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6:48:52

土地调控

土地调控范文篇1

自**年10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下发以来,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务院和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又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关于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以及《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等一系列土地调控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了规划管理,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用地,除经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可依据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外,各级地方政府不得擅自调整或修改市、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禁通过调整修改土地利用规划,规避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2、调整了计划管理模式。

各类新增建设用地必须有土地利用计划,各级政府不得违反年度计划批准土地。新修订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把过去只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计划控制调整为不仅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进行计划控制,还将未利用土地纳入计划管理。此外,将过去强调对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调整为重点对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将国家批准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单独选址项目用地计划,与城镇建设用地计划分开下达。

3、强化了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

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把用地预审作为项目核准、备案、审批的前置条件。通过对投资强度、容积率,是否符合规划,是否有计划,征收土地补偿是否到位,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是否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等进行审查出具意见。

4、增加了土地征收报批难度。

(1)对报件材料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2007年用地报批材料与以往相比在数量上大大增加,在质量上更加严格,2007年新增了经被征地农民每户签字的告知书确认表、社会保障部门审查说明及表格、项目未动工说明、征地勘测报告及准确标注项目位置的土地利用分幅现状图、土地开发利用方案、单独选址需附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及调整图等用地报批材料。组织汇报材料的工作量较以前成倍增加。

(2)申报审批的程序越来越多,审批时间越来越长。目前建设用地报批大致分为报前、上报审批和批后征收三个阶段。征收土地方案编制前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增设了农民知情权、听证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关手续以及涉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及资金等审批必备证明证据材料。报件的审批也由以前的会签制度,改为会签后再开用地报件审查会议集体审查。省厅参与审查的处室也从以前的4个,增加到现在的9个,大大延长了审批的时间。

5、提高了土地征收成本。

(1)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的《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将原标准提高一倍,我县14元/m2的标准提高到28元/m2,每亩增加9333元。

(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占用税从目前水平提高了4倍左右(我县提高后将达到10000~14000元/亩),占用基本农田的,在耕地标准上再增加50%。

6、进一步加大了基本农田保护力度。

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列入政府考核的主要内容,对占补不平衡的地区一律停止各类建设用地的报批。省国土厅经省政府批准下发了《安徽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细则》(皖国土资[2007]166号),并根据细则组织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省统计局和省国土厅等部门对各市、县逐一考核检查。

7、制定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

省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劳动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2007]30号),均明确要求各地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并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情况说明表》作为用地报批的必备材料。

8、进一步规范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程序。

程序规定受让人必须依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付清全部土地出让金后方可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未按出让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出让金的,不得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也不得按出让金交纳比例分割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

9、实行了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

制定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从2007年元月1日起所有工业用地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出让价格必须执行最低价标准,我县为11.2万元/亩。

10、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土地整理折抵只能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批准的试点范围内,土地置换纳入计划管理。

11、进一步加强了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力度。

针对国发[**]28号和国发[**]31号下发以来土地违法的形势和特点,自2006年10月以来国家开展了一系列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行动。一是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2006年10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的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排查清理。2007年7月,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通知》,对继续开展专项行动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2007年9月,国土资源部集中开展了主要以清理、查处“以租”、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工业用地、违批先用等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百日行动”。三是卫片检查。200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部分重点城市分别两次开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的土地执法检查工作。芜湖市两次均在检查范围。四是2007年监察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清理工作。五是2007年监察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二、2008年各类建设用地所面临的形势

2008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的控制:一是缩小土地利用计划总盘子,预计安徽省计划要比2007年减少约15000亩,省政府分到各市的计划将相应减少。二是省政府将土地置换纳入计划管理,初步考虑每个县(区)置换计划不得超过1000亩。三是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只能用于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不得折抵为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已批准的试点范围内。四是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村民住宅用地,均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依法办理用地批准手续。五是报批费用将大幅度提高。六是报批程序更加烦琐。因此,我县2008年用地计划将更趋紧张,用地成本将大幅提高,用地难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形势,为保障我县经济发展对用地需求。2008年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鼓励用地单位(个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制定一套完善的节约集约用地奖励政策。如:超过基准地价平均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可不再收取相关的配套费用,利用原有厂区空闲地建设的给予适当优惠等。

2、建立全县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综合评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其评价结果与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挂钩,同时纳入年度考核目标。

3、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处置好闲置土地和利用率不高的建设用地。按照《闲置土地管理办法》加大对已用土地的监管,对闲置、空闲土地及时清理,依法收取闲置费和收回土地使用权。

4、以好、大、高、外项目为重点开展招商活动,以便向市政府争取用地计划。

5、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对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做出规划,引导和鼓励将适宜建设的未利用土地开发成建设用地。

土地调控范文篇2

为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严肃性,规范土地市场秩序,防止楼市动荡造成风险,现就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清理违规设立的各类园区。凡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设立的园区,不管什么名称,都必须进行认真清理。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设立的园区,必须撤消,并追究批准者的责任。各地不得为迎合设立园区而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立的园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提供土地。未经依法批准用地的,要依法查处,追究责任。

二、严禁违法下放土地审批权。各类园区用地必须纳入当地政府的统一计划,统一供应、统一市场管理。经营性用地也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严格控制各类园区的商品房开发。严禁以科技、教育等产业优惠政策名义取得土地后用于商品房开发。要严肃查处此类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

三、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商品房开发。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与乡村签订协议圈占土地。对于签订这种协议,要求办理用地手续的,要进行认真清理,所签协议一律无效。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以此规避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有关规定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办理用地手续。凡是通过炒卖各种协议、立项批准书、规划许可证后变相取得土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律不予承认,不得办理用地手续。

四、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特别是住宅和写字楼用地的供应量,优化土地供应布局和结构,防止楼市动荡带来风险。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过量供应的地方,要认真进行清理。普通住宅价格上涨过快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当地居民购买并居住的普通住宅的土地供应,但也要把握市场吸纳能力,严格控制总量。供地方式要公开、公平、公正,保证土地市场的稳定、公开、安全运行。

土地调控范文篇3

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对世界各国而言,土地都是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对中国亦如此。

(一)中国土地税收的历史与现状

土地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从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手中强制无偿地取得部分土地收益的一种税收,是政府政治权力的表现。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代,中国就有土地税收。由于数千年来,中国都以农业生产为主,田赋以及演变到后来的农业税是中国历代的主要税赋。对城市土地征税源于1866年上海公共租界首先开征地捐。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国有化,对农村土地仅征收农业税,城市土地税并入工商企业税收计征。改革开放以后,土地税种逐渐增加。1979年7月1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规定,如果场地使用权未作为中国合营者投资的一部分,合营企业应向我国政府交纳使用费。1987年4月1日,由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开征耕地占用税。1988年9月27日,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自1988年1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土地增值税。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涉及城市土地的税收主要有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12个税种,分别从不同侧面调节土地的利用。

(二)中国政府的土地非税收入

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率先试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1988年4月,在宪法中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从此土地使用权转让有了法律依据。1990年6月,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使我国城镇国有土地市场有了法律保护。

土地是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资产自然会给所有者带来收益。土地出让金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后,土地所有者依据经济原则从土地使用者方取得的一种收入,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本质上是地租。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出让主管部门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单位或个人,按规定向单位或个人收取的土地出让价款。

1989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管理的通知》,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收入中,“40%上交中央财政,60%留归地方财政。不论上交中央财政还是上交地方财政的收入,都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专款专用”。上述文件未及实施。两个月后,财政部公布《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管理暂行实施办法》,中央在土地出让金分享上后退一步:土地出让后,当地政府可“先留下20%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建设费用,其余部分40%上交中央财政,60%留归取得收入的城市财政部门”。1992年9月,财政部出台《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的暂行办法》,把中央对土地出让金的分成比例缩小为5%;1993年底实行分税制改革时,又把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中央提取5%的规定也被取消。从此,土地出让金全部划归地方政府,依然“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

2005年,全国共出让土地面积16.32万公顷,出让价款5505.15亿元。除土地出让金外,政府收取的土地非税收入还包括新增建设用地补偿费、土地登记费、征地管理费、外资土地使用费等。

(三)中国来自土地的隐性财政收入

如前所述,我国政府拥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价值巨大,但政府在支配这些土地时,并不完全以货币的形态表现出来,而是以直接配置的方式将土地分配给特定的项目与各种用途上,如支持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土地划拨、重点工程建设的土地划拨等,这些配置活动都减免了土地出让金,但实质上是财政的隐性土地收入。这种隐性土地收入的特点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同时进行。

二、中国土地财政收入存在的问题

中国来自土地的财政收入名目繁多,在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社会经济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缺陷仍然明显存在。

(一)中国土地税制内外有别

在现行的土地税制体系下,不仅存在同一税种内外分设,而且有些税种还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及外国课税人排除在课税对象之外,如房地产方面,对内分设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而对外则是房地产税,名为房地产税,实际只是对房产征税,对地产不征税。而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等税种,又只对内征收,对外不征收。内外税制有别有违国民待遇原则,不利于内外资企业间的平等竞争。(二)土地税收体系中部分税种之间相互矛盾

1、土地增值税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负配合失当。土地增值税仅就已售房地产的增值课征,而将未售房地产的增值排除在外,即现行土地增值税实际上是房地产流转环节税收,由于其名义税率较高,使房地产流转环节的税收负担过重,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不完善,又使得房地产占用环节的税负过轻。

2、房产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存在重复课税。

199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出让与转让暂行条例》,全面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此后建造的大量房产其价值中都已包含了所占用土地的价值,这部分房产一方面要就包括土地价值在内的房产原值纳税;另一方面还要再缴纳土地使用税,很显然存在重复课税问题。

(三)土地税收体系中部分税种设计不合理

1、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过窄、名义税率过高。将土地的自然升值收归公有是土地增值税开征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土地的自然增值是指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日益需要而导致的非因土地所有者投资改良而造成的土地升值。土地的自然升值包括两类:一类是已出售土地的自然升值;另一类是未出售土地的自然升值。虽然由于土地未出售而未获得货币等实现形式,但升值仍然是现实存在的。因此,在开征和曾开征土地增值税的国家中,如德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对两类自然升值均课税,韩国则就闲置土地的自然升值课税,而我国仅就已出售土地的升值税,这使得出售土地与保有土地之间存在税负差异,可能会强化保有土地的偏好,影响本已稀缺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另外,现行土地增值税实行30%、40%、50%和60%四级累进税率,而意大利的不动产增值税、日本曾征收的土地增值税以及德国曾征收的联邦土地增值税的最高边际税率均为30%左右。可见,我国的土地增值税税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土地增值税过高的名义税率可能提高了纳税人缴税的机会成本,造成逃税现象严重;同时,虽然较高的税负对房地产投机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若税负过高则会对正常的房地产流转造成损害。

2、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课税范围过窄且免税范围过宽,计税依据及税率失当。一方面,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课税范围仅涉及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其他区域的土地均不属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调节范围;另一方面,城镇土地使用税还存在较多的免税项目,除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及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宗教寺庙、公园等的自用土地免税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免税政策。课税范围过窄在减少财政收入的同时,亦损害了城镇土地使用税应有的调节职能———除造成因区域不同税负不公之外,也有损税收的量能负担原则。回顾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历史,其开征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筹集财政收入,由于当时生产率低下,土地的收益差别体现并不明显,因此,当时的计税依据一般为土地的面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收益的差别日益明显,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也导致其自然增值迅速,为了公平税负及抑制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垄断,大多数国家的土地税都逐渐由按面积课征的地亩税变为按土地价值课征的地价税。但我国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仍然为土地面积,不仅使土地使用税收入缺乏弹性,也违背了税收的量能负担原则。

3、耕地占用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失当。我国的耕地占用税实行按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以定额税率一次性征收的办法,单位税额的高低按照耕地所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多寡确定,最低1元/平方米,最高10元/平方米,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均耕地特别少的地区,征税定额最高可上浮50%.首先,这与不断升高的耕地地价相比,耕地占用税的税额微不足道,对耕地资源的过度占用抑制作用不大;其次,按土地面积从量计征割裂了不断增加的耕地价值与税额之间的联系,使得税收收入缺乏弹性;再次,大城市近郊等耕地资源特别珍贵的地区也是耕地价值上涨幅度较大的地区,由于耕地占用税税额按面积课征且单位税额差别的绝对额过小,因此,越是耕地稀缺的地区,其耕地占用税的相对负担越低,导致逆向调节。

(四)税种多,但收入所占比重小

现有涉及土地课税的税种包括12种之多,但所占每年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很小。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来自土地的税收收入有相当提高,土地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增长幅度不大。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来投资,竞相以各种低价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甚至赠送土地,严重损害了税收的法制性。

(五)税费并存,收费比重高过税收

地方和部门、单位之间利益驱动使得每个人都想从土地收入中分得“一杯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部门、单位有其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各地方也有本地区的独立利益,凭借本身的职权收费,可满足自身的资金需要,又可兴办实业,用以体现领导者的业绩,并把其中很大一部分,转为本地、部门、单位的个人福利收入,既得利益的刚性使得收费只增不减。

(六)土地出让金有失公允

1、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方面没有自主权的压力下,土地出让金可使地方政府将后50~70年的土地收益一次性收取,必然造成地方政府运用各种手段扩大出售土地换取收入的短期行为。

2、土地出让金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土地出让金是若干年土地使用期的地租之和,本届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一次性预收并一次性预支了未来若干年限的土地收益总和。从现任届和未来届的地方政府看,则是现任届政府提前支取了后任届政府的收入,是一种对土地收益的“透支”,这对于后届政府显然是不公平的。

3、征地与卖地之间的巨额利益诱使土地“寻租”。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必须经过国家征用,在征用过程中,行政权力对土地资源配置起着绝对控制和支配作用,这就使得地方当权者有了滥用权力的机会。突出表现在:一方面通过行政权力低价买地,另一方面用市场经济办法高价卖地,低进高出,客观上形成了多占多得的机制。行政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的巨额差价,既是驱动不少地方政府大量批地卖地的动力,也是“寻租”行为产生的温床。

三、对加强土地财政调控的进一步思考

第一,加强土地税制的立法,加强司法建设。只有不断加强土地法制建设,才能使税收有法可依,明确土地税收的法律地位,能更好地保护国家土地资源,保证土地使用者的利益。由法律来替代条例性的规定,能够加强税收的权威性,从而对偷税漏税、非法收费收税进行制裁有法律依据。

第二,优化税收管理体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差距巨大,因此,有关地方税收的管理权限应当适当下放给地方政府。目前,地方一般仅有对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在中央确定的税额幅度下具体确定本地适用税额的权力,这还不能够满足地方政府在辖区内调节土地使用的目的。如果逐步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状况经中央批准后开征部分地方税,以筹集必要的财政收入,并对本地的社会经济进行调节,将更有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第三,提高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我国已经加入WTO,必将实行国民待遇。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对目前的土地税费制度进行清理,统一土地税收对国内外企业的征收标准,体现税收的公平,保证公平竞争。

第四,适时开征物业税。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合并为物业税。所谓物业税,就是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征收的一种税,因此它是财产税的一个税种。许多国家都对居民拥有、转移的财产课税,形成了统一、完善的课税体系。作为所得税、流转税的一个有益补充,财产税不

对公平社会财富分配、调节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许多国家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我国物业税要发挥筹集收入和调节贫富差距的职能。从短期来看,我国物业税开征就是为了规范我国房地产业税费,抑制地方政府短期行为。

第五,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的管理。一是土地出让金必须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各级政府不得随意减免,不得私自截留使用,不得先清算、后上缴。财政设立土地出让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二是合理调整土地出让金的使用方向。切实保证土地出让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保证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2004年初中央决定,地方政府要拿出至少15%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这是“土地出让金回流农村”的第一步。三是适当调整土地出让的等别和平均纯收益标准,这将进一步发挥出土地出让金的调节作用。

[摘要]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关于土地的税收和收费名目繁多。通过土地税收和收费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利益,优化资源配置。但是目前,中国土地财政收入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开始出现一些弊端,影响了通过财政调控土地配置的职能,应该通过立法、执法、税种设计、费改税等方式优化土地财政收入,保护土地资源,增加财政收入,完善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增值税;土地出让金;物业税

总书记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工作,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和供应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使得部分地区过热地产开发降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提出以后,土地问题更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参考书目]

[1]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土地调控范文篇4

党中央、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调控。20*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措施,积极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严把土地“闸门”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征收情况的核查。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由分批次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调整为每年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土资源部审核,报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应当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完善土地违法违规领导责任追究办法。

二、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办发[20*]29号文件的规定,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三、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出让总价款必须首先按规定足额安排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不足,其余资金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以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和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

四、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

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对违规减免和欠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进行清理,限期追缴。其中,国发[20*]28号文件下发后减免和欠缴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额清缴;逾期未缴的,暂不办理用地审批。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制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和适时调整的具体办法,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使用管理。

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法制办要抓紧制订具体办法。财税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

五、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

国家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订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属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占地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七、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要认真履行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对纠正整改不力的,依照有关规定责令限期纠正整改。纠正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凡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执行和不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八、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超计划批地用地、未按期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其他规定税费、未按期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而征占土地,以及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以规避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应依法上报审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完善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协调机制,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监察部要会同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在近期集中开展一次以查处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行为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对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公开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土地调控范文篇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调控。20*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措施,积极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严把土地“闸门”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征收情况的核查。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由国务院分批次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调整为每年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土资源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应当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完善土地违法违规领导责任追究办法。

二、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办发[20*]29号文件的规定,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三、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出让总价款必须首先按规定足额安排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不足,其余资金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以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和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

四、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

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对违规减免和欠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进行清理,限期追缴。其中,国发[20*]28号文件下发后减免和欠缴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额清缴;逾期未缴的,暂不办理用地审批。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制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和适时调整的具体办法,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使用管理。

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法制办要抓紧制订具体办法。财税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

五、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

国家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订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属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占地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七、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要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对纠正整改不力的,依照有关规定责令限期纠正整改。纠正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凡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执行和不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八、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超计划批地用地、未按期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其他规定税费、未按期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而征占土地,以及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以规避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应依法上报国务院审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完善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协调机制,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监察部要会同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在近期集中开展一次以查处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行为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对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公开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真贯彻、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土地调控的各项措施。各地区要结合执行本通知,对国发[20*]28号文件实施以来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对清查出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统计局、法制办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尽快制定本通知实施的配套文件,共同做好加强土地调控的各项工作。国土资源部要会同监察部等有关部门做好对本通知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在20*年年底前将贯彻执行本通知的情况向国务院报告。

土地调控范文篇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调控。**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8号),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措施,积极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严把土地“闸门”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征收情况的核查。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由国务院分批次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调整为每年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土资源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应当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完善土地违法违规领导责任追究办法。

二、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办发[**]29号文件的规定,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三、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出让总价款必须首先按规定足额安排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不足,其余资金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以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和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

四、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

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对违规减免和欠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进行清理,限期追缴。其中,国发[**]28号文件下发后减免和欠缴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额清缴;逾期未缴的,暂不办理用地审批。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制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和适时调整的具体办法,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使用管理。

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法制办要抓紧制订具体办法。财税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

五、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

国家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订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属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占地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七、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要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对纠正整改不力的,依照有关规定责令限期纠正整改。纠正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凡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执行和不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八、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超计划批地用地、未按期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其他规定税费、未按期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而征占土地,以及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以规避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应依法上报国务院审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土地调控范文篇7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1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进一步加强我省土地管理和调控工作,促进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土地调控的重要意义

(一)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国务院《通知》从当前宏观调控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从调整利益机制、完善责任制度、健全法律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从严管理的具体措施。这是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8号)下发之后又一个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文件,是中央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决心。各级领导务必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通知》的精神实质,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本着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加强土地管理与调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加强土地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二)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考核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省政府定期向各设区市下达耕地保护考核目标,每年对各设区市考核一次,具体考核办法按赣府厅发〔*〕51号文件执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每年要组织自查,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履行情况。省里对履行责任目标成效突出的地区,在下达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和安排省支配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时将予以倾斜;对考核认定为不合格的地区,责令其整改,在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土地审批,并由省监察厅、省国土资源厅对其审批用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按程序依法依纪处理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今后,要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列为对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市、县(区)也要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相应制定对下一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目标,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日常土地管理、督查、案件查处工作机制和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培训工作机制,提高政府各部门和法人以及全体公民依法使用土地的意识,提高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贯彻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和操作力,事前把关,事前防范,主动管理。

(三)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组织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重点开展集中连片跨区域的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高经济发展中建设用地的保障能力。

(四)严格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按国家规定,南昌市城市建设分批次用地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由省政府一次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省政府组织实施。其他地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批原则不变。南昌市每年8月份之前,要将全年拟用地计划汇总报省政府。坚持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用地原则,切实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各地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建设用地审查,严格把好项目预审、用地审核和供地审批关,并对报批的用地的真实性、合法性和辖区内所有实际发生的用地负责。发展改革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分别就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布局、市场准入标准以及报批材料、报批程序是否完备和合规等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通过项目预审、用地报批和供应土地。

(五)健全土地管理机制。要努力提高依法管理用地的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快捷、高效的土地申报、审核、审批机制。进一步加大土地管理普法宣传力度,完善用地计划指标管理、用地审查报批、动态巡查、批后监管等工作机制和程序,把关口前移,防范各种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促进依法依规用地、管地、批地。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建设用地报批程序,明确用地报批程序和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省国土资源厅要切实加强对市、县批地用地工作的指导,加强与用地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衔接,实行土地报批一次性告知制度,切实提高用地审批效率。严格实行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供地备案制度,对不报省备案或在备案中弄虚作假的地区,要坚决停止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省国土资源厅要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征收情况的核查,对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对批而未供或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相应核减下一年度的计划指标。

(六)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省监察厅、省国土资源厅要根据有关规定,制订和完善我省土地违法违规领导责任追究办法。

三、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七)合理进行征地补偿。征地补偿要做到同地同价,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达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所需费用从当地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安排。在土地征收审批过程中,要严格审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标准和构成。对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未落实,或达不到规定标准和要求的,暂缓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对因征地补偿安置不到位或拖欠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费用而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

(八)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拓宽被征地农民安置渠道,大力推行货币安置、留地安置、异地移民安置、就业安置等方式相结合的安置办法,确保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对有稳定收益的项目,农民可用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入股。在城市规划区内,要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失业登记制度和城镇就业服务体系,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愿望的,按规定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的有关政策;在城市规划区外,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要在本行政区域内为被征地农民留有必要的耕作土地;对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无地农民,可以实行异地移民安置。

(九)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办发〔*〕29号文件规定,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对象,以新被征地农民为重点人群,具体对象由各地确定,各地要严格按规定程序核准并予以公告。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应根据各被征地农民不同年龄段,制定保持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办法和养老保障办法,对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按规定纳入救助范围。对城市规划区以外的被征地农民,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范围。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对原已被征地农民,各地也要统筹考虑需要与可能、新老政策衔接等因素,予以妥善解决。省劳动保障厅要会同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抓紧制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办法。2007年省财政安排一定资金进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市、县财政也要相应安排资金。

(十)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机制。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重在协调、高效便民为原则。各地要按照居中协调的要求,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符合本地区特点、有利于化解征地补偿安置纠纷的协调机制,综合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处理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省政府将专门制定我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

四、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十一)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从2007年起,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的征收管理,足额入库。省财政厅要会同省国土资源厅抓紧制订我省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具体办法。

(十二)调整土地收益的用项和结构。土地出让总价款必须首先按规定足额安排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不足,其余资金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以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和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其中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仍按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省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赣财综〔*〕107号)规定的办法和标准计提;土地收益基金按土地出让收入的5%计提;用于廉租住房、农村基础设施和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由市、县政府确定提取比例,其中用于廉租住房建设资金的比例,按余额的5%左右提取。

五、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

(十三)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从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倍,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具体征收标准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48号)执行。

(十四)强化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支监管。各地要严格按照调整后的政策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对违规减免和欠缴的,要进行清理,限期追缴。其中,国发〔*〕28号文件下发后减免和欠缴的,要在*年年底前全额清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分成的70%部分,一律先全额缴入省级国库。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在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省支配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时,向贫困地区、粮食主产区、土地复耕复垦新增耕地地区以及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成效突出的地区倾斜。省财政厅要会同省国土资源厅根据有关规定,制订和完善我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和分配使用的管理办法。

(十五)严格执行中央调整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的政策。按照国家规定,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标准。各级财税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对未出具完税或减免税凭证的,国土资源部门不得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省财政厅、省地税局要会同省国土资源厅,根据有关规定抓紧制订我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办法。

六、加强工业用地出让管理

(十六)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从2007年1月1日起,工业用地出让必须执行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时,不得以土地取得来源不同、土地开发程度不同等各种理由对规定的最低价标准进行减价修正。

(十七)全面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底价和成交价均不得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最低价标准。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非法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按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查处,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十八)加强工业项目供地管理。严格执行限制、禁止用地目录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超过用地定额标准的一律核减。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示范文本(试行)》,土地出让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土地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开工及竣工时限等规划、建设、土地使用条件,严禁擅自改变工业用地用途变相搞房地产等商业性开发。

七、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十九)严格农用地转用审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对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相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占地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十)加强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管理。新农村建设必须符合规划,不得以置换、挂钩等为名大拆大建,将腾退土地全部用于非农建设,建新拆旧能够复耕的土地必须复耕。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建房。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

八、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

(二十一)加强土地执法监察。认真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报告备案、动态巡查等各项制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纠正并予以报告。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体制,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法监察水平。省国土资源厅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执法监察责任,加强对各地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对纠正整改不力的,依照有关规定责令限期纠正整改,重大问题要直接调查并依法作出处理。纠正整改期间,暂停该市、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二十二)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执行和不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九、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二十三)严格土地违法违规的责任追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依法依规追究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超计划批地用地、未按期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其他规定税费、未按期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而征占土地,以及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以规避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应依法上报国务院审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二十四)完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协调机制。国土资源部门要与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和案件移送制度,加大查处力度,严肃追究有关违法违规人员的责任。对违纪的,移送纪检部门依纪处理。省监察厅要会同省国土资源厅,不定期地开展以查处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行为为重点的专项检查,对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公开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夯实土地管理基础工作

(二十五)做好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土地变更调查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变更,做到数据、图件和实地一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以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为指导方针,坚决防止借规划修编名义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要做好规划实施评价、基础调查、资料搜集、课题研究以及土地利用重大项目和政策建议的论证等规划修编前期各项工作,研究解决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的重大问题。各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项工作经费。

土地调控范文篇8

加强土地管理,严格保护耕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问题。我市是农业大市,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大力实施项目支撑战略,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用地需求将持续增长。解决越来越突出的土地供需矛盾,必须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土地调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各地、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考虑,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切实把好土地“闸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认真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辖区内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要通过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等方式,进一步落实市、县、乡(镇)人民政府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耕地保有量以各地上一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为依据,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以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和变更基本农田的规模和布局。一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要依照法定程序,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乡级规划的局部调整报市政府批准,县级规划的局部调整报省政府批准。二要将项目用地预审作为土地调控的关口,不断加强对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预审管理。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符合国家产业调控政策和保持耕地占补平衡要求。三要科学分解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在确保市、县重点项目用地的前提下,市国土资源局要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

切实加强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的考核。一要严格落实省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耕地数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面积。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市、县、乡(镇)政府要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要落实到地块,并与农户签订保护责任书;建设占用耕地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批准权限,进行依法补偿和审批。占用基本农田的,要实行听证制度并对占用基本农田和补划进行论证。严禁擅自调整和变更基本农田的规模和布局,凡涉及改变土地利用方向规模、重大布局等原则性修改,必须报省政府批准。二要加强征地批后核查。市国土资源局每年要组织定期核查,对上一年建设项目用地土地补偿、安置补助是否足额到位,是否如期供地开工建设,是否超批准范围占地等情况进行核查。对核查后供地率达不到70%的县(市)区,一律停止其新增建设用地的报批。

市国土资源局要会同农业、统计、监察等部门对各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每年年底,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履行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报批新增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其中城、镇、村建设用地还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新增建设用地审批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突出重点、节约用地”的原则,优先保证国家、省和市重点工程用地、优先保证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项目用地、优先保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项目用地,优先保证高科技项目用地,优先保证重点利用外资项目用地;禁止向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项目供地,禁止向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供地,禁止向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项目供地。严格控制列入国家和省产业限制类项目用地。

严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制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不得以"流转"为名扩大建设用地范围。对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规批准通过“以租”占用土地、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要依法从重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管理。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和《禁止供地项目目录》、《限制供地项目目录》。不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和环保审批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供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前提下,工业项目要向园区集中,村民住宅要向小城镇或中心村集中。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供地方式和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严格执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经营性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用地和新建工业项目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单位和个人对列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计划内的具体地块有使用意向的,可以提出用地预申请,并承诺愿意支付的土地价格。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为其承诺的土地价格和条件可以接受的,根据土地出让计划和土地市场情况,适时组织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并通知提出该宗地用地预申请的单位或个人参加。提出用地预申请的单位、个人参加该宗地竞投或竞买,且报价不得低于其承诺的土地价格。要把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化率、产出效益和环境保护等要求,作为工业项目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先决条件。新建项目占用耕地必须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坚持“先补后占”和按质量折算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划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

进一步强化土地批后监管。完善供地备案制度,实施土地批后定期核查。农用地转用批准后,满两年末实施具体征地或用地行为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对批后供地率达不到70%的市、县、区,停止其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各地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履行情况的跟踪监管,防止土地囤积和闲置。对已批准用地但已超过合同约定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依法从高征收土地闲置费,并责令限期开工,明确竣工期限;满两年未动工的,坚决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建设用地形势定期分析制度,为市政府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的审核,确定各类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在用地报批和审核环节得到落实。建立土地利用效益考核制度,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结果纳入政府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并与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相挂钩。对新增工业项目用地要在项目竣工、达产等环节,组织有关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

进一步加大土地挖潜力度。坚持存量优先、消化闲置、盘活调整、优化结构的原则,继续对城镇存量闲置、空闲、批而未供土地实施挖潜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

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对确需使用集体土地新建项目的,必须按法定程序和权限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使用集体土地审批手续。农村新增宅基地应主要通过旧村改造、空闲地调整等方式解决,原则上不占或少占用耕地。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或以其他方式购买农村土地用于住宅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得以土地置换、城乡土地挂钩为名大拆大建进行房地产开发。建新拆旧能够复耕的土地必须复耕。

三、加强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要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情况,加快推进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申请、实施工作,适时、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积极推进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和裁决制度,维护被征地农民和用地者的合法权益。一要保证补偿到位。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据有关土地法律、法规、政策,将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足额支付给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民政等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28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5号)文件要求,研究操作办法,确保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在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合理分配、科学使用。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和裁决制度,对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有争议的,由被征地所在地政府协调解决,协调不成的,由当地政府组成的裁决机构进行裁决。二要严格保障制度。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执行《辽宁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辽政办发[20*]81号),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就业、医疗等问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报批征地。有条件的地区,地方财政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和引导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社会保险。各级政府要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增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

四、严格规范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认真执行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

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支预算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要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全额缴入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国有土地出让收入预算,应根据当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年度出让计划和城镇基准地价水平等有关增减因素编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熟地”出让,土地出让前的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缴纳的相关费用,从国有土地出让收支预算中列支。

强化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国有土地出让金等有偿使用收益必须做到应收尽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财政部门按土地收入的5%提取储备保证金,保证土地出让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统一制定并公布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格标准,禁止通过压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搞招商引资,不得以给予补贴或返还土地出让金等形式提供“优惠政策”。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属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清理有关招商引资、土地出让的地方性政策规定,凡与国发[20*]31号、辽政发[20*]5号文件和本实施意见相抵触的,必须予以废止或修改。

加强土地出让收益支出管理。土地出让总价款要首先按规定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不足,其余资金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应按政府出让国有土地平均收益的15%比例缴入国库,实行分帐核算,专项用于土地整理和复垦、宜农未利用地的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廉租住房建设以及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的比例,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定。

加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力度。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提高后,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按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由地方财政足额缴纳。对历史上违规减免和拖欠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进行清理,限期追缴。国发[20*]28号文件下发后减免和欠缴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额缴清;逾期未缴的,暂不办理该地区用地审批。

规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省财政厅和省国土资源厅制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使用办法》,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必须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等开支,不得挪作他用。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市国土资源局应积极争取省级留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

扩大土地登记覆盖面,以土地登记确定的权属和面积为依据,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财税部门要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的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

五、坚决制止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土地信访问题

认真开展违法违规用地清理。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部署,对国发[20*]28号文件实施以来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重点清理“以租”、违法用地、闲置土地和别墅用地,集中开展以查处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行为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对清查出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认真整改。

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严重违反中央有关加强土地调控决策、严重破坏资源环境、严重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等违法违规问题。对违反规划、突破计划、违法批地用地、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典型案件要加大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追究责任,处罚到位,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重大违法违规案件要坚持公开调查、公开处理、公开曝光,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处理不到位问题。

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市、县两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坚持依法行政。凡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执行和不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要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征收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提出纠正和整改意见。

完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案件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办案等制度,形成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横向联运机制。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要组织监察、国土、公安等部门和司法机关联合调查处理,加大责任追究和执行力度。

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基础工作。发挥基层土地管理机构和执法监察队伍作用,全面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对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各地土地规划、计划执行情况和土地利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为开展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及征收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提供基础数据。按照国家部署,认真组织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全市土地利用状况,建立集影响、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库,完善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土地调控范文篇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调控。20*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措施,积极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严把土地“闸门”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征收情况的核查。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由国务院分批次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调整为每年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土资源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应当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完善土地违法违规领导责任追究办法。

二、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办发[20*]29号文件的规定,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三、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出让总价款必须首先按规定足额安排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不足,其余资金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以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和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

四、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

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对违规减免和欠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进行清理,限期追缴。其中,国发[20*]28号文件下发后减免和欠缴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额清缴;逾期未缴的,暂不办理用地审批。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制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和适时调整的具体办法,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使用管理。

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法制办要抓紧制订具体办法。财税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

五、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

国家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订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属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占地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七、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要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对纠正整改不力的,依照有关规定责令限期纠正整改。纠正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凡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执行和不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八、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超计划批地用地、未按期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其他规定税费、未按期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而征占土地,以及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以规避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应依法上报国务院审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完善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协调机制,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监察部要会同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在近期集中开展一次以查处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行为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对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公开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真贯彻、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土地调控的各项措施。各地区要结合执行本通知,对国发[20*]28号文件实施以来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对清查出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统计局、法制办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尽快制定本通知实施的配套文件,共同做好加强土地调控的各项工作。国土资源部要会同监察部等有关部门做好对本通知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在20*年年底前将贯彻执行本通知的情况向国务院报告。

土地调控范文篇10

县政府今天召开的全县土地管理调控工作会议,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严管土地、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严格管理,把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土地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和要求落实下去,努力开创我县土地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刚才,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县国土局111局长同志传达了省、市会议精神,通报了我县土地管理工作有关情况。县监察局副局长111同志就在全县开展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工作专项行动做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全县土地管理调控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和调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是贯彻中央、省、市土地调控重大决策的要求。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和国有资产,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明确提出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更是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管理和调控的新政策,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机制作出了重大调整。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严格管理土地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土地管理已经成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成为上至决策层下至平民百姓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在今年监察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的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中,已先后处理了郑州市、上海市、广东省等省市发生的五起重大土地违法案件,追究责任人员级别高至省部级,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土地严管形势十分逼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尽快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决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从严从紧管地,依法依规用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法、守土到位。

其次,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是解决我县当前土地违法违规突出问题的需要。近年来,我县的土地管理工作在各级、各部门包括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比较好地发挥了土地资源的基础支撑作用,保证了一大批重点项目的用地需要,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一些乡镇、部门、村组依法管理土地的责任意识淡漠,土地供应秩序几乎处于被动、甚至无序失控的状态。二是农村买卖宅基地,以兴办各种产业为名侵占土地现象比较突出。三是土地以租现象不容忽视,未批先占比较严重。四是土地违法行为查处难,土地执法执罚还不到位。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的、局部的,但不可否认,更不可忽视,已经严重干扰了我县土地管理秩序,影响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给我县良好形象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近,全国从上到下都在开展土地违法案件查处专项行动,监察部和国土资源部来陕督查组对我县土地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即使上级不检查,也已到了非下决心整治不可的地步。所以我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认真领会上级精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忠实履行职责,切实抓好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坚决遏制违法用地现象,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土地管理和调控工作秩序。

第三,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这次中央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调控没有动用历次采用的冻结、停批等行政手段,而是有保有压,对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依法依规优先保障。主要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增长正处在发展高峰期和战略机遇期,对土地的需求量很大。而国家又严把土地“闸门”,土地报批程序十分严格,土地管理已成为一条高压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观念,严格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既要严格控制利用土地,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占地,又要确保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用地的需要。从另一个侧面讲,严格控制违法低效用地,就是为了保证重点合法用地需求。所以,我们要集中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依法依规、集约节约的前提下,提高报批时效,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

二、从严控制,保证重点,切实加强全县土地管理和调控工作

加强全县土地管理与调控,既是这一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也是解决我县目前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整顿、必须规范、必须从严控制。那么如何办?我这里想讲四个词八个字,就是“清查、规范、保证、补偿”。

(一)“清查”,就是要从现在起快速行动,深入扎实地搞好全县土地违法案件清查工作,坚决遏制目前我县违法违规占地的现象。刚才,县监察局的副局长曹晗同志就这次全县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专项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为了搞好这次清查专项行动,昨天下午,我们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县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清查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上,我就这次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清查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已经讲的很明确,会后也发了纪要,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要确保清查工作扎实到位,不走过场。我这里再强调三点:一是要敢于碰硬,从严查处。对目前已经发现或群众举报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坚决依法依规处理到位,绝不能姑息迁就、不能手软留情,这一次我们不仅要处理事,也要处理人,对负有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人员要严肃追究,触犯法律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予以查处。对刚露头、已发现而尚未造成后果的行为和现象,要立即采取断然措施,制止违法行为,责令其尽快恢复土地原貌。二是要全面建立动态巡查制度、举报受理制度、重大案件督办、移送及责任追究和联合办案机制,对全县范围内的各种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三是对公然顶风违法占地、公然抗法的事件和行为,要坚持“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曝光”的原则,严处,落实到位,真正起到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作用。公务员之家:

(二)“规范”,就是要尽快规范土地管理程序,保证全县土地利用依法依规、规范有序。县政府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这还不够。县政府的意见中只就全县土地管理与调控工作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县国土资源局、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尽快地制定全县土地征用、占用的规范程序。要对县城规划区、姜眉公路、县工业园区、旅游区等重点区域的土地征用从程序上作出严格规定,对农民宅基地的报批,还有畜牧小区的问题、农民在自己承包田建第二宅基地等问题。这些由哪个部门来管,由谁来管都要作出规定,进行规范。否则,我想,咱们这一次清查了、整顿了,下一次还会发生类似问题。咱们眉县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企业项目来了,企业与群众直接见面,村组群众与企业价格谈成了、同意了,企业自己就把地一圈,开始建设了。你一问,土地部门不知道,乡镇不知道,建设规划部门也不知道。可以说,某些村长就是“土地局长”,甚至有些组长都当了“土地局长”。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村组的村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更无买卖权。这种土地违法行为,《土地法》是有严格规定的,严重的是要追究法律和刑事责任的。所以,各乡镇、各部门、各村组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按照程序办事,再不能这样无视法律法规。否则,追究起来,恐怕大家都受不了。

(三)“保证”,就是要贯彻“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在从严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土地供应结构和节奏的同时,千方百计保证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证公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证城镇发展用地。这里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严把项目用地准入关。今后凡新上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产业发展导向,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对限制性产业项目供地,禁止对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和高耗能企业供地,从源头上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达到节约利用土地的目的。县招商局、发展计划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要协调配合,从项目考察、立项、选址、用地预审等环节切实履行职责,严把关口。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土地利用计划和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市场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二是要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县国土资源局要尽快根据土地等级和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报批并公布我县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今后工业用地出让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最低价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的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和返还的,按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行为对待,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三是要盘活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县国土局及各乡镇要抓紧对本行政区域内闲置荒芜的土地进行调查摸底,积极实行存量土地利用和新增建设用地挂钩等措施,加大存量土地的利用力度,坚持内涵挖潜,消化存量和闲置土地,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对清理出来的城镇闲置土地要依据政策,采取措施,区别情况,督促利用,努力盘活。依法收取闲置费的要按高限收取;依法收回的要坚决收回。对享受县上招商引资或其他优惠政策的各类项目,因改变土地用途或未按规定设计建设,造成土地闲置或浪费的,要依法收回,由县国土资源局按规定出让,吸引项目。四是要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力度。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发展计划局、财政局等部门及各乡镇要加强协调,做好规划,编制项目,争取更多更大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各乡镇、村、组要积极开展水田林路的综合整治,加快“空心村”、废弃场地的复垦和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整理,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在采取以上综合措施的同时,县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发展计划局等部门要加大力度,主动协调,在依法依规、集约节约的前提下,对重点建设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提高报批时效,优先保障供地,保障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四)“补偿”,就是要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严格规范土地收益管理。各乡镇和县国土资源局要抓紧完成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并向社会公布我县征地统一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做到征地“同地同价”。要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综合各方面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提高征地成本。要坚持征地听证、公告制度。在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中,要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精神,积极探索重点地区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和安置的新途径,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快农业人口转移,抓紧建立养老保险、最低生活和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安置协调机制,积极妥善处理因征地拆迁引起的群众上访和社会稳定工作。同时,要认真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加强土地税费管理,为财政聚集资金。对违规欠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进行一次认真清理,限期追缴。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保证我县土地管理与调控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土地管理与调控工作的领导。这次中央、省、市进一步明确地方行政一把手是土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各乡镇乡镇长、各部门的一把手要对土地管理与调控工作亲自安排,经常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狠抓落实。必须下更大的决心,以雷厉风行的作风,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坚决刹住违法违规占地的歪风。同时,县上将把耕地保护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违规违纪者将严肃追究责任。要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共同把我县土地管理与调控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