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7:42:52

态度范文篇1

女士选穿衣服较男士的选择面更宽一些,套裙、休闲套装、牛仔装、运动装、羊毛衫等都行。女士应备有一条长裙、一条长裤、一条裙裤、一条短裙,这样配上不同的上装,可搭配出许许多多穿法。时下流行的真丝小围巾、双肩背包,更为年轻的女士增添了不少俏丽。在非正式场合也要注意着装的规范,也应穿出自己的风范。在非正式场合不要穿得很庄重,色彩得浓重的服装也不适宜。

当赴宴者接到邀请后,应向主人表示感谢并准时赴约。即使因事或有病不能应约赴宴,也要在婉言解释后诚恳表达谢意。既已应约,就须按时到场,增强时间观念,养成准时践约的习惯,改变那种以迟到显示气派、抬高身份的腐朽意识。赴宴者在赴宴时,最好带点儿适当的礼品,以表达对主人的盛情和辛劳的谢意,相互寒喧之后,要在主人指引的座位上就座,并与主人或其他客人热情交谈,以增进感情,交流信息。女客人还可视情况下厨房帮厨。入席前,客人要洗手、整装,未经主人提议,不要随意地脱下西装,解下领带,甚至解开衣扣,卷起袖子,摆出一副粗俗、轻率、旁若无人、大吃一顿的架势。

待一切准备就绪,宾主入席,宴会便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这时主人举杯祝酒,宾客应积极响应,举杯致意,殷切地提议“为主人的盛情款待,为主人的家庭幸福干杯!”“感谢主人的热情招待!”如此交杯换盏,互表衷情,会使宴席很快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

态度范文篇2

广告可以影响和改变消费者对某一特定的产品和品牌的态度,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作为长期暴露在广告中的结果,消费者会对广告本身形成一定的态度,即指向广告的态度。

指向广告的态度是消费者或受众对特定的暴露场合中特定的广告刺激,以喜爱或厌恶的方式加以反应的心理倾向。这一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的是指消费者针对某一具体广告的态度,广义而言是消费者对广告这种信息传递方式或促销方式,以一贯的喜欢或不喜欢的方式行动的习得倾向,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

广告是一种重要的消费信息来源,广告所提供的信息减少了消费者搜寻信息的时间,从而降低了他们在寻找产品上所花时间的经济成本,并为复杂的购买决策提供了简单而又能减轻焦虑的答案。按理说,广告应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一种服务,为何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却要拒绝或尽量减少对这种服务的支付即出让注意力,而成为广告的忽视者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就得分析指向广告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态度的形成指主体对某一给定的对象(比如广告)从没有态度到有一些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学习的结果,换言之,态度是习得的。一般情况下,态度的形成基于三种方式:因经典性条件反射而发生;通过工具性条件反射来产生;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的结果。就指向广告的态度而言,其形成主要受后两种方式的影响。此外,认知人格因素也在指向广告的态度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欺骗性广告引发的工具性条件反射产生的指向广告的态度

真实性是任何广告应该具备的特性。然而,在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广告主的许诺不能兑现的欺骗性广告。欺骗性广告可分为诈骗性和不真实的或失真的两类。当广告主、广告商在主观上存在着欺骗消费者的故意时,就形成了诈骗性广告。

虽然广告主和广告商在主观上并无欺骗的意图,但客观上却造成有违事实的和具有欺骗效果的广告,就是不真实的或失真的广告。这类广告就更普遍了。产生的原因在于可能是由于广告媒体对广告表现在时间或版面和形式上的限制或是广告主和广告商与消费者对同一广告内容在理解上产生了差异,也不排除是因为广告主忽视或根本不了解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害所致。但最常见的是企业为追求促销效果,片面夸大宣传,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值与产品可察觉性能之间的距离拉大,产生不满意情绪,进而认为广告是不真实的。

欺骗性广告大量、长期的存在,使消费者对广告这种促销方式形成了一种工具性条件反射。消费者个体在这种广告环境里能够产生积极结果并避免消极结果的行为。

广告疲倦效应等引发的认知过程的结果促成的指向广告的态度

指向广告的态度的主要形成方式是消费者通过尝试和评估他们接触到广告的直接经验,并对来自于经验的信息进行复杂的心理加工的认知学习的结果。在消费者试着去解决问题或满足需要的情境中,他们可能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和他们自身的认知(知识和信念)来形成对广告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态度。在此,本文主要分析消费者在广告疲倦效应的影响和面对广告导致他们产生的挫折感时,如何进行基于心理活动的认知学习及其结果。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消费者经常处于感觉超负荷的状态,接触到的信息远多于他们能够或愿意加工的信息量,而且大量的广告对他们的“注意”的竞争还在不断增加。因此消费者会对他们接触的信息进行知觉选择,阻挡某些广告信息进入其认知领域。

广告作品的推出需要反复进行,按照所谓的“三次击中的理论”,对一个广告,重复三次是必要的:第一次是让消费者知晓这个产品,第二次是向消费者呈现产品的有关情况,第三次是让消费者回想起产品的种种好处。由于广告商无法确保目标消费者确实见到了广告信息,因此广告重复的次数远远多于三次。大量的重复也许能使目标消费者受到足够次数的广告刺激,从而让刺激粘住消费者,但重复超过一定程度后,消费者会因太习惯于听到或看到这种营销刺激,而不再注意它。大量的重复进一步加大了消费者感觉器官的负担,结果是消费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大幅下降,甚至对广告信息感到厌倦,广告疲倦效应就此产生。

效应可以在保留广告主题等基本信息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广告词等修饰性变化的策略来避免,但实际中,我国的广告商很少采用此方法,更为常见的是努力加大广告输入,增加暴露频次,继续重复。按照“韦伯定律”:引起注意所需的刺激变化量与原始刺激的强度有关,最初的刺激越强,引起注意所需的刺激变化量就越大。其结果是越是重复越需重复,“三次击中”,变成了N倍的三次,广告疲倦强度进一步加大,最终消费者为避免广告疲倦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干脆对广告避而远之。

除了加大广告输入,广告商还采取在连续播放的电视、广播节目中插播广告这类带有强制性质的手段,迫使消费者接受广告信息。这些手段或许能减少消费者更换频道来逃避广告的行为发生,但消费者也会因为其行动自由受到威胁或被消除而激发心理阻抗,这是一种使消费者远离广告目标的驱动力,通常表现为厌恶或害怕等消极的反应。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当个体体会到对目标或他人不能控制时,会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出于满足自尊的需要,消费者会把在上述情况下产生的消极的和负面的反应转移到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企业上去,这显然与企业和广告商对广告效果的预期追求是背道而驰的。

在我国,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依然是广告传播的主要媒介,由于大众传媒的分化与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的分裂和多样化没有同步进行,许多以高收入阶层为接受对象的广告也传播给了普通大众。另外受物质主义思潮的影响,广告商在广告信息制作中,偏爱用高收入阶层才能享有的生活方式来展示诸如香皂、牙膏这类普通大众使用的产品。这类广告向消费者展示的精致的生活方式和昂贵的商品,唤醒了他们几乎没有机会甚至没有希望满足的需要与欲望,使他们感受到没有足够的钱所带来的挫折,在这种状况下消费者会有意或无意地采取知觉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免受伤害。

认知人格因素在指向广告的态度的形成中扮演的角色

认知人格因素核心内容是指个体的认知需要,该因素在指向广告的态度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因认知需要的高低不同,指向广告的态度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认知需要测量个体渴望思考和乐于思考的程度。具有高认知需要的消费者可能会对富有产品相关信息的或描述性的广告形成肯定态度,而低认知需要的消费者更可能在对那些具有吸引人的模特儿的或明星的广告的反应中,形成肯定态度。消费者的认知需要是一个从高端到低端的连续统一体,任何消费者的认知需要都会落在这其中的某一点上。认知需要与个体的个性、受教育程度以及其他一些个人因素密切相关,因而,不同的人具有高低不同的认知需要。由此,也决定了不同的类型的指向广告的态度:顺从、认同和内化。

顺从型的态度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消费者要趋利避害,比如一个球迷在看足球比赛实况转播时,如果受到插播广告的干扰,就很可能对这则广告,进而对广告这个促销方式产生负向的态度。不过,这种态度是肤浅的,一旦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不再存在,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

认同型的态度是为了与他人或相关群体保持一致而形成的。由于指向广告的态度的发生情境往往是非个体独处的,因此消费者有很多的机会感受到他周围的人对广告的态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更倾向于把其感受到的不满的情绪或看法传递给他的相关群体,因此,消费者对广告已有的否定性的态度,如果得不到逆转的话,会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上述两种态度更容易在低认知需要的个体中发生。高认知需要的消费者在受到欺骗性广告的危害,体验到广告疲倦效应带来的不好的情绪以及广告给予的挫折感后,会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形成内化型的指向广告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根深蒂固的,会成为他们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极难改变。

目前,由于统计数据方面的限制,对指向广告的态度是负面的消费者的数量及他们态度的类型的分布无法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不过任何态度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前面所分析的引发负面的指向广告的态度的事件和环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因此可以推断类似逃避广告这样的态度或行为在消费者当中并非个别现象。同样,在文章所分析的形成指向广告的环境中,无论是上述三类中的哪种态度,其行为取向都是负向的。态度具有一致性的特征,即态度与它所反应的行为是相对一致的。负面的指向广告的态度无疑会给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和受此影响的消费行为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改变这种态度显然是必要的。就象态度的形成是习得一样,态度的改变也是习得的,受消费者从营销环境中得到的经验和获得的信息及其传播形式的影响,而且,个体认知人格因素会影响态度可能被改变时的感受性和速度。

进入新千年后,我国的营销及广告环境在迅速地变化着: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差异化,认知需要在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和媒体日趋分裂和多样化;电视、杂志和其他大众传媒作为广告媒体的优势开始衰减;大众传媒广告在消费品企业促销组合中的控制地位也在下降;更为直接的变化就是本文所指出的—消费者正在采取各种手段来躲避广告。鉴于目前广告依然是我国企业和消费者直接沟通的主要手段,消费者对广告的规避以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应是企业和广告商首先要面对的环境之变化,并要对此作出积极的反应,去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换个角度来思考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充分认识到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不仅仅是一种刺激反应,更是一种认知反应。这就意味着在现在的环境下,广告的制作不能再一味地注重对消费者感官的刺激,以吸引其注意力(当然这是必要的,但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还要了解消费者的心智变化及其行为表现,真正做到在变化着的环境中用变化着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赢得消费者的认知。

参考文献:

态度范文篇3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是旅游项目开发、营销与运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关于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学者对其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多结合实证分析,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感知,以及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另外,国外学者还注重相关理论依据研究,如刺激指数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旅游业的兴起,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被认为是带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本研究以邕宁区为例,旨在探究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与借鉴。

二、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邕宁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南宁市东南部,地处南亚热带季风区,辖5个乡镇,9个社区、65个行政村、402个自然村,全城区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人口34.81万人,2005年进入撤县设区新阶段。邕宁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民间艺术多彩多姿,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田园景观与民族文化。近年来,邕宁区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影响力不断扩大,乡村旅游业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研究方法与过程。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与因子分析法,以研究邕宁区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二部分为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调查,共14个题项,主要由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与政府支持等维度构成。第三部分为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调查,共3个题项,主要由乡村旅游地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支持意愿与满意度构成。第四部分设置为开放性问题,调查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问卷的第二与第三部分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1~5分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非常同意。本次研究选取那蒙坡、那贵坡、五圣宫、徐汉林烈士陵园这四个邕宁区较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地为调查地点,问卷发放对象为邕宁区乡村旅游地居民,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回收130份,回收率100%,筛选后得到有效问卷126份,有效率96.92%。运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第二与第三部分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特征。在进行后续因子分析前,对乡村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题项进行信度分析,第一次分析结果显示前者的Cronbach’sα系数小于推荐值0.7,经过调整,剔除了问卷第二部分的“旅游使当地物价、房价上涨”题项,调整后两者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表明问卷量表设计合理,信度较高。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根据回收得到的有效问卷数据,整理得出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下表1。在被调查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5.2%与54.8%,性别分布较为均衡;在年龄结构方面,被调查者均为成年人,具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其中41~5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其次为31~40岁、18~30岁年龄段;在文化程度方面,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大多为初中与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最少,被调查居民总体文化程度不高;在月收入方面,被调查者月收入大多分布于2000~5000元段,其次为2000元以下与5000~8000元段。总体而言,调查样本的各项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广泛,质量较好。(二)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1.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因子分析。运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第二部分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KMO检验与Bartlett球形检验,即效度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15,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000(P<0.01),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之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旋转法提取公因子,并以特征值λ>1且因子载荷值≥0.4为标准进行筛选。处理后,共提取得到4个公因子,13个旅游影响感知题项均落到相应公因子中,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722%,表示这4个公因子对所有信息的解释能力较好,将其分别命名为“社会失序与环境破坏”“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效益”“政府支持”与“经济效益”,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2.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特征分析。在经济影响感知方面,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影响正面感知较强。公因子“经济效益”均值为3.53,表示乡村旅游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影响。在访谈中发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更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居民就业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居民从以往的务农、外出打工转业为经营旅馆、农家乐、景区接待等旅游服务业或靠土地租赁、土地流转承包的股份分红增收,相比以往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邕宁区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也有居民表示未感知到明显的经济收益,现阶段只有一部分人从旅游业中获利。在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影响感知方面,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为其带来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而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公因子“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效益”均值为3.87,表示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积极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影响感知较为明显,尤其是“旅游使当地民俗与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与传承”“旅游使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两项。公因子“社会失序与环境破坏”均值为2.77,其包含的四个题项分值均较低,表示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消极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影响感知并不明显。在访谈中发现,当地居民大多对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村容村貌、社区环境改善予以肯定,表示并未有较大的环境污染、乡村景观美感破坏以及长期交通堵塞的困扰,但也有村民表示,景区仍存在旅游配套设施不足、疏于管理等问题。另外,村民表示发展旅游业在让当地变得开放的同时,也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了传统文化。在政府支持感知方面,当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支持感知较弱。公因子“政府支持”均值为2.95,其包含的三个题项分值均不高,尤其“当地政府发展乡村旅游、作出决策时会征求我们的意见”题项,表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居民对政策支持与政府引导的感知不强,特别是在社区参与、民意收集方面。在访谈中发现,仅部分居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参与了旅游经营活动,仍有许多有意愿参与的居民苦于不了解相关政策、缺乏资金支持与技术引导。另外,也有居民表示,自己虽然愿意主动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意见,但当地政府在政民沟通上存在不足,社区居民参与无门。(三)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分析。1.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态度的因子分析。运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第三部分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KMO检验与Bartlett球形检验,即效度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54,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000(P<0.01),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之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旋转法提取公因子,并以特征值λ>1且因子载荷值≥0.4为标准进行筛选。处理后,共提取得到1个公因子,3个旅游发展态度题项均落到其上,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514%,表示这个公因子对所有信息的解释能力较好,将其命名为“旅游发展态度”,因子分析结果见表3。2.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态度的特征分析。由表3可见,邕宁区乡村旅游地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态度较为积极正面。公因子“旅游发展态度”均值为3.62,其中题项“我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感到满意”分值相对较低,表示当地居民对邕宁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基本满意,并对其抱有正面积极的支持态度,愿意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建议、贡献力量。在访谈中发现,虽然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带来各方面效益予以肯定,并愿意提供支持,但表示其仍存在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方式不当与宣传不足、缺乏政府引导与政民沟通、旅游业发展只使一部分人获利等问题,这也是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满意度相对不高的部分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态度范文篇4

语文学习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的语文学习体验中,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段时间里不被轻易改变。。因此,研究小学生语文的学习态度,对于语文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态度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内部状态,常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影响着一个人对某事、某物或某人作出的选择。

就是对学生持久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学习态度既是总体的又是具体到学科的总体的学习态度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或积极或消极的倾向,学习态度。容易观察判断的但对于具体学科的学习态度是复杂的小学生正处在打基础的学习阶段,每门课程都不能有所偏颇,而小学生往往是由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是否学习某门课。可能对某门课很感兴趣,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但对某一门课程可能索然无味,只是应付差事的学习。即使是具体的一个学科,比如语文,学生也可能喜欢阅读而讨厌写作。所以说,具体到学课的学习态度是极其复杂的。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根据本次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我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个案收集。对象为本校三、四、五年级的全体学生。重点跟踪四年级学生。

三调查结果和原因分析

此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到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家庭、个人、学校三个方面。从大的方面来看,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其一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方面。其二,外部的环境因素,包括学校老师。

调查原因分析:

(一)就所在调查学校的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态度的状况不尽人意,本次调查中看出,有50%的学生是不喜欢学习语文的,有60%的学生在语文课上有厌烦感。暂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结果,总之看来,语文学习是不受学生青睐的。另外通过比照发现,这次的调查结果和他们语文期中考试分数的分布情况基本吻合,由此说明学习态度决定学生的学**平。

(二)小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影响着语文学习的行为。从数据来看,学生对语文的喜爱程度和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是相关联的。喜爱语文的学生在课上,课后都表现出自主认真学习语文的倾向。这个调查结果和语文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样的。由此说明,学习情感是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最为重要的因素。我想这种结果与我们的语文教师平时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教育大多局限于口头强调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等方面是有关的,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情感培养和行为促进只能事倍功半。

(三)小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行为不够积极的最主要症结有以下几点:课堂不够生动,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英语课程的增加占去学习语文的时间。总而言之,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上存在较大问题。这就验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

四建议

(一)语文教师本身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是最有效的武器,努力整体调整,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改变。

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控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想没有哪个老师会说自己所教的学科是不重要的,也没有哪个老师会说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学科的。但这些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学科的热爱似乎仅仅局限在嘴上说说,并没有化作实际行动来实现。很多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多读,多思,多写”,但是自己往往做不到,仅仅把教师当做谋生的手段,不会用心的进行学习研究。这样的老师,任凭你给学生再怎么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学生也不会好好学。因为教师不学习不钻研就演绎不出语文学科的魅力,那学生就更不可能对语文产生兴趣了。因此,上行下效,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态度,那他不仅对所教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会消极影响其学习结果,最终误人子弟。

(二)以语文教材和教学本身的固有魅力为兴趣点,让学生主动学习,努力使学习语文的过程变得愉快轻松。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常常表现为爱憎、褒贬、喜恶等等。情感和学习态度密切相关,一定的态度必定产生一定的情感,一定的情感也会反作用于态度。学生一旦喜欢,热爱、尊敬语文学科,那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会是好的,积极的。那怎么样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喜爱呢?我想,语文教材和教学本身就具有足够的魅力让学生产生兴趣。一堂充满激情、引人入胜的语文课会让人难以忘怀,受益匪浅。著名心理学家说过一句话“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学生在课堂生兴奋了,动情了,感染了就会对语文产生喜爱之情,便会主动走进语文的殿堂,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让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情感升华中水到渠成的形成稳定的积极地学习态度。

(三)语文的学习一个都不能落下。重点关注学困生,多多鼓励,增强信心。

态度范文篇5

什么是教学态度,很难下定义,教学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构成,太抽象了。可以用很多的形容词,积极的、认真、负责、懒散、敷衍等。最直接的一个量化标准就是你对教学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多少,你要知道,学生课堂上的轻松愉悦与一次次的成功体验式教师课前花了45分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钻研时间换来的。

美国作家汤普森在《年轻教师的五项修炼》中提到,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对提升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他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的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自己工作的成败。教学行为与教学态度具有一致性。年轻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端正教学态度。

二、如何形成良好的教学态度

(一)加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记得刚毕业时,怀着满腔热血就这样冲进了中学的大门,誓言要让每个小孩都在自己的教学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让每个小孩对自己所教科目都能学到最好,拿A+。那时,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就是上好课,教好学生,不要误人子弟。这种态度是积极的。但事实是,缺乏教学和教育经验的我们,经常会把事情弄得有点糟糕。之前的理想被击得粉碎,就开始有点松懈了,埋怨情绪出来了,为什么给了我那么差的班,为什么我当班主任的$2老师都是学校最差的。总之,对教师职业这个问题还停留在“不要误人子弟”的这个层面。缺乏理论指导。

就这样摸索了很多年,现在对教师职业有了一点认识,特别是听了施校长提出的,把教师职业当做是事业来做,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理念,它能为我们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各位老师指明方向。在我们树立了新的正确的职业理念后,就会感到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平台,这样你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责任感就不可能在停留在“不要误人子弟”的那个最低层面,这样的责任感就会促使你端正教学态度,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所以,有人把教学态度分成了三种层次(维持生活、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等)。

(二)规范每一个教学环节

就一节完整的课来说,教学环节一般模式应该包括备课,讲授新课、课后反思、检测等。

“备课”就是“课前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等。现在,“备课”一词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写教案。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老师来说,这点尤其重要,在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教案写好。

(三)调整好心态,树立信心

态度范文篇6

在这个社会求活,很多人会这样认为,我理得你管多,我有我的世界,我有我活世方式,我有我的人生方法。你算什么?我就要看没惯你,拉帮结派孤独你,我就要嫉妒你,我就要伤害你。我就要用虚伪、恶毒、无情、霸道的手段作为活世方式。你又能怎么样呢?我同你亳无相识,经下过往而相见,对啊在个乱世虚伪的社会时代活着,要解决的问题根本都不是我又能怎么样不怎么样的对你的问题之中。愚蠢、恶毒,无情的人啊,我与你在这个世界同一个时代生活的人根本不是能么样不怎样看问题和次解问题啊。人类的社会要解决这个虚伪恶毒乱世的时代,我们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怎样不怎样这个问题来到问题的。我们人与人之间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人们掌握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始终按照唯物辨证法的规律运行,来决定思维方式对待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据问题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在人们认识和掌握中实行处理这个人与人之间在虚伪恶毒无情的人与人之互动的矛盾中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个解决方法的解释会产生很多人的疑问,就在我们人民群众,贫民百姓说起,你说的那么的简单?就解释人与人之间实际生活交往所产生矛盾问题的解决。当今社会现象我们是贫民百姓在最实际最简单论据,人与人之间日常进行往来活动过程,达到认识客观规律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造就人的世界;人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对世界的改造形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活动人的创造改变形成一个属于人世界。

是的,我们人类是不能有这样的悲观消极主义来形成对人生观看法和认为的。我们人人都共同活在这个世界,人类的社会时刻都在发展和进步,是不可能因一个人消极悲观痛苦不科学看法而停止发展不前的。更不会因一个人的得失成败怨世无助甚至绝望,社会的形象也不会因你而改变。人类社会的前途永远都是光明乐观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奋斗的人生观看待世界,对待人们社会的发展,我们生到世界不是天生自然就有权、钱,名、利给你赏受的,所以我们不要为自己的失落、贵浅而消极痛苦的看待世界,悲伤怨世对待人生,总想着的都是一种悲观和绝望的情绪。这样会因个人的主观性意识引起人与世界关系而产生个人不良互动做出的坏事。因而我们的思维要在现实的本身反映出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而所确实的,都要是积极向上的存在所发展人们社会乐观向上主义,人的意识积极向上是一种人生境界,结合成人的进化观。我们每个人都要各自为之,此生来到世界活在人类的社会中,必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不断向上前进,积极发展社会,创造一个属人类自己的世界。

人类社会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就是一种复杂又必须面对而形成的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人类的社会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改造世界。一个属人世界对象就是创造人类世界的本质。我们个个都是人类的社会成员,创造一个属人的世界对象就得掌握实现改造世界的对象为人的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改变物质世界的力量,对象实现人类对事物认识和人的需要而创造事物。人类改造世界从客观主义对事物实践活动决定人在社会一切活动的活动。首先就要从物质生产开始解决人类的吃、喝、穿、住的问题。人的观念想法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相系着人改变世界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创造物质的力量改变人类吃、喝、穿、住的方式。物质的力量是客观世界物质的基础实为实践改变人生活的方式。人的生活方式由客观事物基础为基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实现,发展过程不断改变人生观和世界观,人类一切成果实践活动就是改造世界。人的目的,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的对象,是社会发展实践活动过程主要因素,从实践活动过程,达到实现根本物质的内容,物质的生产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互换活动产生新的物质改变过程。由此变换和生产新的物质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在客观世界不断的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本质上看,最基本构成人类的生存前提,就是能够生活。只有生活着才能进行一实践活动的活动。人的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所决定人的生活的需要去创造物质,在客观世界物质的改造达到人的目的追求,在此追求到达目的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认识、从中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中解决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总结人类实践活动意义及人生的目的就是不断改造世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人在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发展客观规律对象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要解决的结果。因而在阶级时代生活的人们,通常会因自主意识能力限制着,往往难以实现个人理想、目标。而困扰着个人的生活计划,就如此浅见现实验证人生态度,个人常常因某种小事情的不如意,就隨意主观现象产生悲观看待形成消极不良的人生态度。失去自信见不到希望,情绪越来越恶化,悲观看世界消极看人生。就这样在这个不良的人生态度形成个人不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生,这一切错误的根源,引向个人越来越恶毒、偏见、嫉妒、愚蠢,从这种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里不断的产生人的思维从不良方向想去,不论是从人从事从物都会从坏的方面着想的。这种错误的认识,生下一切坏处的根基,卑鄙无情的手段在社会度世过活。这都跟一个人知识和生活方式直接落地生根,归根结底积极向上的人就是正确人生态度,消极悲观的人就是错误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有一个积极乐观向上进住心。看到人生的光明前途、看到美好世界的未来,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积极向上奋斗,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推动下不断巩固科学世界观,发展社会。

态度范文篇7

(1)灰暗:

①对事物和他人持否定态度的人;

②讲话方式和神态让他人感到压抑的人;

③总让人觉得有所隐瞒的人。

(2)不负责任:

①不愿承担责任,一旦出现某些不利情况便怪罪到他人身上的人;

②工于心计,只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进行思考和行动的人;

③态度暧昧,常常使人感到不安的人。

(3)不信任感:

①口若悬河,轻易地泄露秘密而不能令人相信的人;

②说话不算数,靠不住的人;

③爱说谎,嘴上说得很动听却使人感到不踏实的人。

(4)自我封闭:

①戒心不足,不能放松地倾听对方说话的人;

②强词夺理,只想保护自己的人;

③懦弱、退缩、装腔作势等,给人感到不坦率的人。

(5)过分自卑:

①说话时含糊其辞,令人不知道他究竟想说什么的人;

②太拘泥于小事,过分敏感,让周围的人感到窒息的人;

③性情乖僻、莫名其妙的卑微、爱溜须拍马的人。

(6)消极:

①凡事退缩、没有勇气贯彻自己信念的人;

②喜欢孤独,不合群,缺乏想要搞好人际关系的气概的人;

③总是保持着清醒而无动于衷的人。

(7)轻薄:

①缺乏做人的内涵,不能使人感觉到那份深刻的人;

②喋喋不休,信口开河,很少为他人着想的人。

(8)以我为中心:

①态度和礼仪等很少顾忌到他人的人;

②不理解自己的处境,过分固执的人;

③心术不正,或只想教训他人的人。

(9)偏执型:

①经常采取极端的态度,凡事爱做两极思考的人;

②还没等他人说完就迫不及待地作出反应的、不善于倾听的人;

③自己缺乏主见,所以举止残忍,或动辄恐吓他人的人。

(10)支配他人:

①喜欢施恩于他人,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的人;

②孤行己见,与他人难以通融的人;

态度范文篇8

一、常见的几种不当教育态度与方法

1、师生关系中地位的不平等导至师生难以沟通情感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处地位与作用有差异,如果教师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教师的教育活动中的优越性,或以专制、教训的态度来教育学生难以激起师生心灵的共鸣,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情感隔膜,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对教师一旦产生抵触情绪,哪怕教师的话再对,学生也难以听进去。

2、教育学生时,教师忽视了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学生作为独立人格的人有其固有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必须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努力寻求师生心灵互适的支点以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简单的教育形式,单一的教育方法无法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容易使教育流于形式,也有的教师为了使学生刻骨铭心,常用“强刺激”方法,诸如对学生说些风凉话,揭学生的短,出学生的丑以求得学生的反思与上进,这些做法是有害的,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简单和片面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自抛自弃

有些教师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以学生成绩为标准来评价学生,有些教师出于班级管理方便以学生遵守纪律为标准来评价学生,有些教师以学生的文明礼貌为标准来评价学生,这些标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于简单,片面,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这些标准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衡量学生的,容易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甚至使学生对其它欠缺方面失去信心,最终导至学生自抛自弃。

二、对转变教育态度与方法的几条建议

1、教师应努力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首先教师应努力培养健康而积极的心态,具体体现在:积极的自我意识,明确的价值观念,弹性的适应能力,平等的交流意识和良好的自我状态。教师应坦然地面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甚至是不可思议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并积极地完善自身的教师形象,允许学生评价教师尤其是教师自身言行中的不足,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缩短师生的距离,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尊敬教师,这能为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另外,教师还必须不断地丰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博得学生的赞赏,这样也能为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提供保证。

2、教师应努力寻求科学的教育模式与方法

学生尤其是行为偏常生容易与教师产生不合作行为,教师必须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寻找不合作行为的原因并向学生指出改正的方向,对待行为偏常生千万不可冷嘲热讽,挖苦嘲笑。教师应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去理解行为偏常生,相信他们的不合作行为可以转变,转变学生的不合作行为可采取以下模式:

摆事实→→提高学生认识→

→教师评价学生行为→

→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学生树立面对不足的信心,转变不合作行为,增进师生合作

这条模式对学生不合作行为的转变采取了两条腿走路,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教育动机与目标;使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并且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长处与不足,树立克服不足的信心与勇气。这条模式也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的合作。

3、教师应对学生赋予恰当的期望与要求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赋以恰当的期望与要求,教师过高的期望与要求学生难以实现,这容易导致教师丧失教好学生的信心,反过来会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协,增加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发生;而过低的期望与要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容易导致学生目标的转移。有效地表达教师的期望与要求必须立足学生实际,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确定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正视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反复现象使学生在反复中成长,在成长中增强对教师的理解与合作。

4、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作为一名教师应始终保持满腔的教育热情,用心去体会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生活本来就是复杂的,教书育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也是自然的,遇到各种问题与矛盾,尤其是学生的问题与矛盾不应简单地训练,粗暴地压制,应坚持正面教育,用教师博大的胸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精神去呼应学生,努力防止消极情绪的迁移。带着一颗父母般的心去关爱学生,朋友般的心去亲近学生,多与学生接触交流,建立父子型的、朋友型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相容性与互助性。

5、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教育关键,千万不要吹毛求疵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有体会地指出,给他印象深刻的学生是那些调皮,甚至是那些不可管束的学生,而不是那些无可挑剔的模范学生,因为透过学生的“毛病”可以发现他们潜在的特点。

教师应允许学生有“毛病”,不可轻易地扼杀学生的“毛病”,往往教师看来的某个“毛病”正是学生的长处,是学生与众不同的潜能,适度地允许学生犯“毛病”,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成长。当然学生的“毛病”必须控制在一个度内,正确地引导利用学生的“毛病”,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只要学生的“毛病”不致于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长,不会对社会、对他人造成损害,大可不必过多地干预,因为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

学生不合作现象会给学校教育带来一些负效应,但同时又有利于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完善,作为教师应一分为二地对待这种现象,千万不可简单地埋怨,甚至放弃对不合作学生偏常行为的转化。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育》2000年第8期

《今日父母》李树荫著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态度范文篇9

西谚CleanlinessisHoliness(清洁就是圣洁)是打哪一天开始说的就不清楚了。但是越来越觉得有道理。光是打扮干净整齐不够,要家里都能干净整齐才靠近这句谚语的境界。能做到这种境界的人不一定圣洁,但是肯定是做事认真的人。

认识几个可以说已经很靠近“清洁就是圣洁”的境界的朋友。好像都是年纪稍稍大一点的。其中一位是独居的老先生。每天一大早就到健身房去锻炼,然后就回家整理花园和做清洁。下午看看朋友,晚上就看电视。他花园有多漂亮就别说了。家里一个人住大概三百平米的三层楼,也没有阿姨,但就是没法找到一点点的灰尘。他家有特多瓶瓶罐罐装饰品,光是擦那些东西就要擦一天。最厉害是他的厨房总是像新的一样,没有一点油迹,洗菜盆也是光亮如新。

认识老先生时间长了,渐渐地明白到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不是勤快的问题,是做人态度的问题。它的家就是一种认真的态度的表现。因为就是家里有阿姨的朋友家里,也没见过如他家那么干净整齐的。显然这不光是有没有时间和体力的事。一个专门做清洁的阿姨,无论如何要比我这朋友有更多的时间和体力来花在打扫整理上,但是偏偏就是没法做得到他的地步。

态度范文篇10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审美教育;性灵说

同良知体验审美论一样,良知体验艺术论是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具体展开。如果良知体验在审美论中着重主客体审美关系的话,那么在艺术论中就侧重于审美活动的个体与社会之关系。王阳明的艺术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对艺术的基本看法,二、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三、王阳明美学之地位。这充分凸现了良知说顺利贯彻的生命力。

一、王阳明对艺术的基本态度

像其他大儒学家一样,王阳明在道与文的关系上,注重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但不否认“文”的重要作用,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少的,而且是其良知说的内在要求,但他反对虚“文”,主张古乐与今之戏子的“相近”。

1.道(良知)与文(艺)

在道与文的关系上,王阳明首先认为道对于文的主导作用,文就内在于道中。他说:“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②很明显,这里的“文”是依附于道的,若只为“文”,就会失道。在王阳明看来,“道即是良知”(第105页),是造化的精灵、生命之本体。从这个角度说,“文”一定要内在于道,否则就无“文”。同时,他也认为文(艺)是“义”(第100页),而“义即是良知”(第102页)。这里就有道即文或文即道的涵义,同时也隐涵着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的深刻思想。这是内在于良知说的,是对当时伊朱理学的教条化和文坛上的复古主义极端形式主义的反动。实质上开启了性灵说的波澜。

然而,文与道毕竟不是简单的同一,“文”在许多时候不能达到其本然的“文”(即道)。这种“文”就是“虚文”,是有害于“道”(“文”之本体)的,也就不是真正的“文”或艺术。这种“虚文”是王阳明所反对的,因此,他认为:“天大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第7页)“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第32页),“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第8页)由此,他提出了他的诗言“道”说。他说:“志于道是念念要去择地鸠材,经营成个区宅。据德却是经画已成,有可据矣。依仁却是常常住在区宅内,更不离去。游艺却是加些画采,美此区宅。艺者,义也,理之所宜者也,如诵诗读书弹琴习射之类,皆所以调习此心,使之熟于道也。苟不志于道而游艺,却如无状小子;不先去置造区宅,只管要去买画挂做门面,不知将挂在何处?”(第100页)这里,王阳明首先肯定了“艺”对人生的美化或积极作用(“美此区宅”)。同时,“艺”、“义”、“道”的内在统一,同是“调习此心”即致其知,使之熟于道。很明显,王阳明把道德情感内化为个体的审美心理,使人生审美化了,使艺术为人生服务。

王阳明认为,艺术内在于道,是“吾心”的情感抒发,是喜怒忧惧等情绪的表现,是人生之诗。他说:“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第254页)王阳明注意到了艺术的特殊规律——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不是隶属于某种社会目的的工具,而是要传达个体生命体验的情感。这是情与理的统一,是对孔子文质统一论的发展。

2.“古乐”与“今之戏子”

如前所述,王阳明及其良知说都是历史的产物。王阳明十分关注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统一,并提出了“古乐”与“今之戏子”相似即艺术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我们知道,明代中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都市不断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以戏曲、小说为主体的,供广大群众消费的市民文学蓬勃发展,并成为文学的主流。这对于供极少数贵族欣赏的古典诗文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这也是那些传统守旧的象牙之塔的书生所不愿看到的事情。因此,明代文坛,尤其是进入明中叶,为反抗粉饰太平,禁锢思想的“台阁体”,为挽救被日益壮大的市民文学所冲击而逐渐衰落的传统旧体文学,出现了声势浩大的拟古思潮。随之,拟古主义与反拟古主义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与王阳明同时代的李梦阳、何景明就是高唱“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进行复古的,但他们的复古不是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真正继承,而只是追求一种与古乐貌似神离的重格调法式的纯形式的摹拟,脱离现实生活,不关注广大群众的需求,以致走人拟古不化的境地(当然,李氏在晚年见到王叔武的“真诗乃在民间”③时,有些醒悟)。针对此种时弊,王阳明反对“虚文”,强调诗乐是“吾习”

之外化和显现。从而强调既重视对古乐的继承,又注重当时出现的“今之戏子”的创新,并认为“古乐”与“今之戏子”的内在精神是统一的,都是“吾心”之显现。《传习录》有一段文字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

先生曰:“古乐不作久矣!今之戏子,尚与古乐意思相近。”未达,请问。先生曰:“《韶》之九成,便是舜的一本戏子;《武》之九变,便是武王的一本戏子,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所以,有德者闻之,便知他尽善尽美,与尽美未尽善处。若后世作乐,只是做些词调,于民俗风化绝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今要民俗反朴还淳,取今之戏子,将妖淫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然后古乐渐次可复矣。”(第113页)

这段文字,许多论者认为是复古乐,我不敢苟同。从整段文字及其良知说精神来看,王阳明在这里当是强调继承(古乐可复)与创新(今之戏子)的关系。他认为继承古乐是指继承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实质——自孔孟以来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本色,促使社会“合同”(见荀子《乐论》)与礼并用。但又反对照搬古乐的形式而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习气,提倡今之戏子,这也就是王阳明既不同于宋儒又不同于明代复古主义的根本之点。他的这种艺术观在其艺术创作实践中获得很大的成功。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才认为古乐与今之戏子意思相近。这与他的“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是相类的,因此,也只有创新才会有“《韶》之九成。便是舜的一本戏子,《武》之九变,便是武王的一本戏子”。这是其一。其二,正是古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或改造,才使它们注入了特定时代审美者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新的血液如《韶》之九成,《武》之九变;才使它们更关涉民俗风化,大放光彩,为人熟知。今之戏子就是新时代的《韶》、《武》。其三,对于“今之戏子”中出现的有伤民俗,只注重形式改革而不关心民俗风化的贵族艺术习气,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即“破心中贼”、“去人欲”(“人欲”实指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抢投嗣裾P枰某浴⒑取⒆〉?。他认为“今之戏子”中的“妖淫词调”要去掉。“妖淫词调”是指那种伤人伦、败风俗之辞(虚文、人欲)。从历史上看,对于“妖淫词调”哪个社会都是反对、禁止的。何况当时文坛有从雅到俗的趋向。在这一趋向中,“俗”有时是庸俗的,低级趣味的,纯感官满足的代称,这是有害于社会,有害于作为类存在的“人”的发展的。这样的东西不可能化民善俗,理当大加反对。为了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他认为要以那些能给人向上的美好的东西(“忠臣孝子故事”之类)来取代“妖淫词调”,使民俗反朴还淳。其四,王阳明认为如果有这种健康活泼的“今之戏子”,就会使“古乐渐次可复”,“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艺术也就更有其生命力。

二、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主要内容是“圣人”境界,即个体感性与社会理性的高度统一。这也就是审美境界。良知体验是这种境界获得的过程,而艺术活动是这种良知体验的具体实施。在这一活动中,使自在的人转变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所以审美教育就成了良知体验美学的落脚点。如果说审美体验是以个体的内在心灵沟通方式来追求审美境界的话,那么,审美教育则以社会的外在的相互间的潜移默化形式达到审美境界。

依王阳明的良知说而言,圣人境界(良知)是人人同具的,本然的,潜在的,但毕竟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现实的。这就要去追求和实现。艺术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就此,王阳明从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人手,提出很多有益的观点。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第87页),中,王阳明对其审美教育的基本思想作了较为集中的表述,现分述之。

首先,王阳明针对当时教育中出现的弊端,说:“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人,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也?”(第88页)这就是说:从事教育的人,每天只知道督促学生读书写字,要求他们规规矩矩,而不知道用“礼”去引导;要求他们聪明,又不知用和善的方法去教养他们。教师用鞭子抽,绳索捆,把学生像囚犯一样对待,这样学生也就把学校视为监狱而不愿上学,把老师看作仇敌而不愿见面,为了嬉戏玩耍只有躲藏掩蔽,这样,学生顽皮捣蛋,说谎骗人,品德变坏,日趋下流。一方面驱使学生去做坏事,另一方面又要求他们成为好人,这可能吗?

其次,王阳明指出,古代教育,是“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的习惯形成后,先王的教育衰亡了,他认为,今天教育儿童,应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门任务,栽培涵养的方法“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第87页)。而“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怎么能知道古人立教之意呢?由此,王阳明认为儿童教育重在“教以人伦”,而“人伦”的形成,在于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在王阳明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歌诗”、“习礼”、“读书”。

再次,王阳明对“歌诗”、“习礼”、“读书”三方面的特点和功能作了具体说明:

第一,“歌诗”。他说:“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第88页)这就是说“歌诗”不但能表达发挥儿童内在志气意向,还能通过咏歌的音韵节奏使儿童“跳号呼啸”的意趣和“幽抑结滞”的情感得以宣泄。这充分说明王阳明对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对儿童的审美教育作用,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第二,“习礼”。他说:“导之以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第88页)“习礼”不但能够使儿童仪表端庄,还能够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的熟练动作,使儿童活动血脉,坚固筋骨。实际上,在古代文化中“礼”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审美意味,同时还有体育作用。这说明王阳明对美育与体育的联系也有一定的认识。

第三,“读书”。他说:“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第88页)读书不但能够开发儿童的“知觉”能力,还能通过“沉潜反复”、“抑扬讽诵”的朗读,使儿童心机灵敏而有志向。这说明王阳明对朗读所起的增长智力、陶冶性情的作用有所认识。

第四,以上三方面的共同目的是通过良知体验以达到“中和而不知故”的审美境界。王阳明说:“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第88页)这说明王阳明对审美教育的特点和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

最后,王阳明对审美教育作用的认识,主要还在于他对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有很深入的

了解,而这一点是审美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主观条件或基础,更是良知体验的前提。他说: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第88页)王阳明这种尊重儿童性情,反对摧残儿童性情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当今也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从以上论述可知:王阳明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主要目的是召唤人的主体意识,凸现个体生命的价值,使个体人不为整体人所吞没。达到“为己”和“无我”的“有无”境界即圣人境界。

综上所述,王阳明的艺术论,从道、文内在于良知出发,强调艺术应直抒胸臆,注重艺术的创新,重视艺术的审美教育对其良知体验美学所起的作用。

三、王阳明之美学地位

王阳明美学,是以圣人境界为主要内容,以良知体验为核心的良知体验美学,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和超越,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集大成者,对明清之际和近代中国的文艺思潮有一定影响。如前所述,依王阳明理解,良知(圣人,天人合一)是“无我”与“有我”的统一(即有无之境),是道德与超道德的统一,是宇宙生命的本体。美与丑也只有在能否充分显现个体生命的“良知”时,才可辨认,而这个个体又是与宇宙万物合一(与万物一体)不可间隔的,“我”的生命通过世界天地万物的运作而呈现。世界万物的意义也只有通过“我”的良知体验才能昭示,我和世界才能同一,美的真义才能“存在”。

正是这种对个体生命重视的美学思想,对后来艺术思潮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性灵说”。我这里所说的性灵说是广义的,包括诗论、画论、曲论等强调抒发个体情性的理论。

这一理论是对明中以前尤其是宋代以来的那种压制个体的所谓“正统”思想的反动。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有徐渭、唐顺之、公安三袁、李贽、汤显祖、董其昌、石涛、袁枚、龚自珍、王国维。正是这一连串彪炳史册的人物,使中国美学由古典走向近代,走向未来的。而他们正是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展开或发展。

首先,“性灵”一词的概念就与良知说有关。稍后于王阳明的明代文论家屠隆在其《刘鲁桥先生文集序》中指出:“夫万物之灵,人,于万物之为尤灵者道也。匪道则块然之形出。物之无情者则无灵,……余姚王先生则揭良知以示学者,学者如披云雾而见青天。夫良知者,人心之灵明也。”也就是说人为万物之灵,其所以灵在于道,道即良知,而良知即人心中之灵明,由此而知良知是性灵的本体,性灵的特点都内在于良知。

明代中后期到清初的文艺美学主潮是直接承续心学传统的。清代中期以袁枚为代表再度高唱“性灵”,这实际上也是王阳明心学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兴。在此自然不用赘述。历史进入近代,王国维建构了著名的“境界说”。强调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为出发点,还强调“不失赤子之心”对词人的重要,甚至认为“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均见《人间词话》),这可以说是王阳明良知说的复活。当然,王国维是站在中西文化交融点上对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更高水平的推进。到了“五四”,一大批赤子更是“唯我”、“写我”,为“真情”献身,使中国古典美学向现代迈进。

总之,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昭承先秦中国美学传统,开启了延续几百年的转型时期的美学思潮之波澜。

注释:

①原载《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又见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