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服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5:58:16

网络化服务

网络化服务范文篇1

一、网络服务的层级划分

市个私协会的服务网络,由纵向的市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分会长、秘书、行业组(片)长六个层级,横向上由市协会、基层分会两个层面构成。会长的服务对象是会员中的省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省个协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的服务对象是会员中××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市协会理事、××市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服务对象是会员中××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市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分会长服务对象是镇(区)人大代表、劳动模范、本协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的服务对象是行业组(片)长、行业组(片)长的服务对象是一般会员。

二、网络服务的主要内容

根椐“四定”的服务内容,实行十项服务:服务、营销服务、项目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调解服务、培训服务、组织服务、生活服务、帮困服务。

三、网络服务的联系方式

网络联系总的要求是顺畅、快捷、方便。方式有,手机、电话联系、与专职秘书联系、与行业组(片)长联系、去分会办公室联系、深入会员走访联系、服务卡联系。

四、网络服务的基本标准

以提高服务效益为目的,以会员满意为最基本的标准。

_、对服务对象走访服务达__%以上,疑难问题解决率达__%以上,会员满意率达__%以上。

_、各项服务制度建立、落实达___%,秘书服务率和会员满意率达__%以上。

_、开展创新服务,各项服务工作落实率__%,会员的满意率达__%以上。

_、按照“四定”实施方案百分考核要点,对各分会领导、秘书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达标的奖励;不达标的处罚。对会员满意率低于__%的服务人员,要给予通报批评。对在服务过程中有违纪行为,造成社会影响很大的,或不胜任工作的,要调离或清除服务队伍。

五、网络服务的保证措施

_、网络服务人员要保证手机,电话等通讯工具的畅通,及时听取会员们的要求和意见;

_、市协会,各分会办公电话,也是网络服务电话,会员反映意见时,不许拒接或拒听;

_、分会秘书、行业组(片)长对会员当面反映情况的,不管有没有时间,都要认真听取;

_、工作人员每天要按时登陆网站,搜录有关信息;

网络化服务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化;农业气象服务;需求

完善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建设对提升农业生产的总体水平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农业产业的基本需求。通过分析现状,找出问题与不足,积极探究对策,以期为切实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及水平提供参考。

1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气象服务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农业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基本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并且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得到深化构建。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主要提供灾害性天气预报,以及防灾减灾气象监测预报等,让农户提前了解和知道各种自然气象灾害的发生,如霜降、旱灾、低温等,并做好相应预防工作,让农业产业远离气象灾害,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对于促进和保证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2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天气预报服务,灾害预警服务,气象科技指导等。2.1 天气预报服务天气预报服务具有针对性强、准确度高、内容具体的特点,主要是结合农业生产地区的实际天气情况给出的准确天气预报信息,这种对未来天气情况的分析和预测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农业播种季节,农业天气预报播报的干旱天气对种子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农户可以提前做好蓄水工作,为种子的正常生长奠定基础。2.2 灾害预警服务气象灾害的发生会让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损害,因此提供灾害预警服务也是对于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之一。气象部门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网络等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送给农户,减少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2.3 气象科技指导农业气象服务除了提供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外,相关科技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气象部门可以委派专业的人员到农业生产基地,真正了解农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些专业性的气象知识,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支撑。

3 网络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的不足

3.1 农业气象服务与农业

发展需要不相符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也得到了调整,农业气象服务与农业的发展需要呈现一定程度的脱节,这是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的不足之处。在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相关设备应该处于最新、最佳的状态,这样监测到的气象信息才会更加精准,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可靠的气象信息。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农业气象服务系统过于陈旧和老化,与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

3.2 农业气象服务没有实

现个性化定制服务在网络化背景下,各种信息十分丰富,农业生产对农业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气象服务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不同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内容需求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农业气象服务无法实现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不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实际需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比如有的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对农业气象信息的要求更为严格,如果不能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可能会导致农作物遭受气象灾害,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4 完善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的措施

4.1 规范农业气象服务

要想促使农业气象服务走向正规化,建立规范的农业气象服务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完善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措施。农业气象服务制度和条例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相关工作的规范化,同时也能够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农业气象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农业生产者,农业气象服务的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农户满意度,这对气象部门的发展和农业生产质量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2 人才培养

在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需要更先进的设备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人员,因此,强化相关人才的培养是网络化背景下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首先,气象部门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其次,气象部门应吸纳社会中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立更强大的农业气象服务团队。

4.3 不断完善,发展网络

化农业气象服务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及其相关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完善和发展网络化农业气象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让更多农业生产者更加方便、及时地接收农业气象信息,使农业气象信息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5 结语

网络化服务范文篇3

一、网络服务的层级划分

市个私协会的服务网络,由纵向的市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分会长、秘书、行业组(片)长六个层级,横向上由市协会、基层分会两个层面构成。会长的服务对象是会员中的省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省个协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的服务对象是会员中××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市协会理事、××市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服务对象是会员中××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市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分会长服务对象是镇(区)人大代表、劳动模范、本协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的服务对象是行业组(片)长、行业组(片)长的服务对象是一般会员。

二、网络服务的主要内容

根椐“四定”的服务内容,实行十项服务:服务、营销服务、项目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调解服务、培训服务、组织服务、生活服务、帮困服务。

三、网络服务的联系方式

网络联系总的要求是顺畅、快捷、方便。方式有,手机、电话联系、与专职秘书联系、与行业组(片)长联系、去分会办公室联系、深入会员走访联系、服务卡联系。

四、网络服务的基本标准

以提高服务效益为目的,以会员满意为最基本的标准。

_、对服务对象走访服务达__%以上,疑难问题解决率达__%以上,会员满意率达__%以上。

_、各项服务制度建立、落实达___%,秘书服务率和会员满意率达__%以上。

_、开展创新服务,各项服务工作落实率__%,会员的满意率达__%以上。

_、按照“四定”实施方案百分考核要点,对各分会领导、秘书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达标的奖励;不达标的处罚。对会员满意率低于__%的服务人员,要给予通报批评。对在服务过程中有违纪行为,造成社会影响很大的,或不胜任工作的,要调离或清除服务队伍。

五、网络服务的保证措施

_、网络服务人员要保证手机,电话等通讯工具的畅通,及时听取会员们的要求和意见;

_、市协会,各分会办公电话,也是网络服务电话,会员反映意见时,不许拒接或拒听;

_、分会秘书、行业组(片)长对会员当面反映情况的,不管有没有时间,都要认真听取;

_、工作人员每天要按时登陆网站,搜录有关信息;

网络化服务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医疗服务市场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网络互联,信息交流,能为临床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信、及时客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医院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决策过程,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医院信息系统概况

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被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的重要分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曾著文为医院信息系统定义为: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数据的收集过程、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和决策咨询与决策支持过程。一般来说,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基层科室的事务处理活动相联系,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与中层科室的工作任务相联系,决策支持过程则与高层领导相联系。

二、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系列中较为复杂的一类,由于医院业务多,信息类型复杂,医疗过程专业性强,是一种知识型的劳动,因此对医院信息的处理要求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而且,医院信息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做好长远规划,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搭建完善的发展平台,创立良好的信息工程基础。

系统的设计公司应该是拥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工程团队,我们要按医院医疗业务的需求,打造出一个以方便病人为目的,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与决策支持为导向,建立覆盖医院业务过程的信息系统,实现医院的全方位管理,并在构造新系统的同时,采用把已有系统整合到新系统平台上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可以即保护了医院前期的工程投资,又使现有系统的用户无需改变已经习惯的操作模式,还应该要求设计者在新系统的设计中尽量避免不能将最先进的技术与功能拓展到新系统的缺陷,以保证系统发展建设的先进性。

三、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流程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除了具体的管理思想之外,更多地基于思想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管理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系统作为医院的辅助管理手段,其建设、完善和发展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往往不能一步到位。管理者必须认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规律,立足长远,抓好系统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在应用,应用越活跃,需求越强烈,效益就越显著。因此,在具体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要从简单技术人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管理方案则要从顶层做起,逐渐细化并向下层完善。

四、保证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

(一)院领导重视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医院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是首要问题。系统实施前应该成立一个由分管副院长为信息系统工程的总指挥,信息科负责落实执行项目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力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二)各科室配合

医院信息系统牵扯到全院所有科室及科室之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改变和重组,它更是全医院的管理问题,因此各科室的配合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最了解管理上的信息需求和业务过程,所以从规划到设计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而且必须有科室参加。

网络化服务范文篇5

*,男,*岁,因退休迁往外地女儿处。*年10月9日下午,老同志一到组织部,就大道苦水:“我住在乡下,为了转党员关系,首先由村支部开了证明到党委,因为去年镇域行政区划调整,原先乡镇被撤消建制,我又跑了好远到新建立镇党委开组织关系介绍信,之后到你们组织部,以后还要到我女儿所在市组织部开证明,然后再到女儿住所镇的党委开证明,最后再转到女儿居住的街道居委会。”“我年纪这么大了,真的怕跑,可想想能不能简单点把组织关系就转好呢?”

说者有意,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严谨中略显繁杂,但理想的设计程序已经严重落后于现实的社会发展。听者亦有心,在社会格局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实现党员组织关系逐级接转网络化,细微处见真功,将能更好地把服务广大党员落实到实处。

一、实现“网络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的现实意义

网络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顾名思义就是指运用网络手段,优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对各级党的基层组织而言,是严格按照中组部的有关规定通过网络操作实现“级对级”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对党员个体而言是在组织关系接转过程中开展一站式服务,党员只需在迁出基层党委和迁入基层党委实现“点对点”关系转移,既快捷又方便、既严肃又认真,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广大党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现网络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是将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十七大后,如何在改革创新中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到全面推进将是组织部门不断探究的课题。对于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也应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期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总结经验、研究规律,切实解决当前接转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用创新发展的眼光来改进党员组织关系接转。

2、实现网络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更好地寓服务于党员流动管理。党员流动时,只需持迁出基层党委开具的介绍信,就可以直接到转入基层党委办理转移手续,其他中间环节和基本信息传递全部借助网络进行,实现了“级对级、点对点”接转,不必再持介绍信到组织部门层层办理接转手续,有效提高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便捷性,体现了党员流动管理服务的人性化。

3、实现网络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将有效地整合利用党员信息网络库资源。通过各基层党组织工作月报和年报,藉此建立起党员信息网络库,实现了党员信息“动态管理”,如将组织关系接转纳入动态管理范畴,能够避免信息重复统计上报,提高信息化手段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中的利用效率,实现更大范围内党员信息资源共享,也将从从根本上杜绝党员组织关系接转中存在的“空转”现象,减轻各级党组织每年党员年报的繁琐程度。

二、目前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了说明情况,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有关规定,以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县级党组织为例,先简单了解一下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具体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1、基层党委内部或党总支部内部转移组织关系:①原所在党支部→②上级党委(党总支部)→③新单位或户口所在地党支部。

2、县内转移:①原所在党支部→②上级党委(党总支部)→③新单位或户口所在地党委→④新单位或户口所在地党支部(党总支部);

3、外县迁入:①迁出县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②迁出县组织关系所在党委→③迁出县委组织部→④迁入县委组织部→⑤迁入县新单位或户口所在地党委→⑥迁入县新单位或户口所在地党支部(党总支部);

4、迁往外县:程序如上;

分析以上接转程序不难发现,作为党员个人,在组织关系接转过程中所面临的三方面问题和困难:费时、费力、费钱。作为党组织,在日常的接转和每年的党员年报工作中也是劳心劳力劳神。这些问题在案例中均得到了较严重的凸显,并且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普遍性,与中央一再强调的服务党员、创新党员管理模式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形势新要求之下,进行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改革,实现网络化服务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的应对之举。

三、实现网络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可借鉴的成熟做法与有益的尝试

成熟的做法:自*年开始,我国在山西、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8个省、区、市开展了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试点。通过使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平台,实现了在网上进行申请、协商、受理、审核、修改、核准、反馈以及年检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年,经中央编办领导批准,决定全面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

有益的尝试:深圳市于*年5月25日启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管理系统》,该系统是管理全市党员组织关系转入、转出的一个业务应用软件。这走出了利用科学技术改革组织关系接转的探索步伐,但也仅仅是一个单机版软件,没有形成全市层面的网络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系统。

四、网络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初设

结合组织关系接转实际与探索经验,参照事业单位网上年检成熟的做法,个人认为可首先在地级市范围内开展网络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试点工作。

愿景规划:县委组织部及所辖各党委负责逐级接转审批。转出党员组织关系的基层党委负责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并如实上网填写申报党员转移请求。转入党员组织关系的基层党委负责网上接收党员,并在接收后按要求将回执联邮寄或传真至党员原所在基层党委。党员个人只需在原所在基层党委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然后在限定的期限内到转入党员组织关系的基层党委进行接转。等到面上推广开来后,便可真正实现组织关系接转纯网络化。

网络化服务范文篇6

一、建设高校档案馆网络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1、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据统计,至1998年底,我国已建成的公用电话网的装机总容量已达到了6134万门,长话线路已发展到35万条;中国公用数字网CHINADDN和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已经相继开通,我国目前已有全国性、地方性的专用电话网300多个,网络的规模已排在世界电讯网的第六位,成为应用最广的联网工具。

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建起中国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和中国金桥网(ChinaGBnet)并均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接轨。就全国高校来看,1994年以来,由于“211工程”和CERnet工程的促进,很多高校纷纷着手建设校园网,至1996年底,已有220所高校建成校园网并连入CERNET,其余800余所高校的校园网自2000年底开始陆续建成。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高校档案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自动化是高校档案馆走向网络化的必由之路。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高校档案馆自动化建设经过10多年的努力,开发出数百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3、经费紧张状况得到初步缓解经费不足是影响档案馆走向网络化的最大障碍。加大投入取决于学校领导对现代化档案馆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程度。通过Internet、CERnet网可以看到,网络化的优越性和作用是巨大的,作为学校信息服务中心的档案馆,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已经初步认识到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领导的重视,预示着经费的加大投入。档案馆自身通过多种创收渠道增加收入,增强了造血功能。近年来,许多高校拨专款给档案馆购置了性能较好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观。

二、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网络化协调机构由于受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不同的高校隶属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这种分散领导的管理体制,无形中使各高校档案馆形成了条块分割、自成系统、各自为政、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局面。虽然许多高校档案馆已意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与必要,但缺乏馆际合作的行动。而国家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来规划协调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工作。大多数档案馆仍然是采取封闭式的办馆方式,无论是软硬件的购置,还是数据库的建设,都处于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状态,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影响了我国档案馆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进程。

2、标准化水平低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档案馆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给档案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造成隐患。

3、数据库建设滞后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各馆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躁情绪,急功近利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建库缺乏整体性,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而且目前高校档案馆所建的数据库大多为条目数据库,缺少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许多高校档案馆虽与Cernet和Internet联网,但只能访问其主页,根本无实质性的资源可共享。

4、经费保障率低目前虽然硬件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而价格在不断下跌,但档案馆网络化的实现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高校档案馆的经费投入较少,用于档案馆网络化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无法购置好的硬软件,建立高起点的档案馆网络,更谈不上对设备的及时更新。目前经费仍是影响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5、人员整体素质低弱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高校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教育部牵头组织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高校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观念,真正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应召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网络传输的标准、机读格式、著录规则的标准、文献标引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高校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增加经费投入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和维护均需要大量资金,学校应加大投资。档案馆领导要利用档案馆自动化方面已取得的成果,积极向校领导反映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网络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档案馆网络建设纳入到校园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预算之中,从而加快档案馆网络化建设的步伐。此外还应利用已建成的数据库和网络为社会服务,获得一定的收益,并把它们投入到网络化建设中,“以网养网”,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网络化服务范文篇7

1.1有利于提高高校房地产科学管理工作效率

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之后,可以为广大教职工提供房地产信息查询、信息交流平台,学校领导可以实时查询学校房地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制定出合适的管理方法和措施,高校各二级单位与房地产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互通信息,为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工作程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使管理逐步规范化,可以有效提高房地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1.2有利于高校房地产资源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之后,可以更好地开展房地产规划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土地、基础设施资源,做好房地产资源的规划、建设、分配等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学校的房地产资源,再根据学校师生的教学、生活的基本情况,合理分配房地产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为房地产管理部门实现由“静态服务向动态服务,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如可在校园网上建立房地产管理主页,公布房地产有关非涉密信息、政府和学校的各种房地产管理制度、房产分配和调配信息、房地产档案、职工公积金及住房补贴、房地产项目建设招标信息等。教职工可以很便捷地查阅到自己权限范围内所要查看的档案资料,为提高服务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1.3有利于提高房地产管理中档案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

随着高校房地产情况的不断变化,房地产档案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变化和增加,房地产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不仅要收集常规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还要及时更新有变化的档案。依靠传统的房地产档案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房地产管理中档案收集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求,运行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之后,相关管理者就可以将各种纸质的档案资料通过电子技术转化成电子文档、影像资料等,分门别类地整理到房地产信息网络化中,这种利用新技术进行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无疑会使得档案的利用更加方便和准确。

1.4有利于提高房地产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房地产管理工作必须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在校园的资源共享,为校内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工作所需。同时各高校房地产管理部门之间还应适时建立网上链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和学习别的学校的管理模式,积极沟通和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推进整个高校房地产管理工作的发展,实现最大范围的房地产管理信息资源共享。

2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可行性条件

2.1信息化的大环境为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广,这无疑给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网络具有快捷性、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创新性等特点和功能,能够及时、准确、有效提供给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它是房地产管理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只有建设先进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房地产管理信息的整体效益。国家信息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这为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

2.2领导的重视为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保障条件

目前,各高校都已认识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高校领导重视房地产管理工作,配备了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房地产管理队伍,加大了资金和硬件的投入,高校房地产管理部门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照相机等设备,目前许多高校还聘请了专业的管理信息网络化开发建设人员,建立了房地产管理信息平台,成立了房地产信息管理建设专业小组,希望构建出完善的、扩展性强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

2.3校园网络不断发展为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给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一方面,校园网网络环境为实现房地产管理工作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条件。房地产管理部门通过应用房地产管理软件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后,再将其传输到校园网上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从而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服务,因此校园网络为实现房地产管理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另一方面,高校房地产管理部门以及二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普遍提高,为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3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形成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管理理念

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已成为时展的必然。首先,必须建立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高校房地产管理部门形成房地产管理网络化的管理理念,构建学校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改变陈旧观念及落后的管理模式。其次,制定周密详细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实施计划,明确实现这一目标的人员安排、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完成时间等,为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工作。

3.2加强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建设,高校应大力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在为房地产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照相机、投影仪、扫描仪、数据服务器、管理软件等设备的同时,高校还应依托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平台,加大投入,通过对信息、资金、人才的整合,强化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

3.3提高高校房地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要实现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服务,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而且还要有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就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手段来管理房地产,因此对房地产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地产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房地产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熟知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①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对房地产管理人员采用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养一批思想成熟、专业过硬的管理队伍;②选拔一批既懂房地产专业又有多种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参与房地产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房地产管理队伍的结构;③建立健全房地产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对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考核成绩显著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

3.4完善高校房地产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和规范

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建设与房地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与否直接相关。首先应控制好房地产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的质量,制定和传送的公文也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保证数字化文件符合规范化要求。对房地产管理工作产生的各类文件和决议,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实行前端控制,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行性。其次要做到房地产相关管理信息收集齐全、完整,让具有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信息材料保存完好。最后要保证房地产管理工作信息采集符合规范,方便计算机管理。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严把每一道房地产管理基础工作的程序关,为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输送高质量的信息。

3.5研发标准规范的高校房地产管理软件

高校房地产管理软件是实现房地产实体信息转化为网络信息化的主要工具之一,如果没有标准、规范的应用软件,难以实现房地产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目前高校设计的房地产管理软件还不够通用和规范,各高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或依托有实力的软件开发商,研发规范通用的高校房地产网络管理软件,开发的软件既能满足一般需求,又能满足特殊需求,能做到兼容设置。同时,根据软件的实际使用情况不断对软件加以改进和升级,使高校房地产网络管理软件朝着规范化、集成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3.6加强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为保证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的互访和交流、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资源共享这一目标,高校必须首先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严密的信息管理制度。高校在建立房地产管理信息交流平台时,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公告栏、留言版、信息查询、信息打印、汇总统计、用户注册、系统管理、信息变更日志及日志管理等模块。其次要不断丰富交流平台的内容,逐一开放房地产管理信息目录,做好上载公开的房地产管理资源信息,向授权用户提供检索、查阅、打印等服务。

3.7注重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的安全保密性

对房地产管理实现信息网络化模式后,房地产信息资源将在网络空间上进行传递和交互信息,网络管理模式给房地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也对房地产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挑战。房地产管理部门应设专门机构负责信息资源的安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首先保证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访问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并对其行为要求实行有效的监控,高校对房地产管理工作人员加强保密意识和安全业务培训。在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建设进程中,设置加密防护技术,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身份认证、安全通信等网络安全技术加强房地产管理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

4结语

网络化服务范文篇8

一、实现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必须遵循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的宗旨,使我们未来建立的信息库真正坚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正确方向。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关于方志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成果和手段来开拓志书的新领域,扩大志书的影响和使用,推动改革开放的指示精神,加强领导。在网络化建设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科学规划、论证和试验,使网站建设工作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方志工作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实现全国地方志网络化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同时也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一,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为振兴方志事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为地方志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技术保证。其二,中央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地方志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其三,各地建立起的省情资料库和信息网,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定了搞好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信心。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抓紧搞好地方志网络化建设。

二、地方志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网络化协调机构和管理力度。由于受人员和机构职能的影响,县级地方志机构对基层单位缺少直接约束和协调,无形中使各单位的资料整理和收集形成了条块分割、自成系统、各自为政、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局面。虽然许多单位已意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与必要,但缺乏单位部门合作的行动。而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来规划协调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工作。大多数仍然是采取封闭式的资料收集、存储方式,无论是软硬件的购置,还是数据库的建设,都处于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状态,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影响了县级地方志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进程。

2、标准化水平低。由于历史原因,地方志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存储资料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资料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由于县级地方志办公室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项工作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给地方志资料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造成隐患。

3、数据库建设滞后。各单位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资料数据库。由于各个资料存储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各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躁情绪,急功近利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建库缺乏整体性,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而且目前地方志所建的数据库大多为条目数据库,缺少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许多地方志虽与Internet联网,但只能访问其主页,根本无实质性的资源可共享。

4、经费保障率低。目前虽然硬件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而价格在不断下跌,但地方志信息网络化的实现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地方志的经费投入较少,用于地方志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无法购置好的硬软件,建立高起点的资料共享网络,更谈不上对设备的及时更新。目前经费仍是影响地方志网络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5、人员整体素质低弱在地方志信息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地方志工作人员才能发挥作用。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地方志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县级地方志资料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主要是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利用不足,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办公室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网络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地方志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上级部门牵头组织地方志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地方志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县地方志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实现全国地方志信息资源共享。

2、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地方志网络化协调机构应召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方志系统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网络传输的标准、机读格式、著录规则的标准、文献标引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方志办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地方志资料可利用资源,加强资料库建设。资料库是地方志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资料库建设。资料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地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地方志全面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资料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理疗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增加经费投入。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和维护均需要大量资金,政府部门应加大投资。地方志部门领导积极向上级领导反映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网络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地方志网络建设纳入到地方志未来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预算之中,从而加快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步伐。此外还应利用已建成的资料库和网络为社会服务,获得一定的收益,并把它们投入到网络化建设中,“以网养网”,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网络化服务范文篇9

关键词:互联网Windows平台、互联网联控互联网空间站、互联网映射、互联网制造、资源重组

一、远程网络化制造概念

网络化制造是网络经济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经济面貌,塑造着一种“新世界经济”,即“网络经济”[1]。面对市场机遇,针对市场需要,利用因特网(INTERNET)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灵活而迅速地组织制造资源,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现有生产设备资源、智力资源和各种核心能力,按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迅速地组合成一种没有围墙的、超越空间约束的、网络远程控制与连接手段联系一起,集中管理与使用--企业网络中心。制造业遵循着从信息集成走向知识集成,从单一管理到综合集中管理的新的发展阶段。对市场的响应时间将成为21世纪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因素。所以,以制造过程的知识融合为基础、以数字化建模仿真与优化为特征的“数字化制造”正成为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

实施网络化制造技术的行为主体是企业网络制造业协同平台的构架,在这构架中实现从全生命周期来思考与模拟企业运作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面对市场机遇时的市场分析、资源重组分析、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经营状态分析、企业网(内、外网)组建实施构成的网络化制造新概念。

网络化制造的实施技术涵盖了以下几方面:组织管理与运营管理技术;资源重组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信息传输、处理与转换技术等,必须建立在以因特网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制造资源信息网,形成远程高速信息支持环境。

如果将制造工艺过程中的研究作为微观过程数字化的范畴,那么生产系统的布局设计与实际企业优化运作可作为宏观生产过程数字化的领域。数字化制造更重要、更困难的问题是在产品设计、制造活动中在互联中进行两个层次的虚拟过程,一是设计阶段用户能够自由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参与建立数字化产品模型,实现远程交互和沉浸式并行开发的虚拟环境,从而达到设计组人员、管理人员与用户预先体验产品性能的目的;二是在制造系统层次上,能够实现异地远程控制、远程仿真,对生产制造过程与性能进行有效而近乎实时的评价。数字化制造过程分析、评估、实时运作和全局控制是当今网络化制造科技发展和现代企业需求的必然结果。

QX_RIMS网络化远程信息协同管理系统,就是实现上述新概念、新思想,朝着网络化远程制造这个方向发展,与国际上刚开始发展的研究热点同步,必将对我国未来制造业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RIC通俗说三个概念:互联网Windows平台、互联网空间站、互联网远程联控。四个方向:远程通讯接口映射、远程视频界面映射、远程软件资源、远程双向交互协同。属于国际领先技术,已通过在美国、北京、天津、南京、厦门、广东的测试,并在港商、台商等企业应用,在汽车、机床、服装、珠宝、自行车行业进行应用性验证,真正实现信息高速、安全方便。

二、远程网络化制造集成

企业网络化集成关键是企业资源更新与整合协同工作平台构架。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资金资源、环境资源等)在远程网络环境下有机地集成起来,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工作环境,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及时、快速、准确地组织实施决策、市场调查、新产品开发设计与创新、生产、管理、营销、售前与售后服务等活动,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强企业争夺市场机遇,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远程网络化集成包括系统服务器集成、企业数据集成(数据中心)、应用程序综合集成和企业资源集成,通过RIC集成组合构成一个虚拟企业,完成企业活动。

从软件资源来说,有网络结构模式:B/S结构、C/S结构;单机结构模式:执行程序、非执行文档(含图形文档)资料。

从操作平台来说:有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Linux操作系统平台、Unix操作系统平台。

集成的目的:虚拟制造(制造包含:调研、开发、设计、加工、采购、销售、服务的全过程),只有综合全面的资源利用,依靠数字建模、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完成模拟各层次的管理与加工过程,在远程网络计算机上将产品“制造”出来,并行地模拟出产品未来制造过程,乃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种活动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检测和评价产品的可制造性等。

QX_RIMS网络化远程信息协同工作管理系统创造性完全实现上述功能。

三、远程网络化制造的组成

远程网络化制造应该具有以下三种能力:

1)QX_RIMS网络化远程信息协同工作管理系统——远程协同交互工作能力(非S/B结构);

2)图形工作站/服务器+数据管理中心+互联网联控信息中心,组合成虚拟数据化企业——远程运行、远程服务(什么地方需要服务,就在什么地方提供服务)能力;构成WAN/VLAN的有线与无线的混合网络结构。

3)实现企业活动在于用户需求、计划、设计、制造、生产、质量、经营等方面,进行实时、高速、跨地区地实现信息存储、交换和通讯,而且设置方便——高速远程通讯能力。

为了具备上述三种能力,必须要有一个实现上述功能的远程协同工作网络平台构架RIC和远程通信技术QCS协议组成。

远程网络化制造有以下三种远程网络类型,突破传统的网络集成框架:

1)一主多从型(离散型)网络系统:

2)专有技术型(连续型)网络系统:

3)动态联盟型(随机型)网络系统:

远程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技术是同时适应上述三类网络集成框架,在一个平台集中完成以下八种基本网络工作,是一种适应跨越多平台,多台服务器机,多域名,多端口优化组合的平台,突破局部网构架,形成自由网络构架,能够机动灵活进行资源整合集中管理的应用模型.在这种平台下管理企业所有的资源,只要具有权限的合理用户,可在任何地方只要具备上网条件的情况进行以下工作.

1)企业信息网络与通讯

2)设计与制造网络与通讯

3)产品工艺网络与通讯

4)生产管理网络与通讯

5)电子商务网络与通讯

6)电子财务网络与通讯

7)企业办公网络与通讯

8)工程分析与计算网络与通讯

网络化制造八种网络工作都涉及五种关键技术:

(1)建模技术:产品模型、工艺模型、工艺仿真、制造数据表和制造规则、生产模型。

(2)仿真技术:构造虚拟环境,包括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生产系统、加工过程和加工单元的仿真,以支持制造全过程。

(3)可制造性评价:基于规则或基于方案,通过工艺模型和生产系统动态模型,应能精确地预测技术可行性、加工成本、工艺质量和生产周期等。

(4)系统集成Web支撑技术:M-OA、office、CAD/CAE/CAPP/PDM/CAM平台、数据库、ERP等。

(5)虚拟现实技术:数据资源、软件技术和虚拟现实协同计算平台。

这就是说,在QX_RIMS网络化联控信息协同工作平台,能够整(组)合、管理资源、资源,从而能够最大利用资源,发挥资源效益,能够实现最快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四、远程网络化制造协同工作平台构成

整个系统运转都是处在团队协作工作环境,所有的活动均可认为:数据的索取、数据加工、数据。

4.1QX_RIMS网络化远程信息协同管理系统由四个协同工作模块:

1、互联网联控RIC

2、互联网Web远程登录remote

3、互联网办公(互联网桌面办公office,互联网电务办公OA)

4、互联网企业文化展示

4.2互联网联控RIC资源

由三个部分组成:程序资源管理器、QCS控制器、QCSWebServer。

程序资源管理器:主要作用将分布资源变为集中资源,将过去的资源优化为当今资源,将有限资源变为有效资源。

QCS控制器:对用户管理、程序管理、资源使用权限管理,系统端口管理、系统授权管理。

QCSWebServer:主要实现远程连接与控制,服务器脚本文档连接与应用程序启动。平台如下(互联网上高速运行CAD、CAM、ERP、加工仿真软件):

4.3互联网联控remote远程桌面登陆

由三个部分组成:公司服务器远程维护,RIC资源服务器联控,目标服务器远程登陆。

公司服务器远程远程维护主要解决远程维护服务器,RIC资源服务器联控主要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外部资源交流,促进资源效益最大化,目标服务器远程登陆主要用于局部网计算系统管理。

(1)制造业共享信息可分为三大类:工程类主要为产品设计与制造包括产品信息和工艺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管理类主要面向产品管理提供ERP信息服务;市场类主要面向客户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产品制造信息。

(2)制造过程网络化服务。对制造业企业活动来说,主要强调规划过程、制造过程、管理过程、服务过程。这些“过程活动”就要转化为“数据信息”,通过网络交流。集中体现在过程活动信息;跟踪过程活动信息,加工过程活动信息,交流过程活动信息,共享数字化产品信息,建立一个虚拟产品的“图书馆—集中数据中心”。

五、远程网络化制造图形工作服务

在互联网上提供图形工作服务(含:又称互联网Windows设计桌面平台、图纸存储服务管理系统,图纸浏览服务系统,图纸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产品自动化加工通讯DNC系统)具备以下效能:

1)具有高速产品造型与制图CCG,以及具有自动存储与查询、获取、发送PACS功能;

2)具有方便的辅助设计与绘图工具

3)具有常用标准件、基础件(模具)辅助绘图

4)具有CAD/CAM/DNC一体化的集成平台

5)具有协同作战的工作环境

5.1CCG切削构造几何造型:

具有以下造型功能:快速倒角、倒圆;柱锥形体、长方体、球体、园环与弹簧;园孔构型、钻中心孔;键槽构型、环槽构型、退刀槽构型、螺纹构型、切割构型;花键构型、齿轮构型;椭圆构型、蜗抡构型。解决80%以上的基本造型的速度。形体越复杂,效果越明显。

5.2方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计)

在CAD平台上,可以边绘制、边设计计算,对齿轮、蜗杆、螺栓、弹簧、轴承进行强度、疲劳计算,尺寸公差查询。

5.3CAD/CAM/DNC一体化的集成平台

在该造型环境中能够对产品进行常规工艺、数控工艺规划、编制,并对工艺进行NC程序仿真模拟,模拟成功可进入实际机床加工模拟(对毛坯、夹具、装夹方式、刀具、机床参数、切削参数、换刀点。。。。。。),对工艺进行综合性评估。

5.4协同作战的工作环境

在RIC服务器启动远程监控S,客户机启动远程监控C,在RIC服务器上可以看到各客户机图标,只需选择图标,就可以观察对方绘图,采用网络电话及可进行消息对话。

五、其他服务

如多媒体教学、远程监控、广告制作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商务管理等等。

参考文献

[1]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2]杨叔子,吴波等.网络化制造与企业集成.中国机械工程.2000(1-2):45-48

[3]Camarinha-MatosL.M.,AfsarmaneshH.,C.GaritaandLimaC.Towardsanarchitectureforvirtualenterprises.JournalofIntelligentManufacturing,1998(9):189-199

[4]梅绍祖,吕殿平.电子商务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DavidKosiur[著].陈曙辉等[译].电子贸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网络化服务范文篇10

1.机床工艺设计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结合机床装备工艺设计需求和网络化制造的发展趋势,构建了SOA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的机床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平台体系结构,由支撑层、标准协议层、中间件层、基本服务层、领域服务层、应用层等组成。

2.机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概念体系

机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具体功能包括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该模块在制造资源本体模型的基础上,为外协企业提供制造资源的注册、检索、分类、更新等功能;网络化制造工艺任务分解,在分析零件制造特征的基础上,在时序和装配特征的约束下,对工艺设计任务进行分解,为企业选择和资源匹配提供支持;网络化制造工艺管理是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工艺设计任务管理、工艺知识管理、典型工艺管理、网络化工艺优化、网络化工艺审批等;网络化制造成员企业选择;系统管理;网络化制造过程协调与管理。

二、机床装备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应用系统典型界面

1.机床产品零件信息本体建模模块

传统查询方式采用基于语法的查询,如关键字的匹配,这样无法在语义层对同义词、上下位概念进行检索,无法保证查准率和查全率,使用本体可以实现多层次检索。

2.机床网络化制造P-P-R管理模块

网络化制造任务管理模块提供对制造任务的定义、分解、编辑、撤销等操作。任务定义界面,对任务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根据任务约束对制造资源进行检索。

3.机床网络化制造资源信息表达模块

(1)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主要提供企业整体信息的录入、查看。其外协采用企业树形式,分别按行业和企业性质进行分类,针对树中每一个企业节点显示相对应的企业基本信息,当需要浏览该企业的制造资源详细信息时,则转到企业资源管理模块,以列表形式列出企业具有的制造资源信息及资源的主要技术参数,从而了解该企业制造资源的制造能力信息。(2)网络化制造资源的发现制造资源发现功能模块,通过制造任务的特征属性和制造资源的制造能力相匹配实现制造资源的发现。(3)制造企业评价根据企业目标设计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采用五级分制为制造企业打分。

4.机床网络化制造工艺匹配优化模块

网络化制造工艺匹配优化模块的功能菜单包括网络化工艺规划、工艺标准化和工艺更改三部分。

5.机床网络化制造工艺流程重组模块

计划人员通过工艺流程管理模块完成工艺审核流程的定义工作。首先,工作流管理系统流程设计人员登录工作流管理系统,通过“工作流模型”为机床立柱加工工艺过程建立模型,完成工艺审核过程的建立和节点属性的定义等工作;再次,将各个活动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绑定,并赋予管理人员相应权限,保证流程管理过程数据安全,降低操作人员的出错概率。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