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重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6:57:48

行业重构

行业重构范文篇1

关键词:期货业市场结构优化

由于预期金融期货的推出会给期货业带来巨大利润,自2007年以来,许多证券公司和大型企业陆续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进入这一行业,促使该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截至2008年底,全行业已有91家期货经纪公司实施增资扩股,其中51家期货公司被证券公司控股;全行业期货公司注册资本实现快速增长,有43家期货公司注册资本达到或超过1亿元人民币。在此行业重构背景下,研究分析期货业市场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所谓市场结构是指特定行业中企业的数量、规模、份额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赵旭等,2001),市场结构是产业经济研究的起点,而市场绩效则是研究的落脚点。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的SCP框架,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是传统产业组织结构分析的经典范式(Bain,1951),这一框架认为集中度高的市场将导致不完全竞争,降低大企业间的共谋成本,使其能运用市场力量来获取超额利润。该理论强调一个行业的绩效取决于企业的行为,而企业的行为则取决于企业的市场结构。

对于以上假说在金融行业的检验,目前主要集中于银行业(赵旭等,2001;秦宛顺和欧阳俊,2001)、保险业(彭雪梅,2001;庹国柱,2002)以及证券业(杜煊君,2001)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而对于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门的期货业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况。本文拟首先分析期货业行业竞争的独特性,再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期货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而结合我国期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提出优化的方向和途径。

期货业行业竞争的独特性

期货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其行业竞争除具有一般行业的特点以外,还具有以下独特性:

(一)经营产品特殊

期货公司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在于期货公司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仅仅是构成期货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交易产品是由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品种决定的。只有这个品种在交易所上市,期货公司才有可能经营。虽然期货公司在这方面可能有一些话语权,但本质上没有决定权。与一般工商业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和把握不断创新、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同,期货公司在经营产品方面更多的只有有限的选择权,而没有自主开发权,因此在这方面期货公司比一般工商业公司要被动很多。

(二)竞争关系特殊

从一般意义上讲,期货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具有一般工商业公司同行业竞争的基本特点,基本可以采用现有衡量行业竞争程度的指标方法衡量期货公司的竞争程度。但是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看,因为其提供不同交易品种的服务,不同的期货公司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同质竞争。具体而言,经营同一期货品种的不同期货公司之间在理论上应该是一种完全竞争关系,但是在经营不同期货品种的期货公司之间,实际上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

(三)行为与绩效的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期货公司业绩的最大影响因素是交易量,交易量又受到投资者数量、保证金规模、价格波动和投资者交易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投资者交易意愿又受到交易盈亏和市场时机的影响,而这两方面都是期货公司不能最终决定的。这说明期货行业与其他工商业行业不同,期货公司的主动行为对绩效的影响可能相对弱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基于上述分析,传统产业组织分析的SCP框架是否适合于期货业尚存疑问,因此,较为集中的市场结构能否提高期货公司经营业绩需要相关的实证分析进行确定。

我国期货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2002年至2006年度我国期货全行业公司687份样本数据。数据来自于中国期货业协会以及监管部门的数据。这也是目前能够收集到的最新和最完整的行业数据。

(二)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目前对于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典的计量模型是由Berger(1995)发展而来的,该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π=β0+β1MS+β2CR+β3X+ε

其中,π为企业绩效变量,MS为企业的市场份额变量,CR表示市场集中度变量,X则表示其它一系列控制变量。在本模型中,如果市场集中度变量CR表现出对企业绩效变量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那么传统的SCP假说就得到证实,即市场集中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在变量选择上,以传统的利润指标ROA和ROE来衡量期货公司总的绩效;市场份额MS则以该期货公司在总资产、客户保证金、手续费收入以及交易额四个方面占市场份额的中值表示;市场集中度CR同样分别取以上四个方面指标的CR8和H指数的中值来表示;控制变量从期货公司以及市场两个角度共选取四个变量:期货公司变量分别选取资产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SIZE)以及客户保证金/总资产(RISK),市场变量则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以及期货市场总体交易额的增长率(GAT)来分别表示总体经济增长以及期货市场发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将所得样本数据带入模型,用相关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回归之前考察了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5以下,且在1%的水平下基本都不显著;此外每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都在5以下,因而可以认为模型中基本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考虑到样本的特点在于各主要解释变量如集中度以及GDP增长率等在截面间的变化不大,而主要是在时间之间的变化,模型可能出现时期之间的异方差,因此在回归方法上采用时期加权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方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参见表1。

从回归结果来看,对于我国期货业来说,无论是以CR8还是以H指数为市场集中度的度量变量,二者都会显著地提高企业的ROA以及ROE水平,这表明期货业的集中度越高,企业的绩效水平表现越好,证实了SCP假说在我国期货业的适用性。

其它变量中,企业的市场份额变量MS分别表现出对ROA和ROE的不同影响,市场份额的增加会显著降低企业的ROA但却不会引起ROE的显著变化,尽管从系数来看后者的影响要大于前者;企业规模变量与ROA以及ROE都成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期货业是规模经济的行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水平;期货公司客户保证金占总资产的比例能够提高企业的ROA但却会降低ROE水平,这可能与度量方法有关;但是,外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变量GDP表现出了与绩效水平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从系数来看这种影响较大,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期货公司的业绩主要与股市行情相一致,而2002-2006间虽然GDP有较大增加,但股市却是相对低迷的状态,因此才出现了期货公司业绩与总体GDP负相关关系的出现;总体期货交易额变量GAT表现出与绩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符合一般假设。

我国期货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建议

(一)持续优化股东背景

应鼓励有志于参与期货市场的实力企业继续参股、控股期货公司,以扩大公司规模、提高公司质地。虽然券商控股期货公司使得行业公司注册资本与抗风险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期货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作为市场主体的期货公司规模及抗风险能力必须不断得到加强。目前各期货公司自身盈利水平仍然较低,依靠自我积累尚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大型券商或者具有现货背景的大型企业持续增资期货公司,使其成为期货市场新生力量。

(二)推动现有公司积极并购

业内已经有部分期货公司具备一定的规模实力,但整体而言仍显弱小。应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现有优势期货公司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力争形成一批业内影响大、市场份额高、信誉品牌好的龙头期货公司。在途径上,既可以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以强并弱”的方式;在具体操作上,既可以进行吸收合并,又可以进行股权控制。通过兼并重组,组建一批大型实力公司,淘汰一批没有竞争力的弱小公司,进而减少公司数量,提高行业集中度。

(三)拓展经营业务范围

在业务范围上,监管部门应逐步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公司适度开展“经纪”以外的期货业务,如境外期货、有偿信息咨询等;逐步允许质地优良的公司有限度地开展代客理财、自营的试点,以此拓展期货公司业务领域,让期货公司实行差异化定位,改变其延续多年的单一盈利模式。同时,不同期货公司应结合自身特色和专业优势,引导客户专攻某一或某些交易品种,以此优化不同交易产品的市场竞争结构。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王颖捷.金融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行业重构范文篇2

关键词:期货业市场结构优化

由于预期金融期货的推出会给期货业带来巨大利润,自2007年以来,许多证券公司和大型企业陆续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进入这一行业,促使该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截至2008年底,全行业已有91家期货经纪公司实施增资扩股,其中51家期货公司被证券公司控股;全行业期货公司注册资本实现快速增长,有43家期货公司注册资本达到或超过1亿元人民币。在此行业重构背景下,研究分析期货业市场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所谓市场结构是指特定行业中企业的数量、规模、份额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赵旭等,2001),市场结构是产业经济研究的起点,而市场绩效则是研究的落脚点。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的SCP框架,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是传统产业组织结构分析的经典范式(Bain,1951),这一框架认为集中度高的市场将导致不完全竞争,降低大企业间的共谋成本,使其能运用市场力量来获取超额利润。该理论强调一个行业的绩效取决于企业的行为,而企业的行为则取决于企业的市场结构。

对于以上假说在金融行业的检验,目前主要集中于银行业(赵旭等,2001;秦宛顺和欧阳俊,2001)、保险业(彭雪梅,2001;庹国柱,2002)以及证券业(杜煊君,2001)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而对于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门的期货业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况。本文拟首先分析期货业行业竞争的独特性,再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期货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而结合我国期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提出优化的方向和途径。

期货业行业竞争的独特性

期货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其行业竞争除具有一般行业的特点以外,还具有以下独特性:

(一)经营产品特殊

期货公司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在于期货公司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仅仅是构成期货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交易产品是由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品种决定的。只有这个品种在交易所上市,期货公司才有可能经营。虽然期货公司在这方面可能有一些话语权,但本质上没有决定权。与一般工商业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和把握不断创新、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同,期货公司在经营产品方面更多的只有有限的选择权,而没有自主开发权,因此在这方面期货公司比一般工商业公司要被动很多。

(二)竞争关系特殊

从一般意义上讲,期货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具有一般工商业公司同行业竞争的基本特点,基本可以采用现有衡量行业竞争程度的指标方法衡量期货公司的竞争程度。但是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看,因为其提供不同交易品种的服务,不同的期货公司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同质竞争。具体而言,经营同一期货品种的不同期货公司之间在理论上应该是一种完全竞争关系,但是在经营不同期货品种的期货公司之间,实际上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

(三)行为与绩效的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期货公司业绩的最大影响因素是交易量,交易量又受到投资者数量、保证金规模、价格波动和投资者交易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投资者交易意愿又受到交易盈亏和市场时机的影响,而这两方面都是期货公司不能最终决定的。这说明期货行业与其他工商业行业不同,期货公司的主动行为对绩效的影响可能相对弱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基于上述分析,传统产业组织分析的SCP框架是否适合于期货业尚存疑问,因此,较为集中的市场结构能否提高期货公司经营业绩需要相关的实证分析进行确定。

我国期货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2002年至2006年度我国期货全行业公司687份样本数据。数据来自于中国期货业协会以及监管部门的数据。这也是目前能够收集到的最新和最完整的行业数据。

(二)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目前对于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典的计量模型是由Berger(1995)发展而来的,该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π=β0+β1MS+β2CR+β3X+ε

其中,π为企业绩效变量,MS为企业的市场份额变量,CR表示市场集中度变量,X则表示其它一系列控制变量。在本模型中,如果市场集中度变量CR表现出对企业绩效变量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那么传统的SCP假说就得到证实,即市场集中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在变量选择上,以传统的利润指标ROA和ROE来衡量期货公司总的绩效;市场份额MS则以该期货公司在总资产、客户保证金、手续费收入以及交易额四个方面占市场份额的中值表示;市场集中度CR同样分别取以上四个方面指标的CR8和H指数的中值来表示;控制变量从期货公司以及市场两个角度共选取四个变量:期货公司变量分别选取资产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SIZE)以及客户保证金/总资产(RISK),市场变量则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以及期货市场总体交易额的增长率(GAT)来分别表示总体经济增长以及期货市场发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将所得样本数据带入模型,用相关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回归之前考察了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5以下,且在1%的水平下基本都不显著;此外每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都在5以下,因而可以认为模型中基本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考虑到样本的特点在于各主要解释变量如集中度以及GDP增长率等在截面间的变化不大,而主要是在时间之间的变化,模型可能出现时期之间的异方差,因此在回归方法上采用时期加权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方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参见表1。

从回归结果来看,对于我国期货业来说,无论是以CR8还是以H指数为市场集中度的度量变量,二者都会显著地提高企业的ROA以及ROE水平,这表明期货业的集中度越高,企业的绩效水平表现越好,证实了SCP假说在我国期货业的适用性。

其它变量中,企业的市场份额变量MS分别表现出对ROA和ROE的不同影响,市场份额的增加会显著降低企业的ROA但却不会引起ROE的显著变化,尽管从系数来看后者的影响要大于前者;企业规模变量与ROA以及ROE都成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期货业是规模经济的行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水平;期货公司客户保证金占总资产的比例能够提高企业的ROA但却会降低ROE水平,这可能与度量方法有关;但是,外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变量GDP表现出了与绩效水平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从系数来看这种影响较大,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期货公司的业绩主要与股市行情相一致,而2002-2006间虽然GDP有较大增加,但股市却是相对低迷的状态,因此才出现了期货公司业绩与总体GDP负相关关系的出现;总体期货交易额变量GAT表现出与绩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符合一般假设。

我国期货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建议

(一)持续优化股东背景

应鼓励有志于参与期货市场的实力企业继续参股、控股期货公司,以扩大公司规模、提高公司质地。虽然券商控股期货公司使得行业公司注册资本与抗风险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期货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作为市场主体的期货公司规模及抗风险能力必须不断得到加强。目前各期货公司自身盈利水平仍然较低,依靠自我积累尚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大型券商或者具有现货背景的大型企业持续增资期货公司,使其成为期货市场新生力量。

(二)推动现有公司积极并购

业内已经有部分期货公司具备一定的规模实力,但整体而言仍显弱小。应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现有优势期货公司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力争形成一批业内影响大、市场份额高、信誉品牌好的龙头期货公司。在途径上,既可以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以强并弱”的方式;在具体操作上,既可以进行吸收合并,又可以进行股权控制。通过兼并重组,组建一批大型实力公司,淘汰一批没有竞争力的弱小公司,进而减少公司数量,提高行业集中度。

(三)拓展经营业务范围

在业务范围上,监管部门应逐步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公司适度开展“经纪”以外的期货业务,如境外期货、有偿信息咨询等;逐步允许质地优良的公司有限度地开展代客理财、自营的试点,以此拓展期货公司业务领域,让期货公司实行差异化定位,改变其延续多年的单一盈利模式。同时,不同期货公司应结合自身特色和专业优势,引导客户专攻某一或某些交易品种,以此优化不同交易产品的市场竞争结构。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王颖捷.金融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行业重构范文篇3

关键词:健康类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群;专业调整;课程体系重构;实践体系重组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以来,各个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面对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类专业已经成为普适性、大众化的专业,作为行业性很强的健康类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并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发展特色,专业群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要打破许多固有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在“云物大智”等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结合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建设,通过重构的方式打造高水平行业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克服难点,找准困难产生的原因,抓住以健康类产业为背景的信息技术专业群重构要点问题。专业群建设应围绕产业链逐步展开[1],精准解决专业群的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重构、实践体系重组等关键问题,是健康类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健康类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现状分析

(一)在行业高职中处于弱势地位。健康类高职办学重点与特色毫无疑问是以医药健康专业为主体,这是学校长期办学历史形成的办学特点,也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使然,受学校办学主体的影响,信息技术类专业在行业高职院校中处于从属地位,是学校核心专业群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体系的补充,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实力在学校专业群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二)专业群综合实力不强。由于健康类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一般起步较晚,在行业高职专业群体系中又属于从属地位,学校对信息技术专业在资金投入、师资配置、基地建设、软硬件配置等方面投入不足,使信息技术专业群总体实力不强,专业发展迟缓,找不到新的突破点,在同类专业群中影响力小。(三)专业群办学成果不多。由于受以上因素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专业群在发展过程中动力不足,发展的信心与意识不强,无论是专业群教师还是学校自始至终都将信息技术专业作为学校核心专业群的配角存在,没有将信息技术专业的办学成果放在重点位置,这就导致健康类高职多年来教育教学成果欠缺,缺少成果积累,成果基础薄弱,难以形成创新成果。(四)专业群特色不鲜明。许多健康类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在群内专业构建、办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仿效其他高职已有的办学模式与办学思路,没有体现出以健康类产业为背景这个特色,没有深入挖掘“云物大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大健康产业链这个核心要素,即使在办学过程中都希望构建自己的办学特色,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各种原因,与同类高职院校在开办信息技术专业群方面还是大同小异,未真正从根本上形成自己有实际影响力的办学特色,更没有形成特色的办学成果。(五)发展总体规划与思路不明晰。根据对健康类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群办学现状的实际分析,目前,健康类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普遍缺乏对专业群的长期规划,专业布局需要系列化、集群化[2],专业群的发展思路不清晰,学校的资金投入、师资配置对信息技术专业群的投入没有长期规划[3],甚至在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中被边缘化,人为地使健康类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专业群失去参与高水平专业群的竞争资格,使健康类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专业群再次失去发展的机会。

二、健康类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重构的必要性

随着“云物大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健康医疗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医疗产业的深入融合,健康医疗信息技术人才需求极其旺盛,健康医疗产业急需既有健康医疗产业背景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健康类高职核心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专业群的支撑,学校办学实力的提升离不开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优势专业的融合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健康类高职院校传统优势专业的人才培养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面对的产业链和岗位群所需要的是既掌握丰富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专业问题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传统优势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与信息技术专业群融合共同发展,不懂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专业问题的学生已跟不上时展与产业发展要求。因此,重视专业群将为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办学实力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和推动力。(二)提升学校的办学总体实力。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健康类高职院校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对于下一步如何突破瓶颈,如何提升办学实力,各个高职院校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国家也不断地出台新的举措,以激活高职院校的发展潜力,各个高职院校跟紧国家办学的改革政策外,同时也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激活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发展潜力就是最有效的措施,通过信息技术专业群赋能传统优势专业发展,打造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传统优势专业特色办学模式,不断提升学校的总体办学实力[4]。(三)信息技术专业群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按照当前健康类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发展已经被边缘化,专业群发展堪忧,如果不抓紧进行改革与重构,不抓紧进行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最终健康类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与阻力,发展的机会更小,生存更艰难,办学实力的提升更缺乏条件。因此,信息技术专业群的重构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专业群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四)为满足建设健康中国人才需求。建设健康中国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将极大地推进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快速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将引发医疗健康产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更高,既懂得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又懂得医疗健康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更受欢迎,重构信息技术专业群就是将专业群的发展定位在服务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需要,为医疗健康产业链及岗位群提供复合型的高技能IT人才。(五)与健康医疗产业链和岗位群精准对接的需要。随着我国医疗健康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岗位需求将更加精细化,更需要既懂得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具有医疗知识背景的高技能人才能与之相匹配,信息技术专业群的重构必须与健康医疗产业链和岗位群精准对接来构建,并随着产业链和岗位群的发展而发展,从而构建出新型的行业特色鲜明的健康信息技术专业群。

三、重构健康类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关键要素

重构信息技术专业群需要多要素相配合,在诸多专业群组成要素中,必须抓住关键要素,实行优先解决关键要素的方法,更快地促进健康类信息技术专业群的重构。重构健康类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关键要素有以下几点。(一)重构基于服务健康医疗产业的办学定位与目标。办学定位是专业群构建与发展的构建要素,只有建立在社会人才需求精准分析基础上的专业群办学地位与办学目标,才能真正促进专业群走高水平发展之路。作为健康类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群的构建,应该依托学校服务于大健康的特点,为建设健康中国培养既掌握信息技术创新知识,又适当懂得医疗健康知识的复合型高技能IT人才,为医疗健康产业群和相对应的岗位群培养人才。健康类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应定位于为健康医疗信息技术产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适应新时代健康医疗信息技术发展需要,掌握够用的健康医疗产业背景知识和具有新时代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设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二)重构服务健康医疗产业链的专业结构与方向。重构健康类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专业群,重点在于把握好群内专业的逻辑性,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医疗产业深度融合为特色,重构群内专业的构建和专业方向的设置。首先是群内专业的组成要紧紧依托医疗健康行业对人才与岗位的需求,围绕新的人才培养地位与新的办学目标,在群内专业的组成上围绕医疗健康行业对IT人才的需求来组建,尤其是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要以健康医疗产业链上的岗位需求为主体,服务健康医疗行业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特色要非常鲜明,要做到专注性与普适性相结合,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水平,达到产业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协同一体、合作共享面向医疗健康产业的示范性特色专业群水平。(三)重构健康信息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是专业的细胞,专业是课程的组合,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水平与专业发展最终实现的关键。课程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环节,其核心任务是以“群”为口径,重构课程体系。专业群内部资源组合方式变化带来运行效益的差异,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专业群内课程的组合方式[5]。因此,专业群课程体系要真正建立在精准的社会与行业调查的基础上,以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规格为指针,按照职业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需要[6],经过校内外专家论证,尤其是要听取行业专家的建议,进行学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分析来确定,实行通识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体。并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从中构建完全符合社会与行业人才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健康信息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四)重构健康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实训体系根据高职生的培养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训体系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同等重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从专业群建设需求的角度来对高职实训基地进行构建,不失为突破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一种有效尝试[7]。要实现健康信息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围绕医疗健康产业链相关岗位群来构建完整的校内外实训体系,在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上要模拟医疗健康产业的技术需求,融合信息技术技能训练与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实际使用需求,做好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的整体规划、注重资源整合、提高利用率、实现绿色办学,同时做好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共生共长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线,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是校内实训基地的补充,而是必配,只有校内外实训基地两手都抓好,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实战性强特色鲜明健康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体系。(五)重构校、企、行专兼职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师资团队的建设关系到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水平,是实现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师资团队构建既要重视校内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应用技术研发团队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双师型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2]。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考虑,更要注重从行业企业引入高水平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作为专业群教师团队的组成部分。随着1+X证书制度试点的深入开展,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从企业聘请,也可以从证书的组织方聘请,让课证融合落实到实处,助推1+X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的落地,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校内教师与行业企业精英组成的专业群教师团队。(六)重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新职教特色,建立课程专题制作或专题报告、学期专题制作和专题报告制度,让学生学以致用。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能力对接,采用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体现专业特色,植入前沿技术及特色人才岗位需求的企业课程,给学生带来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一个专业群在社会的影响力,取决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效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结合学校的主体办学宗旨,需要建立在对所服务的产业链的精准了解,需要紧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大胆地进行创新与发展,需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作为健康信息技术专业群,应该紧紧围绕医疗健康产业,打造一个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为中心,兼顾服务粤东西北乡村健康人才培养需求的特色健康信息技术专业群,构建培养既掌握信息技术创新知识,又适当懂得医疗健康知识的复合型高技能IT人才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四、小结

总之,健康类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发展虽然碰到许多瓶颈,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只要能认真领会国家的有关政策文件,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抓准以健康类产业为背景这个特色,抓住“云物大智”服务于大健康产业链这个核心,通过专业群的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重构、实践体系重组等关键要素,就一定能摆脱当前的困境,扩大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逐步打造具有特色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健康中国培养更多的复合型高技能IT人才。

参考文献:

[1]万丽.高职《MasterCAM软件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09):77-79.

[2]苏霄飞.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专业集群建设研究——服务“智能工厂”的发展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137-142.

[3]唐金花,张雁平.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重构的策略与路径探研——以外贸类专业群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06):1-4.

[4]刘尚明.基于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专业设置调整策略和方法探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1):56-58.

[5]黄登红,吴云锋.基于专业群的高职个性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2017,1(03):32-35.

[6]申海进.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药学专业群课程重构——以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职教通讯,2017(36):13-16+47.

行业重构范文篇4

近几年来,国际贸易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国外很多大型企业开始入驻中国,这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企业给予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在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背景下,企业会计的正常运行和顺利发展都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不断探索,充分发挥会计文化在企业的系统化管理以及各种经济活动中的关键性作用,在当前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会计文化的重要性,以此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在日后的财务管理中我们要做到及时完善会计规章制度,实施监督管理工作,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二、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内容

1.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

重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可以更好地把企业会计文化与企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进行有机结合,对会计文化进行重构可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在企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会计文化进行重构可以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让企业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企业的文化精神,同时也可以理解企业的发展目的,使员工团结起来使企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2.提高财会部门的工作效率

企业的财会部门是维持企业有序发展的重要部门,对企业会计文化进行重构可以有效提高财会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财会人员的职业修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实力,能够脱颖而出,谋得发展道路.

3.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对企业会计文化进行重构可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加深企业人员对企业会计文化的认识,让员工可以知晓企业文化历史的情况,促使企业员工可以理解并且执行企业的管理机制,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尽自己的能力,维持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也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促进企业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

三、会计文化重构策略

1.多元化方式

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单靠企业会计人员的改变是不足以完成整个重构的过程的,因此进行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需要企业领导的大量支持,同时还需要上级对会计文化重构投入资金的支持。在接着重构之前要根据会计人员存在的工作效率不高、知识水平不足以及责任感不高等问题,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进行模拟操作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在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会计行业的专家对公司的会计工作进行探究,寻找会计工作人员的问题和会计工作的不足,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管理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会计人员会计文化素养。

2.动态化模式

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要在动态的模式下把企业会计文化与企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进行有机结合,其中重要的是对企业会计文化进行重构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在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对企业文化进行重构,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文化的更新。由于企业是不断发展的,而且处于不同的阶段设置的企业目标是不同的,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也会因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对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同进行改变,同时也要保持适应变动的动态化模式,促进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完善。

3.文化的融合

对企业会计文化进行重构不仅要提高本企业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会计技能,也要把同行业的优异的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凝聚力融入到企业会计文化重构当中。将其他企业的优秀文化与企业本身的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进行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从而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独特性的企业会计文化。

4.职业道德的融合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企业会计文化重构应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是会计人员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会计人员只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促进企业会计文化多元化发展。另外,应增强会计人员的自律性,通过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调节来实现对会计行为的规范,通过法律制度的他律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相结合形成稳固的会计行为规范体系,防止法律制度刚性约束不足而出现的会计行业败德、失信行为。

5.渗透融合

由于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为了促进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可以将本公司的会计文化融合传统的文化,同时会计人员也可以把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添加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添加到实际操作之中,这样会让企业的会计文化更加丰富。但是要在融合传统文化时,要选择优秀的文化放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同时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对文化进行有限调整,最重要的是要将优秀的文化应用导入到会计工作之中,促进企业会计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文化重构途径

1.规划重构方案

为了促进企业文化重构的顺利进行,企业要制定正确的重构方案。在方案中要把会计专业知识、会计实际运作以及会计职业素质当做重构的关键点。同时为了完善企业会计文化,要在其中与精神文化进行结合,让企业会计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功能性。在另一方面,也要为会计人员提供一个具有活力的工作环境。最后为了让企业会计文化方案得到更好地实施,要让所有的企业领导和员工都积极投身于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运作当中,让企业会计文化与实际工作进行。

2.锻造企业会计文化价值取向

在企业的工作当中开展企业会计文化重构是为了让企业人员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企业会计文化重构要坚持以员工的实际需求为主,在进行重构工作时要在促进会计人员能力的提升为主旨为进行各项重构工作。其具体方法为加强会计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会计实际运作以及会计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改革,让会计人员可以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同时在提高专业能力的情况下,也要遵守会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因为会计工作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因此在工作当中要以企业的利益为重,保护企业秘密。在另一方面会计部门是企业的机要部门,因此要在企业会计文化重构中重点锻造企业会计文化价值取向,维护企业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行业重构范文篇5

(一)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概念分析

建筑节能法律体系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只有运用了法律手段对建筑节能实施有效监管,才能取得最为有效的成果。建筑节能所包含的内容与整个建筑设计施工、投入使用及后期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建立专门性的法律体系才能将每一个环节有效控制。建筑节能法律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的概念。第一,它是对所有建筑节能法律规定的整体规划。我国开始投入对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法律体系的建设上稍显不足,更无法与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水平相比,而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对建筑产品的需求却在日益增加,尤其是当前建筑节能产品的明显不足大大影响着我国建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所以建筑节能体系的建立首先就是针对建筑节能进行整体性法律规划。第二,它需要对所有与建筑节能有关的法律进行协调。建筑节能所包含的各个建筑环节涉及到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各方主体,建筑节能法律体系应当能够针对这些建筑工程的主体来协调统一安排各方履行法律法规的行为。第三,它是建筑节能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建筑节能法律体系对每一项与建筑节能工程相关的施工、管理等行为进行约束、监管和协调,如果一旦失去这一法律体系的保障,建筑节能事业必然无法实施与推进。

(二)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进程

我国的建筑节能法律体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受到重视,并投入了相应的理论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节能法律体系也在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虽然目前与时代同步的发展水平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但是在经历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过后,当前已经处于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时期。第一,起始阶段。自1979年我国经委对节能提出明确要求后,所有与节能相关的事项都开始了系统的、有组织的落实和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最初的节能规划集中在了工业节能方面,对建筑节能的关注自1987年正式开始,初步的节能构想集中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随后当各种新兴节能材料不断出现后对建筑施工节能材料的技术研究也开始受到重点关注,这一时期可以说建筑节能的基本法律体系建设方向已经明确。第二,发展阶段。2007年起通过对新的能源管理进行研究,新的《节约能源法》出台,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关于建筑节能的重要法制保障,其中对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做出明确定位,保证了节能工作的开展力度与效率。这一时期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专门针对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仍然没有过多的实际效果,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许多非节能建筑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第三,完善阶段。自2008年开始当新的建筑节能法实施一年之后,建筑节能的针对性法律法规得到了集中完善,其中针对节能建筑的标准与要求,以及对节能技术的推广等各项详细法律法规得到完善。

(三)当下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情况

在经历了三个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之后我国的建筑节能法律体系已经在日趋完善,虽然其中不可否认的存在部分现实矛盾的问题,但其基本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完整。当前的建筑节能法律体系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寻求节能法律管理的初衷,也是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最终目标,当下的建筑节能法律体系所包含的对建筑能源使用要求,就是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第二,与国际建筑节能标准和理念同步。这是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法律体系完善的重要标志,在节能标准法律法规中选用的管理手段基本能够满足对各种建筑工程阶段的节能考核和监管,而节能理念与综合的能效测评、统计、节能服务等系统内容,基本与国际水平同步。第三,与我国当前国情契合。由于各项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立足于国情提出法律规划的,因此每一项法律规定都能够有效的落实到具体的建筑节能管理中,实现法律体系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二、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形式和内容

(一)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形式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法律体系中所包含的主要有两部法律,即《建筑法》和《节约能源法》,这两部法律一个是专门针对建筑领域进行法治管理的标准法律,一个是对建筑节能中做出具体标准要求的以节能为主的法律,从对建筑节能的约束和监管力度上来看《节约能源法》具有更加细节化的规定和标准要求,因此是当前建筑节能法律体系中最核心的法律指导。《节约能源法》中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规定的非常全面,同时还强调其在国家节能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将其与工业、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并列规定为我国最重要的四大节能工作任务。根据建筑节能小涉及的各种能源或资源使用,属于其法律体系内的法律法规还有《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

(二)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内容

建筑节能法律体系中包含的内容与各种建筑组成部分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整体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建筑工程损耗控制等等节能因素密切相关,由这些具体的建筑节能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就是建筑节能的法律体系。根据对当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法律体系进行全面研究总结出其包含的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新建建筑的节能管理。由于新建建筑的每一个建筑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对其进行节能管理能够取得优秀的效果。根据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规划,新建建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建筑行业的发展重点,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加和建筑节能法律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新建建筑的节能管理将是未来最为重要的法制管理内容之一。第二,加强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现有建筑中大部分都没有根据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督管理,对于其中可以被改造的部分采取节能手段进行改造使其尽量靠近建筑节能的法律标准。第三,建筑节能成效检验。这是基本的建筑节能管理内容,当建筑施工完成投入使用或运营之后,其实际能耗是否与设计初衷或设计标准一样,能够满足节能标准要求,就是对其进行节能成效检验的根本目的。第四,建筑工程中可再生能源或技术的开发。这对建筑节能发展事业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面临的紧张的资源形式迫切需要从可再生能源入手进行研发,而建筑的供暖、供电等基本需求都是以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煤炭为基础的,所以开发可再生能源也是建筑节能法律体系中所规定的重点内容。

三、我国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重构

(一)重构原则和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法律体系基本已经处于一个完善的状态,但要对其重构则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任何即成法律体系的重构都需要符合一定的原则,即要保持现有法律功能的持续性发挥,又要将整个法律体系进行整体重构,对其重构原则的坚持是必然的。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重要需要遵行的原则主要有:因地制宜、提高能效、引入市场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等。因地制宜是最基本的重构原则,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资源、能源特点和优势,根据具体的区域特点实施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重构就是要考虑到其具体的能源情况;提高能效是对所有区域的建筑节能法律体系重构的重点要求,当前的建筑节能管理虽然已经有效落实,但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的区域表现不一,所以需要重点关注;引入市场机制对建筑节能管理来说是指以市场环境中的有效竞争来推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效果的提高;政府主导的原则要求明确政府对各项与法律体系重构相关事项的主导作用。我国建筑节能法律体系重构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第一,保持其重构方向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建设的目标统一;第二,保持各项建筑节能法律法规的适用性、经济性及美观性;第三,明确建筑节能的全面节能理念。

(二)形式上的重构

从重构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出发,我国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重构从形式上应当对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统一的整合,使其形成一个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系统整体。例如《建筑法》中有关建筑节能标准的标准需要与《节约能源法》互相联系和补充,而且应当保持每一项法律法规标准的统一性和相互制约性。根据当前的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特点形式上的重构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重构,需要注意的是以各部法律的完善为基础,再针对其中的每一项规定规章做针对性调整;二是法律执行部门的横向结构重构,这是对我国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执行体系的重构,首先应当完善建筑的能效考核评估,其次要对各法律法规的执行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最后还应当完善诉讼法律体系以制约违反建筑节能法律体系规定的行为。

(三)内容上的重构

建筑节能法律体系内容的重构主要是对其中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制度调整和内容更新,根据我国目前建筑节能法律体系中的内容缺失,确定当前的内容重构任务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建立新的建筑市场准入标准,只有符合各项建筑节能法律法规节能标准的项目方可批准;第二,建立完善的建筑能效标识,以合理的建筑能效评测技术为支持全面落实建筑能效标识制度;第三,建筑运营节能管理的强化,建筑运营过程的能源消耗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过程,所以应当关注其运营过程的节能管理;第四,建立标准化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将所有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内容调整,全面支持建筑节能市场发展。

四、我国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展望

行业重构范文篇6

Keywords:automotiveelectronics,reconfigurablecomputing,reconfigurable-logicdevice,dynamicreconfigurabletechnology.

1引言

汽车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其机械结构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业界对汽车机械性能的改善已经很难再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功能性和舒适性,电子技术在汽车上被广泛应用。电子技术与机械结构的结合,被认为是当前汽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

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设计中的核心技术。汽车电子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的设计者利用汽车电子技术开发新的车型,把它作为改善和提高汽车整体水平所采用的最重要的技术方案;汽车制造商则通过加快汽车电子化的进程,把增加汽车电子装置的数量等措施作为汽车的新卖点和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最重要手段。目前在国际上的中、高档轿车的设计中,汽车电子产品平均已经占到了汽车制造成本的27。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创造新高。据英飞凌(Infineon)公司预测,到2010年用于轿车上的汽车电子装置的支出平均将占到整车制造成本的50。而在我国,每辆汽车的平均汽车电子设备应用比例要比国际水平低5.5倍[1>。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进步所面临的一大契机和挑战。

可重构计算技术成形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2>。如图1所示,其主要思想是利用可重构逻辑器件(如FPGA)的可重构特性,通过不同的器件配置文件来改变器件实现的功能,从而能够以硬件的性能灵活实现多种应用。可重构计算技术避免了微处理器计算模式因为取指、译码等步骤导致的性能损失,同时也消除了专用集成电路(ASIC)计算模式因为前期设计制造的复杂过程带来的高代价和不可重用等缺陷。可重构计算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在了很多领域,如目标匹配、大数值运算等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图1:微处理器、可重构计算、专用集成电路等三种计算模式的比较

汽车电子产品有着很多特殊的需求,而可重构计算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具有的高性能、高灵活性、低开发周期、低成本等特征非常适合于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

2汽车电子领域的需求分析

从1950年美国通用公司开创了将半导体技术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的先河—将晶体管收音机安装在汽车上开始,汽车电子产业历经5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功能多样化、技术一体化、系统集成化、通信网络化、技术标准化等技术特征。当前,汽车电子技术已经进入了优化人-汽车-环境的整体关系的研究阶段。汽车在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同时,将进一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向舒适、便利、高效、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汽车电子技术主要有两个大的应用领域:一个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另一个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3>。其中,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是机械和电子相结合的汽车电子产品,它的工作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而车载汽车电子装置则是可以在汽车环境下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的性能好坏并不影响汽车的性能。相比之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涉及到了机械和电子两个学科领域,这两部分的研发要协同进行,所以整个过程比较复杂。车载电子装置是IT行业中的应用在汽车领域的扩展,种类较多,例如遥控中央门锁、车载电话、后座娱乐系统、GPS导航系统、车载计算机等等。这些产品因和整车的性能无关,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所以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相比,在开发的环节上比较简单。

汽车电子领域对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需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性能高。目前在汽车电子产品中对性能要求最高的部分是车内的信息娱乐系统。一个信息娱乐系统可能包括多通道音频系统、DVD播放器、GPS导航系统以及免提移动电话等等。这些子系统中涉及到的功能(如视频处理等操作)需要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对性能要求极高。另外,随着汽车主动安全理念的深入人心,新的汽车安全系统开始采用图像、视频和雷达处理,同时引擎和刹车控制系统也将采用更复杂的计算控制策略,计算量庞大的实时运算将在应付突发事件的时候发挥重要作用。这也给相关的汽车电子产品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灵活性强。汽车的设计者和制造商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必须保证汽车电子设备的寿命与汽车的寿命相匹配。汽车电子设备的生命周期很短,不断出现的新兴的汽车标准以及标准本身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导致选择标准时必须考虑到其寿命、灵活性以及被接受的广泛程度。为了保证汽车电子产品能够紧跟汽车产业的发展,就要求汽车电子产品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使其能够根据需求做适时的改动。在当前各种新的技术标准层出不穷,而业界又缺乏占据有绝对优势的标准的时候,对汽车电子技术的这一需求显得尤其重要。

·可靠性高。汽车作为一类特殊的产品,经常会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这对应用在其中的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提出了严格要求。电子产品的精密性使它成为影响整车可靠性、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高温的工作环境往往会给电子产品带来损伤,这极大地增加了整车的危险性。这就要求电子产品能够抵御住恶劣工作环境的干扰,同时具有适当的容错能力,能够在受到部分损伤的时候将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开发时间短。尽量缩短新车型新产品的研发时间是汽车设计者和制造商追求的目标之一。图2显示出在汽车电子产品方面的新技术研发周期是非常短的。这就要求汽车电子技术的研发需要有方便快捷的开发平台,并且在技术研发上有延续性和可复用性,尽量缩短开发时间。特别是在车载汽车电子装置的研发中,因为它们与汽车本身的性能无关,所以更可以不受到整车其它部分研发进展的约束,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合需要的产品。

·成本低。汽车产业对价格的影响十分敏感。价格是决定汽车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选用合适的技术、材料和器件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成本中所占份额的增加,尽量降低这部分电子产品的成本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图2:汽车领域项目创新周期和开发时间示意图[4>

以上我们讨论了在汽车电子领域对电子产品技术的一些基本需求。除此之外汽车电子产品还需要尽量降低能耗以及减少占据的空间等。

3可重构计算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当前的汽车电子产品中,大量使用了微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实现关键功能。可重构计算技术的出现为汽车电子产品提供了另一个高效灵活的选择。

可重构计算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可重构逻辑器件技术和动态重构技术的发展。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目前商用的可重构逻辑器件在单片上已经可以集成数以百万计的基本逻辑门单元和其它各种复杂的计算逻辑,甚至有的高端器件上已经集成了多个微处理器核进一步加强器件的计算能力[5>。这为原来只是用于实现简单的胶合逻辑和原形系统设计的可重构逻辑器件能够逐步占领计算系统的核心地位提供了基本支持。动态重构是当前可重构计算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是指在不影响当前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将可重构逻辑器件上的部分资源配置为新的功能,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加系统性能。动态重构是可重构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主要集中在如何减少器件重构开销、优化资源调度等方面的研究上。

与传统的采用微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的汽车电子产品相比较,利用可重构计算技术的汽车电子产品具有以下优点:

·可重构计算技术能够高效实现特定功能。可重构逻辑器件上都是硬连线逻辑,它是通过改变器件的配置来改变功能的。器件的配置信息一旦被加载,整个系统就可以以硬件的性能大大加快功能的实现。汽车电子产品中那些计算量庞大的功能,典型的例子如视频处理,其核心算法是定点数据上的算术密集型信号处理操作。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操作是适合在可重构逻辑器件上高效实现的。将可重构逻辑器件用于加速核心算法的执行,再补充另外的微处理器与之耦合用于执行辅助功能,如输入、输出等操作,是很好的可重构计算系统的构建方式。目前已经有多个利用可重构计算技术的高效的视频处理系统,并已经在汽车电子领域广泛使用[6>。

·可重构计算技术能够通过动态改变器件配置来灵活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动态可重构特性使得同一可重构逻辑器件能够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这一点是传统的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模式不能够达到的。汽车电子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电子产品,它受到了很多因素的束缚。例如车型的限制,采用相同基本设计的同一款汽车会有经济型、标准型和豪华型等不同型号。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型号都要有相应的电子产品支持。为每个型号的汽车都分别设计专门的计算核心单元和电路的代价是高昂的,可重构计算技术就可以消除这个障碍。汽车设计者可以仅开发出一款运用了可重构逻辑器件的原型系统,然后根据不同的车型要求灵活地将可重构逻辑器件配置为相应的功能。另外,由于在业界缺少占有绝对优势的标准,采用何种技术标准也是设计者必须解决的难题。例如,当前车上总线就有LIN、CAN、MOST等多种标准共存,不同标准的技术参数都有很大差异,为了使这些总线标准间不发生冲突,就可以考虑利用可重构逻辑器件作为各标准间的桥接逻辑。

·可重构计算技术适合恶劣工作环境下的应用。当前的可重构计算技术已经经受住了很多极端工作环境的考验,例如NASA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上就使用了大量可重构逻辑器件。在汽车应用领域,温度会给汽车电子产品带来最大的损伤。业界最高的节点温度是150摄氏度,而用于恶劣环境下的可重构逻辑器件的特殊封装足够保证系统在此情况下的正常运行。利用可重构逻辑器件的另一个优势是不需要微处理器必需的散热系统,大大减少了电子产品占据的空间。另外可重构逻辑器件具有的大量的冗余可重构逻辑资源,使得当器件的某些区域被破坏的时候,系统可以使用动态重构技术自动避开这些区域同时利用周边的其它逻辑资源组合替代该区域被破坏的功能。

·可重构计算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来加速产品开发。不同于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可重构计算技术不需要大量的NRE(Non-RecurringEngineering)工作。器件厂商会配合不同的可重构逻辑器件提供相应的开发工具和流程,同时还会提供大量参考设计和IP核以减少设计者的重复劳动并提高设计的可靠性。还有很多技术已经成熟的仿真工具和验证工具可以在设计的各个阶段用于保证设计的正确性,减少了出错返工导致的时间浪费。

·可重构计算技术的使用能够大大降低系统成本。系统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一个是在设计过程中,另一个是在运行过程中。目前的车用可重构逻辑器件的单价最低已经降至1.5美元,而且利用它实现应用的开发成本又远远低于专用集成电路。可重构逻辑器件的灵活性使得它不必像专用集成电路一样,一个细微的修改就会导致整个电路的重新设计与制作。同时,在系统运行的时候经过分析可以确定有的功能不会同时被使用,那么设计者就可以考虑利用动态重构技术在不同的需求时段里分别实现这两个功能,做到“一片多用”,节省了资源、空间和成本。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将可重构计算技术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有着很大的优势,是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当前,业界也已经注意到了可重构计算技术的应用前景。

4可重构计算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面临的问题

虽然可重构计算技术当前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在汽车电子领域具体应用的时候,还会面临很多问题。下面列举几个最典型的问题:

·可重构逻辑器件的选型。目前生产商用可重构逻辑器件的几大厂商:Xilinx,Actel,Altera和Lattice等都已经开始关注汽车电子领域并陆续有产品推出。这些产品的硬件结构、处理能力和市场价格等都各不相同。如何针对应用进行合适的器件选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的可重构逻辑器件基本都是基于SRAM、Flash或者反熔丝技术。这三种技术各有千秋,其中主流的基于SRAM的器件目前已经具有非常强大的处理能力;基于Flash的器件较少但是性价比较高;基于反熔丝技术的器件不具有多次重构的能力但是可靠性较好。所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进行器件选型需要在对应用和器件信息都非常熟悉的基础上进行。

·可重构逻辑器件上应用的实现。虽然目前已经有多种方法简化了利用可重构计算技术实现应用的开发过程。但是用硬件描述语言或者硬件原理图来设计由可重构逻辑器件执行的应用程序对于大部分应用开发者来说还是陌生和困难的。为了排除软件设计者在软件算法的硬件化实现中碰到的困难,已经有多种类高级语言的硬件描述语言被开发出来,但是这些技术还并不成熟。由EDA软件厂商推出的各种硬件应用设计软件,也还存在着一些局限和缺陷,而且不能够完全发挥出可重构计算技术的威力。这就要求汽车电子产品的设计者务必掌握利用可重构计算技术的设计思想并将其渗透到产品的设计中去。

·可重构逻辑器件的可靠性保证。不同于传统的微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模式,可重构逻辑器件是通过改变器件配置来改变功能的。特别是基于SRAM的器件,是由存储在器件上的配置信息来控制器件中各逻辑单元间的硬连线的。因此通过配置端口输入其它的配置信息就可能改变甚至损坏器件的功能,而在以前则不会出现类似情况。为了防范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关键电子设备上采用基于反熔丝技术的只能一次重构的可重构逻辑器件或者使用对配置信息加密等方法。

·动态重构技术的研发与使用。虽然动态重构技术在理论上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并且有很多原型系统已经被开发。但是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目前缺乏具有普适性的研发方法,真正使用在产品上的技术也还有一些不足。这需要业界和学术界协作,针对汽车电子领域的关键应用进行攻关,尽量多地将当前已经成熟的动态重构技术应用在汽车电子产品上,带来高效率、高资源利用率等优势。同时开展对动态重构技术的方法学的研究,为将动态重构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在电子产品领域提供技术保障。

行业重构范文篇7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新零售模式;供应链逆向重构;价值链分析

一、引言

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技术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零售业的发展受到威胁,以生产推动消费者购买需求的供应链模式亟待改变。传统零售业以B2C模式为主要商业模式,强调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但是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个性化的改变,价值创造逐渐转向“微笑曲线”的末端,由企业内部生产流程为重心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为重心[1]。同时,互联网技术要素的加入,使得传统线下消费中的场景化要素逐渐脱离实体环境,消费者不再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就能通过网络虚拟等手段获得消费场景的体验。“新零售”模式正是基于“人、货、场”要素,对供应链要素的一种重构[2]。供应链的重构在“新零售”模式中的体现,从以生产推动消费需求的“推式”模式转变为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拉动生产的“拉式”模式中反映。虽然“新零售”是以O2O作为主要方式的商业模式,但是在企业的早期实践中更多关注的是线上零售部分,甚至逐渐出现了线上零售取代线下实体零售的趋势。但是,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线上销售业务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获客成本的逐渐增大,而线下实体零售的边际获客成本几乎不变,使业界逐渐认识到线下实体零售与线上零售各有优势,意识到如果只发展线上零售,高额的获客成本会扩大企业前期经营风险;如果只发展线下实体零售,无法发挥信息技术在品牌推广和扩大市场方面的优势,企业同样难以实现持续经营。“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以大数据和创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力,实现“线上┼线下┼物流”的深度融合,驱动零售业态与供应链重构[3],其核心是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以C端作为价值创造的目标,通过数据分析、信息系统来实现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价值创造在网络理论中的创新同样影响到的还有战略成本管理。在波特将成本提高到战略的层次之后,西蒙(Simmonds)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他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成本资料的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随后,桑克(1989)提出了将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作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的结构。价值链分析基于企业作业链进行,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4],“作业消耗成本,产品消耗作业”,通过价值链分析发现,对企业存在的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企业成本管理应当努力减少非增值作业的成本损耗,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与传统成本管理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成本管理的视角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成本活动,局限于通过产品成本的降低实现企业盈利的增值,同时忽视了成本节约的同时可能存在的商品质量下降所带来的损失问题,没有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战略成本管理关注企业内外部整体的成本管控,认为与上下游供应商和消费者建立战略关系实现协同效应可以提高整体价值[5]。李海舰等(2013)对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突破与实践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它相较于传统成本管理具有整体性、外部性、无形性、不可计量性、长远性、和谐性以及无限性等优势[6]。“新零售”模式具有自我迭代的属性[7],需要进行供应链的逆向重构,通过新时代信息技术和物流体系把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粘性。从“推式”模式向“拉式”模式的转变,需要构建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必须关注供应链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会导致企业成本乃至整体价值的影响。“新零售”模式的供应链没有传统模式中的分销等环节,对于成本的控制将面临挑战。而战略成本管理思想通过对于价值链的分析,能够为“新零售”模式下企业在供应链重构中的价值创造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为转型中的企业实现成本效益的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新零售模式的价值创造流程:供应链的逆向重构与价值链结构

2016年,马云在国内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但到目前,关于“新零售”模式的定义并没有定论。王福等(2020)认为,“新零售”是运用移动互联网的工具和方法,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提升零售的效用和效率,实现商业情境的时空融合,进而提升消费者体验的零售模式[8]。张建军等(2018)认为,“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以大数据和创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力,实现“线上┼线下┼物流”的深度融合,驱动零售业态与供应链重构的零售模式[2]。虽然学界对“新零售”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大致在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新零售”模式区别于传统零售模式,实现线下实体零售与线上零售的有机统一。二是“新零售”本质上是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多维元素的融合,是对“人、货、场”要素的重新架构,是不同元素参数化的效用体现。三是“新零售”模式改变了原先以企业作为价值创造中心的理念,转而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分析,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实现价值增值。(一)供应链场景化逆向重构零售业的供应链主要由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由于传统零售业模式制造商处于供应链的主体地位,商品销售依赖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所以供应链末端的主体并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而商品供应主体的话语权较大可能存在商品质量的良莠不齐,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增加了供应商和实体零售企业的隐性成本。由“推式”模式所带来的供应主体之间的矛盾竞争关系,使得市场要素之间处于孤立而不是协同合作的状态,将会导致供应链整体成本扩大,对整体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从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角度看,传统零售业由于将企业作为价值创造中心,因而将价值创造集中于产品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而忽视了顾客购买商品所需要实现的场景价值。例如,星巴克咖啡所提出的“第三空间”概念认为,顾客的消费行为包含了对消费场景要素的需求。所以,星巴克咖啡的购买者为了享受咖啡馆安静、有内涵的场景体验而产生了消费需求。这种对于消费情景的需要,本质上是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偏好的一种迎合,反映的是一种价值创造理念的转向。针对这种供应链场景化的逆向重构,王福等(2020)提出了以场景化适配为中心的逆向重构机理,即以“场景—需求—情境”“场景—习惯—情境”“场景—偏好—情境”的场景化适配模式进行供应链的逆向重构,主要实现手段是通过商务平台和物流服务等要素,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数据化分析,得到消费者所需要的商业情境、消费场景和消费期望,以这些数据对线上交互体验、线下实体体验和场景效应进行改进,从而实现以消费者作为价值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的增值[8]。“新零售”模式供应链逆向重构框架如图1所示:(二)新型供应链模式的价值链升级动因供应链的逆向重构,将会导致零售业供应链中价值链结构发生改变。1.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导致零售业的竞争加剧这种竞争加剧表现在,一方面科技发展将改变传统零售业的生存环境,零售业供应链中的所有市场主体的能力都会因为技术进步而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逐渐多元,使得市场主体不得不提高企业对消费动向把握的成本投入。两方面的合力将使得供应链的不同主体基于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可挖掘企业丰富产品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新方式,进而开发与形成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确保企业稳步发展。2.供应链组织结构的优化也会对价值链结构产生影响传统零售供应链中以制造商为主体,价值的创造很大程度上直接产生于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而供应链中部的流通商及商务平台很难获取足够的利润[9]。供应链的逆向重构,有利于供应链中不同主体进行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优化,以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3.供应链的逆向重构是改变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一次契机传统零售供应链中,竞争关系的存在使得不同主体之间的经营行为割裂开来,生产要素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导致供应链整体成本费用处于较高的水平。新的供应链中,制造商、商务平台、物流系统和最终消费者之间应实现一种战略合作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商务平台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数据分析得到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并告知制造商及时调整生产作业以及协调物流服务实现订单货运成本的优化,这样供应链的不同主体通过战略合作迎合了消费者,增强了消费粘性,实现了全流程整体的价值提升。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价值链分析:以供应链为依托的价值创造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要求企业将视野从企业内部扩展到行业整体,充分了解自身以及竞争对手之间的成本信息,从战略层次思考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成本费用管理活动。成本是战略的核心指标之一,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要求企业放弃短视的经营目标,从质量成本、区位环境等高位成本入手,以获取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价值链最早由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价值链是“企业用于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项作业的集合”。由此可见,价值链的分析是以企业的作业为分析对象[10],同时企业作为行业系统中的个体应当认识到自身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探索利用上下游企业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的可能性。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的价值链分析,主要分为内部价值链分析、横向价值链分析与纵向价值链分析。后两者也合称为外部价值链分析。(一)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将企业作业分为基本作业与支持作业。基本作业包括企业的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与销售和售后服务;支持作业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供应。两种作业共同构成企业利润的来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如企业存货的储存成本、不科学订单采购的额外费用等行为都是非增值作业,都会产生隐性成本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创造。价值链分析要求企业,在保证经营活动持续进行的前提下削减非增值作业和保证增值作业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新零售”企业在内部价值链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将消费者作为价值创造的中心,每项价值活动都是与消费者价值创造有关。同时,企业内部不同价值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会影响到另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所以,“新零售”企业在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时要保持系统化的思想。(二)外部价值链分析。进行外部价值链分析应当结合“新零售”模式下的供应链重构的行业环境进行探讨。“推式”向“拉式”模式的转变,使得行业主体间的地位发生改变,制造商、供应商、物流平台等主体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价值创造,这种平等关系使得不同主体的竞争战略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的加入,使得制造商、供应商和物流平台等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互通更加便捷,在纵向价值链层面,流通企业应当把握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变化,利用与上下游价值链的关系,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利益;针对不同的分析结果可以采取外包、并购等方法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在横向价值链层面,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客观评价企业目前战略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自身的生产理念,提高自身在所处行业内的相对地位和竞争力。企业价值链系统结构[4]如图2所示:

四、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分析与“新零售”供应链重构的整合路径

借由“新零售”模式供应链的逆向重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流通企业的价值链也应当启动逆向思维。价值链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现路径,价值链创新要求企业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关注企业内部生产流程的优化,结合行业整体的价值链状况,分析竞争对手的经营行为模式,稳固自身原有的价值创造模式,不断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实现自身价值链的创新。本研究基于制造商、线上平台、物流平台、线下零售的战略社群关系,构建了供应链重构下价值链的创新结构,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新零售”产业供应链的不同主体应当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手段,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数据中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偏好和需求,从而发现不同时空条件下消费者适宜的消费情境,以个性化需要和场景化适配两个原则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这是市场环境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必然转变。供应链不同主体之间应当改变原先的竞合关系,发展新的战略“社群”关系。具体表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交互作用:由于不同企业性质、业务和盈利模式各异,优势互补是提高供应链整体价值的必然选择;由于供应链不同节点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主体的业务变更必然会影响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所以应倡导供应链不同主体的协同创新。(一)制造商。制造商加强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够减少线上平台乃至下游企业因售后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和信誉损失。下游企业通过及时反馈消费者的满意度等信息加强与制造商的合作。从内部价值创造分析,通过借鉴同行业先进企业的生产经验和提高产品相关的研发投入,来实现流程的优化和成本的节约。(二)线上平台。线上平台通过有选择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也会提高线上平台的好评度,帮助其实现品牌效应。从企业内部来说,通过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分析发现自身的明星产品,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灵活性、轻资产等优势发展业务。同时注重消费者的反馈发现自身运营中的不足,及时学习先进的营销手段和前卫消费潮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物流平台。物流平台是线上线下一体化实现的关键纽带。一方面,仓储系统区位的科学规划,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和企业服务的辐射范围,增加企业盈利;另一方面,及时与线上平台和线下零售沟通,是改善物流服务的重要途径。从物流平台内部价值链分析,利用无人机和智能仓储系统等科学技术手段逐渐降低人工费用在企业经营中的占比;通过仓库选址等手段减少商品在流通中的次数,以防止其在中途可能出现的跌撞毁损带来的隐性成本。提高物流信息的更新频率和完善反馈机制提高商品购买者的信息透明度,增强消费者对物流的信任和依赖是物流企业声誉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线上零售。在线上零售获客成本逐渐增加的市场条件下,线下零售企业应当抓住重新崛起的机遇。通过科学存货管理和适时制等手段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防止存货不足带来的缺货损失以及存货积压带来的机会成本。同时,关注消费者对消费情境要素的需要,改善线下经营环境,创造消费者满意的环境,提高企业的吸引力。

五、结论

行业重构范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重构

1“互联网+”对会计创新人才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重组和创新出新的产业模式和生态经济。而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手段和工具,必然面临互联网、大数据的影响和融合。面对新产业和新经济环境,会计行业必然进入“互联网+会计”时代,传统会计的方法和手段必然被创新的会计方法所代替,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抓住时代趋势,研究会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才能使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够更好地迎接“互联网+”的新会计时代。1.1“互联网+”会计信息处理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其中,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经济活动的各种信息的传递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输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处理得更为全面、及时、准确,使会计核算更加高效、规范,能更好地为信息使用者、决策者服务。因此,传统的会计信息收集、处理方法将迅速被“互联网+”信息化方法所替代,并成为现在及未来会计人员的必备技能。作为培养一线会计人员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及时更新会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会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1.2“互联网+”会计职能变化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但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发展变化既取决于会计所处的环境,也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传统的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能在于对会计信息进行核算和监督,互联网等信息手段的普遍使用,使会计的核算职能变得越来越简单,而会计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云平台来对会计信息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分析和决策,这就使得会计职能重心逐渐转变到事前评估和事中控制上,使会计信息更具有效性和前瞻性。同时,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融合下,各企事业单位会选择构建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战略规划、资本市场运作、全面预算管理等,以期将会计核算向价值管理转型。面对新变化,未来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技术新挑战,如何在工作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手段来更高效地履行财务分析、决策等新职能,将成为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1.3“互联网+”会计核算手段变化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会计电算化,人们看到了会计行业日新月异的变革,会计核算的手段从传统的算盘、计算器演变到计算机,会计人必须学会操作各种财务软件,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1994年,金蝶财务软件问世,打出“金蝶软件,打天下算盘”口号。财务软件从最初的简单的核算功能发展到财务管理的功能,再到如今整合财务、审计信息的功能,尤其是“德勤财务机器人”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得会计人从繁杂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向高层次的会计职能转型。“互联网+”时代促使会计人学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会计核算技术,更好地发挥会计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功能,因此具备大数据、云计算等会计核算技能是会计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项核心竞争力。

2“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是突破了传统会计的核算和管理运作模式,能熟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及决策,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会计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应对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互联网为手段,并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融入会计专业课程,以创新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重构“互联网+”会计课程体系。2.1公共课程体系重构。高职会计专业的公共课程是为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公共素质而开设,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这部分课程多年来变化不大,而由于“互联网+”高职会计创新人才的能力素养有了较大的变化,导致会计专业人才的公共素质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要求公共课程体系应适应需求作相应调整。在现有的公共课程基础上,压缩原有的公共理论课程课时,增设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创业、创新思维与方法等课程,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互联网技能及创新创业意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也使后续专业课程的设置具备基本平台。2.2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互联网+”高职会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仅仅依靠在公共课程中增设互联网及创新创业课程是不可能达到的,学校应该将互联网技术、创新创业与会计专业课程深度融合,重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不仅仅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几门课程或减少部分课时。2.2.1将互联网知识、技术融入原有会计专业课程中,重构课程内容当前会计专业主要包括如下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软件应用、财务报表分析、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等。这些课程是以会计各专业岗位为切入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后能够胜任多种会计工作。随着“互联网+”环境下会计职能和方法的变化,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和知识都有了较大变化,如何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如何重组课程内容,是高校会计专业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首先是增设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绩效考核等管理类相关课程。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学科发展迅猛,管理会计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内容,而这些课程在会计专业并没有开设或仅作为财务会计的附加课程。其次是增加互联网技术知识。是将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会计的知识技能结合,还是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会计核算管理的技术,是会计专业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不管未来是培养专注核算管理的人才还是专注信息收集技术开发的人才,都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因此在课程内容中必须设置互联网相关内容。学校应联合互联网专家,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课程中融入的互联网知识内容及深度,同时对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和进修,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只有先重构专业教师的知识,才能真正重构专业课程体系。2.2.2将创新创业知识、思维及方法融入原有会计专业课程中,重构课程内容目前,很多学校均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也有不少学校的会计专业在创新创业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是都面临如何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的问题。其实,会计专业的课程大多可与创新创业挂钩。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要将全部学生培养成创业者,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会计专业课程内容中可以用项目化的方式融入“创业机会的选择”“企业资金筹措与风险分析”“公司设立操作规程”“不同行业公司纳税筹划”等项目,通过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2.2.3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加强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有较大的弊端。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多种信息化手段结合,利用网络课程、微课、手机APP教学软件等技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软件评分等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扩展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既有课前预习指导及评价,又有课后的巩固、答疑和评分;既有传统的课堂环境的教学,又有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教学软件等环境的教学;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了各种互联网的沟通互动手段,有助于学生学习各种互联网新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些专业的会计教学网站,通过网络与实际工作的会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手段解决问题。2.3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体系设计。2.3.1互联网技术融入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是会计实训课程和理实一体课程。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如出纳业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实训等课程,也有不少学校开设了理实一体课程,主张将会计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我们认为,无论哪种课程体系,在“互联网+”环境下均应考虑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课程。目前已经有不少专为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的教学软件,高职院校应该合理运用这些软件,将会计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与互联网技术融合,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操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2.3.2创新创业融入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在学校期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首先可以在会计专业实训的内容中增加创新创业的知识及技能训练,如在会计软件应用专项实训中增加创立不同行业的企业的账套设计,让学生体验如何根据企业的管理需求创建账套。在纳税实务专项实训中增加不同行业的企业税务筹划的设计,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其次,可以利用学校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成立各个创业团队,并让会计专业的学生为创业团队提供财务及管理服务,构建创新创业的项目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样既服务了创新创业团队,也锻炼了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宝贤,唐建荣,蒋丹.“互联网+”会计教学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0):262-263.

[2]吴雯.财务共享服务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纳税,2018(11):83.

行业重构范文篇9

[关键词]远程教育;程序设计;资源建设;评价机制;身份认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成人(继续)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1]。传统远程教育专注理论型通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应用[2],对工程实践型平台研究较少。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技能,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3]。本文剖析工程型远程教育教学特点,从智慧身份认证、教学资源重构和评价体系建设三个维度出发,探索智慧化程序设计实验实训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创新远程教育教学服务模式,对创建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

一、工程型远程教育的特点

成人(继续)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成人,其参与工程型远程教育旨在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5],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晋升任务,具有很强的学习目的性。(1)突出实践性,专注技能提升。工程型远程教育不同于常规远程教育,实践性环境对配合理论学习、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所有学习者都是为了增强岗位竞争力这一核心目标。(2)职业阶段不同,水平参差不齐。远程教育的参与者来自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其职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知识储备差距较大,专业技能提升目标也不尽相同,“同质化、普教化”教学模式及平台无法满足需求[6]。

二、平台的整体规划

(一)系统架构。基于远程教育的智慧化程序设计实验实训平台立足工程型远程教育特点,围绕智慧身份认证、教学资源重构和评价机制建设三个核心问题,将人脸识别技术[7]引入远程教育过程监控,实现智慧身份认证,保证远程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重构远程教育程序类课程,以知识块为建设单元,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依托OJ系统,建设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多样化专业技能提升,切实改善远程教育智慧学习环境[8]。实验平台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二)功能分析。1.智慧身份认证。该模块包括人脸样本特征库管理、人脸图像自动采集和上传、人脸识别、预警控制等功能。系统接轨校园信息化建设,构建所有学生的人脸图像特征信息库,通过人脸自动采集和上传、特征提取和人脸识别等技术,根据系统配置在平台登录环节和其他实验环节中实时进行身份验证[9],防止中途离开、代替学习等不良情况发生,实现远程的过程监控,保证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由学生本人进行,确保教学效果的真实有效。2.教学资源重构。该模块包括程序设计知识点库管理、课程实验项目库管理、课程考试题库管理、科研孵化项目库管理、企业实训项目库管理、程序测试数据库管理等功能。围绕专业技能提升目标,重构程序设计类课程,凝练基本语法、顺序结构、选择结构、队列、图等程序设计核心知识块,再以知识块为建设单元,融合行业主流应用,校企、校校合作成果,构建各类实验教学项目库。在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提升需求个性化选择知识块,重构个性化课程,满足个性化学习[10]。3.多元评价机制。该模块包括编译器智能选择、程序智能测评、分布式并发处理等功能。融合行业主流开发语言编译器,实现程序代码统一托管,引入OJ测评系统,融入代码抄袭检测[11]、代码等功能,针对编译、运行、数据测试等各个环节给出细致合理的评判标准,推行多元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程序运行过程,并能根据不同的评判结果进行快速有效的修改,加深对程序语言设计的理解。同时,针对大规模远程教育特点,实现多服务器的分布式系统部署[12],确保测评服务的快速响应。4.系统管理。该模块包括系统日志管理、预警控制配置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功能。系统详细记录教师和学生的相关操作,形成系统操作日志,针对系统运行的关键节点和各类故障情况,形成系统运行日志,保证对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完全掌握。实现与智慧身份认证模块、多元评价模块的无缝连接,管理人脸识别参数、程序智能测评参数等配置信息。同时,实现对数据库的定点备份、指定还原等功能。5.用户管理。该模块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和教师信息管理等功能。实现对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的批量添加、指定删除、定时备份等功能。6.统计分析。该模块包括成绩管理、图形统计分析、统计报表导出打印、综合查询等功能。针对教师和学生的整个教与学的相关信息,包括学生每次实验成绩、教师班级总体实验情况等,能够实现多条件的复杂数据查询,并针对各类对比性数据能形成直观的对比数据图表,同时还提供了相应数据的报表导出和打印功能。

三、平台的关键实现

(一)智慧身份认证。智慧身份认证的核心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保参与远程教育的是本人,防止代替学习、中途离开等情况。智慧身份认证适用于远程教育的各类网络教学平台,将其开发成功能独立的模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net作为开发平台,采用C++和HTML5等开发技术[13],接轨校园信息化建设,将学生注册时的电子照片作为人脸识别训练库,运用OpenCV构建平均人脸、特征脸和特征值(比率)等指标,创建学生人脸样本特征库,实现客户端自动人脸采集、上传和在线识别。同时,与平台学生信息进行共享,实时更新学生人脸识别训练图片库,保证人脸样本特征库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其核心流程如图2所示。学生登录平台进行学习或测试时,系统自动驱动客户端摄像头进行用户人脸图像获取,并自动上传到识别服务器,在识别服务器中通过特征脸(PCA)方法与样本特征库中的对应学生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值在允许范围内,则身份认证通过,继续学习或测试。否则,身份认证失败,给出提示信息。(二)教学资源重构。教学资源是指课程视频、实验项目库、考试试题库、实训项目库等。传统远程教育只注重单一理论课程资源建设,同时存在“同质化、普教化”等问题。本文从成人教育特点出发,区别全日制高等教育,遵循OBE教育理念[14],以行业专业技能提升为目标,重构程序设计课程群,凝练核心概念、经典算法和关键技术等,以知识块作为教学资源构建单元,形成树形知识点库,创建MOOC、微课、虚拟项目等多样化教学资源库[15],实现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具体建设中,重构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凝练出基础语法、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队列、堆栈、图等一级知识点,再对选择结构构建if语句和switch语句,对循环结构构建for、while、dowhile等二级知识点,以此类推,构建完善的程序设计知识点库。同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职位对程序设计能力的不同要求建设相应的实验项目库、工程实训库和考试试题库等。技术实现上,本文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以.NET+SQLServer2016作为开发平台,以Ajax方式进行数据请求,以JSON方式组织数据传输,既保证开发的高效性,又保证系统部署和维护的便利性,确保信息管理的高效性和使用操作的友好性。(三)多元评价建设。多元评价突出体现不同行业、不同职位对程序设计能力的不同要求,与重构后的教学资源实现匹配考核。通过分析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工程师、软件测评师、程序员和测试员等职位的岗位履职能力要求,平台实现了完全拷贝、修改注释、重命名变量、重排代码块、常量替换、修改操作符或操作数顺序、修改数据类型、增加冗余语句或变量、拆分表达式、替换控制结构等代码抄袭或检测方法,创建了代码抄袭或、编译、链接、运行、测试数据验证、消耗时间和消耗内存等智能测评点,设计了CE(编译错误)、SE(系统错误)、RE(运行时错误)、PE(输出格式错误)、WA(答案错误)和AC(答案正确)、TLE(运行超时)和MLE(内存空间超出)等评价指标库。在进行远程教育时,根据学生的不同职位和提升目标,组合不同的方法、智能测评点及评价指标,形成个性化考核评价体系,开展达成式考核评价[16],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专业技能。多元考核评价的核心是智能测评,面对多用户、高并发的程序测评请求,本平台采用多服务器分布式系统架构,测评服务请求通过WebService方式进行通信,模拟数据库连接池构建程序测评请求池,通过负载均衡服务器中的任务分发控制器进行负载平衡[17],将测评请求分发到相应的测评服务器上,实现快速高效的程序测评服务响应。

四、平台的应用及意义

行业重构范文篇10

关键词:公共艺术;数字化;重构

数字技术改变了公共艺术的传统表现方式、表现空间和表现路径,但是在琳琅满目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面前,在夺人眼球的新媒体、虚拟现实、声光电刺激之余,我们也会思考其背后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既然改变已然发生,那么这种改变到底意味着什么?数字化对公共艺术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重构,本文将从审美、交互、技术、材料四个角度阐述公共艺术与数字化重构的表现。

一、数字化公共艺术数字化

公共艺术是指在作品创作和展示的过程中使用数字化技术的公共艺术作品。随着超级互联、数字化浪潮席卷现代社会,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渗透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在智能交互、新媒体传播、传感与定位、3D打印、虚拟混合现实等多个新兴领域都有创新的表达,通过数字化技术精确控制诸如水、光、声音乃至气味等,或采用影像、多媒体装置、互动感应装置、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从表现形式上充分体现了艺术发展的创新要求。这也说明了城市公共艺术是以城市居民集体审美与需求为指导的特殊艺术作品,因其公共性和开放性等特质,成为数字化艺术表达的急先锋,未来可期。

二、公共艺术与数字化的重构

(一)交互的重构广义来说传统公共艺术也具有交互性,这种交互往往是隐含的、非确定性的、非主动性的,一般体现在情感和心理层面。交互性并不是传统公共艺术的核心本质,但数字化公共艺术对于交互性的重构是颠覆性的。如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地铁站公共艺术,不但结合了传统的公共艺术手法,而且还采用了数字化的技术手段,通过变换的抽象影像,让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看待周围的世界。随着交互性公共艺术形式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它将逐渐从二维拓展到三维,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给乘客提供更大的接触面,实现数字能量的转化。数字公共艺术中的相当一部分作品侧重交互性的表现,且因为技术手段的多元化,表现交互的形式非常丰富,注重真实的心理和情感交互。例如台北地铁南港线的某一站,艺术家创作了触摸型公共艺术作品———《旋》,其构思来自童年的美好回忆———旋转木马,主体是由玻璃和不锈钢制作而成的皮影戏造型,内部设置了红外线触发装置和马达、发声器等,当观者靠近作品,触发装置,木马就会随着音乐动起来。观者受到视觉和听觉的触动,引发相关的情感回忆,这种触动是由观者主动开启的,但其引导内容是由作品创作者设定的,因此,这种交互体验是自发的,也是主动的。又如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地铁站的公共艺术,很有趣的是,它将传统公共艺术手法和数字化技术同时呈现,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穿越感让观者耳目一新。不断变换的抽象影像是用数字化技术呈现的动态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通过地面和墙壁包裹式地环绕观者,沉浸感不言而喻,与此同时静止的抽象雕塑仍然以最传统的方式进行呈现,这种设置绝不仅仅是为了设计元素的呼应,更多的是希望观者在动静之间获得感官刺激,激发心灵和审美的交互共鸣。由上述内容可以发现,数字化公共艺术对于交互的重构,多体现在方式和路径上,其激发受众情感和审美共鸣的核心并没有发生改变。(二)审美的重构数字化公共艺术中蕴含的美学范式较之传统范式有所拓展,一方面仍然保留了以形态样式为核心的美学内涵,另一方面极大地拓展了其在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视知觉等方面的一系列表现。从普通观众的角度也许不能直观地思考美与科学之间的哲学关系,但是数字化技术对体验感精准的刺激、人的感官和意识更加直观地将这种杂揉了各种知觉和感触的审美倾向与科技融合在一起,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更深层次的感知和潜意识对此类公共艺术作品开放。简而言之,数字化技术强烈的刺激性使得受众对美的感知更加直接、全面、开放,这种变化影响着人们欣赏艺术的方式、路径和心理,审美的倾向也会发生剧烈的改变。2015年,由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品昌创作的互动城市雕塑《鄱湖日出》在江西上饶市创业文化园落成。该雕塑在设计上是一个抽象的椭圆球体,与非常具象的云雾造型类似,造型本身具有当代性。除此之外,雕塑结合数字技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云雾效果,让观者沉浸在如梦似幻的场景之中。作品通过这种包裹式的交互感来引导观者欣赏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使雕塑的审美意义超越了旧的语言范式,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数字化动态的浸染使想象和实际融为一体,拉近了传统审美中知觉与心理反馈的距离。诚然,这种重构不一定是完全正面的,对于传统艺术的发展也具有不确定的影响,但既然数字化的浪潮无可回避,那么更好地适应它或者与之共存,才是公共艺术的创作者们应有的态度。(三)技术的重构人类历史中对于艺术的表述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技术因素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公共艺术是艺术门类中较为特殊的存在,它长期处于艺术与工匠重合的范畴,对于个人艺术创作而言,公共艺术本身往往也是一种工程类项目,它的最终落成常常是由艺术家的设计和工匠们的施工共同完成的。就其本身特质而言,公共艺术是非常重视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公共艺术使得施工技术更复杂、门类更丰富。在传统公共艺术的表现中,艺术家的设计和工匠的施工之间往往是半脱离的状态,尤其在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当中。例如传统锻铜浮雕,设计师或艺术家只需要准备符合行业要求的设计稿,锻铜和安装的部分则完全由施工方完成,长期的合作经验使得设计者可以了解什么样的设计符合施工标准,而施工方也完全可以依据图纸和经验完美呈现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效果。然而这种情况在数字化公共艺术的产业链构成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艺术家或者设计者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由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作品的设计者不太可能凭借概念设计稿或者创意说明就无缝对接后续的施工,往往设计者或设计团队要完成数字化设计的所有内容,其本身既是创造者又是创作者。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所涉及的领域也从传统制造业向科技、媒体、机械等行业不断延伸,行业种类更加丰富,分工也更加明确了。未来,数字化公共艺术产业对于技术的分工要求也会更加集约化、专业化。(四)材料的重构材料是艺术造型的实体表达,特别是在雕塑、公共艺术等领域尤为突出。传统的公共艺术在材料选择上也是非常注重开拓与创新的,除了常见的石膏、玻璃钢、金属铸件、各类石材等,生态材料、尼龙丝织、树脂和回收材料等都是创作者们发挥创意的可用之材。随着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兴起,传统公共艺术行业的材料清单也在悄然扩充,从这个方面来看,艺术本身永恒的内核无法脱离材料的创新。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公共艺术中广泛使用的声光电等媒体技术使得过去一些比较小众的材料开始发挥独特的作用。2016年在日本德岛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靛蓝瀑布》可以算得上比较典型的例子。主体结构由灯光光纤组成,安装在一座桥梁的两侧,夜晚,参数化控制的靛蓝色的灯光如同瀑布一般溅入河水,这一刻,现代工业产品与大自然艺术化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艺术内涵都令人折服。这种通过数字化控制灯光光效的手法非常广泛地运用于多个著名的现代公共艺术作品,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互动性艺术装置Loop、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海洋生物信息亭都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灯光与光纤在传统公共艺术中往往作为比较小众的装饰材料使用,而在数字化公共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参数化和电脑控制使得光的表现力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使得小众的装饰材料一跃成为表现的主题与中心。另外,数字化使得科技产品或材料本身的特质被开发和拓展。例如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的竹亭装置设计,看似使用了纯天然材质竹子进行主体创作,似乎没有数字化的痕迹,实际上这个将近四层楼高、覆盖面积约350平方米的大跨度弯曲主导网架结构正是数字化的杰作。竹亭本身的形状独特、复杂,结构性非常强,建造团队研发并结合了精确的参数化设计,充分利用自然材质的弯曲度和强度特点完成了这个设计,将科技与自然效果融合得了无痕迹,相信这是许多艺术家追求的目标。

三、结语

数字技术是手段,也是方法,它可以夺人眼球,亦可以引人深思。虽然在交互方式、审美倾向、技术手段、材料使用上,数字化公共艺术较之传统公共艺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其公共性和艺术性的核心没有变。艺术家们在技术新时代的浪潮中既要勇于创新,也不能偏离艺术对于人的意义,在重构中前进,在前进中再生。

参考文献:

[1]李剑.数字时代,公共艺术何为:评《艺术与数字重构》[J].创意与设计,2017(5).

[2]刘庆慧.徐州地铁空间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6(24).

[3]舒悦.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探究[J].包装工程,2016(12).

[4]王峰,胡军.公共艺术与数字化重构: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研究[J].装饰,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