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2:53:41

硕士教育

硕士教育范文篇1

1.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工程硕士是我国专业学位硕士中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照学科设立,主要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以培养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为主要目标;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应用和实践,主要培养在专门技术上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设立为社会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截至2010年,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数共计241家,涵盖40个工程领域。在1997年,我国仅有14个按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的试点高等学校,共招收1525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到2009年,招收89244名工程硕士研究生,是1997年的58倍。目前,工程硕士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专业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种学位类型。

2.河南省工程硕士教育现状河南省自2001年郑州大学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经有13家培养单位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涵盖工程领域32个,分别是安全工程、材料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地质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纺织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工程、矿业工程、农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水利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冶金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制药工程。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工程硕士教育提供巨大动力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未来15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为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发展带来旺盛的需求,也必将成为工程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

2.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新兴产业为工程硕士教育提供巨大动力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在河南省即将积极培育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关键要素。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非常高。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的不再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智能型人才。缺乏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无疑是纸上谈兵。河南省人才队伍长期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分布不甚合理等现象。注重人才培养,必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配套体系,培养大量掌握最新工程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跨学科与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的特色

1.突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河南省工程硕士教育始终坚持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经济建设,注重面向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突出应用性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为主线,以培养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人才并重、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人才为最终目标。紧密结合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增强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使河南省工程硕士教育成为制造行业工程师和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地。

2.以“产、学、研”为培养手段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指出: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加强科教结合,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当知识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后,人力资源成为各种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因素,企业渴望人才,也愿意积极考虑如何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因而如何发挥企业在工程师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制约因素。[1]长期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河南省高校积极开展了与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在联合培养的管理机制创新和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成效。多数高校兴建了“企业研究生创新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创新中心”和“企业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联合企业已经成为工程硕士培养的专业实践基地。工程硕士不仅可以在企业中进行专业实践,根据企业具体需求来开展课题研究,而且能尽早接触到企业环境、企业运作方式和企业文化,缩短由研究生转变为技术人员的适应期。

3.建设特色工程领域,吸引高层次生源工程领域的设置与一定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调整。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逐步深入,河南省工程领域的设置紧密反映了市场需求,工程领域的特色逐渐显现。特别是河南省工程硕士教育涵盖的工程领域,如生物工程、软件工程、物流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工程领域满足了社会对于新兴产业的迫切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特色工程领域的建设,服务于行业需求,为河南省新兴产业提供高素质工程人才支撑。

4.以高水平的导师为保障发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关键是建构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师资队伍。可以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熟悉企业生产实践、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担任工程硕士的校内导师,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基础理论知识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工程硕士的校外导师,组成导师指导小组,实行工程硕士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以理论指导为主,校外企业导师以工程实践指导为主,充分发挥校内导师的理论指导优势和企业导师的工程实践优势。实行双导师制。在研究生论文选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双导师制能够充分发挥双方导师的优势、取长补短,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论文的真实水平和含金量,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5.运用多类型培养模式为了满足国家尤其是河南省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本省工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开展科研合作,建立研究生校外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对工程硕士采用不同时段培养方式、培养两段式、双导师制模式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等多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的生源,明确定位,制订多种培养方案,进行多类型培养。根据课题的需要,尝试采取了“1+1+1”、“1+2(1)”、“1+2(2)”等几种培养模式。“1+1+1”培养模式就是研究生第1学年到相关企业或研究单位或其他高校从事课题研究,第2学年回学校从事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第3学年再回到相关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在企业从事课题研究期间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1+2(1)”和“1+2(2)”两种培养模式均是研究生第1学年在校主要从事课程学习;前一种培养模式为研究生的传统培养模式,即后两个学年在校从事课题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小部分时间到企业开展课题调研和实验研究;后一种模式是研究生的后两个学年到企业从事课题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在此期间研究生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

四、创新工程硕士培养机制,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1.加快学科专业结构优化高校工程硕士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需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创新课程改革,结合本单位的学科特点与新兴产业技术的发展制订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实行多类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工程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起到真正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作用。

2.鼓励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的学科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是研究生教育的载体。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科群进行交叉,对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开展,尤其是对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有利于工程硕士教育内容的丰富、优化,并且可以及时对教育内容进行组合、补充。同时,学术团队中不同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背景的成员的互相交流有利于运用优化、综合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的工程人才能够更快掌握适用于本工程领域建设需要的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并了解本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及技术前沿。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能够突破一些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更好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建设。

3.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协调管理采取双导师指导工程硕士生既发挥了企业的作用,又促进校企交流,优势互补。但部分校内导师缺乏工程实践背景,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与高校之间的互动相对匮乏,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难以保证指导研究生方面的联系与互动。需要进一步强化校内外导师间互动,邀请企业导师到高校中不定期开展讲座与进行现场授课,通过讲授面向工程实践的知识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校内导师应积极开展与相关企业的互动,增加实践经验,为培养素质良好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总体来讲,增进校内外导师的互动、推动校企间合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依赖于高校的积极性,更有赖于企业的配合。学校应当积极协调学校、学生、企业三方,有效推动校企间合作,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协调互动。

4.加强校企协同创新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推进工程硕士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创新技术合作,使工程硕士的论文选题既来自于企业生产实际又能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强化课题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同时确保学位论文的理论性比例,力求研究生论文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校企间的密切合作可以使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设置更加合理、有效,针对企业的需要开设或增设一些实用的、具有前瞻性的专业选修课程,尝试对工程硕士进行“订单式”培养,使工程硕士迅速成长为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五、结语

硕士教育范文篇2

乙方(丙方所在单位):

丙方(*师大录取考生):

为满足中小学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根据*师范大学和*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协商,南师大同意接受*师大2004级部分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进修课程。经*师大、*师大、考生所在单位及考生几方协商,现就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丙方在甲方进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累积时间一年半到二年,该阶段的学习和管理按甲方的教育硕士相关专业培养计划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丙方付给甲方进修学费总额为壹万壹仟元整(¥11000.00),其中第一年进修费柒仟元(¥7000.00),第二年进修费肆仟元(¥4000.00),每学年开学报到时付清。如丙方不能在报到前付清进修费,甲方可拒绝丙方听课。付给*师大的学费(含论文指导费和答辩费共计柒仟元¥7000.00),由丙方赴*师大报到时缴纳。

三、丙方在甲方进修完规定的课程,由甲方负责将丙方的成绩等学习档案及时转送*师大。

四、乙方应主动配合做好丙方的进修和管理工作。若丙方在学习期间因生博学习成绩不合格以及其它原因中途需停止进修的,由甲方根据有关规定与*师大共同处理;丙方停止进修后,甲方不退还已收进修费,也不再收取下一学年的培养费。

五、丙方的论文指导和答辩必须按*师大的统一规定进行,丙方在甲方修完课程后必须到*师大报到。

六、本协议书未尽事宜可由三方协商解决。

七、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三方均不得中止本协议,否则将依法追究违约责任。

甲方:*师大乙方:

负责人:负责人:丙方(签字):

联系部门:南师大研招办联系部门: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工作单位:

硕士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高校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我国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带有较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印记,“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指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组织,虽不具有教育行政权,却是具有半官方性质的专业团体机构,在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发挥着顶层指导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审视我国教育硕士培养高校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必然会有明显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特征。从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出发,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还普遍存在规范性不足、应用性缺乏、专硕与学硕课程设置雷同、选修课程偏少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举措。

一、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顶层设计

为规范教育硕士培养,不断提升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进程进行指导性的规定和安排。依据《指导方案》的规定,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划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四类。首先是学位基础课程,即所有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共同修习的课程。在《指导方案》中,学位基础课程共有6门,其中公共课程2门,分别是外语和政治理论(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专业课程4门,分别是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位基础课程每门2学分,总共12学分。其次是专业必修课程,即根据专业领域的划分,教育硕士的某一个专业领域必须开设、所有该领域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有2门是指定课程,分别是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这两门课程要求根据具体的学科领域进行设置和教学。除此之外,还有3门课程由培养高校自行设定,同时也给出了课程的类别和范围,分别是学科素养类课程、教学评价与反思类课程、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一共5门,每门课程2学分,总计10学分。再次是专业选修课程,即某一专业领域所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及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的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培养高校每一类选修课程至少应开设2门课程,每一门课程为1~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6学分。最后是实践教学课程,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训主要有专业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校外实践主要是见习、实习和研习。校内实训通常为2学分,校外实践共计6学分,其中实习为4学分,见习和研习各为1学分。从管理逻辑看,《指导方案》是我国各培养高校制定自身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蓝本,对培养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起着规约和保障作用。从现实情况看,目前我国的教育硕士培养高校也多以《指导方案》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科专业特点进行本校的教育硕士课程架构。

二、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为较全面、较深入地了解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我们在江苏、山东两省选择4所教育硕士培养高校,对其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进行具体的解读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的思路下,不同高校设置的教育硕士课程均包含了四类“法定”课程,但也呈现出较大的“以校为本”特点,存在以下一些较明显的问题。(一)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不足。规范性不足主要有两方面表现:第一,在同一课程模块下,不同培养高校的课程门类差异极大,学分数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在同一培养高校内部,不同专业领域的同一名称课程其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第二,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在规定性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培养高校的规定过于简单化,不同培养高校的实践教学课程学分数存在明显不同。下面以教育管理方向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为例,简要诠释规范性不足的问题。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也为尊重培养高校的隐私,我们把这4所培养高校分别设定为XN大学、XL大学、XM大学、XK大学。XN大学规定,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程设置了6门,共18学分;专业必修课设置了7门,每门2学分,按规定分专业必选4~5门,共计8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了6门,每门2学分,学生可选修2~3门,共计6学分。实践教学课程2个学分,包括教学实践(诸如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和科研实践两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XL大学规定,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程6门,总计19学分;专业必修课4门,每门2学分,共计8学分;专业选修课指定1门,其他任意选修学生至少选修3门,共计6学分。此外,还有实践教学课程共2个学分,但无具体内容规定。XM大学规定,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总学分至少应修满40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程设有10门,共计2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要求学生修习3门或以上,学生可自主选择,共计9学分。在现有课程中,没有实践教学课程的具体要求。XK大学规定,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总学分至少为34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8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门,共12学分;专业选修课设有10门,每门2学分,学生可自主选择,共计需要修习至少3门6学分。无实践教学课程的规定,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完成两篇调查报告,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论文。综上所述,可以发现,4所培养高校的课程总学分在34到40学分之间,需要选修的课程(除实践教学课程外)最少为10门,最多为16门,有3所培养高校无实践教学课程的具体规定。从具体的课程门类看,同一学位基础课程或者专业必修课程,有些设置为2学分,有些设置为3学分,差异同样存在。细究其底,导致这些差异性的原因,在于“以校为本”的模式下,培养高校课程及学分设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往往基于管理惯性或者自身经验来确定课程的门类和课程的学分,而未严格执行《指导方案》的要求。(二)课程设置的应用性缺乏。教育硕士旨在培养能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有效达成这一培养目标,在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理应开设一定数量的立足教育实践、指向教育实践、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课程。但从调研情况看,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有课程设置,仍存在较明显的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从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看,很多教育硕士培养课程属于学术研究型课程,偏重于史学研究和理论探讨,例如,XK大学教育硕士(小学教育)开设的教育思想史、XL大学开设的数学思想史等,而真正贴近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的、有关教学技能提升与方法探讨的课程较少。显而易见,当前我国教育硕士培养中普遍存在学术化倾向,与课程设置上对应用型特征关注不够有着密切关联。(三)专硕与学硕的课程设置雷同。从人才培养的性质和规格看,教育硕士属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教育学硕士属于学术型硕士,培养的是学术研究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必然导致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差异。但从调研情况看,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的课程设置却普遍存在雷同的状况。以XM大学为例,简要分析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雷同现象。XM大学的数学科学学院从2009年开始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科教学(数学)方向的专业硕士,同时还招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数学教育方向的学术型硕士。基于这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发现: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方向)和教育学硕士(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各有5门专业必修课程,其中3门课程完全相同,分别是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1门课程相似或相近,即数学学科发展史与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专题。另外,教育硕士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数学方法论,在教育学硕士课程方案中也有,实际上是其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此外,从专业选修课程看,两个课程方案也存在大量的雷同课程。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各有8门专业选修课程,其中5门课程完全相同,分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育教学研究、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四)专业选修课程开设门类普遍偏少专业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专业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从学理上讲,专业选修课程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应是越广越好,门类是越多越好。从本科教育来看,世界一些著名大学往往能在一年内开设数千门甚至近万门选修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教学“板凳”深度。然而,审视我国当前教育硕士培养高校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往往开设的课程门类较少。例如,XN大学教育硕士(小学教育)开设了10门专业选修课程,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3门课程;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开设了8门专业选修课程,要求学生自主选择4~5门课程。XK大学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开设了8门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3门;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开设了5门选修课程,要求选择学生选择3门,其中还有1门是限定性选修课程。XL大学教育硕士(学前教育)开设了5门选修课程,要求学生选择3门课程;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设置了6门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3~4门。

三、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优化路径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是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环节”[1]134。为更好地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我国教育硕士培养高校应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建构和优化,能不断根据教育硕士培养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及时对不同领域和方向的教育硕士课程进行改革和修订。(一)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基本取向。取向,即选择确定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方面、方向。构建与确立课程设置的基本取向,旨在保证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能有明确的选择方向、选择范围和选择内容,从而有助于提升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实践性。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就是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而别无其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多年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变革转向,依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更与教育内部环境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思想、理念、方法等方面的专业惯性息息相关。正如迈克•富兰所说,“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为,事情就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复杂”[2]29。换言之,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与否,其关键在教师,取决于教师教育能否真正培养出接地气、有创新思想和独特性的“具体个人”[3]。这种“具体个人”,应是对基础教育实践有深刻理解、对基础教育改革方向有明确认识、能有效将理性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人,是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懂得教育教学做什么、怎么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以上认识,作为教师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硕士培养活动,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应坚持实践取向的基本思路。具体来说,就是要设置蕴含基本原理、方法、体现前沿与发展新成果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作为推动教师实现创新思想转变的有效工具。要推动设置能与教师教学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促使教育硕士研究生能把现有的实践经验作为课程资源,借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立足于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实现个人经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案例课程,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实质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跨学科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原本就具有跨学科特点,这表现在课程体系中既有教育类课程,又有学科专业课程,还有很多把学科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学科教学课程。然此处所说的跨学科性,除了上述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学课程外,更强调教育硕士所设置的课程能综合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看,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运用各学科有机集合的综合性知识,而不是单纯的教育理论知识。这种综合性知识可能是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知识的有机融合,也可能是心理学、人类学与政策学的相互结合,这些综合性知识体现了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教育硕士培养所设置的课程,应立足于问题解决的需要去组织多学科与跨学科知识,而不是单纯向研究生讲授传统的教育学或者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3.研究性。“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的高一级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4]1就其本真意义而言,高等教育就是一种讲授与传递高深学问的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习明纳尔法,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探索那些处于已知和未知之间的知识和学问。而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高层次教育,自然要把研究性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在当前,把研究性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重要价值取向,也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着密切关系。众所周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所兴起的教师专业化浪潮绵延不断,教师作为一种专门化职业,不仅需要提升其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职业地位,还需要对其提出更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推动教师从传统的“教书匠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抑或“专家型”教师蜕变。所以,通过设置研究性课程,旨在促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从事教育研究的意识和态度,学习与领悟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同时也能促使他们在研究中实现自我的专业成长。(二)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基于对教育硕士培养高校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展望我国未来教育硕士课程的改革之路。教育硕士培养高校首先应坚持以《指导方案》为基本标尺,确保《指导方案》中的课程门类及学分规定等要求,能在各自课程体系中得到有效执行,这也是确保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规范性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育硕士培养高校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术型与应用型在培养质量与规格上的异同,要深入思考如何把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有效转化为课程设置的区别。除此之外,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还应秉持以下改革思路。1.学位基础课程的变革。一是要在学位基础课程中增加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究其缘由,在于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养构成的第一要素。而现有在政治课程中涵盖与渗透教师职业道德的做法,实际上属于“蜻蜓点水”式做法,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把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讲深讲透,也就难以很好地完成“师德为先”的重大历史责任。二是要将英语课程改为专业英语课程。在我国现有学位基础课程中,英语课程的设置占有重要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在学位基础课程中设置英语课程的基本逻辑是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学习英语有助于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外语水平,进而对于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外文文献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英语的学习并非等于专业英语的学习,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已从以前的初中阶段提早到目前的小学三四年级,有条件的学校甚至从一年级就开始设置英语课程。因此,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通常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基础,在此基础上开设英语课程显得较为盲目,缺乏针对性。而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可以帮助教育硕士研究生掌握教育领域的基本英文概念和术语,这对其今后查阅专业文献资料、参加国际专业学术交流等能更好地发挥工具性作用。2.专业必修课程的调整。基于对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设置状况的分析,我们认为,一方面应“增加实践性取向的专业课程,这是专业必修课程改革的关键取向,也是专业必修课程设置的逻辑核心”[5]56。为此,要把培养学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实践知识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将实践知识和实践过程看作课程结构展开的逻辑起点,把职业性、实践性、过程性渗入专业必修课程的各个环节。就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门类而言,应较大幅度地减少学科教育史、学科理论研究、学科哲学研究等学理性过强的课程,同时较大幅度地增加中小学教材分析、中小学课程标准分析、中小学课堂观察等实践取向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要夯实研究性取向的专业课程。在现有的学位基础课程中,教育研究方法显然属于研究性课程,但教育研究方法只是解决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开展教育研究工作所需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的问题,而如何能直面基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研究,还需要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加以体现和凸显。因此,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专业必修课程中增设中小学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研究等偏于实践研究的课程。这样可与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构成一脉相承的“课程链”,确保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意识有升华、研究方法有深化。3.专业选修课程的增设。鉴于教育硕士课程方案中专业选修课程偏少的事实,教育硕士培养高校应把增加专业选修课程门类作为变革趋势。当前教育硕士课程方案中之所以存在专业选修课程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因人设课”,许多高校在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时,所考虑的第一位因素是该专业领域的教育硕士专任教师能上什么课程,由此,多数教师偏爱上自己曾经上过的且觉得好上的课程,而不愿意开设新课。从教育硕士培养的需要出发,教育硕士培养高校要鼓励教师根据时代特点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开设新课,不断增加新课程的门类,从而更好地满足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选择的需要。教育硕士培养高校还要鼓励教育硕士相关专业的教师多开设跨学科课程,当前国家倡导的新文科建设,实际上就体现了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传统文科领域的问题,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多数属于传统文科领域的问题,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学习跨学科的课程,可以为其探索和解决基础教育教学的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4.实践教学课程的细化。教育硕士培养高校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课程的要求,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一些改革和创新的方式:第一,要考虑学生生源的特点。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给予不同的实践教学要求。许多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就读的是非师范专业,缺乏师范生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中加以充分体现和坚决落实。第二,要推动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多样化。部分教育硕士培养高校的实践教学安排依旧没有能逃脱“见习加实习”的传统框架束缚,为了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全面提升教育硕士教育教学能力,可以考虑把教育调查、现场观察、教育研究研习等诸多实践教学课程包含在内。第三,要明确不同实践教学课程的学分。为保证每一项实践教学课程均有专门的教师指导、均有学习的过程和相应的考试考核,必须用学分的形式把不同实践教学课程加以固化,而不是笼统地规定某几个学分中包含哪些实践教学课程。

参考文献:

[1]白秀杰,杜剑华.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赵中建,陈霞,李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杨建忠.从“抽象的人”到“具体个人”:论教育哲学中人的形象的转变[J].凯里学院学报,2010(10):76-79.

[4]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硕士教育范文篇4

一、法律硕士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一)什么是法律硕士教育

法律硕士教育旨在培养从事法律实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招收的对象是45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通过入学考试的在职人员。以前,各招生单位可以采取单独考试的办法,自1998年起,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实行全国所有试点院校统一的入学联合考试。学习期限3年左右,教学方式采取全日制脱产、半脱产及在职兼读并存的灵活方式。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即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二)创办法律硕士学位的意义

1、市场经济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各种重大经济行为和社会进步、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事务,无论在规模上或在水平上都日益复杂化、专门化和国际化,立法、司法、检察和法律服务部门急需补充大量高素质的专业和管理人员,尤其是需要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法律实务人才。

2、依法治国的需要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对法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没有知识没有人才不行。现代司法体系的运作,不仅离不开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组成的职业法律家群体,而且司法质量如何,都与职业法律家的素质密切相关。

3、改变司法队伍素质现状的需要

法律的良好适用需要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职业法律家群体。而我国目前司法队伍的现状远不能满足此需要。单以法院为例,1985年以前,法院系统二十多万干警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7%,具有法律专业学历的法官更是寥寥无几。十几年来,通过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培养了十八万大专生及专业证书生,但本科生仍然不多,硕士和博士就更少。这种知识层次、水平不能适应新时期法制工作的需要。不是说,只重学历不重经验,审判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如果不经过系统的法学理论的学习,就不能提高,不能达到质的飞跃。目前,终身教育思想已深人人心,有学历的人也面临知识更新,提高层次的问题。法官法的贯彻、实施对法官提出更高的要求,全社会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审判方式的改革也对法律工作者提出了挑战。4、改革目前法律教育现状的需要目前的法学研究生教育偏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专业划分过细,学制过长,不能适应在职人员提高的需要。依法治国需要大批具有政治理论基础和法学基本理论素养、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高级法律实务人才。我国目前的法律教育现状不能满足此要求。

二、中国法律硕士教育与美国J.D.制教育的比较

中国的法律硕士教育制度借鉴了美国的J.D.制教育,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在进行比较之前,先要对美国的J.D.制教育有个概括的了解。

(一)美国的JD.制教育

美国的法律教育在性质上届于职业教育,而不是大学普通教育。美国法律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即初级法律学历教育被定位于大学本科教育之后。报考法学院的学生通常要求已获得某个学院或大学的文学士或理学士学位,并且要通过竞争激烈的法学院入学考试。法学院的学制为全日制在校学习3年,或在职兼读4年。在学期间需要修满大约90学分,学生在毕业前还要就所学科目写出一篇有相当份量的论文,毕业时取得法律初级学位,即J.D.学位。以前美国法学院颁发的学位主要是法学士(LL.B)学位,后以J.D.学位取代学士学位,其原因在于大学本科后法律教育制度的确立,3年严格的初级法律学历教育被认为具有研究生水平。于此之上,还设有法律硕士(LL.M)学位和法律科学博士(J.S.D.)学位。

(二)相同点

l、体现在法律硕士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即法律硕士教育确立了以培养高级法律实务人员为指向的职业化教育思想。从其职业目标、课程设置力图增强法律实务型课程,教学方法上强调的实践训练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2、将法律职业者的培养水平整体上移到研究生教育层次,法律硕士生的最低入学条件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背景,从而完全排除了高级法学学位教育中同等学历者的入学资格。

3、法律硕士教育统一培养宽口径、通用型法律实务或与法律业务相关方面的人才,不依据法律职业分支或其他标准分设专业,采用某种一致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三)不同点

1、性质不同。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是高层次的法律学历教育;美国的J.D.制教育是初级法律教育。美国的法律教育在性质上届于职业教育。

2、生源不同。在美国报考法学院的学生通常要求已获得某个文学士或理学士学位,但都没有学过法律;我国的法律硕士的招收对象既有法学学士又有具有其他学士学位的人。

3、课程设置。美国必修课占三分之一,选修课占三分之二,还有现场实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今后所从事职业的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的课堂学习占三分之二,必修课较多,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较小。

另外,取得了J.D.学位,是法律学生成为合格的法律职业者之前参加某一州或州际律师资格考试的先决条件。而我国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大多是在职的法官、检察官或律师。

三、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状和评价

我国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法律实务部门、国家机关反响热烈,考生报考踊跃。创办法律硕士学位教育制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适应了国家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和依法治国对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要。

1、从其培养目标看,法律硕士旨在培养从事法律实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显著的法律实务教育指向。反映了近年来法律教育界的“大司法”的教育观念,即法律教育应当广泛地为全社会各个领域培养法律人才,而不限于立法、司法等法律职业领域(即小司法观念)。这是法律教育理念的改变,具有深远的意义。2、以前考试标准不统一,对非法律专业学生略有照顾。为统一录取标准,保证招生质量,提高培养水平,自1998年起取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中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考生与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考生考试科目不同的规定,统一为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考生入学考试的科目。这就保证了生源的质量。

3、生源的二员结构导致教学的困难,有法学类背景的学生要求加深课程内容,非法学类背景的学生要补修法学基本原理,如何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4、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上,目前是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且学生选择的余地小,不利于法律职业分工的需要。课堂学习的时间过长,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和提高。

5、学制采取了多元制结构,有利于在职学员学习。6、必修课主要是闭卷考试,这种方法不太适合在职的成年学员。

四、建议

我们借鉴和移植外国的教育制度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不能生搬硬套。我们应总结法律教育的经验,找出问题,构筑兼顾整体与局部、与司法制度互相衔接和协调的法律教育体系。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教育之路。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人水平有限,对此不敢妄加评论。只是根据自己的体会,对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提些具体建议:

1、规范法律硕士专业教育。目前法律硕士生的种类过多,仅就人大来讲,就有单考生、统考生、联考生,又都分脱产与不脱产,其中又分有学历和没有学历的情况,这给教学和管理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严格入学考试。目前的情况是一味追求数量,一再降低分数线,使学生水平不一,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3、课程设置合理化。建议在人学之初集中学外语,先考核,以便学生学习专业课时能集中精力。对法学类学员和非法学类学员分别授课,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加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

硕士教育范文篇5

1.1壮医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条件之一。我校在推进中医药教育的同时不断地对特色少数民族医学进行研究与挖掘。对壮医学教育开展相对比较早,早期主要以讲义的形式开展壮医学有关课程的选修课。自2002年起就开展了中医学(壮医方向)的本科教育,该方向学生在修读中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增设了《壮医基础理论》《壮族医学史》等12门壮医药特色课程[1]。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将壮医药的各项科研成果以及诊疗技术渗透到中医学本专科各专业的教学之中,在学生当中广泛传播壮医药知识,吸引了大批热爱壮医的学生。2005年10月壮医药学院成立,配备了专业的教师队伍、独立的特色诊疗教学实验室等,从此壮医学教育开始步入正轨。经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壮医学本科专业于2011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使壮医学进入医学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实现了壮医专业独立招生与培养。至今已经培养了包括中医学(壮医方向)和壮医学本科生近300人。目前我校壮医学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将近300多人,这不仅极大地促进壮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为开展民族医学硕士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生源基础,是未来振兴壮医药文化的中坚力量群体。1.2师资队伍。广西中医药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壮医药教育起就积极地建设壮医药的师资队伍。80年代中期,班秀文教授作为壮医药教育与教学研究的先行者及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开始招收中国医学史壮医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启了我校民族医学硕士教育的先河[2]。壮医药学院成立后更是加强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涌现了黄瑾明、黄汉儒等壮医名师。2006年经国务院教育部学位办的批准,广西中医药大学获取了民族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增设民族医学(瑶医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博士生导师2人,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广西名中医、广西优秀青年中医、广西十百千人才等,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民族医学硕士生导师队伍。1.3教学条件。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成立了壮医药研究室、壮医门诊部,并在此基础上于1994年成立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研究所,成为了壮医药教育教学中心。自2005年壮医药学院成立以来更是建成了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壮医诊疗实验室、壮药实验室、壮医药标本室等。2011年政府出台了壮瑶振兴计划政策,我校顺应形势成立了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教学研究条件日臻完善。这也极大地满足了民族医学研究生教学与教育,从此民族医学硕士生教育更上了一个台阶。

2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迎来的机遇

壮瑶医学作为广西的特色民族医学,近年来也不断迎来了其发展的机遇。2.1社会认可度及需求不断提高。首先,随着近年来不断地对壮瑶民族医学进行挖掘整理和积极推进研究,壮医学从理论到科研均趋于成熟,在临床方面,不仅壮医学的药线点灸、经筋疗法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受到患者的肯定,而且瑶医也凭借其独特的医理用药理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痛风、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方面的疗效也不断得到患者的认可,壮瑶民族医学的社会认可度正在不断地提高。其次,广西拥有丰富的壮瑶医药资源,“医药不分家”不管是医药的理论挖掘整理还是临床研究应用都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民族医药人来完成。近年来壮瑶医特色专科门诊或病房从市级三甲医院到各县级医院也逐步兴起,如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其仁爱分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玉林、梧州市等中医院均有壮医瑶医专科门诊或特色医学门诊等等,社会对各层次民族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高层次的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更是紧缺。此外,为做好老一辈专家学术传承也需要更多的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才,不断重视及加大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是实现壮瑶民族医学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举措。2.2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在学校层面上,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医学的学科建设,在加大对民间优秀民族医学文化调研整理与总结的同时,也积极进行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合理化探索,立志打造我校以壮瑶医药为特色的民族医学品牌。当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瑞康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柳州、桂林、玉林、梧州市中医院等十几家医院均设有壮医(民族医)特色专科门诊或病房,极大满足了本科乃至民族医学硕士生的实践教学。政府政策层面上,广西区政府大力支持壮瑶医药的发展,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并出资兴建作为我校第三所直属附属临床与教学医院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是以壮瑶医为特色的医院,也是继金秀瑶医医院、武鸣区中(壮)医医院、崇左市中医壮医医院等县、地级市医院以来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民族医医院,将于2018年8月投入使用。该院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学校及政府加大建设我校特色民族医学学科建设的决心,也进一步为我校民族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为民族医学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做了最好的铺垫。只有学科为社会认可,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为社会所接受,才是我校民族医学教育发展的机遇。

3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西医在社会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背景下,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3.1生源问题。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亚民族医学专业”(即其本科专业为中医学而非壮医学等民族医学范畴的专业)的学生,这一生源占很大部分;二是本科专业就是我校壮医学专业这一民族医学专业范畴的学生,由于我校壮医学专业学生基数比较低以及学生报考兴趣等方面原因,这一部分生源只占一小部分;三是“亚医学”专业(即其本科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这一生源也占一部分。结合往年报考数据统计可知,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往往大于报考人数,特别是在民族医学(瑶医方向)表现更加突出,与报考激烈的内科学专业相比,民族医学生源间的竞争几乎没有,相当比例的招生人数还需要靠调剂来完成。综上可知,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不仅生源数量少,而且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不容乐观的。3.2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导航”“引路人”的作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要指导科研活动、探讨学科学术问题等[3],其学术素养等时刻影响着学生。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广泛推行导师制[4],“导、学”关系是学生与导师在这一制度下建立的[5]。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9名,笔者通过与在校部分民族医学研究生交流发现部分导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导师忙于行政或科研项目,学生有时对自己的导师“难得一见”;②学生读研期间需听取一定数量的报告或讲座是学校倡导的,而自己导师却很少给自己上课或做报告讲座;③导师对学生撰写论文不能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或指导等。3.3培养存在的问题。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研究方向与内科学专业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呈现出一定的“内科化”现象,平时课程大多是各专业一起上的公共课为主,除了学术学位学生有一些自已本专业特色的课程,如民族医学基础理论、民族医学现代常用药物及方剂、壮医特色疗法、瑶医特色疗法等课程外,专业学位学生基本是没有这些课程的,这就体现不出民族医学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应有的自身的特点,其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仍亟待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此外民族医学也面临着中西医学边缘化的危机,社会认知度及认可度也有待提高,尤其是民族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相对面较窄,就业压力仍较大这一社会因素,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惑,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怀疑,觉得学习它根本用不上,从而消极对待民族医学的内容,这也不利于专业的培养及自身素质的提高。

4对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4.1生源方面。①不断完善壮瑶医学基础理论教育,加大壮瑶医特色诊疗技术课(如壮医药线点灸、壮医经筋疗法、滚蛋疗法、瑶医特色目诊、瑶医马骨刮痧等)的课时,加大民族医学的宣传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来报考学习;②鼓励壮医学本科生树立对民族医学的信心,积极学习传承发展民族医学;③积极推进瑶医学的学科建设,努力实现瑶医学本科招生,与壮医学教育一起增加民族医学范畴本科学生基数,扩大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4.2导师队伍建设方面。①学校应进一步明确导师对学生在学业、学术、科研方面的指导职责,重视以及发挥老专家教授的传帮带作用;②学校应积极推进不同学科导师之间、导师与教学管理人员之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各种面对面交流与互动,可通过每年举行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会、导师沙龙论坛等形式交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③可逐步从单一导师向导师组制度转变,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论文等各方面的指导。4.3培养方面。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研究方向呈现一定的“内科化”现象,这与国家医疗改革与政策变化特别是近年来规培政策的出台有一定关系,同时也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因此,在时间相对充足的研一,除了完成公共课程之外,专业学位的学生也应当有相应的课时来学习民族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如民族医学基础理论、民族医学现代常用药物及方剂、壮医特色疗法、瑶医特色疗法等。此外,因为很多学生本科是没学过壮瑶医相关知识的,因此,应积极鼓励这些同学课外加强学习壮医学通史、壮药学概论、瑶药学概论等相关知识,以为更好地学习和传承民族医学打下基础。

5结语

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这就需要院校和学科建设者不断思索从而不断改进,不断推动学科向前发展。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民族医学学科发展的关注,从而获得政府部门更多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当然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对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将永远在继续前行、不断完善的路上。

参考文献

[1]罗婕,庞宇舟.壮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大众科技,2014,16(2):157-158.

[2]庞宇舟.对壮医药教材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4):103-105.

[3]闻世宇,李秀丽,王洪江,等.浅析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0):199-200.

[4]崔靖,张明,梁雪垠,等.从人才长远发展角度探索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17(5):206-207.

硕士教育范文篇6

(一)“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与内在合法性危机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危机。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型人才相对缺乏,因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在起始阶段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促进了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随着近几年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社会对该专业硕士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以成人教育教学、科研岗位为主转向以行政管理岗和教学辅助岗为主,这些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术能力,对目前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成人教育硕士生培养仍旧采取“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所培养的人才便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成人教育学人才供需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问题。因此,成人教育硕士生教育“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外在合理性危机。

2.从导师队伍现状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内在合法性危机。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大多数承认教育学硕士点并不具备这一条件。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才开始把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加以研究。相关的理论人才和师资本来就很缺乏;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更显不足,许多硕士培养单位不得不聘请大量兼职导师,以致兼职导师成了导师队伍的主体。兼职导师大多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成人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这种以管理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现状与“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不相契合,从而使“知识本能”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内在合法性危机。

(--)传统的培养模式使教育功能弱化

1.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和封闭性。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一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类、管理类、经济类和社会学类课程较少,因而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二是表现在培养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学术报告等,而具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教学、专题科研、导师指导等培养方法则成为点缀品。另外,当前的培养模式还具有封闭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一般都是在所在学校内或学院内独立进行,很少让学生走进社会或与外单位联合培养。

2.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学生需求多样性的根源是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首先,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多样,跨专业的多,教育专业的少,知识基础差异很大;其次,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年龄差异大,从20岁到30多岁不等;再次,学生来源性质不同,应届生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同在,公费生、自费生、定向生和委培生共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同,有想直接就业的,有想继续学习深造的。正是这种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导致了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3.教育功能的弱化。多元化的需求必然要求有多样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目前具有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的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学生多元化需求产生矛盾,从而使教育功能弱化。

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现实回归

(一)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面对“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以及培养功能的弱化现象,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应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首先,从其学科性质来说,成人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次,从师资队伍现状来看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多数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属于以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最后,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成人教育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多来自成人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与学生事务部门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应用性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坚持“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回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外在的合理性和内在的合法性。在成人教育学初建时期,培养一部分硕士层次的学术人才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前成人教育学博士层次教育已有一定规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应是博士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成人教育学硕士层次的培养就理应回归其应用性的学科性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二)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多元化和开放性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要实现培养的多元化,就必须实行培养的开放,而培养的开放则会保证和促进培养的多元化。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是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多样性的现实诉求,也是实现成人教育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需要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和多元。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应以培养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大量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与教育学相关的学科门类的知识和方法。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多以教育类为主,没有真正走出教育的视域,也没有真正走进成人教育的城堡;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较小,课程学习上表现出相对的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这与成人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很不协调。因此,应该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应用能力。一是要做到对现有课程进行合理整合,适当减少教育类课程数量,增加非教育类课程比例同时鼓励学生到其它学院或学校选修其它学科门类课程。为了不增加学生课程负担,可以采取灵活的学分计算方法。二是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模块设置,以增强课程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

2.坚持培养模式、方法的开放与多元。对于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应用能力就是发现、分析和解决成人教育问题的能力,这里的成人教育问题不仅指成人教育管理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也包括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一切问题都来源于管理和研究的实践与对实践的思考,正如杨振宁所说“科学研究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面对原始的简单的物理问题,而不是别人的猜想”。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让学生真正深入管理和理论研究的实践,直面原始问题,增强其对现实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整合、开放设置的基础上,实现培养过程的开放,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第一,坚持分类培养,多元指导。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的培养模式与协作式培养模式相结合。第二,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方法。“请进来”是指积极聘请校外甚至是国外的著名学者、专家、企事业管理者举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术讲座,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合作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走出去”是指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校内或院内培养,可以积极走出学院,与不同学院合作培养;要敢于和善于走出校园,与其它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尤其是成人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或见习,进行联合培养。只有实行开放教育,学生才能深入实际、直面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应用能力,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姚远峰.成人教育学发展的代价研究[J].成人教育,2007(2):36—37.

[2]王永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N].光明日报.2005—04—05.

[3]王永斌.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J].江苏高教,2007(4):21.

硕士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农业硕士;过程管理;教育质量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关的专业性学位,是一种职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推广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相关人文、管理和社会知识,能够从事农业推广、技术服务、农村发展、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农业硕士的教育存在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和指导教师三个方面的特殊性[1-3]。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农业硕士均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桑冬平(2013)指出教育理念滞后,对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认识模糊,胜任专业学位教育的师资力量匮乏,教育培养“理论化”色彩明显,实践教学难以落实,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随意性较大等是导致农业硕士教育质量低下的根本;李茜(2012)也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不能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管理现实存在差距,课程教学环节的管理流于形式和考核不够严格。同时,农业硕士研究生较多属于在职培养,因此,学生群体共性少,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偏低,专业理论知识相对陈旧、薄弱,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时间与工作的矛盾突出,用于学习的精力较少,以及学生分散等。这是农业硕士生源方面的主要问题。总体来说,我国现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仅得到社会“基本认可”,与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李茜,2012)。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成为当前教育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实现教育质量的终极目标———提升教育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监控、质量过程管理、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质量保障评价机制等方面成为当前提升教育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针对农业硕士这一特殊的研究生教育类型,较多学者(如朱启臻等,2010;陈秉谱,2012;程广斌,2013;陈秉谱,2012)从不同角度对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应的提出了优化师资队伍、构建培养环境、强化考核管理、创新教育观念与模式以及建立基地教育等多种保障农业硕士教育质量的观点。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过程的质量管理能够保障教育总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主要立足于当前农业硕士教育的现状,从过程管理角度,深入探究如何实现农业硕士培养的教育目标。

1过程管理在农业硕士教育中的重要性

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预期制定的总目标,总目标是由多个不同的分目标组合而成,是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统一。保障每个过程的质量才能有利于综合质量的提升,也即是最终质量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过程链”来完成的。过程质量,决定最终的综合质量,要控制质量,就一定要控制过程。过程管理覆盖所有活动,涉及所有部门与人员,聚焦关键与主要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测和改进(反馈)等。过程管理是针对目标管理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管理概念,是目标管理的基础,它能有效地弥补目标管理的不足(韩国防,2010)。农业硕士培养过程管理的量变决定了质变,根据专业特点,对每个环节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和实施措施以指导培养工作。强化过程管理,抓好培养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是提高质量的关键。陈艳慧(2016)进一步指出:农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是指在每个环节都要设置预定的目标和标准,而并非只关注最终的结果,管理部门也要更加关注完成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有效、合理,不断地改进和修正政策制度。同时,韩国防(2010)也指出要强化农业硕士培养的过程管理,是对整个培养过程各环节的状态进行管理,由此,才能够由过程管理的量变转化为最终目标实现的质变[4-5]。

2农业硕士教育的质量保障过程

对于农业硕士教育的过程,学者从多种角度进行了归纳。唐仁华(2010)认为,农业硕士教育的质量过程主要有输入环节(包括教育质量标准的确定、生源质量控制、导师队伍建设、培养条件和培养经费)、过程环节(包括培养方案、培养方式、思想道德建设)、输出环节(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学术论文的水平、用人单位的评价)三个环节。陈艳慧(2016)认为对课程理论学习、科研训练培养、查阅文献资料、论文构思撰写、申请学位答辩等环节的质量保障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硕士教育质量,质量的保障主要在于把好入口关、过程关和出口关;韩国防(2010)认为农业硕士教育的过程包括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学习、实践环节、文献综述、选题和开题、中期考核、课题研究、毕业论文、答辩等多个环节,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体现在教师工作、教学课程、教材选定、学习效果、科研能力、毕业论文和答辩等方面。农业硕士培养的质量保障历经“入学选拔→课程考核→实践考核→综合考核→毕业审核”六个过程,每一个过程的质量保障影响着输出人才的综合质量。地方高校对于农业硕士的培养过程包含了几个层次,从宏观的综合管理过程来看,包含了培养方案设置、师资力量投入、教学硬件投入、实践平台搭建、考核标准制定等方面;从中观的教学质量过程来看,包含了教师教案设计、教师教学安排、教材选定、课程考试内容、毕业论文考核等方面;从微观的个人素养培养过程来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等方面。

3农业硕士教育质量的过程管理

强化过程管理就必须对其管理的有效性和质量进行监控。在农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从人才的输入到输出的整个过程,质量过程管理涉及到生源状况、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学位论文、培养条件、管理工作、社会评价几个方面,经过佟福锁(2004)的调查发现,影响农业硕士教育质量的指标重要程度如下:学位论文、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培养条件、社会评价、管理工作和生源状况。李冬梅(2006)研究发现,影响农业硕士教育质量的因素存在与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招收录取农业推广硕士的形式与标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师授课质量、导师水平、论文选题的针对性、效益性等。就培养质量而言,学生认为论文选题最重要,其次是导师的实践经验与治学态度;而管理人员则认为生源质量最重要,其次是教学质量。不同角度的探究,学者对农业硕士教育质量的保障的观点存在差异。教育质量的过程管理与监控指标主要包含了高校和受教育者两个层面,从高校的层面来看,包含了培养经费支出、学科平台水平、导师队伍建设、软件设施投入、硬件设施投入,其中,导师队伍建设包含师生比例、导师指导情况、导师实践经验与科研水平等;软件设施投入包含培养方案合理性、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教材选定、科研平台搭建等;硬件设施投入包含科研设备水平、调研与实习基地情况、图书馆情况、网络设施以及生活条件等。从受教育者(农业硕士)层面来看,包含了招录情况(生源社会评价)、参与科研情况(参与科研课题的情况)、参加全国性竞赛(挑战杯、创新课题比赛等)、专业实践(用人单位对实践评价)、学位论文(合格率、创新情况等)以及就业状况(就业率、就业单位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主要来自人才输出是否符合社会需求,输出人才的自我评定与感悟以及就业单位对输出人才的中肯评价。从过程管理视角分析农业硕士教育质量问题,关键在于人才输入的选拔过程、人才受教的培养过程和人才输出的考核过程三个方面。农业硕士的生源状况与学校拟定招收的名额和学生报考状况相关,较多地方高校为了达到学校的招收指标,在入学综合考核方面相对不严格,由于招考形式与培养模式的不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生源均存在,导致学生的质量差异较大。受教的培养过程是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强化实践能力的主要过程,是保障学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对于学生的综合考核检验其是否习得在培养过程中灌输的理论知识与强化的实践能力,其标准是检验学生教育质量是否达标的尺度[6]。农业硕士教育质量的保障关键首先是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其次是严格管理农业硕士的考核过程。也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是要注重教师授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管理教师的教学,提高授课质量;二是要注重对农业硕士教育中的软件与硬件投入,提升学生在教育中个人能力;三是要注重农业硕士的论文选题,要求与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或者属于农业发展领域内的理论与应用性研究;四是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科研水平达到硕士研究生的一般水平,保障教育质量。考核过程是检验标准,该过程嵌入到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于考核过程的管理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每一项考核的内容制定较高的标准,保障质量等级;另一方面是在每一项考核中对于各达标情况进行严格监控,以此,实现每一个过程进行质量管理,最终实现农业硕士输出的高质量。

4结束语

农业硕士的教育是一项专业学位教育,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高要求。过程管理是实现目标管理的手段与步骤,农业硕士教育的过程管理关键是人才培养过程与考核监控过程。通过对培养环节和考核过程进行质量监控,能够有效保障农业硕士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宝莲,周剑锋,杨宇.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1-73.

[2]温洋,刘荣乐,王凤忠.加强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推广硕士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1(7):60-63.

[3]桑冬平.基于TQM理论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105-107.

[4]李茜,张晖,张大勇,等.“应用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6):45-49.

[5]朱启臻,曾富生.提高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9-13.

硕士教育范文篇8

一 新时代下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优化改革的必要

“新时代”是一个时间概念,其内涵本身是事物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在历史发展到新时间段内所呈现出的时代特征与规律性变革。新时代本身经历了自我更新、重塑、发展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社会各个业态应准确把握新机遇,应及时调整思路积极应对新机遇、新挑战。2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就强调指出,在新时代“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表示,研究生教育应当“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紧迫任务”。所以,优化改革当前研究生教育课程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艺术硕士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其课程模式成为当下艺术硕士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新时代下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型进行优化改革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新时代下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专业型人才需求缺口变大,但目前教育体制内的艺术培育体系并未给予有效供给,与时代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分野。其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大部分艺术院校艺术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借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硕士或本科学科式课程体系而建立起来的,基本按照学科教育要求与培养逻辑进行递进设置与实施。这种课程模式受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主要采用“学科中心型”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以学科发展为主,注重课堂型专业知识的接受与考核,强调基础知识的被动受领,这种教育范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理论,也方便学校组织教学和课程评价,但往往忽略了社会演变动态需求,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性和技能实用效果,已显然不适应当下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诉求。3新时代要求艺术硕士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必须为之变化,以应对社会对艺术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要求艺术人才不仅懂硬件,还要懂软件,甚至还要懂协作和管理,新时代下艺术人才培养需要全新的课程应变思维和知识体系予以支撑。

二 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优化改革策略

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优化改革是根据时代与社会需求重新规划教学目标,并以此构建系统性与灵活性并重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艺术专业适用”教育思维对课程内容进行布局设置,即根据艺术专业特征构建宽广又极具个性化的自我知识适用教育课程,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激发学生在课程中的兴趣与主动参与度,使学生在艺术专业范畴内具备创新创意能力、实战应用能力、国际应对能力和文化领悟能力的高素质人才。4结合第三部分对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优化改革路径的分析,进一步从五个层面提出具体的优化改革措施,以展现出不同的人才培育特质。1.构建国际化教育课程发展视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育国际化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国际学术会议、项目合作、课程交流等教育资源在国际间互动交融成为新常态,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的合作程度得到较大提升。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模式基于国际视野进行优化升级,从国际市场需求设定艺术硕士课程培养目标,从专业基础出发,通过跨学科、跨国界构建立体课程知识结构和专业学习应对策略,培育艺术专业硕士的国际化发展视野、国际化创新思维和国际化风险应对能力。5另外,建立艺术硕士课程规范性培养体系,更新时代教育观念,抓住时展机遇,扩大艺术专业人才培育经验国际交流渠道,为打造国际化课程品牌做好应对准备。2.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伴随着时代迅速发展,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单向型求知模式,进而转向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以信息和服务为主要诉求,以教学信息整合和资源服务引导为出发点,注重教学组织、资源配比、求知流程以及课程参与人员的协作关系,并重点关注教学利益者在信息型教学和服务型教学的价值获取。教师的角色从指导转变为教学策划者来驱动学生创新发展,并学会培育平等、开放、互助、协同、包容、共进的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这将是艺术硕士教育课程未来发展的核心变量。3.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新时代的艺术硕士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青年学生个体的标新立异、个性向上、奇特、新颖、追风、反叛等青春科尔蒙特质,树立课程时代应变思维,以科学方式诊断学生学习特质与创意习惯,用时展思维重新审视艺术专业教学内容。6从课程宏观规划和微观实施双层面设置专业知识结构,规范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科学合理构建知识营养配比方案,优化专业课程学时与学分结构,灵活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特质,赋予学生一定比例的学习自主权。另外,根据课题需求重新组织课程学习班组,破除现有的传统班级组合,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的课程学习组合,在课题组合中发现问题,在互助协作中研究和解决问题,由此形成个性化教学课程实施体系。4.选择多元化的求知渠道与学习形态。新时代的课程体系应注重多元型、生态型的学习渠道构建。通过移动终端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国际化的自媒体平台,可以瞬间实现全时空性的资源查询与,由此改变过去仅仅局限于通过书本、报刊渠道搜寻知识资源旧的学习形式。高速发达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广泛普及,极大的方便了学生通过全球性的艺术数据库资源实现创意学习需求,同时结合课程提供的实际案例库、社会课题项目等资源以实现学生的艺术创意灵感发挥,提升创新与创意能力。未来的艺术专业课程教育应学会适时引入社会商业资源与具体课题研究,在“教、学、产、研”教育模式中培养学生的项目创新思维、突发应变思维和学术批判精神,提升学生社会实战应对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7从时展视角来看,多元性的艺术专业课程求知渠道和学习形态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艺术硕士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新常态。5.构建创新课程质量评价机制。艺术硕士教育课程应侧重素质教育考核,结合艺术专业课程采取多要素、多形式的综合测评标准。新时代的课程指导教师应拚弃传统课程中的裁判角色,转换为参与、监督、辅助、指导和合作者角色进行专业课程指导,对课程方案做好解释、观察、提问、引导工作,以公开透明方式拿捏考评标准与尺度,让学生体会到课程考核的公平性与宽容度,学会理性竞争思维。同时,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实现自我评价,通过课程汇报、模拟讲解、自问自答等形式给学生一定比例自我考核权利,自主拿捏课程知识接受程度和认知个人专业学习短板,激发其课程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开展创新型课程质量评价机制,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不足,并及时调整与改进。

三 结语

硕士教育范文篇9

2006、2010年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了该政策,继续扩大了培养规模,显示了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规定“:推荐学校要按照推荐免试条件和程序选拔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1]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选拔过程很公正,就读农村教育硕士的大学毕业生其综合素质都很高。被推荐的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大都能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计划,无论是上课还是带训练队都能传送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能给学校输送新的血液。但政策要求的“培养高校要对其进行网络跟踪指导学习”落实不到位,多数学生认为,任教期间培养高校完全没有跟踪指导,也没有向他们推荐过书籍、资料等文献,而且网络资源、电话跟踪等规定的落实情况都不到位,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没安排导师,造成任教期间没人指导学习,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期限(5年或4年)有些长,多数学生更倾向于三年(含脱产学习一年),即“1+1+1”的培养方式。

二、研究生导师具有知识传递、道德熏陶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基本功能

[2]关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导师的选定方面,通过调查发现,2007级、2008级和2009级的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前大多数都没有导师进行跟踪指导,直至进入培养高校脱产学习那年,才由培养高校指定,学生在选择导师的环节缺少自主性。而2010级、2011级和2012级的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前已经由高校安排了导师,甚至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农村任教学校一个导师,培养高校一个导师,双重指导[3],这样“既有利于农村教育硕士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4]”。

三“、培养环节执行情况”中要求最严格的是学位论文的撰写,在选题与开题、评审、答辩环节上,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很严格”;其次是对课程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它是研究生专业知识以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5]。由此可见培养高校对农村教育硕士在态度上还是比较严谨的,没有对他们敷衍了事。通过调查发现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主要是本人的教学与工作经历,他们在选题时所遇到的困难依次为:选题来源匮乏、专业知识基础差、选题角度难定、导师指导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教育硕士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其次是对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再次是文字表达能力比较欠缺[6]。这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本来在写作上就有一定困难,再者由于任教期间没有打下良好基础,必然导致选题时遇到种种困难。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时需学习各科课程、完成各类作业,另外家庭琐事分散一部分精力,写作时间大大减少;其次写作功底不深也是造成“时间紧张”的重要原因。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大多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能比较全面地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观念,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某些科目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将课程与农村教学实践紧密联系,与实际工作有些脱节。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依次是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实际操作,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更好地去解决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三类系统建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有助于高校提升教育硕士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鉴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加强实践环节,去掉那些从教育学硕士培养计划中拿来的严重脱离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8]。农村教育硕士的教学对象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较差,如班级容量较大、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不足等等,因此多数农村教育硕士认为学到的东西挺好,却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在课程比例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教育理论课程过多而实际应用操作课程过少;第二是政治课所占比重过大,与其他课程的课时比例失衡;第三是在关于英语课程的调查中,有64.6%的学生选择了“根本没必要学英语”。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三年中几乎用不到英语,他们认为以后的教学也不会用到英语,英语课程占了大比重,势必会减少其他课程的比例分配[9]。另外,作为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用性也不强,他们将来的工作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体育课多数为室外课,并且农村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多媒体设备不普及,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机会不多,因此,建议将英语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为选修课比较合理,这样更适用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某些高校与以前(指本科阶段)内容衔接很好,既不重复,又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提升,因此,相关高校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课程结构,而且还要对课程内容仔细审查,避免与以前(本科)的内容重复。

五、脱产学习后的提升程度是培养质量好坏的重要体现因素之一

硕士教育范文篇10

关键字:新媒体;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

随着高校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不断增加的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2年,教育部批准9所高校成为全国创业教育试点,拉开各高校探索创业教育的序幕。[1]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高校对创业教育开展了积极探索,全方位推动学生创业。新媒体技术发展,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指导硕士研究生参与创业实践开辟了新路径。

一厘清概念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学生创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其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人才教育活动。其内涵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任何创业活动都是基于一个可能被别人忽视的机会,创业者要具有敏锐地洞察力和分析力;二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突破资源限制,最大程度地利用和整合资源;三是创业活动必须真正付诸实践并创造价值,任何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思维层面的创意都不是创业。[2]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是指通过指导研究生学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来获得创业知识,并加以运用,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不断突破自己。客观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主观精神的培养并存。

二硕士研究生创业现状

(一)创业人数少

2003年,高校硕士研究生开始扩招,招生增加也预示着毕业人数的增加,其就业形势也开始不容乐观。2005年,硕士毕业生中具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60%-70%左右,然而真正实现自主创业的人数仅仅占到1%-2%左右。2009年教育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的调研数据显示,“在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当中,具有创业经历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94%,可见真正投身于创业实践的人数较少”。[3]

(二)创业经验和资金缺乏

创业的必备条件不仅包括丰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经济后盾。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学术论文的创作,具有“高层次”的理想抱负。但是,他们参与创业实践的时间和活动则较少,缺少开拓市场的经验。经济资本是创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也是他们创业理念落到实际的牵绊。由此,经验和资金的缺乏是硕士研究生创业的两大不可回避的“路障”。

(三)实践课程比例小,校企合作不紧密

我国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其中专业型硕士除了配有校内指导教师以外,还配有校外实践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较少;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不紧密,使得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学生在硕士学习期间虽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却很难更多积累实践经验。这也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与改革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双师型的教师较少

当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师资队伍多以学术型师资为主,都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是理论型高级专门人才,相当数量的教师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实践经验。理论上的创业知识传授,实效性较差,学生难以从中获得某些真切创业体验和感受。创业教育的良好开展,就需要以具有丰富理论知识、技能和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为基础,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模式

(一)培养新媒体时代下的创业理念

开展创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硕士研究生创业思维与创业精神的培养,树立新媒体时代下的创业理念。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壁垒,带来了多元化、市场化的挑战,也在不断缩小地域、文化、市场的边界,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自我雇佣者”。在新媒体时代下,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离不开新媒体。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通过QQ、微博等平台开展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充分利用新媒体。

(二)建构创业教育校本教材

创业教育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等。课堂教学是硕士研究生接受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欧美等国,其创业教育体系比较成熟,所使用的教材既有系统正规的专业课本,也有通俗易懂的简明读本,实用性强。鉴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课程偏多、实践课程偏少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有选择的引入国外优秀教材,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编写个性化校本教材。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结合MOOC等网络课程平台,开设相关的创业视频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开展创业教育。

(三)建设校内新媒体信息资源平台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在传统的创业教育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校内新媒体信息资源平台的开发,能够更好地普及深化创业教育价值理念,有利于创业信息的沟通、反馈。科学建设创业网络平台,研发创业实训软件,通过创业规划、企业商业运营管理等实践模拟项目锻炼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经过模拟创业项目的锻炼,学生在遇到疑惑时能够及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解答疑惑,加深学生对创业过程的了解。校内新媒体信息资源平台也可以拓展创业者与企业交流沟通,使学生获得实习锻炼的机会。

(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一是选拔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中进行综合考察,总结创业经验,与自身的学术理论知识相结合。同时,也可以定期组织指导教师到企业中进行模拟创业实践。二是可以利用校友资源,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做讲座,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此外,积极聘请创业成功的社会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担任创业指导教师,正确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校内专业指导教师与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模式,能够使硕士研究生更多的了解创业,坚定学生创业的信心。

(五)搭建新媒体创业实践基地

高校应积极为硕士研究生搭建新媒体创业平台,使学生积极利用新媒体,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可加强与社会知名新媒体企业的合作,探索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开展新媒体创业论坛、新媒体创业计划大赛等,“以赛促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选拔优秀创业人才,进行项目培训指导,重组创业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探索,设计创业企划案,组建自己学校的新媒体企业。综上所述,新媒体为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应当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深入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理念,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并积极构建创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快硕士研究生新媒体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积极推动硕士研究生在新媒体领域进行创业。

参考文献:

[1] 刘红斌,杨志群,陈丽冰.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4(03):120.

[2] 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04):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