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1:39:14

信任度

信任度范文篇1

信任问题从19世纪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之后,一直是各个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建立起来系统的理论框架,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些研究中,其中在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等领域成果更为突出,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来探讨信任问题。下面,笔者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文中在企业中下属对上级的信任,进行概念的界定。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前人对信任的研究主要有四种取向,即人格特质理论、情境反应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功能理论等,在不同研究背景下,每一种取向都具有其合理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1、人格特质理论

把信任作为人格特质的研究者认为,信任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的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个体所特有的,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形成的,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对其他人的一种期望、信心和信念。主要代表人物有Rotter,Wrightsman等。Rotter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口头或书面陈述的可靠性的概括性期望;wrightsman(1992)则认为信任是构成个体特质的一种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并相信他人的;Sabel(1993)认为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具有的认为对方不会利用自己弱点的一种信心。个人的生活经历、他对人性的看法会影响其对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一般期望或信念,有的人倾向于信任他人,有的人则倾向于怀疑他人。

2、情境反应理论

持情景反应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信任是对情境的反应,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和行为。人们面对不同的情境时,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和所采取的行为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多伊奇(Deutsch,958)所做的囚徒困境的试验,随着试验条件的变化,双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情境反应理论的代表人物有Deutsch、Boon、Holmes等。Deulsch(1958)把信任定义为在发生于人与人间的事件中所拥有的一种期待,指出信任是在以下三个情势参数的环境中做出的:一是存在一系列不确定性的行为;二是结果的发生基于其他人的行为;三是行为的有害性的影响力大干行为有益性;Boon和HoImes(1991)把信任定义为“在有风险的情势下,对他人的动机抱有一种积极地、自信的期待状态”。

3、人际关系理论

持人际关系理论的研究者把信任放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把信任作为一种个人的人格特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修正。如彭泗清认为人际关系理论将信任理解为人际关系的产物,是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计算和情感关联决定的一种人际态度,比如,人们对一次性人际交往对象的信任建立过程与对长期性人际交往对象的信任建立过程是不同的。代表人物有Lewis、Weigert等。列维斯(Lewis)和维吉尔特(Weigert,1985)认为信任是“人际关系中的理性计算和情感关联所决定的人际态度。”理性和情感是人际信任的两个重要维度,这两个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信任。其中认知性信任(cognitivetrust)和情感性信任(emotionaltrust)是两种最重要的类型。他们认为认知性信任是指由于对他人的可信任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信任,而情感性信任是基于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信任。

4、社会功能理论

持社会功能理论的研究者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如社会信任和制度信任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uhmann、Fukuyama,Barber、Zucker等。卢曼(1979)认为,信任是简化复杂性的机制之一,因为它能超越现存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而达成一些行为预期,帮助在人际间建立某种保障性的安全感,从而减少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卢曼还区分了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认为人际信任是以熟悉度及情感联系为基础,制度信任则是靠法律、规章之类的惩戒机制或预防机制来降低社会交往的复杂性;福山从文化的视角对社会信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信任是由文化来决定的,而文化是继承而来的伦理习惯,包括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机制,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社会的信任程度差异很大。茹克尔(Zucker,1986)根据经济结构中“信任产生”的三种重要模式,把信任划分为来源于过程的信任、来源于特征的信任和来源于制度的信任。来源于特征的信任是指料想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往往顾及他的家庭背景、年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种族等等。来源于制度的信任还要从非人格化的规则、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等的基础上产生,而不仅仅从人际间的交往和熟悉度中产生。茹克尔还比较系统的阐明了信任的三种形成机制,其中包括基于社会相似性的信任产生机制和基于法制的信任产生机制:前者主要是依据双方间的家庭背景、种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后者主要是依据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的保证状况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

通过对前人信任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对信任研究的四种不同的取向,都具有其合理性和理论价值,对完善信任理论系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指导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企业尤其是针对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度研究情境中,笔者认为把信任纳入到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功能理论的双重研究取向之中,是一个更为合理的、切合情境的选择,从这种思路出发,在本文中笔者把企业中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界定为:在一定的企业文化和制度下,下属与上级交往过程中,下属在理性计算和情感关联基础上对上级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和行为体现。

二、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制

在当代企业制度下,信任在实现企业健康平稳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属与上级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增强下属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愿景的认同感,有利于构建和谐、高效的雇佣关系,有利于员工提高工作的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的克服,从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绩效。既然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度对企业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上级如何才能获得下属的信任,影响下属对上级信任度高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的产生机制是怎样的呢?

1、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的影响因素

前人对影响信任的因素,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国内外学者针对影响上级与下属之间信任的因素的探讨,都提出了影响信任的因素,如迈耶尔、戴维斯和舒奥尔曼(Mayer,Davis&Schoorman,1995)以及彭泗清等都做出了系统的整理。另外,比较典型的研究还有克拉莫尔(Kramer,1996),他从上下级权力大小的角度,来探讨上下级之间信任,并认为上级对下属的信任和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在本质上有不同之处,因此,要想充分了解组织中上下属间的信任关系,必须将上级对下属的信任和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区分开来,并得出结论,认为除了关系之外,忠诚与才能是影响上级对下属信任的重要因素,而仁厚与正直则是影响下属对上级信任的重要因素:Buller(1991)认为决定信任他人的影响因素包括十个因素,即有效性、胜任力、一致性、言行谨慎、公平、正直、忠诚、开放性、履行承诺、接受能力;Gabarro发现品质(正直、动机、一致性、开放性、谨慎)、胜任(功能上的,人际上的,一般化的)和判断力是组织信任的重要基石;向上信任的维度(下属对上司的信任)与向下信任(上司对下属的信任)是不同的,向上信任的维度是正直、动机和开放性,而向下信任的维度却是正直、胜任、一致性;Maver&Davis认为能力、善意、公平是人际信任的基石。

我们发现,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和上级对下属信任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下属对上级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考虑上级的胜任力、公平性等因素,而上级对下属的信任更着重考虑的是下属的忠诚度的因素;同时发现,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影响因素的研究的结果不同,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一些因素是这些学者所共同认可的,如胜任力、公平、开放性等。

同时,企业制度和文化对下属是否信任上级具有重要的影响,来源于制度的信任往往更能够使下属更加容易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而对刚性的企业制度和文化的坚定的信任,往往能够加强下属对上级所具有的胜任力、公平、开放性等柔性因素的认同,刚性的企业制度与柔性的领导者品质,两者相互贯通,从而不断提高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度。

因此,在企业中尤其是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的影响因素中,既要考虑企业制度和文化的构建和塑造,更对上级领导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有那些具有高胜任力、坚持公平和开放性等优秀品质的领导者,才能够得到下属的信任和支持。

2、下属对上级信任的产生机制

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在信任建立的过程中,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经历了三个过程,即威慑型信任、了解型信任和认向型信任,这三种类型的信任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认同型信任是最高层次的信任,是上级获取下属对其信任所追求的目标。

所谓威慑型信任是基于行为的一贯性,如果行为的一贯性无法维持时,就会受到惩罚。这种类型的信任是建立在下属和上级的交往的前期阶段,下属对企业制度、企业氛围、上级领导的领导风格等都是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下属所采取的行为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制度的遵从上,因为如果不遵守制度,自己就会受到惩罚,因此威慑性信任更多的是一种制度的约束和威慑,下属没有对企业和上级投入情感。

所谓了解型信任是基于对对方行为的可预测性,能够准确的预测对方所采取的行为而产生的信任。该类型的信任是较威慑型信任更高层次的信任,在这一阶段中,员工通过与上级的交流和沟通,开始对上级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对上级所要采取的行动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希望得到上级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同。

所谓认同型信任是基于对对方的愿望和意图的接纳,相互间形成情感、价值观上的认同。该类型的信任是信任发展的最高层次,下属对上级的价值观、企业发展的愿景高度的认同,并积极主动地为实现该愿景而努力,企业上下高度和谐,员工拥有高度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组织绩效得以大力提升。

高层次的认同型信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级领导者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要求领导者不断提升优秀的领导品质,完善企业制度的基础上,遵循下属对上级信任产生的过程和规律,努力实现在企业内部形成高层次的认同型信任,不断提高组织绩效。

三、提高下属对上级信任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下属对上级信任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高层次的认同型信任的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如信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信任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信任与员工忠诚心的关系以及信任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笔者认为,提高下属对上级信任度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度与组织绩效、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员工的忠诚心以及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成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1、下属对上级的高层次信任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

关于企业内部信任与企业绩效关系,已有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如赵西平等人对团队能力、组织信任与团队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团队的写作能力、团队资源的掌控能力分别于团队绩效、组织信任正相关。组织信任与团队绩效正相关。团队协作能力、团队资源掌控能力分别通过组织信任影响团队绩效;也有研究者对管理者个人绩效与信任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管理者在组织中所面临的三种信任关系——上级的信任、下属的信任以及同事间的信任,并分别说明三种信任关系是如何影响管理者的个人绩效,最后提出了360度信任——绩效提升模型。

下属对上级的高层次的信任,会反应在员工的心理契约和行为表现之上,下属对上级信任,会主动地追随上级,认同上级的价值观,接受并积极主动地为实现企业发展愿景而努力,而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上级领导者的管理绩效和任务绩效,所谓的管理绩效主要表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下属等的管理职能方面的绩效,而下属对上级的高度信任,有利于加强下属与上级的沟通,帮助领导者制定出正确的可行性的计划,有利于下属对上级工作安排的认同和接受,便于上级的组织管理;所谓的任务绩效与管理绩效往往是正相关的,较高的管理绩效带来较高的任务绩效。

2、下属对上级的高层次信任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员工根据自己的参考框架对工作的特性加以解释后所得到的结果,是员工对其工作参考纬度的情感反应。在这里工作参考纬度不仅仅是工作的状况,还包括员工工作的整体环境,公司的制度和文化,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以及领导者对待下属的态度等等,员工是否对工作满意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和解释,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而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和领导风格是影响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包括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而民主公平的领导风格也更能让员工得到情感的满足。

高层次的认同型信任,是建立在下属和上级良好的沟通基础上形成的,是下属对上级的价值观、情感上的高度认同,是对企业制度和文化的接纳,是对上级领导者胜任力、公平性、开放性以及对员工职业规划和发展的支持的态度等的认同。这种情感上的付出所建构起的高层次的认同型的信任,无疑会加强员工对企业以及领导者的情感投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地提高在企业中的工作满意度。

3、下属对上级的高层次信任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信任度范文篇2

关键词:关系营销保险公司消费者信任

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关于中国公众信任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保险人等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信任度最低,信任缺失是保险公司建立和维持与顾客长期关系的重要障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已经认识到消费者信任有助于建立牢固的顾客忠诚,而顾客忠诚可以节约获取新顾客的成本,降低顾客管理的成本,增加交叉销售的机会,为保险公司赢得竞争优势。

一、消费者信任的内涵

关系营销理论关注公司如何更好地了解和服务有价值的顾客,提高顾客忠诚度,建立满意、长期的商业关系,信任是其中最有力的关系营销工具,是衡量关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消费者信任是将自身利益置于他人行为影响之下的一种意愿(Mayeretal.,1995),这种意愿是基于对他人会保护交易相关人员权利的乐观预期(Hosmer,1995)。早期的消费者信任研究着眼于交易领域,强调信任对于交易行为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信任就是经济交换的润滑剂(K.Arrow,1974)。正因如此,消费者信任在很多商业活动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那些交易的执行要跨越一定的时间,无法立即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检验的交易中(Fukuyama,1995)。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个体总是倾向于通过理解和控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具体说就是来预期另一方(或多方)的行为以及理解自身行为会如何影响这些行为(Luhmann,1979)。

随着关系营销思想变革了传统的交易营销思想范式,研究者也开始逐渐关注包括消费者信任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Moormanetal.,1993)。关系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信任对一个公司的关系营销策略至关重要(Doney&Cannon,1997;Dwyer,1987;Ganesan,1994;Kumar,1996;Morgan&Hunt,1994),信任出现在任何供应商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关系中,特别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的时候,或是参与者缺乏相关知识或信息不对称时。消费者信任被认为是影响关系构建的变量(Wilson,1994),消费者信任有助于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Ganesan,1994),是一个最有力的关系营销工具(Berry,1995)。

二、保险服务关系中的消费者信任

在保险服务业中,信任显著影响顾客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因为消费者不能像购买有形的商品一样在购买前就检验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大部分消费者缺乏保险知识,再加上保险条款比较复杂、语言晦涩难懂,以及保险经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消费者更需要对保险公司给他们提供的预期服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信任成为影响保险公司与顾客的关系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

消费者信任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信任可以被视为是消费者对值得信任的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信任信念和愿意依赖保险服务提供者的意愿。如果消费者相信保险服务提供者是诚实可靠、值得信赖的,信任就产生了。建立了对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信任,将降低消费者感知到的风险,使其愿意同保险公司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同时,也能降低保险公司的退保率,节约保险公司的交易成本,提高利润率。

三、保险服务关系中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

(一)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水平

专业水平是消费者评价保险服务提供者在产品或服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标准。保险服务要求的专业性较强,消费者感知到的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水平越高,就越能提高对保险公司的信赖感,从而愿意做出购买决策,并可能重复购买或是积极向别人推荐。

(二)保险产品的绩效

产品绩效被定义为消费者对交付的核心服务绩效的估计。由于消费者很难评价保险服务这种无形的商品,他们就会更关注保险产品的绩效。感知的产品绩效与消费者信任正相关。在传统的保险产品中,可交付的核心服务主要是风险管理和补偿损失的能力,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将影响消费者的信任。随着保险产品不断创新,具有投资、储蓄功能的保险产品不断涌现,其回报率也成为消费者衡量产品绩效的标准之一。

(三)保险公司的声誉

消费者对保险公司产生信任感的前提包括保险公司的信誉,感知到的保险公司的声誉会影响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信任信念,保险公司声誉的评级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其销售人员可信赖性的评价。当消费者不熟悉保险服务提供者的时候,更大程度上是从保险公司的声誉来预期保险公司将来能否履行保险合同的义务。

(四)顾客满意

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交往经验对建立信任的顾客关系也很重要。顾客满意是一种主观的评价,产生于顾客期望的服务绩效与感知的服务绩效的对比,也会受到消费过程中的情感经历的影响。顾客满意评价包括与服务经历有关的愉悦、害怕和愤怒等感觉。顾客的满意将强化保险公司在未来会继续履行义务的信心,形成高信任度的顾客关系。

(五)相同的价值取向

在保险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相同的价值取向意味着双方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相同的价值取向影响消费者对保险服务提供者的消费者信任。当消费者发现与保险服务提供者的相同兴趣和价值观之后,情感回应就会产生,表现出对服务提供者合作和随和的态度,比较容易建立满意、长期的关系。

四、保险公司消费者信任战略的实施

随着我国保险业兑现全面开放的入世承诺,越来越多的“洋保险”进入我国保险市场,保险公司面临着获取新顾客和保留老顾客的双重挑战。我国保险公司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赢得竞争优势,必须要实施全方位的消费者信任战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顾客关系。

(一)制定良好的企业品牌战略

消费者初次接触保险销售人员时,其认知信任主要来自于掌握的保险公司的声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保险公司赢得顾客信任的无形资产。

保险公司要加强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保险公司的品牌建设,应对保险市场新的机遇和挑战。诚信建设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企业文化建设到员工行为规范,从日常经营管理到顾客服务,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视对诚信品质的要求。用诚信的企业文化,造就了和谐的企业氛围,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持与股东、顾客、社会的良好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让消费者更有信心,使消费者感到产品更可靠,对保险公司形成正面的感觉和判断。

(二)注重保险产品战略创新

现有的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顾客导向意识,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需求。传统保险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利率、汇率逐渐市场化的市场需求,失去了顾客的信任与忠诚,因此,保险产品需要从纯保障型向保障、储蓄、投资等多功能产品转型,把握市场的脉搏,满足顾客对保险服务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要实现从产品导向到顾客导向的转变,努力提高保险业自主创新能力,关注顾客的需求,自主开发出适合不同顾客群体需求的新产品。对大众化的标准产品注入个性化的因素,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顾客的信任和忠诚。

(三)保证优质的保险服务战略

产品、价格都将不再是保险业竞争的主要手段,服务才是消费者评判和选择保险公司的重要标准,服务质量成为保险公司争夺优质顾客的重要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诚实、守信、真诚、便利、专业的优质服务有利于保险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保险服务质量的提高将使保险公司赢得顾客信任,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保险公司续保率、增加新“保单”的目的。所以,优质的服务能为保险企业带来销售业绩,创造利润,是一种双赢的信任营造策略。

保险公司要加快服务流程再造,合理布局服务网络,建立以顾客为中心、一站式、标准化的服务平台,提高顾客服务的效率。进一步加强顾客服务及关怀行动,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保险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素质,推动顾客满意和信任的提升。

保险公司也要不断实现服务创新,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内容,提高保险服务的附加值,通过增值服务提升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增值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多便利,更具个性化和亲切感,赢得顾客信任和忠诚;也能建立转换障碍,使顾客难以转向竞争者,形成保险公司的战略竞争优势。

(四)确定科学的人才遴选与培养战略

保险公司不能忽视关系导向的内部维度,人员是建立信任的顾客关系的关键。员工的态度、承诺和行为将影响与顾客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保险公司的诚信、服务质量等信息更多是通过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形象和行为传递给消费者的,保险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消费者信任的确立。因此,保险公司要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雇佣合适的员工是保险公司人才战略的第一环。保险公司在遴选保险销售人员的时候,要选择诚实、正直和与本公司价值观相同的高素质员工,严格把关,保证必要的文化和专业素质、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抗压力能力,让员工与保险公司在共同的愿景中一起成长,增进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保险公司要培养顾客导向型的员工,不断提高员工沟通、销售和服务的技巧。保险公司还要定期为员工进行系统的保险知识培训,使保险销售人员的形象更加专业,能够根据顾客的经济状况对其资金进行合理布局,提供个性化的、专业的理财意见。保险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中还要特别强调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保险公司员工的职业素质水准,改变保险销售人员的公众形象。将诚信原则贯彻到为顾客服务的全过程,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传达诚实守信的服务理念。

(五)构建完善的消费者沟通渠道

加大保险知识的宣传,借助举办保险咨询或讲座,大力宣传保险知识,为消费者分析保险服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澄清偏见和误解,使顾客对保险公司的信任从沟通开始。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险消费意识,增进他们对保险消费的认知信任。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通过报纸、网络等公开的信息载体,向保险的需求者披露有关信息,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保险条款和优质服务承诺等,使消费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内容,增强顾客的信任,以便其做出客观的决策。公务员之家

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电子邮件和热线电话等方式便捷地信息,并及时处理顾客的投诉,使顾客及时、方便地享受优质服务。此外,开展顾客俱乐部活动和提供顾客服务卡也可以使保险公司有针对性地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使顾客对保险公司及其员工树立信任。

参考文献:

1.阿德里安•佩恩等.关系营销—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2002

信任度范文篇3

摘要:信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企业中尤其是下属对上级信任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全球金融风暴的打击下,对处于寒冬的企业而言,信任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企业内部下属对上级信任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信任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影响下属对上级信任度的因素及信任产生机制,最后,对提高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任影响因素产生机制意义

一、下属对上级信任度的概念界定

信任问题从19世纪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之后,一直是各个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建立起来系统的理论框架,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些研究中,其中在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等领域成果更为突出,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来探讨信任问题。下面,笔者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文中在企业中下属对上级的信任,进行概念的界定。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前人对信任的研究主要有四种取向,即人格特质理论、情境反应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功能理论等,在不同研究背景下,每一种取向都具有其合理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1、人格特质理论

把信任作为人格特质的研究者认为,信任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的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个体所特有的,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形成的,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对其他人的一种期望、信心和信念。主要代表人物有Rotter,Wrightsman等。Rotter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口头或书面陈述的可靠性的概括性期望;wrightsman(1992)则认为信任是构成个体特质的一种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并相信他人的;Sabel(1993)认为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具有的认为对方不会利用自己弱点的一种信心。个人的生活经历、他对人性的看法会影响其对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一般期望或信念,有的人倾向于信任他人,有的人则倾向于怀疑他人。

2、情境反应理论

持情景反应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信任是对情境的反应,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和行为。人们面对不同的情境时,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和所采取的行为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多伊奇(Deutsch,958)所做的囚徒困境的试验,随着试验条件的变化,双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情境反应理论的代表人物有Deutsch、Boon、Holmes等。Deulsch(1958)把信任定义为在发生于人与人间的事件中所拥有的一种期待,指出信任是在以下三个情势参数的环境中做出的:一是存在一系列不确定性的行为;二是结果的发生基于其他人的行为;三是行为的有害性的影响力大干行为有益性;Boon和HoImes(1991)把信任定义为“在有风险的情势下,对他人的动机抱有一种积极地、自信的期待状态”。

3、人际关系理论

持人际关系理论的研究者把信任放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把信任作为一种个人的人格特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修正。如彭泗清认为人际关系理论将信任理解为人际关系的产物,是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计算和情感关联决定的一种人际态度,比如,人们对一次性人际交往对象的信任建立过程与对长期性人际交往对象的信任建立过程是不同的。代表人物有Lewis、Weigert等。列维斯(Lewis)和维吉尔特(Weigert,1985)认为信任是“人际关系中的理性计算和情感关联所决定的人际态度。”理性和情感是人际信任的两个重要维度,这两个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信任。其中认知性信任(cognitivetrust)和情感性信任(emotionaltrust)是两种最重要的类型。他们认为认知性信任是指由于对他人的可信任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信任,而情感性信任是基于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信任。

4、社会功能理论

持社会功能理论的研究者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如社会信任和制度信任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uhmann、Fukuyama,Barber、Zucker等。卢曼(1979)认为,信任是简化复杂性的机制之一,因为它能超越现存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而达成一些行为预期,帮助在人际间建立某种保障性的安全感,从而减少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卢曼还区分了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认为人际信任是以熟悉度及情感联系为基础,制度信任则是靠法律、规章之类的惩戒机制或预防机制来降低社会交往的复杂性;福山从文化的视角对社会信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信任是由文化来决定的,而文化是继承而来的伦理习惯,包括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机制,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社会的信任程度差异很大。茹克尔(Zucker,1986)根据经济结构中“信任产生”的三种重要模式,把信任划分为来源于过程的信任、来源于特征的信任和来源于制度的信任。来源于特征的信任是指料想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往往顾及他的家庭背景、年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种族等等。来源于制度的信任还要从非人格化的规则、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等的基础上产生,而不仅仅从人际间的交往和熟悉度中产生。茹克尔还比较系统的阐明了信任的三种形成机制,其中包括基于社会相似性的信任产生机制和基于法制的信任产生机制:前者主要是依据双方间的家庭背景、种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后者主要是依据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的保证状况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

通过对前人信任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对信任研究的四种不同的取向,都具有其合理性和理论价值,对完善信任理论系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指导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企业尤其是针对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度研究情境中,笔者认为把信任纳入到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功能理论的双重研究取向之中,是一个更为合理的、切合情境的选择,从这种思路出发,在本文中笔者把企业中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界定为:在一定的企业文化和制度下,下属与上级交往过程中,下属在理性计算和情感关联基础上对上级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和行为体现。

二、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制

在当代企业制度下,信任在实现企业健康平稳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属与上级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增强下属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愿景的认同感,有利于构建和谐、高效的雇佣关系,有利于员工提高工作的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的克服,从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绩效。既然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度对企业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上级如何才能获得下属的信任,影响下属对上级信任度高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的产生机制是怎样的呢?

1、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的影响因素

前人对影响信任的因素,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国内外学者针对影响上级与下属之间信任的因素的探讨,都提出了影响信任的因素,如迈耶尔、戴维斯和舒奥尔曼(Mayer,Davis&Schoorman,1995)以及彭泗清等都做出了系统的整理。另外,比较典型的研究还有克拉莫尔(Kramer,1996),他从上下级权力大小的角度,来探讨上下级之间信任,并认为上级对下属的信任和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在本质上有不同之处,因此,要想充分了解组织中上下属间的信任关系,必须将上级对下属的信任和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区分开来,并得出结论,认为除了关系之外,忠诚与才能是影响上级对下属信任的重要因素,而仁厚与正直则是影响下属对上级信任的重要因素:Buller(1991)认为决定信任他人的影响因素包括十个因素,即有效性、胜任力、一致性、言行谨慎、公平、正直、忠诚、开放性、履行承诺、接受能力;Gabarro发现品质(正直、动机、一致性、开放性、谨慎)、胜任(功能上的,人际上的,一般化的)和判断力是组织信任的重要基石;向上信任的维度(下属对上司的信任)与向下信任(上司对下属的信任)是不同的,向上信任的维度是正直、动机和开放性,而向下信任的维度却是正直、胜任、一致性;Maver&Davis认为能力、善意、公平是人际信任的基石。

我们发现,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和上级对下属信任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下属对上级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考虑上级的胜任力、公平性等因素,而上级对下属的信任更着重考虑的是下属的忠诚度的因素;同时发现,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影响因素的研究的结果不同,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一些因素是这些学者所共同认可的,如胜任力、公平、开放性等。

同时,企业制度和文化对下属是否信任上级具有重要的影响,来源于制度的信任往往更能够使下属更加容易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而对刚性的企业制度和文化的坚定的信任,往往能够加强下属对上级所具有的胜任力、公平、开放性等柔性因素的认同,刚性的企业制度与柔性的领导者品质,两者相互贯通,从而不断提高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度。

因此,在企业中尤其是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的影响因素中,既要考虑企业制度和文化的构建和塑造,更对上级领导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有那些具有高胜任力、坚持公平和开放性等优秀品质的领导者,才能够得到下属的信任和支持。

2、下属对上级信任的产生机制

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在信任建立的过程中,下属对上级的信任经历了三个过程,即威慑型信任、了解型信任和认向型信任,这三种类型的信任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认同型信任是最高层次的信任,是上级获取下属对其信任所追求的目标。

所谓威慑型信任是基于行为的一贯性,如果行为的一贯性无法维持时,就会受到惩罚。这种类型的信任是建立在下属和上级的交往的前期阶段,下属对企业制度、企业氛围、上级领导的领导风格等都是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下属所采取的行为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制度的遵从上,因为如果不遵守制度,自己就会受到惩罚,因此威慑性信任更多的是一种制度的约束和威慑,下属没有对企业和上级投入情感。

所谓了解型信任是基于对对方行为的可预测性,能够准确的预测对方所采取的行为而产生的信任。该类型的信任是较威慑型信任更高层次的信任,在这一阶段中,员工通过与上级的交流和沟通,开始对上级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对上级所要采取的行动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希望得到上级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同。

所谓认同型信任是基于对对方的愿望和意图的接纳,相互间形成情感、价值观上的认同。该类型的信任是信任发展的最高层次,下属对上级的价值观、企业发展的愿景高度的认同,并积极主动地为实现该愿景而努力,企业上下高度和谐,员工拥有高度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组织绩效得以大力提升。

高层次的认同型信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级领导者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要求领导者不断提升优秀的领导品质,完善企业制度的基础上,遵循下属对上级信任产生的过程和规律,努力实现在企业内部形成高层次的认同型信任,不断提高组织绩效。

三、提高下属对上级信任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下属对上级信任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高层次的认同型信任的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如信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信任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信任与员工忠诚心的关系以及信任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笔者认为,提高下属对上级信任度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度与组织绩效、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员工的忠诚心以及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成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1、下属对上级的高层次信任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

关于企业内部信任与企业绩效关系,已有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如赵西平等人对团队能力、组织信任与团队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团队的写作能力、团队资源的掌控能力分别于团队绩效、组织信任正相关。组织信任与团队绩效正相关。团队协作能力、团队资源掌控能力分别通过组织信任影响团队绩效;也有研究者对管理者个人绩效与信任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管理者在组织中所面临的三种信任关系——上级的信任、下属的信任以及同事间的信任,并分别说明三种信任关系是如何影响管理者的个人绩效,最后提出了360度信任——绩效提升模型。

下属对上级的高层次的信任,会反应在员工的心理契约和行为表现之上,下属对上级信任,会主动地追随上级,认同上级的价值观,接受并积极主动地为实现企业发展愿景而努力,而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上级领导者的管理绩效和任务绩效,所谓的管理绩效主要表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下属等的管理职能方面的绩效,而下属对上级的高度信任,有利于加强下属与上级的沟通,帮助领导者制定出正确的可行性的计划,有利于下属对上级工作安排的认同和接受,便于上级的组织管理;所谓的任务绩效与管理绩效往往是正相关的,较高的管理绩效带来较高的任务绩效。

2、下属对上级的高层次信任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员工根据自己的参考框架对工作的特性加以解释后所得到的结果,是员工对其工作参考纬度的情感反应。在这里工作参考纬度不仅仅是工作的状况,还包括员工工作的整体环境,公司的制度和文化,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以及领导者对待下属的态度等等,员工是否对工作满意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和解释,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而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和领导风格是影响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包括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而民主公平的领导风格也更能让员工得到情感的满足。

高层次的认同型信任,是建立在下属和上级良好的沟通基础上形成的,是下属对上级的价值观、情感上的高度认同,是对企业制度和文化的接纳,是对上级领导者胜任力、公平性、开放性以及对员工职业规划和发展的支持的态度等的认同。这种情感上的付出所建构起的高层次的认同型的信任,无疑会加强员工对企业以及领导者的情感投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地提高在企业中的工作满意度。

3、下属对上级的高层次信任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信任度范文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任研究

0引言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信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与运用的产物;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人类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结晶。由于商务网络环境大量地充斥着风险、不确定性而又需要相互依赖且愈加复杂,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已成为决定网上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信任问题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电子商务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与传统商务相比,表现为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情况更复杂。这是因为:第一,与传统商务一样,由于经济行为者的决策失误和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使得电子商务易受到交易本身特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影响。第二,电子商务受交易者所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交易所依赖的技术系统平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这种风险是买卖双方即使签定协议或合同都难以避免的。

基于上述原因,电子商务信任研究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内容被提了出来,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加以梳理。

1概念

1.1电子商务的内涵由于网络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同时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目前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的定义并未形成共识。由于学界、商界有各自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实践经验,因而在理解和定义电子商务时有所差别,大致可以概括为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理解两种。狭义的电子商务,指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进行的在线销售式电子商务。它是通过在技术上、功能上更加拓展了的网络—国际互联网进行的,从更严格意义上规范的在线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泛指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整个市场为范围的商务活动。在技术手段上不限定于国际互联网,而是泛指一切与数字化处理有关的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交换、获得数据的技术。在商务范围方面,也不仅限于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在线式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它还包含整个市场一活动相关的若干方面,如产品设计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广告促销、交易双方的磋商契约、产品的运送、货款结算以及售后服务等。

1.2信任的内涵近几年来,信任的含义一直在各种情境之下被思考。由于涉及和研究信任现象的领域较多,因而存在许多有关信任的观点。一类是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定义。比如,将信任定义为“从道德上对合理行为的预期,即以道德原则为基础的道德上的正确决策和行动”。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任是指“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

总的来说,可以将信任概括为: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且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信任是经济交易活动中的核心因素,因为只有双方相互信任,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国际上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对发展并维护顾客的回头率与忠诚度起决定性的作用。信任被看作是决定交易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交易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交易双方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它们之间的信任与相互依赖关系也随之发展[4]-[5]。

1.3电子商务信任的重要意义电子商务信任重要性最突出的一面是降低交易费用,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企业的存在是用内部管理组织代替市场节约交易费用,而电子商务信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内部管理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实现垂直一体化以节约更多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信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其它企业签订合同而不是依赖内部资源,在同等产出与收入前提下,来缩小企业规模[4]。

2当前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近几年才出现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论文,笔者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信任”进行检索,从1999到2006年8年期间,仅有58篇相关文章,截止到2007年就增加到450篇,2008年至2009年间便有213篇,可见最近两三年在我国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当前的大部分相关文献中,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代表观点:①电子商务信任机制主要通过虚拟组织的建立来实现,当其无法在虚拟组织中创造共同价值时,我们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联系来加强大家对虚拟组织环境的信任;②B2B电子商务市场信任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制度信任为基础,具体包括认知的控制信任机制、认知的鉴定信任机制、认知的法律约束信任机制、认知的反馈信任机制、合作规范信任机制;③将不同的风险来源与不同的信任机制相匹配,主要从技术、制度法律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建立比较完善的B2C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等等。

2.2电子商务的信任评价模型的研究在我国,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电子商务中的信任评价模型研究方面,其中利用博弈方法对信任问题进行分析的文章比较多,分别介绍B2B、B2C、C2C的信任评价模型,或者对具体某种类型的某行业或者是某企业进行信任评价也比较多,而系统地介绍对于整个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应该怎样评价的却不多。

2.3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目前,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并且主要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其中大多是对建立电子商务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方式是把目前的电子商务中信任缺失问题提出来,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建设信任体系的想法。公务员之家

2.4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3种较为典型的信任管理模式,即:中介信任管理模式、交托信任管理模式、担保信任管理模式。在这些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信任管理主要通过认证制度、在线信誉系统、信用评级、第三方契约服务、设立安全交易基金、信用炒作惩罚等来实现。我国学者对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信任管理框架的构建方面,这些信任管理模型一般都包括如下组成元素:身份信任管理和在线信誉评估系统。2.5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因素分析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影响电子商务信任的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商家、电子商务网站、消费者和商务环境。

商家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供应商的声誉、品牌、规模,为消费者提供定制服务的意愿等;而电子商务网站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信息可获得性、公布品牌促销信息、愤怒改变的导航和友好的界面等等;消费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任倾向、交易经历、对电脑的熟悉程度和对网上商店的预期、文化背景等;商务环境因素方面主要研究: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高低、社会上是否建立有权威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有无关于电子商务的明确权威的法律规范。

3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的不足

总的来说,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中信用问题的研究,也多处于在操作层面上对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进行实践研究。从相关的文献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对信任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多、很深入的,只是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研究结果还比较匮乏。具体来说,当前的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和定性描述为主,这些观点还没有得到系统实证研究的确认,也没有系统的提出理论供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借鉴,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①目前国内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方面,都与我国企业和政府开拓电子商务的实践不相符,有滞后的迹象,且急需解决。②总体来说,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分散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各行其是,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因此也很难对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③从研究结果来看,成果中直接借鉴国外信任研究的方法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与方法的较少。④大多数学者都提到了基于制度的信任,但是给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和在线企业提供参考的建议方面的研究却不多[3]。⑤虽然目前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较多。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叫“机制”,并且对其理解也不够深入、全面和系统。⑥信任问题是电子商务的瓶颈己经形成共识,但对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的认识,还不全面,很多人认为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仅仅是道德和法制问题,限制了信任问题的解决思路。

4今后的研究方向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出现是新生事物,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管理缺位,我们无可厚非,今天我国的电子商务活动模式正日益完善,而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休系研究正处于一个初期发展阶段,我们是放任自流,让微观的市场经济规律来决定,还是未雨绸缪,高屋建瓴,发挥我国经济中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总的来说,将来的研究方向如下:

4.1在不断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国内外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的发展动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创新;加大宏观层面的研究力度,重点研究有关政府的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加强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鉴缓和深化研究成果,相互协作,尽快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体系。

4.2构建起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严谨的、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

4.3从安全的角度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技术方面研究主要是对交易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等安全技术的研究。电子商务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上实现的,因此电子商务的信任也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鲁滨,张巍.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01):73-76.

[2]张睿,陈卫华.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3,(06):117-119

[3]辛明,孙洁.国内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分析[J].光盘技术,2006,(01):4-6

[4]李召敏,宋光兴.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信任的制度途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63-66.

[5]李召敏,李涛,宋光兴.网络营销中顾客信任的建立途径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C].见: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桂林,2006:329-338.

信任度范文篇5

一、信任的词条含义

人是社会的基础条件,是具有独特大脑思维回路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一个人的人格包含了集体无意识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对大自然(未知)的恐惧,对同类的恐惧(进化中竞争机制的部分),所以人要想对另一个人或者自然有充分信任,必然建立在了解另一个人,能清楚认识另一个人或大自然的基础之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之中需要有内心的交流,才可以达成。在汉词语之中,信任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建立在承诺之上的产物。相互依赖表示双方之间存在着交换关系,无论具体的交换内容是什么,都表示双方至少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利害相关,相互来依赖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在管理和教育领域中,对管理或者教育的对象给予期许和其能力的肯定,从而获得积极正向的结果,这效应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Effect)”或“期待效应”。在心理学上,人际信任的经验是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个人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组心理活动的产物。美国的心理学家Deutsch于1958年通过著名的囚徒困境实验将信任研究引入到心理学领域。开启了心理学上对于信任建立的研究。在心理学的概念含义范围之内,信任的建议就意味着需要承担可能受对方行为伤害的风险,就好比做买卖一样,承担着亏本的风险,但盈利空间巨大,选择了信任他人,就代表了愿意承受他人行为伤害的风险,这种意愿是人际信任的核心部分。信任能造成一种社会群体和个人之间的社会影响,是社会影响概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影响信任建立的因素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每个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这种需要必然建立在安全需要的基础之上,归属与爱(涵盖了人类的额各种感情需求,不单单指爱情这一方面)的需要,必然涉及到一个群体或一个人,如此才有可能达成。达成的过程需呀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培养和促成,也就意味着信任的建立不易。在信任的建立过程中,含有着以下几点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介入,相似性程度影响信任的建立。在人际交往当中,不可排除着社会因素的介入,除了个人主观意识之外,要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就必须对彼此的家庭背景、价值观、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然后综合各项社会因素的指标,确定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大,相似性极高,其建立信任关系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反之,建立信任的可能性也就降低。

(二)相互之间的了解程度。信任的建立除开社会因素之外,还需要对他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信任是建立在一定的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的,陌生人之间信任的建立必须是有一定的交谈及了解之后才会开始建立信任。假如走在路上随意一个人,你完全不了解或者不认识,你就难以对其形成信任,相反的在对他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对于他的品行、背景大致清楚之后,信任的建立就显得较为简单了。

(三)个人因素,即是个性和人格特点等。喜欢一个人,一般来说第一印象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个性和人格特点在信任的建立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当中,有的人还是很纯真、不受不良风气影响的,总会把其他人看成善良的、值得信任的,十分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合作,也十分容易把自己的信任给予他人,并获得他人信任,但是有些人则反之,他们不信任他人,认为依赖他人是一种不确定的冒险,不值得。

(四)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地位。环境能给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古语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抵就是说环境对人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处于这种文化环境中的人,相对于信任的建立相对会比较容易一些,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已经在其观念中形成社会善良淳朴的观点了,反之不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会阻碍信任的建立。社会地位就相当于企业品牌,好的社会地位会给他人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就像大家买品牌产品时,多数是因为这个品牌而选择去相信质量,这就是一种信任的表现,良好的社会地位会博得多数人的信任。

三、建立信任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人际信任关系微妙,人与人之间难以形成信任和依赖,大部分人对于他人总是持有怀疑和不信任,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为了解决信任危机,人类曾经做出了各种努力,以下提出了几点建立信任的方法:

(一)利用社会舆论对于信任概念进行普及,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信任,并通过宣传和相关活动的开展提倡公民培养一种诚信的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机制,对于不守信之人进行严惩并通过全网播报,以此为典例教育人们诚实守信,促进社会信任的建立,并完善和明确社会产权和社会职责,形成一个有序的社会,使得人们无法“钻空子”利用社会机制漏洞进行失信作案。

(三)政府做好榜样工作,建立稳定、透明的政策框架,让社会群众相信政府,信任政府官员,在社会各阶层间形成相互的信任关系,完善整个社会间的信任结构。

信任度范文篇6

关键词:司法信任;制度信任;司法公信力

1引言

有一个与司法有关的现象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下社会中:轰动性个案引发全民讨论热潮,普通群众与媒体竞相表达审判意见,舆论倒逼司法,法院的正式判决备受质疑。公众对法院判决产生质疑有很多原因,比如朴素正义观与法律职业思维的冲突,比如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偏听偏信,又比如判决结果与公众心理预期之间的巨大落差,但究其根本是公众的司法信任正逐渐流失。司法信任是司法公信力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通常表现为公众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任,但其本质是对国家司法体制及其运作过程和运作结果的信任。它集中体现了普通群众对于司法的态度,是衡量司法公信力状况的指标。司法信任表达了公众对司法的自愿信任,强调信任的自发性、主动性,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但也正因其源于主观心理状态,司法信任一旦流失便很难挽回。要挽救公众司法信任的流失,首先需要了解公众对司法产生信任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费孝通先生在描述中国乡土社会结构时,曾提出“差序格局”这个著名论断。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熟人社会中,一个人对他人的信任程度是由以自我为中心呈同心圆形态向外扩散的社会关系结构所决定的,位于最前面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亲缘关系,其次是以地域为基础的地缘关系。传统社会的典型特点是具有封闭性,社会生活较为简单,社会纠纷也易于理解,大多数纠纷可以通过民间力量予以解决。但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与人口大范围流动,社会的封闭性被打破,新技术新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分工更加精细,社会纠纷也变得愈加专业、复杂。商业社会与全球化时代下,越来越多的纠纷无法借由民间力量解决,必须依靠司法机关居中裁判。而传统信任模式又与现代司法活动不相适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是如何对司法机关产生信任的呢?笔者尝试对司法信任进行分类———威慑信任、制度信任与认同信任,通过研究三种信任关系来探索公众建立的司法信任。

2威慑信任:基于司法的国家属性产生的司法信任

威慑信任是指信任主体基于信任对象的威慑力而对其产生信任。这种信任关系是所有信任关系类型中最浅表的一种,因其建立在信任对象的威慑力基础上,无需信任主体与信任对象之间建立某种特定关系,只有信任对象失去威慑力,威慑信任才会消失。在司法信任关系中,威慑信任往往发生在那些对司法毫无了解、完全不知其所以然的群众身上。我国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逾千万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既不了解司法流程也不理解司法制度,甚至不是真的明白司法机关与政府有什么区别,但他们仍然对司法机关抱有信心。究其原因,是司法机关的威慑力引发了群众的威慑信任。这种威慑力来源于司法机关背后的政治国家,来源于司法机关所代表的国家公权力,这种威慑信任实际上是依赖于司法的政治属性产生的。无论西方学术理论界如何争论司法纯洁独立不受行政干涉,都无法抹消司法与生俱来的政治属性。法律是国家统治的工具,司法部门是国家的一个部门。司法作为法律适用的主要环节,不可避免会沾染上政治色彩。司法的国家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司法权属于国家权力司法权本质是司法机关代表国家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纠纷做出裁判的权力。王利明先生曾在其著作中为司法权下了定义:“从权力特征上看,司法权是一种国家权力或称为公权力,是国家职能的一种表现,国家通过建立专门的司法机构并赋予其司法权,从而实现其国家的职能。”正因为司法机关代表着国家,才能超脱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利益团体对社会纠纷做出裁判。有学者认为司法权是一种社会权力,从防止国家主义过分膨胀的角度来看,这种理论有其合理之处。但应当看到的是,“社会权力论”片面放大了司法权的社会属性,忽视了司法权所具有的以国家为后盾的强制力。一旦将司法权定义为社会权力,就失去了其赖以树立权威的强制属性,社会无法提供司法所需的强制力,而社会权力也不可能向国家权力请求帮助,否则就会失去其社会性。另外,现代政治国家几乎都设置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足鼎立的权力运行模式,作为对立法权与行政权两大国家权力的重要制约的司法权,也必须是国家权力,才能发挥它在权力体系中的制约作用。2.2司法体制反映国家需要司法的结构和布局是应政治的需要而构成的。国家权力无论是鼎立还是分立,是分散还是集中,是相互监督还是相互制衡,都是为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适应特定的政治需要而配置的。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借助分权制衡理论来为构建政治国家打下理论基础,西方国家所奉行的司法独立与司法至上主义正是为满足其宪政需要而从三权分立原则所演变进化来的。这一点在我国的历史经验中也能找到依据。封建中国高度集权的政治土壤没能培育出独立的司法系统,地方行政机关兼具审判职能,中央审判权则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这种行政司法合一的制度设计是为了巩固皇权维护统治。而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相适应,司法机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司法实践活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虽然不同国家司法与政治的关系各不相同,但无疑司法的存在形态与发展过程都与特定国家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2.3司法承担着特有的政治功能司法的政治功能主要由法院承载,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交往愈加频繁,各种经济、政治、社会问题愈加复杂,法院出于对社会转型的呼应,在其基本的定纷止争功能之外也逐渐演变出其他功能。近年来能动司法的理念在我国得到推行,人民法院能动司法的特征之一就是要主动回应社会司法诉求,主动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纵观世界各国,法院也都各自延展出了作为审判机构以外的其他功能。法院通过裁判纠纷形成公共政策以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通过填补法律漏洞或发挥造法功能以干预社会生活,甚至通过判断政治行为的合宪与否以维护宪法制度。法院因此成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发挥着规范政治权力运行并维护宪法制度的政治功能。强调司法的国家属性,并不意味着某种国家主义的倾向。司法的国家属性赋予其威慑力,只要司法权仍然是国家权力,司法机关仍然代表国家进行审判活动,这种威慑力就会一直存在。尽管威慑信任是浅层次的信任,但它能够简单直接地被公众感知,这是公众产生司法信任的第一步。

3制度信任:基于程序公正产生的司法信任

制度信任的概念来源于社会学,代表人物卢曼,他将信任分为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两类。他认为制度信任建立于某种具有预防性或惩戒性的机制上,制度信任可以降低社会交往的复杂性。社会发展早期的信任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的基础上,但随着社会发展导致的人际网络扩大,信任的对象也逐渐由个人扩大至社会团体、组织机构、国家政权以及规则、制度等。具体到司法信任的领域里,制度信任是指公众基于对司法制度及其运行过程的认知、了解而产生的信任,是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在现行司法制度下得到有效保护的信任。这种信任所蕴藏的逻辑前提是,司法制度必须是健全合理、行之有效的,不但要求司法制度本身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也要求司法制度能够得到良好的实施执行。公众基于对司法制度运行方式的了解而产生心理预期,当实际进行的司法活动满足公众心理预期时,公众便会对司法产生信任。而公众对司法制度所寄予的最大期望就是公正,换句话说,只有当公众能够从司法活动中感觉到公正的时候,公众才会逐渐产生司法信任。司法公正的要求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体公正体现在个案的裁判结果当中,能够从制度层面展示给公众的是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是指在司法过程中,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每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依法向社会公开,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程序公正的前提是存在一套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并且具有平等中立价值的程序制度,程序制度本身就是立法者设计的保证法律得以准确适用的规则机制,优秀的程序制度在运行中能够消除诉讼参与者之间的现实差异,使他们平等地参与诉讼;能够保证审判活动有序并公开,审判者居中裁判,审判权在监督之下运行。相对于评判标准较为模糊的实体公正来说,程序公正更容易被公众感知,公众对程序制度的公正了解得越多,也就越容易对司法活动产生认可与信任。基于制度产生的司法信任是建立公众司法信任过程中最重要也最艰难的一步。在迈过最初的威慑信任阶段后,需要建立的是更深一层的、在交流互动基础上产生的更加稳固的信任关系。公众基于对司法制度及其运作过程的认知与了解对司法制度产生信任倾向,当公众参与司法活动时,会根据其对司法制度、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经验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只有当司法活动的结果与公众心理预期的差距在可接受范围内时才会最终产生司法信任。基于制度的司法信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信任倾向到信任预期再到最终的信任形成这个流程会重复很多次才能产生稳固的司法信任。公众对裁判结果的心理预期并不总是合理的,但如果司法机关按照程序公平公开地对案件进行处理且审理过程没有瑕疵,那么公众对于裁判结果大多数时候也是能够接受的。这即是程序公正对实体公正的实现,也是程序公正对于公众司法信任问题的价值所在。

4认同信任:基于司法价值产生的司法信任

如果仅仅依靠司法的威慑力来获得公众信任,那么以此建立起来的强权秩序将是脆弱而不稳固的。如果仅靠司法制度的运行来凝聚公众信任,那么司法信任未免又会掉入“工具性信任”的陷阱中。唯有立足于这两者打下的基础,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司法活动潜移默化地增进民众对司法的认知和信任,最终让民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的价值,才能真正让他们的信任植根于此。正如昂格尔所言:“人们遵守法律的主要原因在于,集体的成员在信念上接受了这些法律,并且能够在行为中体现这些法律所表达的价值观念。一个人对规则的忠诚来自于这些规则有能力表达他参与其中的共同目标,而不是来自于担心规则的实施所伴随的伤害威胁。”无论是司法制度还是司法规则,内在都蕴含着伦理精神与价值观念,公众形成司法信任的过程实际上是公众对司法机关、司法制度、司法活动进行价值上的评价、认同和接受的过程。司法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使司法得以保持生命力与凝聚力。实现公平正义不仅仅表明司法完成了解决社会纠纷的使命,还代表着司法使社会矛盾得到缓和,对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以及秩序和稳定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这是司法的社会功能,为社会矛盾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当司法所要解决的纠纷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时,司法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判断行为的对与错,还要考虑如何维护社会秩序。这并非是说要罔顾正义,无论什么时候公正都是司法的核心价值,而是强调发挥司法缓和矛盾维护秩序的功能。对于一个司法昌明的国家,司法的有效运行可以化解社会大部分的矛盾,而不至于使其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革命和暴乱。而在一个司法腐败的国家,任何的纠纷都会因为无法得到公平有效的处理,而被不断地积蓄起来,其基本的后果就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通过司法实现公平正义,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对法治下过一个定义:“法治应当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说法治需要获得公众普遍的服从,这里的服从应当是出于信任的自愿服从。单纯靠强制力与威慑力引起的服从是一种被迫的服从,以这种服从为基础所建立的法律秩序是不稳固的,自愿服从应当是以公众的信任为基础的普遍服从,只有公众在经过理性思考之后自觉做出服从法律的选择,才可能形成稳固持久的法律秩序。而司法所体现出的公平正义,能够最有效地促进公众对法律的信任与服从,司法活动虽然只是法治建设过程中的一部分,但司法总是以个案的方式去践行法治,借由做出公正的裁判结果使司法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观深入人心,再通过这种公正价值来引导社会公众形成普遍的法律共识,从而推动法治建设。司法的公平价值还能为建设法治所需的良性法律环境提供帮助,司法是公众最直观感受到正义的环节,只有司法本身成为社会成员信任的对象,法治的理念才能真正被公众所接纳吸收,法治建设才能在良性的环境下发展,法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5结语

尽管当下深化司法改革进行的一系列举措卓有成效,但我国司法制度中仍存在的某些问题亦不应被忽视。司法制度的运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司法职能,也体现了蕴藏在制度中的司法的价值理念。优秀的制度能通过在其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价值观念来推动法治建设,使人们在内心真正开始拥护司法所代表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从而产生普遍信任。这个阶段的司法信任不再是威慑性信任或工具性信任,而是内在价值上的司法信任,是公众对司法公正性、权威性的信任。实现认同信任需要直面并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在群众心中建立对司法机关权威性的认识,从而推动认同信任的产生。当公众司法信任达到这一层次的时候,眼下困扰我们的某些司法公信力问题以及司法权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8-9.

[2]周永坤.司法权的性质与司法改革战略[J].金陵法律评论,2003.

[3]江必新.正确对待司法与政治的关系[J].求是,2009,(24):51-53.

[4]尼古拉斯•卢曼.信任[M].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5-77.

[5]罗伯托•曼加贝拉•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98-101.

信任度范文篇7

关键词:供应链;合作关系;信任

一概念的界定

1信任的概念界定

不同的理论传统对信任概念本身的理解以及对信任在具体生活领域中的认识都有不同。

社会心理学传统中,对信任概念的界定多基于个体的、心理的角度,把信任界定为个人心理特质(预期、信心和信念)的表达。如多伊奇(Deutsch,1958)霍斯莫尔(Hosmer,1995)认为信任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有可能大于预期收益的不可预料事件时,作出的非理性的选择行为。

Wrightsman认为信任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其个人特质一部分的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的。

社会学传统则基于人的社会性,强调行动者在具体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对行动者有巨大影响,重视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从社会关系的维度出发认识和理解信任。如卢曼(Luhmann,1979)认为信任与复杂性简化联系在一起,更具体地讲,是因其他人自由进入世界的复杂性的简化。信任发挥功能以便理解并减少这种复杂性。祖克尔(Zucker,1986)从预期的经验性内容出发提出了信任关系的三个层面,即基于交往经验的信任、基于行动者具有的社会文化的特性的信任和基于制度的信任。

经济学传统基于人的“经济理性”,对信任的理解主要从成本——收益计算考察。关注信任的功能、对信任功能的规制和信任机制的构建和维持。如科尔曼(Coleman,1990)认为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

2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建立是供应链在动态环境中高效进行供需协作过程的基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指在一定时期内,基于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原则的一种协议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关系。合作的原因是为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取得竞争的成功。显然,合作关系要强调企业间的互利和相互的信任。

3供应链间企业合作关系

供应链间企业合作关系建立是供应链在动态环境中高效进行供需协作过程的基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指在一定时期内,基于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原则的一种协议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关系。合作的原因是为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取得竞争的成功。显然,合作关系要强调企业问的互利和相互的信任。

供应链中企业间的合作通常表现为以下一些形式:供应商——制造商;制造商——分销商;制造商——客户。合作伙伴关系有以下主要特征:两者高度的信任机制;双方有效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换包括成本、进程与质量控制等信息的自由交流,大量运用EDI/Internet;供应方直接参与购买方的产品研发,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非寻找新的伙伴;长期稳定的供应合同;以实现系统双赢为目标。

二信任在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重要作用

可说凡是有合作的地方,都需要信任,信任是合作关系的基础。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加强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最终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要达到此目的,加强企业间合作、培养企业间的信任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信任在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任减少了供应链企业间的成本

信任在节约成本方面的作用包括:对交易成本本身的节约;对惩罚、监督成本的节约;对控制成本的节约。

在供应链合作关系中,由于欺诈和由此引起的交易双方之间的不信任,以及防范欺诈行为所采取的措施,会形成巨大的交易成本,这种交易成本会阻滞交易的进行,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培养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减少这些交易成本。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就信任关系而言,它涉及行动者是否甘冒风险自愿转让资源或资源控制权的问题,也就是一种委托一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备等原因,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着诸如逆向选择、败德行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仅有激励和监督是不够的。因为随着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长期发展,要维持同样的效果,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有递增的趋势。而如果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保持不变,则效果成递减趋势。

培养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减少合作中的激励和监督成本。信任因此被看作是新竞争力的核心部分。

2信任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

首先,对供应链企业来说,信任意味着按时交货、按时付款、保持一贯的高质量、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因此相互信任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减少了不必要的谈判和协商,并减少由此引起的时间耗费。其次,信任还意味着超越合同上的灵活性,即合同双方准备交换商业信息、承诺非正式的理解、准备在任何时候就合同条款进行新的谈判等。这种灵活性将减少企业在应付突发事件中的相互推诿,随之减少了企业在处理未预见的偶然事件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最后,信任还意味着超越合同之外的灵活性,即准备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准备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有出入、原意忽略偶然的缺陷。这种灵活性可以增进企业间的相互与信任,促进企业间的融合。总之,相互信任提高了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

3信任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在供应链合作关系中,信任使企业之间能通过相互间的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相互支持而使各方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从而取得普遍的规模经济效益。信任是协作关系的基础,是经济交换的润滑剂。只有相互信任,企业与企业之间才能进行包括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广泛交流,才能真正形成有利共享、有难同当、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协作关系,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4信任使企业不必重新选择新的合作伙伴

如果两个企业认为它们是相互信任的,就意味着它们对彼此的合作是满意的,那么它们就没有必要重新选择合作伙伴,也就减少了由此发生的成本。因为合作时间长,合作双方对彼此比较了解,也能预测出对方在未来事件中的行为方式,而选择新的合作伙伴意味着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行为风险和合同风险,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果。因此,信任能够减少由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带来的行为风险和合同风险。三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机制的构建

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的构建,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双方是否要建立这种信任关系;其二是如何建立这类信任关系。

1是否要建立这种信任关系

在发展供应链关系之初,一方只有在相信另一方的能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逐步作出信任的举措。由于双方企业都受到对方能力的吸引,合作双方憧憬在建立供应链关系后可获得一定的回报,即所谓的双赢,这就是信任关系之初的激励作用。在这一时期,激励机制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激励机制是应当包括共同的目标、双方组织的相容、角色的描述正确等内容在内。

若要构筑进一步的信任关系,企业在对供应链伙伴的选择上应当注重选择那些能够带来互补性的资产和相容的价值观的企业,当供应链合作双方的社会背景和公司文化的相容程度高,双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相容的可能性越大,后续的信任关系抗干扰能力越强。此外,相似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也可能使供应链成员间具有相似或相容的的管理风格、工作方式等。

2如何建立这类信任关系

(1)通过重复交易、交往有利于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

供应链中的信任关系是一个成员双方互相诱导的过程,而行为的连续性决定了过去的行为对现在及将来的行为存在着重要的影响,行为人以往所获得的经验是现在与将来的信任关系构筑的基础。因此只有一个长期持续、相互诱导关系才能进一步转化为良性循环的信任关系。合作双方要有一段时间的交易经验积累,重复交易才能更了解对方企业,建立信任关系会更可靠。当合作关系至少为双方带来预期的利益时,相互信任的关系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强化。

由于信任的传递性,如果能借助有较好的其他已有信任关系,包括借助有信任关系的企业和有信任关系的个人,信任关系更易于形成。

(2)分配公平有利于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

通过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合作会使得供应链会产生一种整合效应,会产生比非合作状态下更多的利益。对这些利益的分配必须是公平合理的,特别是强大的一方不能欺压弱小的一方,否则将会对信任关系产生严重的破坏。如果有一方“仗势欺人”,剥削了其他公司的合法收益,其代价必然是失去合作伙伴的信任,而且很可能是永远的失去了这种信任。在分配利益时,还必须注意“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在分配了这些利益后,各方的收益都要比不合作时要大。处于有利地位的企业应该注意向它的合作伙伴做出长期承诺,也即是企业应该做出分享未来的承诺。博奕论告诉我们,在长期重复博奕中,只有长期收益超过短期收益时,博奕双方才可能采取合作战略。所以,利益分配的公平有助于信任关系的加强。

(3)个人关系有利于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

人们的社会关系对企业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不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对企业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领导者之间已经建立的信任关系,将大大的有利于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发展。原因很简单,双方都不会为了企业的短期利益而丧失已经建立多年的私人关系。这时企业行动者个人间的信任关系转化成法人间的信任关系。

如果合作双方的企业领导人在合作之初并不熟悉对方,可以通过一个双方都共同信任的第三方引荐,促进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另外,必须注意到一点:企业信任关系的发展也能促进企业领导人之间个人关系的发展,也就是说,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和领导人之间的个人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企业领导者有必要注意和保持同合作伙伴领导者之间的私人关系,以促进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发展。

(4)行业协会的参与也有利于信任关系的发生

有时人们也会信任一些著名的协会组织里的企业,而不管己方对那家企业是否了解,是否有过业务往来,仅仅是因为那家企业是属于其个值得信任的协会。也就是说,一旦加入了一些广为推崇的协会,将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

(5)对其他企业的了解有利于信任关系的发生

如果一家企业对供应链中的另一家企业的目标、政策了解得较清楚,知道对方正在寻求己方的合作以实现其战略,并且有能力进行合作来促进双方的结交,这样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对方产生一种信任感,反过来说,要获得伙伴的信任,除了制定出合作战略之外,还必须想办法让供应链中的伙伴了解自己的合作战略以及实施这些合作战略的意愿和能力,也就说要让对方熟悉自己,这时候双方企业之间的交流就显得很重要了,必须注意互通有无。这种双向交流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举行会谈、信息系统互联、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共同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则——转型期中国企业间信任关系及结构重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许淑君,马士华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6):5-8

[4]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9(2):53-66

[5]洪玫,陈蕾信用的经济价值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8):58-60

[6]王海萍从理论到实践:论供应链管理信任机制的构筑[J]改革与战略,2006(11):120-121

信任度范文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安全信任管理;模型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已经由传统的客户机与服务器结构模式转变为P2P电子商务,不止买方作为交易参与的节点。卖方也成为了交易参与的节点。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主流的交易形式,未来的发展将不可估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交易的买方和卖方大多都是互不相识的,因此,加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安全信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安全信任管理全面加强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可靠进行。

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安全信任管理的相关工作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安全信任管理主要有三种管理模型,分别是PKI技术下的信任模型、自动信任下的协商模型、声誉下的信任模型,在这三种模型下进一步总结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相关信任模型的基本设计准则。对信任模型的研究首先要有一个标准的信任度,然后对信任度进行算法融合,但是信任模型并不是所有网络环境都适用的,一般只适用于电子商务环境。当下电子商务环境的运用系统大多采用的是双层拓扑架构,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些学者根据安全信任管理的进行提出了增强抗击能力的安全信任管理模型,使得安全信任管理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但该模型也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能应用,只能应用于某一程度上的恶意攻击行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经济效益如果不强,恶意攻击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可以忍受的,但电子商务系统中不能出现任何恶意攻击状况。

2动态的安全信任管理模型

2.1网络拓扑的结构与假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拓扑分为三种形式,首先是集中式拓扑,该形式比较容易引起单点失效。其次是非结构化拓扑,该形式对相关资源的定位效率不高,消耗带宽较大。最后是结构化拓扑,该形式不适用于电子商务环境。网络拓扑模型的假设主要有两点,首先用户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完成交易后,要将对交易进行的评价结果上传到超级节点。其次是对信任度的计算、传输等都是加密的,不能随意更改。2.2信任模型的构建。根据相关理论,对某一变量结果的决定会受到一些独立、微小因素的影响,各个因素的单独影响都极小,不能起到对模型的主导作用,那么这个微小因素趋于正态分布。对相邻节点进行评价的变量是随机的,对单独主体进行评价的作用很小,也不能起到主导作用。2.3全局信任值的融合算法。对全局信任值的融合算法受到三个因素制约,首先是对相邻节点之间的信任值进行计算,该信任度是评价该节点的主要依据。信任度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变化的,相邻节点每进行一次交互其信任度都会出现变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相邻节点之间的信任度进行计算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分别是来自买方和卖方对诚信的统计和相邻节点的在线时间长短。其次是对节点的推荐度,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恶意攻击带来的不良后果,要建立一个信任等级和推荐度的反映表,等级和推荐度的高低是成正比的,如果出现恶意攻击,有意将其中一个节点的信任值提高,在最终的计算中,恶意节点的数值相对较小,对全局计算的影响就不会很大,不良后果也会被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最后是对全局信任值的计算方式,要选择合适、准确的方式对全局信任值进行融合计算以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从而保证安全信任管理模型的设计合理,能够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顺利进行。2.4信任的基本性质。信任有六个基本性质,第一是信任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其中不确定性体现在随机和模糊两个方面。第二是信任的自反性。第三是信任的传递性,在相邻节点进行交互时能够实现信任的传递。第四是信任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说如果a能够信任b,但b却不一定可以信任a。第五是信任的衰减性,根据时间的不断变化,节点对信任的评估影响会越来越小。第六是信任属于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3结语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买方和卖方的交易安全一定要得到保证,这就要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对安全信任的管理,以全面提高双方交易的安全性。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对安全信任管理模型的设计,以加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致远,王汝传.P2P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动态安全信任管理模型[J].通信学报,2011,32(03):50~59.

[2]王保玉,高承实,戴青.P2P电子商务中信任评价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12):113~116.

信任度范文篇9

关键词:关系营销保险公司消费者信任

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关于中国公众信任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保险人等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信任度最低,信任缺失是保险公司建立和维持与顾客长期关系的重要障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已经认识到消费者信任有助于建立牢固的顾客忠诚,而顾客忠诚可以节约获取新顾客的成本,降低顾客管理的成本,增加交叉销售的机会,为保险公司赢得竞争优势。

消费者信任的内涵

关系营销理论关注公司如何更好地了解和服务有价值的顾客,提高顾客忠诚度,建立满意、长期的商业关系,信任是其中最有力的关系营销工具,是衡量关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消费者信任是将自身利益置于他人行为影响之下的一种意愿(Mayeretal.,1995),这种意愿是基于对他人会保护交易相关人员权利的乐观预期(Hosmer,1995)。早期的消费者信任研究着眼于交易领域,强调信任对于交易行为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信任就是经济交换的润滑剂(K.Arrow,1974)。正因如此,消费者信任在很多商业活动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那些交易的执行要跨越一定的时间,无法立即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检验的交易中(Fukuyama,1995)。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个体总是倾向于通过理解和控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具体说就是来预期另一方(或多方)的行为以及理解自身行为会如何影响这些行为(Luhmann,1979)。

随着关系营销思想变革了传统的交易营销思想范式,研究者也开始逐渐关注包括消费者信任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Moormanetal.,1993)。关系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信任对一个公司的关系营销策略至关重要(Doney&Cannon,1997;Dwyer,1987;Ganesan,1994;Kumar,1996;Morgan&Hunt,1994),信任出现在任何供应商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关系中,特别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的时候,或是参与者缺乏相关知识或信息不对称时。消费者信任被认为是影响关系构建的变量(Wilson,1994),消费者信任有助于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Ganesan,1994),是一个最有力的关系营销工具(Berry,1995)。

保险服务关系中的消费者信任

在保险服务业中,信任显著影响顾客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因为消费者不能像购买有形的商品一样在购买前就检验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大部分消费者缺乏保险知识,再加上保险条款比较复杂、语言晦涩难懂,以及保险经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消费者更需要对保险公司给他们提供的预期服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信任成为影响保险公司与顾客的关系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

消费者信任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信任可以被视为是消费者对值得信任的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信任信念和愿意依赖保险服务提供者的意愿。如果消费者相信保险服务提供者是诚实可靠、值得信赖的,信任就产生了。建立了对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信任,将降低消费者感知到的风险,使其愿意同保险公司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同时,也能降低保险公司的退保率,节约保险公司的交易成本,提高利润率。

保险服务关系中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

(一)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水平

专业水平是消费者评价保险服务提供者在产品或服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标准。保险服务要求的专业性较强,消费者感知到的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水平越高,就越能提高对保险公司的信赖感,从而愿意做出购买决策,并可能重复购买或是积极向别人推荐。

(二)保险产品的绩效

产品绩效被定义为消费者对交付的核心服务绩效的估计。由于消费者很难评价保险服务这种无形的商品,他们就会更关注保险产品的绩效。感知的产品绩效与消费者信任正相关。在传统的保险产品中,可交付的核心服务主要是风险管理和补偿损失的能力,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将影响消费者的信任。随着保险产品不断创新,具有投资、储蓄功能的保险产品不断涌现,其回报率也成为消费者衡量产品绩效的标准之一。

(三)保险公司的声誉

消费者对保险公司产生信任感的前提包括保险公司的信誉,感知到的保险公司的声誉会影响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信任信念,保险公司声誉的评级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其销售人员可信赖性的评价。当消费者不熟悉保险服务提供者的时候,更大程度上是从保险公司的声誉来预期保险公司将来能否履行保险合同的义务。

(四)顾客满意

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交往经验对建立信任的顾客关系也很重要。顾客满意是一种主观的评价,产生于顾客期望的服务绩效与感知的服务绩效的对比,也会受到消费过程中的情感经历的影响。顾客满意评价包括与服务经历有关的愉悦、害怕和愤怒等感觉。顾客的满意将强化保险公司在未来会继续履行义务的信心,形成高信任度的顾客关系。

(五)相同的价值取向

在保险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相同的价值取向意味着双方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相同的价值取向影响消费者对保险服务提供者的消费者信任。当消费者发现与保险服务提供者的相同兴趣和价值观之后,情感回应就会产生,表现出对服务提供者合作和随和的态度,比较容易建立满意、长期的关系。

保险公司消费者信任战略的实施

随着我国保险业兑现全面开放的入世承诺,越来越多的“洋保险”进入我国保险市场,保险公司面临着获取新顾客和保留老顾客的双重挑战。我国保险公司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赢得竞争优势,必须要实施全方位的消费者信任战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顾客关系。

(一)制定良好的企业品牌战略

消费者初次接触保险销售人员时,其认知信任主要来自于掌握的保险公司的声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保险公司赢得顾客信任的无形资产。

保险公司要加强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保险公司的品牌建设,应对保险市场新的机遇和挑战。诚信建设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企业文化建设到员工行为规范,从日常经营管理到顾客服务,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视对诚信品质的要求。用诚信的企业文化,造就了和谐的企业氛围,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持与股东、顾客、社会的良好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让消费者更有信心,使消费者感到产品更可靠,对保险公司形成正面的感觉和判断。

(二)注重保险产品战略创新

现有的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顾客导向意识,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需求。传统保险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利率、汇率逐渐市场化的市场需求,失去了顾客的信任与忠诚,因此,保险产品需要从纯保障型向保障、储蓄、投资等多功能产品转型,把握市场的脉搏,满足顾客对保险服务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要实现从产品导向到顾客导向的转变,努力提高保险业自主创新能力,关注顾客的需求,自主开发出适合不同顾客群体需求的新产品。对大众化的标准产品注入个性化的因素,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顾客的信任和忠诚。

(三)保证优质的保险服务战略

产品、价格都将不再是保险业竞争的主要手段,服务才是消费者评判和选择保险公司的重要标准,服务质量成为保险公司争夺优质顾客的重要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诚实、守信、真诚、便利、专业的优质服务有利于保险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保险服务质量的提高将使保险公司赢得顾客信任,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保险公司续保率、增加新“保单”的目的。所以,优质的服务能为保险企业带来销售业绩,创造利润,是一种双赢的信任营造策略。

保险公司要加快服务流程再造,合理布局服务网络,建立以顾客为中心、一站式、标准化的服务平台,提高顾客服务的效率。进一步加强顾客服务及关怀行动,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保险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素质,推动顾客满意和信任的提升。

保险公司也要不断实现服务创新,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内容,提高保险服务的附加值,通过增值服务提升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增值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多便利,更具个性化和亲切感,赢得顾客信任和忠诚;也能建立转换障碍,使顾客难以转向竞争者,形成保险公司的战略竞争优势。

(四)确定科学的人才遴选与培养战略

保险公司不能忽视关系导向的内部维度,人员是建立信任的顾客关系的关键。员工的态度、承诺和行为将影响与顾客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保险公司的诚信、服务质量等信息更多是通过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形象和行为传递给消费者的,保险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消费者信任的确立。因此,保险公司要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雇佣合适的员工是保险公司人才战略的第一环。保险公司在遴选保险销售人员的时候,要选择诚实、正直和与本公司价值观相同的高素质员工,严格把关,保证必要的文化和专业素质、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抗压力能力,让员工与保险公司在共同的愿景中一起成长,增进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保险公司要培养顾客导向型的员工,不断提高员工沟通、销售和服务的技巧。保险公司还要定期为员工进行系统的保险知识培训,使保险销售人员的形象更加专业,能够根据顾客的经济状况对其资金进行合理布局,提供个性化的、专业的理财意见。保险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中还要特别强调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保险公司员工的职业素质水准,改变保险销售人员的公众形象。将诚信原则贯彻到为顾客服务的全过程,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传达诚实守信的服务理念。

(五)构建完善的消费者沟通渠道

加大保险知识的宣传,借助举办保险咨询或讲座,大力宣传保险知识,为消费者分析保险服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澄清偏见和误解,使顾客对保险公司的信任从沟通开始。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险消费意识,增进他们对保险消费的认知信任。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通过报纸、网络等公开的信息载体,向保险的需求者披露有关信息,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保险条款和优质服务承诺等,使消费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内容,增强顾客的信任,以便其做出客观的决策。

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电子邮件和热线电话等方式便捷地信息,并及时处理顾客的投诉,使顾客及时、方便地享受优质服务。此外,开展顾客俱乐部活动和提供顾客服务卡也可以使保险公司有针对性地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使顾客对保险公司及其员工树立信任。

参考文献:

1.阿德里安•佩恩等.关系营销—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2002

信任度范文篇10

一、当前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近几年才出现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论文,笔者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信任”进行检索,从1999年到2006年8年期间,仅有58篇相关文章,截止到2007年就增加到450篇,2008年至2009年间便有213篇。可见最近两三年在我国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

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当前的大部分相关文献中,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代表观点:①电子商务信任机制主要通过虚拟组织的建立来实现,当其无法在虚拟组织中创造共同价值时,我们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联系来加强大家对虚拟组织环境的信任;②B2B电子商务市场信任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制度信任为基础,具体包括认知的控制信任机制、认知的鉴定信任机制、认知的法律约束信任机制、认知的反馈信任机制、合作规范信任机制;③将不同的风险来源与不同的信任机制相匹配,主要从技术、制度法律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建立比较完善的B2C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等等。

2.电子商务的信任评价模型的研究

在我国,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电子商务中的信任评价模型研究方面,其中利用博弈方法对信任问题进行分析的文章比较多,分别介绍B2B、B2C、C2C的信任评价模型,或者对具体某种类型的某行业或者是某企业进行信任评价也比较多,而系统地介绍对于整个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应该怎样评价的却不多。

3.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

目前,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并且主要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其中大多是对建立电子商务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方式是把目前的电子商务中信任缺失问题提出来,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建设信任体系的想法。

二、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的不足

总的来说,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中信任问题的研究,也多处于在操作层面上对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进行实践研究。从相关的文献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对信任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多、很深入的,只是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研究结果还比较匮乏。具体来说,当前的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和定性描述为主,这些观点还没有得到系统实证研究的确认,也没有系统地提出理论供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借鉴,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①目前国内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方面,都与我国企业和政府开拓电子商务的实践不相符,有滞后的迹象。且急需解决;②总体来说,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分散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各行其是,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因此也很难对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③从研究结果来看,成果中直接借鉴国外信任研究的方法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与方法的较少;④大多数学者都提到了基于制度的信任,但是给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和在线企业提供参考的建议方面的研究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