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1 01:5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刑事案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论刑事案件审判初探
[内容摘要]证据收集完毕后,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经过审查判断、分析、研究证据是否具有能力、关联性和证明力和大小,从而确定所收集的证据能否用作定案的根据以及证明价值的大小,证据是确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是确定有罪或无罪,罪责轻重的关键;确定案件质量,做到不枉不纵,打击犯罪,保护国家、集体、公民、财产和人身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都将起到极大作用.本文就证据审查判断、概念、特征、审查判断的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经过控辩双方质证,由法庭认定.全案审查判断证据标准及其意义进行论述.[关键词]证据审查判断特征标准引言收集证据是审查判断证据的基础,收集证据在前,审查判断证据在后,收集证据和审查判断证据紧密相连,没有收集证据就谈不上审查判断证据,反之,不对证据审查判断,就不能作定案依据,就不能查清案件事实。在司法实践中,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显得十分重要,也是一个难题,如何审查判断证据,这涉及到法律有涉及办案人员的素质,保证案件的质量,不枉不纵打击刑事犯罪,保护国家、集体、公民和财产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就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特征、审查判断的标准和意义作一论述。一、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特征审查判断证据,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当事人及其辩护人或诉讼人对证据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以鉴别其真伪,确定其有无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的一种诉讼活动。审查判断证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既包括国家专门机关,也包括当事人及辩护人或诉讼人。我国传统诉讼理论基于从狭义上界定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将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限定为国家专门机关,实际上从广义上来讲,除了专门机关为了确定案件事实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外,当事人及其辩护人或诉讼人也要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以便向审判人员提出如何认定事实方向的意见,使审判人员能够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认定,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地适用法律作出公正处理。因此,审查判断的主体不仅包括专门机关,也包括当事人及其辩护人或诉讼人。专门机关审查判断证据与作为诉讼参与人的当事人等审查判断证据,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专门机关和当事人等审查判断证据,都是通过对证据材料进行分析、鉴别以确定其真伪,判断其有无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已经证明力的大小,这是二者共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1)专门机关办案人员审查判断证据是一种职权行为,即基于侦察权、检查权和审判权而进行的活动,而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人等审查判断证据则属于非职权行为;(2)专门机关办案人员审查判断证据,可以运用其在办案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同时有具有法律赋予的必要手段和方法,以及相应的物质条件保障,相对于当事人等审查判断证据,更有其优势;(3)专门机关审查判断证据,是为了正确地处理案件,维护国家、社会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而当事人等审查判断证据,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或委托人的利益;(4)在审查判断证据的效力方面,专门机关审查判断后认定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即可直接作为处理案件或者作出某种处分的依据,而当事人等对证据的审查判断,通常只是提出证据的前提,该证据能否作为认定案情的根据,还取决于专门机关是否采信该证据。将当事人及其辩护人或诉讼人作为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既符合诉讼实践,也有利于保障其行使诉讼权利,促使其履行诉讼义务,从而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2、审查判断证据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如果说收集证据是认识过程是第一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的话,那么审查判断证据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这一阶段的活动方式,与第一阶段的收集证据相比是不一样的,它是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大脑,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形式来进行的。当然,审查判断证据与收集证据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但两者往往相互结合、交替进行。司法人员、当事人等必须首先收集证据,这是审查判断证据的前提;对于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司法人员、当事人等经过审查判断,如果发现有疑问或遗漏,则必须再去收集证据以便消除疑问或补充证据。把新收集的证据和原有的证据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研究,就可以使司法人员、当事人等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不断趋于正确。这实际上是司法人员、当事人等对案件事实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3、审查判断证据的目的是确定证据具有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司法人员、当事人等通过对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和鉴别,其目的一是为了确定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因为证据具有能力和证明力,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二是为了确定证据与案件事实联系的紧密程度,联系越紧密,其证明力越大,反之,其证明力就越小。4、审查判断证据的任务有两项,一是对单一和多个证据的审查判断,二是对全案证据的审查判断。司法人员、当事人等对单个或多个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其目的是为了审查核实某一证据或某几个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而对全案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其目的则是为了判明所有已查证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证据能否对案件事实作出认定。二、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从现行的法律规定和学理来看,审查判断证据可分为对个别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和对全案这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个别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即刑事诉讼中对单一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的内容,主要包括: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证据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证明的内容是否真实;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等。1、定案证据必须客观真实性。《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3款明确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法庭》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的要求,法庭应当根据案件是具体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的真实性:(1)证据形成的原因;(2)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3)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4)提供证据的人或者证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5)影响证据真实性的其他因素。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客观真实性时,执法人员应注意的是上述法律规定的“属实”是指客观真实。法律法规规定的真实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客观的真实,即符号案件情况的真实,不以当事人和审判人员的意志和认识为转移,因此当事人和审判人员不能反驳它,而只能通过不断的证据活动认识它。二是法律的真实性,法律规定一旦某种情况得到了证明,就假定另一种情况是真实的,如推定。法律的真实允许当事人反驳,一旦当事人提出了成立的反证,法律的真实就不复存在。从判定的需要来看,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经得起各种各样的反驳,而要做到这一点定案证据就必须符合客观的真实。可以说,客观真实是证据的最基本属性之一。定案证据的客观真实性与执法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不矛盾。可客观事实性是从唯物论的角度认识定案证据所得出的结论,而主观能动性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认识定案证据所得出的结论。事实材料只有经过当事人是举证和执法人员收集的活动,才能够进入执法程序,才能成为定案的证据;对于执法人员已经调查收集的证据,哪些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使用以及应当如何使用,实际上仍然需要审判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予以甄别、筛选和判断。实际上,定案证据的客观真实和执法人员主观认识是相统一的关系。2、定案证据必须与本案相关,具有关联性。定案证据必须与本案相关,即具有相关性。所谓相关性是指证据与特定的证明对象有关,是证据对特定的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和价值,据此,对查明案件事实有意义的事实材料既具有相关性;而对案件事实或者其他证据没有任何影响事实材料,与本案无关,没有相关性。在审查判断定案证据的相关性时,执法人员应当将其与证据的真实性区别开来,逐一审查,在认定某一个证据是否具有相关性之前应当分清该证据对象是什么,如果该证据的证明对象不是本案实体法或者程序法规定的事实,该证据就没有相关性。3、定案证据必须具备合法性。定案证据的合法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定案证据必须是通过合法的手段调查收集的事实材料,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调查收集的证据是非法证据。二是定案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表现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表现形式的事实材料只能是一般的证据材料,而不是定案证据,即使其具有真实性和相关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诉讼的程序公正,并有效树立司法的权威。法庭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审查证据的合法性:(1)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2)证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的要求;(3)是否有影响证据效力的其他违反情形。4、定案证据必须经控辩双方质辩,由法庭予以认定。只有经过控辩双方口头或者书面质辩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定案证据。据此,执法机关在认定定案证据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关情况,并且为当事人提供表达意见的充分机会。这是诉讼公正、民主的一个体现。个别证据经过审查判断以后,法庭应当判断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一般而言,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1)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2)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录象质料等;(3)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印件;(4)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验笔录。但是,经过审查判断以后,下列证据不得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这些证据是:(1)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是证言;(2)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3)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4)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印品;(5)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和证言。对于这些证据必须在有其他证据印证的情形下,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可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是对定案在数量上的要求,即证据充分性方面的要求,数量上的要求既不是指每一类证据都要齐备,也不是指证据越多越好,而是指案件事实都有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证据之间的矛盾都可以得到合理排除,得出的结论是惟一的。三、全案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全案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是衡量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应当达到的程度,其内容与证明标准一致。这句就要求审判人员应当对案件的全部证据,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是执法人员对全案事实作出最终认定结论必须达到的目的标准。案件事实清楚以证据确实、充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案件事实清楚以证据确实、充分为前提,而证据确实、充分是对案件事实的整体要求,它不但要求每个证据都能查证属实,并且要求证据要有一定的数量,能够相互印证。这是对定案证据的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要求。《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应当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事实方面不允许有错误,这是最高的证明标准要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具有适用范围的限制。此标准仅仅是执法人员对全案证据作出最终认定结论的标准,而不是案件的某一个阶段或者部分案件事实的认定标准。2、优势证据标准。优势证据标准,是指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标准。这种标准使用于采取紧急适用于采取紧急或者临时性措施的案件证据是审查、判断或者案件部分证据的初步审查、判断。例如,《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有证据有犯罪事实”并且符合其他两个条件,司法机关就可以作出逮捕决定,这种措施所确定的证明标准仅仅是一种优势的可能性,而不是完全的确定性。3、合理可能性标准。合理可能性,是指司法人员认定的案件事实符合情理,具有成立的一般可能性。合理可能性标准类似于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学的“表面证据标准”和日本证据所说的“疏明”标准。表面证据,是指根据第一眼、第一印象、外观、从其第一次出现时即可作出判断、假设的证据,除非有证据证明相反的情况存在。所谓疏明,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虽然没有达到证明的程度,但是足以促使法官推测大体上确实程度的证据就可以证明标准。法律承认疏明的目的是为了迅速地处理问题,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所使用的证据方法也只限于能够立即进行调查证据方法。合理可能性标准中适用于部分案件事实的临时性认定结论。例如,在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证据保全的案件中,人民法院在采取措施之前,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只要做到合理的可能性就可以了;警察在询问某人时,只要有合理的怀疑就可以进行。可能性的大小因案而异,司法人员应当根据不同案件的情况和现有的证据,作出灵活具体的认定。四、审查判断证据的意义审查判断证据是诉讼证明活动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已收集的证据是真是假,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是否需要收集新的证据等,要通过审查判断来确定;而已有的证据是否足以认定案件事实,也要通过审查判断来证实。因此在诉讼证明活动中,审查判断证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审查判断证据是检验收集证据成效的惟一方法。只有经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才能确定已收集到的证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足以认定案件事实。通过审查判断证据,可以鉴别的真伪,去伪存真,以保证采用的证据具有客观真实性。只有经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才能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认定,从而使案件的结论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对证据的审查判断与运用是完成认定案件事实这个任务的必经程序。案件事实的再现不是案件的重复,而是通过收集证据,并经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去伪存真,运用证据证明的结果。没有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没有运用证明活动,确认案件事实是不可能的。2、审查判断证据是确定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根本手段。某材料是否具有证据资格,需要审查判断。对于证据的真伪、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以及证据证明力的强弱等,必须由司法人员、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人通过分析、研究和鉴别才能确定。3、审查判断证据是完成证明任务的必经程序。三大诉讼均明确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所谓查证属实,其实质就是审查判断。离开了证据的审查判断,对证据的查证属实就是一句空话。而且,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经过收集证据、审查判断证据、提出证据和认证等环节才能完成。
海商刑事案件专门司法管辖研究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展,海上刑事案件的数量逐渐增加,随之也引发了关于涉海刑事案件司法管辖的困难。首先,由于我国的海岸线较长,海域宽阔,在确定海上刑事案件的司法地域管辖时通常有困难;其次,现在海上刑事案件最主要有走私与交通肇事两大类,其经常在海事法院审理过程中发现,但我国并未规定海事法院有刑事案件的管辖权,导致了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需要重复取证审理,浪费司法资源。基于此,本文将从目前海上刑事案件管辖权的现状入手,以历史分析法和比较法的方式探讨海事法院行使主权的可行性如何,试通过探讨海事法院对海上刑事案件的专门管辖以及配套的海警、检察制度,解决海上刑事案件管辖混乱的问题,并最终就海事法院行使海上刑事案件管辖权提出几点制度设计方面的建议。引言:4月27日,全国首起由海事法院受理的涉船重大责任事故罪海事刑事案件在宁波海事法院开庭宣判,为继艾伦·门多萨·塔布雷交通肇事案后,海事法院为探索海上刑事案件的司法管辖踏出新的一步。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我国逐渐注意到行使海上刑事案件管辖权对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海上刑事案件管辖是否交由海事法院专门管辖成为争议的热点。
一、我国的海上刑事司法管辖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立案管辖。目前,我国的《海警法》正在审议当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草案)》第三十四条和第四十条规定,海警工作站负责侦查发生在本管辖区域内的刑事案件。以上两条规定,均对海警局管辖海上刑事案件进行了规范,从规定中可以推知,只要是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一律由海警局进行侦查,这就从立法的角度明确了海警的海上刑事案件立案管辖权。(二)审判管辖。1.起诉主体。对海上刑事案件来说,起诉主体根据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分为两大类,本文主要讨论公诉案件的情况。对公诉案件而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海警局关于海上刑事案件管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目前依然是由与海警局相对应级别以及辖区的人民检察院进行起诉。2.受理法院。我国的海事法院尚未完全获得海上刑事案件的管辖权,海上刑事案件的管辖权仍按照传统《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进行划分。自海事法院设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海事法院的受案范围限于海事海商民事案件,至2016年《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规定》才将海事行政案件归至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自此,距离海事法院专门化“三审合一”的管辖,仅有海上刑事案件尚未归位。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创新性指定了宁波海事法院进行“艾伦·门多萨·塔布雷”交通肇事案,是对海事法院审判海上刑事案件的第一次大胆尝试。可见,我国目前已经在探索将海上刑事案件的管辖权交由海事法院专门管辖的可能性,并已经在实践方向进行积极探索。
二、基于国内外历史演进的海事法院管辖海上刑事案件可行性分析
(一)海事法院管辖的海上刑事案件定义。在讨论专门管辖之前,需要重新界定何种海上刑事案件是否需要分类进行管辖分类,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借鉴海警局的管辖方式,将所有在海上发生的案件均归于海事法院管辖,二是根据民法的管辖,仅将特殊的、具有专业性的部分交由海事法院管辖。就学界的讨论而言,大多数学者赞成后者,有些学者将这类的海上刑事案件归纳为海商刑事案件[1]。海商刑事案件,指与海上活动(包括海上运输、国际贸易、海上作业等行为)或与船舶密切相关的,因侵犯海上交通、海上贸易、海洋环境等社会关系,被国际条约、国际规范或者国内刑法所禁止,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海商刑事案件[2]。也就是说,海上发生的部分侵犯人身权益的案件,例如故意伤害、故意杀人以及绑架等行为,并不具有海商方面的特殊性,不应当归属于海事法院专门管辖。具体而言,海商刑事案件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海上交通类案件,这类案件涉及到船舶避碰规则等需要海上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判断的规则,由海事法院进行审理更为适宜。第二类,海上贸易类案件;第三类案件为海上作业相关的案件,例如油污泄露导致的环境污染,通常会先追究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在审理过程中会发现涉及到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此时再交由普通法院管辖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以及司法效率的降低,因此由原审的海事法院管辖为宜。(二)国内外的海上刑事案件管辖演进。我国在海事刑事案件的管辖上经历了专门管辖——普通地域管辖———探索新的专门管辖的过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设立了长江水上运输法院,该法院中专门设立刑事审判法庭,对水上犯罪案件进行审理,并成功审理了一系列的海上运输刑事案件,后因历史原因于1957年被国务院撤销。此后,海上刑事案件根据一般地域管辖,归于地方法院的刑事审判庭进行管辖,该做法一直延续至今。早在中世纪,英国在成为“海上霸主”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英国海事法院,该类法院的设立初衷即为制止猖獗的海盗行为,因此其管辖范围自设立起就涵盖了刑事案件[3],即使随着统治者的意志变更,英国海事法院的刑事管辖权在某些时期遭到了限制,但从未被剥离,且由于其长期保持了对海商类案件审理的专业性,英国海事法院依然在国际社会享有盛誉[4]。(三)小结。可见,我国曾经将刑事案件归于专门法院管辖,虽然其后由于历史原因取消了,但依然证明我国有将海商刑事案件归属于海事法院专门管辖的基础。同时,国外也并非全无海商刑事案件专属管辖的例子,海商刑事案件交由海事法院管辖是可行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海事民事、行政案件由10家海事法院专属管辖的格局,且自1984年海事法院出现,经过三十几年的司法实践,各海事法院已经海事民事案件的审理上累积了宝贵的经验,不论是管辖划分或是专业人才对接,海事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管辖都具备了相当的条件。
三、海事法院管辖海上刑事案件存在的障碍以及制度改革探索
农村刑事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
一、审理好农村刑事案件的意义
中国农业人口、面积一直居全国多数,故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的安定。多年来,农村刑事案件所占比重持续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也直接影响社会治安。现今,农村的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盗窃案件搅得人心惶惶,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的发生,使广大农民群众对自身的人身权产生担忧,黄、赌、毒案件向农村社会渗延,使纯朴乡风遭以破坏,这些案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基层人民法院在审理农村刑事案件时,应立足于审判必须服务于、服从于社会稳定这个大局,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及时、有效、依法惩罚犯罪,这样,才能维护农村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亦可推动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我县农村刑事案件的概况和特点
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农村刑事案件历来超过半数以上。我院2001年刑事案件共结案228件329人。在判决的302名罪犯中,农民罪犯198人,占65.5%,所触犯罪名依次为盗窃58人次,抢劫27人次,聚众斗殴19人次,故意伤害12人次,破坏电力设备12人次,强奸及奸淫幼女12人次,寻衅滋事10人次,交通肇事9人次,非法制造、买卖、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5人次以及投毒、过失致人死亡、种植原植物等,从对案件的收结、审理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县农村刑事案件具有下列一些特点:
1、多年来,以盗窃罪为主的侵犯财产型犯罪一直是农村刑事案件的主要犯罪形式,且数量居高不下。
2001年我县盗窃罪犯占农村罪犯的29.3%,抢劫罪犯占13.6%,在侵财型犯罪中,罪犯的目标不定,只要有用的,均要取得,大到金银首饰、家用电器、通讯、交通工具等高档生活品及生产、电力设备、现金等,小到针头线脑、锅碗瓢盆、1袋盐、1筒挂面,尤其在春节前,是盗窃案件发案的高峰期。
小议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范围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一种新型的渎职犯罪,是我国刑事法律规定对行政行为进行依法监督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刑法》第402条规定,刑事案件不移交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对于负有查禁职责的司法机关不移交刑事案件的《刑法》第399条明确规定以枉法追诉裁判罪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对于负有查处案件职责的纪检、监察机关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显然法律规定存在疏漏。
随着行政执法的范围不断扩大,行政违纪行为会相应增加,近两年司法实践来看,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一是有相当一部分职务犯罪案件来源于国家行政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的移送,二是部分行政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对违纪与犯罪界限把握不准或存在对干部的“保护意识”,三是个别党政领导干部政策法律意识不强,在处理上难免产生较大随意性,特别是在体现党的绝对领导的今天,对个别腐败党政领导干部应给予有效约束、监督,触犯刑律的应予以严惩。该类犯罪系有一定职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为,其危害程度是直接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威胁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社会危害性比普通刑事案件更大。故应予以从严惩处,本文拟将结合有关案例及司法实践从进一步完善刑事立法的角度探讨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范围。
案例一,某区政府部门负责人在工作中收受企业贿赂3万元,纪检、监察机关调查核实后,以受贿金额不大,认识态度较好为由,给予撤销党内行政职务,没收违纪所得3万元的处理,因徇私情而没有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案例二,某国有企业厂长张某,利用职务之便,以虚列招待费,维修支出为由贪污5万元,又在购进原材料及修建厂房中受贿3万元,纪检机关调查核实后对张某只做了没收违纪所得8万元,留党察看二年的处理,因徇私情没有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本案中,该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是渎职行为,应受到法律追究,但纪检、监察机关是否符合《刑法》第402条规定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资格呢?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徇情,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02条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照上述规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从其特征上看,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政执法人员,非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不构成本罪。
剖析刑事案件的问题
一、自诉案件的范围刑诉法第170条规定了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根据刑诉法和刑法的规定,此类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人向法院起诉,法院才予受理的案件。此类案件包括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及侵占案。法律将这类案件对行为人的追诉权赋予被害人行使,是否向法院起诉完全取决于被害人的意志,国家不主动干预。是考虑到这类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较小。97刑法将侵占案列入告诉才处理案件,也是考虑到被害人对涉及自己的财产有实际处分权,对他人侵占的财产是否起诉追究有权自行决定。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这是对79刑诉法关于法院直接受理的“不需要进行侦查的轻微的刑事案件”规定的修改,既符合自诉案件的要求,又有利于防止公检法三机关在立案范围上的互相推诿,可以避免发生因对“不需要侦查”认识理解不一致而拒绝受理致使被害人控告无门。
构成这类自诉案件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被害人需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这一条件说明,一方面自诉案件是直接侵犯被害人人身权、财产权的犯罪行为,因此起诉的主体原则上是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对象,即被害人向法院直接起诉;另一方面,被害人在行使自诉权时,应当履行举证义务,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且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二是从案件性质上讲,属于轻微的刑事案件。所谓轻微应指犯罪的性质不严重,情节和后果也不严重,社会影响也不大。也就是说应从性质、情节、后果及社会影响等诸方面综合认定是否属于轻微的刑事案件,而不能仅从后果来看是否轻微。为了进一步明确此类自诉案件的范围,防止三机关之间在立案受理上出现分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等六家单位在共同制定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规定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是指:(1)故意伤害案(轻伤);(2)重婚案;(3)遗弃案;(4)妨害通信自由案;(5)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7)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8)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上述八种案件被确定为由法院直接受理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解决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而公安机关认为案件不严重、不需要侦查而不予立案,从而保证被害人控告权的行使。但是这类案件在赋予被害人起诉权的同时,也加重了被害人的义务,即须举证证明被告人有罪并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降低刑事案件工作通知
为有效减少刑事案件,遏制凶杀案件高发势头,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在继续执行《区综治办、区司法局、公安分局关于建立凶杀案件有关工作制度的通知》(综办发号)文件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凶杀案件专项治理,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属地管理报告和责任查究制度。在凶杀案件发生后十天内,发生案件的镇(街)党(工)委、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安(边防)派出所,要联名向区“创安”工作领导小组写出书面报告(办公室设在区委政法委、综治办);经区综治办、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研究定性为可防性凶杀案件的,要写出书面检查,并由区五部委和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认定责任,提出奖罚意见。
二、强化村(社区)责任目标。对发生可防性凶杀案件的村(社区),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责任查究。尤其是工作不细排查不到位,或防范不力而造成后果,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排查和防范,造成严重后果和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主管的党(工)委要分别给予村(社区)书记及有关人员取消评先资格、责令引咎辞职等项处分。
三、强化休闲娱乐场所安全防范和发案后的整改工作。公安派出所要对餐饮、洗浴、休闲娱乐场所和网吧不漏一点、不漏一人的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受教育率要达到100%;社区民警、社区治保委员负责对餐饮、洗浴、休闲娱乐场所和网吧等逐个登记造册,并与经营的业主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凡发生凶杀案件的餐饮、洗浴、休闲娱乐场所和网吧,由公安部门牵头进行联合检查,对存在不履行法定安全防范义务的,依法予以警告、罚款、停业整顿或取缔,涉及工商、文化、消防、安全监督、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税收等有关管理部门要予以积极配合。
四、强化企事业单位治安管理和发案后的整改工作。对由于防范措施不力、职工和雇佣的劳务工教育管理不到位、权属范围内的房产出租疏于管理而发生凶杀案件的,公安部门依照《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和有关法律予以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的处罚。
五、强化对有效预防、及时制止凶杀案件发生和见义勇为等行为的表奖和宣传。凡涌现上述行为,镇街要会同派出所组织慰问和媒体采访,广泛宣传本人或单位的事迹和当地党政领导积极褒奖的态度,并上报区综治办、公安分局,事迹突出的由区再次组织慰问和媒体采访;派出所要及时申报见义勇为奖励,并协调各方解决其医疗、生活、就业等方面具体困难。
刑事案件侦办问题及策略
近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持续不断加强执法办案工作,刑侦部门执法办案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局部和个案来看,还存在~些不足和问题值得引以为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主要问题
(一)命案现场勘查工作比较粗糙,缺乏现场重建意识,对犯罪过程分析不到位,无法为后续的侦查办案、移送起诉提供有效的证据支撑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刑事技术人员往往比较注重可以认定个体特征的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忽略了一些可以重建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的变化。在许多案件中,技术人员缺乏现场重建意识,对形成痕迹的动作、过程没有做出具体的、有充分依据的分析,对于痕迹物证与犯罪动作行为的关系,缺少具有客观依据的判断,因此无法满足侦查、办案工作的需要。例如发生在南方某省的熊某某杀人案件,技术人员在针对室内现场的勘查工作过程中,只是简单地针对犯罪现场作了客观记录,没有对现场遗留血迹的形成机理、被害人尸体位于一楼地面的原因等做进一步的验证;法医在尸体检验时,也仅从自身专业角度,对死因做出一个综合结论,没有结合侦查员调查访问了解的情况,对高坠落地姿态、损伤等做出具体的分析、判断。导致对于“犯罪嫌疑人在楼内将已受伤后趴在二楼半楼梯平台上的被害人抬起抛至底层”这一有争议的犯罪事实,因缺少相关证据佐证,最终只能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来认定。
(二)讯问工作准备不充分,讯问人员对案发现场信息掌握不够,不能对犯罪嫌疑人有针对性地实施讯问实践证明,现场信息无论在破案阶段,还是在侦查讯问阶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讯问过程中,现场信息不仅能够成为突破犯罪嫌疑人精神防线的重要武器,而且讯问人员可以利用现场信息缜密推断出犯罪情节及犯罪过程,并设计使用严谨的讯问语言,将犯罪现场信息演变成证据来使用。因此讯问人员必须充分掌握犯罪现场信息,了解案情的进展。同时,在命案办案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口供与作案经过、现场情况之间的印证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求讯问笔录所反映的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与犯罪的客观情况之间,不可以有相互矛盾之处,必须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以确保审讯的合法性与真实性。但从实践来看,讯问工作存在许多不足,主要问题是,有些讯问人员在未充分了解案情、把握现场信息的情况下,不能抓住重点内容,对犯罪嫌疑人有针对性地实施讯问,导致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与现场信息不一致。例如发生在浙江的俞某某抢劫案,在办案初期,讯问人员在未吃透案情、充分了解犯罪现场信息的情况下,就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讯问。当犯罪嫌疑人交代抢劫杀人的基本犯罪事实时,讯问人员马上制作笔录进行固定。但对具体犯罪过程仅听犯罪嫌疑人自行供述,讯问人员对于作案工具、赃物去向、现场进出口、现场物品摆放位置、作案过程、手段等本应仔细盘问的重点问题未加强调和深究,也未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与尸检、现场勘查、现场访问所取得的证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不能及时发现并合理排除犯罪现场信息与犯罪嫌疑人口供之间的矛盾,迫使犯罪嫌疑人彻底交代全部作案过程。当事后发现犯罪嫌疑人交代的细节与客观情况完全吻合时,反而令人对后期讯问笔录的合法性产生怀疑,有口供不稳定的嫌疑,也给犯罪嫌疑人翻供提供了一定条件。
(三)审讯过程中固定证据形式单一,录音录像不规范,严重影响有罪供述的证明力由于命案犯罪嫌疑人翻供的现象比较普遍,侦办过程中侦查人员应对此有所预见,并及早采取相应对策,加以预防。但有些案件的审讯过程只用笔录固定,未对犯罪嫌疑人供述进行录音录像,甚至对犯罪嫌疑人指认犯罪现场、供述作案过程的经过也不加以固定。所以当犯罪嫌疑人翻供时,因为没有其有罪供述的视听资料,无法复原案犯供述时的真实情况,因此不能对犯罪嫌疑人翻供行为有效地予以驳斥。导致因犯罪嫌疑人翻供而极大地弱化了其原有罪供述的证明效力,使得侦查工作陷入被动或僵局。
(四)侦查人员未形成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对案件陛质认识不足,对证人取证不及时全面命案侦办过程中涉及的侦查措施、手段相比一般案件要多、要广,命案侦查办案应当是整体协同作战,对于各方面、各专业的线索、证据要互相印证,从而排除矛盾,客观地反映案件事实。但从案件剖析的情况看,各自为战的现象屡有发生。仍以发生在南方某省的熊某某杀人案件为例,在该案侦查的初始阶段,没有确定破案责任人,取证工作比较紊乱;在侦查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而各自为战。最初侦查机关认定该案件为故意伤害案,因为犯罪嫌疑人持刀砍人的犯罪事实有大量证据证实,足以认定。但在办案初期,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分工,侦查人员也未充分预见到该案发生地段和现场目击者的特殊性,没有及时固定梳理证人证言,排除其中的矛盾点,巩固证据体系,从而错过取证的最佳时机。当后来需要进一步取证时,证人或已不知去向,或因时间关系记忆出现偏差,使得证据的可信程度降低,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移送起诉。
刑事案件提请复核意见书及范文
一、概念及作用
提请复核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要求复议的意见未被同级人民检察院接受,有必要再议时,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时制作的文书。其法律依据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0条、第144条规定。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提请复核意见书的结构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首部
1.标题
办理受贿刑事案件意见
为依法惩治受贿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受贿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下列交易形式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1)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的;
(2)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的;
(3)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的。
办理受贿刑事案件意见
为依法惩治受贿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受贿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下列交易形式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1)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的;
(2)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的;
(3)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