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1:02:46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范文篇1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诱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犯罪率也开始不断上升。这其中未成年人犯罪尤为严重。据统计,我国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及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探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可以促进未成年人实际保护工作的进步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法制化。这对祖国的未来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的实现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

家庭是未成年人的出生地和最初的活动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特别是未成年人人格的形成和情感影响方面占主导地位。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表明,父母的不良形象如同阴影一样笼罩着孩子的心灵,诱导着子女的思维和价值取向。而且这种阴影往往陪伴孩子一生,给孩子以深刻影响。

家庭教育是以非智力教育为主的,对此,家长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家庭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向子女传授社会规范、规定行为准则,培养生活技能等,它是以人生观教育为核心的。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未成年违法犯罪者的文化水平虽然普遍较同龄未成年人低,但他们的智力水平与正常未成年人无明显差别。而理想、信念、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异常则与犯罪行为直接相关。这些因素的基本指向是在家庭教育下形成的。这说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教育原因

学校是继家庭之后,未成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与家庭教育不同。学校教育是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学校对未成年人犯罪有着积极的预防作用。然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未成年人的学校教育始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的偏差。众所周知,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便是教育的应试性。学校只本着“教书”的目的,早就忘了“育人”的宗旨。政治永远是最重要的教育,英语总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可是谁教给孩子们基本的法律知识呢?

2,学校管理的不当。学校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中的种种不良风气会不同程度地渗入学校教育与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学校安全方面管理不当使不少社会上的流动人员窜进校园。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学校对学生辍学管理的不当致使部分“双差生”流向社会。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文化原因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等在内的复合体。”即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标志文明程度的生活方式的“复合体”。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对犯罪的影响体现在文化作为一种主体的观点支配犯罪人的意识。而我国长期受儒家的影响。“亲亲为本”、“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文化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然而,这种文化观点带来的严重问题便是漠视法律、宗法为大。当人们遇到恩仇时,部分人会选择武力。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由传统社会文化向现代社会文化变迁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文化变迁、改革开放、西学东渐的社会形势下,自私自利、商业欺诈、色情淫秽、走私贩毒等恶性文化也渗入国内。社会主义主体文化由大一统变为多元化,理想、信念、道德不再有唯一的标准,金钱成为部分人衡量一切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人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文化环境,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因为在这里是非、善恶、美丑可以任意选择。而未成年人没有成年人所拥有的理性判断能力,未成年人接受文化基本上凭直觉,即处在模仿的方式下。当未成年人遭遇不同文化时,或者因为本身好奇,或者因为迷茫而随大流,很容易滑向罪恶的深渊。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

黑网吧、电子游戏厅的侵蚀引发未成年人犯罪。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交往和生活方式。但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健康的电子游戏和电子读物是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温床。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人。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营业者在实际上仍用各种名目吸引未成年人进入。全社会能不能给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的成长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能不能成为一个全社会的共同话题。这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所在。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诱因的分析,我们发现,很多不良因素仍在毒害未成年人。相关部门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并没有尽到,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也并没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事关祖国的未来,关系整个世界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加强国家间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交流与合作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上同样存在不足。而且我国曾经经历了漫长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传统的家长制度,这些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学习其他国家,引进他国先进的经验,吸取教训。在学习的过程中弃之糟粕,这对于各国未成年人的保护都是有好处的。

(二)建立家长学校,强化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监护

家庭是孩子的出生地,是孩子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最初也是最主要的地方。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素质的高低,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通过对未成年犯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家长素质低、家庭教育失当是导致孩子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科学、系统化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以及建立家长学校传授科学的教子方法显得格外重要。此外,必须强化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管。既要从生活上监护,又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给与针对性地引导。通过这种监护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早纠正,以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从而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宣传,强化学校及教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责任

未成年人进入人学年龄以后,学校便成为引导、教育未成年人的主要场所。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然而,学校教育不能只以培养精英为目标,而首先应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目的。未成年犯的显著特点是法律意识淡薄。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中设立专门的法律讲堂,由浅至深地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

(四)针对未成年犯的特点,对少年犯进行法制教育

未成年犯与其他罪犯不同,他们大多都有非常敏感的内心,害怕被人歧视,渴望有人关心却又害怕只是被可怜。社会对未成年犯的关爱可以使他们走出曾经犯罪的阴影,在法制教育和社会的关爱下可以振作起来。因此,有必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未成年犯进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犯罪行为给他人、给自己、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使其告别过去走向新生。

(五)分级管理影视作品,净化网络

暴力、淫秽的影视作品对未成年人的毒害是相当大的。而这些影视作品的传播途径又非常宽。很多的网站甚至提供免费下载。因此,仅通过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标有“少儿不宜”字样的影片应严禁放映单位向未成年人售票。电视节目由于其观众的难以确定性,过于暴力、色情的作品和节目应禁止播放。至少不可以在黄金时间段播放。同时,国家应采取措施净化网络,关闭不健康的网站。营业性网吧不得在中小学周围200米以内设置,并严禁未成年人进入。建设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网站,提倡学校建设与学生、教学相关的网站,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知识。

(六)建立未成年人专职工作机构,建立长效的预防工作机制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实际需要来看,各级政府有必要建立综合性的未成年人专职工作机构,协调监督有关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研究借鉴国外未成年人研究工作的理论和成果,加强国际交流。建立预警监测机制,这是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战略性措施。

未成年人范文篇2

关键词:未成年人;形式司法;保护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人们常常会忽视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再加上现代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存在很多的不良现象,使未成年人犯罪率日益增高。在学校中注重对未成年人进行智力教育,社会教育与品德教育严重脱节。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成长,致使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而刑事司法是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最为关键的法律。

一、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对司法保护制度进行完善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背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和前进的重要使命。完善刑事司法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制度,可以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未成年人懂得遵守秩序和规则、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和做人等。这对于未成年的家庭、学校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接班人,促进了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2)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阶段正是生理和心理不成熟向成熟进行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侵犯和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制度进行完善,可以为未成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以保护和教育为基本原则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可以使未成年人的心智快速成熟起来,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做事更加稳重,从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制度的完善策略

(一)建立前科消灭制度。未成年人的犯罪性质与成年人犯罪性质不同,两者不能同等对待,因此,需要建立前科消灭制度,鼓励未成年人认真悔过。建立前科消灭制度需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立法层面。首先,确认治安、劳教、判刑的未成年能够向法院、公安机关、劳教等相关部门提出消灭前科申请。其次,要增加特殊条款,条款中规定犯罪的未成年人在其成年之后“二次”犯罪的,不应该成为“累犯”,这样可以将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区分开来。2)建立消灭前科制度机构。首先以从事审理未成年人案件且富有经验的人员为主体,以地区为单位,成立少年法庭,对具有前科的未成年罪犯进行审理。其次,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检验机构,专门从事未成年人审查起诉案件,对未成年罪犯档案进行有序统一的管理,方便执行刑罚完毕后,申请消灭前科的审批。3)建立评价标准。首先,要看前科者悔改表现和悔改态度,在申请消灭前科前,是否履行了相关赔偿义务(犯罪所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其次,看前科者是否遵守法纪,有没有二次犯罪的可能。(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完善社区矫正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建立矫正观护工作站。明确社区矫正对象的接纳范围,被判处非监禁处罚的未成年人入驻工作站之后,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留在工作站中,继而接收帮教,从而解决帮教未成年人难的问题。2)强化未成年人帮教、考察和监督。工作站要与行政司法机关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司法行政机关要在工作站中成立一个专门的社区矫正办公地点。同时在社会上聘请具有社会、教育、政法工作经验的人构建帮教小组,对未成年进行法律教育、亲情感化教育、心理矫正教育等相关活动。在此期间,还要培训未成年人的劳动技能,从而转变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有更强的信心和能力回归社会。(三)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对刑事诉讼制度进行完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完善不起诉制度。检察院在判断附条件不起诉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价值,不能够拘泥于片面的法律条令。相关工作人员应以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对社会造成危害以及是否还会再次进行犯罪为准则来判断。同时可以通过讯问、走访调查等手段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程度、行为性质、成长环境以及性格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做出不起诉决定。2)对社会调查制度进行完善。社会调查工作主要由法、检、公等机关负责,可以委托社区矫正部门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地点以及成长地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同时社会调查工作者要以中立身份出庭作证,将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对未成年人量刑的主要参考依据,然后由法院汇总,综合分析,以此来保护未成年人。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是确保我国社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经过上文分析可得,完善未成年人刑事保护制度,首先要对未成年人犯罪前科予以消除,与成年人犯罪区别对待。其次,司法行政机关要注重社区矫正工作,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要完善刑事诉讼相关制度,从社会调查制度和不起诉制度两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丁宇静,朱玉龙.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制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8):125-126.

未成年人范文篇3

关键词:未成年人;监护人;监护权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为世界各国的难题,特别是在对未成年人监护权方面的保护,更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并且在监护权变更的问题上,各国都有着不同的方法。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父母应该作为未成年人第一顺位监护人,但是存在特殊情况的,可以以未成年人的其他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1]。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起到监督和保护的作用,但是如果当法定监护人因为法定事由以及其他事由丧失监护权时,我国法律对如何更换法定监护人,并且对如何更换法定监护人,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这其中所存在一些问题,将在下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将监护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监护为法定监护,正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的父母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但是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时,比如父母死亡、监护权被剥夺或无监护能力,应该按照以下顺序确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第二种监护为指定监护,当未成年人的近亲属死亡、丧失监护能力以及被剥夺监护权时,法律授权的相关组织有权从其他近亲属、朋友及其他组织中指定监护人。第三种监护为委托监护。第四种监护为遗嘱监护,在我国遗嘱监护的成立,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被指定的人或者相关组织同意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二是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相关组织无异议;三是遗嘱监护不违反法律规定。在我国法律中,明确地对监护人的变更程序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法律规定的事由存在并且发生,那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虽然是对原监护人的监护权的剥夺,但是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不需要监护,而是需要根据法律的规定需要重新选定新的监护人。并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指定监护人后,监护人以及法院不得自行变更。擅自变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2]。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已经对监护权的变更提出了法律支持,但是对被监护人的利益保护,在变更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没有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案。在取消原监护人权利以及未确定下一任监护人的同时,由谁来暂时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法律中没有给出明确规定;以及在没有监护人保护的期间里,未成年人如果造成其他的民事损害,那么这些赔偿应该由谁来承担,我国法律也没有给出相关规定,因此我国法律对此的相关规定仍为空白。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由法院在宣判未成年人监护权变更的同时,宣布由有关组织暂时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而相关组织可以为: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民政部门等。第二个问题,在法院还没有确定新的监护人而未成年人此时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法律授权的其他组织可以暂时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当未成年人所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笔者认为应由担任未成年人临时监护人的组织承担,并且在法院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完未成年人的监护之后,再由监护人对相关组织进行赔偿。我国监护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监护的期限。而我国以及根据其他国家法律的对比,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监护权以未成年人年满18周岁。

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还不健全,人民法院在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以及选定监护人时,应该及时听取被监护人的意见,考虑并照顾被监护人的感受。不仅要发挥好法院的作用,更要发挥好基层组织的监督作用,在选定完监护人之后,及时的详细的了解有关情况,并且更要对新选定的监护人以及被监护人做定期回访。在有关组织担任监护人期间,应由法院做为监督单位,对有关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如果发现相关组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及财产有非法侵害行为,应该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未成年人的相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且在相关组织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期间,如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其他人的侵害,应当由该组织代替未成年人进行诉讼。未成年人作为我们祖国的希望花朵,应该对其权益进行特殊保护,将监护人出现的问题及时遏制在初期阶段,避免未成年人出现较大的损害,在对监护人的变更问题上,应该考虑相关因素,尽可能的减少对未成年人权益的损害,在身心上照顾未成年人的感受,避免伤害到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还需改进。

[参考文献]

[1]郭辉,卜建丽.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人责任制度的不足及完善[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

未成年人范文篇4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黑社会性质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曾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以了解社会对一些法律问题的关注情况。后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所列出的10个法律问题中最为人们所关心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从这项调查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随着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新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由原来的备受关注发展到高度重视的程度,而犯罪的原因也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从犯罪手段来说,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不计后果、惨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二是实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犯罪,例如网络犯罪等。

从犯罪类型来说,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大致如下: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

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说,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这种团伙如果被不法人员掌握和控制或随着团伙骨干成员年龄的增长,将会演化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的专业化犯罪集团,对社会危害性具有倍增效应。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未成年人犯罪也不例外。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因此,为了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必要运用多种学科作为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一)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完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薄弱、感性强,又具有强烈的模仿性,极易受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往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文学、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黑帮老大”、“古惑仔”等艺术形象,不能正确辨别,反而认为是“讲义气”、“够英雄”,在生活中也进行模仿。同时,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易于接受教育改造,但另一方面,其犯罪行为也存在较大的反复性,体现在近年来青少年重新犯罪率的不断增加。

2.渴望友情、乐于合群,是青少年的一种心理需求,是独立意识的外在表现。青少年在父母面前封闭自我,而更爱与年龄相仿、趣味相投的伙伴在一起,形成群体。由于青少年经验少、能力差,结伙作案可以相互鼓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孤独感,因此青少年犯罪多以团伙形式出现。

3.青少年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从而使得青少年犯罪多具突发性、暴力性。一方面体现在犯罪动机简单、目的单一、随意性强,一般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刺激和诱发,或出于一时冲动而突然犯罪;另一方面体现在青少年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多实施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暴力性犯罪,而且犯罪手段残忍、性质恶劣。

4.青少年抵制诱惑的能力弱,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其犯罪绝大部分为满足物质欲望性犯罪。因此有偷窃、抢劫等侵犯财产性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便得到强化,对物质享受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求,从而导致了犯罪的连续性。

(二)客观环境因素

1.家庭教育的缺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个体人格产生原发性影响,既包括对健全人格产生的良好影响,也包括对不良人格,甚至是犯罪人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其家庭环境大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父母均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祖父母照顾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要么对其过于迁就、袒护,要么对其不闻不问、放任不管;有的父母已经离异,在单亲家庭中缺乏父爱或母爱,甚至遭到继父或继母的虐待;即使在父母均在履行监护职责的健全家庭中,由于父母感情不和、下岗失业、家庭贫困等原因,也对未成年人的本来就不成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学校教育的误区。现行的教育体制片面强调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在学校里,学生会因其不良行为或仅仅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老师的区别对待、排斥讥讽,动不动就把他们当作反面典型“示众”。久而久之,自卑心理自然引发厌学情绪,最终导致提前结束学业,流入社会。而处于这种年龄段的青少年,性格、思维、行为可塑性大,性格叛逆,辨别能力、控制能力差,本是学做人、学知识的关键时期,一旦过早地走向社会,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

3.社会环境影响不容忽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以及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贪污腐化等社会丑恶现象,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心理不成熟、承受能力差的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心理学家指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周围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体验犯罪而学会的。青少年认识能力低下、富于易感性与冲动性,意志力薄弱,对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易于产生反社会心理而最终导致违法犯罪。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若干建议

(一)法律措施

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案件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要求,政法部门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决不能就案办案、机械地套用法条,要把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作为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重要内容,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以及区别对待的原则,充分体现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特殊保护的刑事政策。

1.强制措施。通过强制措施来惩治一批罪犯,借此来对警示那些未成气候的犯罪分子,但是必须慎用。慎用强制措施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刑事政策。虽然《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条件并没有特殊规定,但《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案件的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弥补了法律的不足,明确规定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该严格限制和尽量减少使用强制措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对儿童的逮捕、拘留或监禁应符合法律规定并作为最后的手段,期限应为最短的适当时间。”笔者认为,对于涉及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件,均应尽量不采用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即使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也应在侦查、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法院审理时予以优先办理,努力缩短未成年人在判决前的羁押时间。

2.充分运用不起诉职能。不起诉决定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法律对适用微罪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和绝对不起诉的条件和程序都作了具体规定。由于存疑不起诉是在现有证据达不到法律要求的证明标准时对犯罪嫌疑人的一种无罪处理,而证明标准是一个统一的,不会因犯罪嫌疑人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其在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方面作用有限。但是,酌定不起诉和绝对不起诉则赋予了检察官足够的自由裁量权,在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最大限度地对未成年人使用不起诉决定,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司法资源,将违法行为对未成年人日后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未成年人的改过自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探索试行暂缓起诉制度。暂缓起诉,就是检察机关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人轻微刑事案件暂时不予起诉,并依据未成年人犯罪情节的轻重和主观恶性的大小确定一定的考验期,最后,再根据未成年人在考验期内的表现情况决定对其是否起诉的一种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施暂缓起诉,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避免在未成年人身上留下刑事犯罪记录,为他们提供一个有条件的免受刑事审判的机会。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虽然也可能做出免予刑事处分或宣告缓刑的判决,但会给未成年人留下前科纪录,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未成年人的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检察机关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审慎地探索实施暂缓起诉制度,可以在教育挽救犯罪的未成年人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二)文化措施

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要认真检查、监督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法律和政策的落实,坚决打击制造、销售和经营各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商品的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对特殊服务行业的管理,严格执行此类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与此同时,逐步增加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场馆等公共设施,为青少年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活动场所;发挥社区的作用,对无业的未成年人实施就业帮助,在有条件的社区逐步开设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由社区和家庭一起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管教帮助。

(三)教育措施

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家庭、学校和全社会要切实抓好预防犯罪的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和"四有"教育,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帮助青少年增强依法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真伪、抵制诱惑的能力,掌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技巧。要注重培养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另外,要本着治病救人的宗旨,用真诚的爱心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帮教工作,针对迷途犯罪的青少年心理特点、身心发育特征、教育改造难点等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对经过教育、改造回归社会和家庭的失足青少年,要从学习、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之痛改前非,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对他人有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有志、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中央政法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小组.预防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2]王秉中主编.罪犯教育学.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大伟.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带犯罪发展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日]森武夫.犯罪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5]周国平.犯罪学新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杨焕宁.犯罪发生机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未成年人范文篇5

(一)、14至16周岁低龄犯罪上升。

犯罪主体低龄化日趋严重,未成年犯罪的人数在大幅度增长,其中14至16周岁低龄犯罪,2004年为18人,2005年为23人,2006年为27人,2007年为29人,2008年为30人,2009年为52人。

(二)、被害人多系在校中小学生.

未成年犯罪案件中被害人多系未成年人,其中2004年为12人占30%,2005年为17人3占36%,2006年为23人占47%,2007年为31人占53%,2008年为34人占67%,2009年为57人占82%。

(三)、未成年犯出狱后重新犯罪人数增多。

未成年犯出狱后重新犯罪率出现上升趋势,2004年为9人占,2005年为11人,2006年为12人,2007年为13人,2008年为16人,2009年为20人。

(四)、网吧或学校周边成为主要犯罪地。

网吧或学校周边逐渐成为案发地或主要犯罪地。其中2004年为3起占23%,2005年为5起占33%,2006年为6起占37%,2007年为7起占49%,2008年为11起占51%,2009年为21起占67%。

(五)、抢劫犯罪所占比例高。

在未成年人所犯罪中犯占特别是既侵犯群众财产又危害人身安全的抢劫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2004年为5起占20%,2005年为7起占25%,2006年为9起占27%,2007年为27起33%,2008年为39起37.5%,2009年52起占45%。

(六)、网络游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诱因。

据统计,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游戏正逐渐成为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其中2004年为12起占5%,2005年为24起9%,2006年为26起11%,2007年为48起75%,2008年为52起占87%,2009年为62起占98%。

(七)、被判处非监禁刑罚的未成年人数呈不断增长趋势。

2004年判处未成年人206人,非监禁刑67人,占总数的32%;2005年判处未成年人为273人,非监禁刑93人,占总数的34%;2006年判处未成年人285人,非监禁刑105人,占总数的36%;2007年判处未成年人406人,非监禁刑160人,占总数的39%;2008年判处未成年人383人,非监禁刑164人,占总数的42.8%;2009年判处未成年人479人,非监禁刑206人,占总数的43%。

二、未成年人犯罪增多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失已成关键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跟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失存在着直接关系,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学校注重升学率,重知识“输入”轻品德“塑造”,忽略对学生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不了解,学生自暴自弃犯罪时,老师才如梦方醒。有的学生为了不受其他学生欺侮,加入到不良少年团伙中寻求保护;有的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安心,经常旷课,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导致最终辍学失学。从犯罪统计情况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成为未成年人的犯罪规律,“不爱学习、控制力差、没有主见、不懂法”的未成年人认知上有偏差,自我控制能力弱,辍学失学后长期处于无业状态或暂时从事缺乏稳定性的服务行业,最易突破道德防线走上犯罪岐途。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力度不够。

全社会未形成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共同防范意识。网吧监管不到位,“黑网吧”大量存在,青少年长时间在网吧里沉溺于网络,对生理和心理容易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脾气容易失控;未成年人的性格正处于发展之中,不少网络游戏存在着暴力血腥画面,对未成年人性格塑造产生不良影响,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尚未成型,心理生理发育不成熟,易受不良网络游戏的影响,对事物缺乏是非判断力,遇事不懂得用道德、知识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部分学校或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监督不够和教育不及时,加之部分家庭因离婚等原因的影响,失学、辍学学生陷入网络游戏无法自拔,难以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更容易产生犯罪意识和犯罪动机。

(三)、网吧或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力度不够。

网吧或学校周边已逐渐成为主要犯罪地,由于这类案件的大部分被害人亦为未成年人,出于种种原因和考虑,他们一般不主动报案或指证,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只是已经侦破并被起诉的案件,实际发生的案件要远远多于法院受理的案件。从某个角度来讲,未成年犯罪气焰会更加嚣张。

(四)、缺乏对未成年人犯罪定罪量刑问题的深入研究。

对于未成年人在网吧或学校周边,针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抢少量钱财的或犯罪过程中随身携带管制刀具器械的案件,在如何正确区分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时,缺乏明确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数额标准和情节标准,法官在定罪量刑时缺乏具体尺度。强调“教育为主、刑罚为辅”的刑事政策,打击的力度不够严厉导致一些少年犯重复犯罪,甚至诱导其他未成年人一起犯罪。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长期以来两种案件无法得到从重从快处罚,一类是未查获赃物,而犯罪嫌疑人否认犯罪行为,虽然有被害人指认或目击证人指证的案件;另一类是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的,一时不能分清主从犯和罪责的案件。

三、未成年犯罪防范对策

(一)、加强基础教育,延伸义务教育,扩展职业教育。

在学校防控上,应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政府与学校的联络,为未成年人教育提供稳定和持续的支持,如在学校开设职业培训课程,为这些学校派设法制副校长等,帮助他们克服青春期的各种困难、职业选择以及从学校教育到劳动力市场过渡期间所碰到的困难。在完善立法上,加强对家长、学校的制约。可以制定专门的养育法或在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有关内容,强制父母采取行动对孩子负责。同时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法律,以便学生在被学校除名时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

(二)、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建立闲散未成年人信息管理系统,要分析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的帮教服务,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进步,在行为上帮助他们矫正不良习惯,扶持他们就业创业,促进其健康成长。针对违规网吧、不健康“口袋本”图书等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突出诱因,加大联合打击力度,严格查处“非法”网吧,落实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措施。设立举报热线、成立监督员队伍,建立监督、举报和快速受理机制。政府设立专门的或联合的机构来管理网吧,加强对网吧的管理、监督,加大取缔“黑网吧”的力度,依照行政法律法规,在地方规章中增设对违规经营网吧的管理人的处罚措施。量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指标,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加大对专门事项及大案要案的督导力度,督促各部门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责任制。把责任分解到相关部门。强化责任追究,对失职、渎职、责任落实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得力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查究有关单位或人员的责任。同时,健全奖励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积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具体项目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运用警示教育、同伴教育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法制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设立青少年专题网页、专栏,组织开展网上未成年人活动;创作、编辑、出版、播出优秀的未成年人读物和报刊栏目,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协调力度,牵头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加强沟通与联系,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通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强大社会网络体系,从根本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不断上升趋势。

(四)、增强未成年人自身防范意识。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相关知识更加欠缺,通过举办自护培训班等形式,宣传自护知识,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开展自我保护教育要围绕治安防范、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未成年人在面对侵犯时应保持冷静,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要留意对案犯特征的记忆,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予以详细说明。此外,要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黑网吧”,减少天黑出行。公安机关加强夜间和凌晨对网吧学校周边的治安巡逻,制造出“打黑除恶”的强大宣传声势。

未成年人范文篇6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的《意见》,全面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来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事关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事关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我市户籍人口中有未成年人3.5万人左右,占全市总人口的19.44%(市统计局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提供的准确数据),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进步、健康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已成为****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也应看到,近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在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更加有利条件的同时,腐朽文化、腐朽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含有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传播,使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灵受到腐蚀;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而言,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失管和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亟待研究和改进;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风气尚未形成。这些问题都应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坚持“三贴近”,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贴近”是教育未成年人的好方法。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他们自身的特点。如:敏感、率真,喜欢新鲜、有趣、直观、形象的东西。所以,同志曾经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有效方法。

首先,贴近实际,就是从身边的事情,从正在发生的事情人手。例如,一些未成年人很自私,根本不考虑别人,甚至不考虑自己的父母。针对这些未成年人教育,不能以“堵”为主,应以“疏”为主。例如,让他们“远离网吧”,只是权宜之计。网络是信息时代产物,是新兴生产力的代表,如果我们用技术手段,滤除不适合他们的东西,添加适合他们的东西,建立“末成年人网吧”或叫“绿色网吧”,鼓励他们去参与,去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再如,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失管和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应当有针对性。要研究他们的不同特点,通过强化社区和社会组织对他们进行特别教育等等。

其次,贴近生活,就是有意让未成年人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例如:让未成年人能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体会一下生活的艰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这不仅有益于他们全面地认识社会,还会使他们的身心变得坚强。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好的大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未成年人喜欢崇拜和模仿,父母的良好生活习惯、成年人的遵纪守法、老师的言传身教,都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从而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再次,贴近群众,就是贴近来成年人。一是放下成年入的架子,是教育未成年人的前提。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其他工作者,一定要把他们当“人”看,当平等的人来看。把他们当朋友、当成兄弟姐妹,而不是替他们指点迷津的救世主。二是爱他们,爱是教育的最基础力量。真心实意面对孩子,才是正确的,有效果的教育方法。按照未成年人的特点,循循善诱,与他们通力合作,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并善意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尊重未成年人,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按照大人们的主观愿望去教育,甚至强迫未成年人参加什么不参加什么,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态,往往会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坚持“三贴近”,就是要把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三者结合起来。三者形成一个体系,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不可替代;就是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道德观念出现的新情况,科学判断青少年学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道德观念的新变化,深入探索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规律,适应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贴近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贴近青少年学生生活现实、贴近青少年学生群体,努力增强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把学校作为载体,切实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育战线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使命光荣,任务繁重,要从对党的事业、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极端负责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求真务实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范文篇7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2001年“四五”普法启动时,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以了解社会对一些法律问题的关注情况。后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所列出的10个法律问题中最为人们所关心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从这项调查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一)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2]

(二)从犯罪手段来说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不计后果、残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二是实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的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犯罪,例如网络犯罪等。三是未成年人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

(三)从犯罪类型来说,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1997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如下: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3]

(四)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说,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4]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这种团伙如果被不法人员掌握和控制或随着团伙骨干成员年龄的增长,将会演化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的专业化犯罪集团,对社会危害性具有倍乘效应。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未成年人犯罪也不例外。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因此为了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必要运用多种学科作为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下面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的分析。

(一)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心理学分析

一切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进行的。未成年人虽然心理尚未成熟,但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受心理支配的。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显著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这是与作为犯罪主体的未成年人在这一特定年龄阶段下所固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不开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未成年时期的年龄特点所形成的矛盾也是贯穿未成年人成长的全过程的,虽然这些矛盾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产生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很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

1.未成年人身心矛盾

(1)精力过剩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使他们的活动量增大,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但是由于他们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因此,过剩的精力常常用之不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往往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的犯罪活动中。

(2)兴奋性高和控制力低的矛盾

由于未成年人腺体的发育,内分泌非常旺盛,大脑常常处于兴奋的状态,导致他们的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质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出现冲动性和情景性犯罪。

(3)性机能发育成熟和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

未成年时期,性机能逐渐发育成熟,从而产生强烈的性意识,有接触异性的需求,有了性的欲望和冲动。然而,他们又缺乏组建家庭和负担家庭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经济能力,从而产生了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如果,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不能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那么就不可能正确对待两性关系,就有可能放纵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控制,从而强化这对矛盾,导致性方面的违法犯罪。例如,有的未成年人在色情、淫秽制品的刺激下,为了发泄生理冲动,不惜实施强奸、轮奸等性犯罪;或者为了而不惜实施抢劫、盗窃、诈骗等财产性犯罪。

2.未成年人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的矛盾

(1)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

现在,未成年人的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生理上的突飞猛进,尤其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使他们的性意识、性冲动,性体验等接踵而至,这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困惑或疑虑,产生各种神秘不安的复杂心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成熟却明显滞后。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为因生理成熟产生的种种困惑解难释疑,无法合理地为自己减轻心理的重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成人感逐渐增强,对于内心的困惑和疑虑不愿轻易向他们吐露,于是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闭锁。未成年人处于这种自我封闭之中在心理上与成年人产生隔阂,不愿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因而产生孤独感。但是这种孤独感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希望与人交往,希望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地位,希望能在同龄人中出类拨萃,以维护自尊。因而人际交往的需要较为强烈,这种在心理上既感到孤独,又渴望交往的矛盾,可能使青少年陷于苦恼的境地。他们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却希望与同龄伙伴拉帮结伙,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出外寻找“友谊”。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少,认知狭窄、片面,分不清是非美丑,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容易被人引诱,上当受骗,稀里糊涂地就加入犯罪团伙,不知不觉地就走上犯罪道路。

(2)好奇心强和辨别是非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对一切感到新奇,对自己不了解的现象,不理解的问题都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对许多社会现象和科学的准则还没有自己定型的见解和观点,容易受暗示而模仿,自觉不自觉地受一些不良因素地影响,看问题时以偏概全、固执己见,自己认为正确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知识就不加考虑的片面接受,以致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的不良亚文化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

(3)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和增强,未成年人对自己估计过高强烈要求独立自主,想从心理上改变过去依赖成年人和受人监护的状态,即取得与成年人相同的地位,离开父母的管束,完全独立。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济来源,且社会生活经验欠缺,不能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因此未成年人在生活上还要依赖于父母,在社会上还要依赖成年人。这种在心理上想独立,而实际生活中又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矛盾可能激发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加大代沟的裂痕。在现实社会中,有的因对父母的严格管束十分不满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进而实施家庭暴力,甚至出现了弑亲现象。

(4)强烈的情绪冲动和理智控制较弱的矛盾

未成年时期,情绪的兴奋性高,情绪的波动性大,具有极大的冲动性,既表现为热情活泼,又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有时,当个人需要受到限制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这时理智的控制能力却显得无能为力,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计后果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向有关当事人或无辜群众实施攻击行为,进行报复。

(5)自我意识的矛盾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和正在发生进行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自己与外界事物相互联系的认识。未成年人由于独立性意向的发展,开始将对外界及外界事物与自己的关系的关注转变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关注。这样自己既是观察者,同时又是被自己观察的被观察者,自我意识被分成两个处于不同地位的部分:前者为理想的自我;后者为现实的自我。一般来说,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这样一来,二者的不一致便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矛盾.未成年人自我意识的矛盾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陷。

①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未成年人,在把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的自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的自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未成年人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挫折感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发生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由此类心理问题所导致的。

②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的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的自我,并认为理想的自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未成年人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未成年时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因此,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本身并不是决定犯罪发生的必然原因。但是,由于这一特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不稳定性,使得他们极易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错误、消极的影响,进而产生形成犯罪心理、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不完全社会化或者错误社会化的过程,这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等直接生活的微观社会环境中实现的。

1.家庭的不良影响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一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场所,是他们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原发性的影响。

(1)家庭结构有缺陷

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者因为离婚、死亡、服刑以及其他原因失去了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时,致使家庭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在这种家庭中,尤其是失去丈夫的家庭,家庭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教育子女的责任就落到了妻子一方,再加上家务劳动的压力、时间、精力等的限制,疏于管理和教育,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误入歧途。另外,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人际关系冷漠,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他们在家里得不到爱和精神生活的满足,往往会向外寻求精神支持和寄托。这样,由于他们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坏人的教唆、引诱下,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一些家长没有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造成教养方式不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很直接的、很重要的原因。据广东省少管所反映,在该所服刑的少年犯中有80%和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有关。[5]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娇宠、溺爱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率在逐年升高,就是因为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往往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百依百顺、即使子女犯了错误也对其包庇的态度,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好逸恶劳、骄横霸道、自我中心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这种未成年人进入社会后,当他们的个人利益和需要不能在正常的范围内得到满足时,很可能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从而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②简单粗暴

与溺爱正相反,有些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些家长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后,无视子女正常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对他们动辄打骂。一方面,家长的举动给子女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榜样,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残忍、粗暴、好斗的性格,形成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观念。另一方面,引发、强化了子女的逆反心理,造成子女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他们在心理上视父母为敌,离家出走,流落到社会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温暖”,有的在别有用心的教唆犯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

③放任自流

父母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对子女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放任自流。在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冷酷的、自傲、自狂、目空一切、自以为事、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他们在父母的放任下过早的走向社会,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监督,并且自身认知水平不高,缺乏正确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④期望过高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同时也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子女尽最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这时孩子就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焦虑不安,产生了逃避和逆反心理。当这些压力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时,在逃避和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很可能会离家出走,以至误入歧途;有的甚至做出弑亲等过激行为。

⑤缺乏情感沟通

有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或生意或只注重对子女的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与子女的主动沟通,再加上未成年人心理上闭锁性,造成子女和父母缺少情感沟通,子女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指点,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现实的心理无以宣泄,心理上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心理问题积重难返,进而形成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实施暴力犯罪。

(3)父母行为不良

家庭中的社会化很多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未成年人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较弱。所以父母有、酗酒、盗窃、、等不良行为,都会给子女以暗示的影响,并使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

(4)家庭气氛不和睦

“家庭气氛可以成为未成年人违法和犯罪的直接原因,和睦、不和睦或冲突的家庭气氛,与违法行为率关系甚大。不和睦的家庭比和睦的家庭,其子女违法行为者明显增多。”[6]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弥漫着一种冲突或不和谐的气氛,会给子女带来极大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长此下去会造成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等人格障碍。有些子女为逃避这种不和睦的家庭气氛,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5)家庭过于贫困

由于父母的工作压力较大或者父母双方都下岗,家庭条件过于贫困,容易使孩子在同龄人中产生自卑感,很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敌视社会的心理,为了满足自己从家庭中无法得到的物质欲望,往往铤而走险。家庭居住的环境和周边条件不良,周边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治安管理、文明程度等都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孩子容易受周围不良青年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也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对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起到弥补和矫正的作用,帮助未成年人抵制和消除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学校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缺陷和失误,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1)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由于在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有这方面的教育也往往是方法简单、陈旧或是流于形式,而且内容空洞、脱离实际,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再加上在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一些素质差,职业道德低下的人。一种是课堂上可以讲些大道理、道貌岸然,一离开课堂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这样就更加削弱了教育的权威性,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这样就很容易使成长中的未成年人排斥主流文化,而对不良亚文化产生认同,进而在不良亚文化的吸引和感召下,形成不良亚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相对抗,经过相互感染和认同,最后堕落为未成年人犯罪团伙。再一类是在一些学校中,成绩好的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并以此为依据,人为的把学生分成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失去了进取心和自信心,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厌学、辍学,流失到社会上形成不良群体,无所事事,在坏人的教唆下,很容易堕落为犯罪团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另外,未成年人在心理发育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道德引导和培养,很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社会上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免疫力”极低,在外界诱因的作用下,极易产生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落后,效果不佳,造成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制教育课老师基本上是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而且多数由政治老师兼任,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解释法律知识准确程度不高的问题,上课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另外,法制教育也只是停留在法律知识的传授上,不能使学生形成与法律规范的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不能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和行为,不能使学生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守法的行为习惯,没有收到预防犯罪的效果,反而让一部分学生由于了解法律规定而钻法律的空子,心怀侥幸,而走上犯罪道路。

(3)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滞后

目前,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上仍是空白。而未成年人的青春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期间度过的,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后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开始对性有所感知,性意识处于从萌芽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他们对性的理解具有模糊性,但是由于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通,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得他们在性知识上表现为愚昧无知,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色情网站及淫秽音像制品等。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不同步,以及道德法制观念的淡薄,在外界的刺激下,加上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往往会出现越轨行为。

未成年时期面临着心理矛盾冲突的急剧发展和紧张繁重的学习负担及家长望子成龙所造成的巨大压力,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但是,由于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只是将心理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品德教育中,这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和引导而更加严重。当他们不能承受时,很可能走向极端,通过暴力等方式宣泄出来,造成暴力、强奸等犯罪。

3.同龄群体不良交往的影响

马克思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7]同龄人的相互交往在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少数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并恶性发展,是与其未成年同龄群体的不良交往息息相关的。团伙犯罪一直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不良交往往往是未成年人走上团伙犯罪道路的起点。一些被家庭和学校排斥和抛弃的不良少年,在不良亚文化的吸引和感召下,由于相同的感受聚集起来,通过不健康的娱乐、游荡、交谈等方式形成不良交往的亚文化群体。法国犯罪学家塔尔德(GabrielTarade)在其专著《模仿规律》(LawsofImitation)中指出:“模仿的程度,和人与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密切的人,越彼此模仿,即发生模仿的可能性和模仿的强度越大。”[8]他们通过密切的接触、相互观察和模仿,使得原有的错误的社会意识、不良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得到强化。美国“犯罪学之父”萨瑟兰(Sutherlabd)认为:“犯罪是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习得的。对犯罪行为学习的主要部分发生在亲密的群体中。这种群体的主要成员是犯罪人所熟悉的伙伴、朋友等。犯罪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犯罪的技术;二是犯罪动机、驱动力、合理化和态度等特定方向。”[9]这样,他们经过犯罪的学习,初步具备了实施犯罪的条件,通过违法尝试,加速下滑,沦落为犯罪团伙。未成年人犯罪团伙,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如暴力、抢劫等与社会对抗,社会危害性极大。

4.文化市场的失控

未成年人范文篇8

【关键词】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个体矫治;依法办案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严重性不仅仅会对这部分未成年人本身和对社会产生直接危害,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所以,如何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重大社会问题。

1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增多趋势,并且出现了结伙型犯罪案件增多等特征。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身原因。这种犯罪现象是主客观因素的结合,主要是由于个人膨胀的吃喝玩乐的享乐思想和脆弱的抗挫折能力造成的。(2)家庭和学校成长环境。据有关研究,残缺型家庭和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助长剂。除家庭外,学校也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最重要场所。如果学校不能长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尤其不能对那些“问题青少年”进行及时教育转化工作,往往就会使未成年人偏离正常的发展路径,步入歧途。(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文化水平思想反而出现了后退。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逐商业利润,制假售假、欺骗诈骗现象,以及贩卖的淫秽录像、黄色书记等都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必须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构筑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基本上是以家庭为中心进行活动的,为成年人的父母对其的影响至关重要,它是未成年人形成良好品行的基础,对其终生都将发生作用。其次,必须发挥学校对预防来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二个主要场所,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养成,良好品德的培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与学校教育有关,因此,必须抓好学校的教育工作。除此之外,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全方位采取对策:

(1)建立少年法院,设置未成年人专职律师随着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日益突出,少年犯罪涉及抢劫、贩毒等多种严重刑事犯罪,出现了趋暴力化、智能化、低龄化和团伙作案等特征,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少年法庭难以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要求每个成员国建立授权实施少年司法的机构和机关。所以建立专门的少年审判机构比如少年法院,集中审判涉少年案件,不仅能够有效发挥预防犯罪的功能,而且还能对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重要法律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少年法院,可以使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推行社区矫正,加强跟踪回访,避免重新犯罪。由于未成年人有自制力差、易受他人影响等特点,如果再次接触到诱发因素,就极易再犯,因而对那些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犯必须加强判后的回访帮教,建立周密的帮教网络,将他们的改造过程时刻纳入视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应与其原所在学校、单位、村街及家长签订帮教协议,落实帮教人员,坚持跟踪考察,听取思想汇报,有针对l生地进行帮教。社区矫正的推广有利于未成年犯的身心健康,可以通过社区矫正、社会帮教、规范工读学校或引进国外缓刑寄宿学校的做法,使其远离不良的社区环境,帮其完成社会化进步,从而有效地预防其再犯。

(3)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状况实行个体矫治。人的心理的发育程度和人格特征与其行为之间有密切联系,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和人格发展明显偏离正常,就可能难以适应社会,并实施一定的反社会行为。因此,要减少个体因素对犯罪的影响,还必须对人的有缺陷心理进行治疗,对病态的人格特征予以矫正。个体矫治是针对特定个人的不良心理和不良习性,运用引导、教育、治疗、矫正等措施消除不良心理,改善不良习惯以使其尽快“康复”的综合工作。个体矫治以具有不良心理或病态人格的特定个人为预防对象,目的是治疗、矫正个体的不良习惯、不良心理和不适应社会的个性特征。个体矫治包括预防性的矫治措施和改造性的矫治措施两方面。预防性的矫治措施以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为对象,是针对某些特定个人的“危险信号”所采取的矫治工作。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分析,处境困难、环境不良、情绪障碍都是危险信号,对于这类人,社会,尤其是家长和老师要及早注意,及时加以教育和引导,以帮助其摆脱消极环境和不良思想的困扰,克服情绪障碍,最大限度地将犯罪倾向消灭于萌芽状态。改造性的矫治措施则以已有一定犯罪行为的人为对象,主要包括犯罪后的教育、处置及后续性的帮助、监督措施。对于犯罪人的教育、处置,要注意根据犯罪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强制医疗、禁戒处分、运用刑罚措施、剥夺一定权利等等。

(4)强化刑罚效能,遏制侥幸心理的萌生。未成年人犯罪虽实行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不力,不仅使未成年犯罪人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反而强化了其犯罪动机和实施犯罪的心理,助长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因此,在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下,对某类案件还应加大打击力度,确使犯罪的未成年人都受到及时、适当的惩治和处理,对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和重新犯罪也十分必要。

(5)对个别屡教不改的未成年人,要注重依法办案。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进行刑事诉讼有关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对办理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也不例外。但是,针对未成年犯的年龄特征,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综合具体案件应该有所区别。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6年12月28日出台了《人民检察院育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与出庭支持公诉、法律监督和刑事申诉检察都做出了特殊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并于2001年4月12日开始施行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者做了一些特殊规定,适应具体程序时应该遵守。关于在庭审教育阶段,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的整个庭审过程中,要认真注重强化庭审功能,认真实施“庭审前调查、庭中教育”的庭审模式。要坚决贯彻不公开审理案件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鞠青.中国青少年犯罪演进的定量分析[1].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

未成年人范文篇9

一、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查询流浪未成年人的真实信息遭遇多重困难。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流浪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有的因为父母离异,双方不肯抚养子女或遭继父母虐待;有的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死亡,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有的因为家庭贫困,被迫辍学外出打工等等。这些流浪成性少年从小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缺少关爱,性格悲观、冷漠、孤僻。在接受救助后,他们不愿重返家庭,往往编造虚假姓名或隐匿真实情况。在一些流浪未成年人身上还发现骗取救助、重复救助的现象。流浪未成年人中有一类特殊人员——痴、呆、傻未成年人,他们被遗弃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和主要街道。面对痴、呆、傻未成年人,工作人员无法与他们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很难查明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只能将其滞留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长期供养。因此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返乡工作很难迅速开展,不得不抽出相当的资金、设施和人员继续施以救助,给开展新的救助工作增加了包袱。

2、法律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监护责任界定不明。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内部或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的事务,它是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保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监护是基于亲权的补充而衍生出来的,监护并不强制要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当家庭对未成年人疏于监护时,国家将通过公权力介入其中,必要时亲自履行监护职责。《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3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但这种监护在性质上究竟是属于委托监护还是法定监护,现行法律没有界定。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对流浪未成年人承担临时监护责任的具体内容。这在现实中不免引发一些争议。救助保护中心能否流浪未成年人从事一切民事活动?若当流浪未成年人在受助期间发生诉讼案件时,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否必须其参与诉讼?若败诉,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否必须垫付赔偿金?法律的空白使救助保护中心在开展工作时顾虑重重。

3、简单化的救助方式难以满足流浪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不同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要依照《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给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如住所、食物、医疗,以生活救助、物质救助为主。救助保护中心对受助流浪未成年人开展的非正规教育内容也往往是一刀切,忽视了未成年人年龄的阶段性特征,极大地限制了救助工作的深入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流浪未成年人通常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的少年未成年人,其中包括一些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认知结构、辨认能力和生活经历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课程,开展针对性教育。简单化的救助方式无法满足受助流浪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不同需求,无法引导流浪未成年人自身需求层次的发展与提升,不利于帮助流浪未成年人找到彻底摆脱流浪乞讨的生活方式。

4、与岗位职责匹配的专业人才资源不足。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新设立的机构,在全国的数量也只有130个左右,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可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工作理念与具体实践不同于收容遣送时期,但一些老员工思想停留于收容遣送时期,仍按原有工作方式行事,缺乏对救助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与深造,对流浪未成年人尤其是痴、呆、傻未成年人有厌恶、嫌弃情绪。在部分地区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与岗位职责匹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学专业、法律专业、心理专业、网络信息专业等人才资源不足。救助保护中心的长效学习机制和科学的岗位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将满腔的热情、专业的知识和创新的态度相结合,逐步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升救助服务的水平,实现流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主流社会的终极目标。

二、改进救助手段、提升救助水平的对策

1、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查询流浪未成年人信息。目前,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网络运行良好,各地救助保护中心要充分利用这个信息系统查询流浪未成年人信息资料,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协调安排各中心的护送工作,提高有效救助率,形成上下贯通、相互配合的工作平台。同时应尽快引进指纹识别系统,改变单纯依靠流浪未成年人提供信息的被动状态,扭转重复救助、骗取救助的现象。对于一些疑难情形,特别是痴、呆、傻人员,各地救助保护中心可以通过与电视台、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合作,开辟寻人启事专栏,扩充信息收集渠道,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尽快返乡。

2、完善有关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法律法规。尽管国家加大了有关未成年人工作的立法力度,但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原则、抽象之嫌,可操作性不强。应在立法上细化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方式,肯定救助保护中心对受助流浪未成年人享有一定的管制权,规范其临时监护权的行使方式,界定监护职责的范围,既合理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正当权益,又免予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背负沉重的法律义务。各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要对当前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予以研究,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一些配套政策;同时牵头公安、卫生、财政、交通、司法、城管、教育、妇联等部门参与制定联合办法以明确各部门的权责,规范具体的合作程序和协作方式;并出台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救助工作的具体文件,引导社会慈善团体募集资金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救助活动。

未成年人范文篇10

透过上述三年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未成年人犯罪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从未成年人犯罪所占比例看,其发案率稳高,虽然2008年较之2007年有所下降,但7%以上的发案率对于18岁以下的年龄群体来说仍然是不能容忍的。

(二)从犯罪类型的角度看,呈现多元化趋势。

(三)从犯罪形式来看,共同犯罪、团伙犯罪较多。

(四)从犯罪主体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罪犯集中在16周岁至18周岁,犯罪行为人受教育程度低,绝大多数是高中以下文化。而且大部分人没有正当职业。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有必要深入探究该问题的成因。

(一)从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论述,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是促使其犯罪的内在原因。这一年龄阶段的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较低,好奇心强、盲目从众,且具有叛逆性和报复心,易冲动并不计后果。他们如缺乏正确的引导,一旦遇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走上歧途,走向犯罪。

(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社会化进程的起点。司法实践表明,放任型、溺爱型、粗暴型、残缺型的家庭容易使孩子产生思想偏差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此外,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家庭往往侧重于满足孩子的物资需求而忽视了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导向标。但是,现在有些学校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忽略对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

(四)社会不良因素是滋生犯罪的“肥沃土壤”,歪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思想,成为诱发事故和滋生犯罪的温床。

三、当前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

首先,在立法上尚未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体系。我国目前仅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均未对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做必要的体系性规定。

其次,在司法理念上尚未树立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我国司法体制中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犯罪分案处理、未成年人帮教制度等不尽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办案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该意识。另外,在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实体权利保护和诉讼程序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率偏低。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存在程序和政策上的限制。在程序上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9条的规定,检察机关作相对不起诉,必须通过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这势必需要经过更多的程序,花费更多的精力,使办案人员无法应付;在政策上检察机关一直对不起诉率进行严格限制,作为业务考核的一项内容,做了更多的工作反而得到否定性评价,试想还有谁愿意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

(二)“讯问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时,法定人到场”制度得不到落实。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对于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人到场”,采取的是非强制性的“可以通知”。最近最检院出台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中强制规定“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法定人到场。”但司法实践中,公安检察人员在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仍难落实该制度,主要原因是犯罪的未成年人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即使通知到了其法定人也会因各种原因放弃该权利。另外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正在被羁押,由于看守所的制度限制,未成年人的法定人很难到场。

(三)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尚未实行分案处理。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明确了对未成年犯实行分案审理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未成年犯分案审理还只是一种探索,尚未形成普遍遵守的规范。

(四)法律援助启动过晚,律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未成年人的权利未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刑事诉讼法强制规定,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辩护律师。但是该项权利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起诉至法院后才启动。而事实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由于心智不成熟,法律知识欠缺,往往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供述。另一方面,大多数被指定律师只是在庭审过程中发表一些“被告人为未成年人,希望宽大处理”的泛泛意见,这种流于形式的法律援助不可避免会损害未成年被告人正当的辩护权。

(五)未成年人帮教制度尚未建立。我国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的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的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但在实践中,仍然是惩罚得多,教育、感化、挽救得少。

四、创设完善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体系

本文拟从法治角度探索如何建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机制,即建立起一套打防并举,兼具教育挽救功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一)从立法上对未成年人司法制度进行完善

我国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完善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相关刑事实体和程序法律规范。

(二)改革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

一是设立专业的少年警察、少年检察官和少年法庭。目前在许多公检法机关对未成年人案件没有形成专人办理制度,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和成年人案件时基本没有分工。为在实践中探索该制度,需要通过立法予以明确,做到有法可依。

二是积极探讨并推行暂缓起诉制度。暂缓起诉是指侦查终结移送起诉时,对该起诉但又具有某些可宽宥的特殊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规定一定考验期,视其改过表现,再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宽大的形势政策可以唤醒其感恩的心理,培养其做人的良知,使其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自觉改正错误。另外也可以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三是积极探讨并推行暂缓判决制度。暂缓判决是指经过开庭审理,对构成犯罪但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被告人,先确定罪名,暂不判处刑罚,设置适当的考察期予以帮教矫治,考察期结束后,再结合悔罪表现予以判决的一种审判方式。暂缓判决与暂缓起诉有异曲同工之处,有利于调动未成年被告人改邪归正的主观能动性,变消极地等待判决为积极地悔改。

(三)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非刑罚化处理

随着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需引进免刑代替监禁刑、社会服务令等方法,丰富非刑罚处罚方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改造之效果。

(四)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我国刑法规定前科报告制度不仅导致未成年犯将来在民事和行政等方面的资格或权利受到限制或剥夺,更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自我放纵,影响他们从新做人的信心,使他们极易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五)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和帮教体系

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帮教人群,发挥社会的力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预防未成年犯罪。另外可以在社区建立义务劳动基地,让被帮教者在暂缓起诉、暂缓判决期间为社区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以其犯罪主体特殊、社会反响巨大等特点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司法机关的关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治理犯罪的对策,为司法机关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契机。针对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现状,司法机关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深入调研,以期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科学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宽严相济;司法制度

参考文献:

[1]《和谐社会语境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兼论未成年司法程序中的人文关怀》.蔡鸿铭.正义网

[2]《未成年人犯罪与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王泽民.正义网;

[3]《少年司法制度与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张国香.法律教育网;

[4]《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之完善》.叶剑.浙江检察.2007年7月;

[5]《检察视野中的未成年人维权》.张利兆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

[6]《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完善研究》.张惠芳.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