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4:07:48

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范文篇1

近十年来,网络银行迅猛发展,其原因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银行的出现及其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市场需求条件,同时也给金融服务业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二方面,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银行,一个发达、成熟的电子商务社会构成网络银行发展的牢固的商业基础;三方面,网络银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既来自对服务成本的考虑,也来自对获取行业竞争优势的追求。

而网络银行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机辅助银行管理阶段,这个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80年代中后期。早期的金融电子化基础技术是简单的脱机处理,只要用于分支机构及各营业网点的记账和结算。到了60年代,金融电子化开始从脱机处理发展为联机处理系统,使各银行之间的存、贷、汇等业务实现电子化联机管理,并且建立起较为快速的通讯系统,以满足银行之间汇兑业务发展的需要。60年代末兴起的电子资金转账技术及网络,为网络银行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电话银行兴起于70年代末的北欧国家,到80年代后期得到迅速发展;第二阶段是银行电子化或金融信息化阶段,这个阶段是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普及率的提高,商业银行逐渐将发展重点从电话银行调整为pc机银行,即个人电脑为基础的电子银行业务。80年代中后期,在国内不同银行之间的网络化金融服务系统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国家之间不通银行之间的电子信息网络,进而形成了全球金融通讯网络,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各种新型的电子网络服务,如自助方式为主的在线银行服务(pc银行)、自助柜员机系统(atm)、销售终端系统(pos)、家庭银行系统(hb)和企业银行系统(fb)等;第三阶段是网络银行阶段,时间是从90年代中期至今,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络银行或因特网银行出现使银行服务完成了从传统银行到现代银行的一次变革。

那么网络银行的业务有哪些呢?网络银行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可由网上银行完成,包括开户、存款、支付账单以及各种转账服务,客户还可以在网上获得申请住房及汽车贷款、购买保险、统购经纪人买卖各种金融商品如股票等。其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三类:一、银行的广告、宣传资料和公共信息的,这是网络银行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二、实现客户在银行各类帐户信息的查询,及时反映客户的财务状况;三、实现客户安全交易,真正意义上实现电子贸易等实时功能。

网络银行的模式与目的。网上银行从概念上讲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依赖于internet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这类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交易都依靠internet进行,这种模式典型例子是在1996年美国三家银行联合在internet上成立的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另一种发展模式是目前的传统银行运用internet服务,开展传统银行业务交易处理服务,通过internet发展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等业务,全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中,10%已经上了web站点,银行网点数量在一年之内增加了90%。网络银行的目的简单说是5w,也就是实现为任何人(whoever)、随时(whenever),与任何账户(whomever),用任何方式(whatever)的安全支付和结算。

支付网关——也是今天讨论的重点。支付网关是银行金融系统和internet之间的接口,是由银行操作的将internet上的传输数据转换为金融机构内部数据的设备,或由第三方处理商家的支付信息和顾客指令。支付网关可以确保交易在internet用户与交易处理上之间安全、无缝隙的传递,并且无须对原有主机系统进行修改。离开支付网关,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功能也就无法实现,银行使用支付网关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配置和安装internet网络支付能力

2.避免对现有主机系统的修改

3.采用直观的用户图形接口进行系统管理

4.适应诸如扣帐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以及微电子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

5.通过采用rsa公共密钥加密,可以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性

6.提供完整的商户支付处理功能,包括授权、数据捕取和结算、对帐等

7.通过对internet网上交易的报告和跟踪,对网上活动进行监视

8.使internet网络的支付处理过程与当前支付处理上的业务模式相符,确保商户信息管理上得一致性,并为支付处理商进入互联网交易处理这一不断增长的新市场提供了机会

有了支付网关,银行或交易处理商在面对网络市场高速增长和网络交易量不断膨胀的情况下仍可保持其应有的效率。

目前典型的网上银行有:1.securityfirstnetworkbank作为世界上第一家开展网上业务的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地出现代表着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和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2.citicorp(orcitibank)它是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为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近4500万个客户提供服务;3.bankofamerica他的网上业务主要集中在家庭银行(homebanking)在线银行(bankonline)上;monwealthbank网上银行(netbank)是commonwealthbank的网上银行业务,它是基于应用程序的一个窗口。5.firstcitybank&trust它侧重于家庭银行业务。

网络银行范文篇2

一、网络银行的竞争优势分析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网络银行是通过电子手段(主要是因特网)建立的虚拟银行,它可以提供除面对面的柜台服务和现金传递之外的所有传统银行的功能[1].网络银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银行又可称为纯网络银行,是指没有分支银行或自动柜员机,仅利用网络进行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广义的网络银行则包括纯网络银行、电子分行和远程银行。电子分行是指在同时拥有实体分支机构的银行中仅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远程银行是指同时拥有ATM、电话、专有的家用计算机软件和纯网络银行的金融机构。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网络银行具有许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本竞争优势

即网络银行可以降低银行的经营和服务成本,从而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根据Booz和Allen&Hamilton公司的统计,1999年6月,美国商业银行中每家分行提供手工操作交易的单位平均成本为1美元多,利用自动柜员机(ATM)和电话中心交易的单位平均成本约0.25美元,利用因特网交易的单位平均成本约0.01美元。而且随着因特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银行后台服务技术的进步,网络银行处理业务的平均成本会有更大幅度的下降。可见,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2.差异型竞争优势

差异型竞争优势是在强化传统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甚至将传统业务领域的产品进行技术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可以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传统商业银行的营销目标只能细分到某一客户群,很难提供一对一客户服务,即使能提供,成本也比较高;而网络银行能在低成本下实现一对一服务,从而形成差异性服务。

3.信息和技术竞争优势

美国大通银行前副总裁陈朝晖(HareyZ.Chen)博士以其在大通银行的工作经验认为,当代美国银行依靠吸纳存款与贷款获取利润的空间已经很小了,银行主要是依靠高技术性的金融服务技术来获取利润。大通银行首席信息执行官(Clo)也曾明确指出,大通银行与美国其他商业银行的不同之处在于搜寻信息资产的方式,大通银行信息技术部不仅为金融服务企业服务,也为信息技术产业服务;同时,还有能力通过信息资源的搜寻与挖掘来创造竞争优势。网络银行正是利用其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利润空间和发展机会。

4.时空竞争优势

网络银行无固定的经营时间和场所,依托因特网不用设任何分支机构,其触角就可以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大大突破了传统银行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全世界已有400多家金融机构有了自己的主页,内容包括行史、业务范围、服务项目、经营理念等,它们具有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提供账务管理、查询转账、网上支付、缴交各类费用等服务的综合功能,即AAA服务模式:Anytime、anywhere、anyhow,每年365天,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全球范围经营。因此,人们又称其为“三A银行”。

二、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还是一些传统的业务项目,网络银行业务的兴起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尚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起步较晚,还处在萌芽阶段

1998年3月,中国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交易成功。目前已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共发行银行卡2亿多张,客户数超过40万户。尽管我国近年来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较快,但总体尚处在萌芽阶段[2],同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2.我国网络银行发展模式相对单一和滞后

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上是以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模式来发展网络银行的,尚未出现完全依赖于国际互联网而设立的纯网络银行和其他模式。加入WTO后,这无疑会增加我国网络银行的竞争劣势,加大网络金融体系风险。

3.我国网络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狭窄,缺乏差异性服务

目前,我国银行也开始了一些网上银行方面的业务。中国银行、中国招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拥有了具有支付功能的网上银行,提供包括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在内的各种网上金融服务,办理信息查询、银企转账、工资、定向转账、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业务。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还只是商业银行部分传统业务在网上的延伸,业务的深度和宽度都很有限,尚无一家开展网上存款、贷款、账单收付、跨行转账、非金融销售等业务。同国外相比,我国银行业不但提供网络服务产品的种类少,而且质量不高,提供的网上产品普遍缺乏个性化(或亲情化)、缺乏面向客户设计的服务产品和差异性。

4.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网络建设和技术水平滞后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国电话普及率不足4%.电脑普及率、光纤覆盖率很低,网络的吞吐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在“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中,“金卡工程”推进的速度较慢和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有现有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国有大银行的垄断性竞争以及大银行的分支行之间的地方保护主义等。三是我国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及设备研制严重滞后,如网络必需的服务器、防火墙和操作系统等技术和设备都完全依赖于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这就使我们在竞争中受制于人而处于不利地位。

5.我国网络银行的政策法规建设不健全

我国网络银行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几乎空白的情况下迅速出现并不断演进的,带有浓厚的自发性。我国目前还没有成型的全国性电子商务法规,管理部门面对迅速变化的情况,不得不对出台新的管理措施持慎重的态度。这就导致了目前对网络银行的管理规则仍然较少,管理体系也不明确

总之,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同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和相对劣势。但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多走捷径,少走弯路,尽快赶超发达国家。

三、我国网络银行竞争策略

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面对这种形势,我国银行业必须冷静客观地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及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和制订竞争策略,以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迎接挑战。

1.推动银行转变传统经营思想,确立网络银行经营的新理念和新规则

一是改变传统商业银行的“产品中心主义”、“以量取胜”的经营理念,转向网络银行的“客户中心主义”、“以质胜出”。二是改变以资产规模大小、机构网点数量、地理位置优劣论“英雄”的传统银行经营思想,转向以获取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为客户提供及时便利优质金融服务作为衡量银行优劣的标准。三是改变传统银行“单打独干”的“银老大”的经营观念,转向与计算机网络通信服务商等其他非银行服务机构合作经营,共同发展。

2.明确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

设计好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合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一,在现阶段,我们应当坚持以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网上银行服务为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模式,这是由我国银行业计算机网络建设的现状、银行业的特殊经济地位和网络金融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决定的。过早允许非银行企业进入网络银行市场,无疑会对金融秩序的稳定带来冲击。第二,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采取灵活的模式,比如以企业银行、家庭银行等安全性较高的封闭型网络银行模式面向一般客户,提供安全性有保证的普通咨询或金融服务。第三,应当努力探索建立纯网络银行的模式。这是因为,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兼营网络业务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是未来网络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3.加强银行体系的网络建设,改善网络银行的经营环境

首先,大力加强网络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继续发展CHINANET、“三金工程”等,特别应重点建设中国高速信息网,这是我国未来网络银行的最强基础支撑;同时,各家商业银行应当在营业网点及重要的公共场所多设置各类电子终端,加大信用卡、借记卡及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程度,大力推广智能卡,积极探索发行网络货币,进行建立电子货币体系的有益尝试,为迅速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打下物质基础。其次,政府和央行应该为发展网上银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中国邮电长期垄断经营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局面,并整合各行业、各部门、各地方的局域网资源,形成全国性的主干银行金融网络体系。二要采取有力措施来保护已经建立的网络银行的试验成果,应不断采用新的安全技术如防火墙、乱码、过滤和加密技术等,来确保网上银行的信息流通和操作安全,使正确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在客户和银行之间传递,有效防止非授权用户如黑客对网上银行所存储信息的非法访问和干扰。三要进一步采取有利措施增加网络用户。网络资费的下降,可以使用户增加,而更多的人使用网络,将反过来促进入网费用的降低。政府应当鼓励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丰富网上信息资源,鼓励国内企业开发研制更适合家庭使用的网络接入设备,以使得更多的人愿意上网也有能力上网,从而使我国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的发展形成不断加速的正反馈循环。

4.提高网络金融的技术水平,加紧培养技术人才

科学技术是网络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我国银行业应加快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网络技术。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的三大核心技术:Web技术、建立服务平台技术、安全保密技术。在硬件方面,要大力研发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有指纹鉴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可擦写的智能钱夹等先进设备。在软件方面,要大力研发网络安全系统、语音鉴别系统、电子转账系统、智能卡识别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集成。无论何种技术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一种新技术开发成功,就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网络技术引进和研发的投资力度,尽快抢占新经济、新技术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适应网上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传统银行的人才主要集中在金融知识领域,今后银行需要的人才将宽泛得多,其中最需要补充的人才是:有战略眼光的高级管理人才、有金融知识的科技专才、有较强数理及财务分析、运用能力的人才。银行现有员工队伍也需调整,银行员工要由传统的操作型向管理型转化。网络银行建设需要一批既掌握计算机枝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掌握金融实务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各大商业银行应该着眼未来,认真考虑这些人才的培养渠道、培养方式,为增强我国网络银行的竞争积蓄力量。

5.大胆进行网络创新,发展网上银行业务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在网络银行上最有效的竞争策略之一就是建立联网通用的网上支付系统。建立此种系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将会大大提高,在预见到另建系统将会付出高昂成本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将会倾向于依赖这个系统支付和结算。这样不仅可以向所有利用该系统支付和结算的外资银行收费而获取收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核心环节的控制,中国银行业能够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同时,网络银行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和客户需求,必须在产品开发中保持领先性和可持续性。在产品设计开发上,我国银行业应在明确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力争做到研究一代、生产一代、上市一代。国外大银行不断推出新的网上服务品种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国内银行也应逐步推出新的产品,比如网上存贷款、网上证券、网上基金销售等,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此外,要注重市场营销策略选择。网络银行的进入壁垒很小,所提供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很小,因此,银行业一定要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以获得更多的客户。我国银行业应该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渠道紧密结合起来,走“多渠道并存”的道路。一是凸显金融产品的个性化,那些技术含量高、设计复杂的高层次服务产品必须依靠银行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面对面式的互动交流,树立网络银行富于温情的形象。二是逐步开拓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标准化,网络银行的高效率、大批量地处理标准化业务,将有助于充分利用银行资源,全面满足客户需要。三是传统营销渠道积累了大量线下客户资源,发展“多渠道”营销方式,可以实现客户资源共享。

网络银行范文篇3

1中国网络银行业的竞争趋势

在金融网络化、电子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下,目前中国本土银行市场上的竞争呈现了两个新动向:(1)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银行业的竞争从原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寡头垄断”的竞争势态演变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外资银行共同参与的“多极”竞争势态;(2)国内外的参与者无一例外地瞄准了“网络银行”这个新兴市场,因此可以预测网络银行将成为今后银行业的竞争焦点。在网络经济的全新经济形态和我国特殊的竞争形势下,重新审视银行业生存和竞争的行业环境,才能为银行业的战略分析提供一个切入点和基本框架。“波特五要素理论”从行业的进入威胁、现有的竞争对手的竞争、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替代威胁五个要素出发,分析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仍不啻为一个很好的工具。

1.1进入者的威胁将加大在2001年,中国银行市场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并在过去5年中,以每年约15%的年均综合增长率扩张,银行资产相等于国内生产总值(CDP)的160%以上。中国银行市场的持续增长和长远潜力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必将使它成为国内外银行业积极争夺竞争的主要战场。但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网络银行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原有的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着进入者强大的威胁。(1)网络银行降低了行业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打破了传统银行借助资金、技术和网点等优势实现垄断的局面。(2)网络银行是外资银行“进攻”中国市场的有力武器。随着加入WTO的一系列金融市场开放承诺的兑现,外资银行参与本土竞争的业务壁垒和政策壁垒渐渐消失了。(3)网络银行竞争优势和全新的经营理念及模式,给新进入者带来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是其迅速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根本原因。

不难想像,今后将有更多的参与者参与中国的银行业竞争。事实上,2002年8月28日香港东亚银行电子网络银行服务中国版正式启动,就拉开了外资银行出击中国内地网上银行的序幕。2002年11月6日渣打银行宣布已获准在中国内地推出互联网银行业务,在华历史久远的花旗银行早于2001年已经向央行备案,申请开展“个人网上银行”业务,汇丰银行作为第一家购买中国国内银行股份的海外商业银行,已在合作联盟的战略部署上迈出了第一步,此前也已经向央行递交了上述申请。外资银行积极推进其在华的网络银行业务,争夺中国内地市场的种种举措已经预示了今后中国银行业更加激烈的竞争。

1.2现有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强烈要求的外在推动和传统银行竞争中“存在和发展的本能需求”内在的激励下,我国的各个银行也意识到了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因此“积极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争夺网上银行市场”成了目前中国市场上银行间竞争的焦点,目前有三股主要的竞争势力。

1.2.1股份制中小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10个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在新兴的股份制中小银行中可谓一枝独秀,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网络银行业务,不但实现了立足而且一直保持着中国本土网络银行领域领头雁的地位。到2001年1月,在B2C方面约有20多万个客户,共完成交易金额366万元;B2B方面,网上企业银行安装数为1.6万户,交易金额6789亿元,交易笔数48万多笔45%的对私业务和15%的对公结算业务已经成为非柜台业务;95%以上的国内电子商务网站都采用了它的“一网通”为支付工具。

我国的中小股份制银行主要优势是体制先进,经营理念科学,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均高于四大国有银行,机构灵活,业务转型快,金融服务效率和市场灵敏度高,更善于创新和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另外,中小商业银行成立较晚,起点较高,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较为先进,大多具有较好的电子化技术基础和人员基础,因此适合开展网络银行业务。

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弱点往往是资本实力弱,经营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弱,资金技术实力不足,机构网点欠缺,在品牌、声誉和公共关系等方面不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及各大外资银行。

但网络时代银行业的竞争秘诀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胜慢,网络为中小银行同大银行一决高下创造了条件。中小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这个契机,从批准市场着手,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化的品牌服务,在大银行尚未涉足的领域积极开拓,才能在剧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

1.2.2国有商业银行1999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紧随招商银行之后,逐步涉足网络银行业务,真正拉开了中国网上银行市场的竞争序幕。

中国银行于1999年6月正式了网上银行业务和产品,提供了证券交易结合的“银证快车”服务和面向个人银行的“支付网上行”,并很好的将长城卡系列的一千多万用户结合起来,同时也成为国内对公服务最丰富的网络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1999年8月开始正式开发,从网络客户群的培养和整体经营成本的降低出发,实施了营业初期目标市场定位于私人客户的业务发展策略。已开通的业务功能有:公共信息查询、账务查询(包含对公与对私)、转账(对私)、缴费、网上支付(B2C)、银证转账、挂失与信用卡申请、客户服务等。

中国工商银行2000年2月1日起正式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城市开通了对公的网上银行,单位客户通过中国工商银行的网络银行能实现账户查询、转账付款、企业集团理财、客户证书管理等;2000年中,又开通了查询账户余额、交易明细、对账单信息、网上挂失及换卡申请等业务的个人客户支付系统。目前其服务覆盖了31个城市。工商银行的重要特点是将对公服务作为网络银行业务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出了方便灵活、安全、具有信息增值服务的BTOB在线支付业务。

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长期居于市场中的寡头垄断地位,主要优势是在品牌与声誉上树立了国家背景与国家信用的形象,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开发能力强,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使其享有绝对的市场份额优势,无论是对公还是对私业务,国有商业银行都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较高的客户忠诚度。

其不可忽视的弱势是管理机制落后,经营理念陈旧,缺乏风险管理机制,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较差,不良贷款问题严重,运营机构庞大,基础设施有待升级,已开发的电子系统兼容性和统一性较差。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推进,发展网上银行的潜力不言而喻。但广大的国内企业客户和个人对互联网的应用十分有限,网络银行的目标市场还不成熟,这赋予了国有商业银行一个很好的机会:利用遍布全国的商业网点,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客户惯性,积极市场,推出适合中国企业和个人的网络银行业务留住客户,改善不良资产和经营效率等问题,并有力抵抗外资银行的竞争。

1.2.3外资银行网络银行在国外发展很快,进驻我国的外资银行像花旗、汇丰等一般都具有了多年开展网上业务的实践经验,他们技术先进成熟,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高,信誉好,且服务范围广,提供的金融产品多,个性化服务能力强。中国的网络银行市场潜力巨大,前景诱人,像前文所提到的花旗、东亚、渣打等外资银行都在积极加快抢占中国市场的步伐。

外资银行的相对弱势是营业网点少,缺乏开展人民币业务的经验和人民币本币的来源,同时,外资银行欠缺本地化的优势。虽然WTO的加入,中国政府放宽了对外资银行经营和业务领域的限制,但至少到2006年才实现完全的国民待遇,因此给中资银行一个先下手、抢占市场的机会。

众多业内人士都预测加入WT0,银行的行业壁垒逐渐消失,外资银行必将抓住机会,积极推进对中国市场上的优质客户、高附加值业务以及银行人才抢夺,网络银行不但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能力,更因其对中国国有银行网点优势的削弱能力将成为外资银行争夺中国市场的有力武器。

1.3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增大长期以来,银行业一直具有典型的寡头垄断特征:风险回避、产品同一、标准化的利率与价格、有限的成本控制和产品创新以及无差别的客户服务。在网络时代,银行客户的市场力量随着信息膨胀和获取信息的快捷性提高而不断增强,导致交易谈判的优势向消费者转移,银行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质量、范围、信息、收益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讨价还价的能力越来越强。网络银行必须摈弃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采取全新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创造性地利用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重新改造银行传统业务流程和恐龙式的庞大组织机构,废弃以职能分工为主的银行传统动作模式,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以优质服务留住客户,以创新服务吸引客户。

1.4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增强我国目前仍然采用利率管制,银行不能像国外的网络银行以较高的利率吸引存款。而且在同一的存款利率下,网络银行由于没有了传统银行时间、地域等的限制,扩大了储户的选择范围,而且服务内容和质量高度透明,在选择一家银行时,储户都可以获得充分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比较,使得银行吸引储户的难度增加,在谈判中力量较弱,而银行资金提供者储户的谈判力量增强。越发的凸现了网络银行时代“服务取胜”的关键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

1.5替代产品和服务的威胁增大技术的进步,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使得资本市场各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未来的趋势将是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IT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等等都将为资金需求者提供的融资渠道,银行客户资源转移,业务经营回旋余地变小。网络技术的运用使银行业务的差异性很小,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在此情况下,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

(1)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是网络银行生存的命脉,未来网络银行必将向着个性化和专业化发展,但网络银行高度的开放性,难以建立起行业的技术壁垒,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能轻而易举的被模仿。

(2)客户的转换成本几乎为零。网络使银行客户信息充分共享,瞬间做出快速反应,因而无限增加了提供服务的银行数量,曾经是寡头垄断的银行市场渐渐呈现了自由竞争的势态。在鼠标轻轻点击之间,客户在一家银行的服务和产品就轻而易举地转换到另外一家银行,而且不费吹灰之力。

以上分析显示了中国的银行市场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行业进入的威胁增大,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在加剧和不断分化,买方和卖方的实力都加大,替代品的威胁也时刻存在。中国银行业的“四国”寡头垄断局面正在逐步打破,若要在今后的竞争中立足和发展,各个银行家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和改变这五种要素,使自身在行业发展中占据有力位置。

2中国银行业在网络银行领域竞争优势的确立

网络银行是银行的电子商务模式,是网络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撑部分,必将成为21世纪信息时代经济的核心。紧紧抓住网络银行的契机,实现传统商业银行的改革,将有利于我国银行业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

2.1成本优势网络银行的建立和新市场的开发,不再凭借传统营业网点的扩张和分布,节省了大部分的房屋和人工费用,在线自动提供各种标准化的服务,也大大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交易成本、银行组织内部信息传递成本和市场信息的收集成本,从而使银行的经营和运作更加有效。

2.2业务优势网络银行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够提供Anytime、Anywhere、Anybody的3A服务,因此它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客户范围和业务范围。同时,网络银行以客户为导向,信息的收集、传输和综合能力强,对市场更加敏感和反应灵敏,就能够抓准时机,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更好地赢得客户。

2.3规模经济性优势和范围经济性优势网络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整合和协同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网络银行通过积极的战略联盟和合作,具有灵活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未来的“金融百货商店”将比传统的银行更大的规范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2.4联结经济性优势信息在当前的网络时代是企业竞争的首选资源,信息的积累增值效应产生了的网络经济独有的联结经济性,网络银行具有更强的获得高质量的信息、传输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将是银行的重要资产和竞争手段。

由于网上银行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以来,网络银行很快成为西方银行业着重发展的领域。目前世界排名第一位的美国花旗银行,从1995年起就开始向客户提供网上服务;瑞士SEB银行和荷兰银行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跨国收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多家银行提供网上金融交易;新加坡政府也在推动金融电子交易,并决定于年之前建立人类第一个“无现金社会”。据IDC公司预测,2002年美国家庭拥有在线银行账户的数量将比2001年的1470万上升22%,达到1800万个,29%的家庭将使用他们的个人电脑接受网络银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网上银行的用户每年都在成倍地增长。

3中国网络银行发展对策

3.1市场策略通过上文对现有网络银行竞争者竞争势态也即对其的SWOT分析,不难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外资银行这三大集团,在竞争中各自具有自身独有的优势和机遇,但任何一方都不能战胜对手,达到完全的垄断地位,因此,扬长避短,找准适合自身的市场和客户群,而不是面向整个市场和全部客户,才是各个银行的首要战略任务。

外资银行不具备网点优势,培养市场的成本过高,发挥其外币经营的优势,它会直接选择业务增值程度高、网络使用频度高的这部分优质客户,即群体IV中的外币业务频繁的个人家庭和涉外交易的企业。

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对象最广,涵盖了所有的群体,采用的战略应该是利用其自身的品牌形象和更好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住原有的客户,尤其是群体IV中的大中型企业,同时利用庞大的网点优势和一贯的客户亲和力,培育群体Ⅲ(如学生、BtoC企业等)、群体Ⅱ(如个人投资者、中小企业等)和群体Ⅰ(如普通家庭、小型企业)向优质客户群转化。

新兴的股份制中小银行机构灵活,业务创新能力强、转型快,应该采取新市场、新产品的开发战略,在外资银行和国有银行尚未涉足的领域里,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与产品。

3.2品牌策略从五种竞争要素的分析中,我们看到网络使银行客户具有了更强的谈判能力和更大的价格弹性。全球网络银行的发展趋势也提示我们,树立银行的品牌形象,以“特色服务取胜”,增强客户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将是今后网络银行成败的关键。国有商业银行以国家信用作保证,在广大客户中的形象和信誉良好,深受中国广大百姓和企业信赖,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品牌战略的重点应该是抛弃陈旧的经营理念和沉重的官僚风气,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创新服务品种,保证已有客户,发展吸引潜在客户。而股份制银行品牌战略的重点是突出业务的安全性和独特性,增强客户对银行的认同和信任,从而在部分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市场上长期吸引着大量的客户。

3.3经营策略

(1)积极培育市场。网络银行的市场是广大的,但是比较国外,我国的信息产业还比较落后,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还不广泛,人们对网络银行的了解和认同还比较有限,本土银行可以利用地利人和的优势,积极宣传网络银行,普及其应用。

(2)电子商务是网络银行的商业基础,没有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银行也无的放矢。因此携手电子商务共同发展,网络银行才能有广阔的天地得以施展。

(3)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战略联盟,朝着多元化的网上银行发展。自从1999年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跨行业经营,标志着银行再次混业经营的大趋势。由于我国基本国情的限制,银行开展混业经营还有待审时度势的考虑。但可以利用网络银行的优势,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构建战略联盟,将会有利于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也有利于建立银行网络金融门户的地位。

3.4成立行业规范和监督机构,完善网络银行的法律和法规“入世”过渡期内,中国银行业不但受到国内金融法规约束,而且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约束,中国银行业必须积极转换体制,完善各种法律和法规,实现同世界贸易组织制度框架的全面接轨。尤其是网络银行对自身行业高度的规范化、统一化、国际化要求,中资银行应该抓住行业刚刚起步的契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合理制定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服务规范和监管制度,在为整个行业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也能使行业的先行者们巩固其领先地位,建立起利于自身的行业进入壁垒。

网络银行范文篇4

这种全新的为客户服务的方式,可以使客户不受地理、时空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能够在家里、办公室或旅途中方便快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了解各种信息及享受到银行的各种服务。在未来不太长的时期内,网络银行将取代现有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而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经营手段,这将给传统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网络银行优势明显,一是能极大地降低经营服务成本,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二是业务开展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最大限度地扩大业务规模;三是业务运作只需上网“点击”,节省银行和客户的人力资源;四是使资金流随物流的速度加快,减少在途资金损失。

从1995年世界上第一家新型的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成立至今,全球已有超过1000家的银行进入因特网开展网络银行业务。世界银行100强中,已有577家提供了在线金融服务。美国的银行网上客户从1998年底的97万户增至现在的300多万户,年增长率在80%以上。我国从1998年中国银行开发我国第一家网络银行至今,现已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的机构已达50余家,客户数超过40万。网络银行的建设已是各国银行业共同的战略性选择。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削弱传统银行业的优势。过去,传统银行业的优势在于拥有遍布全球的机构,代表实力象征的办公用高楼大厦和本土人才,而网络银行的发展只要在国内有一个支付网接口就可以在网上向几乎全国的客户提供银行业务服务,如美国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只有几十名员工就可为全国提供金融服务。

(二)改变传统银行业的营销方式。在信息社会,网络是寻找客户群的最便利的途径,网络银行运用网络这一交易双方沟通、中介的渠道通过在网上聚集的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相互促进、融通,使交易的效率大大提高,使银行业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业务量大大提高。而传统银行的人员促销、网点促销方式不得不彻底改变。

(三)转变传统银行的经营理念。以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作为银行信誉象征,以铺摊设点、增加银行人员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服务经营理念将被以高科技、高安全性,更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不直接见面的服务所取代。

(四)调整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战略。使传统银行业的经营以产品为导向,向以客户为导向转变。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量身订做的个人金融服务需要,迅速改变银行与客户的联系方式,压缩银行分支机构网点,投资构建先进网络、网络设备、系统和软件产品。

(五)引起银行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传统银行曾在支付中介业务中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当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银行电子化的相对落后给竞争者提供了绝佳的市场进入条件。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会因为银行网上支付的不支持而停止。很多非专业性机构,包括工厂厂商和非金融企业都在试图分享这一市场。比如早在1994年微软就曾投标收购专长于家庭财务软件的“直觉”公司,虽然失败了但它已经向银行业发出了警告:银行在支付业务中的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改变。世界各国的银行都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种威胁,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已从同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到多业进入银行业更多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使竞争更加多元化、复杂化。

网络银行范文篇5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用最新科技成就,建立以最新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改造我国落后的银行作业方式,实现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战略目标。1998年3月6日;中国银行首次向客户提供了网上银行服务,它是我国第一家开办网络银行服务的银行.随后深圳特区招商银行也开办了网上银行服务业务,用户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购物及享受其他金融服务。到2001年年底,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的中资银行达50多家,占中国现有各类银行的27%。其中中信实业银行和深发展银行、的所有网点均开通了网上银行,开通率达100%,其他:华夏银行为8896,建设银行为33%,广发银行为25%,农行网上银行业务已处于试运行阶段。截至2001年年底,国内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客户达166万户,办理业务901万笔,交易金23446亿元。

就目前而言,网络银行的运作一般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网上银行。如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二是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或部门经营网上银行业务;三是配备相应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将传统银行业务和创新品种扩展到互联网上。我国目前的网上银行大都采用第二.第三种模式,还未出现完全意义上的网上银行,也就是说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尚处于初级阶段。

二、网络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冲击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监管的体系.各业都有相应的监管主体。就银行方面而言,已形成以人民银行为主体。以商业银行内部监管为基础和社会监管为辅的监管体系,但随着网络银行的出现与快速发展。银行业的监管内涵及监管模式均面临挑战。

1.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体制面临冲击。

(1)传统监管目标,模式与手段面临挑战。网络银行是高科技智能化的银行,它对传统银行业监管平台的冲击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动摇了金融市场原有的稳定性。网络银行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的联系方式,而且改变了银行服务的传统方式。产品推销方式和交易处理方式等。这一系列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电子货币的发行与创造,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上升。稳定性下降。其次,挑战区域性监管模式。网络银行服务是以全球客户为服务对象,和传统银行相比,它超越了因分支机构设置的局限性而形成的服务对象的区域.性,这为小银行和大银行的公平竞争和进一步推动全球金融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加大了监管难度,特别是对我国区域性人民银行的监管模式的冲击较大。再次,网络银行依托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银行不只是将现有的银行业务移植上网那样简单,它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和银行制度。2000年4月,人民银行出台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定期向人民银行及分支机构的监管部门和统计部门报送《网上银行业务基本情况统计表》,及时向监管当局报告网上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些均为非现场的事后管理手段,难以达到及时监管的目的。即使可以对其跟踪监督,也需要有一批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应该说监管当局在这方面与实际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2002年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网上银行发展与监管工作组”正式成立,以适应新的监管形势。

(2)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格局面临挑战。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的专业分工,模糊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银行不仅提供储蓄、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而且提供投资、保险,咨询。金融衍生业务等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尤其是,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要,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AAA”式(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务。这样,电子商务既克服了传统银行的时空限制,又可以实现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的“交叉销售”。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银行业务的挑战,更是对现阶段分业管理模式的冲击。

2.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面临冲击。网络银行既要面对传统银行业的各种风险,还要面对网络操作风险和网络软、硬件的技术风险,而且后者在短期内将成为网络银行的主要风险形式。就目前而言,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受到冲击,传统银行业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其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也是围绕这些风险而建立的,如《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并实施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也强调:“人民银行现有对传统银行业务的风险监管要求对网上银行业务仍然适用”,但未能将操作风险纳人到风险评价体系中,以致于商业银行运用“比例管理”不能全面反映其风险状况。二是网络软、硬件技术风险。网络电子交易对网络软、硬件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软、硬件上的“各自为政”,这对于我国分支行制度下机构网点庞大的银行业来讲,一方面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因系统兼容性而产生交易性风险。三是对原有操作规程的冲击。原有操作规程主要是“面对面”的银行服务与业务审核体系,而网络银行提供的是“点对点”、“交互式”的远程服务系统,不仅操作规程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客户群超越了区域乃至国界的限制。这种新的操作规程至少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操作技术性增强:潜在风险上升。另一方面客户的诚信度难以有效识别,也是导致操作风险上升的重要因素。

3.我国现行的金融法规将面临冲击。传统交易方式中具有法律效用的原始合同、签名等如何在电子介质中应用,如何监管网络银行提供的虚拟金融服务,如何评价网络银行的服务质量,对利用网络银行进行金融犯罪的行为如何惩罚和制裁,纠纷出现后电子形态的证据如何被法庭所接受等是网络银行运行中存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1996年6月14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29届年会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该项法案允许交易双方通过电子手段传递信息、签订买卖合同以及进行货物所有权的转让,从而使以往不具法律效力的数据电文和书面文件一样得到法律的承认。美国政府2000年6月颁布《全球及全国商业电子签名法》,于同年10月生效的该法案为在线交易电子签名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1995年10月开始实施的新《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率内容的形式”。虽然新《合同法》承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却仍然没有解决网上银行需要解决的电子签名合法性问题,也未明确诸如由于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断点而产生纠纷的法律责任界定等问题。目前,我国网络银行采用的规则多是协议方式,而无专门的法律法规。因此,出现问题时多通过仲裁解决。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银行和客户网上交易的风险。

三、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监管对策

1.加大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管力度。(1)人民银行应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根据《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网上银行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银行可借此机会开发与商业银行对接的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银行应对商业银行的网络业务有“重点”地监管,即对商业银行的网络批发业务予以跟踪监督,对于零售业务则注重其发展方向的变化。(2)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的、服务于全球的统一监管模式。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混业经营”是发展趋势,特别是网络银行发展将大大加快我国“混业经营”的进程。网络银行货币流通形式是以电子货币为主,它替代了传统的现金和支票等支付工具,加快了银行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率,但金融风险也因电子货币流转环节的复杂性和交易对象广泛性等因素而上升,特别是交易对象的广泛性——以全球客户为服务对象,服务品种的多元化和同质性,使得监管当局面临着逃避管制的风险。(3)创新监管手段。传统的监管手段可能导致对网上银行业务无法实施高效。全面的监管,因此作为金融监管当局除了制定具有针对性管理办法外,还应加快自身电子化建设步伐,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实施非现场监测,以不断适应金融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4)银监会在加强网络银行市场准入、退出和市场运作等方面管理的同时,应突出对网络银行业务的指导,帮助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使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能够在一个比较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发展。

2.充分考虑网络银行业务的风险,加强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其一,网络银行所特有的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应作为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可以结合《巴塞尔协议》(2001)的最新框架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风险权重,将操作风险纳入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内予以考核。其二,构筑稳固的操作平台。稳固的操作平台是保证银行安全运行的保障,它主要包括安全措施、内部交流。制定应急方案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如何加强并落实安全措施,安全措施主要有防火墙,加密、数字认证和病毒控制等,它们是系统安全运行的保证。从短期来看要求商业银行加大投资力度,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应与软件供应商密切合作。其三,充实并健全银行内部风险监控体系,关键是网络运行系统的定期测试和审计。此外,还应该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滚动实施。

3.完善与网络银行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为了使网络银行的发展有一个规范、明确的法律环境,银监会及立法机关应密切关注网络银行的发展动态及其对金融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网络银行的安全运行。就目前而言,应着力抓好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明确界定电子交易各方的权力和义务,使安全措施的操作与安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网络银行是电子化、信息化的产物,它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对此,中央银行在对网络银行进行监管之时,不能要求网络银行在开展新业务的时候削足适履,套用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标准,而要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监控的规则,用制度促进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的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通过增强其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依法严惩犯罪分子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我国还应当加强与国际刑警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金融、司法部门的联系和磋商,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以确保我国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

网络银行范文篇6

利用网络推出新型产品

利用网络优势提升银行服务,最重要的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产品。在现阶段主要有:

网上银行服务。网上银行以现有的银行业务为基础,利用Intemet技术以3A(Anytime,Anywhere,Anyway)方式为客户提供综合、安全、实时的自助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我国当前的市场发展阶段,网上银行主要被定位于新兴的低成本营销渠道来加以应用,因此,网上银行可提供的业务基本上取决于现有的银行业务范围。从表面看,电子银行只是增加了服务渠道而已,但实际上,通过搭建多渠道、一体化的电子金融服务平台,使银行实现了与客户随时随地的互动,通过收集客户信息,挖掘客户需求,设计高附加值、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大大提高银行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彻底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促使银行经营模式实现了由“从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革命性转变。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必然要求对银行经营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完善内部协调、沟通渠道,流程再造,才能保障客户自助式服务的成功进行。我国银行企业大都开展了这方面的业务,如中国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体系已经逐步形成包括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95566客户服务中心在内的三大类产品架构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以个人网上银行为例。目前中行在全国范围内已有27家省级分行投产个人网上银行服务,为客户提供账户管理、网上外汇交易、银券通、银证转账、黄金宝、基金等投资理财服务。

此外,网上电子银行与传统银行服务相结合,还形成营业网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多渠道的综合服务界面和服务体系,顺应了多元化、多渠道的市场需求。电话银行是一种与电话网络联网的银行电脑系统,客户通过音频电话拨通该系统,根据系统提示,对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选择,从而完成客户所选定的服务,最后电脑将处理结果通知用户。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客户热线。工商银行的“95588”、中国银行“95566”,这些集电话自动语音和人工座席等服务方式于一体的全国统一客户服务号码,让银行客户享受到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手机银行又称为“移动银行”,是利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办理有关银行业务的简称。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手机银行不仅能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以便利、高效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已有和创新的服务。在具有网络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基础上,手机银行更加突出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的独特性,使它成为银行业一种更加便利、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网络技术不但能使银行为客户提供高效快速的服务产品,更能够通过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包括三个方面:服务时空的个性化,在人们希望的时间和希望的地点得到服务;服务方式的个性化,能根据个人爱好或特色来进行服务;服务内容个性化,这种服务不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互联网可以在上述三个方面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中,银行与客户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以有限的产品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而网络营销中,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可以演变为一对一的关系,进而对千差万别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建立起一个可供客户参与的金融产品设计系统,并在各个加工设计单元中迅速传递需求信息。客户和银行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定制信息的交互式沟通,达到双向互动。银行按照客户给定的初始条件,以具有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特征的先进制造技术为支撑,立即将按模块化设计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组合,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完成产品的定制。这里,商业银行营销人员更多地扮演的是用户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新角色。

由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差异,银行营销人员必须打破按需求类别对客源市场进行群体分割、积聚的传统细分方式,将市场细分到终极限度,即把每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客户视为一个细分市场,并将其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经由网络,不论是语音、电子邮件、移动通讯上网等多元化接口,商业银行都将直接接触到每一位客户,而对客户而言,可借此渠道与商业银行进行一对一的互动。这里,在工业化时代视为禁区的终极市场细分已成为现实。如,美国大通银行的客户细分是按照客户规模大小,与此相适应,在网站首页在中心位置上呈现了这样五类关系:个人、小企业、中型企业、大企业及富裕的个人和家族。实质就是大通银行的五类客户。

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通过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忠诚,企业应建立及管理好客户数据库系统。银行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数据库方式建立客户个人档案,以便在客户生涯的全过程中,持续追踪其需求的发展变化,为其提供终身化的定制服务。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在掌握客户资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越性。但是,银行还应该不断完善客户资料库,比如在设置银行账户时适当增加一些适应个性化营销的项目,并将这些客户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客户档案数据库。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可以为银行提供一种强大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不仅可以据此设计出完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推出的某项业务,寻找出可能需要此项服务的群体或个人,进而发掘新客源。如信息化了的花旗银行的CRM软件系统,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职业、职位、偏好、交易行为、什么时候使用了他们的产品、交易时间有多久等等。统计分析资料,包括客户对银行的态度和评价、信用情况、潜在需求特征等。银行投入记录,包括银行与客户联系的方式、地点、时问,客户使用产品的情况等。数据库的基本资料不仅靠人工输入,它还在客户使用银行产品的过程中,自动被数据库记录下来,减少了信息调研所付出的人力资源。此外,客户管理系统还具有智能挖掘功能,它可以根据所储存的客户信息,综合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客户、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由于实现了数据化,这种分析和沟通相对于人的大脑来说,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这就为银行的营销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在花旗银行,它客户存第一笔款或者更早的时候,就成了客户管理系统中的一名客户了,顾客的一举一动都难逃它犀利的眼睛。顾客刷卡了、刷了多少次、取钱了、取了多少钱、贷款了、贷款做什么用了,甚至顾客三个月后想买什么,系统都一清二楚。每个客户都有一些消费习惯,这些习惯也会被客户管理系统捕捉到,并根据一点点蛛丝马迹,分析预测出顾客将来的消费倾向,以便及时跟进营销活动,选择合适的产品推荐给他。正如一位银行高管所说:“如果我们看到某个客户在分期付款购买汽车时很快就要付最后一笔款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客户的消费模式预测出这位客户很可能在六个月之内再购买一辆汽车。于是我们便可以及时准确并且抢先让这位客户知道,我们银行会有特别优惠的汽车贷款利率给他。我们马上便会寄去我们银行购买汽车分期付款的宣传品。”

流程再造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银行利用网络营销提供服务,决不是建一个网页和几个数据库的技术问题,而是对整个服务流程的考验。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应引入流程再造的思想。企业流程再造工程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巨大的改善,并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环境。

银行在流程再造中,首先流程的设计应以客户为中心。在产品设计开发之初,组织营销或客户关系部门对客户体验和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并提供相应的参考数据,明确产品发展的方向。在业务流程设计中,请专家和客户进行客户体验交流,使产品满足交易目的的同时能向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针对不同目标客户对产品进行不同的组合包装,按照目标客户特点,采取有差异化、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方案进行市场推广。

网络银行范文篇7

从1998年招商银行“一网通”网络银行服务正式推出作为起点,到2008年的今天,网络银行在国内刚刚步入第10个年头。到2005年底,我国境内已有60多家银行的分支机构开展了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网络银行提供了强大的基础硬件设施和庞大的用户数基础,中国的网络银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用户不断增加,业务量迅速增长,发展潜力巨大。2001年,我国网络银行用户为215万,2002年为419万,2003年为835万,2004年为1758万,到2005年为2692万,2006年底中国网络银行用户达到7495万。除了表现在客户数的增长外,在交易金额方面迅速增加,我国网络银行2005年成交72.6万亿,2006年成交93.4万亿,2007年成交245.8万亿。2007年,中国网民已达2.1亿,普及率达到16%,而2006年的电子商务市场总交易额达到近2万亿,数量巨大的网民是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保证,而规模巨大的电子商务与网络银行也相互带动,共同发展,潜力巨大。

2.网络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2000年以前,我国银行网上服务单一,一些银行仅提供信息类服务,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但目前,交易类业务已经成为网络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咨询、账户查询、账户资料更新、挂失、转账、汇款、银证转账、网上支付(B2B,B2C)、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授信业务。

3.中资银行网络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2002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网站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2002年度全球最佳银行网站,2006年初,和讯推出了“中国网络银行测评”,选取了国内16家主要的商业银行,根据自行编制的指标体系,从“人气指数”、“平台表现”和“业务表现”三个方面对这16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网络银行业务进行综合评测。工行和招行以绝对的综合优势,分别获得本次网络银行评测的第一、第二名。这表明中国银行业网络银行的服务水平已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

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服务品种相对较少,缺乏创新能力。我国大部分的网络银行业务比较单一,主要涉及存款、汇款、汇兑等业务。由于业务的服务面不够宽,有的甚至是传统银行业务的网上简单应用,而真正完全从事网上交易的项目却不多,很大的一部分业务还是以传统的业务为主、网络业务为辅的现象,所以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网络银行。

2.网络安全成为发展主要障碍。网络安全事关网络银行的生死存亡,是当前网络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安全问题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就技术而言,大部分计算机硬件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许多国产的安全产品,其核心技术也是国外的,由于技术原因造成信息安全性差已成为制约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再加上网络安全保密措施不严,入侵金融系统网络的案件时有发生,使得一些用户并不急于享用现代化的网络金融服务,这也大大制约了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

3.网络银行的互通互联性较差。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是各家商业银行自己建设的系统,网上金融服务一般局限于一个银行网络系统内部,并不能拓展到其他商业银行的网络银行。这就意味着,用户如果要把一个银行的资金转账到另一银行还是必须到银行柜台去进行,还是得去体验排队之苦。这显然不利于网络银行整体优势的发挥。近年来,跨行间网上电子支付已经出现,但系统的稳定性和便利性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4.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的金融立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银行电子支付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与客户在明确权利义务的基础上签订合同,出现问题可通过仲裁解决,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造成问题出现后涉及的责任确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二是网络银行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疆界,其业务和客户随互联网的延伸可达世界的任何角落。如跨境网上金融服务的交易的管辖权、法律适用性、服务和交易合约的合法性、品牌与知识产权问题、境外信息的有效性与法律认定、网络银行的客户为非本国居民时所存在的语言选择的合法性等问题,比较模糊。加大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电子支付活动的风险。三是对网络犯罪分子犯罪事实的认定,以及事后如何判定损失程度等法律问题还没有界定,也增加了银行与客户在网上进行金融交易的风险。5.市场文化尚不适应,网上交易的观念和习惯还有相当差距。首先,货币、交易场所、交易手段,以及交易对象的虚拟化是网络经济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弱点。客户对网上交易是否货真价实心存疑虑,数字化、虚拟化交易要让人们从心里上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其次,人们的观念及素质还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交易不仅需要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还需要参与者对电子商务及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三、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对策

1.提高网络银行的服务水平,更新银行经营理念。网络银行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客户的兴趣选择。网络银行所提供的产品的种类、质量、服务及信息等方面,应该满足消费者特殊的需要,网络银行的服务要体现出人性化、个性化、特色化。使客户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新型的组织管理制度,提高智能化、标准化、个性化的业务发展模式。

2.加强网络银行的网络安全。一是从银行防范。建立严密的安全体系,保证网络银行的安全运行。为防止交易服务器受攻击,银行应采取隔离相关网络、高安全级的Web应用服务及实施全天候的安全监控等技术措施;二是从客户防范。客户的安全意识是影响网络银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客户要防止自己网络银行账号及密码流失,上网时应设置好电脑安全措施,不随便点击恶意网站;三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认证中心,充分发挥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中立、权威的作用;四是加快电子化应用环境风险防范,如加大对计算机物理安全设施的投入和严格中心机房的管理制度等。

3.加强立法与监管。作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部门要针对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作战略性的思考,既要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避免限制性的政策或立法,又要规范和引导国内的商业银行有序开展网络银行业务,促进我国网络银行快速、健康发展;既要认真研究网络银行开展的业务种类和特点,尽快制定网络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原则,又要针对现有的相关金融法律规章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办法和措施,加强对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管,有效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4.提高社会整体信用水平,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培根固本。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法律、经济、道

德等多种手段来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以降低网络银行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一方面要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发挥强大的舆论宣传力量,大力弘扬“守信光荣、违约可耻”的信用观念,将守信观念深植人心;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和法律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5.以人为本,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长期以来,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频频爆发,不断发生网银资金盗窃案件。对此银行方面基本上将责任归咎于用户对账号密码信息保管不善(事实上可能的确如此),消费者一般很难举证自己无过错。但如果对不断发生的网银盗窃事件的责任都推给消费者,显然不利于我国网络银行整体形象的改善和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此,应当切实采取相应措施,如:银行可以设立网络银行发展风险基金,直接帮助受损用户或间接地帮助用户通过司法手段追讨损失,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

6.加大网络银行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用户计算机操作水平。国外网络银行发展的经验表明,消费者金融行为模式的改变在相当程度上受宣传和教育的影响。加强网络银行的宣传,促进金融行为模式的改变,不仅有利于网络银行的发展,也可以节约社会金融资源,促进金融交易效率的提高。另外,还必须不断提高用户计算机操作水平,否则,正如专业人士所说:网络银行系统本身像坚固的铁门,但问题的关键是钥匙被偷走了。此外,还要不断的通过服务创新吸引潜在客户,提高客户对网络银行的认知度,推进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扬:金融时报[N],2007-12-12

[2]水木清华研究中心:《2005年~2006年中国网络(网上)银行产业研究报告》

[3]董杰: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及发展.产业与科技论坛[J],2007年第6卷第3期

网络银行范文篇8

一、网络银行的竞争优势分析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网络银行是通过电子手段(主要是因特网)建立的虚拟银行,它可以提供除面对面的柜台服务和现金传递之外的所有传统银行的功能[1].网络银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银行又可称为纯网络银行,是指没有分支银行或自动柜员机,仅利用网络进行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广义的网络银行则包括纯网络银行、电子分行和远程银行。电子分行是指在同时拥有实体分支机构的银行中仅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远程银行是指同时拥有ATM、电话、专有的家用计算机软件和纯网络银行的金融机构。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网络银行具有许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本竞争优势

即网络银行可以降低银行的经营和服务成本,从而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根据Booz和Allen&Hamilton公司的统计,1999年6月,美国商业银行中每家分行提供手工操作交易的单位平均成本为1美元多,利用自动柜员机(ATM)和电话中心交易的单位平均成本约0.25美元,利用因特网交易的单位平均成本约0.01美元。而且随着因特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银行后台服务技术的进步,网络银行处理业务的平均成本会有更大幅度的下降。可见,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2.差异型竞争优势

差异型竞争优势是在强化传统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甚至将传统业务领域的产品进行技术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可以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传统商业银行的营销目标只能细分到某一客户群,很难提供一对一客户服务,即使能提供,成本也比较高;而网络银行能在低成本下实现一对一服务,从而形成差异性服务。

3.信息和技术竞争优势

美国大通银行前副总裁陈朝晖(HareyZ.Chen)博士以其在大通银行的工作经验认为,当代美国银行依靠吸纳存款与贷款获取利润的空间已经很小了,银行主要是依靠高技术性的金融服务技术来获取利润。大通银行首席信息执行官(Clo)也曾明确指出,大通银行与美国其他商业银行的不同之处在于搜寻信息资产的方式,大通银行信息技术部不仅为金融服务企业服务,也为信息技术产业服务;同时,还有能力通过信息资源的搜寻与挖掘来创造竞争优势。网络银行正是利用其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利润空间和发展机会。

4.时空竞争优势

网络银行无固定的经营时间和场所,依托因特网不用设任何分支机构,其触角就可以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大大突破了传统银行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全世界已有400多家金融机构有了自己的主页,内容包括行史、业务范围、服务项目、经营理念等,它们具有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提供账务管理、查询转账、网上支付、缴交各类费用等服务的综合功能,即AAA服务模式:Anytime、anywhere、anyhow,每年365天,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全球范围经营。因此,人们又称其为“三A银行”。

二、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还是一些传统的业务项目,网络银行业务的兴起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尚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起步较晚,还处在萌芽阶段

1998年3月,中国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交易成功。目前已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共发行银行卡2亿多张,客户数超过40万户。尽管我国近年来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较快,但总体尚处在萌芽阶段[2],同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2.我国网络银行发展模式相对单一和滞后

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上是以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模式来发展网络银行的,尚未出现完全依赖于国际互联网而设立的纯网络银行和其他模式。加入WTO后,这无疑会增加我国网络银行的竞争劣势,加大网络金融体系风险。

3.我国网络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狭窄,缺乏差异性服务

目前,我国银行也开始了一些网上银行方面的业务。中国银行、中国招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拥有了具有支付功能的网上银行,提供包括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在内的各种网上金融服务,办理信息查询、银企转账、工资、定向转账、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业务。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还只是商业银行部分传统业务在网上的延伸,业务的深度和宽度都很有限,尚无一家开展网上存款、贷款、账单收付、跨行转账、非金融销售等业务。同国外相比,我国银行业不但提供网络服务产品的种类少,而且质量不高,提供的网上产品普遍缺乏个性化(或亲情化)、缺乏面向客户设计的服务产品和差异性。

4.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网络建设和技术水平滞后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国电话普及率不足4%.电脑普及率、光纤覆盖率很低,网络的吞吐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在“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中,“金卡工程”推进的速度较慢和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有现有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国有大银行的垄断性竞争以及大银行的分支行之间的地方保护主义等。三是我国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及设备研制严重滞后,如网络必需的服务器、防火墙和操作系统等技术和设备都完全依赖于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这就使我们在竞争中受制于人而处于不利地位。

5.我国网络银行的政策法规建设不健全

我国网络银行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几乎空白的情况下迅速出现并不断演进的,带有浓厚的自发性。我国目前还没有成型的全国性电子商务法规,管理部门面对迅速变化的情况,不得不对出台新的管理措施持慎重的态度。这就导致了目前对网络银行的管理规则仍然较少,管理体系也不明确。

总之,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同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和相对劣势。但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多走捷径,少走弯路,尽快赶超发达国家。

三、我国网络银行竞争策略

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面对这种形势,我国银行业必须冷静客观地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及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和制订竞争策略,以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迎接挑战。

1.推动银行转变传统经营思想,确立网络银行经营的新理念和新规则

一是改变传统商业银行的“产品中心主义”、“以量取胜”的经营理念,转向网络银行的“客户中心主义”、“以质胜出”。二是改变以资产规模大小、机构网点数量、地理位置优劣论“英雄”的传统银行经营思想,转向以获取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为客户提供及时便利优质金融服务作为衡量银行优劣的标准。三是改变传统银行“单打独干”的“银老大”的经营观念,转向与计算机网络通信服务商等其他非银行服务机构合作经营,共同发展。

2.明确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

设计好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合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一,在现阶段,我们应当坚持以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网上银行服务为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模式,这是由我国银行业计算机网络建设的现状、银行业的特殊经济地位和网络金融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决定的。过早允许非银行企业进入网络银行市场,无疑会对金融秩序的稳定带来冲击。第二,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采取灵活的模式,比如以企业银行、家庭银行等安全性较高的封闭型网络银行模式面向一般客户,提供安全性有保证的普通咨询或金融服务。第三,应当努力探索建立纯网络银行的模式。这是因为,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兼营网络业务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是未来网络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3.加强银行体系的网络建设,改善网络银行的经营环境

首先,大力加强网络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继续发展CHINANET、“三金工程”等,特别应重点建设中国高速信息网,这是我国未来网络银行的最强基础支撑;同时,各家商业银行应当在营业网点及重要的公共场所多设置各类电子终端,加大信用卡、借记卡及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程度,大力推广智能卡,积极探索发行网络货币,进行建立电子货币体系的有益尝试,为迅速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打下物质基础。其次,政府和央行应该为发展网上银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中国邮电长期垄断经营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局面,并整合各行业、各部门、各地方的局域网资源,形成全国性的主干银行金融网络体系。二要采取有力措施来保护已经建立的网络银行的试验成果,应不断采用新的安全技术如防火墙、乱码、过滤和加密技术等,来确保网上银行的信息流通和操作安全,使正确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在客户和银行之间传递,有效防止非授权用户如黑客对网上银行所存储信息的非法访问和干扰。三要进一步采取有利措施增加网络用户。网络资费的下降,可以使用户增加,而更多的人使用网络,将反过来促进入网费用的降低。政府应当鼓励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丰富网上信息资源,鼓励国内企业开发研制更适合家庭使用的网络接入设备,以使得更多的人愿意上网也有能力上网,从而使我国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的发展形成不断加速的正反馈循环。

4.提高网络金融的技术水平,加紧培养技术人才

科学技术是网络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我国银行业应加快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网络技术。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的三大核心技术:Web技术、建立服务平台技术、安全保密技术。在硬件方面,要大力研发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有指纹鉴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可擦写的智能钱夹等先进设备。在软件方面,要大力研发网络安全系统、语音鉴别系统、电子转账系统、智能卡识别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集成。无论何种技术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一种新技术开发成功,就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网络技术引进和研发的投资力度,尽快抢占新经济、新技术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适应网上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传统银行的人才主要集中在金融知识领域,今后银行需要的人才将宽泛得多,其中最需要补充的人才是:有战略眼光的高级管理人才、有金融知识的科技专才、有较强数理及财务分析、运用能力的人才。银行现有员工队伍也需调整,银行员工要由传统的操作型向管理型转化。网络银行建设需要一批既掌握计算机枝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掌握金融实务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各大商业银行应该着眼未来,认真考虑这些人才的培养渠道、培养方式,为增强我国网络银行的竞争积蓄力量。

5.大胆进行网络创新,发展网上银行业务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在网络银行上最有效的竞争策略之一就是建立联网通用的网上支付系统。建立此种系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将会大大提高,在预见到另建系统将会付出高昂成本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将会倾向于依赖这个系统支付和结算。这样不仅可以向所有利用该系统支付和结算的外资银行收费而获取收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核心环节的控制,中国银行业能够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同时,网络银行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和客户需求,必须在产品开发中保持领先性和可持续性。在产品设计开发上,我国银行业应在明确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力争做到研究一代、生产一代、上市一代。国外大银行不断推出新的网上服务品种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国内银行也应逐步推出新的产品,比如网上存贷款、网上证券、网上基金销售等,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此外,要注重市场营销策略选择。网络银行的进入壁垒很小,所提供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很小,因此,银行业一定要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以获得更多的客户。我国银行业应该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渠道紧密结合起来,走“多渠道并存”的道路。一是凸显金融产品的个性化,那些技术含量高、设计复杂的高层次服务产品必须依靠银行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面对面式的互动交流,树立网络银行富于温情的形象。二是逐步开拓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标准化,网络银行的高效率、大批量地处理标准化业务,将有助于充分利用银行资源,全面满足客户需要。三是传统营销渠道积累了大量线下客户资源,发展“多渠道”营销方式,可以实现客户资源共享。

网络银行范文篇9

由于看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也由于意识到在线支付业务将是银行业发展的方向,去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竞相触"网",开始全面启动网上银行业务。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已经真正实现网上支付,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也在奋起直追。

但毋庸置疑,网上银行以安全为第一原则。据调查,有60%的网上用户认为"安全"是进行网上购物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网上购物支付交易中,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银行网站本身的安全性;(2)交易信息在商家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3)交易信息在消费者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迄今为止,我国尚无统一、权威的网上安全认证中心,网上银行的法律体系也不健全。

国内4家银行网上支付安全保障大致有SET与SSL两种方式。前者操作较繁琐,但可以做到银行与商户之间"背对背",这就保证了整个交易过程信息的完整、保密和安全。而只须两串密码的SSL方式虽然便捷,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性。另外,各不相同的银行卡想要冲过千网万网畅行无阻,还有赖于一个公正的第三方认证中心,有赖于银行间的兼容。万事达卡中国区总经理韩巍强指出,理想的状态应是消费者手持一张卡,就可以完成自己想做的一切。

现行法律也远不适应电子商务。比如,进行交易需要签名,而在网上只有数字化的签名,这种签名有没有法律效力?再如,银行已从信用卡中把钱划出,但发生退款时如何处理?专家们认为,为适应电子商务,从《商业银行法》到《广告法》,都有需要修正的地方。电子商务还涉及许多现行法律未考虑到的问题,如税收等。电子商务涉及商家、银行、电信、公证、ISP(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其中任何一方违约,都可能引发纠纷。没有相关法规,打起官司来依据什么?

网络银行范文篇10

一、网络银行的独特性质

网络银行,简言之,就是因特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通过把传统银行的业务“搬到”网络上,从而实现银行业务的网上操作。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移植”过程,却决定了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在性质上的差异。就其性质而言,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体现出了虚拟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特征。这些特征,正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运行差异的根本所在。首先,网络银行的虚拟化,是相对于传统银行的实体化而言的。传统的“砖瓦型”银行,其分行是建立在某种形式的物理架构之上的。而网络银行则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只有网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因特网所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无人化与无形化正是网络银行虚拟化的表现,体现了一个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不仅如此,与传统的人工银行相比,网络银行体现出其智能银行的特色。传统银行主要借助于物质资本,通过众多银行职员辛勤劳动为客户提供服务。而网络银行主要借助智能资本,依靠少数智力劳动者,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建立了银行业务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最后,传统银行一开始总是国内银行,其国际化进程也是通过不断铺摊设点发展国际金融业务和开拓国际市场发展而来的。但是,网络银行却天生就具备国际化因素,国际化本身就是因特网,这一网络银行载体的特性。网络银行只需要借助因特网,就可以将其金融业务和市场延伸到全球每个角落,从而使全球金融从零售到批发以至货币发行都可以通过电子网络进行,因而是全球化的银行。

二、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运行对比

(一)网络银行运行成本对比分析

网络银行的独特性质,决定了网络银行可以以一种超低的成本运行,这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一大区别。传统的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经营业务,而且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去建设网点,做广告宣传。而网络银行由于其采用开放技术和软件,利用电子邮件提供服务,使开发和维护费用都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非常之低,不及传统银行的百分之一。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运行成本的超低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创设费用低廉。网络银行无需宽敞的店面及豪华的装潢,无需铺设营业网点,可以少设甚至不设分支机构,银行总部也可以设在非黄金地段,利用的互联网也是现成的。如创立美国第一安全网络银行的全部费用仅为100万美元,只相当于开办一个小分支机构的费用。2.服务成本低廉。客户只需在家中或办公室登录到银行的主页,点击自己所需的服务项目即可完成开户、存取款、支付账单和转账等手续。因此,可节省巨额的场地租金、室内装修、照明及水电费用。而且,网络银行只需雇用少量的人员,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据英国一家管理顾问公司统计,传统商业银行的每笔付款交易的平均成本为108美分,而网络银行的平均成本为13美分,仅为前者的1/12。3.维护成本低廉。网络银行的日常维持费用也很低,再加上雇员数少,工资开支也较节省。由于客户端采用的是公共浏览器软件,而不需银行去维护、升级,这样可以大大节省银行的客户维护费用,而使银行专心于服务内容的开发。由此可知,发展网络银行将使银行业者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且网络银行客户群体可无限扩散,有利于拓展存放款业务规模。因此,如果说,网络银行的现实存在性在哪里,就在于它成本的超低廉性。

(二)网络银行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1.机构拓展模式。传统银行机构的拓展主要是靠增设支行和营业网点来实现的。扩大增设分支机构曾经是传统银行聚集廉价存款的富有竞争力的工具,然而现在却成了耗资巨大的包袱。传统银行投入大笔资金开设分行,客户却往往只能限于固定的地域。反之,网络银行由于凭借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不用设立分支机构,就可以在世界各地开展业务,网络银行对时空局限的突破,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的联系方式,从而削弱了传统银行分支机构网点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能够进行银行业务的电脑。因此,网络银行能够面向全世界开展各种银行服务,不需分支机构,触角便能伸向全世界。银行业的组织形式开始由垂直式向扁平式转移。

2.业务服务模式。网络银行在业务服务模式上的优势,更是传统银行所无法比拟的。第一、“3A”服务。网络银行是一种能够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提供服务的银行。有史以来,没有那一种类型的银行能够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做到这一点,网络银行借助计算机与因特网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第二、“一体化”服务。网络银行借助网络技术从而打破了传统金融业的专业分工,模糊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银行不仅提供储蓄、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而且提供投资、保险、咨询、金融衍生业务等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业务。从而使银行网点由原来单一的存取款中心发展为集存取款、贷款、咨询、委托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金融超市”、“金融连锁店”。当我们还在探讨怎样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向混业经营模式转换的困难时,网络银行早就在向一体化的金融模式迈进了。第三、“个性化”服务。借助于网络技术,网络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之“量身度造”,扩大以高效、个性化为主体的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供给,满足市场和客户对多样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传统银行能够把营销目标细分到某一类客户群已属困难,一对一的客户服务对于传统银行而言只能是一种奢谈。而网络银行却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实现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第四、资讯服务。网络银行比起传统银行的另一个业务优势是资讯服务。网络银行可以让客户随时随地按日期和业务品种查询交易记录、支票支付、信用卡签证、自动柜员机(ATM)提款等,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个人理财分析服务。此外,网络银行还与金融资讯供应商合作,为客户提供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信息。在信息需求爆炸的今天,这一点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

3.竞争模式。传统银行从来演绎的都是大鱼吃小鱼的故事,或者严守楚河汉界的条规。网络银行却抛开所有这一切,更多的是把差异竞争引进来。这种差异竞争主要表现在小的新兴银行与大的传统银行间的竞争,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之间的竞争上。首先是“大”与“小”的竞争。从银行业的现有情况来看,迄今为止网络银行的发展是中小型银行领先,而不是大银行。美国网上银行发展得最好的是WellsFargo,而不是万国宝通(CityBank)。中小型银行能在新一轮的网上经营中普遍取得领先优势充分反映了网络经营是在一个新平台上展开竞争的事实。中小银行具有比大银行灵活机动、决策迅速、积极进取的优点。在网络经营的平台上,任何银行都需要尽快自我调整,积极参与竞争,否则原有的优势便可能逐渐失去,并最终被淘汰出局。其次是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的竞争。21世纪的金融战场将不在传统的街头上,而是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世界中。参战者也不仅限于银行业、而是广泛的金融服务业,银行的对手不再只是传统的银行。网上的金融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新贵包括虚拟银行、网上外资银行及无银行牌照的贷款机构、网上证券经纪、金融服务入门网站、服务整合商、系统供应商、电子付费系统营运商、网上金融市场等等。

(三)网络银行经营战略对比分析

在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经营战略对比中,首先要明了的是两者存在基础的差异。那么,网络银行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呢?传统银行的存在原因已不能解释网络银行作为经济体存在的必要性。除了传统的因素以外,网络银行之所以会存在下去,还由于:(1)技术领先优势。银行业始终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由此形成了人们的安全预期和效率预期;(2)智力优势。面临以创新为核心精神的网络时代,当智力成份取代市场份额成为衡量成功的重要标准时,创新所带来的智力优势会给企业和顾客以希望和信心。网络银行作为创新的产物,其创新活动从来就未曾终止过。

1.金融媒介与支付体系。如果不了解网络银行正是作为银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即金融媒介向支付体系转移的终极代表,则不能很好理解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在经营战略中的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银行提供支付服务的手段和技术更为先进多样,速度也更加快捷,从而,银行作为社会支付体系的功能不断得到加强。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社会需求的个性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社会和客户对支付服务的层次和要求越来越高,而网络银行的崛起正是对这一要求的最好满足。网络银行借助四通八达的互联网将银行支付系统的接口铺设到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电脑终端上;再如,电子商务具有实时交易功能,这就要求银行提供高效率的支付服务,甚至实现零时差的实时资金清算。所有这些都将只有网络银行才能够提供。

2.产品中心与客户中心。传统银行支付服务和其他金融服务的提供,体现的是“以量胜出”的“产品中心主义”,其标志是通过机构和网点扩张,实现规模经济,为客户提供批量化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以此来降低成本。然而,随着市场的全球化拓展、金融竞争的激烈、金融产品供给的过剩、客户受教育程度和对新技术接受程度的逐渐提高,他们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此时,网络银行的发展,就打破了传统的批量化和标准化服务方式和服务特色,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支付服务和金融产品,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质胜出”的“客户中心主义”。

3.盈利重心。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贷款和存款始终是传统银行的主要资产与负债,其利差也是银行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一般占利润总量的85%以上,银行主要依靠的是规模转换优势和市场信息优势。而网络银行除了这些优势以外,更强调发挥作为支付中介的优势,在资产结构上介于金融中介与金融服务商之间,为客户提供的快捷、便利、全天候的服务,大大节省了客户的交易费用(“鞋底费”、时间与货币的机会成本等),使得近一半的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传统银行依靠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资产负债管理获得利润,而网络银行则更多的依靠便捷的服务吸引客户,把利润点更多地转向了中间业务。

4.经营评价。在经营绩效评价方面,衡量传统银行经营好坏的一个有效指标是市场占有份额。传统银行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市场份额的转移,由于从众行为的作用,其客户结构基本上不会改变。据统计,一家传统银行的80%的利润来源于其20%的客户,这些客户构成了银行的核心客户。由于这些客户在收集银行信息、转移个人业务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高的费用,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忠诚度和信任度的某种惯性。网络银行竞争的结果,一方面是市场份额的转移,另一方面客户的惯性下降,网络银行有可能迅速获得客户,也有可能迅速失去客户。因此,对网络银行来说,客户结构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四)网络银行经营风险对比分析

网络银行,依靠其无与伦比的特性,在诸多方面都显示出其优于传统银行的优势。然而正是这些运行特征,也给网络银行带来了一些与传统银行所没有的经营风险。

1.信息的迅速传播扩散会直接影响到网络银行的运行。如果网络银行的资金安全出现危机,那么这个信息就会迅速通过因特网广为传播,网络银行的全球客户意识到银行资金安全受到威胁以后就会立即出现挤兑风波。而在传统的商业银行里,银行出现信用危机,一般的客户要很长的时间才会知道。因此,一旦网络银行出现信用危机,因特网将会对其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

2.对网络银行的监督和管理要困难得多。传统的商业银行如果出现危机,国家一般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而且传统的商业银行不可能轻易转移它的营业场所,因此它也不可能不受到政府机构的严格管理和控制。而网络银行既不像传统的商业银行那样设立许多商业结构,而且又可以轻易的将营业地点转移到其它地方以逃避政府部门的干预。

3.高度匿名性增加了银行和储户相互监督的困难。由于在因特网上人们不一定需要使用真名和真实的通信地址,而且,由于网络银行的客户来自全球,可以通过因特网访问任何地方,不像传统的商业银行那样,客户主要受地域的限制以当地为主,因此,这进一步削弱了客户对处于信用危机中的银行的监控能力。

三、开拓银行网络化创新以应对WTO

(一)网络银行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网络银行诞生至今只有短短7年时间,但在数目、资产和客户规模方面都取得了爆炸性增长。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统计,1993年至2000年间,美国传统银行的资产年增长率为8%,而同期美国网络银行的资产年递增率高达53%。美国目前资产最大的网络银行Telebanc的资产总值由1993年的2.2亿美元发展到1999年的32亿美元,存款增长了14倍,目前这一数目还在以成倍的速度增长。网络银行在美国的飞速发展,也对整个行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1999年头5个月为例,美国最早的网络银行之一,Net.BNnk股票猛涨了365%。而同期Telebanc金融公司的股票上涨了96%,标准普尔500家指数上涨了0.2%,SNL银行指数上涨了5.9%。Net.BNnk从1996年开业以来,顾客已达300000人,月吸收新户逾千,这在近20年来的银行业中是罕见的。从发展趋势而言,网络银行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美国,至1999年底止,使用网络银行服务的美国家庭已超过美国家庭总数的5%。预料至2005年,美国网络银行业务占银行业务的比例将接近50%。在欧洲,目前有1200家金融机构提供网络银行服务,尤其是比利时和荷兰,超过9成以上的银行都已能提供网络银行服务。预计未来数年,欧洲的网络银行数目将加速增长,在线金融服务的金额,将占整体银行业务金额的15%。同时,在香港,东亚银行、汇丰和恒生银行、道亨银行及水隆银行已相继推出网络银行服务。

(二)网络银行:中国银行业应对WTO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