.应该不断夯实基本的新闻专业素质.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能力摆在专业教育的重要位置,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加以体现。

着力培育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灵敏的新闻嗅觉源于其优秀的思辨能力。这样不仅能善于发现新闻,更能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履行社会的守望者的职业使命。在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史论结合,一方面必须以“理想”的姿态传授新闻理论,让新闻学生拥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抱负;另一方面还需以“质疑”、“批判”的精神,让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对社会抱有清醒的认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新闻学学生的专业视域,从而让学生获得深度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质。⑨

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和研究相应的“硬体”建设与媒介融合教学和研究相应的“硬体”建设,是媒介融合理念下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基础保障。国内新闻院系现有的教学实验设施基本上都是基于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建设起来的,其理念与运作已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c6峨国高校在推进这一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整合各方资源,灵活多样地展开。

推进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实验室应具备多功能、可扩展、融合性的特点。当前很多高校的新闻学院都已建成新闻专业实验室.规模不一而足,但是很多都停留在媒介技术设备的堆砌上。笔者认为,在推进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中,不能盲目地求大求全,应立足于自身教学研究的需要,首先要增强其教学效果的体验性,满足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内容.课后学生就能在实验室里转换成自己的成果.刺激其学习热情和实践感知。其次也要满足教师的科研需要,为教师提供足够的研究设备、研究对象和研究素材。此外,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之余,不应束之高阁,还应该大胆地“走出去”,与行业积极接轨,采用租用等方式,提高其使用效率,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推进传媒业界实训基地建设。当前新闻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危机,就是在毕业生的市场评价方面,颇多用人单位对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的实用性提出质疑。要使刚离校的新闻专业学生快速上手相关业务,需要高校和传媒业界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其主要方式就是积极推进传媒业界实训基地的建设。业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这个平台使得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比较容易地接触和深入了解行业,既有技术层面。更有产业经营理念层面。同时对于业界来说,提供实训基地,不仅是自身社会责任的体现,还能优先发掘优秀的新闻人才。笔者建议,对于处在传媒业较为发达地区的一些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应该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先行一步,积累宝贵经验。

推进校内专业实训项目建设。除了媒介融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新闻传播教育机构还必须积极推进校内专业实训项目建设。特别是对于处在传媒产业不发达地区的高校而言,应该充分利用校园自有各类媒介资源和媒介设备。整合新闻传播类专业优势,开展新闻传播实训项目。专业实训项目在实行的时候,要注意与业界接轨,参照产业实际进行架构。其具体的开展形式则可以多样化。这类实训项目可以是模拟化的。也可以由学校牵头,面向校内的传播业务进行实体化运作。

多种途径促进师资结构的优化

当前媒介融合师资匮乏的矛盾比较突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熊忠辉等曾指出:当前的许多新闻传播专业,师资队伍在新闻传播学养和实践方面的积蓄不丰厚,许多教师是由大文科专业转向过来的,有的专业点甚至没有一个接受过新闻学历教育或从事过新闻实践的教学人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师资结构的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让专业教师“走出去”。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队伍必须树立起终生学习的工作态度,在知识扩充的过程中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积极地“走出去”。“走出去”既包括与其他专业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外出进修,又包括到业界加强实践经验方面的积累。对于前者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界已然成常态.而后者目前也已有不少高校对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地处苏北的几所高校的新闻院系。轮流把专业教师派到当地电视台等媒体挂职锻炼,为期一年到两年不等。获得了极好的反响,其教学效果更是得到巨大的提高。把业界人才“引进来”。高校资源的不均衡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那些资源较为丰富的高校,在面向业界人才引进时可以兼顾专业学养和业务技能。而对于资源相对缺乏的高校来说,还是应以突出其媒介业务能力为主。现阶段新闻院系在从业界引进人才的时候,还面临一些体制上的障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实务型师资的来源是新闻业界,而业界和高校对人的考评标准完全不兼容。即使是平移过来的教授要想在高校站住脚,适应高校的考评体系,也要经过艰难的转型。”⑦这些体制性障碍,对引进业界人才是相当不利的,急需相关机构加以解决。专家讲座常态化。经常性地邀请活跃于新闻传播业界的专家和学者,为学生举办专业讲座,是对新闻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媒介融合背景下,讲座的内容必须多元化,既具备充实课程的前沿性,又要有很强的实用性,应该尽可能地把这类讲座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逐渐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

新闻人才范文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闻人才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深入到农牧区,有效、准确地做好民族宣传工作。民族地区宣传工作做好了,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有利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此,民族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新闻人才。

新闻工作者要打好政策、理论根底。新闻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工作,新闻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同时,新闻工作者要学好新闻的十八般武艺,打好知识根底,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在深入采访的同时,努力掌握多方面知识,博览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书籍,特别是当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要尽可能多读一些科技书籍,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建设完善报社的资料信息库

民族地区报社要加大投入,丰富、完善报社的资料信息库,改善内部学习环境,并采取补助,鼓励个人购买业务器材及有关的书籍,定期开展新闻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自1989年,《阿坝日报》每年有一、二篇论文参加中国少数民族新闻研究会年会,使新闻从业人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所深化,推进了采编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

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而要提高政治素质就必须以加强理论上的学习为依托。新闻工作有着极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新闻工作者如果对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或一知半解,就不能顺利完成新闻宣传的使命。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执行。这就要求他们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其中思想理论水平尤其重要。

三、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树立良好形象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通过责任心、职业良心、职业荣誉感、职业作风等体现出来,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针对性。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关键,是要通过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树立新闻从业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通过学习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要大力提倡新闻工作者苦练业务基本功,增强竞争意识,争当名编辑、名记者,为新闻事业造就更多的人才。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宣传任务,就必须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可以通过岗位练兵、安排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到基层锻炼、组织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等途径解决。四、改革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

一方面要形成立体化的人才格局,改变人才结构单一、经营人才缺乏的局面,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使人才能快速成长。新形势下,选拔和培养大批宽口径、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是不少新闻单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从战略上制定培养新闻人才的对策:一是增强树人意识,抓好基础教育;二是强化业务训练,提高业务技能;三是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人才。要通过实施“人才工程”,逐步培养造就一批面向新时期的新闻人才,以改善新闻队伍结构,提高其整体素质。要建立严格的新闻单位进人制度,严格标准,按需按质进人,这样才能为新闻竞争打好基础。要克服人浮于事的弊端,以实绩论英雄,要激活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制度,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生机,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阿坝日报创刊至今50多年,经历了5次大的飞跃:告别铅印,采用电脑激光照排;从请厂家代印到自己办厂印刷;从周二报逐步过渡到日报;从黑白报纸发展到每周六期彩报,这在民族地市报中首屈一指;从四开四版扩大到四开八版。在50多年中,采编人员从不足10名增至80多名,报纸质量逐步提高,充分发挥了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起到了新闻宣传的主渠道作用。

五、业务学习形式多样

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集思广益总结得失;请省报和毗邻地区地市党报的老新闻工作者现场指导、岗位练兵;向其它地市党报学习,同时参加易地采访、学术交流等;先后选送36名采编人员到新闻学院学习;鼓励和支持在职进修,一批记者、编辑参加高教自学考试或通过电大、函大、党校等院校进修。经过努力,全社现有4人获新闻高级职称、13人获新闻副高级职称。同时,在人才的使用方面,要突出合理性。所谓合理,就是从新闻人才的水平、专长、爱好等实际出发,量才使用,做到人尽其才。在安排岗位和指派任务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做到难易适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压担子。鼓励年轻采编人员向名记者、名编辑目标奋进,展示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争当新闻采编的“冒尖户”;对经验不足的年轻采编人员,在业务上加以指导、引导、辅导,使其尽快进入角色,通过锻炼成长为党报的生力军。

六、熟悉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步入民族团结的最好时期,但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并没有停止。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旗帜鲜明地同形形色色破坏民族团结、鼓动民族分裂的恶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

熟练掌握和运用党的各项民族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增强民族团结宣传力度,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掌握和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宗教意识和宗教活动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占着重要地位,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方面。因此涉及到宗教报道时,一定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掌握和运用党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民群众已经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成就时,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采取纵比、小中见大的方法,使受众能够从历史的脉络看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成就和党、政府对少数民族经济的扶持。公务员之家

新闻人才范文篇6

目标、定位以及面临的问题2010-2015年,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及相关领域,掌握新闻基本理论和不同媒体的知识、技能、方法,具有报刊新闻的采写与编辑、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采编、节目和广告的策划与制作、网络多媒体动画及网页制作等能力,能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相关文化产业中的技能性岗位及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岗位,从事新闻采写、采集与编辑、节目策划与制作、网站维护与管理等工作。专业依据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依托报刊(纸质媒体)、广电(电子媒体)、网络(网络媒体)三种媒体,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建了“三技三能三媒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333模式。“三技”是指本专业就业所面向的三种媒体的技能,包括报刊媒体工作所需的新闻采写、新闻摄影、版面设计编辑等技能,广电媒体工作所需的新闻摄录、节目策划与制作等技能,网络媒体工作所需的新闻采集、编辑、网页美化、维护等技能。“三能”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三种能力构成了本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该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紧紧依托于三种类型新闻媒体,紧跟媒体报道内容和媒体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预期依据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的职业能力,除了适应新闻媒体的专业技术工作外,还能适应文化产业公司及其他企业单位相关岗位工作。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很多弊端和问题。“333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从理论上讲,的确顺应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学生预设了就业宽出口,使学生在校所学几乎到各种文化公司都能找到用武之地。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遵循的是“2+1”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专业学习技能的时间相当有限,当专业追求涵盖面“广”的同时,无法保证学生掌握新闻业务技能的“精”和“尖”,导致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后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2展开社会调研

2.1新闻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只有正视新闻人才需求的现状,才能够有的放矢,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此,笔者在郑州、开封等地展开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共有100余位媒体从业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他们来自报纸、广播、电视、企事业宣传部门、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及影视公司等媒体机构。调查问卷从课程设置、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新闻单位的用人标准、人员引进情况、对高职毕业生的看法、校企合作等方面来设置,以期从调查中分析出媒体对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为新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新闻教研室共收回110份问卷调查,经数据分析,发现以下情况。

2.1.1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因地区而异。通常,郑州的媒体对毕业生的学历有着较高要求,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郑州以外的地区,新闻单位在学历方面要求则有所降低。在河南省境内,大城市和小城市,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一发现为新闻教研室开拓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市场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2.1.2用人单位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最应具备的素质

接受调查的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能力要求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其中最受用人单位重视的毕业生能力分别是: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策划与创新能力、敬业精神、表达能力,而理论知识水平的排名则比较靠后。

2.1.3用人单位对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

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电脑编排、摄影、摄像及视频编辑等课程。在调查当中,广大新闻单位没有提出增减意见,但普遍认为核心业务技能的训练不够精深,要对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等技能着重加强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2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课题组对新闻专业已毕业历届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追踪,充分了解学生就业情况。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共有117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达到97.5%,其中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的学生占35.5%,60%的学生进入了企业。真正进入新闻媒体工作的学生比较少,还不到6%,35%的学生是从事和新闻专业相关的文化传播领域工作。只有10%的学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不满意”,剩下90%的学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很满意。”27.5%的学生表示“专业对口,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45%的同学表示“有一定联系,但联系不大,偶尔会用到专业知识”,27.5%的表示“毫无联系,基本用不上专业知识”。这和学生的工作领域直接相关,进入媒体和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的学生,工作和专业的联系较为紧密,而那些其他工作领域的学生则基本用不上专业知识。在“学校开设的专业实训课程是否能满足您目前的岗位需要”这一问题上,32.5%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40%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27.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发现学生对新闻专业的整体教学设计还存在局部不认可的地方,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需要进一步调整和设计,使其充分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3确定新的专业发展方向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新闻专业逐渐找准发展定位。结合当前最新的行业发展形势,新闻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聚焦,确定“影像制作”为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方向。

3.1摄影、摄像及相应的后期制作

技术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上升,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随之增加,国家也在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提高综合艺术素质。摄影、摄像行业是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的朝阳产业,未来行业对摄影、摄像及相应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将逐年增加,其中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端摄影、摄像人才将更加抢手。当前行业人才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行业内就业的专业人才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很优越。本专业方向的就业适应性也非常广泛,既能让学生在报社、电视台、影像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影楼、剧组及影视公司从事摄影、摄像工作,又能支持自主创业,打造具备摄影、摄像和后期制作能力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3.2本专业转型存在可实施空间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教研室教师均获得“高级摄影师资格”。面对高职学生就业市场的瞬息万变,教师紧扣市场发展脉搏,积极调整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培训和行业实践,在提升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摆脱了长久以来教师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也为新闻专业向“影像制作”方向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

3.3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向“影像

制作”方向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培养学生媒体应用技能的基础之上,强化摄影、摄像和后期制作能力,建构“目标引领、知识构建、平台孵化、服务保障”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引领”指明确培养“精业务、懂媒体、会策划”的创新创业型摄影摄像人才的目标;“知识构建”指构建融合人文学科和新闻传播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课程知识体系;“平台孵化”指搭建孵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梦想平台的“影像传播工作室”;“服务保障”指提供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教学管理服务和保障。重新确定了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后,教研室基于工作过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技能要求,进一步设置课程,从而打造全新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和环节对知识、能力、素质进行了结合,既包含体现能力训练为主线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开设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职业基础课为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开设摄影、摄像、视频编辑与Photoshop图像处理等职业技能课,培养学生从事摄影、摄像前后期领域及新闻领域的职业能力;开设影像工作室实训、模拟电视节目实训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在职业拓展课程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选修相关课程,课程包括人像摄影、商品摄影、主题微电影策划与制作、网页排版设计、网站运营、商业修图、广告策划与活动营销等,助力学生提升职业能力。此外,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还开设了提升学生个性化素养的选修课体系,包括唐诗宋词与人生、生活中的管理学、历代女性法律地位解读、大学生岗前法律问题、高尚女性的必修课、婚姻爱情与家庭、职业发展中的团队智慧、交友与情商、幸福心理学及大学语文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场适应能力。课程设置与开发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将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和就业市场的反馈,持续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

作者:于秀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新闻人才范文篇7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新闻人才范文篇8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还存在着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师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财经新闻人才,我们在制定培养模式中必须加大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新闻人才范文篇9

一、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新闻业务的独立操作能力等。但目前我国各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不足,教学效果欠佳,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设备投入不足,办学硬件匮乏

由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开办时间短,至今仍有许多院校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应用学科性质缺乏认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结果是不重视实践课程安排,认为实践教学课可有可无。很多教学实践课都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代替必要的技能训练,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作用和地位被忽视。重装备、高消耗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录音机、摄像机、编辑机等电子采集设备及编辑与制作实验室有着极强的依赖性。一个成熟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科建设应该具备完善的配套实验室,包括摄影实验室、摄像实验室、视频编辑实验室、音频实验室、节目制作实验室、演播室等等。这些实验室与实验设备普遍价格贵、耗材高、磨损大,更新快。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受资金的限制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教学投入不足,实验设备匮乏或陈旧。无资金投入又无设备支持,导致学生接触实验设备的机会少,实验课时几十个学生使用一台摄像机的现象在高校并不少见。这种设备短缺的局限使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安排只能向高年级倾斜,低年级学生实验教学时看的多,动手的少。硬件设施缺乏使得大多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基础实验教学都难以保证,更无法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二)实践内容层次不强,缺乏系统性规划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内容丰富,从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摄像、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专题片拍摄、新闻栏目制作、新闻评论和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实践课时。由于开办时问短,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尚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几乎年年在调整,年年有变动。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一年级普遍以通识课程为主,即使有少量的专业课也大多安排为新闻理论课,为数不多的实践课基本集中安排在二三年级。这样除带来设备使用冲突的问题外,还会出现实践内容与所学课程脱节,如新闻采访常常与摄像等实践课程在二年级同步开设,导致学生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尚未掌握画面拍摄技巧,采访实践明显受到制约。同样,学生尚未深入了解电视节目形态与节目制作流程和技术时,进行电视节目策戈4与制作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由于实践课程设置缺乏统一规划与分层次安排,学生专业实践撞车、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实践课程未能按部就班地开设,不仅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效果,也导致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缺少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

(三)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能力培养缺少引导性

作为新兴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短时期内迅速扩张也必然导致专业师资严重短缺,这已成为制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瓶颈。目前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主力教师,大多是从人文、社科等非新闻专业转行而来,或者是刚参加工作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他们普遍从头学起,同时由于缺少业界经验,缺少对实践主题、过程、实践报告的设计、监督与检查,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进行有效指导。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新闻专业的实践与技能课程都由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而他们是否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则是一个相对次要的问题。在我国,尤其是近些年,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已由重学历重职称变成唯学历唯职称。这就把相当多具有丰富业界经验的优秀新闻人才排除在了教学岗位之外。我国只有中国传媒大学等极少的几所院校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培养资格,每年有限的博士毕业生很难充实到地方高校中来。相当比例的博士毕业后更多的是进行纯理论研究,他们在理论课讲授与科研方面虽然成绩斐然,但由于同样缺少新闻实践工作经验,对专业技能实践的指导难以得心应手。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专业实践指导不力,导致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或流于形式,或由学生完全自主实践,缺少引导性和系统性,难以达到应有的提高。

二、系统性培养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新闻学不同于传播学。新闻学注重研究新闻报道的过程和细节,偏重业务实践,主要为媒体培养新闻人才;而传播学注重研究新闻传播的效果与影响,偏重理论探索,培养专家与学者。了解新闻规律,掌握职业技能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尽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为社会输送“能用”和“好用”的人才,对于加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科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需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树立重视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尚处于摸索阶段,各高校并未形成统一的体例。一些院校大多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开设课程,普遍偏重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教学,造成课程设置不科学,实用性不强,稳定性不佳。学生所学知识与业界需求脱节,导致一些广电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不会使用摄像机,不能独立进行节目策划、新闻评论写作,甚至有新闻专业博士生不会写新闻消息的感叹,令用人单位对新闻专业教育产生质疑。因此,重视专业技能是目前新闻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面对咄咄逼人的新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快速的反应和迅捷的,广播电视新闻的制作重一l,/JI速前移。新闻记者能够在新闻现场即时为多家媒体提供现场直播报道是未来媒体融合趋势下的必然选择,这也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几堂课学生就可以掌握新闻理论,但在实践中熟练运用理论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摸索,因此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加强学生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人,合理设置新闻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侧重技能与实用性的培养。

(二)强化实践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构建系统性强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水平逐次提高是实现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前提。改变目前实践教学缺少系统性的现状,可按照“基本+提高+创新+应用”的模式来实施。“基本”是指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基本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实验设备,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作风。“提高”是指综合性与设计型的实践能力。在掌握基本实践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通过自定选题、自主策划并独立拍摄制作各种类型的节目。这一环节要结合视频编辑、演播室节目制作、实验电视台运作等综合实验课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创新是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师生互动,综合提高”为理念,积极开展广电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包括任课教师命题的开放项目和学生的自主选题项目等。同时根据分层次实践教学的安排,积极组织各种专业技能比赛项目如摄影、摄像、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栏目创作、情景剧创作等各类DV大赛及主持人竞赛、新闻评论竞赛等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创新,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提高实践作品的专业水平。应用是指在学生实践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准新闻栏目与准新闻媒体,使学生的新闻作品播出与发表,同时通过与校内外部门与单位的合作,实现学生专业实践走出校门,由关注校园转向关注社会问题,将镜头对准社会,对准现实生活,达到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终目的。在此培养模式下,还要确立专业实践与实习“一贯性、系统性与两结合”的培养原则。一贯性即人才培养方案中,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专业实践安排贯串大学四年,年年有,不断档,连成线。两结合即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将课堂内外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实习结合起来。

(三)推行专业实践导师制

导师制是近些年国内一些院校模仿国外大学新推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即从学生大一入学开始,就指定在校四年的指导教师。导师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普遍,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全面指导与规划,有时甚至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困难。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十分适合推广这种培养方式,导师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总体要求及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安排,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持续四年的专业实践技能指导。这样不仅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能够保证一贯性、系统性的实践培养方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按照一贯性和系统化的目标不断提高,也有助于导师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深层参与,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样是一种提升。导师制同样可以聘请新闻单位的资深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引进具有新闻从业经历的指导老师对于提高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新闻领域,向公众传递新闻的途径和方法的许多重大发现不是产生于新闻学院,而是产生于新闻机构。聘请资深媒体人士作为指导教师,有利于与新闻媒体的现实需求接轨,使职业技能培养更加有针对性。导师制的前提是指导教师要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与目标,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投入足够的精力与热情,有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实行导师制还必须加强对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考核,否则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或出现由于导师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精力不同导致学生得到的指导严重不平衡的现象。

新闻人才范文篇10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