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2:04:48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范文篇1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发展;作用;对策

最近几年,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大量新农村培育出特色农产品,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土地流转中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不利于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顺利转移,稍有不慎,则会侵害广大农民的利益。

1土地流转的界定

土地流转过程中,其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改变了土地经营权。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土地转让给他人耕种。农民土地流转可以采用相互交换、出租、入股、签合同等多种形式进行。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2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1提高土地利用率。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农村青壮年大量进入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但进城务工人员的土地不进行流转,就只能荒废,不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也会影响我国农村粮食产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的农民已经脱离了农村,不可能再回到农村耕种原来的土地。而利用土地流转可以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由于各种原因不再耕种土地的农民可以转让土地耕种权,从而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2.2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进行土地流转,需要收取一定的租金,利用土地流转可以帮助不再耕种土地的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大多农民实行个人独自生产,不可能购置大量生产设施与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不但影响了农民收入,而且也阻碍了农业发展。利用土地流转使土地进入农业大户或农业生产组织手中,不但可以为农业种植大户带来可观收益,也可以使转让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得到一定数量的租金,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随着土地流转与土地承包现象的不断出现,大量荒田重新开垦为良田。2.3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土地流转,农村土地集中在农业生产大户手中,可以统一策划农业生产,全面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可以自主决定当年种植粮食还是种植瓜果等。可以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发展高效农业,为自己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由此表明,农村土地流转可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如安徽某县利用土地流转形式,集中了当地农民的大量土地,建立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场,提高了本村农民的经济收入。

3土地流转发展对策

3.1提高土地流转管理水平。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只有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才能保证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第一,各县乡村要上报当地土地流转信息,建立信息服务部门,切实指导当地农民顺利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第二,建立土地流转经营评估部门,为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提供价值评估服务,可以增加农民的土地知识,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第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帮助农民签订合理的土地流转合同,详细注明双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与履行的义务。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工作。3.2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进行土地流转有可能出现租金纠纷,人们对不同的土地价值评估也有区别,因此可能出现不同等级的租金,所以确定土地流转补偿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做到农民土地补偿的均衡发展,统一补偿标准,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有关农业部门应该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立完善的土地补偿制度,准确评估土地价值,并通知土地流转参与者。3.3土地流转要以自愿为前提。农村土地流转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依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合理进行土地流转。一旦发现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部门或机构,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如果土地流转与我国法律规定出现冲突,就会侵害当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对非法土地流转要给予严厉打击,可以依据不同的结果上报我国民政、民事、刑事等部门严肃处理。国家针对不同行政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发展,切实做到土地流转的自愿化。

4结语

总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有效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推动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为了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自流转部门、经济补偿、追究责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规范化管理策略,实现了土地流转的严格管理,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新富,李美存.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失约风险及防范研究——以四川邛崃市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7(01).

土地流转范文篇2

目前我区农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土地流转概念模糊,流转经营意识淡薄,没有充分发挥土地流转的经济功能,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违背中央规定的“三不得”原则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农民因土地使用等产生矛盾、引发纠纷和集体上访,而且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承包费、租赁费的收取因村委的换届引发新的矛盾,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情况分析

出现上述情况,一是当前农村居民对土地流转存在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土地承包后自己说了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违法用地。二是对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不够,村委会和乡镇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能发挥不够。三是对村委会在收取土地承包费、租赁费的管理、指导不够,导致村委会收费时一收几十年,支出时当年就全部支出,而且往往压低收费,影响集体收入,引发村民矛盾。

三、具体建议

1、尽快制订我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性意见,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中订立的合同文本,指导农民订立土地流转合同。

2、加强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使用、用途,是否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进行监督,及时调处因土地使用引发的纠纷。

3、加强对农村村民委员会在土地流转工作中的领导和监督,制定和规范村集体收入、支出的程序,尤其是涉及土地流转村保体收入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引导村委会一般收取土地承包费、租赁费的年限不超过本届任期,防止本届村委会滥收土地收益,导致集体资源枯竭。

土地流转范文篇3

关键词:土地流转;经营;做法

1合作社基本情况

龙口市四农康硒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8月,注册资金600万元。农户以土地入股,分固定分红和年底盈利福利分红,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经营,合作社具备小麦玉米生产耕种收、烘干、施肥、植保、秸秆利用等全程机械化作业及综合农事服务功能。合作社现有社员2500多人,其中核心成员8人,从业人员40人。合作社占地9200m2左右,建有2100m2的高标准钢结构库房、维修间及粮食干燥车间。合作社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拥有各种大型先进农机装备67台套,农机总值1200多万元。截至2022年底,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47km2,涉及四农、柳海两个村庄,村民已经全部入住新社区。这些土地,大部分属于村庄搬迁复垦地。流转的土地,村民每年可获得800元/667m2的土地租金,还可优先从事农田管理工作,工钱为15元/h。通过土地流转,农民每年能够从合作社获得稳定的租金,使他们“离村不丢地,不种也收获”。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目前主要种植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同时利用作物秸秆作为主要饲料从事羊等畜牧养殖。合作社生产的富硒小麦全部由从事方便面、面粉等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国家大二型企业“山东龙丰集团公司”包销,包销价格高于普通小麦20%。2020年生产富硒农产品达1200多t,青贮饲料4000多t,实现经营收入600多万元。

2加快土地流转,夯实规模化经营根基

合作社所在的四农村85%土地为复垦土地,土质较差,农民种粮意愿不强,再加上比邻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前列的南山集团,农民大多去企业打工,村里基本没有年轻劳动力,近50%的土地处于撂荒状态。2010年,四农村、草泊村、柳海村等6个村计划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量闲置土地需要找寻出路。2013年,经村“两委”考察,决定以土地入社,成立龙口市四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获取土地规模经营收益。村委负责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合作社再与村委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经营期限到2030年。村民不仅每年获得800元/667m2的土地租金,还可优先安排在合作社从事农田管理及机具驾驶等工作,月工资3000余元。现在合作社流转土地1.47km2,未来合作社土地经营规模将继续扩大。合作社投入1000余万元,通过平整土地和改善基础设施,把过去分散、零星的小田和废弃宅院改造成标准化农田。土地连片集中后,由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良种、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指导”,通过机械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订单式销售、企业化管理,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粮食品质,又能充分发挥大型、先进、现代化机械的作业优势,将过去的原始耕作、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的现代经营模式,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1]。

3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离不开农业机械提供的强力支撑。在农机装备配备上,合作社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长远目标出发,坚持高点起步,利用国家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以发展高端农机装备为切入点,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先进的农机装备,充分发挥农机化优势,提高农机作业能力和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了富硒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共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其中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0多万元),引进了意大利博格2000系列自走式打药机、上海三久PRO-500e远红外粮食干燥机、雷沃1854大型拖拉机、约翰迪尔小麦联合收割机、意大利马斯奇奥公司生产的气吸式小麦播种机和玉米精量播种机等各种国内外大型先进高端农机装备,部分机械实现了激光测距、电脑智能操作。其中打药机、干燥机及气吸式小麦、玉米精量播种机等部分机械都系本省首台引进。合作社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实现了从耕、种、收、防到烘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在耕整地作业上,采用1854等大马力四驱拖拉机和意大利生产的驱动耙及北京麦格天农天宝激光平地机等整地机械,可作业0.1km2/d,比普通耕整地机械作业功效提高2倍以上;大型厩肥撒施机可撒施厩肥0.0067km2/h,比人工撒施效率提高10倍以上,并且撒施效果均匀。在农作物播种上,引进意大利马斯奇奥公司生产的气吸式小麦及玉米精量播种机,可播种0.1km2/d,播种精准度大幅提高,还可节省种子31.5kg/667m2~2.5kg/667m2。在田间管理上,合作社引进了多台移动式喷灌机,引进意大利博格生产的自走式高地隙打药机,作业0.053km2/h~0.067km2/h,且适合多种农作物,喷雾效果好,比人工和简易打药机提高功效50倍以上。在粮食收获上,小麦采用约翰迪尔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进行整株青贮饲料,每年可为格润富德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4000多t青贮饲料。在粮食烘干方面,该合作社引进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50t级远红外粮食干燥机,每天可干燥粮食150多t,实现粮食收获、干燥、储存同步进行,解决了粮食人工晾晒的场地难题,同时做到粮食颗粒归仓,丰产丰收,确保粮食安全。现有农田全部实现节水灌溉,灌溉周期由原来的一个多月缩短到10d,其中自动水肥一体化喷灌面积0.8km2,灌溉周期仅2d~3d。

4提升服务能力,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几年来,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服务范围不断得到拓宽,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服务功能也不断得到完善。合作社先后承担了山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经营服务能力提升、烟台市农机安居工程、龙口市2.67km2高标准农田建设、深松整地作业、秸秆综合利用等多项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700多万元,大力推广了深松整地、节水喷灌、高效植保、粮食干燥、秸秆综合利用等多项农机化新技术,共完成机械作业面积14.67km2。合作社在流转的土地上全部实行循环生产:种植的小麦、玉米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用于1000多只绵羊养殖,大大提高了绵羊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发酵后的羊粪经无害化处理,变成有机肥再回到农田,既培肥了地力,又避免了农业生产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效解决了脏、乱、差这一新农村建设难题。合作社还将建立自己的网站,注册富硒品牌商标,积极做好后续的营销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合作社对流转的土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经营,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把“单打独斗”的小农生产变为“联合作战”的大农业经营,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规模化生产经营,改变了农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使零散土地集中便于农机规模化作业,形成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优势。未来将继续以建设高效、生态、绿色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大高端农机装备的引进和发展,生产更多的富硒农产品,着力打造现代化、特色化农业模式,推进高效农业的快速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2]。

5龙口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09个,具备全程机械化作业能力的9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34家,社员2880人,资产总额8700多万元,各种农机装备1850多台套,其中部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2家。合作社制定了规范的章程、机务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安全制度、社会公开制度。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合同作业,逐渐摸索出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农机作业环节一条龙服务模式,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近年来,合作社涌现出很多典型,龙口市宏来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一个。合作社积极顺应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大势,以“装备高端、服务优质、生产高效”为发展定位,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截至2022年底,合作社已流转土地0.6km2,合作社不断发展新型高端农机设备,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西兰花实行轮作,每年种植小麦0.6km2、玉米0.48km2、西兰花0.087km2。合作社拥有大中型配套机具30多台套。2021年合作社累计年作业量达到8.67km2,总收入200万元,纯收入48万元。合作社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绿色农业,为农户绿色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增强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共赢,合作社增加了收入,周边群众也很受益。2021年1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流转土地超过6.67km2,15家合作社参与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服务环节涉及小麦机收、玉米机耕、玉米机播、玉米机防等环节,完成农业生产托管试点8km2;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玉米秸秆腐熟还田项目,完成深耕地面积5km2。2021年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面积占全市作业面积90%以上,实现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覆盖。

6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优势和面临的难题

从龙口市四农康硒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可以看出:一是农机装备优势。自合作社创建以来,大力引进外部资金,投入近2000万元,引进24m自走式打药机、28行小麦精密播种机、50t级远红外粮食烘干机、玉米收获机、节水喷灌装置等国内外先进农机装备60多台套,具有农作物全程规模化作业的强大优势,大大地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生产费用。二是新技术推广应用优势。四年来,合作社与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合作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让农民零距离接触现代农业和感受现代农机带来的好处。合作社先后承担了山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经营服务能力提升、烟台市农机安居工程,龙口市2.67km2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700多万元,大力推广了深松整地、节水喷灌、高效植保、粮食干燥等多项农机化新技术。三是规模化生产经营优势。改变了农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使零散土地集中便于农机规模化作业,形成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优势,采取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由合作社统一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也由合作社统一进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7面临的难题

一是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受农业传统生产观念、农户流转意向及地块零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土地集中流转难度大,规模化生产经营难形成。二是规模化经营投资多、风险大、效益低,收益期长,特别是一些生产环节用工多,大幅增加了生产费用。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亟待提档升级。服务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领域需进一步拓宽,目前对农机服务组织的直接支持政策不多,融资难、用地难、维修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8今后发展几点建议

一是积极引导农户创新生产经营观念,减少一家一户小农生产经营弊端,在确保农户权益的基础上,自愿转出土地,并获得最大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重点引进工商、企业资本,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全方位技术服务,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基础建设和发展,积极采取鼓励政策,引导农机社规范化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四是大力鼓励农机合作社引进大型先进农机装备,增强农机化作业能力,提升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增加农机社和群众的收入。五是进一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科学发展,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主体,进一步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和种植大户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服务品牌。引领种植业向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积极创新农机服务机制,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等农机作业服务,促进土地流转[3]。

参考文献

[1]曹瑞娟.强化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的探讨[J].当代农机,2022(10):40-41.

[2]胡伟.农机合作社进入托管新主场[J].农机质量与监督,2022(9):46.

土地流转范文篇4

同志们:

今天的全区农村土地流转现场会是区委、区政府经过研究后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前,区府办、农业局、莲花镇对现场和会议的组织作了认真准备和安排。应该说组织得不错,内容丰富,现场有示范,经验可学习。莲花镇、横路乡两个发言材料都很有特点,请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蔡区长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阐述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重要意义,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蔡区长的讲话立意高,政策性、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请各位一定要认真学习,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

近年来,我区土地流转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处于刚刚起步、破题阶段,与湖州、绍兴、义乌等地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认真贯彻蔡区长的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我区土地流转工作,我再强调几点。

1、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引导。

区里成立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也要抓紧成立组织。要抽调农业、土地、司法等部门的人员,成立一个法律政策指导组,为开展土地流转的乡村提供具体指导。乡镇(街道)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借鉴莲花、横路试点乡镇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在1月15日前报区政府办公室。同时各级要相关召开会议,介绍经验,给群众算账、讲道理、讲法律、讲政策、讲好处,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2、把握流转原则、规范流转手续。

土地流转,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好原则。要以法律政策为依据,这是最根本的原则。一定要认真学习法律、研究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在法律、政策的框架下,在体制机制方面大胆探索;要以群众自愿为基础。群众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做好群众工作是推进土地流转的基础,不能搞一刀切、搞强迫命令。要让群众明白,土地流转,仅仅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从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看,个别农户之间小规模流转的也不少,这说明群众有这个意向,但是这种流转没有规范手续,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而且土地的效益也没有明显增加,要在群众自愿基础上,重点推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向有实力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流转。要以增产增效为目的。土地流转不是简单的换人种地,一定要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全民创业紧密结合起来。首先是土地流转后,土地怎么办?重点要向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向种养大户集中,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增产增效。二是土地流转后,人怎么办?要流向城镇,流向非农产业,实现全民创业,多渠道就业。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土地流转就是成功的。

在土地流转中,我们还有很多需要规范完善的地方。要规范流转的主体,要把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等受让方,作为重点进行规范。还要规范流转的合同,要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使用全区统一规范的合同样本,签定合同,明确流转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和双方的权利责任。并在区、乡、村三级登记备案。

3、建立五项机制、强化三大服务。

一是建立服务机制。在完善莲花、横路两试点乡镇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同时,要建立区、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在农业部门和乡镇(街道)分别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建立服务站,为土地经营权流转双方搭建起信息沟通的桥梁。二是建立监管机制。及时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动态,加强流转过程中的合同签订、鉴证、备案以及土地用途的管理,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健康进行。三是建立纠纷调处机制。要完善我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工作,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各乡镇(街道)、村也要建立相应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组织,及时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为土地流转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探索建立储备机制。要探索通过合作、入股、经营权置换等方式,将部分农户的土地实行集中储备,定期收集信息,建立农村土地供求信息数据库,以便及时对接。五是探索建立评估机制。对农村土地开展分等定级,建立价值评价标准,健全评估体系。要加强土地流转价格和流转款支付方式的引导与指导,提倡以每年支付一次租金的方式加以规范,最大限度降低流转双方的责任风险。

同时要强化三大服务。加强市场信息服务,要指导经营者把握市场动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帮助开拓市场,解决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生产技术服务,要研究和推广规模经营条件下省工省时、节本增收的种养模式,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加强设施装备服务,要优先在规模经营区域大力开展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机械设备、设施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机械服务体系。

4、全面开展调查、统一流转文本。

各乡镇(街道)要在明年2月中旬前完成意向摸底调查,逐一造册登记,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制度。重点建立《农村土地流出意向登记簿》、《农村土地流入意向登记簿》、《农村土地流转台账簿》“三簿”台账,及时掌握已流转情况和下一步流出、流入意向等详细信息,为建立信息库和信息打基础。农业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订一套土地流转示范文本,包括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入股形式流转的合同,流转委托书,流转意向信息簿、流转情况登记簿等。各地要以范本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指导订立正式书面合同。对已经签订书面合同,但不完善的,要引导流转双方当事人参照示范文本进行完善。对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要引导流转双方当事人参照示范文本进行补签。

5、认真落实措施、严格考核督查。

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培育更多的参与主体。拓宽招商网络渠道,建立招商机制,制定招商办法,实施招商奖励。建立项目库,整合一批、包装一批、储备一批,使进优势产业开发。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做好调研,根据我区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提出土地流转工作考核办法,要把健全服务机构、明确服务职责、依法规范操作、调处化解纠纷,特别流转实绩等内容列入考核内容,建立管理服务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流转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将专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结合起来,专项考核结果与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区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流转的补助。同时要加强对全区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土地流转工作有序、规范、健康开展。

土地流转范文篇5

1.1土地产权不清,无法进行质押贷款。由于农户的产权不清,不能使用土地进行质押贷款,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问题至今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也没有明确的文件精神指示。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贷款者不能使用国土资源作为质押物进行质押贷款,这就使一些拥有土地资源的农民无法使用土地进行质押,或得到银行贷款,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流转。1.2社保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居民的社会保险、居民的社会福利、居民的社会求助及对居民的优抚安置、居民个人储蓄保障等相关内容。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仍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能够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经验、学历、薪资待遇等一系列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人们的发展,一部分人宁可在农村种田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衣食父母”———土地,因为土地资源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如果农民轻易放弃耕田种地,大部分人就会认为是放弃了自己的饭碗。1.3农民对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在很多村屯中,村委会、村干部对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的总体文化水平也不高,对土地流转管理的宣传政策也不了解。对于相关法规的认识也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制约了资金向农村流动,束缚了金融事业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普及。1.4农村资金外流,信用社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黑龙江省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金融业信贷的大力支持,在省内现有的金融机构中,唯有农村信用合作社能够为农村土地的流转经营提供信贷业务,而其他金融单位仅是吸收存款,这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近几年,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对相关支农业务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支农服务质量和效果,但仍无法满足农村土地流转资金需求。1.5金融部门业务创新能力低,服务质量不高。各大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竞争意识,严重缺乏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意识,且服务手段比较单一。农村信用社主要的服务项目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该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依靠贷款业务取得的利息,对金融服务品牌的建设和服务方式方法的创新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无法提供农村土地流转等相关金融服务项目。1.6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比率在增高。目前,很多信用社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效果不佳、企业经营决策失误、各类债务废弃无法收回等问题,这对信用社的资产管理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得信用社在金融业务办理方面力不从心。同时,因为农业有周期性、高风险性特点,一些金融单位在日常经营中,向商业化靠拢,金融业务资金主要流向了收益较高的城乡和经济比较繁荣的城镇或非农业部门、单位。此外,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一些金融机构,每年都会通过缴纳存款准备金、购买国债、金融信贷等业务操作,使大量资金流出了农村,极大削弱了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农作用性。

2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情况

2.1金融支持不足黑龙江省的金融类行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在国内金融行业中竞争力有限,尤其是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落后,虽然近几年黑龙江省经济呈稳定发展、年增长率持续上升,但金融行业的服务水平仍远远不能满足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力度。本省金融组织机构数量有限,仅有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阳光农业保险与农村土地流转有金融业务往来。除省内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外,还存在金融机构规模不大、影响力太弱的实际问题。2.2金融业务往来中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业务往来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业务往来中,不良信贷客户量逐渐增多,致使放贷金额逐渐增大,但很难全额收回。因为农业耕种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很多因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破坏是人为无法控制的,这就导致农业信贷风险增大。部分金融单位信贷工作人员的风险判断意识差,风险的防范意识弱,控制能力不强,造成农信的信用额度低、综合素质不高、收入不稳定等问题,还造成信贷业务还款不及时、违约率不断增长。久而久之,金融机构就会逐渐减少农业信贷的业务操作量。第二,金融机构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逐渐减弱,资金大量转向城镇,很多金融机构考虑到放贷给农村地区的信贷风险太大,资金回收率低,不敢放贷给农民。还有一些收入相对较高的农民将自己耕种的收入存到银行,资金通过银行快速流向了城市,农业生产劳作的流转资金也随之减少,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3加强金融支持力度的基本策略

3.1创新支农土地流转金融业务

为更好地满足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高效、顺利进行,政府部门应加强金融机构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加强服务政策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高效、快捷、低投入地推广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服务。根据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群体对象、农村区域特征、农民需求差异,对客户进行详细的类别划分。金融组织机构要积极主动研发满足农村经济现状和农民消费的金融产品。各金融组织机构还应对农户需求进行考察、调研,要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主动拓宽小额度信用贷款的服务范畴,要按照农村金融客户的经济发展特性,创新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结算方式,要研发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结算工具,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户的结算效率,降低农户的支出。

3.2强化金融支持保障政策

强化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金融支持保障政策,降低金融行业的操作风险,提升金融组织机构的回馈效率,同时有效控制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业务的款项资金。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关注农村经济金融的生态建设,要尽最大努力创造高效、快速、公正、廉洁的政务办公环境及服务环境。金融组织机构要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项目考核评价体制,制定金融信贷业务的守信获益体制和失信惩罚制度,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强化农民的信用文化。要建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现代农村金融服务行业与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保障。

4结语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金融的主题是合作性。新形势下,各大金融组织机构要大力支持农村的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做强、做大,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张涛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祁丽,迟艳琴.黑龙江农村土地流转及其金融支持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09):118-119.

[2]王敏霞,李停停,代赫萍.关于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6,(05):60-61.

土地流转范文篇6

一、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及成效

市位于省中部,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人口91.5万,下辖3乡15镇4个街道办事处。共有708个行政村,8040个村民小组,农村土地承包户223547户,农村承包人口767865人,承包耕地面积为678652亩。近年来,市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近18.2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6473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54%,涉及农户5.2万户,占总农户的23.3%。承包方式以转包、租赁、转让为主。

市农村土地流转在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些新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把零星的土地从农民手中集中连片,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规模特色产业,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2、推动了农业经营机制的创新。主要是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基地”的模式,与农民签订流转合同,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3、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利用率。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4、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了一家一户封闭式的经营格局,使土地逐步转向种田大户,既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又解放了大批农业劳动力,使许多农民可以离开土地安心外出务工经商,转向二、三产业,从而优化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

5、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既可以获得流转收入,还可以腾出手来从事其他工作,有的通过土地入股还能获得一定的分红收入,或通过就近在流转的生产基地务工赚取工资收入。

二、当前市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的行为不规范。一是土地流转存在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许多流转特别是农户之间的流转都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流转期限短。除林地流转期限较长以外,以转包为主的农户间的耕地流转,期限一般1—3年,有的更短。二是流转无合同或合同不规范。大部分地方土地流转都没有合同,特别是水田流转通常用口头协议的方式进行私下流转,即使有合同,也存在权利义务表述不清、利益分配不规范等不完善之处,这种情况极易造成土地承包关系混乱,形成土地流转纠纷隐患。

2、乡村两级中介组织和管理服务机构功能不健全。对于农村土地流转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引导管理上,缺乏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管理和服务,农户自发土地流转占相当比重。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多数农户土地流转发生在父子、叔侄、亲戚及邻居之间,有些是被动流转,因无力耕种,谈不上精耕细作,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3、政策宣传和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宣传教育没有跟上来,农民思想认识不足,心存疑虑。部分农民怕土地流转会失去承包权,影响自己的利益。因此,宁可粗放经营,甚至撂荒、弃耕,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另外,由于市就土地流转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因此,乡村基层干部没有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去正确引导农民依法有序流转。

三、当前制约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

1、土地分散经营制约着土地流转。由于土地肥瘦不一,大块的土地被分割成条条块块。划分土地时以及后来的几次小调整留下的种种弊端,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市人均耕地仅0.85亩,而且每户的承包土地相对分散。这种土地的分散经营,要转为集中规模经营,由于涉及的农户多,农户之间的思想认识不一致,严重制约了土地的有序流转,影响了土地规模效益的发挥。

2、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制约着土地流转。农村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普遍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两大功能。这就决定了农民把土地作为命根子来看待,不愿轻易离开土地。他们认为,有了土地,生活就有退路,即使外出打工赚不到钱还可以返乡种田,心里踏实。同时,由于目前城镇化水平较低,吸纳农民就业能力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空间有限,以及农民自身知识技能的储备不足,进城就业门路窄,无法在城市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因此,农民始终把土地作为自己的最后保障。有钱的不在乎土地流转所得的收益,没有钱的更惦恋土地。有的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将土地转让出去。另外,近年来国家将各种惠农补贴直接发放给承包农户的发放方式,也挫伤了部分种粮户的积极性。

3、效益价格低廉制约着土地流转。虽然政策倡导土地要有偿流转,但是土地流转的价格极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的亩平均成本481.1元,以来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有的甚至成倍增长,亩均成本再次增加60—80元,亩利润仅为185.2元,按照复种指数2计算,平均亩利润仅为370.4元。受此影响土地流转的价格难以提高,流转农户难以获得较高的土地收益,因此选择粗放经营而不流转。二是土地流转渠道不畅。由于缺乏信息渠道,缺乏规范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急于流转土地的农民只能低价或无偿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耕种。三是农民土地经营流转价格意识淡薄。土地流转价格不像普通商品价格那样容易确定,且目前又没有完整的价格评估机制,从而导致农民价格意识淡薄。四是农业特色产业少,带动力不强,使得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而评价土地流转的成效,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农民流转土地后,通过经营主体的集约化经营,土地的产出效益比流转前是不是提高了。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对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地方由于缺乏效益明显、可持续性强的特色农业产业的有力支撑,农用地需求相对较少,许多农户面临着土地向何处流转的困惑。

4、农业规模经营风险大制约着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一般前期投入资金大,回笼周期长。加之缺乏配套的风险防范机制作保障,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经营不善等不确定因素均可导致产业效益降低甚至血本无归,一旦发生这类情况就难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将造成新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另外,水田流转对于种粮大户也有些现实问题难以解决。如粮食收割后怎么晒干处理等。因此大多数流转经营主体对土地流转表现得很谨慎,不敢轻易接手。

四、推进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1、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和典型引导。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农民对土地流转有新的认识,改变一些农户宁可抛荒、不可失地的想法,解决农户土地流转中的思想顾虑。帮农民算好账,进行流转疏导。通过算账,使一部分农民将承包土地通过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加强典型引导。积极引导农民进行探索性示范试点,让农民看到土地流转的好处后,因势利导促进土地正常流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城郊地区、交通干线沿线和边远地区不同的情况,在每个乡镇办事处重点抓好1—2个村的土地流转工作,特别是在完善土地承包机制、推进土地流转上要有所突破,为逐步在面上推开探索和积累经验。

2、健全乡村两级管理服务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以乡镇办事处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为依托,全面建立乡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各行政村都明确村主任为土地流转信息员,有条件的村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积极培育规范的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为农村土地流转搭建服务平台,承担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指导、业务咨询,以及土地供求登记、信息、项目推介、中介协调、合同鉴证、跟踪服务和纠纷调处仲裁等服务工作。同时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必要的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或信息员,随时收集并向乡(镇)土地流转中心报送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参与流转收益评估,协助土地流转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通过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的有效结合,为土地流转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土地流转范文篇7

一、三省推动土地流转的取得的积极成效

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升农村土地使用价值,发展集约化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xx、xx、xx三省顺应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有效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一方面使农民自愿地将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及时转让出去,另一方面使部分经营有方、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民能及时获得相应的土地,解决“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多种不能、少种不行”的人地矛盾,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截止2007年底,xx省长沙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19.63万亩,占农用土地总面积的9.15%,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52.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4%,耕地流转面积比1995年二轮承包土地开始时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已达534家,500亩以上的达134家,1000亩以上的已达61家。

xx省xx市临川区到2007年底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农户已达863户,100亩以上的农户达29户,200亩以上的大户8户,促进了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和企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种粮的经济效益。龙南县近年来引导10万多亩农田、山地向种植能手流转,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多个,集约化种植脐橙6万多亩,无公害蔬菜3万多亩,蚕桑1万多亩,花卉苗木5000多亩,土地规模化种植比原来每亩增收200元以上,每年增收2000万元以上。

?xx省xx县集体所有农用土地总面积130.3万亩,耕地承包面积108万亩。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1.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8.8%。xx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4万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其中100亩以上承包大户230多户,流转承包4万多亩。

(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土地流转有利于催生和培育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市场导向建设规模化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使“公司+农户”形成有机整体,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土地流转突破了在亲戚、村组农民之间的范围,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工商企业等逐渐成为土地流转的重要受让主体。xx省长沙市已有46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的模式受让流转土地14万亩。

xx省xx市信州区通过成立农村土地权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及时推出了抛荒地或粗放经营地转包、大户或场园主租赁、承包户或各村组之间互换丘块以及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等4种流转新模式,目前该区已形成水稻、蔬菜、水产、瓜果4大农业支柱产业,产业基地总面积已达10万亩,近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保持在12%以上。大余县采取转包、入股、出租、反租、倒包、互换等形式,积极引导土地流向本地优势生产经营项目集中,2007年村土地流转面积达3.0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以上,发展花卉苗木、肉鸭养殖与板鸭加工两个产值超亿元的主导产业和商品蔬菜、脐橙、甜玉米、蚕桑、生猪等特色产业,并以此组建形成了一批市、县龙头示范区。

xx省xx县三河镇木兰村土地流转经营合作社成立后,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社,把转包的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组织对外发包,由合作社与承租户以合同契约的方式确定租赁者与被租赁者的关系,由于合作社确实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民要求入社的积极性高涨,全村860户农户有500多户加入了合作社,流转土地占全村土地的50%以上。

(三)实现了转移劳动力和农民增收双赢。广大农村人多地少,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增收空间不大。土地流转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摆脱土地的羁绊,从事效益更高的工作,又减轻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经营责任田的压力,解除了农民离土离乡的后顾之忧,因而一大批会手艺、头脑活、善经营的农民纷纷摆脱土地的束缚,外出务工或自行创业,既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又增加了农民收入。xx岳阳市2007年流转土面积50万亩,其中农户流转承包地18.7万亩,通过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88.5万人,劳务收入44.3亿元。平江县土地流转面积占24.5%,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占33%,全年劳务现金收入达13亿元。

到2007年底,xx省长年外出务工农民达到302.61万人。xx市临川区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17万余人,比上年增加1.5万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33.5万的50.7%,务工总收入达13亿元,比上年增收1亿多元。乐平市众埠镇积极引导,将外出人员需要流转的土地进行转包,使其向种养大户、能手及外商集中。2007年,该镇外出务工人员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流转,无一抛荒、搁荒现象,流转面积达11000余亩,30亩以上转包大户达300户,转包面积最大的达220余亩,既促进了富余劳动力的

xx省xx县木兰村农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对外发包后,1亩地年租金达358元,全归农户,合作社不留一分钱,加上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和土地重新丈量实际转包的田亩数增加等,每亩实际收入600—700元,不论与周边农户比,还是与自己过去耕种比,每亩地净增收入100多元。同时,土地租赁给大户经营后农民还可以在大户承租的田里打工,按每天50元工钱计算,一年累计打工日60天,工资性收入就达3000元。农民有了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使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每个劳动力年收入可达1至1.5万元。

(四)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农村土地进行依法合理流转,使宝贵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加速了农村奔小康的进程。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认为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是土地流转最直接、最明显的成效。xx省新余市渝水区每年一入冬便有不少闲置土地随之进入“冬眠期”,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该区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以适当价格统一集中农户的冬闲田,对外实行季节性租赁,并鼓励种植大户、工商户等承包经营冬闲田,最大限度地控制耕地闲置。横峰县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做活冬闲田文章,通过转包、转让、租赁等多种形式让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生产。2007年有110多户懂技术、有市场经验的当地农户或外地客商在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下,承租了3200多亩冬闲田从事外向型蔬菜、水果种植等,冬闲田出租农户户均增收1600多元。

xx省xx针对全县近2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实际,鼓励和引导群众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三河镇木兰村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483户农户以1600亩抛荒地和低洼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包给32个大户从事粮油和特种水产养殖等规模经营,使“死田”变成了“活田”。

(五)加快了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常规农业比较效益低,小规模经营农户效益差。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及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加快了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xx省黎川县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农田机械化推广速度不断加快,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全县水稻收割机、耕作机、手扶拖拉机、整耕机达1850多台,两季机耕面积达16万亩,机收面积达8万亩,机械化综合程度达到40%以上。到2007年底,xx市临川区手扶拖拉机达3710台,比上年增长8.4%,耕整机1162台,比上年增长12%,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土地流转还适应了农业科技推广的需要,增加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新余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反映,向一个大户推广新技术或新品种,一推广就是几十亩或几百亩,相当于向原来的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农户推广的面积,并能对周围村及农户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科技进步。

(六)带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土地流转不仅使各种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和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找到了用武之地,而且为各种中介或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土壤。目前,xx全省生产合作和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已达6800余个,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永新县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有序流转土地,带动了农技、农机、种子、供销、金融等涉农部门围绕土地流转开展政策、信息、技术、资金等全方位的服务,为土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南康市各乡(镇、街道)专门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山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土地流转的宣传教育和中介服务,使群众看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为使承租者安心投资创业,乡、村组织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提供劳务用工、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有关手续等服务工作,2007年该市已实现土地流转10000多亩,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南丰县洽湾、莱溪等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利用网络终端设备、手机信息等现代传播手段,收集并土地流转供需信息,及时为流转双方办理流转手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三省推进土地流转的经验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土地合理流转,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实际步骤。三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实践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

(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前提。他们认为,土地是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而且农民又是一个弱势群体,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极其有限。在土地资源日愈紧缺的情况下,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注意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搞土地流转,变相搞土地征用和截流土地流转收益行为和现象发生,切实把维护和实现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作为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基于这一认识,他们紧密结合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立足于防范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行为的发生,认真研究制订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及操作细则,明确规定土地流转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土地是否流转、以哪种形式流转由农民自主决定,不准任何组织以任何理由违背农民和村组意愿强迫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收益必须全额交付农民,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占用和扣缴,从制度上奠定了维护和发展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基础,保证了农村土地流转按照有利于促进“三农”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顺利推进。

(二)自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确保不改变流转土地用途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底线。他们认为,我国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坚守180亿亩耕地红线,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可动摇的目标,各级政府都肩负着历史性的重任,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中,必须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好农村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正确处理和科学把握好追求地方政绩与贯彻基本国策的关系,在推进土地流转中切实有效地防止流转土地转作它用,坚决守住耕地保护这一重要底线。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坚持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中,科学引导加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人口和服务业向城镇集中,耕地向种植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并通过积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实施耕地田水林路综合治理,并从制度上重视强化流转土地用途的审查把关、监督检查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改变耕地用途的行为发生,守住了耕地保有的底线,呈现出耕地总量不减反增、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三)坚持有序流转原则,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是推进土地流转的重要保障。他们认为,农村土地流转关系千家万户农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生计,规范、有序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不仅是主动排解人为影响和干扰、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不受侵害的需要,而且是有效防范土地流转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基于这一认识,立足防患于未然,重视加强土地流转制度建设,一是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县、乡农经管理部门为土地流转主管单位,具有监督、指导、管理、调解等职责;二是建立了目标考核制:把土地流转工作列入乡镇和有关部门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年终对土地流转工作实行考核;三是建立了督查制度:由有关部门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四是建立了规范的土地流转三级网络:即村级设立调处小组,乡镇(街办)设立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县设立农村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并制定了便民、评议、回访等制度,印制了调解申请书、调解程序、调解笔录等规范性文书,形成了相互贯通、协调一致的一体化管理网络和配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土地流转的规范有序推进,有效地预防了土地流转纠纷事件,确保了“三农”稳定发展和农村稳定和谐。

(四)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不断创新土地流转形式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动力。他们认为,推进土地流转是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和途径,但最重要、最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加速农村全面小康的进程。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土地流转形式,使农村土地流转由过去单一的以转包为主向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多种形式转变,积极引导并鼓励土地经营权向种植能手和规模大户流转,形成规模经营优势;支持并鼓励农户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形式成立农村土地合作社,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经营、产供销一体化发展;鼓励并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参与土地流转,实行基地化种养,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实施社会化服务。这些积极的流转形式,在有效促进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同时,都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土地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农户利益的长久化、最大化。

(五)强化政策支持措施,着力完善“三农”服务支撑体系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保证。他们认为:农业是基础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决不能简单地实现“流转”了之,达到“规模”完事,政府必须自觉地强化政策支持措施,积极完善服务支撑“三农”的体系,全力帮扶“三农”又好又快发展。基于这一认识,他们重视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等支农资金,加大对标准农田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带薪带岗,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科技指导和发展特色种养业生产加工基地,支持金融部门加大对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积极探索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强化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在流转地区推行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不仅有力地强化了“三农”的基础地位,激励了土地规模经营主体的信心,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使土地流转户的收益有了持续的增长,最大限度地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积极而又稳步推进我省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省农村土地流转在各地逐渐兴起,有的地方形成了一定规模,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总体来看还处在摸索起步阶段,各地进展不平衡,流转规模不大,流转形式不多,流转不规范问题日益显现,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组织指导,积极而又稳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力度。全面准确地把握党和国家农村土地流转的方针政策,是科学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思想保障,要以县乡政府和村社为重点,认真组织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使直接面对农民的各级领导和干部在指导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正确把握流转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干部,流转的前提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流转的底线是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真正从认识上、行动上掌握科学指导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方法、方式,统一科学推进土地流转的认识,提高科学推进土地流转的能力,从而为积极而又稳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夯实思想和工作基础。

(二)加快建立健全规范的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和规程。土地流转是一项探索性、政策性、开拓性、民生性很强的工作,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科学严密的操作规程,是农村土地流转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做到未雨绸缪。省及州(地、市)农业部门应抓紧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及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的一系列具体操作规程,特别要加快制定规范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加快建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仲裁程序、仲裁方法和仲裁制度,尽快形成完备、规范的土地流转合理制度和办法,切实做到依法规范流转行为,确保流转平稳有序推进。

(三)积极探索利于农民利益最大化的土地流转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最根本的不仅在于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恶意侵犯,而且要积极追求农民利益最大化,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应认真总结前几年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发现成功范例,推广成熟经验。从全省土地流转的成功实践和省外经验来看,当前应积极引导和着力推广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的流转形式,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流转形式,以及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联合建立新的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流转形式,并要重视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经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支持县乡政府和农民群众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探索形式多样的流转形式,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尽快形成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实现、发展好农民群众利益的土地流转新机制。

土地流转范文篇8

一、土地流转的缺陷

由于土地流转政策性强,加之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目前流转还处于自发阶段,其表现:

1、自发流转。由于农民打工者较多,又不能使土地撂荒,就私下协商,以口头协议转包出租,规范性差。

2、零星流转。农村土地流转以转包为主,大多是流向亲戚朋友和关系好的农户,流转分散,并没有向种植大户集中,集约化程度低。

3、短期流转。流转的随意性大,没有固定期限,因农民打工的不稳定性,春“让”(地)秋收(地),土地投入短期行为,不利于地力培养。

4、无偿流转。原来转包土地只是为了不上交农特两税,现在种地无税,反而给补贴,土地增值空间加大,要求收回耕地者居多,增加了利益冲突,土地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

二、坚持土地流转原则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若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生活依靠。所以,在二、三产业不发达的山区农村,对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都要慎之又慎,切不可盲目流转。要正确处理土地流转与缩小贫富差距的关系、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与确保粮食安全的关系、与保护土地国策的关系、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让“耕者有其田”,稳定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是农民社会保障的基础,土地流转不能偏离这个基本的“农情”,否则,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坚持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党的*届三中全会对土地流转的规定是“三个不得”:一是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二是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三是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三个不得”是指导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方针,这个原则动摇不得,反之就会出乱子。要坚持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推进土地流转,确保农民将土地稳经营权转让后没有后顾之忧。

2、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的原则,不能违背农民意愿而强迫命令。要明确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干部。土地流转依法是根本,自愿是前提,有偿是保障。因为农民的个体差异、劳动技能、谋生手段、资本积累等等都不尽相同,就现阶段来说农民从工经商者仍然占少数,而绝大多数农民仍以耕地维生,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3、坚持市场流转机制。土地流转的机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特别是招商引资的工业用地、房地产开发、大型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等等,应按照市场法则进行市场运作,企业要赚钱,无可厚非,但农民的损失不能完全由政府承担,企业也要承担社会责任,给农民以足额补偿。作为政府要引导而不干预,服务而不包办,放活而不放任。在保证土地增值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三、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

土地流转是农民利益的焦点所在,它关系到农民生活保障,农村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采取正确的策略和稳妥的方式处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以保持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地发展。

1、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引导服务土地流转,减少土地流转矛盾。市级政府应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以法对土地流转纠纷进行裁决,增强约束力,保证农民权益不受侵害。乡(镇)村应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服务协调,全面开展信息沟通、土地评估、法律咨询等工作,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力防控因土地流转失去公允而刺激不稳定因素的增长,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2、规范土地交易程序。依法实行土地交易,搞好土地收益评估,确保公开、公正、公平流转。更重要的是制作规范性的合同文本,对流转土地的期限用途、双方权利义务、支付方式等内容作出详细约定,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备案归档,以保证双方利益不受损害。

3、加强组织领导。市、乡(镇)、村都要有专人负责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经管、财政、监察、国土、农业、信访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自觉服从农村改革的大局利益,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从组织上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健康运行。

土地流转范文篇9

1.1如果流转土地仍是经营粮油等传统农作物,农户要求取得全部流转净收益的,应予支持;1.2如果流转土地已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流转费标准应由农户与村委会平等协商、自愿约定,协商不成的,根据实际情况及有关政策予以确定;1.3如果农户只是要求村委会提高转包金的,因涉及转包合同关系,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不予支持。当然,如果村委会确实从未向农户支付流转费,农户要求确认该协议无效的,应予支持。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基于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考虑,农户应取代村委会作为转包合同的发包人,承继转包合同的权利义务。笔者建议,采取此种流转方式的村委会应当就流转费标准与农户尽快进行协商,达成书面的补偿协议,逐步实现向有偿流转的过渡。

2促进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农户和土地流转受让方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交易主体,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种养殖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重要力量,主导着土地流转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所以,近两年以来,我市把大力培育发展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放在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

3采取积极的土地流转政策

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必须确立支持土地流转就是支持现代农业、推进乡域经济发展的观念,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并对流出、流入方采取扶持鼓励政策,对流入方按流入面积、种植作物给予相应的政策性补贴资金;对规模经营大户,在信贷、保险、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以巩固土地流转成果。

4加强政府引导,着力政策推进

土地流转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引导尤为重要。第一,以政策服务为中心,营造流转氛围。出台专门文件,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宣传贯彻党中央土地政策,解除部分基层领导和群众思想疑虑。第二,综合规划,选好发展项目。按照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思路,进行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规划,着力招商引资。第三,强化组织协调,明确部门分工,专门机构管理,一条龙服务。

5做到“三个结合”

“三个结合”:一是土地流转要和土地规模相结合。我们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试点示范、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合理组织有效引导,以流转促规模,以规模带流转,走出了土地良性流转的路子,使农民真正流得出,流转出土地的农民收入真正得到提高,减少土地纠纷的发生。二是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三是土地流转要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土地流转必须立足于大农业、大农机、大科技,才能使流转出土地的农民收入增加。使农民土地土地流得出不发生土地纠纷。

6土地流转要依法开展,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意

政府部门要积极宣传、动员、引导和扶持,县上要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办事机构,赋于职能,并从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乡村两级要大力宣传动员,积极引导,先行开展示范试点,争取得到农民认可,自愿进行流转,不要全面铺开,不能强行推进,更不能搞一刀切。

7要进一步建立与土地流转相对应的保障机制

要加大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技术培训,促使其向二、三产业转移;通过短期、单项的实用技能培训,帮助年龄较大、文化基础较差的农户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农业技术能手;特别要完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户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

8建立土地交易市场,实现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范文篇10

一、土地流转的探索

腰站堡村的传统种植作物是大田玉米,品种单一,经营粗放,效益低下。今年1月份,该村进行了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新任村书记许舰中与村主任田明利,均为多年在外经商的本村人,分别是张家口市忠利源商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在深化村情认识的基础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决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以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增效,带领全村人走上富裕道路。随后,村两委班子以集体牵头成立了“凯方农业合作社”,并引进了千亩西班牙西红柿生产种植项目,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凯方农业合作社”与农户达成土地流转协议。截止3月底,仅两个月时间,该村就此项目流转土地800亩,签订协议的农户约400户。

(一)项目介绍。从事多年农产品购销和加工贸易的许舰中,凭借以往经验和多次市场调查,认为今年全国的西红柿种植面积将大幅减少,为腰站堡村以优质西红柿拓宽市场增加收入提供了机遇。此外,许舰中的公司具有蕃茄酱加工生产线,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减少了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风险。

(二)收益分配。由“凯方农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千亩订单,订单形式为土地入股,即底金+股份+分红。底金是指合作社每年按每亩1000元支付农户作为土地保值金。股权与分红是指在盈利情况下,合作社与农户按每亩纯利润“八比二”的比例分红,合作社每年年终一次性支付当年红利,合同期为三年。按照今年订单计算,合作社全年可创产值1250万元,合作社纯收入为650万元,农户在每亩1000元底金的基础上可分利1300元。

(三)实践意义。一是土地效益大幅提高。腰站堡村以种植传统大田玉米为主,种植西红柿后亩均效益达3000多元,是原来传统种植亩均效益的6倍。三年合作期满后,村集体平均年收入可达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5000元。二是产业层次不断升级。西班牙西红柿是国际新品种,规模化种植将极大提升设施化农业水平;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等现代经营形式,产供销一条龙,将极大提高市场化水平。三是示范效应明显凸现。高产高效的示范基地,将对周边农民产生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由此可能带动全镇甚至全区农户向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发展。四是就业渠道越来越宽。农民在将土地流转后,获得不低于传统种植业收入的同时,还可以从事其它产业。

二、土地流转引发的思考

要充分发挥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抓手作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必须行之有效、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需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总体思路上要做到“三个结合”。把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结合起来,让一部分农民成为种植大户;把推进土地流转和全民创业结合起来,让一部分农民变成“小老板”;把推进土地流转和本地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让更多离地不离家的农民成为打工者。

(二)在突破思想障碍上要做到因势利导。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细致地做好农民的宣传和解释工作,积极引导农民算好土地租金收入账、外出打工收入账,提高他们的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对流转顾虑户,除了做思想工作,还要针对不同情况,一户一策,创新举措,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

(三)在探索具体方式上要做到因地制宜。在土地流向上,要面向已形成一定产业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要面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种植业,要面向具有一定实力的种粮大户。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主要是土地出租,即村里通过和农户协商,将农户承包的土地租赁过来再反租,这既是腰站堡村采用的也是当前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还有几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转让,即承包户将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全部转让;二是转包,即承包户将部分或全部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转给其他农户,保留承包权;三是托管,即外出务工农户将承包土地委托本村农户进行生产管理;四是互换,即农户之间相互协商进行承包地调换。

(四)在搭建服务平台上要做到创新机制。一是制定优惠政策。要出台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做好通电、道路、排灌等配套项目。二是搭建服务平台。要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从事信息、合同鉴定、政策咨询等方面

工作,并协调解决好流出流入方用工、报酬等方面问题。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