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6:12:13

态度决定

态度决定范文篇1

——读《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有感

积极心态是人们自我行为有效性的坚实基础,是人们在生存、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取得成就的可靠保障,是人们获得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奠基石,而消极心态导致人们自我行为的盲目性,是人们在生存、生活、事业等方面取得成就的绊脚石,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

《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揭示了改变态度从而改变命运的生存哲学,书中以感人的笔触娓娓叙述了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所经历的成功之路,从这些故事中,无一例外地证明了,积极的态度是他们唯一的法宝,机会因态度而生,命运随态度而变,就是因为他们对待人生和工作的态度不同,在别人灰心的时候,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别人因困难而放弃的时候,他们坚持不懈;在别人止步不前的时候,他们积极进取;在别人松散懒惰的时候,他们全力以赴,不找任何借口。就因为他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不断前进,最后才走向了人生的巅峰。而那些常常说:“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对工作抱着逃避的心态,避重就轻,对人生心存侥幸心理,其结果被生活的盛宴所抛弃,陷入了失败的深渊。

如何培养积极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每个人事业发展的前景,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在现实生活中,要想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要掌握好态度这把万能的金钥匙,用它来正确处理好工作、他人和自己的关系。

对待工作的态度——敬业。敬业体现的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具体说,就是重视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一件神圣而有意义的任务来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用自信的态度对待自己和未来。自信犹如阳光,树木的生长离不开阳光,事业的成功也离不开自信,阳光般的自信可以驱散生活中不时飘过的阴云,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用热情点燃态度的火种。很多人可能会这样的疑惑: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时间一长,再自信的人也会厌倦,怎样才能激起工作的热情呢?我们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态度去发现工作中的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同样的一份工作,当你对它厌倦时,它就会在你面前变得讨厌而狰狞;但当你打起精神,热情地去迎接它时,它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起来,这就完全取决于我们工作时的心态。

对待未来的态度——志存高远。一个人只有拥有高远的目标,才会发现自身的价值,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这就是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道理。目标是一种理想,理想是由不满而来,有了这种不满,便会有一种不同的梦想,梦想能产生动力和勇敢的努力,从而可以把现实和梦想之间的鸿沟填平,伟大的人物并不是一些做白日梦的人,他们的理想是植根于确切的事实的,切实的梦想使他们对于现在不满意,又因这种不满而刺激自己加劲奋斗,最后,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成功。

坚持的态度是获得成功的保证。伟大的歌德说过:壮志和坚韧是成功的辅翼。一般而言,人与人在智力程度上大都相差无几,但有的人成功地登上的事业的顶峰,有的人却失败了,不得不以哀怨的眼光告别这个世界。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志。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林肯在遭受了几十年的痛楚、绝望和失败后,在他五十岁时才当选为美国大总统,他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始终抱着坚持、坚持、再坚持的人生态度。

态度决定范文篇2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态度决定一切。

“学习成就事业,知识创造未来”。在机关开展的学习活动中,我认真阅读和学习了《态度决定一切》这本书,体会很深。

在工作面前,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决定不同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没看见吗?砌墙!我正在搬运着那些重得要命的石块呢。这可真是累人啊......

第二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不过这份工作可真是不轻松啊......

第三个人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我们现在所盖的这幢大楼未来将成为城市的标致性建筑之一啊!想想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工程,真是令人兴奋。”

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可见,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虽然成功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但态度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有人在做过万人次以上的调查后发现了态度和成功的一些规律:成功的第一大类要素与他们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积极、主动、果断、毅立、奉献、乐观、信心、雄心、恒心、决心、爱心、责任心等这样因素大概占80%左右;第二类要素,属于后天修炼所得,叫“技巧”,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口才好、有远见、创造力强、技术好、工作能力强,这类要素大概占13%左右;第三类属于客观要素,如运气、机遇、环境、长相、天赋等,这类要素大概占7%左右;同时,还归纳了这三者的关系:第一,态度与技巧是因果关系。第二,成功需要持续的好运气。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于我们做事的态度,关键在于我们是直面困难、解决困难,还是回避困难、在困难面前放弃。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工作很累,钱挣的很少”,“做同样的工作,为什么他挣的比我多呢?”,“领导为什么只重视他,委以他重任呢?”诚然,这样的情况实际中确实存在。带着情绪工作,肯定不会有出的表现。试想,左手边站着一个态度积极向上、右手边站一个灰心丧气、凡事都摇头的员工,领导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公务员之家:

工作和生活需要热情和行动,需要努力,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他人对待生活。有积极的态度才能够担负起责任,才能够团结,才能够开拓创新,才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

态度决定范文篇3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态度决定一切。

“学习成就事业,知识创造未来”。在机关开展的学习活动中,我认真阅读和学习了《态度决定一切》这本书,体会很深。

在工作面前,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决定不同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没看见吗?砌墙!我正在搬运着那些重得要命的石块呢。这可真是累人啊......

第二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不过这份工作可真是不轻松啊......

第三个人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我们现在所盖的这幢大楼未来将成为城市的标致性建筑之一啊!想想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工程,真是令人兴奋。”

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可见,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态度决定思路,态度决定选择。态度决定一切。让我从现在开始,以积极的态度来勇于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丰富我人生吧!

如积极、主动、果断、毅立、奉献、乐观、信心、雄心、恒心、决心、爱心、责任心等这样因素大概占80%左右;第二类要素,虽然成功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但态度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有人在做过万人次以上的调查后发现了态度和成功的一些规律:成功的第一大类要素与他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属于后天修炼所得,叫“技巧”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口才好、有远见、创造力强、技术好、工作能力强,这类要素大概占13%左右;第三类属于客观要素,如运气、机遇、环境、长相、天赋等,这类要素大概占7%左右;同时,还归纳了这三者的关系:第一,态度与技巧是因果关系。第二,成功需要持续的好运气。

做任何事情,所以。成败的关键在于我做事的态度,关键在于我直面困难、解决困难,还是回避困难、困难面前放弃。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工作很累,实际的生活当中。钱挣的很少”做同样的工作,为什么他挣的比我多呢?领导为什么只重视他委以他重任呢?诚然,这样的情况实际中确实存在带着情绪工作,肯定不会有出的表现。试想,左手边站着一个态度积极向上、右手边站一个灰心丧气、凡事都摇头的员工,领导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态度决定范文篇4

1.淡化生活情境,突出数学情境

由“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是该套教材的一大亮点。在情境串的呈现上,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知识特点,随着年级的升高,生活情境逐渐简约。本册教材突出表现为:一是创设有利于抽象数学知识的生活情境。如圆、圆柱与圆锥单元,呈现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圆形、圆柱、圆锥形状的物品作为情境;二是突出数学信息,淡化生活情境。如百分数单元,在假日旅游的背景下,更多呈现的是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的数学信息,便于直接引入新知探索;三是创设纯数学情境。如百分数单元的相关链结,小数、百分数、分数互化的知识以及第三个信息窗中绿点标示的问题,没有在信息窗中呈现,而是在探索中直接给出。

2.突出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和方法探索新知”

这一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合作探索中进行重墨体现。例如,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教材从现实问题“怎样求冰淇淋盒的容积?”入手,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怎样求圆柱体的体积?”,学生联想已有的知识经验——圆面积的推导方法,猜想是否可以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操作、验证,总结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利用计算公式求出圆柱体的体积,解决冰淇淋盒容积的问题。

教材的这一基本模式,有利于学生从知识经验和客观现实出发,在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改变了以往单纯教师讲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良好的数学素养。公务员之家:

3.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

这一特点体现在对知识的结构编排上,与传统教材相比,立足于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了大胆地改革。例如,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的编写,传统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本册教材编排顺序是: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样编排,可以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特征、体积计算方法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圆柱、圆锥的理解。又如,传统教材是先学习比例尺,再学习正反比例的知识;而本册教材是先学习正反比例的知识后再学习比例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促进知识的迁移。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初步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编写本册教材时,特别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如:在探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时,教材通过圆的面积与圆内接正方形和圆外切正方形面积的比较,既估计了圆面积的大小范围,又渗透了正多边形逼近圆的方法,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又如,在探索圆周率和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渗透了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态度决定范文篇5

一、敬业爱岗,视单位为我家

自从2002年被招入烟草公司至今已过了三年多的时间,作为一名濒临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我深深知道爱岗敬业的重要性和一份工作的来之不易,我对烟草公司招收我是怀着一份深深感激之情的,也许正是这样,才使我对新的工作充满热情。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原创:对于从事烟草公司客户经理一职来说,我以前所学知识和工作经验完全无用武之地,以前的财务工作是对着表格来做。现在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我重新做起,从头再来。我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业余时间向一些老同志请教,但是由于这项工作在我县起步较晚,也算是一种新生事物,实在是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可学,一切几乎全得自己摸索,包括怎样搞好同客户的关系,怎样培育新的卷烟品牌,怎样调剂卷烟品种来满足不同的消费地域和群体等等。总之,学这学那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快掌握新的工作要领,满足新的工作要求,使之成为我新的人生起点。

在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业务知识,充实头脑,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时,我更注重与所里的同事们之间保持一种亲密的兄弟关系,作为一个基层单位,一个所就是一个家,所里的同事就是自己的弟兄,而一个人的成绩也不仅是靠一个人就能取得的,每个人实际上就是所有的工作链条中的一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可能把工作干好,所以与同事们之间的团结协作也是很重要的,不管是稽查员、送货员还是司机师傅,都与我的所谓成绩密不可分,而我作为集体的一员,单位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的既得利益,对此我有切身体会,而单位要想有好的效益,又与每个员工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无关系,所以我在单位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就像为家里人做事一样,认真负责、殚精竭虑、不遗余力。这样我与同事们的关系非常融洽,为我在工作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加强沟通,维护客户利益

作为烟草公司的客户经理,同我每天接触最多的就要算是卷烟零售客户了,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所做的一切全是无用功,通过两年多的磨合,我同他们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亲情关系。因此我必须把他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设身处地为他们的利益着想,这样做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使他们成为我公司忠实的客户,把我们作为商品的第一供应商,自觉地抵制假冒伪劣卷烟的冲击,更好地保护好消费者身体健康、维护好消费者利益的同时,无形中也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在客户能获得最大利益的时候他们也就真正成为了烟草公司的销售终端,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网络保障。

进入2005年,我同卷烟经营户的关系也进入一个新阶段,我对他们可说是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最爱卖什么样的卷烟,谁最爱老品牌,谁最爱新品牌,谁几天该补一次货等,我都了如指掌,对于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也能够及时处理并提供帮助。对于个性化服务,我更是驾轻就熟,运用自如,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给每个经销户都留了一份,他们谁有问题可以随时同我联系,对于该补仓而未补的情况,我也会打电话过去或亲自登门去提醒一下,他们对此都非常感谢,把我当成知心人,有什么事全对我说,而我在卷烟品牌的调剂方面尽量做到紧俏烟户户有,断档卷烟一定会告知他们一个合理的理由。现在广大农民的收入还较有限,消费水平也较城市低很多,加上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所以五类卷烟在农村这块市场的消费需求比较大,而由于烟厂在生产方面也在提档增效,因此,五类卷烟的生产量极小,根本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在访销过程中,就有很多经销户、普通消费者问到这个问题,问为什么没有五类卷烟,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答复,不论时间再晚都会解释清楚每个问题,真到他们满意为止,这些东西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并不尽然,虽然多费些口舌,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种信息的传达,使他们增加了对我、对烟草公司的信任度,不解释清楚的话,他会认为是烟草公司故意不给他烟,断他的财路,他就会转而向别的地方寻求货源,对于烟草公司以后的发展造成不稳定因素。

由于我与经销户的沟通,他们都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这种融洽的关系也使我受益匪浅,他们向我反馈了很多有价值的需求信息,更有经销户直接拒绝那些来路不明的私烟,认为通过我给他订的卷烟才货真价实。

三、乐观自信,养成良好的心态

自信是使看似不可为的事情取得成功的前提,有了自信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而乐观却是一种对于工作的态度,视工作为快乐、享受,必然会得到工作给你带来的最大回报。

态度决定范文篇6

什么是教学态度,很难下定义,教学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构成,太抽象了。可以用很多的形容词,积极的、认真、负责、懒散、敷衍等。最直接的一个量化标准就是你对教学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多少,你要知道,学生课堂上的轻松愉悦与一次次的成功体验式教师课前花了45分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钻研时间换来的。

美国作家汤普森在《年轻教师的五项修炼》中提到,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对提升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他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的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自己工作的成败。教学行为与教学态度具有一致性。年轻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端正教学态度。

二、如何形成良好的教学态度

(一)加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记得刚毕业时,怀着满腔热血就这样冲进了中学的大门,誓言要让每个小孩都在自己的教学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让每个小孩对自己所教科目都能学到最好,拿A+。那时,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就是上好课,教好学生,不要误人子弟。这种态度是积极的。但事实是,缺乏教学和教育经验的我们,经常会把事情弄得有点糟糕。之前的理想被击得粉碎,就开始有点松懈了,埋怨情绪出来了,为什么给了我那么差的班,为什么我当班主任的$2老师都是学校最差的。总之,对教师职业这个问题还停留在“不要误人子弟”的这个层面。缺乏理论指导。

就这样摸索了很多年,现在对教师职业有了一点认识,特别是听了施校长提出的,把教师职业当做是事业来做,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理念,它能为我们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各位老师指明方向。在我们树立了新的正确的职业理念后,就会感到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平台,这样你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责任感就不可能在停留在“不要误人子弟”的那个最低层面,这样的责任感就会促使你端正教学态度,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所以,有人把教学态度分成了三种层次(维持生活、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等)。

(二)规范每一个教学环节

就一节完整的课来说,教学环节一般模式应该包括备课,讲授新课、课后反思、检测等。

“备课”就是“课前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等。现在,“备课”一词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写教案。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老师来说,这点尤其重要,在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教案写好。

(三)调整好心态,树立信心

态度决定范文篇7

关键词:“商量办事”;“自己决定”;邓小平;民族工作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做好民族工作,是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革命战争年代,消除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各民族之间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隔阂、不信任甚至敌视等不和谐的民族关系,把各族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些要求做好民族工作;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积极调动各民族力量,发挥各民族的聪明才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更需要做好民族工作。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人能否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驱逐西方列强的侵略,消灭封建军阀的割据势力,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且关系到能否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广大民族地区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还关系到能否团结各民族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到,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为此探索出了一系列做好民族工作的好方法。它们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方法体系。这大致或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是思想民族工作方法;二是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方法体系。后者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民族工作方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族工作方法,科学发展观民族工作方法,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族工作方法,等等。其中,邓小平理论民族工作方法占据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这集中体现在,不仅继承了思想民族工作方法,而且对直至民族工作方法有重要影响。对邓小平理论民族工作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弄清邓小平是如何继承思想民族工作方法并予以发展的;有利于明晰邓小平理论民族工作方法,对直至民族工作方法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有益于梳理从到,中国共产党人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民族工作方法的继承关系与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方法体系,为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供方法指导。为此,国内民族理论界亦有一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到,在民族工作中,要切实尊重少数民族;注重发挥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在民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抓好民族地区的党建和组织队伍建设;民族工作既不能患“急性病”,也不要怕患“慢性病”;要稳步推进,“摸清楚”情况;不搞“一刀切”;民族工作要“着重于实际”,“不在于形式”等等。在邓小平理论诸多民族工作方法中,“商量办事”和少数民族的事情要由少数民族“自己决定”两大方法,在当前看来,尤显重要。笔者认为,这两大方法,对根本上消除在民族地区城镇化,精准扶贫,以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因民族利益关系引起的一些不够和谐的“声音”,具有重要启发。“商量办事”的范围是什么?“商量办事”与民族工作的开展关系怎样?同哪部分人“商量办事”?如何正确理解民族工作中少数民族的“自己决定”?民族工作者采用“商量办事”和少数民族“自己决定”的方法,应该坚持怎样的工作态度?我们从“商量办事”“自己决定”的方法中,又会得到怎样的新认识?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①。

二、在民族工作中要

“商量办事”邓小平同志把同少数民族“商量办事”,视为做好民族工作,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民族工作中要“商量办事”的方法,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民族工作中既然要“商量办事”,那么究竟是部分工作同少数民族商量,还是所有工作都要同少数民族商量着办?二是在同少数民族商量办事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少数民族是完全赞成的,有些事情少数民族是完全不赞成的,还有些事情少数民族是不完全赞成的。在这些情况下,民族工作应该如何开展?三是在民族工作中要“商量办事”,应该同哪些人商量?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邓小平作出了精辟的回答。(一)“商量办事”的范畴。笔者把邓小平同志民族工作要“商量办事”的方法,称之为“商量办事”论。对于“商量办事”论,邓小平同志强调了商量事务的范畴问题。也就是说,关于民族工作事情,不是可商量或可不商量,亦不是有的事情商量而有的事情则不必商量,而是民族工作中“所有”事情和“一切”工作都要同少数民族商量。他指出:有关民族工作的“所有这些事情,政治的也好,经济的也好,文化的也好”[1](P168),“所有这一切工作,都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同少数民族商量。”[1](P168)“一切事情和他们商量”[1](P170),这是“我们的工作方法”[1](P170)。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要同少数民族商量。这不仅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民族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二)视“商量办事”的情况,开展民族工作。邓小平同志强调,根据同少数民族商量的结果,即他们赞成的程度开展民族工作。也就是说,少数民族赞成的事情就做,少数民族不赞成的事情就不做。少数民族赞成多少就做多少。切忌把民族工作者“他者”的主观意志,强加到少数民族身上。对于这一点,他指出:开展所有民族工作都要把握这样一个“度”。即少数民族“赞成就做,赞成一部分就做一部分,赞成大部分就做大部分,全部赞成就全部做。”[1](P168)“一定要他们赞成”[1](P168),避免把“他者”的意志代替少数民族的意志。这一点,在当前民族工作中,很具指导价值。把握民族工作开展的力度,是邓小平同志民族工作“商量办事”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同哪些人商量,争取哪些人赞成。邓小平同志认为,民族工作“商量办事”论,并不是要求把所有少数民族成员都作为商量的对象,那样工作量太大。而是要抓“多数”,抓“关键”。对此,邓小平同志强调两个方面:1.民族工作要同少数民族多数人商量,争取多数人赞成后才能开展。也即是民族工作“商量办事”论中“多数赞成”的原则。所以,他指出,民族工作“要大多数人赞成”[1](P168)才能开展。2.民族工作要取得少数民族上层分子赞成才能开展。他一贯注重“牵牛要牵牛鼻子”。做民族工作也特别强调抓少数民族上层分子“这个牛鼻子”。他指出:“上层分子不赞成就不做,上层分子赞成才算数。”[1](P168)对于为什么要抓少数民族上层分子这个“关键少数”,当时邓小平同志是这样解释的:在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政治的、经济的特点不同,上层分子作用特别大。进步力量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少,影响很小。将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发展起来,会起到很大影响,尽管不是决定性影响。民族工作中一切事情要经过上层分子。要多做上层分子工作,多同他们商量问题,搞好团结。只有这样才能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帮助他们进步。如果上层分子这一关过不好,民族工作一切都要落空[1](P168-169)。邓小平同志反对绕开民族上层分子开展民族工作的做法。他认为,绕开民族上层分子开展民族工作,民族工作不会做好。他指出:“我们有些同志往往采取激进的办法,以为不通过上层分子能搞得更好。事实上不是搞得更好,而是搞得更坏,不是搞得更快,而是搞得更慢,因为阻力大。”[1](P169)他认为,上层分子工作做好了,民族工作就基本能够做好。他认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进步了,同我们的合作搞好了,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下来推进工作,就要顺当得多。”[1](P169)在邓小平同志看来,争“多数”,抓“关键”,是民族工作“商量办事”论的重要内容。3.民族工作中“商量办事”的立场问题。针对有些民族工作者对做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的工作,获取他们的赞成或支持会不会动摇立场的疑惑,邓小平同志认为,民族工作中立场表现会有不同。他指出:“有的同志思想有顾虑,以为这样做会丧失阶级立场,不懂得在那里阶级立场表现得不同。什么叫正确的阶级立场?就是现在不要发动阶级斗争,做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团结,这就叫正确的阶级立场。”[1](P169)同时,他也强调:“我们也不是完全依靠上层,而是通过他们慢慢影响各方面的工作。”[1](P169)

三、让少数民族“自己做决定”

恩格斯曾指出:“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他国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2](P261)。邓小平同志也认为,取得政权的共产党人,不能强迫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民族工作中一切事情在经过同少数民族商量后,让少数民族自己做决定。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观点,是基于他所经历的两个实例提出来的。(一)“自己做决定”的两个实例。1.贵州苗族减租的实例。邓小平同志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定了在少数民族地区不搞“减租”和“”的政策。但是,贵州苗族人民主动要求“减租”和“”,而且比汉族还要强烈。如果不允许他们实行“减租”和“”,那就是“大汉族主义”,是不照顾他们的利益。但是,如果遵照他们的要求实行“减租”和“”,就可能遭遇苗族上层少数地主分子的反对。对这种情况,当时的规定是:凡是种的土地是汉人地主的,就实行“减租”和“”;凡是种的土地是苗族地主的,就不实行“减租”和“”。由苗族自己采取协商的办法解决。也就是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减租”和“”不是完全不提,有些地区应该进行。但是,他指出,对此“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他们有这个要求,而且不是少数人要求,而是大多数人要求,不是我们从外面给他们做决定,而是由他们自己做决定。”[1](P169)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或成立联合政府的实例。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或成立联合政府,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这就是采取召开各类代表会议的形式。通过代表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商量研究,这样可以避免民族工作者主观决定事情。他指出:“有时我们是一番好意,就是做出的决定不正确。但即使决定正确,如果没有通过他们,也会遭到反对。只要通过他们,即使有的决定还有缺点,他们也是会拥护的。”[1](P170)这其中的关键和奥妙,就是民族工作中一切事情是不是由少数民族自己做决定。邓小平同志的少数民族“自己决定”论,对消除目前民族工作中的“杂音”,具有重大启示。当然,民族工作中的这种“自己决定”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少数民族“自己决定”论,是在逐渐创造条件以说服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上层人士、甘愿支持民族工作基础上的“自己决定”论,是出于对少数民族尊重基础上的“自己决定”论,不是脱离党的领导和民族工作正确计划的任性、放纵的少数民族“自己决定”论。这在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民族工作一种方法(二)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切事情让少数民族自己做决定的民族工作方法,有两个基本内涵。1.少数民族自己决定的事情,即使是存在缺陷,他们也是会赞成和拥护的[1](P170)。2.民族工作者作为“他者”,替少数民族做的决定或“造福的办法”,即使是“一番好意”和“决定正确”,只要是没有通过少数民族,可能“也会遭到反对”,不会得到拥护。这就是邓小平理论中民族工作的少数民族“自己决定论”。这一方法论,对尊重少数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创造和谐民族关系,顺利开展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正确运用这两个工作方法?这就是一个要求民族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应该坚持什么样工作态度的问题。对此,邓小平同志强调,要采取“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工作态度。邓小平同志认为,各民族之间在文化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这就要求民族工作要采取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态度。笔者称之为邓小平“民族工作态度论”。(三)邓小平“民族工作态度论”的思想内涵。1.民族工作要重视民族文化差异。列宁曾指出:“要照顾到各该民族在文化上和生活上的特点”[2](P299)。邓小平同志要求,要切实考虑各民族之间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可能对民族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他指出:“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也要老老实实。”[1](P170)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地考虑少数民族在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照顾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特点,老老实实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工作就不会做好。2.“老老实实”的思想内涵。第一,要向少数民族主动说清楚,因风俗习惯不同,如若引起误会请求多包容和体谅。他指出:“我们要主动向他们说清楚,正是因为风俗习惯不同,容易引起误会,容易犯忌讳,可能得罪了人还不知道。”[1](P170)在民族工作中,要向少数民族讲清楚,这是“民族工作态度论”的一个要点。第二,要向少数民族说清楚,对其风俗习惯有心学但不易学会这一点,请求多原谅。他要求民族工作者要老老实实说清楚,“有些生活习惯我们很想学,但是一下学不会,也勉强不得,请他们原谅。”[1](P170)他认为,民族工作中把握好以上两个要点,“这就叫老老实实。”[1](P170)3.坚持“老老实实”“民族工作态度论”的意义。邓小平同志认为,坚持“老老实实”的民族工作态度,不仅仅是因为其“优点就在于它能够消灭某一民族劳动者怀疑另一民族劳动者有掠夺意图的任何根据,从而为相互信任和自愿联合打下基础”[2](P269),而且“这样容易得到同情。”[1](P170)少数民族的信任和同情,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两个要件。此外,他强调指出:“我们做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都应该采取这种态度。”[1](P170)邓小平同志“老老实实”的民族工作态度论,是对同志实事求是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继承和发展,它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方法论体系。结论根据以上阐述②,笔者有如下认识:第一,邓小平同志民族工作方法的核心是少数民族地区“不出乱子”,实现稳定发展。他所理解的社会稳定抑或“不出乱子”,是着眼于边境民族地区的国防安全,消除民族之间长期隔阂以避免民族矛盾,在此基础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巩固政权稳定。为此,要求一切事情都要同少数民族尤其是上层分子商量,由少数民族自己做决定,工作中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第二,邓小平同志民族工作方法的几个基本特点。其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不出乱子”是核心;其二,恢复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是关键;其三,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依法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己决定权是原则;其四,少数民族事务都要同少数民族尤其是上层分子商量是方法;其五,实事求是、老老实实是民族工作态度。第三,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态度着眼于服务民族社会稳定这个核心。民族社会稳定是民族发展的关键。民族发展反过来能够巩固民族社会稳定。邓小平同志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态度与民族发展和民族社会稳定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笔者认为,邓小平理论民族工作方法具有系统性,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在民族工作领域的运用和延伸,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民族工作方法,在新形势下,对推进我国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第四,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在推进城乡开发,项目进村,生态移民,精准扶贫等民族工作中出现的、因不够尊重少数民族意愿而引起的一些影响民族关系、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声音”,当前相关部门民族工作者应当认真领悟和采纳小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要“商量办事”、让少数民族“自己决定”的方法,坚持“老老实实”的民族工作态度,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这在当前似乎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商量办事”“自己决定”“老老实实”“民族工作态度”,与做好民族工作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商量办事”“自己决定”“老老实实”的“民族工作态度”,是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前提;真正做好民族工作,有必要做到“商量办事”“自己决定”,坚持“老老实实”的“民族工作态度”。做好民族工作,就是要同少数民族“商量办事”,由少数民族“自己决定”,坚持“老老实实”的“民族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出乱子”。“不出乱子”是衡量一切民族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当前看来,邓小平同志的民族工作方法,极具时代价值。为应对当前复杂的民族工作,民族工作者要耐心体悟,虚心采纳,这很重要。注释:①这篇文章是关于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持中国西南地区工作时的一些重要民族工作方法。②尽管文章所涉及到的民族工作思想和方法是在195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思想和方法对当前民族工作,尤其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地区开发和扶贫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启发。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邓小平早期民族理论初探”基础上,将邓小平早期民族工作方法提升出来,作出专题阐述,一则可以突出它的重要性,二则通过主标题“商量办事”与“自己决定”点明其具体方法,并且在副标题中以“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方法研究”突出其方法论的专题特征。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C]//.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王希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民族[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态度决定范文篇8

关键词:众议院;自由贸易协议:政治经济学

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权属于同会(众议院和参议院)。众议院在贸易政策的制定中尤为重要,美国宪法规定,涉及征税的议案必须首先由众议院提出。贸易政策大都涉及到关税,所以大部分贸易议案都是由众议院提出。众议院并不是一个意见一致的整体,而是由435名态度各不相同的议员组成的,众议院对贸易政策的态度实际上是由这435名议员的态度决定的。本文研究的主题是:这435名议员对贸易的态度是南哪些因素决定的?本文的指导思想是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其核心是:“政治市场”决定厂政府的贸易政策。

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和区域性自由贸易协议构成了当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最主要部分。在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的情况下,美国最近几年更为频繁的进行区域性或者双边自由贸易谈判。本文选取美国第108届国会(2003~2004年)众议院对四个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的投票结果进行研究,以探求众议员投票背后的动机。第108届国会通过的4个双边自由贸易协议是:(1)美同—新加坡自由贸易协议;(2)美国—智利自由贸易协议;(3)美国—澳大利亚自南贸易协议;(4)美国—摩洛哥自由贸易协议。

上述四个双边自南贸易协议在众议院都以2/3以上的多数票获得通过。但是和共和党对自由贸易协议的态度是有差异的,更多的共和党赞成自由贸易协议,差距最为明显的足众议院对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议进行表决的结果,投赞成票的比例只有37%,而共和党投赞成票的比例为88%,可见两党议员对此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

为什么众议员之间、甚至同一党派的众议员之间对自由贸易协议态度大相径庭?本文的目的就在于研究议员投票决策背后的动机。议员的投票与所在的党派、收取的捐款、所在选区的选民利益有没有关系?为什么不同党派对自由贸易协议的态度有差别?本文利用众议院的投票结果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案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认为,政府制定贸易政策时并没有追求周家福利的最大化,而是追求其他的目标,比如政府连任、获得尽可能多的政治捐款等等。贸易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导致政治市场的参与者——选民、政治家、政府、国会、利益集团等——根据自身利益产生对于贸易政策的供给和需求,贸易政策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均衡的贸易政策。

有大量文献研究政治市场上贸易政策的制定机制,比较有影响力的模型有:Mayer(1984)研究贸易政策由全民公决决定的情况下的关税水平。Magee,BrockandYoung(1989)研究不同利益集团利用不同政党作为代言人情况下关税水平的决定。HillMan(1989)研究工业部门和消费者利益集团对政府施加压力时均衡关税的决定机制。GrossmanandHelpman(1994)研究政府同时考虑利益集团的政治捐款和全体公众利益时贸易政策如何决定。

Rodrik(1994)总结了这些模型,认为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模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不同个人、集团对于贸易政策的态度;(2)利益集团的行动与影响;(3)贸易政策的制定者对于贸易政策的偏好;(4)贸易政策制定的机制。

具体到美国的贸易政策制定,其作用机制是这样的:国际贸易会产生收入分配效应,使国内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一部分人受益。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相同利益的团体会结成利益集团,通过政治捐款、游说、游行示威等方式说服议员采取对本利益集团有利的贸易政策。议员也依赖于这些利益集团,因为议员要接受利益集团的捐款来资助自己的竞选活动;议员需要利益集团的支持以积累人气争取连任。所以,议员要权衡不同利益集团的压力,采取最有利于自身的贸易立场。本文的实证研究综合以上模型,研究不同行业、政党、不同要素所有者对众议员贸易立场的影响。

从上面的作用机制也可以看出,研究议员的立场,首先要从国际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入手。要素禀赋理论和特定要素理论是研究贸易政策分配效应的主要理论,本文的实证模型建立在这两种理论之上。

办案一:要素禀赋理论决定的利益格局:

StolperandSamuelson(1941)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认为国际贸易改变的是不同要素拥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美国主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工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而资本所有者(资方)会受益于国际贸易。这里首先验证资方和工会的捐款对众议员投票态度的影响。

在检验资方和工会的捐款对众议员投票态度的影响时,被解释变量为众议员在四次表决中的投票,赞成票设为1,反对票设为0。解释变量为政党(虚拟变量,设为0,共和党设为1)、议员收取的资方捐款占总捐款的比重、议员收取的工会捐款占总捐款的比重。议员在收取资方捐款和工会捐款之外还会收取其他利益集团、个人的捐款,所以议员收取的资方捐款占总捐款的比重和议员收取的工会捐款占总捐款的比重之和并不等于1,所以,这样设置回归模型不会导致多重共线性。

之所以选择上述变量,原因如下:在美国政治舞台上,资方组成的利益集团和劳工组织都是很活跃的团体,在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影响贸易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政治捐款。比如,2005至2006年,工会组织向共和党议员捐款269万美元,向捐款761万美元。议员们为了筹集更多的竞选资金,也要争取尽可能的捐款。比如,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从2001年至2006年共收取捐款5157万美元。所以在模型中设置“议员收取的资方捐款占总捐款的比重”、“议员收取的工会捐款占总捐款的比重”两个变量。同时利益集团往往是有政党趋向的,而不是向两个政党捐赠同样数额,所以设置“政党”这个虚拟变量捕捉这部分信息。

方案一的具体回归模型如下:

FTAi=α0+α1P+α2C;i=1,2,3,4,分别代表众议员在四次投票中的态度。

方案二:特定要素理论决定的利益格局:

根据Jones(1971)的特定要素模型,出口行业从国际贸易中获益,进口竞争行业从国际贸易中受损。由于美国农产品竞争力强,而很多制造业产品需要大量进口,所以,预期农产品出口额越多的地区、失业率越低的地区、制造业人口比例越小的地区,该地区议员越支持自由贸易。为了验证这一点,把议员的投票结果设为被解释变量,议员所在州的农产品出口额、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和失业率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同归。

方案二的具体回归模型如下:

FTAi=β0+β1A+β2M+β3U;i=1,2,3,4,分别代表众议员在四次投票中的态度。

表1为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含义。本文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是Logit和Probit二元选择模型。

二、结果

方案一的结果:众议员投票态度对资方和工会的捐款回归结果如表2。每次投票结果都表明,众议员的党派属性与投票选择有显著的关系,共和党议员比议员更加赞成自由贸易协定。政治捐款和投票结果也有显著关系,收取资方捐款比例高的议员更倾向于赞成自由贸易协议,而收取工会捐款比例高的议员更倾向于反对自由贸易协议。这验证了要素禀赋理论对贸易的分配效应的推测。Probit和Logit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方案二的结果:投票结果与议员选区情况回归结果见表3。与上次回归相比,大多变量不显著。制造业从业者比重与议员的态度并没有显著关系,在4次投票中,3次负相关,1次正相关。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制造业作为一个包含行业范围广泛的概念,其中有很多行业是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如飞机制造业等;也有很多制造业是美国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比如纺织品、服装行业。把制造业整体作为一个变量所以得不到显著的结果。失业率的系数表明失业率越高的地区的议员越赞成自由贸易协议,这与期望完全相反。一般说来,失业率越高的地区,该地区行业越容易组织起来对议员施加压力,要求贸易保护。之所以出现结果与预期不一致的现象,原因可能在于选用的数据为议员所在州的数据,而在同一个州内每个选区的失业率是不同的,议员是根据所存选区的利益而不是所在州的利益投票,因而出现上述现象。但是农业出口额这个变量却比较显著,在4次投票中,有3次投票结果表明众议员所在州的农业出口额与议员态度正相关(美国—摩洛哥自由贸易协议的投票结果除外),这表明美国作为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农业利益集团对美国贸易政策有显著的影响,来自农业州的议员更加赞同自由贸易协议,以扩大农产品的出口。

BaldwinandMagee(2000)研究了美国国会1993年对北美自由贸易协议、1994年对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1998年对快行道程序授权的投票。本文关于议员投票选择和政治捐款的研究结果和这些研究基本一致,表明美国国会批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10年后,国内利益集团对国会决策的影响方式基本没有变化,在很多贸易问题上的投票有很强的党派性,在党派之争的背后是不同政党对不同利益集团的依赖。

关于议员代表的选区利益,由于数据限制,本章没有得到更为详尽的结果,但是仍然证明了美国农业利益集团对美同贸易政策的态度与影响。

三、结论与讨论

实证研究表明,美国众议员在对贸易议案进行投票表决时表现出来的立场,符合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的预测,即议员并不是以整个国家的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体结论有:

(一)收取劳工组织的捐款越多的众议员,越倾向于贸易保护政策;收取资方捐款越多的众议员,越倾向于自由贸易。这表明要素禀赋理论对收入分配的预测更符合美国的现实,即自由贸易使美国的稀缺要素——劳动收益下降,所以,劳工组织反对自由贸易政策,资本所有者支持自由贸易政策。

(二)众议员的政党属性也与其贸易政策立场密切相关,共和党议员更倾向于自由主义贸易政策,议员更倾向于贸易保护政策。

(三)来自于农业州的众议院更加倾向于自由贸易政策,这表明美国农业拥有比较优势,农业利益集团希望通过自由贸易政策出口更多的农产品。

但是限于数据限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希望进一步的研究能在以下方面有所改善:

1、关于党派属性。由于贸易问题的投票具有较强的党派性,所以如果排除掉党派属性(分别对共和党议员和议员的投票决策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可能会更能反应出其他的问题,比如,国内经济形势、不同州的出口结构等等。

态度决定范文篇9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为期两天的艺术创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马上就要结束了。会议期间,江玉琴局长作了主体发言,刘云良局长传达了省文化厅《第九届省艺术节总体方案》,19位同志分别作了发言。刚才市长又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会议精神和做好今年的艺术创作工作再简要讲3点意见。

第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今年的任务应该说是很明确的。建市50周年“辉煌五十年、和谐新”大型文艺晚会,是我们今年艺术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4月5日晚在市体育馆举办这场晚会,而且把演出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局。这场晚会将是建市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一次晚会。成功举办这场晚会的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站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来对待这次活动,集全局之力来完成这项任务,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步调上高度一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项活动既是文化任务,更是政治任务,必须办好;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场晚会的成功与否,是对新组建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全局工作能力的检验,是对全局上下执政能力和落实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全局政令是否畅通的一次检验。全局的同志都要尽职尽责,全力以赴把自己分担的工作做好、做实,确保此次活动万无一失。在有关的具体问题上要考虑细一点再细一点。比如,舞台的设计要新颖,特别是灯光要设计好,要有效果,使观众一看舞台就群情激昂,心情振奋;舞美的设计要周到,导演、内容和场面气氛等因素都要考虑周到,要为电视转播提供好的镜头画面;节目的安排要把关,台词的穿插和大屏幕的内容一定要提前审定,要把能源之都、食品基地、百湖相城、运河故里特点和优势,都考虑进去。对这几个问题,希望江局长、张局长、朱团长要进一步研究、细化、落实。今年,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重要艺术创作任务,也需要我们予以充分重视。比如,尽快确定参加省九艺节的剧目,组织“花开的声音”精典美文朗诵会,举办国画院精品书画展,及早考虑新年音乐会等等。总之,对今年的艺术创作工作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

第二,要进一步端正态度。态度决定高度。实现一个梦想,成就一份荣耀,能力固然重要,但首先是态度。态度可以是能力的加油站,也可能成为能力的灭火器。不一样的态度,成就不一样的高度。没有令人敬佩的态度,就没有令人仰望的高度。不论做什么,都要积极主动,都要敢于挑战,这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未来事业的高度。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能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拨除环绕在那些成功人士身上的光环,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起步的条件远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好,积极的态度是他们惟一的法宝。在别人灰心的时候,他们意气风发、斗志高昂;在别人因困难而放弃的时候,他们积极进取;在别人松散懒惰的时候,他们全力以赴,不找任何借口。因此,只要对工作和生活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人生总会有其高度!只要掌握好态度这把金钥匙,就能创造辉煌灿烂的成就!对于艺术创作尤其需要端正态度,不能够投机取巧。就拿艺术创新来说,我们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就不是因循,不是趋时,是以艺术创造的独特性来引领这个时代文化艺术品格的提升。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引领人们精神指向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艺术作品主要不是通过感官刺激使人获得娱乐,而是以深刻的思想蕴含和精美的有意味的形式,使人们得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启发,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及形式美的欣赏。鲁迅先生所说的,文艺是国民精神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指的应该是,文艺作品应该任何时候都要表达对时代的关注和对人的命运的关切,都要体现一种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在一般性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更需要呼唤优秀的艺术作品,使人们通过艺术的欣赏和浸染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和文化追求。如果我们有这种态度来对待我们的艺术创作,我们就一定会创作出具有相当高度的艺术精品。

态度决定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

0前言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的投资中有大概50%是用于信息技术方面。技术虽然能够改善组织的生产效率,但是它们必须首先被组织的人员所接受。研究用户对技术的接受行为被认为是当代信息系统中最成熟的研究领域之一阍。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产生了很多理论模型12,6,7,9,10}。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

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e-tion—TRA).是一个用于预测和解释个人行为的模型。计划行为理论(hTeoyrofPlannedBehavior—TPB)是由理性行为理论延伸而来的,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人是有理性的个体,并认为当人们有时间去思考他们所要执行的行为时,行为意向是检视其行为的最好方法。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是Davis(1989)运用理性行为理论专门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

本文对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的模型结构及它们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因素的测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使人们对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有一个总体认识,为以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的价值。

13类模型的结构分析

1.1理性行为理论模型结构

理性行为理论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模型,它源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有意识行为打算的决定性因素,实质上可用于解释任何一种人类行为,对于不同领域的行为,它都能做出很好的预测和解释,是研究人类行为最基础的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根据理性行为理论,一个人执行某项行为是由他/她的行为意向(behavioralinten—tion—BI)决定的,行为意向是由个人对所要执行的行为的态度(attitude—A)和主观规范(subjectiveno丌n—SN)共同决定的。其模式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行为意向是对某人打算执行某项行为的意向的一个测量,态度是指一个人在执行某项行为时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感受(可估计的影响),主观规范是指个人感知的对他重要的大部分人认为他应该或者不应该执行某项行为。行为的态度是由其对执行某项行为产生结果的信念和对产生的结果的评估决定的,信念是指对执行某项行为将会产生的结果的一种主观意识,评估是指对产生的结果的一种可估计的反应。主观规范是由其的规范的信念和遵守的愿望决定的。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理解理性行为理论个相当有用的方面就在于它认为其他任何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态度和主观规范来间接影响行为的。所以,像系统设计特征、用户特征(包括感知的形式和其他的个性特征)、任务特征、发展或执行过程的本质、政策的影响、组织结构等等因素都属于这一类,Fishbein和Aizen将这一类因素定义为外部变量(externalvairables)。这样理性行为理论就综合考虑了影响用户行为的不受控制的环境因素和能够进行控制的因素。

1.2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结构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延伸而来的,由于理性行为理论是在“行为的发生是基于个人的意志力控制”的假设下,对个人的行为进行预测、解释。但在实际情况下,个人对行为的意志控制程度往往会受到时间、金钱、信息和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理性行为理论对不完全由个人意志所能控制的行为,往往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因此,Ajzen(1985)便将理性行为理论加以延伸,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期望其对行为的预测和解释更具适合性,其模式架构如图2所示。

计划行为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不同之处就在于对行为意向的预测上。计划行为理论增加了第三个决定性因素——感知的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contml-PBC)。感知的行为控制是指个人感知到完成某一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它反映个人对某一行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机会越多,预期的阻碍就越小,对行为的控制也就越强。感知的行为控制是由控制信念(controlbeliefs)与感知的便利性(perceivedfacilitation)共同决定的。控制信念是指个人对自己所拥有执行行为所需的资源、机会或阻碍多少的认知,感知的便利性是指这些资源、机会或阻碍,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1.3技术接受模型结构

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1989)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技术接受模型的模式架构图如图3所示。

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①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Usefu1.ness—PU),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②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PEOU).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

技术接受模型认为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决定的,行为意向是由某人想用的态度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的。想用的态度是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共同决定的,感知的有用性是由感知的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的,感知的易用性是由外部变量决定的,同时外部变量为技术接受模型中存在的内部信念、态度、意向和不同的个人之间的差异、环境约束、可控制的干扰因素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联系。

23类模型主要因素分析

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都是用于研究用户接受行为的理论模型,由于每一个模型都有不同的对接受的决定因素,所以它们在对某项具体技术的接受进行研究时,存在着差异。表1对3个模型的关键因素、因素定义列表作比较分析。

表2在表1的基础上对3个模型的关键的因素的测度列表作详细介绍,使读者对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一个清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