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9:18:26

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范文篇1

一、在投资主体从政府向企业

过渡时期,企业的投资决策管理制度出现了危险的空白。在计划经济时期,投资决策权基本上掌握在政府有关部门手中,企业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投资决策权力。这就产生了一个投资项目盖几十个公章的公章大旅行。其结果是很多投资项目脱离市场、贻误商机。随着企业告别计划经济,不管是已经改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或者是目前尚未改制的企业,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取得了自主经营管理权,这其中也包括投资决策权。

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很好地用好这项权力,产生了很多投资决策失误,甚至重大失误。究其原因有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等外在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管理制度和投资决策制衡机制。计划经济年代企业没有投资权,一般只设计划部门,不设投资管理部门。没有投资管理机构,当然更谈不上建立投资决策管理制度。随着企业逐步进入市场,投资主体向企业回归,在这个时期内,许多握有投资决策权的企业却仍然适应不了这种权力的回归,没有设立投资管理机构及制订相应的投资管理制度加以管理。因而出现投资管理制度空白期。投资决策经常没有经过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而是单凭领导的经验和感觉作出。于是,许多企业就出现领导拍脑袋决策的现象。有人称之为“三拍”:决策前拍脑袋,执行中拍胸脯,失误后拍屁股。这样的“三拍”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在所难免。而且投资决策权作为一种权力,一旦权力制衡机制失衡,就有可能成为腐败温床。

我们不能排除一些投资失误是权力腐败的结果。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中,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监督机制和制衡机制是比较完善的。但运作不正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作为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这种投资管理制度的空白,产生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概率就更大。因此如何完善投资决策管理,应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投资决

策管理制度是企业减少投资失误的有效办法企业投资是企业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投资资金进行再生产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投资的目的是通过投资活动,使资产取得相对最大的增值。因此每一次投资决策都是对资金投向、投入数量的一次抉择。其成功与否必然受制于市场,受制于宏观经济,受制于经济规律,受制于种种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制约。任何轻率的决策都可能使投资遭受损失。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损失,就必须建立企业投资决策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以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引起的投资失误。科学的投资决策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效益优先原则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投资的目的是要取得最大的回报。所以投资项目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达到一定的目标效益。其次,既然是决策,就是要在几个项目中选择最优的项目,以期以同样的投资取得最优的回报。这个原则看似简单,其实执行起来很难。一讲投资,一哄而上,反正企业出钱,基层单位受益,加上外界因素的干预,计划经济时期“撒胡椒面”的顽疾继续发作,一点资金,大家平均分摊,而且贪大求洋,最后大家都成为半拉子工程,大家都不能出效益。企业要想通过投资取得最佳效益,就必须以效益优先为原则,对项目进行筛选,选准项目,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加快速度,尽早见效。

2•科学决策原则

投资决策的成败在于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科学的决策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决策。单凭经验或许可以作出几个正确的决策,但是市场在变化,社会在前进,经济有时也会把决策引入歧途。科学的投资决策应立足于市场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预测、项目筛选、项目评估。应利用科学手段,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每个项目必须在完成可行性研究之后才能进行决策。切不可为了上项目而弄虚作假。要建立责任制和审核制度,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3•民主集中决策原则

投资决策,特别是重大投资的决策,必须实行民主集中的决策原则。所谓民主,就是投资决策必须防止个人独断专行,要集中大家的智慧。投资决策应有相关责任人、相关领导人参加讨论,参与决策。绝不允许个别人拍脑袋决策。所谓集中就是负责决策的主要领导人既要善于听取大家的各种意见,吸取其中科学、合理的部分,又要善于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作出决策并承担决策责任。不能过于忧柔寡断而丧失机遇。

4•谨慎决策原则

企业的任何投资决策都会有风险。不能因噎废食,有风险就不进行投资。但市场经济的风云多变又要求我们必须谨慎从事。在买方市场投资风险就大得多。所以我们必须遵循谨慎决策原则。谨慎决策原则首先要求我们要认真调查,反复论证,更重要的是要有风险意识,对投资项目可能带来的风险要预先考虑,并提出应对风险的对策。凡事预则立,能预见风险,才能避开风险。能面对风险,才能化解风险,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5•决策程序化原则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有一定的程序,颠倒程序、跨越程序就会破坏制度的执行。否定程序实际上就否定了制度。投资决策程序一般为:

(1)项目建议。由要求投资的单位或部门提出。

(2)市场调查。项目建议书经由批准后由指定部门或单位进行。

(3)可行性研究。通过市场调查,取得真实、准确的市场信息后,由决策管理部门、有关部门或单位进行。

(4)提供决策机构的决策会议决策。

6•完善监督机制没有监督的制度难以持久。任何一种制度都必须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加以保证。

三、内部审计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可以而且必须发挥其监督及服务功能没有制衡机制的权力就可能蜕变,没有监督机制的制度终归要流于形式。制衡的目的是避免独断专行和草率决策,而不是制造磨擦。监督的目的是除弊兴利,保证决策的成功,而不是设置人为障碍。

投资决策作为一种极为关键的经济行为,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决策一旦作出,付诸实施,则如覆盆之水,难以收回。事后的监督只能分清责任,损失已经是无可挽回了。所以对于投资决策,事前的监督相当重要。加强对投资决策的监督是投资成功的保证。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而且必须加强对企业投资决策的事前监督。内部审计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自我约束机制的主要手段,内部审计的职能是对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投资决策作为企业的重要经济活动,不但可以而且必须置于内部审计的监督之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有关部门,其工作目的与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一致的。内部审计的优势在于置身企业内部,对企业生产经营十分了解,经常接触企业最完整的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并通过审计活动,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真实、准确性。这就为内部审计部门事前介入投资决策审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可行性研究,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是真实、准确的信息。会计学已经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出决策会计。审计学同样也必须发展决策审计,特别是投资决策审计。因为它们同样都是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国际上内部审计也是从审核会计资料逐步向整个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的监督延伸,从事后检查向事中、事前审计发展。

总之,内部审计通过实行对投资决策的事前审计,可以对投资决策中的失算、失误进行纠正并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四、投资决策审计的主要内容既然有必要开展投资决策审计,那么投资决策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我觉得投资决策审计就是要针对投资决策前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核,去伪存真,作出评价。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评价功能。因此,决策审计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

(1)可行性报告的审核。审核的内容应包括:是否作过市场调查、市场信息是否准确。市场调查是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也是避免主观决策的有效办法。市场调查取得的市场信息是否全面、真实、可靠也非常重要。市场预测是否准确,投资规模与市场预测是否相符。有没有为了扩大规模而弄虚作假的现象。效益预测是否科学合理。管理会计已经把“价值工程”、“量本利分析”、“净现值评价”等方法用来评价经济效益,同样也可以用这些办法来评价投资效益。投资效益、资金回收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投资风险有否预见、化解风险的措施是否得当。任何投资都可能会有风险,风险与效益共存。有时候效益大于风险,有时候风险大于效益。所以应该把风险摆在决策的桌面上。如果在投资决策之前预见到,正视风险,并预先采取恰当的措施消除或回避,就能把风险减少或化解。

投资决策范文篇2

[关键词]投资决策问题建议

一、投资决策的内涵

投资决策主要包括:确定投资方向、控制投资规模、把握投资时机、确保投资收益,以及衡量和降低投资风险。选择什么投资方向,投资怎样的项目,以及在什么时机进行投资,是投资决策面临的重大抉择。

二、我国企业投资决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的多元化投资呈现出盲目性、不确定性和不成熟性。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未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进入的行业具有明显的盲目性。过分注重跨行业数的增多,而不注重单位产业的资金和销售要素强度的增长。在进行多元化投资决策时,企业没有首先通过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具备了多元化投资的相关条件。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不能形成坚强支持的情况下不切实际地进行多元化投资,其结果只能是陷入困境。很多企业不仅资源不足,而且原有业务经营一般均未实现规模效益,根基不稳,盲目进行多元化投资。在投资领域存在着战线长、资金使用分散、管理混乱、浪费大的现象,决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衔接性较差。

2.投资资金不到位,负债投资,企业财务负担重。企业在愿望投资方案面前,不充分考虑所能够筹措到的资金情况,搞到一点资金就上一步,致使建设工期毫无控制地延长,投资项目迟迟不能投入生产发挥效益。一些重大产品开发、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往往需要巨额投资,而且要垫支大量流动资金。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仅仅注意了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要的资金,而忽视了流动资金的需要,在投资预算中没有将流动资金的需要量列入预算总额。结果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因缺乏流动资金,巨额投资建成的项目无法有效地发挥职能。由于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自身积累能力比较差,很多企业在上马资本项目时都大举借债。当投资项目出现严重失误时,就会导致企业贷款不能如期还本付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负担。这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和信任危机,甚至会拖跨企业。

3.投资项目市场调查阶段的投入少。我国企业在项目可行性分析中市场调查时间不足,内容不细致,数据分析技术粗糙。在市场分析中,一般性地描述需求,且普遍高估需求,淡化竞争,特别是不分析竞争对手产品价格和成本变化的影响。市场调查的不深入使得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中缺乏权变计划,当环境突变时,企业难以采取事先制定的权变措施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降低了投资决策的适应性。

4.投资决策的责、权、利严重脱节。目前企业投资失败与决策者、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不挂钩。投资成功了,企业就有经济效益,决策者和经营者有工作业绩,个人经济利益上也会得到相应的好处。但一旦投资失败,决策者、经营者却丝毫不会受到利益上的影响。

三、提高企业投资决策水平的建议

1.多元化投资决策要深入分析自身资源和能力。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一种战略选择,对自身资源和能力分析是多元化投资决策的起点。企业首先应该通过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具备了多元化投资的相关条件。即原有产业在同行业中已有一定的优势,拥有稳固的产业地位;进入新领域的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和技术力量有保障。

2.要全面评价权衡投资风险。任何投资一般都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收回,而在这期间往往又会碰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是企业投资所冒的风险。作为企业经营者,在决定投资之初,应充分将各种风险考虑在内,全面评价、权衡,从可能存在不确定性的各有关方面反复进行研究、论证,以达到客观科学的目的。

3.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责任制。只有加强投资主体的风险意识,严格投资决策责任制,才能真正提高投资项目的效益,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规范项目法人行为,明确其责、权、利。由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经营、还贷、资产保值增值的全过程负责,即先有法人、后上项目的投资管理风险约束机制。投资项目实行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项目决策者要承担投资风险责任。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投资不足,投产后出现产品滞销、产品积压等问题时,应由投资决策者负责解决。对盲目上项目,违反决策程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主要决策者的经济法律责任。对于成功的投资决策,可采取利润分成方式奖励决策者。物资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防止出现大家因害怕决策失误而持保守的不作决策现象。

4.重视市场分析和销售战略研究。在企业项目投资管理系统中需要回答项目是否进行了细致的市场调查,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进行,哪个竞争对手属于“同类最佳”等涉及市场分析的问题,以及项目是否支持公司战略,是否与公司主要经营方向和发展有关,项目的战略背景和内容,提议的投资将给公司带来何种竞争优势等关于企业战略的综合问题。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可先行委托咨询公司编制市场分析和销售战略研究报告。在取得市场研究报告后还可委托其他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对市场研究报告进行复审,以此来判断是否进行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

5.在可行性分析中运用经济增加值指标。经济增加值是扣除投资于企业资本的机会成本后所得到的纯利润,用公式表示为:经济增加值=税后利润-总资本×资金成本率。由于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新的项目上所赚取的利润比资本成本低,他们的报酬会受到影响,因此,决不会让这类项目通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在投资决策的财务评价指标中应引入“经济增加值”这一指标,因为它是投资者获取最低回报的保证。

6.科学合理地利用会计信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披露日益完善、透明,投资者可以从这些繁杂冗长的财务数据中采掘到各种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借助(但不限于)这些信息,投资者可以完成对公司估价的思考,从而在信息和思考能力约束下做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周渊:我国企业多元化投资决策的反思.《渝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投资决策范文篇3

[关键词]旅游投资决策可持续发展博弈

旅游投资决策是指为达到—定的旅游投资目标,用一定方法对旅游投资活动进行科学评价,比较不同投资方案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综合各种因素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的经济活动。旅游投资决策可以分为战略性决策和项目性决策。

现实生活中,有三大因素制约着旅游投资决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是一种博弈关系。因此,可以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思想、方法来研究这一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行为、策略问题。

一、旅游投资战略决策

旅游投资的战略决策是研究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旅游投资领域的全局性谋划和重大策略问题,涉及旅游投资的规模、结构、布局、投资时序和效果等多方面,属于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投资经济系统工程中的决策问题。

整体性和层次性是旅游投资战略决策的特征。旅游投资战略决策的整体性,是指对旅游投资领域的重大问题,从全局的高度,以系统论的观点综合考察相关的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等因素,并加以统筹解决,以达到系统整体的优化。旅游投资战略决策是多层次的决策过程。根据旅游投资决策的层次性,可以把它分为全国性旅游投资战略决策和区域性旅游投资战略决策。

全国性旅游投资战略决策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旅游发展规划中的投资战略决策,属于宏观战略决策,是高层次的投资战略决策;区域投资战略决策是地区旅游发展发展规划中的投资战略决策,是较低层次的投资战略决策。一般来说,区域旅游投资战略应服从国家旅游投资战略,较低层次的投资决策目标应当与高层次投资决策目标相—致。

二、旅游投资项目决策

旅游投资项目决策主要研究具体旅游建设项目方案的比选问题。就旅游投资项目本身来说,它属于微观层次,但旅游投资项目决策并不服于微观决策,而是包括旅游投资项目的宏观决策和项目的微观决策两部分。

旅游投资项目宏观决策是从旅游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来评价一个旅游投资项目的决策,它具有总体性、方向性、和长期件的特征。旅游投资项目宏观决策谋求旅游投资项目和社会环境之间的长期动态平衡。在进行旅游投资项目宏观决策时,不仅要考察旅游投资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还要考察其间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来考察、研究、预测和综合评价旅游投资项目的总贡献。因此,旅游投资项目的宏观决策又称为旅游投资的项目的社会决策。

旅游投资项目微观决策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评价项目的优势,这种决策具有局部性、具体性和短期性的特征。在进行旅游投资项目的微观决策时,可以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按照项目的实际收支,确定项目的建设费用和效益,并以此来判断旅游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因此,可以把旅游投资项目的微观决策称为旅游投资项目的财务决策。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投资效益

长期以来,我们进行旅游投资决策时,仅考虑旅游投资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情况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该综合的考虑旅游投资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而且对于不同规模的旅游投资,其对于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旅游投资的规模越大,旅游的各种效益也就越大。

1.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占用、投入、消耗与成果产出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则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是指旅游项目的投入与成果产出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长期以来,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旅游投资决策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因此,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体现为旅游投资者的经营收益和当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所获得的经济收入。总的来说,旅游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为正的经济效益和负的经济效益,总体来说,正面的经济效益大于负面的经济效益。

(1)通过旅游业的乘数效应,增加GDP

旅游消费不仅可以直接的增加当地的收入。还可以通过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更大程度的发展。这是因为,直接分享旅游收入的企业、个人和政府机构,要把这些收入在本地经济体系内再次消费,从而不断启动新一轮的经济活动。这些继发效应能够带来远远大于最初的直接效应地GDP影响程度。一个旅游投资项目对当地的经济影响是很大,包括直接的旅游收入效应和间接的乘数效益。因此,旅游投资能够积极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活力。

(2)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往往缺乏传统的物质资源,但是却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因此发展旅游业成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落后地区可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缩小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3)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旅游投资能够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机会。目前,我国旅游投资的主体正从国家开始转向于民营企业。国有经济从旅游等第三产业中逐步退出。我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正在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军。在这种局面下,旅游投资的加大,无疑可以促进国有经济从旅游等第三产业中逐步退出,转而重点投向能源、交通、石化等资金密集型基础产业领域。这种新的旅游投资格局符合国有、民营资本各自的特点,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特长,是对经济结构进行积极有效调整的重要举措。

(4)影响了土地等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但是,旅游投资活动的开展,需要投资大量的资源。这导致旅游目的地一些稀缺性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其中尤其以对土地的需求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我国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这需要不断的增加旅游投资。而旅游投资项目用地规模是很大地。为了旅游产业地发展,很多地方的旅游项目的开发往往需要以牺牲该片土地的其他用途为代价,例如,某一片土地一旦用于开发旅游景点便意味着放弃用于农耕或建工厂。因此,在决定占用某一土地开发旅游项目之前,往往需要对其不同用途所能带来的社会收益和有可能付出的社会成本进行比较和权衡,以便确保该项土地资源的用途符合当地社会的最佳利益。

2.社会效益

旅游投资对于当地社会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个方面是旅游投资对当地的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旅游投资开发活动对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影响的程度,与旅游投资开发的规模和接待地区的社会特点和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大规模旅游投资开发活动的开展,引起的大规模人员流动,特别是异域游客的大量来访,难免会给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和文化带来某种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而增大。

(1)拓宽旅游目的地的就业渠道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企业的生产需要多个要素的共同作用才能生产出产品,对于旅游产品的生产来说,也是如此。投资者在进行旅游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必须配备一定的劳动力。只有这样旅游投资的结果才有意义。此外,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要部门,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对一般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并不高,因此,旅游投资项目比一二产业的项目更能够吸纳就业。

(2)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消费质量

旅游投资会增加旅游收入,目的地居民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例如新疆的卡纳斯湖开发以后,附近的县城通过提供旅游景点的配套项目,发展住宿、餐饮、旅游商品的开发,居民的受提高,食品开支下降。而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增加。

(3)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随着旅游投资项目,尤其是一些大的旅游项目建成后,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加。游客量的增加,伴随着当地知名度的上升。在开发黄山以前,很少有国家领导人到这里。而黄山开发以后,吸引了不少国家领导人到这里。他们在旅游的同时,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给予了很好的政策。这些年,黄山市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黄山景区旅游投资项目的开展密不可分。更有一些客商,在旅游的过程中,对当地的投资环境有了更深的印象,从而决定在这里投资。因此,好的旅游投资项目会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硬软件环境的改善,目的地整体形象和声誉的提高,其结果是电信、交通、商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

3.生态效益

旅游投资可能产生的生态效益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旅游投资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则投资项目对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产生正的效益;另外一个方面,则是旅游投资项目建成以后,对旅游目的地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产生负面影响。

(1)改善目的地的生态环境

旅游投资的正面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目的地景观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种质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等方面。这对于一些生态旅游项目来说,尤其明显。这些旅游投资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不同的方面采取措施,这样的旅游投资会改善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

一方面,投资者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实施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对于区域内各种生活废水和废气的排放进行限制。并通过与当地政府和村民通过签订协议和采取经济补偿等措施,严格规定景区内禁止森林采伐活动,使森林得到休养生息。另外一个方面,通过阻止各种狩猎野生动物和采集挖掘野生植物资源现象的发生,造就了珍稀动物良好的栖息环境,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前来景区生长繁衍。

(2)污染旅游目的地的环境

随着旅游投资开发活动的开展,伴之而来的负面环境效益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的很多学者都对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投入了越来越大的努力。人们意识到,在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损益分析时,应将环境指标考虑进去。

(3)破坏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系统

不少地方在进行旅游投资开发以后,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加重,植被覆盖率下降,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区域范围缩小,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和破坏。旅游者的进入不仅会改变当地地貌,诱发沙害,而且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一些珍稀动植物的灭绝。

旅游者丢弃的大量废弃物不仅破坏了环境的美感,还可能危及动植物的生存安全。野生动物不仅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更是当地生态系统中难以替代的链节,然而不少地方的有关部门对这一资源的开发管理不严、执法不力,致使不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

4.三者间的博弈关系

要想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投资决策,必须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找到三者博弈关系的平衡点。综合前述,过多的重视经济效益则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使生态效益减少;相反,过多的重视生态效益,则必定会影响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两者是矛盾的博弈双方,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静态博弈加以分析。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惠关系,经济效益上来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当地的就业率、知名度等自然会随之上升,进而又对经济效益产生加强作用。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静态博弈关系。

四、小结

旅游投资决策应该不仅考虑到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还应综合的考虑到旅游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旅游投资者在确定投资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充分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博弈关系基础上,确立优化模型,制定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案,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于维生朴正爱:博弈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投资决策范文篇4

[关键词]旅游投资决策可持续发展博弈

旅游投资决策是指为达到—定的旅游投资目标,用一定方法对旅游投资活动进行科学评价,比较不同投资方案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综合各种因素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的经济活动。旅游投资决策可以分为战略性决策和项目性决策。

现实生活中,有三大因素制约着旅游投资决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是一种博弈关系。因此,可以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思想、方法来研究这一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行为、策略问题。

一、旅游投资战略决策

旅游投资的战略决策是研究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旅游投资领域的全局性谋划和重大策略问题,涉及旅游投资的规模、结构、布局、投资时序和效果等多方面,属于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投资经济系统工程中的决策问题。

整体性和层次性是旅游投资战略决策的特征。旅游投资战略决策的整体性,是指对旅游投资领域的重大问题,从全局的高度,以系统论的观点综合考察相关的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等因素,并加以统筹解决,以达到系统整体的优化。旅游投资战略决策是多层次的决策过程。根据旅游投资决策的层次性,可以把它分为全国性旅游投资战略决策和区域性旅游投资战略决策。

全国性旅游投资战略决策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旅游发展规划中的投资战略决策,属于宏观战略决策,是高层次的投资战略决策;区域投资战略决策是地区旅游发展发展规划中的投资战略决策,是较低层次的投资战略决策。一般来说,区域旅游投资战略应服从国家旅游投资战略,较低层次的投资决策目标应当与高层次投资决策目标相—致。

二、旅游投资项目决策

旅游投资项目决策主要研究具体旅游建设项目方案的比选问题。就旅游投资项目本身来说,它属于微观层次,但旅游投资项目决策并不服于微观决策,而是包括旅游投资项目的宏观决策和项目的微观决策两部分。

旅游投资项目宏观决策是从旅游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来评价一个旅游投资项目的决策,它具有总体性、方向性、和长期件的特征。旅游投资项目宏观决策谋求旅游投资项目和社会环境之间的长期动态平衡。在进行旅游投资项目宏观决策时,不仅要考察旅游投资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还要考察其间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来考察、研究、预测和综合评价旅游投资项目的总贡献。因此,旅游投资项目的宏观决策又称为旅游投资的项目的社会决策。

旅游投资项目微观决策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评价项目的优势,这种决策具有局部性、具体性和短期性的特征。在进行旅游投资项目的微观决策时,可以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按照项目的实际收支,确定项目的建设费用和效益,并以此来判断旅游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因此,可以把旅游投资项目的微观决策称为旅游投资项目的财务决策。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投资效益

长期以来,我们进行旅游投资决策时,仅考虑旅游投资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情况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该综合的考虑旅游投资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而且对于不同规模的旅游投资,其对于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旅游投资的规模越大,旅游的各种效益也就越大。

1.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占用、投入、消耗与成果产出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则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是指旅游项目的投入与成果产出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长期以来,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旅游投资决策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因此,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体现为旅游投资者的经营收益和当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所获得的经济收入。总的来说,旅游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为正的经济效益和负的经济效益,总体来说,正面的经济效益大于负面的经济效益。

(1)通过旅游业的乘数效应,增加GDP

旅游消费不仅可以直接的增加当地的收入。还可以通过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更大程度的发展。这是因为,直接分享旅游收入的企业、个人和政府机构,要把这些收入在本地经济体系内再次消费,从而不断启动新一轮的经济活动。这些继发效应能够带来远远大于最初的直接效应地GDP影响程度。一个旅游投资项目对当地的经济影响是很大,包括直接的旅游收入效应和间接的乘数效益。因此,旅游投资能够积极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活力。

(2)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往往缺乏传统的物质资源,但是却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因此发展旅游业成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落后地区可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缩小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3)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旅游投资能够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机会。目前,我国旅游投资的主体正从国家开始转向于民营企业。国有经济从旅游等第三产业中逐步退出。我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正在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军。在这种局面下,旅游投资的加大,无疑可以促进国有经济从旅游等第三产业中逐步退出,转而重点投向能源、交通、石化等资金密集型基础产业领域。这种新的旅游投资格局符合国有、民营资本各自的特点,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特长,是对经济结构进行积极有效调整的重要举措。

(4)影响了土地等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但是,旅游投资活动的开展,需要投资大量的资源。这导致旅游目的地一些稀缺性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其中尤其以对土地的需求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我国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这需要不断的增加旅游投资。而旅游投资项目用地规模是很大地。为了旅游产业地发展,很多地方的旅游项目的开发往往需要以牺牲该片土地的其他用途为代价,例如,某一片土地一旦用于开发旅游景点便意味着放弃用于农耕或建工厂。因此,在决定占用某一土地开发旅游项目之前,往往需要对其不同用途所能带来的社会收益和有可能付出的社会成本进行比较和权衡,以便确保该项土地资源的用途符合当地社会的最佳利益。

2.社会效益

旅游投资对于当地社会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个方面是旅游投资对当地的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旅游投资开发活动对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影响的程度,与旅游投资开发的规模和接待地区的社会特点和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大规模旅游投资开发活动的开展,引起的大规模人员流动,特别是异域游客的大量来访,难免会给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和文化带来某种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而增大。

(1)拓宽旅游目的地的就业渠道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企业的生产需要多个要素的共同作用才能生产出产品,对于旅游产品的生产来说,也是如此。投资者在进行旅游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必须配备一定的劳动力。只有这样旅游投资的结果才有意义。此外,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要部门,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对一般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并不高,因此,旅游投资项目比一二产业的项目更能够吸纳就业。

(2)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消费质量

旅游投资会增加旅游收入,目的地居民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例如新疆的卡纳斯湖开发以后,附近的县城通过提供旅游景点的配套项目,发展住宿、餐饮、旅游商品的开发,居民的受提高,食品开支下降。而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增加。

(3)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随着旅游投资项目,尤其是一些大的旅游项目建成后,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加。游客量的增加,伴随着当地知名度的上升。在开发黄山以前,很少有国家领导人到这里。而黄山开发以后,吸引了不少国家领导人到这里。他们在旅游的同时,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给予了很好的政策。这些年,黄山市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黄山景区旅游投资项目的开展密不可分。更有一些客商,在旅游的过程中,对当地的投资环境有了更深的印象,从而决定在这里投资。因此,好的旅游投资项目会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硬软件环境的改善,目的地整体形象和声誉的提高,其结果是电信、交通、商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

3.生态效益

旅游投资可能产生的生态效益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旅游投资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则投资项目对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产生正的效益;另外一个方面,则是旅游投资项目建成以后,对旅游目的地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产生负面影响。

(1)改善目的地的生态环境

旅游投资的正面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目的地景观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种质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等方面。这对于一些生态旅游项目来说,尤其明显。这些旅游投资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不同的方面采取措施,这样的旅游投资会改善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

一方面,投资者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实施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对于区域内各种生活废水和废气的排放进行限制。并通过与当地政府和村民通过签订协议和采取经济补偿等措施,严格规定景区内禁止森林采伐活动,使森林得到休养生息。另外一个方面,通过阻止各种狩猎野生动物和采集挖掘野生植物资源现象的发生,造就了珍稀动物良好的栖息环境,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前来景区生长繁衍。

(2)污染旅游目的地的环境

随着旅游投资开发活动的开展,伴之而来的负面环境效益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的很多学者都对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投入了越来越大的努力。人们意识到,在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损益分析时,应将环境指标考虑进去。

(3)破坏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系统

不少地方在进行旅游投资开发以后,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加重,植被覆盖率下降,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区域范围缩小,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和破坏。旅游者的进入不仅会改变当地地貌,诱发沙害,而且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一些珍稀动植物的灭绝。

旅游者丢弃的大量废弃物不仅破坏了环境的美感,还可能危及动植物的生存安全。野生动物不仅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更是当地生态系统中难以替代的链节,然而不少地方的有关部门对这一资源的开发管理不严、执法不力,致使不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

4.三者间的博弈关系

要想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投资决策,必须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找到三者博弈关系的平衡点。综合前述,过多的重视经济效益则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使生态效益减少;相反,过多的重视生态效益,则必定会影响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两者是矛盾的博弈双方,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静态博弈加以分析。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惠关系,经济效益上来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当地的就业率、知名度等自然会随之上升,进而又对经济效益产生加强作用。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静态博弈关系。公务员之家

四、小结

旅游投资决策应该不仅考虑到旅游投资的经济效益,还应综合的考虑到旅游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旅游投资者在确定投资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充分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博弈关系基础上,确立优化模型,制定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案,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于维生朴正爱:博弈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投资决策范文篇5

一、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加强风险控制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目前,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实现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对项目风险的管理,在执行投资决策委员会对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决策的基础上,风险管理委员会将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实时跟踪和评估,并对风险隐患提出预警;对投资组合的执行过程进行实时风险监控。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对管理层进行监督控制,可以使公司的投资决策更科学、更合理、更安全。

二、防止投资多元化,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多元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从目前看,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多元化是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主要通过弥补外部不成熟市场的薄弱环节而创造价值。在多元化之前,建立严密的管控体系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企业的价值观和决策原则。

1.一个企业的生存是靠主业产品的支撑。在任何经营模式下,企业都应该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业务,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只有立足于主业,才能为其他行业奠定坚实的后盾,不可“四面出击”。一个企业的资源与优势是有限的,能够支持该企业经营的产业也是有限的,合理而科学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应保持产业之间的高度关联性,以充分发挥原企业的资源优势并节约经营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力、品牌、市场网络等各方面的资源。若盲目涉足与主业无关的领域,以致产业之间跨度过大,缺乏关联,往往会造成无法发挥企业原有的资源优势,而且难以降低经营风险和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2.盲目无关联地扩张,缺乏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一项竞争优势和企业发展的长期支撑力。企业现有业务有没有形成竞争优势,以及这种竞争优势能否有效地延展到新的业务领域,是决定新业务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故企业必须首先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然后再围绕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考虑是否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没有根植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又不能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培植新的核心能力,最终结果可能把原来的竞争优势也丧失了。多元化经营模式下,企业更应该拥有明确的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业务,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从而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确保公司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投资委员会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

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有了投资委员会对经理进行制约,就减少了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企业和股东的长远利益的风险。委员会可以由股东代表、高管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合作。这样既可保护股东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也可满足管理人员和职员的要求。

在两权分离条件下,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关系,股东通过会计信息来掌握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营者(即管理层)往往具有“会计造假”的自然动机。但是经营者的造假动机能否实现取决于会计人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形成了管理层和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利益是一致的,但会计的本质是“受托责任”,会计应通过真实的会计报表来为经理人员解除受托责任,同时也为自己解除受托责任,这就形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公司的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签订了雇佣合同。该合同往往和某些会计指标相关,如以净利润、每股盈余等为标准来支付经理人员的报酬,合同双方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由此在合作中伴随着冲突,构成了双方的矛盾。设立投资委员会,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资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投资浪费,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色色的隐性或显性的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通过在公司内部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对经营管理层进行监督,这样就会使经理层进行投资决策时就不再是一人独裁,有了投资委员会对管理层进行约束,股东权益才能受到保护。所以在公司旗下设立相应的辅助机构是很有必要的,如审计委员会、投资委员会、报酬与提名委员会等。

同时,有效的赏罚分明机制不但可以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可以给他一定的压力,使他专心于企业的经营,努力提高企业业绩。这样,管理者就会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不敢对公司的经营掉以轻心。

四、加强自由现金流的管理,防止管理层盲目投资

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全部现金流入扣除满足必要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增长的需要后,能够提供给所有投资人(包括股权投资人和债权投资人)自由支配的现金。投资决策是公司治理的主要部分,有效的控制自由现金流,在不使现金闲置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经营者的投资绩效。如果一个企业自由现金流一直非常富裕的话,就会出现对这些现金流的滥用,此即所谓的问题。股东作为委托人把财富托付给人打理,由于作为人的企业经营者会寻求个人利益,就可能出现侵占委托人利益的情形,侵占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直接占有委托人的财富;假借各种名义进行在职消费;不按绩效支付薪酬等。只要委托人不能够有效监督人,那么人就会进行利益侵占活动。

投资决策范文篇6

一、NPV评价方法

净现值法(NPV):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我们知道传统的项目评价中对于投资决策分析而言,主要是采用这种净现值法,这种方法也曾经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资本资产投资管理学院的DondleL.MeeDer提出并且利用这种方法用于投资决策具有严重局限的概念中,因为它是以投资决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还原为前提的,也就是说项目的投资在市场条件恶化时,能够以某种方式还原,如果不能还原,则是一个要么投资,要么永远都不投资的决策,而如果公司现在不进行投资决策,那么它将永远失去投资机会。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净现值法利用现值可加性原理,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演绎计算,应该是一种最理性、最科学的分析方法,是投资决策分析中的法宝。

但是就我们所要研究的环保类项目的投资决策而言,净现值法只是用于静态的投资项目分析,对于动态的多投资阶段的项目显得有些不足,得到的评价结果势必也是有局限性的。就焦化产业中的焦炉煤气利用技术的选择与比较中,关键是如何确定折现率,这也是一大难题,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这不得不依靠我们的主观判断,其道理就像任意多的已知数与一个未知数相加其结果还是未知数一样简单,在净现值为零的情况下,向左向右稍微调整某个因素,净现值就能变成或正或负。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焦炉煤气的利用技术的产生过程有其特殊的局限性和特点。焦炉煤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气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得到的可燃气体,是炼焦产品的副产品。对于单一焦化企业的主营业务就是焦炭生产和销售。而对那些利用焦炉煤气生产其他工业产品是由于国家环保政策法规的要求,故其计算时,当其净现值为零或者是负数时,也都可以投资。但是在什么范围内进行投资需要新的算法和条件,这也就是本文最终所要传达的信息。

二、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实物期权分析法是指企业或者是个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拥有的、能根据决策时尚不确定的因素,改变行为的权利(期权)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的方法。麻省理工学院FaimoK.Lamalain分析:如果投资者对某个投资项目进行首轮投资后,若该项目盈利前景良好,将能降低投资者进行第二轮投资的成本,而如果第一轮没有投资,今后想再投资该项目或进入该投资领域就要付出相当高的成本。在进行投资时还要考虑应用动态规划中的整数规划进行投资时机的选取。可以看出,期权法强调了投资是分阶段进行的,投资资金往往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先投入先期部分资金,生产销售该产品,同时继续对产品的性能、技术进行研发和改进,这可以减少投资者的潜在损失,其价值远远大于一次性投入的情况。这种方法就是针对项目的发展动态过程,根据项目开始投资后,管理者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关于项目进程和最终产品市场特征的信息。后继的商业化过程是在前期的成功基础上实施的,是可以选择的;当新的信息不断到达,项目投资回报率不确定性逐渐消失时,管理者可通过修正最初投资策略,提高项目的价值和限制损失。如果项目成功,企业能从中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如果不成功,企业至多也是损失项目投入的沉没成本,相当于期权的成本。

对于期权定价模型而言,焦炉煤气的利用技术中,只有以焦炉煤气作原料生产甲醇这项技术可以进行下一步投资,可以利用甲醇为原料生产甲醛、聚甲醛、醋酸等化工产品。而其他的投资项目成为最终的消费品。期权的投资前提是筹资的无限可能性,但是在实践中难免有种种困难。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我们在进行环保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中不能够简单的依靠一种投资决策方法。

三、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方法

灰色理论概述与于1982年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所提出。邓教授认为现实世界并不是清清楚楚的白色系统,又非一无所知的黑色系统,而是略知一二的灰色系统。灰色系统理论主要研究“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以往用白色的思想处理问题,要找到因素间明确的映射关系,然而确定性作用原理在社会、经济、农业、生态的等领域都没有物理原型,虽然能知道某些因素,但很难明确全部因素,更不可能建立明确的映射关系。比如影响物价的许多因素,如心理预期、政府导向等是无法量化的。一些可以量化的数据又缺乏详细的资料,因此对物价的定量预测具有一定难度,若不考虑这些因素,只将可以得到数据的因素考虑进去,必然带来预测结果的不准确。就白色系统常用的回归分析工具而言,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其缺点。比如:要求样本有大容量,是正态分布,平稳过程才能得到统计规律,计算工作量较大,不容易分析复杂系统等等。而对于以上困境,灰色理论应运而生,它处理问题另辟蹊径,不是找概率分布,求统计规律,而是用生成的方法求得随机性弱化,规律性增强的新数据序列。这一新的数据序列既能体现原数据序列的变化趋势,又消除了其波动性,它可以较好的解决某些参数已知,某些参数未知的系统问题。

在我国焦炉煤气的利用技术上既有新的技术也有些不被淘汰的旧技术,当然对于现在的生产而言,这些技术是相当成熟的,而要将项目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有效结合不是件容易得事情,更何况环保技术创新项目的投入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需要我们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这就涉及了灰色系统关联评价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在对白黑两种情况的考虑是相当充分的,即使实际中技术和经济都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也是能进行相应决策分析的。就焦炉煤气的利用上来说,可以根据项目的各种经济性参数和项目的技术参数来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项目投资决策的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四、结论

由于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环保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研究现状,我们在对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进行单一的项目评价时,如果考虑的因素不是很多,可以采用NPV方法来进行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可是这种方法又不能摆脱静态性,而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项目的投入具有动态性,可以提高决策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在进行一个项目的开发时,如果所要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是经济因素,那么影响我们做出最终投资决策的就不能用NPV方法进行简单的评价,必须借助于系统工程理论中的综合评价来进行综合评判,从而决定我们待上项目的未来。

投资决策范文篇7

(一)现实经济中投资项目出现新的特点

1.不可逆转性。一旦投资,成本便至少部分转化为沉没成本。

2.未来收益是非常不确定的,只能获得其概率分布情况。

3.在真正投资的时间上有选择的余地,评估时点上,NPV小于0,可以等待;一旦情况转好,NPV可能会大于0,则又可以投资。

4.投资以后,有各种选择权,如可以扩大规模,可以暂停、歇业等。

(二)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

从投资决策评估技术的历史演变来看,绝大部分企业在作投资决策时,侧重于采用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法,这两种法则都属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具体运用。但是,净现值法在运用中有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预计项目的现金流量极为困难或难以准确把握;二是确定合理的贴现率也是一个带有主观性的过程,所以,简单地采用净现值法常常并不能取得满意的评估结果。

在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中,净现值法比其他方法(诸如回收期法、内部收益率法等)有很多优点,但实际上,净现值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净现值法认为投资决策是一次完成的,这意味着投资机会一出现,就必须做出决策,以后机会就没有了。

2.投资者并未按照NPV法所计算出的最低回报率作为是否投资的标准,其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往往要高于资本成本的3~4倍,投资者才会真正投资。

3.按照NPV法,投资者应该对利率和税收政策的变化非常敏感,但实证结论表明并不如此。投资者对经济环境和风险性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对利率的敏感性。

4.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美国公司采取强大的“量化”技术进行决策,但在与日本的竞争中依然在不断丧失优势,许多美国管理者开始确信传统NPV法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不定的经济环境,因为从直观上讲,NPV法并不能够将管理弹性、决策灵活性考虑进去。

5.实证中价格虽然已经远远高于投资成本(即NPV远远大于零)但决策者仍不愿投资,与NPV法似乎矛盾。

所以,对照起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NPV在实践中失效的原因了。NPV法从根本上忽略了投资项目决策在时间上可以延迟以及投资后可以实施各种调整的选择权,在当今不确定性非常大的经济环境中,评估失效便不难理解了。

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的财务决策只是一种静态的方法,在决策之时就对未来的全部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考虑进去,然而,企业的经营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根据未来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始终保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现实中这种及时的调整(即灵活的战略性选择)往往无法预见,但它们对企业的价值却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传统的财务决策已无法把这种灵活的战略性选择的价值纳入评价的范围之中,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能计量这种价值的评价方法。

二、应用期权理论进行投资决策评价是一种新思维

麻省理工学院的阿维纳什·迪克西特教授和罗伯特·平戴克教授坚持认为:“净现值法是不充分的。要做出明智的投资选择,管理人员还需要考虑保留期权选择权的价值。”

麦肯锡公司的汤姆·科普兰和乔思·韦纳认为:“运用期权的方法能使管理人员较好地把握不确定性。”利用期权估价方法能够做到评价一个项目真正的价值(传统意义上的净现值与灵活性选择的价值之和),能够真实、客观地评估投资项目和融资对象的价值,做出最佳的选择。最佳的选择预示着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保证了股东的权益,为公司股票市价稳定和上扬提供了保障。

(一)期权理论的相关概念和思想

1.期权。

期权(Options)又称选择权。是一种特殊的合约,它能给予合约的持有者在未来的某一日期或未来某一日期之前以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权利,但不承担不执行的义务。在期权交易时,期权购买者要支付给卖出者一定的期权费(即义务是一定的),作为拥有以一定价格购买某资产的权利的代价,购买者可行使权利(权利无限)也可以放弃权利。期权最大的特点是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期权是两个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同时,两个投资者之间的收益关系属于严格的“零和交易”,即一个投资者所赚的,肯定是另一个投资者所赔的。

按期权交易方式的不同,期权可分为看涨期权(Calloption)和看跌期权(Putoption)。前者又叫买方期权(简称买权),是指其持有者有按约定价格购买某种资产的权利,将来价格上涨对持有者有利;反之则对持有者不利。后者又叫卖方期权(简称卖权),是指持有者有按约定价格出售的权利,将来价格下降对持有者有利,反之则对持有者不利。

2.实物期权。

实物期权一词最初由斯尔图特.迈克斯提出。他最先指出,期权分析对公司成长机会的合理估价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公司的实物资产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期权,这种期权价值依附在利润增长的项目上。迈尔斯还指出,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权也极为重要地影响到了这些项目的价值。和经营选择权一样,财务灵活性也可以用财务选择权的价值来衡量,公司通过资本结构的选择可以获得财务选择权。实物期权是分析未来决策能如何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或研究在将来可以相机而行选择灵活性有多大价值的一种方法。

可见,实物期权是以期权概念定义的现实选择权,是与金融期权相对的概念。具体地说,一个公司对一个项目进行评估,拥有对该项目的投资机会,这就如同购买了一个看涨期权,该期权赋予公司在一定时间内有权力按执行价格(投资成本)购买标的资产(取得该项目)。同金融期权一样,该约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市场价值(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是随市场变化而波动的,当市场价格(净现值)大于执行价格(投资成本)时,有利可图,公司便执行该期权(即选择投资)。该期权也会因为标的资产价格的未来不确定性而具有一定的价值,当公司进行了投资后,便相当于执行了该期权,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不执行期权(未投资)而等待过程中的各种有利机会的出现(如投资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上扬)的权利。实证研究表明,这种机会成本非常大,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一部分,传统NPV法忽略了它,而期权理论则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性。

总之,只要财务决策中具有不确定性或灵活性,就可以期权定价方法来评价它的价值。可见,期权估价理论为财务估价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投资决策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期权理论如何应用于投资决策评价

在现实中,实物期权总体上可分为扩张期权、延迟期权和放弃期权。下面笔者将重点结合扩张期权来探讨期权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1.何谓扩张期权。

当公司进入新的领域进行投资时,这些投资的收益可能是传统的净现值方法难以评价的,甚至现金流量净值是负的,但是公司通过前期的投入已经积累了其他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转变成企业所持有的投资机会,构成了以未来的投资项目为标的物的期权。企业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下一步的投资,尽可能获得最大收益,这相当于执行期权;当环境不利时,企业只有权利而无义务进行投资,可以选择放弃进一步投资,不执行期权,其损失仅为期权的成本。这就是对扩张期权的一个理解。

2.扩张期权主要应用于扩张型投资项目之中。

在某些情况下,公司之所以采纳某个项目是为了在将来采纳另一些项目或另一些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最初的项目是允许公司采纳其他项目的期权,因此公司应该愿意为这种期权支付代价。公司可能会接受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因为未来的项目可能有很高的净现值。如果公司没有采纳初始项目,就不能利用这个扩张机会。如果固定时限到期,在该时点的预期现金流量超过进入市场的成本,公司就会进入新市场或采纳新的项目。这样,公司在做出最初的项目投资决策时,就等于公司用初始投资购买了一个看涨期权,公司不仅得到初始项目投资的后续现金流量,而且还得到是否要继续扩张投资的期权。期权的当前价值为初始项目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期权的执行价格为扩张项目的投资成本,期权的执行日期为扩张项目的最后到期时限,如果超过这个时限,公司将失去扩张投资的机会。因此,公司初始项目投资的价值不仅包括该项目现金流量的净现值,还要包括期权的价值。

3.案例分析。

笔者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期权理论在扩张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福建某电子公司2003年投资500万元上马MP3生产线,2005年开始生产和销售。生产线到10年报废,公司资金成本率为10%,预计各年现金流量如表1所示:

按照传统净现值法,通过计算得NPV=-15.85(万元),净现值小于0。按照净现值法则的判别标准,该项投资不可行。

但在实际中,一项投资的实施除了带来一定的净现金流以外,还会带来其他无形资产的收益,最为常见的情况是因为某一项投资而进入了一个新领域,锻炼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在该领域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为追加投资或相关投资提供了可能性。

笔者曾经注意到,在我国流行mp3之后接着就开始流行mp4,公司的打算是通过mp3的生产,培育销售渠道和提高市场知名度,同时,预计在2006年mp4的技术达到成熟后,公司可以不失时机的生产和销售mp4。公司对mp4生产线的预计现金流量作了个保守的估计,如表2所示:

公司是否2003年上mp3生产线,取决于3年后的情况如何。如果现在马上生产mp3,3年后就有机会生产mp4,否则,公司将失去生产mp4的机会。所以,现在马上生产mp3,除了得到6年的现金流量外,还有一个3年后生产mp4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就等同于一个买权,其期限为3年,约定价格为1200万元(投资额),标的资产的当前价格为mp4生产线的成本。进而,公司可以通过Black-Scholes公式计算这个期权的价值,算出mp4投资的当前价值或成本,这个投资机会的价值为买权的价值。

投资决策范文篇8

关键词投资决策投资期权

将期权理论引入资本投资决策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有关学者的关注。但从目前研究的情况看,国内学者大多否认以NPV法为核心的传统投资决策方法,而从其他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反,近年来国外学者却并不完全否认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而是将其与期权理论结合,对其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解决资本投资决策问题。这种改进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基于期权理论的资本投资决策准则。本文将利用资本投资决策的期权特性来对投资决策重新进行评估,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1现阶段投资决策的特征分析

1.1投资的不可逆性

所谓投资不可逆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不可能在不遭受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专有性是造成投资不可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资本所形成的资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专有性,而专有性资产在二级市场上的流动性较差。换言之,这些具有某个企业或行业特性的资产很难为其他企业或行业使用,投资后很难收回而变为沉没成本。现阶段投资的不可逆性更加突出,每个企业都想开发出具有市场独占性的产品,以获得超额利润。这种产品往往是以前是市场从未出现的,对其的投资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新产品的开发一旦失败,其投资不可收回也就不言而喻了。例如:银根紧缩可能使国内外投资者无法出售资产以收回他们的资金。

1.2投资的可推迟性

所谓投资的可推迟性是指投资项目在一段不很长的时间内可以被推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投资机会是可以选择的。多数投资选择并不是那种“nowornever”的机遇,即“要么现在投资,要么永远不投资”。这是说投资者在投资时机上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投资者可以推迟行动以获得有关未来的更多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某项投资存在可推迟性,则在面临外生风险的情况下,企业就可能通过推迟现在的投资以期获得更多的收益。

1.3资本的未来回报是不确定的

理论上,确定性是指投资者知道其投资在将来的所得回报或收益的概率为1的情况。因此,在严格确定的概率意义上,不确定性是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可能发生的价值状态的联合。一般地,不确定性有两个方面:“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就不确定性变量的性质角度而言,可把不确定性分为经济上的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与经济的总体运行(产业价格、运行成本)相互关联。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与经济行业的总体运行不存在相互关联性。这种不确定性是由决策过程内生的。不确定性主要产生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在作投资决策时,对投资回报的任何估计总是不精确的。投资的这种不确定性与期权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一般来讲,投资的不确定性越大,期权的价值就越大。

2投资决策的期权特性

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期权最核心的特点是,期权持有人有选择买或卖的权利,而并非义务。换言之:期权最后是否被执行,完全取决于持有人,如果最后不执行,其最大损失仅以付出的权利金为限。公司得到一个投资机会如同拥有一种购入期权,它拥有可选择在未来某个时间购入一项资产的权利(但不是义务),以求从项目中获得利润流的权利。因而,投资决策权类似于金融市场中的期权。其中,企业为获取某一投资机会,需先期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资本投入等,这相当于支付的期权费。企业在已获得这一投资机会后,就拥有了选择投资或放弃投资的权利,即相当于拥有了买方期权。企业可以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投资,即相当于行使期权,此时投资机会具有的价值就丧失,转化为投资的成本,而最终获取的投资收益则可能很大。企业也可以在不利的条件下不进行投资,即相当于放弃期权,损失的也只是已支付的期权费。

3基于期权理论的投资决策与传统投资决策理念的比较分析

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是指以净现值(NPV)法为核心、根据NPV大小判断一项投资计划是否可行的一系列方法的统称。它是目前国内外投资决策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一旦NPV非负,项目即可投资;反之,则投资不可行。

举例说明:假设一个投资项目投资额为110万元,1年后,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有两种可能性:市场向好为180万元,若不景气为60万元,以后一直保持不变。从目前测算,其现金流为100万元。项目的寿命为1年。再假定市场向好、向坏的概率各为50%,无风险利率为8%。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估算出的资金成本为20%。

由传统的NPV法则,可求出:

NPV=E(C1)/(1+k)-I0

=(0.5×180+0.5×60)/(1+0.2)-110

=-10

因为NPV=-10<0,故应拒绝该项目。

由期权理论,可以用二项式定价模型求出其价值。因为该项目相当于一个看涨期权,当现金流上升并超过执行价I1时,便执行,否则放弃。在第0年决策时,现金流为100万元,小于I0=110万元,故放弃并等待。1年后,若市场看好,现金流为180万元,则投资,收入为E+=180-I1=180-110×(1.08)=61.2万元;而向坏时,现金流为60万元,放弃投资,E-=0;S+=180/100=1.8,S-=60/100=0.6。在不严格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连续复利。由二项式期权定价理论可得:

P=[(1+r)-S-]/(S+-S-)

=[(1+0.08)-0.6]/(1.8-0.6)=0.4

项目价值为:

C=[PE++(1-P)E-]/(1+r)

=(0.4×61.2+0.6×2)/1.08=22.67(万元)

项目价值C>0,故该项目不能拒绝。

具体做法是期初不能投资,但也不能否决这项目,而应保留该项目的投资权。或者,应该以C=22.67万元的价值出让该项目的投资权。启示:由上分析可见,以NPV法为核心的传统决策方法忽视了投资的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因而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缺陷。而将期权理论引入资本投资决策,可弥补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不考虑投资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的缺陷。资本投资大多具有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这十分类似美式看涨期权的特性。为了寻找更有利的投资机会,推迟资本投资的权利就是一种期权——可称为资本投资期权。当一个企业进行一项不可逆的投资时,它就执行了投资期权,也就放弃了等待新的信息的机会,而新信息可能会影响投资效果的好坏和投资时间的选择。这也意味着即使市场条件发生逆转,该企业也不能不投资。这种期权价值的损失是一种机会成本,应作为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即是:对一项不可逆的、同时是可推迟的投资而言,推迟投资的权利就是投资期权,且这种期权具有的价值必须在投资决策中予以考虑。

4对传统资本投资决策准则的改进

4.1项目的价值构成

任何项目的价值来自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来自项目的盈利价值(in-the-money-value),该值仅为现在(t=0)投资时项目的NPV;其次,来自项目本身所形成的内含的期权价值,如信誉、市场地位等;最后,因资本成本和价格运动所带来的期权的价值。因此,在评估投资期权价值和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投资期权的价值。

真实NPV(TheTrueNPV)=项目的基本NPV(TheBasicNPV)+(内含的)期权价值+(因资本成本和价格运动所带来的)期权价值

4.2可推迟项目的价值构成

我们知道,考虑投资时间期权的价值(TheValueoftheInvestment-TimingOption,ITOV),推迟投资将增加投资项目的价值。基本NPV按现行(t=0)折现率对项目的所有现金流折现后计算而得。真实NPV与基本NPV之间的差值即为投资时间期权的价值。一个可推迟项目的真实NPV等于考虑了投资时间期权的NPV(TheOptionAdjustedNPV,OANPV),而OANPV可按美式看涨期权来估价。可用公式表示如下:OANPV=NPV+ITOV。

4.3基于期权理论的投资决策准则的确定

由于项目推迟的不确定性,则无论利率多大,OANPV总不为零。当利率等于OAIRR(TheOptionAdjustedIRR)时,期权的价值为零,因为此时期权充分盈利,即为了保持期权而推迟投资所得正好抵消了未立即执行期权并实现正的NPV在价值上的损失。例如:如果当商品市场价格等于约定价格时,期权的价值为0,此时期权已充分盈利。保持期权而推迟购买所得正好抵消了未立即购买而消费商品而有的损失。也就是说如果OAIRR小于IRR(内部收益率)可保证随时执行期权有足够的价值。

这样,对于现行的短期利率r,有OAIRR准则:若rOAIRR,则推迟投资。注意,这一决策准则实际上是执行美式看涨期权的标准准则。当ITOV=0时,OANPV=NPV,这时对于给定的现行短期利率来说,该项目的NPV达到了它的最高值。此时,如果拥有投资时间期权(ITO)的企业投资该项目,那么该企业就能充分利用项目中隐含的所有期权的价值。这种情况发生在OANPV=NPV时,而此时在ITO的寿命期间内可能不止存在一个利率。这就定义了该项目接受域,即OANPV=NPV时所对应的利率范围。由此,可得到OANPV准则:若ITOV=0,则进行投资;若ITOV>0,则推迟投资。

总之,在给定现行短期利率的基础上,投资项目的NPV能达到了它的最高值,期权能充分盈利,则进行投资;否则推迟投资。

5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的意义

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有助于识别更多的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中包含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定价和对增长期权的分析,它通过给不确定性赋值,将那些灵活性价值大于投资现金净损失的项目识别出来,为企业和国家找到了更多的有效投资机会,拉动了有效投资需求。

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有助于弥补传统投资决策工具的不足,为项目评枯、决策及经营管理提供更客观有效的分析结果。

总之,期权理论应用于投资决策,不是对传统方法的否定,而是在保留传统投资分析方法合理内核(货币时间价值等)的基础上,对传统方法固有局限性(忽视投资的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的重大突破,增加了投资决策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投资决策范文篇9

一、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的择优问题

(一)互斥方案分析中两法择优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对单一独立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中,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对方案的评价结论完全一致,但在互斥方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择优选择中,两种分析方法的择优结果却经常发生矛盾,尤其在投资规模不等和投资方案现金流入实现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对此,虽然有许多文献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如按净现值法为标准选择最优方案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按外部收益率的大小选择最优方案的观点等,但我们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还应从分析两法产生差异的原因出发。在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中,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都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且在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中采用的是复利计算原则,因此,两法对项目使用期内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都作了再投资的假设,但由于两法对现金流量现值计算中采用的贴现率不同,从而使两种方法假定在现金流入再投资时,会产生不同的报酬率。净现值法是假设不同的备选方案在同一时期产生的现金流入再投资时,都会产生与企业的资金成本率相等的报酬率;而内含报酬率法是假设各个项目的再投资报酬率等于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由于个案的内含报酬率不等,所以同一时期不同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入的再投资报酬率不同,且不等于企业的资金成本率。

(二)再投资报酬率在最优方案选择中的运用

既然导致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择优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两法对未来现金流入的再投资报酬率的假设不同,因此,在最优方案选择之前,应客观预测企业未来特定时期可实现的再投资报酬率,然后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择优,否则,无论以何种单一方法独立的进行选择,都有可能因实际情况与假设条件不一致,而导致决策的失误。具体的决策规则,通过下例说明。例:某企业有A、B两互斥方案,各方案的现金流量见表1。企业资金成本率10%,要求做出最优选择。表1单位:元方案各年现金净流量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A100006000400030002000B100002000300040008000本例按内含报酬率法选择:A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23.11%,B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19.66%,显然A方案为优;按净现值法进行选择:以资金成本率10%计算的A方案的净现值为2377元,B方案的净现值为2764元,显然,应选择B方案。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相异的结论。但客观上不论备选方案有多少,其最优方案应具有唯一性,选择方法如下:1、按多个贴现率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计算结果见表2。表2单位:元贴现率A净现值B净现值净现值差额(A-B)5%35864665-107910%23772764-38715%1362121015220%467-8054725%-284-1152868内含报酬率23.11%19.66%分析表2数据可发现:当贴现率小于10%时,A方案净现值小于B方案,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择优结论相异,前者选择B方案,后者选择A方案;当贴现率大于15%时,A方案净现值大于B方案,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择优结果相同,都为A方案,说明在10%与15%之间,存在一个使A、B方案净现值相等的分界贴现率,该贴现率同时也是两方案择优结论异、同的转折点。该分界贴现率按内插法计算如下:分界贴现率=10%+387/(387+152)×(15%-10%)=13.59%2、择优标准。本例中计算现金流量现值所用的贴现率,实际上即为假计的项目现金流入的再投资报酬率,所以,如预计的再投资报酬率大于13.59%,则应选择A方案;此时,净现值法和内含率报酬法不但择优结果一致,关键是两者的现金流入再投资假设符合客观情况;但如预计的再投资报酬率小于13.59%,则应按净现值法进行择优,此例应选择B方案,因内含报酬率假计的较高的再投资报酬率难以实现。自然,如企业的现金流入无法立即实现再投资或再投资报酬率为零,则任何动态分析法的结果都将导致决策的失误。

二、稳健内含报酬率指标的计算及运用

(一)内含报酬率指标理论上的缺陷

投资决策范文篇10

关键词: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现金流量税收筹划

股份公司的财务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途径是提高报酬率和减少风险,公司报酬率的高低和风险的大小又决定于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因此,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三项。筹资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公司所需要的资金:股利政策是指在公司赚得的利润中有多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有多少留在公司作为再投资,股利政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保留盈余决策,是公司内部筹资问题:投资决策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决策。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政策有密切关系,筹资数量的多少要考虑投资需要,在利润分配时加大保留盈余可减少从外部筹资。对于创造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所以,当公司面对众多的投资机会,应如何有效地控制每一项投资中所蕴含的风险,如何合理地确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以及如何合理地解决投资中的税收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一、实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任何投资收益都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得的,在当前资金运用所处的市场环境下,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资金运用的成败和效益,因此,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资金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从2004年爆发的中航油事件来看,中航油最大的失误就是涉足不熟悉的石油指数期货交易,同时又没有严格的风险限额控制措施。如果中航油能够准确评估石油指数期货头寸的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与资本对应的最大风险限额内,就不会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中航油事件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总风险限额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就应将这些风险控制在总风险额度范围内。从而达成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要想有效地控制每一项投资中所蕴含的风险就应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风险预算管理、信用管理、内控管理和绩效评估五个部分组成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还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将总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二、科学预测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在企业的投资决策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中,准确识别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大小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但是,与单独实施的新建项目不同的是,公司投资的项目总是与本公司现有的经营业务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费用和效益往往不易直接确定,这使得项目现金流量的识别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遵循实际现金流量原则和增量原则来识别公司投资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正确区分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相关费用和非相关费用;正确处理折旧费、税金和融资成本;合理解决费用分摊等问题。对上述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后,剩下的任务就是按照常规做法和税收的规定,分别估算项目的增量年经营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然后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合理进行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