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9:27:4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CNNIC第43次的《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到56.8%,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占上网上网人群的98.6%。[1]信息传播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短视频、直播为载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在智能手机等网络智能终端上进行传播。网络媒体已经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育人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甚至产生了以小博大的强劲影响力与冲击力。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场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否存在,主客体关系如何界定,主体之间如何转换?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充分发挥好网络的特殊场域优势,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网络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阐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哲学的主客体观,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主客体研究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哲学范畴的主客体概念,因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网络视视域下,充分认识主客体的存在性、特殊性及其内在关系,对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尤其重要。1网络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客观存在。网络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借助互联网,用一定的思想对网络人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而使网络人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推动网络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有人认为,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点,网络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或者不存在,再谈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不再具有意义。其实,在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并没有消失,改变的仅仅是主客体的存在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主客体之间仍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中介或者条件,目的依然是利用网络影响和改变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实践活动。网络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众人皆是“通讯社”,每个网民同时也是海量信息的接受者和受益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方式传播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者他人,同时也通过浏览获取符合自身的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信息的影响和感染。如果信息推送者能够代表某个阶级或集团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并带有组织性和目的性,去影响广大网民的思想和行为,那么这个信息的推送者或组织者就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主体性特征。那些接收信息受到影响的人们就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客体性特征。只有深入理解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责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传播的引导力、影响力,牢牢把握住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2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定位。在哲学上,主体是指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客体是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是主体,不仅需要教育者的教育,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两者共同承担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任务。两种主体的关系不仅是交互实践关系,还呈现出主次性关系,从而呈现出教育者主体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次主体的主动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不再是身居高位命令式的实施者和灌输者,而是要将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的需求作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也不再是绝对服从的被动接受者,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过程,接受教育信息并给予正向反馈,与教育者一起在交往和实践的过程中共同进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应当是受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辐射或影响的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行为方式。网络技术环境大大提升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互动、沟通与交流的频次,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加速交替转化,并最终对教育客体产生影响。看似主体间的作用更加模糊了,但主客体间的关系实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进而符合一定阶级和社会的需要。这不仅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而且明确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有利于深刻认识与精准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正确的定位与关系,进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与时效性。3网络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互联网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凭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是以互联网为中介。网络前提一旦不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也就无从谈起。“人-网络技术-人”这一关联呈现的是人与网络技术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网络实践活动。人们创造了网络技术,并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了网络化生存、网络化生活,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交往、沟通和作用方式。以往主体之间的直接交往方式转变为以网络为媒介的间接交往方式。网络不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相互连接的桥梁,同时也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发生相互作用。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载体、场域和空间,赋予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存在方式和状态。网络改变了主体之间“在场”的方式,更多的是以文字、图像、影音等信息方式展示出来,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虚拟在场。在虚拟场域中,真实世界的人也变成了虚拟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直接感知关系,要通过数字化的解析去感知信息背后的人。主体间的交流互动关系不再停留在物理意义上,而是在虚拟存在下的沟通与交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要想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和作用,首先要通过网络将自身所传递的信息数字化和符号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客体的影响是多向互动、历时叠加而成的。从横向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既可以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还可以多对多的。在开放的网络环境里,主体之间多向度的发生沟通与交流,使得受教育者不断审视、检查自我,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从纵向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可以是信息的推送者、评论者或者转发者,他们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逐层叠加、逐层发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接收的信息,理解信息的过程,也是各种信息影响交互叠加最终对教育客体产生影响的过程。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不简单是平面网络的直连关系,而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立体式交互体系。

二基于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网络视域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共同进步,是实现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水平和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升华,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3]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方向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方向力表现为国家、社会、阶级、政党等各社会组织的教育要求,并通过“社会要求”的形式发挥其定向、导向作用。[4]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但是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唯一坚持不变的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方向和主导地位。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群体利益多元化的网络空间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主动坚守和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不动摇,是保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不变、内核不变、灵魂不变的“定盘星”和“压舱石”,也是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牵引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教育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牵引力。教育者只有创造条件使受教育者沉浸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才可能逐步被教育者散发出的魅力所牵引,并自觉自愿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牵引力必须正视网络环境带来的社会变迁,通过升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工艺”“新配方”“新包装”,创新网络话语体系,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渗透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情之中,使“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有意思”,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牵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创新力。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认知革命、方法创新和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充分做好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机遇的准备,才可能在不断创新的信息浪潮中,拓展前沿领域、创新工作方法,做好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结合与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工作优势的基础上,将长期实践的成功经验、优良做法进一步提炼和完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有虚有实,又要有棱有角,还要有情有义,更要有滋有味。[5]2激活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主动精神。尊重内生需求,唤醒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兴奋点”。“平等自由”“自我表达”“创造意义”是每个网络个体渴望和追求的美好境界。在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不再盲目崇拜和迷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社会地位和信息权威。人们根据自己发展的需求,在网络海量化、碎片化的信息中适应和选择符合自身标准的信息。那些能够抓住网民内心需求的网络产品与应用,很好地提供了感情宣泄、精神刺激、解脱快感的虚拟环境,进一步点燃了网络“消费者”精神意识层面上的“兴奋点”。网络视域下吸引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头等大事。只有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真实的“痛点”“痒点”,从他们的时代价值和内生需求出发,充分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正向体验与积极感受,才能真正唤醒其内在的“兴奋点”,并最终建立起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之间牢固的“羁绊”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实现思想的升华与行为的内化。提升媒介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信息判断力。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学习、生活、发展服务的能力。网络视域下,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使人们在面对网络信息时去伪存真、明白是非、趋利避害,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取向。培育媒介素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升信息的判断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学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对网络信息的真假、是非、善恶进行多维度的有效比较、鉴别和检验,逐渐提升其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政治判断的网络思辨能力。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刻保持信息理性,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解读”与“解毒”。寻找价值认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获得感。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决策是建立在对网络信息判断的基础之上,它是认识选择、方向选择、价值选择的相互统一结果,更是价值认同、内化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提升与升华的过程是要经过个人主观筛选和扬弃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规范自觉纳入自身的态度体系与价值体系,并最终成为自身践行的思想指引、行动指南。但这个内化过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不断反复与强化的过程。主观决策付诸实施后很可能会遇到干扰和障碍,进而影响下一步的判断与决策。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要“以人为本”,将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个人预期与实际所得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获得感,进而形成和谐、稳定的价值观认同。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要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自我发展的需要,更应该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精神品质要达到怎样的水平,进而有效调度自身参与的主动性,实现获得感和认同感的统一。3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协同发展。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双向互动与内外联动。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要通过提升价值引领的外在牵引力,努力引导受教育者实现思想意识上的转化。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次主体,只有调动内在因素,主动接收教育、谋求进步,才能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不断改造自身,实现自我完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方法上要更具网络时代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用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眼界体现自身作为教育主体的价值。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产生主动提升思想境界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愿望,不断调试自己,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价值目标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并将这种价值追求转化为满足自身成长需求的有效动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一起在互动、联动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上的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需平衡。网络时代人民在物质、精神、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特征。这种需求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需平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给”与“要”的矛盾不平衡逐渐显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要通过创新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保证教育内容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优质教育内容的供给力。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给侧应充分重视需求侧的客观需求、利益诉求,既不盲目迎合需求侧,也不被动缩小供给侧,既要强调供给内容的方向性、科学性和多元性,又要把握好需求侧主体发展的多样性,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增强学习的内驱动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媒体融合和环境优化。媒体是链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和触手。互联网在媒体领域催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全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6]网络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统筹处理好网络媒体与主流媒体、社会化媒体、商业化媒体的之间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优化、协同发展的融媒体传播体系,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话语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和公信力重要保证,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次主体(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加快思想与行为转化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9-2-28

[2]杨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D].长沙:湖南大学,2016.

[3]张耀灿,郑永廷,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徐菲,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迁的社会动力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7).

[5]陈宝生.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7-08-0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发展;虚拟社会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而广泛运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适应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新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是指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所构建的网络空间,依据人们网络思想和行为需要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求,运用一定主客体条件资源优势而开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革新发展的过程,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种主客观条件相互支撑的结果。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条件主要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各种要素,主要涵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理论条件、实践条件和技术支撑等三个基本要素。本文试图从理论、实践和技术等三个维度视角,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条件,这样有助于揭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机理,认识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所需要的主客观基本条件,也有助于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条件。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理论条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服务的。它是由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思想行为形成发展规律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所决定。因此,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理论条件,是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也是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客观要求。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条件。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唯物辩证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实践理论基础。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各个方法联系中探索方法的创新。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具体方法的发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认识理论基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应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源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检验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刻阐明了人作为类存在的本质,即人的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阐明了人的社会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6)无论人的实践本质,还是人的社会本质,人的本质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要服从服务于发展和丰富人的本质,围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思想政治发展的需要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创新发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序有效实施,最终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本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就是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促进人与自身、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限制和束缚,实现人在关系、能力、素质和个性等诸方面获得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2](P89)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P123)用列宁的话说,就是“会做一切工作的人”[4](P29)。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实质就是要摆脱束缚人发展的各种外在与内在的局限和限制,人的外延发展就是摆脱束缚人的社会关系的局限和限制。人的内在发展,就是要通过发展人的实践能力和素质来摆脱束缚人发展的局限和限制。正如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5](P89)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要服从服务于人在虚拟社会生存和发展,促进人的虚拟社会关系丰富、提升人的信息素养和虚拟实践能力,发展人的虚拟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网络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如何加强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指出:“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6]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条件。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这些理论直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条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是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根本遵循。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服从服务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一是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服从服务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任何方法的创新发展总是依据目的和任务来选择确定的,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就有不同的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之相适应。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主要是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选择确定方法创新发展的原则和实现路径。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服从服务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是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支撑。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动的矛盾和特点,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如果背离或偏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特点和规律,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同环节的不同要求,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的方式方法。如何借鉴运用大数据方法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决策方法;又如何借鉴心理学咨询方法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咨询辅导方法等。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服从服务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化和外化规律。要立足于网络空间,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特点和需要,遵循教育对象内化和外化的规律,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满足教育对象内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的需要,并运用内化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指导教育对象在网络虚拟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是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直接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需要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的指导,一方面,要继承已经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证明了的并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网络空间,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对现实空间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移植再生创造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实践条件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大平台,是人们学习、工作、交往、生活的新空间和新场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0小时,互联网普及率为55.8%。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平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条件。1.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实践基石。建设网络强国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潮流,立足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实践,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在建设网络强国的实践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7](P197)网络强国不仅体现在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抵御网络风险的能力以及网络治理能力,更体现在为国家和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网络服务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支持。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建设,立足于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实际,遵循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规律,主动出击,趋利避害,注重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形成了许多加强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建设的好经验和好方法。尤其是近年来,党和国家积极倡导净化网络空间,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坚持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注重发挥网络意识形态主旋律教育,加强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作用,这些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平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实践条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平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实践条件。从我国2002年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施。从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2002年后全国高校普遍建立红色网站)到依托门户网站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设;从网络等新媒体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思政网络课程、课件开发)到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网络思政课堂)。从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到日常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易班)的全面开展等,这些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和实践平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实践条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互联网+教育”的提出到“互联网+思政教育”和网络育人,更是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出了实践条件和要求。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运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兴起和实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条件。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技术条件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发展,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现的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突破了时间性和空间性,为学生共享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1.网络信息技术的即时共享性的特性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新条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即时共享性成为网络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特性之一。即时共享性的网络信息技术运用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壁垒,突破了物理时空界限,实现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知识信息的即时性的共享与分享。因此,基于即时共享性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现条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即时共享的方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获取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信息提供有力的支持,并逐步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种“即时共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方式方法,为教育对象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碎片化空间实施网络思想政治学习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实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率和教育实效性最大化。同时又极大地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率。2.网络信息技术匿名性的特性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网络信息技术的匿名性改变了现实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面对面、实名制的教育教学方法。现实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总是基于一定的现实物理空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身份明确、身体在场的一种实名制教育教学方法。这种身体在场的实名制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起到主导的作用,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往往难以有效发挥,教育者难以有效地针对教育对象思想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网络信息技术匿名性的技术特性,改变了现实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一种身体缺场、数字符号化在场的教育活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再是关注的主要对象,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要关注的是教育内容和传授的方法。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不再是主动与被动、主导与被主导、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因此,网络信息技术匿名性的技术特性为构建起基于创新发展网络空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平等、民主的主体间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保证。3.网络信息技术交互性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实践空间和场域。交互性是网络信息技术又一显著的特性。网络信息技术交互性运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时空的边界,为实现跨越物理时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有力技术支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基于网络空间的信息有效交互性完成的。网络新技术的即时交互性可以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实现有效推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能有效地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提升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和认同能力,使教育对象在网络空间交互中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理解和把握,并内化为自己认同的思想认识和思想观念,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因此,基于微信、微博等网络虚拟空间的交互功能,为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新的实践空间和场域。

参考文献: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N].人民日报,2018-04-2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逐渐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喜欢与新事物接轨的大学生群体。作为一种通信工具和信息平台,互联网具有传播快、覆盖广、样式多、更便捷等特点。因此,互联网也一举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和资源的最佳途径。然而,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使用者对各种信息进行理性筛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如何有效利用机遇,成功应对挑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网络在影响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这些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在计算机逐渐普及的今天,网络已经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小到网络购物,大到国防军事。网络以其便捷、迅速的优势,海量存储信息的能力,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可以透过网络平台更快、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事物。同时,海量的信息存储,让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不局限于书本,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如今,我们处于信息产业高度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网络成为最好的传播媒体。随着网络的诞生,大学生对事物的了解已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络解决了大学生的大部分疑难问题,省去了因为时间不允许、地域不配合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不便。(2)网络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面对面交流和指导的方式,这有益于解决个人的思想问题。但是这种方式的覆盖面较小,影响力也相对较弱。互联网的出现则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大学生不仅能够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还可以接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有效地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向大学生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的指导作用。此外,网络的最大作用是资源共享,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需要受体制和系统的限制和制约,扩大了工作覆盖面,实现了教育方法的信息化。(3)大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传统的教育模式是“维护性学习”,让学生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这种教育模式往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网络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媒体模拟教学参与教学,打破了以往学生单纯获取知识的渠道。而网络具有极强的开放性,这也为网络群体带来了高度的自由。互联网的数字化特性使人们感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平等,网络的虚拟化特性则使人们能够体验到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新境界。网络中的交流沟通也吸引着学生从被动接受“灌输”教育转变为积极参与各种思想交流。这种网络的公开性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影响。

二、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呈现出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不用担心地区、收入和家庭的限制,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它。但是,这个自由空间也存在缺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上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网络将纷繁复杂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等很有可能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容忽视的是,网络文化具有开放和平等的一面,但它也包含了一定的隐匿性。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但每个人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教育水平、文化水平、价值观和道德修养都是不同的,这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沟通中的冲突。而且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一些不健康的、低俗的信息如色情、暴力甚至是威胁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反动信息,也会潜藏在网络平台上。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率非常之高,这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2)网络可能导致大学生品德畸形发展。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道德转变的重要时期,形成正确的心理和行为是内化与外部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大学生并没有积极地适应现实生活。在思想方面,由于受到了西方意识形态以及色情和暴力等粗俗内容的影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恶意攻击辱骂他人或陷入畸形的网恋,导致违法的事件时有发生。沉迷网络不良信息,导致一些学生的道德底线丧失,道德认知模糊,道德意志薄弱,其心理道德在虚拟网络的影响下变形和扭曲。(3)网络可能导致大学生素质下降。在当今时代,网络丰富的资源和快捷方便使一些学生通过网络找到捷径,放弃了潜心研究,并形成了一种浮躁的学习风气。为了通过考试,一些学生变成机会主义者,公开在互联网上寻找替考或帮助他人参加考试,这严重破坏了学习的风气。还有些学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空间,违规行为无人监管,日常网路语言、行为中包含了一些具有报复性的侮辱或人身攻击的内容。

三、应对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措施

(一)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首先,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具体实施路径中的关键一步是使他们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想意识的提高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监督。一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监管。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加强对学校网络资源的监控和管理,及时拦截各种不良信息,要求学生以真实姓名进入网站。二是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它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大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有必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增强了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二)教育者要充分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加强网络技术知识的学习。今天的大学生在互联网上非常活跃,网络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网络技术的认识。只有具备互联网知识和互联网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才能与互联网上的学生建立共同话题,他们才能很好地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和交流。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利用网络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为这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在网络道德建设中,运城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应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要渗透网络道德教育。首先,我们必须教导学生上网并使用互联网作为提高学习质量和获取知识的工具。这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其次,要教大学生遵守网络游戏规则,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成为守法的好网友。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还可以自觉抵制西方有害信息的诱惑。它还增强了他们的自律性,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塑造了健康的在线道德人格。(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校园网的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长期任务。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内部制度、岗位建设、团队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对高校做一个全面的规划。构建全覆盖校园网应以为服务学生、教育学生为目标。利用网络上流通速度快等优势,更便捷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

四、结语

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但缺乏区分在线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高校不仅要关注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还要注意其负面影响。同时,要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培训,牢牢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网络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也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了活力。除了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创新外,还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层面实现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劣势,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优秀青年大学生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民风.教化的力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程薇.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4]李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论[J].知识经济,2010(3).

[5]姚永平.高校新校区网络思想教育的现状及措施[J].重庆工学院,2009(5).

[6]徐建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7]臧文彬.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2009(3).

[8]娄亚,孟坤.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职业时空,2007(17).

[9]段红利.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职业时空,2007(17).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老师

1大学辅导员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革新的必要性

1.1把握网络教育的机会。大学辅导员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把握网络科技时代带来的新机遇。第一,现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可能性。它处理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环境中资源受限的难题,可以把时事新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完美地融入教育过程。第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政教学的手段、途径和模式。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借助教师的说明来传授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成为知识内容信息的接受方,教学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实际教学效果很差。教学方式的革新,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思想政治的教学质量和任务目的性。第三,借助网络媒体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缩短师生的交流时间,开展现代化、便捷化的教学活动。师生可以借助网络实现互动交流,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入交流,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难题。最后,大学辅导员在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助网络平台全面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网络时代,大数据自身就具备分析和筛选的功能,辅导员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并借此制订出科学合理、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1]。1.2应对网络环境的挑战。首先,网络技术及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产生冲击。高校辅导员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无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便捷性,忽视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大学生的学习理想及价值观念不断受到网络传媒的影响。其次,网络环境将威胁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高等院校辅导员网络教学能力的缺失,导致无法有效抢占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无法帮助学生抵挡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最后,网络环境将影响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个体观念及行为,导致高校辅导员教学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的难度[2]。

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指导原则、思想和主要目的

2.1指导原则。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坚持时效性和革新性的基本原则。第一,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积极面对学生的客观实际问题,积极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突发情况,看清教育的发展趋势,意识到思想教育对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积极作用。利用网络化现代教学平台,实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二,辅导员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学习主体性。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真实个性、兴趣和学习要求,制订适合学生特点的计划。在当今多样化文化环境中,学生的价值观、学习理念、需求等出现新的变化,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前提条件。第三,大学辅导员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内容等方面要进行创新,要积极开展教育思路、方式和内容等多方面的革新,以此来满足学生需求,实现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和新标准[3]。2.2指导思想。首先,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的主要指导者,应坚持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全面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思政教育。其次,高等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应坚持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出发点,确保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掌握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规律及内涵,更新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体系。最后,应建立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及教学设备,转变高校传统思政教育的理念,全面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影响力[4]。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

3.1通过在线交流加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每年新生尚未入学时,辅导员已建立好QQ群和微信群,并将群号附在致新生的一封信上,随录取通知书寄给各位新生,在入学前的暑假期间,就开始通过网络群聊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解答学生的疑惑、告知学生入学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在入学前就感受到学院和辅导员的关爱。在校期间,辅导员会添加每一名学生的QQ和微信,及时关注和回复学生信息,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谈心谈话,大大拉近了师生距离。3.2关注各方动态,监控网络舆情。各年级辅导员与全体骨干一起,关注每一名学生的网络社交动态。少数学生防备心理较重,平日较少与人交流,但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中愿意说出心里话。辅导员与班干会密切关注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一旦发现有学生发表较为消极或较为偏激的内容,会第一时间与学生联系并根据情况进行疏导[5]。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辅导员会密切关注网络时事热点及学生的讨论和看法,对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及时进行收集分析,及时把握舆情动向,一旦发现学生异常思想动态及时上报领导及有关部门,并配合开展教育疏导工作。同时,针对网络热点问题,利用每周点名会的时间引导学生理性分析问题、谨慎发表言论。3.3利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更好地整合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院构建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导航栏共有“网站首页、学院介绍、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研究生教育、合作交流、网络教学、社会服务、下载专区、自学考试、技能大赛”11个项目,方便学生快速查找自己想要获取的分类信息。网站栏目设置有:新闻公告、党政工作、学生工作(规章制度、文件通知、奖惩通报、活动开展等)、实用链接、学生群组(团委、学生会)、用户留言、实践创新(科技竞赛、志愿行动、社会实践等)、站内搜索。学院官方网站已成为我院学生工作信息的重要渠道,为我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良好的沟通平台。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也是我院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途径,该公众号由专人负责运行,由专职辅导员负责对每次所的内容进行审核。学校、学院拟开展的各类活动都会预先在公众号上活动预告,组织学生线上报名,活动结束后也会针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并图片集锦,方便未参加的学生了解情况;各年级开展的党日活动、团日活动、学风建设、主题班会、专题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志愿服务活动等信息也会及时在公众号上,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一些重要日期,如世界地球日、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艾滋病日等,还会撰写专题科普文章在公众号上,加深学生对这些特殊节日的了解,倡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公众号上还会转载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如防骗教育(预防校园贷等诈骗)、实用生活常识等,有助于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对我国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标准也随之提升。如何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已然变成大学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要坚持实践教学,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贯彻落实,全方位地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种关系,即师生关系、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关系、实践教学和实际活动的关系[6]。

4结论

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如何有效利用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创新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课题。护理学院今后将更加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新模式,以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徐达.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和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4):31-33.

[4]吴春红.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下),2018(36):72-73.

[5]曹海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着力提供心理咨询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9-8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网络舆情治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重点强调,高校要合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革思想宣传工作。党的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把网络舆情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高职网络舆情是指高职学生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及社会现象公开表达的具有一致性和倾向性的情绪及言论的集合。随着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动越来越密切,网络舆情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给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网络舆情治理下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理念亟待更新。网络社会的崛起重新界定和构建了青年的社会地位和影响。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处理网络舆情,往往采取简单的封堵和回避的方式,对学生的内在诉求关注不够。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可控制网络舆情发展趋势,但由于没有从网络舆情发生的源头去解决问题,可谓治标不治本,为爆发更大的网络舆情危机埋下了隐患。2.过程管理不足。当前,高职院校多关注如何化解已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而缺乏对网络舆情治理下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具体而言,缺乏对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发展趋势、善后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不完善,不能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预测,在网络舆情危机公开后才着手处理,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降低舆情风险;部分高职院校掌握的网络舆情分析和预测技术不够成熟,没有做到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及蔓延。3.管理手段落后。高职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高职院校在依托网络舆情治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将网络信息甄别、网络行为规范、网络道德培养等“学习性”内容“上网”而已,存在重说教、强灌输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佳。高职网络舆情治理者应积极探索新的网络舆情治理方式方法,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使学生做到正确辨别信息和过滤掉垃圾信息。4.治理队伍薄弱。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危害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影响力巨大。当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队伍薄弱,主要依靠宣传部或者网络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兼职”来完成日常工作。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认知及准备不充分;二是高职院校对网络舆情治理队伍构建的投入不足。

二、创新高职网络舆情治理策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学习型组织之父、当代最杰出的管理大师之一彼得•圣吉认为:挣脱机械而静止的思考,系统思考才能审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准确地把握组织未来发展趋势。高职院校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应创新网络舆情治理策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1.更新网络舆情治理理念,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第一,树立网络舆情的治理理念。“治理”具有科学性、法制性、民主性、文明性、高效性等特点。“治理”体现在工作过程中多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和多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具体来说,首先,高职网络舆情治理主体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网络舆情治理绝不是学校某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进来。其次,高职网络舆情治理手段需由刚性管制向柔性服务转变。高职院校不仅是网络舆情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支持者与帮助者。高职院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要解决学生的正当诉求,保护学生应有的权利,与学生建立起尊重与协作的关系。第二,坚持网络舆情的价值取向。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高职网络舆情治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积极挖掘、提炼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例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朋友有信”,墨子的“爱利人之亲”等,阐述了真诚待人、诚实守信、家国情怀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诸多契合点。2.把握网络舆情治理过程,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职网络舆情具有不可预判性、随机性等特点。把握高职网络舆情治理过程,将有助于提高研判网络舆情发展趋势的精准性,防止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出现滞后、疏漏等问题,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主要由网络舆情治理者、网络思政教育者协同完成(见下页图1)。第一,潜伏期:分析与预警。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当危机在潜伏期露出端倪时,网络舆情治理者就应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依照各校拟定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等相关文件,本着“及时反应、依章处理”的理念明确当前网络舆情事件的危机等级并建立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化解潜在的网络舆情危机。网络思政教育者应本着“学生为本、服务导向”的理念,真切地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看清网络事件的真相,提升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鉴别能力,阻断网络谣言的传播路径。第二,扩散和爆炸期:引导与化解。当网络舆情事件处于局面混乱的扩散和爆炸期时,学生不理性情绪高涨。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指明感情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内在驱动力。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乏味而低效的,网络思政教育者需以情感的力量为牵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通过共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因此,网络舆情治理者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降低网络舆情事件热度以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网络思政教育者对学生的引导是贯穿网络舆情治理全过程的,有利于疏导学生情绪,控制网络舆情发展方向。第三,回落期:归纳与巩固。当网络舆情事件处于回落期时,若网络舆情治理者对事件的跟踪管理有所松懈,则学生集结的怨气极有可能在此时期爆发,导致网络舆情危机再次反弹。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摒弃侥幸思想,高度重视回落期的归纳与巩固工作,消除网络舆情危机反弹的一切隐患。例如,网络思政教育者可以“工匠精神”“团结精神”“科学精神”“进取精神”等为主题,开展“网络文明月”“校园网络文化节”等网络文化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完善网络舆情治理手段,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第一,加大新技术的引进与运用。高职院校在沿用传统管理方法的同时,需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促进校园板报、校刊等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的互动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目前,高职院校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精准抓取的手段已较为成熟,还应着力引进信息关联挖掘、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网络舆情走向及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的实时分析和预测。第二,提升官方媒介的导向作用。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官方媒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找准网络舆情治理和网络思政教育的“衔接点”和“共振点”,洞悉学生的诉求点和关注点,以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以严密的分析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疏导舆论正向传播。4.建设网络舆情治理队伍,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建设网络舆情治理队伍,关键在于组建规范化的协同治理队伍,即依托现有资源形成多中心、多层次、并行式的网络舆情治理组织结构。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系统性工程。具体而言,网络舆情治理队伍人员可分为网络舆情治理者、网络思政教育者和学生意见领袖三类。第一类人员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且熟悉网络舆情传播规律,擅长进行系统思考的网络舆情治理者。网络舆情治理者负责统筹网络舆情治理全过程,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彼得•圣吉认为,系统思考是对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等修炼项目的升华,并称之为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的系统思想提示:组织整体的效能大于各部分加总的效能。因此,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者需要树立全局思维,以学生为本,实施科学管理,营造和谐、稳定、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第二类人员是具有较高网络文化、网络思政教育素养的思想政治、社会学、新闻学等教师。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必须经过环境熏陶、锻炼和教育来获得“第二本性”,即思想道德素养,这表现出隐性教育和实践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以亦师亦友的“去主体化”身份融入学生的网络空间,“勤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是“凸显特色”的关键。例如,教师通过线上优质内容分享,线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第三类人员是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学生意见领袖。学生意见领袖要秉承“主体化”意识,意识到自己既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更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参与者,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帮助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与信息辨别能力。5.加强网络舆情治理保障,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第一,加大网络舆情治理投入。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治理部门,而是由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兼管相关工作,不利于高效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以上情况,高职院校可成立网络舆情治理中心,配备专用的办公场所及硬件设施,邀请上文所提的网络舆情治理队伍三个层次的人员入驻办公。与此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专业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积极在工作人员匹配、人才招录、职责管理上下功夫,提升网络舆情治理人员工作的专业性。第二,完善网络舆情治理制度。首先,高职院校需提升对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科学拟定网络舆情预警关键指标。由网络舆情治理中心联合其他职能部门,以高职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实际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高职网络舆情的分级预警指标及预警阈值,拟定个性化的网络舆情分级指标体系及预警阈值。在网络舆情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关键预警指标,当某一网络舆情事件的关键指标碰触预警阈值时,管理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并启动相应的预警方案。其次,高职院校需结合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对潜伏期、扩散和爆炸期、回落期等各阶段的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和完善责任到人的纵向涉及各二级学院、横向涉及各职能部门的立体式网络舆情治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蒋广学,周航.网络社会的本质内涵及其视域下的青年社会化[J].中国青年研究,2013(2):102-107.

[2]周刚.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2):61-63.

[3](美)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4]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戴刚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肖明月.网络舆情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1):40-41.

[7]曾逸群.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置[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6):529-531.

[8]聂琼,陶杰,吴凡.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1):227-228.

[9]杨亭亭.和谐校园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导控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2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形成了多样化的网络环境。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多次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16年,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并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提出要求,推动广大高校师生成为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面对这一新情况、新态势,深入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教育文化情境创设,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向、新举措,有助于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的价值意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景创设是指教育者立足文化价值意蕴,根据教育原则和理念,运用生动的语言、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等,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内化价值意识,逐步达到知、情、行相统一的价值塑造。积极创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与创新,具有深刻而又长远的价值意蕴。1.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主动之举。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网络文化情境,有助于将“由网而生、由网而兴、由网而增”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以网络技术助推意识形态工作,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网络文化发展,以网络文化牵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创新性地推进教育现代化。1.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力之举。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的开放性、包容性、互动性和即时性,建立“时时可得、处处可及”的文化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体验和共建共享,将抽象、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情感体验、思想感悟,从而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终落实为网络文化育人正能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1.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是服务学生成长的创新之举。以生为本是教育的立足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影响深远。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构建网络文化情境,将网络文化转换为最直接的教育动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循环式动态“网格”,逐步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明辨网络文化冲突,深层次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满足学生日益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性发展。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影响因素

网络化生活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风貌、新常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全方位、深层次的长期性影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舞台和载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新要求,很大程度上都跟网络环境有着紧密的影响。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研究,要分析网络环境相关的动态因子,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提供针对性的支持。2.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的积极因素。2.1.1网络数字化情境渲染。网络数字化情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理论概念经过恰当的生活情境创设,而形成了具有集成性、同步性与交互性的一体化身心感知模式。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变,高校尝试创设数字化情境,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建构了一体化的身心感知平台,丰富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内涵。既能使多个受教育对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同时接受知识信息的传递;又能通过多重感觉刺激,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数字化感知渠道,增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渲染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引导学生以“高姿态”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2.1.2海量信息树形传递。在网络环境中,低成本的海量信息大范围聚集、传递,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每一条信息都可以经过不同的树形路径进行传播,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信息。如此海量的信息传递拓宽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丰富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容。对于教育者而言,网络信息的树形传递有助于其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对受教育者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网络信息进行从容选择,形成自己所需的信息体系,掌握课堂、书本等传统媒介无法提供的实时知识信息,开拓视野。2.1.3网络主体交互式沟通。网络环境自由开放,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由进入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网络互动交流占据了学生生活交流主阵地。学生随时可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交流。改变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单向强制性方式,他们可随时地开展思想交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均可在网上一览无余。①网络环境的交互式沟通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促使学生由被动式交流转变为主动参与,在思想碰撞过程中自觉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2.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的消极因素。2.2.1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网络环境自由开放,海量信息时刻充斥。学生下载网络信息而不加工整理,无目的地重复攫取知识信息而不提升质量。他们不是为了自身需要而选择信息,而是潜意识地强制自己接受、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样的情况,容易使许多学生在网路环境中迷失方向,导致无法选择出科学合理的知识信息。长期以往,必然会增加学生认识有效信息的困难,降低了知识信息传递的效果,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能陷入一种信息泛滥的混沌状态之中。2.2.2网络信息的诱惑性。网络信息新颖奇特,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带有一定的引诱、迷恋特点。对于好奇心重、意志不强的学生来说,网络环境的诱惑性更加明显,如热衷追星、迷恋游戏、沉溺网恋、追求黄色暴力的感官刺激等等,容易造成学生不由自主地依赖网络。学生一旦依赖成瘾,就会形成一种持久而难以解脱网络奴隶状态,身心被网络所控制,逐渐丧失自我意识。这种种情况,都会增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给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带来严峻的现实挑战。2.2.3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网络技术革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轻松便捷、安逸稳定,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发展的风险性。在网络世界中,信息传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客观性失真,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有些信息会遭到主观性破坏,存在掩盖客观事实,捏造虚假信息等现象。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这些都是极大的潜在风险。部分学生无法辨别信息的真实性,无意识地将虚假信息进行网上传播,造成事实欺骗而要承担严重的后果。同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学生可以轻易摆脱现实束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学生慢慢地改变自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趋向理想化和虚幻化,难以适应现实社会的挫折和挑战。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情境创设的路径选择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网络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媒介且传播速度更快、沟通更便捷的媒介,它正逐渐渗透到包括校园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新时代校园区别于以往传统校园的最显著特征之一。高职学生的学习途径、生活方式与思想状态无不受到网络媒介的巨大影响,给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网络媒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剖析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实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通过不断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各种网络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和应用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1)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思想道德素质与其他素质的协调发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解读、批判、应用网络媒介信息的教育,其内涵是要求学生有效地驾驭信息,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网络媒介信息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不至于迷失在虚拟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同时,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点与出发点,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网络媒介素养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学生通过接触网络媒介、认知网络世界,避免被网络虚拟世界所误导和诱惑,从网络媒介的侧面了解现实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从而通过不断学习自觉提高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因此,虽然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手段不同,但都是以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媒介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学生通过接触网络媒介,开始自发地从网络媒介上逐渐了解社会,并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尝试性、自愿性的摸索与实践。网络媒介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对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网络媒介的价值导向不当容易引起部分高职学生价值取向扭曲,使社会与校园舆论导向偏离主流价值,直接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致使部分高职学生认知偏离、信仰缺失、理想迷茫[1]。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能力,使网络媒介为己所用,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巨大优势,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教育模式,积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避免网络媒介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把网络媒介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通过收集、整理、归纳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络信息,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2]。这一教育过程以高职学生完善和发展为最终目的,蕴含着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功能,其应用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科学发展。现阶段,高职院校还未能对广大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在广泛、持续接触网络媒介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反复摸索、不断领悟获得的。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信息时,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会呈现多元化趋势。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时,高职学生需要进行理性思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去辨别与思考网络媒介信息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最终得出客观、理性、正确的结论。而在此过程中运用到的批判性思维与理性辩证法分析来源于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学校应安排政治理论素养高、网络技术水平一流的优秀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网络媒介素养[3]。

2实现高职院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媒介形式的统一。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转变为鲜活的现实生活,如国家政治制度、党的方针政策,采用图片、Flash、微视频等可视化途径,利用网络媒介的交互与开放等特点进行理论讲解,不仅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直观视觉享受[4],而且通过这种视觉传达表现方式,使学生直观便捷地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近期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制作了一段微视频———“中西方国家制度与文化差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视频采用卡通形象与人物配音的方式,通过举例对比中美两国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中西方国家在制度与文化上的差异,同时通过网络媒介呈现给学生大量的史实与数据资料,将原来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政治理论知识变成了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妙趣横生的实用知识,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此,要实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媒介形式的统一。2)网络媒介世界的虚拟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统一。网络媒介虽然是虚拟的世界,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况,同样现实社会的各种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网络媒介的发展。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平台,贴近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学院自身实际情况,推出各种网络志愿者公益活动,如“乐当青春守护神”“环保达人秀:将环保进行到底”“微电影《撞车禁》”等,通过师生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培育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5],从而实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介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都离不开现实社会作为基础的重要性。大量基础性、保障性工作需要在线下完成,才能确保线上与线下活动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融合。3)刚性制度管理与柔性氛围熏陶的统一。高职院校刚性制度管理是通过加强网络各项制度建设,确保网络媒介平台舆论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党委的手中,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网络媒介使得每位参与者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一特性使得网络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网络媒介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削弱的作用。另一方面,网络媒介的管理者,如网络信息审查者、网络舆情监控者、网络信息安全维护者等,对于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良好风气、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网络事件大都是由于处理措施不当,同时不能正确有效引导校园网络舆情造成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刚性制度管理来维护网络媒介的运行秩序[6],使网络媒介真正成为培育高职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平台。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是实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柔性途径之一。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会促进高职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形成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适当地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化为高职学生能够接受的网络语言,将现实生活中的抽象、枯燥、单一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不断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才能把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渗透到让学生拥有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网络媒介中。

3结束语

网络媒介时代的到来,创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的大胆创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将会继续相互依存、渗透与影响。高职院校必须以网络媒介日新月异发展为契机,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创新与发展,确保两者良性互动,有机融合,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丙师.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8:32-33.

[2]林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其教育途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9):105-107.

[3]马宁.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51.

[4]蔡丽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2.

[5]刘洪波.创新、转向、融合:论网络素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05-110.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网络直播;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全民直播时代轰然而至。直播软件的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信息时代中,青年既是知识学习与教育的主要人群,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和新传播技术的主力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契机,以网络直播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网络直播平台的特点

网络直播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群体青睐的网络互动社交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直播平台和传统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具有显著特征:(一)实时互动、体验感强。高校利用网络直播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形象地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直观展示给学生,还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试听觉感知和即时性感受,实现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一对多”的实时互动的社交模式,更加注重体现陪伴与分享。大学生可以通过弹幕或者评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大大增强教育的互动性,满足了其追求存在感的社交愿望。(二)内容覆盖丰富、价值取向多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网络直播市场才有活力。目前网络直播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广泛,从最开始的专业性内容逐渐走向泛生活化、泛娱乐化,多元文化充实直播内容,用户也由此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高校的网络直播内容应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用形态多样的教学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直播过程始终。(三)表达自由化、社交圈层化。网络直播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专业的人们聚在一起,是广泛性与个性化的统一。网络直播中每个用户都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动态,自由畅快地表达观点。大学生在参与直播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热衷的主播或直播间,逐渐形成自己特定的互动圈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向不同的学生群体,需要找准群体需求,用高质量和专业的内容去吸引学生。

三、网络直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1.网络直播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网络直播的快捷性、互动性、即时性使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范围更加广泛、方法更加灵活、途径更加丰富。教育者可以把握直播“零时差”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将网络直播、弹幕、评论三者相结合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网络直播的立体化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通过直播展示第一现场,具体且直观,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2.网络直播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在一个平衡、有序的网络直播环境下,互联网的多样性、包容度和创新力将体现得淋漓尽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借助网络直播的数字摄像技术,生产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体现社会价值的内容。直播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可以是专业的前沿课题、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也可以是当前社会热点、主题学习或者重要通知。直播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节教学进度,不断完善产生思政教育的新内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3.网络直播促成了高校全员育人新格局网络直播的出现,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学校资源。高校通过邀请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宿管人员、校外知名专家等教育者进行直播,无限扩展空间视角,突破学生人数限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新格局。(二)消极影响。1.网络直播冗杂性容易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网络直播入门技术门槛低,便捷的网络直播很容易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主播可以把任何吸引眼球的内容放在直播平台上呈现,冗杂的信息极大了满足了人们的偷窥、猎奇、娱乐等心理,监管“真空地带”存在的隐性暴力倾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会产生消极影响,诱发大学生功利化的职业观和庸俗化的理想观,助长大学生情绪化的消费观,易使大学生审美呈现低俗化倾向。2.网络直播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人格脱节。大学生对于网络有着天然的依赖性,他们在网络直播平台中有自己固定的交际圈,形成圈层化的交往方式。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人人际交往关系,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失去与他人和社会的现实接触机会,容易造成情感淡漠、处世态度消极、难以融入集体的局面,强化了大学生人格脱节的空虚感。3.网络直播增强了高校舆情管理的难度。由于各大平台的监管措施滞后不到位,主播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网红的不文明行为容易发展为网络隐性暴力,舆论存在失控的风险,使得高校教育者实施网络舆情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非主流的价值观抢占舆论制高点,不仅导致教育者的话语权威、知识权威等遭到威胁,也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三)网络直播媒介消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网络直播媒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主要是直播平台法律法规缺位、平台盲目追求商业利益、主播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大学生媒介素养较低、思想政治教育直播平台建设薄弱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

四、基于网络直播媒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

(一)加强监管力度,铸造网络生态环境第一防线。高校要加大对网络直播的监管力度,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肃清网络直播空间。1.要完善网络立法相关部门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行业标准,健全实施监督举报机制,严禁出现直播中乱象丛生,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直播发展环境。2.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高校可以与网络直播运营商合作,获取技术指导和信息资源,制定校园安全管理规则,强化监管体制,及时引导师生养成自觉遵守直播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习惯。3.组建舆论引导队伍收集分析学生参与直播的信息,研判和监控校园网络直播舆情动态,增强高校网络直播平台的管理性、服务性、互动性。(二)培养专业队伍,开通思政直播第一渠道。高校应培养一支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网络操作技术熟练、理论知识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灵活多变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工作者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树立网络媒介教育工作新理念,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直播参与行为,将直播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结合,深入挖掘两者的结合点,使直播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高校推行和发展“直播+思政”,应加大投入力度,开通专门的直播渠道,打造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直播平台。高校可以利用现已成熟的网络直播平台,在平台模块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分类选项,也可以自主研发或联合技术公司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类直播APP。思政教育者要熟练地使用直播APP,设置合理的直播主题,使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三)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直播+育人”第一品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要网络直播市场风清气正,从源头上净化直播内容势在必行。内容为王,网络直播方能好景常在。网络直播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以精品化、定制化内容抵制低俗化、同质化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打造“直播+育人”特色品牌,达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授课、思想引领、日常管理、社会热点剖析等方面。1.教学授课学校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微格教学等采用网络直播方式,打破传统课堂模式的时空限制,通过与学生实时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亲和性。2.思想引领可以直播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可以直播社会先进人物和典型优秀事迹,提高大学生对价值问题的辨识能力和价值意识培养。3.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结合直播平台进行宿舍管理、班级管理、日常行为管理等工作,可以提高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管理能力。4.社会热点剖析直播时融入社会焦点话题,深度剖析引发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在分析过程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能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四)线上线下结合,守护高校舆论第一阵地。数字化教学无法替代课堂感情交流。网络直播提供的信息是碎片化的,舆情管理可控性差,创建的是模拟在场情境,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直播内容的把握和接收。网络直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参与到线下的实际活动中来,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炼技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采用面对面教育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才能牢牢抓住高校舆论主导权和话语权、主动权,整治高校的舆论生态。

五、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使用网络直播媒介的意识和能力,真正化无形的思政教育于有形的网络载体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基于“网络直播平台”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40-41.

[2]叶大扬.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74-75.

[3]刘媛媛.网络直播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6):85-86.

[4]陈荣明.微信传播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研究[J].江苏高教,2017(08).

[5]王华光,曹海峰,刘铁.校训校风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9).

[6]叶青.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10).

[7]陈淑萍.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探究与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

[8]杨兆宇.高校创新创业视阈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5).

[9]刘丽.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谈起[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7).

[10]崔浩.网络视阈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黑河学刊,2014(0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讨

据网监部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已达1.37亿。其中居网民总数首位的是18至24岁的年轻人,目前所占比例为35.2%。可见,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网络舆论主力军,网络舆情在高校学生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因此需要借助网络舆情这一新兴事物,引导并培养高校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网络舆情中正确的价值导向不仅能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还能为我党的长治久安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不同于传统的舆论。传统的舆论主要指公众对社会问题及热点事件的意见和言论,并非一家之言,其表现方式也与传统的媒体相关联,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网络舆情正以一种新的舆论形式,影响着网民特别是高校学生的生活。网络舆情特指对互联网上广泛流行并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或突发事件不同看法的舆论,它隶属于社会舆论,是社会舆论的表现形式之一。综上所述,网络舆情可以定义为,网络舆情是以互联网络(电脑或手机客户移动端)为载体,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可以是省市级范围内甚至是国家范围内,以社会热点事件广泛关注问题为核心,广大网民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

二、高校网络舆论的特征

网络舆情能够迅速表达作者对热点事件的观点和评论,而且信息形式多元化,包括图片、动图、音频、视频等,网络舆情具有良好的互动性,除此之外网络舆情还具有以下特点。(一)传播直接、快速。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和新闻点评,网民即时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在网络上,只要把所关注的事件内容或评论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这些信息就可以重新传播,具有无限次即时快速传播的可能性。与传统媒体的传播的局限性相比更为直接。网络舆情由点到面,呈雪崩式的爆发状态,展现出极大的影响力,引起轰动效应。(二)随意性和多元化。由于网络舆情直接而快速的表达属性促使在利益诉求、观念传递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和主观随意性。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理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一席之地,得到类似人群的共鸣,其中包括积极正面的言论,也有低俗负面的言论,致使网络舆情内容异彩纷呈、五花八门。(三)偏差性。网络舆情是不同立场不同价值观的激烈碰撞的角斗场,话题常常是十分活跃也异常尖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跟帖、微信、论坛、博客等交流平台的出现,高校学生有了空前的话语权,可以自由自在地甚至是毫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话语权的放开使得那些法律道德自律差的人会在上述网络平台里发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如揭他人隐私、造谣生事,反社会倾向和偏激的观点,又造成了一些无主见群体盲从现象,使得事件真相被误传误信,产生极大偏差,造成恶劣影响。

三、利用网络舆情展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高校网络舆情集“舆论宣传、思想交流、服务提供”于一体,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助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积极正面的影响。(一)规范网络舆情使之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了解网络舆情上述特点之后,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舆情这一新兴事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正面引导、实时监督、强化技术等手段,保证网络舆情首先在形式上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要求、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网络舆论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不具备硬性约束力。舆论引导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引导学生网民全面、深刻地了解新闻事件及其来龙去脉,推动高校舆论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在积极引导的同时也要强化对校园BBS的监督,形成积极的主流舆论环境,主动正面、积极的新闻事件信息,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信息环境。另外还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技术手段,过滤不良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非理性价值观、不健康生活方式等信息大量涌入,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潮流必须依靠通技术手段,掌控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二)促进高校网络舆情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网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大的空间,网络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高校学生平交流与互动,更有利于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提升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要使网络舆情成为有较强互动性的高校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成为展示大学生精神风貌的窗口、服务大学生成才的平台,在服务中激发高校学生关心和参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增强认同感,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对校园网络的归属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事半功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联网不仅是一种通信工具和信息获取方式,更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网络技术也催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特征是其环境的复杂性,它不仅是一个世界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非常重要,这成为搞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提高思想政

治教育的实效。

一、网络环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是指存在于“网络虚拟环境”中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切具体因素。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现实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明显的区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只是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围绕和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系统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一)网络环境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条件,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网络信息具有容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它丰富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信息网络传播速度快,改变了资料获取的方式和途径,大大提高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国外一项测试表明,大约有37%的学生是通过触觉学习,34%的学生通过听觉学习,只有29%的学生是通过视觉学习。这说明,传统学多是单一的感觉方法。如果用网络学绘画,用触觉等非线性方式作用于人的全部感官,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网络的运用可以提供迅速的信息传递、良好的交互界面。融声像文字为一体的动感十足的教学方式,利用得法,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网络环境营造教育氛围,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营造宣传氛围,增强、提高人们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识和观念,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和价值,保障和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运行,培养和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客体的兴趣和热情。

(三)网络环境是青少年紧跟时代潮流,形成新思想开发新思维的基础

网络环境为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也是新观点、新思想频繁更新的手段。网络环境为年轻学生提供了紧跟时代风尚的条件,许多受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中自觉进行思想修养,吸收网络上的新观点,更新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同时,青少年通过学习和模仿时尚的东西,跟着时代潮流进步,是现代社会的趋势,也为青少年适应国际竞争需要提供一个有效的成长环境。

(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是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必不可少的场所

网络进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青少年正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环境。他们对网络的酷爱,使网络越来越成为他们社会化必不可少的场所,良好的网络环境是现代青少年良性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二、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网络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如果不高度注意、有准备地迎接挑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能会处于被动。

(一)西方意识形态通过网络入侵腐蚀青少年,挑战主流意识形态

网络的存在和发展消除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地理与时空的障碍,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使相互的对抗与冲突更加激烈。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着优势地位,他们宣扬西方的准则、制度、价值观、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实行文化霸权主义,推行“西化”,将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强加于人,不可抗拒地影响网民的感受和价值判断。在这种思想攻势下,还处于思想成长期的大学生辨别能力有限,这种思想容易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遭到严峻的挑战。

(二)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引起青少年人际交往情感冷漠,挑战传统礼仪

网络环境中交互式的交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你讲我听,你打我通”的单向强制性模式。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受青少年的欢迎。在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网络环境中是以虚拟形式出现,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和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使行为主体冷漠,人际关系疏远。同时,在网络环境中个体行为虚拟化,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甚至感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与这种虚拟的世界相比,现实世界的缺陷就显得十分明显。我国是礼仪之帮,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礼仪与仁义,网络的虚拟对我国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黄色腐朽的文化垃圾污染并侵害青少年,挑战社会主义道德

网络的开放性使网上信息跨国界自由流通非常方便,在传播速度快、效率高、掩护性强的特点下,防御和抵制这些侵害的风险也在加大。在庞杂多样、良莠不齐,淫秽、色情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大量充斥着暴力、迷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遭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造成许多青少年陷入黄色信息及文化垃圾的诱惑和欺骗之中不能自拔,破坏了青年学生固有的人生价值和主流意识。

(四)网络环境的违规宣泄言行,挑战现实法律法规的权威

网络环境是一个相对自由民主的场所,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去说话,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均可袒露无遗。这种没有他人在场的环境,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的欲望,一部分青少年把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进行宣泄,放纵自己,完全丧失了法律法规的底线,导致在现实中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这些违规宣泄不管是道德的或法律的违反,均因为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国际性而监管非常困难,造成了现实教育效果被虚拟网络环境抵消的挑战。

三、优化网络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对策

网络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因为它汇集了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艺术等信息及成果,能让青少年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满足他们求知欲和丰富生活,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对我国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认真研究应对措施,防范其负面影响,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加强队伍建设,掌握应战工具

网络化条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熟练掌握应战的工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能够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而且要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从而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加强阵地建设,占领应战高地

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建立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校园网络建成新型的马克思主义阵地。让学生可随时进入网站阅读及下载资料,了解国家大事及学校的大事,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时,对于高等院校要改革传统的“两课”教学,让“两课”进网站,充分发挥其作用。要积极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制作“两课”多媒体教学课件,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两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两课”内容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高“两课”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创新网络形式,增强应战能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对其内容具有很大的反作用,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年轻好奇,对形式的敏感度很高。因此,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以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加快在校园网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让社会主义的理想、观念抢占网络阵地,抵御外来思想文化对青年学生的侵蚀。同时,要开通校园网上心理咨询热线、心理服务专栏,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实施理想、道德、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四)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网络监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只有强化依法治网,才能实现对网上各种活动的严格监督和对不法行为进行有力制裁。目前,由于网络环境发展速度迅猛,信息更新快,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正确把握网络道德观念发展的新趋势,开展网络教育工作。因此,健全网络法规,引导和约束大学生依法使用网络和做文明守法网民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信息网络管理的有关法规,这需要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管理规定,这样才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使之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同时,还要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增加相关违纪处分处理,以警示他人。

(五)提升网络伦理,增强网络环境文明度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网络本身无所谓好坏,无论是积极影响还是负面效应,都是参与其中的网民所“制造”的。网上的伦理道德规范大多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网络行为和其他的社会行为一样,也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网络可以改变人,人也可以改变网络。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具有普遍的伦理意义。不能因为网络存在种种弊端而因噎废食,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而应该认真总结和反思网络道德,大力提倡和推广高尚的网络伦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途径是纷繁复杂的,在网络环境中,高科技化的发展已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是,只要能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的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潮流更好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发挥网络环境的重大作用,不断地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建松.发挥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9(6).

2、唐展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3、萧莉.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1(6).

4、张鸿.双刃剑——网络与大学生[J].当代青年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