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4:19:35

网络环境下

网络环境下范文篇1

第一、虚拟财产的概念、特征及其财产属性

(一)、虚拟财产的概念及特征

网络“虚拟财产”又称为“网财”,一般是指网民、游戏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账号(ID)及积累的“货币”、“装备”、“宠物”等“财产”。

网络虚拟空间里含有多种虚拟财产,个人认为主要包括:1、游戏账号(包括在游戏中的虚拟人物的等级、职业、性别等属性)2、虚拟金币(在某款游戏中所使用的货币)3、虚拟装备(武器、装甲、药剂等)4、虚拟动植物。

(二)、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纠纷的不断出现,网络虚拟财产已经不在完全“虚拟”,侵犯虚拟财产已经突破虚拟空间而向现实空间过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虚拟财产不只是虚拟的或者独立存在于虚拟社会中的,而是逐渐与现实社会的真实财产建立了对应或者换算关系。因此,虚拟财产已经具备了现实社会中真实财产的价值。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是在保护的方式以及手段方面做出不同的规定而已。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1、无形性(客观性),虚拟财产在本质上只是一组保存在服务器上的数字信息,台湾的相关立法称作“电磁记录”,其以电磁记录形式存储于游戏服务器上。

2、可转让性,虚拟财产既可以通过买卖的方式在玩家和游戏服务商之间转让也可以通过离线交易的方式在玩家间转让,现实中也存在很多网站进行这种交易活动>3、有价值性,网络虚拟财产也是有价值的,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4、时限性,网络虚拟财产只存在于游戏运营阶段,游戏一旦停止运营,虚拟财产也会随之消失,因而具有明显的时限性。

5、依附性,虚拟财产基于特定的虚拟社区空间而存在,基于特定的网络游戏而存在。

虚拟财产的交易,直接表现出了虚拟财产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我们应该承认虚拟财产的价值并予以保护。

我们可以看出财产的核心在于其价值属性,同时我们主张虚拟财产又是具有价值的,因而虚拟财产也具有财产属性。财产之所以具有财产属性是由于:

⑴虚拟财产是有价值的,虚拟装备、有一定级别的帐号以及其它虚拟财产在网络世界中是具有价值的,能够满足虚拟人物在虚拟空间的发展,同时获得这些财产也是需要耗费一定的劳动的(一般是通过做任务打怪取得或从服务商处购买)。⑵虚拟财产是可以进行交易的,法律并未禁止虚拟财产的买卖,现实生活中进行网络财产交易非常普遍,各大网站也都有专门的栏目进行网上交易。

第二、我国网络虚拟财产的现状及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一)、我国虚拟财产的现状

自2003年李宏晨诉北极冰一案后,网络盗窃活动更加猖獗。四川一名青年男子利用高科技软件在网络上盗窃了100多个《传奇》游戏的ID号,并把号上的虚拟装备挂在网上进行现金交易,被众网友当场抓获并送到成都黄瓦街派出所,警官只对该男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而因找不到使用法律,只能不了了之。武汉3名男子在网上卖“兵器”,收到对方“寄”来的游戏币3000元“钱”,不料还未下网,“钱”已被盗。他们怀疑是被接替其上网的两名男子所窃取,要求对方还“钱”,遭到拒绝后遂报警。

我的朋友小邓玩网络游戏《传奇世界》已经3年了,在几个月前他的法师升到了47级。但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己的装备和几百“元宝”(元宝是《传奇世界》中的官方交易货币,一元宝=一元人民币。是从服务商那里买来的)被盗了。小邓找游戏运营商要求追查,但得到的答复是,我们不能帮你查询,清保护好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小邓原打算到公安机关去报案,可因为虚拟物品没有相关的法律保护,所以只能就这样不了了之。现在游戏中的装备或ID被盗可谓到了猖獗的地步,众多游戏玩家特别是骨灰级玩家差不多都有被盗号的经历,而最终也只能是苦水往肚子里咽。而我国现在的法律,如《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均未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予以明确规定。

在我国,网络上的虚拟财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究其原因在于现行法律包括《宪法》和《民法通则》只对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予以认可,并没有对虚拟财产的合法性作出明确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网民对虚拟财产的权利也不属于现有的消费者权利中的任何一项,因此出现了很多玩家在丢失财物后投诉无门的现象。因而为了保护网络游戏者的合法利益,促进网络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性认定、制定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相关性法律法规等关键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自2003年“中国网络游戏第一案”――李宏晨诉北极冰案以后,因网络游戏纠纷引起的诉讼不断。但是我国法律,甚至各国法律的规定都相对滞后,不论学理界还是实体法律,都在网络游戏财产方面显露出巨大空白。网络游戏财产问题,亟待讨论;关于保护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急需制定。2003年12月25日,一份《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立法建议书》,连同19名律师的联合署名,通过邮政特快专递从成都寄往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该《建议书》建议制定一部《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条例》。据悉,法律界人士联名上书呼吁保护网络虚拟财产,这在全国还是首例。《建议书》中认为,网络游戏目前在中国的年收入已达到10亿元人民币,已经形成了一项庞大的产业,拥有数千万的消费者。同时,网络虚拟财产本身附着了价值,已经具备了一般商品的属性,“理应立法进行保护”。

随着网络和网络游戏的普及,包括虚拟财产在内,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一些现象,应该尽快由立法机关制订相应的法规加以规范和保护。为维护网络秩序,网络游戏的经营者也应当自觉规范行为,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这种权益不仅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

虽然此前曾有过玩家因虚拟财产丢失起诉运营商并最终获赔的案例,同时还有法院“特殊的网络游戏环境,令虚拟财产具有了无形财产的价值,可以获得法律上的适当评价和救济”的司法解释,但我国的现行法律只对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予以认可,并没有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做出明确规定,而这种状态势必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刑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从以上法律条文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内,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无论是在民事领域还是在刑事领域,都受到了法律的保护。2004年《宪法》经过修改后,更是将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明确的列入宪法,体现了我国对公民私权的日益尊重与现代文明社会的法治精神。那么,网络虚拟财产作为用户的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利,是否可以将其纳入到我国法律体概念的外延,系内的财产决定了司法部门是否可以直接适用我国的法律来保护网络游戏者的网增多,同时,因网络游戏纠纷而导致的恶性案件不断“命丧网吧”的事件不断,因而本人呼吁为了我国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加快进行相关的虚拟财产法律制度建设以保护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不尽快立法可能会导致我国网络游戏行业的彻底崩溃。

第三、对我国网络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保护的思考

(一)、虚拟财产的价值评估问题

网络虚拟财产只存在于特定的网络环境中,其价值也只对特定的游戏中的特定玩家而有意义,因而在确定其价值上具有非常大的难度。目前来说虚拟财产的价格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确定:一是游戏开发商在出售虚拟财产时的自定价格,二是玩家之间私下的交易价格。但是,将这两种价格作为判断虚拟财产价值的标准都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游戏开发商作为企业经营者,在制定价格时主要考虑的是销售量,因此其所制定的价格并不能作为虚拟财产价值的确立标准。其次,玩家就虚拟财产进行的私下交易易受感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无序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玩家之间所进行的私下交易是自发产生的,没有相关有权部门的价格监督和指导,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所以作为标准也是有问题的。

对于虚拟财产价值的认定笔者建议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由我国信息产业部牵头,组成一个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游戏开发商、游戏高手等共同参与的机构,制定一套虚拟财产的认定和评估体系。

2、通过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虚拟财产的价值,虚拟财产的取得必须是玩家经过一定的劳动而取得的,网络虚拟财产中凝结着人类的劳动,通过游戏高手以及运行商的合作共同计算出虚拟财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其价值。

3、根据玩家的投入成本计算出具体虚拟财产的价值,其中玩家必须出示合法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明。

4、由于大多数的虚拟财物并不直接体现现实价值,具体到不同游戏中的虚拟财物的价值,应当跟游戏本身的性质、运营状况、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密切相关的,因此需要综合各项因素对虚拟财物的价值进行各案分析后确定。”笔者认为,应当将网络虚拟财产价值的评估,交由独立于服务商与用户自发市场外的专业机构来进行,这样才能给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有一个公正而准确的认定。

(二)、关于虚拟财产主体的划分与确认问题

但这些网络“虚拟财产”算不算私人财产?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权受不受法律保护?一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是玩家在游戏中取得的,其取得方式与状态由游戏的规则所确定,属于游戏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其所有权属于运营商,而玩家只享有使用权。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虚拟财产”是玩家通过自身努力所取得,而经营商只是存储这些数据,所以这些“虚拟财产”的所有权是属于玩家的。

本人同意后一观点,“虚拟财产”虽然产生于特定游戏运营商的服务器,并且通常只能存储在该特定服务器上,但是“虚拟财产”的产生和变化并不由运营商控制,而是玩家在接受运营商服务时特定行为的结果,具体虚拟角色和财物的种类和数量则是完全取决于玩家自身的活动。运营商只是提供游戏时段的服务及相应的保管工作。因此,“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应当归属于玩家,而不属于运营商,运营商只是在服务器上保存这些数据,并没有对其任意修改的权利。

(三)、“虚拟财产”违法行为的认定问题

我们以工具意义看待网络世界时,它仍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是现实世界中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技术手段之一,如在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等社会经济活动中网络联系的地位与作用。在我们以本体意义看待网络世界时,它却用独立的信息处理和记忆方式,构筑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区别的虚拟世界,如在网络游戏中形成的社会环境。这样在我们的感知范畴就形成了两种社会关系体系:一是现实世界的现实社会关系体系,二是虚拟世界的虚拟社会关系体系。现实的法律只能调整现实的社会关系,现实的法律不能调整虚拟的社会关系,如网上婚姻及因此形成的共同虚拟财产关系。但是,虚拟世界并不能完全脱离现实世界而存在,虚拟世界需要现实世界的物质和能量的支持才能存续,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存在必要而频繁的信息交流。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发生的关系属于社会关系时,它应当属于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如玩家网络游戏中用现实货币购买游戏装备。至此,我们可以给法律是否保护虚拟财产设定一个最为基本的界面限制:只有虚拟财产与现实的社会关系发生具有法律意义的联系时,才能进入现实法律调整的范畴。

在审理与虚拟财产有关的案件时,要避免把虚拟世界的内部事务纳入判决的范畴。所谓虚拟世界的内部事务大概有这样一些要件:主体是虚拟世界中特定的,如玩家自己的ID;主体是以虚拟世界的身份活动的;活动的范围限于虚拟世界,不论其是否遵守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在虚拟世界活动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是非法律意义的,如玩家自己为参与网络游戏而付出的能量与信息。如果一个玩家以虚拟世界的身份侵害一个玩家的虚拟财产,不管其行为是否符合该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均应当视为该虚拟世界的内部事务,现实的法律不应当理会;如果运用一个虚拟身份侵害现实财产,如盗取他人网上银行的账号并窃取其资金,则属于现实世界的事务,应当属于现实的法律调整的范畴;如果以一个现实世界的身份侵害他人的虚拟财产,如运营商随意删除玩家的虚拟财产,也应属于现实世界的事务,可以运用现实的法律对这种行为进行制裁。

(四)、立法对策考虑

尽管目前立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无论是在技术层面上,还是在可行性上,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广大网民的虚拟财产权和相关权益已经迫在眉睫。首先应从维护网民的合法财产权入手,建立起保护网民虚拟财产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对网上购物应建立“追踪机制”,完善网上追踪系统,这样出现“虚拟财产”失窃事件后,可以及时找到相关的责任人,做到有责任可查。目前最简易可行的方法是利用现已比较成熟的银行支付系统,由网络运营商与银行联手,所有支付行为均通过银行,实行银行实名汇款制,保证玩家的真实存在性,从而保障游戏玩家对于“虚拟财产”拥有的合法权益。制定网络游戏服务法,明确服务商的权利与义务。服务商安排专人在网络游戏中充当网络警察。控制网络游戏的外挂等。删除玩家的非法复制物品时,要保障善意第三方的权益。让服务商利用技术手段在游戏中发挥上帝之手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范文篇2

网络环境下,教师应善于思考和创造———这是保证水质的关键由“一桶水”变为“长流水”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主要是一种量上的贮备,似乎越多越好,而我们不得不考虑,教师“桶中水”的质量如何?有没有自己的思想?是不是复制的痕迹很大?信息澎湃的网络社会,水量的满足只需点击鼠标,而水质的满足则是不是那么简单。网络社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看得多、想得少、动手多、动脑少,网络在开阔人们视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侵吞着人们的思考和创造。而唯有创新才真正具有价值,才能在这个“复制、粘贴”的社会显露头角,脱颖而出。教师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信息澎湃、信息泛滥的社会需要老师像一个有智慧的渔者一样,有自己的判断、选择、思考和创造,能接受,能评判,能进的网去,出的网来,不丢失自己的个性和思考,能给在信息海洋中漫无目的“鱼”们以方向和指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唯有教师自己善于思考不断地创新从而也点拨、引导学生善于思考不断地创新,才能在信息海洋中独立潮头,成为网络环境下的最终获胜者。

“杯水”“桶水”相互倒水,是网络环境下人才培养的“必需”,也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的“内需”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先得装满一桶水,多少年来,似乎没有人怀疑过这样的先后顺序。但是网络环境下,问题似乎发生了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师生双方在知识的占有量、前瞻性上的差距逐步缩小,有时时间不容许我们装满“一桶水”再去教学生,而且等“一桶水”装满时可能很多的知识已经落伍了。因此,网络环境下,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教师的角色变成了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很多时候教师要与学生同步地通过书本、网络等多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进步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价值的实现、自我的成长。因此,一个有智慧、充满自信的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我这里没有一桶水倒给你们,你们都得拎上自己的装着水的桶来,和我桶中的水相互倒,不仅仅是杯水向桶水中汲取营养,桶水也要向若干的杯水中汲取营养,反复交流、相互撞击,这样才能真正激荡出智慧的甘泉。相互倒水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以完全平等的姿态共同学习的过程,整个过程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授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网络环境下,师生应彻底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倒水者”转变为“引水者”,学生由“接水者”转变为“汲水者”教师以“倒水者”的姿态出现,体现了一种“灌输”的方式,还是很大程度上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社会,要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建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由“教”转变为“导”;将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将教学进程由“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建构知识的过程”。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教师与其时刻准备将自己桶里的水向学生的杯里倒,还不如彻底将自己变成一个引水人,“用一勺水引出学生一杯水,用一杯水引出一桶水,用一桶水引出学生的无穷水”。引水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主动建构、积极汲水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素质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是学习的本质,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桶水”、“勺水”看似量上的不平衡,其实是更高意义上的平衡,教师为了这勺水可能要终身学习,时刻思考。

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桶水中”不可或缺、必须要加入的新内容何谓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一词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1974年就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后,随着对信息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也说法不一。经过分析综合,笔者将信息素养界定为“个体(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几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前提,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指的是对信息学的了解和对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知识的掌握。信息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把握个体信息素养的方向,指的是个体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和信息量极剧增加的时代,终生学习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而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实现终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它是21世纪同“听、说、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桶水中必须要求加入的内容。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终究被信息社会淘汰。

网络环境下,“桶水”中各种成分的侧重点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合新时代的“育人“任务现代社会,教师依靠“闻到在先”所获得的知识,学生通过轻点鼠标在别的时间别的地点即可获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遭到极大的挑战。而网络社会,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网络色情、网上暴力、网络游戏的诱惑,心里素质欠佳的学生极易导致自我的迷失、价值的失范、道德的滑坡、人格的不健全,教育面临着新形势下“育人”的新的严峻任务。而且,社会矛盾冲突越尖锐,价值取向越多样化,就越需要教师引导。只是教师“传道”、“育人”的职责更加艰巨,而“授业”、“解惑”的任务明显减轻。网络环境为新时期的“育人”任务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教师要探讨符合网络时代的新型的育人模式。在“师德”过硬的基础上,多给学生“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而不是过多的“说服”、“说教”或“灌输”。

网络环境下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独立学院;环艺设计教学

一、结合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环艺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环艺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花较多时间来板书,特别是上课画图用的时间较多。如,大学二年级的环艺制图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示意图,以此找位置关系,如果全部板书,教师累,学生也觉得繁杂。如果运用计算机课件演示,图形表达和识读就很清楚,教师只需要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文本、图片等资料,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控制器缓慢演示,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反复看,这样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接受起来也很轻松。特别是设计作品欣赏,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形象地将其展示出来,做到图文并茂,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既可以利用校园网观看原件、欣赏作品,还可以利用电子资料库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的欣赏,或通过网络随时访问世界各地的设计案例;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设计信息,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

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首先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主要由室内设计和室外景观设计两个方向的课程组成。网络教学平台应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教学资源库、空中互动交流平台、资源管理库(图1)。

1.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由教师准备并上传,如授课主要内容、课件、知识点总结、微视频、经典案例分析与参考,并精选网络和书籍资料等。这个平台主要供学生课前预习、自学和课后学习使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上网学习如同大海捞针。教学资源库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同时避免学生在上网学习过程中被无效信息干扰而浪费时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图2)。

2.空中互动交流平台

环艺设计专业学习质量的提高,更多地来源于课程作业实践。作图水平的提高、设计能力的提升,都是对一次又一次设计方案的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积累的结果,这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指导。然而,自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资源不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于环艺设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负面影响。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方案图纸是环艺专业学生的常规作业,是他们绘图软件操作技能的反映,也是他们自身艺术潜能在具体作品中的发挥和表达。设计方案没有统一公式,更没有标准答案,但却是学生最难能可贵的创新思维的萌芽,这就需要教师逐一地、仔细地审读学生的设计图纸,通过教师的悉心挖掘和引导,让设计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图3)。当下,这个过程完成起来较为困难,空中互动交流平台恰恰能弥补这个缺憾。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学生可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及时上传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到平台上,教师亦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查看信息并获得反馈。学生也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将作业上传到平台,教师可以一对一地、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讨论并进行指导。同时,这个平台还可以为本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并定期聘请行业中的一线设计师、专家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图4)。

3.资源管理库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云技术应运而生,云技术直接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网络云空间在环艺设计教学中作为数据存储、传输的快速通道,缩短了师生相互理解的时间,甚至可以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一对一辅导的教学效果。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每一次作业、设计方案的完成过程都可以作为数据存储于云空间,其不仅反映了一名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经历,形成每名学生设计水平和能力成长的数据链,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教师还能掌握学生在设计方面的思维方式、个性特长情况,这将为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其重要性在环艺设计专业显得更为突出。并且,这些特质对于学生就业岗位的匹配也是比较可信的参考依据,在他们未来的设计生涯中对于项目的选择也大有裨益。伴随着他们的设计工作历程,图纸数据在云空间数据库中不断积累,数据的可靠性也越来越高。教师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后,保留的大量的改图痕迹与修改意见的学生作品也将成为表征其设计教学水平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将不断得到客观的、动态的评价,形成珍贵的教学资料,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图5)。

三、灵活运用“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就是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将以往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点改为学生在课外自行学习(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上传的视频和课件等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学生往往带着问题来到课堂,教师负责答疑解惑。或者由教师围绕知识点抛出一个议题,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以往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这也将教师从知识讲解中解放出来,留出更多时间和学生讨论、交流。如果把“教”理解为知识传授,把“学”理解为知识内化,那么这种教学方式革新所带来的,就是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这就是翻转教学的基本要义。环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知识面广、更新快、实践性强。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在“室外设计材料”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事先将材料类型的分类,基础材料的品种、特性等内容以视频或课件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提前进行自学,对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安排一次户外材料的调研,参观建材市场和经典设计案例实景,让学生对各种材料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分组整理一份调研报告,再回到课堂进行汇报,并对周围的学习、生活空间中材料使用的合理性、丰富性、改造意向进行讨论。接下来由教师提供一个室外空间,让学生进行材料设计,学生可将自己的构想、方案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交流,经过几轮网络方案修改交流,最终完成设计作品。最后回到课堂上,师生对作业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良好的设计创意等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室外设计材料知识的内化。对于优秀的设计作品,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展览,供所有平台用户参观、浏览。

四、结语

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功能十分强大,文章中所阐述的对其的运用只是冰山一角。放眼未来,充分运用这种互联网思维思考设计教育,一定可以挖掘更多的功能,向更高层次、更多方面进行拓展,为培养更优秀的环艺专业学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组织管理架构、人才培养模式在互联网模式下也必将走向变革与创新。

作者:李莉 车昕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力.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整合策略.科技资讯,2015(6).

网络环境下范文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创新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营销由传统的实体营销转变为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线上营销的新模式,网络营销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营销渠道,更有利地对企业进行宣传,高效、快速地对企业信息进行处理。我国烟草企业的传统营销理念较落后,缺乏对网络营销认识,导致烟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利于烟草企业的长远发展。日益竞争的烟草市场经济对我国烟草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烟草企业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进行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创新策略的探究。

一、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现状分析

(一)营销理念的落后。我国烟草企业传统的营销理念认为,烟草的营销就是单纯地将烟草产品销售给零售者,再由零售者负责销售给终端消费者,使得烟草产品的营销模式过于单一,企业与终端消费者无法直接交流,企业也很少向终端消费者提供直接的服务[1]。烟草企业营销观念的落后,不利于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市场竞争。

(二)缺乏创新型营销人才。受传统营销理念的影响,烟草企业对网络环境下的营销认识不够,往往不注重营销人才的培养,而营销部门的在职人员往往对待工作比较怠慢、懒散。烟草企业若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创新型营销人才的选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积极性,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非常有利于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的创新。

(三)烟草产品过于单一化。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使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网络营销的激烈竞争,促使企业产品的迅速更新换代,以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我国烟草企业得烟草产品过于单一,非常不利于烟草企业的立足。产品种类较少,很少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市场经济,不利于烟草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创新策略

(一)创新网络营销环境下的营销理念。当今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创新网络环境下的营销理念,不仅要注重产品的品质,更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网络的发展为企业的产品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烟草企业可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企业网站,将企业的文化理念,产品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宣传。设置留言板,允许客户对企业进行评价,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由此以来建立起企业与客户的进一步交流,又进一步地促进了企业的宣传,改变了传统营销模式的单一。

(二)建立健全的网络营销环境下的营销管理体系。网络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兴起,许多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创建自己的网络店铺,消费者可与商家直接进行交流,商家可为顾客提供细致的售前及售后服务,突出了消费者的主导地位。烟草企业也应当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网络营销组织,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由营销经理进行统一管理,分设运营部、包装部、售后服务部等多个细化部门,促进了营销部门资源的合理化应用,建立了健全的网络营销环境下的管理体系。

(三)注重网络营销环境下营销人才的培养。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烟草企业应建立起人才培养机制,对在网络技术方面有潜在上升空间的人才要着重培养,加大在人才培养上的资金投入,从职业素养、思想道德、工作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人才的全面考察,培养出适应当今网络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全能型人才,促进烟草企业营销资源的优化。

(四)促进网络环境下烟草产品的多样化。为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多样化,使烟草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远发展,烟草企业应致力于促进烟草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在产品的创新中,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向导,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对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不断更新,采取不抄袭、不模仿的创新理念,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以客户服务为核心,提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不断扩大产品的竞争优势。

三、结语

总之,当前网络迅速发展,为烟草企业的营销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时机,烟草企业应利用好当前的网络资源和自身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创新出适应当前网络经济环境的烟草企业营销策略,以提高我国烟草企业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烟草企业在日益竞争的烟草市场经济中的长远发展。

作者:白滔 单位:河南省烟草公司焦作市公司

网络环境下范文篇5

关键词:网络时代;企业发展;财务会计管理;创新

在新的发展格局中,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创新势在必行。会计管理模式创新是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对企业应对更加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有积极意义。就现实而言,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仍旧存在不少问题,相关课题研究备受关注。

1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现状

在以往的企业工作模式下,财务会计管理过度强调稳定性,设定了固定的流程,数据处理和计算方式单一,以人工操作为主,工作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严重,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遗漏、失真等问题,限制了财务工作效率。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引入网络后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工作实效性大幅提升。更加强大、智能的数据信息处理优势实现了动态监管,输出的结果更加精准,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是企业应对经济市场挑战的有效手段。但是,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还面临着重重挑战。企业财务会计主要负责财务数据的记录、审核等工作,将之暴露在高度开放的网络空间中,可能会增加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很多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尚处于初探阶段,相关制度不完善,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相关岗位从业人员应用信息化的意识薄弱、能力较低,影响了信息化优势的发挥,这是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1]。

2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创新是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对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显著作用。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创新对各环节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2.1强化风险控制能力。在高度开放、自由的网络中,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正确审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财务会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经营决策的先决条件,能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支持。网络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和质量,但财务工作暴露在开放的环境中,面临着更大安全威胁。对此,企业应重视自身的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应时展潮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度加大相关的投入支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使工作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安全,认真分析财务会计管理在新时代的特点,结合专业人员的反馈,全面总结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设计完善的预演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在此过程中,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要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技能水平与风险意识,参与整个过程,确保财务会计数据输出的专业性和精准性,更好地支持领导层的决策。同时,紧密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网络安全防护软件,安装病毒查杀程序,降低非法攻击风险,保证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始终处在安全的环境中[2-3]。2.2重构工作生态。从根本上讲,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是一个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并由此作出相应预算。在网络环境中,计算机、大数据等先进科技的应用使上述过程更为简便。应当进一步完善企业预算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建立专业技术团队,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获得更多经济收益。在此过程中,企业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预算方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企业需紧紧依托网络,推动整个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流程的创新变革,发挥良好的交互优势,有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明确各部门在财务会计管理中的责任,提升协同参与意识,进而创造良好的财务会计管理环境,实现数据资源的高度整合。通过深入统计分析,支持企业经营决策,提升自身发展水平。传统纸质化模式既浪费空间和时间,又容易发生损坏。因此,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大数据处理势在必行。要加速推进财务工作电子化、数据化发展,重视信息存储的研发创新,提高信息安全性。基于上述考量,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应当建立更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重视优化顶层设计,指导员工有效实践[4]。2.3扎实人才保障。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发展的核心资本是人才,人才在整个战略规划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推进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创新,依赖于人才的智力保障。这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提高其专业化水平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应当树立人才战略意识,深入分析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管理新要求,精准定位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能,细化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并有机融入到日常绩效考核项目中。树立榜样典范,在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鼓励员工进行自主创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短板。针对性地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活动,更好地支持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创新,保证实际产出价值[5-6]。在此过程中,企业可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帮助员工了解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管理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相关人员的思想理念,强化应用信息化的意识,共享实践工作经验,提升从业队伍的技能水平。企业还可以邀请软件供应商进行培训,全面解析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功能,明确操作规范,提高相关岗位员工的应用水平。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要努力实现职业发展和价值追求,加强自主学习,借助网络优势,完善自己的学识结构和工作经验,实现与企业发展共赢。

3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创新十分重要。作为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具体的组织实践中应当充分认识其双面性,紧抓机遇,迎接挑战,加强风险控制能力建设,依托高素质人才队伍构建工作,最大程度发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敏.基于网络环境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创新[J].中外企业家,2020(16):54.

[2]朱超.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新模式[J].产业创新研究,2020(5):135-136.

[3]王培.网络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1):73,82.

[4]张丽湘.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19(23):163.

[5]易贺.网络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J].营销界,2019(46):105-106.

网络环境下范文篇6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目标培养的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遵循大学生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完善大学生人格、解决各大学生各类思想问题的教育实践。是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是实现中华民族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新一代大学生追求平等、自由,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网络为这种价值观提供了实现的空间。新一代大学生成熟、理性,但是他们在现实中也避免不了产生困惑,甚至错误的人生观,因此利用网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离不开网络媒体的支持,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利用网络环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因为大学不仅是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网络的主流声音。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涵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和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化方式。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进行的教育实践,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受教育者更加容易接受。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思想观念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简单,形式枯燥。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网络媒介这一独特的优势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它改变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形式以及方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认识不够深刻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它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在内容、方法、规律上都应建立自己独特的体系。而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无法完全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应该拥有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专门人才培养机制。

(二)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科学的理论指导。然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过程中,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只有从理论上为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才能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创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模式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主动探索并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规律。网络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途径,在互联网环境下,一些大学生会面临着政治意识淡薄、思想迷茫以及政治信仰危机的考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利用互联网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指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主流的正确信念。在方法上,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利用网上讨论、电子邮件、网上交流等手段来丰富学习和交流的模式,从而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械、呆板以及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势。

网络环境下范文篇7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计算机

病毒作为一组程序代码,其危害性表现在对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破坏,窃取泄露或篡改计算机用户的信息等方面,给网民造成极大损失,本文即旨在加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1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

1.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实质上是一组自我复制并传播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它以网络为主要平台传播,当携带计算机病毒的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时,这些病毒会自动感染为受病毒入侵的电子设备,再通过自我复制,在新感染的电子设备中进一步扩大侵害范围,恶意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功能,威胁计算机安全。

1.2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本是一大优势,然而正是由于开放性,使得计算机网络做不到绝对安全。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计算机病毒不断蔓延,它借助各种通信端口快速传播,例如U盘或其他电子设备等,进而破坏或攻击这些信息设备,此外,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也日益增强,若是一台计算机被病毒感染,则很快就扩散到整个网络,发生计算机网络拥塞现象,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网络系统瘫痪问题,丢失重要数据信息或被盗取机密信息。

2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环境中的特征

2.1传播途径广泛,扩散速度极快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覆盖范围极广的社会,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平台的计算机病毒得到极快速度的扩散。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广泛,比如系统漏洞、邮件、网页等都能传播病毒信息。而且,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速度极快,片刻之间,便能传遍全球。例如,美国控制站曾收到过近四千份的病毒感染报告,这便是蠕虫病毒的扩散导致,它只是发出了一百多封带有病毒的邮件,而且仅仅在三十秒内发出。

2.2病毒变种繁多,繁衍速度极快

以前常见的病毒语言多为C语言或汇编语言,但目前的计算机病毒早已不满足于这些一般的语言了,如今的病毒多采用高级编程语言,脚本语言易于修改,可以在原本的基础上产生很多变种,从而形成全新的病种。而且,不仅变种繁多,这些病毒的繁衍速度也是极快,对病毒的清除工作造成很大不便。例如,由脚本语言所编写的“爱虫”病毒,这种病毒变种繁多且繁衍速度极快,快到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爱虫”病毒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三十多种的变种病毒,严重侵害了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2.3隐蔽性强,难以彻底清除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病毒技术也在不断进化,很多计算机病毒开始采用隐形、加密、反跟踪等先进技术,使得计算机病毒不易察觉,越来越隐蔽,而且,越来越多的病毒潜藏在内存中,隐藏恶意代码,此外,目前的杀毒软件检测不到这些隐藏的病毒,想要彻底清除实属不易。

2.4对计算机有着极大的危害性

有些病毒的破坏力惊人,比如将黑客、木马、蠕虫等结合在一起,这种极具危害性的病毒给计算机网络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

3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3.1安装杀毒软件,提升防火墙

为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必须树立安全意识,要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定期进行病毒查杀,修补系统漏洞。防火墙是计算机系统的第一道安全防线,它能控制出入网络的信息流,来保证内部网的信息安全,而且,防火墙也要及时更新升级,应对随时改进发展的病毒入侵。如今得以进步的防火墙技术,实现了数据包分片、内容等方面的检查,更好的实现病毒扫描,提升了病毒防范技术。

3.2及时更新升级操作系统

计算机系统中若是存在一些漏洞,会对计算机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为避免计算机中存在的潜在威胁,计算机用户应该在使用时安装相应系统补丁,定期检查,及时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进行更新与升级,保障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和运行安全,杜绝病毒通过系统漏洞入侵计算机,给用户造成损失。

3.3对重要文档进行加密或备份

为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破坏系统文件,用户可以对系统文件进行执行调用,更换或加密重要文件,防止他人盗用。要建立健全网络病毒的防护体系,其中完善数据备份系统也十分重要。对于病毒入侵的防范,不仅要考虑到降低病毒攻击成功率采取的防范措施,还要注重在已经被病毒入侵后的措施。例如,将操作系统和数据文件放置不同分区,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便及时恢复重要文件信息,降低由于病毒入侵破坏数据造成的损失。

3.4关注局域网是否安全

实时监控局域网的病毒防护情况,关注局域网的安全状态,及时分析病毒爆发时的状况和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此外,作为计算机用户个人,可以尽量减少资源共享,或者给共享文件加密,加强网络安全的意识,一定给个人资料设定保密,不要让他人盗取你的局域网的资料。

3.5预防黑客进攻

作为黑客,多是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编程高手们,有些人为了谋求不法利益,在明知违法的情况下铤而走险。通过“木马”等病毒盗取机密信息或用户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所以在要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黑客的攻击。计算机用户在网络环境下面对来路不明的网络文件不要轻易共享,不清不楚的网址也不要随意打开,提高警惕意识,不要浏览恶意网站,并定期清除网页浏览痕迹。此外,还要有意识的去更改账户密码,或者加强账户密码的复杂程度,例如微信、QQ等其他账号的密码不要设的太过简单,防止其他人盗用,造成经济或其他损失。

4结语

社会的飞速进步让计算机网络得以高速发展,不过,与之而来的计算机病毒,其严重的破坏性也与日俱增,给网络环境的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广泛、扩散速度极快、病毒变种繁多、繁衍速度极快、隐蔽性强、难以彻底清除这几个方面简要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再从安装杀毒软件、提升防火墙、及时更新升级操作系统、对重要文档进行加密或备份等多方面,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提出针对性措施,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汲辉.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防御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06):99.

[2]金艳.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与防范技术[J].电子制作,2016(04):79.

网络环境下范文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声乐教学;思考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声乐教学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网络环境下的声乐教学必须由媒体、教师以及学生三要素共同组成。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理应是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媒体则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同时也是师生之间形成良好沟通的桥梁。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可以为教师教学活动增添更多的乐趣。将人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出来的同时,促使网络设备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立足民族性与多元性,结合网络教学与音乐教学

对任何国家来说,音乐教学始终立足于本国音乐。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教育作用与艺术作用的相互统一,促使时代性与经典性保持统一,世界性与民族性相互统一。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应当挖掘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音乐作品。唯有如此,才能够促使学生在欣赏音乐,学习音乐艺术的时候,感染情感,熏陶情感[1]。当然,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认识到,将网络环境作为教学平台,可以促使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文化背景中了解不同的音乐形态,促使学生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在学生对此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后,才会形成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音乐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其实就是要将现代化人类学与音乐文化价值观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喜爱,并认识到保护多元文化的紧迫性,链接传统,认识到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形式,继承人类文化,对发展和保护文化的重要性。

二、结合网路教学与音乐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与能力

对学生而言,综合能力的获得对其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就能力来说,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人的素质包括了知识与能力,但是知识并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就教育理念发展历程而言,从过去的知识教育到能力教育,直至现今的素质教育,其实就已经在说明了教育理念的进步与发展。通过研究分析教育理念的发展过程就可以发现,这种理念下的教育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同时重视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特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展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因此,在这样一种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开展高度重视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就应当借助网络环境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启发学生随音乐展开想象,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创设相应的问题。如,教师播放一首音乐曲子之后,就可以询问学生音乐意境?音乐的风格是什么?音色、力度以及速度是怎样在演唱中进行变化的?教师借助网络技术来指导学生歌唱技巧,并加强学生创作实践。指导学生歌曲演唱,教师应当明白声乐作品演唱其实就是二度创作的过程。但是任何一项创作活动都离不开创作背景,离不开生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唱歌曲的时候,为促使其能够尽快熟悉音乐风格,就可以运用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音乐形态,音乐文化等文字性的资料。另外,在指导学生歌曲创作的时候,针对信息化时代,教师就应当认识到信息化教学不应当局限于学生学习,还应让学生自己学会寻找信息,促使学生寻找到的信息联系。教师在任何一项教学活动中,均可借助网络技术来促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的优美,感受曲子在此过程中变化,从而让学生完全进入到音乐的角色中。

三、网络环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思维的开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当然,借助网络环境,还应当突出“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便课堂教学实践有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这样就可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情况下,以丰富多彩、活泼趣味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教师教学重视趣味性,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形式,展现声乐教学的开放性,这样就可以解放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的音乐才能。实际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的感受音乐和学习音乐的意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网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认识到网络技术具备的价值。并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越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永海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下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文化;校园文化;价值引导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日益成为多元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文化的商业化、娱乐化、世俗化、虚拟化却无不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从而使高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拟从网络环境的特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如何对校园文化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

一、网络环境的特点以及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的全球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不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之间的碰撞也越来越激烈。“我们把大门打开了,好的东西进来了,一些坏的东西也会进来,敌对势力也会趁机做文章,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松在思想、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对我们施加影响和进行渗透。”i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稳定,对一些观点缺乏理性判断,网络上的各种负面信息无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民族认同感的形成造成了潜移默化的扭曲、腐蚀和消磨。这些都无形中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德育中的引导作用,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网络环境的虚拟化。网络这个模拟的空间虽然并非绝对虚拟,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它仍然不同于现实环境。正如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中有一幅著名的漫画,一条狗对另一条正在上网的狗介绍经验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同时,在虚拟的网络实践中,可以抛开其他社会因素,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参与各种活动,包括政治活动。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实践参与实际上更为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现实社会因素。因此,一味地依赖网络实践活动会使大学生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从而导致与现实世界的错位和对现实世界的困惑。

(三)网络环境的娱乐化。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就是娱乐,因而作为大众媒体的网络天生就有娱乐化的特点。在网络上传播的内容,软新闻和娱乐资讯显然大大多于硬新闻和严肃信息,多以视觉化、感性化、时尚化、趣味化的形式来吸引受众的眼球。许多网站为了利益,甚至以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色情化的内容来迎合受众感性层面的需求。网络环境的娱乐化使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容易沉浸其中而不关心政治,从而造成政治责任感的日趋淡化。

二、校园文化的价值引领的重要性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因此,校园文化不仅关乎全体师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未来社会文化的潮流。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是面向大学生,还是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因此,在网络时代中鱼龙混杂的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必须对校园文化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才能实现大学的价值功能。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主体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总体上牢牢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客观现实中仍存在的某些偏失也不容小觑。其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侧重于课堂层面。对于学生们日益丰富的网络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缺乏有效的价值引导。其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在内的系统工程ii。然而,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却片面强调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忽视校园内在精神的打造。其三,政治文化突出。在大学校园里,无论是学校管理层面还是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大都与政治紧密相关。适度的政治文化对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但在过分强调政治文化,将导致校园文化形式内容的单调、僵化和结构的畸形,最终阻碍校园文化的深层发展。

三、校园文化的价值引领

文化的价值引领过程是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通过一定路径传播并影响他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过程。iii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用优秀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作为社会文化的制高点。大学必须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主流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人成才。

(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局。社会是一个多样性的复杂价值系统。互联网的发展显然加速了中国价值观念与体系的多样化进程,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在多样化的进程中是否还需要保持核心价值,倡导主流价值。iv人们对此认识就不一定清晰和统一。这就凸显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保持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大学师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缺一不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高校教师除了做好教学本职工作教育学生成才之外,还必须承担起引领学生思想成长成人的职责。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

(三)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价值观。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虚拟社会与现实的关系,既要善于利用网络来满足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同时又不沉溺其中。还应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判断能力,有选择性地利用网络资源。此外,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以诚为本的健康网络交往观。网络的虚拟性让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不诚信行为也越来越多。网络的间接性与安全性让大学生迷恋网络虚拟社会而逃避甚至害怕现实社会。因此,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适当控制对网络的依恋,充分利用网络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诚信的对待网络交往,也更注重现实社会的正常人际交往。

作者:王曼曦 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

参考文献:

[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4页

网络环境下范文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不断普及,当前许多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局域网,通过局域网和外网能够实现互联。互联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大的特点,内部局域网的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网络节点存在着被黑客攻击的可能。所以,互联网以其便利的信息交流服务和信息共享为社会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信息污染、信息泄露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为了更好地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理应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1计算机信息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1.1软件存在漏洞。当前,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计算机软件安装包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导致网络容易受到攻击。许多时候,在一个软件刚刚设计产生的时候,其漏洞就已经被人们发现了,这样也就会直接导致一些人利用这些漏洞进行非法操作,获取用户的网络信息,对用户的网络进行攻击。正是由于软件存在着漏洞,为非法用户的攻击行为提供了便利。1.2受到病毒攻击。在网络环境下,一些不法分子还会利用病毒,通过网络作为载体,然后进行传播。许多时候,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甚至是访问网页的过程中就会感染病毒,信息便被遭到了恶意的篡改。此外,用户在进行文件传输或者信息传递的时候,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的加密手段,那么也很有可能成为病毒的攻击对象,这样很容易导致个人的信息被窃取,造成损失。1.3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对于计算机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其中主要涵盖了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安全系数评估等方面的内容。许多发达国家为了能够保证信息的安全,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机构。在我国当前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更多的是分开管理和执行。这样无疑会给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发展造成阻碍,影响了资源整合的有效性。此外,在进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对于信息安全工程进行更加有效的规划,导致信息管理部分和领导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终严重影响了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1.4软硬件水平落后。当前,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许多用户使用盗版软件,而正版软件使用较少,这样就会导致计算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所以,这就需要注重对于计算机的配置进行完善,筛选使用正版软件。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于旧电脑设备和软件进行更换,保证在日常工作中的正常使用。通过进行软件更新和补丁下载以及安全杀毒软件等方式,避免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但是,软硬件水平的落后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的信息安全。1.5用户操作不当。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用户的个人操作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有的时候用户没有对计算机进行正确的操作,这样会导致计算机配置不正确,导致一定的安全漏洞。例如,在进行防火墙配置的时候,如果出现操作不当的问题,那么就会导致防火墙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同时,由于用户没有必要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导致信息安全问题频发。例如,一些用户会把自己的账号转借给他人,这样也会更加容易造成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

2保证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措施

2.1强化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为了能够充分保证用户计算机信息安全,首先应该注重不断提升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的意识,这是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积极培养用户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进行相关信息安全管理内容的宣传。如果遇到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应该及时删除,避免影响计算机程度的有效运行。同时,还应该避免从网上下载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因为这样容易导致一些木马程序随之进入计算机中,这样就会导致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失去控制。对此,我们需要做好计算机安全系统补丁升级和更新工作,避免运行一些外部程序,有效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强化用户的法制教育,使用户对于计算机操作行为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所认识,这样对于其自觉维护信息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2.2提升计算机信息防护技术水平。在网络环境下,想要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需要从技术层面强化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该注重对于病毒控制技术的应用,通过控制病毒技术,能够对于计算机中的恶意程序和病毒等进行有效的识别,消除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结合病毒控制产品作用的不同机理,把病毒控制技术分为病毒预防、检测和消除三类。预防技术主要是针对病毒的分类处理来实现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类似规则,那么就会视为病毒从而进行预防。病毒检验主要是针对病毒的特征或者是病毒程序的不同进行自我校验,保证计算结果。如果出现差异那么就能够检测的病毒的存在。最后病毒清理技术,是计算机感染病毒之后,对于病毒进行清理,这就需要加强对新病毒清除软件的开发力度,保障计算机用户信息安全。2.3注重应用密码技术。当前在网络上始终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就是密码技术,在重要的信息进行传输的时候,往往会先使用加密设备进行加密处理,然后进行发送。在对方接收到信息之后用相应的解密密钥,解密源文件进行恢复,这样即使信息被窃取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内容。所以,针对向前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应该注重加强密码技术的应用,对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密处理保证计算机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被窃取。2.4启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应用的过程中,关于信息安全,我们会经常听到防火墙。防火墙主要就是为不同网络安全区域设置安全屏障,其抗攻击能力比较强。同时,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区域中的唯一出入口,可以结合相应的安全策略对于流入网络的信息进行控制。因此,在网络信息应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对于网络内部环境和互联网之间的活动进行更加有效地监督。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于一些不安全的信息进行自过滤,从而有效保证网络环境的信息安全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协议,在开展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协议,能够保证数据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处理的参考依据,能够更加及时地解决问题。2.5注重信息安全管理人才培养。为了更加有效地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除了强化应用最新的软硬件技术和设施外,还应该注重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技术性人才,才能够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提升。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高校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对人才有针对性的培养,并注重强化这些技术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使其能够对于相关信息安全威胁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计算机信息安全分析工作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同时,应该重视有关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不断探索新的技术,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随时出现的各种信息安全问题,有效保证我国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信息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都能感受到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从而导致计算机信息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就需要我们着重强化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准确使用信息安全技术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完善监督和治理,对于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为个人和企业创设更好的网络安全环境,保证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丰.基于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

[2]张丽娟.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技术解读[J].科学技术创新,2017.

[3]杨姗媛.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方法与风险感知实证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

[4]王哲.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