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0:43:53

现代企业

现代企业范文篇1

一、确立可操作的指导原则建设企业文化

确立内强素质与外树形象相结合的原则。内强素质和外树形象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有员工素质的过硬,才有服务质量的真正提高,才谈得上树立崭新的企业形象,也只有良好的形象才能展示过硬的素质。

确立文化营造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是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促进企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只有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确立时代特色与独特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突出企业的自身特点,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有感召力和生命力。

确立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逐步形成、积累、完善的过程,只能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才能有所建树。

确立领导倡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管理文化,企业领导班子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另一方面,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生动实践。

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是抓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政治素质。我们在抓思想道德建设中,充分运用新颖的形式对员工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前段时间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习十六大精神《企业论坛》”。这场活动尝试采用现场讨论的形式,即提供一种新颖的学习平台,通过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之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探讨、互动,加深对十六大精神的理解,并且要用十六大精神来指导供电企业进一步推进内部改革,获得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充足的电力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论坛中,从党的十六大的意义、精髓,到供电企业和党组织、党员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模范带头作用,从那些方面着手、怎样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供电企业如何加快发展,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从加强电力基础建设,到农网改造;从强化经营管理,到提供优质服务。访谈细缕条析、事例直观实际,都是电力员工所从事或接触到的具体工作,较有亲切感,也更有实践指导意义。这种学习形式改变了以往政治思想教育简单说教,单向灌输的模式,也摒弃了原来那种“一人讲,众人听”,讲的人唇干舌燥,听的人昏昏欲睡的呆板形式。论坛的场面较为热烈踊跃,轻松活泼,参加者参与互动,人人都沐浴在一种学习的氛围,从而受到一次良好的教育,教育效果大大增强,进一步把全体党员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学习的成效体现为群策群力,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无究力量,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诉求的认同感,强化员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使命感。

二是抓学习型队伍的建设,提高文化素质。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倡导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我们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工作。这些年来,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同时,充分发挥政研会的作用,每年都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广泛发动有关单位、部门的同志深入学习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仅2004年这项工作就收到了20多篇有相当质量的文章,提出了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到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值得在工作中实践。

三是抓技术比武,提高业务素质。我们将强化技能培训,实现岗位成才作为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抄收工”“配电运行工”“线路工”等岗位技能竞赛、技能考核,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三、着力宣传南方电网公司的识别系统,脚踏实地建设好四大项目

一是“铸魂”,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形成全体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精神动力,是从意识形态的层次来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精神的培育,既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又要体现企业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

二是“立道”,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之道,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培育崭新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用人理念、发展理念和服务理念,形成完整的企业理念体系。

三是“塑形”,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之道和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形象力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是一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无形资产。我们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活动,体现出员工队伍的精神风貌,展现文明优美的工作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是“固本”,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的素质,企业文化实质也是要以人为本,这才是固企业之本的正确选择。按照上级公司的部署,积极探索创新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探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与行之有效的建设途径

一是加强宣传,培养骨干。在企业中利用宣传墙报广泛宣传,普及企业文化基本知识,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发展动态,做到系统、浅显易懂,让员工都有所明白,营建企业文化氛围;培养企业文化建设骨干,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火种”,提供人才保证;建立由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具体实施的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机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二是注重实践,循序渐进。首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完善,实行动态管理。其次,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意识,体现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突出企业文化的人文管理效应,确立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思想,营建健康和谐、团结向上的企业氛围。在这些工作中突出“三大文化”:即“服务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化”。

“服务文化”就是从供电企业是服务型的运营企业这一企业特性出发,是直接面向客户的服务窗口,大力开展供电营业窗口规范化服务活动,重点对事关企业公信力和形象的优质服务承诺的兑现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同时,在营业窗口开展“星级营业员”评比,并不断深化,融入新的内容。还重新调整制定新的业务流程,真正体现“始于客户需要,终于客户满意”,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真正使群众满意,政府放心,企业得益。把“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落到实处。

“安全文化”就是从安全工作是供电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这一点出发,在广大员工中灌输安全文化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使安全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近期,我们为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举办以“电力安全生产主要靠人员素质还是设备设施保障”为主题的安全生产辩论赛,通过辩手间的思想碰撞及语言交流,进一步阐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企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现代企业范文篇2

国企业的市场运作方式是不同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同时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电子商务的呈现,使新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法则给企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突变,并成为推动企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特别是中国最大的商品流通网----跨省市专业营销网,具有的庞大销售能力及网络建设功能,已成为现代企业首选的最佳营销方式,其表示出超人的经营业绩已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下面对企业业务外包的新型营销方式作一下分析,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跨省市专业营销网。

跨省市专业营销网采用全球企业界最先进的管理方式及新型电子商务营销方式,帮助企业进行全国范围内营销网络建设服务及为企业开发各地市场提供全程服务。公司以企业加入跨省市专业营销网的方式向企业提供所有营销服务。

按照科学规划,跨省市专业营销网以县为基本单位,在全国各地设立营销机构即办事处,选择当地优秀人才,进行专业营销培训后,帮助企业在各地长期实施销售网络建设服务。网络建设时,各县、市、区营销机构即成为企业设在该地的业务办事处,工作人员也成为企业在该地区的业务代表,企业即可安排本企业具体营销工作。

企业的销售模式,不外乎销售制、经销制、直营和特许经营四大类。其中,我国绝大多数消费品公司大多采用经销销售模式,而小区域总经销制即以县为单位设总经销,因其优点众多,已成为企业最佳的首选方式。在为企业服务时,企业只需确定销售模式、目标市场、制定市场计划,并利用互联网全面安排各办事处的工作即可。

企业制定市场计划时,要具体包括市场规划、市场启动方案、市场营销方案、广告支持、严密的市场保护措施、冲货管理、价格体系、对总经销商的选择要求、销售方式、结算方式、付款折扣、送货方式、终端售点铺货的要求、月销量要求、销售反利规定、总经销商的试用期等等。(并力求使经销商的风险化为零,无论什么原因退出经销行列,均有退货退款的承诺)。企业制订好计划,各地营销机构便可按企业要求考察市场,汇报企业后,选择各地区最佳总经销商,负责按企业要求敦促经销商如约付款进货,对经销商进行三个月试销考察,协助企业签定总经销协议,对经销商长期提供服务支持等。

专业营销公司的服务,使企业只需制定市场计划,确定目标市场,然后收款发货,进行广告辅助宣传就行了。他给企业带来以下11条优势:

1、企业占领市场速度快。全国各地所有办事处可同时为企业提供营销网络建设服务,使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密而大的销售网络体系,如果按常规方式,企业的业务员还在半路上呢。

2、增加了企业业务人才。网络公司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各地办事处的最优秀人才开发市场,使企业的业务人才短时间内就壮大了几千倍。

3、省下了巨额投资。按常规,如果企业没有巨额销售资金,想全面开发市场是不可能的,而有了专业网络营销公司,使企业的销售成本和费用变的极低,从而使产品成本大大下降,增加了企业的纯利润。

4、终端市场铺货全面。终端销售点的密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销售量,如果布点太稀,则不利于充分占领市场;如太密则可能加大企业销售成本。而以县为单位,采取总经销制,极大的调动了总经销商终端铺货的积极性,使企业能充分利用总经销商的资金开发市场,达到终端市场铺货全面的目的。

5、避免了窜货。企业设立县级小区域总经销制,同一地区内只设一家总经销商,并严格规定各地区总经销商不得越区销售。同时,产品包装箱上打上密码,并由办事处业务代表不定期监督,一看密码,就知道这箱货是企业卖给哪家总经销商的,准确避免了产品窜货,保障了总经销商的利益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6、减少了中间环节。精简环节便是增加利润。以往的传统销售渠道是由厂家下设一级总、二级分销,三级分销,至用户手中已经过层层转手,经销商在整个销售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更多的是货物中转站,这样做不仅增加了销售成本,而且往往导致同一市场内存在几家经销商,动辄大打价格战,造成了产品大量窜货,搞乱了市场,使企业产品迅速进入衰退期,而小区域总经销制,使产品从总经销商手里直接到批发点、零售点,使中间环节大大减少,也有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终端市场,更好的保障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7、增强了企业对整个销售网的控制力度。各地办事处对经销商实行长期监督管理,并通过互联网及时向企业进行信息反馈,有效的增强了企业对整个销售网的控制力度。

8、增加了经销商的积极性。对于经销商来说,销售业务全部由其一家,如获得成功,利润将由其独得;如果失败,损失自负,经销商当然会竭尽全力做好销售工作。独家经销还能使经销商积极配合厂家开展广告宣传、销售促进、市场监控、终端铺货、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经销商最欢迎的就是独家经销,所以能极大的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

9、现款现货,增加了企业现金存量。企业最担心应收帐款的增加及呆帐、死帐的大量出现,经销商买断经营,先款后货,因区域小,货量不是特大,使总经销商在回款优惠政策及独家经销的情况下,有能力及时付款,避免了占压厂家资金,使货款能迅速回收。并与以往的商场代卖、委托经营有明显的不同,使企业摆脱了三角债,增强了企业自身活力。

现代企业范文篇3

一、企业形象的内涵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的总体评价,是企业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是企业内外部因素的有机统一。企业形象的好坏来源于企业的表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公众强加给企业的,而是企业的特征、作风和表现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印象。

企业形象的内涵丰富,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外在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硬件”部分,包括:企业的建筑风格,内外部的装修,技术设备的状况,卫生及环境保护,员工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态度等,工厂的厂旗、厂徽、厂歌等,特有的产品包装等。企业的外在形象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很直观,易造成第一印象,使公众迅速了解组织的特色,在大脑中产生鲜明的形象。企业的内在形象是构成企业形象的“软件”部分,包括:组织精神和风格,组织的凝聚力,组织的实力,办事的效率,服务对象的选择和风格的选择等。

良好的形象是现代企业无形的宝贵财富和资源,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全体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和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使企业内部秩序井然,气氛和谐,充满生机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向社会展示出的是该企业良好的管理风格、经营状态,精神风貌和外观形象,无形之中在向外界传输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可以值得非常依赖的良好信息。

二、良好的形象对企业的价值和作用

(一)企业形象的价值

企业形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与企业生死攸关;同时,还可用金钱标价。例如,品牌和企业名称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品牌的价值虽然不完全标明企业形象的价值,但它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如果把商品经济称为货币经济,那么,现代市场经济则可称为信用经济。因此,信誉往往成为一个现代企业竞争力状况的指示器,良好的形象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形象的作用

1.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外有强大的吸引力,它能够成为企业吸引资金的先决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一旦一个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就会使公众乐意购买企业的股票,银行乐意为企业提供贷款,政府乐意为企业提供优惠的经营条件,甚至保险公司也乐意为企业的经营作保。往往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些都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优于其他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

2.良好的企业形象是留住顾客的根本途径

良好的公众关系网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资源。社区公众的理解、政府公众的支持、新闻公众的合作,特别是消费公众的信任,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而在策划企业形象战略时,从产品质量和服务这个着眼点入手,才是根本。

3.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在企业内部,企业形象可以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般而言,良好的组织形象会使员工产生自豪感,让员工保持一种士气昂然、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三、如何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的竞争已成为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因此,企业形象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全方位、广角度、宽领域的时空范围内开展的反映本企业综合实力的高层次的竞争。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产品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根本任务

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基本要素,是公众对组织的认识和理解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产品质量的好坏、产品款式和包装的美丑、产品服务的优劣等直接影响公众对整个企业的评价。产品形象综合体现了企业形象特征的自为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终是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占领市场、取得信誉的。因此,打造产品形象对提升企业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进而提升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二)人才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基本保证

人才形象不仅包括执行层员工形象,也包括领导层领导者的形象。执行层员工的形象通过员工的品行、素质、作风、服务、态度和仪表体现出来,由于执行层员工和顾客进行的是最直接的接触,而领导者主要是通过其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决策来间接反馈到公众身上,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的形象,公众往往拥有更直观的心理感受。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人才形象这一要素,应该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和使用人才等方面入手,真正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文化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核心要求

文化形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形象中最为抽象而又难以衡量的,但同时它也是企业形象的最精髓的部分。文化形象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宗旨、开拓创新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经营宗旨显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目标,一般都渗透在关系全局和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之中,并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起导向作用,能在一定时间内为全体员工指明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经营宗旨是文化形象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文化形象更新、完善的能力。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在共同的企业目标下形成的价值观念。它集中反映了企业员工群体的价值取向,即企业员工为人、处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至辨别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企业精神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共同信念的基础上,具有企业特色的群体意识。它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宣传、教育、示范,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它犹如一面旗帜,对企业广大职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励和引导着他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企业精神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对企业形象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标识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直接体现

现代企业范文篇4

关键词:现代企业创新;路径;探寻

一、我国现代企业创新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对企业进行调整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代企业制度向前迈出了重要步伐。但与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还不够,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经营机制尚未发生根本转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要求越来越高,市场激烈竞争对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越来越严格。而我国现实企业中与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还有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产权不清、出资人不到位,政企职责没有真正分开。二是投资主体单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三是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还未建立起来,不能从体制上、机制上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四是企业集团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没有真正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上述问题的存在,尽管有体制、制度上的原因,如我国几十年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正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桎梏。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经济制度的落后以及管理制度的乏力,使我们的企业没有能够真正进入市场。也有企业自身中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创新不够,存在严重滞后,在现代企业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能力的创新上严重滞后于时代、滞后于现实、滞后于市场经济发育的内在要求。由此可见,尽快进行我国现代企业创新已迫在眉睫,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政府工作的紧迫任务。

二、我国现代企业创新的理论支撑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创新又离不开经营思想的的不断更新,这是企业创新的先导。1912年,当代资产阶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以“创新”理论为核心的动态发展理论。他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循环流转”的“均衡”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变动,没有发展,经济发展则是对这种静态的“循环流转”的一种突破,即经济发展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这种突破或变动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从而形成“不断地从内部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的过程称作产业突变”。熊彼特认为,这种突破或经济发展来自“内在的因素”,这就是企业家的创新,是“创新性的破坏过程”。它的间歇出现会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因此,经济发展表现为跳跃式的激增和变动,而不是渐进的、和谐的过程。“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创新活动使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制度创新需要在企业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再改革,不断地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权责结构、运行规则和管理规章制度等要素,使企业制度满足企业内部一系列创新要求,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外部环境多变性的趋势。所谓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而企业制度创新则是实现企业制度的变革,通过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的关系,使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修正、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的各种要素合理配置,以求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企业的制度创新又促进了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党中央、国务院在多项决定中指出: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机制。尽快推进企业以技术革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加快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鼓励产学研各方在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联合制定新技术标准;面对跨国公司的人才争夺,应尽快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建立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机制。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国家将支持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具有长期影响的国家战略技术。综上所述,我国现代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是企业能够立足于市场、走入竞争舞台、保持不败之地的关键性措施,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大力进行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创新企业体制、创新企业理念,创新企业管理,把企业创新摆上突出位置。

三、我国现代企业创新的路径选择

1.理念更新是我国现代企业创新选择的在先路径。

为了摆脱目前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必须从树立新理论上找出路:(1)要树立知识价值观念。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创造财富的力量已不完全在于物质资源,而在于更重要的知识资源。企业决策者应该看到,技术和人的智力劳动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创造新的财富的重要因素。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2)要树立人才发展观念。传统的人事管理往往以事为中心,注重现有人员的管理,而人力资源开发则为一种资源,以人为中心,注重开发人的潜在智能,注重人的智慧、技艺和能力的提高,因为现代经济的竞争是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竞争。因此,企业必须加强智力资本的投入,积极开发人才的创造力。(3)要树立国际竞争观念。知识经济社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消费的国际化,使众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的开拓。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化经营和国际竞争观念,是现代企业必须建立的新思路。2.技术创新是我国现代企业创新选择的核心路径。

当前,我国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产品创新。即在技术变化基础上的产品商业化,既可以是全新技术的新产品商业化,也可以是原有产品的技术改进。二是工艺创新。主要指商品生产技术上的重大变革,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及新的经营管理和组织方法的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维系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成长。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企业都要善于针对市场预测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产品技术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同类型的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注意技术的创新和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相结合,才能使技术创新真正成为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在技术创新的投入上有所加强,以保证企业创新活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要强化对技术创新人员的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人员的潜力。

同时,建立企业内部技术开发机构,加快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技术中心是企业的“发动机”它不同于一般的研究开发机构,它是对企业整体技术发展具有决策权的最高层次的技术机构。加强对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资金投入、人员结构及开发成果等方面的建设,使企业既具有长期发展的技术储备,又拥有产品更新换代和工艺改进的适应能力。

3.产品创新是我国现代企业创新选择的主体路径。

企业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产品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都是以产品创新为载体进入市场的,产品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说,企业欲在市场竞争中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一是要靠认真研究产品生命周期,从开拓市场、改进产品和调节市场经营组合三方面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还可通过降低成本、广告宣传、改善商品流通渠道、提供更多更好的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使商品经济寿命周期得到进一步延长。二是要积极开发新产品,更新换代老产品。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结果,便是产品的更新换代或新产品问世,实现产品创新。这需要加大新产品开发的力度,增加开发费用的投入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新产品研究开发人员的创新能力;还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确保开发计划的实施。

4.管理创新是我国现代企业创新选择的综合路经。

无论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需要经过企业管理职能的逐步实施,经过管理各层次的具体执行。因此,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企业创新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中处在综合性统筹发展的地位。

从我国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来看,加强知识管理建设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理论创新作用十分重要。知识管理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并结合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特点加以创新。知识管理重视对员工的精神鼓励,重视知识的创新和共享,重视知识和人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重视领导方法的转型。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调整企业结构,将企业建成科技含量较高的知识型企业;二是建立能够为企业员工进行交流的设施和环境;三是设立知识主管;四是建立透明、公平、民主化的决策机制;五是创造有利于每位员工创造力发挥的文化氛围。

现代企业范文篇5

关键词:企业形象现代企业塑造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而展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今企业的竞争已从过去单纯的质量、价格竞争发展到企业形象的竞争,企业的兴衰存亡越来越依赖其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形象,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企业要想在现代化的商战中力挫群雄,保持企业稳定、长足的发展,塑造优良的企业形象是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

一、企业形象的内涵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的总体评价,是企业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是企业内外部因素的有机统一。企业形象的好坏来源于企业的表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公众强加给企业的,而是企业的特征、作风和表现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印象。

企业形象的内涵丰富,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外在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硬件”部分,包括:企业的建筑风格,内外部的装修,技术设备的状况,卫生及环境保护,员工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态度等,工厂的厂旗、厂徽、厂歌等,特有的产品包装等。企业的外在形象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很直观,易造成第一印象,使公众迅速了解组织的特色,在大脑中产生鲜明的形象。企业的内在形象是构成企业形象的“软件”部分,包括:组织精神和风格,组织的凝聚力,组织的实力,办事的效率,服务对象的选择和风格的选择等。

良好的形象是现代企业无形的宝贵财富和资源,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全体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和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使企业内部秩序井然,气氛和谐,充满生机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向社会展示出的是该企业良好的管理风格、经营状态,精神风貌和外观形象,无形之中在向外界传输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可以值得非常依赖的良好信息。

二、良好的形象对企业的价值和作用

(一)企业形象的价值

企业形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与企业生死攸关;同时,还可用金钱标价。例如,品牌和企业名称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品牌的价值虽然不完全标明企业形象的价值,但它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如果把商品经济称为货币经济,那么,现代市场经济则可称为信用经济。因此,信誉往往成为一个现代企业竞争力状况的指示器,良好的形象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形象的作用

1.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外有强大的吸引力,它能够成为企业吸引资金的先决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一旦一个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就会使公众乐意购买企业的股票,银行乐意为企业提供贷款,政府乐意为企业提供优惠的经营条件,甚至保险公司也乐意为企业的经营作保。往往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些都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优于其他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

2.良好的企业形象是留住顾客的根本途径

良好的公众关系网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资源。社区公众的理解、政府公众的支持、新闻公众的合作,特别是消费公众的信任,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而在策划企业形象战略时,从产品质量和服务这个着眼点入手,才是根本。

3.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在企业内部,企业形象可以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般而言,良好的组织形象会使员工产生自豪感,让员工保持一种士气昂然、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三、如何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的竞争已成为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因此,企业形象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全方位、广角度、宽领域的时空范围内开展的反映本企业综合实力的高层次的竞争。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产品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根本任务

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基本要素,是公众对组织的认识和理解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产品质量的好坏、产品款式和包装的美丑、产品服务的优劣等直接影响公众对整个企业的评价。产品形象综合体现了企业形象特征的自为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终是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占领市场、取得信誉的。因此,打造产品形象对提升企业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进而提升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二)人才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基本保证

人才形象不仅包括执行层员工形象,也包括领导层领导者的形象。执行层员工的形象通过员工的品行、素质、作风、服务、态度和仪表体现出来,由于执行层员工和顾客进行的是最直接的接触,而领导者主要是通过其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决策来间接反馈到公众身上,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的形象,公众往往拥有更直观的心理感受。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人才形象这一要素,应该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和使用人才等方面入手,真正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文化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核心要求

文化形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形象中最为抽象而又难以衡量的,但同时它也是企业形象的最精髓的部分。文化形象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宗旨、开拓创新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经营宗旨显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目标,一般都渗透在关系全局和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之中,并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起导向作用,能在一定时间内为全体员工指明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经营宗旨是文化形象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文化形象更新、完善的能力。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在共同的企业目标下形成的价值观念。它集中反映了企业员工群体的价值取向,即企业员工为人、处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至辨别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企业精神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共同信念的基础上,具有企业特色的群体意识。它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宣传、教育、示范,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它犹如一面旗帜,对企业广大职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励和引导着他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企业精神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对企业形象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标识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直接体现

标识形象诸如企业或产品名称、徽记、商标、标准色、标准字等主要用来帮助公众识别企业,代表企业,也传播企业形象方面的信息。标识形象会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中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又是标识形象中最重要的部分。有些公众往往只依据品牌名称或品牌标志来选购商品,甚至于只认品牌不认企业。因此,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既是标识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形象最直接、最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总之,塑造企业形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现代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与创新,努力塑造出独具一格的良好的企业形象。所有的现代企业都应该争取在当今以形象制胜的社会阶段,抢占形象塑造的制高点,争取市场竞争的新优势。

参考文献:

[1]秦启文,.形象学导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现代企业范文篇6

企业统计信息是企业各级统计组织工作的成果,是反映企业发展状况的数字、文字、图表和分析等统计资料,来源于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所提供的数据及企业外部搜集的数据,是企业内外情况的综合反映。

统计信息的质量,就是统计数据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具有三个明显特点,即: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

(一)准确性。所谓统计信息的准确性是指统计信息要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客观实际情况。它是统计信息质量在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具体体现,真实准确是统计信息的灵魂,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如果统计信息失真,则会直接导致领导决策的失误,因此,必须把真实准确放在统计信息的首要位置。

(二)全面性。所谓统计信息的全面性是指统计信息应系统、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它是统计信息质量在内容含量上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求统计信息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企业经济活动方方面面的信息,不能残缺不全。全面的统计信息,不仅包括企业产出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统计信息,也包括企业投入和企业活动条件等方面的统计信息。

(三)及时性。所谓统计信息的及时性,是指要按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上报或取得统计数据,及时向企业领导或决策者提供统计信息。及时性是统计信息质量在时间价值上的具体体现。

二、造成现代企业统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统计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统计服务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但是,现实的企业统计工作中,统计信息的质量仍然有待提高。造成现代企业统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不够。部分企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清楚,盲目认为:统计工作就是为政府统计部门报送报表。因此,部分企业统计工作由会计或其他人员兼任,以会计或其他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差,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对统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不够,从而影响统计信息的质量。

(二)统计基础工作薄弱。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建立健全了统计管理制度。但是,部分企业仍然没有健全规范的统计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统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统计业务工作流程不规范,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统计调查方法的运用不科学,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规范不健全等等,都直接影响到统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统计技术手段落后。目前,多数企业的统计工作都采用了计算机,但是,尚未完全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方式和统计手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建立在纸质原始记录和手工统计台账基础上的传统的统计管理制度和统计方法已不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统计工作管理的要求。

三、提高现代企业统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管理制度,规范统计工作流程,为统计信息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企业应建立或完善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和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责,规范统计工作流程。

笔者所在的河北中烟工业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加强统计基础管理工作。公司结合标准化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编制下发《统计管理控制程序》,明确了综合统计部门,建立了公司综合统计、职能部门专业统计和基层企业综合统计、基层企业车间和部门专兼职统计三级统计机构,规范了统计工作的流程;同时编制下发三级文件《统计报表制度》,明确了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表式、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以及统计报表的报送时间和方式。为统计工作的开展,提高统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二)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统计信息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企业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的依赖信息化,统计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统计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有效保障,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提升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水平,提高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

河北中烟工业公司的统计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的成果,目前已建立起统计信息管理系统,集成了统计报表、经济运行分析、领导信息决策三大模块,基本实现了统计信息的采集、传输、汇总、加工、分析、、存储和应用的全过程自动化。该系统可以通过查询、检索、钻取、分析等功能提取信息,并利用数据挖掘等手段,实现通过对历史信息、现有信息的分析与加工,为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和建立各种统计数据库应用系统提供高效和安全可靠的资源保障。

作者简介:刘梅平(1977-),男,经济学学士,河北中烟工业公司,统计师,副主任科员,企业经济统计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小静.浅谈企业统计由生产型统计向管理型统计转变的必要性.甘肃科技纵横,2006,5

[2]梁玉金.改革企业统计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8

现代企业范文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对策

探究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也让企业面临着更大挑战。市场主体多元化下,企业成本管理系统逐渐难以满足企业实际发展,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立足现实,应对企业成本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及创新,为企业发展作出有效贡献。笔者将分别从: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很多企业运营时并不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忽视了成本管理发挥的作用,因而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而部分企业尽管已经意识到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缺乏成本管理架构,就目前来看,企业成本管理依然是由财务部门开展,工作内容涉及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单靠财务部门是无法做到全覆盖管理的,极易出现管理漏项。(二)成本管理范围狭窄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范围狭窄,只注重看得见的直接物料损失成本,未对采购成本、人力成本、规模成本加以考虑,而这样就无法全面有效地控制企业的成本。(三)员工成本管理观念相对薄弱因相关管理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且缺乏一定成本意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成本管理工作开展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并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看重的仅是形式,致使员工无法真正有效地落实好成本管理的工作。(四)企业成本信息不准确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依然沿袭传统管理模式,工作重点主要放在财务成本核算方面,对事后成本过于重视,从而忽视了成本前期预防及过程控制,相关人员为了摆脱责任,会对成本数据随意改变,从而达到逃避考核的目的,从而会对成本管理方向造成不良影响。

二、促进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促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一)建立全方位成本管理体系。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一把手亲自抓,一把手是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没有一把手的大力推动和支持,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都是空谈,是无法完整、正常运行的。所以,企业的成本管理要从一把手开始,自上而下的建立由财务部监督管理、各职能部门、生产工段、专职成本控制员等组成的纵横结合的成本管控组织体系,各部门内部再建立由生产、技术、设备等人员组成的成本攻关小组,明确各环节责任人,从而实现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二)扩大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外延。1.成本控制应从产品设计成本开始。由于产品的高设计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无论任何人怎么努力也降不下来的。因此,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设计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是成本管理的第一步。2.从制造企业成本构成上看,原材料成本往往占了60%以上,可见原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对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企业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以国产代替进口。3.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很多企业在原材料、产成品、备品备件以及现场的生产物料等库存物资就占用资金高达几个亿,怎样才能加速库存周转速度,合理制定库存材料余量?怎样才能提高库存变现能力,更好地发挥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已经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降低人力成本,人力资源是比物质资产更重要的资产,其投资收益率将远远超过物质资产的投资收益率,物资资源是“死”的,“被动”的,而人力资源是“活”的,“主动”的。合理的配置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智力性,体现出人力资本最大的价值。这就要求企业要充分了解人员的特性、任用人员的特长、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进行合理的定员定岗,有效的配置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5.降低规模损失成本,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有效利用现有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停机率,只有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转,企业的规模效益才能体现出来,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单位成本中分摊的固定成本。6.降低后勤服务综合成本,成本管理无小事,哪怕是一张纸、一支笔,也有降低成本的空间。(三)强化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众所周知: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成本管理同样要以人为本,而其中对企业成本影响最大的,是员工的成本意识与降低成本的主动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不断地使人员的成本管理观念和成本管理意识得以强化。与此同时,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其职能责任感,在这一过程相关部门的人员应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监督职能,开展相关人员的监督工作。1.要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以达成共识,在员工中树立“三个意识”,即忧患意识、成本意识和主人翁意识。2.以市场价格竞争为前提,以总成本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成本目标分解为公司总目标、部门子目标、班组小目标及个人具体目标,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和约束机制3.要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究无尽的,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四)健全成本控制监督机制。成本数据信息失真,是成本控制系统的运行缺乏监督和制约。许多企业在成本控制系统建立初期,运转情况良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成本控制系统中所采用的各项措施和内容实际上已经僵化,失去了作用,并且在成本控制系统涉及到大量的绩效考核,因而其中难免不会出现数据造假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成本控制系统的监督尤为重要,企业的监督制约机制首先应当对全体员工和全体股东高度透明,将监督过程和监督结果透明化是保障监督有效运行的保障,其次是企业的监督系统尽量由高层领导直接牵头抓,以此提升监督的力度和威慑力。在大数据的时代下,通过对企业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利用,也让各项数据更加真实可信。同时要求企业的信息必须是公开透明的,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可行度。另外,建立一个共享平台,将财务相关信息内容放在平台上直观的分析,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参考,对相关软件进行一个升级改版,整合数据,扩展容量等等,这些都将大大提升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学的成本管理,不仅能够保障管理质量,还能够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应强化成本管理工作,形成管理意识,对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同时强化成本管理力度,不断地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用创新精神建立健全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以及监督制约机制是实现企业成本控制高效化的重要手段,在给企业创造利益的同时,推动其可持续的发展进程。

作者:王映红 单位: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肖永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7,8(11):26-27.

现代企业范文篇8

Abstract:Themodernenterpriseisbecominganimportantnewforce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process.However,withtheexpansionofinvestmentscalesofmodernenterprisesandgrowingextensionofinvestmentlevels,theModernenterprise’sfinancialcontrolisbecomingincreasinglyurgent.Thiscommonplightiscommonlyfoundinthestate-ownedandprivateenterprises.Currently,themodernenterpriseisgraduallybecomingthedominantforceofChina’senterprises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Inamarketeconomy,whethermodernenterprisesgainsuccesslargelydependsonthegroup’sfinancialmanagement,andfinancialcontrolisacenterlinkofmodernenterprises’financialmanagement.ManymodernenterprisesenableincreasingefficiencybystrengtheningfinancialcontrolsoftheGroup,evensomemodernenterprisesatlossmakeenterprisesrealizinggainment.Bystrengtheningfinancialcontrols.Inthispaper,onthebasisofexpoundingthemainissuesofChina’smodernenterprisefinancialcontrol,summaryarecarriedonthechoiceoffinancialcontrolstyle,contextsofthefinancialcontrolisanalysed,andfinallythemainfactorsofchoiceofmodernfinancialenterprisesareillustratedwhichprovidesacertainextentmeaningfulviewsforimprovementofmodernfinancialenterprises’control.

Keywords:modernenterprise;Financialcontrol;;Factors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控制;问题;因素

前言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企业集团必须在世界舞台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竞争。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还不如人意,虽然有国家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其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控制不完善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集团凝聚力不强,集团内各子公司各自为阵,无法发挥整体优势;重复建设、盲目引进屡见不鲜,投资小型化、分散化问题突出:资金管理混乱,造成频繁失控,资金浪费现象严重;财务控制形同虚设,财务管理漏洞百出。近几年来,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问题己经得到了我国财务界的关注。总之,此问题的探索在我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显然,我国现代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解决财务控制方式问题的基础,财务控制方式的选择是关键,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内容是内涵,而财务控制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最终归属点,本文按此思路对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

1.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概述

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重要环节,它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概念按照传统的定义,财务控制是指“财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起成为财务管理的系统或全部职能。

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是在出资人所有权及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产生的,围绕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利用各种财务手段,对各成员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引导、控制和监督,使其经营管理活动符合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财务控制是一种权力控制,一方对一方进行控制,必然基于一种或几种权力。财务控制实质上是对企业中利益相关的组织、人员行为的控制,即通过控制财务活动中的资产、人员行为,来协调各方的目标,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出资所有者的财务控制和企业管理者的财务控制。从出资者角度看,现代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出资者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出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到企业以后,其资本就与债权资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企业的资本,形成企业的法人财产,出资者这时失去了对法人财产的直接控制权,出资者为了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就只能通过控制其资本的方式操纵法人财产,以实现出资者资本价值的最大化。而控制资本既是产权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财务控制的前提与基础。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看,其财务控制的对象就是其运营的法人财产。

2.现代企业财务的控制方式

现代企业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从总体上要解决的问题是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因此,财务控制模式的焦点也是如何处理财务控制权的集中与分散问题。

2.1财务权利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现代企业管理与单体企业管理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产权为基础的管理,主要反映在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权、重大资金的筹资决策权、资产收益分配权和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等等上面。可以看出,这些权利都是和财务领域密不可分的。在经济学当中,一切权利都是围绕配置与利用资源的目标而产生的。具体到财务领域,财务目标决定了财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资源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当前和未来经济利益。围绕财务目标产生的不同层次和角度,财务权利大致可以分为:财务决策权、财务资源调配权、财务资源使用权和财务监控权。

财务决策权是宏观上经营者财务权利的最高层次,它内在包括其他财务权利,还可以分解为财务战略决策权和财务运作决策权。财务资源调配权是根据具体项目和生产情况调动财务资源的权利,是财务决策权分化出来的权利。这种权利在分布上依据生产特点和项目性质而异,在分配上依据职务等级而异。如预算审批权、流动资金调配权等。财务资源使用权是最低一级的财务权利,是财务资源调配权行使后的体现,也是财务资源真正发挥作用这一层次上的权利。财务监控权是对其他几个层次的财务权利的分配过程和行使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权利。在低层面上,财务监控权是财务决策权派生出来的监督财务资源调配和使用情况的权利,在更高的层次上,它是企业所有者用于监督企业经营者的财务权利。

2.2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财务控制权限集中程度的不同,现代企业财务控制可分为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两种。

(1)集权模式

在集权模式下,现代企业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均集中于集团母公司,集团母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团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并作出相应的财务决策,所有子公司必须严格执行集团母公司的决策,按集团的决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子公司只有日常业务决策权限和具体的执行权,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母公司财务部门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总管,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子公司决策的执行过程,子公司在财务上被设定为母公司的二级法人。

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为:一是有利于保证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目标的一致性。由于不同层次上的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可能存在差距,加之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总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各自实际追求的财务目标产生偏差。财务控制的集中化可以大大减少集团内部各有关单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从而有助于确保集团内部各层次、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所追求的财务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重大财务决策同集团总体财务目标保持协调一致。二是有利于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集团的整体利益与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局部利益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集权化更加有助于实现现代企业的整体利益。三是有利于有效地进行投资方向的战略调整。当现代企业需要作出战略调整时,它就必须集中一定的资源,这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具有相应可供调控的财力。只有在集权式财务控制模式下,才更易于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现代企业顺利实现战略调整。四是有利于迅速果断地作出决策,财务控制效率较高,能全方位地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五是企业的信息在纵向能够得到较充分的沟通,便于实现资源共享,现代企业较易调动内部财务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六是通过集团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集权的缺点在于:(a)压抑了下级的积极主动性;(b)企业信息在横向不利于沟通;(c)管理权限集中在最高层,管理者距离生产和经营的最前沿较远,不熟悉情况,容易做出武断的决策。

(2)分权模式

在分权模式下,母公司将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与管理权下放到子公司,只保留少数关系全局利益和发展的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财务控制的分权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a)分权管理的重心在于强化对结果的评价。在分权制下,母公司或管理总部对子公司的管理主要通过对结果的评价来进行。(b)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分权制并不等于对子公司的所有权利都下放。(c)子公司财务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分权制下,母公司财务部门负责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与预算管理,负责对各子公司的业绩评价与考核。

分权模式的主要优点有两个:一是有利于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财务分权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各成员单位在拥有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后,其理财积极性和创造性必然较高;二是财务决策周期短,决策针对性强,应付市场变化能力较强。成员单位在授权范围内可以直接作出决策,不需要事事进行“上”与“下”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决策程序减少,效率提高。

但分权模式也有其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目标的不协调。第二,各成员单位资源调动受到一定限制。由于各成员单位有较大的经济自主权,现代企业财务权利的行使将受到一定影响,对不同单位之间的资源调动将受到各成员单位财务自主权的制约,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过度分权增加了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协调性,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导致内部资源配置上的重复浪费,造成现代企业整体实力及市场竞争力下降。第四,分权控制很容易形成随意挪用资金和私设小金库等行为。

3.我国现代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现代企业正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主导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的财务管理,而财务控制又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我国现代企业财务控制仍处于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阶段,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1财务控制集分权模式两极化,效率低下

在财务控制的集分权模式上,我国的现代企业两极分化严重。现行的集团财务控制要么过度集权,把成员企业当作没有法人地位的附属工厂或车间,整个集团被看作一个大企业管理,领导财务权利绝对化;要么过度分权,大量的财务控制权下放到子公司,任其自由发展。

另外,现代企业财务控制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财务控制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没有有机统一。如果下属企业中拥有很少的财务决策权,那么对临时发生的财务问题总要层层上报到集团总部,再由总部层层决策下来实行,这样就很容易错过市场商机。反之,当子公司财务决策权过大,又容易造成财务决策盲目而失误,不仅对集团参与市场竞争起不到决策参谋作用,而且还会成为向市场竞争对手提供竞争信息的工具,有碍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2财务控制缺乏一体性

财务控制按照所有者意图,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和标准,通过一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促使与财务活动有关的各方面按照财务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往往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许多现代企业在事前决策形成之后,对于进一步的财务控制工作往往注重于年度利润规划,满足于制定出全年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等几个总括性目标,而没有进一步将决策具体化,编制出据以进行控制管理的月份、季度、年度财务预算。因此,期中预算与经营业绩比较也就难以进行,事中控制流于空谈。至于事后控制,虽基于年终考核之需而能得到一定的重视,尚可在年度利润规划的基础上辅之以相关会计资料勉强为之,但有效性亦颇受影响。既然事前控制未必有效,于是下属企业对决策的整个执行过程基本上超出了核心企业的财务控制范围,游离于核心企业的财务控制之外。

现代企业自身没有建立起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机制,财务控制各自为政,母公司不能从现代企业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投资、融资活动,整个集团盲目扩大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欠佳,对外举债失控,财务结构极为虚弱,一旦经济不景气或产品销路不畅,资金流动出现障碍,集团就会陷入困境难以自拔。内部财务考核指标过于单一,不能全面考查子公司业绩。相当多的现代企业的内部考核指标仅有合同额和利润额两项。

3.3财务与会计职能不分,机构设置不规范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与会计机构通常是合二为一的,这种机构设置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尚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但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比,其弊端暴露无遗。表现在:(1)财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所有者,它具体运作和操纵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事务,而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外部利害关系人,其提供的公开化会计信息必须体现“真实公允”的原则。将服务对象和灵活程度不同的两项工作合并一处,必然导致财务的灵活性干扰会计的公允性。(2)财务部门承担着资金筹划、财务管理的艰巨任务,但是其工作任务弹性较强、程序和时间要求比较灵活,而会计承担的是信息收集、处理、报告等核算工作,其工作任务弹性较弱,程序与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和规范。如果企业尤其是现代企业把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混杂在一起,很容易造成较为“刚性”的会计核算工作挤兑较为“弹性”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摆脱长期以来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局面。

3.4现代企业资金运作不规范

目前,现代企业的资金运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代企业资金条块分割严重。一些现代企业仍未超出以某种契约关系为联系纽带而进行资本营运,其实质仍是行政命令虚拟的企业联合形式,集团内部各成员仍严格划分势力范围,较难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配,难于发挥大集团大资金的作用。二是现代企业存量资金盘活效果差。由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重产值、轻效益、重外延、轻内涵、重投入、轻产出”的惯性作用,使得企业内部可供盘活的资金账面金额大,但实际盘活余地少,从而影响到存量资金效果。三是现代企业内部聚积大量的沉淀资金。

3.5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目前企业财务监控中内部审计工作成为流于形式的过程。一是审计管理形式化。现代公司每年都要组织不同形式的审计,己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程序,然而由于内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处于同一层次,因而对公司财务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深究,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走过场。这种审计不仅起不到监督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企业少数人员违法违纪行为。二是审计责任虚无化。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是审计人员受集团委托对成员企业财务进行检查监督的过程,因而审计人员都负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但在现实中审计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审计人员无论认真与否,均无需承担责任,因而使得审计监管乏力。三是审计结果虚假化。审计结果应当真实可*,但在现实中不同的审计机构对同一企业同一时期的情况审计,结果往往不尽相同,且相差甚远,这些都是审计结果虚假不真实的表现。

4.选择财务控制模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现代企业选择财务控制模式时主要应考虑这些因素:股权集中度、子公司对母公司财务战略的影响程度、组织结构、发展战略、集团规模等。

从集团层次上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关联公司的控制,对全资子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相对控股子公司的控制,因此,母公司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和优势控股子公司采用集权控制,对质量参股子公司和任意参股子公司采用分权制。为维护和增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不同重要程度的子公司应采取不同的控制模式。对具有重要影响的子公司,母公司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控制权与管理权,即使是部分分权也必须局限于集权的框架内;对与集团发展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业务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关系一般、影响不大的子公司,从提高管理效率、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角度,采用分权型的管理体制较合适。

从组织结构上看,U型结构是一种典型的集权化结构,相应地,其财务控制模式也应是集权式的。H型是一种有机的组织结构,各部门之间联系较松散,部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这一组织结构下,采用分权式的财务控制模式较为合适,而M型结构属于相融式组织结构,因此其财务控制既可采用集权模式也可采用分权模式。

从经营特点上看,现代企业的经营特点不同,选择的财务控制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单一化和一体化经营的情况下,集团内部各单位在业务上有着较大的联系,财务控制自然地要求集权化程度高一些。企业采取多角化经营时,由于各子公司所在行业的不同,各子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比较少,现代企业难以实施统一的集权化控制,因此对各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应给予适当授权。

从发展阶段来看,现代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也会采取不同的财务控制模式。通常来说,公司在发展的初期规模较小,业务比较单一,采用集权化财务控制模式,可以较好地发挥同样决策和资源整合的优势,在行业中形成管理上的规模效益。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领域的不断开拓,集权型的财务控制模式就不能满足公司在财务控制和经营方式上多样化的需要了,这时候,就需要对子公司在各方面进行更多的授权,从而使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模式逐步向分权化发展。

另外,财务控制模式应服从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思想。公司的发展战略可以分为稳定型战略、扩张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和混合型战略。企业在某一阶段不同的战略选择需要依*不同的财务控制模式。通常实施稳定型战略的公司内部可以集权化程度高一些;实行扩张型战略的公司则倾向于比较灵活的分权型控制模式,以适应其开拓市场的需要;实施紧缩型战略的公司对企业的各项重大财务活动都要严格控制,因此强调集权;对于实行混合型战略的公司,则应根据子公司经营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参考文献:

[1]韩伟模.财务与会计监管热点问题述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林钟高.财务治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M],2005

[3]李晏野.徐星美;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理论述评及启示,经济学动态[J],2006

[4]吕杰.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改进和管理,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J],2007

[5]陈潮鹏.完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措施,商业会计[J],2007

现代企业范文篇9

1、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一个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工作,合同管理一般意义上就是合同管理的机构组织和合同管理的专门工作人员对合同进行的从合同的拟定、修改、转让、实际履行、解除等各环节不同的管理。

2、合同的履行:指的是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任何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都是合同的履行行为;相应地,凡是不执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行为,都是合同的不履行。因此,合同的履行,表现为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当合同义务执行完毕时,合同也就履行完毕。

二、合同履行的原则

(一)适当履行原则

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应依合同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由适当主体在适当的期限、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

(二)协作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不仅仅是债务人一方的事情,债务人实施给付,需要债权人积极配合受领给付,才能达到合同目的。

(三)经济合理原则

经济合理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讲求经济效益,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效益。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交易主体都是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因此,如何以最少的履约成本完成交易过程,一直都是合同当事人所追求的目标。

(四)情势变更原则

情势是指合同成立后出现的不可预见的情况,即“影响及于社会全体或局部之情势,并不考虑原来法律行为成立时,‘为其基础或环境之情势’”。所谓变更,是指“合同赖以成立的环境或基础发生异常变动。”

三、合同管理的合同履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经营有道主要原因是现代的企业采用了合同制,合同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要把合同的作用很好的发挥出来就必须对合同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合同的管理由合同的建立生效到合同终止这个过程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管理无处不在,好的合同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形象对于任何一个现代的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提高了企业的形象也就等于合同在无形之中就可以为企业谋取很大的利益。合同的履行是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履行的合同是无效的合同。

(一)遵守合约日期的意义

合同的有效的起止日期要明确规定,在履行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约双方的最大利益。例如,您的朋友11月1日过生日.而今天是10月16日.您在蛋糕店定做一个蛋糕,约定10月31日蛋糕店应当向你交货.这样,从10月16日合同成立并生效直到10月31日合同因履行而失效,这个期间为合同有效期间.而10月31日这天为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间,10月31日这天无论是上午履行还是下午履行,都不算违约.这样按照合约去履行工作项目进行的才会更加顺利。

(二)按合约履行当事人各自的义务意义

党合同拟定好之后,双方都必须啊找合约内容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只有双方都按合同履行职责才能促进合同内容如期进行。如果合同当事人一方没有按照合同来履行职责,那么这个合同就必定会给另一方当事人或是双方都带来经济损失。例如合同规定甲方给乙方一百万启动资金而甲方只给了乙方五十万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工期不能按时完成,乙方不能按时交货,而甲方也不能得到经济收益等等。

(三)遵循合同规定的地点的意义

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合同规定的地点进行交易,这对合同拟定双方都极具意义。合同当事人双方都有责任遵循约定地,不能随意变更,如要变更必须与合同签署的另一方磋商。例如甲方与乙方拟定合同时规定在甲的分部A签收订单,而乙却把订单让靠近乙的甲的分部B签收订单,没有特殊规定下这些都是不被允许的履行中的行为。一定按照合同规定的地点进行履行合同,这样才能够的提高合同的履行率,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现代企业范文篇10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策略

我国的先进文化既包括先进的大众文化,又包括先进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仅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方向支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而且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的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探索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建设现状

现在所讲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企业内部具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企业员工能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自主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的各项潜能,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保障企业平稳快速的发展和壮大。根据对我国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准确定位

企业文化建设受到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因而在企业文化的内涵理念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误解,只是为了建设企业文化而建设,不能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建立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能给自己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经常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笼统的、空洞的文化建设口号,同时,企业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显得很平淡,没有任何的企业特点。

1.2企业文化建设过于盲目

一般来说,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都要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方向和计划策略目标上出发,来制定具体的建设方针。通过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有个充足的认识之后,再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才能将企业员工融合进去,企业员工也能对重构的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自然会有意无意地向企业的发展方向靠近,实现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企业文化构建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选择上,显得太过于随意,没明确的目标,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理念内容,过于盲目,很难引起企业员工的情感共鸣和认同,企业文化构建显得没有协调性,缺乏文化的激励作用。

1.3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理念行为相脱离

任何制度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人”,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作用,选择企业员工喜欢的文化进行建设。要明白只有建立员工喜欢的文化才能激起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因此,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时,要将员工的需求考虑进去,制定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并对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发展需求,因此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的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思想理念都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背离,很难实现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二、结合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实例,探究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策略

主要根据相关企业的文化建设实例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选择了广东省的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例进行研究,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在2004年成为房地产上市公司,它是我国企业进行自主发展获得成功的一个实例,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在先进的企业文化指导下,实现房地产销售量突飞猛进,并逐渐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对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策略,来构建现代的企业文化。

2.1提炼核心价值观,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及个性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主流的价值观念,因此,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建设,良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不仅可以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可以影响和控制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要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重视企业发展的责任感,以及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肩负的使命;其次,在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建设中,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给企业员工提供晋升空间,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凝聚力;最后,选择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同时可以涉及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内部的精神风貌建设等方面,彰显出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个性和创新性。比如,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自己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念建设上,就确立了“沟通•传播•分享,成就高尚人居生活”的宏伟发展目标,公司整体在这个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不仅给公司汇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又拥有了公司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从而实现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个性化文化建设,促进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

2.2以人文本,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更不能缺少“人”这个重要的发展要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的人的作用,实现人的价值,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挖掘员工的各项潜能,实现企业的核心人才竞争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规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其次,要建立企业文化方面的管理规划制度,为企业的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最后,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企业员工的情感诉求,找寻企业文化发展和员工之间的磨合点,来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实现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比如,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的市场经营环节就非常注重“人”的作用和价值。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倡导“以我为主”的理念来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房地产开发理念,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每年都要在人才培养上投资上千万,并定期组织华发的员工进行培训,提供进修的机会,在公司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能引导员工进行自主研发产品,实现了公司文化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3企业管理层发挥示范作用,统一员工思想行为

作为企业管理阶层要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并能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作为领导阶层要及时地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员工的想法和意见;其次,要做到“身体力行”,自觉拥护企业的文化理念,发挥带头示范的作用,影响员工的思想行为。

3、结论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制胜法宝。因此,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奇瑞汽车公司的成功实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奇瑞汽车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所具有的特色,并根据奇瑞公司成功相关的经验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找到了发展策略,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帮助,来提高我国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苏勇民 单位: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屈燕妮.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