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21:23:43

税源经济

税源经济范文篇1

一、连云港市税收呈现的特点

(一)近年税收收入逐年稳步快速增长,但总量相对较小。

(二)宏观税负逐年上升,但相对偏低且税收弹性系数变化大。

(三)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增长较快,公有制经济税收逐年下降,涉外税收增幅由高趋缓。

(四)税收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税收比重亟待提高。

(五)房地产市场税收逐渐成为税收增收生力军。

(六)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税收明显快于市区。

二、影响连云港市税源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一是部分重点税源行业增长乏力。

二是新增税源明显不力。

三是县区经济差异导致税收增长的不平衡。

三、培育和发展税源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经济是税收之本,经济规模的扩大是增加税收收入的保证,经济发展了,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提高了,税收收入才能得到保障。因此,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税收收入增长的根本。

(一)有效效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加快发展。现有企业税源是历经数十年的日积月累,而形成的财力基础。在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条件和市场的约束下,维护好、巩固好现有税源,使之形成良性循环,这同建设新兴税源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为此,各级国税机关必须立足当前,把巩固现有税源的各项措施抓细、抓实。对现有税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分清哪些是成长中的税源、其潜力有多大,哪些是成熟的税源、其税基如何,哪些是衰落中的税源、其周期还有多长等。同时,要认真贯彻贯彻企业进行生产挖潜、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税收政策引导。要认真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利用现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加强技术开发应用,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鼓励企业不断加强设备更新改造,加大技改投入,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壮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确保现有税源继续保持稳定,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牢固的税源基础。

(二)逐渐弱化区域优惠政策,代之以产业税收优惠为主导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吸引外资,扩大开放,我国采取了区域发展战略,实行经济特区、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开发区等多种区域性优惠政策,这种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行,一方面削弱了税收优惠的产业优惠效应,突出表现是对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全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体现产业发展的区别。另一方面形成了区域内外税负的差异,导致了税收管理的漏洞,特别是诱导了一部分企业不断变更企业经营地点,以获取更大的税收利益。为了培育税源,各级地方政府和国税机关都应该正确处理产业优惠与区域优惠的相互关系,逐渐弱化区域优惠导向,把主要方向用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突出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引导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三)积极推进企业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随着经济全球化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具有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愈来愈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力量。从连云港市的情况来看,尚未形成一批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因此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企业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大批有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作为企业自身,也应该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加快产品的科技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加工型企业要摒弃以往粗放式、能耗高的简单加工模式,向产品的深加工增值体系发展。要充分利用外国投资者的资金和国外市场,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能力,扩大产品的对外出口。大胆引进人才,善于使用人才,打造产品的品牌建设,同时还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经营好转。

(四)支持重点税源,进一步扩大重点行业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连云港市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出现了一批年纳税在千万元以上重点税源户,初步形成医药产业群、电力产业群、化工产业群、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产业群、港口物流产业群等,这些重点税源企业数量上并不多,但在缴纳税款上却接近全市企业的80%,是全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作为税务部门在集中力量扶持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要向经济全面发展延伸,立足实际搞好中小型项目的经营,形成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产业走廊,培植“百花齐放”合理税源结构,以确保税收的稳定增长。同时要继续推进工业强县,注重利用县乡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如灌云棉纺织业、灌南林木加工业和化工产业、赣榆矿石资源和海洋产业、东海硅资源和温泉产业的优势,以及汤沟酒业、板浦滴醋等知名品牌优势,大力培育有特色的地方支柱产业。支持重点税源的最好做法就是按照依法征税的原则,既要考虑税收任务,又要考虑如何保护好现有重点税源,培养后续税源,涵养潜在税源,为企业增强“造血”功能,力求使生产发展与税收增长始终保持良性循环,决不能涸泽而渔。

税源经济范文篇2

一、抓“重点”,加大对骨干行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对高港区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进行重点服务,及时落实激励措施,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和有限资金,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扬子江药业集团是市属重点骨干企业,是我分局的纳税大户。该集团自1997年起连续7年雄居全国6700家制药企业前五强,特别是近几年来该企业坚持走科技兴企、管理强企的发展道路,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支持该集团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十五”期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奋斗目标,我分局从上到下倾注了大量精力,实施重点服务。

一是及时上门的政策服务。几年来,只要是国家出台的相关税收支持政策,我们都是专人负责确保在第一时间登门服务,告知企业,让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和享受最新政策,确保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仅**年度以来,我们就为该集团及时落实新产品、出口产品等诸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四件(次),使企业得到了实惠。按规定上报省局批准,办理缓缴当期应纳税款1980万元,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解决资金过急的矛盾。

二是周到细致的解难服务。新的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下发后,扬子江药业集团对国家税收政策存在两方面的疑点:一是过去从未缴足,每年都要放部分欠税在企业,这次新征管法细则出台后,不是雷声大、雨点小,说起来严、做起来松;二是每年税务部门都有计划任务,按新税法缴足了税,高港区完成了税收任务,其他企业不用缴,从中得好处。为了帮助企业消除疑虑,正确执行税收政策,一方面分局主要负责人多次上门和采用书信的形式翔实宣传税收政策法规,主动提供业务辅导,与集团决策层达成依法治税的共识;另一方面又多次派员深入企业,帮助其在正确进行会计记帐,准确核算成本、合理承担税负上想办法、动脑筋,赢得了集团总裁徐境人的理解和赞誉,表示扬子江药业集团要做大做强、月税月清,决不做新征管法出台后的第一欠税人。

三是合理科学的筹划服务。针对集团近几年税收负担率一直在14.5%以上的实际情况,我们以市局开展的“派驻业务骨干进驻集团跟班服务”活动为契机,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资金物流等情况,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向企业提出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费用、完善内部管理、抓好成员企业重组、注重改制过程中的税收政策研究等4条税收建议。通过合理筹划,使扬子江药业集团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该集团产、销、税、利连年创新纪录。该集团从1997年缴纳国税2800万元,至**年的3.5亿元,今年1--9月份又上缴入库3.7亿元,共缴纳国税9.22亿元。

二、抓“增长点”,加大对民营经济、外经外贸企业的培植力度

民营经济、外经外贸、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分局收入增长的潜力所在,对这类企业我们采取加强精细化管理、优化政策服务、扩大优惠效应的办法,充分利用管理手段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其发展。

一是大力培植民营企业。我分局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激活了民营经济,扩大了非公有制经济税源。民营企业赛科电池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办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产品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电脑及各类电器电具,在开办初期,企业因资金紧缺不足而一筹莫展,我们知道后主动为其服务,与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联系,帮助其解决资金问题,经多次努力,最终为其在工商银行解决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与此同时,我们还为其大开绿灯,打破常规,让办税科为企业办好税务登记证送上门,及时帮助企业安装IC卡等各项税务事宜。赛科公司铆足劲开拓经营,当年就实现了投产盈利的目标。今年更是产销两旺,预计可实现年销售近亿元。**年缴纳税款220.44万元,今年1--9月份净入库214.68万元。

二是大力培植环保企业。泰州扬湾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和泰州市金泰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是新驻落在滨江开发园区内的企业,是我分局经济税源的主要增长点。两公司从**年下半年办理开业登记以来,我们就时时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在企业建成投产前及时提醒并帮助企业办妥一般纳税人暂认定和增值税发票由万元版变更为百万元版等相关手续,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对泰州市扬湾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三废利用即征即退申请进行及时辅导;帮助泰州市金泰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及时指出其附产品煤渣应按纳税限申报纳税,以及其后期技术改造采购国产设备240万元可以享受所得税税前减免相关政策。由于我们的热情服务,金泰环保热电有限公司董事会已决定提前进行二期工程,首批启动资金200万元已到位。截止**年9月15日,上述两企业已实现销售43895.6万元,实现并入库增值税1173.5万元。

三是大力培植外向型经济。认真落实出口退税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努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商集团口岸船舶工业公司系国家大型二类企业,是泰州市30强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以建造出口机动船舶为主,享有进出口业务自营权。由于自垫资金占相当比重,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该企业。近年来特别去年以来随着钢材、电力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该企业一度出现资金紧缺,连续几个月停发职工工资,企业发展面临困境。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市局三分局联系,对照出口退税政策,为其办理了出口退税3485.53万元,较好地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周转困难。该公司总经理王俊泽激动地说:“感谢国税局领导,感谢国税局的同志们,3000多万元退税就像血液一样及时输入到我们企业的肌体之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今年1-9月份,该公司已出口船舶3艘,实现销售4.5亿元。7年来我们累计为企业办理各类免、抵、退税985户(次),计13879万元。全区出口企业已由1997年的5户增长到目前的17户,增长了3.4倍。

三、抓“薄弱点”,加大对新办企业、濒危企业的扶助力度

新办企业和濒临倒闭企业的税收征管是组织收入工作的“薄弱点”。对这类企业,我们主要是帮助企业强化内部财务管理、降低消耗和成本,促使企业经营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是对新办企业开展调研服务。江苏中海华东燃油有限公司是江苏陵光集团控股石油化工企业,**年9月下旬建成投产,预计年原油冶炼能力150万吨,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25亿元,年实现“两税”预计在8000万元左右。**年11月---12月试投产期间预计将实现“两税”收入600万元。为帮助企业解决有关急需解决的涉税事宜,分局领导先后3次带队前往企业开展调研,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企业一般纳税人暂认定、网上申报、网上认证等问题,为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提供了优质服务。

二是对中小企业开展联络服务。口岸镇当家洗涤剂厂由于生产经营规模不大,产品滞销,发展缓慢。为帮助该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做大做强产销蛋糕,分局领导主动为企业搞市场调研,在“非典”期间帮助联系并促成“当家”和南京万福金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生产“万福金安”消毒液。后来帮助“当家”通过网上查寻,与苏州协和药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联营生产“金洁宝”消毒液,仅15天时间,就实现销售200余万元,利税18万元。在此情况下,我们又建议厂领导开发生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值得可喜的是“当家”又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研制开发了“消毒洁手露”成为市场的一大“新宠”,投放市场,立即引起抢购潮。仅江苏油田系统一次性就订购2万套,产值近200万元。近两年来,在我分局的帮助和支持下,先后有十多家企业由“小不点”迅速成长为“小巨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是对濒危企业开展帮扶服务。曾经闻名全国的江苏省肤美灵化妆品厂,已衰败了整整5年,分局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局领导放弃节假日多次深入企业搞调研,发现企业在产品销售机制方面制度滞后,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为此,我们建议化妆品厂改“合同发货制”为“供销买卖制”。数月之后,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生产恢复正常,产销两旺,仅当年就实现销售883.5万元,完成利税148.7万元,其中上交国税98.4万元。还有一家建筑公司负债累累,濒临倒闭。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不仅派人主动帮助企业做思想工作,而且积极出谋划策,协助开拓市场,解决周转资金困难,使得企业很快起死回生,如今该公司发展成为全市建筑业十强企业。真诚的服务也赢得了企业百倍信赖,该公司每次都主动调高纳税指标,努力多缴税款。

四、抓“难点”,加大对培育税源经济工作的长效管理力度

除了抓好以上“三点”,我们还针对当前依法治税新形势,税收执法责任大,部分干部对依法诚信服务企业、涵养培植税源经济存在消极畏难情绪等实际情况,围绕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的目标,从教育、制度、考核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难点”问题,努力实现长效管理。

一是抓好宗旨教育。教育全体干部充分认识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及“无经济则无税收”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税收经济观,树立“执法是生命、服务是天职”的理念,强化“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强化“企业发展我发展,我与企业共兴衰”的意识,设身处地为纳税人着想,把为纳税人服务,涵养培植经济税源作为自觉的行动。

二是抓好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相关服务措施和规定,分局要求每位班子成员、每位征管单位负责人、每位一线岗位的同志,都要与企业结成依法诚信服务对子,开展面对面服务,而且做到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办税流程“零障碍”、政策法规之外“零收费”。

税源经济范文篇3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68.4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50.9%,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首次成为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实现税收27.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2.5%,同样成为全市税收总量的半壁江山;到**年底,全市私营个体企业总数达到10.32万户,注册资本总额达到262.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和71.9%,两项指标增幅均列全省第一,为历史最好发展水平。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成长快,经济总量迅速增大,贡献份额日渐提高。**年,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中新增注册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增长加快,经济总量迅速增大。累计全市私营个体企业数跨越10万大关,达103197户,同比增长21.3%。其中新增私营企业5098户,同比增长62.1%;个体工商户30181户,同比增长37.8%。全市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总额262.96亿元,同比增长71.9%。**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8.4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0.9%,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9.2%,高于全市GDP增速4.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3.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9.6个百分点。

二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年,我市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144.4万元,同比增长24.3%。累计全市注册资本过百万元的私营企业2438户,同比增长43.9%,注册资金500-1000万元的779家,同比增长70.1%,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432家,同比增长64.3%。私营工业占据了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促进全市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591户,比上年净增130户,占全部规模企业的70.5%;实现总产值206.27亿元,同比增长38.4%;销售收入197.72亿元,同比增长42.2%;利润总额9.16亿元,同比增长46.6%;利税总额20.8亿元,同比增长40.7%。四项指标增长幅度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同类指标4.5、5.6、23.5和15.6个百分点。

三是民营企业活力显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拥有技术中心已占全市总数的70%,其中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占76%;民营企业设有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占全市总数的50%。“十五”期间我市企业承担的121个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09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恒瑞医药等13家上规模民营企业就分别承担了85个和219个,均占全市承担项目的70%以上。他们在承担部级科技攻关项目、转化科技成果、实施部级、省级科技项目,推进企业创业、建设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是经营领域逐渐拓宽,企业国际化意识日益增强。民营企业不仅开拓国内市场,而且努力挺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国际交往的意识不断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市经济的外向化程度,加快了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到**年底,全市共有民营外贸企业296户,较去年底增加92户,同比增长45.1%,民营外贸企业数量占全市全部外贸企业的68.0%。民营外贸企业全年实现出口总额59736万美元,同比增长103.3%,占全市全部外贸企业总量的41.3%。

五是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事业,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在我市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积极引导下,通过组织开展争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双关爱、双爱双评”、“两争一树”、“建设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涌现了一批受到全国省市表彰的先进民营企业和优秀建设者典型。**年,经层层推荐,我市民营企业(家)荣获全国、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省劳动模范”、“省优秀民营企业”等省级以上称号36个。**年,全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各类光彩事业、公益事业捐款1056万元,比2005年净增加500多万元。

六是民间投资增势强劲,主导地位已经确立。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显著优化,进一步激发了民营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年,全社会民间投资完成278.47亿元,增长41.0%,增幅高于全社会投资10.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已达65.7%,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稳步上升,逐步确立了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全市社会平稳、和谐发展的也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的就业矛盾

现阶段,我市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全市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40.6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53.9%。其中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9.34万人,同比增长69.7%,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1.27万人,同比增长23.8%。

2、民营经济增加了税收收入。**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7.66亿元,占全市全部税收的52.5%。私营个体经济实现税收10.81亿元,同比增长52.1%。其中私营企业实现税收7.24亿元,同比增长61.0%,个体经营户实现税收3.57亿元,同比增长36.9%。

3、带动了城乡居民的增收

**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为元,比上年增长了。全市农村私营个体企业有家,实现营业收入达亿元,利润亿元,为全市农民增收、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做出了较大贡献。

4、促进了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近年来,民营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成为全市工业经济领域的生力军。**年民营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110.1亿元,增长19.8%,高于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增幅0.4个百分点。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全市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5、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打工或创业,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城市面貌,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年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额278.4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65.7%,比2005年提高4.7个百分点。

二、我市民营经济税源结构情况及特点

1、从行业分布看

表一2005-**年民营经济分行业一览表(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2005年**年

总收入民营经济比重%总收入民营经济比重%

合计15.719.0857.820.912.0157.5

第二产业5.773.4559.88.144.3953.9

采矿业0.270.1347.80.250.0934.7

制造业2.201.4164.02.411.3355.2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320.2164.30.750.4053.1

建筑业2.991.7157.44.742.5854.4

第三产业9.935.6256.612.767.6259.8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701.1165.32.741.8567.7

批发和零售业0.790.3645.20.800.3847.4

金融业0.840.2731.71.270.5946.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370.1847.60.430.1739.8

住宿和餐饮业0.300.1963.20.390.2052.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060.0237.00.190.0947.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60.6951.21.940.9850.8

房地产业3.142.1067.14.112.9972.9

其他行业1.370.7051.00.890.3640.4

从表一可以看出,我市民营经济地税收入行业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这与全市总体税收情况是相一致的。民营经济2005年和**年在这四个行业中实现的税收分别占当年民营经济税收的69.8%和72.8%,而全市经济所占情况分别是63.8%和66.9%,均高出近6个百分点。

2、从税种结构看

表二2005-**年民营经济分税种税源情况一览表(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2005年**年

总收入民营经济占总收入的比重%占民营经济的比重%总收入民营经济占总收入的比重%占民营经济的比重%

税收收入合计15.719.0857.820.9012.0157.5

1、营业税7.924.5657.650.311.336.8960.857.4

2、企业所得税2.601.6864.518.52.891.8162.615.1

3、个人所得税2.421.2551.813.82.881.3547.111.3

4、资源税0.180.0635.20.70.190.0528.90.5

5、城建税1.230.8165.68.91.650.8954.37.5

6、房产税0.50.240.32.20.620.2236.21.9

7、印花税0.250.1246.11.30.310.1340.41.1

8、土地使用税0.160.1061.01.10.240.1251.51.0

9、土地增值税0.390.2666.42.90.720.4967.44.1

10、车船税0.050.0481.90.50.070.0565.30.4

从表二可以看出,我市地税税源主要集中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建税上,这四个税种的收入占了总收入的90.2%,民营经济在这四个税种上对全市总收入的贡献为52.8%,对自身税收总额的贡献为91.4%。特别是营业税,仅此一项就占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年更是占到了全市税收的60.8%和民营经济税收的57.4%。下面对营业税的行业分布再进行分析。

表三2005-**年民营经济营业税分行业情况一览表(亿元)

指标名称2005年**年

总收入民营经济比重总收入民营经济比重

合计7.924.5657.611.336.8960.8

1、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1.060.7267.31.661.1669.6

2、建筑业2.511.3955.43.772.1256.2

3、金融业0.680.1927.40.990.4646.5

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360.1747.40.420.1639.7

5、住宿业0.060.0347.20.100.0437.6

6、餐饮业0.200.1470.10.230.1460.4

7、文化、体育与娱乐业0.050.0237.80.110.0548.7

8、租赁与商务服务业0.920.4953.01.230.6250.1

9、房地产业2.071.4268.72.812.1476.2

从表三可以看出,民营经济营业税的行业分布依然集中在房地产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年它们对全市营业税的贡献分别为18.9%、18.7%、10.2%,这与全市整体税收的行业分布也是一致的。

3、从规模工业企业看

表四**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分地区情况一览表

指标名称民营企业户数民营企业实现利税(亿元)

总户数规模以上比重%利税总额规模以上比重%

赣榆县5881532620.232.6313

东海县5711202119.801.9810

灌云县5781041819.251.548

灌南县573861519.912.1911

新浦区60012216.000.322

海州区55033616.330.493

连云区50030619.250.774

开发区60024417.250.694

到**年底,我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户数已达591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1%;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6.2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5%;实现销售收入197.7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3%;实现利税总额20.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8%。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市民营工业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经济贡献上都已占有半壁江山,但户均利税仅为352万元,说明整体规模仍然还不够大。同时从表四可以看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地区间分布不均衡,四县发展状况明显好于市区。

4、从新增税源情况看

表五2005-**年民营经济新增税源分布情况一览表(单位:万元)

制造业1503

其中:医药898

化工265

机械85

纺织46

其他209

房地产业14317

建筑业5659

批发和零售业245

交通运输业7224

其他服务业367

合计29315

从表五可以看出,两年来我市民营企业新增税源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制造业。

6、从招商引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税收贡献看

表六2005-**年招商引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分行业税源情况一览表(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2005年**年

合计其中合计其中

本土企业招商引资企业本土企业招商引资企业

合计7.976.241.7312.019.032.98

1、制造业1.411.320.081.331.220.11

2、房地产业2.110.951.162.990.991.99

3、建筑业1.711.530.192.582.140.44

4、批发和零售业0.360.350.010.380.360.02

5、交通运输业1.110.940.171.841.560.28

6、其他服务业1.271.150.122.902.750.15

从表六可以看出,税收贡献仍然由本地企业占主导地位,但外来招商引资企业对我市税源经济的贡献也在逐年增加,并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和制造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其税收贡献更是远远超过了本地企业。

三、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瓶颈和困难

从以上对我市民营经济税源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民营经济在我市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在GDP的比重和税收总量等方面都已占我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但不可否认,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当前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瓶颈和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营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尽管近年来连云港民营企业规模正在逐步壮大,民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但相比较而言规模仍然偏小,与全国、全省发达地区,甚至是苏北其他四市横向相比,仍然有着较大差距。虽然目前的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但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缩小现实差距。与苏北四市相比,我市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缺乏大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的支撑,全市的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和比重与全省和苏北五市差距很大。(缺乏具体数据)

2、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从综合评估角度看,我市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构成大致的百分数是:资源秉赋和投资拉动40分,市场网络和营销能力30分,企业综合管理20分,科技投入和无形资产10分。也就是说,我市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还主要体现在资源秉赋和销售能力上,而靠原始研发和科技创新应对市场的能力还不强。就我市科技投入最大的医药工业来说,用于研发的投入也仅占年销售收入的5%左右,与国外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0%--20%的比例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其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则不足1%。因此,我市企业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实现深度开发、延伸附加值、壮大产业规模的任务还很艰巨。具体表现在:

一是我市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大部分企业依然停留在资源粗加工的产业层面上,体现现代科技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较少。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私营个体企业业主大多学历不高,许多经营者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决策能力,追求目标短期化,没有干大事业的气魄,影响了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三是是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部分私营业主仍采用作坊式管理方式和家庭式管理手段,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产权结构封闭、管理人才缺乏,管理程序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既影响了企业信用的建立,也使企业经营起伏波动较大,更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多数企业未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职工整体素质不高,也制约了企业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很难谈得上加快发展和做大做强。

3、传统行业比重大,科技型企业少。目前连云港市民营经济中优势产业、行业与项目较少,抵抗风险、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大多数民营企业集中于房地产、商业贸易、餐饮娱乐、运输修理、简单加工等几个领域,科技含量较低、市场占有率低,产品寿命和市场份额的预期风险较高。而从事产品开发、高新技术、出口创汇的比较少。而浙江有60%以上的私营企业集中在制造业,纺织、服装、皮制品、金属制品等行业,其众多产品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产业带。

4、税源结构不尽合理,主体税源不强,存量税源对税收的贡献后劲不足。从前文的税源结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市税源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这与我市大开发、大建设、构建物流中心港的大局是相一致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房地产、建筑业等行业的税收贡献所占比重过高,大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行业主体税源,这种现状不利于税源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5、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民营企业一般大多为中小企业,许多企业成立时间短,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难以提供银行认可的财务报表和经营业绩以及有效抵押和担保手续,获得金融系统信贷支持的难度大。而在政策制定和资金运作中,政府关注和扶持的往往是牵引力较强的大企业,对分散、创税能力较差的中小民营企业重视不够。

6、用工短缺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我市新开办企业不断增多,原有企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我市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短缺状况凸现,许多企业反映难以招收到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青壮年操作工。劳动力资源的短缺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包括员工的实际工资增加,以及用工制度规范、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带来的各项社会保险支出。

7、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经营环境不尽人意。对于我市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迅速站稳脚跟,除了自身需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和增加应变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有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的民营企业就能够逐步壮大、健康成长,就这个方面来说,各级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任重而道远。近几年,连云港市大力整治投资发展软环境,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仍有一些难如人意的地方,机关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民营企业用地、户口申报、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仍受到一定限制。

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税源经济的几点建议

实现连云港经济跨越发展,加快连云港的小康进程,离不开占全市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的有效支持,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增加民营企业税收应着眼于长远发展与当前发展相结合,以有利于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有利于提高民营企业发展层次、有利于带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地方竞争力为原则,加快扩大民营企业体量、丰富民营企业税源;以企业承受能力、同等企业一致、周边地区政策对等为准则,立足放开搞活、放水养鱼的发展思路,制定落实民营企业税收及产业政策,通过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来增加税收,通过挖掘民营经济潜在税源来服务地区加快发展。

1.突出地方发展战略目标,加快提升民营经济规模和质量

目前我市依然处于工业化启动加速阶段,整体产业层次、素质较低,特别需要有大体量、高层次的民营经济发挥牵引带动作用。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根本战略,制定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加快提升民营积极规模和质量。选择一些重点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率先突破,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从局部到全部,从个体到整体,在全市形成燎原之势。要充分利用中心地区的“波及效应”和“扩散效应”,推进民营经济的聚集化过程。要重点发展有传统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民营服务业、信息产业、旅游业和高科技产业。要选择已成为龙头企业和支柱的大型企业、有发展潜力和填补产业空白的中小企业、外向型和科技型企业作为重点企业进行培植。要重点扶持已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目录的产品、出口创汇产品、高精尖技术产品和本地资源丰富的工业制成品等。

2.突出载体平台建设,增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空间

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必然选择。要根据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不同条件,科学制定和完善园区的发展规划,强化特色、打造功能、相互配套推进园区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基础设施的基础承载力,营造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园区,努力使园区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企业集群和特色产业板块,努力增强聚集效应和产业优势。

3、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抓好三个方面:一是积极落实各项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二是继续加强和改进企业科技创新的项目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实施的指导,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建立健全项目库。对照国家、省相关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向和申报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库,拓宽渠道,为企业争取资金搞好协调服务工作。

4、突出投资环境建设,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优越外部环境

环境优,发展快,环境差,发展慢,这是经很多地区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一要优化政策环境,尽快清理并取消那些不平等政策,落实民营企业本应享有的国民待遇,在政策上体现公平、公正和一视同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二要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强化服务意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三要优化市场环境,建立一种自强、自律、诚信、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机制,为遵纪守法的民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促成市场正当有序的竞争。四要优化法制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护力度,让民营企业主能安心进行生产经营。

5、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突破民营经济制约瓶颈

对民营企业要在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使之尽快壮大起来。在建设项目方面,除国防以外的建设项目,民营企业都可以参与建设。在生产经营用地方面,要让民营企业参与竞标。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对民营企业申请对外经营权、开展进出口业务、招商引资、对外投资,都应大力支持。在人才引进方面,支持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民营企业兼职和承包技术项目,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除享受该企业的待遇外,国家给予其他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应同样享受。在税收方面,对民营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的产业,以及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安排下岗职工就业,要给予税收减免。

6、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要积极完善社会化担保体系建设,为民营企业信贷提供担保服务。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民营企业却又很难得到贷款。从金融部门来看,目前国家的有关政策及金融法规在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贷款审批、检查手续复杂,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适应民营企业贷款需求分散、量小、时间急的特点。从民营企业来看,绝大多数处于创业期,信用差、抵押和担保不足,金融部门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对民营企业贷款比较谨慎,甚至是拒贷。这样,一方面银行资金难找出路,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得不到必要的发展资金。**年,市政府出台了《连云港市扶持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进行了积极的扶持,今后,还应进一步完善管理举措,推动担保机构的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帮助担保机构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互助作用,促进担保业规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培育和促进我市金融市场的发展,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切实改变民营经济融资方式单一,对银行贷款依赖过重的状况,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民营企业,有效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

7、加强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搭建服务体系。重点是培育建设核心层机构,机构性质、形式不限,核心机构将作为今后扶持的重点。二是抓好示范机构的培育和扶持。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促成更多的社会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辅导、咨询等各类服务。全年培育和扶持市级示范机构10家,省级示范机构3-4家。三是开展创业服务系列活动。继续实施微小企业成长计划,促进100个微小企业进规模。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开展“千企万户”创业帮扶工程,促进小企业成长。四是扎实抓好培训工作。根据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培训项目指南,择适合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引导更多的培训机构参与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全年各级各类培训共1万人次以上。五是抓好绩效评价工作。制订出台《全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组织对相关服务机构业绩的考评,以此作为项目扶持的依据。

8、突出人才培养,完善内部管理,鼓励开拓创新

税源经济范文篇4

一、我区税源构成概况:

(一)税源之税种构成分析。

从税收统计报表来看,我区的主体税种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项税收之和占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5%左右。今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及减税政策的影响,主体税种中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年初均低开,降幅都在20%以上。一季度后,宏观经济面出现复苏迹象,各税种均止住回落趋势,并呈现逐月稳步回升态势。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与一季度相比分别回升27.7、20.3和97.6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受08年年终奖多集中在1月发放及地税部门加强对个税的征管等阶段性因素影响,09年以51.3%高开,但此后逐月回落,目前增幅水平基本与08年持平。上半年四大主体税种对区一般预算收入的拉动作用为增值税+4.4%,营业税-2.1%,企业所得税-1.3%,个人所得税+0.3%。(主体税种趋势情况见附表一),受房地产业市场回暖影响,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总量已超过个税。

附表一:

(二)税源之行业构成分析。

我区一般预算收入来源主要是国地税负责征收的工业、建筑业、服务业(不含房地产)和房地产业税收及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的契税和非税收入。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房屋销售形势迅速升温,房地产业税收大幅回升,1-6月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11亿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4%,与今年一季度相比,增幅回升42.5个百分点。在全区一般预算收入中的比重从22.5上升到26.8。契税受退税政策及去年上半年一次性入库相应调高基数等影响,同比下降33.4%。在全区一般预算收入中的比重从12.7下降到8.1。其他税收来源所占比重与去年基本持平。(各税收来源所占比重见附表二)

(三)税源之区域构成分析。

我区税源企业基本上已按照属地原则划分到各街道,目前,区本级企业只保留醋纤、中远川崎和中远船务等税收贡献较大且难以划分的企业及房地产企业。从上半年数据看,我区收入已形成由区本级收入与各街道、开发区收入两部分组成,两部分收入占比为46:54,可见街道、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将是促进我区进一步腾飞的关键;从街道横向看,受区域与环境的影响,收入总量大小不一、增幅高低互现,并呈现各街道之间发展不平衡、苦乐不均的局面。

二、从税源结构看我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较强。我区税收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过强,去年,房地产业的低迷给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带来了较大风险。根据统计数据,08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41.6万平方米,销售额为54.42亿元,同比上年分别下降16.4%、32.9%,房屋空置面积为34.75万平方米,增幅达77.5%。目前市场观望气氛仍很浓郁,开发商仍有捂房提价心理。08年房地产企业纳税总额合计为6.89亿元,比上年减少2.73亿元,下降28.4%,影响我区财政总收入增幅11.4个百分点。而到了今年,特别是4月份起受房交会、一附南迁等因素对商品房销售的推动,我区房地产企业完成总收入4.88亿元,增幅20.9%,有力的拉动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

2、工业规模受地域限制进一步下降,工业经济增长缓慢。近年来由于主城区地域限制和城市建设拆迁影响,部分大型工业企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纷纷退城近郊,影响了我区税收总量规模,2008年搬迁大型企业达到4家,分别是江苏钢绳集团、二棉集团、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威和船配有限公司,减少我区税收总量规模达9108万元。今年,因一些地区拆迁等因素,有一批较有实力的企业准备搬迁。1-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35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现价产值156.05亿元,同比下降3.6%。实现应税销售收入29.22亿元,同比下降6.9%。而且我区有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受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上半年税收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回落。

3、新增税源企业结构不合理,纳税贡献率较小。从近两年来看,我区新办企业数占比90%以上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其他服务业三个行业,但是其入库税款却占比较小,直接影响我区收入增幅。目前我区税收来源过分依赖传统产业,缺乏高附加值、高税源的企业,且新增加企业纳税规模明显偏小、总体成长不快,难以发挥新增税源的聚集效应。值得注意的是我区重点发展的服务外包企业的效益性有待进一步研究,2008年全区三个服务外包园区共有纳税企业61户,正常纳税户只有17户,占比仅有25%,部分企业甚至未办理纳税登记手续。全年纳税总额只有69.7万元,经常性收入23.5万元,区级留成财力不足10万元。

4、部分街道受大企业发展起伏影响较大。一家大企业的经营效益状况好坏就会直接决定该企业属地街道收入的升降,如狼山镇街道,南通中远船舶钢结构有限公司上半年新增税收1783万元,拉动该街道税收增幅32个百分点,若剔除该因素,街道收入增幅将大幅下降;又如钟秀街道,受醋纤、金通灵影响,开发区受东洋之花影响,这些地区收入增幅今年均在低位徘徊。

三、对我区税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积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区级税源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依靠企业的发展。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给企业提供发展的环境,我们应全面开展对重点企业的调研,摸清重点企业税源状况,了解企业目前困难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联合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出台支持高新技术创新、重点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融资、设备改造升级等政策优惠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做好“引资”与“留企”并重。一方面要采取务实措施,强化工作组织,推进招商引资;另一方面要注意及时跟踪区内企业搬迁动向,及时跟进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为企业征地扩能提供有效服务,特别是想方设法留住优质企业在区内发展。同时挖掘现有各镇街工业标准厂房的潜力,探索采取租、售、合作等方式,解决搬迁企业的再落地和科技园区孵化,完成退城进郊企业的培育和再发展。

3、正确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际效益。近年来我区实体经济未能形成有效集聚效应的主要原因还是区内缺乏引进高附加值、成长性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另一方面全力推进的三产服务行业也未能实现产业化,税收受到纳税政策和税收征管困难的影响,规模一直偏小,未能有效发挥中流砥柱之作用。在今后招商引资中,应加强可行性分析,更加注重引资效益。把更多精力、财力投向有利于我区长远发展的产业。同时借鉴外地经验,逐步推进二、三产业分离,增加“三产”税源。

4、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突出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具有直观的调整作用,即三产比重越高,地方可控财力越强。占营业税比重较大的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但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更为地方财政增长提供了稳定保障。为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保证地方财力稳步增长的重要途径。一是积极制定政策,扶持现代物流、软件业、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涵养后备税源;二是大力发展以港口经济、旅游经济、楼宇经济、节庆经济和会展经济为重点的新型服务业,充分挖掘教育、文化等优势产业的潜力,促进三产升级。

5、发展总部经济,努力成为增收亮点。发展总部经济是我区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发展总部经济至少会产生以下效应:一是税收和GDP贡献效应;二是产业乘数效应,总部入住区域势必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知识型服务和一般型服务业的发展;三是消费带动效应;四是劳动就业效应;五是城市形象效应。我区主城区的客观条件,注定了我区必须也有条件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吸引大企业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采购中心、营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可吸引的主导产业对象为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商贸业和物流业等。

税源经济范文篇5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了将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街道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招商服务中心,建立了每月20日召开经济工作例会制度,出台了街道招商信息、招商引资及入库税收考核办法,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各村、社区、机关各科室以及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负责人为引资责任单位第一责任人,街道领导班子每人每年拿出2000元招商保证金。街道还成立了招商引资责任制考评小组,对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情况,10天检查一次,每月在例上通报一次。对招商引资任务的完成情况,每月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对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将由街道给予通报表彰,并给予一次性的经济奖励。

二、扩面拔高,四块并进。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明确了两大工作举措,即扩面和拔高,扩面就是大力发展注册经济,今年新增街道招商企业数量超过200家。拔高就是招引大项目落户文峰,月月有千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四块并进,即外出招商、园区建设、社区招商和企业服务中心的以商招商;招商服务中心要开展企业巡回服务活动,收集招商信息,排找客商线索;组织招商小分队出征;街道经济条线同志组成工作小组,赴税务、工商、行政审批中心等机构开展了专项协调工作。通过街道上下同心协力的开展工作,今年街道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5月份新增税源企业达100家,每个月都有千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

三、改进服务,规范管理。文峰街道充分认识到,投资者选择投资地,主要是比成本、比服务。在优惠政策方面,各地都大致相同,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因此,要在“拼服务”上下功夫。他们明确规定了实行“一条龙”审批项目的办事制度,由街道招商服务中心负责协凋办理外来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登记、发证等业务,凡是符合产业政策且资料齐全的项目,在3个工作日内办好县内一切手续。客商需要协调的事项能解决的当即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及时转请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出面召集有关部门领导进行现场办公,以最快的速度帮助企业解决立项、征地、供水、供电等实际问题。如投资达5500万元的百易家国际家居广场,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召集关部门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召开社区事务听证会,仅用了一天时间就解决了装修问题,办妥了有关手续。

税源经济范文篇6

2005年到2006年两年间,**县新增民营企业1239户,总量达到4415家,民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量达30亿元,分别实现税收收入1.73亿元和2.77亿元,占全县税收收入的54.40%和59.19%,成为全县主要的经济税源,占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一)民营企业集中于单一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比较明显,但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关联密切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行业所占比重较偏低。从地税征管实际来看,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二大产业。从国税征管工作实际看,虽然在批发零售业,电力、燃汽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食品加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八个重点行业及房地产业、其他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非重点行业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零售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硅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从民营经济整体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工艺品、非金属制造业,具体集中在水晶制品、石英砂加工、硅微粉等硅加工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属资源利用加工型企业,其发展主要依赖地方资源优势。

(二)民营经济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日益成为国地税收入的主要来源。2005年和2006年,新增民营企业分别实现税收收入1800万元和2500万元,分别占全县新增企业税收收入的56.67%和60.28%,对全县经济发展的突出作用日渐显现。从2005年至2006年缴纳税收情况看,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税收贡献率较高,且稳步提高,占总收入比重均达40%以上。二是增长速度较快,2006年税收收入比2005年收入增长率近50%。说明全县经济运行质量较高,民营经济发展较快。

(三)民营经济规模小、总量少。从**县现实情况看,没有支柱型产业,大中型企业少,全县国税年纳税超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43户;市级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全县2006年税收入库超千万元的企业)只有4家,500万元以上只有10家,年入库税收11578万元,占整个收入总额的42.8%。2005年至2006年新办民营经济企业共1239户,但新增税源企业只有325户企业正常开业并实现税收,占新办民营经济企业总户数的44%。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看出:近两年新办民营经济企业户数增加较快,但税收增势不明显,远远低于期望值。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企业和其他制造业,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和市场需求降低,房地产企业税收增势将明显放缓或下降,从长远看,房地产业税源将呈萎缩趋势发展,对税收收入将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说明新办民营经济企业大部分经营规模还较小,高、精、尖工业产品较少,大多数企业还处在资本积累和发展阶段,部分企业尚未建成投产,同时还有部分企业属于空壳企业,在税收征管中属于非正常户的比例为36%。

(四)税源结构单一,税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动不足,税收收入受外界因素影响大。全县税收收入速度和总量对少数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依赖性较大,一旦市场行情下滑或其它因素影响这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税收收入也将随之减少。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第二产业发展缓慢,制约了税收收入增长和民营企业发展速度。第二产业是该县国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工业新增税源较少。另一方面,特色产业受各种因素影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硅加工行业是该县特色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税收政策规定等因素影响,增长方式比较粗放,投资结构不合理,以硅产品初加工为主,消耗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和产品的比重较低。硅加工企业多为民营企业,投资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较少,并且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正确的市场导向,大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加上近年来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攀升,利润空间缩小,全县硅加工业税收年均在4000万元左右,每年增速不超过10%,做大做强硅产业,还有很多的政策需求和具体工作要落实。

从税种结构看:增值税占主体,2005年、2006年分别入库增值税6318万元、8691万元,分别占民营经济企业实现国税总收入的84%、78%,2006年增值税占比略有下降,主要是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销售市场价格波动,国家从2006年9月起对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但增值税税收增长率仍然较高,达到37.5%,高于GDP增长速度,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税收增长;消费税两年占比分别为1.7%、2.6%,占总收入的比重很小,但增长较快。由于该县消费税税源单一,主要是酒精及酒类产品,企业户数少,规模小,纳税数额较少,对总收入影响较小;企业所得税两年占比分别为14.6%、19.8%,企业所得税所占比重稳步提高,且增收幅度较大,税收贡献率逐步提高,成为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的完成起到很大作用。

二、促进**县民营经济税源发展的思考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应采取相应对策,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着眼于做大,从政策制订、制度落实上引导民营企业理性扩张,逐步做大做强。一是要立足**县资源优势,引导硅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进一步细化产业链条,推进分工协作,形成龙头企业搞技术研发、品牌经营,中小企业搞协作加工、贴牌生产,相关机构专业分工、自主配套的格局。二是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落实促进科技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引导民营企业向“精、专、优”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鼓励企业在搞好主营业务的同时,利用富有的资金,尝试多元发展,依据自身优势,将产业链向上下延伸,形成产业关联、资源匹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链,培育新税源的增长点。同时,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经营,安排更多的人员就业。对民营企业科技含量高、更新周期短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政策等。

(二)着力于做强、做优,增强民营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民营经济运行质量。一方面要用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大中型民营企业向县级经济开发区集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向乡镇工业园区集聚,使企业能充分享受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改变民营企业孤军奋战的状况,形成“集团军”作战,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交流,在巩固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的投入的力度,争取在**县设立硅产品研发中心,开发出更多的专利发明和自主知识产权,积极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升硅产品和农副产品竞争力。

税源经济范文篇7

一、县域经济宏观运行中优势与劣势、潜力与不足

为了准确把握元氏县经济运行的态势,笔者先后对几年来全县经济诸多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动力和投资环境的不足,使区位优势在经济增长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县最大的优势是交通优势和地缘优势。毗邻省会,交通发达,这样的优势兴起了巨资投入的蟠龙湖、闻名全国的交通运输业。但由于经营、市场等多重因素,蟠龙湖旅游一直波澜不兴,运输业也几经反复。交通发达是优势,但减少了物流的中转,再加上市场建设的不足,使元氏没有形成大的商品集散地。

(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不足,使经济总量和县级财政的稳定增长缺少依托。首先,从环境竞争力来看,市场发育的初期化和经济环境的不尽人意,使我县缺乏诸如正定板材市场所具有的内在发展动力。表现在宏观上,则是元氏经济的辐射圈狭窄,在大市场中缺乏吸引力。其次,从科技竞争力来看,技术创新能力只集中于化工总厂、热电厂等少数企业。

(三)县域经济“长腿”、“短腿”的并存,使优势行业的进一步扩张受到限制。县办工业作为骨干、支柱行业,在经济增长中一枝独秀。而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一直处于迟滞发展状态,形成“短腿”。近年县办工业上缴税收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1.1%,而私营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仅为12%。私营经济的长期迟滞发展使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于县办工业的发展,使优势企业难以得到“休养生息”的时机,长远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以上问题仅仅是宏观经济的浅析,缺乏应有的系统性,而大量的问题还存在于行业、产业和企业发展之中。

二、县域经济分板块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县办工业

1.骨干企业能否实现由滚动发展向超常发展的跨越,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河北诚信有限公司、石家庄永清实业有限公司是我县工业领域里的“大哥大”,也是我县经济大厦的两个顶梁柱。近几年来,两家骨干企业大力实施内涵式滚动发展战略,通过增上项目,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由于其产品的扩规是建立在不断进取的科技创新之上,也就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近两年,两家企业完成税收85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6%,对财政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新上项目的后劲很足,今年投建的苯乙睛二期扩建等项目竣工后,明年这两个企业新增利税将达到1000万元。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企业发展中,他们依赖外来和内在的科技力量,降低成本,推进规模扩张,使单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达到了国内领先。如诚信公司主导产品液氰占据了国内市场的1/3,深加工产品丙二酸二乙酯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80%,但是其环保问题也非常严重。其产品结构的调整方向就是围绕环保大力延伸以氰化钠为产业链的精细化工系列。随着下游产品的开发,产品的市场独特性优势越来越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从其自身的管理水平来看,由于其脱胎于县办小企业,其人才、资本、企业文化的积累程度还很低,而这些因素正是制约其由滚动发展向跳跃式跨越的关键问题。

2.困难企业能否亮点频现,形成项目建设新的活跃点

培育“小巨人”群体是发展我县经济“长腿”的关键举措,在近几年的项目带动战略实施中,诚信、永清实业形成了“小巨人”集团的第一梯队,而作为效益增长第二梯队的化肥厂、纺织厂、以及其它几个规模较大企业,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历史包袱沉重以及管理体制等原因,出现经营困难、效益严重滑坡现象,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险。这些中型企业的扩张型生产,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市场需求,但目前来看短期内难以产生较好的效益。

3.微困企业能否完善自我造血功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去年,在我县入统的25家县属工业企业中,实现利税5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化工总厂、永清实业、槐阳碳素、联兴公司4家。其余21家企业上交税金仅占整个县办工业的15%。大多数企业产品几十年一贯制,开拓市场的能力无从谈起,因此在全县经济增长作用不大。但其厂房厂地大多完好,在企业占地日趋紧张的今天,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如何激活这些微、困、亏企业,是加快我县工业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

(二)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经济

多年来,我们对全县乡镇企业的评价是:七个支柱行业,八个专业村,经济走廊和小区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但是这仅仅是是量的统计,规模很小,难成优势。如建材行业,有厂家40多个,大多数是砖窑、灰窑。有的行业虽有规模,但风光不再。造纸行业,也仅有金鹏纸业一个厂家和南佐几个纸包装加工户,点多势弱,名不符实。专业村发展,虽有梨村合线、赵堡塑料等几个专业村,但仍是“大群体、小规模”的布局,作坊式加工档次太低,综上所述,我县乡镇企业、私营经济有发展、有问题,“短腿”局势还未根本改观。

三、对策建议

(一)县办企业骨干企业。一是加大投入,建立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体系,搞好大项目和小品种规模项目的开发。二是建立以严密的制度、精细的管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建立以统一的经营理念、服务宗旨、企业信条和奋斗目标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档次实现质的飞跃。困难企业由于它们的技术创新的薄弱性、体制的呆滞性,使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场所左右。因此,这些企业要走出困境,也必须在产品结构、产品创新和转换机制上下功夫。在具体措施上,应因厂制宜、因企施策,对症下药。如对纺织厂等资金缺乏、债务沉重的企业,可采取切块分割、剥离核销债务等方法,以体制改革换取企业生机。对化肥厂等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企业,必须转制和转产双管齐下,对联兴公司等产品有销路、经济效益较稳定的、职工有购买能力和购买积极性的企业,可采取“国退民进”等多种形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使之及早成为项目建设新的活跃点。要下决心甩掉、放开一批微亏企业。对管理不善、人心涣散、扭亏无望企业,可以采取租赁、拍卖的办法,借智启动企业发展。

税源经济范文篇8

一、我市国税税源结构现状及特点

2**-20**年,贵港市国税系统分别入库税收31038万元、35976万元、42730万元、47635万元、58173万元、70250万元、7416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94%、15.91%、10.8%、11.48%、22.14%、20.76%、5.58%,年均增长率为13.51%,税收呈相对稳定的增势。但就税源发展状况看,不同税种、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呈现不同的特点。

(一)从产业分布状况来看,20**—20**年,第一产业没有提供国税收入,第二产业提供国税收入分别为38672万元、56608万元、57828万元,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6.48%、80.58%、77.97%;第三产业提供国税收入分别为23999万元、22396万元、24**1万元,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3.52%、19.42%、22.03%。可见,第二产业是提供贵港国税收入的主导产业,所提供的国税收入占税收总额比例稳中有升。

(二)从税种分布状况来看,2**—20**年,增值税入库327646万元,占税收总额的90%,年均增长14.15%;消费税入库4025万元,占税收总额的1%,年均增长0.75%;企业所得税入库11725万元,占税收总额的3%,年均增长45%;外资企业所得税入库769万元,占税收总额的0.2%,年均增长292.**%,增长速度快,但占税收份额很小;个人所得税入库1951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5%,年均增长16.31%。可见,增值税始终是贵港国税收入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总额的比例也很大,其他税种所占份额很小。

(三)从所有制结构来看,2**—20**年,国有企业入库税收84**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23.11%,年均增长3.45%;集体企业入库税收14250万元,占税收总额的3.92%,年均增长-16.12%;股份制企业入库税收126415万元,占税收总额的34.76%,年均增长28.20%;私营企业入库税收4401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12.10%,年均增长74.09%;港澳台投资企业入库税收11388万元,占税收总额的3.13%,年均增长58.37%;外商投资企业入库税收1487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4.09%,年均增长136.94%;个体业户入库税收税收79196万元,占税收总额的21.78%,年均增长7.**%。由上可见,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业户的税收是贵港国税收入大头,其中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较快,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四)从行业分布来看,2**—20**年,机糖、造纸、电力、钢铁、水泥和商业六大传统支柱行业入库税收总额分别为40255万元、19419万元、51703万元、11396万元、34257万元、82029万元,占税收总量比例分别为11.07%、5.34%、14.22%、3.13%、9.42%、22.56%,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92%、9.48%、12.75%、52.19%、33.02%、7.99%。可以看出,机糖、造纸、电力、水泥、钢铁和商业的行业优势地位不断得到增强,尤其是水泥行业上升势头迅猛。

(五)从不同规模企业来看,贵糖股份、甘化股份、西江枢纽、郁江钢铁厂、供电局等是贵港重点税源企业,这些企业税收入库额占全市国税收入总额的42%以上,且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2005年,我市年缴国税1**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10家,入库国税收入28870万元,占税收总量的41.10%;20**年为11家,入库税收22020万元,占税收总量的29.69%。

二、我市经济税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税源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招商引资“含税量”不高。“十五”时期,全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投资项目874个,合同投资额352.31亿元,但资金实际落实到位并产生效益的只有87.89亿元。新投产项目中,有相当部分是减免退税项目(如饲料、化肥、中纤板等行业均为免税或退税项目),真正产生税收的项目不多,特别是可以创造大宗税源的工业项目少,招商引资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高。二是招商引资项目中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较多,缺乏具备较高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对贵港长远发展不利。三是纳税户数增长不大。就国税部门来说,2**—20**年7年间,全市纳税户数分别为20533户、22541户、22983户、24923户、16585户、13548户和17091户,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分别为507户、5**户、684户、717户、812户、790户和761户,个体工商户分别为17625户、19895户、20933户、22966户、14261户、11465户和15170户。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是贵港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四是大型企业规模不大。以20**年为例,缴纳国税1**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1户,纳税最多的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也不到一亿元。五是中等规模企业太少。20**年,贵港年缴国税1**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的纳税户只有20户,5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的纳税户为48户。

(二)税源结构比较单一。从分析贵港税源结构状况看,不同产业、不同税种、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税源呈现相对集中、单一的特点。在这种单一的税源结构下,传统产业、行业受地区间产业转移、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较大,经济税源的多元化增势空间受限,税收对传统优势产业、行业和企业的依赖性大,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

(三)税收指令性计划对税源建设负面影响大。近年来,由于受当前干部政绩考核指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级政府对税务部门实行组织收入“一票否决制”,以税收收入指令性计划完成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于是,个别地方政府便无视经济发展和实有税源的状况,为完成指令性的财政收入指标而搞税收“虚收”。就国税部门来说,2003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吃“过头粮”留下的包袱十分沉重。这不仅违反了税收征管法规定,与依法治税的目标背道而驰,而且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长此以往,必引起恶性循环,既不利于企业加快发展,也不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我市经济税源建设的对策

在当前全市经济税源存量有限,增量不足的情势下,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六靠”工作思路,进一步做强做大经济“蛋糕”,促进经济税源健康快速增长。

(一)坚持税收经济观,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思路

经济决定税收,要增加税收必须发展经济,而要发展经济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此,政府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税收经济观,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切入点,把增加财税收入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导向,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1、坚持一个观念,即税收经济观。拉动税收增长的三驾“马车”是经济、政策和征管。三者中,经济对税收增长起着决定作用,征管对税收增长有30%的拉动作用,而政策制定权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不能通过设立、调整或废除政策来增加税收。可见,经济决定税收,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带来税收的增长,经济发展了,效益提高了,税收自然会随之增长;反之,税收就会下降。因此,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税收经济观,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税收收入。

2、把握一个切入点,即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切入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就贵港来说,群众收入不高,消费能力不强,而且出口产品品种不多,出口额不大,因而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只有投资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贵港要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北部湾经济合作区辐射的大好机遇,实施开放带动和项目带动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推动项目建设。

3、明确一个导向,即把增加财税收入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导向。政府招商引资的主要目的无非是做大做强GDP、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岗位。而增加财政收入对我们贵港市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后发展地区来说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因此,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必须树立“创税”观念,以增加财税收入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导向,多引进可以带来税收效益特别是可以创造大宗税源的大项目。

4、抓住一个中心,即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增值税一直是贵港国税收入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总额的90%以上。增值税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工业提供的增值税占70%以上。因此,贵港必须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紧紧抓住东部产业转移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借此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把贵港建设成为桂东南区域性工业中心。

(二)发挥优势,把握机遇,做大经济“蛋糕”

贵港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借助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转移、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启动、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等难得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做大经济“蛋糕”,推动税源增长。

1、盘活经济存量,扩张经济增量。要在盘活现有经济存量的同时,狠抓增量的扩张,带动经济税源增长。首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多种强有力的激励措施,走出去,请进来,千方百计引进投资项目,多引进创税的大型工业项目,少引进或不引进无税的、高能耗或高污染的项目。其次,对在建项目,政府部门应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使项目早日竣工投产,早日见效;对已签约项目,要加强与投资方的联系沟通,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含金量”,使项目及早上马,资金足额到位,做到引进一个,上马一个,见效一个。再次,要立足现有重点企业,加大政策、信息指导和服务力度,促使企业发展壮大,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对传统老弱企业,通过股份合作、股权转让、企业兼并、产权卖断等形式加速企业改制,进行机制转换、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盘活有限的经济存量,拓展形成增量,提高资产质量,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税收贡献率。

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贵港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做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培养后续税源。贵港地处广西最大平原——浔郁平原,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素有“广西粮仓”、“鱼米之乡”美誉,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谷、蔗糖、水果、毛尖茶、中草药和三黄鸡、肉鸽、瘦肉型猪养殖等优势农业生产基地。因此,贵港要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稳定和扩大甘蔗、龙眼、荔枝、茶叶、中草药、速生丰产林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依靠贵糖、甘化、扬翔饲料、源安堂等一批全国、全区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其产品优质率、加工转化率和商品率,创造更多税源。

二是做强第二产业,壮大主体税源。长期以来,工业腿短,企业竞争力差,效益不理想,一直成为制约贵港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贵港必须重点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要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建设糖纸工业群、建材工业群、电力工业群等工业产业群,把支柱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优,培育一批大型和特大型强势企业,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税源发展的主导力量。具体来说,第一,要做强做大糖纸业。利用贵港甘蔗种植业发达的优势,依托贵糖集团、甘化股份有限公司等现有大型企业,做强做大制糖业和造纸业,把贵港的糖纸业引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糖纸生产基地。第二,要做强做大水泥业。发挥本地石灰石资源优势和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全力抓好以华润集团、台泥集团为主的水泥产业,把贵港建设成为广西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第三,要做强做大电力工业。加快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准备工作,加快华电火力电厂二期工程建设,使贵港成为“西电东输”的重要基地,成为地方财税增收的一个亮点。第四,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根据贵港的实际,紧紧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机遇,运用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等产业优惠的有利时机,适时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环保产业和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业。加快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并应用于农业育种、水果加工和保鲜等方面。通过发展高新科技型企业,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效益税源。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以20**年为例,贵港市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贵港爱凯尔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爱凯尔(贵港)中转港有限公司、爱凯尔(贵港)港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大西南第一大内河港口建设,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276万吨,增长13.7%,实现国税收入16732万元,占国税收入总量的22.56%,同比增长7.99%。因此,要紧紧依托港口经济带动,依靠泛珠三角经济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区强烈辐射的区位优势,围绕贵港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桂东历史文化宗教名胜之旅”建设,积极发展个体经济,加快发展运输、仓储、物流、旅游、商贸、餐饮、旅店、中介、信息咨询以及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建设效益型税源,同时,也为发展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提供支撑。首先,要大力发展商业,要着重建设好煤炭、建材、工业品批发、农产品交易等专业市场,同时建设大型商业购物网点,为商品交易提供场所,把贵港建设成具有沿江临港特色的购物天堂。其次,要建设沿江物流园区。要把物流园区建设成具有装卸、储存、中转、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内陆口岸、集装箱中转等基本功能,并具有加工贸易、进出口贸易报关、商检等商流功能,建成公路、铁路、水路三位一体的立体枢纽,活跃贵港的经济。

3、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培植税源“生力军”。从2**年到20**年,全市民营企业上交国税由880万元增加到17020万元,年均增长率在70%以上,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期间,中央强调继续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必将迅速发展,成为经济税源的生力军。因此,应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在产业政策、投资方向、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协调。按照“企业规模调大、产业结构调优、技术装备调新、竞争力调强、市场调外、增量调高、特色调专”的发展思路,积极培植优势、特色民营企业。比如,全国第二大羽绒城—港南区桥圩镇的羽绒加工业和塑编业、平南县平山镇和桂平市江口镇的竹芒编业、桂平社坡镇的铸造业和腐竹加工业等,要通过强有力的发展措施扩大其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

(三)优化软硬环境,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条件

1、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作用,加快港口建设。贵港之“贵”在于港,内河航运优势在全区位居榜首,在全国也居13强之列。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经济,是贵港加快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实施“港口强市”战略,大力加强港口建设,提高贵港港吞吐能力,使贵港港向布局合理、门类齐全、设施配套、现代化程度高、安全便捷的方向发展,提高综合竟争能力,争取发展成为内河港口十强和西南地区物流集散枢纽,为建设贵港市桂东南区域性经济中心提供坚强的水路交通保障,使贵港这个古郡新城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

2、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一是健全市政府政务中心和投资投诉中心管理机制,落实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措施,在土地、税收、审批、行政服务等方面给外来投资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审批、注册登记、维护权益等服务;二是继续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全面切实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项目前期以诚信为本招商,项目中期以优质服务招商,项目后期以良好环境招商,项目建成后以规范化管理招商”,创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三是继续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营造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增强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四是消除“科长”现象,提高办事效率。科室是政府单位具体的办事部门,是投资事项审批的入口,科长作为直接审批操作者,具有较大的权力,在行政审批中容易产生“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和办事拖拉等不良风气,因此,要采取措施消除这种“科长”现象,提高办事效率;五是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贵港有480多万人口,是一个人口大市,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是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之一。但是要把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职业培训、岗位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劳动适龄人口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税源经济范文篇9

一、街道发展税源经济的几点成功经验

市北区各街道在发展税源经济中有一个共性的特点:思路超前、政策到位、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他们把发展税源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创造出了许多成功经验。

(一)转变观念,把发展经济作为街道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各街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税源经济是全区各项事业的生命线的共识,把发展街道税源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区委、区政府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街道税源经济发展的意见》下发后,各街道行动迅速,实施得力,制订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从落实组织机构和制订政策入手,结合执行新财政体制,就是除4家市属重点企业税收外,其它各类企业税收均是与市共享收入,市与各区共享收入统一按照5:5分成。根据市财政体制,各区也制定了相应的街道财政体制。各街道掀起了招商引资、扩大税源的高潮。如宁夏路路街道的地理位置并不好,可利用资源不多,但街道领导思想超前,积极到区外找资源,找税源,并把招商引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人,办事处人人都有指标,招商成效明显,2003年该街道已经从经济弱街一跃成为经济强街。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招商引资。市北区多数街道办事处存在地域小,经济发展条件较差等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面对这些困难,各街道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再对区域内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千方百计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整合区域内资源(就是立足辖区,不分类别,对闲置厂房、场地,闲置资源、设备等,通过统一的调查摸底,做好利用规划,在“信息共享、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积极地对外推介招商。这样做既可盘活各种闲置的有效资产,又能扩大全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建设经营特色街、特色市场来吸引税源。二是采取“内注外营”的方式(就是在区内注册和纳税,在区外经营企业),向区域外要资源,要税源。三是积极利用好驻区资源。各街道逐渐把招商引资的落脚点从自己的管辖范围扩大到驻区资源。另外,许多街道还积极探讨引进环保、科技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等新型产业项目。

(三)制订优惠政策,落实目标责任制,调动多方面发展税源经济的积极性。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意见》对街道完成财政收入和招商引资成绩显著的负责人实行重奖,各街道也制订了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内、对外的奖励力度,促使街道税源经济向着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同时各街道都制定了内部的招商引资责任目标,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目标到各科室,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做到人人有责任、有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良好的发展环境为街道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该区许多街道认为,制约街道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地域面积小,资源匮乏,发展空间狭小。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了充分利用好驻区资源外,就是营造良好的环境,以良好的环境吸引八方来客。有的街道最大的秘诀是满腔热情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通过“感情引资、服务留资、扶持壮资”等形式,积极吸引区外企业尤其是纳税大户来本辖区经营。有的街道营造投资环境的经验是“快”“诚”当先,服务为本,以快捷的工作效率和优质的服务让投资者满意,让客商放心。

二、市北区街道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一是市北区区委、区政府发展街道经济起步早,出台的经济发展政策适应了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是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具体体现。在街道系统普遍建立了发展税源源经济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他们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街道税源经济发展的意见》、新的街道财政体制以及“定死基数、考核增幅、三年不变”的街道经济目标考核办法,充分调动了全区上下特别是街道办事处干部群众建税源、拉税源、保税源的积极性。每年的奖惩兑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是街道发展经济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对街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区《意见》的要求,各街道在原经发办和财政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发展税源经济办公室,下设财税科、统计科、经管科。这些机构的设置,显示出了其在发展街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对霞山区街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多年来,霞山区街道经济占全区经济的比重低,存在着抓发展街道经济的力度不够强,街道经济的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差,街道的投资环境不够理想等等问题。在2004年区委七届二次全会上,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了要转变观念,多途径发展街道经济目标。在进一步完善《霞山区鼓励投资的若干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霞山区街道经济的若干意见》,全区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经济发展热潮。笔者借鉴先进地区发展街道经济的经验,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发展霞山区街道经济提出一些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展街道经济是增加街道财政收入,提高我区街道社区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全区上下要高度重视,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区政府可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一把手和驻区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发展街道经济工作指导组”,制定区四套班子领导定点帮扶制度,定点挂钩帮助和协调指导工作。各街道办成立领导小组,使发展街道经济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发展街道经济工作例会制度。区工作指导组和街道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总结街道经济发展工作,协调矛盾,及时解决街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税源经济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纳税评估税源管理符合性测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以及日常掌握的各种外部信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履行纳税义务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纳税资料系统的审核、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并处理纳税申报中的错误和异常现象,监督、帮助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为税源管理、日常检查及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等工作提供信息和依据。

一.理性思维,讲求实效

现代国家的税法,都是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这表明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是习惯法。它一开始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形成的规则,而不是对人们自觉形成的纳税习惯以立法的形式予以认可。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属于习惯法,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征税权凌驾于生产资料所有权之上,是对纳税人收入的再分配。税法属于侵权规范。征纳双方在利益上的矛盾与对立是显而易见的,离开法律约束的纳税习惯并不存在。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义务性法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它所规定的行为方式明确而肯一定,不允许任何人或机关随意改变或违反。税收是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向国家的无偿让渡。税法的强制性是十分明显的在诸法律中,其力度仅次于刑法,这与义务性法规的特点相一致。从税法的角度看,纳税人以尽义务为主。并不是指税法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而是说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在其纳税义务的基础之上是从属性的。并且这些权利从总体上看不是纳税人的实体权利,而是纳税人的程序性权利。例如,纳税人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有依法提请行政诉讼的权利等等。但这些权利都是以履行纳税义务为前提派生出来的,从根本上也是为履行纳税义务服务的。

由此可见,征纳税双方在利益上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勿庸讳言,纳税人进行的税务委托、税牧筹划等都是为了寻求最小合理纳税的帮助。而征纳双方的经济信息又是不对称的,按照约翰·纳什的“零和博弈”理论,谁获得的信息更客观,谁将会更有利。对税收征管而言,尽管存在着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征税依据,对税法内容理解上的差异。但税法信息是公开的,对每一个纳税人都是一视同仁的。纳税人对自身组织机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等信息的掌握,远高于税务机关。所以说,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还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信息不对称。所谓的税收的经济观,就是税收的多少,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纳税评估这项工作,正是为了获取真实的经济发展信息,使税收工作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之上而展开的。由于税法的特点,这项工作的开展将是比较困难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要理性地思维,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纳税评估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理论先行,方法科学

究竟怎样进行科学的纳税评估,用什么样理论作指导,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现行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在这方面的理论阐述是不充分的。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经济已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去。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颁布的((国际审计准则》,其理论体系已被我国政府采纳。这也是中国人世承诺的条件之一,因为我国的有关组织,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因此,我国审计监督体系是完备的,其理论是先进的,其方法是科学的。税务部门正在逐步借鉴、采纳政府审计中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为税收工作服务。比如,纳税评估工作中的约谈制,就是审计中的符合测试程序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所谓符合性测试程序是为了获取证据,以证实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设计的适当性及其运行的有效性。再比如,纳税评估工作中的评估主要指标的计算就是审计中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所谓实质性测试程序包括两部分:(1)交易和余额的详细测试;(2)对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应用的分析性复核程序。运用这一类审计程序是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上的各项认定是否公允的证据。可以说,符合性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

如果我们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为高信赖程度,说明控制风险为最低。而控制风险越低,我们就可以执行越有限的实质性测试。如果内部控制为低信赖程度,说明控制风险很高,那么,我们只有依靠执行更多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才能控制检查风险处于低水平。可以看出,无效的内部控制必然导致我们增加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具体到纳税评估工作中,最重要的第一步,应是调查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内部的控制程序。如果生产经营内部控制程序不值得信赖,那么,我们将无法从纳税人提供的经济资料中获得真实的经济发展信息,纳税评估主要指标的计算更是无从谈起。纳税评估这项工作就会流丁形式。所以说,我们工作的重点应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不是在指标的计算上。关键在于取得客观真实的原始资料。计算机学上有一句名言: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由于符合性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有着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内容也较多,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对于获取企业经济信息的方法,我们共同回顾一下历史,仍然以审计为例:从1844年到20世纪初,审计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从20世纪初到1933年,审计对象转为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中心的全部会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审计的范围已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广泛采用抽样审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抽样审计方法得到普遍运用,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审计理论及方法发展演变的脉络,对我们税收工作,其借鉴意义非常重大。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应由理论指导着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机关是要讲求效能的,方法科学是很重要的。

三、知行合一行重于知

税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体现着国家在经济上的存在。马克思说,税收官后面紧紧跟着吓人的法官。税务人员肩负着使命是很重要的。同时,社会对税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权力和义务从来都是相互统一的。税务机关是所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中专业性较强的一个机关,它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部门。尚没有哪部部门法像税法那样包含着内容那么多。税法的执法力度仅次于刑法。它要求税务人员既要精通税法,又要精通会计财务理论,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但亦不能妄自菲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的不断完善,国际上先进科学的经济管理理论、方法被我国大量吸收采纳。如,从1993年的会计“接轨”、“两则”的颁布,到2005年《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地说明。目前,、财政部已经并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有:“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收入”、“债务重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存货”、“固定资产”、“中期财务报告”等。可以说,这些准则的内容就是我们税务工作的对象。不精通这些知识,如何工作。例如“财务失败预警系统”概念的引入,对于我们快速诊断企业的经济状况大有裨益。而运用多变的模式思路建立多元线型函数公式,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称为Z值),来预测财务危机,对于税务部门来说,更具实用价值。最初的“Z计分模型”,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界.60年代中期提出,用以计算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其判别函数为: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式中:Z--判别函数值;XI一一(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X4-一(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X5一一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如果企业的Z值大于2.67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反之,若z值小于1.8l,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如果z值处于1.81-2.675之间,阿尔曼称之为灰色地带。进入这个区间的企业财务是极不稳定的。为了动态管理税源,快速获得企业量化的总体经济状况,对重点税源企业有必要进行Z值的排序。

我们要更加重视总预算的作用。现行纳税评估办法中的主要指标所需信息,多取之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账簿等这些信息反映的都是企业实际已经发生的情形。而纳税评估的主要作用是面向未来的,是有预测性的。总预算是指预计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它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其反映的经济信息,对于纳税评估来说,意义更大。

我们在进行纳税评估时,要注意可持续增长率这个问题。可持续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4项财务比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乘积是资产净利率,它体现企业运用资产获取收益能力,决定于企业的综合实力。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的高低是财务政策选择问题,取决于决策人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企业的实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增长速度。因此,实际上一个理智的企业在增长率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尤其是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

财务会计和税法体现着不同的经济体系,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不同的目的。财务会计核算必须遵循一般会计目的,其目的是为了全面、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税法是以课税为目的,根据经济合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依据有关的税收法规,确立一定时期由纳税人应交纳的税额。税法还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为宏观经济服务的一种必要手段。财务会计原则和税收法规的本质差别在于确认收入实现和费用扣减的时间,以及费用的可扣减性。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完备,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大。有鉴于此,我们在进行纳税评估时,对取自纳税人的财务指标,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有些财务指标是不能直接运用的。广大税务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生产力的诸因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国家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对于开展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管理,实现税收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好的制度需要人去执行、去落实。对于纳税评估这项工作,我认为以管理科室为主,综合科室、征收申报大厅为辅的管理方式较好。其理由有三:第一对纳税人的组织结构、经营状况、财务核算情况的详尽了解,非管理科室的人员莫属。第二在纳税评估工作的执行中,对一些适用法规,政策的确认上,评估指标的具体含义、计算及一些具体实务的协调沟通上,综合科室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来。而综合科室的职责也在于此。第三,征收申报大厅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其掌握的征管信息是比较充分的,如果它的作用能够确实发挥出来,对纳税评估工作是有很大支持作用的。我们在进行纳税评估时,调账问题是很重要的。账务调整,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根据审查结果,正确及时地调整账务,既可防止明补暗退,又可避免重复征税。但账务调整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该由综合科室的专门人员来做。管理科室的工作是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出台,对于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开展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管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