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1:05:09

未成年

未成年范文篇1

第二条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是针对未成年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特点,以及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采取的特殊劳动保护措施。

第三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以下范围的劳动:

(一)《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一级以上的接尘作业;

(二)《有毒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一级以上的有毒作业;

(三)《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二级以上的高处作业;

(四)《冷水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二级以上的冷水作业;

(五)《高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三级以上的高温作业;

(六)《低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三级以上的低温作业;

〔七)《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国家标准中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八)矿山井下及矿山地面采石作业;

(九)森林业中的伐木、流放及守林作业;

(十)工作场所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作业;

(十一)有易燃易爆、化学性烧伤和热烧伤等危险性大的作业;

(十二)地质勘探和资源勘探的野外作业;

(十三)潜水、涵洞、涵道作业和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作业(不包括世居高原者);

(十四)连续负重每小时在六次以上并每次超过二十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超过二十五公斤的作业;

(十五)使用凿岩机、捣固机、气镐、气铲、铆钉机、电锤的作业;

(十六)工作中需要长时间保持低头、弯腰、上举、下蹲等强迫体位和动作频率每分钟大于五十次的流水线作业;

(十七)锅炉司炉。

第四条未成年工患有某种疾病或具有某些生理缺陷(非残疾型)时,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以下范围的劳动:

(一)《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一级以上的高处作业;

(二)《低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二级以上的低温作业;

(三)《高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二级以上的高温作业;

(四)《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五)接触铅、苯、汞、甲醛、二硫化碳等易引起过敏反应的作业。

第五条患有某种疾病或具有某些生理缺陷(非残疾型)的未成年工,是指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情况者:

(一)心血管系统

l先天性心脏病;

2克山病;

3收缩期或舒张期二级以卜自脏杂音。

(二)呼吸系统

1中度以上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2呼吸音明显减弱;

3各类结核病;

4体弱儿,呼吸道反复感染者。

(三)消化系统

1各类肝炎;

2肝、脾肿大;

3胃、十二指肠溃疡;

4各种消化道庙。

(四)泌尿系统

1急、慢性肾炎;

2泌尿系感染。

(五)内分泌系统

1甲状腺机能亢进;

2中度以上糖尿病。

(六)精神神经系统

1智力明显低下;

2精神忧郁或狂暴

(七)肌肉、骨骼运动系统

1身高和体重低于同龄人标准;

2一个及一个以上肢体存在明显功能障碍;

3躯干四分之一以上部位活动受限,包括强直或不能旋转。

(八)其他

1结核性胸膜炎;

2各类重度关节炎;

3血吸虫病;

4.严重贫血,其血色素每升低于九十五克(<95g/L)。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按下列要求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一)安排工作岗位之前;

(二)工作满一年;

(三)年满十八周岁,距前一次的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

第七条未成年工的健康检查,应按本规定所附《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列出的项目进行。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根据未成年工的健康检查结果安排其从事适合的劳动,对不能胜任原劳动岗位的,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劳动。

第九条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

(一)用人单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除符合一般用工要求外,还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未成年工登记表》,核发《未成年工登记证》。

(二)各级劳动行政部门须按本规定第三、四、五、七条的有关规定,审核体检情况和拟安排的劳动范围。

(三)未成年工须持《未成年工登记证》上岗。

(四)《未成年工登记证》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条未成年工上岗前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巨生教育、培训;未成年工体检和登记,由用人单位统一办理和承担费用。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依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罚。

各级工会组织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未成年范文篇2

主要的目的是总结我区未成年人维护工作,这里召开区年区未成年人维护委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年工作任务。

刚才,镇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未成年人维护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同志全面总结了未成年人维护工作,并对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完全同意。希望各委员单位、乡镇(街道)未委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进一步加强我区未成年人维护工作再讲三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未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青少年的健康生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幸福。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历届区委、区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维护工作,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对在未成年人维护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协调解决。区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真抓实干,未成年人维护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随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维护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比方:前两年国内发生的多起针对未成年人的案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相关工作的高度重视。区未成年人生长的整体环境是好的未保工作也是卓有效果的但是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仍有发生,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未保工作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非常复杂,既有青少年自身素质和交友关系的原因,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存在着社会管理上的漏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希望区未委会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未保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站在对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立场上,从久远眼光来看待这项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推进未保工作。要从建立全社会维护未成年人意识,健全未成年人维权工作机制,优化未成年人生长环境,打击未成年人侵权案件等方面入手,不时提高我区未保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广大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生长做出新的贡献。

二、认清形势。切实开展好未成年人维护工作

认真掌握服务与发展、服务与履职的关系,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未成年人维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各委员单位和有关部门都必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对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事件和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要认真对待、严格执法、及时处置。要继续巩固原有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品牌,不时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注重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使法制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要进一步加强法制校长、法制村长队伍的建设,选树典型的同时,重视对后备力量的培养;要密切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开展公开课、举办法制校长演讲会等形式,增加学校德育工作者与法制校长的沟通与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公、检、法、司等各单位领导,要对法制校长入校时间给予充分保证,通过内部考核、专业培训、学校反馈等形式不时提高法制校长的授课质量。

切实担负起保护在校未成年人的职责。要防止个别学生失学现象的发生,学校要充分发挥法制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学籍管理和家庭信息的收集工作,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开展工作。要妥善解决受到司法处置的学生的复学问题,不能歧视已经悔过自新的青少年,更不能将他拒之校门外。要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探索青少年思想变化的具体规律,找出预防和挽救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好青少年犯罪的突出问题。要积极配合区未委会各委员单位在学校开展的家长法制大课堂“等各项未保工作。

要认真抓好网吧经营秩序整治等专项工作,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加大文化市场整顿力度,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良、健康的精神食粮;民政局、人力社保局要做好特困生群体的就学、就医、就业等综合救助工作,有效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学生营养餐卫生检查的力度,要不断提高儿童集体保健水平,为未成年人生长发明良好的卫生保健环境。政府办、财政局等单位要切实为未成年人维护工作提供协调支撑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的保证。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做好未保工作。

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管理和帮教工作。闲散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和问题青少年群体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各委员单位要在面向全体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基础上。预防违法犯罪的重点工作对象,加强社会面控制的重点人群,也是影响平安奥运的一个可能因素。要通过完善工作平台等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实现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跟踪管理、及时服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协助他克服困难、重树信心、回归社会。各街道、镇乡要充分发挥街道、镇乡未委会的作用,深入社区、村开展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的动态调查工作,及时更新社对本辖区重点青少年群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区闲散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和问题青少年管理档案。并就相关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社区、村是青少年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区域,各社区、村有更为独特的工作优势,必需进一步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总而言之,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履行职责,敢于直面各种困难,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推动全区未保工作深入发展。

三、认真履责。开创我区未成年人维护工作新局面

关键在于能否抓好落实、取得实效。各委员单位必需加强领导,区未成年人维护工作能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密切配合,全面推进我区未成年人维护工作。

一是要加强领导。各委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维护工作。为本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充分保证。要高度重视未保工作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考察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未成年人维护工作者的工作水平。从事未成年维护的工作人员,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加强对”两法一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等知识的学习,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密切配合。各委员单位或基层组织都具有独特优势。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抓实抓好。团区委作为未委会的具体办事机构,要加大统筹协调和服务力度,扎扎实实地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推广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予以宣传推广。要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联席会制度,有效整合全区法制教育资源,深入研讨未成年人维护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是要加强督导。要完善各委员单位责任分工。督促各单位切实提高认识,认真落实职责。要建立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对履职不力的单位,采取发出建议书、整改书等形式予以警示。要在继续完善对街道考核规范和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相关委员单位综治考核内容之中。要注意加强前瞻性研究、不时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建议开展符合当前社会热点、符合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未保工作不时取得新成效。

未成年范文篇3

未成年期是一个发展成长期。古人云:“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未成年人的道德发展与其成长相一致,呈现出“认同-反叛-创造”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把握。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以未成年人为中心,建立起以增强未成年人道德素质为主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科学体系。

1.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建立思想道德教育体系,首先是要抓好未成年人自我学习的素质教育。要以“科学”和“规则”教育为重点,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突出体验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快乐的学习和实践之中,让未成年人自己从社会和书本中学习知识吸取精华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是要抓好对教育者的教育。未成年人大部分都属于在校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肩负着最主要的教育任务。对已经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要倾注更多的爱心,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治,使这部分未成年人重新回到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来。特别是要加强对工读学校的建设,要给予这部分未成年人除生活以外更多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正面引导和帮助,修正他们那些已经偏离社会道德要求部分的道德观念。尽量减少对其他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健康发展。

2.构建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社会外部环境

环境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势利导,构建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是有效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之举。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要规范社会各种行为,把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加强舆论的力度,一方面正面宣传社会道德规范。重视对社会公众人物的教育,社会公众人物往往是未成年人崇拜和模仿的偶像,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塑造和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很大。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系中,要加入对社会公众人物的教育。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让他们自觉规范言行举止,生活中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注重自身正面形象的塑造,用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另一方面对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公开进行曝光,同时大力打击违法犯罪,清除黄、赌、毒、暴力、邪教等内容的不健康文艺作品,避免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耐心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大力宣传和倡导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不断扩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和运行机制,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启动全社会的道德素质评价机制,如个人诚信档案等,优化环境,创造条件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探索建立未成年人评价体系,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研,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调查分析、文献研究,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操作体系,提出体现未成年人特点和需要的思想道德教育思路和方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反映未成年人的思想、愿望和呼声,推动党委和政府制定符合未成年人成长及青少年工作规律的未成年人工作规划。加强与有关专业机构合作,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评估研究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研究,逐步建立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预警机制。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区论坛。定期邀请有关方面领导、青少年教育专家、优秀未成年人典型,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行报告会、对话会、研讨会等活动,并以论坛为载体,开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活动。

3.要重视未成年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建设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未成年人从出生开始,就开始在家庭内部成员的影响下成长,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有意无意的引导着未成年人的言行举止。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建立教师和家长再教育机制,通过教育培训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施教的能力、方法和技巧,将思想道德教育寓于学习和实践中,融入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二、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要拓宽对未成年人进行救助的范围和领域

要建立包括覆盖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在内的对未成年人进行救助的体系,给处于道德边缘的未成年人以物质上、心理上的支持。同时要建立高效率的信息网络,实行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各种手段及时发现救助对象,并联合社会的各种力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救助。不仅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还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将他们从道德的边缘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2.要正反两方面相结合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

未成年范文篇4

1网络成瘾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1•1网络成瘾的定义

长时间网上浏览和过度沉溺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并对身心造成一定伤害的现象。

1•2流行病学特征

2000年12月31日中国互联网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上网人数中,18岁以下的用户占14.93%,18~24岁的用户占41.18%;在2250万互联网用户中青少年用户接近50%。据重庆医科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杨励报道,在被调查的2173名高中生中,沉迷与计算机游戏和电子游戏机的占24.6%,随着年级的增高,发生率也在增高,高三学生达到32.3%。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的2000年中国5城市青少年互联网状况及其影响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同样的流行趋势,即高中生占56.0%>初中生36.0%>小学生25.8%;调查还显示,父母的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从玩计算机游戏和电子游戏的地点分析,社会经营场所是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和电子游戏的主要场所。

2网络与计算机游戏成瘾的影响及危害

2•1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及危害

2•1•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睡眠、饮食一切从简,计算机游戏画面变化莫测、惊险刺激,加之计算机荧光屏产生的极低辐射对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常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通宵达旦玩计算机游戏,还可出现精神恍惚。

2•1•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由于网上的游戏兴奋紧张,青少年全身心投入;另一方面也担心家长和老师的斥责和批评,心情矛盾复杂,极易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而出现心慌、气短、心动过速、心悸等症状。

2•1•3对视觉器官的影响

长时间视近操作计算机,可有眼睛干涩、模糊、引起视力下降。连续长时间玩游戏,严重时可引起暴盲症。暴盲症是指外眼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迅速下降以至骤然失明的急性内障眼病。

2•2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及危害

2•2•1意识障碍造成自我迷失

个体必须学会将自我放在与社会、与他人相处后的对比中来认识和评价自己。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盲目崇拜网络英雄,比如对网络巨富比尔•盖茨传奇式的成就表现出无限的向往,甚至亦步亦趋,效仿其中途退学,创办公司等做法,从而在现实社会中不能客观地把握自己,而最终导致迷失了自我。

2•2•2与他人互动减少造成人际能力弱化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青少年需要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要有选择的接受他人的喜怒哀乐。而在网络世界,他们可以大胆地、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说自己愿说的话,与情感相投的人尽情聊天,从而造成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沉默寡言,忘记了同学、朋友、老师及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导致个人主义膨胀,易造成离群、孤傲,而自己却时常有失落感。

2•2•3网络疏离症造成责任感降低

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体是一个即隐匿又流动且非面对面的情景,人们无需顾及社会规范的压力以及在现实社会互动中的人际障碍。青少年的不成熟及自制能力差,依赖网上生活和娱乐,容易忘记自己对家庭、社会的责任,而沉迷在虚拟的网络的世界里。

2•2•4网络副产品使思想意识扭曲

网络游戏大多宣传暴力凶杀、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计算机的画面清晰度高、真实感强,镜头可以任意定位、重复、固定、放大、缩小,所以,黄色游戏比黄色书刊、录像毒害更为严重,腐蚀青少年的思想。

2•2•5自律性低,生活学习质量差

在网络世界里,青少年接触的是符号、文本、图形、声音。这种与符号的交往,不必要花时间、费精力去掌握内涵,从而使刻苦钻研的精神减弱,对复杂的数理化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学习、自主管理的自觉性,加之睡眠严重不足,常常出现迟到、早退、缺课、逃学、旷课、组织纪律性差的问题。

3网络和电子游戏成瘾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3•1网络和电子游戏成瘾的原因

3•1•1与青少年的掠奇心里有关

青少年不仅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期,也是情感体验和心理不断完善的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互联网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思维的束缚,培养人们非线性思维;全新的媒介形式和互动方式,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大的群体环境和社会交往空间而对广大青少年产生吸引力。

3•1•2与家庭间缺少情感关怀和沟通有关

这主要有缺乏家庭关怀、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及生活态度不正确、学校课外活动少且形式单调乏味、有关部门和机构疏于管理或力度不够等。

3•2预防对策

3•2•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

对青少年应进行思想道德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主动远离黄、赌、毒文化陷阱,选择绿色网站,增强自身免疫力。

3•2•2加强对网络的使用监督是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的有力保证

根据青少年上网地点分析,在社会场所占94•5%,因此,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督。

学校附近禁止开设网吧且不得滞留未成年人,网吧严格实行实名制,限制营业时间,对纯赢利性网吧进行行政执法监督。

未成年范文篇5

关键词:自由刑/释放安置/未成年罪犯/监狱

未成年人释放安置是指只在监禁期后在社区里监督未成年人。释放安置是未成年人被关进行刑机关(原始刑罚)的最后成分,而不是由法官判处的刑罚,它的最基本功能是在社区里监督未成年人。紧随具有严格时间表的监禁刑之后,设计释放安置是要帮助未成年人过渡到“真正的世界”。

未成年人释放安置不是一个新概念,其渊源可追溯到十八世纪,通常认为它类似于未成年人缓刑和成年人假释。最近十年来,为了反映刑事司法制度现在采取的更加严厉惩罚的态度,未成年人释放安置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个词条回放了历史场景,把未成年人释放安置与未成年人缓刑和成年人假释联系起来,并且深入阐述了释放安置的问题。

一、历史回顾

在十八世纪,未成年人大约8岁时就要被送去当学徒,去学习技术、承担责任和接受训练。在十八世纪后半期,这个做法开始衰退了,导致了未成年人监督的崩溃。其结果是,目无法纪的未成年人有时间投身于反社会的课外活动——犯罪。

由于不受监督和不守规矩的未成年人人数日益增加,被拘留的个体未成年人人数和类型也就随之增多了。因此,十九世纪早期出现了把被拘留的儿童与被拘留的成人分开关押的举措,专为儿童设置的第一个拘留设施于1825年开启。纽约收容所收留流浪儿、弃儿,并且关押犯罪未成年人,希望给他们提供较为积极的环境。在他们被关押期间,要求儿童学习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关押时期持续一到三年。根据在收容所期间他或她的行为表现,一个评估委员会决定对未成年人的关押期限,该委员会必须为未成年人释放回归社区做准备。

在监禁期限届满之后,把未成年人释放到一个家庭作为契约雇工在私人住所劳动工作。这已经被视为现行未成年人释放安置运动的起始阶段。契约期间的目的是在社区中监督未成年人并且教导归档儿童学习工作技能。此外,这个措施也给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养育环境,以便努力减少可能引诱她或他实施不法行为的因素。从十九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起先批准了释放的契约约定的委员会,要求一个官方机关检查未成年人的进步情况。

在十九世纪末,收容所的契约成分消失了,因为它不再被视为有利可图了。然而,许多人认为,它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工作名称改变了(Pisciotia,1993年)。契约约定变成了释放安置或假释,而且检察机关变成了假释机关。唯一的不同是,契约约定程序把未成年人释放给“主人”,而释放安置/假释方法把未成年人释放给他们的家庭或监护人。

二、未成年人释放安置与未成年人缓刑及成人假释的比较

(一)未成年人释放安置与未成年人缓刑

释放安置与缓刑之间的不同在于批准的法律基础。在两种情况下,未成年人被带到法院并有充分证据判定未成年人有罪,区别在于未成年人受到的法庭判处的刑罚上。法官判决未成年人缓刑,就意味着该未成年人将留在社区接受一系列规则和规定的约束。然而,法官不能判处未成年人释放安置;而只能是判处未成年人一定期限的监禁,但释放安置是刑罚的一个最后成分。

同样,释放安置与缓刑之间的相似之处是需要给未成年人提供社区监督、咨询和任何附加服务。两者的基本目标是要执行释放回社区的条件。释放的这些条件需要持续地遵守宵禁、上学或保持雇用,保持与法院官员的联系、咨询、参加服务(如物质滥用戒除服务、性犯罪者规划家庭服务),并且避免犯罪活动。检查监督释放条件是释放安置/缓刑监督官的职责,因为违反释放的任何或所有条件都能导致一定期限的监禁。因此,当考察规则和规定的时候,官员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功能:既是执行者又是顾问。

作为执行者,官员必须查证社区释放的所有条件。如果未成年人不遵守释放安置/缓刑的任何条件,官员必须使用他或她的自由裁量权,在警告未成年人和联系法官撤回判决之间作出选择。作为顾问,通过讨论责任的重要性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方式,官员必须帮助未成年人不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一方面,官员必须慈悲为怀、无微不至地关心(顾问的角色);另一方面,她或他必须执行并检查监督释放安置/缓刑的条件。

(二)未成年人释放安置与成人假释

释放安置和假释的功能是相同的——监督和协助已经从监禁期释放出来的罪犯,二者之间的不同是法理上的。未成年人法院制度的创立是一项以寻求未成年人福祉为目的帮助未成年人的成长。因为他或她的年龄,根据社会规则要求,一名未成年人可能被处理或教导该怎样做出行为。相反,成人法院的任务是要证实犯罪并且施加罪有应得的惩罚,以保护社会民众和控制犯罪。因此,刑事司法制度(未成年人和成人)的法理基础是用词不同的理由,虽然释放安置和假释的基本功能是相同的。

三、深入细致的释放安置计划运动

总体上,未成年人释放安置的使用是不成功的(AltschulerandArmstrong,1990)。就是说,提供有限服务和承担大量个案工作压力的同时,在社区里对未成年人的传统监督,对于在社区内成功转变未成年人,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之所以取得不了成功,原因就在于几个因素的影响:(1)在过渡期间,行刑机关工作人员与释放安置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沟通;(2)不能确定未成年人服务的合适提供者;(3)释放安置工作人员承担着极大的个案工作量;(4)选择不适当的未成年人进行释放安置,这就导致了使用基金试图改进释放安置成功的现象。

更加明确的是,未成年人司法和犯罪预防办公室已经拨出专款资助执行“强化释放安置计划”。实施强化释放安置计划目的是:(1)改进从监禁到社区的过渡;(2)提高未成年刑罚的释放安置成分的作用(AltschulerandArmstrong,1994)。这项资金已经获得同意。因为研究表明,当未成年人再进入社会的时候,他们无能力牢记从监禁中吸取的教训,即释放回社区的未成年人似乎不保持在行刑期间他们可能已经学到的亲社会行为。除此,研究已经发现,当高度结构化的计划在适当的位置的时候,释放程序的结果是更有利的。因此,通过统合监禁方式与强化释放安置的办法,“强化释放安置计划”运动寻求缓减从行刑机关监禁的过渡。

统合监禁的目的是在未成年人还在被行刑时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回归社会的整合工作。通过提前给未成年人的挑战做准备,来完成这个转变过程(例如,怎样处理同龄人关系和诱惑),确定在社区里可行的服务和计划(例如,物质滥用戒除咨询),并且确保所有的当事人遵守释放条件(例如,正如未成年人报告所讲的那样,服务被提供)。总之,这个时期涉及详细的释放程序的所有决策,包括未成年人的生活安排。

对于谁适合于强化释放安置的问题,还要做出一个附加裁判。调查研究发现,把有实施再犯罪行为低度可能的未成年人置于强化释放安置的时候,就是严格控制该未成年人可能作出不适当的行为举止。换句话说,释放安置的作用影响对“低危险”未成年人可能是有害的。两个广泛限定的小组能适应选好的强化释放安置。第一组包括顽固罪犯——那些有非暴力行为长期历史的人,第二组是能得益于特殊化处遇有特定问题的未成年人(例如,物质滥用者,性犯罪者)。研究显示,这两组“高危险”群体能获益于高度组织结构化的计划,因此,释放安置计划明确限定接收对象是极为重要的。

更进一步,成功的释放安置计划应该关注保护社会,强调罪犯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给未成年人提供适当的服务(家庭干预,健康相关的问题,生活安排,劳动安置,等等),给未成年人确定并巩固社区资源,而且监督和评估罪犯的进步情况。为完成这些目标,释放安置强调监督和处遇。诚如前述,监督和处遇被视为是与愿望相反的;然而,“强化释放安置计划”模式的一个目的是要合并这两个功能以便处遇成为释放的一个要求。只要参加处遇服务就能发挥监督功能,那么在那个聚合上收集信息数据就是处遇功能。

未成年人司法与犯罪预防办公室提供资金资助四个州执行“强化释放安置计划”模式:科罗拉多州、内华达州、新泽西州和弗吉尼亚州。实施的“强化释放安置计划”模式以犯罪学理论(紧张、社会学习和社会控制)为基础,选择适当的高危险罪犯,并且把监督与处遇合并成一个高度组织结构化的计划。到1999年时,每个试行场所一直在改进多面“强化释放安置计划”模式的推行;因此对计划的影响作用进行正式评估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建议,阿特休勒和阿姆斯特朗(1990)推荐“强化释放安置计划”模式应该包含许多有利的观念,这些有利的观念已经得到了学术话语(MacKenzie,1999)的支持,但是,如果社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不能有效地落实计划,那么就会出现问题。换句话说,虽然书面模式包含有必需的成份,但是只有所有机制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四、结论

未成年范文篇6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诱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犯罪率也开始不断上升。这其中未成年人犯罪尤为严重。据统计,我国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及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探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可以促进未成年人实际保护工作的进步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法制化。这对祖国的未来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的实现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

家庭是未成年人的出生地和最初的活动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特别是未成年人人格的形成和情感影响方面占主导地位。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表明,父母的不良形象如同阴影一样笼罩着孩子的心灵,诱导着子女的思维和价值取向。而且这种阴影往往陪伴孩子一生,给孩子以深刻影响。

家庭教育是以非智力教育为主的,对此,家长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家庭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向子女传授社会规范、规定行为准则,培养生活技能等,它是以人生观教育为核心的。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未成年违法犯罪者的文化水平虽然普遍较同龄未成年人低,但他们的智力水平与正常未成年人无明显差别。而理想、信念、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异常则与犯罪行为直接相关。这些因素的基本指向是在家庭教育下形成的。这说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教育原因

学校是继家庭之后,未成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与家庭教育不同。学校教育是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学校对未成年人犯罪有着积极的预防作用。然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未成年人的学校教育始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的偏差。众所周知,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便是教育的应试性。学校只本着“教书”的目的,早就忘了“育人”的宗旨。政治永远是最重要的教育,英语总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可是谁教给孩子们基本的法律知识呢?

2,学校管理的不当。学校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中的种种不良风气会不同程度地渗入学校教育与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学校安全方面管理不当使不少社会上的流动人员窜进校园。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学校对学生辍学管理的不当致使部分“双差生”流向社会。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文化原因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等在内的复合体。”即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标志文明程度的生活方式的“复合体”。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对犯罪的影响体现在文化作为一种主体的观点支配犯罪人的意识。而我国长期受儒家的影响。“亲亲为本”、“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文化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然而,这种文化观点带来的严重问题便是漠视法律、宗法为大。当人们遇到恩仇时,部分人会选择武力。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由传统社会文化向现代社会文化变迁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文化变迁、改革开放、西学东渐的社会形势下,自私自利、商业欺诈、色情淫秽、走私贩毒等恶性文化也渗入国内。社会主义主体文化由大一统变为多元化,理想、信念、道德不再有唯一的标准,金钱成为部分人衡量一切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人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文化环境,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因为在这里是非、善恶、美丑可以任意选择。而未成年人没有成年人所拥有的理性判断能力,未成年人接受文化基本上凭直觉,即处在模仿的方式下。当未成年人遭遇不同文化时,或者因为本身好奇,或者因为迷茫而随大流,很容易滑向罪恶的深渊。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

黑网吧、电子游戏厅的侵蚀引发未成年人犯罪。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交往和生活方式。但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健康的电子游戏和电子读物是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温床。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人。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营业者在实际上仍用各种名目吸引未成年人进入。全社会能不能给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的成长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能不能成为一个全社会的共同话题。这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所在。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诱因的分析,我们发现,很多不良因素仍在毒害未成年人。相关部门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并没有尽到,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也并没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事关祖国的未来,关系整个世界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加强国家间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交流与合作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上同样存在不足。而且我国曾经经历了漫长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传统的家长制度,这些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学习其他国家,引进他国先进的经验,吸取教训。在学习的过程中弃之糟粕,这对于各国未成年人的保护都是有好处的。

(二)建立家长学校,强化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监护

家庭是孩子的出生地,是孩子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最初也是最主要的地方。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素质的高低,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通过对未成年犯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家长素质低、家庭教育失当是导致孩子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科学、系统化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以及建立家长学校传授科学的教子方法显得格外重要。此外,必须强化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管。既要从生活上监护,又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给与针对性地引导。通过这种监护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早纠正,以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从而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宣传,强化学校及教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责任

未成年人进入人学年龄以后,学校便成为引导、教育未成年人的主要场所。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然而,学校教育不能只以培养精英为目标,而首先应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目的。未成年犯的显著特点是法律意识淡薄。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中设立专门的法律讲堂,由浅至深地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

(四)针对未成年犯的特点,对少年犯进行法制教育

未成年犯与其他罪犯不同,他们大多都有非常敏感的内心,害怕被人歧视,渴望有人关心却又害怕只是被可怜。社会对未成年犯的关爱可以使他们走出曾经犯罪的阴影,在法制教育和社会的关爱下可以振作起来。因此,有必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未成年犯进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犯罪行为给他人、给自己、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使其告别过去走向新生。

(五)分级管理影视作品,净化网络

暴力、淫秽的影视作品对未成年人的毒害是相当大的。而这些影视作品的传播途径又非常宽。很多的网站甚至提供免费下载。因此,仅通过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标有“少儿不宜”字样的影片应严禁放映单位向未成年人售票。电视节目由于其观众的难以确定性,过于暴力、色情的作品和节目应禁止播放。至少不可以在黄金时间段播放。同时,国家应采取措施净化网络,关闭不健康的网站。营业性网吧不得在中小学周围200米以内设置,并严禁未成年人进入。建设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网站,提倡学校建设与学生、教学相关的网站,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知识。

(六)建立未成年人专职工作机构,建立长效的预防工作机制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实际需要来看,各级政府有必要建立综合性的未成年人专职工作机构,协调监督有关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研究借鉴国外未成年人研究工作的理论和成果,加强国际交流。建立预警监测机制,这是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战略性措施。

未成年范文篇7

关键词:未成年人;形式司法;保护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人们常常会忽视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再加上现代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存在很多的不良现象,使未成年人犯罪率日益增高。在学校中注重对未成年人进行智力教育,社会教育与品德教育严重脱节。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成长,致使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而刑事司法是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最为关键的法律。

一、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对司法保护制度进行完善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背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和前进的重要使命。完善刑事司法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制度,可以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未成年人懂得遵守秩序和规则、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和做人等。这对于未成年的家庭、学校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接班人,促进了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2)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阶段正是生理和心理不成熟向成熟进行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侵犯和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制度进行完善,可以为未成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以保护和教育为基本原则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可以使未成年人的心智快速成熟起来,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做事更加稳重,从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制度的完善策略

(一)建立前科消灭制度。未成年人的犯罪性质与成年人犯罪性质不同,两者不能同等对待,因此,需要建立前科消灭制度,鼓励未成年人认真悔过。建立前科消灭制度需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立法层面。首先,确认治安、劳教、判刑的未成年能够向法院、公安机关、劳教等相关部门提出消灭前科申请。其次,要增加特殊条款,条款中规定犯罪的未成年人在其成年之后“二次”犯罪的,不应该成为“累犯”,这样可以将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区分开来。2)建立消灭前科制度机构。首先以从事审理未成年人案件且富有经验的人员为主体,以地区为单位,成立少年法庭,对具有前科的未成年罪犯进行审理。其次,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检验机构,专门从事未成年人审查起诉案件,对未成年罪犯档案进行有序统一的管理,方便执行刑罚完毕后,申请消灭前科的审批。3)建立评价标准。首先,要看前科者悔改表现和悔改态度,在申请消灭前科前,是否履行了相关赔偿义务(犯罪所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其次,看前科者是否遵守法纪,有没有二次犯罪的可能。(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完善社区矫正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建立矫正观护工作站。明确社区矫正对象的接纳范围,被判处非监禁处罚的未成年人入驻工作站之后,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留在工作站中,继而接收帮教,从而解决帮教未成年人难的问题。2)强化未成年人帮教、考察和监督。工作站要与行政司法机关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司法行政机关要在工作站中成立一个专门的社区矫正办公地点。同时在社会上聘请具有社会、教育、政法工作经验的人构建帮教小组,对未成年进行法律教育、亲情感化教育、心理矫正教育等相关活动。在此期间,还要培训未成年人的劳动技能,从而转变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有更强的信心和能力回归社会。(三)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对刑事诉讼制度进行完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完善不起诉制度。检察院在判断附条件不起诉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价值,不能够拘泥于片面的法律条令。相关工作人员应以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对社会造成危害以及是否还会再次进行犯罪为准则来判断。同时可以通过讯问、走访调查等手段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程度、行为性质、成长环境以及性格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做出不起诉决定。2)对社会调查制度进行完善。社会调查工作主要由法、检、公等机关负责,可以委托社区矫正部门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地点以及成长地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同时社会调查工作者要以中立身份出庭作证,将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对未成年人量刑的主要参考依据,然后由法院汇总,综合分析,以此来保护未成年人。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是确保我国社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经过上文分析可得,完善未成年人刑事保护制度,首先要对未成年人犯罪前科予以消除,与成年人犯罪区别对待。其次,司法行政机关要注重社区矫正工作,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要完善刑事诉讼相关制度,从社会调查制度和不起诉制度两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丁宇静,朱玉龙.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制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8):125-126.

未成年范文篇8

一、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查询流浪未成年人的真实信息遭遇多重困难。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流浪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有的因为父母离异,双方不肯抚养子女或遭继父母虐待;有的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死亡,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有的因为家庭贫困,被迫辍学外出打工等等。这些流浪成性少年从小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缺少关爱,性格悲观、冷漠、孤僻。在接受救助后,他们不愿重返家庭,往往编造虚假姓名或隐匿真实情况。在一些流浪未成年人身上还发现骗取救助、重复救助的现象。流浪未成年人中有一类特殊人员——痴、呆、傻未成年人,他们被遗弃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和主要街道。面对痴、呆、傻未成年人,工作人员无法与他们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很难查明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只能将其滞留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长期供养。因此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返乡工作很难迅速开展,不得不抽出相当的资金、设施和人员继续施以救助,给开展新的救助工作增加了包袱。

2、法律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监护责任界定不明。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内部或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的事务,它是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保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监护是基于亲权的补充而衍生出来的,监护并不强制要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当家庭对未成年人疏于监护时,国家将通过公权力介入其中,必要时亲自履行监护职责。《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3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但这种监护在性质上究竟是属于委托监护还是法定监护,现行法律没有界定。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对流浪未成年人承担临时监护责任的具体内容。这在现实中不免引发一些争议。救助保护中心能否流浪未成年人从事一切民事活动?若当流浪未成年人在受助期间发生诉讼案件时,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否必须其参与诉讼?若败诉,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否必须垫付赔偿金?法律的空白使救助保护中心在开展工作时顾虑重重。

3、简单化的救助方式难以满足流浪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不同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要依照《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给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如住所、食物、医疗,以生活救助、物质救助为主。救助保护中心对受助流浪未成年人开展的非正规教育内容也往往是一刀切,忽视了未成年人年龄的阶段性特征,极大地限制了救助工作的深入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流浪未成年人通常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的少年未成年人,其中包括一些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认知结构、辨认能力和生活经历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课程,开展针对性教育。简单化的救助方式无法满足受助流浪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不同需求,无法引导流浪未成年人自身需求层次的发展与提升,不利于帮助流浪未成年人找到彻底摆脱流浪乞讨的生活方式。

4、与岗位职责匹配的专业人才资源不足。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新设立的机构,在全国的数量也只有130个左右,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可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工作理念与具体实践不同于收容遣送时期,但一些老员工思想停留于收容遣送时期,仍按原有工作方式行事,缺乏对救助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与深造,对流浪未成年人尤其是痴、呆、傻未成年人有厌恶、嫌弃情绪。在部分地区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与岗位职责匹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学专业、法律专业、心理专业、网络信息专业等人才资源不足。救助保护中心的长效学习机制和科学的岗位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将满腔的热情、专业的知识和创新的态度相结合,逐步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升救助服务的水平,实现流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主流社会的终极目标。

二、改进救助手段、提升救助水平的对策

1、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查询流浪未成年人信息。目前,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网络运行良好,各地救助保护中心要充分利用这个信息系统查询流浪未成年人信息资料,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协调安排各中心的护送工作,提高有效救助率,形成上下贯通、相互配合的工作平台。同时应尽快引进指纹识别系统,改变单纯依靠流浪未成年人提供信息的被动状态,扭转重复救助、骗取救助的现象。对于一些疑难情形,特别是痴、呆、傻人员,各地救助保护中心可以通过与电视台、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合作,开辟寻人启事专栏,扩充信息收集渠道,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尽快返乡。

2、完善有关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法律法规。尽管国家加大了有关未成年人工作的立法力度,但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原则、抽象之嫌,可操作性不强。应在立法上细化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方式,肯定救助保护中心对受助流浪未成年人享有一定的管制权,规范其临时监护权的行使方式,界定监护职责的范围,既合理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正当权益,又免予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背负沉重的法律义务。各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要对当前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予以研究,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一些配套政策;同时牵头公安、卫生、财政、交通、司法、城管、教育、妇联等部门参与制定联合办法以明确各部门的权责,规范具体的合作程序和协作方式;并出台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救助工作的具体文件,引导社会慈善团体募集资金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救助活动。

未成年范文篇9

关键词:未成年人;监护人;监护权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为世界各国的难题,特别是在对未成年人监护权方面的保护,更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并且在监护权变更的问题上,各国都有着不同的方法。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父母应该作为未成年人第一顺位监护人,但是存在特殊情况的,可以以未成年人的其他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1]。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起到监督和保护的作用,但是如果当法定监护人因为法定事由以及其他事由丧失监护权时,我国法律对如何更换法定监护人,并且对如何更换法定监护人,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这其中所存在一些问题,将在下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将监护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监护为法定监护,正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的父母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但是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时,比如父母死亡、监护权被剥夺或无监护能力,应该按照以下顺序确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第二种监护为指定监护,当未成年人的近亲属死亡、丧失监护能力以及被剥夺监护权时,法律授权的相关组织有权从其他近亲属、朋友及其他组织中指定监护人。第三种监护为委托监护。第四种监护为遗嘱监护,在我国遗嘱监护的成立,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被指定的人或者相关组织同意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二是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相关组织无异议;三是遗嘱监护不违反法律规定。在我国法律中,明确地对监护人的变更程序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法律规定的事由存在并且发生,那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虽然是对原监护人的监护权的剥夺,但是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不需要监护,而是需要根据法律的规定需要重新选定新的监护人。并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指定监护人后,监护人以及法院不得自行变更。擅自变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2]。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已经对监护权的变更提出了法律支持,但是对被监护人的利益保护,在变更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没有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案。在取消原监护人权利以及未确定下一任监护人的同时,由谁来暂时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法律中没有给出明确规定;以及在没有监护人保护的期间里,未成年人如果造成其他的民事损害,那么这些赔偿应该由谁来承担,我国法律也没有给出相关规定,因此我国法律对此的相关规定仍为空白。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由法院在宣判未成年人监护权变更的同时,宣布由有关组织暂时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而相关组织可以为: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民政部门等。第二个问题,在法院还没有确定新的监护人而未成年人此时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法律授权的其他组织可以暂时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当未成年人所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笔者认为应由担任未成年人临时监护人的组织承担,并且在法院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完未成年人的监护之后,再由监护人对相关组织进行赔偿。我国监护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监护的期限。而我国以及根据其他国家法律的对比,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监护权以未成年人年满18周岁。

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还不健全,人民法院在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以及选定监护人时,应该及时听取被监护人的意见,考虑并照顾被监护人的感受。不仅要发挥好法院的作用,更要发挥好基层组织的监督作用,在选定完监护人之后,及时的详细的了解有关情况,并且更要对新选定的监护人以及被监护人做定期回访。在有关组织担任监护人期间,应由法院做为监督单位,对有关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如果发现相关组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及财产有非法侵害行为,应该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未成年人的相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且在相关组织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期间,如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其他人的侵害,应当由该组织代替未成年人进行诉讼。未成年人作为我们祖国的希望花朵,应该对其权益进行特殊保护,将监护人出现的问题及时遏制在初期阶段,避免未成年人出现较大的损害,在对监护人的变更问题上,应该考虑相关因素,尽可能的减少对未成年人权益的损害,在身心上照顾未成年人的感受,避免伤害到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还需改进。

[参考文献]

[1]郭辉,卜建丽.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人责任制度的不足及完善[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

未成年范文篇10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黑社会性质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曾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以了解社会对一些法律问题的关注情况。后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所列出的10个法律问题中最为人们所关心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从这项调查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随着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新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由原来的备受关注发展到高度重视的程度,而犯罪的原因也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从犯罪手段来说,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不计后果、惨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二是实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犯罪,例如网络犯罪等。

从犯罪类型来说,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大致如下: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

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说,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这种团伙如果被不法人员掌握和控制或随着团伙骨干成员年龄的增长,将会演化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的专业化犯罪集团,对社会危害性具有倍增效应。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未成年人犯罪也不例外。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因此,为了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必要运用多种学科作为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一)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完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薄弱、感性强,又具有强烈的模仿性,极易受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往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文学、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黑帮老大”、“古惑仔”等艺术形象,不能正确辨别,反而认为是“讲义气”、“够英雄”,在生活中也进行模仿。同时,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易于接受教育改造,但另一方面,其犯罪行为也存在较大的反复性,体现在近年来青少年重新犯罪率的不断增加。

2.渴望友情、乐于合群,是青少年的一种心理需求,是独立意识的外在表现。青少年在父母面前封闭自我,而更爱与年龄相仿、趣味相投的伙伴在一起,形成群体。由于青少年经验少、能力差,结伙作案可以相互鼓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孤独感,因此青少年犯罪多以团伙形式出现。

3.青少年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从而使得青少年犯罪多具突发性、暴力性。一方面体现在犯罪动机简单、目的单一、随意性强,一般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刺激和诱发,或出于一时冲动而突然犯罪;另一方面体现在青少年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多实施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暴力性犯罪,而且犯罪手段残忍、性质恶劣。

4.青少年抵制诱惑的能力弱,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其犯罪绝大部分为满足物质欲望性犯罪。因此有偷窃、抢劫等侵犯财产性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便得到强化,对物质享受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求,从而导致了犯罪的连续性。

(二)客观环境因素

1.家庭教育的缺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个体人格产生原发性影响,既包括对健全人格产生的良好影响,也包括对不良人格,甚至是犯罪人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其家庭环境大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父母均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祖父母照顾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要么对其过于迁就、袒护,要么对其不闻不问、放任不管;有的父母已经离异,在单亲家庭中缺乏父爱或母爱,甚至遭到继父或继母的虐待;即使在父母均在履行监护职责的健全家庭中,由于父母感情不和、下岗失业、家庭贫困等原因,也对未成年人的本来就不成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学校教育的误区。现行的教育体制片面强调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在学校里,学生会因其不良行为或仅仅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老师的区别对待、排斥讥讽,动不动就把他们当作反面典型“示众”。久而久之,自卑心理自然引发厌学情绪,最终导致提前结束学业,流入社会。而处于这种年龄段的青少年,性格、思维、行为可塑性大,性格叛逆,辨别能力、控制能力差,本是学做人、学知识的关键时期,一旦过早地走向社会,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

3.社会环境影响不容忽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以及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贪污腐化等社会丑恶现象,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心理不成熟、承受能力差的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心理学家指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周围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体验犯罪而学会的。青少年认识能力低下、富于易感性与冲动性,意志力薄弱,对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易于产生反社会心理而最终导致违法犯罪。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若干建议

(一)法律措施

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案件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要求,政法部门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决不能就案办案、机械地套用法条,要把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作为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重要内容,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以及区别对待的原则,充分体现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特殊保护的刑事政策。

1.强制措施。通过强制措施来惩治一批罪犯,借此来对警示那些未成气候的犯罪分子,但是必须慎用。慎用强制措施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刑事政策。虽然《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条件并没有特殊规定,但《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案件的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弥补了法律的不足,明确规定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该严格限制和尽量减少使用强制措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对儿童的逮捕、拘留或监禁应符合法律规定并作为最后的手段,期限应为最短的适当时间。”笔者认为,对于涉及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件,均应尽量不采用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即使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也应在侦查、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法院审理时予以优先办理,努力缩短未成年人在判决前的羁押时间。

2.充分运用不起诉职能。不起诉决定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法律对适用微罪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和绝对不起诉的条件和程序都作了具体规定。由于存疑不起诉是在现有证据达不到法律要求的证明标准时对犯罪嫌疑人的一种无罪处理,而证明标准是一个统一的,不会因犯罪嫌疑人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其在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方面作用有限。但是,酌定不起诉和绝对不起诉则赋予了检察官足够的自由裁量权,在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最大限度地对未成年人使用不起诉决定,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司法资源,将违法行为对未成年人日后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未成年人的改过自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探索试行暂缓起诉制度。暂缓起诉,就是检察机关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人轻微刑事案件暂时不予起诉,并依据未成年人犯罪情节的轻重和主观恶性的大小确定一定的考验期,最后,再根据未成年人在考验期内的表现情况决定对其是否起诉的一种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施暂缓起诉,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避免在未成年人身上留下刑事犯罪记录,为他们提供一个有条件的免受刑事审判的机会。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虽然也可能做出免予刑事处分或宣告缓刑的判决,但会给未成年人留下前科纪录,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未成年人的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检察机关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审慎地探索实施暂缓起诉制度,可以在教育挽救犯罪的未成年人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二)文化措施

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要认真检查、监督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法律和政策的落实,坚决打击制造、销售和经营各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商品的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对特殊服务行业的管理,严格执行此类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与此同时,逐步增加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场馆等公共设施,为青少年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活动场所;发挥社区的作用,对无业的未成年人实施就业帮助,在有条件的社区逐步开设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由社区和家庭一起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管教帮助。

(三)教育措施

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家庭、学校和全社会要切实抓好预防犯罪的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和"四有"教育,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帮助青少年增强依法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真伪、抵制诱惑的能力,掌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技巧。要注重培养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另外,要本着治病救人的宗旨,用真诚的爱心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帮教工作,针对迷途犯罪的青少年心理特点、身心发育特征、教育改造难点等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对经过教育、改造回归社会和家庭的失足青少年,要从学习、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之痛改前非,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对他人有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有志、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中央政法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小组.预防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2]王秉中主编.罪犯教育学.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大伟.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带犯罪发展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日]森武夫.犯罪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5]周国平.犯罪学新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杨焕宁.犯罪发生机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