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9:57:30

通货紧缩范文篇1

一、形成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

通货紧缩的出现,有其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通货紧缩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导致潜在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结构错位较大,大量的潜在的产品供给得不到实现而沦为无效供给,造成商品价格水平较长时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

通货紧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特有的体制矛盾与结构矛盾爆发的结果。

(一)体制缺陷。

第一、企业产权制度缺陷。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国目前90%的国有企业仍然是独资形式,停留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形成的拥有相当经营自主权,只负盈不负亏的体制水平上,只有10%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向多元投资主体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转化。实际上这种制度转化也是很不彻底的,表现在各投资主体的股权关系扭曲,企业资产控制权、资产剩余控制权,资产剩余索取权的配置残缺上:作为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的国家,授权企业法人和企业内部职工经营企业资产,这种承包经营是为了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产权的国有形式,其剩余控制权归属企业内部人,剩余索取权却归属于国家,这种典型的产权残缺使企业经营决策者为自己及内部人谋利益,追求企业内部人的效用目标,偏离所有者的财富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受到破坏。另一方面,企业承包责任人名义上可以由推荐、选举、招投标方式产生,但实际上,企业承包人多数是由主管部门任命产生的(占81、5%,1999年数据),这使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政府的“附属物”,无法摆脱政府对其生产经营的行政干预,难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得企业的经营机制与市场需求极不适应,市场调节力弱,价格机制呆滞,竞争力较差,奖金周转慢,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等,产不适销,造成生产与需求脱节、效益严重滑坡,产品大量积压。产品积压,生产被迫压缩,这样企业困境的不断加深,是经济收缩持续下去的原因。

第二、经济活动的扩张机制缺陷。

经济活动的扩张,在适应需求的前提下还应建立在提高生产技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产权不明确,风险约束机制失效,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使得这些企业为了保持增长,只能依靠大量增加投资来扩大规模,增加产出而置市场的供求状况不顾,反正“赚了归自己,亏了归国家”,使得超高速投资成为支撑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最直接原因。其结果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这种简单重复建设导致社会资源严重浪费,无法发挥其应有效用。据统计,90年代以来,每年新上3万个建设项目,大约有1/3项目亏损,1/3项目取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每年将近5000亿元投资没有发挥效益。如此低下的投资效率,实在无法使增量资源实现有效配置,而且重复建设的矛盾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暴露不出来,只有在过剩时重复建设的隐患才全部暴露出来。所以随着“软着陆”的实现,投资规模的缩减,泡沫破灭,企业立即陷入困境。巨大的生产能力过剩进而导致产品供大于求,企业负债增加,效益下滑,而靠扭曲生产要素价格,靠大量资金投入推动的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维持,因而盲目过度的竞争不可避免,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物价自然下调。

第三、企业退出机制缺陷。

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包括转产、兼并重组和破产引起的企业消亡,即存量资源的再配置。通过兼并重组,可以使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管理水平及扩大市场范围等具有正向效应。破产机制的健全,对于减少企业资产的有形和无形损耗,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对破产存在偏差认识,产权的不可转让性也妨碍着企业的购并重组,在我国,国有经济各个企业之间可能有某种交换,但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交换,因为不存在所有权的转移,例如国家可以要一个盈利的国有企业去“兼并”另一家亏损的国有企业,但其实这里的“兼并”并不是市场交换意义上的“兼并”,实际上只不过是国有企业间的组织合并。这使产业结构呈现难以调整的刚性:相当多的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设备闲置严重而又无法转产,形成大量资产有形和无形损失,整个社会资源效用水平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表明,即使是95年我国900多种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的已占一半左右,其中摄像机、彩色照相胶卷的现有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12、3%和22、1%,而95年只是商品供过于求的第一年,97年的年生产能力毫无疑问将进一步下降。而“兼并”亏损企业,给盈利的国有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甚至使盈利企业被拖成亏损企业,整个社会资源无法得到优化,整体经济的运行质量下降。严重亏损的企业吞噬了盈利企业的利润,使企业目标偏离造成大量非经营性资产和高资产负债率,造成企业长期停产,债务的长期拖欠产生了国有银行的巨额呆坏帐,还造成社会信用体系危机。这样就会削弱企业的投资欲望,使企业进一步陷入压缩生产的困境,下岗职工人数增多,造成社会的不安稳团结,引起企业投资需求与居民消费倾向下降,通货紧缩进一步加深。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是在生产要素供给与社会对产品的需求的运动中实现的。在国有企业产权残缺,企业退出机制缺陷的前提下,企业的微观经营脱离了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和产品需求情况,表现为追求投资规模和追求少数热点项目的短期效应上,促进“短线”产业发展,抑制“长线”产业发展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政策的实质,80年代以轻工、纺织为重心的加工业扩张,90年代家电产业扩张更迅猛,造成重复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过剩的产品大量仓库积压,据有关人士估计,当前我国国内库存的总额大约为30000亿元,相当于9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4%。而能源、原材料、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设施却投资不足,缺口加大,使整个社会的供给结构呈中间粗、两头尖的“仿锤型”结构,无法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受旧的投融资体制的影响,大量的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在增加经济增长泡沫的同时,某些行业产品的市场供给量超过市场需求,随着“软着陆”的平稳实现,“泡沫”破灭,加之出口不振,有的行业出现了亏损,其中加工工业全面生产过剩。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特点是农业基础薄弱、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滞后、重工业、加工制造业严重过剩,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不足。而从消费需求的角度看,随着住房、

医疗、教育、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原来由政府和企业提供的福利性支出,将由个人全部或部分承担,再加上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下岗职工的增多,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看淡,居民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大幅下降,居民即期消费更加慎重,预防性需求增加,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50000亿元,大量潜在需求被搁置。目前我国住房业发展受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消费机制滞后,非生产性费用过高等因素的影响,轿车进入家庭同样受到消费信贷和税费问题的影响,住房、汽车消费难以成为当前居民消费的热点。拥有8亿农民消费者的巨大农村市场被忽视而使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许多厂家只有在自己的产品被严重积压时才想起消费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但是没有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农村实际情况的简单“过剩”移转,又无法为农民所接受。这样,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与供给结构的双重失衡,使商品的需求增长速度小于供给增长速度,从而使整个社会供过于求压力不断增长,而需求市场又日益萎缩,导致出现通货紧缩。

(三)投资需求与投融资制度之间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跟着投资预期收益走,企业效率高,预期收益高,还款保证就大,就易于得到资金,企业也愿意扩大投资;反之,预期报酬低,风险高,企业就难于得到投资,其资金需求较为谨慎。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国有企业都是将国有银行作为第二财政,把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当作财政投入资金使用,盲目、低效投资,而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存在所有制性质的歧视,即使是国有部门预期收益低,产出份额连年下降,竞争力不断衰退,但依然大量借给资金,一些非国有企业前景良好,预期收益高,却得不到资金支持。这样,一方面导致国有部门不以市场准则看待资金的价格,大规模地吸纳资金大规模的扩大投资;另一方面银行也不断向无效和竞争力弱的国有企业注入信贷资金,置效率、预期回报、竞争力、资产负债于不顾,导致银行产生巨额不良资产和高比例的坏帐、呆帐,据1997年1月人民银行颁布的统计资料,至1996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累计贷款余额470000亿元,其中根本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为20%,约9500亿。如此高额的不良资产、坏帐、呆帐,迫使国有商业银行向企业化经营转轨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自身生存问题,为控制风险而减少贷款,出现了“惜贷”的现象。银行的信贷收缩,使企业的周转资金紧张起来,企业只能减少固定资产的投资,这对于我国众多依靠投资的扩张来增加产生的企业,是个致命的打击,而另一些效益久佳但急需资金来调整结构,更新技术来支持自己走出困境的企业,也更趋于萎缩,而商业银行的部份资金却找不到收益高,还款有保证的贷款对象,成为闲置资金,产生货币从生产中被“挤出”的现象。由于储蓄存款不能转化为投资,导致有需求不足,人均购买力增速下降。这是企业制度缺陷与融资约束之间矛盾的结果,它使大量奖金退出了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循环,造成通货紧缩。

二、反通货紧缩的对策。

物价持续下跌会导致投资者预期看淡,企业经营更加困难,民间投资亦不愿大幅增加,最终可能会导致经济大面积衰退,所以必须制定走出通货紧缩的政策:

(一)应急措施: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当前反通货紧缩,最重要的政策目标,是要阻止商品供求失衡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首先是扩大财政支出,通过增加国家预算和增加国债发行来扩大投资,用投资扩大来增加对投资品的购买,使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发挥作用,刺激国内需求,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居民收入,稳定居民消费倾向,刺激民间投资需求的增长,启动经济。投资重点要放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就我国来看,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相当落后,即使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也不会出现过剩问题,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未来的有效供给。投资的主要方向应放在中西部地区。一方面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两者的差距已使各经济区域和省区间经济磨擦和利益冲突日益表面化,加剧了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失衡,由此产生的贫困,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给国家产业政策实施,持续发展及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造成巨大困难,必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东部而言,西部更具广阔的发展前景,丰富的资源与市场均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通过政府投资,既可促进西部开发,又能带动一些在东部犹豫不决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高涨。其次是加快费改税的改革,规范企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退税力度,促进出口。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惯例的企业税收制度,不仅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行使和体制内企业的业绩评价,也有利于建立不同所有者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再次是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现状。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亏损企业往往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职能:包括办附属幼儿园、学校、医院,还有安全、娱乐设施,形成巨额的非经营性资产(国有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占营业总资产24、8%),形成企业的沉重负担。将企业的这些非经营性资产采用抵押、变卖等方式去筹措企业急需的资金,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分散部分产权,又能启动低迷的消费。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要稳定当前存款贷款水平,继续利用目前的低利息率来促进居民消费,刺激投资,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加快国有银行向商业化改革,使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摆脱行政对银行经营的干预,真正实现银行投资资金与效率挂钩;三是积极支持非国有金融机构探索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新途径。放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增强金融机构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及时调整金融监管方针,使防范金融风险与加大对中小企业放款相结合,解决银行惜贷问题。

(二)根本措施:加快制度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培植经济新增长点。

通过投入资金的外延扩张,简单地依靠扩大投入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增长,只能引起短期的投资波动,推动低效益的产值增长,使经济增长呈现低效循环的局面,而且,为了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势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必须越来越大,一旦政策空间用尽,物价下降和生产压缩将进一步发展。要真正启动经济,带动整个经济走出低谷,转入回升和复苏,实现“软着陆”之后新的一轮“起飞”,必须从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宏观政策运用入手,消除投资、需求、供给三方面的矛盾,扩大有效需求,合理供给结构。

第一、宏观层次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在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调整时,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出发,给国有经济以正确的定位,使国有经济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特有的作用,只有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使国有经济从根本上走出困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地运行。具体上说,应把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方向实现分离和互补,国有经济只在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主要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服务的行业中发挥主导作用。坚决使国有经济从盈利性、竞争性部门撤离出来,减少政府的风险,进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这些领域。

第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所以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改革企

业产权,把国有企业抽象的产权具体化为明确的出资人,把除少数公共品属性的国有制企业外的其余国有制企业的产权转化为集体或私有产权,把企业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将企业家利益与所有者利益挂钩,以个人财富、任职的薪酬、股份期权担保,与所有者分离一定比例的资产剩余索取权。这种剩余索取权的分离,增强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效用目标的一致性,使企业成为真正追求所有者财富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实现企业生产、投资的成本收益财务约束硬化,消除企业作为国家行政分级结构附属物的惯性。

通货紧缩范文篇2

古典经济学缘何遭到失败?我们只要明白资本家的利润来源源自哪里问题就一下子清楚了。原来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家的利润来源都具有外生性,资本主义经济的维持离不开一个庞大的国际殖民地市场和早期富有的掌握极权的封建主贵族。早期的封建主贵族和后期的更加庞大的殖民地市场为资本家的工业化大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资本家的利润m既来自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夺,也来自对殖民地市场的掠夺,因此自由资本主义天生具有寄生性和利润来源的外生性。

而一旦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趋向退化、利润源泉趋于枯竭,这种建立在利润来源外生性基础上的经济制度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全面崩溃。要维持并发展资本主义必须保证这个世界上有足够供资本追逐的利润源泉。而凯恩斯主义正好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舍去了资本利润来源的外生性,着重建立一种具有利润来源内生性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了自我维持的能力,这种制度我们现在称为改良资本主义或福利资本主义。

凯恩斯主义经济制度至少从两大方面实现资本主义的自我维持能力。第一方面,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以政府财政支出和中央银行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量,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扩大社会需求。主要原理是以纸币的投放完全取代殖民地市场取得的货币金银作为资本基础的利润源泉;第二方面,通过对资本和利润的分解实现从资本积累到利润源泉的再次转化。主要是用超额累进税的办法对高收入群体和富人遗产征收巨额税收,利用征收来的所得税和遗产税实行收入再分配,增加社会福利,使贫困的或失业的低收入群体把新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从资本积累到供资本追逐的利润源泉的再次转化。当然,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还包括降低利率直接刺激投资,使资本收入增加,从而刺激社会总需求等等方面的政策。

总之,凯恩斯主义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和对资本的分解两个重要的手段实现改良资本主义的自我维持能力。可以这么说,改良资本主义一开始是相当成功的,他直接促成了可循环的资本主义第三消费金字塔的形成,从而使二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迅速恢复了元气,进入二十年左右的经济高增长期,并极大地缓和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阶级矛盾和国家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时期里同时爆发了以电气化和自动化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凯恩斯主义的弊端逐步显示出来,那就是出现了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很少出现的高通货膨胀现象。我们分析其政策可以发现不论是用扩张货币供应量的方法还是对资本进行分解的方法都使社会上的货币总量扩大了,也就是可供资本追逐的利润增多了;而同时对资本进行分解的政策,不论是所得税不是遗产税都极大的压制了资本家的生产积极性,于是出现了弗里德曼所说的“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的通货膨胀现象,其实应该说是过少的可用资本追逐过多的利润导致了通货膨胀的产生。

凯恩斯主义由于不能有效解决高通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经济难题,不可避免一受到了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攻击,称其为通往社会主义之路,也同时为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重新崛起提供了客观条件。新古典经济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该派继承了亚当·斯密“看不见手”的理论,主张依赖市场而不是政府干预调节经济。新古典经济学派最看得见的成就就是战胜了通货膨胀,弗里德曼在《对货币数量论的研究》中说通货膨胀起源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政府可以通过放慢货币增长率来达到控制通胀的目的,因此该派也被称为货币主义学派。

我们在前面业已知道自由资本主义在二十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市场的全面崩溃而遭到重创,其根本原因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利润来源具有外生性,不能自我维持其经济制度,那么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既然该派主张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自然要求减少(但不是完全取消)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干预不但不能解决经济危机,而且常常加剧了经济的波动。因此,凯恩斯主义实现资本主义自持能力的两大法宝就被减掉了一个,那就是否定了对资本的分解和政府的财政支出。于是就只剩下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投放,通过乘数效应的放大作用扩大社会需求量,用于作为资本的利润源泉,甚至夸张地主张用电脑控制的印钞机取代美联储主席的作用。注:也许这么分析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新自由主义学派并没有全部否定政府的宏观作用。其次,自由资本主义能够重新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从在政策上遭受失利的并坚持改良资本主义政策的国家那里找到了自己的资本源泉和利润食粮。由于改良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和利润(即资本家的收入)征收高额比例的财产税和所得税,于是资本大量地从坚持福利资本主义的西欧、北欧国家转移到对资本政策较宽松的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的美国、英国等国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近十年的繁荣期里,美利坚合众国大概从世界各国吸纳了近三万亿美元的直接投资,由此可以看出自由资本主义对资本的吸食能力是如何地惊人;同时由于改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普通民众采取高福利政策,创造了大量可供资本追逐的利润,而本国的生产能力却被高税收政策所压制,这样就为自由资本主义提供了充足的利润来源,自由资本主义国家于是通过对改良资本主义国家巨额的贸易顺差为本国资本家提供了大量的利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重新崛起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依然是将其经济建立在利润来源外生性基础上,现在寄生的对象不再是殖民地,而是改良资本主义国家和竞争力很弱的同样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例如阿根廷等。

通货紧缩范文篇3

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逐步深化,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更加开放,金融市场效率明显提高,这为美国新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新经济特征正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出现,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新经济下的许多特点促使全球的通货膨胀率逐渐走低,使得全球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压力。美国、德国、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胀率就持续走低。日本从1994年起,就开始出现了通货紧缩,通胀率一直呈现负增长。这些迹象表明,新经济给全球的最大影响之一是通货紧缩。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国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与以往历史上的通货紧缩作比较研究,最后得出新经济条件下的通货紧缩所具有的不同特征。

一、新经济下通货紧缩形成的经济背景特征

对美国历史上出现的通货紧缩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形成通货紧缩的经济背景有如下几个特点:(1)有些通货紧缩初始阶段与战争时期急剧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关。如1780-1791年出现通货紧缩之前,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812年6月英国与美国宣战,导致1812-1814年间物价迅速上涨,而1815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商品开始大量倾销美国市场,价格开始下降,引起了1815-1833年长达18年的通货紧缩;1864-1896年的通货紧缩与1861年爆发的美国内战引起政府开支急剧上升关系极大;1920-1922年的通货紧缩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起,一战期间需求增加拉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而货币发行量增长更快,从而引起战争期间的价格水平急剧上升。为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不断提高再贴现率,实行金融紧缩政策,结果货币供应量大幅下降,导致了物价水平下跌。(2)有些通货紧缩是因为外资的流人引起经济增长过快或经济过度繁荣,而一旦外资停止流入,通货紧缩就无法避免。如1837-1849年出现的通货紧缩起因于1834-1836年期间的经济繁荣。当时以同样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的英国为主的欧洲国家的资本源源流人美国,促成美国建立大批新工业企业、新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同时,美国进口商向英国银行大量贷款,后因各种原因,美国贸易陷于停顿,外资的流人停止,造成货币存量大幅度下降,引起物价迅速下跌。1857-1861年的通货紧缩也与外资流人迅速下降相关。

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是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经济环境下形成的。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被取消,每个国家都能自由出口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和服务,而从国外进口价格相对低廉的商品和服务。这样,势必加剧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价格竞争也就在所难免。其次,新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管传统产业,还是新兴行业,都将走向信息化。传统汽车业、传统电器业、传统银行业、交通旅游业以及农业等都正在或即将进行信息化革命。而新兴行业如虚拟企业、网络银行等本身就是信息化经济的产物。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又加快了其他行业的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产业的信息化都将引起商品和服务价格下跌,对通货紧缩的形成产生极大推动作用。

二、新经济下引起通货紧缩的具体因素

通过分析发现,美国历史上出现的通货紧缩通常起因于以下几个因素:(1)战争是造成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战争一方面引起需求急剧上升,促使价格迅速上涨;另一方面,战争时期由于许多地方的贸易往来被封锁,造成商品的实际供应短缺而出现供不应求,引起价格上升。一旦战争结束,价格因需求减少和贸易的恢复而回落到战前的水平,即出现通货紧缩,尽管它们有时存在很长的时滞。(2)货币政策失误引起货币供应量减少是造成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1839-1843年、1929-1933年发生的两次通货紧缩,货币存量分别减少34%和27%.(3)企业不良债务增加是造成通货紧缩的又一因素。例如美国1837-1849年、1929-1933年发生的通货紧缩都与政府及企业欠债太多有关。1837-1849年的通货紧缩是一次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突出地表现为运河、道路、铁路等基本建设的过量投入,导致借债过多,经济失衡。当繁荣的泡沫被戳穿以后,许多私人和地方政府与企业陷入还债困境导致整个经济的急剧收缩。

新经济下,导致通货紧缩的因素有:(1)成本下降。高新技术的运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互联网的开通,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也将使成本降低。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通货紧缩效应: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促使成本下降;生产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为价格的下跌创造了条件;关税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解除,使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价格下降。(2)供给增加。高科技、新技术的运用使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进而造成供给大量增加;全球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导致全球供给增加。(3)生产能力过剩,迫使企业降价。美国从1995-1998年制造业、采矿业和公用事业的生产能力以每年5.25%的速度增长,超过生产每年增长4.75%的速度。在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身的生产能力,生产不会减少,从而产品出现供过于求,因而存在降价压力。(4)政府支出减少,致使投资和消费需求缩减,总需求下降,总供给相对增加,促成商品和服务价格下降。(5)政府管制放松,竞争加强,引起价格下降。

三、新经济下通货紧缩造成的影响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对投资者、对消费者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新经济引起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也将会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新经济条件下的通货紧缩将是“好”的通货紧缩和“坏”的通货紧缩相并存。对于美国及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提高了各个行业的生产率,使产出增加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各种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所引起的这种性质的通货紧缩将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为“好”的通货紧缩。另一方面,在这些国家中,旧技术、旧产品仍然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其生产部门的投资领域不断缩小,生产率也很难提高,从而将导致旧产品大量过剩。这种过剩又进一步引起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和就业减少,进而导致收入水平不断下降,造成人们生活水平降低。这种性质的通货紧缩为“坏”的通货紧缩。而对于新经济发展较慢或还未出现新经济的国家和地区,也将出现“坏”的通货紧缩。这些国家出现通货紧缩不是起因于新技术的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由于控制不当,盲目地“制造”产品,很少创新出新产品,使产品的竞争力大大下降,继而造成出口下降和经常项目逆差以及资本外流而引起的。由于新经济引起的通货紧缩是“好”的通货紧缩与“坏”的通货紧缩相并存,所以与历史上的通货紧缩相比,所造成的影响也将有较大的不同。

(一)对物价波动幅度大小产生的影响

历史上出现的通货紧缩,其物价下跌幅度一般都比较大,因而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如美国1865—1896年连续32年的通货紧缩,全部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平均每年物价跌幅为3.1%,总跌幅达到了65.3%;1929-1933年消费物价指数平均每年跌幅为6.7%,1933年与1929年相比,下降幅度达24.6%.

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物价变化幅度较小,经济将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处于新经济时期的经济,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经济波动幅度的减少。首先,信息技术革命以新供给创造了新需求,又以新需求推动了新供给,促进了社会总供求的良性互动,推动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而延长了经济扩张期,减少了经济波动幅度。其次,信息技术革命缩短了供求之间的距离,使商品和服务的买与卖之间的脱节得以克服,使库存得以减少,甚或实现了零库存。这可以避免生产过剩或供给不足,有利于缩小整个经济的波动。最后,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增强了经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因为服务不像有形商品,它不能储存,因而消费者对服务的购买不会提前和推迟。企业也无法储存服务,因而企业在生产服务或购买服务时,不会出现像有形商品一样的存货。这样,无论经济发生怎样的变化,企业都不会与生产有形商品一样,因存货的变化而被迫减少或增加产量。而且相比较而言服务业的资本密集性不高,而在经济不景气时,企业最先削减的是投资,制造商投资的大幅度波动在经济周期中往往起到重要作用。新经济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由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转移;二是由第二产业里的建筑业及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因而,在新经济下将是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这对经济的稳定是积极的,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幅度将变得较小。

(二)对GDP的增长产生的影响

美国历史上出现的通货紧缩都导致生产的明显下降、对外贸易大幅度缩减和失业增加,因而,GDP的增长受到极大阻碍,有些还呈现明显下降;据国民经济研究局和商务部提供的数据,1920-1921年美国GDP下降了6.7%;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水平大约后退到1908-1909年,其中美国退到1905-1906年。

新经济条件下,通货紧缩使经济增速放慢,但GDP增长受到的影响程度将会减少。有数据表明,近几年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例如,1996年到2002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3.6、4.4、4.3、4.1、3.8、0.3、2.4.新经济下,由于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导致全球市场出现通货紧缩压力,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GDP的增长速度也将放慢,但放慢程度变小,1998年到2001年美国和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际GDP都继续增长,全球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2.6、3.4、4.7、4.2.新经济下的低通胀或通货紧缩,GDP能够保持继续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1)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拉动了消费需求,对企业增加产量产生带动效应。(2)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运用,提高了生产率,产品价格虽然下降,但企业利润并未降低,因而通货紧缩不会造成传统产业产量大幅度减少。(3)风险投资带来高利润,促成企业投资进一步增加。(4)新经济中,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较大,且增长较快。而服务形态的“产”与“销”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一般对服务的需求本身波动较小,所以,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即使出现通货紧缩,GDP中的这一部分产值也不会发生太大波动。(5)电子商务进入到传统产业,降低了传统产业的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了销售额。公司的资本投资取决于销售额以及资本成本和其他因素,销售额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公司增加投资,同样对GDP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6)新经济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占主导的经济,而这些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且远远超过它所毁掉的工作。从而可以使失业率保持在低水平,这对促进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三)对就业产生的影响

美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对就业都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几次影响较大的通货紧缩中,美国的失业人数或失业率都非常高。例如1921-1922年、1929—1933年、1938-1940年这三次通货紧缩都造成美国工人大量失业。1921年秋,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575万,工人失业率由1920年的7.2%猛增到23.1%;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从150万增加到1300多万,约占民用劳动力的1/4,包括半失业者共有1700万,失业率高达1/3;1938年,美国加工工业的开工率降至64.9%,失业率高达19%,失业人数再次超过1000万。

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对就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新经济对人们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就业上,一方面使大量的企业减员增效,另一方面又创造着更多的高科技含量和工资更高的新工作岗位。在新经济下,“好”的通货紧缩使失业率降低,“坏”的通货紧缩使失业率上升。但总的来说,失业串不会太高。在“好”的通货紧缩情况下,由于新的投资领域不断开发出来,新的就业机会将会不断出现。在“坏”的通货紧缩情况下,由于旧技术和旧产品的投资领域不断缩小以及许多企业因竞争激烈而破产,将会导致这些企业的普遍开工不足和就业减少。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出现了经济高增长和低失业、低通胀并存的现象,它使传统的菲力普斯曲线出现失灵。在新经济下,这条曲线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1992-2002年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的菲力普斯曲线,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降低,失业率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了。这说明,新经济下的低通胀或通货紧缩将不会造成大量失业,而且,失业率可以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例如,美国1996年到2002年的失业率分别是:5.4、4.9、4.5、4.2、4.0、4.8、5.8,日本1996年到2002年的失业率分别是:4.7、4.7、5.0、5.4、5.5,德国1999年到2002年的失业率分别是:8.4、7.8、7.9、8.6,英国1998年到2001年的失业率分别是:6.3、6.0、5.5、5.1.这说明,新经济下,虽然有些国家经济陷入通货紧缩或者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但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失业率都维持在较低的比率,并且呈现下降趋势。(1)新一代创业者的高新技术创新,创造了一大批新兴产业,改造了传统产业,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空间。(2)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因出口扩张为劳动者增加了就业机会。出口扩张是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出口部门及相关部门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期,与出口部门相关的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在800万以下,1998年达到1500万,2000年超过1600万。(3)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新经济下保持低失业率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可以分解出许多更细的、独立的新行业。如计算机行业就可以分解出许多新的行业:计算机硬件业、软件业;单个计算机生产行业、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由互联网又发展出电子商务行业等。这些新分出来的独立行业,产生了许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如前面提到的美国商务部报告指出,1.994-1998年信息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30%,从400万增加到520万,到2006年,美国工人有一半将受雇于信息产业或者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

(四)对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

美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较大的通货紧缩,都造成美国对外贸易额大幅度缩减。例如,在历史上出现的几次通货紧缩期间,1826年进、出口分别下降了12%和22%,1837年进、出口贸易分别下降了62%和12%,1873年进、出口贸易分别下降了36%和10%,1882-1885年进、出口贸易分别下降了22%和13.4%.这些年份的进出口贸易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尤其是1921—1922年发生的通货紧缩,致使进出口贸易下降了一半强。造成美国进出口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外贸依存度大且单一。例如,1815-1833年、1837-1849年发生的通货紧缩,就与美国对英国的外贸依存度大而且单一有关。当时,美国经济在许多方面都依附于英国一个国家,美国出口的棉花和粮食主要供应给英国,而美国又是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修建运河、道路、铁路等基本建设所需资金靠大量举债筹集,贷款的大部分是从英国借来的。一旦英国发生经济危机,美国的经济也就收缩了。(2)许多重要产品的生产量大幅度缩减。在通货紧缩期间,钢产量、煤产量、生铁产量、石油产量和机车产量都大大降低。如1882-1885年危机期间,机车的生产量下降了64.9%,煤、生铁、钢和石油产量分别下降了7.5%、12.5%、10.7%、28.3%.1894-1895年,钢、生铁、路轨和机车产量分别下降了18%、28%、47%和70%.1921年危机期间,生铁和钢产量分别下降了74%和77%.(3)商业破产事件太多。在危机的冲击下,企业破产、信用机构和银行倒闭数猛增,对美国的贸易都产生较大影响。(4)由于股票行市下跌,引起外国资本和黄金外流,企业投资缺乏资金,生产受到阻碍,也影响到美国的对外贸易。

新经济下,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市场化,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得到迅速扩张。1998年到2001年发达经济实体的进口增长率分别为5.7、7.6、10.3、7.9,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9、4.8、9.9、7.6.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增长率分别为0.3、无记录、10.0、9.0,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7、3.5、8.8、7.1.这表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量年增长率呈上升的趋势。美国1996年到2002年的出口增长率分别为8.2、12.3、2.1、3.4、9.7、-5.4、-1.6,进口增长率分别为8.6、13.7、11.8、10.9、13.2、-2.9、3.7.虽然2001年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量都出现负增长,但2002年又出现回升。这些数据表明,虽然全球市场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但对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其进出口贸易往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1)新经济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危机都不会使另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下降幅度太大。因而,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其进出口贸易将维持在较稳定状态。(2)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出口的产品,其竞争力相对来说比较强。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单位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劳动成本,因而使这些国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极大提高。(3)新经济下,放松出口管制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与之相关的部门的产品出口。在新经济下,放松各种管制的同时,也大幅度削减多项出口管制,放宽了对科技产品,尤其是计算机与电讯设备的出口限制,从而提高了这些部门出口产品的竞争力。(4)一般而言,通货紧缩预期使消费和投资支出减少,因而国内需求减少,从而影响到该国的进口。在新经济引起的通货紧缩下,这种情况将有所减缓。因为新经济中,一方面是“坏”的通货紧缩使旧技术、旧产品部门的就业人员失业和投资减少,另一方面又是“好”的通货紧缩在不断增加新的投资领域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创造出工资更高的新工作岗位。这样,通货紧缩对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负面影响程度将降低,因而对该国的进口影响程度也将降低。

通货紧缩范文篇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策如果用过了头就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目前,美、日的货币政策已经转向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减缓通货紧缩压力为主。在当前全球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的情况下,随着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逐渐趋于宽松,较低的利率水平和不断扩大的货币供应量,不仅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也有助于缓解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从中长期看,只要全球货币供应量能够保持适度增长,就不大可能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范文篇5

【关键词】通货紧缩经济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4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通货紧缩的话题不绝于耳。虽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此表述了不同观点,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情况应引起我们对通货紧缩的警惕:第一,生产过剩,商品供过于求。根据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的报告,目前中国共有11个行业出现或存在潜在产能过剩。其中,钢铁行业目前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电解铝行业目前产能已高达1030万吨,而闲置能力就有260万吨。2005年国家商务部公布的调查显示:我国2005年下半年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第二,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国家统计局6月2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5.8%,低于第一季度的17.2%和去年近40%的涨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465亿元,增长77.5%。第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回落,按照国家统计局昨日同步的分析资料,今年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累计同比上涨1.2%,该涨幅不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2个百分点,而且也与年初政府设定的3%的全年目标相去甚远。第四,金融运行存在内在的收缩趋势,也是一个通缩的信号。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1月份的报告指出,货币供应的关键指标狭义货币M1的增长大幅回落,目前不到13%,显示货币需求增长偏低,同时贷款增长持续处于13%至14%之间的相对低位。从种种迹象来看,通货紧缩是今年我国经济需要小心防范的陷阱。

二、有关通货紧缩对经济影响的观点综述

1、西方学者对通货紧缩经济影响的研究

关于通货紧缩利弊分析,西方学者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利弊兼有论。以著名评论家迈克·曼德尔为代表的学者分析了美国历史上几次通货紧缩的利弊后认为,从总体上看,通货紧缩利弊兼而有之,但利大于弊。美国经济学家西林将通货紧缩分为“好”的通货紧缩和“坏”的通货紧缩。第二,通货紧缩有利论。这种观点以德国著名评论家阿尔福雷德·芩克尔为代表,他深信没有理由害怕通货紧缩,并坚定地认为21世纪可能成为无通货膨胀的经济时代,正是美国和全世界渴求已久的物价稳定的黄金时代。第三,通货紧缩有害论。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来观察通货紧缩。认为通货紧缩将危害全球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增长,还有可能演变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大萧条。格林斯潘认为,甚至温和的或适度的通货紧缩也会对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即使是温和的通货紧缩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问题。

2、国内学者对通货紧缩经济影响的分析

与国外学者的观点不同,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他们认为,通货紧缩的危害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从表面上看,一般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在低利率和低物价增长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力也会有所提高。然而,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通货紧缩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会形成恶性循环,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通货紧缩对就业的影响——会加重失业的可能

第一,通货紧缩的经济衰退效应表明,通货紧缩多与经济衰退相伴随。通货紧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物价持续与普遍的下跌,通货紧缩的经济衰退效应可以理解为物价的持续与普遍下跌对经济的促退作用:物价的普遍下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经济产生促退作用:产品价格下降,利润减少。物价的持续与普遍下跌使得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低。从而使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这将使生产者减少生产或停产.进而使全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抑制。因此,通货紧缩意味着投资机会的锐减,亦即可能容纳就业的机会的锐减。

第二,在通货紧缩条件下,实际利率高企。由于通货紧缩会加重借债人的负担,而现代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大部分是借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势必会使之陷入停顿状态。因此,通货紧缩将导致生产过程的低落,从而会导致失业的增多。通货紧缩造成物价的持续与普遍下跌,使实际利率高企,这是一种有利于债权人而损害债务人的制度安排。社会上的债务人大多是生产者和投资者,债务负担加重,无疑会使他们的生产与投资活动受到影响。通货紧缩抑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企业减产甚至停产的增多,下岗人员自然增多。

第三,在通货紧缩条件下,物价下跌使生产者的利润减少,生产积极性降低。这又将影响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居民收入水平的降低意味着消费需求减少。加重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状况;非自愿失业增多,标志着社会远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实际经济增长低于自然增长。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且近几年已经到了新增劳动力进入社会的高潮.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在1000万以上。在通货紧缩使得投资与消费需求普遍不振的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失衡矛盾将十分尖锐。2、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

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主要通过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的变化而发生作用。

(1)通货紧缩投资成本的影响。在通货紧缩条件下,从全社会投资来看,投资倾向会随着通货紧缩加剧而有所减弱。其中。投资实际成本的上升起着重要作用。名义利率的下降又使新发行的企业债券成本上升,通货紧缩对投资影响可以从投资倾向的变化进分析。通货紧缩时的实际利率有所提高.社会投资实际成本随之增加.这种实际成本的增加还使投资项目处于劣势,因为相关投资项目未来重置成本趋于下降,这就使当期投资决策不合算。这一点对许多新开工项目所产生的制约较大,这就迫使投资倾向下降,从投资方面来看,通货紧缩可以通过降低社会投资倾向对经济稳定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通货紧缩对投资收益的影响。通货紧缩可使投资预期收益下降。投资的预期收益主要由商品的未来市场性和价格趋势所决定,通货紧缩使远期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有所加剧,而且价格下降。在通货紧缩条件下,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据此,理性的投资者的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公司的预期利润有所下降。因而投资者不仅会推迟新的投资项目实施,而且会努力缩减产量以减少投资项目亏损。这样公司税收有所降低,股市价格趋于下降。通货紧缩还可通过资产价格变化而对投资产生间接影响。格雷格提出,“对通货紧缩惧怕的程度要比对通货膨胀惧怕的程度更大,因为通货紧缩往往伴随证券市场的萎缩”。

(3)通货紧缩对投资倾向的影响。从广义的投资来看,通货紧缩对投资决策产生较大影响。当出现严重通货紧缩时,投资者会提前偿还其债务并同时购买债券,因为通货紧缩条件下债务偿还成本有所增加,各种形式的债务利息负担会自动上升。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投资会蕴含更大的风险。在通货紧缩情况下.资产价值可能因实际形成的内生性紧缩政策向下调整,股价看跌,债务实际负担有所加重需要提前偿还,同时股票资产出现缩水,这样对于股票投资来说通货紧缩与预期收益下降并存。

3、通货紧缩的财富效应

(1)通货紧缩与财富缩水。通货紧缩对收入与消费的影响是通过财富收缩效应实现的。这里所谓的财富,是指全社会的财富总量而言,财富缩水,即全社会财富的减少。

①企业财富的缩水。通货紧缩使企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减少,企业盈利能力减退,而市场对企业资产的定价一般是以它的盈利能力为标准制定的,因盈利能力降低,其资产价格也相应降低。通货紧缩使企业资产价格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的负债率上升。在通货紧缩情况下,企业大多利润降低且产品销售不畅,企业的债务率一般是上升的。与此同时,在名义利率下降的程度不及物价的下降程度时,企业借人的每一笔债务,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实际将不得不偿还更多的钱,这就会使企业的债务负担加重。加重的债务负担一方面削减企业的净资产,另一方面将使企业陷入债务的泥潭。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所说的,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负债人越是还债,它们的债就越多。

②居民财富的缩水。收入是居民财富的源泉。在通货紧缩条件下,下岗失业职工较多,劳动力市场明显供过于求,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工资将会降低,考虑到工资本身的刚性和粘性,即便工资没有降低或小有上升,但由于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绝对减少,居民整体的收入难以达到正常的增长。近年来城镇与农村居民收人增幅的明显放慢即支持这一结论。

居民已有资产也将缩水。居民所有的资产大多为消费用的资产。在通货紧缩条件下,消费用资产的价格也是大幅降低。这些消费用资产占居民家庭财富主要部分,其货币价的降低就意味着居民财富的缩水。

③政府财富的缩水。政府财富,可分为存量和流量两部分。其存量部分,如属于生产性的资产,则可视同前面所分析的企业资产,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是收缩的;如属于消费性资产,则可视同居民的消费品,其价值随着消费品价格的降低而缩水。政府财富的流量部分,为政府的收入与支出。集中反映政府收支状况的指标,自然是非政府赤字指标莫属。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赤字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自1998年出现明显通货紧缩以来,中国财政赤字有了显著的增长。

(2)社会财富在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再分配。凯恩斯(1998)认为:通货紧缩使社会生产活动限于低落。通货紧缩的分配效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考察,即社会财富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分配以及社会财富在政府与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从总体而言,经济中的债务人一般为企业,而债权人一般为居民,因此社会财富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分配也就是在居民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在通货紧缩的情况,物价持续下跌,但名义利率的下跌一般赶不上物价下跌的速度,因此实际利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一变化使社会财富产生了巨大的再分配过程。

参考文献:

1、杜厚文、黄泰岩:《通货紧缩下的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王春雷:《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2004年。

3、齐建国:《中国经济形势:1999年回顾与2000年展望》,载《财贸经济》,2000(1)。

4、程建胜:《我国通货紧缩探源》,载《财贸经济》,2000(6)。

通货紧缩范文篇6

关键词:证券市场;通货紧缩;因果关系

一、世界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挑战

通货紧缩(Deflation),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1992)中定义为“与通货膨胀(Inflation)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在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中”;斯蒂格利茨则在其《经济学》(中译本,1997)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的稳定下降”;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简明定义为: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的下降。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大都出现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时至今天,其阴影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徘徊。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期刊文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通货紧缩,而非二次衰退。

1、三大经济体

继日本之后,美国、德国和英国也相继面临通货紧缩的危机。由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GDP占到全世界GDP的75%,因此三大经济体的经济走向对世界经济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一年,企业的资本设备价格下跌了1.0%,汽车价格下跌了1.6%,服装产品价格下跌了2.2%,电器价格下跌了2.7%,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个人电脑,跌幅高达20.9%.通货紧缩不但笼罩着制造业,而且已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酒店的价格下跌了2.1%,飞机票的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更是下跌了4%.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持续性的通货收缩,对正在挣扎着走出衰退的美国经济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2002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5.0%,但进入二季度后急剧回落,二季度经济增长仅1.3%,预示着美国经济调整、复苏和变革步履维艰,通货紧缩仍是主要威胁。

欧元区的通货紧缩压力总体不太大,但是德国和英国则相对严重。德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通货紧缩的边缘,加入欧元区以来,德国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方面失去了相当的自主性,目前欧洲央行的基准利率对于通胀率只有1%的德国来讲相对较高,估计2003年出现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大。英国近来的通货紧缩压力一直比较大,统计数字表明,当前英国的年主导通货膨胀率只有1.9%,同英国政府设定的2.5%目标有一定差距。目前,英国的零售价格指数仅仅相当于1987年的水平。过去12个月来,英国耐用消费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8%.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一直处于萧条时期,尤其1998年之后,庞大的财政赤字,沉疴不起的消费低迷,频繁的企业破产,使通货紧缩日益突出。为此,日本政府今年10月30日出台了“反通货紧缩综合对策”,以寻求复苏经济的出路。

2、亚洲

中国台湾由于经济金融十分不景气,以至于通货紧缩愈显严重。根据有关资料,2002年1~10月,台湾消费物价年增长率为-0.26%.

中国香港自1999年呈现通货紧缩,2002年9月份消费物价指数下跌3.7%,跌势持续47个月,且创下27个月以来最大的跌幅。

亚洲其他国家,如泰国和菲律宾等,近年来消费品价格与以往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也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苗头。

3、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是阿根廷,目前该国正处于连续第四年的严重通货紧缩之中。其他如墨西哥,危地马拉等,也都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

4、中国

近五年,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如果根据国际普遍的看法,通货膨胀率低于1%即属通货紧缩,那么,从商品零售指数上涨率看,中国1997年已出现通货紧缩;从居民消费指数上涨率看,中国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因为,中国五年来价格指数上涨率一直低于1%,到2002年4月,这两个指数上涨率分别为-2.1%和0.3%,所以,“通货紧缩取代通货膨胀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头号顽敌”(胡鞍钢,2002年)

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和治理对策,近年来已有大量论述,本文拟着重从股票市场的角度来分析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的相互关系,并从中得到一些有效遏制通货紧缩的思路。

二、历史上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的相互关系

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通货紧缩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经济现象。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期间出现的严重通货紧缩,以及日本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并延续至今的螺旋式的通货紧缩。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其通货紧缩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证券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美国1929~1933年的通货紧缩

在大萧条之前的1922~1929年被称为是美国“繁荣的七年”,股票市场(以下简称“股市”)上,投机之风可谓空前绝后。据统计,在此期间,有价证券的发行额为490亿美元,而股指居然上涨了5倍。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出现恐慌性抛售,当天的交易量达到1300万股,证券市场一天之内蒙受的损失开创了历史最高纪录。至1932年6月,以S&P500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代表的股票价格已平均下降了86%.股市的暴跌成为引发美国其后5年严重的通货紧缩的导火线。

美国1929-1933年的通货紧缩主要表现为: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大幅下降。1929年8月至1933年4月,CPI下降了28%.可见,通货紧缩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首要特征;

(2)国民生产总值(GNP)大幅回落。1929-1933年,美国的GNP下降近24%,平均每年有接近8.3%的负增长;

(3)工厂、银行大量倒闭。大萧条期间,美国倒闭的企业超过14万家,倒闭的银行超过5100家;

(4)失业率大幅上升。1929-1933年,失业率从3%上升至25%;

(5)消费萎缩,投资暴跌。1929-1933年,物价平均下跌了6.7%;美国企业投资额由1929年的560.2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84.4亿美元;

(6)证券市场筹资额锐减。1929年,美国企业债券、股票的筹资额近80亿美元,而1930年锐减至44.83亿美元,及至1933年筹资额只有1.6亿美元。

2、日本的通货紧缩

1985~1989年,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形成、发展、最后破灭的过程。由于极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过剩资金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暴涨。1989年底,以日经指数由38915点的历史高位急剧下挫为标志,日本的泡沫经济宣告破灭,从此进入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时期,尤其1998年之后,各种迹象表明日本经济已处在“通货紧缩螺旋”的边缘。

当前日本经济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与美国大萧条时期相似的通货紧缩特点,主要表现为:

(1)物价下跌。日本CPI从1999年起连续27个月下降,2001年CPI更是下跌0.8%,跌幅创下历史纪录;

(2)经济增长陷入停顿。1992~1995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不到1%,1998年则下降到-2.8%,是战后经济增长表现最糟糕的一年;

(3)企业生产能力下降。日本生产能力指数曲线从1998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截至2001年2月,破产企业负债额为23.61万亿日元;

(4)就业形势严峻。90年代初以来,日本年均失业人数连续增多,2000年完全失业率达4.9%,2001年再创纪录地达到5.4%.

(5)资产价格下跌。“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地价持续下跌。2001年年初商业用地的地价下跌7.5%,仅为最高值(1990年9月)时的18%,跌至1981年的水平;

(6)股市低迷。“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股市一蹶不振,至2002年11月14日,日经指数以8303.39点报收,创下1983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3、美日通货紧缩的启示

综观美国和日本两国通货紧缩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两国在通货紧缩发生前后所采取的宏观政策,我们不难看出,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关系。

(1)股市超常波动会诱发通货紧缩。美国为了抑制股票投机,美联储在1928-1929年错误地采取了过急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缩公开市场操作并两次提高再贴现率,同时大幅度提高对经纪商贷款的利率,甚至限制会员银行对经纪商贷款,从而导致金融市场在诸多利空下变得无序,股价暴跌随之出现,银行和企业连锁破产,市场供求失衡,产品价格下跌,最终引发了通货紧缩。为了应对泡沫经济,从1989年5月起,日本政府开始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一共5次提高贴现率,从不到2.5%上升到6%.由于该政策过急过猛,导致股市大幅下挫,加速了以通货紧缩为特征的长期萧条的到来。

(2)股市暴跌加重了通货紧缩。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在通货紧缩阶段股市暴跌都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其通货紧缩的程度:一是股市暴跌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使公众认为大萧条已经来临,产生物价将持续下跌的消极预期,致使消费支出大大减少,导致社会总需求锐减;二是股市暴跌直接减少了人们的账面资产,财富减少的效应进一步降低了公众的消费支出;三是股市暴跌使企业筹资面临较大困难,减少了投资需求,激化了社会总供求失衡的矛盾。通货紧缩是供求严重失衡的直接后果,股市暴跌造成社会总需求进一步下降,加深了供大于求的矛盾,也就意味着加重了通货紧缩的严重程度和治理难度。

(3)通货紧缩反过来导致股市持续低迷。股市稳定的最根本基础是上市公司的素质,而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疲软、价格下跌、产品销售不畅、利润下滑、再生产资金短缺等因素的作用,上市公司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发生严重的亏损直至倒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下降恶化了其资产质量,直接导致股市不断下挫,即使政府采取刺激性的措施,只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也只能收一时之效,难以改变股市长期低迷的颓势。

由此可见,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证券市场尤其是股市的崩溃直接引发了通货紧缩,证券市场的萧条加重了通货紧缩的治理难度;反过来,通货紧缩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瓦解了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造成证券市场长期低迷,最终可能引发证券市场崩溃直至整个金融市场和国家经济的全面危机。

三、发展证券市场,遏制通货紧缩

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的相互关系提示我们:发展证券市场,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防止因证券市场的衰退而引发和加重通货紧缩,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就我国而言,进一步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充分发挥和利用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供求关系的功能,无疑是遏制通货紧缩的一条重要路径。

1、保持证券市场稳定,提高公众预期。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和基础,运行了11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取得了辉煌成就。截至2002年10月底,我国共有上市公司(A、B股)1215家,深沪两市的总市值达到4.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50%,投资者开户数发展到近7000万户。尤其自1991年以来,证券市场在境内外累计筹集资金高达8000多亿元,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自2001年6月上证指数达到2245点之后,股市一直处于下跌调整之中,2002年1月达到最低点1339点,近期则始终在1500点以下徘徊。股市的低迷不振与我国的宏观面的现状发生了严重背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的上升势头。据中国证监会统计,2002年1~10月,证券市场累计筹资727.06亿元,同比下降32.22%;投资者累计交纳印花税97.62亿元,同比减幅达62.95%.

根据现代消费理论,消费不仅是由现期收入决定的,人们对未来持久收入的预期也在消费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股市低迷和股票价格持续大幅度下降,极易使投资者形成消极预期,并可能扩散而导致公众对物价产生持续下跌的预期,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下,使消费屡屡搁浅,从而影响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一个反例证明是:2002年“6.24”行情爆发后,我国股市曾一度冲高;国家统计局的监测显示,2002年6月份,受股市反弹等因素的作用,消费者信心指数在5月份的基础上回升0.2点,达97.3点。由此可见,保持证券市场在规范中稳定发展,防止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下滑而加重通货紧缩的趋势,在目前显得尤为迫切。

2、发展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缓解银企经营压力。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直接融资从无到有。自1991年至2001年底,我国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得到极大地发挥,上市公司共募集了7727.09亿元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国有企业发行股票上市后,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更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的能力较上市前明显提高。当然,同直接融资市场发达的英国、美国、荷兰等国相比,目前我国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较低。过去十年我国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近八千亿元,但银行贷款却增加了八万多亿元。直接融资市场的不发达,导致全社会资金融通主要依靠银行存贷机制来循环扩散。其结果是,企业过份依赖间接融资,使银行的职责和压力太重,同时由于很多企业在客观上没有偿债能力,或在主观上逃废银行贷款的不良意识浓厚,使中国银行业潜伏着很大的经营风险。据统计,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坏账占GDP的25%左右。出于对贷款难以回报的恐惧心理,银行惜贷一直是近年来银行资金运作最大的痼疾;银行资金宁可投放到国债和交纳央行准备金,赚取低利的息差,也不愿意给企业放款。同时,2002年6月末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8万亿,存款增长速度快于贷款,存贷差不断增加(2002年6月末银行存贷差增加到3.65万亿元),银行经营雪上加霜。因此,通过法律规范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对于提高社会资金融通的效率和效益,防止出现“债务-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是大有帮助的。

3、利用证券市场财富效应,扩大社会需求。

证券市场存在“财富效应”,当投资者的虚拟资产(如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值呈现不断上升时,投资者可支配的财富增加,其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都会增强,即期消费和超前消费的增加,将拉动社会总需求的上升,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最终带动GDP的增长;而GDP的增长又为证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创造了必要条件,如此形成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同理,如果虚拟资产价值下跌,证券市场将产生“负财富效应”。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我国股市在2001年下跌前的市场价值总额约为5.4万亿元,而到2002年10月市场价值只剩4.4万亿元,整整“蒸发”了近1万亿元。股市市值的蒸发意味着股民财富的消失,股市中的散户投资者在我国以中上等收入阶层为主,是我国最有活力、也最具潜力的消费阶层。目前股票资产的大幅缩水,必然会压缩这部分人的日常即期消费支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居民因投资亏损已对自己的消费产生影响的占48.11%.同时,股市低迷和股票价格的下降,导致企业投资股票的资金损失,产生财富缩水,造成企业投资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投资增长乏力。居民消费支出下降和企业投资增长乏力,必将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其结果将是因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而导致物价下降,从而造成通货紧缩。

4、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调整和改善社会供求状况。

我国通货紧缩主要源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是“大量短缺和无效供给同时并存,是政府垄断和体制障碍下供给和需求双向不吻合的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1)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利用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将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

证券市场是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系列机制发生影响而影响社会供求状况,进而影响社会再生产的。一方面,通过聚集和利用社会资源,疏通储蓄及闲置资金转化为投资渠道,使之朝着调整和集中的方向改变分配,促进投资,推动消费,改善供求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交易数量、价格与收益率,既对微观主体经济运行产生鼓励或抑制作用,又对产业调整、组合及其恰当选择创造条件,从而有利于加强企业竞争,改善经济结构,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促进供求相互契合程度。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远未成熟,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但是应当看到,我国证券市场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起步和建设的,必然会出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是发展中的困难和挫折,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坚持不断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一个规范、公正、法治,能有效推动资源配置的证券市场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参考文献:

[1]A.加利。西林。通货紧缩[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罗振宇。通货紧缩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编著。中国通货紧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钱小安。通货紧缩论[M].商务印书馆,2000.

[5]胡鞍钢等。中国挑战通货紧缩[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6]余明,余熳宁。对日本当前通货紧缩态势的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1,(4)。

[7]李晓超,马岩。前三季度世界经济形势及全年展望[N].中国统计信息网,中华工商时报社;2002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N].中华工商时报2002-04-17.

[8]高峰,肖冰,刘兴祥。辉煌的乐章-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纪实[N].证券时报,2002-10-21.

[9]李正信。通货紧缩威胁美经济复苏[N].经济日报,2002-10-17.

通货紧缩范文篇7

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逐步深化,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更加开放,金融市场效率明显提高,这为美国新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新经济特征正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出现,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新经济下的许多特点促使全球的通货膨胀率逐渐走低,使得全球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压力。美国、德国、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胀率就持续走低。日本从1994年起,就开始出现了通货紧缩,通胀率一直呈现负增长。这些迹象表明,新经济给全球的最大影响之一是通货紧缩。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国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与以往历史上的通货紧缩作比较研究,最后得出新经济条件下的通货紧缩所具有的不同特征。

一、新经济下通货紧缩形成的经济背景特征

对美国历史上出现的通货紧缩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形成通货紧缩的经济背景有如下几个特点:(1)有些通货紧缩初始阶段与战争时期急剧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关。如1780-1791年出现通货紧缩之前,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812年6月英国与美国宣战,导致1812-1814年间物价迅速上涨,而1815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商品开始大量倾销美国市场,价格开始下降,引起了1815-1833年长达18年的通货紧缩;1864-1896年的通货紧缩与1861年爆发的美国内战引起政府开支急剧上升关系极大;1920-1922年的通货紧缩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起,一战期间需求增加拉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而货币发行量增长更快,从而引起战争期间的价格水平急剧上升。为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不断提高再贴现率,实行金融紧缩政策,结果货币供应量大幅下降,导致了物价水平下跌。(2)有些通货紧缩是因为外资的流人引起经济增长过快或经济过度繁荣,而一旦外资停止流入,通货紧缩就无法避免。如1837-1849年出现的通货紧缩起因于1834-1836年期间的经济繁荣。当时以同样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的英国为主的欧洲国家的资本源源流人美国,促成美国建立大批新工业企业、新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同时,美国进口商向英国银行大量贷款,后因各种原因,美国贸易陷于停顿,外资的流人停止,造成货币存量大幅度下降,引起物价迅速下跌。1857-1861年的通货紧缩也与外资流人迅速下降相关。

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是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经济环境下形成的。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被取消,每个国家都能自由出口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和服务,而从国外进口价格相对低廉的商品和服务。这样,势必加剧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价格竞争也就在所难免。其次,新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管传统产业,还是新兴行业,都将走向信息化。传统汽车业、传统电器业、传统银行业、交通旅游业以及农业等都正在或即将进行信息化革命。而新兴行业如虚拟企业、网络银行等本身就是信息化经济的产物。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又加快了其他行业的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产业的信息化都将引起商品和服务价格下跌,对通货紧缩的形成产生极大推动作用。

二、新经济下引起通货紧缩的具体因素

通过分析发现,美国历史上出现的通货紧缩通常起因于以下几个因素:(1)战争是造成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战争一方面引起需求急剧上升,促使价格迅速上涨;另一方面,战争时期由于许多地方的贸易往来被封锁,造成商品的实际供应短缺而出现供不应求,引起价格上升。一旦战争结束,价格因需求减少和贸易的恢复而回落到战前的水平,即出现通货紧缩,尽管它们有时存在很长的时滞。(2)货币政策失误引起货币供应量减少是造成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1839-1843年、1929-1933年发生的两次通货紧缩,货币存量分别减少34%和27%.(3)企业不良债务增加是造成通货紧缩的又一因素。例如美国1837-1849年、1929-1933年发生的通货紧缩都与政府及企业欠债太多有关。1837-1849年的通货紧缩是一次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突出地表现为运河、道路、铁路等基本建设的过量投入,导致借债过多,经济失衡。当繁荣的泡沫被戳穿以后,许多私人和地方政府与企业陷入还债困境导致整个经济的急剧收缩。

新经济下,导致通货紧缩的因素有:(1)成本下降。高新技术的运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互联网的开通,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也将使成本降低。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通货紧缩效应: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促使成本下降;生产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为价格的下跌创造了条件;关税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解除,使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价格下降。(2)供给增加。高科技、新技术的运用使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进而造成供给大量增加;全球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导致全球供给增加。(3)生产能力过剩,迫使企业降价。美国从1995-1998年制造业、采矿业和公用事业的生产能力以每年5.25%的速度增长,超过生产每年增长4.75%的速度。在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身的生产能力,生产不会减少,从而产品出现供过于求,因而存在降价压力。(4)政府支出减少,致使投资和消费需求缩减,总需求下降,总供给相对增加,促成商品和服务价格下降。(5)政府管制放松,竞争加强,引起价格下降。

三、新经济下通货紧缩造成的影响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对投资者、对消费者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新经济引起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也将会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新经济条件下的通货紧缩将是“好”的通货紧缩和“坏”的通货紧缩相并存。对于美国及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提高了各个行业的生产率,使产出增加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各种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所引起的这种性质的通货紧缩将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为“好”的通货紧缩。另一方面,在这些国家中,旧技术、旧产品仍然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其生产部门的投资领域不断缩小,生产率也很难提高,从而将导致旧产品大量过剩。这种过剩又进一步引起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和就业减少,进而导致收入水平不断下降,造成人们生活水平降低。这种性质的通货紧缩为“坏”的通货紧缩。而对于新经济发展较慢或还未出现新经济的国家和地区,也将出现“坏”的通货紧缩。这些国家出现通货紧缩不是起因于新技术的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由于控制不当,盲目地“制造”产品,很少创新出新产品,使产品的竞争力大大下降,继而造成出口下降和经常项目逆差以及资本外流而引起的。由于新经济引起的通货紧缩是“好”的通货紧缩与“坏”的通货紧缩相并存,所以与历史上的通货紧缩相比,所造成的影响也将有较大的不同。

(一)对物价波动幅度大小产生的影响

历史上出现的通货紧缩,其物价下跌幅度一般都比较大,因而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如美国1865—1896年连续32年的通货紧缩,全部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平均每年物价跌幅为3.1%,总跌幅达到了65.3%;1929-1933年消费物价指数平均每年跌幅为6.7%,1933年与1929年相比,下降幅度达24.6%.

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物价变化幅度较小,经济将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处于新经济时期的经济,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经济波动幅度的减少。首先,信息技术革命以新供给创造了新需求,又以新需求推动了新供给,促进了社会总供求的良性互动,推动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而延长了经济扩张期,减少了经济波动幅度。其次,信息技术革命缩短了供求之间的距离,使商品和服务的买与卖之间的脱节得以克服,使库存得以减少,甚或实现了零库存。这可以避免生产过剩或供给不足,有利于缩小整个经济的波动。最后,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增强了经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因为服务不像有形商品,它不能储存,因而消费者对服务的购买不会提前和推迟。企业也无法储存服务,因而企业在生产服务或购买服务时,不会出现像有形商品一样的存货。这样,无论经济发生怎样的变化,企业都不会与生产有形商品一样,因存货的变化而被迫减少或增加产量。而且相比较而言服务业的资本密集性不高,而在经济不景气时,企业最先削减的是投资,制造商投资的大幅度波动在经济周期中往往起到重要作用。新经济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由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转移;二是由第二产业里的建筑业及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因而,在新经济下将是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这对经济的稳定是积极的,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幅度将变得较小。

(二)对GDP的增长产生的影响

美国历史上出现的通货紧缩都导致生产的明显下降、对外贸易大幅度缩减和失业增加,因而,GDP的增长受到极大阻碍,有些还呈现明显下降;据国民经济研究局和商务部提供的数据,1920-1921年美国GDP下降了6.7%;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水平大约后退到1908-1909年,其中美国退到1905-1906年。

新经济条件下,通货紧缩使经济增速放慢,但GDP增长受到的影响程度将会减少。有数据表明,近几年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例如,1996年到2002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3.6、4.4、4.3、4.1、3.8、0.3、2.4.新经济下,由于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导致全球市场出现通货紧缩压力,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GDP的增长速度也将放慢,但放慢程度变小,1998年到2001年美国和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际GDP都继续增长,全球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2.6、3.4、4.7、4.2.新经济下的低通胀或通货紧缩,GDP能够保持继续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1)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拉动了消费需求,对企业增加产量产生带动效应。(2)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运用,提高了生产率,产品价格虽然下降,但企业利润并未降低,因而通货紧缩不会造成传统产业产量大幅度减少。(3)风险投资带来高利润,促成企业投资进一步增加。(4)新经济中,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较大,且增长较快。而服务形态的“产”与“销”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一般对服务的需求本身波动较小,所以,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即使出现通货紧缩,GDP中的这一部分产值也不会发生太大波动。(5)电子商务进入到传统产业,降低了传统产业的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了销售额。公司的资本投资取决于销售额以及资本成本和其他因素,销售额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公司增加投资,同样对GDP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6)新经济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占主导的经济,而这些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且远远超过它所毁掉的工作。从而可以使失业率保持在低水平,这对促进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三)对就业产生的影响

美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对就业都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几次影响较大的通货紧缩中,美国的失业人数或失业率都非常高。例如1921-1922年、1929—1933年、1938-1940年这三次通货紧缩都造成美国工人大量失业。1921年秋,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575万,工人失业率由1920年的7.2%猛增到23.1%;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从150万增加到1300多万,约占民用劳动力的1/4,包括半失业者共有1700万,失业率高达1/3;1938年,美国加工工业的开工率降至64.9%,失业率高达19%,失业人数再次超过1000万。

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对就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新经济对人们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就业上,一方面使大量的企业减员增效,另一方面又创造着更多的高科技含量和工资更高的新工作岗位。在新经济下,“好”的通货紧缩使失业率降低,“坏”的通货紧缩使失业率上升。但总的来说,失业串不会太高。在“好”的通货紧缩情况下,由于新的投资领域不断开发出来,新的就业机会将会不断出现。在“坏”的通货紧缩情况下,由于旧技术和旧产品的投资领域不断缩小以及许多企业因竞争激烈而破产,将会导致这些企业的普遍开工不足和就业减少。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出现了经济高增长和低失业、低通胀并存的现象,它使传统的菲力普斯曲线出现失灵。在新经济下,这条曲线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1992-2002年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的菲力普斯曲线,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降低,失业率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了。这说明,新经济下的低通胀或通货紧缩将不会造成大量失业,而且,失业率可以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例如,美国1996年到2002年的失业率分别是:5.4、4.9、4.5、4.2、4.0、4.8、5.8,日本1996年到2002年的失业率分别是:4.7、4.7、5.0、5.4、5.5,德国1999年到2002年的失业率分别是:8.4、7.8、7.9、8.6,英国1998年到2001年的失业率分别是:6.3、6.0、5.5、5.1.这说明,新经济下,虽然有些国家经济陷入通货紧缩或者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但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失业率都维持在较低的比率,并且呈现下降趋势。(1)新一代创业者的高新技术创新,创造了一大批新兴产业,改造了传统产业,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空间。(2)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因出口扩张为劳动者增加了就业机会。出口扩张是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出口部门及相关部门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期,与出口部门相关的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在800万以下,1998年达到1500万,2000年超过1600万。(3)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新经济下保持低失业率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可以分解出许多更细的、独立的新行业。如计算机行业就可以分解出许多新的行业:计算机硬件业、软件业;单个计算机生产行业、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由互联网又发展出电子商务行业等。这些新分出来的独立行业,产生了许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如前面提到的美国商务部报告指出,1.994-1998年信息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30%,从400万增加到520万,到2006年,美国工人有一半将受雇于信息产业或者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

(四)对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

美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较大的通货紧缩,都造成美国对外贸易额大幅度缩减。例如,在历史上出现的几次通货紧缩期间,1826年进、出口分别下降了12%和22%,1837年进、出口贸易分别下降了62%和12%,1873年进、出口贸易分别下降了36%和10%,1882-1885年进、出口贸易分别下降了22%和13.4%.这些年份的进出口贸易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尤其是1921—1922年发生的通货紧缩,致使进出口贸易下降了一半强。造成美国进出口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外贸依存度大且单一。例如,1815-1833年、1837-1849年发生的通货紧缩,就与美国对英国的外贸依存度大而且单一有关。当时,美国经济在许多方面都依附于英国一个国家,美国出口的棉花和粮食主要供应给英国,而美国又是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修建运河、道路、铁路等基本建设所需资金靠大量举债筹集,贷款的大部分是从英国借来的。一旦英国发生经济危机,美国的经济也就收缩了。(2)许多重要产品的生产量大幅度缩减。在通货紧缩期间,钢产量、煤产量、生铁产量、石油产量和机车产量都大大降低。如1882-1885年危机期间,机车的生产量下降了64.9%,煤、生铁、钢和石油产量分别下降了7.5%、12.5%、10.7%、28.3%.1894-1895年,钢、生铁、路轨和机车产量分别下降了18%、28%、47%和70%.1921年危机期间,生铁和钢产量分别下降了74%和77%.(3)商业破产事件太多。在危机的冲击下,企业破产、信用机构和银行倒闭数猛增,对美国的贸易都产生较大影响。(4)由于股票行市下跌,引起外国资本和黄金外流,企业投资缺乏资金,生产受到阻碍,也影响到美国的对外贸易。

新经济下,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市场化,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得到迅速扩张。1998年到2001年发达经济实体的进口增长率分别为5.7、7.6、10.3、7.9,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9、4.8、9.9、7.6.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增长率分别为0.3、无记录、10.0、9.0,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7、3.5、8.8、7.1.这表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量年增长率呈上升的趋势。美国1996年到2002年的出口增长率分别为8.2、12.3、2.1、3.4、9.7、-5.4、-1.6,进口增长率分别为8.6、13.7、11.8、10.9、13.2、-2.9、3.7.虽然2001年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量都出现负增长,但2002年又出现回升。这些数据表明,虽然全球市场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但对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其进出口贸易往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1)新经济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危机都不会使另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下降幅度太大。因而,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其进出口贸易将维持在较稳定状态。(2)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出口的产品,其竞争力相对来说比较强。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单位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劳动成本,因而使这些国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极大提高。(3)新经济下,放松出口管制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与之相关的部门的产品出口。在新经济下,放松各种管制的同时,也大幅度削减多项出口管制,放宽了对科技产品,尤其是计算机与电讯设备的出口限制,从而提高了这些部门出口产品的竞争力。(4)一般而言,通货紧缩预期使消费和投资支出减少,因而国内需求减少,从而影响到该国的进口。在新经济引起的通货紧缩下,这种情况将有所减缓。因为新经济中,一方面是“坏”的通货紧缩使旧技术、旧产品部门的就业人员失业和投资减少,另一方面又是“好”的通货紧缩在不断增加新的投资领域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创造出工资更高的新工作岗位。这样,通货紧缩对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负面影响程度将降低,因而对该国的进口影响程度也将降低。

通货紧缩范文篇8

一、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及其发展

对通货紧缩研究的回顾首先要回到凯恩斯经济学。因为作为大萧条时代的产物,凯恩斯经济学是以分析和解决通货紧缩为宗旨的。凯恩斯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是IS—LM—AD模型,“IS”表示商品市场均衡,“LM”表示货币市场均衡。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中可以推导出总需求(AD)函数。联立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即能求出均衡的物价总水平和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凯恩斯认为,大萧条是由总需求不足特别是投资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因此,要解决总需求不足就需要改变这一框架中的一些外生变量,以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使总需求发生“再膨胀(reflation)”。这些外生变量中可以由政府控制的一般包括政府支出、税率和货币供应量等,根据不同的政策内容,可以把政府的政策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从几何图形上看,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引起IS曲线或LM曲线向右方移动,由此AD曲线会向总供给和总需求平面图的右上方平移,结果导致了均衡物价水平和均衡国民收入的同时提高。这样,通货紧缩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凯恩斯理论是一个静态均衡模型,为了使这一理论更加精细,它的很多追随者试图把“时间”引入其中,从而出现了一些动态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和加速—乘数模型。加速—乘数模型描述了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它指出,经济周期是经济系统内生的,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样看来,通货紧缩只不过是经济周期运行到“谷底”时的一种状态,所以加速—乘数模型隐含了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变化发展的规律。但是这种动态化并没有解决凯恩斯模型里的很多重大缺陷。就我们下面所要讨论的问题而言,这一缺陷主要体现在,由于以完全信息为理论前提,传统的凯恩斯理论把现代经济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金融市场的作用—给抽象掉了。但这并不等于说该理论把金融市场完全抽象掉了,凯恩斯经济学中有两个地方涉及到金融市场,一个是模型,另一个是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来影响货币流通量的“公开市场”。但是金融市场在这两个地方只充当信号传递或“操作平台”的作用,其自身结构或发展状况对实际经济不产生任何影响(参见MM定理)。

当70年代由于“滞胀”的打击而使凯恩斯主义的权威受到挑战时,人们就开始批判这种周期理论,这种没有金融市场作用的经济周期理论再也不能被人们所容忍了。事实上,正是把金融市场引入到宏观经济模型,才使人们真正认识到通货紧缩形成和发展的机理。

二、费雪的通货紧缩理论及其发展

除“滞胀”之外,70年代后西方经济波动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例如波动开始变得频繁,一些大的经济波动事实上始于一些小的外生变量的冲击等等,用明斯基(H.Minsky,1977)的话来说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变得脆弱起来。例如,1973—1975的经济危机是一场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提高石油价格所引起的经济危机,所以又被称作是“石油危机”。当时,很多经济学家把原因完全归结到OPEC头上,还由此发展出了一个所谓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模型。后来的实证分析表明,石油价格上升其实对当时厂商和居民的石油费用的支出影响很小(Bernankeetal.,1996),因此,石油涨价充其量只是导火索,需要重新对经济危机的机理进行认识。由于凯恩斯理论显得束手无策,所以这个事件引发了经济学家们的很多努力。在这些努力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所谓的“债务—通货紧缩学派”(参见,DelliGattietal.,1992,p134)。这一学派强调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另一个是明斯基。例如明斯基指出(1977),传统的理论之所以显得软弱无力,主要是没有一个恰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他认为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乡村集市(Villagefair)范式”,即从物物交换中抽象出有关的经济规律,忽视了很多重要的变量。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图景与这种集市贸易完全不同,因为人们首先看到的是资金、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的运动,然后才看到货物的流动,所以应该先分析金融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认识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他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式称作为“华尔街(WallStreet)范式”,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假说”,强调金融市场对现实经济的影响,并抛弃了所谓的MM定理。他认为,正是因为金融市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才使得这一经济变得越来越脆弱。在研究金融市场作用问题时,金德尔伯格和明斯基发现,另一位剖析大萧条的经济学大师欧文·费雪(I.Fisher)早在40年前(1933年)在其“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中就把他们现在所关心的问题提出来了。

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不同的是,费雪是从供给的角度来解读大萧条的,他认为大萧条是企业的过度负债所致。费雪指出,在1929年之前,由于受经济繁荣前景的鼓励,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了大量的贷款,其债务比率急剧增长。在危机爆发前,大多数企业已经负债累累,并出现了一些企业由于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被迫破产重组的现象。当这种债务重组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债务—通货紧缩”的故事就开始了。该故事的具体“情节”是这样的:企业的普遍性债务重组会破坏整个社会的商业信用,从而导致企业销售量的全面下降,企业销售量下降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存款货币增长速度和整个货币流通速度的下滑,这种双重下滑引致了物价总水平的下跌(回想“费雪方程式”所揭示的有关原理),物价的下跌降低了企业的净值和利润率,净值和利润率的降低意味着企业资信水平的降低,从而导致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的收缩,货币流通速度和物价总水平又因此而下降(即通货紧缩越来越严重)。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货紧缩会提高债务的真实利率,真实利率的上升则意味着企业真实负债的扩大(根据费雪的计算,到1933年3月,由于价格和收入的下降,整个社会企业的平均真实负债已经比1929年初上升大约40%)。这样,上述逻辑过程又再一次重现。从上述故事“情节”可以看出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通货紧缩所具有自我循环和自我加速的特点。

尽管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为大萧条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但由于罗斯福新政的原因及人们对古典理论的逆反,使凯恩斯的观点流行开来,费雪的这一思想却被不适当地忽视了(格特勒,1988)。所以,当金德尔伯格和明斯基在70年代重新就费雪的上述思想进行表述时,人们才认识到它的深刻性和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所扮演的角色。由于费雪、金德尔伯格和明斯基的理论没有形式化,因而金融市场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来。这种情况到了80年代便有了很大的改观。

从8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开始运用数学的语言试图把“金融市场”写进主流宏观经济模型,以增强传统模型的解释能力或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新方法。由于对通货紧缩的研究始终是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这一理论新动向也标志着通货紧缩研究的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发展趋势始终遵循了费雪1933年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Bernankeetal.,1998),所以,尽管宏观经济学有很多发展方向,但只有把金融市场引入宏观模型这条脉络才真正体现通货紧缩理论研究的发展。综合有关文献可以发现,金融市场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进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之中。

1.扩大凯恩斯IS—LM分析框架中金融商品的种类,或把金融资产的差异性引入模型。在IS—LM模型中,金融市场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商品,而真正进入到这一模型中的则只有货币(因为瓦尔拉斯定律的缘故),其作用被浓缩于LM曲线中。因此,要把金融市场的作用引入则必须至少存在三种金融产品。伯南科和布林德(Blinder)1988年的CC—LM模型是这一发展方向的典型代表。在这一模型里,伯南科和布林德用CC曲线来取代传统的IS曲线。“CC”是“信贷(credit)”和“商品(commodity)”第一个字母的合称,代表着信贷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同时均衡。在原来的IS曲线中,投资只是利率的函数,而在这里投资却由无风险债券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共同决定,而且银行贷款和债券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的关系(否则就会变成IS曲线)。这样,该模型涉及到了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等三种金融资产。这时的“债券”则被定义为除货币和银行贷款之外其它所有金融资产的一个组合(portfolio)。CC曲线和LM曲线决定了均衡的债券利率和均衡的国民收入。当货币当局减少对货币的供给时,它不仅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而且也使CC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效果上看,它比IS—LM下的物价总水平和国民收入所减少的数量要大。这就是说,IS—LM模型里的通货紧缩要比模型里的通货紧缩严重。

尽管伯南科和布林德的上述做法被后来很多经济学家所模仿,但由于这一理论缺乏微观基础,所以现在大部分经济学家则沿着下列路径把金融市场引入宏观模型。

2.放松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的假设条件。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产生了很多新进展,其中对后来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产生较大影响有两项,一项是不对称信息研究的突破(Alkerof,1970),它迎合了宏观经济学对微观基础的需求;另一项是卢卡斯在1972年所发展出来的随机增长模型,该模型所强调的信息结构的作用、动态均衡分析和系统的外生冲击现在已成为主流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时所遵循的范式。

在卢卡斯(1972)之后最有影响的是真实周期模型(RBC),它是克地南(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Prescott)在1982年正式提出来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现在已成为西方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里的一个重要章节(如Romer,1995)。对于这一理论而言,重要的还在于它的实证检验,因为它提供的是一套基于理论基础的计量经济模型和方法。真实周期模型考虑的是一个代表性的经济人,该人既是一个消费者,又是一个生产者。从优化人的效用函数中可以知道最佳的劳动和资本使用量,以及出清的工资和资本价格水平。市场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均衡的。一个外生的冲击(真实周期模型研究的是实际冲击,例如技术进步、政府购买)可以使经济暂时偏离市场均衡水平,但通过一个收敛式波动很快又会恢复均衡。在RBC模型里,金融市场仍然是一个没有任何摩擦的场所,即假定MM定理成立,因而金融市场是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任何影响的。显然,这与我们实际所见到的情况有很大的距离。放宽上述那种对金融市场的假定就成为一种比较接近于现实的努力方向。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金融市场是通过投资而进入到宏观经济模型的。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金融市场在这里的作用就象是在真实经济周期中“安装”了一个“加速器”。这就是说,那些影响该经济系统的噪音经过该加速器后会被放大,使得繁荣的经济会愈加繁荣,萧条的经济会愈加萧条。因此,这种基于不完全金融市场的模型又被称作是“金融加速器(FinancialAccelerator)模型”(Bernankeetal.,1996)。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金融加速器模型的具体理论发展。

对金融加速器模型最有影响的研究要首推伯南科(B.Bernanke)和格特勒(M.Gertler)于1989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所发表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已经成了该领域的经典文献,后来所有这方面的研究文章都要提到它。

在这篇文章里,伯南科和格特勒对从戴蒙德1965年的世代交替模型(OLG)中发展出的RBC模型进行了一些修改,并以此来说明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他们的模型里,每一代的经济行为人都只能生存两期,即年轻和年老两期(假定初始时存在一批上一代的老年人)。每个人只在年轻时提供劳动并取得劳动收入,然后把一部分劳动收入(储蓄)用于投资,以便从投资收入中获取老年生活的来源。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形式。从事直接投资的人被称作是企业家,他们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固定的,假定每个企业家都有一个投资项目(project),但每个企业家的投资技术不是同质的(该技术是一种禀赋,正是这种禀赋才把企业家和非企业家区分开来),而且对项目的整个投资而言,企业家通过其年轻时的劳动所积累起来的自有资金是不足的,所以他必须向外进行融资。这样,企业家在金融市场中就扮演了一个借款人的角色。除了企业家之外的其他人的投资被称为间接投资,他们在金融市场中充当的是贷款人角色。由于市场中存在不对称信息,即关于投资项目的收益是企业家的私人信息,而贷款人需要耗费成本才能观测到(即汤森1979年所说的状态识别成本(CSV)),所以贷款人为了避免企业家的道德风险而给自己所带来的损失,就把贷款合约建立在借款人的净值之上。借款人的净值越高,成本就越低,因而贷款人愿意提供的贷款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反是。通过上述条件,可以求出市场的均衡解,得到存在成本时均衡的借款量和企业个数。显然,此时的均衡相对于无信贷约束时的均衡来说不是帕累托最优的。接下来所要分析的是,当经济系统遭受一个负向的外生冲击时,该系统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假定该冲击减少了企业的净值,净值的减少意味着企业家借款数量和自有投资的下降,从而减少下一期企业家的投资项目,而投资项目的减少则会减少下一代年轻人的就业和社会储蓄水平。这样,在没有其它外生力量的影响下,这种负向冲击会在该经济系统中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或者说,基于不完全信息基础之上的金融市场中是可以放大外生冲击的影响并使之持续下去的。这种理论解释了通货紧缩形成的机理和所具有的恶性循环特点。

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个方向的后来所有研究基本上都是对伯南科和格特勒上述模型的扩展或精细化。

三、一个简单评价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主要的通货紧缩模型都是和30年代经历过大萧条的两位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和费雪的思想分不开的。80年代前的通货紧缩模型侧重于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紧缩,80年代后的模型则主要从供给角度来分析通货紧缩。从通货紧缩所具有的自我加速和自我循环的特点中,我们可以发现通货紧缩的危害和如果不及时治理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尽管我们可以象评价一切西方经济学那样指假定不真实,但不可否认,从它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理论向现实经济的逐渐逼近的趋势。就金融加速器模型本身来说,由于它所考虑的金融市场只是信贷市场,因此,我们会感觉到它过分地强调了某些因素的重要性,而忽视当前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及新的融资手段不断出现的现实。比如,这种理论强调企业净值或自有资本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继而对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冲击。而在现实中,一些企业总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改变其自有资本存量的,例如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债券转股权的方式、资本重组的方式等等。所以在美英这样有着发达资本市场的国家中,并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大企业的融资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存在上述那种很强的相关关系。格特勒等人1995年的实证分析也只是证明了净值对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

通货紧缩范文篇9

一、流动性滞存及其意义

流动性一词有两个含义。第一,指一种资产在交易中能迅速变换为别种资产而不遭受损失的能力,以此分析,不同的资产——实物资产、生息资产、货币等——其流动性也不同,其中货币是最富于流动性的资产。第二、指货币与资金。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所讲的流动性偏好,即指对货币的偏好。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中的流动性,是指流动性的第二种含义,指货币与资金。

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从社会总供求关系上来看,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即社会总供给(AS),可用出售该总供给量的销售总收入(Y)来表示。这一货币总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形成个人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三部分。其中个人收入和企业收入又分别变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若政府收入用T来表示,则初次分配的结果变为C+S+T。通过储蓄转化为投资(I),政府收入变为政府支出(G),C+S+T经过再分配变为C+I+G。C+I+G就是社会总需求(AD),用社会总支出(E)来代表。在这整个过程中,由于T和G是由政府控制的政策变量,属于外生的经济调节变量。所以,社会总供求原生的相对数量关系,即C+S和C+I的相对数量关系,就由经济体系的一对内生变量——投资和储蓄的相对数量关系决定。这一分析可用如下图式表示:

Y(AS)——个人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C+S+T——C+I+G——E(AD)

储蓄是可支配收入(即Y-T)与消费之差。储蓄有多种形式,如在银行存款、购买债券和股票以及因非消费目的而持有现金(窖藏)等。

如果储蓄不能及时地转化为投资,就会出现流动性滞存问题。流动性滞存是指在上述从Y到E的图式中,货币滞存于家庭、企业和银行等经济单位,使观察期内货币供给量中当期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比重下降。货币供给量可分为两部分。在观察期内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如居民和企业留在手中用于日常商品和劳务交易的部分,各类储蓄形式中当期可转化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部分,政府收支部分等,称为购买货币量或交易货币量,以Mp表示。而在观察期内滞存于家庭、企业、银行等经济单位,当期不能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如公众窖藏的部分、投入股票二级市场的部分、银行“存差”(即由存款量大于贷款量形成的差额)等,则称为滞存货币量,以Mr表示。若滞存货币量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变大,则货币总量的流通速度就会减慢。根据公式MV=PQ,在货币流通速度V变小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就应快于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之和,以满足商品流通对货币量的需要。在极端情况下,当Mr无穷大时,经济就进入了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流动性滞存的极端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通货紧缩的定义。通货紧缩就是货币供应量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Mp不足,致使物价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的现象。形成通货紧缩的原因,或是货币供应量不足,或是流动性滞存使货币供应量中的Mp部分不足,或是二者兼有。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本质上是内生的,因此,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滞存。即是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通货紧缩只有和流动性滞存联系起来,才能得到较好的说明。

也可以从社会再生产角度来说明流动性滞存现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出产品,经出卖得到货币收入,这一货币收入经过复杂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最后到达欲以之购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手中,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使随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卖出,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货币量,与最初出卖产品所得的货币量并不相等。设其他因素不变,若在数量上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出现了流动性滞存。流动性滞存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因产品难以卖出而不能顺利进行。货币可滞存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的各个环节,其形式则有窖藏、银行存差等。流动性滞存使货币供给量中当期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减少,形成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并不是总货币供给量紧缩,而是由于滞存货币量增加,使当期实际上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紧缩。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商品流通公式W——G——W(或商品——货币——商品),按这一公式,商品流通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完全可以分开的。在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如果有相当数量的人卖而不买、或卖而少买,大量货币在卖与买两个阶段之间,即在人们手里停留的时间过长,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就会出现商品总需求不足的现象。由于商品从卖到买,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货币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货币可停留在家庭、企业、银行等参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主体手中,这就是流动性滞存现象。笔者在2000年3月提出流动性滞存概念时,用的就是这种说明方法(见《金融理论与教学》杂志2000年第3期)。至於流动性滞存的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时,是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两个表现来说明的。凯恩斯是用其有名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不确定性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来解释的。

流动性滞存与商品过剩、资本过剩是密切相关的概念。流动性滞存必然导致商品过剩(商品相对过剩,相对于需求而言过剩),而资本过剩(资金滞存于银行,形成巨额银行存差)则是流动性滞存的重要表现,它们都不市场经济是需求约束型经济。市场经济有两个特点,⑴按要素分配,或按贡献分配,贡献大小由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地做出评价;⑵个人面向包含不确定性因素的市场,对自己的经济行为及后果负责。这两个特点是双刃剑,一方面,它们提供了市场经济特有的在生产和供给上的动力、压力和效率;另一方面,它们导致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决定了人们进行风险收益权衡以及自我保障的心态和行为,而收入差距、趋避风险和个人自我保障恰是产生流动性滞存和由之导致的社会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市场经济中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就是由市场经济本身的体制特点决定的。

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对于准确理解通货紧缩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等词汇中的“通货”一词,一直被理解为“流通中的货币量”,即现代经济学金融学教科书中的“货币供给量”。如今,到了消除这一误解的时候了。

按流动性滞存分析方法,货币供给量M可分为两部分:⑴被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Mp;⑵滞存于家庭(窖藏)、企业(窖藏)和银行(存差)的部分Mr。M=Mp+Mr。真正的通货是Mp而不是Mr。“通货”中的“通”字,应理解为动词,是使流通、使运转的意思。因而,通货就是使商品能卖出去,使商品流通得以顺畅进行,使资源得以利用,使经济得以运转的货币量。按这一概念,通货就是Mp而不是Mr。只有通货,即只有Mp,才是经济运转的“第一推动力”。

在最近讨论通货紧缩问题时,有人说“通货紧缩纯属子虚乌有”,按对通货一词的传统理解,他说的是对的。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年均为7%左右,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年均为14—15%左右。按对通货一词的传统理解,通货是充足的,不是紧缩的。但按对通货一词的新理解,由于出现了流动性滞存,Mr部分比重变大,真正的通货即Mp部分仍是不足的,通货紧缩确实存在。

按对通货一词的新理解,通货紧缩有点象流行广告词中的一句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货(Mp)充足则人们免遭失业之苦,一国免去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之忧。通货(Mp)不足则有人必遭失业之苦,一国必有资源闲置之忧。当然,过犹不及,由于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其利用效率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过于“通”,通货(Mp)过多,则会发生通货膨胀。

按对通货一词的新理解,无论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下降的通货紧缩,还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都是由通货(Mp)的过少或过多造成的。至于通货(Mp)何以过少或过多,则有其具体的体制、政策、预期等方面的原因。

对通货一词新理解的关键在于:第一,“通”是动词,是使商品流通顺畅、使资源得以利用、使经济得以运转的意思。通货就是有此功能的货币量。第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分为购买货币量Mp与滞存货币量Mr两部分,Mp才是真正的通货。

在流动性滞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预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公式变为: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流动性滞存率

流动性滞存率可为正或为负,在公式中前两个因素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应随流动性滞存率的变动而变动。

关于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还应注意两点:⑴既为流动性,则不能滞存,若发生了滞存,则意味着经济出了毛病。这就是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命名的由来。⑵流动性滞存亦可称为货币滞存或货币资金滞存,但最好还是称为流动性滞存。万不可称为流动性沉淀或货币资金沉淀。因为沉淀的原意是溶液中的难溶物质沉到溶液底层的过程。当溶液过饱和时,结晶物质也会沉到溶液底层。货币沉淀是货币中性论者的说法。货币中性论者认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一定的,过多则结晶沉淀,过少则溶解。货币量对实体经济过程无影响,货币是“一层面纱”。流动性滞存论则从社会再生产和相应的货币周转角度出发,认为货币资金的滞存会影响经济过程,使当期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减少,形成通货紧缩。

二、我国流动性滞存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及缓解这一状况的思路

在我国,流动性滞存主要是由如下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经济生活中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使人们的收入预期下降,支出预期上升,经济安全感减弱;第二,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者把其收入中的较大比例用于储蓄。一方面,它们使普通居民的消费倾向减弱,储蓄倾向增强,使国民总消费率(C/Y)下降,国民总储蓄率(S/Y)上升,造成宏观意义上的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外界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使企业投资风险加大,资本边际效率降低,企业投资动机减弱,造成宏观意义上的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加上投资需求不足,就是社会总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储蓄率上升使居民和企业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变为窖藏现金和在银行的存款。从银行贷款上看,消费者和企业缺乏信心导致民间资金需求不旺;而现有企业大面积效益不佳和与之相关的贷款的较大风险,又使银行产生“惜贷”,“慎贷”行为,这都使银行贷款量相对下降,使银行出现巨额“存差”,并使中央银行通过贷款向商业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阻滞。这样,在货币大量滞存于家庭、企业和银行等经济单位的同时,中央银行通过贷款渠道又难以有效地增加基础货币供应,结果使经济生活中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即Mp不足,Mp不足加重了总需求不足,最后形成了物价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的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现象发生后,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使通货紧缩更加严重,这就是所谓的“通货紧缩螺旋”。

消除由流动性滞存带来的通货紧缩,有治本与治标两种方法。治本法就是从造成此次流动性滞存及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出发,因势利导,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人们的经济安全感;健全法律体系,明确产权、交易和竞争规则,严格执法,加大经济生活的透明度,减少不确定性;在经济活动中,坚决反对垄断、行政腐败和暗箱操作,努力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以充分发挥各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创新来启动和发展经济;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投资保险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多方面、多角度扶助弱势群体,解决其学习、就业和生活上的困难,增强其挣得收入的能力,并使这些措施长期化、制度化;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改善收入分配,使之既无损于效率又不至于妨碍社会消费的增长;完善市场体系,活化市场主体,强化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但可以把流动性滞存与通货紧缩发生的可能性与程度降至最低,对已发生的流动性滞存和通货紧缩也有满意的效果。

治标法就是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消除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常与流动性滞存相伴,所以,在通货紧缩时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会遇到以下问题:(1)通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居民和企业”这一信贷渠道,难以迅速有效地增加货币供应量;(2)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滞存起来,只有一部分在当期购买商品和劳务;(3)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不足,利率降低未必会使消费和投资增加。这些都使货币政策效果减弱。若此时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由政府向商业银行和居民发行国债,把滞存的货币量变为政府的国债收入,再通过政府支出,使之变为即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同时,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入国债,发出基础货币,可实现增加货币发行和增加总需求的目标。即是说,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效果要好。但由于通货紧缩时,居民消费倾向较小,财政乘数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不会十分显著。此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会遇到时滞,财政债务负担加重,使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加大等问题。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标本兼治。在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资源作用,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要下定决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公众增强经济安全感,为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为减轻流动性滞存提供一个信心和心理基础。

三、流动性滞存分析与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的关系

由于名称上的接近,人们很容易把流动性滞存分析与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分析混淆起来。其实,二者是有重大区别的。

1,内容不同。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是对狭义货币M1的偏好,指的是家庭和企业的现金窖藏。而流动性滞存则不仅包括家庭和企业对M1的窖藏,还包括家庭和企业存入金融机构并滞存在金融机构的货币量(即所谓存差)。

2,方法不同。

⑴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是把流动性偏好作为一个心理规律来说明的。而流动性滞存则是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方法出发,以社会再生产及相关的货币周转过程为主线,研究经济体制、技术和社会变革、不确定性、风险和预期、收入分配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因而,流动性滞存不是心理现象,而是一种现实描述。

⑵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是从货币需求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银行有存差并不是银行“需要”存款额大于贷款额,因而其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而流动性滞存理论,则是从“商品销售——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最后形成包括消费和投资在内的总支出(总需求)”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过程中的货币与资金的滞存问题。具有方法简单(无需通过货币需求绕圈子)、直捷(从货币周转角度,即从货币收入——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货币支出的角度,使人们很容易看出流动性滞存是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全面(指出货币既滞存于家庭和企业,也滞存于银行)、与现代财政货币制度直接对接的优势。

⑶流动偏好在凯恩斯理论中仅能用来说明利率居高不下、投资不足的原因,用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功效。而流动性滞存则用来说明在社会再生产中,从企业商品出卖取得收入开始,经过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货币流动,最后到达以之购买消费品和投资品的购买者手中的整个过程中,货币的滞存情况。由于把体制和分配等因素包括在内,流动性滞存理论所能说明的东西远远多于流动偏好理论。

四、有关的方法论问题

通货紧缩问题是一个宏观的、综合性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需要对整个经济运行过程和运行环境进行客观的、具体的、动态的、整体的、综合性的考察,流动性滞存说就是这一考察的结果。

通货紧缩范文篇10

关键词: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交替性可容忍区间

通货紧缩就其概念范畴来讲,在经济学中是对应通货膨胀而存在的。通过对通货膨胀概念的考察,我们不难理解通货紧缩的概念,即一国发行的货币量少于现实流通中和经济交易中所需的货币量。但目前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主要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对应,主要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三年左右,即认为进入通货紧缩;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与货币供给和信贷供给紧缩同时发生的物价总水平下跌;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在经济处于周期性下降阶段,即危机和萧条时期发生的通货紧缩。显然,三种观点在通货紧缩的界定上有所不同。第一种观点主要从物价总水平下降时限的角度来考察通货紧缩;第二种观点又加入了货币供给和信贷供给的作用;第三种观点则认为通货紧缩应与经济周期结合考察。下文中我们就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测度和阶段界定进行分析。

一、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内含一种数量关系,即人们用以测量经济中货币效率的指标: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正如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指出的:“过度的通货膨胀以及为了校正前一段时间的货币超量发行而采取的通货紧缩政策这两者之间的不断交替发生,一般来讲对经济增长都是十分有害的。”(参:莫里斯??????????阿莱《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第2页)显然,社会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承受力都是有限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超过社会承受力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关于社会所能承受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度”,我们不妨引用陈东琪教授与1998年提出的“可容忍区间”这一概念。当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度处于“可容忍区间”内时,则其正面效应可以存在并能发挥作用,而当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度超出“可容忍区间”时,则其负面效应可以存在并发挥作用。显然,研究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具有与重视通货膨胀率同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是国家经济运行失衡的表现,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通货紧缩一旦超出“可容忍区间”的警戒线,必然会向经济发展亮“红灯”。这将督促政府当局尽快制定相应的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提高货币和信贷的供给来缓解通货紧缩导致的负面效应。其次,通货紧缩率的衡量与测度也对政府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化、效率化、精确化。通货紧缩率的衡量必须严格区分通货紧缩政策作用的阶段。一般可分为:正效应阶段、零效应阶段和负效应阶段。正效应阶段通常指对经济动力起恢复作用的阶段,零效应阶段指经济打到均衡时的阶段,负效应阶段则指通货紧缩抑制经济发展的阶段。

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的上、下界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货膨胀按成因可以分为三种: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测度主要通过一定期限内货币供给增长率与物价总水平上涨率之比来测量。一般认为:零通货膨胀为下界,通货膨胀率达到8%时为上界。即当这一比值低于零时即进入通货紧缩,高于8%时就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通货膨胀“可容忍区间”,开始对经济发展起抑制作用。通货紧缩虽在概念上与通货膨胀对应,但在测度上却不能简单对称。恩格斯曾指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显然不对称,盖若把有效需求紧缩到充分就业所必需的水平之下,则就业量与物价都降低;但若把有效需求膨胀到充分就业所需水平之上,则只有物价受到影响,这一点也许令人不解。然而这种不对称,正是事实之反映。”(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251页)就是说通货紧缩会使就业和物价都下降,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只会使物价上升。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0——-8%为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凯恩斯主义革命不难令人得出这样的结论:适度的通货膨胀利于经济发展。但适度的通货紧缩是否同样利于经济发展呢?我认为必须结合经济周期加以考察。如果是为了校正前一阶段的通货膨胀而采取通货紧缩政策则利于经济降温;而若在危机或萧条期保留通货紧缩则只会加剧经济的滑坡。因此,通货紧缩的下界由于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理论上一般界定在0——-3%。通货紧缩率如果低于-3%,则视为超出“可容忍区间”必须加以控制。

二、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交替性

考察二战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不难发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与经济周期是交织在一起的。通常表现为:经济高增长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经济萧条期则存在严重的通货紧缩。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经济处于战后恢复期,经济增长较快,通货膨胀率较高;进入70年代后,经济发展更快,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到80年代时出现“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90年代以来,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发明创造和高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使得生产过剩,商品价格一降再降,经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从而世界经济转入通货紧缩阶段。尽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间隔周期较长(战后四十年内未发生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但我们必须承认二者具有交替性。此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性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美国著名投资专家加利?西林博士在《通货紧缩》一书中指出:“当今世界的通货紧缩正是过去较长时期通货膨胀发展的直接结果。原有的成本推进和需求拉动成为促进通货紧缩的因素,世界各国大量裁军、缩减政府支出、减少财政赤字、宏观政策中重视防范通货膨胀、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发展导致的成本下降和生产率提高等都成为通货紧缩产生的重要原因。”从世界经济运行的实际来看,这一分析显然是科学的。

我们必须承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间这种交替的现实。当代经济发展已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自由市场体制几乎无处不在。除了像美国、欧盟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外,就连新兴市场国家如:四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三幼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拉丁美洲国家、中国、印度、东欧和非洲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在经济发展周期上与世界经济保持了同步性(单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影响就不难看出)。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其市场关系表现为资本雇佣劳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的那样,资本主义生产总是处于往复的周期运动之中,总是处于“高潮——危机——萧条——复苏”的循环之中。显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经济运行周期的不可避免性决定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性。如果不清醒认识这种交替的客观存在必然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我国经济目前正出于通货紧缩阶段

我国目前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旨在建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经济体制。从本质来讲,除了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以外,经济的运行与其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致的,即也要采取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差别只是资本的形式不同而已,我国主要以国有资本和共有资本为主。显然,我国经济的运行同样具有周期性,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同样不可避免。

自1996年我国实现经济“软着陆”以来,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相比1989年至1994年间的物价水平上升,反差极为明显。如按学术界关于通货紧缩的第一种定义衡量,我国目前已进入通货紧缩阶段;若从第二种定义我国经济又不属于通货紧缩阶段。因为自1996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仍以每年平均9%的速度增长,且据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我国经济2001年仍可望增长7.3%,并无危机,也未进入萧条期。相反与目前经济增长缓慢的美国、欧盟和几年持续负增长的日本及其它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的新兴市场国家相比,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我国经济已进入通货紧缩阶段论断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从第三种定义出发考察,结合1996年前后经济周期性波动分析,则我国经济只能被界定在通货紧缩阶段。原因如下:(1)央行几次降息,储蓄率仍高居不下,且储蓄总额呈上升趋势。

(2)国内需求不足,投资需求明显收缩。尽管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已持续近四年,加上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利好消息,仍然无法启动内需和投资。(3)进出口外汇所得大幅减少,受国际经济大气候影响,我国出口今年将减少18%,从而导致GDP增长减少1%.(4)国内生产剩余严重,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由计划经济下的商品短缺转向市场经济下的商品过剩,且存在严重的结构性过剩,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也是导致内需不足和投资不旺的主要原因。

以上现象表明,我国通货紧缩症状远未消失。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应为:加快改革步伐,去除通货紧缩的制度和体制因素,通过适度的财政货币政策来促使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交替,而不是使经济长时间停留于其中的任何一种状态。应该避免力度过大和政策失误造成经济在走出通货紧缩后又立即转入通货膨胀或在走出通货膨胀后又立即转入通货紧缩(1996年的“软着陆”政策就是教训)。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和力度适当,则可以有效避免因结构调整而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中央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应密切关注目前通货紧缩的走向和趋势,适时适度地加以调节,抑制通货紧缩,同时控制好通货膨胀的反弹,以便使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