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隐私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32:16

网络隐私权

网络隐私权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刑法保护;立法

一、网络隐私权的介绍

(一)传统隐私权与网络隐私权的联系。早在189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评论》首次提出隐私权的概念,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我国对于隐私权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够丰富。归纳我国的隐私权主要有两个观点:第一是张能宝提出的个人事物观点,其认为隐私权是一项属于个人的权利,未经允许不得被除自己以外的人所知悉,常见的为夫妻性生活、个人的财产信息以及内心活动等;第二是王利明提出的独立人格权观点,他认为隐私权是所有人享有的人格权利,分为有形隐私与无形隐私两种形态,包括公民个人和死者,要保证两者的私人信息不受别人干扰、不被别人侵犯。从以上隐私权的相关观点中我们发现,隐私权的核心是人格自由,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其代表着所有不想被外人所知的一切信息。对于网络隐私权来说,不同于传统的隐私权,它是时展的产物,更全面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利。虽然学术界并未明确指出网络隐私权的相关定义,但我们已经从狭义角度和广义角度上了解到了网络隐私权的大致内容。学者普遍认为,网络隐私权的概念是网络角度上那些所有不想被外人所知的一切信息,也包含了人格权。(二)网络隐私权的内容构建。当前正处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提升了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效率,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上的信息泄露也随之越来越严重。鉴于此,网络隐私权的范围不再是简单的线下个人信息,而渐渐扩展到了整个网络领域,可谓是包含了网络背景下的一切个人信息,即使是网络浏览记录也不可忽视。人身权和财产权也成为了网络隐私权的重要内容,不论是何种主体,在进行他人信息的采集时必须得到当事人的同意,不可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公布于网络,给当事人带来不便。

二、网络隐私权的国外保护

(一)美国。在20世纪初期,美国就开始了隐私权保护的研究,并为隐私权保护实施了混合立法,尤其是将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则相组合,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的隐私权。1967年美国国会经研究后通过了《信息自由法》,该法完善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1974年美国政府再次强调隐私权的重要性,并通过国会制定了《隐私权法》,要求一切个人信息的搜集和传播都必须获得当事人的认可,否则将受到惩罚。在刑事立法方面,美国国会制定了《模范刑法典》,在第250/12条指出了侵犯隐私权的后果。《美国联邦法典》第十八篇中指出,任何单位或部门都不得将个人的信息公布于网络,公民享有网络隐私权。(二)日本。日本通过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其特有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2000年,日本实施《反黑客法》,其目的在于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传送。2003年3月,日本议会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律的宗旨在于保护个人信息、促进个人信息的有效利用,明确了日本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方针。同时,日本《刑法典》对特殊的行业提出了新的规定,例如医师、助产师等自主能力强的行业、律师等专业法律的相关人员,要求他们不得利用工作便利,获取他人私人信息牟取利益。另外,法律中增设了自诉模式,该模式提高了公民的安全意识,对于解决网络信息犯罪有着重要的价值。1999年日本针对于儿童犯罪制定了《买春儿童、儿童色情处罚法》,并在2014年提出了预防儿童色情犯罪制度,同年通过了《禁止针对儿童的买春和色情法》,该制度有效降低了儿童色情案件的犯罪率,保护了儿童的网络隐私权。当前来看,日本的儿童网络安全制度已经趋于完善,也成为了日本刑法的一部分。

三、网络隐私权的国内保护现状

对于国内的网络隐私权来说,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和保护举措,相关的法律也不完善,即使涉及到了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也仅仅是间接性质的保护,保护效率不高。总体来说,国内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并不健全,未实现与刑事制度的紧密结合,执行力不足。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于1997年12月30日实施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该行政法规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首次提出规定,对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2012年12月28日通过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系在互联网信息保护领域较为权威的两部规范性法律文件,其内容在较高程度上保护了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从刑事犯罪角度对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作出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则站在网络管理视角,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事业单位提出要求,加强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保护他人网络隐私权的责任感。2003年12月5日,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修订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于2004年1月1日施行,其中针对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做了重点规定,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在互联网上收集、使用和公开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该条例的实施保障了未成年人的网络隐私权。在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进行了法律规制。然而,由于以上立法文件的法律位阶不高或规定不够全面的原因,不能满足越来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隐私保护需求。直至2017年6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其明确规定私自窃取、出售、提供个人信息行为的处罚办法,此时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得到了高效切实的法律保护。从刑事立法层面来看网络隐私权的内容,主要是体现在《刑法》第253条、第285条至第288条,这些法条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相关规定。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253条第一款进行了修正,扩大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整治范围,尤其是对网络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了加强保护。当前网络隐私权的刑法处罚一般是通过侮辱罪、诽谤罪、诈骗罪等进行刑法规制,从整体来看,侵犯网络隐私权的刑事处罚定罪门槛过低。我国的未成年人隐私权是一种特殊的问题,必须预防儿童的色情犯罪。近年来色情犯罪的形势不断加重,需格外重视。从当前儿童色情犯罪的状况来看,我国网络角度色情刑事保护的不足,需为其颁布针对性的法律政策,保障未成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首先,法律政策应考虑色情犯罪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为未成年儿童成立专门的约束和保护条款。其次,借助网络渠道向儿童普及正确的性知识,让儿童不受网络色情内容的影响,并让儿童远离色情网络。整体上我国关于儿童网络色情犯罪的刑事规制还停留在司法解释层面,并没有单独入刑,还没有将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高到刑法保护层面,亟需进一步斟酌立法。

四、网络隐私权的刑法保护建议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隐私权的保护成为了难题,网络世界改变了我们对隐私权的看法,现实中的个人隐私也会因为互联网在一夜之间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可见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力度,法律显得力不从心。经初步研究发现,我国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案件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该状况使得公民的隐私权受到破坏,个人空间频遭侵犯。另外,一部分不法分子以个人隐私威胁公民实施敲诈,获得不法的利益,给公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安,扰乱了社会秩序。如因席卷全球的WannaCry病毒传播而造成的勒索案件,导致至少150个国家受到网络攻击,受入侵电脑超过20万,可见侵犯网络隐私权,除了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严重的是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刑法保护。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研究力度不足,在相关的法律中也仅仅是保护了公民的身份信息,无法实现公民基本隐私信息的保护,另外,公民身份信息的保护以数字化形式为主,仍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并不完善。鉴于此,未来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角度实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第一,强调隐私权独立的刑法地位。网络隐私权是公民隐私权的一种,需将其列入《刑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用针对性的法律规范去维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在《刑法》中,应该对网络隐私权的概念进行明确规定,指出网络隐私权的范围,对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制定一系列的规定,尤其是重点处罚侵犯儿童网络隐私权的犯罪,为儿童的成长创建和谐的环境。第二,实现网络隐私权保护范围的扩大。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一直难以确定,这也是不法分子犯罪的主要依据,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与网络隐私权相关的行为全部列入隐私权保护范围,把不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借助法律和网络技术对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实时监控,打击网络隐私犯罪产业链,净化网络环境。第三,重视网络隐私权的自诉。网络隐私权的侵犯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灵伤害,而国家公诉的方式存在结案时间长且占用大量的司法资源的弊端,此时可以考虑以自诉的形式与公诉方式相结合进行,共同打击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也有利于安抚当事人的心灵。当然,对于那些难以取证的案件来说,仍以公诉形式为主,根据不同的状况采用差异化的形式。

五、结语

总之,网络隐私权需要刑法的专门保护,要在刑法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与民主权利”一章中增设侵犯公民网络隐私罪,将其从个人信息当中单独剥离出来,予以重视。同时鉴于刑罚的严厉特性,还必须建立健全与刑法相匹配的,关于网络隐私权的单行法以及行政法规等配套法律法规,更为多元化、多层次地保障公民的网络隐私权。

[参考文献]

[1]陈冉.论大数据背景下隐私权的刑法保护[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7(3).

网络隐私权范文篇2

2007年12月29时,31岁的白领女子姜岩从北京的24层的家中跳楼身亡。姜岩自杀之前曾写下两个多月的死亡日记,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为丈夫的出轨,08年1月初,姜岩的死亡日记被网友转载到各大论坛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网友们纷纷谴责姜岩的丈夫王先生和“第三者”,并迅速搜查出王先生和“第三者”的工作单位、电话、MSN等资料。有激愤的网友开始采取“电话骚扰”、“登门涂字”等做法,王先生的生活受到极大干扰,也迅速被原工作单位辞退,第三者也因为压力被迫辞职、二人甚至长时间找不到新的工作。2008年3月,王先生将三家网站告上法庭,首次将“网络暴力”和“网络隐私”推向司法领域,催生出中国网络隐私保护第一案。

还有08年的艳照门事件、06年的“铜须门事件”、01年的璩美凤“光碟事件”等等,这些通过网络而发生的事件不得不让我们有所反思,现在互联网络的发达,在我们可以快捷而自由地表达意见的同时,怎样控制自己的思想和键盘下击打出的文字,而不使它成为一种新的暴力。而在这种暴力面前,我们仅有的那点隐私却显得那么弱不禁风,不得不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隐私正处在一个极不“隐私”的环境下,正如美国学者A..斯皮内罗所惊呼:“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社会里”,“社会中每一个人保所拥有的个人隐私权正在消失”一样,信息产业巨头斯科特·麦克尼利也曾断言:“必须承认这一事实,私生活已不复存在”,“电子监督本领通天,人类未来无隐私”。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正越来越被我们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隐私权的论述来探讨适合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

一隐私权与网络隐私权

1.1隐私权

189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路易斯·D·布兰迪斯和塞缪尔·D·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第四期上发表了《隐私权》一文,首次提出隐私权的概念及系统理论。至此之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隐私权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的权利,一些国家是制定专门的成文法对隐私权加以保护,一些国家则通过判例加以保护。

所谓隐私,一般是指不愿意为别人所知晓的有关自己的私生活和个人事务,譬如个人的资料信息、交友范围、生理状况乃至性习惯等。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①]。

王利明教授在其主编的《人格权法新论》一书中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由于我国法律目前不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因此我国法律并未明确隐私权,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隐私权保护理论。这也是我国有关隐私权保护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②]

1.2网络隐私权的提出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领域等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于是网上购物、远程诊断、免费邮箱等悄然兴起。然而,网络在给人类带来繁荣、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使作为隐私权屏障的时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给数百年来人类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它使社会和公众的全部活动一览无遗,使文明的人类面临着一种被剥夺的赤裸的感觉开篇所提出的那些事件也为我们证实着这些绝非危言耸听,或许网络侵犯隐私权案的下一个受害人就是你!

二网络隐私权概述

本文所讲的网络隐私权并不是一个法定术语,也不是一种新的、独立的隐私权的类型,它实质上是隐私权范围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我国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网络隐私权的本体“隐私权”的概念尚未被法律确立,所以本文所讲的网络隐私权仅从理论上分析网络隐私权。

2.1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本文作者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

2.2网络隐私权的范围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是我们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直接参照点,也是我们界定侵权案件的直接依据。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个人活动领域: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跟现实社会一样,用户在网络中也拥有自己的领域。它表现在首先是用户所拥有的连入互联网的PC终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电脑,除非用户自己在电脑上设置共享,否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入用户端的电脑查看用户的资料等。这也是当今各国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即黑客入侵。本文认为个人活动领域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

①个人通信内容。网上个人通讯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发送e-mail(电子邮件)。作为公民网络隐私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有时其在网络中传递的安全性“甚至不如明信片”。

②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的安全。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计算机内部或外接的所有以存储器形式记录的电子数据。从狭义上说是指计算机存储器中能够反映个人情况的信息。在某些时候,信息是无价的。

③个人生活的安宁。相对于通信安全、个人数据资料安全而言,个人生活安宁因与物质利益联系最为密切,所以其包含的意义更为重要。

2.2.2个人信息:个人的收入、信用、财产、消费等信息,它包括我们经常用到的QQ、MSN等聊天工具的号码与密码、信用卡号与密码、网上购物所用的淘宝帐号及密码等有关个人经济秘密的隐私。除了这些,个人信息还应包括在我国户籍管理机构、社保管理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政府部门所登记的有关个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学历、婚姻状况、手机号码等信息。

2.2.3已被侵犯的个人隐私:这里主要是指已被别人侵犯的个人隐私,第三人不得随意传播等,造成对别人隐私权的进一步侵害。从目前社会所发生的隐私侵犯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网络用户(网民)的肆意传播,才造成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恶果迅速被扩大,乃至不可收拾。

2.3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现代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带给人们各种便利、快捷服务的同时,也留下了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公开或传播的种种隐患。网络隐私权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呈现出一些特点。

2.3.1网络隐私权的主体当且应当是自然人,不包括法人。

网络隐私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格尊严以及人在这个社会所采取的某种生活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问题,而这种人格尊严也好,价值取向也好,其主体应均为自然人,而非拟制的人。自然人的隐私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名誉的重大影响,因此现在对隐私权的救济办法一般就是以侵犯名誉权等其他诉因来请求法律保护;而法人的隐私,主要体现在其商业秘密,在我国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

2.3.2网络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客体为权利所指向的对象,包括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而这里的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均是个人不愿为外部所知悉的信息和思想。

2.3.3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经济价值。

“信息就是财富”,张新宝教授曾提出:“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其原动力都是经济利益或利润”,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已不再是基于窥探别人隐私的好奇心,而是完完全全的利益驱使,这在现代社会中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等表现的特别明显,这也是网络隐私权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2.3.3管辖权的不确定性。

因为网络隐私权的载体是网络,是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地域性特点不明显。若是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侵权行为,往往对侵权行为人难以追踪或是对侵权行为发生地、结果地等确定司法管辖权的连接点确定不明,这些导致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管辖权具有不确定性。

2.4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特点

有上述可见网络隐私权具有主体是自然人、客体为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内容具有经济价值等特点。因此,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特点也将呈现出于以往隐私侵权不同的特点。

2.4.1侵权方式更加便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信息交流工具,任何一台联网的电脑所面对的都是整个世界,含有他人隐私的信息的非常便捷,可谓转瞬间就可以完成侵害过程。

2.4.2侵害手段多样化和高科技化,保护困难。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越来越方便人们的使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也给侵害隐私权者提供了更新的侵害手段,并且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即使侵害人不具备很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能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侵害行为。

2.4.3侵害手段隐蔽。

在计算机网络中,大部分的的通讯者和用户往往是使用匿名的方式存在,大多数的网络用户并不希望自己的网上活动和真实身份被知晓,这也就造就许多“使用痕迹清除”类型的程序和软件的出现。隐蔽自己的真实信息,这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己固然很好,但同时也使得网络成了不法之徒侵害他人隐私的隐身之处,使得网络环境下对个人隐私权的侵害,成为一种“无形的侵害”,既找不到明显的侵害现场,也很难判明侵害的时间以及侵害人的真实身份,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三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鉴于上述,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现实中也存在诸多的限制,因此应有基本的原则作指导来寻求保护网络隐私权有效的途径。

3.1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

3.1.1收集限制原则

在网络服务提供商收集有关用户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时候,首先通报经营者的身份,收集信息的目的和用途,个人对是否提供信息、对提供的信息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方式有决定权。收集个人资料应取得个人明示同意后才可进行。[③]并且,在网络服务提供商收集有关信息的时候,要通报所收集内容,若收集内容与网络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内容不符,被收集人有权拒绝提供信息。另外,因大多数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收集信息时,往往选择格式合同,而被收集人往往只有两个选择,即“同意”或“不同意”。因此在格式合同内容的选择上,网络服务提供商要遵守此原则,不作非分收集。

3.1.2严格保护人格尊严原则

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应建立在保护人格尊严的基础之上。探究我国历史,从来就是集权思想,历来就缺乏个人权利主体意识,人格尊严向来不被重视。个人的情感、个人生活的空间与安宁也同样不能受到尊重。所以,将严格保护人格尊严作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更有利于我们实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处理隐私权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及《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亦明确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可见,我国并没有为隐私权提供独立的保护,而是纳入名誉权进行保护,可见名誉权与人的人格尊严息息相关。因此,严格保护人格尊严,实为在隐私权未被明确确立的法律条件下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可或缺的原则。

3.1.3限制使用原则

除非隐私所有权人同意,任何组织(包括国家机关等)不得以除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和国家政治利益需要之外的任何理由公开、使用、传播个人隐私等。目前限制使用原则在用户资料共享方面遇到很大的挑战,网络服务提供商所声明的的条款主要指未经用户明确表示同意,网站不能向第三方提供用户的姓名和电子邮件地址,网站不应当以商业目的与其他组织共享用户的电子邮件与个人化信息。这一要求为一般网站所接受。道理很明显,这是限制使用的原则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处理个人信息资料的共享时,却是五花八门,内容各异。譬如有许多网站在处理个人化信息资料的共享条款中,采取的是很迷糊的表述。比如,某网站先称:“一般来说,除非得到您的同意或在某些特殊情形先,例如我们基于善意相信是法律所要求或属下列情形之一,我们不会揭露您的任何个人识别资料”,并称,“有关您的个人资料可能被分享的方式,请参阅每个产品和服务的[服务条款]或[使用协议]”并向被收集人列出几种可以分享其资料的情形。这样,被收集人就很被动,收集人可以以符合其利益的方式共享被收集人的个人资料,这样个人资料就形式上被保护而实质上却仍处于一种未知的保护状态。

3.1.4公开原则

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提取与利用,提取人和利用人一般应采取公开的政策。只有采取公开的原则,隐私所有权人的隐私才有可能处于一种可被监督的状态,而利用人也可以基于这种监督信赖行事,确保不侵犯隐私所有权人的隐私。

3.2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方式探究

明确了网络隐私权所拥有的法律精神内涵,接下来就应该寻求一种适合这种内涵的法律保护方式,放眼世界,目前世界存在两种不同模式的保护模式且都较完备,仔细分析两者的利弊,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起到莫大的作用,正可谓借东风之力,擂响我战鼓。

这两种模式一为行业自律模式,另一为立法规制模式。美国由于注重维护网络信息产业发展,明显倾向于主张行业自律模式;而欧盟注重对于个人隐私权益的充分保护和尊重,自然主张立法规制模式。

3.2.1美国行业自律模式。

美国倾向于通过网络行业自律的模式来实现对网上非法搜集个人隐私材料的控制。对美国而言,其采用行业自律模式明显有利于网络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不少的缺陷:①、对网络服务商的义务规定过于宽松,容易引发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行为问题。②、这种模式缺乏保证规定实施的机制。因为这种模式完全建立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之上,依靠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与之有关的其它产业的自觉行动来保证这些规定的执行。[④]

3.2.2欧盟立法规制模式。

欧盟主张立法规制模式,注重对于个人隐私权益的充分保护和尊重,通过法律的具体规定对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上的各种各样的搜集用户数据和隐私的行为提出一定的限制,使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上搜集用户隐私材料的行为更规范,相对于用户来讲更透明,使网上用户的个人隐私更容易得到保护。然而,这一模式也有其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它增加了以网络服务提供商为代表的整个信息产业的成本,甚至会损害信息产业的利益并阻碍网络的发展。[⑤]

3.2.3我国采取上述两种模式的可能性。

我国对隐私权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现在,“隐私权”一概念尚未确立,再加之传统的文化传统和国人的思维习惯导致隐私权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很淡薄,隐私权保护的意识还没成型,像很多家长至今还坚守子女的信件可以随意拆开、很多上司还在乐此不疲地窥探着员工的隐私还美其名曰:关心员工等类似情况。同样,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些人信奉“金钱至上”,为了一丁点金钱的诱惑,便出卖自己的人格。当某些人发现别人的隐私能为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时,人性的贪婪就会击溃人的良知,而别人的隐私这时就会沦为其肮脏交易的筹码。这种现象漫延到网络社会中,使得我们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时,不能单纯依靠自我约束这种类型的做法,可见单纯的依靠行业自律模式来确立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不切合我国的实际。

另外,反观立法规制模式,首先我国关于隐私权尚无全国性的系统立法,对隐私权保护的规定散见于各部门的法律法规中,民法中有,刑法中有,民事诉讼法中也有,乃至地方法规中也能看见其身影,显得零散、琐碎、不成体系。其次,立法深度不够,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隐私权的侵犯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而我们的立法人员往往是一些法学人才,对理工科的计算机技术不能把握;而计算机技术人才也没有能力去立法。这样就出现“立法者不懂技术,技术人员又无权立法”[⑥]的尴尬状况。最后,正如上文所讲,民法中对隐私权的概念和范围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还未将隐私权列为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这样看来,单纯想象以立法规制模式来确立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又是一种一厢情愿。

3.3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设想

作为我国选择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模式与方法,结合我国的现实社会的特点,作者认为采众家之长,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模式才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这一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架构。

3.3.1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

首先,追根逐源法律应明确确定“隐私权”的概念和范围,这样作为隐私权网络延伸的网路隐私权才能有“源”可依。可以说,有效保障网络隐私权要建立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体系、这要求明确隐私权的独立地位,把它与名誉权、通信秘密与自由、言论表达与自由,甚至是新闻出版自由这些已有权利之间的区别于联系界定清楚。把它在人格权中的位阶界定清楚。其次,对于虚拟世界(网络社会)的立法应加强,例如像电子商务法对于网络商务合同的规范性立法一样,仅有隐私权保护的一般性规定是不够的,还应制定专门法律来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这直接来源于法理中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定。

目前真正涉及到网络信息保护的只有信息产业部于2000年11月7日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中提及“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违反此规定者,由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上网用户造成损害或者损失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擅自进行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

3.3.2成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自律组织

这是行业自律模式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即依靠相关产业服务者或者产业实体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的方式进行自我约束和行业监督,以实现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建立我国的行业自律体系,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组织和机构的自我管理的作用,建立保护“网络隐私权”、规范网络活动的自治协会,在业内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政策,将此政策最为最低标准规范企业的网络经营。参加协会的企业必须服从协会的监督和管理,遵守对于隐私权保护的行为准则。自律组织对于行业的不规范运营行为和其他一些可能侵害网络社会成语隐私权的行为进行监管和赋予一定的治理权限。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认证体系,对符合不同自律标准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颁发具有一定效力认证证书,并凭此认证证书对其监督和管理。目前我国互联网业最主要的一个自律性组织是于2001年5月25日成立的中国互联网协会,该组织于2002年3月26日公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3.3.3在立法过程中,应当注意增加常规法律的技术性,即与高科技的网络技术相接轨。

“立法者不懂技术,技术人员又无权立法”,这就使得现行的一些网络法规与网络实际相脱节,根本没有可操作性可言,法律也就很难见到实效。所以,应该加强立法者与技术人员的相互沟通,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网络法规。关于这些,我们不妨参照一下我国现在正在实行的专利人制度。专利人是指获得了专利人资格,持有专利人工作证并在专利机构专职或兼职从事专利工作的人员。据以,我们在进行法律资格考试的时候,对考试科目进行仔细分类,对于类似网络立法这些需要一些计算机专业技术的领域可以把录取范围限制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员中,即将某些技术人员纳入到我国的法律领域来,不管是立法还是司法等。这样才能做到“术业有专攻”,才可以将法律和技术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隐私权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以往的隐私权不同的特点其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针对网络条件下的权利维护,道德和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介入手段,综合、全面、有效的控制网络侵权行为是新兴的研究课题,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2]杨立新.“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人民检察》.2000

[3]曹亦萍.“社会信息化与隐私权保护”.《政法论坛》.1998

网络隐私权范文篇3

论文摘要:随看网络时代的到来,涉及网络的道德问题相伴而生,其中最重妥的扰是怪犯陈私权闷通,探讨网络时代俊犯德私权的闷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非常必妥。

网络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一方面,它借助计算机智能化、信息传播与交换的快速、便捷和时空压缩等优势,对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政治方面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把社会及其成员带人一个全新的生存与发展的技术与人文环境中,使人们面临着技术上的“可能”与伦理上的“应该”的严峻挑战,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问题。而在网络时代,任犯隐私权的问题及探讨隐私权保护措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网络时代的.犯陇私权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信息的收集、传播和管理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然而,我们在享受它给人类带来众多方便的同时,也应看到,它使得个人隐私权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由于计算机强大的记录、储存功能,以及网络这一新兴媒介的兴起,个人数据的搜集与利用已较以往更容易、快速。另外,人们对科技所发明的工具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个人隐私已逐渐攀璐于公众当中,隐私被窥探的可能性随之大增。信息产业的巨头之一、太阳徽系统公司的总经理斯科特麦克尼利(S.McNe脚)断言:“必须承认这一事实:私生活已不复存在。”用另一美国学者的话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社会里”,“社会中每个人所拥有的个人隐私正在消失”。在信息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权俊犯具体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形:y俊害个人通信内容。在网络通信过程中,个人的通信极有可能被雇主、ISP公司和黑客截获,以致造成个人隐私被俊害。例如,英特尔新产品Penti-umIIl上市时,其CPU加人经过随机取样特殊编码序号的“安全序号”功能,使计算机用户的私人信息受到不适当的跟踪,结果触发了一场隐私权的争论。还有徽软windows操作系统“漏洞"(Backdoor)将用户计算机信息秘密传至徽软网站(www..)。2、收集他人私人资料赚钱。未经他人同意,收集和使用他人电子邮件,甚至将收集到的电子邮件转卖给他人的行为构成了对他人隐私权的任害。2000年初,日本樱花银行称,电脑黑客通过互联网窃取了它的2万名客户的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等信息,而且已有多人的信息被卖给东京的一家邮寄名单供应商。3,散播俊害隐私权的软件。身份证号的设计依据一定的数理逻辑,只要知道其中的逻辑规则,就能设计出相应的程序软件。许多地下网站散播这些软件,并利用这样的软件,以假身份证号码取得电子邮件帐号,进行犯罪行为。4,俊人他人系统以获取资料。在网站未能建立有效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网络黑客很容易俊人他人电脑,破坏和窃取他人的个人资料,俊害他人隐私权。一位名叫RaphaelGray的18岁青年黑客曾经俊人美国、加拿大、泰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9个电子商务站点,窃取了超过26000个信用卡帐户的信息,其中包括比尔·盖茨的信用卡号。5、不当泄尽他人资料。许多用户不知道什么是隐私,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薄重他人的隐私。有人因爱情失惫,而将女友的私人信息在网上公开,在商业网站“大卖活人”;有人摘恶作剧,将女大学生的寝室电话号码在聊天室内公布。据报道,1998年一名美国少女无故频频受电话骚扰,被要求提供“性服务”,后经苦方查实,原来是其追求者求爱不成,遂在因特网上公开其个人的详细资料,并登出色情服务的广告。6、网上有害信息。网上色情、淫秽信息和其他不利于人的精神健康的信息,会给网络用户的家庭成员尤其是未成年人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构成对家庭安宁生活的破坏。在信息网络时代,隐私权的俊害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对消费者而言,当它们的隐私在商业交往中受到损害,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中之一便是让人们在从事各种商业活动之前更加小心,唯恐留下永久性的重要个人数据。正如沃瑟斯特罗姆所观察到的,当隐私受到这样的限制时,“生活就会在这个限度之内,少了些自然,多了些拘谨。而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在这个领域中个人自由的价值受到了贬低。对公司员工而言,电子监控系统抑制了言论自由,并营造出一种使大多数员工感到压抑和紧张的“奥威尔式”的氛围。更为严重的是从这种监控系统获得的信息可能不公平地用来做些对员工不利的事。

二、网络时代保护陇私权势在必行

对于网络带来的侵犯隐私权问题,既不能过分夸大,阻碍网络的发展,也不能漠然视之,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是我们明智的选择。那么应该如何保护隐私权呢?

第一,完善技术支持体系,是网络时代隐私权保护的前提

“解铃还需系铃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同样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将能更好地解决公民隐私问题。所以,努力开发更先进的网络技术,增加网络的安全性,也是保护网络隐私不容忽视的一个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口令是保护隐私权侵犯的核心,口令应尽可能地不容易被破译。保护信息隐私权的另一关键技术是加密软件,它可以防止个人数据信息被截获或非法利用。斩断盗取网络隐私的魔爪,装备个人防火墙是一个好办法。防火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你的设备在网上的“可见度”,从而降低其受到攻击的可能性。

第二,提高网络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意识,是网络时代隐私权保护的根本

每个网络消费者都应该意识到自己拥有自由购物、不被跟踪的权利,当网站或企业侵犯了它的时候,你应该反击。部分专家提出了保护网络隐私的高招。其中包括:1,不要填那么多表格,只写下绝对必要的个人资料;2、不要在商店里开支票;3、不要把身份证放在皮夹里,以免遗失或遭窃而后患无穷;;4、检查你的银行与证券商的政策,例如多少人可以取得你的资料,有人检查你的资料时你是否会收到通知,如何阻止你的资料被卖给其它行销公司等等;5、以书面方式通知你的银行,说你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记录;;6、通知直销协会,要求他们将你的资料从邮购名单上剔除;7、申请一个未分开、未经登录的电话号码;8、使用邮政信箱,如此可大幅减少获悉你家地址的人数;9、使用语音信箱,除了个人通讯之外,把同事、牙医和修车技工的信息,转到语音信箱或呼叫器;10、如果你实在走投无路,就换个身份重新出发吧。

第三,建立规范的网站行业自律体系,这是网络时代隐私权保护的保证

在互联网络隐私保护的问题上,部分商业机构开始做出自我规范,最值得一提的是网络隐私权联盟。这是一个跨行业的由超过50家跨国公司和商业联合会组成的团体,它提出凡加人第三机构的商业网站,必须通过这一机构的网络隐私保护合格认证,由此获得这一机构颁发的易识别的徽章或记号。消费者在从事网上交易时,可以通过这些记号判断商业网的可信任度。与欧洲相比,美国似乎更加对行业自律青睐有加。意大利数据保护委员会总裁斯苔芳诺罗道塔在分析欧美在网络隐私方面存在的差异时,指出:美国主要是依靠消费者自己躲避过分骚扰的网站。而在欧洲,隐私权是法律,网站必须遵循严格的指导原则。对于我国而言,加强行业自律也十分必要。如电信业(包括ISP)及以搜集或处理个人数据为主要业务的行业以及电子商务业、电子中介服务业等,可以开发适合国情和自身特点的保护隐私的自律机制,落实保障个人数据的权利。这样网络消费者才可能建立使用信心,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良性发展。可喜的是,最近国内众多网站纷纷宜布和出台自己保护网络隐私的条款或政策。

网络隐私权范文篇4

关键词网络空间隐私权人肉搜索

近几年的中国,各类网络隐私权案件层出不穷,在这些案件背后暗含着法律和道德的交错。在中国,由于公众的法律根基不牢固,加上对新生事物的不了解,导致在网络隐私权这一领域出现了法律权威与道德评价的混乱。

一、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一)我国的相关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规定:对于在“人肉搜索”中擅自公布他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身高、年龄、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侵害他人私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可以依照司法解释追究侵权人的侵权责任。

(二)外国的立法实践

美国和欧盟关于网络隐私权的立法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保护模式。结合我国在网络隐私权领域的的立法和司法现状,这些先进经验可以给我们以示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的构建我国的立法和保护体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模式是指业界采取自律措施来规范自己的个人资料的收集、利用、交换方面的行为,达到保护隐私权的目的豍。美国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主要原因在于其信息技术发达,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而用立法的方式来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一定得限制,不利于其在网络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巩固。在网络个人隐私缺乏有效的立法规制的情况下,行业自律不失为一种有效地规制模式。

欧盟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典型代表是《个人数据保护指令》。该指令不仅要求各成员国立法管理个人数据,而且要求各成员国以此为依据修订各国的隐私权保护法,以使全欧洲联盟的个人数据保护法能够相互协调。该指令几乎囊括了可能对个人资料的处理方式,并明令禁止个人资料流转至未达到隐私保护标准的国家。欧盟对网络问题的各种管制措施和规范,被视为最大、涉及国家最多、层次最高的网络管制方案。

二、从“人肉搜索”看网络隐私权中的道德问题

(一)新环境下的道德制裁

人肉搜索“通过将偏离社会准则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激起公众的谴责,将违反规则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使其感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性压力,从而起到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豎在网络无限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随时的、匿名的发表自己的道德评判,而通过网络,这种评判会得到迅速的传播,道德制裁的主体与程度也就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而近年来愈演愈热的“人肉搜索”就是侵犯网络隐私权最典型的代表。

(二)关于公众态度的社会调查

为了更客观的了解人们对网络隐私权中暗含的道德问题的的看法,我设计了一份精简的调查问卷,调查的关键词就是“人肉搜索”,主要考察人们对网络隐私权的了解程度和所持态度,还有人们对于法律问题的道德敏感度。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调查结果:

在调查中,大多数受访人还是对人肉搜索有一定了解的,如今网络效应已经作用于大部分群众,其影响范围已经大大扩张。另外,我们可以看出人肉搜索的支持者大大多于反对者。所以,结论是:人肉搜索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影响范围之广、受众群体之多,使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具有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了解人肉搜索的人们,我也设计了几个问题,可以让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受访者支持或反对的原因以及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态度。

下面是五个问题及其调查结果。

问题1:你认为网民的道德标准可信吗?

问题2:你是否在网上参与过人肉搜索活动?

问题3:你认为网民是否有权对相关事件和当事人随意加以评论?

问题4:你认为人肉搜索是一个法律问题吗?

问题5:你认为人肉搜索是否会对中国法治进程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家对网民的道德准则还是持保守态度的,说明大家对网络事件有自己的看法,而不会盲从网络评论,这样无疑会使对人肉搜索的规制更加具有可行性。但是,仍有不少人相信网民的道德准则,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工作重点,必须加强对群众的教育,使他们区分好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不盲从、不跟风。第二,人肉搜索虽然观众很多,但参与者只是少数,这能减少我们规范网络社会时的难度。然而,多数人认为网民有权对相关事件和当事人随意加以评论,这表明,大家确实重视了自己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但是却忽视了相对人的权利和隐私,这也是人肉搜索之所以风起云涌的原因之一吧。第三,对于人肉搜索这一社会问题,将之与法律联系起来考虑的群众却不占多数,那么人们的道德准则就难免与法律规定发生冲突,这会加大对网络隐私权立法和司法保护的难度,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法治进程。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人肉搜索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人们却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法律敏感度。虽然人肉搜索的实际参与者并不多,但人们普遍觉得自己是在网络社会中是有很大话语权的,并且大家并没有很好的厘清在网络中道德评价和法律规制的界限。我们不能轻视网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同时也必须看到法律强制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道德评价与法治的平衡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漏洞,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首先,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其次,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最后,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重一方;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二)网络社会中对道德和法律的平衡

(二)网络社会中对道德和法律的平衡

在上文已经提到,“人肉搜索”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与此息息相关的还有网民的道德准则,我们面临的是法律权威和道德评价的平衡。这是传统法律与道德论题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极具时代性。在“人肉搜索”面前,道德与法律的矛盾更显突出。公民的隐私权只有依靠法律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而然,“人肉搜索”问题的根源在于网民内心的道德准则,他们的内心标准不是法律标准,道德与法律的交锋也就集中在了搜索人的行为准则上。

新环境下的道德制裁发生了扩张,其主体与程度都出现了无限扩大的趋势。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限度来规制道德审判。道德制裁的最低限度是使个人利益不损害社会利益,最高限度是使社会利益不损害个人利益,合理限度是使个人对其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承担适当的责任。豏在操作中要把握好这一限度,我们最需要的是法律的规制。仔细审视一系列的人肉搜索案例,只有法律能让人肉搜索停止运行,能让搜索风波得到平息。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大多数网民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他们是依据自己最朴质的道德感来伸张自己所认定的正义。我们不能完全忽视公众的声音和评价,毕竟法律也是以道德作为基础的,所以,在规制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中,我们要考虑大众的道德准则,只有这样的立法能被人们所理解和遵守。

(三)平衡道德和法治的意义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我们需要的是法律界限和道德规范,网民们在参与人肉搜索,或是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能以侵害他人的权利为代价。如果人们利用网络匿名发表言论而不需要负责,理性就极有可能偏离正常的轨道,原本出于正义的批评就有可能演化为网络暴力,进而可能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法治是我国坚定不移选择的前进方向。在法治环境下,人肉搜索的发展绝对不应该违反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

基于传统道德启动的这一类人肉搜索,最终以走向法律秩序为结束,这是事物发展合理性的必然趋势。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做法是让日益完善的各种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并在法律的配合下抑制其消极面。如果能很好的平衡道德和法治,那么人肉搜索将会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工具,我们可以靠它来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揭露不良现象,匡正社会风气,树立法律和正义的旗帜。

在处理现有案件的时候,我们必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网络隐私权保护这一课题带来的法律影响和社会影响。在我国,零散的规定缺乏实用性和实效性,在操作中很难做到统一裁判和真正的公平公正。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讨论如火如荼,其中也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意见,这些都是有利于加快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进程的。立法保护是必然归宿,在过程中我们要看到道德评价的作用和影响力,不能忽视民意,也不能以德代法,如何做好二者的平衡,仍是今后立法道路上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肖红.论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机制的构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

[3]蒙晓阳,李华.人肉搜索与法治.学术研究.2009(5).

网络隐私权范文篇5

(一)域外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模式

世界各国在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模式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别,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私法自治模式和以欧盟为代表的公法规制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私法自治模式

美国崇尚自由发展,担心严格的法律会限制网络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美国实行的是以私法自治为主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私法自治是指民法上的私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美国网络产业的私法自治体现在互联网企业自愿加入自律组织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1997年7月,美国白宫了《全球电子商务纲要》(FrameworkforGlobalElectronicCommerce)。该文件指出政府应尊重市场,充分发挥私营部门的领导作用,同时为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在美国,互联网企业实现自律主要有三种形式:建议性的行业指引、网络隐私认证计划和技术保护模式。建设性的行业指引是互联网企业加入认证的标准和条件,例如美国的在线隐私联盟(OPA)。著名的网络隐私认证计划有TRUSTe、BBBonline和WebTrust等。技术保护模式则主要包括OPTOUT和OPTIN两种模式。对于公民的个人信息而言,OPTOUT模式下除非公民明确反对,否则不经公民许诺就可直接收集和使用。而在OPTIN模式下只有经过公民明确许诺,才能收集和使用。虽然美国尊崇私法自治,但这种模式并不绝对。美国也十分重视公共领域的立法,通过特别立法来规范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例如:1974年《联邦隐私法》、1986年《电子通讯隐私权法》、1988年的《儿童网上隐私权法》等。

2.以欧盟为代表的公法规制模式

与美国重视私法自治不同,欧盟更加注重通过公法规制来保护网络隐私权。欧盟各成员国的公共组织和私营机构通过加入欧盟制定的统一的立法,在各自领域内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欧盟公法规制模式主要是通过公共领域内的立法制定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行政或司法救济措施。1980年,以欧盟为主导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颁布了《隐私保护和个人数据跨疆界流动的指导原则》,这被视为第一个协调欧洲个人资料保护的立法。1995年,欧盟颁布了《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指令》。它规定了日常生活中和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收集、传播及销毁等方面的内容。此外,1996年9月的《电子通讯保护指令》、1998年的《私有数据保密法》、1999年的《信息高速公路个人信息收集、处理过程中个人权利保护指南》等都是欧盟通过公法规制的方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体现。同时,欧盟也坚持网络隐私的合理利用和责任担当等原则。

(二)对美国和欧盟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评析

就美国而言,坚持私法自治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与美国的国情相适应。首先,美国公民有较强的自由意识和维权意识;其次,美国有健全完备的法律机制,能够成为私法自治的基础和后盾;最后,美国较为健全的行业组织和认证机构也能促进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坚持私法自治,不仅有利于为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和制定宽松的政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法律规制的不足。然而,由于私法自治缺乏强制力,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执行。就欧盟而言,坚持公法规制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与欧洲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相适应。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大多数欧洲人害怕二战时存在的政府的监控和纳粹的刺探,使他们更加注重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立法能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供最基本的强制性规范,还能保障技术规范的有效实施。但公法规制模式的缺点也很突出,法律的稳定性使其不能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随时更新和修正。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更加规范地搜集用户隐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会增加信息产业的成本,损害信息产业的利益。虽然各国关于网络隐私保护模式各有利弊,但分析他们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能为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帮助我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与评析

由于我国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国内关于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和行业自治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模式

1.公法规制

在公法领域,我国不断完善立法来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2009年之前,当事人的隐私一旦受到侵害,只能以侵害名誉权为由进行诉讼。而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颁布后,隐私权被明确规定为一种独立的民事权益。这就为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由于网络隐私权本质就是隐私权,因此,这也就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侵权责任法》第36条也明文规定了网络用户在个人隐私遭到侵害时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寻求救济的权利,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然而,我国并没有针对网络隐私权的统一、专门的立法,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多为效力较低的法规和规章等。以2000年信息产业部通过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为例,它规定了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然而,现有规范的效力等级较低,多为行政部门的规章条例,一般由各个部门分头规定,零散杂乱。当公民的网络隐私权遭到侵害时,缺乏充分明确的法律救济依据。

2.私法自治

除了立法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在私人领域,网络产业也采取了行业自律的方式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作为沟通政府、企业与网民的桥梁,中国互联网协会不断制定和实施各种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约束自己,规范行业内部行为。例如:2011年5月16日的《中国互联网协会关于抵制非法网络公关行为的自律公约》,2011年8月1日的《互联网终端软件服务行业自律公约》以及2012年11月1日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自律公约》等。随着各类网站和企业的陆续加入,这些自律公约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但是互联网企业能否加强自律,切实保障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还有待检验。

(二)对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评析

总体而言,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呈现出分散性保障多于集中性保障,间接保障多于直接保障的特点。在公法规制上,我国缺乏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综合性法律,现有法律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不够直接;在私法自治上,大多数网站并没有网络隐私权告知的内容,有的网站还单方制订网络隐私权保护声明和免责声明。网络行业的私法自治也亟需政府正确的引导。对于网民自身而言,网络隐私侵权防范意识较低,维权意识比较薄弱。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还面临诸多问题。

三、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的建议

在分析域外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坚持以公法规制为主,私法自治为辅,政策引导相结合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

(一)完善网络隐私权立法

我们应当坚持公法规制为主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不断完善网络隐私权立法,为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首先,应当明确网络隐私权的独立人格权地位。面对网络侵权纠纷日益增多的现状,我国应考虑在现有的《民法通则》或未来的《民法典》中将网络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确立下来,可以在总则部分对网络隐私权进行原则性的规定。其次,可以制定特别法加以保护。我国可以制定《隐私权保护法》,在该法中单列一章规定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内容。还可以专门制定一部《网络隐私权保护法》,针对网络隐私权进行系统的立法。再次,进一步完善《侵权责任法》。在《侵权责任法》中增加网络服务提供者披露侵权人信息和协助调查的义务能够使权利人根据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有关信息,查找直接侵权的网络用户,进而追究直接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最后,应当明确网络隐私权的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对于网络环境下的侵权应当采用何种归责原则,笔者赞同刘德良教授的观点,即网络隐私侵权应采用与现实隐私侵权相同的归责原则,即严格责任原则或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实施了加害行为,造成了损害结果,且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要承担民事责任。作为一种民事权利,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时也能通过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的方式进行救济。

(二)规范私法自治,加强行业自律

在公法对互联网行业进行规范的基础上,私法自治应当作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辅助手段。面对社会新情况和新问题,网络行业内部还应及时应对,规范行业内部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中国互联网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整个网络行业中产品、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等方面的监督。协会应当鼓励行业内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的行为,净化行业风气。网络行业还应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制定和公布隐私权保护的声明,实施规范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政策。此外,互联网行业可以培育相应的中介机构对各网站隐私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认证,积极签署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国际条约或加入相关国际组织,为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政策引导

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除了依靠公法规制和私法自治外,国家也应当有所作为。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够指引整个网络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当瞄准形势,积极应对互联网行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国家还应积极宣传网络权隐私保护的相关政策,加强网络普法教育,提高公民风险意识、尊重他人隐私权的意识和网络维权意识,减少公民隐私的泄露。在网络环境下,一旦公民的隐私遭到泄露,国家应鼓励公民拿出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网络隐私权范文篇6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上网在当前不但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且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工具和手段。但是,互联网作为除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在一些情况下或在某些板快,如BBS、聊天室、文章评论部分、寄生的个人主页等,具有相对较高的不可控性,因而就可能出现较多的侵权信息,对此,网络运营商应当承担一定的监管义务和责任,同时享有相应的权利。网络运营商对网络的监管,简称“网管”,往往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如过滤、删除信息,切断链接,登录记录,邮件查看,等等。但这样就会产生另外一个的法律问题,即网络运营商如果滥用或不当使用网管权,就会对网络用户的隐私权造成侵害。

某网络运营商新近开发了一个“网络接入认证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一个主要卖点是它具有一种对用户端进行实时“抓屏”和监控的功能,即凡是通过该认证系统登录在线的用户和计算机,其屏幕显示的内容随时受到网络管理员(网管员)的监视和摄录。该认证系统拟在近期应用于本公司的网络接入业务,同时向社会推介。值得肯定的是,该系统从源头上、从技术上对网络信息加强了监管,有利于分清网络信息侵权责任,有可能杜绝网络信息侵权行为,但矫枉过正,无论对于个人用户还是单位内部用户,都构成了对他人人格权主要是隐私权的侵害。

1、一般说来,单位用户对该认证系统的监控功能是比较肯定的,因为通过此功能,能够对本单位员工应用计算机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岗位设置与考核、人员配备与控制提供依据。但是,从员工角度来说,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和应用的普遍性,在个人专用的单位所有的计算机中,开辟有私人领域,存储有私人信息,部分私人活动也借助其完成,对此所在单位也是默许的,因而对这些计算机进行实时“抓屏”和监控的结果,构成了对员工隐私权的侵害。单位对该侵权行为的抗辩理由是,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实时“抓屏”和监控只局限于上班时间之内。

2、个人用户对于该认证系统无疑是强烈反对的,因为个人上网属于私人活动和个人隐私,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干涉和侵害。网络运营商的抗辩理由是,对网络进行监控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隐私权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

上述认证系统是否侵害了网络用户的隐私权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探讨一下隐私权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

(一)隐私权

隐私权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法学家路易斯.布兰蒂斯和萨莫尔.华伦于1890年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隐私权》中提出的,演变至今,已成为一项公认的独立的人格权。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一种不愿或不便他人获知或干涉的私人信息的支配和保护的人格权。

隐私权的主体是个人,法人不应划入主体范围,因为隐私权的本意所要保护的是自然人的自由与人格尊严,法人的“隐私”属于商业秘密;只有自然人生存时才享有隐私权,死者是没有隐私权的,因为当自然人死亡后,其个人利益随着本身物质载体的终止而消亡,不再具备维护自身利益的可能性,并且死者无权利能力,鉴于权利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性,死者不能成为隐私权的主体。

隐私权的客体即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隐私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及私人领域,其中私人信息属无形的隐私,主要包含健康状况、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医疗记录、身体缺陷、过去经历等等;而私人活动则属于动态的隐私,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两性关系等等;再商是私人领域,也称作私人空间,如个人居所、日记本、通信(包括电话、电报、信函)、旅客行李等。

(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综观世界各国对隐私权的保护,都极为重视,将其确认为人格权,以严格的法律有效地加以保护,主要的立法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大陆法模式,以法国、德国为典型,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任何人有权使个人生活不受侵犯”、“法官在不影响赔偿所受损害的情况下,得规定一切措施,诸如对有争议的财产保管、扣押以及专为防止或停止侵犯个人私生活的其他措施。在紧急情况下,法官得紧急下令采取以上措施”。

二是英美法模式,又有直接保护和间接保护两种具体方式:

1、直接保护方式,如美国。美国直接保护隐私的做法是:其一,联邦最高法院宣称在宪法中存在一般隐私权的事实;其二,对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直接认定为侵害隐私权的侵权行为,并责令侵权行为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

2、间接保护方式,如英国。英国对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不直接定为侵害隐私权的侵权行为,而是认定为其他类似的侵权行为,按照其他类似的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如名誉、信息侵害的赔偿等等。

三是北欧法模式,瑞典比较典型,采用的是古老的政务公开原则和现代的数据保护立法。瑞典1766年宪法确定了政务公开原则,1973年《数据保护法案》规定了监控对象接触自动处理的个人数据的一般权利。

在我国,1986年制订的《民法通则》没有将隐私权规定为公民的人格权,但在我国《宪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特别是一些民法特别法中包含有隐私权保护的内容,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规定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规定了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在《残疾人保障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都设置了保护残疾人、消费商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条文。但这些规定或者存在法律适用上的局限性,或者通过名誉权对隐私权进行间接保护,或者仅是针对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残疾人等)。随着电脑与网络的进一步发展,隐私权问题在现代社会变得更加尖锐起来,将会导致立法上的严重缺漏与司法的无所适从。基于此,建议我国的立法机关尽快进行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完善我国隐私权的法律直接保护制度。

三、网络用户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

在探讨了隐私权的一般概念和法律保护方法之后,我们再进一步探讨网络用户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要求。

(一)网络用户隐私权

对网络用户而言,隐私权主要体现为决定是否向他人公开个人信息的权利,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个人信息的权利,个人信息被收集前收到相关通知的权利,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的权利,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保障的权利,等等。如上文所述,加强网管是网络运营商为了防止网络用户对其他网络用户的隐私权造成侵害而采取的保护措施,但如果矫枉过正,措施不当,网络运营商本身也会侵害网络用户的隐私权。网络运营商的以下行为显然属于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

1、未经用户许可,以不合理的用途或目的保存或收集个人数据。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决定了一定的信息被自动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对于这部分自动保存的信息,如果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营运,应当及时删除。未经许可并以不合理的目的保存或收集个人信息,就会构成对该用户隐私权的侵犯。

2、不当泄漏或故意传播个人信息。合法取得个人信息,但未经许可而不合理的利用个人信息,或者超出许可范围滥用个人信息,则侵犯隐私支配权。

3、擅自篡改个人信息或披露错误信息。网络运营商应保证个人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隐私权决定了网络用户有权查询网络运营商收集的信息,更正错误的信息。

4、非法打开他人的电子邮箱和非法进入私人网上信息领域。网络空间虽然是一种虚拟空间,但存在于其中的个人信息同样不得被侵扰、刺探或窥视。

(二)网络用户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运营商对网络用户隐私权的侵害行为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而有必要特别针对网络用户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在以下方面做出特别规定:

1、借鉴和吸收美国在《数字化千年之际版权法案》中采取的通知方式。只要权利人向网络运营商发出了通知,告知在其所提供的个人主页或者BBS上有侵权信息,如果其在得到通知后没有证据表明这个信息没有侵权,那么他必须删除,否则权利人可以控告他;如果被指控方也发出反通知给网络运营商,担保他的言论并没有侵权,而网络运营商不能对这些言论是否侵权作出判断,那么网络运营商不必删除这些言论,其法律后果由发表言论者本人承担。

2、网络运营商隐私政策声明。在主页上的醒目位置设置隐私政策声明栏目,以表明对用户隐私权的充分重视,并且在声明中包含有下列内容:绝不非法收集、披露、使用、传播个人信息的承诺,特定情况下收集、转移资料的可能性,网络运营商取得个人信息前的通知义务,用户查阅及改正错误资料的权利和程序,用户权利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网络运营商最方便的联系方式以及与隐私政策声明的链接。

3、网络隐私认证。从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行业自律是隐私保护模式的首选。因此,不妨考虑在该行业组建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组织,由这个组织对每个申请认证的网络运营商的隐私政策和实施情况进行审查,凡是符合隐私行业指引的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认证,并可以在其网站或网页上张贴认证标志。这既有利于提高网络运营商的商业信誉,也可以增添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信心,扫除消费商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忧虑。

4、不断更新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其一,网络运营商可以研发或使用个人隐私偏好的软件,通过这些软件,用户可以发现哪些是合乎隐私权保护要求的站点,哪些不是,从而决定是否浏览;或者通过这些软件,用户可以了解网上购物必须输入哪些信息,且可以肯定输入这些信息不会使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其二,网络运营商应该不断更新技术,防止黑客的攻击。面临越来越多的黑客现象,对于个人数据安全的保护,网络运营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在众多案例中,并非黑客的技术高明,而是网络运营商的安全措施本身漏洞百出。

四、结语

在探讨了隐私权、网络用户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等课题之后,我们重新回到本文一开始所提及的“网络接入认证管理系统”,评判一下它对用户隐私权的侵害。

网络隐私权范文篇7

网络隐私权属于隐私权的范畴,它是在信息网络时代在隐私权方面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属于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网络隐私权与其他公民的隐私权一样,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依法享有对网络空间中个人信息、活动轨迹进行自由支配,非经本人允许,其他人员不得用非法手段进行搜集、利用以及用作其他非法用途。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包括收集、散布他人隐私、入侵私人电脑、入侵私人邮箱等行为。这其中严重的个人隐私侵权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已经超出了民法的制裁范畴,需要刑法予以规制。

二、网络隐私权的刑法保护现状由

于网络隐私侵权行为在近年才呈现出爆发的趋势,受到法律制定滞后性以及隐私权侵害带来后果的预估不足,目前国内刑法中对于网络隐私权利保护的相关条文尚不多见。在《刑法修正案(七)》出台以前,我国刑法中涉及到公民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保护以及违法行为惩戒的条款很少,尤其是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仅仅在刑法第286条关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网络隐私权稍有涉及,但对行为人通过“偷窥、拦截”的方式侵犯个人信息的情形不能适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09年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后,对刑法第253条及第285条进行了修改。这其中,253条对于公民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个人信息起到了保障作用。第285条间接保护了公民计算机中的隐私信息。可以看出,刑法修正案本次做到了对于公民网络隐私权的间接保护。

三、对于网络隐私权刑法保护完善的建议

目前来说,目前我国刑法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尚处于一种从属状态,缺乏针对性,在地位上,又低于国家利益与群体利益,隐私权的保护也是基于网络安全方面而提出。在法理上,隐私权由于隶属于隐私权的细化类别,应该在宪法第四章“侵害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中进行体现。但是当前我国刑法却将该条目放在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这就与网络隐私权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相违背,也不符合国家刑法犯罪理论的搭建,造成了目前网络隐私权在刑法适应上的不合理。从以下几方面中,我们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完善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建议刑法中要明确把隐私权以及网络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犯罪行为,将其纳入到刑法保护的客体中来,并单独在刑法中进行保护和规制。第二,要重新构建网络隐私权的刑法体系。因为网络隐私权是公民人身权益的一部分,应该作为一项独立的犯罪客体,适当的增加网络隐私犯罪的相关条款,将传统和网络信息时代较为成熟的网络隐私刑法保护条款集中在一起,紧紧围绕网络隐私权益这个核心目标界定出结构完整、界限清晰的网络隐私权刑法保护体系。这样不仅能有效融合传统与网络隐私权保护规范的冲突,避免出现片面性保护,还能堵塞因传统与网络隐私犯罪罪状包容力度不足的法网漏洞,消除网络隐私权犯罪客体归属失当的问题。第三、适当的扩大刑法中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包括:使用相关技术手段侵害公民隐私,在未经当事人允许或者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公民的私人网络活动进行记录和泄露;对因盗取、修改、破坏当事人个人数据信息造成经济损失;针对大量个人网络信息数据由国家机关和电信、金融等单位大量泄露的行为;编制、贩卖、散布非法监控及监听软件侵害他人隐私……第四、增加资格刑在网络隐私侵权犯罪中的使用。从我国刑法的量刑工具上来看,对于资格刑的运用虽然存在但是运用较少。针对网络侵权犯罪的特性,我们可以看到资格刑的设定不失为一种强而有力的刑罚措施,尤其体现在黑客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犯罪类型中。取消相关犯罪人员的网络准入资格,能够从源头上杜绝犯罪人员进入网络犯罪。在具体的刑罚设定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准确的判定罪犯行为对社会以及个人的危害程度,将网络禁入的刑罚同其他资格刑一样,以“单处或者并处”的方式进行规定。

四、结语

网络隐私权范文篇8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隐私权;网络侵权;法律救济;权利保护;行业自律

1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基于人类对自身尊严、权利、价值的认识和民权运动的兴起而产生并取得宪法的立法保护,其内容真实而隐秘,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私人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及个人隐私利用权等.伴随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这一权利客体内容不断扩展,延伸到网络领域并增加新的实体内容,便产生网络隐私权.网络隐私权(Networkprivacyright)是指公民(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个人私事不受公开宣扬、私人生活保持安宁、与网络活动有关的个人信息(资料)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搜集、知悉、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权利,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含事实、图像以及诽谤意见等.新媒体环境下对网络隐私权保护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个人数据信息、私人生活秩序、个人私事、私人领域等,但如果国家出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对网络进行监控而触及网络使用者的隐私,则不在此列依法可免责.

2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方式

在网络空间侵犯他人隐私权是指未经他人许可,擅自通过网站主页非法获取、收集他人私人信息资料,并在网上将特定他人的私人信息擅自宣扬、公之于众,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行为.在当前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行为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网站对个人信息的肆意侵害,如未经授权与第三方共享用户敏感个人信息以谋取经济利益;(2)网络的兴起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带来专门的网络窥探业务的大发展,非法监测、收集访客信息以实现商业目的;(3)设备供应商在销售的产品中植入跟踪工具,通过“后门程序”收集消费者数据隐私;(4)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跟踪程序对未加密电子邮件进行技术监看,发送海量网络广告或者垃圾邮件;(5)电子商务过程中,对个人数据收集、二次开发利用、数据交易等环节进行加工整理以得到有商业价值的信息;(6)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一些雇主通过“网络神探”等软件监视、拦截、记录雇员“不务正业”的证据;(7)一些国家政府通过安装如“食肉者”邮件窃读系统,对发自或送至目标嫌犯的所有邮件不加区分的进行截取、破译;(8)电脑黑客非授权登录、攻击、截取、收集、储存、传播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甚至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破坏活动.

3国外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现象层出不穷,其中既有网络本身虚拟的特性和商家追逐利益的本性使然,也有网民在个人隐私权保护方面意识淡薄以及相关技术保护措施滞后等原因,针对此类状况,各国特别是美欧日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在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都加强了立法.(1)美国.美国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制定专门法律法规进行立法保护,如隐私权法、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等;基于鼓励和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放任自由竞争采取宽松政策的基础上更推崇行业自律并作为首选措施,如行业指引倡导、网络隐私认证计划、技术保护模式(个人隐私偏好平台)、安全港模式(身份保护器)等.(2)欧盟.欧盟作为电子商务发达地区,在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方面独树一帜最具代表性,构建了一整套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救济措施,如保护隐私及跨国交流个人资料准则、欧盟隐私保护指令,1997年欧盟发表了著名的欧洲电子商务行动方案,目标就是保护消费者隐私权.(3)日本.成立“私生活保护研究会”,制定个人数据信息处理中隐私保护对策,此项法规要求对个人信息资料数据做到限制利用、限制收集、个人参与、责任明确、正确管理等基本原则,采取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

4我国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我国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后来居上,相比于西方主要大国立法众多且法制完备,我国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法律基础和社会环境都相当薄弱,立法严重滞后,至今尚没有具体而直接的相应法律条款进行规定,仅在一些相关法律中有所涉及,如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第12条规定: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另外,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和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也仅仅是针对网络安全而非网络隐私权来制定的.

5现阶段我给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任何对互联网的规制不应阻碍其发展”,在电子商务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大环境下,在网络隐私权立法方面,既考虑国情,也关注国际趋势和动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隐私权立法方式和原则.对此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明确主体,界定范围,慎重救济,提高意识.在网络环境下,侵权主体多元且隐蔽,个人、组织、政府都有可能成为侵权主体,故需要明确界定侵权行为主体的范围;在保护对象上,传统隐私权包含个人数据、个人私事、个人领域,而网络隐私权在每一个方面都有所拓展和扩大,有更广泛的内容,不容窥探、侵入;网络环境下隐私侵权救济程序宽泛,无法再实践中操作,案件维权和救济难度增大,需严格界定慎重适用删除、屏蔽、断开链接及其他必要救济措施;(2)借鉴国外经验,构建网络隐私权规范保护体系.在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美国的政府引导、行业自律,欧盟的立法措施、司法救济等,各有优势及不足,借鉴好的方法和措施非常有必要,但考虑到公民素质及法制观念等因素,在我国完全依靠行业自律来控制和调节个人、企业、组织等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暂时还行不通.应采取立法为主、自律为辅的保护模式,在进行立法时遵循基本原则,包括:收集限制原则、内容正确原则、明确化原则、限制披露原则、安全保护原则、公开原则、个人参与原则、责任原则、使用限制原则、个人取用原则等规定,对儿童隐私要特别保护,赋予家长“守护者”角色,规定侵权救济和法律责任.

6结束语

网络信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甚至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保障私人生活安宁不受干扰、个人私事不受非法传播、网络私人空间不被侵犯、个人信息资料不被窃取,是社会与时俱进的体现,是法律的使命与责任.加大力度进行网络隐私权立法,加强行业自律与他律,公众提高隐私保护意识,改进技术手段保护网络隐私,建设安全、高效、文明的网络新时代,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作者:曾璋勇 杜斌 单位: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武汉大学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水忠.谁偷窥了你的网络隐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网络隐私权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行业自律立法规制民法典

2007年12月29时,31岁的白领女子姜岩从北京的24层的家中跳楼身亡。姜岩自杀之前曾写下两个多月的死亡日记,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为丈夫的出轨,08年1月初,姜岩的死亡日记被网友转载到各大论坛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网友们纷纷谴责姜岩的丈夫王先生和“第三者”,并迅速搜查出王先生和“第三者”的工作单位、电话、MSN等资料。有激愤的网友开始采取“电话骚扰”、“登门涂字”等做法,王先生的生活受到极大干扰,也迅速被原工作单位辞退,第三者也因为压力被迫辞职、二人甚至长时间找不到新的工作。2008年3月,王先生将三家网站告上法庭,首次将“网络暴力”和“网络隐私”推向司法领域,催生出中国网络隐私保护第一案。

还有08年的艳照门事件、06年的“铜须门事件”、01年的璩美凤“光碟事件”等等,这些通过网络而发生的事件不得不让我们有所反思,现在互联网络的发达,在我们可以快捷而自由地表达意见的同时,怎样控制自己的思想和键盘下击打出的文字,而不使它成为一种新的暴力。而在这种暴力面前,我们仅有的那点隐私却显得那么弱不禁风,不得不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隐私正处在一个极不“隐私”的环境下,正如美国学者A..斯皮内罗所惊呼:“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社会里”,“社会中每一个人保所拥有的个人隐私权正在消失”一样,信息产业巨头斯科特·麦克尼利也曾断言:“必须承认这一事实,私生活已不复存在”,“电子监督本领通天,人类未来无隐私”。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正越来越被我们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隐私权的论述来探讨适合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

一隐私权与网络隐私权

1.1隐私权

189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路易斯·D·布兰迪斯和塞缪尔·D·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第四期上发表了《隐私权》一文,首次提出隐私权的概念及系统理论。至此之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隐私权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的权利,一些国家是制定专门的成文法对隐私权加以保护,一些国家则通过判例加以保护。

所谓隐私,一般是指不愿意为别人所知晓的有关自己的私生活和个人事务,譬如个人的资料信息、交友范围、生理状况乃至性习惯等。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①]。

王利明教授在其主编的《人格权法新论》一书中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由于我国法律目前不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因此我国法律并未明确隐私权,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隐私权保护理论。这也是我国有关隐私权保护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②]

1.2网络隐私权的提出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领域等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于是网上购物、远程诊断、免费邮箱等悄然兴起。然而,网络在给人类带来繁荣、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使作为隐私权屏障的时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给数百年来人类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它使社会和公众的全部活动一览无遗,使文明的人类面临着一种被剥夺的赤裸的感觉开篇所提出的那些事件也为我们证实着这些绝非危言耸听,或许网络侵犯隐私权案的下一个受害人就是你!

二网络隐私权概述

本文所讲的网络隐私权并不是一个法定术语,也不是一种新的、独立的隐私权的类型,它实质上是隐私权范围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我国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网络隐私权的本体“隐私权”的概念尚未被法律确立,所以本文所讲的网络隐私权仅从理论上分析网络隐私权。

2.1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本文作者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

2.2网络隐私权的范围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是我们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直接参照点,也是我们界定侵权案件的直接依据。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个人活动领域: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跟现实社会一样,用户在网络中也拥有自己的领域。它表现在首先是用户所拥有的连入互联网的PC终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电脑,除非用户自己在电脑上设置共享,否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入用户端的电脑查看用户的资料等。这也是当今各国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即黑客入侵。本文认为个人活动领域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

①个人通信内容。网上个人通讯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发送e-mail(电子邮件)。作为公民网络隐私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有时其在网络中传递的安全性“甚至不如明信片”。

②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的安全。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计算机内部或外接的所有以存储器形式记录的电子数据。从狭义上说是指计算机存储器中能够反映个人情况的信息。在某些时候,信息是无价的。

③个人生活的安宁。相对于通信安全、个人数据资料安全而言,个人生活安宁因与物质利益联系最为密切,所以其包含的意义更为重要。

2.2.2个人信息:个人的收入、信用、财产、消费等信息,它包括我们经常用到的QQ、MSN等聊天工具的号码与密码、信用卡号与密码、网上购物所用的淘宝帐号及密码等有关个人经济秘密的隐私。除了这些,个人信息还应包括在我国户籍管理机构、社保管理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政府部门所登记的有关个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学历、婚姻状况、手机号码等信息。

2.2.3已被侵犯的个人隐私:这里主要是指已被别人侵犯的个人隐私,第三人不得随意传播等,造成对别人隐私权的进一步侵害。从目前社会所发生的隐私侵犯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

由于网络用户(网民)的肆意传播,才造成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恶果迅速被扩大,乃至不可收拾。

2.3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现代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带给人们各种便利、快捷服务的同时,也留下了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公开或传播的种种隐患。网络隐私权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呈现出一些特点。

2.3.1网络隐私权的主体当且应当是自然人,不包括法人。

网络隐私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格尊严以及人在这个社会所采取的某种生活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问题,而这种人格尊严也好,价值取向也好,其主体应均为自然人,而非拟制的人。自然人的隐私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名誉的重大影响,因此现在对隐私权的救济办法一般就是以侵犯名誉权等其他诉因来请求法律保护;而法人的隐私,主要体现在其商业秘密,在我国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

2.3.2网络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客体为权利所指向的对象,包括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而这里的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均是个人不愿为外部所知悉的信息和思想。

2.3.3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经济价值。

“信息就是财富”,张新宝教授曾提出:“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其原动力都是经济利益或利润”,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已不再是基于窥探别人隐私的好奇心,而是完完全全的利益驱使,这在现代社会中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等表现的特别明显,这也是网络隐私权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2.3.3管辖权的不确定性。

因为网络隐私权的载体是网络,是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地域性特点不明显。若是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侵权行为,往往对侵权行为人难以追踪或是对侵权行为发生地、结果地等确定司法管辖权的连接点确定不明,这些导致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管辖权具有不确定性。

2.4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特点

有上述可见网络隐私权具有主体是自然人、客体为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内容具有经济价值等特点。因此,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特点也将呈现出于以往隐私侵权不同的特点。

2.4.1侵权方式更加便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信息交流工具,任何一台联网的电脑所面对的都是整个世界,含有他人隐私的信息的非常便捷,可谓转瞬间就可以完成侵害过程。

2.4.2侵害手段多样化和高科技化,保护困难。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越来越方便人们的使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也给侵害隐私权者提供了更新的侵害手段,并且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即使侵害人不具备很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能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侵害行为。

2.4.3侵害手段隐蔽。

在计算机网络中,大部分的的通讯者和用户往往是使用匿名的方式存在,大多数的网络用户并不希望自己的网上活动和真实身份被知晓,这也就造就许多“使用痕迹清除”类型的程序和软件的出现。隐蔽自己的真实信息,这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己固然很好,但同时也使得网络成了不法之徒侵害他人隐私的隐身之处,使得网络环境下对个人隐私权的侵害,成为一种“无形的侵害”,既找不到明显的侵害现场,也很难判明侵害的时间以及侵害人的真实身份,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三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鉴于上述,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现实中也存在诸多的限制,因此应有基本的原则作指导来寻求保护网络隐私权有效的途径。

3.1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

3.1.1收集限制原则

在网络服务提供商收集有关用户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时候,首先通报经营者的身份,收集信息的目的和用途,个人对是否提供信息、对提供的信息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方式有决定权。收集个人资料应取得个人明示同意后才可进行。[③]并且,在网络服务提供商收集有关信息的时候,要通报所收集内容,若收集内容与网络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内容不符,被收集人有权拒绝提供信息。另外,因大多数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收集信息时,往往选择格式合同,而被收集人往往只有两个选择,即“同意”或“不同意”。因此在格式合同内容的选择上,网络服务提供商要遵守此原则,不作非分收集。

3.1.2严格保护人格尊严原则

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应建立在保护人格尊严的基础之上。探究我国历史,从来就是集权思想,历来就缺乏个人权利主体意识,人格尊严向来不被重视。个人的情感、个人生活的空间与安宁也同样不能受到尊重。所以,将严格保护人格尊严作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更有利于我们实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处理隐私权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及《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亦明确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可见,我国并没有为隐私权提供独立的保护,而是纳入名誉权进行保护,可见名誉权与人的人格尊严息息相关。因此,严格保护人格尊严,实为在隐私权未被明确确立的法律条件下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可或缺的原则。

3.1.3限制使用原则

除非隐私所有权人同意,任何组织(包括国家机关等)不得以除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和国家政治利益需要之外的任何理由公开、使用、传播个人隐私等。目前限制使用原则在用户资料共享方面遇到很大的挑战,网络服务提供商所声明的的条款主要指未经用户明确表示同意,网站不能向第三方提供用户的姓名和电子邮件地址,网站不应当以商业目的与其他组织共享用户的电子邮件与个人化信息。这一要求为一般网站所接受。道理很明显,这是限制使用的原则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处理个人信息资料的共享时,却是五花八门,内容各异。譬如有许多网站在处理个人化信息资料的共享条款中,采取的是很迷糊的表述。比如,某网站先称:“一般来说,除非得到您的同意或在某些特殊情形先,例如我们基于善意相信是法律所要求或属下列情形之一,我们不会揭露您的任何个人识别资料”,并称,“有关您的个人资料可能被分享的方式,请参阅每个产品和服务的[服务条款]或[使用协议]”并向被收集人列出几种可以分享其资料的情形。这样,被收集人就很被动,收集人可以以符合其利益的方式共享被收集人的个人资料,这样个人资料就形式上被保护而实质上却

仍处于一种未知的保护状态。

3.1.4公开原则

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提取与利用,提取人和利用人一般应采取公开的政策。只有采取公开的原则,隐私所有权人的隐私才有可能处于一种可被监督的状态,而利用人也可以基于这种监督信赖行事,确保不侵犯隐私所有权人的隐私。

3.2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方式探究

明确了网络隐私权所拥有的法律精神内涵,接下来就应该寻求一种适合这种内涵的法律保护方式,放眼世界,目前世界存在两种不同模式的保护模式且都较完备,仔细分析两者的利弊,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起到莫大的作用,正可谓借东风之力,擂响我战鼓。

这两种模式一为行业自律模式,另一为立法规制模式。美国由于注重维护网络信息产业发展,明显倾向于主张行业自律模式;而欧盟注重对于个人隐私权益的充分保护和尊重,自然主张立法规制模式。

3.2.1美国行业自律模式。

美国倾向于通过网络行业自律的模式来实现对网上非法搜集个人隐私材料的控制。对美国而言,其采用行业自律模式明显有利于网络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不少的缺陷:①、对网络服务商的义务规定过于宽松,容易引发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行为问题。②、这种模式缺乏保证规定实施的机制。因为这种模式完全建立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之上,依靠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与之有关的其它产业的自觉行动来保证这些规定的执行。[④]

3.2.2欧盟立法规制模式。

欧盟主张立法规制模式,注重对于个人隐私权益的充分保护和尊重,通过法律的具体规定对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上的各种各样的搜集用户数据和隐私的行为提出一定的限制,使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上搜集用户隐私材料的行为更规范,相对于用户来讲更透明,使网上用户的个人隐私更容易得到保护。然而,这一模式也有其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它增加了以网络服务提供商为代表的整个信息产业的成本,甚至会损害信息产业的利益并阻碍网络的发展。[⑤]

3.2.3我国采取上述两种模式的可能性。

我国对隐私权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现在,“隐私权”一概念尚未确立,再加之传统的文化传统和国人的思维习惯导致隐私权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很淡薄,隐私权保护的意识还没成型,像很多家长至今还坚守子女的信件可以随意拆开、很多上司还在乐此不疲地窥探着员工的隐私还美其名曰:关心员工等类似情况。同样,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些人信奉“金钱至上”,为了一丁点金钱的诱惑,便出卖自己的人格。当某些人发现别人的隐私能为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时,人性的贪婪就会击溃人的良知,而别人的隐私这时就会沦为其肮脏交易的筹码。这种现象漫延到网络社会中,使得我们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时,不能单纯依靠自我约束这种类型的做法,可见单纯的依靠行业自律模式来确立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不切合我国的实际。

另外,反观立法规制模式,首先我国关于隐私权尚无全国性的系统立法,对隐私权保护的规定散见于各部门的法律法规中,民法中有,刑法中有,民事诉讼法中也有,乃至地方法规中也能看见其身影,显得零散、琐碎、不成体系。其次,立法深度不够,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隐私权的侵犯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而我们的立法人员往往是一些法学人才,对理工科的计算机技术不能把握;而计算机技术人才也没有能力去立法。这样就出现“立法者不懂技术,技术人员又无权立法”[⑥]的尴尬状况。最后,正如上文所讲,民法中对隐私权的概念和范围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还未将隐私权列为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这样看来,单纯想象以立法规制模式来确立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又是一种一厢情愿。

3.3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设想

作为我国选择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模式与方法,结合我国的现实社会的特点,作者认为采众家之长,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模式才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这一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架构。

3.3.1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

首先,追根逐源法律应明确确定“隐私权”的概念和范围,这样作为隐私权网络延伸的网路隐私权才能有“源”可依。可以说,有效保障网络隐私权要建立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体系、这要求明确隐私权的独立地位,把它与名誉权、通信秘密与自由、言论表达与自由,甚至是新闻出版自由这些已有权利之间的区别于联系界定清楚。把它在人格权中的位阶界定清楚。其次,对于虚拟世界(网络社会)的立法应加强,例如像电子商务法对于网络商务合同的规范性立法一样,仅有隐私权保护的一般性规定是不够的,还应制定专门法律来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这直接来源于法理中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定。

目前真正涉及到网络信息保护的只有信息产业部于2000年11月7日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中提及“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违反此规定者,由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上网用户造成损害或者损失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擅自进行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

3.3.2成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自律组织

这是行业自律模式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即依靠相关产业服务者或者产业实体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的方式进行自我约束和行业监督,以实现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建立我国的行业自律体系,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组织和机构的自我管理的作用,建立保护“网络隐私权”、规范网络活动的自治协会,在业内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政策,将此政策最为最低标准规范企业的网络经营。参加协会的企业必须服从协会的监督和管理,遵守对于隐私权保护的行为准则。自律组织对于行业的不规范运营行为和其他一些可能侵害网络社会成语隐私权的行为进行监管和赋予一定的治理权限。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认证体系,对符合不同自律标准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颁发具有一定效力认证证书,并凭此认证证书对其监督和管理。目前我国互联网业最主要的一个自律性组织是于2001年5月25日成立的中国互联网协会,该组织于2002年3月26日公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3.3.3在立法过程中,应当注意增加常规法律的技术性,即与高科技的网络技术相接轨。

“立法者不懂技术,技术人员又无权立法”,这就使得现行的一些网络法规与网络实际相脱节,根本没有可操作性可言,法律也就很难见到实效。所以,应该加强立法者与技术人员的相互沟通,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网络法规。关于这些,我们不妨参照一下我国现在正在实行的专利人制度。专利人

是指获得了专利人资格,持有专利人工作证并在专利机构专职或兼职从事专利工作的人员。据以,我们在进行法律资格考试的时候,对考试科目进行仔细分类,对于类似网络立法这些需要一些计算机专业技术的领域可以把录取范围限制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员中,即将某些技术人员纳入到我国的法律领域来,不管是立法还是司法等。这样才能做到“术业有专攻”,才可以将法律和技术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隐私权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以往的隐私权不同的特点其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针对网络条件下的权利维护,道德和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介入手段,综合、全面、有效的控制网络侵权行为是新兴的研究课题,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2]杨立新.“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人民检察》.2000

[3]曹亦萍.“社会信息化与隐私权保护”.《政法论坛》.1998

[4]张秀兰.《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5]魏振瀛.《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二版

--------------------------------------------------------------------------------

[①]参看百度百科/view/49906.htm

[②]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③]张秀兰:《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④]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网络隐私权范文篇10

一、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一)我国的相关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规定:对于在“人肉搜索”中擅自公布他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身高、年龄、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侵害他人私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可以依照司法解释追究侵权人的侵权责任。

(二)外国的立法实践

美国和欧盟关于网络隐私权的立法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保护模式。结合我国在网络隐私权领域的的立法和司法现状,这些先进经验可以给我们以示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的构建我国的立法和保护体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模式是指业界采取自律措施来规范自己的个人资料的收集、利用、交换方面的行为,达到保护隐私权的目的豍。美国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主要原因在于其信息技术发达,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而用立法的方式来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一定得限制,不利于其在网络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巩固。在网络个人隐私缺乏有效的立法规制的情况下,行业自律不失为一种有效地规制模式。

欧盟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典型代表是《个人数据保护指令》。该指令不仅要求各成员国立法管理个人数据,而且要求各成员国以此为依据修订各国的隐私权保护法,以使全欧洲联盟的个人数据保护法能够相互协调。该指令几乎囊括了可能对个人资料的处理方式,并明令禁止个人资料流转至未达到隐私保护标准的国家。欧盟对网络问题的各种管制措施和规范,被视为最大、涉及国家最多、层次最高的网络管制方案。

二、从“人肉搜索”看网络隐私权中的道德问题

(一)新环境下的道德制裁

人肉搜索“通过将偏离社会准则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激起公众的谴责,将违反规则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使其感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性压力,从而起到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豎在网络无限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随时的、匿名的发表自己的道德评判,而通过网络,这种评判会得到迅速的传播,道德制裁的主体与程度也就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而近年来愈演愈热的“人肉搜索”就是侵犯网络隐私权最典型的代表。

(二)关于公众态度的社会调查

为了更客观的了解人们对网络隐私权中暗含的道德问题的的看法,我设计了一份精简的调查问卷,调查的关键词就是“人肉搜索”,主要考察人们对网络隐私权的了解程度和所持态度,还有人们对于法律问题的道德敏感度。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调查结果:

在调查中,大多数受访人还是对人肉搜索有一定了解的,如今网络效应已经作用于大部分群众,其影响范围已经大大扩张。另外,我们可以看出人肉搜索的支持者大大多于反对者。所以,结论是:人肉搜索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影响范围之广、受众群体之多,使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具有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了解人肉搜索的人们,我也设计了几个问题,可以让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受访者支持或反对的原因以及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态度。

下面是五个问题及其调查结果。

问题1:你认为网民的道德标准可信吗?

问题2:你是否在网上参与过人肉搜索活动?

问题3:你认为网民是否有权对相关事件和当事人随意加以评论?

问题4:你认为人肉搜索是一个法律问题吗?

问题5:你认为人肉搜索是否会对中国法治进程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家对网民的道德准则还是持保守态度的,说明大家对网络事件有自己的看法,而不会盲从网络评论,这样无疑会使对人肉搜索的规制更加具有可行性。但是,仍有不少人相信网民的道德准则,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工作重点,必须加强对群众的教育,使他们区分好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不盲从、不跟风。第二,人肉搜索虽然观众很多,但参与者只是少数,这能减少我们规范网络社会时的难度。然而,多数人认为网民有权对相关事件和当事人随意加以评论,这表明,大家确实重视了自己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但是却忽视了相对人的权利和隐私,这也是人肉搜索之所以风起云涌的原因之一吧。第三,对于人肉搜索这一社会问题,将之与法律联系起来考虑的群众却不占多数,那么人们的道德准则就难免与法律规定发生冲突,这会加大对网络隐私权立法和司法保护的难度,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法治进程。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人肉搜索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人们却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法律敏感度。虽然人肉搜索的实际参与者并不多,但人们普遍觉得自己是在网络社会中是有很大话语权的,并且大家并没有很好的厘清在网络中道德评价和法律规制的界限。我们不能轻视网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同时也必须看到法律强制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道德评价与法治的平衡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漏洞,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首先,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其次,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最后,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重一方;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二)网络社会中对道德和法律的平衡

(二)网络社会中对道德和法律的平衡

在上文已经提到,“人肉搜索”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与此息息相关的还有网民的道德准则,我们面临的是法律权威和道德评价的平衡。这是传统法律与道德论题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极具时代性。在“人肉搜索”面前,道德与法律的矛盾更显突出。公民的隐私权只有依靠法律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而然,“人肉搜索”问题的根源在于网民内心的道德准则,他们的内心标准不是法律标准,道德与法律的交锋也就集中在了搜索人的行为准则上。

新环境下的道德制裁发生了扩张,其主体与程度都出现了无限扩大的趋势。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限度来规制道德审判。道德制裁的最低限度是使个人利益不损害社会利益,最高限度是使社会利益不损害个人利益,合理限度是使个人对其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承担适当的责任。豏在操作中要把握好这一限度,我们最需要的是法律的规制。仔细审视一系列的人肉搜索案例,只有法律能让人肉搜索停止运行,能让搜索风波得到平息。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大多数网民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他们是依据自己最朴质的道德感来伸张自己所认定的正义。我们不能完全忽视公众的声音和评价,毕竟法律也是以道德作为基础的,所以,在规制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中,我们要考虑大众的道德准则,只有这样的立法能被人们所理解和遵守。

(三)平衡道德和法治的意义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我们需要的是法律界限和道德规范,网民们在参与人肉搜索,或是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能以侵害他人的权利为代价。如果人们利用网络匿名发表言论而不需要负责,理性就极有可能偏离正常的轨道,原本出于正义的批评就有可能演化为网络暴力,进而可能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法治是我国坚定不移选择的前进方向。在法治环境下,人肉搜索的发展绝对不应该违反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