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工作意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0:03:59

体育工作意见

体育工作意见范文篇1

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北京市和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2008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全党、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现对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二)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三)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四)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

(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真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体育制度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建设,依靠科技力量,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水平;平衡区域体育发展格局,在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援建全民健身设施的“雪炭工程”,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发挥多民族人才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体育的共同发展;增加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育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为发展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八)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九)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二是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群众体育工作应努力做到亲民、便民、利民。

(十一)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和连队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十二)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

(十三)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有关地区、部门和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开拓创新,把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和国际大型赛事组织能力的大舞台,作为学习国际体育事务、掌握现代体育运作方式的大学校,作为锤炼体育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的大熔炉,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声望。同时,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集训、组团、参赛等工作,按照国际惯例,确保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十四)制定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全国的体育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重视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体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竞争实力,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

(十五)密切跟踪世界竞技体育新动向,结合我国实际,科学部署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争取在田径、游泳项目中有较明显突破,不断提高球类等集体项目的竞技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努力提高成功率。

(十六)举办好全国运动会和国内其他赛事。全国运动会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全面、科学安排国内各项赛事,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功能和效益,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服务。举办赛事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十七)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业余运动队伍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五、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促进运行机制转换

(十八)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十九)利用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理顺各级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

(二十)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

(二十一)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赞助,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活跃体育活动起了积极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对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要加强对赞助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保障和维护其正当权益。

(二十二)积极推进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的转换。要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体育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要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事的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六、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三)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党在体育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体育事业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发展。

(二十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机构改革进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建立灵活高效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

(二十五)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二十六)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新建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收费标准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严禁侵占、破坏体育设施。要将体育场馆建设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的阵地。

(二十七)加强法制建设,将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抓紧研究制定加强违禁药物管理、规范俱乐部制竞赛等方面的法规,并严格执行。

体育工作意见范文篇2

全市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9·29”讲话,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思路,全面围绕体育工作始终“走在前列”的要求,大力推动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体育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精神,努力构建具有丹阳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大力推进大众体育、全民体育、终身体育,以个人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区,以社区带动社会,加快体育社会化、生活化进程,并且使活动长效化、制度化、生活化。不断完善丹阳市“百村、千队、万人”篮球赛的竞赛机制,举办好丹阳市乡镇篮球联赛和第二届“吟春碧芽杯”篮球联赛等有影响的大赛,深入开展体育下乡、体育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要以“每天运动一小时”等重大群体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组织形式,提高组织程度,发动全市群众参加体育健身,不断丰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形成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群众参与热情高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全市体育人口比例,2009年全市体育人口达55%。

2、进一步加强体育总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组织建设,重点突破体育健身俱乐部和健身兴趣组织的建设,形成以体育俱乐部和晨晚练健身点为点、体育社团为线的点线结合、覆盖面广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实行社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会员注册制,建立健全体育社团的工作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促进社团规范、高效运作,增强体育社团的社会功能。

3、建立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公布国民体质状况。健全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从而把体质测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各镇区开展国民体质测定的人数不低于250人,进一步完善国民体质测定办法,推进体质测定、体质评价、健身指导一体化,探索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跟踪和“医保·健身”一卡通试点。建设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和国民体质数据信息库,实施国民体质监测跟踪,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络数据传输。

4、继续实施“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各镇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占总人口的万分之十八以上,各镇区每万人拥有晨晚练点8个,并有6支以上有特色的体育健身队伍,深入推进健身俱乐部和各类晨晚健身点培训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全面实施晨晚练健身点注册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委任制。

5、积极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倡导科学健身理念,引导广大群众更加自觉地投入全民健身活动,养成终身体育、科学健身的习惯。编印科学健身指南等健身科普读物,广泛开展送健身知识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健身咨询服务。

二、加强全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丹阳体育设施的整体水平

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加快公共体育设施覆盖延伸,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覆盖延伸,积极创建江苏省的村级体育设施精品市,全市将至少建成10-15个村级体育设施精品工程。积极推动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规范有序地向社会开放,有效缓解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全面完成“新四个一”工程建设任务。对部分损坏严重的健身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换。加大体育设施器材使用效率,确保体育设施真正“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

三、优化业训项目布局,不断增强丹阳竞技体育运动实力

1、全面贯彻《教育法》、《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继续以“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全市中小学生的体质达标率为100%。加强体育传统校、重点校的创建工作。认真举办好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篮球赛,为我市业余训练培养最基础运动苗子。

2、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对各级教练员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明确责任,奖罚分明,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法,举办培训班、学习班,提高教练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制定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参加体育竞赛、体育等奖励办法,促使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为我市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升提供强有力地保障。

3、积极备战江苏省十七届运动会,进一步坚持体教结合方针,树立面向奥运、选好苗子、夯实基础、注重输送的业余训练观念。要把“改革创新、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培养人才、提高效益、协调发展”作为备战省十七届运动会的发展战略,坚持走体教结合、内涵发展道路,促进丹阳竞技体育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集中财力、人才保证女足球、男篮、田径、武术、跆拳道、摔跤等优势项目长足发展,全面扩大我市业余训练的规模,切实提升我市业余训练的整体水平,同时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重点中小学校承担省体育后备人才的布点培训任务,为我市竞技体育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人才。

四、落实体育经济政策,强力推进丹阳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1、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协会承办、社会参与”的思路,运作举办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省、镇江市的体育比赛,进一步加快举办体育大赛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同时大力发展体育中介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发赛事冠名权、门票销售权、体育广告权,高度重视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

2、坚持走政府与社会共同举办健身市场的路子,鼓励发展健康向上,适合群众健身需求的健身健美、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项目,着力提高体育服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加大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力度,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加强体育销售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将提高销量和市场份额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加大体育的宣传力度,提高销售员的整体素质,拓展销售渠道,安全规范运行,全面提升体育的品牌形象,确保全年完成体育销售额7000万元,市场份额达68%,继续保持体育良好的销售态势,为体育事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资金。

五、强化机关队伍作风建设,增强丹阳体育系统内部凝聚力

一是抓学习,加强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抓好局党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党组的示范带头作用,以中心组学习带动全局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制度,积极开展创建“先进党支部”活动,通过党课教育、廉政教育、形势教育和业务知识报告会,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开展好共青团、妇女、老干部等工作。搞好结对村、结对户的扶贫帮困工作,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二是抓创建,着力加强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认真抓好“双让”活动、“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满意科室”创建等活动,明确创建目标,建立健全创建工作运作机制,严格创建工作责任制,狠抓创建工作薄弱环节,形成创建文明机关、文明单位的浓厚氛围。

三是抓勤政,打造过硬本领能力水平上台阶。建立健全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的体育工作评价体系,规范工作程序,量化服务标准,完善首问责任、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机关规范、高效运转。同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工作透明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企事业单位,深入群众,及时改进自身工作,努力为社会、为基层、为群众多办实事。

体育工作意见范文篇3

一、提高认识,不断加强做好老体工作的责任感

继续学习贯彻省、市两级政府《关于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认识到老年体育事业是一项可以给老年人带来健康、为家庭增添幸福、助社会构建和谐、帮党政保一方平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社会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要继续坚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街道老年体育工作指明前进的方向,不断提高做好老年体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全街道老年人提高生活生命质量谋福祉。

二、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基层老年体协的组织建设

老年人体育协会是为老年人身心健康服务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各村居要高度重视、关心支持老年体育组织建设,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健全老年体协组织,确保形成“有人问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的老年体协工作格局,促进老年体协工作顺利开展。各村居分会要始终把老年群体作为社区建设和服务的重点对象,定期研究老年体协工作,完善老体会员登记表,建立健全基层老体活动记录和活动台帐。要通过加强上下联系,把街道老年体协的文件精神、工作部署要求及时传达到每一个会员同志,老同志有什么具体意见、要求要及时通过分会向上反映,真正起到联系、沟通的桥梁作用。

三、精心组织,广泛引导老体活动的有序开展

开展老年体育健身活动是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是有效扩大城乡老年体育人口的重要途径和载体。2015年各村居要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就近、小型多样、文体结合、科学健身的原则,利用全民健身日、重阳节和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遵循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快乐、重在健康和安全第一的宗旨,做好全街道各项老年体育活动。

1、每逢节日和重大活动,要根据自身实际,组织老年红绸舞队、老年人腰鼓队等参与迎春茶话会和村、社区门前看大戏等文体活动。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广场健身活动,组织好老年人开展晨锻、广场舞等活动。

3、加强组织建设,坚持为老同志健康服务,把更多身体好、有兴趣爱好的退休同志吸收到老年体协这个大家庭中来,使广大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4、不定期举办各种老年体育健身培训和“健康知识”讲座,制作老年健身手册分发给老年人。

体育工作意见范文篇4

为加快我县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31号)和《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07〕293号)的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同意,提出我县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充分认识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义

(一)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全民体育的组成部分。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残疾人体育有利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体育对于展示残疾人体育才华,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倡导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具有重要作用。

(三)发展残疾人体育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思想,激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努力完善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

(四)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要加强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逐步加大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投入。体育、福利资金要适当用于残疾人体育事业。同时鼓励其他社会力量举办、赞助、支持残疾人体育事业。确保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截留和挪用。

(五)县体育主管部门和残联要切实履行职责,制订实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管理机构,加强对残疾人体育管理人员的培养,并引导各类社会团体关心、支持、帮助和组织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

(六)学校、机关等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要满足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并对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给予减免或优惠,方便残疾人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同时,要逐步健全残疾人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残疾人群众体育网络,完善残疾人群国民体质监测系统。

三、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

(七)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总体要求,根据残疾人特点,组织残疾人广泛开展自强健身活动。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场地和设施。推广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健身康复体育项目,举办残疾人体育活动。

(八)指导、支持各类企事业单位组织残疾人开展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体育设施,积极探索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基层残疾人体育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残疾人体育活动。

(九)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残疾学生开展适合其特点的日常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测试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殊情况,体现人文关怀。

(十)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体育工作。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开发适合农村残疾人特点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引导农村残疾人参加自强健身体育活动。

四、切实加强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一)各街镇乡要按照统筹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

体育工作意见范文篇5

一、发展农村体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带来发展机遇。面临新的大好形势,新的一年里,我区农村体育要坚持“三个继续”:一是继续突出体育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民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已成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共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在形成。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乡镇政府必须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活动经费。乡镇政府机关所在地应建设“一场一室”,即篮球场和、乒乓球活动室,以满足机关干部活动健体的需求。二是继续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配合乡镇,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殷汇、涓桥等地端午节划龙舟比赛;牌楼、解放、梅街、墩上节假日篮球联谊赛;乌沙、阮桥、晏塘的活动等均要继续坚持。同时,要求每个乡镇一年自办二到三次单项比赛,有条件的乡镇可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全民健身运动会,以文明科学的体育活动占领阵地。三是继续坚持分片集中、小型多样的基层体育比赛模式。自2003年开始在全区分片开展体育比赛的模式,符合农村的实际,受到了各地的欢迎。今年我们仍然人继续坚持,以此促进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锦上添花。

二、落实社区体育,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建设和谐社区,发展体育是重要切入点,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从三个方面优化社区体育工作。一是增强责任意识。体育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身心健身,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保民心、顺民意。在社区工作中,关心体育就是关心群众,重视体育就是重视群众。大力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在社区工作中的体现。要坚持“亲民、便民、利民、近民”的原则,结合区域特点,人群特征,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占领社区。二是发挥健身晨(晚)练点的作用,组织安排群众体育竞赛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健身路径、学校体育场地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对群众开放。三是结合节日喜庆,组织开展职工和社区体育比赛活动。“三·八”节举行首届全区女教职工健美操比赛;“五·一”期间举办第三届社区运动会;“六·一”举办第11届××区幼儿家庭运动会;“十·一”举办国庆教职工乒乓球比赛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使社区体育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发展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体育工作意见范文篇6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

**的经济状况在**全市并不是最好的,但当地党委、政府对体育事业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

首先,做活资金两条线。一是开源节流,保证政府的资金投入。近年投入30余万元,对县体育场(**少体校所在地)进行了整修,使之成为比较标准的训练场,同时建成室内举重馆、跆拳道综合训练馆等设施,极大地改善了业余训练条件。体校运动员、教练员的伙食补贴由过去的每年1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年30万元,并对表现突出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奖励。20**年,第13届省运会结束后,及时召开表彰大会,**县政府共发放奖励资金18余万元。二是敞开大门,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创造性地打破了政府独家办体育的局面,引导和发挥社会体育人才和社会资金的作用。通过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和技术参与,组建10余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馆、校),为**少体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这种借鸡生蛋的方式极大地弥补了竞技体育经费、人员的不足。

其次,巧设人才数据库。过去体校选才的老办法是体育老师的推荐加上在运动会上选苗,耗费的人力、物力很大,效果却不明显,而且有些年龄过小的苗子容易被遗漏。20**年,**县体育局建立了体育后备人才数据库,将具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运动员的父母情况、身体素质、训练参赛、综合指标等数据全部录入电脑,实现选材科学化、网络化,人才发掘至少提早1—2年。目前,全县录入数据库的人才已有400余人,为少体校的选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体教结合

县级少体校学生的就学、升学一直是困扰各级体育部门的难题。因此,走体教结合之路是竞技体育与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业余体校运动员培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此,**县政府、**县教育体育部门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使招生、授课、升学三大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一是招生范围扩大。通过“人才库”,把生源的触角延伸到全县的每一个角落,在全县范围内挑选体育优秀苗子安排入学,学校不另收费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补贴伙食费;对确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经教育、体育部门共同测试,还给予其它更多的优惠。

二是教师素质提高。体育训练在体校、文化课学习在普通学校是教体结合的一大特点。**业余训练在管理和办学上颇有特色,体校学生平常的文化课学习都与普通学生一样,而体育训练则安排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进行。为提高普通学校的积极性,往省队输送一名运动员,在年底体育教育部门组织的综合考核中对该学校予以相应的加分。因而,调动了学校对运动员挖掘、培养的积极性,甚至对少体校学生高看一眼、厚待三分。同时,县体育教育部门每年联合组织一次对体育教师、教练员进行评估和表彰,体校教师在评职称、评先进中给予相同的待遇甚至给予优先考虑。

三是升学路径拓宽。近几年,**少体校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就学率为100%。目前,运动员在升学上的政策再次放宽,只要在省、市级比赛获得前六名,就可享受超低分数,选择**的任何一所学校就读。体教结合使运动员升学有了保障,解决体育后备人才的后顾之忧和家长最关心的就学难题,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特色鲜明

一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国开展的竞技比赛项目有30个大项、300多个小项。按照**现有的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和科研能力,不可能在设项上全面开花。**县从实际出发,坚持抓重点、出精品,有所为、有所不为。尽管足球项目投入较大,**还是坚持把60%的体育经费投入到该项目上。通过优先保证、重点培育,作为该县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女子足球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全省女足赛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全省四强队伍中,只有**(**)队18名运动员均是100%本地血统,其低投入高产出的发展模式引人关注。

二是适当发展新项目,扩大夺金点。根据省运会的设项,从符合**县人才特点、成材周期的角度考虑,适当发展新项目,目前效果已经初步显现。跆拳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竞技项目的冷门,**却尝到了甜头,**少体校培养的学生王大庆获得20**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冠军。在发展新项目上,**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运动员选材上,注重科学性,保证各项目运动员的质量和水平的均衡;二是在科研攻关上,发挥体育科研的优势,提高重点运动项目的科技含量,以科研带动运动项目水平的提高;三是在训练条件的改善上,优先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训练和比赛提供最佳的条件。

三是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手段,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体育部门紧跟省内外竞技体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训练方法,摆脱传统的训练理念和陈旧的训练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推动训练领域的创新和突破。一是聘请高水平的教练,解决训练理念问题。如女足教练陈巧红为原省女子足球队运动员,跆拳道教练是全省颇有知名度的张四洪,围棋、武术、足球等项目均从外地聘请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教练员。二是选派优秀运动员、运动队到外省外地参加训练比赛,以赛促练,提高比赛能力,使比赛与训练有机结合。仅**女子足球队20**年就参加全市范围内比赛16场,省外比赛8场。

四是扩大选材面,选拔有发展潜力的外来民工子弟进县体校训练。**的民营企业比较发达,外来务工者达十多万人,其子女就学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难题。**县体育部门抓住这个机会,主动降低门槛,积极广揽人才,积极引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受训就学。经过筛选,目前,已有10余名外来务工子弟在**少体校就读就训,并给予其**籍运动员同等待遇。此举不仅扩大了体育人才的选材面,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外来务工者子弟就学难题,使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得到可持续发展,也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体育工作意见范文篇7

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加试工作的导向要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基本性质,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有利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体育加试内容与组织

1、加试内容

男生:1000米跑,立定跳远;女生:800米跑,立定跳远。

2、成绩设定

体育加试成绩分“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依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满分均为20分;男、女生立定跳远满分均为30分,两个项目合计满分50分,两项测试累计达到30分为“合格”标准(具体标准见附件)。体育加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均给1次补考机会。无故不参加体育加试的考生,体育成绩按“不合格”处理。

在普通高中录取时,体育加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的考生,升学总分加5分;经审查同意免予体育加试的考生,升学总分加2分。

体育加试成绩现场公布。

3、加试组织

市内四区考生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加试。中山区和西岗区各设1个考点,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各设2个考点。

凡报考市内四区普通高中志愿的20*年初中应届毕业生和往届生均参加体育两个项目的加试。其他学生的体育毕业成绩,由学校参照本《意见》自行组织认定。

其它区市县参照本《工作意见》,结合实际,自行制定体育加试方案。

参加体育加试的学生按辽宁省制定的学生体育加试收费标准收费。参加补考的考生需缴补考费,收费标准同上。

4、加试时间

5月26、27、28日: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补考时间为6月10日8:00-11:30。

5、免考与缓考

丧失运动能力的残疾学生,持有市残联核发的残疾证明及县以上医院证明,经区市县和市教育局审核确认,可以免试体育。

临时患有严重病伤不能坚持正常学习活动,或患有心脏病等不适宜做体育运动的,市内四区以外的考生需持县以上医院证明、医院治病过程的原始记录材料,报区市县教育和卫生部门联合组成的审核小组确认后,可以免试体育;市内四区的考生需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后报区教育局,以区为单位统一到市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费由学生个人负担),鉴定结果经市卫生和教育部门联合组成的审核小组确认后,可以免试体育。

因外出或身体原因不能进行体育测试的考生,可以申请缓考,缓考时间与补考时间相同,缓考考生没有补考机会。

三、有关要求

1、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体育加试工作的领导,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要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工作程序,严格考试纪律,严禁弄虚作假。对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依据有关规定,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体育工作意见范文篇8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年体育组织和老年体育工作者的一项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在强调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同时,继续强调加强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是关系到民生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我们深化发展老年体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全市各级老年体协组织和老年体育工作者一定要抓住机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对老年体育工作的新的要求,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科学统筹老年体育工作,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全省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

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于2012年12月20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各镇(区)、市级机关都要认真学习贯彻并真正落到实处。应该清醒看到,全市老年人体育工作虽然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形势,与全市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需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是老龄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睦幸福、社会和谐稳定。面对日益的老龄化社会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深入贯彻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过程中,进一步推进全市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发展。

三、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老年人做好服务工作。

老年人体协所做的工作就是参与社会管理。全市各级老年体协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动员、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各种各样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活动,不断扩大体育人口,让广大老年人通过参加活动,达到“增强体质,活跃身心,团结和睦,社会稳定”这样一种氛围。为老年人体育活动做好服务工作,满足广大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需要。

四、加强各级老年体团体组织建设。

各级老年体协要重视组织建设,各镇老年体协要对本镇范围内各村、社区的老年体协组织作一次调查,凡因区域调整的村、社区都要帮助建立健全老年体协组织。

五、认真办好2013年省老年人体育节分会场的各项活动。

根据省老年体协关于2013年省老年人体育节的活动方案,结合实际,安排好分会场的各项活动。除了市里举办全市性的大型活动外,各镇、村、社区也都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举办小型、多样的活动,做到就近、就地、方便、灵活,让广大老年人都能参加活动,真正使省老年人体育节成为广大老年人自己的节日,而不是少数人的节日。办好2013年省健身球操比赛。

六、积极推广普及老年体育新项目。

一是大力推广体育健身气功。市体育局把推广体育健身气功的任务交给老年体协负责。市老年体协要做好骨干培训,培训后在全市有组织地推广普及。在全市各镇、区所在地的村、社区和撤镇后的社区建立25个健身气功练功点。二是在村、社区推广普及老年气排球运动。市老年体协在2013年举办村、社区气排球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全市各镇有条件的村、社区都要成立气排球队。要推广双凤镇维新村、浏河镇新塘社区经验,把气排球运动向村、社区推广普及。

七、继续抓好老年体育骨干培训工作。

要加大老年体育骨干培训力度,尤其是一些薄弱项目,如:桥牌、象棋、围棋的骨干培训更要加强。对群众喜欢、简单易学的老年文体活动项目如广场舞,要有组织地通过培训加以推广,并加强组织工作。要做好基层一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工作,加强对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再培训工作。

八、做好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

今年各级老年体协都要做好2011—2013年度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具体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由市老年人体协制定下发)。

九、继续抓好老年体育宣传工作。

各镇老年体协要重视抓好宣传工作,要从老年文体队伍中挖掘写作人才,建立起2—3人的宣传报道队伍。

体育工作意见范文篇9

会议决定,*月中旬,召开全市体育工作会议。结合**体育部门实际,提出三大方面的贯彻意见:

一、树立十种意识,不辱使命,不负众望

1、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2、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3、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4、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5、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6、树立强烈的公关意识。7、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8、树立强烈的人本意识。9、树立强烈的效率意识。10、树立强烈的节俭意识。

二、抓住机遇,着力创新,推动**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年,重点做好以下10项主要工作:

(一)认真组织**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要按照**奥组委和省火炬接力组委会的要求,对火炬传递活动的方案进一步完善,对火炬传递的各个环节进行周密部署,倒计时排出时间进度表,尤其是火炬传递点的确定、火炬传递、晚间庆祝活动以及传递转场等工作,更要周密策划,注重细节,凸现亮点,确保万无一失。

(二)认真组织好****奥运年体育系列活动

要以**奥运会为契机,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奥运年体育系列活动,主要分为展示类、节会类、赛事类、论坛类、创意类、有奖类、培训类和观摩类等共8大类计100项活动。各项活动要注意突出地方特色,大力挖掘具有丰厚传统文化底蕴的项目,突出活动的创新性、参与性、趣味性和时效性。

(三)积极发展赛事经济

努力办好中古女排对抗赛、中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会游泳资格达标赛、国际女子手球精英赛、世界青年合球邀请赛等赛事。要按照“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体企双赢”的思路,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以冠名、特许、指定、专营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和高水平运动队,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实现合作双赢;要积极培育中介组织。

(四)努力做好第九届世界合球锦标赛的各项筹备工作

要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支持,按照国际合球总会的要求,重点做好建立承办合球世锦赛筹备委员会、制定筹备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中国)合球队、开展培训比赛、赛事市场化运作和推广合球运动的宣传等工作。

(五)科学备战第**省运会

抓好3个市级体校、7大中心、37个训练点和37个体传校,创新训练的方式和手段,重点抓好皮划艇、赛艇、游泳、田径、举重、射击、跆拳道、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积极扶持射箭、自行车、拳击、柔道、网球、羽毛球等新开设项目。着力抓好市、县、传校三级业训网络建设。加大培养和引进优秀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投入机制和突出实绩的考核评估奖惩机制,完善培养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制度。要按照“调整、巩固、提高、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办出高质量、输送高选手、赛出高水平”的要求,办好市体校和市水上运动训练中心(学校)。

(六)积极申办**省第**运动会

成立由市长任名誉主任、分管市长任主任,市及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市级各有关部门单位领导任副主任的**市申办**省第15届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及各相关工作机构,保证申办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统筹比赛场馆设施。根据承办省运会的要求,搞好各比赛场馆设施规划方案,确定市奥体中心选址,统筹好各县(市、区)的体育场馆。根据申办工作的要求,将具体申办工作按年度一一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市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倒计时列出具体工作时间进度表,并严格按照时间进度做好每一项工作。

(七)着力发展电子竞技

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电子竞技城建设,把**电子竞技城建成国内一流的集培训、比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电子竞技中心。全力办好全国电子竞技大赛(CEG)和中国电子竞技高峰论坛,积极申办中国(或国际)电子竞技节,以提高**电子竞技的知名度。大力推进电子竞技职业化,培育电子竞技职业俱乐部,建立电子竞技高水平选手的孵化器。要拓宽思路,积极与市内外有关高校的沟通与联系,为选手搭建展示身手的舞台。

(八)加快体育场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进一步完善《**市体育设施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尽快实施。重点启动**体育馆、水上体育公园、水上运动训练中心、体育幼儿园等工程。要加快上虞游泳馆、诸暨体育馆、新昌游泳馆和嵊州射箭馆建设进程。实施市区5分钟体育健身圈三期工程,即市区所有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大镇、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以省级强镇、市级特色村创建为基础,加强镇、村的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社区健身路径布点力度,力争各县(市、区)每个社区都装有健身设施;继续扶持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腾出场地搞健身房,配置健身设施,开展健身活动。

(九)努力发展体育产业

要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进行重点培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会所,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搞好市场认证;繁荣体育培训市场。积极倡导各系统、各行业、社会组织及个人举办各类体育专项俱乐部,扶持一批有资质、重信誉、讲品牌的体育培训机构。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健身娱乐业,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渠道、经营模式多样化,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刺激广大群众体育消费。要加强引导和宣传,运用科学手段,制定考核办法,提高单机销量。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发行机构职责,强化专管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各网点的管理,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全面推行ISO9000标准化服务。

(十)组织观摩**奥运会

要成立班子,确定专人,千方百计组织票源,让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对体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相关同志观摩**奥运会相关项目的比赛。

三、狠抓落实,创建“落实型”单位,树立“落实型”形象

1、要讲求效应抓落实。紧紧围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把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一致起来,下苦功夫、真功夫、细功夫,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

2、要立说立行抓落实。要有很强的时间和效益观念,要有惜时如金、与时俱进的精神,少讲空话套话,更不能拖拉疲沓、人浮于事。

3、要善于创新抓落实。要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的基础上,把上情与下情、需要与可能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提出切合实际的部署和要求,实施分类指导,做到在落实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抓落实。

4、要持之以恒抓落实。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在落实中发现不落实的地方,及时做好补充工作。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抓落实的效果,使落实的效果成为再落实的基础,循环往复,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体育工作意见范文篇10

为保证适龄儿童依法入学,现对2009年*区小学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市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调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政策的通知》(浙教计〔20*〕60号)等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规范学校办学、招生行为,着力于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招生对象和条件

1、年满6周岁(20*年8月31日前出生),居住在*区、具有*区户籍,需在*区小学就读的适龄儿童;

2、年满6周岁(20*年8月31日前出生),持有居住证(流动儿童第一监护人双方在市区居住),并能提供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目前仍在市区从业的证明材料(即适龄儿童父母至少一人或法定监护人与我市用人单位签定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需在*区小学就读的流动儿童。

三、招生计划

*区小学招生计划:(见附表)。

四、报名时间、报名点安排及注意事项

1、报名时间:6月6日至7日(周六、周日)两天。

2、报名点安排:市区常住户和办有市区居住证的适龄儿童按实际住址(以适龄儿童监护人房产为准)所属社区分别到各报名点进行报名登记(见附表);未办理市区居住证的流动儿童到*区阳光小学报名登记;*区范围内其它乡镇的适龄儿童到所在乡镇中心小学报名登记。

3、注意事项:

(1)报名须带证件:

常住人口:户口本、预防接种证、房产证(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有若干套住房的,单身公寓和无住宿条件的商业用房除外,需按实际居住处提供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证(无房户须提供房屋租赁证)。

流动人口:户口本、预防接种证、房产证(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有若干套住房的,单身公寓和无住宿条件的商业用房除外,需按实际居住处提供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证(无房户须提供房屋租赁证)、居住证(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双方在市区居住),并能提供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目前仍在市区从业的证明材料(即适龄儿童父母至少一人或法定监护人与我市用人单位签定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

(2)必须携带报名对象前往报名。

(3)家长必须按要求如实填报报名表。

(4)学龄儿童必须与监护人同户,要求房户合一。

(5)市区小学报名对象必须是5月31日前具有市区户口、居住证的适龄儿童,持有居住证的适龄儿童必须提供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目前仍在市区从业的证明材料(即适龄儿童父母至少一人或法定监护人与我市用人单位签定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

(6)市区学校范围内: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持有片区内房屋产权的,同一套房产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片区内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就读。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确无房产,租住房屋的,所租住的房屋应为家庭唯一居住地,并持有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赁手续。同一套房产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片区内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就读。

五、新生录取

1、报名结束后,教育行政部门将组织学校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根据各小学招生计划及生源分布情况,进行统一招生划片。划片依据为学生实际家庭住址(学生实际家庭住址以适龄儿童监护人房产为准,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有若干套住房的,单身公寓和无住宿条件的商业用房除外,需按实际居住处提供房产证)。

2、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适龄儿童入学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1)委托监护的“零门槛”落户儿童;(2)办理居住证的流动儿童;(3)不能提供房屋租赁证和临时租住的无房户;(4)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报名登记手续的以及提供虚假证件的适龄儿童;(5)同一套房产有1位以上的就学对象(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片区内小学一至六年级就读的适龄儿童。

3、未办理居住证的适龄儿童,安排在阳光小学就读。

4、*区其它乡镇户籍的适龄儿童划归户籍所在乡镇小学就读。

六、保障措施

1、为加强对小学招生工作的领导,确保小学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先福

副组长:缪宏飞、诸葛翔、王勇

成员:姚宏光、叶龙、许建芳、各小学校长

2、严禁不足龄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