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2:08:34

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范文篇1

一、基础教育在本土艺术元素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基础教育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发展迅猛。1994年,教育领域展开了关于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文化思考,提出了要从“文化意识、文化传承、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策略”四方面对艺术教育加以改造。首先,基础教育课堂是本土艺术元素能够得以发扬的地方,它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提供相应充足的专业指导,而且长期形成的教育机制,包括教育内容的体系化、教育方法的集约化和教育手段的规范化等,都有相当的优势。尤其在解决本土艺术传承方面,是具有明显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本土艺术资源的引入向学生传递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向他们展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给了他们一把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为学生今后走上艺术道路,指出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丰富的民间艺术元素,必然会以其丰富的营养,滋养新一代人的心田,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艺术感受,给他们的艺术生命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本土艺术元素继承发展的专门课程设置、确立自身特点、依托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科资源和本土艺术特点,打造自身的独特品牌,使自己的专业教学,有新的开拓和创新。

其次,在基础院校进行本土艺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播性教学,很容易形成气候。我国本土艺术产生的地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我们的学生生长的背景一脉相承。因此,它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容易被打动。又因为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本土艺术元素的教育能够给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土民间文化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从本土艺术教学中获取营养。本土艺术元素蕴含着丰富的大众情感元素,又因其当地自然环境、语言和风土人情的有机契合而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艺术元素打动一方人的心声,研究其地方特色,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广大教师也必然能从中得到生活的启发,获得教学、创作的灵感,推动基础教育的丰富性再上一个新台阶。所以,利用基础教育进行本土艺术元素文化的继承发展教学活动,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完全可以非常有效地规模化进行。

二、本土艺术元素融入基础教育课堂的措施

长期以来,本土艺术传承主要以社会文艺团体、民间艺术社团为主体,由文化部门来负责扶持,但由于人员、经费等原因,大多数市县艺术文化的传承仍然“藏在深山人未识”,并正在一片保护声中逐渐消失。而学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却因教学观念、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原因,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本土艺术文化资源进行教育和传承。因此,结合本土实际,必须突出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在保护传承民间音乐过程中的桥梁和载体作用。一是要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的深厚感情。教育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肩负的职能和承载的任务,不光是进行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而且在本土艺术文化资源的继承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好基础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紧紧抓住本土艺术文化的深刻继承与广泛传播这个主题,又要围绕艺术学科的自身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出发;既要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要传播新的理念,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养成学生对于本土艺术文化的深厚感情。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艺术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祖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本土文化资源有着错误的认知。

好像只有外国的艺术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是先进的,一提到中国本土艺术,似乎都是“土气”“简陋”“下里巴人”,甚至是“落后”的。所以,在基础教育的的艺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不仅要加大本土艺术文化的知识容量,更要加大对祖国本土文化的感情培养力度。为此,基础教育艺术学科在进行本土文化教学活动时,要对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规划与认知,关注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项落实。要从教师培训入手,首先在教师中明确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使教师真正树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民间音乐文化学习和传承的正确思想观念。同时,要合理布置课程设置,抓紧进行教材编写,探索合适进行本土艺术文化继承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手段等方面,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通过对此类教育内容的加强与落实,纠正偏颇的艺术教育理念,丰富现代基础教育课堂的本土艺术教育内容,为维护祖国传统本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加强祖国传统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在保护和传承本土艺术元素的过程中,基础教育部门应主动与本地区文化研究部门、文艺单位及艺术社团建立起密切联系,以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基础教育课堂可及时将他们的研究、创作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也可与他们共同搜集、整理和开发当地的本土艺术元素,并将本土艺术人才培养规格与当地艺术文化生态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使本地区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真正落到实处。

新基础教育范文篇2

一、千基伟业事我们每个人在追求美好的同时,却发现每个人的美好不尽相同。我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每个人享受的教育不同,不同的教育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可以说好的教育是为了人生的教育。因此,教育理应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第一,基础教育改革不能依某些领导人意志办事;第二,基础教育改革不能成为某些人攫取利益的手段;第三,基础教育改革不是独奏曲而应成为合唱曲;第四,基础教育改革不是想开始就开始,想停就停,应该有自己的时间段。这样我们的教育既能为成就美好人生奠定基础,又能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业绩。

二、人在改革中

国家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实验新课程改革;2004年,在评估实验区、经验交流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进入新课程。伴随着这股春风,我支教的县高中,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步入这一行列,借这次机会我接受了新课改的有关培训,也开始从事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教师角色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如果说这些设想能实现,无疑是对原有存在的基础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口号看似美好,然而,期待中的设想却与现实中的状况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返回来想一想,我从事两年多的新课改教学,感觉不尽人意。每每思至此,心中有憾,愧对课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情况,我认为:

(一)新课改缺乏坚实的教师基础想一想两次新课改培训的情形,每次培训都是学校确定名单,从来没有征求教师个人的意见,强拉着你上轿子,既不管你是否想坐轿子,也不管你在轿子上的心情;从培训时间上看,每次培训时间两天,仅有的两天学习怎么能保证在场的教师完全领会新课改的内容;从培训考核上看,每次培训没有严格的签到制度,有的老师干脆就不去听培训课。可是到了听完课,发放新课改培训合格证时候,却是按表上报上的地区人数有几个就发几个,既不管你是否在培训,也不管你培训的实效,都能领到合格证。培训结束后,教师走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岗位,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凭自己的经验教学,完全没有相应的新课改教学指导。

有的教师教着教着不自觉地就回到了原来的教学路径上了。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群体被边缘化了,那就是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教师群体。在新课程改革开始时的教师被动进入,在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时教师的零碎化掌握,在新课改教学中缺乏科学指导的主观实践,导致了新课程改革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大打折扣。

(二)新课改价值取向的偏向性

新课程改革的设计没有完全考虑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一是没有考虑农村中学学生人数多,教室不够,班容量过大的实际。记得培训是讲到要求新课改教室要按1:3的比例设置。在农村中学县城的初中,班容量大部分在70~80人之间,高中的班容量在60~70人之间,能用的教室全都用上了,完全没有多余的教室来进行新课改1:3的比例设置。如何在班容量这么大的教室里进行新课改教学成为了每一个教师的难题。二是没有考虑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能否支撑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我支教的县区,有的学校教学辅导设施欠缺,何谈多媒体教学,更不用说计算机课的开设了。遇到检查、考试、评比只能运用各种关系,临时抱佛脚。或贿赂、或造假、或代考以求平安过关。有的学校即使有多媒体设施,更多的是闲置,遇到检查了,就勉为其难地露露脸。三是没有考虑到农村中学的实际生存状况。在农村中学中,唯分数论还有一定的市场。一个农村中学要想立稳脚,有发展,必须保证升学率,校长看的是老师带的这个班的成绩怎样。对教师的评价也是领导说了算,缺乏多主体的多元评价。因此,新课改价值取向具有偏向性,只注重了城市基础教育的实际,在价值取向上偏离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导致了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与城市的冰火两重天。

三、寂寞身后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寂寞无人懂。在每一次基础教育的改革中,我们倾注了不少物力、人力,充满了期待,但往往事与愿违,令人伤神。我只愿每一次的基础教育改革应该是一次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更不要流于形式,劳民伤财,害人误国;我只愿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千千万万的学校教师,能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去描绘着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我只愿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应该在教育规律的指导下进行,让我们的基础教育真实地健健康康地走下去。不能让一些人打着“改革”的旗号,借教育改革中“新名词”来破坏我们原有的基础教育;我只愿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应该有人为她买单,当基础教育改革遇到了难题时,那些负责基础教育改革的人却没有勇气站出来买单,只是一味地推卸责任。

新基础教育范文篇3

我国现有基础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就是坚持方便与公平的原则。政策上的就近入学避开了人为地选择学校,使得辖区内的居民,无论贫富,无论是否有正式工作,其家庭子女都有公平的入学机会。不同学区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同会造成这些地区教育公平的障碍。正是因为教育资源的差别存在,城市居民的理性选择应当是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这种选择一直受到就近入学政策的限制,如果想突破限制,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将户口迁移到好的学区之中;二是通过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来择校。户口迁移的前提条件是自己要在好的学区中拥有住房,但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以前,城市居民的住房大多为单位分配或者时代承袭,很难有机会自主选择居住的区域,因此这种居住模式决定了这种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

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城市社会成员具有了选择商品住宅的自由,基于使子女能够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住房资源与教育资源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住房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住房制度改革增加了人们选择居住地的自由度,从而也增加了有选择性获得公共资源的机会。按照一般的假设,富裕者会通过自己购买商品房的行为选择居住地,有效利用基础教育中“就近入学”的政策,使得子女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相关研究提出,在城市住房市场化的过程中,义务教育的就近入学制度会促使父母在住房市场上用脚投票为子女选择更好的学校,从而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均等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阶层分化。这个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居住地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然而,假设本身也受到两个方面的质疑。第一个方面是现有的基础教育学校都有“择校”的政策。即不在基础教育法定片区的居民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取得该校的入学资格;第二个方面是所谓的“就近入学”并非指的是实际居住之“近”,而是户口所在地之近。由此我们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法规规定的就近是就户籍所在地之近,而非实际居住地之近。这就说明,城市居民要获得好的基础教育资源并非必须居住在“好学校”片区,居民一方面可以通过“借读”选择进入好的基础教育学校,另一方面可以将户口保留在好学校的片区之内,即便是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发生分离,仍然可以运用就近入学政策获得好的基础教育。

通过选择住房和户口来获得好的基础教育资源的前提是家庭要拥有这种选择的经济能力,以达到间接择校的目的。显然,围绕教育资源展开的竞争将炒高好学区周边的房产价格,而较高的商品房价使得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难以用购房的方式来实现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其后果是在社区空间上产生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离,因而导致了社区的分化。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对城市社区的影响上,也必然导致"生态隔离"的现象。社会各界层的不同需要促使商业社区的建设出现不同的档次和品位,为人门提供了多种选择余地。根据新开发的商业社区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开发商投资力度也不一样。在交通便利、自然景观较好的地段,小区建设的档次往往比较高。除了住宅建设的高档次之外,这类社区往往还拥有先进的基础教育设施。

在城市社区尚没有明显分化的情况下,住房困难群体与富裕群体基本上可以共同拥有基础教育资源。城市的拆迁改造以及地方政府为困难家庭推出的保障性住房有利于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但是,这种居住条件的改善与获得良好基础教育之间发生了矛盾。要改善住房条件,一般就要改变居住地,户口就要迁移,如果原来的户口处在好的学区内,那么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会失去获得良好基础教育的机会。在这个矛盾中,弱势群体不同于城市的富裕家庭,他们没有过多的选择余地。对于许多低收入家庭来说,他们原来在城市中心并非无房可居,改善住房条件固然是自身愿望,更是形势所迫。因为城市形象要更新,市中心的居住标准要提高,这是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愿望。开发商本质上根本不会关心城市更新过程和更新目标本身,他们关心的是这个过程带来的利润。借助于市场对城市中心居住标准的重新设定,政府让中低收入阶层欲哭无泪地离开城市中心190。因此,在维持不变的"就近入学"的政策框架下,居住区域的变化意味着城市困难群体原来拥有的基础教育机会的变化。

住房保障是地方政府维护居住公平的重要举措,但是一般对于居住公平的理解是基于侠义的住房面积和质量,实际上广义的居住公平应当包括由于居住所影响的一切社会权利,教育公平就是其中的权利之一。保障住房的提供者是政府,而政府又有着自身特定的利益诉求。如果地方政府是注重地方财政收入而非特别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那么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很有可能会减少低收入家庭的基础教育资源。在对公共资源的争夺中,低收入家庭总是处在弱势地位。在现实中许多事例表明,保障性住房一般处在比较偏僻、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地区。这就使得本来诉求平等教育机会的就近入学政策与住房政策产生交互作用,因而导致弱势群体的阶层传递,并进一步引发城市社区之间的隔离。如果没有政府的合理规制,任其自然发展下去,那么很有可能形成城市社会阶层之间居住区和公共资源的双重隔离,进而导致城市社会阶层的代际传递。要避免这样的后果,需要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公共政策的各个方面,维护基础教育的公正性。

新基础教育范文篇4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主权;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新基础教育范文篇5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主权;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新基础教育范文篇6

城镇化要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和共同繁荣,这也是我国“十二五”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按照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目前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推进城镇化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更好地发展农村,以城镇化的发展来带动农村的发展。农村教育既要为高等学校输送大批农家子弟,又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两者的结合点才是新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

2新农村基础教育助推城镇化

城镇化延伸到农村,可为新农村铺设现代化的道路。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促进新农村发展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促进城镇化的责任和义务。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集聚过程,而且应该是农村社会转型和现代文明传播的过程,因此需要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及其综合素质。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与城市文明相融合。尚在乡村的居民,一方面要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得现代化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向二、三产业转移或向城镇转移或建设城镇化的新农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离不开教育。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需要基础教育作支撑,高素质的居民由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来培养,基础教育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城镇化的关键是人,人的关键是素质,素质的关键是教育。基础教育本身就是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一环,受教育机会均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每个孩子都应享有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权利。高质量的新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孩子成长的基础,是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新农村基础教育还是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学生,将为各类高一级学校提供后备力量,为城镇化提供各类建设人才。

3当前新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

和城市的学校相比,当前新农村基础教育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改革进展不明显,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3.1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制度缺陷导致投入不足

“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减轻了过去“以乡为主”的乡镇财政的负担沉重导致的尴尬局面,但是由于我国许多县级财政的种种困境,“以县为主”的经费投入体制,仍然难以担当起支撑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主体责任。县乡财政普遍困难,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使农村基础教育难以发展。许多农村学校操场破旧,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基本上是摆设,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这些设施。中央政府对国民义务教育没有尽到足够的支付责任,缺乏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协调供给,农村基础教育地区发展不均衡,落后地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明显偏少。

3.2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因素,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农村教师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知识和职业意识欠缺,其知识结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不能适应农村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农村学校师资还存在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农村教师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偏少,专业发展缓慢。在一些农村学校,体音美教师往往由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语数英老师兼任,素质教育变成形式和过场。

3.3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与政府倡导的目标有很大的出入,升学成了唯一或最重要的追求,升学率成为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也成了农村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应试展开,对于孩子全面发展需要什么、对于未来农村建设需要什么很少考虑,更没有相应的措施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政府倡导目标是教育要为农村建设服务,主观上倡导“为农”教育。实际上,农村学校面临着社会、家长、学生的选择和生存竞争,不得不进行优先升学的教育,培养学生通过升学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所以实际上农村学校进行着“离农”教育。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也较低,大多数农村学生不能通过升入大学进入城市,显然“离农”教育对他们是不合适的。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在“离农”与“为农”的选择和处理上往往自相矛盾,显得无所适从,缺乏清晰的目标。

3.4课程和教材内容繁、难、偏、旧,且有城市化倾向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生学了知识不会应用,适应不了社会尤其是农村生活的需要。同时,教材内容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如新教材的阅读内容部分,出现了许多对农村孩子来说非常陌生的城市素材,如“超市”、“连锁店”“、立交桥”等,而农村的场景很少出现在教材上。新教材中所设计的活动内容大都是围绕城市进行的,如参观博物馆、动物园,游览名胜古迹等,对农村学生简直是异想天开。教材片面的城市化倾向也许会对农村孩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让孩子们觉得城市优质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同时,这种从教材中透露出的城市理念也会给他们的心灵烙上“农村落后可悲”的印记。

3.5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辍学问题仍然存在

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前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工作,部分劳动者由于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在身边,其子女只能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他们一般是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同住,或由亲戚或兄弟姐妹照顾。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爱,导致其心理发展存在很多困惑与问题,其学习、生活、个性养成容易偏离正常轨道,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由于受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制约,许多学校未能提供足够多的帮助。学校办学水平低下,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效果不好,还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下降,从而挫伤其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进而导致学生辍学。当然,学生辍学还有家庭、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家长落后的教育价值观念、新的“读书无用论”也容易致使学生最终辍学。

4应对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策略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农村不能成为被教育遗忘的角落。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应当正视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解决当前制约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障碍,使基础教育适应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1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农村城镇化进程已深刻改变了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的生活状况,新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多种选择的困扰,既要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需要和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又要考虑农村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农民对基础教育的首要期望就是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这是现实和朴素的需求;退而次之是学到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发展,为适应社会打好基础。新农村基础教育要提供适当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既要立足于农村,又要超越农村的时空界限,既要满足升学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基础性与多样化协调发展。通过基础性的课程对所有学生进行普及型的教育,为每个适龄青少年准备进一步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精神基础,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校本课程给学生选择,让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来学习,使不同需求的学生各有所学,各得其所。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离农”与“为农”纠结,体现公平理念和科学发展的精神。

4.2调整学校布局

学校布局合理调整可以缩小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规模效益。把更多的学校布局于环境条件更好的地方,更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优秀的教师人才,更利于进行优质的教育教学。应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撤并规模较小的学校。在实际布局调整时,对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等问题。

4.3加大教育投入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基础设施整体落后,物力资源匮乏。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必须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保障经费。在基础教育投入上,应改变“以县为主”的单一模式,中央政府应该承担国民义务教育的支付责任,加大对义务教育的宏观调控力度,通过强制的方式供给,协调不同地区之间各级政府分担的比例,以法律的形式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投入比例做出具体规定,明确投入主体责任,从整体上保证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4.4建立教师引入、培训、交流机制

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要提高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必须建设一支稳定高质的教师队伍。应重视招聘和培养本地生源的教师,在政策上给予优待,以情感留人。其次要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促进其个人专业发展,以事业留人。同时,还应注重学校、教师与外部的交流互动,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如与城市优质学校交流互动,争取城市学校的帮扶指导,到城市学校观摩教育教学,接受城市学校的支教。可以与地方师范院校联合建立合作基地,充分利用高校教师教育的力量合作开展教学科研项目,助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

4.5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新基础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学生中心

数学新课改有多组热点关系,比如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合作为中心还是以竞争为中心,以发现为中心还是以建构为中心,以基础性为中心还是以选择性为中心,这些热点关系值得我们去探析.

1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数学课程改革前,数学教师基本上独霸课堂,唱独角戏,师生间的活动较少.数学教师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思考,这是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新课改倡导数学教师要做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筹划者.新课改提升了学生的地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探索者、发现者,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地位的巨大转变是数学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也标志着学习时代的到来.新课改前,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新课改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师围着转的太阳.可以看出,数学新课改倾向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话题,完全偏向任何一方都是有害的、错误的.在发挥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同时千万不可忘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数学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2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中心

乍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太简单,无可争议.大家一致认为要大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考试立意也应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数学新课改以能力为中心似乎是无可争议的.应该说,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也是数学新课改的初衷和愿望,并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赞同,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数学新课程标准对能力的要求较含糊,不太具体,也较难操作.相反的,不管是数学课程标准还是按标准编出的教材,数学知识点都清楚明白,具体明确,条理分明.以知识为中心仍然是数学新课程的特点,这一点如今还是含而不露的事实,不容否定.如今学生的知识点还是抓得那么扎实牢靠,这也是师生不可否定的事实.可喜的是数学新课改已渐渐向能力为中心靠近.虽然探索之路漫长艰辛,可喜的是这一步已经迈出,并且会越迈越大.在这个知识与日俱增的时代,知识正以指数倍增长,再以知识为中心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愿我们一起奋斗努力,实现由以知识为中心迅速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未来和希望.认清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样重要.通过分析,我们已经认识了现在仍然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的不良现象,下一步就是各方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时候了.但愿数学新课改能早日实现真正以能力为中心.

3以合作为中心还是以竞争为中心

数学新课改前,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动几乎为零,学生之间孤立隔膜,这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再加上学校对考试成绩排名论次,这更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学生只以成绩高低论英雄,这种竞争有时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据张奠宙教授了解:一个班的数学成绩第一名者在成绩单上批了一句:“让不服气的瞧瞧”,这简直是课堂文化的垃圾.数学新课改不许学校排名次,通过建立合作小组强化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践证明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课堂虽小,五脏俱全.某种意义上说,课堂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在这微型社会里最需要的就是合作与交流,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学会合作的人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总体上说,数学新课改是倡导以合作为中心的,这是学生之福,教师之福,社会之福.合作是壮大力量的有力手段,也是通向成功的宽阔大道.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合作,共同双赢,共同成功.

4以发现为中心还是以建构为中心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曾风靡全球.21世纪的今天,数学发现法重新升温.数学新课改倡导探究发现,把数学发现提到新的高度,但绝对不能以发现为中心.因为探究发现在绝大多数数学课里都不能进行,即使能进行,花费的时间又太长,学生因个体差异发现的进度又不一致,以至于用得少,效果又不好.发现的想法是好的,可惜发现的过程太曲折,只能偶尔试之.建构主义是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的,虽然建构主义门派众多,但都承认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学生是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被认为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已形成共识.建构主义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有力工具,承认以建构为中心,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但以建构主义指导教学不能偏离辩证唯物主义,而陷入极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泥坑.

5以基础性为中心还是以选择性为中心

基础教育数学新课改属于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理应以数学的基础性为中心.数学课程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基础性的、普及性的,适合广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并能为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这就要求适当删减过去那些繁、难、偏、旧的数学知识,选择有时代气息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基础知识进入新课程.以基础性知识为中心是数学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但基础又是与时俱进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数学基础,选择数学基础性知识要与时代与学生同行.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偏差.选择性要求数学新课程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选择,这也是教材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新课改力争实现在数学基础性上的选择性,实现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共赢.

新基础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探究性学习;研究意识;课堂教学结构

“探究性学习”①正成为教育界的一种时尚,从言说到论文,从讲座报告到课题研究,围绕的主题都聚焦于“探究性学习”,充分反映了广大教师积极的参与意识和饱满的改革热情。然而,反观这一时尚给中小学带来的变化可以发现,除了言说的词汇和语境在发生着变化或“更新”外,实践层面的课堂教育教学似乎没有太大的变革,因为它在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的过程中存在着泛化的危机。

现状之一,“探究性学习”的口号化。笔者在这里无意指责某些人的言行不一,但“探究性学习”只停留在言说的现象的确存在。因为在对待“探究”的问题上,有些教师不无困惑与担忧:又有多少人能够发明创造呢?有必要让学生探究和发现吗?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让学生探究呢?探究的时间多了练习的时间就少了,考试成绩下降了怎么办?所以,他们宁愿采取保守的态度,依旧固守于已习惯了的教学行为与方式。于是,“探究性学习”便成为他们表示“观念更新”的招牌。

现状之二,“探究性学习”的普适化。所谓普适化,是指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质疑提问、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就认为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了,于是,无论什么教学内容,无论什么年龄的学生都在进行“探究性学习”。像这样没有找到特性和载体的“探究性学习”,尽管在许多课堂教学中都能看到,但仅凭这种普适的空泛的教学,在任何课堂中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因为他们对“探究性学习”既缺乏内涵的思考和认识,又缺乏实践的探索和反思。所以,仅有改革的热情与愿望还不足以使课堂发生本质的变化。

现状之三,“探究性学习”的表面化。许多教师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也找到了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载体,并大胆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但是他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与障碍:1.有的教师让学生在教学前先“主动”预习教材,上课时让学生自主“猜想”和“探索”可能存在的结论。但是由于教材演绎知识的呈现方式,往往使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学生在已经知道结论的前提下无法进入真实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或者假探究、或者直接运用结论不进行探究了。2.有的教师对探究的目的不明确,对探究的过程设计不清晰,导致学生盲从探究甚至探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只得由个别学生或教师给出结论。3.有的教师对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轻易就作出判断或得出结论的现象视而不见,不注意引导学生持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进行探究。4.有的教师虽然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但他们往往不关注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总之,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为探究而探究,使探究流于表面的形式。

可能是囿于视野,至今我们还没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只是停留在课堂的某一环节让学生进行广义的、普适的探究学习,也不只是停留在学生对教材现成知识的探究与获得,而是希望寻找到适合学生真实地探索可能结论的载体,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抽象。旨在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正因为如此,需要我们对这样一种体现新质的课堂教学实践形态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造。

在“新基础教育”看来,“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研究的态度和一般的研究方法探索可能的结论的一种学习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或策略。在对待方法、策略的问题上,“新基础教育”有着自己的研究立场。那就是方法、技术、手段为人服务,人不能被方法所左右、被技术所淹没,因为脱离了目标、情境和具体的人,方法也就失去了意义。对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来说也是同样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什么要使用这一策略?什么内容适合使用这一策略?这一策略的实践形态可以是怎样的?我们在“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中,结合数学教学的改革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作为学校教育组成的数学,是学校中开设的一门课程,其所以要设立的根本依据是人的成长。学生的发展和与他人的真实交往、以及人在各种社会实践中都需要数学的滋养,学校数学说到底是以育人为目的。然而,今天的学习者处理的,远非古展之初的原始资料,而是一般教科书中经整理、编排的资料处理系统。一方面这样做有很大的好处,因为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登高往上”,在一年之中学完前人几个世纪才发明和创造出来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也把学生暴露在危机之中。就数学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而言,危机的原因有二:其一,教科书中以演绎方式直接呈现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是现成的知识。它遮蔽了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的过程,遮蔽了前人在创造和发展数学过程中的智慧。既然是现成的知识,学生可坐享前人之成,自然就不必去探究和发现了。这样就容易使教师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和记忆并运用这些结论,而忽视了这些结论被发现和认识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带来的结果是把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仅仅局限在接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上,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现成知识而存在的。其二,教科书中把数学知识的整体划分成一个个知识点,按照知识点难易程度的编排方式,使原本具有丰富内在关联的知识,经过人为处理变成以“点”为单位的符号系统。它割裂了数学知识整体之间的联系,割裂了数学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联系。既然是掐头去尾割裂的知识点,学生只能“照着葫芦画瓢”,自然也就无法真实地探究和发现了,这带来的结果是数学学科育人资源的原始贫乏。

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关注传递数学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实际上是在“育”以简单接受、模仿、配合、服从等被动思维方式的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常常受到压抑,甚至被磨灭。因此,我们需要以“培养主动发展的人”[1]为核心理念,对内涵于教科书知识之中的丰富的育人资源加以挖掘和开发,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和学习数学知识中所凝聚的前人的智慧。那么,学校数学何以才能“育”主动发展的人?学生何以才能学习前人的智慧?“探究性学习”不失为良策之一。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联系紧密的知识结构、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诸多数学家的发明和创造,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它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首先,数学可以使学生有依据地猜想和发现。凭借着数学结构链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可以进行类比的猜想;凭借着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进行经验的猜想;凭借着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学生可以进行直觉的猜想。有了这样的猜想,学生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前提条件。其次,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成为学生探索可能结论的过程。从问题的发现到有依据的猜想,从验证猜想到归纳概括获得结论,数学可以提供学生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能够给学生以智慧和力量,有了这样的方法和策略、智慧和力量,学生就有可能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因此,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为学生真实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保证。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首先,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或者通过一个偶然的问题,或者通过类比的联想,可以经历发现规律的瞬间。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的价值在于,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创生、发现的过程,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从偶然的现象中去发现必然的规律。学生一旦掌握了发现的一般方法,也就有了不断发现乃至创新的需要与可能。其次,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或者通过归纳推理,或者通过演绎推理,可以经历验证猜想并获得结论的过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研究的态度,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欢乐,感受前人的智慧和渗透其中的数学思想。因此,借助于探究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在这样的过程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价值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探究,也不是所有年龄的学生都能进行探究。因为“新基础教育”强调在“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为主要目标。这里的研究意识主要包括:1.猜想的意识,即对偶然的问题或现象有一定的敏感和联想,没有猜想也就没有发现,这是探索研究关键之所在;2.举证的意识,即对猜想不轻易地加以肯定与否定,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猜想与发现,通过事实来判断和说明猜想的正确与否;或者通过严格的证明来说明猜想是成立的,或者通过举反例来否定猜想;3.分类研究的意识,即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对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分别进行研究;4.研究范围的意识,即结论在什么范围内成立。这种研究意识的形成和建立,有助于学生真实并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正因为如此,需要从一定年龄的学生、依托一定的载体来具体实现“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以教科书中由性质、规律、公式等数学知识内容构成的类结构知识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载体。因为这类数学知识属规律性知识,学生可以在合理猜想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验证猜想以及归纳概括等活动来探索可能存在的结论。这样就可以真正体现出“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发挥“探究性学习”功能。

在明确目标和确定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改变了以往演绎规律、记忆规律、运用规律的思维方式,花大力气对数学教科书中的知识按照知识结构体系以及人发现认识的过程进行了整合与“激活”,不但对教材中呈现的这些规律性知识按其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的过程进行教材的还原,而且根据“长程两段式”②结构教学的需要对这些规律性知识进行教材的重组,并对“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形态展开了积极的实践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逐步提炼抽象出以规律性知识为主要载体、以类结构和归纳的方式③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

所谓类结构的教学方式,是就一类课而言的。主要由长程两段构成:第一阶段以“教学结构”为主,第二阶段以“运用结构”为主。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加法定律、乘法定律和除法性质的教学,教材对这些内容的编排是分别在每一种运算学习之后学习相应的运算定律,而且教材也不介绍减法性质。这样容易让教师和学生只看见孤立的“点”,而看不见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我们认为要让学生真正地主动探究,应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树立数学教学的整体结构观。为此,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结构的重组。考虑到加减法运算集中在一册教材中,乘除法运算集中在另一册教材中,所以把有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编排在加减法运算之后集中教学,把有关乘除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编排在乘除法运算之后集中教学。这里我们补充了教材中不曾介绍的减法性质,主要是因为首先学生有理解减法性质的基础和可能,但我们不仅仅停留在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个性质而教学,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第一,作为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载体,它提供了学生实践和反思的机会;第二,有了减法性质学习的基础,为学生在学法性质时进行主动的类比猜想提供了可能;第三,通过类比加法定律与乘法定律的关系,类比减法性质与除法性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四种运算及其运算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类比联想的意识和把握整体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这对于学生主动的探究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在教材重组的基础上,我们把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教学作为“教学结构”阶段,把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教学作为“运用结构”阶段。在“教学结构”阶段,我们着力于让学生了解探究规律从发现猜想、验证猜想到形成结论所要经历的一般过程,从而形成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结构。在“运用结构”阶段,可以让学生运用在第一阶段形成和掌握的方法结构进行主动的探究。教学的重点则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类比猜想,如何使学生的猜想更合理、研究更严谨、思维更周密、表述更严密。这些努力都旨在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研究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心态。

所谓归纳方式,是指学生通过归纳推理来获得结论。归纳方式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就一节课而言的。主要由两个教学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研究,指围绕本节课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结论的研究。第二个层次是拓展研究,指围绕上述第一层次获得的基本结论作纵向延伸性或横向扩展性的研究。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结合律的教学,可以先对自然数范围内的三个因数之间的乘法结合律开展基本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纵向延伸到自然数范围内的n个因数之间的乘法结合律是否存在的研究,横向扩展到类比加法结合律与乘法结合律对减法与除法运算中是否存在这个规律的研究(随着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大,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研究结合律在整数范围、小数范围、分数范围是否成立)。第一个层次主要由提出问题、发现和猜想、验证或证明、概括结论四个环节构成。对在第一层次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所展开的第二层次的研究,一般也要循环重复经历第一层次中的四个环节(如果发现结论不成立则举出反例加以否定)。在一节课中这种循环随着新问题的形成和不断深入可以重复多次,使课堂教学不断向纵深推进,从而在质和量上保证探究的效果。这种归纳方式的课堂教学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新基础教育”探究学习的结构教学流程图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上述归纳方式的课堂教学过程,这里尚需对四个环节作简要说明。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这是归纳方式的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之所以改变以往的“复习铺垫”“以旧引新”的引入方式,而直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导入,是因为我们在大量的现场研讨中发现:有些“复习铺垫”因为其封闭性不利于学生思维通道的打开;有些“复习铺垫”因为其暗示性不利于学生进入真实的探究,它们往往成为师生有效互动的直接障碍。何况前人的许多发现和发明都源自于对一个偶然的问题或现象的思考。于是我们引导学生从一个偶然的问题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的过程,实现数学知识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沟通。

问题的提出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问题的第一种路径,是对教材中知识的还原处理,即把教材中安排在新授后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练习提前到新授前直接作为课堂引入的问题。例如小学三年级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可提出问题“37+75+25=?你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对于这样的问题,许多学生可能会利用已有基础从左到右依次运算:先算37+75=112,再计算112+25=137(三年级学生在计算这个题目时还需要借助竖式笔算,比较麻烦);也有学生可能先计算75+25=100,再计算100+37=137,不需要笔算直接口算就可得到同样的结果。第二种可能的存在不排除以下两个因素:一是部分学生可能已经事先预习教材或通过其他途径(如课外兴趣班)知道了加法结合律;二是部分学生在确实不知道加法结合律的前提下,由于对75+25=100的敏感,直觉反应先算75+25=100,再算100+37=137比较简便。对于这种敏感与直觉,是数学教学中需要花大力气培养的,这也取决于教师是否有这方面的教学意识。我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希望教师能够注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与直觉。对于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加法结合律的情况,教师千万不能以个别学生替代全体轻易地加以认同,因为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只知道结论,并不知道结论产生的过程以及结论获得背后的思想方法,需要引导他们去了解结论如何产生和获得的一般方法。因此,教师可在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哪种简便的基础上提出本课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即“第二种计算方法实际是改变了运算顺序,得到的结果与原来一样,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是不是只有在37+75+25这个题目中是可行的,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加运算中都能改变运算顺序呢?”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内在于其中的一般的又是必然的规律。问题提出的第二种路径,是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直接让学生类比猜想提出问题。例如乘法结合律的教学,可让学生类比加法结合律进行联想,提出“乘法运算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作为探究的主题。当然乘法结合律也可以由特殊问题引入,如37×25×4。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教师都要注意:一是提出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要清晰明了;二是要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营造出研究的氛围。

第二环节:发现和猜想。这是探究获得结论的前提。这里尤其要注意避免让学生凭空瞎猜,这种情况在教学中不是不存在。一般来说,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学生作出合理猜想的依据:凭直觉的猜想,凭经验的猜想,凭类比的猜想。例如加法结合律教学,在发现37+75+25改变运算顺序计算比较简便之后,要研究在其他题目中是否也可以这样做,教师可再出示28+137+63,68+54+46,然后让学生观察三个题目之间的联系凭借直觉作出猜想。又如圆周长计算的教学,教师做实验:先手拿一根绳子的一端为圆心,以这根绳子为半径,甩动绳子另一端系着的红球,使红球变化出圆的轨迹。然后变化绳子的长短,观察前后两个红圆大小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凭借经验作出圆周长的大小与半径有关的猜想。

第三环节:验证猜想。这是对猜想的正确性与否进行事实举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内容需要,一般在小学以及中学代数的性质与规律教学中大多采用归纳推理的方式获得结论(在中学几何性质与判定定理的教学中,采用实验和演绎推理的方式获得结论);还包括通过举反例的方式否定结论。在归纳方式的探究性学习中,一般以不完全归纳的方式通过举例来验证猜想。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一般情况进行研究。尤其要注意打开学生的研究思路,因为许多学生在这里会受前面特殊问题的影响或类比内容的局限。如在加法结合律的举例验证中(在验证时可利用计算器),学生往往只例举与前面特殊问题同样的事例进行研究,而不注意例举一般的事例,这样就使研究的质量大打折扣。其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特殊情况进行研究,如对0和1等情况的研究。如果在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性质中学生经历了特殊情况的研究,那么在乘法运算定律、除法运算性质中学生就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对0的情况加以思考。再次,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对研究过程的记录情况和验证的格式。因为有些学生不知道怎样验证而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为图方便就例举一些很容易计算的例子。为了使学生知道怎样进行验证,需要规范研究记录的格式。

第四环节:归纳概括结论。这是从一个特殊问题出发,归纳和抽象出一个普遍存在的一般规律的概括提升过程。教师不要期望学生说得和教材中的结论一模一样,而是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研究获得的结论。一方面注意提供学生表述和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严密的表述。同时,还要注意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数学化主要是指形式化,如用(a+b)+c=a+(b+c)表示加法结合律)。数学化就是把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化是比较抽象和困难的,对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化工作,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抽象性,体验到数学化工作的艰难。

教师在以“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教学时,需要直面的问题是学生在课前要不要预习教材?如果要让学生预习应该怎样预习?给学生学习的教材──“学生用书”应怎样呈现比较好?我们认为,应该说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就当下的教材而言,在教学前最好不要让学生预习。因为这些教材是以演绎的方式直接呈现结论的,学生通过预习就知道了现成的结论,学生在已知结论的情况下无法真实进入到探究未知结论的情境中去,这就失去探究的意义了。考虑到学生课上探究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以及学生课外作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需要,因此,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可以从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的角度来设计,如在预习作业纸上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观察这个问题是否有特点,能否对此有敏感和猜想,然后给出对这个猜想的验证,得到什么结论等等。学生可以把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由这个问题引发的猜想、对猜想的验证以及获得的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记录在预习作业纸中已预留出的空白处。当然这类作业应建立在已经对学生进行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结构教学的基础上。但这也不能排除学生自发地预习教材的可能,比较理想的是学生的教材应该是“学生用书”,它是以归纳的方式来编写,体现学生自己经历发现、猜想、验证获得结论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记录可以反映出学生探究思考的水平。这样的“学生用书”无论是在课堂上学习,还是学生课前的预习,都可能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教师不要教条化、形式化地使用“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新基础教育”强调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结构的灵活运用和驾驭。囿于模式的操作往往使教师为了方法而局限于方法。我们认为,方法、策略服务于育人的目标,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才是好的教学策略。教师如果能够真正地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就会有灵活使用方法策略的实践需要,就有可能创造出最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形态。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部级课题。笔者于1994年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并具体负责数学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任务。

①本文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

②长程两段式”是“新基础教育”中的又一个教学策略。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可参见吴亚萍:《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载《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3期。

③限于篇幅,对类结构的、演绎方式的“探究性学习”将另作介绍。

新基础教育范文篇9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项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研究。早在其探索性研究阶段,该研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1]在研究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于2002年3月举办上海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研修班,研究主题涉及学校管理改革各个层面的问题。2002年5月,“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第六次“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研讨会,叶澜教授作了《高质量整体加速推进新基础教育,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改革实践目标。学校管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化了校长作为学校改革第一负责人的意识,并由此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富有创意的改革。[2]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与特殊性尚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体现出以下的独特性:

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有着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与“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注重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进行思考。“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考,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现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5个方面。[3]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研究型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重要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管理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要认识“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与改革措施,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新基础教育”并不认为学校管理者只是理论的应用者,而是认为其同样需要思考教育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智慧;认为学校管理者是有思想、有智慧、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者。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理论思考与改革实践的互动,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在研究中丰富理论,不断在理论指导下推动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因此,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渗透和指导,也能在不断推进着的改革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因此,实施“新基础教育”,会促进学校管理者更加自觉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有综合和整体的意识,要对学校所走过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要对学校的发展状态、改革目标、改革进程、存在问题与新的发展空间有综合的认识,对学校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有综合的设计,要有策划、指导、推进学校各方面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必将有助于整体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有各种技巧、方法的改革,有各种方面的改革,有外显的改革,也有内涵的改革。从当前的改革状态来说,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学校品牌效应的形成、学校外在声誉的改善。这些固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当前来说,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这些改革毕竟是学校的外延发展,不能替代学校的内涵发展。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学校改革和管理来说,最核心、最艰难的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学校日常生活的更新,致力于学校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转换,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学校生活形态。这一改革艰难而又非常有意义。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非常关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更新。具体而言,这种自我更新包括人的观念系统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更新、价值取向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更新等。这种自我更新,是渗透在教师、学校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中,并通过其日常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关注的是工作中的人的变革。这是最具有实质意义改变。用“新基础教育”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成事”与“成人”的关系:通过“成事”来成人,“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新基础教育”自觉、执著地关注着学校内部的变革,关注着学校内在基质的时代转型,关注着学校的整体转型和转型性的改革过程。正是在此意识之下,“新基础教育”才特别看重“过程”、“人”和“日常”这些学校内涵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突出了改革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学校管理改革有多种方式,从内外关系来说,有的是依靠外界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是注重调动学校人员积极性的改革,有的是积极寻求外界支持的改革,而“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学校管理的自我更新。这是一种对学校人员综合潜能的积极挖掘,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状态与发展状态。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唤醒了学校的自我意识。

只有学校管理者想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学校,愿意面对学校的问题,愿意寻找学校的发展空间,“新基础教育”才可能在其学校扎根,才能促进学校自我更新。“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它只是通过传播理念和改革实践,唤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意识、生命意识,让每个人都认真面对自我,积极更新自我。这样,“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就呈现出相当积极的状态:学校管理层在积极地自我更新。这不仅体现为每所实验学校对自己学校发展状态、问题与发展空间的认识上,不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积极地推进自己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领域上,而且体现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工作,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地反思并不断地重建。一批批积极进行自我更新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正在研究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调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唤醒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着他们的力量。

在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坚实的基础,所以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才在学校管理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发展空间,自主规划学校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科研,开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建设,降低管理重心,重构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自主构建反思--重建型的管理方式,关注学校最基本的师生日常生存方式的转换。可以说,每一所扎扎实实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其管理层面都显现出整体转型的态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学校管理改革之路是没有终点的。“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乃至于“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建构与改革实践,必将为丰富、拓展学校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结题总报告[A].“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

新基础教育范文篇10

自1997年初之后,我国科教界关注的热点是知识的到来;自1997年夏季之后,我国经济界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东亚的危机。这两件事在20世纪末不期而遇,绝不是偶然的。早在90年代初,就有位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并没有什么东亚的经济奇迹,他们没有上的创新,没有新经济制度突破,整个东亚经济就象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只要用针尖轻轻一戳就会破灭。"这句话今天被言中了。而这些年来,美国的5000家软件公司高速,创造的利润价值使美国经济获得了强大的助推力。连续几年经济上获得高增长,失业率降到最低点。这一消一长,反差如此之大,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除了金融管理方面的诸多原因之外,有一个教训也是深刻的: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不可能持久地繁荣。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全党、全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的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这是主席代表国家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号召。如果到现在我们仍不觉悟,仍然没有为国家本世纪的腾飞,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那将是我们教育的重大历史性失误。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创新意识,又要具备创新能力。首先,创新意识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形成的,而这个年龄的人正是处在高中时期。不能设想一个从小没有好奇心、对新事物不敏感、对科学新发展没有兴趣、没有批判意识、没有为事业献身精神的人,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人的这些可贵的精神,必须从小经过启蒙、引导、爱护、培养、发展。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我们的教育自古至今,不论大中小学,都太注重继承,都太注重记忆,总认为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我们大中小学课本的知识容量和难度远大于欧美。我们的学生学得很苦、很累,他们把功夫都下在强化重复性思维方面。我们的学生发展了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欧美的学生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西方人拿诺贝尔奖的却远远多于我们。

注重效益的西方人认识到:脑子不是主要用来记忆和的。人类不具备鸟类的飞行功能,但却设计出飞机、火箭,比鸟飞得更高更快;人类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很多动物,但能设计出汽车、火车,比任何动物跑得更远更快;人脑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设计出记忆、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可见人类正是利用自己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自己机体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延伸,使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就是教育工作者在本世纪末最应该深刻认识到的现实。今天国家强大起来了,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唯独深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传统教育观念没有变。今天,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重复、记忆负担比几十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教育怎能应付本世纪世界经济的挑战?

综上,基础教育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从国家的最高利益来考虑,改变基础教育现状,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实施创新教育须进行的几项改革

高考制度的改革。

有人说:"高考不改革,的基础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此话不无道理。不是有人把高考比作"独木桥"吗?现在就是有千军万马急于要通过它,因为只有通过它才可能达到充满希望并获得的彼岸。如果我们不去改造这座"独木桥",不去建筑新的通道,只是一味地宣传、动员大家不要拥挤,那不是解决的根本办法。几十年来,我们从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反对"应试教育",问题真正解决了吗?

现在的高考,用一张试卷、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要求和鉴别几百万学生,至少有两个弊端是明显的。第一,在这种统一标准的下,因为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复制、迁移、运用能力,学校教师也用主要精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果造成了我国青少年,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才能得不到有力的发展和培养。第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长就有所不长,很多创新型人才并不全面。所以说,这种制度在选拔出一大批有才能青年的同时,也扼杀了一批有突出特长、有创造性才能的人。

其实这种统一考试的弊端,早在选拔、美术、表演、等特殊人才的过程中就被人们认识到了,而且做了改进,形成了一个细小的通道。实践证明,以上院校按照他们各自的招生都挑选到符合自己培养目标的新生。现在的问题是对、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也应该开辟这样一个通道,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鉴别,使他们不拘一格地受到重视和培养。

这种选拔工作开始时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有少数的重点高校参加。特别应该强调这种选拔应该不同于过去的保送生,因为过去的保送生绝大多数是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考试(如学科竞赛)来证明他们的继续进入高校的潜能。而对具有创造能力学生的鉴别,应该以中学生科研论文答辩会的形式来进行。各个高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协会以及大的集团,每年可以按期组织一个或几个中学生科学论文评选和答辩会。关键是由学生已经完成的创造性工作的成果来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与之相辅可以对他们相应的文化基础做一定的综合考查。如果这样的通道一旦开通,它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这种招生方式是一个指挥棒,它使得所有的学校都来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现和培养。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整个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二,高校能招到一批在某一个领域已经自学了相当,有一定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新生。外国的经验证明,这样的学生在研究领域的成功率远高于各种学科竞赛获奖的选手。第三,如果这样两种高等学校的录取方式并存,形成一个双渠道的高校招生体系的话,一方面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它们也可以相互竞争、相互影响。这样势必可以促进原有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

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在学校我们是通过课程和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具体地体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每一门课程都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系统深入地介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虽然因学生的负担过重,几经删减,但是由于指导思想没有根本变动,学科体系没有改变,删的总是皮毛,负担依旧不变。知识的到来,人类创造新知识的速率成几何倍率增加,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不再能够适应未来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注定了"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终生学习"。所以,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人类积累的重要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习,使他的终身学习比较顺利。这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在这种新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作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改变必修课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否定,更不是不要基础知识的教学;创新不是异想天开,新知识的发现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运用创造思维能力,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得。所以,我们强调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必修课的教学,必须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必修课的教学当中。这就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改变必修课、科目。

在保证培养学生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删减一些必修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容。必修课不一定都要学得那样系统,可以合并成一些综合的科目;还可以删减一些必修科目,把一些必修科目改为选修科目。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留下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给开设一些适应新需要的课程留下时间。

(3)开设新课程。

实际上,我国的广大工作者早已呼唤要开设新课程。在全国各地的教改实验中,出现了学法课、小论文课、实验课、创造发明课、科学专题讲座、科学专题讨论会等等。在这一类课程中,突出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自学,使学生学会在实践和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问题,系统地学习科学的研究。这样,就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进行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在的问题是应该扩大这种教改实验的范围和深度,经过提炼形成新的课程,并最后把这种课程纳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中。

教学环境的改造。

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但创新教育不是只能在特殊的课程和活动中才能进行,它应该贯穿于学校整个教学、教育活动之中。在我们的学校里应该形成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校长、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是形成这种环境和氛围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们历来重视培养学生重复性思维能力,重视以统一的来鉴别学生是否优秀,所以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好学生就是努力学习,成绩门门优秀的学生。按照这样的好学生标准,那些有突出特长、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学生就可能不在其列。由于我们强调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所以在师生关系上,我们维持师道尊严,强调趋同性,凡事都要求统一。有人甚至想把军营里一切划一的要求,也移植到我们的学校里面来,认为只有那样才体现学生素质高。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的。

学生健康的个性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基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门门优秀,就会把一个天才变为普通人。有想象力、创造性的孩子,总是好奇好问,好突发奇想,具有思维的批判性,往往会使我们的教师难堪,无法应对。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使我们的学校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学生观。我们要重视学生对人类过去积累知识的学习,但是,决不要苛求有个性特长的学生门门优秀,不要以他们在我们眼前表现的不足而过多地责备他们,而应该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个体,尊重他们、宽容他们,要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每一点可贵倾向,都给予鼓励和帮助。我们的学校里,要形成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因为只有民主,才有可能发展求异思维,使有创造性的思想、见解充分地发表出来。

教学方法就是培养人才的方法。不同性质的人才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塑造。过去,我们着重培养重复性思维的人才,把学生作为储藏知识的容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就是用告诉的方法传授知识,这是因为单纯就传授知识而言。告诉的方法效率最高,它可以细致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剩下的问题就是看哪个学生记忆得最好。可以说从古至今,我们的大多数课堂都是承袭这种教学方法,而且成为成千万计教师的教学习惯,而今天的时代,要求培养善于思考、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所谓的真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们应该在积极的思辨中、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培养和发展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要使他们不仅准确地掌握人类已发现的知识本身,还要他们在课堂上、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体会人类发现这些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去自学、去研究、去争论、去自己推理归纳、去做探索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