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6:51:49

思考

思考范文篇1

一、XX市“村为主”建设发展现状

(一)“村为主”建设发展特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发生了新变化,农民负担由重变轻,农村村组干部由多变少,村组干部待遇由低变稳,村级组织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得到加强,“村为主”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呈星火燎原之势。到目前止,共有620个村、54个居委会(其中城区居委会28个,乡镇居委会26个),除去城区28个经济势力雄厚的居委会外,乡镇646个村(居委会)中,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村为主”程度较高的村17个,占总村数2.64%;集体收入情况较好、能为群众办些实事、能够运行“村为主”的村109个,占总数的16.87%;收支大体平衡、能够维持正常运转、“村为主”运转不畅的村340个,占总数的52.63%;村级集体收入不高、难以开展“村为主”的村180个,占总数的27.86%。总观我市“村为主”建设发展现状,尚处于自发的初始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自发性。从我市发动“村为主”的领导层面看,具有明显的自发性。我市大多数“村为主”运行模式,不是自上而下安排部署的,而是从基层自发产生的,是农村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过去,村干部在一段时期内仅仅扮演着“三要干部”(要钱、要人、要物)的急先锋,与村民距离越拉越远,村干部难当、干部没人想当的思想曾一度在广大农村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负担不断减轻,计划生育工作不断规范,村级以“村为主”治理村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一些乡镇因势利导对村级实行“村为主”管理,如导子乡2002年就探索“村为主”管理模式,2003年正式启动,2004年“村为主”各项管理制度已基本完善。可以说,“村为主”是对过去一段时期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弱化的大反思、大纠正。

非典型性。从实行“村为主”的具体工作内容看,我市“村为主”具有明显的非典型性,即“村为主”仅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的被动局面,仅仅停留在税费上缴、计划生育等几个有硬性指标的主要工作上,计划生育工作“村为主”达到85%以上,税费上缴工作“村为主”达到70%以上,而发展公益事业和村级经济则明显滞后,公益事业实行“村为主”的还不到15%,发展村级经济实行“村为主”的不足30%,甚至相当一部分村没有开展公益事业,没有发展村级经济,村级组织在引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路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不平衡性。从“村为主”建设发展布局看,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村为主”建设发展情况与乡镇富裕程度、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离城区远近、交通便利情况等有密切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性。离城区较近、交通较为方便、集镇较为发达的乡镇,“村为主”发展相对好些,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集镇相对落后的乡镇,“村为主”发展相对差些。比较富裕的乡镇,特别是产煤强镇,“村为主”发展相对较好。贫困乡镇“村为主”发展困难较多,难度很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较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村为主”发展得相对较好。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较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慢的乡镇,“村为主”发展得较差些。

(二)“村为主”管理后的新变化

尽管我市“村为主”运行模式是自发的,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村为主”运行后的成效十分明显,变化相当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变“要你当”为“我要当”。推行“村为主”管理以前,因干部待遇难以保障,普遍存在不愿当村干部的现象,村干部的上任往往要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即使上任了,多数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工作不安心,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不辞而别,到外地务工经商,进了村级班子能够留下来的,多数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素质不高的,农村中有本事、有能力的年轻人,特别是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等各类优秀分子难以吸引到村干部工作岗位上来。试行“村为主”后,村干部经济待遇提高了,不少人原来不愿当村干部,现在是争着当村干部,乡镇也因势利导,对村级干部进行了精简优化,一些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也被吸引到村干部中来。如南阳镇实行“村为主”前,30个村共有干部196个,实行“村为主”后,根据各村人口数量定职定编,小的村为3人,中村一般为4—5人,最大的村也不过7人,通过精简,全镇现有村干部116个,精简村干部80个,同时,该镇的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所占村干部比例明显提高,由原来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9%。

变“被动抓”为“主动抓”。过去,村干部普遍存在工作热情不高、责任感事业心不强、工作被动的问题,严重的甚至根本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村干部成了“维持会长”。实行“村为主”后,乡镇对“村为主”的村干部定工资,并建立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和诱人的奖励激励制,原先工资没保障、工作没有动力的状况明显改观,村干部焕发出一种争先恐后、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如导子乡今年粮税入库,8月5日召开粮税入库动员大会,开会当天,7个“村为主”的村干部与乡财税所结好帐,还有3个不是“村为主”的村在他们的带领下,第二天即与财税所结好帐。

变“家为主”为“村为主”。过去,村干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以“家”为主,主营自家的“自留地”,兼营村里的“责任田”,有的对村里的事务,如果不是上级硬性指派或群众找上门,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村为主”实行后,村干部将60%以上的时间用于抓村级工作。尤其可喜的是,“村级发展我发展”已成为村干部的共识,抓农业结构调整成了村干部的“主菜单”,抓经济谋发展成了村干部的主要目标。如哲桥镇的石仙村,村干部带头种植烤烟,并坚持为烤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优质服务,既当指挥员,又当技术员,还当销售员。在“村为主”管理模式的推动下,各乡镇形成了抓调整、促经济的新高潮,有的乡镇形成了一村一品,甚至一乡一品的新格局。同时,村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水、电、路等公益事业过去无人问津的现象明显改观。如大义乡东坪村过去一直未通公路,村民饱尝交通闭塞之苦,今年村干部抢抓国家实施通村公路的机遇,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率领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靠炸药炸,靠锄子镢头挖,靠肩挑手提,经过近6个月的艰苦拼搏,最终开出了一条5米宽的公路,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市无论是在制种、种烤烟等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村级经济中,还是在修马路、修渠道等村公益事业中,到处可见村干部的身影,村干部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感情更加深厚,群众基础更加厚实。

二、影响和制约“村为主”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空壳村问题

当前XX农村存在两大空壳现象,制约着“村为主”的实施。一是人员空壳现象。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人员高达30多万人,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有的甚至举家外迁,长年不回,一部分农民洗脚上岸,虽然保留农村户口,但已移居、暂住城市。许多村组人去楼空,留守人员大多是“386061”部队。如三都镇早禾田村6组,户籍人口有100多人,但常年居住村中仅30余人,其中青壮年劳力不足1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应予大力鼓励和支持,但青壮年劳动力的单向外流,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导致了土地抛荒现象的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给农村税收征收、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二是集体经济空壳现象。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传统发展模式和收入途径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实力没有同步发展,反而逐渐萎缩和减弱,这种发展的不对称性和不协调性,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据初步统计,646个村(居委会)有集体经济收入的511个,其中,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14个,占2.17%;20-50万元47个,占7.28%;10-20万元的84个,占13%;5-10万元的212个,占32.82%;5万元以下的154个,占23.84%,而集体经济呈“空壳”的村则高达135个,占20.9%。这些集体经济呈空壳的村,由于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普遍存在办公经费紧张,村组干部报酬较低,工作积极性受挫,村级组织作用难以有效地发挥的现象。

(二)遗留债务问题

遗留债务问题由于时间长,矛盾多,一般很难解决,成了制约“村为主”实施的重要因素。一是工资债务久悬未决。拖欠村干部工资一方面是由于乡镇运转困难,没有发给村干部,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另一方面是村干部为完成农业税费而垫交工资形成的,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各乡镇都不同程度存在,具有普遍性,少的村几千元,多的村近10万元。历年村干部垫交农业税费难以偿还,拖欠村干部的工资无法兑现,不仅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使一些村干部担心工资没着落,不愿放弃村干部职务,造成了村干部职数难以精简,由此带来了新的潜在债务隐患。二是政府性债务难以化解。如我市某乡镇一个村煤矿上世纪90年代被乡政府卖给私人,30多万元的拍卖款至今尚未返还村集体,村干部的工资大量拖欠,几任村干部不愿离职,导致该村干部职数偏多,1000人左右的村干部达到8人之多,严重影响“村为主”工作的推行。由于村级历年遗留债务难以消化,村级欠账太多,大多数的村级组织仍陷于“无钱办事”的困难境地。即使有的村干部有心办事,但无力办事,作出的办实事、谋实惠的承诺往往成了“空头支票”。村级组织“经济无实力,发展无财力,服务无能力”,“说话无人听,办事没人跟”,农村全面工作“村为主”成了一句空话。

(三)干部待遇问题

干部待遇问题是“村为主”建设成败与否的根本所在。一是政治待遇不高。目前,由于公务员体制改革,推行逢进必考,村干部选拔机制没有形成,提拔通道不畅,即使再优秀的村干部也难以进乡镇任职,一直对村干部实行身份锁定——农民,使干部普遍感到政治上没奔头,村干部的职位对农民缺少吸引力。加之农村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一些地方宗族势力横行、歪风邪气盛行,有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障。而村干部生长在农村,与村民同乡本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开展工作有后顾之忧,不敢触及矛盾。二是经济待遇难保障。不少村干部感到经济上没甜头,全市村干部经济待遇差距悬殊,苦乐不均,一些富裕乡镇、富裕村的村干部收入有保证,有的年收入甚至达到4000元以上,而一些贫困村的村干部工资不仅不能正常发放,甚至还要村干部自己垫付农业税,村干部需要发展“副业”来养家糊口,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影响了村组织的战斗力。此外,村干部养老保障没着落,辛辛苦苦在农村工作几十年,离任后即刻出现“断电”效应,即政治上解除权力、经济上取消工资、生活上无人过问。总之,村干部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待遇难保障,尽管许多村干部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但由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成绩得不到上级肯定、工作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辛苦得不到家庭的理解,村干部三头受气,让村干部感到寒心,制约了“村为主”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实行“村为主”,干部是关键。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实际上是上述三个问题的衍生,由于空壳村大量存在,遗留债务难消化,干部待遇难保障,又影响了我市村干部队伍建设。从调查看,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和年龄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如导子乡23个村,村干部总数89人,其中30岁以下10人,占11.2%,30-40岁18人,占20%,40-50岁58人,占65%,50岁以上3人,占0.3%;高中、中专生28人,占31%,初中60人,占67%,小学1人,占0.1%。老龄化和低文化导致缺乏创新农村工作的动力和活力。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长期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更导致农村基层党员难发展,村官难选,村务难管,一些村几乎找不着合适的村干部人选,甚至一部分村干部也外出务工,导致村级班子不稳定。有的村支书唯恐别人夺权,故意长期不发展党员,或者“近亲繁殖”,大量培养自己的亲属进村领导班子。这些因素的存在,一方面造成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选拔村干部范围受限,另一方面致使干部队伍素质偏低,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弱化。从目前我市村干部现状看,有的村干部思想落后,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淡化,宗派思想严重,办事不公,为政不廉,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甚至在一些村出现了村民“有田有粮不找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外出赚钱不理你,出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骂你,解决不好就告你”的现象。有的村干部工作能力难以适应农村工作新形势,相当一部分村级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能力不强,文化水平偏低,工作思路窄、办法少,“等靠要”思想太浓,开拓进取意识不强,主动性不高,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现有村干部素质偏低,后备干部缺乏,导致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和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削弱了村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农民群众对村组织的依赖程度、信任度下降,影响了“村为主”建设。

三、对全面推行“村为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全面实施“村为主”工作机制,对于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工作全面发展,引导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我市农村工作实践与经济发展实际看,我市已基本具备在农村全面实施“村为主”工作机制的条件。一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有强烈要求。村级组织职能弱化,农村公用事业、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几近瘫痪,农民急盼有一个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坚强组织和领导;广大农村干部也期盼能从政治、经济上改善待遇,提高基层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有比较现实的、可供支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递增率达12%,2004年财政总收入有望突破3亿元。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为全面实施“村为主”奠定了经济基础。三是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1994年我市在全市乡镇办事处实行计生工作“村为主”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责权明确、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工作机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2002年,我市在部分乡镇率先推行“村为主”工作,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市实施“村为主”工作起了示范带头作用。

实施“村为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精心准备,稳步推进,在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全面推进,在基础条件薄弱的乡镇选择典型试点,逐步推进。“村为主”是一项工作重心下移的工作机制,建议按照实事求是、积极引导、稳步推进的原则,对“村为主”的村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即比照国家公职人员有关管理办法,规定村干部的岗位设置、选拨任用、报酬保障、考勤考核、教育培训等事项,对村级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对村级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从操作层面上讲,实施“村为主”工作机制应做到“六定”:

1、定类型——科学划分行政村类别。我市行政村设置没有统一标准,经济状况各异,村级干部配置大而全,小而全,人员繁冗,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迫切需要科学划分全市各乡镇行政村的类别,因类施策,因类设置职务、配置干部。南阳等已推行“村为主”的乡镇,根据人口和面积把全乡行政村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别,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在实施“村为主”中,参照南阳镇做法,全市统一分类标准,科学划分行政村类别,按照人口数量占60%,国土面积占20%,村级总收入占20%的比例测算行政村所得分值,根据测算分值,将行政村划分为特大村、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和特小村。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行政村的类别每三年核定一次。对特小村、特大村可制定特殊政策,采取特殊措施。对于人口小、面积小、村级政权组织不稳固的村定为特小村,由包片包村的乡镇党员干部暂时兼任村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创新村级政权组织领导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困难村难题,引导特小村向三类村过渡。除特小村外,其它类别村原则上乡镇干部不得兼任村支书或村主任,以避免乡镇过多干预村级事务,增加一层隐性领导体系和“影子领导”,真正实现“村为主”目的。人口数量达2500人以上,村级集体纯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村定为特大村,给予一些优惠政策,配大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扶持其发展成为“村为主”的样板村。

2、定编制——合理确定村干部编制。对村干部定编,一是简化干部职数,提高村干部待遇,增强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实现减员增效、竞争上岗。二是对村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对村干部实行身份锁定的缺陷,为村干部正名,使村干部能够放心大胆工作。综合各试点乡镇的经验,建议在“村为主”工作机制中,要定死村级干部编制,不允许超编。专职村干部编制的确定,以行政村的分类为依据。一类村专职村干部编制5名;二类村专职村干部编制4名;三类村专职村干部编制3名;特大村专职村干部编制5-7名。特小村干部编制2名,乡镇干部兼职不占编制。编制要体现不同类别行政村工作量的大小和精简高效、有利工作的原则。

3、定职位——科学设置村干部职位。目前,我市农村干部职位设置中,过于精细、繁琐,不仅有党支部、村委会,还有青年、妇联等群团组织,纪检、治安、民调组织,各种协会、中心等经济服务组织,这种叠床架屋、臃肿庞杂的机构设置,不仅导致人浮于事、遇事扯皮现象不断发生,人为地增加了摩擦系数,而且增加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党群关系,同时也不符合农村基层工作实际,如民兵营长一职,平时基本闲置在家,仅在征兵时才发挥作用,完全可以兼任。因此,实施“村为主”工作,要科学设置村干部职数,并尽可能多实行交叉任职。村干部职位设置以村干部编制为依据。一类村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秘书、支委和村委委员(分管计生)、支委或村委委员等共5个职位;二类村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秘书、支委或村委委员(分管计生)等共4个职位;三类村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秘书)、支委或村委委员(分管计生)等共3个职位。特大村、特小村分别比照一类村、三类村标准,根据“村为主”工作需要确定,但必须坚持精简高效原则。纳入公职化管理的专职村干部中原则上要有一名女同志。

4、定工资——确保村干部经济待遇。当前我市村干部经济待遇普遍偏低,从调查看,村干部人平每月工资不足150元,有的村甚至发不出工资。由于经济待遇差,卸职后养老无保证,许多村干部不愿任职,在职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为确保村干部经济待遇,使他们在经济上有甜头,工作上有劲头,建议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对村干部实行工薪制,参照国家工职人员薪金制,按月按职位由市财政给村干部统发工资,切实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同时,积极探索村干部养老保险问题,为长期从事村级工作的村干部解决后顾之忧。按照略高于全市农民人平纯收入水平和能够承担养老保险负担为原则,确定专职村干部的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人每月360元,其他职务每人每月300元;二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人每月320元,其他职务每人每月260元;三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人每月260元,其他职务每人每月200元。特小村乡镇兼职干部不纳入统发范围,由乡镇出台政策,鼓励乡镇干部到村任职。特大村干部待遇比照一类标准统发,在村集体经济实力允许的前提下,由乡镇给政策,适当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其高出部分由村自行解决。村干部工资按市60%、乡30%、村10%的比例分级负担,纳入市、乡(镇、街道)财政预算。2003年上级拨给我市村级转移支付433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补助村级支出274万元,新增农业税返还159万元),按全市646个村,村均4个村干部,人均每年3000元工资计算,全市约需700余万元,扣除上级转移支付的400多万元,全市村级支付还有200多万元的缺口。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市、乡、村三级负担的原则,完成这200多万元的缺口应该问题不大,专职村干部经济待遇应该能够保障。

思考范文篇2

在创立和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三个“公式”

回顾历史,自****年托马斯·莫尔出版《乌托邦》、****年11月“社会主义”一词在英国欧文主义的定期刊物《合作杂志》中第一次出现以来,世界范围内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就绵延不绝。在创立和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也都曾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出过探索和回答,这些探索成果可以概括为关于社会主义的三个“公式”:

第一个“公式”: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生产的计划调节+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马恩关于未来社会面貌的大致设想,这个“公式”主要是从“特征”的角度对未来社会作出描述、是以英法德等西方国家为蓝本的,而且是以“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6页)即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条件的。但是,后来的历史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并未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成功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等非西方国家,这就使得马恩的设想与实际、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但可贵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提供了一个认识和思考未来社会面貌的方法论原则,这就是必须从“经常变化和改革”的角度、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来认识社会主义,而不能寄望于“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

第二个“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这是****年列宁在探讨苏维埃俄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时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个著名公式(见《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0页)。到了1920年底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夕,列宁进一步把建设社会主义与发展大工业联系起来,以更加简明的语言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公式(《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6页)。列宁的公式包含三大要义:一是强调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国家政权;二是强调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积极的经济联系;三是强调发展高度的社会生产力。这三大要义在后来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都有进一步的丰富和展开。但遗憾的是,随着列宁的过早去世,这些探索未能继续深入下去。

第三个“公式”,即斯大林的公式: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一元化意识形态。继列宁之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或称“苏联模式”)。这个模式,既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合理发挥和创造性运用,也有对马恩个别论断的教条主义的曲解、附加和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一度成为社会主义的“样板”,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我们党认识和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影响最大的,是斯大林的公式

以上三个“公式”,对我们党认识和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都曾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大林的公式,一度成为我们党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依据和蓝本。1956年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也曾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框,“提出自己的一套”(语),但从后来的实践看,我们不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反而在一些方面固守了“斯大林模式”,甚至把斯大林模式的某些弊端发挥得更为充分,认为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斯大林模式”或“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搞越纯越大越好的公有制、实行各方面的高度集权、实行完全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等,否则就是搞修正主义。超越阶段、急于求成、僵化停滞、教条地片面地割裂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断和个别词句,脱离国情和时展潮流,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多次发生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十年“”造成空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更是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恩社会主义的一些个别论断和结论,作了“修正”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冲破“左”的教条主义禁锢,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党的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3页)。在这以后,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逐步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思考范文篇3

一、**大以来党内民主探索的进展

**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和中高层组织都对发展党内民主做了有效探索,且各有不同的着力点。党的基层组织着力于实现党员权利,在党内选举、党务公开、党内监督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而党的中高层组织则着力于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在发挥全委会作用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党内选举的改革和创新力度加大。全国有几百个乡镇进行了乡镇党委书记直选,其中主要有三个亮点:一是将候选人的提名权交给党员和群众。以往候选人名单一般是由上级党委与组织部门确定,在直选探索中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不再确定具体名单,而改为主要制定候选人的资格条件与提名程序,由党员群众酝酿提名;二是候选人考察过程公开。以往在考察任用干部过程中非常强调保密纪律,而直选探索中对候选人的组织考察是在党员群众参与中与候选人调研情况、提出“施政设想”结合在一起的,考察过程成为党员群众更多地了解候选人、候选人深入与党员群众沟通的过程;三是充分竞争基础上的选举。以往党员由于无选择余地,党内的“等额”选举实际上是变相任命。即便是“差额”选举,选举结果也并不全是党员选择的意志体现。而直选探索中,由于“差额”幅度很大,选举过程也是候选人充分竞争、党员群众充分选择的过程,从而保证选举的结果充分体现民意。

党务公开取得新的进展。主要是发展新党员公示与党委决策过程公开。一些党组织在发展新党员过程中,做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时都进行公示,在党员群众的参与下严格把好新党员入党关口。这不仅明显提高了发展党员的质量,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新党员入党的政治荣誉感,有些过去素质较好而又不想入党的群众现在积极靠拢党组织,纷纷表达申请入党的热切愿望。

党委决策公开。一些地方党委进行了常委会只提出议事议题而不做决策,决策权交给全委会的探索。党委事先向社会公告全委会会议的召开日期和所要讨论决策的事项,邀请与讨论事项有关的党员群众和部门专家参加党委会,充分反映各方意见,同时见证全委会作出决策。全委会决策过程公开,使得决策更好地顺民心、合民意,执行决策的群众基础更加扎实,有力地推动了党委工作任务的完成。

党内民主监督力度加大。民主监督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在加大公开考评领导干部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一般说来,以前对领导干部的年度工作考评,大多由领导干部的下属参与,而且考评结果不对外公布。有的地方党组织采取三个措施改变了这一习惯做法:一是扩大参加考评领导干部的党员群众代表人数。二是考评结果完全公开。三是领导干部在电视上公开剖析问题,做出今后整改承诺。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强了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有力地促进了他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明显地提升了党的政治威信。

继续探索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是这几年发展党内民主的又一热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四川省雅安市和湖北省的罗田县等。首先,对党代表产生实行竞选。在党代表选举上,各地都注意了实行差额选举,但差额比例不一,由此竞选的程度也就有很大差别,其中罗田县党代表差额竞选力度更大。县委书记与普通党员一样,只有在竞选党代表中胜出,才能在党代会上被选举进入县委班子,直至选举成为县委书记。其次,探索建立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运转制度。罗田县实行党代表直选制、党代表常任制、党代表建议书制度、党代表评议制度、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等等;台州市椒江区制定了党代表常任制、党代会年会制等26项制度,初步形成了系统性的制度体系;四川雅安市下属的一些区党代会也试行了一系列制度规定。

党内直选、党务公开、党内民主监督,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都主要在县以下党组织中展开,基本上属于党内基层民主范畴。**大以来,党内中高层层面的民主也有了新的进展,中央高层的带头表率,带动了各级地方党委。党的**大以后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并逐渐制度化。各级地方党委也积极探索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发挥全委会的作用。这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党委常委会与全委会的关系,有的提出逐步取消常委会,有的提出常委会只确定全委会开会的议题,由全委会做出决定。二是重大问题由全委会决定,特别是对干部任用问题,必须经由全委会表决。三是在党委表决机制上做出重大改进,一些地方党委会在表决重大问题时由过去的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方式转向票决制。

总之,推进党内民主成为**大以来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实践热点,它有力地促进了党内的团结统一,推动着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发展前进。

二、党内民主建设探索中显现出的问题

随着党内民主的不断推进,一些影响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的是以下几点:

(一)如何进一步保障党员的被选举权和选举权问题

由于乡镇党委书记属于国家公务员范畴,因而有的地方在党内基层直选的候选人提名资格条件中规定,只有在乡镇以上政府系统工作、属于国家公务人员系列的党员才具有提名资格,这实际上就使相当一批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因为社会身份差别而被剥夺了党内被选举权利。同时,有的党组织内表面上不再明确规定候选人名单,但却是根据内定人来规定候选人提名条件,把够条件的提名人圈定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点人头用干部”变相延续,这实际上仍然是限制了党员的选举权。

(二)如何解决党务公开随意性的问题

有的地方党务公开带有明显的个人意图色彩,无关紧要的就公开,关键、重大问题就强调保密纪律,还有的前半段公开后半段保密(如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考评,要求党员和下属参加考评划钩,而考评结果不宣布)。党的十七大修改的党章中已经增加了“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的条文,这就需要制定实际操作制度并严格执行,将党务公开制度化。至于公开什么、如何公开等都以制度规定,从而切实保证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三)如何将党内民主监督经常化

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加大党内民主监督力度固然重要,但是,一次性或阶段性的民主监督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针对党内权力运作的重点、轨道、特点,结合权力运作客观规律,以制度创新和制度的有效运行来建立经常化、系统性的党内民主监督。

(四)如何明确党代表大会与党委会的关系

党代表大会与党委会的关系不明确,制约着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实践探索。在这个方面,有许多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如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要不要设置自己的工作机构?如果设置会不会出现叠床架屋、党内机构膨胀?党代会常设工作机构与党委会工作职能部门是什么关系?党代表是不是党内职务?党代表如何真正参与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如何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党员又如何监督党代表?党代表大会年会,会不会与人大、政协会议重复而起不到实质作用?这些问题困扰着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实践。

三、继续推进党内民主的相关思考

以上问题表明党内民主的发展还受到某些羁绊而难以深入,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实践。

(一)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本位、为基础

发展党内民主,实质涵义是充分实现和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制约党内权力的民主权利。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党员权利与党内权力之间的关系,并明确相应的制度规定。目前党内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党员民主权利的实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权力”意志,限制、侵犯党员权利的事,在一些党组织内时有发生并且得不到及时查处,有的甚至被看作是党内正常现象。同时,目前已有的保障党员权利的制度规定,其用语大多是“要”、“应当”、“不得”、“严禁”等要求性语言,而缺乏具体切实的实际操作规程,对侵犯党员权利现象的责任追究,还缺乏明确详实的刚性惩治规定,由此压抑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积极发挥作用的政治热情,直接影响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

(二)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需要合理构建党内体制

合理构建党内体制是探索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重要条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党内民主原则说,党代表大会是党内的权力机关,拥有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和对大会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但由于党内制度规定中以“领导机关”称谓模糊了党内权力机关和执行大会决议的工作领导机关的实质区别,加上党代表大会长期闭会,其所有的权力实际上被党委会代为行使,造成党内权力机关的权力主体地位虚置,而党内工作领导机关实权在握,自然取得了党内最大的实际控制力。在现有党内体制框架下,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一旦进入实际运作,立即就出现与党委会的地位、职权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这是制约深入探索健全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真正难点所在。

按照现代政治的分权制衡原理看,将党代表大会作为党内权力机关,而与党委会作为党内工作领导机关明确区分,有利于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效能和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同时,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化,仅靠原来的党委工作职能部门显然不足以适应和应对社会变化的新情况。比如,首先是组织选举党代表、组织党代表行使自己的职责以及管理监督党代表,都需要有党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而目前有的地方在探索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中将组织管理党代表的联络办公室设在党委组织部门里,显然是在权力位阶上上下颠倒。其次,重大问题由党代表大会决策,需要在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内建立相应的动态掌握社情民意、研究社会趋势与政策演变的机构,这与党委现有的政策研究室其实不是一回事。再比如,党内决策的部门化倾向已经十分明显,这需要有超越部门局限性而对全党各部门进行协调整合的党内机构,而目前党内显然缺乏这样的机构。这样的机构设在党代表大会制度内是比较合适的。由此,要使党代表大会作为真正的权力机关,着重于履行执政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职能,以及对党内执行决议的工作领导机关实行相应的控制,就必须设立相应的常设机构。这就必然要求从党的整个体制框架层面上,对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党委会及其下属工作机关、党内纪检部门的相互关系与职能做整体思考与研究,达到党内权力构架的科学合理。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实际运转起来,一方面使党委会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党内重大决策执行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又能为解决党委会主要领导人权力过大的问题开出一个新的监督制约路径。

(三)发展党内民主要着力形成健全的权力运行机制

如果说,健全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实际涉及到党内的权力结构——党内体制问题的话,那么要推进党内民主还必须解决好党内权力运行的机制问题。发展党内民主的探索实践显示,仅仅推进“单项”制度改革,很容易受到党内其他相关制度的牵制,结果使党内改革或者举步维艰,或者扭曲走样、流于形式。这表明,发展党内民主必须考虑一整套的制度安排。这一整套制度安排,要根据权力运行的轨道和客观规律来设置。

思考范文篇4

一、主要做法、成效

(一)抓队伍,强网络。坚持“以人为本”,把健全机构网络作为着力点来抓,精心整合力量,变“独角戏”为“大合唱”,使信息调研宣传工作形成一个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一是领导重视,厚爱一层。牢固树立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观念,注重在人员配备上给予适当倾斜,选拔写作能力强、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硬的同志到部研究室工作,并从学习、生活、政治等方面对他们“厚爱一层”,近年共选派2名优秀信息调研能手到省委组织部跟班学习,并先后有3名进步较快、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还每年公费订阅党建资料,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二是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积极建立健全组工信息调研网络,在部内建立了以研究室为主,其他股室人员共同参与的全员调研网络。在县直有关单位、乡镇建立了组工信息联系点,全县52个党委均设置了专职信息调研员,105个总支(支部)配备了兼职的信息调研员,使全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三是强化培训,不断提高。每年定期举办2期组工培训班,帮助全县组工信息调研人员熟练掌握写作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还选送10名干部参加省、市信息调研培训班学习。近年来,部内干部中85%以上在各类刊物发表文章,1人在全省市州党委组织部门调研信息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3人评为全市组工信息调研先进个人,1人评为调研能手,并先后有3人被省、市党政机关公开招考录用。

(二)抓管理,活机制。坚持“以制管事”,把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来抓,注重强化管理,变“推着走”为“主动跑”,使信息调研工作的势头长盛不衰。一是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出台了《**县委组织部信息、调研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部内干部每月上报一篇组工信息,每年至少在上级组织部门内部刊物发表3篇信息稿件(市级2篇,省级1篇);各基层党委每月至少上报2篇信息稿件。任务完成情况与单位、个人评先评优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定期通报,考核到人。将信息调研任务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采取定人、定时间、定任务、定题目的“四定”措施,并坚持“一月一督查,一季度一通报”制度,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对信息调研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质量不高的组室和个人实行分管部长谈话制,达到共同探讨、相互启发、共同创新、平衡发展的目的。三是讲求实绩,奖惩到人。每年都结合实际修订完善考评办法,对信息调研宣传工作做出较大贡献的个人和部门“经济上给票子,政治上给位子”。对部内干部发表稿件实行分级奖励,近年每年用于此项的奖励达2万余元。同时,对完不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并不得参与评先评优。

(三)抓重点,出精品。坚持“以点突破”,把紧扣当前组织工作中的难点、重点、热点下功夫、出精品作为落脚点来抓,注重强化精品意识,变“粗放型”为“精品型”,使信息调研宣传工作增强影响力。一是深入调研,突出实效。在部内建立部干部联系点制度,按照“紧扣中心、紧贴实际”的原则,积极对乡村干部执政能力、党员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进行深入调研。近年来先后在《湘组研究》等发表了《对**县乡镇运行困境的调查与思考》、《对农村土地农用流转的调查与思考》等一大批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并积极把他们运用到领导决策、工作报告、领导讲话中去,使调研实实在在为推进工作服务。今年4月,我们深入调研后所形成的《**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调查》,就为县委正式推出向“两新”组织派驻党建特派员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捕捉信息,突出针对。坚持围绕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新经验,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贯彻中央“5+1”文件情况,以先进性教育为着力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情况来捕捉信息,较好地发挥了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和服务决策的作用。先后在《湘组信息》、《郴组信息》发表高质量信息110余条。今年以来,紧扣先进性教育主题,先后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信息3条,《先锋网》发表1条,《湖南红星网》发表130余条。三是宣传推介,突出主动。强化新闻意识,积极争取新闻单位的支持、配合,全面、准确地宣传报道我县党建工作的创新举措、重要典型,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特别是突出了重大题材的报道,近3年共在《郴州日报》发表头版头条3次,《湖南日报》2次(《**万名“星级党员”闹活农村》、《**农村党建经验走向全国》),在《湖南内参》发表了《湖南省**县探索基层党员管理新模式的启示》(上、中、下三篇),《内参选编》刊载了《干好干坏不一样党员面貌就变样》,有效扩大了**基层组织工作的影响。

(四)抓服务,求特色。坚持“以为谋位”,把谋求工作特色作为立足点来抓,变“练虚功”为“设大谋”,切实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处理好信息调研与推动实践的关系,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和市委的中心工作以及组织部门的重点任务,积极主动地为领导决策服务。近年,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万千百十”党建先锋工程、“4321”人才工程,都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做出的决策。为确保“四双”富民党建活动有效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还广泛征求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出台了《中共**县委关于处置不合格党员暂行规定》,成效甚佳。二是拓宽平台,扩大影响。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辟《**党建网》,将自身的工作融入到全国大组织工作中去。并积极向各知名网站投稿推介**党建工作。今年2月,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频道“地方党建”栏目开辟了“**县委组织部”网页,让更多的人认识**组织工作,认识**。并积极创办先进性教育等各种中心工作内刊,构筑组织工作交流的平台。三是加大力度,强化指导。加大了组工言论的写作力度,近年在《人民网》、《红网》、《郴州日报》等发表《群众参与是核心》、《组工干部永葆先进性要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让群众监督成为党员评星的关键词》、《组工干部要做到四要四不要》等言论40余篇。并在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在市以上媒体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探索创新适合地方特色的农村党员管理机制》一文被中国核心理论期刊《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登载。去年10月,《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人文组工”》被用作全省“六个组工”座谈会发言材料。今年元月,我们又将近几年信息调研工作成果汇集成《农村党建工作新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与探索》两书,并由光明日报社正式出版,对基层创新党建工作起到了明显的指导作用,受到广大基层党建工作者的普遍欢迎。

总而言之,尽管近年我县调研信息宣传工作得到了省、市组织部门的肯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与组织工作发展的新形势,与兄弟县市强劲的发展态势相比,我们感觉还有许多地方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和提高。如:我们对人才队伍建设、先进性建设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还不够,对组织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还不够,还缺少一些有深度、有见地、有份量的调研成果;组工调研信息宣传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单位领导对党建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党委与党委之间发展不平衡;调研报告、信息文稿的质量还不高,对信息价值挖掘还相当欠缺,一定时期还存在不能及时上报适用对路的信息调研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下段工作中认真解决。

二、对进一步加强调研信息宣传工作的思考

调研信息宣传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既是组织工作正确决策的前提,又是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手段。下段,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全县和县委组织部中心工作,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乘势而上的状态,努力改进方式方法,带动和促进组织工作科学发展。

1.要创新理念,多出激情。要突破就调研信息抓调研信息的局限认识,把组工调研信息宣传工作放到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目标顺利实现的背景下,进行动态、深入地研究,牢固树立大调研、大信息的工作理念。要及时了解中央和省、市委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指示精神,从组织工作更好地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服务和保证的高度,经常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要坚持把做好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作为新时期组工干部不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谋划工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全面认识组工干部,从中发现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要坚持把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作为促进组织部门有所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手段,积极发挥信息对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传播经验的主导作用,把抓好调研信息宣传作为服务领导的载体和检验组织工作、推动组织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工作理念的更新,思想认识的提高,带动组工干部抓调研、写信息、搞宣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

思考范文篇5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饱经忧患的历史。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箴言。什么是忧患意识?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没有问题时想到问题、没有危险时预见到危险、矛盾潜伏时考虑到矛盾的激化,换言之,就是《周易》中所说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从认识论来讲,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它表现为历史主体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表现为历史主体的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忧患意识还包含着对事物发展的科学预见与积极建构,因此,它具有明显的前瞻性、超前性和预见性等特点。

我们党是在内忧外患,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背景下成立的,在充满忧患意识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的。建国之前历史上有名的“延安窑洞对话”,我们党就开始思考执政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全国解放前夕,同志一再强调“进京赶考”的问题,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不止一次地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决不能掉以轻心。同志也指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何时候都不能涣散革命意志,懈怠奋斗精神。党的十六大结束不久,总书记就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两个务必”,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可以说,忧患意识始终贯穿我们党的建设历史。87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党是在忧患中诞生、发展和壮大的政党,我们党已把忧患意识深深地融入党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全部实践中,表明了我们党在实践上的高度自觉。

忧患意识是一种哲学范畴,我们党把“得与失、成与败、存与亡、顺与逆、兴与衰、治与乱”的辩证关系引入了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之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本质。它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党和国家的建设中“否定因素”的高度警觉,越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越是掌声喝彩声多的时候,头脑越不能发热,越要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唯其如此,才能辩证地看待形势和成绩,才能少走错路弯路,甚至不走错路弯路,不断创造和发展好的势头,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研究社会发展规律而形成的深刻认识。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强调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表明了我党在理论上的高度清醒。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新的历史起点”这一论断。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首先,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其次,我们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继之而来的是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大了,这应该是另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球化视野中审视我们面临的形势可谓:忧在眼前,患在脚底,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一是全球化时代条件下来自国际的风险和挑战。当代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国内矛盾紧紧地“咬合”在一起,这就意味着发生“蝴蝶效应”的几率越来越大,国际上一旦有风吹草动,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不可能独善其身。遏制中国发展强大,始终是西方国家的战略,他们不断制造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各种反华势力不断打出“人权牌”、“民主牌”、“台湾牌”和“西藏牌”等等,给我们的发展设置层层障碍。眼前,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丝毫不亚于这次汶川大地震,由此引发的诸如中小进出口企业的困境、国外热钱涌动、国内通货膨胀、股市低迷、房价攀升、CPI飞涨、失业人群增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同时,在和平崛起的进程中,我们始终面临着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三大危机的考验。

二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种种风险和挑战。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成就显著、代价高昂。从总体上讲,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能(“三高一低”)的经济发展路子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益是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单位产值耗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的目标任重道远,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潜在的和现实的问题明显持续增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问题引发的矛盾在持续增多,统筹协调人民内部各个不同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难度越来越大。毫无疑问,上述任何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应对和解决,所引发的严重后果都可能抵消吞噬3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直至影响国家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

总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反复强调忧患意识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表明我们党对国内外形势有更加理性的判断和更加清醒的认识。实践表明:只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使我们能够在忧患中警醒,在警醒中奋进,才能够成功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和挑战。

思考范文篇6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执政已有50多年的历史。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执政原则。进入新时期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和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面向21世纪,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立党、执政、兴国三者统一起来,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新探索。这些宝贵成果,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得到了全面、集中的体现。

与时俱进——共产党执政的精神状态

共产党执政的成败,取决于党能否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党的精神状态如何,是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

与时俱进,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揭示了党始终坚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其涵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其精髓是,要具有永不停滞的创新精神。这是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坚持、继承和丰富、发展的辩证统一。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把握好这一辩证关系,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同时,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为我们的事业提供富于时代特征的强大思想武器,才能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夯实思想理论的基础。

追溯苏联、东欧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党内部长期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的倾向,因而无力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苏共领导人又背离和抛弃马克思主义,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支持和纵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终于导致社会的大动乱,其丧权亡党就势在必然了。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也曾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我们党终究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党有勇气、有能力重新恢复、确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当今世界,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中。执政的共产党只有在密切关注和科学把握世界情况、本国情况和党的情况发展变化的历史方位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党的思想理论正确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符合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客观发展规律、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执政的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创新内在地要求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这就是说,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党员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坚决改变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发展——共产党执政的第一要务

所谓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保证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一条根本经验。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我们党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党执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如果共产党不能在发展方面大有作为,如果不能带领人民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加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先进性就难以体现,党的执政基础就难以稳固。因此,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解决前进中的所有问题,最终都要靠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样,发展必然成为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以沉重的代价换来的真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除了西方在政治思想上实行和平演变的外部原因外,一个根本的、直接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忽视了发展这个“最根本的因素”,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以致民众感受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转而羡慕西方的“繁荣富裕”。我们党在一段时期内,把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作为中心工作,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毅然把发展问题提到党的中心任务的地位,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20世纪90年代,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我们国家稳如泰山,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认识到,发展是分阶段的,不能脱离现实基础,企图一蹴而就,只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逐步达到预期目标。在我国,党中央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纲领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定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本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二是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三是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共产党执政的坚固基础

古语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任何政权和政党,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先后失去政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失掉民心、脱离群众却是共同的、根本的。苏联解体期间,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以“苏共代表谁”做的社会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这说明苏共已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垮台实在是势所必然。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根本保证。共产党执政以后,如何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兴亡。特别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十分警惕党长期执政可能带来的影响,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不脱离群众。近年来,党中央和同志反复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并告诫全党:我们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个代表”的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从多方面强调了执政为民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

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同志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这要求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共产党员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习和掌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鉴于历史上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而影响党群关系的教训,必须强调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共产党执政为民,“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利益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对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暂时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同时,要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现象。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特别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党的作风方面的最突出的问题,成为严重损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要改革和完善监督制度,既要加强党内监督,也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派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保证

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构建了系统的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新的理论体系。他一再提醒全党要认真借鉴其他国家执政党兴衰的历史教训:“九十年代以来,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内部出了问题。”他反复告诫全党要认真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关键是在搞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就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宽广视野,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历史高度,深刻揭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定要用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国内外环境和党的队伍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抓住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整个党建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这是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根本性建设。用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制度、体制创新,我们就能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落实从严治党方针,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管理和监督是关键。三管齐下,必能取得成效。首先要从严治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矛盾,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定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是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具备的本领,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体现为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体现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我们党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一定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其先进性也在发展。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才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时,我们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必须根据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新变化,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党的十六大确定,我们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同时,要把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样必将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以上所述归结起来,就是共产党执政必须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共产党执政必须始终遵循的治党治国之道。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性,共产党执政也是如此。问题在于能否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这一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基于苏联东欧共产党在执政多年后丧权亡党的惨痛教训,基于当代社会执政党建设的普遍规律,基于对时代特点、国内外形势、我们党自身建设经验、党的任务、党面临的挑战以及党自身状况的深入研究、透彻分析和科学总结,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作出的战略性思考。它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执政党建设实践,把执政党建设同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客观规律。作为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思考范文篇7

第十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评选从****年11月份开始,主要评选****年至****年出版的党建类图书。这次参评的图书研究领域宽广,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贯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涵盖城市、农村、国有企业、机关、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和军队等不同领域党的建设。这些著作着力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认真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其他政党的经验,基本上反映了近年来广大党建研究工作者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党建读物出版的最新水平。

为保证评选质量,这次评选分华北片、东北片、华东片、中南片、西南片以及西北片设立六个初评小组,首先对全国各地推荐出的**多部党建读物进行初评。在六个初评小组初评的基础上,组长联席会议根据各初评小组初评情况推荐24部图书,评委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差额评选出19部优秀党建读物。这19部优秀党建读物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印刷装帧精美,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工作指导性。

这次评选出的优秀党建读物对党的执政规律和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探索有新进展。比如,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一书,通过历史追溯和现实分析,对一些战略性、长远性的问题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对执政规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该社出版的《党的先进性研究》是一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党的先进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的自觉性。

这批优秀党建读物多角度地研究和宣传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有助于读者全面、正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容和观点。比如,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书,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提出了以三大传统党建领域和三大新兴党建领域为目标模式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体现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这批优秀党建读物普遍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队党的建设》一书,就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新时期党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问题研究》一书,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意见。

从评选中也发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党建理论研究人才。本届参评的**余种图书的500多名作者中,一半以上是中青年同志。入选的19种优秀党建读物中,中青年作者占相当数量。这表明,党建理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后继有人。

思考范文篇8

先行试点,夯实工作基础。**年初,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试行了发展党员票决制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试行票决制的意义、范围、程序等具体内容。按照“先行试点、全面铺开”的原则,分别在机关、农村、企事业等单位选择1-2个支部作为试点进行全程指导。举办了各基层党(工)委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参加的骨干培训班,印发了票样和工作指导资料,为推行票决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基层党(工)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并对试点党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提高了基层支部抓好此项工作的整体水平。

总结完善,全面进行推广。在总结和完善推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工作的基础上,坚持“认真慎重、大胆创新”的原则,于**年开始在全市全面推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工作,确保了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明确票决范围。票决范围为,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通过政审、公示后,拟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表决能否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预备期或延长预备期已满,拟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表决能否转正的预备党员。票决由支部委员会召开支部大会组织实施,采取逐人逐一票决的方式进行。二是明确表决程序。主要包括:发展对象或预备党员汇报思想,介绍人或培养人介绍培养教育情况、支委会介绍培养考察情况、党员讨论、无记名投票表决。接收预备党员表决票和预备党员转正表决票设“赞成”、“不赞成”和“弃权”三个表决意见栏,表决票填写完毕后,由监、计票人当场对表决票进行汇总。三是当场公布结果。对投票表决结果当场公布,形成票决报告,支部书记、监票人、计票人分别在票决报告上签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的半数,即为通过,反之则为未通过。四是党(工)委成员列席监督指导。规定党(工)委至少有一名成员列席支部大会,对所属支部的票决制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并在会后的票决结果报告上签字,此外,在召开党委会审批时还要向党委会汇报当时会议情况。

扎实推进,注重工作实效。通过在全市推行发展党员票决制,进一步健全了党员发展的民主程序,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避免了发展党员工作的暗箱操作、发展党员“近亲繁殖”等现象的发生,增强了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约束性和透明度。自实施发展党员票决制以来,全市共发展党员171人。票决制工作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普遍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进一步把好“关口”,有效解决了新发展党员质量不高的问题。票决制增强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化、公开化,使基层党组织普遍感到了压力,促使他们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思想更加重视,操作更加规范,工作更加认真,把关更加严格。近两年来,共有14名发展对象和3名预备党员因自身原因被否决。二是进一步畅通了“入口”,有效解决了优秀分子“入党难”的问题。实行票决制后,党员在表决时不易为他人左右,在一定程度上畅通了入党渠道,使一些素质高、条件好的优秀分子能顺利加入党组织。三是进一步扩大了党内民主,有效解决了少数党员因顾及面子或怕报复而违心举手的问题。票决制实际上是一种程序民主,使党员能充分表达真实意愿。过去是举手表决,谁同意谁不同意,一目了然。只要支部书记带头举了手,其他人都纷纷跟上,一般都不愿“得罪”人。就算对发展对象有不同意见,也是以提“几点希望”的方式婉转提出,大多数人很难克服“人情”、“利害”等种种干扰。实行票决制,党员普遍感到“自在多了”、“不受干扰了”,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存在的问题

票决制是新生事物,是一种好方式,但在实践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无记名的投票方式滋生了随意性,给人为操作带来可乘之机。由于票决制采取的无记名方式,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表决者潜在随意心理。票决时是否认真负责,只能靠个人党性来支配,缺乏强制性保证,表决者在投票过程中容易受个人情绪影响。同时,也会给少数觉悟不高,家族利益作怪的人拉帮结派、搞势力平衡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

过分看重票决结果,存在“以票取人”倾向。票决制规定赞成票过半即可通过支部大会决议。但超过半数并不能说明就一定符合入党条件。青山街党工委有1名票决对象获得55%左右的赞成票,街工委针对其反对票较多的实际,从对党高度负责的态度出发,经认真调查、核实,最终认定他确实不符合党员标准。由于票决对象的个人活动具有较大的私密性,有时少数反对票可能反映了大问题,如果将赞成票是否过半作为表决的惟一依据,就会有失客观,不能真正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孤立看待票决制,忽视了发展党员工作的其他环节。个别基层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对市委一些创新举措盲目应付,简单“跟风”,以至于出现以简单票决代替讨论酝酿、实施“票决”丢掉“公示”等种种不良现象。据有的党员反映,实施票决制以后,以往至少40多分钟的表决大会现在缩短到几分钟,仅仅只是发几张表决票一填了事,缺乏对发展对象的充分评价,不利于发展对象对自己优缺点的认识,影响了其自身素质的提高。

少数农村支部落实票决制难度较大。由于农村外出务工党员较多,一些地方甚至高达50%以上,集中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比较困难,实行票决制难度很大。几点思考

为全面推进发展党员票决制工作,发挥其在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应有作用,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着力提高票决制工作质量和效果,切实提高全市党员发展工作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表决票的设计上,增设“原因说明”栏,体现票决的严肃性。在表决票原有“赞成”、“不赞成”、“弃权”三个填写栏的基础上,增加“原因说明”栏,要求投“不赞成”票必须填写“原因说明”,否则视为无效。这样既能对随意投票进行控制,又能为走访调查提供依据。在运用结果、强化教育方面,还可以根据原因说明形成书面材料反馈到本人,帮助他们找准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

在票决结果的运用上,对反对票较多的对象进行走访调查,体现票决的客观性。将票决结果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不作为惟一依据。在计票时,凡反对、弃权票较多,或在“原因说明”中反映出明显问题的,必须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将调查结果通报。如果其本人具备党员资格,由于人为操纵被否决的,本次票决视为无效,应择日再次进行票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掌握情况,为做出正确决定提供客观依据。

思考范文篇9

近年来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第五次、第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纳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这个基础性工程之中,面向全党全社会,广泛发动,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曾庆红同志在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上指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始终保持开拓进取、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党员形象。吴官正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第六次全会的报告中,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委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认真研究,积极部署,抓好落实,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群众拥护,广泛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始终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拥护与广泛支持。中央纪委宣教室在全国组织开展的反腐倡廉歌曲创作、评选和演唱活动,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广大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为迎接建党85周年,“唱响正气歌、喜迎党的生日”演唱活动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初步归纳起来,廉政文化已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十多种形式:一是廉政理论在探索中不断升华。二是廉政歌曲创作演唱获得巨大成功。“唱响正气歌——全国新创廉政歌曲文艺晚会”多次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整版刊发,中央和地方各网站广为刊播,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三是廉政公益广告影响广泛。四是廉政影视作品制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多次在全国性的评比中获大奖。五是廉政文艺寓教于乐。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一至两台反腐倡廉专题文艺晚会在全国播放,获得广泛好评。六是廉政专栏和廉政频道影响广泛。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等新闻媒体与中央纪委共同开办廉政专栏、廉政频道,产生了良好反响。七是编写廉洁教育读本、安排课时,廉洁教育进课堂、进家庭。八是广泛开展廉政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创作了大量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格言警句。九是廉政故事给人启迪。十是广泛开展廉政漫画创作和展览活动。十一是组织开展廉政短信征集和发送活动。十二是廉政书法、廉政绘画、廉政对联、廉政台历、廉政剪纸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等等。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级纪委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播放廉政歌曲、先进典型和警示教育电教片等活动,使党员干部从中接受教育;紧密结合《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开展活动,为贯彻落实《实施纲要》营造了良好氛围。同志提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后,许多地方和部门及时组织了“八荣八耻”和廉政歌曲演唱活动,使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在实践成果方面,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在“五进”过程中创造了一大批形式多样、实实在在的成果,成为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的精神食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制度建设方面,积极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制度,如成立廉政文化建设协调小组、下发指导意见等。在理论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廉政文化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

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全国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使廉政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势头。

第二,必须坚持乘风借势,自觉地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先进性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过程,融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全过程,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空间和宽广平台,形成全党抓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第三,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筑牢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着力营造良好氛围,切实发挥宣传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为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四,必须坚持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第五,必须坚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善于总结、理性思考,把具体成果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把成功做法制度化,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成果,形成建立长效机制的制度成果,形成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理论成果,并用以指导实践。

第六,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使廉政文化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有益活动之中,切实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进一步认识廉政文化的深刻内涵、本质特征和重大意义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廉政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

一是先进性。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方面的具体反映。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目的上,以教育人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崇尚廉洁的意识为根本目的。在内容上,把我们党提倡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要求,通过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廉洁、诚信、勤俭、奉献等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传承性。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廉文化。我们党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务实、清廉”等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在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理论观点。廉政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清正廉洁的思想精髓,集中了我们党关于党风廉政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时代精神。

三是群众性。人民群众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离开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廉政文化就失去了根基和土壤。廉政文化所具有的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作用,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和要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廉政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老少皆宜,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四是广泛性。廉政文化建设面向全党全社会,涉及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和各种社会团体,需要组织、宣传、文化、艺术等部门以及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参与,覆盖面广,教育面大,影响深远。

五是实践性。廉政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需要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离开了实践,廉政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丰富廉政文化的内涵,拓展廉政文化的途径,创造廉政文化的形式和载体,才能把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设廉政文化,是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需要,是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客观需要。我们党能否保持先进性,不仅要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党的各级组织能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要看党员的思想行为能不能体现先进性。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廉政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党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始终保持开拓进取、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党员形象,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开创党风正、民心顺、国家兴、事业旺的新局面。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有利于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倡导“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诚信和有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实施纲要》强调,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认真学习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中央的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各级领导要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进一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果。中央颁布的《实施纲要》、各地各部门普遍制定的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和《2007年底前工作要点》,都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安排,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应在大力推进廉政文化“五进”活动上下功夫,扩大覆盖面,减少空白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思考范文篇10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这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党所面临的新考验新挑战所作的战略性思考,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这一主线的确立,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互为支撑。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和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执政能力建设是由党所处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决定的。执政使我们党的地位、任务以及领导方式和工作体制等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任务繁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作用?如何确保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何使我们党在执政方式上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如何保证我们党有效担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党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党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包含多种要素和多方面内容。要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就要使党的其他方面建设始终围绕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来进行,通过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来体现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通过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来落实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也就是说,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与党的其他方面建设是统领与围绕、贯穿与体现的关系。只有抓住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才能把党的各方面建设整合起来。同时,要用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成效来衡量和检验党的建设的成效。

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宝贵经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联结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既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任务、新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来保证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就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来不断提高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确保党的伟大事业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