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1:57:39

新媒体

新媒体范文篇1

1.新媒体

当下的媒体环境其实就是新媒体,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作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对立面,而在新媒体当中几乎包含了全部数字化的媒体形式,譬如说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具体来说,新媒体指的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之上的传媒形式,因此新媒体不仅能够完成对图像、文字等静态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样也能够对语音、视频等动态信息进行处理。另外在新媒体中使用现代化、电子化的仪器设备是其一大特色,自动化的处理技术将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处理。由新媒体技术催生形成的如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将成为社会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

2.自媒体

自媒体又被人们称之为个人媒体或是公民媒体,简单来说,就是将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传播者进行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以及普遍化处理。自媒体是一种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传媒手段,也是能够向特定或是不特定的个人或者群体,传递具有规范性或是不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总称。现阶段人们所熟知的自媒体主要有微博、微信、贴吧、论坛以及其他虚拟网络社区。人们可以在虚拟网络社区中上传、讨论、共享自己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事件新闻,从而自主完成新闻事件信息的传播和分享。而自媒体的出现也意味着我国传媒行业的一大新突破。

二、新媒体在信息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1.信息搜集

在网络时代下,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同时人们对信息搜集的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需要通过他人爆料、指令等获取信息线索,需要判断信息线索的实际价值,最后才能完成信息。在新媒体下,人们不再使用信件、电话等方式获取信息线索,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譬如说微博、电子邮件等拓宽信息搜集渠道,大大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作为信息管理创新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在采集信息数据时,使用网络爬虫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从互联网、各大论坛、微博微信等众多媒体中深入挖掘信息数据,同时通过在互联网安置众多动态监控工具,及时进行搜集整理,而从各媒体当中采集得到的信息数据可能是静态的图片文字,也可能是动态的语音视频,大大丰富了信息内容。

2.信息加工

加工信息同样也是信息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将原始的信息形式进行变化和处理,使得其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进而进一步提升信息的传播效果。在网络时代下信息加工也需要得到创新,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用于阅读和处理信息的时间也逐渐零碎化。人们习惯用简短的时间完成对信息的浏览,不对其进行深层次阅读。因此,面对海量的信息需要对其进行碎片化加工,同时还需要尽可能配上图片、音频等,使信息更加生动、具有说服力,从而有效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比方说,在新媒体中不仅支持手动记载和上传等方式加工处理信息,还能够根据信息的关键字、主题等核心内容对其进行重新排列整理,过滤掉多余的重复或无用内容,除此之外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对信息数据的修改、删除和上传。

3.信息传播

在信息管理当中信息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只有将信息顺利传播出去,前期的信息搜集、信息加工等才具有现实意义,信息管理也才能够实现预期目标。而信息管理要求对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创新,新媒体的出现则是对创新信息传播渠道提供了重要帮助。在过去的信息传播中,用户为传播的重点,也就是说一旦用户接收信息,即代表整个信息管理活动已完成,信息传播也到此为止。但在新媒体当中,人们虽然仍是需要接收信息的用户,但信息传播并未就此终止,人们又增加了一重信息传播者的身份,及若人们对信息表示感兴趣可以在信息下方的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同时还可以将其转发给其他人,从而使得更多的用户能够参与到信息传播当中。

三、自媒体在信息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1.信息搜集

与新媒体搜集信息的方式基本相同,自媒体在信息管理创新中同样也完成了对信息搜集方式的创新,但与新媒体利用大数据等专业技术不同的是,人们在自媒体当中主要通过微博、微信、贴吧等虚拟网络平台,通过手动输入关键字、检索词以及类似信息等,从而在海量的信息当中搜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与此同时,自媒体用户本身就是信息的来源,通过拍照、录像、录音等方式用户自身便可完成信息的搜集整理甚至传播。虽然自媒体的发展空间和参与途径更加自由,但区别于其他媒体,自媒体主要以个体为主,因此在搜集信息的过程当中也主要依靠广大提供和分享信息的用户,同样也是由用户自行完成对搜集信息的筛选工作。

2.信息加工

将自媒体运用在信息加工当中大大增加了处理加工信息的自由程度。人们在自媒体环境下更像是信息的搬运工,在搜集信息之后结合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人们可以任意将外部的信息变为自己的信息内容,甚至信息内容本身可以没有实质性意义,人们在此当中可以随意自由地发表想法与观念,无需顾虑太多,此种极大的自由性也是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媒体当中文字信息的字数一般不会超过千字,例如在微博当中文字限制为140字,也就是说人们在5到10分钟之内即可完成信息的浏览,这也非常符合当下的快节奏生活。但此种极大的自由性使得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受到很大影响,与其他媒体经过专业人士精挑细选、认真编辑的信息内容不同的是,自媒体中绝大多数用户并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传媒训练,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和推测完成对信息内容的加工与判断,因此也使得信息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3.信息传播

在自媒体当中对信息传播的创新可谓是空前绝后,在以往的传播形式乃至新媒体当中也主要以点到面的形式完成信息传播,而在自媒体下整个信息传播活动由普通大众主导,传播形式也转变为点到点。比如说在自媒体当中最常见的信息传播方式便是利用微信、微博、直播等以及视频网站上传文字或视频及时传播信息,其他人也随时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当中,比如说转发、评论等。但正是由于信息的传播途径被大大拓宽且几乎没有任何门槛限制,因此也导致某些人为了赚取点击量或吸引他人注意传播各类不良信息,加之当前我国法律对自媒体的规范存在漏洞与不足,因此也使得“网络暴力”现象比较猖獗,为此我国还需要从法律与道德上同时对自媒体进行规范与引导,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应有的重大优势作用,为信息管理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自媒体和新媒体的诞生下,我国距离构建现代化、信息化的国家又近了一步。而信息管理的方式方法等也将焕然一新,以自媒体和新媒体技术作为最重要的技术支撑,构建起多功能、多业务的数据平台,同时人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完成海量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和深入分析工作,从而全面提升信息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并进一步推动信息管理的创新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作者:王晓荣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方兴东,胡智锋,潘可武.媒介融合与网络强国:互联网改变媒体形式——2015《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1).

张朋,谢天勇.新媒体在我国信息管理创新当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新媒体范文篇2

1新媒体时代下期刊编辑转型的必要性

媒介环境的裂变是新媒体时展的一大显著特征,突出表现在大众对于媒体需求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在需求形式方面,当前大众对于手机、电脑等终端载体依赖程度的不断加强,人们在接受媒体信息时,会优先考虑便利性。而在需求内容上则也呈现出了差异性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浅阅读成为主流,受众更加偏好于碎片化阅读,配合新鲜的元素来实现阅读流量的汇集[1]。另一方面,深度阅读要求更高,期刊的专业性和全面性都深深影响着受众的选择。因此,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发展,行业对于期刊编辑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期刊编辑必须要熟悉信息内容的专业,了解出版相关知识和技巧,在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下,期刊编辑也必须要掌握新技术,学会新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当具备市场营销、市场管理等能力,增强期刊编辑的功能性,以复合型期刊编辑来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行业的变革,从而发挥出其岗位优势,使得传媒行业能够借力发挥,实现可持续发展[2]。

2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转型需要具备的素质

2.1加强对信息素材的甄别能力,提升编辑专业力。期刊编辑担负着稿件的编辑与审核职责,是信息内容向受众进行传递的质量关卡,在传统媒体环境中,期刊编辑尚需要依靠扎实的专业功底来完成相关编辑工作,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乱杂的信息充斥在社会环境中,使得社会大众接触到的信息来源更加复杂,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这更加需要期刊编辑来进行有效的筛选,对来往稿件进行认真审查,剔除不当言论、删除虚假信息,增加科学内容,突出人文特色,彰显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为大众提供高质量、有筋骨的精神食粮[3]。因此,期刊编辑必须要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质,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与知识功底,需要在专业能力上进一步拓展,通过加强学习来实现技能上的提升,能够对专业性问题进行审查,保证稿件的专业质量。同时加强阅读也是提高知识性的有效途径,读书是编辑的内功,广泛的阅读才能够保证期刊编辑了解时下热点,掌握新鲜元素,从而具备超文本思想,能够将各类型的信息素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专业能力的提升,能够实现为大众提供更加专业、更加新颖的精品信息内容[4]。2.2改变传统编辑模式,结合新媒体特色,掌握新技术,成为全媒体编辑。新媒体时代促使了期刊编辑在工作流程、工作形式以及行业规则上都发生了变化,对于期刊编辑来说,只有实现编辑能力的进一步丰富,才能够满足于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其转变路径主要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重构编辑模式。在新媒体时代下期刊编辑应当转变编辑模式,过去在传统环境下,期刊编辑更加侧重于内文版式以及图文规范性问题,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期刊编辑活动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内容的升级,期刊编辑工作涉及到了调研、设计、组织以及后期服务等,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在工作活动上重新安排,以便保证编辑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更新出版内容。纸质媒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内容的多样性,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以手机、电脑等终端载体为主的媒介打破了信息形式上的限制,这也使得期刊编辑必须要熟练利用信息系统来稿件内容,掌握各信息平台的运作要求,并能够将稿件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立体式,以实现对信息内容价值的充分挖掘。第三,彰显新媒体特色。新媒体环境下使得信息与大众的接触更加紧密,社会大众能够轻松地获取信息内容,这也使得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提高,以阅读量为主的竞争形势迫使期刊编辑必须要在编辑内容上进行转变,以彰显新媒体特色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的关注,进而达到良好传播的效果,在转型上,首先应当树立鲜明的风格,以追求平民化阅读和碎片化表达为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信息消费模式,这能够有利于受众的接受[5]。其次,利用编辑技巧,巧设问题、结合社会热点、设置悬念等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但需要避免标题的夸大,而应当化繁为简,突出文章重点,以数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来实现文本的生动与具体。丰富的编辑能力是实现编辑功能性增强的基础条件,通过编辑力转型,其能够更加适应当前新媒体环境,能够实现编辑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进而提升期刊的阅读性。2.3明确用户定位,形成媒体品牌,提升期刊经营力。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消费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也使得出版行业必须要进行市场定位,从而来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这也能够尽快确定期刊编辑的转型方向,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出版行业需要就用户定位进行明确,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统一安排编辑工作,期刊编辑也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在稿件内容及形式上进行针对性转变,尤其在选题策划及运作推广上,结合粉丝效应,来实现精准的期刊投放。另外,期刊编辑还需要打造自身的品牌,形成在某一领域、某一地区的媒体品牌,这也能够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经营力转型是期刊编辑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必然选择,通过明确用户定位,能够增强期刊编辑对消费市场的了解程度,以便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来做出选择,这也可以实现编辑与读者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期刊的宣传效果。2.4灵活运用创新思维,建立与市场的有效沟通,加强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围绕着科技与创新而展开的新媒体业态近年来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不少自媒体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创新思维是其成功的关键。对于期刊编辑的转型来说,面对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也必须要实现创新思维的灵活运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在选题中融合创新思维,如在两会期间报告中,期刊编辑就避免了过去以解读为主的内容,而是以关键词的形式对两会内容进行总结,对重点内容进行提炼,颇具新意;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市场策划理念,发展战略性思维。期刊编辑应当实现编辑、制作与发行的连贯,加强市场反馈,了解用户的消费潜力,同时转变营销模式,实现出版单位与市场、编辑与用户之间的双向沟通,以便在编辑活动中更好地利用市场形势来做出科学的判断与选择。

新媒体范文篇3

关键词:新媒体;品牌广告;推广

与传统在纸质媒体或者电视广播相比较,新媒体是以新技术作为支撑的新型媒体形式,例如数字广播、数字杂志、移动电视等都是属于新媒体范畴。随着科学技术及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新媒体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且与人们的生活完全融合,也成为当前时代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通过相关机构进行调查发现,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的传统广告投放量严重下降,与此同时数字广告等多媒体形式的新型广告投入逐渐提升,以此可以说明品牌广告通过多媒体技术加以传播与推广的重要性。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企业及品牌的广告宣传重心也逐渐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上,为此对新媒体如何更高的应用于企业品牌广告宣传的研究必不可少。

1新媒体技术在品牌广告推广中的应用

1.1帮助品牌塑造自身个性。品牌及产品的推广当前已无法脱离网络媒体技术,研究人员的调查发现,品牌进行市场推广及广告营销的主要方式就在于通过鲜明的信息及吸引力来提升品牌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之后通过消费者分享自身的消费体验过程实现品牌的进一步推广,为此只有不断提升广告信息的新鲜度及吸引力才能够有效的实现品牌的广告营销与推广。而新媒体技术在品牌广告营销过程中的主要应用优势就在于提升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而在此基础上,品牌企业若是更加积极的宣传新媒体技术,推动新媒体技术在广告中的应用效果,例如谷歌眼镜、360°摄影等新媒体科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受,放大产品的特点及优势,有助于产品建立个性化的品牌。1.2利用垂直型App进行品牌延伸。将新媒体应用于品牌广告推广中的方式之一就是创设品牌App,而这种垂直型的App建立与持续发展的基础就在于消费者的忠诚度与信任度,这也成为品牌不断保持优势的关键,想要实现垂直App的建立就需要对品牌加以延申,使用最少的成本与时间帮助品牌推广,也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接受,降低品牌推广的风险,迅速占领市场。例如耐克运用公司所推出的“NIKE+”App,就基于广大的消费群体而逐渐渗透进更多消费者的生活中,通过数据更好的实现产品推广。1.3构建媒体社交平台吸引消费者。对于品牌而言,发展的瓶颈就在于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尤其对于已经在市场中发展时间较长的品牌,经过初期消费者迅猛增长的阶段,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以及知名度,但是能否实现稳定持续发展更为关键。通过新媒体技术建立社交平台用于锁定消费者是行之有效的。以杜蕾斯为例,作为知名避孕套品牌,其在进入到中国市场之后仍然保持着较高影响力,得到用户高度认可,而得到该效果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微博等大众社交平台加以营销,保持产品的吸引力。

2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品牌广告推广中的不足

新媒体技术在品牌广告推广中的应用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求品牌具有较高的社会敏感度,也就是说品牌方要随时观察市场及新媒体的发展方向,以此为基础选择最佳的新媒体推广方法;第二,对于很多品牌而言,其主要消费人群是中老年,而该消费群体接触新媒体的几率非常少,导致新媒体推广效果不足;第三,过度依赖新媒体技术,导致营销过度,频繁的为消费者推送广告就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反感,甚至是厌恶,效果反而降低;最后,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由于经验不足,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若是品牌过度依赖新媒体技术,当该技术出现故障时就会造成严重影响,包括消费者信息的泄露等,不仅威胁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品牌能否顺利推广。为此可以认为,新媒体广告推广方式是市场推广宣传的方式之一,产品质量仍然是影响品牌的决定性因素。

3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品牌广告推广的对策

3.1结合品牌媒体定位,精准进行广告投放。当前新媒体充分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例如微信、QQ、微博、短视频等,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已经无法脱离新媒体技术,而这一点也必将成为品牌与商家的推广方式。例如微博,实际上每一位微博用户都是一个自媒体,也有拥有评价品牌的权利,对品牌的批评可以成为该品牌的灭顶之灾,而同时用户通过微博平台上的操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产品的无形推广,这使得企业要充分利用微博平台等多媒体的积极作用,借助消费者的力量实现产品的推广。又比如微信,品牌可以借助微信平台与消费者建立一对一的沟通关系,从而针对消费者个体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的划分,以此为基础精准的投放广告。另外,品牌还可以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定向投放广告,例如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推广食品广告,为经常奔波在路上的人提供更多的食品选择,品牌利用移动电视等设备进行广告宣传,应用针对性宣传对策,从而适应多变的市场,吸引消费者注意。3.2加强艺术及创意在多媒体技术中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用户能够直接接受海量信息,而众多信息中很可能就会忽略广告信息,为此如何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为消费者留下良好印象成为品牌广告推广中的关键。品牌传播广告要想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就必须在多媒体技术中应用更多创意或者艺术因素,创新广告形式。将广告悄无声息的应用于多媒体中,使广告看起来像是娱乐内容或者媒体咨询,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想要实现却困难重重。在新媒体时代下,植入广告成为一种新型广告形式,但是消费者对于植入广告的接受度非常低,甚至非常反感。通过调查发现,消费者并不是无法接受广告植入,而是对广告植入手段有所厌恶,为此新媒体广告必须要加强创意性,抓住消费者眼球。例如在网剧《万万没想到》中就创意性的植入了品牌广告,该网剧创造了7亿的播放量,在该剧中与过去掩耳盗铃式的广告植入方式不同,作为戏剧类型的网剧,将广告与无厘头完美融合,使得消费者在欢声笑语中了解了品牌产品,从而获得了品牌广告植入的成功。品牌产品使用多媒体技术加以推广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卖出更多产品,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但是品牌推广又不单单是卖出产品的那么简单,品牌推广的主要目的是挖掘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并将其转换为实际消费者。为此多媒体技术在品牌广告的应用不能仅局限于对产品的推广,同时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及发展历史的宣传,为此品牌在品牌推广中与艺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创意性,以此凸显品牌特点。例如借助微电影《桔子水晶酒店十二星座系列》对不同星座消费者在桔子水晶酒店中的差异性表现凸显酒店的特点,实现酒店品牌的推广。影片凸显了桔子水晶酒店的时尚与叛逆,宣传了自己的品牌特点。尤其可见,在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品牌推广中,创意的重要性,不仅更好的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时将关注转换为购买,提升品牌效益。3.3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实现精细化广告推广。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为多个内容,传统生活中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或者共看一份报纸的时代已经逐渐流逝,甚至最早应用的多媒体平台中的用户也在不断减少,例如拥有5亿以上用户的微信也不得不与多个订阅号相互分摊受众。受众不在处于被动地位,而是更加主动的选择信息类型,为此品牌广告推广中想要实现良好效果,就必须要对受众进行精细化分,深度挖掘受众对新媒体的接触与需求。其中数据库营销就是对消费者需求加以调查与划分之后投放广告的推广模式,企业可以将数据库营销作为新媒体广告营销中的重要内容。以使用数据库营销成功的天猫平台而言,根据消费者的搜索与浏览记录,将相同类型的产品及品牌推送给不同消费者,另外包括百度、谷歌等搜索平台同样也是使用搜索记录投放不同广告。为此企业可以与搜索引擎公司想合作,制定相应品牌的广告推广策略,从而更容易吸引兴趣相投的消费者。微信公众号也是品牌推广的重要途径,但是该推广方式不能仅局限于品牌传播本身,而更应该为消费者提供生活资讯、趣味新闻等,这种广告推广策略是当前应用最广的多媒体技术,虽然单个公众号的关注者较小,但是同质化及精准化程度却非常高,选择类型相似的订阅号推广广告更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黎雨田.品牌市场推广与广告营销中的新媒体技术运用探索[J].科技传播,2016,8(15):132-134.

[2]赵霞.广告营销在市场推广中的应用[J].市场研究,2015(3):34-35.

新媒体范文篇4

1公共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概念引入

1.1公共艺术的概念。所谓的“公共艺术”其实更强调的是“公共”这个词,“公共”表示公众的、公共的、公开的。即公共艺术是以社会大众为主体,它是一种共有和共享的概念同时信息是属于大众的。中央美院的王中教授也提出“公共艺术是城市空间和人类生活的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活力的中介”[1]。所以公共艺术是以环境和人相互作用为出发点的环境营造,这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家只是单向的输出他们的创作信息而忽略了和大众的交流。公共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互动性强的艺术学科。1.2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媒体和“光学”为创新的新艺术学科门类,以数字技术作为基础,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互动装置、虚拟现实、动画影像、数字特效、光电技术、体感技术、录像等与大众有着极强的公共互动性,使得参与者也是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如何让建筑再生,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为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把新媒体艺术融入到建筑中,不论从宣传城市文化还是增加旅游经济效益都是前沿的。这种新的呈现方式使得人们能够全面地了解当地文化和纵享视觉盛宴。1.3新媒体是现代公共艺术的媒介。传统公共艺术的媒介主要有雕塑、装置、壁画、动态影像、表演、活动等形式。进入新时代后,公共艺术也拥有新的媒介和载体。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公共艺术创作的边界,使艺术呈现能够突破空间的束缚。“互动性”是公共艺术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一个原则,同时也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它把声、光、电、机械学都应用到了公共艺术中[4]。新媒体技术使得艺术与不同技术、材料和主题相互碰撞,极大地增加了艺术本身的活力。新媒体作为公共艺术的媒介之一,它使得艺术和外界环境建立了交流,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感。

2新媒体在城市公共建筑中运用的必要性

2.1城市公共建筑所遇困境城市公共建筑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城市整体形象的对外体现,不同的建筑形式制约着城市的人文环境。但是随着城市公共建筑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1)城市人文精神萎靡城市居民的生活行为、消费习惯以及娱乐方式组成了城市的人文环境。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上班族都是过着家到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白天时间往往被工作所占据,长时间的工作常态消磨了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热情。而夜晚市民也适应室内的消费和娱乐方式,极大地忽视了城市的人文和自然环境[6]。(2)城市建筑立面利用率低现在城市公共建筑立面形式单一,建筑结构也是千篇一面。现在还有很多商场的建筑立面被商家的大型logo所遮盖,失去了建筑本身的魅力。同时因为商家的利益化直接导致失去建筑语言的表达。夜晚的公共建筑,没有灯光的映照整体变得单一没有特色,建筑色彩十分暗沉降低了城市的活力。是否能够利用建筑立面再创造的可能性一度也成为建筑界讨论的热点。(3)缺乏城市文化现代建筑设计是依照西方的建筑设计风格,很多城市的公共建筑缺乏地域性的特征。同时除了本地的风景区的传统特色建筑,我们在城市密集的公共建筑中看不出当地城市文化。2.2新媒体介入城市建筑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到来,新媒体在城市建筑的应用更是赋予艺术创作多样的可能性。是否拥有一定比例的艺术文化交流空间和娱乐空间已经逐渐成为审视一个城市文化环境品质高低的准则。新媒体就是创造了这样的艺术氛围的城市环境,它承载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新媒体的出现也为解决城市建筑现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3钱江新城灯光秀案例介绍

3.1项目背景资料。钱江新城的灯光秀设计之初是为了G20峰会主场地亮化效果。项目总长3.5公里,以“城•水•光•影”为设计主题,分为“城之魂”“水之灵”“光之影”三个篇章。整部灯光秀总时长是15分钟,通过新媒体的设计带给市民一幅“钱江夜曲”奇幻夜景。钱江新城灯光秀是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后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白天游西湖,晚上看灯光秀”已经是游客的逛杭州的标配。整个灯光秀的布置呈“T”字型开放空间分布。以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三大建筑作为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以沿浙江生态公园的钱江新城CBD商务区域建筑群和城市阳台为辅[5]。在钱江新城灯光秀展出之后滨江区的旅游业急速发展,周边的配套综合体数量也随之增加。3.2技术的运用。钱江新城灯光秀成为了艺术家对光的大胆实践,设计师们将临江建筑界面全部串联在一起,形成表演性灯光秀的界面。同时沿江铺设2.3千米长的光源70万点,对富春路和钱塘江之间35幢楼面进行灯光配置。灯光秀共采用LED点光源36万多个,洗墙灯、投光灯5800余套,透明导光灯8200余套等[5]。整个项目铺设的管线、灯光、仪器的隐藏完全做到了隐形,而且喷涂的材料和原来的建筑立面相符,这样在白天不用灯光照明的同时也能够不影响原本的建筑立面风格。整个项目35个建筑节点的大型城市集群灯光是4G无线互联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每个LED都是通过4G信号相互沟通,通过灯泡的6个芯片来控制LED亮的时间和颜色[5]。项目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视觉效果配上大型音乐配置、自然山水、人文、建筑及杭州logo等元素为人们全面展现了杭州的前世今生。

4新媒体在钱江新城灯光秀的运用

4.1全方位的互动体验。建筑表皮上运用的新媒体技术被视为城市信息交流、精神文化展示、社会环境塑造的一个重要的媒介。灯光秀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了人、物、环境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使市民的视觉得到享受更是从内心和这个城市达到一个共鸣。同时灯光秀中灯光、色彩、音乐、画面都是变化的,它们经过艺术的创作达成了和谐一体,使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了互动的状态[2]。钱江新城灯光秀中“城之魂”中“杭城符码”中通过不断出现特色的杭州元素:(1)杭州非遗,伞、扇、山水画等。(2)现代交通,高铁、飞机等。(3)植物文化,茶、郁金香、向日葵等。这些和日常杭州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极易引起杭州市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反思和回忆。动画中把这些元素做成了动态的方式而不是呆板的图片展示,这使得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4.2震撼的视觉享受。钱江新城灯光秀通过连接建筑立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呈现吸引人的效果并且使市民通过生动的动画感受城市、建筑、环境的融合,进一步加强了市民对于城市文化的参与感。例如,钱江新城在今年的十一期间运用了“我爱你中国”主题灯光秀。活动策划了五星红旗在灯光秀的群楼上飘扬,并以“全国最大国旗”的先例庆贺祖国华诞。整个灯光秀期间配以“我爱你中国”的音乐乐器感来烘托节日的气氛。4.3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新媒体是艺术与技术沟通的媒介,它能够全面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而有互动的回馈。文化是一个城市精神的载体,参观历史景区被视为对当地文化的巡礼。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带给了人们完全不同的文化体验,突破了空间带来的束缚感甚至在市区现代高楼耸立之间都可以实现空间体验。新媒体在钱江新城灯光秀的固定主题中有一个单独篇章“城之魂”来介绍杭州的城市文化,其中“新城诞生”这点来着重渲染杭城建筑元素。影片先从波澜壮阔的传统建筑入手引出雷峰塔的形象然后再引申到江南的民居印象最后再是杭州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作为结束。这样直观互动的影像生动有趣为文化的普及打开了一个艺术的窗口,不仅让中国的观众甚至国外的游客也能够体验到杭州文化的魅力。

5公共艺术介入钱江新城灯光秀的价值

5.1经济价值。灯光秀在提高城市整体空间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一波观看钱江新城灯光秀的人流高潮是G20期间,通过G20的契机人们每天乘坐大巴车前来,特别到了晚上“灯光秀”演出前后,人流量会出现一个井喷的状态。这样的态势还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第二就是每年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十一黄金周,城市阳台每台的灯光秀前后都是人满为患。今年的国庆节更是设计了“我爱你中国”主题灯光秀,来烘托节日气氛和吸引人群。第三是以灯光秀作为宣传窗口。杭州今年更是以钱江新城灯光秀为载体,策划了亚运会“杭州时间”“杭州国际日”、国庆“我爱你中国”等三大城市影响力公益活动来探索招商的契机。近日,天猫更是投标竞得“双十一”期间的黄金档灯光秀广告投放,累计费用232万元(数据来源于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从以上数据和情况可以得知灯光秀带给钱江新城巨大的显性和隐形经济收益。5.2文化价值。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更是塑造城市品牌的切入点。城市的文化发展已经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核心,挖掘文化价值对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钱江新城固定的主题灯光秀三个篇章“水之灵”“城之魂”和“光之影”,就是杭州整体文化的一个缩影。“水之灵”中着重介绍了钱塘潮文化和西湖文化;“城之魂”介绍了杭州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城市文化以及杭州非遗文化和特色产业文化;“光之影”重点介绍了杭州新兴的动漫产业文化。文化是整个新媒体项目塑造的核心基石,它使三个篇章形成了一个整体。城市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文化可以了解一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更能够展望到未来。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我们用一种艺术化形式的语言以新媒体作为媒介将这种城市文化进行了转化,它甚至不局限于语言和种族背景,让游客们更容易接受和吸收这样的文化并与之互动。5.3社会价值。G20峰会这个大舞台,让国际社会第一次以现代的目光注视杭州,杭州也逐渐成为了当代国际艺术的平台。今年9月4日至9月6日期间杭州迎来了首个“国际日”,钱江新城的灯光秀也变更为“杭州国际日”主题。本次杭州国际日是围绕“促合作创新,建世界名城”展开的,灯光秀中将会逐渐出现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以灯光秀为契机,杭州通过这个窗口有效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让国际看到新时代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结语新媒体作为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媒介,近年来逐渐渗透到建筑领域。新媒体不再单纯的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承载了一个城市文化的精神缩影和展示窗口。其作品更是能够对城市的人民有着艺术审美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它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无形中推动着城市文化环境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27.

[2]邱裕;,周鑫,徐贝蕾.新媒体艺术在当代建筑景观创新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7(07):193-194.

[3]叶子新.新媒体时代建筑表皮媒介语言研究[D].江南大学,2015.

[4]崔学飞.新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6(01):263.

[5]俞顺年,张倩倩,贺捷.城、水、光、影——钱江新城核心区景观及主题灯光项目[J]照明工程学报.2016(06).

新媒体范文篇5

关键词:双重属性;冲突;历史情境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界界定新闻媒介具有双重属性,即一方面具有经济产业性质,另一方面具有意识形态性质。而西方学者在研究传媒经济性质的同时,也基本认可其意识形态的一面,认为媒介“不只是一般企业”,具有“社会与文化意蕴”。〔1〕我们不妨称这两种属性分别为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不过,如果站在历史的长河边检阅,我们会发现,这两种属性并非相安无事,而是一个随着新闻媒介本身不断的发展,两者矛盾冲突逐渐显现的一个过程。从目前的现实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从没有哪一件事物,像新闻媒介这样,引发了文化和商业两种属性在其中的如此巨大的冲突。

一、新闻事业史上商品与文化的交替与争斗

当今世界,新闻媒介五花八门,色彩缤纷,不但为我们提供着信息,影响着我们的所思所想,其本身还不断开发出崭新的商业领地,创造就业,贡献税负,在许多国家,它都是一个利益丰厚的领域。而随着媒介商业化的充分发育,新闻媒介内部就开始出现一种冲突和张力。

如果从广义的媒介去考察,书籍即是其较早的一种形态。早期,书籍的生产、传播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受到较严格的控制。在西方国家,圣经之类的书籍只能在贵族之间传播,接受教育许多时候更是贵族的特权。在东方国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历代王朝中数不清的文字狱,都显现出书籍作为思想控制手段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媒介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事业,体现的是权力方之间的话语争夺,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而商业属性却居于次要地位。

而到了近现代时期,随着市场、商业规则在人类社会的充分发育,新闻媒介的商业属性开始展露。最早在意大利威尼斯出现了“手抄报”。这种报纸,被商人置于房间之内,若想阅读,先花上几个硬币,才能入内阅读;或是被一根绳子圈起来,张贴在墙上,付钱者才能靠近阅读。这就是说,最早的新闻媒介,从一开始就具有商业经营的性质。自此,新闻媒介就逐渐步入了在文化和商业之间来回徘徊的炼狱。

以美国报业发展史为例。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的一个时期,即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是美国的政党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美国刚刚独立,新兴的资产阶级刚刚夺权,彼此之间权力争斗如火如荼,报纸成为政党之间互相倾扎的工具。这一时期的报纸,不谈经营,多数附属于政党,专事文化宣传。而到了19世纪30年代,以纽约太阳报的兴起为标志,一批以追逐大众趣味为目标的通俗报纸逐渐涌现。这些报纸价格便宜,开展商业经营,自负盈亏,使这一时期的报业明显具有浓厚的商业属性,将之前报纸附属于政党的庸俗之风一扫而尽。然而,商业化的道路,对媒体而言并非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随着媒体竞争的深入,一些大的媒体集团脱颖而出,并逐渐形成垄断,妨碍公众对媒体的接近和使用,也导致了媒体的公共性被侵蚀。在这种背景下,对媒介商业化的批判随之而来。

从中国新闻史来看,这种商业与文化属性之间也有这样的冲突转换过程。最早的中国近代报刊,是一批传教士所办的宗教报刊,诸如《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等。这些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例如《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同时也提供一些天文地理和文化方面的知识。晚清末年,中国末代士大夫开始办报。报纸对于他们来说,也多不是盈利的手段,而是救国救民、变法图强的工具。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王韬创办《循环日报》时,就明确表示办报的目的是为了“立言”。维新变法后,无论是康有为提出的“设报达聪”,还是其弟子梁启超主张的“去塞求通”,实际上都将这次国人办报高潮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办报,在最开始的一批报刊中,诸如《劳动者》、《新青年》等,其发刊词甚至明确提出,报刊不为盈利,专为宣传思想或宣传主义,并拒绝将报纸沦为盈利的手段。《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在发刊词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1942年4月1日改版后,再次强调了党性原则,“宣传上要以我为主”。在1948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接管国统区报刊等新闻媒介,一般情况下都会强调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否认新闻媒介的商品属性。到了1957年上半年,反右倾运动开始,更是在人民日报的社论《文汇报在一个时期的资产阶级办报方向》中,系统总结报纸为不同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层建筑上的反映,中国的报纸是反映计划经济基础的新闻手段。这一条线凸显的是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文化性质、意识形态性质。

伴随着这条新闻媒介的文化道路,来自商业利益驱动的另一面也同样蓬勃地发展着。传教士将报纸引入中国后不久,就进入了外报在华的扩展与垄断时期,商业性报刊开始崛起。至上世纪初,《申报》、《新闻报》率先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探索,按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规律来管理和经营报纸,将广告推广和经济利益紧紧相连。值得注意的是,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申报》、《世界日报》等积极开展报业兼并,试图建立报业托拉斯或报业集团。甚至连国民党的中央级报刊《中央日报》也曾尝试过建立报业集团。这种商业化的经营,几乎与当时强调媒介文化性的趋向同步,更加明显地展现出新闻媒介商业性和文化性的双重特性。

二、现实之争愈演愈烈

从历史回到现实。应该说,经由上世纪40年代《自由而负责的报刊》报告发表之后,西方新闻媒介汲取了一定的经验,没有继续走向畸形的商业化之路,而希望能够在文化和商业之间找到一个最有利的博弈平衡点。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的平衡点愈来愈向商业化方向偏离。贝戈蒂克安在《媒体垄断》(TheMediaMonopoly)中阐述到六家庞大的媒体集团控制了美国的媒体。他们之间通过相互的合作而相互关联,将美国的民主文化导向他们所期待的商业价值和政治利益的共通点,以至于变成“没有大众的大众传媒”。当然媒体为了博得公众的好感,“有些偶尔会表达比较平衡的观点和建议,但所有媒体最终都要满足它们最大的收入来源——公司广告的要求”。〔2〕这类看法未免有些偏激,但也再次彰显出新闻媒介内在的文化与商业之争这一恒久话题。

中国经历过两次不同方向的新闻改革后,至第三次新闻改革的后期,即上世纪90年代开始,媒体以市场属性来配合市场经济的转型,重新开辟了一条大众化道路。从周末报到晚报,再到都市报的层层繁荣,都彰显着我国的新闻媒体在商业化之手的引领下,确实所获颇丰,整体实力大大增强。然而,商业化的丰茂同样为媒体引来指责之声。

三、新闻媒体双重属性之争是否具有必然性

可见,在中外新闻媒介发展史上,新闻媒介展现出商业和文化这两种属性由来已久。历史让我们可以从事实层面上对此加以确认。

商业和文化,这两种属性为什么不是集于其他行业比如说金融业,而是典型地集中于新闻媒介之身?这恐怕与新闻媒介提供的产品形式和性质有很大关系。我们不妨从符号的角度加以分析。新闻媒介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信息,信息的本质在于可以消除不确定性。这样,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加深以及人群联系度的加强,人们对消除不确定性的需求会大大增强。有需求必然就有商业开发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闻媒介的商业功能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可以影响接收者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它还能影响接收者的认知、态度、情感。而且信息本身以语言、图像、声音等符号或其组合呈现在新闻媒介之上,其结果其实是新闻从业人员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这就为新闻生产者借助符号的形式,表达自身的观点提供了机会,从而使得新闻的产品又得以和意识形态发生联结。这就是新闻媒介在具备商业功能的同时又能具有文化属性的原因。

商业和文化的冲突,对我们尤其是中国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中国,义利之争在伦理学范畴已上演数千年之久。而新闻媒介的商业和文化之争,笔者认为其本质也不外于义利之争。而这种冲突在新闻媒介身上之所以能发生,根本就在于其公共性。在现代社会,恐怕没有多少人可以长期不接触报纸或者电视等新闻媒体,也就是说新闻媒介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人要使用。但新闻媒介又具有商业功能。商业性指向为小群体谋利,而公共性指向维护整个公众的利益以及社会的文化、习俗及道德价值观。这两者天然具有一种内在的冲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在历史的长河里,常常表现为一个否定另一个的原因。

如果认可义利之争在人类社会的恒久性,恐怕我们也将不得不承认,新闻媒介的商业和文化冲突也将是一个恒久话题。但是承认双重属性冲突的必然性,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认同当前新闻媒介现状的合理性。实际上,笔者认为当前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中国,新闻媒介的商业化已经对其文化属性造成严重侵害。这种侵害能够得逞的一个时代背景,就是近百年来资本主义的市场和商业原则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权独霸”。可以说,其实是人类社会的全面走向市场原则和资本主义,赋予了新闻媒介商业功能上帝宠儿般的肆无忌惮。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当今日资本主义在全球更加肆虐之时,我们尤其要对之进行审视。实际上,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批判、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之上螺旋入前进。新闻媒介也在协调文化和商业之争的过程中,向未来寻求拓展和提升的空间。

四、小结

总之,历史昭示出,新闻媒介的商业和文化双重属性由来已久。而正是新闻媒介产品的形式和性质本身使得新闻媒介得以集双重属性于一身。而商业的指向私利,以及信息公共产品的道德、价值观指向,又使这两者的冲突在新闻媒介上表现为一个恒久的话题。新闻媒介本身将在这种冲突的转换中获得自身发展。在当今世界日益向着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潮流中,在资本主义侵蚀人类精神世界已至相当严重地步之时,协调好新闻媒介的文化和商业冲突,应是人类的一大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新媒体范文篇6

1.美学本文在哲学意义上、在美的本质意义上谈论美学,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人文,与此相关,文中的生态,所指也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而是指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人类生命和生存的状态,是本体论上的美学、存在论上的生态。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研究人如何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并发现生存的确切意义,研究观念如何通过感觉和知觉而碰撞、综合和形成。当美学观照艺术实践时,它同时观照艺术生产和消费双方。新媒体展现的感官摄取情景,提供了艺术实践的新类型和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新形式,美学研究理应予以关注。

2.新媒体如同后现代性相对于现代性一样,本文将出现于现代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等之后的数字技术媒体称作新媒体。包括电脑和一切运用微处理器、数码、镭射、互联网的技术设备、电子娱乐产品,用于生产和消费的多媒体系统,高科技视频系统,遥感系统,以及通过数字手段生产的艺术品,仿生信息产品,和各种含有电子内容的输入、输出和存储设备等等,它是广义的,几乎涵盖了影响当代生活个体和集体生存质量和价值的所有新技术。一方面,传统媒体、现代媒体和新媒体在时间概念上有了清晰的区分,便于文章表述;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哲学美学概念,它是与特定意识形态结构相关联的技术符码,唤醒了哲学美学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重新审视,它所蕴涵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从本体上解构了以往对存在的理解和解释,打破了关于主体客体的原有认识,重新组合了存在、真实、虚拟。一句话,它已成为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语境的主要构成成分和推动力量,因此在意义内涵上可以称为新媒体。

3.赛博空间英文Cyberspace的音义合译,指数字技术和全球化网络所创造的虚拟时空、虚拟社会,它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时空新观念,本文在它的原始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但它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哲学美学概念。与此相对应,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时空世界,作为一种存在,被本文称为肉身世界。

4.瞬间失意一种心理学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现象。意,指意象。这一概念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将在文中详述。

二、数字化时代存在观念的变革

上世纪末,尼格罗庞蒂(Negroponte,N.)在他风靡全球的《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一书中,通过原子(Atom)与比特(Bit)的区分,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数字化的跨越时空的存在,他在回答为什么“要把《数字化生存》作为原子而不是比特来发行”的问题时说,“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可以轻易地转化为数字形式,而它原本也是从数字化世界中来的”。他还描述了数字化对人类生存的翻天覆地的影响,并且认为“数字技术可以成为带领人们走向伟大的世界共荣与和谐的自然力量”[1](P3、P230)。很明显,人类科技的发展把我们推入今天这样一个数字化的生存状态,仅就与审美有极大关联的艺术创作和消费来说,数字技术革命已经对传统的艺术本体观念产生了势不可挡的强烈冲击,并对建立在纯粹映象、纯粹文本、纯粹客体或其他形式之上的,包括戏剧、电影、音乐、文学、建筑表现手法等在内的传统美学观念和审美理论形成解构之势,而伴随着数字革命产生的新媒体及其提供的赛博空间不仅在这个强大的数字化革命洪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同时为我们的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考空间和研究领域。那么,新媒体的赛博空间中艺术生产和消费以及美感经验具有怎样的特性,它与传统美学理论中精神与物质的、主体与客体的、灵与肉的哲学命题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一个由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组成的称作“批评艺术合唱团”(TheCriticalArtEnsemble)的作者群,在《电子骚动》(TheElectronicDisturbance)中对数字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存的本质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认为流变性是其特质:“最能表明现今社会状态的词应该是‘流变’。曾经毋庸置疑的稳定性标志,如上帝或天性,已经被抛入了怀疑论的黑窟窿,消融着定位了的主体和客体的身份。意义在扩张和浓缩进程中同时流动,天意和理想的自相矛盾旋即展开。动力场和阻力场,在无边界区域暧昧地休眠。”[2](P11)把流变作为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性,消解了原有的规定性、标准甚至秩序,这是后现代思想中一股强大的潮流。批评艺术合唱团身体力行,打破规范,允许其作品不计版权地大量复制,将所有现代的文学艺术所倍加珍视和钟爱的价值和品质一股脑地用新的批评方式来摧毁。当然,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种观念形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但是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他们对数字时代流变性的界定是有相当道理的。而实际上,这也不过是对海德格尔(M.Heidegger)和巴舍拉(G.Bachelard)的空间观念,哈威(D.Harvey)的时间空间化美学思想,维德勒(A.Vidler)从弗洛伊德(S.Freud)的“怪诞”概念中演绎的看似固定的空间和概念都包含不定的因素的学说,以及德里达(J.Derrida)的“去中心”论等哲学问题的一种更为形象的后现代解读。沃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在他逝世前最后一篇作品《历史哲学论纲》(ThesesonthePhilosophyofHistory)中对艺术作品的迅速时过境迁发出警告,他说:“每一个不被此刻视为与己相关的过去的意象,都将面临无法挽回的消亡的危险。以往历史学家伴随心脏狂跳而来的喜讯也许就在他开口的瞬间早已消失在虚空之中。”[3](P254)这一观点在鲍德里亚(J.Baudrillard)的口号“航行于超真的地形里”也得以印证[4]。新媒体是整体流动多变的社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所带来的新空间尽管有时被称为虚拟空间,而实际上它是作为一种存在而存在的,它像季节和气候一样真实,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我们人类世界甚至整个宇宙的生态。新媒体所营造的赛博空间、虚拟空间或虚拟社会概念,大大改变了我们日作夜息其中的肉身世界空间和时间概念。形象地说,数字艺术中时间的存在不同于肉身世界时间的存在,它没有光阴荏苒,太阳不需要缓慢升起或落下,迎接夏日温暖的来临不需要熬过冬日寒冷,非线性状态使我们可以在分秒之间从幼年到暮年。时间和空间的数字裂片在这里发生超现实形式的碰撞,我们的肉身经验与数字观念在赛博空间裂变,肉身形态在向数字形态转换,促使我们对既有真实概念以及形而上学观念重新思考,与既有时间和空间概念告别。这种转变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人们的温饱得到满足之后,工业时代市场对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需求,正在向信息时代对知识和精神丰富的渴求转变,精神的愉悦和审美的满足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超过日用品的需求。追求生命的延长、渴望长寿,越来越被追求生命历程中每一刻的意义和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所取代、所超越。

新媒体的交互性交流与现代媒体单向性的传播相比,把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共同参与美感体验,甚至难分彼此。这样的审美不是静观和沉思,也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多元的和动态的,是无边的和开放的,生产和消费存在于一种流变的动态关系之中。似乎可以这样说,“审美”更多地是在“感受美”,美感产生于感受的经验而非审视当中。当我们认真审视新媒体艺术生产和消费形式时,我们会发现,新媒体已不再只是一种传播工具,新媒体艺术也不是肉身世界艺术品的数字翻版或模拟,我们不能把电脑屏幕上的数字照片等同于洗印照片,数字照片的任意开合,以及放大、缩小、美化和变型,在无质感的空间中可以轻易实现,而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身份则相互交织,水乳交融,难以分辨。

三、赛博空间的美感特征

赛博空间的真实性不仅表现在它的存在在本体论上是真实的,还表现在其中的审美体验同样是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审美体验紧密关联着生理的美感,或愉悦或痛苦,或快乐或伤心,或喜忧参半或悲喜交加,虚拟空间或数码幻觉可以在使用者或参与者(传统概念中的读者、观众或审美主体)身体上生成伴有意识和意义的特殊审美感受。类似的情景,可以在这样的状态下体验:长时间滞留在驾驶模拟器或航空模拟器之中,在生理上你会产生高速奔驰的快感或运动的眩晕、恶心。也就是说,虚拟的存在同样作用于生理和感官,也同样作用于知觉和意识。

1.赛博空间里的瞬间失意为了方便对赛博空间审美经验和美感的把握,我们可以使用保罗·维里奥(PaulVirilio)在《消失美学》(TheAestheticsofDisappearance)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瞬间失意”(picnolepsia,又译“走神癫痫”)来进行描述。所谓“瞬间失意”,是指人所经历的一种生理的和认知的缺席状态,是认知形式的不在场或从身体中消失,精神和肉体此时出现分裂。保罗·维里奥说:“这类不在场的情形,可能大量出现……我们将用‘瞬间失意’来称它。但是,对于这种状态,实际上是什么也没有真正发生,消失的时间根本就没存在过,每一次过程,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他或她的生命长河中极其微小的片段简单地溜掉。孩子经常成为受害者,而且‘年轻的’‘瞬间失意’状态很快会变得难以(被大人)忍受,大人总是试图提醒他或她,这种他们没有看到——但有实际效用——的情况的发生。”[5](P9-10)根据保罗·维里奥的描述,这种情形常常可以从白日梦中观察,或者从剧烈的可以使感官暂时丧失能力的走神状态中观察。许多情况下,一个思想链,一个会话,或者一个姿势在短暂的失意活动出现时中断,之后仍可恢复。保罗·维里奥举例说,瞬间失意常常会突如其来地发生在吃早餐的时候,而握在手里的杯子经常从主人手中脱落、打翻,往往延续几秒,其开始与结束都是突然的。诸感官保持警惕,然而却对外在感受封闭。复原也如开始一样瞬间发生,停住的言谈举止从它们被中断的地方重新拾起,意识的时间自动重新粘合,并且组成连续的表面上无断裂痕迹的时间。

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捕捉为我们研究赛博空间中的美感经验提供了启示。把保罗·维里奥瞬间失意的研究放置在对新媒体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新媒体技术完全能够在其使用者身上诱导和持续瞬间失意现象。在新媒体的技术、内容和空间之中,认知主体包含在交互状态的瞬间失意情形之中。这样的审美状态形象地表明肉身生活的数字式中断。在视频和电脑游戏中,在赛博空间中,不在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无害的想象力下降,而对于那些认为创作活动需要中介并把失去自我看作创作方式的艺术家来说,它或许是一种意识的变形。为了评鉴这样一个状态,我们必须认识到瞬间失意是从身体的知觉意识中的生理脱离,但在这种状态下,它对型构意义仍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赛博空间如果其技术内容和界面足够诱导一种审美经历的话,那么,这种不在场状态提供了一种可以构成审美体验唯一特殊形式的潜能,即变异的潜能。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的《单面人》(One-DimensionalMan)中将艺术变异潜能描述为一种综合的科技实践,他说:“科技文明在艺术和技术之间打造了一种特殊关系……艺术的合理性,它的投射于现实生活的能量,界定尚未意识到的可能性的能力,从此可以受到正视。它对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不再是既有工业机器的婢女,不再是用以美化商业交易并抚慰其不幸的婢女。艺术将成为一种摧毁这种商业交易和不幸的技术。”[6](P239)

2.虚拟和肉身之关联正如马尔库塞所指出的,新媒体赛博空间的审美经验毫无疑问是不仅关联着,而且深重影响甚至改变着肉身世界的现实生活的。我们来观察一下在当代世界少年中风靡的一种游戏《口袋怪兽》(也称宠物小精灵,分游戏机GAMEBOY版和电脑模拟器版),通过虚拟世界中生动精灵造型的不断进化,使孩子们废寝忘食地沉浸其中。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精灵的进化需要遗传因素,需要努力来完善自己的能力,需要智力和艰苦奋斗来实现目标。这简直就是一幅现实世界的真实图画,是人生的旅程,虚拟世界中的精灵如同肉身世界中的人,游戏者渴望进步的人生目标幻化为精灵,在精灵的进化过程中得以实现。精灵的每一次进化,都给少年们带来激动人心的感情波澜,有时是无与伦比的兴奋和快乐,有时是大失所望的沮丧和遗憾,有时是百感交集。这样的虚拟世界,一方面能使孩子们从肉身世界繁重的作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中临时脱离,另一方面又能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使整个人生历程的时间和空间浓缩。所以,在现实肉身世界和数字虚拟世界的矛盾中,孩子们奋不顾身地选择了后者。我们再考虑经历另外一种游戏的过程,这种游戏设计的就是搏击和打斗场面,比如KOF(KingofFighters,拳皇,分街机版和PC版,而且不断升级),与其说它是对现实真实的逃离,不如说它是一种更为真实的真实,孩子们渴望在虚拟社会成为掌控世界的霸主。为了保持这种从肉身世界的逃离和不在场状态,在这样一个场景和氛围中,这种持续的击打和厮杀活动,必然影响其回归到肉身世界之后的行为。这种逃离和不在场欲望与审美体验必然相关。如何精确描述这种在场和不在场情形中的审美体验的区别,回答为什么人类(特别是孩子)会有这种无法抵抗的欲望,这种从我们复杂的肉身世界综合真实中逃离,而进入一个单纯的真实事物的虚幻模本之中的欲望,无疑应该成为我们当代美学和美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在这里,我们应该区分总体意义上的审美体验和这种——我们不妨称作——变异的审美体验。变异的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在型塑身份和意识时可以起到关键作用,并从而保持生理功能。这种审美体验过去被詹姆士·乔伊斯(JamesJoyce)描述为“顿悟”(epiphanies)的一部分,或者其他概念形式,比如“瞬间出场”(presence)或“高潮时刻”(sublime)[7]。有了这样的前提,一个人可以通过增强或约束中枢系统的方式实现转变。这种变异审美体验具有相当大的人文价值或作用,它在政治、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可以提供意识形态性的慰藉作用,并且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刃性,研究这样一种美感体验和价值,同样应当引起美学和美育工作者的重视。我认为,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我们在这种变异的审美环境中需要的是更多地发现自我而不是失掉自我,是保持与现时的时间和空间的联系而不是失去,是使其在肉身世界生态活动中进行的经历有着落而不是使其游离。也就是说变异的审美体验与肉身世界的经历密切相关,套用文艺美学理论的一句老话叫做“文艺来源于生活”,赛博空间的审美体验同样如此。在肉身世界难以营造虚拟世界的审美环境,而瞬间失意的现象却可以在赛博空间发生。当然,它又不可能是肉身生活的简单复制和再现,把那句老话套用完整就是还要“高于生活”。很明显,美感体验和形态的最后结构,以及审美价值的实现与肉身世界经历的内容和语境紧密相连,但绝不是机械翻版。复制和翻版不可能带来变异的美感,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流变的时间和空间。查看网上艺术博物馆站点,寻找原作的复制品要比寻找真正的数码艺术品容易得多,新媒体模仿现代媒体甚至传统媒体表现手法的痕迹依然非常明显。如果不充分注意到这一点,积极的变异的审美消费和美感体验在这里仍很难发生。

3.艺术想象与虚拟空间雅克·德里达在《鬼魂舞》(TheGhostDance)中说:“当对一个映象的最初感知跟再现之结构发生关系时,我们就开始进入充满幻影的王国。”[8](P61)虚拟社会存在于空间,存在于无肉身的空间中。艺术映像在其空旷和宁静中幻化出不在场之美感。这种空旷和宁静可以形成一种张力而被感知和发现,现代美学和文艺心理学对这种在场和不在场的审美场景与功能曾经非常关心,比如克莱夫·贝尔(CliveBell)出版于1914年的《艺术》(Art)一书的第一章《什么是艺术》(WhatisArt?)中就阐释了审美假设(AestheticHypothesis)概念,而这种艺术的幻影和假设以及在场与不在场的审美关系,对我们当代基于赛博数字空间而进行的美学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象学上的空寂无声和不在场其实可以经常被我们体会到。如果我们不间断地连续观看悲剧、惨案或恐怖片,神经高度紧张,或者表情木然地等待数字文件和图像下载,听着电脑的蜂鸣声,紧盯着互联网上缓慢前进的显示下载进度的文件传输指示器时,就很容易发现“空寂”二字的内涵。当然,瞬间的静寂、不在场和沉思后的恍惚远不止是一个有意蕴的暂停。这是一种存在的缺席,一种不在场的在场,一种无形的有,一种认知风暴来临前的沉静。现象学大师加斯敦·巴舍拉的《空间诗学》(ThePoeticsofSpace)“让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空间不是一个均质空洞的空间,而是一个充满了质量甚至幻想的空间。是我们最初感知的空间,我们梦中的空间,我们的情感原本就属于其中一部分的空间”。他在对亨利·波思科(HenriBosco)的小说《马利克瓦》(Malicroix)的分析中描述了空寂、在场和缺席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了感觉关系在形成变异美感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他说:“这是一座平静谦逊的家屋……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为风暴的到来埋下伏笔。当那一刻来临时,诗意的‘天气预报’就有了根源和依据。艺术性开始时,他获得了绝对的无声,这种浩瀚的无声伸展成为广袤的空间……没有什么比静寂更能创造无限的空间感。声音赋予空间以色彩,并赠与它音响。而无声却能留给空间以纯净,在这种无声中,我们可以获得巨大、深邃、无边无际的感动。我被其彻底地吸引,而且,很多次被这种肃穆和庄严所震撼和打动……这种平静是有形的。它在夜晚留驻,并由夜晚生成,它是一种实在的、静止的形……家屋已经人性化,在其中我找到了庇护,不受暴风雨侵扰。房子亲近于我,恰如一只狼妈妈,而且,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嗅到她强烈的母性气味。那个晚上她是我真正的母亲……她是我的所有。我们相依为命。”[9](P43-45)

巴舍拉所描述的对文学作品的美感体验在虚拟空间关系中更易幻想甚至可以直接发生。比特·费廷(PeterFitting)在他的论文《电脑虫教程》(TheLessonsofCyberpunk)中讨论威廉·吉布森(WilliamGibson)的作品时,描述了另一种体验,他写道:“直接的、无中介的经验的消失现象,展现于吉布森最为著名的‘赛博空间交感幻觉’概念之中:‘出神入化的数据形象从人类生活中每一台电脑里抽象出来’。操作者在矩阵中身临‘真实’之境,感受电脑黑客和其他视频游戏者的延伸;这种经验在迪斯尼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中以另一种方式变得清晰可见,更加形象。‘肉身’生活是沉重和呆滞的,但当Case进入他的世界,他的矩阵时,他经历了一种纯粹的‘无形体狂喜’的奔流,这种幻觉的强度取代了‘肉’的疼感和快感,本身变成了生与死的实体。”[10](P303)

这两段内容反映出的美感经验尽管有所不同,但是,每一种都卷入了感受的真实和一定的变异瞬间。前者是阿波罗神卓越的灵性,后者则是酒神的狂欢,意识受幻觉引诱而改变了状态。两种经验发生的空间也有根本不同,家屋保持着庇护式的内部空间,赛博空间则将沉重而呆滞的肉体移入无肉身的世界。两者的静寂都强调了美感的瞬间,但前者是依赖于现世的力量,而后者则努力摆脱肉身的真实。当然,如前所述,赛博空间的体验同样与感官的功能相关联,不可能实现与肉身世界的永久分离。

四、呼唤新媒体美学

虚拟空间的审美关系研究,对我们反观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特别是艺术想象和美感的判断提供了借鉴,同时,这种存在于虚拟社会、赛博空间中的变异美感体验和形式,也呼唤着我们的美学予以关注。新媒体带给我们的技术冲击需要美学说话,需要我们建立一种针对后现代社会和新媒体审美特性的美学。

1.新媒体的意识形态意义我们过去的传播媒介,过去的美学和文艺理论曾经因为型构变形的文艺与政治关系和过分强调其意识形态性,而遭遇所谓西方民主的诟病,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权利和政治不重视和关心媒体和艺术的意识形态作用,意识形态性本来就是美学和美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西方知识分子的观点和分析为权利和政治提供了启示,也为哲学美学提出新的课题。虚拟社会同样关联着、影响着肉身世界的生活状态和品质,影响着政治和生态。社会生活中不断发生的青少年因沉醉于网吧、痴迷于电子游戏和网恋而造成的一幕幕触目惊心令人心碎的惨剧,已经成为沉重的社会问题,美学和美育对此理应有所作为。

同样是在那本《消失美学》中,保罗·维里奥还发出“视觉机器是为了改变意识”的断言[5](P26),我在上文中引述过的马尔库塞对技术和艺术关系的描述,以及现实社会的发展变革本身,都要求我们建立一种针对新媒体技术革命的美学系统。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说过,后现代“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无可辩驳地是以欧洲或西方为中心的”,现代性的真实“断然地是一个‘西方’现象”,因此,在“人类的四分之三尚未进入我们高兴地称作‘真实’的时代”时,他不停地警告和劝勉那些主张所谓真实已经垮掉和崩溃的后现代艺术家们振作起来,重塑新的美学和文化精神[11](P132-133)。“批评艺术合唱团”也声称,现在是行动起来的时候了,“因为电子世界……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我们被仅仅作为武器的批评抛弃之前,现在是通过发明创造来利用这种流变的最佳时机”[12](P27)。的确,新媒体的映象、声音、视频和文本以极不和谐和杂乱无章的音符充斥于流变的网络世界,人类在从肉身向数码转变,从先前关于存在和真实的观念向同样作为存在的虚拟转变,从日用品转向信息,从中心化状态转向去中心,从大叙事转向多样性,个体和集体文化的主要方式越来越从物质的转向精神的。

他们的看法给我们的美学建设提供了信息,当晚期资本主义经历伴随着现代真实概念崩溃的本体位移时,中国美学理论建设更需要前瞻性。在享受现代物质的舒适和自我价值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其实正付出着后现代刺痛人心的代价,人类并没获取理想的和谐、宁静与生态平衡。无论西方和东方,无论正在经历还是即将经历,今天的现实都反映出新媒体美学某种程度的缺席,在中国社会的过渡时期,我们的美学和文艺理论是否可以绕过险滩,少走弯路,补位缺席呢?流变状态正在重塑全球生态的均衡,人类生活的意义由信息和映象的符码来记录,我们的生存与这个数字空间本质地关联在一起,但是,在这个流变的舞动中,人类仍是谱写旋律的主人,美学仍然能够担当起型构流变理论的重任。新媒体提供了比现代媒体如广播、广告、电影、电视、电台及其他大众传媒所造就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更为广泛的可能性选择,尽管统治性的意识形态很难在这种流变的媒体方式中永久保持其统治地位,但是,在现代媒体和新媒体的语境中,审美对意识领域的主要冲击仍然是一个人的问题。面对人类未来多种可能性的困惑,也许会误导我们的非理性本能,也许会羁绊我们幻想和发明的创造力,甚至消蚀人类对未来生存的理想和渴望;新媒体生态和审美的精神与道德上的不确定性,也许会成为艺术世界失去幻想、希望和激情而无所作为的借口,然而,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需要我们的艺术家、思想家、美学家设想未来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安全航行于虚拟领域的灯塔。

2.虚拟空间的艺术创造力马尔库塞所论述的科技文明在艺术和技术之间打造了特殊关系,实际上还指出了艺术实践的根本功能,即在破坏既有意识形态关系的同时建立新文化方向和新美学洞察力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不仅可能建立新媒体美学关系,而且是新媒体科技中创作的源泉。这种流变状态表明新媒体内容设计者和艺术创作者在文化作品、意识形态和型塑身份方面更为巨大和厚重的社会责任,对艺术创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设计者仍然要为其内容的自然形式和可能导致的运用后果负责。赛博空间的建筑师,如商业领袖、工程师、设计师、艺术家也要为其用户界面和界面使用后果负责,为其符合法律规范的质量负责。这一方面应该引导积极的变异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盲目的工具主义内容导致科技奴隶的产生,应该使赛博空间、虚拟社会成为和谐、平衡并促进人类生态发展的存在。在艺术实践和审美实践中意识到新媒体所营造的社会图景和特性,其实也为艺术和审美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可能性。在这样一个图景中,新媒体对观念的生态均衡系统和对个体与集体(比如艺术家)的身份塑造是一支非常强劲的力量,新媒体美学系统如果能真正落实到我们政治、经济、社会的真实中并能积极参与这些真实性的转变,仍然可以为艺术实践和审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新媒体的技术力量也是广阔的当代艺术资源和更为先进的艺术方法,是更为自由和宽广的创作空间。审美的灵感在数字领域内得以唤醒和张扬,数字理想世界得以形成。既然新媒体空间和艺术的出现解构了传统艺术品作为客体的意义,那么,它在挑战运用传统创作方法和技艺从事生产的艺术家,甚至可能将他们抛入历史的过去时的同时,也为先锋新潮艺术家甚至从未受过传统艺术手法教育和训练的“闪客”锻造了机遇。数字世界的艺术市场、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已经对扫描、处理、发送等停留在对客体艺术品的机械复制的模本发出警告,作为物质交往或买卖的日用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将逐渐消失,艺术创作将被推向数字符号市场,艺术家也许只能在明显不具有职业性的领域展示自己的作品,明智的艺术家已经开始一只脚留在肉身世界,另一只脚跨入数码领域,并为实现最终转型而进行尝试。当然,数字世界可以为宣传以往真实世界中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服务,然而,当艺术作品和消费开始存在于纯粹的数字化领域时,我们也就真正生活在了一个将幻影、思想以及精神作为日用品生产和消费的王国。

存在——肉身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存在,为我们的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以及艺术家们提出了复杂的课题,也为我们的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了新领域、新视野,这也应是我们当代美学和文艺学建设的机遇,我们期待着这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

美学从诞生到今天,伴随着人类思想的不断提升和人类审美实践的日益丰富多彩,经历了多次转型,也产生了以不同研究对象命名的审美观念和美学学科,如文艺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环境美学等等。当前,面对这样一个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社会后现代化的人类语境,特别是面对数字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的似乎已经超越了人类智力想象范围的发展和变化时,更多的学者对美学体系已经被彻底解构、美学在今天已无话可说、美学转向了穷途末路的看法持肯定态度。这表明我们在认真总结过去的美学,同时也表明我们仍在积极思考美学的今天和未来。今天的知识是建立在技术和信息基础之上的,但它同时不可否认地要以人类有史以来的整个知识体系和思想宝库作参照。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思考被解构的传统美学,美学作为一种哲学概念到底还可以做什么?美学的目光应该投向何处?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虚拟领域的一些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的描述,探讨美学将虚拟空间美感经验作为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并进而提出拓展美学当代研究视阈的设想,以期引发对传媒研究、美学和美育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1]NEGROPONTE,N.BeingDigital[M],NewYork:AlfredA.Knopf,Inc.1995.

[2]TheCriticalArtEnsemble.TheElectronicDisturbance[C],Brooklyn,NY:Autonomedia,NewAutonomySeries,1994.

[3]BENJAMIN,W.ThesesonthePhilosophyofHistory,inIlluminations[C],Trans.HARRYZOHN,EditedandwithanintroductionbyHANNAHARENDT,Pimlico,London,1999.

[4]SeeBAUDRILLARD,J.TheEcstasyofCommunication[M],NewYork:Semiotext(e),1988.

[5]VIRILIO,P.TheAestheticsofDisappearance[M],Trans.BEITCHMAN,P.Brooklyn,NY:Autonomedia,Semiotext(e)Books,1991.

[6]MARCUSE,H.One-DimensionalMan[M],Boston,MA:BeaconPress,1964.

[7]SeeSCHOLES,R.andKAIN,R.M.TheWorkshopofDaedalus:JamesJoyceandtheRawMaterialsfor“APortraitoftheArtistasaYoungMan”[C],NorthwesternUniversityPress,1965;NICHOLS,A.ThePoeticsofEpiphany:Nineteenth-centuryOriginsoftheModernLiteraryMovement[M],UniversityofAlabamaPress,1987.

[8]DERRIDA,J.TheGhostDance.AnInterviewwithJacquesDerridabyMarkLewisandAndreasPayne[A],Trans.JEAN-LUCSVOBODA,Public,2,1989.

[9]BACHELARD,G.ThePoeticsofSpace[M],Trans.JOLAS,M.Boston,BeaconPress,1964.

[10]FITTING,P.TheLessonsofCyberpunkInC.PenleyandA.Ross(Eds.),Technoculture:CulturalPolitics[J]Vol.3.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91.

新媒体范文篇7

[关键词]自媒体;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互补性

自媒体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进步、互联网不断普及的大环境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传播形式,更加符合当前大众对于新闻信息的追求需要,因而受到大众的喜欢。自媒体发展迅猛,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传统媒体为了保持自身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优势地位,纷纷开始了自我创新的发展探索。其实对于自媒体与传统媒体而言,并非单纯只具有冲击与被冲击的关系,两者优劣势各异还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对两者的优劣势以及深层次的互补性影响与具体发展策略进行探索,是促进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实现更好发展的关键,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传统媒体及其优劣势

1.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的,是较为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形式。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规范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还拥有着相对稳定的市场受众。

2.传统媒体的优劣势

相较于自媒体而言,传统媒体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当前的发展状态也是相对成熟完善的,已经形成了相对规范化的传播机制。与此同时,传统媒体是国家认可的新闻传播方式,长期以来所获得的政府扶持力度也是较大的,因而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地位与权威性是相对较高的。另外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方面的要求较为严谨,面对新闻消息往往都是在进行了一定的深入性调查之后才会进行报道,因而充分保障了其所进行报道的真实可靠且对于内容具有相应的深度挖掘,相较于单纯、碎片化的报道而言,给新闻报道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与价值。相较于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新闻传播关系大多数情况下是单向的,互动方式非常有限,只能通过信件或热线电话等传统方式进行,费时费力的同时也并未得到重视,因而难以有效发挥其完善传媒工作的重要作用。另外传统媒体一直以来所秉持的新闻传播态度都是严谨、公正、真实,因而其语言风格一般是严谨刻板,缺乏趣味性。与此同时,新闻传播所关注的内容也与大众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缺乏亲和力与现实意义,另外对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追求也使得其在传播速度上相对滞后。

自媒体及其优劣势

1.自媒体

自媒体是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信息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对应,是数字科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有效拓展了新闻传播人群,使得普通百姓也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发表自身的见解,丰富新闻传播方式。当前最具代表性与认可度的自媒体平台有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

2.自媒体的优劣势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的传播者是普通百姓,分布于社会各个角落,传播的内容不需经过层层机制审核,不需要经过特定的设备加工,只需要在移动设备终端上进行内容编辑即可发送,因而在传播速度上大大优于传统媒体。另外,因为自媒体是由普通大众选择、编辑与,因而新闻内容上更加丰富,解读角度多样,且能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加贴合大众的生活,也更能符合社会大众的新闻需要。与此同时,针对自媒体新闻报道,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可以进行适时回应,或是自我辩解,或是提供证据实物,更加透明公开化,也能够有效推动新闻事件后续报道深入开展。自媒体新闻传播在具有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一是自媒体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因而使得自媒体传播者的群体构成相对复杂,难以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管,从而造成虚假新闻、标题党等普遍出现,新闻传播缺乏真实性、客观性。其二自媒体传播者相较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而言,在新闻素养方面有所欠缺,因而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深刻性不足,难以保证新闻报道的意义与价值,也容易给受众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

传统媒体对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影响

1.发挥传统媒体深度挖掘的作用,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性

虽然对于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真实准确性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媒体平台准入规则来予以改善,但是法律规则的制定与切实推行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而当前要在短时间内改善自媒体平台的劣势,需要借助于传统媒体的力量。首先,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情况下需要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原貌,因而能够及时发现虚假信息,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性。传统媒体介入自媒体新闻传播,对其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挖掘,还原其原貌,能够有效杜绝虚假新闻。其次,深入挖掘新闻信息能够发现其背后的新闻价值,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2.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和谐的新闻传播环境当前我国正处于多元文化并存的发展阶段,社会大众在思想观念、文化价值等方面所面临的诱惑非常多。自媒体运营者媒体素养有所欠缺,所的言论常常都是带有主观化情绪的,难以保持客观真实,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影响舆论的正确走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传统媒体介入自媒体传播平台,及时就相关信息进行纠正,以稳定社会大众的思想,营造和谐的新闻传播环境,发挥传统媒体的核心作用。

传统媒体对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探索

1.积极发展自媒体渠道,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与互动

针对以往与受众之间进行互动沟通的形式与效果十分有限的情况,传统媒体应当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优势,注册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通过自媒体平台与受众进行沟通互动,了解受众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改善当前传统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跟上时展潮流,进而有效提高其社会影响力。2.寻找符合受众的新闻报道形式,提高受众的认可度针对以往语言风格过于刻板、新闻内容脱离大众现实生活以及传播速度较为滞后等劣势,传统媒体应当加强对自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视,转载其中有价值的文章,及时从中选择贴合人民生活的优质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报道,加强其报道时效性,丰富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增加亲和力,进而提高大众对于传统媒体的认可度。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策略

1.充分利用自媒体的第一手资料,创新传统媒体的运营机制

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即时与高效性使其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占据优势,能够给传统媒体提供第一手的现场资料。因此传统媒体在面对突发新闻事件时,可以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了解,充分利用自媒体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建设高效运营机制,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2.充分借助传统媒体的公正权威性,提升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也少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充分显示出了其传播方式的民主性。但对于新闻传播内容难以准确核实,难以对舆论方向进行有效把控。要充分借助传统媒体公正权威的优势,弥补自身社会影响力不足的缺陷。自媒体信息传播往往是在引发传统媒体的注意并进行深入调查之后,才能够在全社会引发更加强烈的关注和讨论。如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仝卓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事件就是从直播中引发网友讨论之后,传统媒体对其进行真实性等方面的深入调查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影响,起到了较强的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仲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报业,2020(18).

[2]牟惟礼.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研究[J].电视指南,2018(13).

[3]杨明品.传统主流媒体面临四大困境[J].中国广播,2020(09).

[4]阎沐黎.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分析探讨[J].传播力研究,2020,4(03).

[5]杨亚飞.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13).

[6]赵贝娜,何剑非,陈晓东,肖金妮.“人人即媒体”背景下中国自媒体现状分析[J].传媒论坛,2020,3(20).

新媒体范文篇8

中国传统媒体集团发展新媒体的环境分析

1.传统媒体集团在新媒体环境中面临的挑战从政策环境来说,中国的媒介产业在管理体制方面仍处于分业种管理的框架下,这一框架,严重制约着传统媒体集团的跨媒体经营;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由于宏观管理体制的原因,“三网融合”在推进过程中遭遇困境,渠道运营商无法全面进入所有数据传输业务领域,更不能涉足内容生产的主要领域。从技术环境来说,信息数字化和移动通讯终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在规模上呈现海量化,在性质上呈现个人化,在形态上呈现即时互动化,在渠道上呈现共享化。在这一技术环境中,传统媒体集团作为传统的内容供应商和媒体运营商,在技术上不再具有对渠道的控制能力,也不具备终端的制造能力,只能借助高度共享的渠道和终端传输信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同时,传统媒体集团相对单一和低下的信息生产和聚合能力与社会多元而海量的信息需求形成矛盾。从市场环境来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企业的营销活动及其信息传播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营销和精确传播,经由传统媒体的传统广告业务正在萎缩,传统媒体以广告服务作为最终产品的商业模式开始动摇。对现代企业主和广告商而言,媒体的用户规模和媒体对用户的影响深度(用户粘性)决定着媒体所提供的商业传播服务的价值。相对而言,新媒体机构和渠道运营商掌控着用户及用户行为的第一手资料,其为客户提供快速、精准的商业传播服务的能力远高于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由于整体上固守传统业务模式,无法满足客户的精确营销和整合营销需要,其市场影响力和营销能力日益降低,导致其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规模呈现下降趋势。2.传统媒体集团在新媒体发展中具备的优势尽管挑战重重,传统媒体集团在以下四个方面,仍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一,依托社会影响和社会联系打通各个数据库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是新媒体环境中的核心竞争资源,这些资源的构建一方面取决于媒体机构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搜索技术、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另一方面取决于媒体机构打通各个数据库的能力。显然,传统媒体集团在社会影响和社会联系方面具有优势,借助传统媒体集团的权威地位和信誉,通过云计算技术与各信息资源单位合作,能够形成大规模信息整合能力。除此之外,传统媒体集团历史上大都保存有大量的信息资料,可以成为其构建数据库的一个重要基础。其二,建立大型用户数据库的能力。传统媒体集团既拥有大量的机构用户数据,也借助旗下的都市类媒体拥有大量的城市消费者用户数据,都可以成为其用户数据库的基础。当然,这些用户数据还有待整理、挖掘和扩充。其三,以新闻为主体的信息产品生产能力和品牌力。传统媒体集团拥有作为龙头产品的新闻服务产品,且有较大规模的专业生产队伍,在信息服务领域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品牌力。传统媒体集团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队伍,依托人才资源的相关能力开发新型信息服务产品,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综合信息服务市场。其四,以专有渠道开展数据库营销的能力。传统媒体集团的报业集团通常都拥有一份在当地新闻信息服务和广告服务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的平面媒体,同时拥有可以改造为直复营销渠道的发行网络。未来,这些网络可以升级转型为社会化的第三方入户配送网络,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和扩展用户数据库后,转型后的发行网络将成为强有力的专有的复合型营销传播渠道。

传统媒体集团发展新媒体的策略

新媒体范文篇9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电视媒体;5G转型

根据2019年8月30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发展网络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人,目前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61.2%。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之一便是新兴媒体的产生。新兴媒体概念与传统媒体相对应,指的是在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媒体。新媒体的产生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在中国最近几年,新媒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电视这种传播媒体。人类历史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由此便可以看出在传播媒体上的更迭发展。电视在未来会消失吗?可以肯定的说,不会消失,但是电视媒体原本的传播地位将不复从前。就像报纸一样,虽然其信息的传播作用已经大大下降,但却仍然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电视媒体也会在历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虽说电视媒体的地位已经如此,但在这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较量当中,电视媒体仍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到来,适时地进行自我革新,在未来5G的进程当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本文将首先析与传统电视媒体可比较的视频类新媒体,剖析其优缺点。然后,分析新兴媒体对于传统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针对前面的分析,为电视媒体提出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新媒体伴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地占领了当下的媒体市场,网络视频、手机短视频等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的视频形式。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9年8月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7.59亿,占网民整体的88.8%,其中长视频用户规模为6.39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在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网络视频还朝着内容的针对性与专业性的方向发展,并且正逐渐形成以网络视频为主的娱乐生态,涉及小说、电影、游戏、商品、旅游等多个领域。网络视频的发展一边将人们从客厅当中解放出来,一边对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广告收入持续保持增长,但广播电视传统广告收入下降,网络媒体广告收入大幅增加。以上收入状况的对比更是证实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的差距正逐渐减小。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视频类新媒体的特点。1.新媒体移动性强。新事物的产生往往是依靠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当中,既包括互联网软件的发展,又包括像手机、平板等硬件设备的升级。视频播放终端已经由过去几十寸的电视屏幕,缩小到十几寸的电脑屏幕,目前已然发展到了只有几寸的手机屏幕或平板电脑的大小。这种视频播放终端屏幕的不断缩小带来了受众移动观看的可能性,使得人们不必再局限于客厅当中,观看视频可以出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的任何地方,时间与内容也可以自由选择,新媒体给受众带来了更强的自主操作性。另外,4G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速度的提升使得视频在线观看,甚至是直播这种方式得到了支持,延迟、卡顿的消失极大的提升了用户观看的体验感,也帮助了视频类新媒体的发展。2.内容走向娱乐化。对电视媒体冲击最大的无非是网络视频和手机短视频两类,这两类视频形式使得视频的发展方向更具娱乐化和随意性。首先,对于网络视频来说,一些网络视频平台,比如爱奇艺、优酷等等,主打的是真人秀、电视剧这种偏向娱乐化的节目,因其播放时间随意,播放设备的可移动性较电视灵活,由此吸引了大量受众。其次,对于手机短视频来说,更是迎来发展的春天。网络直播、手机短视频审核更为宽松,用户可以自由自主制作视频,增加了用户的参与度。在这个节奏变化迅速而又焦虑的社会,娱乐性总会给受众带来一丝放松。因此,视频的娱乐性更能够带来关注度。3.传播方式碎片化。当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人们便进入了碎片化时代。这种碎片化既体现在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也体现在受众时间的碎片化,碎片化的时代是由经济和技术的共同发展所带来,是社会进程的一部分。媒体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恰恰迎合了受众时间的碎片化,是受众当下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工作之余,通勤用餐,处处可见。新媒体这种方式的诞生增强了信息供给与受众需求的相互依赖程度,这也是新媒体能成为当下流行媒体的原因之一。4.公众参与性强。在原来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多是从电视、报纸上接收信息。如今,4G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个人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1],这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每个人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性更强。与以前网络尚未发达相比较,由电视等媒体制造传播信息,受众被动接收信息,传播过程大致就此结束。现在在自媒体时代传递过程中,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再加工。第二,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直播这种传播形式促使了一大批新媒体主持人的产生,大大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数量。

二、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新媒体因具有以上几个符当下时代特点的优势,迅速成为了目前最为流行的视频传播方式,吸引了大量受众选择新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了巨大威胁。具体来说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不利影响。1.传播渠道封闭单一。网络视频的出现提升了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视频播放当中的“弹幕功能”就是其中的代表。相比电视媒体,其传播方式则显得封闭且单一[2]。而且,观察当下的新媒体传播平台,都不自觉的加入了“评论”功能,这些功能的设置都有助于人们释放表达的欲望,希望能够参与到事件新闻的发展过程当中。然而,这一点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是无法实现的。电视媒体的传播形式是点对面单向式的,人们往往只能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存在。这种封闭的传播渠道必然会被追求互动感的受众所抛弃。2.接收终端笨重固定。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终端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智能手机的出现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另外,平板电脑、超薄笔记本电脑等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这些工具打破了人们接收信息地点的限制,这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又是一大冲击。众所周知,电视虽然因其具有较大屏幕能够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但是,也同样因其笨重的主机而只能将人们局限于客厅或卧室当中,使得人们在接收信息的灵活性上大大降低。3.信息采集范围狭窄。媒体是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而要实现信息的传递只有载体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生产在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当中承担着首要任务。新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扩展了信息的来源,在互联网不断完善的今天,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在这一点上电视媒体是远不能及的。通常来说,电视媒体常常作为官方宣传媒体而存在,承担着引导正面社会舆论的职责。因此,其对于信息的来源监管格外严格,信息涉及到的领域更为严肃。这对于当下追求娱乐化的人们来说,必然有其不利的一面。4.电视受众持续减少。新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传播路径使得电视媒体的原有受众大量流失,尤其是以15—24岁的青少年和年青人为主。因为这一部分人较其他年龄段的人来说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进而容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然后,受众自这两个年龄段向两端逐渐减少,这一部分年龄段的人处于互联网的学习阶段,因此受影响较小。最后,高龄人阶段拥有充足的时间观看电视节目,是电视节目较为忠实的受众,对于电视媒体的依赖性较强,这也使得电视媒体受众呈现高龄化的态势。5.广告收入每况愈下。在广播电视行业当中,广告收入是其整个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广电总局的《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广告收入持续保持增长,但广播电视传统广告收入下降,网络媒体广告收入大幅增加。其中,电视广告收入958.86亿元,比2017年(968.34亿元)减少9.48亿元,同比下降0.98%;网络媒体广告收入491.88亿元,比2017年(306.71亿元)增加185.17亿元,同比增长60.37%,占广告收入总额的比例从18.57%提高到26.38%,网络等新媒体广告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广告商无非看重的是流量,只有将广告投入到一定数量的受众面前,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收益。大量电视媒体受众流入新兴媒体必然导致电视广告收入的下降[3]。6.电视人才另谋高就。在电视媒体的观众与广告收入减少的持续发酵下,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电视媒体人才的流失[4]。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央视、地方卫视中的主持人等新闻工作者纷纷进入视频网站便说明了这种情况。一面是电视媒体的发展前景堪忧、管理理念落后,一面是新兴媒体的欣欣向荣与丰厚的激励机制,在这种悬殊环境的比较之下,带来的必然是传播人才从传统媒体流向新媒体领域。

三、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

从以上新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对于传统电视媒体产生的不利影响来看,站在电视媒体的角度,一方面,要把握住自己电视媒体的立场;另一方面,要积极拥抱这个快速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积极转型。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提出电视媒体的转型建议。1.做优做深媒体内容。媒体纵有千百种形式,最为核心的东西仍旧还是内容[5]。做好内容,是每一种媒体形式都应考虑的重要部分。比较媒体行业中各种流行的视频节目,只有那些具有独特内容的节目才能够长期存在。哗众取宠的东西,只能是昙花一现,瞬间消散。不得不承认,低俗、无营养的东西多如牛毛,这也反应了当下浮躁的时代特点。一方面,电视媒体应及时站出来,矫正当下略显低俗化的文化传播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浮躁的时代终将会随着人们素质的整体提高而变得沉稳,好的内容终会被选择。2.传播优质社会信息。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类,迟早会像报纸、广播一样让出媒体的主导地位,但是,其作为新闻传播的方式不会消失。面对网络媒体娱乐性的竞争问题上,电视媒体占据诸多不利。因其受众的年龄段更为宽泛,审查要求也更为严格,内容的制作必然不能与新媒体的制作一样“自由”。然而,网络信息的爆发式增长,使得人们对于其可信度的质疑也越来越大,开始追求信息的可信性与权威性。电视媒体可以依靠其信息获取的权威性与专业性以正视听,拨清媒体传播中参差不齐的信息。因此,电视媒体大可放弃对于信息广度的追求,转而做优质的内容,依靠其独有的权威性捕获人民大众的眼球。3.拓展版权业务模块。目前,我国法制化进程已有了较大推进。在2010年完成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第二次修正,并且还在继续完善过程当中,这大大促进了人们版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广播电台、电视播放、录音录像等形式的版权保护有所加强。在这种环境下,一方面,提高了视频版权的保护,强化了审查力度,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电视媒体可以由此利用好其具有的版权,通过电视媒体播放稀有版权资源的节目,比如说国内国外重大新闻的转播、国际重大赛事的转播等等,依靠其独有的版权资源,更好的吸引受众群体,实现收入的增长。4.强化中华文化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台播出的“春晚”一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于春节的一份独特印象,看春晚也是不少中国人乃至华人过春节的一个专属活动。另外,同样也是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也成为了春节假期茶余饭后的话题。这些节目的播出既提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加深了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传统文化节目方面的制作,电视媒体做的极为出众。因此,电视媒体应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打造全方位的文化类节目,加强人们对于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视,提升文化自信,带动人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5.定位未来转型方向。在移动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每一个传统媒体都应积极面对,而不应坐以待毙。将媒体自身的传统优势与互联网相结合[6],打造出独特的媒体平台。在这一轮发展的浪潮之下,对于电视媒体的发展,本文提出可以改进的两大方向:一是传统电视节目应坚持播放,无论何时,电视节目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其权威性是老百姓可以获取准确信息的保障,严格的节目审查制度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正能量。在此基础上,推广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相融合。二是,对于手机短视频这种形式来说,从其拍摄的角度来分析,展示时间短、内容浅显或空泛,其面向的对象只能通过手机或平板观看,缺乏沉浸式体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现场体验,这一点从不断增加的旅游人数和现场演出的参观人数便可以看出。因此,电视媒体不妨打造现场节目,更多的去营造节目现场体验效果,使得现场体验成为其主打的亮点。6.把握5G发展机遇。当下最为时兴的词汇就是5G。目前5G尚未大规模商用,便早已提出了“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的口号,5G的到来势必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4G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新媒体已经给电视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不过,仔细想来,仿佛更多的是由4G网速的提升所带来的新媒体的发展。而就目前5G的预期应用领域来看,相较于4G不仅仅是速度上的提升,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立体化的渗透,一种传播场景的转变。针对5G未来的特点,本文认为有这样几个特点:云操作性、物物互联性、个人操作性,这三个特点既独立,又相互联系。5G凭借其强大的传输能力,使得原本的运算方式得以在“云端”处理,使得个人的操作性、参与度更强,并通过物物互联,将视频这种形式嫁接到任何一种移动端上。无论具有怎样的特点,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各行各业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产业或将诞生,对于传统产业势必带来一轮新的冲击,电视媒体行业也将如此。现在,电视媒体应结合5G的三大特点,积极自我革新,创造出适合5G环境的业务,并结合受众需求,抢占5G新兴媒体市场,抓住5G技术的更替机会,融合发展电视媒体。

参考文献:

[1]卢迪,邱子欣.5G新媒体三大应用场景的入口构建与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7):7-12.

[2]蒋宏.新媒体环境下看传统媒体的盲点及策略[J].新闻界,2006(04):8-9+7+1.

[3]孙宜君,王建磊.论融媒时代电视传播生态的嬗变与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3):34-40.

[4]杜友君,李淑美,李人杰.产品循环发展理论视阈下电视媒体的融合创新[J].新闻记者,2018(10):93-96.

[5]冷凇.从“融”到“合”:论电视艺术新媒体化的“四维驱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1):103-107.

新媒体范文篇10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传播;文化传播

“农历标准的说法应该是‘农历12月26’,说‘腊月二十六’是错的。”这句话来自围绕一档新闻节目进行的讨论。众所周知,农历各个月份都有约定俗成的别称,包含了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把握和源自生产生活的审美追求,说它不符合“标准”是无稽之谈。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的语用学研究发现,政治语汇生产中核心语汇的取舍最终会影响话语权的归属①。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同样应该重视核心语汇对认知框架的影响。关于新闻节目中能否使用“腊月”之类语汇的讨论,反映的是新闻媒体对文化传播问题的认识,事关新闻传播领域话语权的归属,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思考。融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造就了全新的媒体平台,“人人都有麦克风”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与受众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如何进行文化传播成为新闻媒体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媒体融合打破新闻媒体文化传播的传统格局

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和产物,表现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形态,存在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全过程。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一种类型的文化由其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就是文化传播。新闻指的是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是服务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这是一个文化过程,其成果也将成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传播本质上就是文化传播。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认为,媒体通过报道某一具体事件的全过程,表现为整个媒体的有机运动,就能使事件的真相逐步清晰地表现出来。每一个事件都具有文化属性,经由新闻媒体报道与未经新闻媒体报道的所有事件的总和就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整体。由于传播主体必然存在的主观意识,使得经由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影响着人们对未经媒体报道的事件的认知,进而影响文化的发展走向。因此,新闻媒体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做好文化传播工作。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播概念不同,但在实践中却是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正是因为如此,在传播学发展史上,无论是经验学派的魔弹论、涵化理论、知沟理论,还是批判学派的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都明确指向了新闻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都需要具备文化自觉,并“基于深入理解自身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逐渐明确自身在多元文化世界里的位置,主动取长补短,与其他文化携手共建一个得到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国内角度看,兴文化是时代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任务,用更多更好的新闻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进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从国际角度看,把新闻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可以促进各个国家和民众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架设起不同文明融合发展的桥梁,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这个角度看,新闻媒体的文化传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媒介技术不断为新闻媒体文化传播赋能。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逐步消解了传统媒体的层级划分和区域界限,促进了万物互联互通,全新的媒介技术将所有新闻媒体都推上了面向整个世界进行文化传播的第一线,文化传播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发展着。在现代媒介技术的支持下,人作为一个整体永远“在场”,任何一个个体随手拍下的一段视频、写下的一段文字都可能瞬间引发全世界的关注和共鸣,引发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基于现代媒介技术赋能的人类文化新景观,启示各级各类、各种规模的新闻媒体都要增强文化传播的历史自觉和责任自觉,担负起传播优秀文化的职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能量。综上,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统一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传播文化是新闻媒体的天然职责。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媒体格局被打破,传播者和受众的边界日益模糊,如何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职责使命成为新闻媒体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把握“三个坚持”,做好文化传播

新闻传播须在综合考虑内容、媒介、效果三个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容易偏离方向。这就决定了新闻媒体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开展文化传播,也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

(一)坚持客观公正,保证文化传播的真实性

在中国乡村,农民依循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来指导生产。例如,北方农村的“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等民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指令,千百年来深深影响着农民的日常生活③。人们还把依照节气进行的农业生产与人体的四季变化对应起来,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观。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逐步融入审美因素,赋予农历的十二月份各种别称。腊月的“腊”字,本义是“干肉”,由于这个月份最适合制作腊肉而得名。腊月与腊梅联系在一起便具有了诗情画意,与年终进行的“腊祭”联系在一起又有了慎终追远、血脉相承的厚重文化感。因此,“腊月”这个词在古人生产生活中逐步融入鲜花、美食、礼仪等诸多文化意涵,在新闻节目中善加运用能使新闻更有文化味道,获得更好的文化传播效果。中国新闻话语的建构就是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革命文化、活力四射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种文化资源的全力中推进的④。文化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是一个纵向传承发展与横向交流互鉴的过程,只有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才有生命活力。这就决定了,文化传播必须以来自社会生产生活的事实材料展示文化合乎规律性的“真”,而不是进行冰冷空洞的说教,甚至通过说谎、欺骗、强迫来让受众接受某种文化。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产品必须由来自人类生产生活的事实材料加工而成。只有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新闻传播,才能引导受众科学认知客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播对于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当新闻媒体的文化传播不再真实、客观、全面的时候,产生的后果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近年来,在媒体的加持下,商业炒作使得“过洋节”之风愈演愈烈。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少媒体一定程度地宣扬西方文化,易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疏离中国优秀文化。这警示我们,身处文化传播第一线的新闻媒体,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闻媒体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中华文化传统发展的中介,就是要通过媒体的“有机运动”,全面、准确、真实、立体地反映社会生产生活,帮助国内外受众把握文化之“真”,进而明辨是非、合理取舍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人类文化,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境界,而不是对某种文化必欲除之而后快,造成人类文化基因缺失的遗憾,应共同维护好人类文化基因的宝库。

(二)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文化传播的动力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本质力量定义为主体能力,强调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成果的总和。受众参与信息生产和传播是一种精神交往,是文化生产、文化交往、文化消费的一部分,本身就是在传播文化,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动力。从这个角度看,文化传播本身就离不开人这个关键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开门办媒体是文化传播的应有之义。新闻媒体是人们精神交往和物质交往的中介,作为“人体的延伸”,对所有人开放是新闻媒体进行文化传播的必然要求。正是基于对传播规律的深刻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开门办报”,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促进党的新闻事业发展,推动主流媒体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主流媒体做好新时代文化传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传统技术条件下,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接收受众反馈是开门办报(台)的主要途径。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反馈速度相对比较慢,对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要求相对较高,影响了受众参与的能力和意愿,导致受众对媒体传播过程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反过来使得媒体进行文化传播的能力受到了限制。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已经变成现实。信息革命导致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变革,媒体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使得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信息集散地、舆论策源地与思想交锋的主阵地,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日益加深。新闻媒体必须顺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加强对新的媒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新闻产品加工传播平台,让受众够得着、用得上、好发声,更好地参与信息生产传播。在新闻媒体平台上集结成军的媒体用户,有助于生产传播更加贴近受众、更接地气的新闻产品,更加充分地发挥文化传播功能,从而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提高文化传播力、扩展文化传播途径、整合文化传播系统等方面的优势⑤,用开门办媒体的务实举措提升文化传播质效。同时,要履行好新闻媒体的“把关人”职责,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消除舆论杂音,保证文化传播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为人民大众服务。

(三)坚持内容创新,提升文化传播的审美性

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出现以后,旧媒介就会成为新媒介的内容。纵观人类传播史,随着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不断被创造出来,传播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表现在新闻传播中就是在新旧媒介迭代创新、融合发展的同时,各种艺术性的审美元素也不断融入新闻产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将“乐”纳入“六艺”内容,开创了中国文化传播重视艺术审美的传统。不仅要博闻强记,熟读诗词文章,还要精通琴棋书画,从而更好地教化百姓、以文化人,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普遍追求。进入21世纪,全媒体不断发展,“四全媒体”使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新闻媒体在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将音乐、戏剧、曲艺、动漫等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应用到新闻产品中,通过融合创新,提高新闻的趣味性、烟火味,生产出更多受众爱听爱看的产品。《新闻联播》中,各地华灯璀璨的夜景配上轻松优美的音乐,无需播音员解说,就成为报道新春佳节国泰民安的长消息、短消息;微信公众号上,央视主持人朱广权机智幽默的“小段子”就是精彩的新闻评论;抖音上,现代化军事装备镜头,加上简洁的字幕和激昂雄壮的音乐,就是震撼人心的军事新闻……这些在表达方式上成功创新的新闻作品是新闻媒体进行文化传播的全新实践,给进一步进行文化传播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新闻产品完全可以在保证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的前提下,通过融入文学、音乐、小品等艺术元素,兼具审美享受功能,使新闻语言更加易于受众理解,新闻传播方式更能为受众所接受。在融入艺术元素、让新闻更具审美价值的同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生产的文物品鉴、文学欣赏等内容产品,也是新闻媒体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经典咏流传》节目,通过选取中华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融入流行音乐、舞美等艺术要素,加上高水平的表演演绎和康震、廖昌永等名人大家的精彩点评,让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绽放出绚烂的现代光华。再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的广泛传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成为文化传播的又一成功案例。近年来,新闻媒体上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优节目越来越多,各种古代的艺术作品、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通过新闻媒体呈现给受众,再加上文化名人现身说法加以点评介绍,充分彰显文化传播所必需的价值导向,提升受众的审美能力和品位,成为新闻媒体文化传播版图的重要地标,越来越受到受众的认可和喜爱。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