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8:29:23

现代化思想

现代化思想范文篇1

【正文】

中国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3X(2000)01-0007-03

一、对中国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认识

现代化成为中国的历史主题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于是,实现现代化以摆脱屈辱和苦难的困境,就成为百余年近代史上先进中国人反复求索的首要问题。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到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运动,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力图把中国引上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然而这一切的努力终归失败。中国因现代化努力的失败而倍受西方列强屈辱的惨痛历史,使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得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认同现代化的历史主题,并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深化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认识。

1940年1月,在《新民主义论》中提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在这里,实际上已经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纲领。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作的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2]因此,他指出“在新民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的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3]

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任务,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被打倒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改革,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4]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5]

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开始作为政府政策和国家发展目标,系统地提出并得以实施。1953年,在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把工业化作为总路线的主体。1954年,他把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的社会化和机械化,理解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涵。[7]1956年在党的八大预备会上,把中国能否搞成现代化与在世界上的生存权问题联系起来。同年11月,他又进一步强调要把中国“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8]尽管后来在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上发生了失误,但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任务,始终热情关注,并且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从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一方面他的现代化思想有着深广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他在充分认同现代化历史主题的同时,又推进了现代化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把现代化问题置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史必然之中,来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可能性,指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从而解决了鸦片战争以来,几代先进中国人殚精竭虑,力图将中国引上现代化道路,但终究未能如愿以偿的问题,使现代化在中国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二、对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想

对此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所构想的中国现代化目标是一个宏大的体系,总起来说,是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昌盛,是社会与人的全面变革与发展。

1.关于经济现代化。1944年给秦邦宪的信中非常明确地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9]“新民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10]实现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大国的转变,是中国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根本点。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特别是在50年代,反复思索如何才能迅速地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使中国迅速赶超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这里应当指出,晚年在现代化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失误,也在于他陷入了某种急躁情绪,从而离开中国的实际去追求建设速度。这是值得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须引以为戒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于政治的现代化。始终把创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指2.关于政治的现代化。始终把创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指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就不可能发展工业,“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不可缺一的”。[11]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一条最基本的历史教训。一直都把它们并列,作为中国革命的目标。为此,他把获得民族的自决权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认为任何违背人民利益和意愿的行为,都与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的宗旨格格不入。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为了维护这种国体,就必须采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体,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还十分强调,为了有效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现代中国政治结构应当建立起一个集中的、高效率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的管理体制。他认为,压制人民意志和权力,破坏政治效率的官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极大的障碍。

3.关于文化的现代化。设想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12]他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中系统地阐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建设的基本方向,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文化,是指中国新文化必须具有民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要积极地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所谓科学的文化,是指现代世界已经日趋科学化、理性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文化,必须鲜明地体现科学性的方向。同时,必须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遗毒,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态度对待任何外来文化,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

4.关于人的现代化。非常强调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全面彻底的社会变迁过程,是社会与人交互作用,共同变迁的过程。认为社会现代化必然带动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他在《实践论》中,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把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现代化建设中至为重要的高度,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国后,进一步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其目的在于造就出一代又一代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有文化,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既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想包含了这样一个基本意蕴,即现代化应当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所期望的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获得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日益高尚;社会既发达又平等。从而为我们描绘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三、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

一般而言,最早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具有自下而上的性质。即由技术、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现代变迁导致政治结构的改变。这种现代化进程呈现出一种渐进、分散的特征。在分析了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来说,只能经历一场政治革命,建立起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之后,自上而下地推进现代化建设,政治因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采取一种高度集中的发展途径。即由统一全国各民族的中央政府统一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进程,统一组织、调动全国的力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强有力地推进现代化的进程。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探寻了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动力问题。首先,他突出地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进作用。在他看来,近代中国倍受列强欺辱,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的腐败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堵塞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道路。而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因而可以极大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建国后不久,就迅速提出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巨大动力。认为,现代化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革命,只有实现技术方面的革命,才有可能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现代变迁。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及时地提出了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上的革命的历史转变的口号。与此同时,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等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要“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落后的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13]再次,还强调了人的变革对于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所讲的人的变革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价值观念的变革,即树立起现代崭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使人们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普遍地形成认同态度;第二,认识能力的提高,即通过文化的普及、哲学的普及,从根本上提高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第三,强化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坚韧意志。在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中,还具体地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如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战略方针,着眼于造就一个民主集中、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概念,在经济建设中反复强调“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要求实现农业内部的平衡,工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平衡,等等;提出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思想等等。归纳起来,探索的这条道路,是一条与他对现代化涵义的理解,与他的目标模式相契合,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广泛领域的综合推进、整体发展的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是,也应当指出,在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中,也存在历史的局限性。他提出以高速度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社会工业化启动的极低的历史起点认识不足,因而犯过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错误。同时,反复强调,“以农业为基础”,但从根本上说,他未能提出一个现实的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未能指出一条实现产业结构转变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道路等等。

造成现代化思想和实践失误和不足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历史条件方面的因素。而且,即使就失误而言,也是他在探索过程中的失误。虽然未能最终完成对中国现代化思想的“集大成”事业,但是,他的后来人在推进这一事业时,与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连续性。

四、的现代化思想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近现代先进中国人的中国现代化艰苦探索的继续。他关于现代化的许多思想,比如造成东方不发达状态的正是西方列强侵略的同一历史进程的思想,不能把现代化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发展过程的思想,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的思想,等等,都是对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冲击,为当代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新思路和十分有益的思想素材。虽然领导中国进行的现代化实践,未能达到理想的胜境,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

启示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管须臾不忘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但由于他对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性认识不足,在其晚年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口号,偏离了这一任务的中心,即经济建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挫折。

启示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现代化进程。任何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做法只会给现代化事业带来危害。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建设的速度问题。同时,也要反对消极观望,无所作为的错误行为。

启示三: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因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启示四:必须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就不可能发展工业,“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不可缺一的”。[11]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一条最基本的历史教训。一直都把它们并列,作为中国革命的目标。为此,他把获得民族的自决权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认为任何违背人民利益和意愿的行为,都与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的宗旨格格不入。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为了维护这种国体,就必须采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体,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还十分强调,为了有效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现代中国政治结构应当建立起一个集中的、高效率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的管理体制。他认为,压制人民意志和权力,破坏政治效率的官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极大的障碍。

3.关于文化的现代化。设想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12]他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中系统地阐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建设的基本方向,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文化,是指中国新文化必须具有民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要积极地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所谓科学的文化,是指现代世界已经日趋科学化、理性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文化,必须鲜明地体现科学性的方向。同时,必须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遗毒,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态度对待任何外来文化,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

4.关于人的现代化。非常强调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全面彻底的社会变迁过程,是社会与人交互作用,共同变迁的过程。认为社会现代化必然带动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他在《实践论》中,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把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现代化建设中至为重要的高度,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国后,进一步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其目的在于造就出一代又一代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有文化,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既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想包含了这样一个基本意蕴,即现代化应当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所期望的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获得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日益高尚;社会既发达又平等。从而为我们描绘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三、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

现代化思想范文篇2

【正文】

中国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3X(2000)01-0007-03

一、对中国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认识

现代化成为中国的历史主题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于是,实现现代化以摆脱屈辱和苦难的困境,就成为百余年近代史上先进中国人反复求索的首要问题。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到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运动,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力图把中国引上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然而这一切的努力终归失败。中国因现代化努力的失败而倍受西方列强屈辱的惨痛历史,使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得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认同现代化的历史主题,并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深化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认识。

1940年1月,在《新民主义论》中提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在这里,实际上已经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纲领。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作的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2]因此,他指出“在新民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的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3]

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任务,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被打倒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改革,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4]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5]

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开始作为政府政策和国家发展目标,系统地提出并得以实施。1953年,在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把工业化作为总路线的主体。1954年,他把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的社会化和机械化,理解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涵。[7]1956年在党的八大预备会上,把中国能否搞成现代化与在世界上的生存权问题联系起来。同年11月,他又进一步强调要把中国“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8]尽管后来在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上发生了失误,但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任务,始终热情关注,并且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从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一方面他的现代化思想有着深广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他在充分认同现代化历史主题的同时,又推进了现代化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把现代化问题置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史必然之中,来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可能性,指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从而解决了鸦片战争以来,几代先进中国人殚精竭虑,力图将中国引上现代化道路,但终究未能如愿以偿的问题,使现代化在中国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二、对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想

对此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所构想的中国现代化目标是一个宏大的体系,总起来说,是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昌盛,是社会与人的全面变革与发展。

1.关于经济现代化。1944年给秦邦宪的信中非常明确地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9]“新民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10]实现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大国的转变,是中国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根本点。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特别是在50年代,反复思索如何才能迅速地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使中国迅速赶超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这里应当指出,晚年在现代化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失误,也在于他陷入了某种急躁情绪,从而离开中国的实际去追求建设速度。这是值得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须引以为戒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关于政治的现代化。始终把创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指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就不可能发展工业,“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不可缺一的”。[11]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一条最基本的历史教训。一直都把它们并列,作为中国革命的目标。为此,他把获得民族的自决权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认为任何违背人民利益和意愿的行为,都与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的宗旨格格不入。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为了维护这种国体,就必须采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体,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还十分强调,为了有效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现代中国政治结构应当建立起一个集中的、高效率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的管理体制。他认为,压制人民意志和权力,破坏政治效率的官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极大的障碍。

3.关于文化的现代化。设想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12]他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中系统地阐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建设的基本方向,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文化,是指中国新文化必须具有民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要积极地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所谓科学的文化,是指现代世界已经日趋科学化、理性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文化,必须鲜明地体现科学性的方向。同时,必须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遗毒,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态度对待任何外来文化,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

4.关于人的现代化。非常强调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全面彻底的社会变迁过程,是社会与人交互作用,共同变迁的过程。认为社会现代化必然带动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他在《实践论》中,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把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现代化建设中至为重要的高度,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国后,进一步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其目的在于造就出一代又一代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有文化,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既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想包含了这样一个基本意蕴,即现代化应当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所期望的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获得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日益高尚;社会既发达又平等。从而为我们描绘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三、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

一般而言,最早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具有自下而上的性质。即由技术、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现代变迁导致政治结构的改变。这种现代化进程呈现出一种渐进、分散的特征。在分析了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来说,只能经历一场政治革命,建立起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之后,自上而下地推进现代化建设,政治因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采取一种高度集中的发展途径。即由统一全国各民族的中央政府统一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进程,统一组织、调动全国的力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强有力地推进现代化的进程。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探寻了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动力问题。首先,他突出地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进作用。在他看来,近代中国倍受列强欺辱,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的腐败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堵塞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道路。而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因而可以极大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建国后不久,就迅速提出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巨大动力。认为,现代化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革命,只有实现技术方面的革命,才有可能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现代变迁。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及时地提出了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上的革命的历史转变的口号。与此同时,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等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要“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落后的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13]再次,还强调了人的变革对于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所讲的人的变革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价值观念的变革,即树立起现代崭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使人们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普遍地形成认同态度;第二,认识能力的提高,即通过文化的普及、哲学的普及,从根本上提高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第三,强化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坚韧意志。在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中,还具体地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如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战略方针,着眼于造就一个民主集中、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概念,在经济建设中反复强调“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要求实现农业内部的平衡,工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平衡,等等;提出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思想等等。归纳起来,探索的这条道路,是一条与他对现代化涵义的理解,与他的目标模式相契合,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广泛领域的综合推进、整体发展的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是,也应当指出,在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中,也存在历史的局限性。他提出以高速度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社会工业化启动的极低的历史起点认识不足,因而犯过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错误。同时,反复强调,“以农业为基础”,但从根本上说,他未能提出一个现实的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未能指出一条实现产业结构转变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道路等等。

造成现代化思想和实践失误和不足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历史条件方面的因素。而且,即使就失误而言,也是他在探索过程中的失误。虽然未能最终完成对中国现代化思想的“集大成”事业,但是,他的后来人在推进这一事业时,与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连续性。

四、的现代化思想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近现代先进中国人的中国现代化艰苦探索的继续。他关于现代化的许多思想,比如造成东方不发达状态的正是西方列强侵略的同一历史进程的思想,不能把现代化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发展过程的思想,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的思想,等等,都是对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冲击,为当代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新思路和十分有益的思想素材。虽然领导中国进行的现代化实践,未能达到理想的胜境,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

启示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管须臾不忘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但由于他对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性认识不足,在其晚年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口号,偏离了这一任务的中心,即经济建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挫折。

启示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现代化进程。任何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做法只会给现代化事业带来危害。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建设的速度问题。同时,也要反对消极观望,无所作为的错误行为。

启示三: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因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启示四:必须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现代化思想范文篇3

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也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落伍了。为了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和被动挨打的命运,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富民强国”就一直成为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最大的愿望和理想。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许多志士仁人就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从林则徐的“师夷之长技”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从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到孙中山、黄兴的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上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但是,由于他们把现代化的视角放在了西方的模式上,不能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因而这几代人苦苦追求、舍身奋斗,最终还是以悲壮的失败走下历史的舞台。它尽管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之梦仍旧是久久难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伟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而且开辟了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改良是补缀的办法,应主张大规模的改造”,唯一可行的是采用“激烈方法的社会主义(列宁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正是在这种“俄式”革命的指引下,通过“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现代化历史上又一伟大的篇章,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是稳健的,中国共产党在“以苏为鉴”的口号下,按照既定的模式,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成功地对几亿农民实现了合作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党内出现“快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急躁情绪和机械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以及“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没有取得战略意义的价值地位”和当时“思想观念上防资本主义的弦崩得太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模式过早地出现了转换,使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发育不全”、举步维艰的曲折历程。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这会主义”一直是邓小平反复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邓小平亲自参与了建国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这30年的曲折发展,尤其是20年的严重失误,邓小平开始从理论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并进而考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他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邓小平认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长期思考,邓小平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率先提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问题。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此,中国真正找到了一条走向繁荣富强的路子。

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几次现代化建设思路的演变,实践证明,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而任何“西化”或者“苏联模式”的道路都是无法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出路的。

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其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一般规律就是蕴涵在这绚丽多彩的发展模式之中。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时,从一开始就强调现代化建设要因时因地制宜,各国情况不同,其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也不同。他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来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邓小平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深刻的论述和独特的设计。

首先,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由于“”的严重影响,在中国共产党内很长一段时间里“左”的错误横行,形而上学猖獗,在思维方式上习惯于把讲政治与讲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搞现代化就是搞修正主义,搞资本主义复辟。针对这种错误的思想,邓小平在1975年出来主持中央工作时,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了真正把四个现代化建设搞上去,他一方面抓现实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抓科技教育,大力纠正将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对立起来的“左”的错误,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他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由此可见,邓小平是从现代化事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途,代表着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最主要条件的高度,来认识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这一问题的。实践证明,邓小平这一思想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而且找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方向,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

其次,邓小平一方面反对“贫穷的社会主义”,批判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对立起来,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角度,指出我们讲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上,邓小平多次强调“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经历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种现实的国情就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只能是建设一个“小康之家”。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在建设现代化时要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他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两位一体的任务,社会主义规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模式。

在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上,一方面,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又是一个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他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建设。邓小平认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必须有可靠的保证。一方面,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邓小平还指出,要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必须有可靠的政治保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动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三、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紧贴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实际,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不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直接的推进作用,而且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认识。它紧紧把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给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带来了蓬勃生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邓小平那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融为一体的。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处于低潮的形势下,由于有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指导,才使中国社会主义在逆境中奋起,才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希望。

现代化思想范文篇4

现代化是二、三百年来人类历史的最基本主题。它自发端于西欧起,就以不可阻挡和不可逆转之势席卷全球,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对于中国的历史而言,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长期追求的理想;对于中国的现实来说,实现现代化是今天乃至明天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关键人物之一,他缔造了新中国,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他领导下,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奋斗终生的崇高目标,因此,研究的现代化思想,阐述其现代化思想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引言:现代化的内涵与中国现代化问题

“现代化”是一个迄今为止尚没有统一定义的概念。关于现代化的定义,国外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C.E.布莱克(Black)把“现代化”定义为:“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注: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M.J.利维(Levy):“一个或多或少现代化的社会应该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它的成员能够利用无生命的动力源泉并且(或者)利用工具来成倍地增加他们的努力所产生的效果。”(注:钱乘旦等:《走现代国家之中》,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S.P.亨廷顿(Huntington):“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人类思想活动的一切领域。”(注: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M.纳什(Nash):“现代化是使社会、文化和个人各自获得经过检验的知识,并把它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一种过程。”(注:B.N.瓦尔马:《现代化问题探索》,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G.罗兹曼等:“我们把现代化视作各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冲击下,业已经历或正在进行的转变过程”。“所谓走向现代化,指的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很低的社会,走向着重利用科学和技术的都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这样一种巨大转变。”(注: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我国学者则认为现代化是“一种通过合理安排人们的人格、技术、制度,来达到控制人类环境的运动”、“人类在科技革命的激荡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过程的基本特征”。(注: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注: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从上面的诸多观点中,可以看出,现代化是一个内容广泛、内涵丰富的概念,并且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它的内容和内涵尚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任何对它进行终极确定性的描述都是无意义的。因此,对于现代化来说,重要的不是其“定义”本身,而是其如何得以实现的问题。

基于这种观点,本文认为,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其最为重要的是三个问题:(1)现代化的方向选择问题。(2)现代化的道路选择问题。(3)现代化的环境支撑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从而形成了其内容丰富的中国现代化思想体系。

二、中国现代化思想之一: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选择纵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在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即现代化的方向选择上,有三种不同的取向:

1.在保存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依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搞现代化,这是旧中国的当权统治阶级极力主张的,其理论基础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清末的洋务派官僚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民党政府都是如此;

2.走资本主义道路,向西方学习,搞资本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所追求的。主要是以康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3.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对1840年以来的痛苦经历和人类历史发展总趋势进行科学考察的必然结果,是后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所主张的。

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证明:前两种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可行的方向选择。“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注:《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页。)的这一精辟论断表明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别的什么道路。于是,把中国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方向选择成为一贯坚持的原则。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之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思想更加明确。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注:《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3页。)而后,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等方针、政策,几乎都体现了把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国现代化相结合的思想。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通过这一社会制度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关于中国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立足点。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中国现代化思想之二: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选择

现代化是一个关于反映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概念,其内涵包括了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发达、道德高尚、科技进步等各个领域,但其核心是工业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现代经济增长。因此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工业化的实现模式有两种基本模式:

第一种模式以早发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代表。工业化是以资本原始积累为条件,这种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羊吃人”的方式,把农民逼为雇佣劳动者来实现的。

第二种模式是苏联东欧式的经济积累,是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来实现的。对上述两种基本模式都不赞同,认为中国现代化不能靠剥削本国和外国人民的血汗来进行经济积累,而主要应靠自身的积累。(注:李安增:“也论的现代化思想”,《学术论坛》1996.1.36-40页。)出于对苏联先搞工业化,若干年后再搞农业集体化出现的问题的认识,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科学地阐明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即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指出: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占国民经济的90%左右,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农民问题对于中国的前途来说是一个基本问题。不解决农业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就不能成功。”(注:《海外人士谈社会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注:《选集》第4卷,第400页。)因此,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既要工业,又要农业。在《论十大关系》中,把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放在首位,并把这种思想上升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高度,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们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注:《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2页。)

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和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原理的具体运用与发展。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不照抄照搬苏联的教条,努力打破苏联的条条框框,走出传统工业化模式,坚决走自己的路,终于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实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四、中国现代化思想之三:现代化的多维度支撑条件构想

现代化的核心是通过工业化的途径,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发展。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但是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一整套的支撑体系。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强调中国工业化重要性的同时,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工业与社会主义改造相结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立全面的支撑环境。的“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形成了其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多维度支撑条件构想体系。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1.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平稳地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充分利用民族资产阶级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通过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实现对全体农民的社会主义改造。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贯彻“双百方针”,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强调教育,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现代化作积极准备。4.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更好地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工业化创造稳定、和谐的政治文化环境。

5.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根据本国的实际资源情况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不一味地依赖外部条件。从中国的内部能力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是的一贯主张。

正是这些多维度支撑条件的构想,为中国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进程创造了基本条件,使中国的现代化向全面、多内涵的特点综合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的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是深邃的,充满了真知灼见。也充分体现了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灵活地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的创造性思想。

当然,的许多思想,有些比较一贯,有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有些在实践工作中执行的较好,而有些则操作有误,甚至严重背离;有些思想比较全面、完整,有些则不够全面,甚至正确与错误交织在一起。但既然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就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走一段曲折的路。其中较为严重的几个失误与教训也非常值得今天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借鉴。

在中国现代化问题上,的思想的失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都是现代化的内容,但对于现代化而言,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增长,而政治则作为经济增长的保障。但在其思想中更经常强调的却是靠政治的反作用来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有时把反作用推向了极端,例如他在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化运动中,有时不顾生产力的状况而过分强调变革生产关系,即是如此。

现代化思想范文篇5

关键词: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历史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和认真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深刻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明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历史任务,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认真研究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对于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近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演变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也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落伍了。为了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和被动挨打的命运,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富民强国”就一直成为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最大的愿望和理想。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许多志士仁人就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从林则徐的“师夷之长技”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从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到孙中山、黄兴的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上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但是,由于他们把现代化的视角放在了西方的模式上,不能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因而这几代人苦苦追求、舍身奋斗,最终还是以悲壮的失败走下历史的舞台。它尽管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之梦仍旧是久久难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伟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而且开辟了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改良是补缀的办法,应主张大规模的改造”,唯一可行的是采用“激烈方法的社会主义(列宁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正是在这种“俄式”革命的指引下,通过“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现代化历史上又一伟大的篇章,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是稳健的,中国共产党在“以苏为鉴”的口号下,按照既定的模式,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成功地对几亿农民实现了合作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党内出现“快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急躁情绪和机械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以及“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没有取得战略意义的价值地位”和当时“思想观念上防资本主义的弦崩得太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模式过早地出现了转换,使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发育不全”、举步维艰的曲折历程。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这会主义”一直是邓小平反复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邓小平亲自参与了建国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这30年的曲折发展,尤其是20年的严重失误,邓小平开始从理论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并进而考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他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邓小平认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长期思考,邓小平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率先提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问题。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此,中国真正找到了一条走向繁荣富强的路子。

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几次现代化建设思路的演变,实践证明,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而任何“西化”或者“苏联模式”的道路都是无法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出路的。

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其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一般规律就是蕴涵在这绚丽多彩的发展模式之中。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时,从一开始就强调现代化建设要因时因地制宜,各国情况不同,其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也不同。他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来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邓小平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深刻的论述和独特的设计。

首先,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由于“”的严重影响,在中国共产党内很长一段时间里“左”的错误横行,形而上学猖獗,在思维方式上习惯于把讲政治与讲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搞现代化就是搞修正主义,搞资本主义复辟。针对这种错误的思想,邓小平在1975年出来主持中央工作时,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了真正把四个现代化建设搞上去,他一方面抓现实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抓科技教育,大力纠正将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对立起来的“左”的错误,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他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由此可见,邓小平是从现代化事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途,代表着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最主要条件的高度,来认识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这一问题的。实践证明,邓小平这一思想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而且找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方向,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

其次,邓小平一方面反对“贫穷的社会主义”,批判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对立起来,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角度,指出我们讲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上,邓小平多次强调“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经历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种现实的国情就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只能是建设一个“小康之家”。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在建设现代化时要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他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两位一体的任务,社会主义规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模式。

在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上,一方面,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又是一个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他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建设。邓小平认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必须有可靠的保证。一方面,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邓小平还指出,要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必须有可靠的政治保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动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三、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紧贴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实际,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不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直接的推进作用,而且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认识。它紧紧把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给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带来了蓬勃生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邓小平那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融为一体的。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处于低潮的形势下,由于有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指导,才使中国社会主义在逆境中奋起,才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希望。

现代化思想范文篇6

现代化是二、三百年来人类历史的最基本主题。它自发端于西欧起,就以不可阻挡和不可逆转之势席卷全球,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对于中国的历史而言,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长期追求的理想;对于中国的现实来说,实现现代化是今天乃至明天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关键人物之一,他缔造了新中国,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他领导下,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奋斗终生的崇高目标,因此,研究的现代化思想,阐述其现代化思想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引言:现代化的内涵与中国现代化问题

“现代化”是一个迄今为止尚没有统一定义的概念。关于现代化的定义,国外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C.E.布莱克(Black)把“现代化”定义为:“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注: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M.J.利维(Levy):“一个或多或少现代化的社会应该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它的成员能够利用无生命的动力源泉并且(或者)利用工具来成倍地增加他们的努力所产生的效果。”(注:钱乘旦等:《走现代国家之中》,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S.P.亨廷顿(Huntington):“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人类思想活动的一切领域。”(注: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M.纳什(Nash):“现代化是使社会、文化和个人各自获得经过检验的知识,并把它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一种过程。”(注:B.N.瓦尔马:《现代化问题探索》,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G.罗兹曼等:“我们把现代化视作各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冲击下,业已经历或正在进行的转变过程”。“所谓走向现代化,指的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很低的社会,走向着重利用科学和技术的都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这样一种巨大转变。”(注: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我国学者则认为现代化是“一种通过合理安排人们的人格、技术、制度,来达到控制人类环境的运动”、“人类在科技革命的激荡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过程的基本特征”。(注: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注: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从上面的诸多观点中,可以看出,现代化是一个内容广泛、内涵丰富的概念,并且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它的内容和内涵尚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任何对它进行终极确定性的描述都是无意义的。因此,对于现代化来说,重要的不是其“定义”本身,而是其如何得以实现的问题。

基于这种观点,本文认为,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其最为重要的是三个问题:(1)现代化的方向选择问题。(2)现代化的道路选择问题。(3)现代化的环境支撑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从而形成了其内容丰富的中国现代化思想体系。

二、中国现代化思想之一: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选择纵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在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即现代化的方向选择上,有三种不同的取向:

1.在保存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依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搞现代化,这是旧中国的当权统治阶级极力主张的,其理论基础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清末的洋务派官僚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民党政府都是如此;

2.走资本主义道路,向西方学习,搞资本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所追求的。主要是以康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3.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对1840年以来的痛苦经历和人类历史发展总趋势进行科学考察的必然结果,是后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所主张的。

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证明:前两种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可行的方向选择。“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注:《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页。)的这一精辟论断表明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别的什么道路。于是,把中国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方向选择成为一贯坚持的原则。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之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思想更加明确。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注:《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3页。)而后,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等方针、政策,几乎都体现了把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国现代化相结合的思想。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通过这一社会制度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关于中国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立足点。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三、中国现代化思想之二: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选择

现代化是一个关于反映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概念,其内涵包括了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发达、道德高尚、科技进步等各个领域,但其核心是工业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现代经济增长。因此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工业化的实现模式有两种基本模式:

第一种模式以早发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代表。工业化是以资本原始积累为条件,这种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羊吃人”的方式,把农民逼为雇佣劳动者来实现的。

第二种模式是苏联东欧式的经济积累,是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来实现的。对上述两种基本模式都不赞同,认为中国现代化不能靠剥削本国和外国人民的血汗来进行经济积累,而主要应靠自身的积累。(注:李安增:“也论的现代化思想”,《学术论坛》1996.1.36-40页。)出于对苏联先搞工业化,若干年后再搞农业集体化出现的问题的认识,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科学地阐明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即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指出: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占国民经济的90%左右,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农民问题对于中国的前途来说是一个基本问题。不解决农业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就不能成功。”(注:《海外人士谈社会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注:《选集》第4卷,第400页。)因此,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既要工业,又要农业。在《论十大关系》中,把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放在首位,并把这种思想上升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高度,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们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注:《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2页。)

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和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原理的具体运用与发展。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不照抄照搬苏联的教条,努力打破苏联的条条框框,走出传统工业化模式,坚决走自己的路,终于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实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四、中国现代化思想之三:现代化的多维度支撑条件构想

现代化的核心是通过工业化的途径,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发展。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但是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一整套的支撑体系。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强调中国工业化重要性的同时,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工业与社会主义改造相结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立全面的支撑环境。的“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形成了其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多维度支撑条件构想体系。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1.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平稳地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充分利用民族资产阶级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通过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实现对全体农民的社会主义改造。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贯彻“双百方针”,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强调教育,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现代化作积极准备。4.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更好地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工业化创造稳定、和谐的政治文化环境。

5.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根据本国的实际资源情况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不一味地依赖外部条件。从中国的内部能力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是的一贯主张。

正是这些多维度支撑条件的构想,为中国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进程创造了基本条件,使中国的现代化向全面、多内涵的特点综合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的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是深邃的,充满了真知灼见。也充分体现了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灵活地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的创造性思想。

当然,的许多思想,有些比较一贯,有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有些在实践工作中执行的较好,而有些则操作有误,甚至严重背离;有些思想比较全面、完整,有些则不够全面,甚至正确与错误交织在一起。但既然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就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走一段曲折的路。其中较为严重的几个失误与教训也非常值得今天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借鉴。

在中国现代化问题上,的思想的失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都是现代化的内容,但对于现代化而言,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增长,而政治则作为经济增长的保障。但在其思想中更经常强调的却是靠政治的反作用来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有时把反作用推向了极端,例如他在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化运动中,有时不顾生产力的状况而过分强调变革生产关系,即是如此。

现代化思想范文篇7

关键词: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历史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和认真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深刻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明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历史任务,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认真研究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对于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近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演变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也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落伍了。为了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和被动挨打的命运,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富民强国”就一直成为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最大的愿望和理想。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许多志士仁人就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从林则徐的“师夷之长技”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从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到孙中山、黄兴的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上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但是,由于他们把现代化的视角放在了西方的模式上,不能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因而这几代人苦苦追求、舍身奋斗,最终还是以悲壮的失败走下历史的舞台。它尽管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之梦仍旧是久久难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伟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而且开辟了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改良是补缀的办法,应主张大规模的改造”,唯一可行的是采用“激烈方法的社会主义(列宁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正是在这种“俄式”革命的指引下,通过“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现代化历史上又一伟大的篇章,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是稳健的,中国共产党在“以苏为鉴”的口号下,按照既定的模式,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成功地对几亿农民实现了合作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党内出现“快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急躁情绪和机械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以及“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没有取得战略意义的价值地位”和当时“思想观念上防资本主义的弦崩得太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模式过早地出现了转换,使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发育不全”、举步维艰的曲折历程。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这会主义”一直是邓小平反复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邓小平亲自参与了建国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这30年的曲折发展,尤其是20年的严重失误,邓小平开始从理论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并进而考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他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邓小平认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长期思考,邓小平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率先提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问题。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此,中国真正找到了一条走向繁荣富强的路子。

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几次现代化建设思路的演变,实践证明,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而任何“西化”或者“苏联模式”的道路都是无法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出路的。

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其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一般规律就是蕴涵在这绚丽多彩的发展模式之中。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时,从一开始就强调现代化建设要因时因地制宜,各国情况不同,其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也不同。他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来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邓小平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深刻的论述和独特的设计。

首先,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由于“”的严重影响,在中国共产党内很长一段时间里“左”的错误横行,形而上学猖獗,在思维方式上习惯于把讲政治与讲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搞现代化就是搞修正主义,搞资本主义复辟。针对这种错误的思想,邓小平在1975年出来主持中央工作时,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了真正把四个现代化建设搞上去,他一方面抓现实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抓科技教育,大力纠正将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对立起来的“左”的错误,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他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由此可见,邓小平是从现代化事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途,代表着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最主要条件的高度,来认识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这一问题的。实践证明,邓小平这一思想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而且找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方向,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

其次,邓小平一方面反对“贫穷的社会主义”,批判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对立起来,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角度,指出我们讲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上,邓小平多次强调“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经历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种现实的国情就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只能是建设一个“小康之家”。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在建设现代化时要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他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两位一体的任务,社会主义规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模式。

在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上,一方面,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又是一个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他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建设。邓小平认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必须有可靠的保证。一方面,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邓小平还指出,要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必须有可靠的政治保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动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三、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紧贴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实际,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不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直接的推进作用,而且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认识。它紧紧把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给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带来了蓬勃生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邓小平那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融为一体的。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处于低潮的形势下,由于有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指导,才使中国社会主义在逆境中奋起,才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希望。

现代化思想范文篇8

关键词: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历史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和认真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深刻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明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历史任务,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认真研究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对于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近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演变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也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落伍了。为了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和被动挨打的命运,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富民强国”就一直成为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最大的愿望和理想。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许多志士仁人就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从林则徐的“师夷之长技”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从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到孙中山、黄兴的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上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但是,由于他们把现代化的视角放在了西方的模式上,不能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因而这几代人苦苦追求、舍身奋斗,最终还是以悲壮的失败走下历史的舞台。它尽管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之梦仍旧是久久难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伟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而且开辟了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改良是补缀的办法,应主张大规模的改造”,唯一可行的是采用“激烈方法的社会主义(列宁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正是在这种“俄式”革命的指引下,通过“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现代化历史上又一伟大的篇章,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是稳健的,中国共产党在“以苏为鉴”的口号下,按照既定的模式,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成功地对几亿农民实现了合作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党内出现“快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急躁情绪和机械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以及“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没有取得战略意义的价值地位”和当时“思想观念上防资本主义的弦崩得太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模式过早地出现了转换,使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发育不全”、举步维艰的曲折历程。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这会主义”一直是邓小平反复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邓小平亲自参与了建国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这30年的曲折发展,尤其是20年的严重失误,邓小平开始从理论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并进而考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他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邓小平认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长期思考,邓小平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率先提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问题。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此,中国真正找到了一条走向繁荣富强的路子。

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几次现代化建设思路的演变,实践证明,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而任何“西化”或者“苏联模式”的道路都是无法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出路的。

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其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一般规律就是蕴涵在这绚丽多彩的发展模式之中。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时,从一开始就强调现代化建设要因时因地制宜,各国情况不同,其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也不同。他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来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邓小平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深刻的论述和独特的设计。

首先,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由于“”的严重影响,在中国共产党内很长一段时间里“左”的错误横行,形而上学猖獗,在思维方式上习惯于把讲政治与讲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搞现代化就是搞修正主义,搞资本主义复辟。针对这种错误的思想,邓小平在1975年出来主持中央工作时,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了真正把四个现代化建设搞上去,他一方面抓现实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抓科技教育,大力纠正将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对立起来的“左”的错误,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他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由此可见,邓小平是从现代化事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途,代表着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最主要条件的高度,来认识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这一问题的。实践证明,邓小平这一思想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而且找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方向,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

其次,邓小平一方面反对“贫穷的社会主义”,批判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对立起来,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角度,指出我们讲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上,邓小平多次强调“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经历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种现实的国情就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只能是建设一个“小康之家”。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在建设现代化时要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他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两位一体的任务,社会主义规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模式。

在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上,一方面,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又是一个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他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建设。邓小平认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必须有可靠的保证。一方面,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邓小平还指出,要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必须有可靠的政治保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动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三、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紧贴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实际,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不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直接的推进作用,而且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认识。它紧紧把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给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带来了蓬勃生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邓小平那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融为一体的。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处于低潮的形势下,由于有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指导,才使中国社会主义在逆境中奋起,才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希望。

现代化思想范文篇9

【正文】

一、何谓“中国特色”

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首次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他又明确宣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此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路路线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日渐成熟、完善。在邓小平所设想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之后,“中国特色”也随之成为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标志,成为中国独创的现代化模式的代称。

现在,“中国特色”一词已十分普及,但人们对“中国特色”的理解却各不相同。有人笼统地将中国特色等同于中国国情;或认为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的特点;或认为中国特色就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有人不怀好意地戏称,中国特色就是在面对马列老祖宗的理论经典和外国人的狐疑目光时的一块“理论挡箭牌”。如此等等。认识的不统一,说明研究工作不彻底,这必然会影响到对中国现代化的整体认识。因而,深入、具体地研究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对于正确认识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和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从一般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讲,特色的直接根据在于客观世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个体的特征和特殊性是其特色的直接依据。在这个意义上,特色包含着特点。就一个国家而言,研究其行为的特色,首先必须了解其特点,即国情。国情是对一个国家的特点的描述和分析。因而,在价值判断上,国情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诸如民族特长、民族优越性等方面的优质规定,也包括诸如民族保守性、民族劣根性等方面的劣质规定,是优质与劣质的统一体。就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事业而言,国情是现代化事业的出发点,对国情的认识和分析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选择和具体实施。因而,研究中国现代化的特色,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即现代化所面临的现实社会状况,这些状况构成中国现代化的客观历史起点。以此为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分析中国现代化的特色。

但是,仅仅认识和分析国情是不够的。特色不仅包含特点,而且还是对特点的超越。在价值判断上,特色代表的是事物的特长和优势,即优质规定性。用哲学的语言,特色代表事物的最优存在方式和最优演化方向。因而,特色的形成是在充分认识事物特点的基础上,对特点的优化和超越。对一个国家而言,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不是特色,传统的思想文化不是特色,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立足国情的现代化纲领、独辟蹊径的现代化道路等,才是构成其特色的真正内容。从该角度出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不等于符合国情的现代化,他应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但又不仅止于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应是在正确了解并深入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创造性地使中国现代化以最快速度和最优方式向前推进,使其既具有先进性和独创性,又具有典型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3]因而,对中国现代化的特色而言,国情只是立足的基础,而不是遵循的标尺;是改造的对象,而不是永恒的包袱。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对中国国情的筛选、改造和优化的过程。

将中国特色理解为中国国情,将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解为符合国情的现代化,不仅无利于中国现代化对先进事物的吸收和自身的创造性发挥,而且有使中国现代化事业误入歧途的危险。中国近代史上以“中西国情不同论”为由拒斥现代化的思潮,就是典型例证。由此,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的构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他必须对中国国情即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有正确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第二,他必须根据现代化的世界潮流,对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化过程进行模式上的系统创新。

这样研究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不可回避的一个理论前提,就是现代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我们提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本身就意味着对现代化的民族性的肯定,但这种肯定是辩证的、有条件的,其认识的前提就是现代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毫无疑问,作为一种历史发展潮流,现代化首先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世界性是其显著特征。现代化的世界性首先表现为传播的不可逆性,他将一个又一个传统社会纳入现代社会,而那些已现代化的国家则向更高阶段继续推进。其次表现为对现代化规律的共同认可。现代科技、经济增长、民主法制、阶层流动、理性意识等一些代表现代化的表征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成为各国现代化必经之路。再次是现代化浪潮带来的经济、交通、信息的全球化,使任何一国的现代化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之外而获得成功。承认现代化的世界性,就意味着我们应主动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遵循现代化的共同规律,从世界角度反视自身。背离世界性的现代化,只能是故步自封、闭门造车的现代化。

肯定现代化的世界性,只是表明这种世界性为特定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发展的外在环境,而真正规定着特定国家现代化发展具体道路的只能是民族性。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而“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4]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构成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传统的社会习俗和民族心理影响着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和目标选择;传统的民族品格和文化精髓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创造力源泉。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种激烈形式,现代化的本质在于变革,这种变革既是一个系统功能的整体渐变过程,也是一个独立社会系统与世界整体系统的相互融合与功能协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系统新功能的形成必然会受到民族性显性或隐性的影响,社会系统在世界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取决于民族性所赋于他的鲜明个性和独特功能。在这里,民族性对现代化的规定性,就表现为现代化只能是对民族性的转化和张扬,而不能是对民族性的背叛和抛弃。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现代化如失去民族性就意味着失去个性和特色,也就难以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代化的世界性来源于其民族性,世界性与民族性是辩证统一的。失去民族性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

必须指出,强调现代化的民族性和民族特色与“民族狭隘性”是截然不同的。后者是盲目乐观和一味排外,固守“尊王攘夷”、“中学优于西学”等陈腐观念;前者则是正视国情与放眼海外,通过对国情的改造与创新以复兴于世界。中国现代化走民族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是符合逻辑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可以把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的内涵界定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而提出的关于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独创性。

二、中国现代化要解决哪些特殊问题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的表现,是以对中国现代化特殊问题的独创性解决为基础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1.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对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949年的革命胜利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出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以及缺少现代化经验,全面借鉴苏联现代化模式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一般被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这一模式对中国建国初期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此后愈来愈严重地限制着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而言的。因而,如何对待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难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形成于30年代的苏联。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摸索出一条在社会经济落后的国家中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即现代化的特殊的方法和道路,其主要特征是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以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工业化的战略目标,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来获得资金来源,试图通过现代化的高速推进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在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的推行,使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加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现代工业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演变和国内现代化阶段的推进和升级,仍然沿用原有体制和模式无疑是不适宜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的突出缺陷,是在指导思想上,教条主义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及其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预测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现实依据的。苏联在斯大林时期不顾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按照经典作家的论述设计苏联的现代化模式,将不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外在特征误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并将本国确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硬性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仿效苏联模式时,亦沿袭了其教条主义特征,没有认识到中国与苏联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具体说来,在现代化的目标选择上,片面强调国民经济的突进增长和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导致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上,高度集中的行政计划体制窒息了现代化发展的生机;在现代化的外在环境上,自我选择封闭的发展道路;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随意的发展进程阻碍了现代化的正常发展。总之,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的缺陷窒息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活力,严重制约了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不首先解决这种模式对现代化进程的制约问题,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将无从谈起。

2.现代化的后发优势与内在生长力的培育。

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发达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化经验、先进的经济技术成果以及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后来者可以通过适当途径吸收和借鉴这些现代化成果,可使自身少走弯路,实现赶超发展。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预料到:“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5]邓小平也明确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6]

落后国家现代化具备潜在的后发优势已为当今的现代化学者们所普遍认可。总体而言,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会对落后国家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和示范效应,压力转化为动力,有利于落后国家现代化的社会动力并促使其加快现代化步伐;第二,借鉴先进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教训,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直接过渡到或较快进入较高的现代化阶段;第三,吸收外国经济技术成果,弥补落后国家现代化建设资金和技术不足的缺陷;第四,吸收外国发展经济的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促进本国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第五,利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机会,发挥本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发展相关产业,以增加积累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而言,后发优势可以而且应当利用。但是,现代化从本质上讲应是内生性的。这不是指现代化的最初启动诱因,而是就现代化的整个动力系统和推进机制而言的。后发优势构成现代化有利的外在条件,但他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现实成果。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现代化的内在生长力,才会获得持续的良性发展。这种内在生长力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源于自我本体的、与现代化相吻合的内部推动力量。现代化内在生长力的发育成熟,意味着在共同的现代化价值取向之下,整个社会的制度、资源、经济技术基础、内外环境、民众、民族传统以及现代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等多重因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大系统,这个系统的正常运作使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发展的惯性和强劲动力,推动现代化进程不断冲破各种旧因素的制约和束缚,实现社会的长久、健康发展。

培育现代化的内在生长力与利用现代化的后发优势并不矛盾,如果处理得当,两者之间可以产生一种良性互动效应。就中国而言,后发优势是现代化的外在环境和现实条件,内在生长力的培育则是现代化的内部机制的调适过程和长远目标。中国现代化的最佳选择就在于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对外开放与避免依附。在开放的世界环境下推进现代化,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依附性发展,即在政治经济上成为受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边缘国家”。必须争取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下,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积极提升现代化水平和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抢占有利的地位。第二,引进先进与自主创新。在引进先进的同时,应注重对这些先进成果的内化及在此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使外来先进成果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转化为适宜的经济技术存在方式,与中国现代化发展切实融为一体,并进而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起点和促进创新的内生动力。第三,高速发展与环境协调。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因环境急剧恶化而导致的“现展危机”等问题,已引起各国的警惕和现代化学者们的关注。对于饱受环境恶化之苦并已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发展战略的中国而言,这个问题尤其显得重要。第四,局部突进与整体转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该突进的必须突进,不该突进的绝对不能冒进;某些方面一定的滞后是不可避免的,但社会整体转化的过分滞后则是不能允许的。第五,赶超愿望与克服急躁。在现代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一方面应利用后发优势,以适当高速度赶超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克服急躁心理,在现代化的目标选择与推进战略上,立足国情,实现稳定,渐进发展。

3.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统一。

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世界性的发展潮流,现代化具有一些共同性的标准和普遍性的规律,为世界各国所一致认可和遵循。正因为如此,在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经济、社会等方面都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征。在这方面,任何以国情为借口对现代化的共性的否定,都只能解释为是民族狭隘心理的反映。中国现代化就是要遵循世界现代化的共同规律,在对传统社会的改造与扬弃中,逐步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另一方面,作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动态的、渐进的转化过程,现代化的推进和与国际的接轨不可能脱离开具体国家的特定社会基础。这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在遵循现代化共同规律的同时,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传统社会基础,着力解决中国的特殊问题,实现现代化的共同标准与普遍规律同中国特定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化之间的统一。中国现代化在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特殊问题主要有:第一,发展与稳定。这是为了正视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超大规模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事实。相比较而言,大国的现代化,其变量因素更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故障,都有可能对其他环节产生联动和广泛的影响。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要维持中国这个超大型社会的统一和完整都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长期的现代化发展。第二,循序与浓缩。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像早发现代化国家那样按部就班地发展,而必须采取一种浓缩的形式,将长期的现代化过程压缩在一个短时期内予以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确保中国浓缩现代化的顺利推进。第三,再造与传承。根据中国现代化发展及其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进行现代化的文化再造是必然的。但是,文化再造不等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应该看到,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阻碍是就其社会基础和政治功能而言的,而作为民族发展的思想遗产,传统文化中亦包含有许多可传世的内容,其中包括提倡积极入世的实践理性、催人奋进的自强思想、重民轻官的民本思想、尊重知识的倡学重教思想等完全可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这就需要在发展进程中把握好再造与传承之间的度。

三、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独创性是什么

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是在解决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特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顺利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其中所蕴含着的别具一格的创造性思维,正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之所在。

1.道路创新:中国现代化与其社会主义主体性统一。

迄今为止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有过两种类型的主体性选择,即社会主义主体性与资本主义主体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随后几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最终解决了中国现代化的主体性选择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构成中国现代化主体性的规定性。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进一步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好,即没有解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难题。此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历经曲折,愈来愈脱离了现代化的本来函义。尽管社会主义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旗帜,但现代化却日益消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视野之外,以至在“”时期,现代化竟成了所谓“社会主义者”们排斥和攻击的对象,诸如“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极端荒谬的口号居然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这表明,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必然性的社会主义主体性,与中国现代化还没有真正融为一体。

邓小平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早在1980年,他就提出:“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好多非洲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不能因为有社会主义的名字就光荣,就好。”[7]他认识到现实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开始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对社会主义作这样的理解下面,我们寻找自己应该走的道路。”[8]随着新道路的开辟,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我们“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9]而是“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0]以这样的崭新思路,邓小平提出了既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也不同于中国以往模式的现代化道路。

邓小平在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后提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1]明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意味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不应当以建立马克思恩格斯笔下所描述的无私有、无商品、无交换、无市场、无剥削的社会为目标,而必须以最大限度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基于此,邓小平一再强调,现代化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12]从现代化的角度出发,一切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体制和弊端都应彻底革除,并建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体制和机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一切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外国经济技术成果和经营方式、管理方式都应积极吸收,为我所用。由此,中国的改革开放得以启动并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逐步建立,中国现代化水平得以日益提高。

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实质上是从生产力的角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过程。正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区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也正在于对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及其客观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由于生产力发展落后,中国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服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得出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判断,如此等等。另一方面,从生产力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经阶段,成为在中国压倒一切的问题和当前最大的政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他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这样,以生产力为纽带,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终于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中国社会主义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正确发展道路,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主体性也第一次得以真正的张扬。

2.目标创新:中国现代化目标的立体构架。

现代化思想范文篇10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述中蕴涵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这方面我们过去研究得不够。面向新世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理论,对于指导中国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述中经常使用“现代”、“现代化”等词语。例如:“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以及通过消灭一切阶级差别来建立新的社会组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大工业“建立了现代的大工业城市——它们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来代替自然形成的城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在拿破仑的大陆体系之下开始出现的、在国内其他地方所建立的现代化的工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5页)。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阶段,是发展过程的一次飞跃,具有同以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完全不同的重要特征。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1.大工业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大工业是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正是大工业生产使人类社会实现了一次巨大飞跃:“自从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前所未闻的规模发展起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8页)。凭借着大工业生产,“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用机器的操作代替了人工劳动,即人类劳动的各种替代物日益增多,效力日益增大。“一旦人不再是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而只是作为动力作用于工具机,人的肌肉充当动力的现象就成为偶然的了,人就可以被风、水、蒸汽等等代替了”(《资本论》第1卷,第412页)。这一切就突破了劳动者本身生理方面的局限,从而使生产力突飞猛进。大工业生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与机器工业密切相关的生产的社会化。一方面,从生产的规模来看,远远不是小生产方式所能比拟、想象的。“纺纱机、机械织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机和手工锻锤;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进行协作的工厂代替了小作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9页)。另一方面,各个经济部门、各个劳动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已达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谁也无法脱离其他部分而独立存在。所以,“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资本论》第1卷,第366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大工业生产的观点,把握住了现代化根本性的问题,构成了其现代化思想的基石。

2.现代科学技术。伴随着现代化过程的推进,适应现代大生产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是按指数规律增长的。无论是就其量的积累而言,还是就其质的飞跃而论,现代科学与技术均呈突飞猛进的势头。“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732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72页)。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2页)。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7页)。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变革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改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81页)。“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从事创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造成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67页)。

3.世界整体。现代之前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总的来说是处于封闭状态之中,其发展只有区域的意义而不具有世界的意义。随着现代大工业以及与之有关事物的出现,这种状况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做了这样的概括:“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它“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所以,资本主义“首先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可见,马克思有时还用“世界历史”这一概念来概括世界整体现象,从而丰富了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

4.高度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大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及高效率,要求社会必须充分地发掘、使用社会资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社会机体原有的由少数单元所承担的功能改由各个单元去承担。于是,社会机体的子单元如各种行业日益增多,社会机体中各种性质不同的成分也日益增多。马克思和恩格斯注意到了这一现象,用社会分工这一概念来指称这一现象。他们指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和工厂的内部结构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社会也有它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加剧了社会内部的分工”,“现代社会内部分工的特点,在于它产生了特长和专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167、169页)。当然,高度的社会化并不意味着社会分离状态或是无政府状态的存在。相反,正是由于分化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机体的各种子单元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即任何一个层面如脱离了其他层面便无法生存。这就进而造成一种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现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高度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联合活动、互相依赖的工作过程的错综复杂化,正在到处取代各个人的独立活动”。而这种相互依赖又必须以一种权威性的社会控制系统的存在为必要前提:“联合活动就是组织起来,而没有权威能够组织起来吗”?“想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想消灭工业本身,即想消灭蒸汽纺织机而恢复手纺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225页)。

5.世俗化和城市化。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谈论了现代化其他方面的一些特征。比如,他们认为世俗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世俗化是作为国家相对应的社会现象而出现的。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宗教的产生是出于人类生产力的低下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低下等原因。而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在先进知识广泛传播的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普遍地意识到,在现实的此岸世界中,可以创造一个适合于自己存在与发展的环境,理想在现实中便可兑现,而不必到彼岸世界中去寻找。尽管彻底的世俗化有赖于多种因素,但毫无疑问,现代生产力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已使世俗化成为一种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城市化也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大工业“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使“乡村城市化,而不是象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0页)。“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资本论》第1卷,第55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除了对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之外,还对其他一些有关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现代化不同阶段的论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现代社会”是一个具有两层涵义的概念:一是他们在许多场合把“现代社会”等同于“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或多或少地摆脱了中世纪的杂质,或多或少地由于每个国度的特殊的历史发展而改变了形态,或多或少地有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二是他们有时也认为“现代社会”还包括着共产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知道,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制地向其趋归的那种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上认为现代化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第二阶段则是共产主义(含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在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亦即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里,虽然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但也存在着一些重大的弊端。一种类型的弊端是由现代生产力本身所引致的,即“大工业的机器使工人从一台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物……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短视所奴役,为他们的由于接受专门教育和终生从事一个专业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643页);另一种类型的弊端是由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冲突所引致的,“对于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发展的最初阶段来说,除了私有制,不可能有其他任何所有制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8页)。于是,“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4页)。而且,这种对立在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中是无法消除的。要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这些弊端,就必须使现代化过程过渡到第二阶段。

在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即共产主义现代化阶段里,人类社会将再上一个新台阶。这时,整个社会不但是极为发达的,而且是极为完善的:一方面,“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294页)。

2.对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不合理关系以及落后国家进行正常的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的论述。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日益密切的联系,显然,在这种联系中经济实力强的一方,亦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它使未开化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而资本主义由于具有原始积累的传统,即:“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婪的驱使下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8页)。这种传统必然会用于处理强弱国家之间的关系。尽管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客观上结束了落后国家与世隔绝的状态,并输入了某些新生产方式因素,但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阻碍了这些落后国家的正常发展,英国“摧毁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而且至今还没有任何重新改建的迹象。印度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使不列颠统治下的印度斯坦同它的全部古代传统,同它的全部历史,断绝了联系”。“中国的纺织业者在外国的这种竞争之下受到很大的损害,结果社会生活受到了相应程度的破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692页)。

因此,落后的国家要想得到正常的发展,进行正常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7、428页)。“……只有当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它的内部发展过程才会重新开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2页)。

3.对于现代化多种模式的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现代化的多模式问题逐渐给以关注,越来越认识到现代化并非只有一个模式,并对其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他们认为,由于历史状况不尽相同,即便是在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里,现代化模式也不是单一的。如在谈到民主制度的建立时,恩格斯指出,“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在英国可以直接建立,因为那里的无产者现在已占人民的大多数。在法国和德国可以间接建立,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民不仅是无产者,而且还有小农和小资产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逐渐认识到,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有可能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很不相同。他们在晚年对于俄国的发展道路极为关注。马克思在19世纪后期从事著述,其注意力集中在有关资本主义和资本家发展的理论方面。虽说欧洲是他的主要关心之所在,但是,他也注意到了非欧洲范围的前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俄国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不相同,俄国极有可能跳跃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应当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现代化问题的论述,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与同时代的一些社会学家相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无论就其深刻性、涵盖性,还是就其留有的发展余地而言,均高出一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把握住了现代化这一历史现象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对于现代化的历史起源以及现代化在各个民族的成长这类问题,大多数的西方社会学家没有给予真正科学的解释。他们往往把现代化的起源归于某些民族所特有的随机性因素。韦伯就把资本主义现代化兴起的基本原因归于西方国家所特有的新教伦理。既然现代化的起源是出自偶然,那么非西方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引进西方国家的各种因素并以此为根基而彻底更新自身。这样,现代化也就不存在普通的共性,而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外发过程,只能是西方化。这种观点的片面性早被非西方国家如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所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则从现代大工业和现代科技这两个现代化基本支柱入手,既把握住了现代化的本质,又把握住了现代化的历史起源问题。现代化这一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现象,因而具有普通性。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只有早晚之分,而无可能与不可能之分。对于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启动来说,先发国家的影响显然会有一定的甚至是不小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决不是一个“他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内生”的过程。

2.融现代化的现实与将来于一体。19世纪的不少社会学家对现代化问题进行了严肃的研究,但他们往往只限于对有关现代化的“现实”做归纳性的概括。如涂尔干把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有机关联”,以对应现代化社会的“机械关联”;滕尼斯则把现代化社会概括为“法礼社会”,以别于过去“礼俗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则比这些人高明得多,他们不但对现代化的现实进行了系统而准确的概括,而且对于现代化的基本趋向也进行了必要的把握。他们对于现代化较高阶段特征的某些预测现已得到验证,如现代科技的影响愈来愈大的观点,已经被发达国家的客观现实所证明;再如,他们有关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观点也得以验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日后发展、充实与完善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现代化思想的理论依据是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决定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其他方面的基本思想一样,是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停滞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现代化思想的发展起着一种定向的作用。后人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只是依据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决定性作用以及非经济因素的反作用等原理,便可牢牢把握住现代化的基本动因和基本定向,而不会误入歧途。再者,唯物史观所强调的历史主义的精神可以保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中的一些具体结论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地得以充实、完善或校正。唯物史观所强调的是观念适应具体环境,而不是相反。“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2页)。随着现代化在各个国家的推进,各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具体情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唯物史观恰恰能保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在以后的继承人那里得到不断的发展、充实。总之,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而言,其自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而不会出现其他现代化理论流派的那种简单地否定、代替前面出现的理论的情形。

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许多与现代化有关的问题尚未出现,或者即便是出现,但表现得也并不很充分,因此,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中存在着一些论证不够充分、不够系统之处。主要表现在:其一,对民族性现代化模式的论述不够系统。对民族性现代化模式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存在着一个转变的过程。起初,他们认为现代化不存在模式问题,后来,这一看法有重大转变,认为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现代化模式,西方式的现代化模式也并不是各个民族所必定采用的。但这种转折了的观点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其二,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出现的可能性,但对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论述不够系统。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之上方可出现。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落后国家从事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没有给予系统的论述。而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形却恰恰是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样,这些国家如何从事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显然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答案。其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等问题,也未给予完整的论述。在19世纪,现代化过程只能说是刚展开不久。尽管现代大工业已显现出其威力,但与之相伴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平衡问题尚未直接危及人类社会的生活,非再生性资源也未表现出有可能被消耗殆尽的迹象。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这类问题没有倾注很大的精力,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论述。

尽管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原则对于21世纪中国应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1.有助于我们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把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作为我国在新阶段的中心任务。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现代化思想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不少人片面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革命斗争的学说”,只是“阶级斗争的学说”。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既包括“斗争”的学说,更包括“建设”的学说。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已把现代化建设放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要解放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压抑了的现代生产力,使现代化建设能够胜利推进。在列宁那里,由于当时落后的俄国还不可能直接开始真正的现代化建设,时代的中心任务是为正常的现代化建设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即夺取政权。所以,当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就对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可惜列宁去世过早,有关现代化建设的详细论述尚未来得及形成。由于中国近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如何为正常的现代化建设确立必要的前提条件亦即争取民族独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便成为等人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在这方面,论述得相当完备和系统,并在实践中检验了有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前提性条件的论述。总之,在确立现代化必要前提时,列宁、等人过多地强调“斗争”是很有必要的,是合乎当时的时代中心的。但当落后国家如中国的现代化的基本条件确立之后,时代中心任务便是现代化建设。建国以后的中国历史充分地说明,凡是对马克思主义片面理解亦即不重视现代化建设,而只是一味地强调政治斗争的时期,社会主义便会受挫。正是鉴于种种历史经验和教训,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种情形之下,重新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现代化的思想,无疑会坚定中国人民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信念,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